史晨碑临习指导
史晨碑
一、《史晨碑》的历史情况介绍:《史晨碑》立于山东曲阜孔庙。
碑分两面刻。
前碑刻《鲁相史晨祀孔子奏铬》,也称《鲁相史晨孔庙碑》,《史晨请出家谷祀孔庙碑》。
通常称《史晨前碑》。
东汉建宁二年(169年)三月刻。
据清王昶《金石萃编》记:“碑高七尺,广三尺四寸。
”隶书。
十七行,行三十六字,后碑刻《鲁相史晨飨孔子庙碑》,通常称《史晨后碑》。
东汉建宁元年(168年)四月刻,高广尺寸同前碑。
隶书。
十四行,行三十六字。
前后碑书风一致,当为一人手书。
此碑为东汉后期汉隶走向规范、成熟的典型。
世见最早榻本为明榻本,“秋”字完好。
北京图书馆藏明榻本。
《中国美术全集》书法篆刻编(1)收入。
二、历代书法理论家对《史晨碑》的论述要录:清万经《分隶偶存》:“修饬紧密,矩度森然,如程不识之师,步伍整齐,凛不可犯。
其品格当在《卒史》、《韩勒》之右”。
清孙承泽《庚子消夏记》:“字复尔雅超逸,可为百世楷模,汉石最佳者也。
”清方朔《枕经堂金石书画题跋》:“书法则肃括宏浑,沉古遒厚,结构与意度皆备,询为庙堂之品,八分正宗也。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虚和则有《乙雅》、《史晨》。
”杨守敬《平碑记》:“昔人谓汉隶不皆佳,而一种古厚之气自不可及,比种是也。
”三、《史晨碑》的艺术价值及学习目的:庄严肃穆的曲阜孔庙,是集中反映了孔子儒家学说思想在汉文化中占正确统地位的场所。
而长期受孔子儒家美学思想支配的汉代,在人们的思想意识和审美观念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的“中和”之道便是一条至高无上的审美准则,它要求一切艺术美的形式都必须在不偏不倚,不激不厉的和谐统一中去追求;要求艺术的情感必须在一种非常理性、非常节制而又能被社会和统治阶级所普遍接受的情感中去表现。
因此,在这种“准则”的直接影响下,使汉代书法艺术越加趋向于规矩和法度中去发展。
在汉隶碑刻中,《史晨碑》无疑是非常遵循这一“准则”的典型,而作为东汉后期的产物,《史晨碑》显然又是东汉隶书走向规范,定型后的代表。
浅谈《史晨碑》的艺术风格及学习方法
浅谈《史晨碑》的艺术风格及学习方法作者简介:王毅(1971-),男,汉族,沈阳大学师范学院书法专业副教授,辽宁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沈阳市“十佳”青年书法家。
注:本文系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课题号(2008673)。
王毅(沈阳大学师范学院,辽宁沈阳, 110016)隶书是我国汉代的主要书体,其上承大小篆,下启楷书,旁出章草,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史晨碑》作为汉代隶书全盛时期的代表作,对后世书法发展意义深远、影响巨大。
其简净平和、秀逸典雅的书风在隶书教学方面应用广泛。
笔者多年潜心研习《史晨碑》的艺术风格及学习方法,并将心得体会引入高等院校的书法教学体系中,并取得一定成果。
现将对《史晨碑》的艺术风格及学习方法的认识略述一二。
一、《史晨碑》及其艺术风格《史晨碑》有二,并刻于一石。
通常碑阳一面称《史晨前碑》,碑阴一面称《史晨后碑》。
前碑详称《鲁相史晨祀孔子奏铭》或《鲁相史晨祀孔子庙碑》、《鲁相史晨奏祀孔子庙碑》,刻于东汉建宁二年(公元169年)。
后碑详称《鲁相史晨孔子庙碑》,刻于东汉建宁元年(公元168年)。
此碑现在山东曲阜孔庙。
前碑铭文十七行,行三十六字。
后碑铭文十四行,行三十六字。
此碑文字磨灭处极少,前后碑书风相类,似同出一人之手。
书风温润典雅,笔致圆厚朴实,字型端庄严整,意态肃穆爽峻,为汉隶中之逸品。
现就《史晨碑》的艺术风格特点归纳以下几个方面:1、应规入矩、法度谨严。
《史晨碑》为东汉中晚期的代表,它偏重于规矩和法度,不同于那些艺术个性极其张扬的早期石刻,属于较成熟的作品。
其特点是字型工稳、笔法严格、结构匀称、意态端庄。
清方朔在《枕经堂金石书画题跋》中评此碑云:“书法则肃括宏深,沉古遒厚,结构与意度皆备,洵为庙堂之品,八分正宗也。
”清石经《分隶偶存》评其书法云:“修饬紧密,举度森然,如程不识之师,步位整齐,凛不可犯。
其品格当在《卒史》、《韩敕》之右。
”2、秀逸典雅,端庄敦厚。
东汉桓帝、灵帝时期立碑之风极盛,《礼器碑》、《曹全碑》、《史晨碑》、《华山碑》、《乙瑛碑》等一大批优秀作品涌现出来。
汉《史晨碑》隶书学习教程
汉《史晨碑》隶书学习教程
隶书是一种汉字书写风格,被誉为“中国第一脚印”。
它起源于汉朝,早在公元前206年,汉武帝项羽招募乌桓叛乱,汉青史上第一篇碑文“史晨碑”出现了隶书的写法。
隶书的字体优美,汉字的结构工整,每一个笔画都有它自己的特点。
随着历史演变,隶书融合了隶书与楷书的特点,形成了楷书的艺术风格。
隶书的学习非常有趣。
学习隶书,需要了解一些背景知识,比如“史晨碑”的结构、汉字的书写规律等。
了解这些背景知识有助于加深学习者对隶书的理解。
首先,学习者需要熟悉史晨碑的书写准则和规律,其中要求汉字的书写符合楷书的规范,划线的精准,书写的速度要快,书写的大小要符合汉字的构造,字间距要正确等。
学习者还要熟悉汉字的构造,学习者需要掌握每一个笔画的书写效果,要学习隶书中笔画的收缩、变化和连笔;
其次,学习者需要熟悉汉字的笔法,比如笔画的书写方向,体现汉字笔画衔接处的巧妙,要掌握汉字笔画的变化规律,要学习汉字笔画的连笔方法等。
最后,学习者还需要加强实践训练,通过练习,掌握隶书的结构、汉字的书法,让它更加优美,更加精致。
独立完成一篇文章,把每一个字都写出它应有的结构,书写整齐规范,可以让学习者更加进步,更加熟悉隶书的书写。
综上所述,学习汉隶书是一项挑战,但只要坚持不懈,勤于练习,
就可以掌握这种艺术形式,把汉字书写得更加精致优美。
大师临帖|何绍基临《史晨碑》欣赏
大师临帖|何绍基临《史晨碑》欣赏何绍基临《史晨碑》欣赏史晨碑,东汉隶书。
此碑为并刻于一石的两碑。
又称《史晨前、后碑》、《史晨前碑》、《史晨后碑》。
东汉灵帝建宁二年(一六九年)立。
隶书。
前后是以碑之正刻、碑之阴刻而分。
碑正刻全称《鲁相史晨祀孔子奏铭》,称《史晨前碑》,俗称《奏铭》。
碑阴刻全称《鲁相史晨飨孔子庙碑》,称《史晨后碑》。
碑在山东曲阜孔庙。
内容为记载当时尊孔、祭孔活动事实。
因补垣通沟工程,立市种梓事务,置守吏等乃次第进行,非一时之活动,故在《后碑》“史君飨”三字后至末字虽前后差大不同,但两碑笔致皆出自一人之手。
此碑与《礼器》、《乙瑛》并称为孔庙三大名碑。
清万经在《分隶偶存》书中品评此碑书法为“修饬紧密,矩度森然”,“其品格当在《卒史》(乙瑛碑)、《韩勅》(礼器碑)之右。
”方朔评之谓“书法则肃括宏深,沈古遒厚,结构与意度皆备,洵为庙堂之品,八分正宗也。
”碑文几及千字,气象和穆,笔意遒炼,笔法古朴厚实,为著名汉碑之一。
康有为评此碑为虚和类,是在分隶书体汉碑中具有清秀俊雅风格,笔法至二、三分笔,折笔趋圆,柔和蕴润,为后世效法之楷则。
此碑拓本甚多,仅明初至清中叶就不下百余本,可见称其为汉碑逸品之语焉不过。
汉碑以称古意为先。
此碑古厚于分隶,如此自然含蓄蕴藉,须“法”、“意”双璧。
近代书法评论家杨守敬在《平碑记》中对此碑的评语说:“若人谓汉隶不皆佳,而一种古厚之气不可及,此种是也。
”后世临碑者,多以此碑字数多,规矩端肃,是汉隶中最为杰作之一,视为学写隶书的入门范本。
学写隶书,首先注意隶书有方笔、圆笔。
二者的分别,主要在横画用笔中的起笔、收笔和折的用笔。
横画粗细代表提按用笔的力度变化,隶书的横画是讲横平的,产生隶字的稳定感。
楷书也讲横平,但楷字横一般都有左低右高的斜度,写隶字要避免楷横的写法。
遇有在一个字中相迭的多横时,间距要基本相等,各横形态长短可以不同。
如碑中“等”字,有四层横画,除长短不等外,还在下层两个横有稍上弧和稍下弧的艺术处理。
《史晨碑》高清单字临习指导
《史晨碑》高清单字临习指导此文内容如下:《史晨碑》原石,碑阳明拓,碑阴选图,高清单字选图,临习指导,何绍基临本,邓散木临本《史晨碑》是孔庙碑刻的珍品,碑文的风格为东汉后期汉隶走向规范、成熟的典型代表。
《史晨碑》原石▲史晨碑山东曲阜孔府汉魏碑刻陈列馆经典碑刻《史晨碑》全碑▲史晨前碑(全)▲史晨后碑(全)《史晨碑》又称《史晨前后碑》,两面刻均有刻文,碑身高173.5厘米,宽85厘米,无碑额。
之所以称《史晨碑》是“前后碑”,是因为,两面所刻文字的时期并不一致。
碑阳是前碑,全称为《鲁相史晨奏祀孔子庙碑》,刻于东汉建宁二年(169)三月。
十七行,行三十六字。
碑文记载当时鲁相史晨及长史李谦奏祭祀孔子的奏章。
碑阴为后碑,全称是《鲁相史晨飨孔子庙碑》,记载了孔庙祀孔的事情。
刻于建宁元年(168)四月。
十四行,行三十六至三十五字不等。
此碑在刻建宁元年刻文时将先刻的内容转向后面,致使后刻的内容在前面。
此碑用笔古朴浑厚,端庄典雅。
碑文经历代摹拓,但保存几近完好,磨灭处非常少,笔画较清晰。
历来被奉为隶书初学入门的门径。
《前碑》的结字略显拘谨,不够伸张。
而《后碑》的运笔及结字比较外拓放纵。
总而言之,《史晨碑》的结字规整有度,在汉代隶书中属于平整一路的碑刻,可作为当时官方字体来看待。
这也是其宜于初学的原因。
《史晨碑》帖页欣赏《史晨碑》是孔庙碑刻的珍品,碑文的风格为东汉后期汉隶走向规范、成熟的典型代表。
此碑用笔古朴浑厚,端庄典雅。
碑文经历代摹拓,但保存几近完好,磨灭处非常少,笔画较清晰。
历来被奉为隶书初学入门的门径。
《前碑》的结字略显拘谨,不够伸张。
而《后碑》的运笔及结字比较外拓放纵。
总而言之,《史晨碑》的结字规整有度,在汉代隶书中属于平整一路的碑刻,可作为当时官方字体来看待。
这也是其宜于初学的原因。
《史晨碑》虽非同年所刻,至于其书丹者也未能考证,但其前后碑字体如出一人之手,相传是东汉蔡邕所书。
至于蔡邕的墨迹至今已然不存,至今所知蔡邕精工篆隶,尤其是隶书最为精善。
初学隶书选《史晨碑》,可尽得汉隶矩度,再学其它碑就不难了!
初学隶书选《史晨碑》,可尽得汉隶矩度,再学其它碑就不难了!初学隶书选《史晨碑》,可尽得汉隶矩度,再学其它碑就不难了!长短故事 2018-02-04 08:54:51一、《史晨碑》简介《史晨碑》是孔庙珍品,与《礼器碑》《乙瑛碑》一起,并称为孔庙三大名碑。
《史晨碑》两面刻,因此又称《史晨前后碑》,东汉建宁二年(169年)刻,现存山东曲阜孔庙,是东汉后期汉隶走向规范、成熟的典型。
《史晨碑》通高二百零七点五厘米,碑身高一百七十三点五厘米,宽八十五厘米,厚二十二点五厘米,无碑额。
前碑全称《鲁相史晨奏祀孔子庙碑》,十七行,每行三十六字。
后碑全称《鲁相史晨飨孔子庙碑》,十四行,每行三十六至三十五字不等。
二、书法名家对《史晨碑》的评价启功先生《论书绝句》称:“《史晨》端劲有余妍……汉隶风格,如万花飞舞,绚丽难名,檄其大端,以《礼器》《史晨》为大宗。
”三、《史晨碑》的风格特点1.方圆兼备。
《史晨碑》用笔介于《张迁碑》《曹全碑》之间,方中寓圆,圆中寓方。
有些横画起笔蚕头是圆笔,收笔是方笔,一画而方圆兼备。
如下面的这个“里”字。
里2.雁尾多变。
《史晨碑》雁尾形状与笔势变化很多,充满了灵动的气息。
如下面这些字:二、年、七、情、事。
每个字雁尾的写法都不一样。
二年七情事3.虚和自然。
《史晨碑》的点画充分表达了虚和松动的笔意,不像《张迁碑》《西狭颂》等碑那样有迟涩等沉重感。
4.端庄典雅。
《史晨碑》作为祭孔庙堂丰碑,选择的书体必然典雅大方、文质彬彬,在结构上表现为布白均匀,疏密合度。
5.修敕严谨。
《史晨碑》结构法度森严,无懈可击。
点画之间穿插呼应,精巧安排,匠心独运。
6.巧用弧线。
(1)《史晨碑》将“口”字框的转折处写成带有弧线的三角形,字上方一横两边向上呈弧线,与下边(或上边)横挑弧线呈向背之势,如“西”字,“口”字框的弧线变化与主笔的横挑弧线相呼应。
西(2)如果一字中两竖并立,向左右弯曲,使得结体端庄而有变化。
如“而”字。
史晨碑临摹技法
史晨碑临摹技法史晨碑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碑刻之一,它是北魏时期的作品,刻于公元523年。
史晨碑的临摹技法是指通过模仿史晨碑的字迹和结构,来学习和掌握其书法技巧和艺术特点。
材料准备:1. 临摹纸:选择质地较好、适合书写的临摹纸张,比如宣纸或练字纸。
2. 笔:使用毛笔,毛笔的硬度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
3. 墨:选择优质的墨汁,可以使用固体墨或墨块,并准备墨盒。
4. 磨墨砚台:用于磨制墨汁的砚台,选择质地坚实的砚台。
5. 水:用于调节墨汁的浓度。
步骤:1. 准备工作:将临摹纸铺在平整的桌面上,确保纸张不会移动。
将墨块放入墨盒中,加入适量的水,用毛笔搅拌均匀,磨制成适宜的墨汁。
2. 观察史晨碑:仔细观察史晨碑的字形和结构,注意每个字的笔画顺序、布局和比例关系。
观察碑文的整体布局和章法,包括标题、行间距离、字体大小等。
3. 临摹标题:从史晨碑的标题开始临摹,用毛笔蘸取适量的墨汁,按照史晨碑的字形和结构,书写标题。
注意笔画的粗细、轻重和速度的掌握。
4. 临摹字体:逐个临摹史晨碑中的每个字体,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地进行。
在临摹每个字体时,要准确地模仿史晨碑的笔画顺序和结构,注意用笔的力度和速度。
5. 临摹章法:在临摹字体的同时,注意史晨碑的整体章法和行间距离的处理。
保持文字的平衡和协调,注意每个字之间的间隔和排列方式。
6. 检查修饰:临摹完成后,用毛笔修饰字体的细节,如增加或减少笔画的粗细、调整曲线的形状等。
同时检查整体的布局和章法是否符合史晨碑的特点。
7. 定稿呈现:在确认临摹无误后,将临摹作品整理好,可以用干净的布轻轻拍打去除多余的墨屑,然后将其平整展示。
注意事项:1. 临摹过程中要保持专注和耐心,注意每个字的笔画形状和结构。
2. 注意掌握毛笔的力度和速度,以保证字体的整齐和流畅。
3. 在临摹字体时,可以多次练习一个字,直到达到满意的效果。
4. 注意墨汁的浓度,过稠的墨汁会影响书写的流畅性,过稀的墨汁则会使字体不够浓重。
汉《史晨碑》隶书学习教程
汉《史晨碑》隶书学习教程隶书作为中国传统的书法文体,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史晨碑是典型的隶书代表作,是一部经典隶书代表性作品,它的字体中既有细节的多样性,又有古老的传统美感。
隶书学习教程应首先回顾史晨碑的历史。
它是汉代学者史晨编写的成书,根据礼仪学习的主要内容。
他以隶书发表汉礼节学著作,其中包含了相当多的隶书文体。
史晨碑依据古代传统,重视文字的表达方式,以传统的格式安排文字,装修时考虑了字的宽度、高度和字的大小,所形成的字样风格时而丰富多彩,时而简洁、大气。
史晨碑的文体有着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字里行间的象征意义。
教程应重点介绍史晨碑隶书写作的技巧,以及特征包括字体、字形以及结构布局在内的有关内容。
字体有细小、笔画有1到3条,字形精细,由此形成了一种细腻且柔美的文字格式。
结构布局讲究对称,对称关系精密、收尾密不可分,很好地体现了书法的技巧与美感。
另外,教程也要继续谈论汉代书法的历史背景和发展情况,以便提供读者一个更深入的认识。
这些都是史晨碑隶书书写技巧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学习书法的基础。
此外,教程还应探讨一些其他内容,如如何才能实现传统书法中的神韵美感、如何熟练掌握史晨碑文体的技巧、如何保持每一笔书写的精确性等。
另外,书法不仅仅是写作,也是一种艺术。
学习书法,要注重熟练掌握、练习和感悟,而不仅仅是学习和模仿,把传统文化的精髓发挥出来,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汉史晨碑》隶书学习教程,是一本综合性的书,不仅要介绍史晨碑的历史背景及精神内涵,而且要介绍其书写技巧,结合实例讲解,深入浅出地介绍其文字特征及书写要领,让读者深入了解史晨碑及其文化底蕴。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读者将能够用史晨碑式的隶书书写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能通过文字表达出文字所彰显的精神和美感。
两汉名碑注译——史晨碑(一)
书画课堂shu hua ke tang——史晨碑(一)□ 滕西奇两汉名碑注译【概 述】《史晨碑》,东汉灵帝建宁二年(169年)三月立,碑高207.5厘米,宽85厘米,厚22.5厘米。
原石在曲阜孔庙同文门之东,东西向放置,无碑额。
现存曲阜孔庙汉魏碑刻陈列馆。
《史晨碑》内容前后连贯,系同一碑文刻于正反两面,而非两碑刻于一石。
面向东为阳面,刊刻鲁相史晨关于祭孔上呈朝廷的奏章,后附四言铭文十二韵(共二十四句),前人称作《鲁相史晨祀孔子奏铭》,俗称《史晨前碑》。
隶书17行,每行36字。
面向西为阴面,记叙史晨到任后,谒庙拜孔,修墙饰屋,疏通沟渠,植行道树,设立会市等善举,前人称作《鲁相史晨飨孔子庙碑》,俗称《史晨后碑》。
隶书14行,每行36字,其中第9、11行为35字。
历代对其评价甚高,将它与《乙瑛碑》《礼器碑》并称“孔庙三碑”,与《乙瑛碑》《礼器碑》《孔宙碑》《华山庙碑》《衡方碑》《张迁碑》称汉碑“七大名碑”。
明郭宗昌《金石史》说:“分法复尔雅超逸,可为百代楷模,亦非后世可及。
”清万经《分隶偶存》评道:“修饬紧密,矩度森然,如程不识(汉文帝时名将)之师,步伍整齐,凛不可犯。
其品格当在《卒史》《韩敕》之右。
”方朔《枕经堂金石书画题跋》中说:“书法则肃括宏浑,沉古遒厚,结构与意度皆备,洵为庙堂之品,八分正宗也。
”孙承泽《庚子消夏记》认为:“字复尔雅超逸,可为百代楷模,汉石之最佳者也。
”王澍《虚舟题跋》说:“隶法以汉为极,每碑各出一奇,莫有同者。
”“《乙瑛》雄古,《韩敕》变化,《史晨》严谨,皆汉隶极则。
”“遒古莫如《孔》,清超莫如《韩敕》,肃括莫如《史晨》,三碑足概汉隶。
”并且指出:“学汉隶者,须始《史晨》以正其道,中之《乙瑛》以究其大,极之《韩敕》以尽其变。
”《史晨碑》在用笔上,中锋行笔,波磔分明,线条圆融,笔画典雅,中规中矩,无一不造微入妙;结体上,严谨规范,立字端庄平正,疏密匀称,搭配精巧,字体秀润雍雅,神完意足;章法上,字距与行距较大,露白较多,布白疏朗,通篇次第井然,表现出书写者高超的驾驭整体的能力。
汉隶经典字帖《史晨碑》高清本(上)
汉隶经典字帖《史晨碑》高清本(上)《汉史晨碑奏铭》,又称《史晨碑》或《史晨前碑》、《汉史晨谒孔严后碑》、又称《史晨后碑》,两碑同刻一石两面。
〈史晨前碑〉建宁二年碑刻后,又追述建宁元年到官,刻在背面。
有谓先刻元年,转后面。
前碑,隶书,无额,十七行,行三十六字,后碑,隶书,十四行,行三十六字山东曲阜孔庙。
〈史晨前后碑〉为著名汉碑之一,碑字结体方整,端庄典雅。
笔势中敛,波挑左右开张,疏密有致,行笔圆浑淳厚,有端庄肃穆的意度,其挑脚虽已流入汉末方棱的风气,但仍有姿致而不板滞。
清方朔以为〈晨史碑〉'书法则肃括宏深,沈古遒厚,结构与意度皆备,洵为庙堂之品,八分正宗也'(见〈枕经堂题跋〉)。
何绍基说:'东京分书碑尚不乏,八凡遇一碑刻,则意度各别,可想古人变化之妙。
要知东京各碑结构,方整中藏,变化无穷,魏、吴各刻便形板滞矣'(〈史晨碑〉跋)。
此本'秋'字完好,为明拓精本现代书家费声骞评《史晨碑》:'此碑笔姿古厚朴实,端庄遒美,历来评定为汉碑之逸品。
磨灭处较少,是汉碑中比较清晰的一种。
《前碑》结字似略拘谨,《后碑》的运笔及结字比较放纵拓展。
总体而言,《史晨前后碑》的字体规正,属汉隶中普通平正的书法,是当时官文书体的典型,宜于初学入门。
'出东曲阜孔庙,建于孔子逝世的第二年,即公元前478年。
随着孔子的地位不断提高,孔庙的规模也不断扩大,现在已经是占地21.8万平方米,包括三座大殿、一阁、一坛、三祠、两庑、两堂、两斋、五十四座门坊的建筑群。
它收藏历代碑刻二千多块,成为仅次于西安碑林的全国第二大碑林,是全国四大碑林之一。
因为扫描和修剪需要时间较长,现将修好图片上传一批,一睹共享!。
汉碑逸品《史晨前后碑》临习指南以及高清44P大图
汉碑逸品《史晨前后碑》临习指南以及高清44P大图《史晨碑》临习指南作者:佚名一、《史晨碑》的历史情况介绍《史晨碑》立于山东曲阜孔庙。
碑分两面刻。
前碑刻《鲁相史晨祀孔子奏铬》,也称《鲁相史晨孔庙碑》,《史晨请出家谷祀孔庙碑》。
通常称《史晨前碑》。
东汉建宁二年(169年)三月刻。
据清王昶《金石萃编》记:“碑高七尺,广三尺四寸。
”隶书。
十七行,行三十六字,后碑刻《鲁相史晨飨孔子庙碑》,通常称《史晨后碑》。
东汉建宁元年(168年)四月刻,高广尺寸同前碑。
隶书。
十四行,行三十六字。
前后碑书风一致,当为一人手书。
此碑为东汉后期汉隶走向规范、成熟的典型。
世见最早榻本为明榻本,“秋”字完好。
北京图书馆藏明榻本。
《中国美术全集》书法篆刻编(1)收入。
二、历代书法理论家对《史晨碑》的论述要录清万经《分隶偶存》:“修饬紧密,矩度森然,如程不识之师,步伍整齐,凛不可犯。
其品格当在《卒史》、《韩勒》之右”。
清孙承泽《庚子消夏记》:“字复尔雅超逸,可为百世楷模,汉石最佳者也。
”清方朔《枕经堂金石书画题跋》:“书法则肃括宏浑,沉古遒厚,结构与意度皆备,询为庙堂之品,八分正宗也。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虚和则有《乙雅》、《史晨》。
”杨守敬《平碑记》:“昔人谓汉隶不皆佳,而一种古厚之气自不可及,比种是也。
”三、《史晨碑》的艺术价值及学习目的庄严肃穆的曲阜孔庙,是集中反映了孔子儒家学说思想在汉文化中占正确统地位的场所。
而长期受孔子儒家美学思想支配的汉代,在人们的思想意识和审美观念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的“中和”之道便是一条至高无上的审美准则,它要求一切艺术美的形式都必须在不偏不倚,不激不厉的和谐统一中去追求;要求艺术的情感必须在一种非常理性、非常节制而又能被社会和统治阶级所普遍接受的情感中去表现。
因此,在这种“准则”的直接影响下,使汉代书法艺术越加趋向于规矩和法度中去发展。
在汉隶碑刻中,《史晨碑》无疑是非常遵循这一“准则”的典型,而作为东汉后期的产物,《史晨碑》显然又是东汉隶书走向规范,定型后的代表。
史晨碑书法特征
史晨碑书法特征
史晨碑书法是明代著名书法家史晨的作品,具有以下特征:
1. 灵动秀丽:史晨碑书法笔画流畅自如,富有韵律感,字形活泼生动,给人以美的享受。
2. 线条工整:史晨碑书法用笔工整,字体规整,笔画匀称,结构稳定。
3. 线条变化丰富:史晨碑书法在线条运用上富有变化,有直、曲、钩、折等多种线条形式,使作品更加丰满、有趣。
4. 简洁大方:史晨碑书法注重简洁大方,力求用最简练的笔触表达最精练的意境。
5. 拙朴自然:史晨碑书法追求一种朴实自然的风格,不事繁琐,以充实的笔画表达内涵。
总的来说,史晨碑书法以其灵动秀丽、线条工整、线条变化丰富、简洁大方和拙朴自然等特征,被广泛认为是明代碑刻艺术的杰作之一。
史晨碑笔法特点解析
史晨碑笔法特点解析
《史晨碑》是东汉时期的一方隶书碑刻,现存于山东曲阜孔庙。
它前后两面都刻有文字,分别记载了鲁相史晨祭祀孔子庙的奏章和飨礼的盛况。
这方碑刻被认为是汉隶成熟期的代表作之一,对后世书法发展有重要影响。
它的笔法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方圆兼备。
《史晨碑》的用笔既有方正规整、端庄严肃的风格,又有圆润流畅、秀逸典雅的风格,将方与圆完美地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温润典雅,不激不励,理性而有节制的书风。
这种书风体现了儒家崇尚“中和之美”的审美理想,也为后来的楷书奠定了基础。
2.波磔分明。
《史晨碑》的波磔笔画是很妙的。
波磔笔画在隶书结构中左右相分,注意它们的差别。
有时像飞鸟的两翼展翅,要平稳而生动。
波磔笔画也是隶书中最具变化和灵活性的笔画之一,可以根据字形和结构进行调整和变化,使得字体富有动感和韵律。
3.点画生动。
《史晨碑》中的点画也很有特色。
点画是字中笔画极度收缩和凝聚的线条,与长形的笔画成对比,使结字产生活泼的神韵。
《史晨碑》中的点画变化多端,富有多式,有如高峰坠石、如星辰闪烁、如珠玉散落、如花朵绽放等等,使各有点的字充满生气。
4.结构匀称。
《史晨碑》的结构也很讲究。
它在布局上注意中宫紧密、外宫疏放,在对称上注意左右顾盼、上下启承,在平衡上注意疏密匀称、提按得法,在章法上注意统一和谐、井然有序,使得整章碑文给人以端庄典雅、秀逸俊秀的美感。
史晨碑高清字帖临摹
史晨碑高清字帖临摹史晨碑是中国古代碑刻艺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其精妙的字体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一直备受世人的赞誉。
为了更好地学习和欣赏史晨碑的艺术魅力,临摹史晨碑高清字帖成为了许多书法爱好者和学习者的首选。
一、史晨碑介绍史晨碑,又称史可法墓碑,位于中国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正阳墓园内,为清代书法家史可法的墓志铭。
整个墓碑造型端庄大气,字体工整,结构严谨,成为了史可法艺术成就的生动写照。
二、史晨碑的艺术特点1. 字体精妙独特:史晨碑的字体遵循了篆刻的基本原则,线条流畅且有力度,结构紧凑而富有变化。
字形工整,笔画细腻,凸凹有致,给人以美的享受。
2. 装饰性强:史晨碑在字的上方和下方都加以装饰,既增强了整体的美感,也凸显了碑刻的独特风格。
装饰性元素的运用巧妙而不失庄重大气。
3. 端庄大气:史晨碑以整体形象严谨庄重为主,给人以稳重、大方的感觉。
每个字体大小一致,规整对称,整体布局匀称有序,呈现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
三、临摹史晨碑的步骤和技巧1. 熟悉原作:在进行临摹之前,首先要对史晨碑原作进行仔细研究和品味。
了解字帖的笔画结构、形态特点以及布局等,为后续的临摹打下良好的基础。
2. 用好工具:选择一支合适的毛笔和专用的字帖纸,能够更好地还原出史晨碑的笔画特点和墨色效果。
3. 保持笔墨稳定:史晨碑的笔画流畅有力,因此在临摹过程中要保持笔墨的稳定和均衡。
每一笔的起止都要精确掌握,力度要均匀,不宜过急过快。
4. 逐字逐句:在临摹史晨碑的过程中,可以逐字逐句地进行,注重每个字的造型、结构和比例,力求达到与原作相似的效果。
5. 反复操练:临摹一次不足以达到理想的效果,需要进行反复的操练和修正。
通过多次的实践,逐渐掌握史晨碑的艺术要领,提升自己的书法水平。
四、临摹史晨碑的意义1. 学习经典:临摹史晨碑是一种学习经典的方式,通过模仿大师的作品,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书法的精髓,提升自己的书法水平。
2. 培养耐心:临摹史晨碑需要耐心和细心,每个字都要仔细雕琢,这有助于培养自己的耐心和专注力,以及对艺术的敬畏之心。
史晨碑单字临摹分享
史晨碑单字临摹分享一、前言史晨碑是明代书法家史可法所书的楷书碑刻,其书法风格严谨、刚劲有力,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
而单字临摹则是学习书法的基础练习之一,通过反复临摹单个字体来提高自己的笔画、结构和整体感觉。
本文将分享我对史晨碑单字临摹的心得和经验,希望能够对学习书法有所帮助。
二、选择字体在进行单字临摹之前,需要先选择一个适合自己水平和风格的字体。
对于初学者来说,建议选择一些简单、规范的楷书字体进行练习,例如《颜真卿多宝塔碑》、《米芾行书》等。
而对于已经掌握了一定基础的人来说,则可以挑战一些难度较高、具有特殊风格的字体进行练习。
在选择史晨碑作为单字临摹对象时,需要注意其整体风格和特点。
史晨碑的笔画刚劲有力,结构稳健严谨,整体感觉非常舒展流畅。
因此,在临摹时需要注意保持笔画的粗细一致,结构的稳定和整体的协调。
三、准备工作在开始临摹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要选好纸张和笔杆。
对于初学者来说,建议使用宣纸和硬笔进行练习。
而对于已经掌握了一定基础的人来说,则可以尝试使用毛笔或软笔进行练习。
其次,需要准备好墨汁和水。
在使用毛笔或软笔进行练习时,需要将墨汁与适量的水混合,以获得更加柔润的墨色。
最后,在开始临摹之前,可以先用铅笔在纸上勾勒出字形的轮廓和结构框架,以便更好地掌握整体感觉和比例关系。
四、临摹过程1. 用硬笔或毛笔依次写出每个字的骨架线条,并注意保持整体比例关系。
2. 在骨架线条上逐渐加入各个部位的补充线条,并注意保持每个笔画粗细一致。
3. 在补充线条上逐渐加入各个部位的收尾和点画,并注意保持整体结构稳定。
4. 最后,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练习目的,适当加入一些个性化的修饰和变化,以增加作品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五、临摹心得1. 要注重细节。
在临摹过程中,要注意每个笔画的粗细、长度、弯曲程度等细节问题,并不断进行修正和调整。
2. 要保持笔画稳定。
在写字时,要尽量保持手臂和手腕的稳定性,以获得更加流畅自然的笔画效果。
浅析《史晨碑》技法
习方法 . 新教科,2009 年第 5 期
[2] 施志伟 . 汉隶《史晨碑》. 北京:北京体
育大学出版社;2010 年 月 责任编辑 王彩君
17C0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四、竖法 竖画出现在汉隶中,相对比较收缩,但 无论长、短,作为一个字的主要支撑笔画, 竖画是当仁不让的。因此,竖画一般要求坚 实而有力。《史晨碑》的竖画除具有力度外, 尚有一种跌宕多变的笔意存在。如“祈”字 “斤”的竖画、“辟”字“辛”旁的竖画, 其轮廓不垂直,但置其字中,却中心稳当, 仪态多方。这就是书法中的所谓“左右得中”。 还有一种情况:隶书中有不少位置在左 侧的竖画,竟写作与竖撇一样的“丿”,如 《史晨碑》中的“德”字、“復”字的“ㄔ”, 其竖画与竖撇的写法无异。 五、折法 折是横与竖相连的笔画,隶法不同于楷 法,楷法在此位置需要顿笔、出肩、转锋下 行,而隶书笔行至横的末端时,却要提笔、 换向,不出肩下行,也可以理解为横与竖两 个独立笔画的拼接。《史晨碑》的折大都是 平行的。 六、点法 《史晨碑》的点多作三角形,也有的上 点写作短横的,如“禮”字、“社”字、“主” 字的上点均写作短横。三角形的点具有方向 性,其方向得法,就能产生“相向、相背、 形断意连、顾盼有情”等艺术效果,是一个 字的精髓所在。 笔画是一个字的基本组成部分,虽然不 外点、横、竖、撇、捺等几种形式,但其复 杂的组合,决定了它的多变性,初临《史晨 碑》要注意体会字体中笔画细微的变化,领 悟其变化的缘由以及产生的相应效果,学会 举一反三,这样,就能很快地掌握《史晨碑》 的写法。 参考文献:
写法,收笔处多回锋,形成顿头,如“焕” 字的“火”旁,这种直撇,起笔逆行,转、 翻后笔锋下行,边行边提,至中部位置,笔 画较细,再向左下行笔,逐渐加力,至末端 停笔,笔锋上提,呈方形收笔,形成中间细、 两端重的直撇特点。还有短撇,呈起笔重、 收笔轻的写法,如“視”字的“見”和“人” 字的短撇,做出锋收笔,略似楷法。
汉《史晨碑》隶书学习教程
汉《史晨碑》隶书学习教程汉《史晨碑》是中国古代书法中最具影响力的一座碑,位于今江苏省南京市古代文化博物馆内。
这座碑始建于汉明帝的雍正年间(公元1725年),由书法大家史晨墓志铭撰写。
它是一座大理石结构的碑,高3.3米,宽1.62米,由九行石刻组成,凝结了古代书法的历史情怀和文化底蕴,以及史晨书法的水准和风范。
作为一位书法家,史晨先生是隶书书法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不仅受到国内书法爱好者、学者们的称赞,也受到了国外书法家的赞扬,更是代表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精神。
《史晨碑》是史晨书法的精髓,被认为是史晨书法外表及内涵的完美结合,从而成为中国古代书法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
二、史晨碑隶书特点史晨碑所碑考的隶书具有十分独特的特点:首先,史晨的隶书与传统的隶书相比,更加注重节奏感,字体显得更加婉约、细腻;其次,他的晨碑书法特有的表现形式,比如斜笔的运用,让书法的线条看起来十分流畅飘逸;最后,他的晨碑书法中存在着一定的平衡感,笔划组合到一起时,形成一幅完美、精致的整体。
要学习史晨碑上的隶书,除了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技巧外,还需要通过反复实践来练习,以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首先,学习者必须掌握史晨书法的特点,了解字体的构成,注意字体的大小、笔划的变化,以及字体的水平与竖直之间的关系;其次,要注意字体的美感,通过不断地练习,才能掌握隶书的造型与动作,使书法变得更加美观、舒缓;最后,要掌握基本的表意结构,例如注意字之间的比例,以及字体与线条间的关系等。
三、史晨隶书学习注意事项学习史晨隶书,除了要掌握一些基础的技巧之外,还有若干需要注意的事项:首先,学习者要善于发现史晨书法中的精髓,多观察史晨碑上的石刻,仔细体会书法中的精致细腻、平衡完美;其次,学习史晨书法时,要坚持练习,不断反复,以便在书写过程中达到把握,提高书法水平;最后,学习史晨书法的过程中,要把石刻和书法的美感结合起来,从而把书法运用到生活中,从而实现书法的功能。
史晨碑隶书学习教程的精神是在书写的过程中,把史晨碑的书法特点完美的呈现出来,充分体现出书法的美感及审美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晨碑》临习指导
一、《史晨碑》的历史情况介绍
《史晨碑》立于山东曲阜孔庙。
碑分两面刻。
前碑刻《鲁相史晨祀孔子奏铬》,也称《鲁相史晨孔庙碑》,《史晨请出家谷祀孔庙碑》。
通常称《史晨前碑》。
东汉建宁二年(169年)三月刻。
据清王昶《金石萃编》记:“碑高七尺,广三尺四寸。
”隶书。
十七行,行三十六字,后碑刻《鲁相史晨飨孔子庙碑》,通常称《史晨后碑》。
东汉建宁元年(168年)四月刻,高广尺寸同前碑。
隶书。
十四行,行三十六字。
前后碑书风一致,当为一人手书。
此碑为东汉后期汉隶走向规范、成熟的典型。
世见最早榻本为明榻本,“秋”字完好。
北京图书馆藏明榻本。
《中国美术全集》书法篆刻编(1)收入。
二、历代书法理论家对《史晨碑》的论述要录
清万经《分隶偶存》:“修饬紧密,矩度森然,如程不识之师,步伍整齐,凛不可犯。
其品格当在《卒史》、《韩勒》之右”。
清孙承泽《庚子消夏记》:“字复尔雅超逸,可为百世楷模,汉石最佳者也。
”
清方朔《枕经堂金石书画题跋》:“书法则肃括宏浑,沉古遒厚,结构与意度皆备,询为庙堂之品,八分正宗也。
”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虚和则有《乙雅》、《史晨》。
”
杨守敬《平碑记》:“昔人谓汉隶不皆佳,而一种古厚之气自不可及,比种是也。
”
三、《史晨碑》的艺术价值及学习目的
庄严肃穆的曲阜孔庙,是集中反映了孔子儒家学说思想在汉文化中占正确统地位的场所。
而长期受孔子儒家美学思想支配的汉代,在人们的思想意识和审美观念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的“中和”之道便是一条至高无上的审美准则,它要求一切艺术美的形式都必须在不偏不倚,不激不厉的和谐统一中去追求;要求艺术的情感必须在一种非常理性、非常节制而又能被社会和统治阶级所普遍
接受的情感中去表现。
因此,在这种“准则”的直接影响下,使汉代书法艺术越加趋向于规矩和法度中去发展。
在汉隶碑刻中,《史晨碑》无疑是非常遵循这一“准则”的典型,而作为东汉后期的产物,《史晨碑》显然又是东汉隶书走向规范,定型后的代表。
它结字平正秀润,修饬紧密,法度森严。
线条中锋圆融,提按分明,劲健遒逸:点划疏密匀称,顾盼有情;整体章法次序井然,步伍整齐,和谐统一,给人以一丝不苟、端庄典雅的美感。
所以它“结构与意度皆备,询为庙堂之品,八分正宗也”的作品风貌极适合于置身在曲阜孔庙这种庄严的地方。
由于过分拘泥于法度和规矩,以及再加上受到庄严场所的限制,使《史晨碑》的艺术个性较弱;其神韵和情趣也没有稍前的《石门颂》和同时代的《衡方碑》那样来得纵横恣肆,古拙自然。
不过,清代人却对它非常地拔高。
如孙承泽的《庚子消夏记》就有“汉石之最佳者也”的说法;而今人正相反,更偏重于《石门颂》、《衡方碑》等这类个性极强的碑刻。
此种极差当然是历史的局限性和时代的必然性所致的结果,但不管如何,作为“百世楷
模”的《史晨碑》,对一个初学者来说却是深入汉隶堂奥的最佳范本。
至少它有规律可循,形式上也较为工整。
假如初学者直接从汉隶中风格较强、难度极大的碑刻上去着手,就有可能产生无所适从的感觉。
更何况东汉隶书“一碑—奇,莫有同者”,初学者可以从工稳到强烈、简单到复杂的学习过程中去寻找跨度,获得经验。
因此,要在“东京分书碑尚不乏,凡遇一碑刻,则意度各别,可想古人变化之妙”(何绍基跋语)的众多的东汉隶书面前做到触类旁通,游刃有余的话,那么由《史晨碑》着手的意义就十分显在,这就是我们学习《史晨碑》的目的。
笔划间架一丝不苟的《史晨碑》,似乎就象一位办事认真严谨的长者,在忠实地完成着他最后的事业,而其中无可挑剔的手法,在微妙的变化中又是如此地庄重含蓄。
显然,“严谨和含蓄”是《史晨碑》最显在的审美特征。
看上去,它与《曹全碑》颇为相近,但究其实质,它的含蓄却是《曹全碑》所不及的。
下面我们就从它的风格特征上来展开分析:
其一、整体布局:
《史晨碑》的整体布局,在汉隶中属横平竖直、纵横有列的典型;它与《曹全碑》线与线这间的相互抖动承接和《衡方碑》字与字之间的步步紧逼不同,它的布局更注重于字与字之间的行距上留有充分的间隔。
再加上结字的平正外张内收,犹如点掇其上的团块造型,更使其间隔出入意外地透露出舒旷空灵的艺术效果。
不过,字与字在间隔的内部并不孤立,也是十分讲究呼应的。
象“死”字的燕尾与“史”字的波笔在长长的运笔过程中几乎相连
的承接,“顿”字的燕尾和“晨”字的波笔在上下不同的走向以及被其分割了的错位间隔上的相互关联等等,便是最好的说明。
但这仅仅是一方面,重要的还是反映在它线条纤细而又虚和的基本特征上。
《史晨碑》的线条就象轻轻划出,毫无声息。
假如我们将它的线条特征在其团块式的结字造型里完全转变成粗重豪放的特征的话,那么在间隔距离如此之大的平面上就会使字与字完全处在一种互不相干的孤立位置上。
这也是粗重豪放的线条使人醒目并使人的视觉始终在其所组成的结字上游离的缘故。
而《史晨碑》正相反,只要仔细地观察一下,就会发现我们的视觉始终是停留在结字与间隔不分彼此的关系上来看待的。
这当然应该归究于它的线条特质。
所以,结字纤细而又虚和的线条及起笔大多直接露锋着纸的用笔方式,在空旷的间隔上必然会使字与字之间相互形成一种张力,而张力的不明确性所导致的间隔含混化倾向的产生,其结果又必然会促成字与字之间在间隔内部的相互关联和统一。
这就是《史晨碑》整体布局在汉隶中独有的风采。
其二、线条:
《史晨碑》的线条运动方式不象《衡方碑那样不时地转换受力点的位置和角度,它以其纤细,虚和几近乎于秦篆的运动方式呈现了自己的线条性格。
但它线条挺拔遒劲,古拙浑沉的特质还是十分显在的。
按照通常的惯例往往会将这种特质去与粗线条相联系,事实上,这是一种错觉;它不以线条的粗与细来区别,而是以力感本身来对应。
只不过在表现时一个较为直接,一个较为隐蔽而已。
《史晨碑》线条起笔的“蚕头”意味并不十分明显。
虽
然前面已经说过它大多以露锋着纸的用笔方式为主;但它露而能藏,尖而寓圆,变化也就极为自然。
不过,它对磔笔处的“燕尾”却非常地着重。
一波三折的特色也较为典型,其用笔或平出,或上挑,或方折的变化尤为丰富,均收到了精妙婉丽的艺术效果。
其三、结体:
《史晨碑》的结体有人评其为外松内紧是很有道理的;象“晨”字就是很好的范例;假如从“晨”字结体四个边角上来看它的内部,就会明白无误地发现外围四条向里倾斜内聚的边线是如何导致内部产生紧迫感的;但它同样也使四个边角产生了外张之势。
“晨”字与“史”字的波笔其圆融的转折在长长带出的运笔进行中似乎太过突然,也多少带有点有意为之的痕迹,但这却从中反映了《史晨碑》的结体注重舒展与内聚的对比的强烈倾向。
《史晨碑》的横线条在结体上基本以匀衡的比例来排列,但为了避免均衡可能会带来的呆板和缺乏变化的结果,《史晨碑》却采用了不同的方式来改变它并寻求它的变化出处,象“臣”字,就是利用左边这根由直线转变成曲状的线条来达到目的的,这根缠绵委婉,活泼灵动的线条,不仅调节了上部三根均衡的横线可能会造成的呆板,同时,也避免了内部与两根小竖线并列冲撞的后果。
不过,读者可能会感到《史晨碑》中的很多横线的组合排列未必都由直中带曲的线条来辅助调节的,这非常正确,但要注意到,书法之所以会成为一种艺术种类,就在于它的变化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君不见“书”字的这么多横划就是通过长短、粗细、曲直等等的对比来寻找变化的,这应引起初学者的注意。
五、临习注意事项
《史晨碑》因其在东汉隶书中较为规范和定型,所以我们的视觉停留在它的碑刻上时,只能随着它的笔划间架的运动而运动,变化而变化。
它不象《衡方碑》、《张迁碑》那样可以自由地发挥想象及主体更多审美经验的渗透和参与;它是全封闭式的艺术性格,因此,主体意识在其中的淡化必然导致我们在临习此碑时往往会带有极为浓厚的理性色彩。
但由于《史晨碑》的个性风格并不十分醒目和强烈,所以初学者在临习时会很容易忽视它隐蔽起来的个性实质和变化。
比如方笔中,起笔时切入的角度稍有变化便能改变机械的“一刀切”,圆笔的虚势出锋人纸和虚势直人又可使技法更为丰富。
至于它的实质和变化,在风格特征的分析这一段里已略微提及,但它当然不止于此,还有待我们往更纵深的地方去挖掘。
否则就只能在其表面上停留,而失之于呆板和平俗。
这应引起初学者的注意并加以认真地分析和对待了。
另外,在表达它的线条特色时,可以选用一些笔锋较长的毛笔并利用其笔尖部分来书写,这样容易奏效,也容易较清晰地表达出线条的微妙变化。
在具体的临习阶段上,可根据个人的不同情况或较长、或较短地来加以安排,但要注意循序渐进,不要因小失大,反导致“欲速则不达”的后果。
更何况临习的过程总是由“入帖”到“背帖”这两个阶段组成,所以循序渐进还是一条较为实际的路子;如此就会更加忠实于原作,反映其丰富的艺术特征,也会获得更多的经验为创作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