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地理核心考点复习:区域与区域经济发展(学生版)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30讲 区域经济发展
考点二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必备知识落实】 1.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区域工业化
必然带来 城市化 ,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 工业化 。二者是一个相
互影响、相互推动的发展过程。 2.珠江三角洲地区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背景和条件 (1)特定的国际环境:发达国家和地区的 产业结构 调整。 (2)国家的 对外开放 政策:是 对外开放 的前沿,有许多优惠
第30讲 区域经济发展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纲呈现] 1.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 展的方法与途径。2.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 题及解决措施。
【核心素养解读】 1.区域认知:结合图文材料,认识区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 2.综合思维:结合图文材料,运用农业区位理论,分析区域农业发 展条件、农业布局、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可持续发展措施;结合图 文材料,分析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条件、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3.人地协调观:合理布局工农业,合理发展城市,促进人地协调发 展。
山区
发展特色农业和特 以 特色经济作物 为主,实现由___原__料____ 色产品配套加工业 型生产向原料及产品加工并举的转变
【关键能力突破】 一、农业发展措施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部门,在每年的高考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本考法常常结合我国的具体区域考查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及措施。关 键在于因地制宜,结合区域自然特征分析。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一般从两个角度分析。 (1)根据区域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因地制宜。
1.图中的果树和农作物可能为( )
A.苹果树、棉花 B.桑树、水稻
C.梨树、甘蔗
D.柑橘树、小麦
地理学中的区域发展与规划知识点
地理学中的区域发展与规划知识点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的自然和人文现象的科学,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区域发展与规划。
区域发展与规划涉及到对不同地区的特性、发展趋势和规划策略进行分析和研究,以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介绍地理学中的区域发展与规划知识点。
一、区域发展的概念与特征区域发展是指在一定的地理范围内,根据地区的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和人口分布等条件,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规划,促进该地区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
区域发展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 空间特征:区域发展是基于具体地理空间范围内的,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特点。
2. 综合性:区域发展涉及到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多个领域的发展,需要综合考虑不同因素的影响和相互关系。
3. 动态性:区域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地区的发展状况和重点会发生变化。
二、区域规划的目标与内容区域规划是指根据特定地域的需求和发展目标,制定相应的规划措施和政策,促进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区域规划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土地利用规划:合理规划土地的利用方式和空间布局,包括城市建设、农田利用和生态保护等。
2. 产业结构规划:确定地区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和调整方向,促进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
3. 城市规划:制定城市的发展规划,包括城市建设、交通规划和环境保护等方面。
4. 社会发展规划:关注人口增长、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社会发展问题,保障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三、区域发展与规划的影响因素区域发展与规划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面列举几个主要因素:1. 自然环境因素: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地资源等自然环境因素对地区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2. 经济条件:经济基础设施、资本投资、技术创新等经济因素影响着地区的发展。
3. 社会因素:人口结构、教育水平、文化习俗等社会因素对地区的发展和规划产生一定的影响。
4. 政策与规划:国家政策和地方规划对区域发展和规划起到指导和推动作用。
高二地理区域发展知识点归纳
高二地理区域发展知识点归纳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及其上的人类活动的学科,地理知识对于了解不同地区的发展情况至关重要。
在高二地理学习中,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区域发展的知识点,以便更好地理解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差异。
本文将对高二地理区域发展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区域发展概述区域发展是指在一定地理范围内,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与变化。
它可以是国家对一定区域的发展规划,也可以是某一区域内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区域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地理环境、资源条件、人口因素和政府政策等。
二、影响区域发展的因素1. 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包括地形、气候、土壤和水资源等,对区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山岭地区由于地势陡峭,交通不便,往往经济发展较为落后。
2. 资源条件:资源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
资源可以分为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
某些区域由于自然资源丰富,如石油、煤炭等,所以发展较快。
3. 人口因素:人口数量和结构对区域发展影响很大。
人口多的地区往往市场规模大,人口结构合理的地区则劳动力市场比较充足。
4. 政府政策:政府的发展战略和政策也是影响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
例如,中国的西部大开发政策就是为了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减少区域差距。
三、区域发展的类型1. 经济区域发展:经济区域发展是指某一地区在经济方面的发展状况。
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有的地区经济发达,有的地区则相对落后。
2. 社会区域发展:社会区域发展是指某一地区在社会方面的发展状况。
例如,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福利设施的建设和发展,反映了该地区的社会进步程度。
3. 环境区域发展:环境区域发展是指某一地区在环境方面的改变和发展。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需要加大保护力度。
四、区域发展的案例分析1. 中国东部地区发展:中国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产业结构比较完备。
这主要得益于东部地区地理位置的优势,交通便捷,资源丰富,还有较高的人口密集度和市场规模。
【优化方案】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一单元第35讲 区域的基本含义、区域的发展阶段课件 湘教版
三、区域产业结构 三次产业及其内部 的比例关系 1.概念:指____________________的比例关系。 的比例关系。 .概念: 2.产业结构差异主要表现为:三次产业占国内生 .产业结构差异主要表现为: 产总值的比重,三次产业的__________, 产总值的比重,三次产业的 就业比重 ,三次产 业的内部构成等。 业的内部构成等。 3.变化 . (1)特点 特点 早期 工业化时期 城市化水 平较高时期 第一产业 比重大 __________比重大 _________比重大 第二产业 比重大 三次产业产值比重呈现出 “三、二、一” 的格局 ___________________的格局
解析: 解析:本题以某区域三个阶段的平面发展图展示 不同区域发展阶段城市空间形态和交通条件的变 化。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交通运输线路的种 题 长度、密度在增加,交通网络体系不断完善。 类、长度、密度在增加,交通网络体系不断完善。 第(2)题,从区域空间结构发展变化来看,该区域 题 从区域空间结构发展变化来看, 由区域中心、网络系统、外围空间三部分组成, 由区域中心、网络系统、外围空间三部分组成, 且城市化区域不断扩大,非城市化范围减小。 且城市化区域不断扩大,非城市化范围减小。区 域经济发展一般依次经历初期阶段、成长阶段、 域经济发展一般依次经历初期阶段、成长阶段、 转型阶段和再生阶段。 转型阶段和再生阶段。 答案: 答案:(1)D (2)C
2.区域空间结构演化 . 不平衡—平衡 (1)总趋势:____________________。 总趋势: 平衡—不平衡 总趋势 平衡 不平衡 平衡 。 (2)影响因素:地理条件 、发展水平、经济区位 、 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 ________、发展水平、________、 历史文化等因素。 历史文化等因素。
山西省2012届高考地理复习 第4章 第1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农业生 产区域 林业和 特产区
主要分 布区 大兴安 岭、小 兴安岭、 长白山 区
主要产品及其分布区 兴安落叶松、樟子松、蒙古栎、白 桦—大兴安岭;红松—小兴安岭、长 白山区;鹿茸、人参—长白山区;柞 蚕茧—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 苹果梨—延边;苹果—辽南地区
农业生 主要分布区 产区域 畜牧 西部高原、松 嫩平原西考查学生对我国东西部自然条件的区域差异 等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解答本题首先应仔细阅读材料, 注意材料中提到我国牧区和种植业区分界线为400毫米 降水量线。由此可知:第(1)题,答案为大兴安岭—阴 山—青藏高原东缘一线。第(2)题,看图可知在①牧区内, 自东向西畜种从牛马羊过渡为骆驼。畜种越来越耐干旱, 应为经度地带性变化。牧区②地处新疆内陆,气候干旱。 牧区③地处青藏高原,高寒为其主要特征。第(3)题,则 要具体分析我国东部种植业区发展牲畜饲养业的有利条 件。
• 答案: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光、热 资源丰富,降水适中;劳动力丰富,植棉历史悠 久;交通便利;市场广阔(棉纺织工业基础好)。 • 【规律技巧总结】分析农业区位因素应从自然条 件[地形、气候(气温、降水、光照等)、土壤和水 源等影响]和社会经济因素(主要从政策支持、劳 动力、交通条件、消费市场、种植历史、科学技 术等)两大方面考虑。
• (3)南方低山丘陵区是我国仅次于黄土高原 的第二大水土流失区,将下列正确的代号 填入图中对应的空白框中。 • ①地表起伏大 ②毁林开荒 • ③薪柴紧张④降水变率大 • ⑤人口密度大⑥乱砍滥伐⑦植被破坏
•
第(1)题,由雨量最高位处向下引垂 线,与地形剖面相交于一点,从左侧纵 轴上读出该点的高度即可。该处多暴雨 的原因,与该地地形及盛行风方向有关。 第(2)题,南方低山丘陵区,地处亚热 带季风气候区,光照、热量、降水充足, 不足之处是洪涝、干旱、台风等气象灾 害较多;物种丰富,但开发利用较粗放; 土地类型多样,红壤分布面积大;降水 较多,水资源丰富。
2012年高考地理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区域的含义⑴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⑵特征: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其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总体影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特点、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同: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异:⑴地理环境的差异:①地理位置差异:位于北纬30度附近,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松嫩平原大致位于北纬43-48度,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②气候条件差异:长三角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松嫩平原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三角。
③土地条件差异:长三角以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松嫩平原黑土分布广泛,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④矿产资源条件差异:长三角矿产资源贫乏,松嫩平原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⑵地理环境对农业和商业的影响①对农业:长三角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水稻等,一年二熟至三熟;松嫩平原受水热条件的限制,发展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小麦等,一年一熟。
长三角河湖水面较广,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畜牧业。
②对工商业:长三角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松嫩平原利用当地丰富的煤铁石油等资源发展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1.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高中地理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复习知识点归纳
高中地理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复习知识点归纳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1. 东北地区地理条件⑴自然条件:①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作物一年一熟,易受热量的影响。
(气候是区域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
)②地形分布:高原(畜牧业)、平原(种植业)、山地(林业)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
③土壤: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农业生产。
⑵社会、经济条件:①良好的工业基础基础;②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发展外向型农业;③开发时间较晚,人口密度较低(地广人稀),有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
2. 农业布局特点⑴耕作农业区:①主要分布在三大平原区;②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水稻等。
⑵林业和特产区:①林业: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
②长白山区是我国主要的鹿茸、人参等珍贵药材产区,延边生产苹果梨。
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最大的柞蚕茧产区。
辽南是重要的苹果产区。
⑶畜牧业区:①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是重要的羊、牛、马牧畜生产基地;②畜种:呼伦贝尔市三河地区:三河牛、三河马;松嫩平原西部:东北红牛。
3. 东北商品粮基地⑴生产特点:①大规模机械化生产;②地区专业化生产。
⑵其他知识:①三江平原商品率最高;②国营农场,机械化程度最高。
4. 农业发展方向⑴平原区: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加快发展商品粮豆等的生产,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条;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增强抗衡国外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的能力。
)⑵西部草原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集约化草食性畜牧业。
⑶山区农业:森林资源保育,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产品,实现由原料型生产向原料及产品加工并举的转变。
? 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为例1.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背景及地理条件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①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②工业内部,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高考地理区域经济知识点
高考地理区域经济知识点在高考地理中,区域经济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理解区域经济的相关知识,对于我们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简单来说,就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经济发展的各种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经济系统。
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众多。
地理位置是一个关键因素。
比如沿海地区通常因为交通便利,便于与外界进行贸易往来,经济发展往往较为迅速。
气候条件也会对区域经济产生影响。
适宜的气候有利于农业的发展,为工业提供充足的原材料和劳动力,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自然资源的分布同样重要。
像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往往会发展起相关的采掘业和加工业。
交通条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桥梁的作用。
发达的交通网络能够促进商品和人员的流动,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经济效率。
例如,铁路、公路、水路和航空等交通方式的完善,可以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促进区域分工与合作。
劳动力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
充足的高素质劳动力能够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教育水平较高的地区,能够培养出更多具备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从而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政策因素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引导和调控作用。
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如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可以吸引投资,促进产业的集聚和发展。
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会形成不同的经济区域类型。
比如,经济发达地区通常具有先进的技术、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高效的市场机制,经济增长速度快,产业结构较为优化。
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可能在技术、资金和人才等方面存在不足,产业结构相对单一。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这种不平衡可能表现在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居民收入等方面。
造成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上述提到的自然条件、交通、劳动力等因素外,历史文化、市场开放程度等也会产生影响。
为了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国家通常会采取一系列措施。
高考地理 热点考点集锦 区域与区域经济发展(学生版)
高考地理热点考点集锦区域与区域经济发展(学生版)【高考命题剖析】本专题从内容上看,主要以世界地理、中国地理的区域素材与地理原理及人地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地理环境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如2011广东高考文综41题、2011安徽高考文综31~32题。
主要有河流综合治理、农业布局、产业转移、资源调配等。
从考查形式上看,往往以区域图为载体,以选择题或综合题的形式考查。
从考查能力看,注重图表、材料的分析能力和对比归纳能力以及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
1.近年来,高考对本专题的考查多以热点区域为背景,考查考生对区域综合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从当地的自然条件入手,分析其资源开发、农业和工业及城市等发展状况、生态环境及其与其他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等方面,找出存在的问题,然后利用所学的知识对其可持续发展进行出谋划策。
2.区域所拥有的自然条件和资源条件,影响着区域发展的方向,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将带动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结合资料分析某一区域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性和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将成为高考所考查的内容之一;流域开发的考查以不同区域之间的比较和发展差异为重点;区域环境的治理多以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农业发展和资源的开发利用为重点。
3.以区域图和统计图表的形式来考查农业区之间的对比及其发展方向;以图表资料等形式来考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产生原因及其所采取的措施;从多角度考查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可能性、必要性及其带来的影响;从每一区域工业和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背景入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所面临的问题及发展方向;以图表材料和热点时事为背景,考查产业转移的原因及其影响也是当前高考的热点命题方向。
【高考冲刺策略】在最后冲刺阶段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区域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及农业布局应与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相结合,通过不同地区农业发展的比较,掌握区域生产特点的一般分析方法。
2.复习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内容应与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结合起来,采取案例分析的方法,将珠三角地区的工业化、城市化与长三角、环渤海、成渝地区等进行横向的比较,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高考地理考点梳理:区域资源开发+区域经济发展
2.资源型地区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1)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①经济结构单一。
②资源枯竭。
③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④用地紧张、交通拥挤。
(2)应对措施①产业: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和产业转移;改造传统产业,引进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②科技:发展科技和教育,为企业改造和转型提供技术支持。
③交通: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④环境: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3.新能源资源的开发(1)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条件分析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条件与传统能源类似,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2.目前我国能源紧张的原因(1)经济发展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增加迅速。
(2)高能耗的工业发展快,加剧了能源紧张状况。
(3)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4)能源勘探、开采跟不上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
(5)石油储备体系还不够完备。
3.解决我国目前能源紧张的措施(1)采取多元化石油进口战略。
(2)完善石油储备体系。
(3)加大能源勘探、开发力度,特别是西北、沿海等重点地区的勘探力度,提高能源产量。
(4)推进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川气东输等工程建设。
)4.流域综合治理的措施及目的2.区域工业化的分析思路(1)三大产业比重变化统计图的分析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反映区域内工业化的发展;工业生产数据的变化直接反映区域工业化的发展特点。
(2)根据外来务工人员分析区域工业化特点一般来讲,区域内外来务工人员增加,可直接反映出区域内工业化的发展;务工人员的素质可以反映出区域内主要的工业类型,若务工人员以低学历为主,则区域内的工业一般是传统工业或劳动密集型产业,若务工人员以高学历为主,则区域内的产业多是高新技术产业。
(3)根据资源状况分析区域工业化资源是一个区域工业发展的基础,一般来说,资源丰富区的工业主要是采掘工业或资源加工业,因此多形成以传统工业为主的工业区。
3.分析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条件与存在的问题2.长江经济带规划(1)总体概况: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11个省区,面积约205万平方千米,占全国的21%,人口和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的40%,生态地位重要,综合实力较强,发展潜力巨大。
高考地理区域经济发展题型解析
高考地理区域经济发展题型解析在高考地理中,区域经济发展相关的题型是一个重要的考查方向。
这类题型通常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相关的问题。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这类题型常见的考查形式。
常见的有案例分析题,给定一个具体的区域,如某省、某市或者某个经济区域,要求考生分析其经济发展的特点、优势、面临的问题以及可能的发展策略。
还有比较分析题,将两个或多个区域进行对比,分析它们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异同,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地理因素。
此外,也会有综合论述题,要求考生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某一现象或趋势进行全面的阐述和分析。
那么,解答这类题型需要掌握哪些关键的地理知识呢?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是基础。
包括该区域的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类型、自然资源等。
例如,一个沿海地区可能具有便利的海运交通优势,有利于发展外向型经济;而一个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则可能以资源开发和加工为主要的经济支柱。
交通和基础设施也是重要的考量因素。
良好的交通网络,如铁路、公路、航空和水运,能够促进区域内的人员和物资流动,加强与外部的联系,推动经济发展。
同时,完善的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为企业的生产和运营提供了保障。
人口和劳动力状况同样不容忽视。
人口数量、人口结构、劳动力素质等都会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比如,劳动力丰富且素质较高的地区,有利于吸引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入驻。
产业结构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
了解一个区域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以及新兴产业的发展情况,分析其产业结构是否合理,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政策因素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也起着关键作用。
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产业规划和发展战略,能够引导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
接下来,我们通过具体的例题来看看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进行解题。
例题:分析 A 省经济发展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
首先,我们要对 A 省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进行分析。
A 省地处沿海,拥有多个优良港口,这为对外贸易和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高考地理复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3部分区域发展——重在综合第25讲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考点展示核心素养定位考查方向1.区域的含义及类型。
2.不同区域发展的异同。
3.因地制宜对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
人地协调观:根据区域地理环境特征,调控人类活动,协调人地关系。
综合思维:区域的含义和特征,区域地理环境的分析思路,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区域认知:归纳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区域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地理实践力:调查当地主要产业,分析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1.以示意图、区域地图为载体,考查区域的含义和类型。
2.以区域地图为载体,考查区域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特征及其成因。
3.以热点区域为载体,考查不同区域之间地理环境的差异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结合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因地制宜,促进区域的发展。
基础全面梳理一区域的含义101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02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
2.区域特征(1)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2)03一致。
(3)层次性: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自然环境的比较区域要素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相同点都位于我国东部01季风区的平原地区不同点位置北纬30°附近,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北纬43°~48°,地处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气候02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土地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人均耕地面积少03黑土为主,耕地多为旱地,人均耕地面积多矿产贫乏04石油等矿产丰富2.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人类活动的差异区域要素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农业耕作类型05水田耕作业旱地耕作业主要作物水稻、油菜、棉花06玉米、春小麦、大豆耕作制度一年07两熟至三熟一年一熟特色产业水产业西部08畜牧业工业09综合性工业基地重化工业基地商业贸易发达不发达有的农作物地域性强,有的没有明显的地域性。
1.地理区位和地理位置是一回事吗?提示:不是。
高三地理区域发展知识点
高三地理区域发展知识点地理学习是了解地球上各个地区的发展情况和差异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高三地理学习中,区域发展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地理区域发展的相关知识。
1. 区域发展的定义和概念区域发展是指地球上不同地区的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发展差异。
不同地区的人口、资源分布、产业结构等因素,都会影响到地区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
地理学家通过研究这些差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不同地区的发展特点和发展潜力。
2. 区域发展的影响因素地理环境、人文条件、政策导向等都是影响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
地理环境包括自然资源、气候条件等,这些因素对某个地区的农业、能源开发等方面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人文条件包括人口结构、文化传统等,这些因素则决定了某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向;政策导向包括政府的政策和规划,这些因素可以引导和扶持某个地区的发展。
3. 区域发展的类型根据地区的经济差异和发展模式的不同,可以将区域发展分为不同的类型。
常见的区域发展类型包括:经济区域发展、文化区域发展、城市与乡村区域发展等。
经济区域发展主要关注地区经济的发展,包括产业布局、经济发展速度等方面;文化区域发展则更多关注文化传承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城市与乡村区域发展关注城市化进程和乡村经济的发展。
4. 区域发展的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区域发展的过程和特点。
以中国的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为例,可以看到东部地区的发展更加发达,经济实力更强,而西部地区相对相对滞后。
这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包括地理位置、资源分布、政府政策等。
在东部地区,人口集中、交通便利、资源丰富,这些因素促进了其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在西部地区,地理条件偏差、交通不便、资源短缺等因素制约了其经济的发展。
5. 区域发展的前景与挑战区域发展虽然带来了地区之间的差异和不平等,但也为各地区提供了发展的机遇。
不同地区之间的产业互补、人才流动等都为区域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机会。
高考地理 二轮复习 区域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2)
学案2 区域经济发展
[最新考纲] 1.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 持续发展的方向与途径。 2.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 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考点一 区域农业发展
1.分析影响区域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1)从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方面,分析该区域适合发 展哪些类型的农业,以及种植哪些作物。 (2)综合考虑该区社会经济条件,如交通、市场等区位方面, 从上一步已确定的农业类型及作物中选取 _单__位__产__值__最__高__且__对__当__地__生__态__环__境__无__害______的一部分。 (3)要注意区域内部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方面的差异,合理布 局小区域农业。
解析:(1)根据图中轮廓可判断出该国为伊朗。该国虽然南北 两面临海,但因南北两侧均为山地,海洋水汽很难深入,降 水较少;河流以内流河为主,水能较贫乏;农业以畜牧业为 主,并不是重要的粮食出口国;从图中可知,该国地形以高 原为主,且等高线较密,地表崎岖。(2)由图可知,藏红花主 要分布在该国东北部的高原上,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说明藏红花是一种喜冷凉作物,对热量要求不高;该区域降 水较少,说明藏红花对水分要求不高,但对光照要求高。
就地式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一般不离开居住地, 而农村逐步向城镇转化,这是城市化的一种新趋势。阅读下 列图文资料,回答(1)~(3)题。
材料一 乐清市地处浙江省东部沿海,2010年常住人口约 138.93万人,其中农村人口约占82.6%。据2009年统计,农林 牧渔业的从业人员为16.31万人,比1999年减少了约25%。 材料二 2009年以来,乐清市实现了电话、有线电视家家通; 自来水受益村数达到858个,比重为94%;垃圾集中处理村数 达811个,比重为89%;村级全民健身苑达715个,篮球场506 个。“十一五”期间,该市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60周岁 以上农村居民基础养老金享受率达到100%。
地理区域经济发展知识点
地理区域经济发展知识点
以下是 6 条关于地理区域经济发展的知识点:
1. 嘿,你知道吗,不同的地理区域有着独特的资源优势呀!就像东北地区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这就为其工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呢。
咱就说如果不好好利用这些资源,岂不是太可惜了?
2. 哇塞,交通对于地理区域经济发展那可是超级重要的呢!你想想看,沿海地区通常因为便利的港口,贸易就能开展得如火如荼。
这不就跟人有双好腿才能跑得快一个道理嘛!
3. 嘿呀,政策支持对一个地理区域的经济腾飞简直太关键啦!你看一些经济特区,因为有了特殊政策的扶持,那发展速度简直像火箭一样!这就好比给运动员打了一针兴奋剂呀!
4. 说真的,人才的聚集对地理区域发展的影响可大了去了!大城市为啥经济发达?不就是因为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嘛。
没有人才,就像汽车没了油,怎么跑得起来呢?
5. 哎呀,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也很重要呢!有些地方主打农业,有些地方主打高科技产业。
这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一样,找到合适的产业才能发展得好呀,难道不是吗?
6. 你瞧,地理区域的文化特色也能助力经济发展呢!比如一些有特色文化的地方能发展旅游业,吸引好多游客。
这不就像拥有了一把打开财富大门的钥匙嘛!
我的观点结论:地理区域经济发展真是个复杂又有趣的课题,这些知识点都说明了每个地理区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和机遇,关键是要善于发掘和利用呀!。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提纲: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一)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提纲: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一)(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述职报告、心得体会、工作计划、演讲稿、教案大全、作文大全、合同范文、活动方案、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job reports, insights, work plans, speeches, lesson plans, essays, contract samples, activity pl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第1页共2页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提纲: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一)(一)了解区域的含义1.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高考地理核心考点复习:区域与区域经济发展(教师版)
④大量开采地
下水 ⑤将华北地区的部分居民搬走
A.①③ B .②④⑤ C .③⑤ D .①④⑤ 9.2011 年春节以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大范围的民工荒。据分析,此次民工荒主
要是源于近年来沿海向内地的大规模产业转移。与该次产业转移主要特点相符的是下图中
()
------ 珍贵文档 ! 值得收藏! ------
(3) 冬季温暖,夏季炎热 季节分配均匀 乙
13. (1) 高寒 地热 畜牧 土地荒漠化 水土流失
(2) 自然条件:夏季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黄河流经,灌溉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地形
平坦。 社会经济条件:周围多为牧区,对粮食需求量大;有包兰铁路线经过,交通便利;
劳动力廉价。
(3) 自然条件:煤炭资源储量丰富,埋藏浅,易开采,水源充足。
根据材料完成第 6~8 题。
材料一: 2011 年 8 月 5 日新闻, 宁夏公路交通建设本年度计划投资 68.5 亿元, 比上年增
长 30%,其中 1~ 7 月已完成投资 46.8 亿元。
材料二:土地荒漠化是指风沙侵蚀和水土流失的发展,最终导致土地生产力丧失,形成
如同荒漠般的景观。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
)。
A.每个雇员年产值更高 B .日工资更低
C.技术水平更高
D
.劳动力数量更多
【答案】 1.D 2.A 3.B
【解析】第 1 题,根据材料一中的文字描述可判断甲、乙、丙三类资源分别为煤炭、天
然气和铀。第 2 题,劳动密集型工业依次由美国向工资相对较低的国家或地区转移。由表
2
可看出,德国是相对美国产值较低,但相对其他国家产值较高,且日工资和年产值的年工资
------ 精品文档 ! 值得拥有! ------
高考地理常考的区域经济知识点
高考地理常考的区域经济知识点高考地理常考的区域经济知识点一、考点1 分析亚洲水稻种植的区位优势1.自然条件(1)气候亚洲水稻种植区大部分分布在雨热同期的季风区,水分、热量、光照条件配合很好,非常适合水稻生长。
(2)地形亚洲水稻主要集中在一些河流的中下游平原、三角洲地区和滨海地区,总体说来,这些地区地形都很平坦,便于引水灌溉而且水源有保证。
2.社会经济条件(1)丰富的劳动力水稻种植业的生产过程复杂、劳动强度大,需要投入大量劳动来精耕细作,所以它是一种劳动密集型农业。
东亚、东南亚、南亚是世界上几大人口稠密地区之一,所以可以为亚洲的水稻种植业提供非常廉价的劳动力。
(2)种植历史悠久水稻种植业起源于亚洲,历史悠久,农民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通过精耕细作,能够很好地提高稻谷单产量。
(3)生活习惯的影响长期以来,稻米已经成为当地人们喜爱的主要食粮,市场需求量较大。
二、考点2 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分析及发展措施1.小农经营(1)成因分析:亚洲水稻生产主要以家庭为单位。
由于人均耕地少,每户耕种的田很少。
农业科技站和推广系统等。
三、考点3 分析潘帕斯草原的区位优势1.优良的天然牧场阿根廷潘帕斯草原,东临大西洋,受大西洋水汽和巴西暖流的影响,气候特点表现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七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这里的草类生长茂盛,质量好,是世界上优良的天然牧场之一。
一年四季都可以放牧,不需建防寒防冻的圈棚,生产成本低。
2.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这里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地广人稀,有利于大规模经营,这样便于操作,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国际竞争力。
3.距海港近,海陆交通便利这里面临大西洋,港口较多,海运方便。
现在已经修通了横穿潘帕斯草原的大铁路。
这样,大牧场的牛肉可以很方便地运往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屠宰加工,再装船运往国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与区域经济发展模拟测试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近年来,土地问题日益受到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也成为2010年两会上的热点问题。
读我国某省土地资源构成和利用结构图,完成1~2题。
1.根据所给资料分析,该省(区)最可能是( )A.四川 B.江西 C.宁夏 D.内蒙古2.该区域土地利用方式最有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有( )A.湿地破坏和土地沙化B.水土流失和红色荒漠化C.土地盐碱化和黑土流失D.大气污染和森林面积减少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能源工程标志着西部地区成为我国21世纪能源开发的重点和战略基地,西部的能源生产直接关系到国家能源安全保障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读图,结合有关知识完成3~4题。
3.关于西部地区的能源分布,正确的是( )A.西北地区的风能资源丰富B.西南地区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C.西部各省区都有丰富的油气资源D.西部的煤炭资源只分布在中纬度省区4.关于我国西部地区能源生产系统产出效益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产出效益呈逐年上升的趋势B.改革开放后产出效益增长最快C.能源生产系统的产出效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D.进入21世纪西部能源开发存在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状况读2005年江苏和福建两省农业部门比较优势指数表,回答5~6题。
注:指数大于5A.光热 B6A.种植业 B施引黄济津,即从位于山东东阿县的位山闸引黄河水进入天津市,全长440千米。
引黄济津中最值得关注的就是水污染。
据此回答7~8题。
7.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缺水的主要原因是( )A.北方江河径流量年际变化不大B.北方地区受夏季风影响大,降水少C.北方地区年降水量较少,处于半干旱、干旱地区D.北方地区耕地多,水资源少,加剧了缺水现象8.此次调水并没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华北地区缺水的状况,要想彻底缓解华北缺水的状况,其有效的措施是( )①引长江水进入华北②引珠江水进入华北③节约用水,减少水污染④大量开采地下水⑤将华北地区的部分居民搬走A.①③ B.②④⑤ C.③⑤ D.①④⑤M公司为世界著名的电子企业,于1992年开始在我国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兴建生产厂。
目前天津已成为M公司在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
M公司的天津生产基地本着就近采购的原则,使在华供应商由1995年的130多家发展到2001年的700多家。
读图完成9~10题。
9.与北京相比,天津成为M公司向中国产业转移首选地的优势条件是( )A.海运方便 B.市场潜力大C.研发力量强 D.生产成本低10.在跨国公司的全球化战略中,M公司第Ⅱ类供应商选址天津的主要原因是( ) A.接近原料地 B.接近市场C.接近研发中心 D.接近国际航空港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6分)11.读黄河流域部分示意图,完成问题。
(32分)(1)图中有三大高原,其中A高原气候以____________为特色,从能源角度看该地区太阳能资源和____________资源非常丰富;B高原农业生产以____________业为主,目前该地区面临的生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C高原由于____________问题严重,导致流经该地区的河流含沙量较大。
(10分)(2)图中D平原是我国西北地区著名的粮食产区,素有“塞上江南”的美誉,请试分析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
(10分)(3)图中E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资源产地,请试分析我国规划在该地建设能源基地的有利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
(12分)预测训练阅读材料,完成第1~3题。
材料一:下列文字描述了铀、煤炭、天然气三类资源在全球的分布和利用状况。
甲类资源中国和美国的储藏量丰富,产量约占世界60%。
乙类资源俄罗斯和美国的产量占世界40%,该种资源燃烧效率高,预计需求量会大增。
丙类资源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产量约占世界50%,发电用的原料需要进一步浓缩处理,技术要求高,此类资源能量密集,发电量约占世界17%。
表1材料二:表2为“)。
3.中国与菲律宾相比,目前吸引产业转移更为突出的优势是()。
A.每个雇员年产值更高 B.日工资更低C.技术水平更高 D.劳动力数量更多2010年12月1日,国家正式批复成立“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所谓资源型经济,主要是指依靠区域资源优势,通过对资源的开采、初级加工,形成初级产品的经济增长模式。
据此完成第4~5题。
4.有关山西“资源型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带动三大产业协调发展B.经济发展有较强的持续性C.易受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D.使山西省成为全国能源供应基地5.山西实施经济转型试验的原因包括()。
A.煤炭等资源已近枯竭B.单位GDP能耗高C.工业产品的市场日渐狭小D.区域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根据材料完成第6~8题。
材料一:2011年8月5日新闻,宁夏公路交通建设本年度计划投资68.5亿元,比上年增长30%,其中1~7月已完成投资46.8亿元。
材料二:土地荒漠化是指风沙侵蚀和水土流失的发展,最终导致土地生产力丧失,形成如同荒漠般的景观。
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267.4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27.8%,近4亿人口受到沙漠化影响。
材料三:我国西北内陆某地区示意图。
6.形成图中地区荒漠化最基本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A.位于内陆,气候干旱 B.地球变暖,气候异常C.地壳运动,地势上升 D.过度开发,水土流失7.20世纪50年代以来,该地区荒漠化发展加剧加速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灌溉 B.人口压力和人类活动不当C.矿产资源开发 D.气候异常8.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是()。
①在农区改善耕作与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②在牧区增加水井数量,保障牧草有充足水源③在缺水的流沙地区营造乔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④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点轴理论模型是我国著名经济地理学家陆大道院士提出的经济发展理论,“点”指各级居民点和中心城市,“轴”指由交通、通讯干线和能源、水源通道连接起来的“基础设施束”。
读我国“T”字型点轴开发模式图,完成9-10题。
9. 图中“沿江产业带”与“南北轴”相交的“点”是( )A. 郑州B. 南京C. 武汉D. 九江10. 以下属于“西北轴”的“基础设施束”的是( )A. 南水北调工程B. 西气东输工程C. 青藏铁路工程 D.西电东送工程下图表示我国西部地区综合产业带的空间分布,读图回答12-14题。
12.A地区的重点产业可能是( )A.以钢铁工业为龙头的冶金业B.以蔬菜、水果为中心的新型农业C.以旅游业为导向的第三产业D.以能源开发为主导的采掘业13.B地区产业带呈长条状,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人口分布状况B.主要交通线走向C.水源条件D.地形因素14.下列关于C、D地区产业发展的区位条件的分析,正确的是( )A.C地区最突出的区位优势是矿产资源丰富B.D地区传统的区位优势是交通便捷C.CD.D2010年是2009题。
15.,其主要原因是( )A.世界稀土资源的探明储量大幅度增加B.我国新勘探的稀土资源少C.我国稀土资源的过度开采D.我国稀土资源的消费量世界最多16.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我国在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①减少初级矿产品的出口②对稀土资源进行保护性开采③针对稀土资源储量丰富的优势大力开采④进一步扩大稀土资源在世界上的出口份额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②③17.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2(1)描述图1中,A—B—C一线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图2是西北地区常见的一种文化景观,说出其反映的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并解释该特征的主要成因。
(3)简述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区与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相同的优势自然条件,并指出两地应共同关注的环境问题。
内蒙古东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之一,由许多煤田组成,探明储量640多亿吨,约占全国煤炭总量的10%。
(4)简述内蒙古东部地区建设煤炭基地的区位优势。
18.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标志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下图为皖江城市带示意图。
材料二下图为经济活动不同环节的附加值示意图。
(1)设立示范区是更好地发挥皖江城市带综合优势,推动安徽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要求。
试分析皖江城市带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区位优势。
(2)产业转移对皖江地区经济发展有哪些积极影响?(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发展产品制造业会存在的问题。
皖江城市带在承接产业转移时应注意哪些问题?19.2011年1月19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南草坪举行隆重仪式,欢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
胡锦涛在欢迎仪式上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读“中、美两国局部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甲、乙两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的异同。
分析甲、乙两地区发展农业的区位优势。
(2)宝山、芝加哥同为世界著名的钢铁工业中心,简述二者在工业区位因素上的异同。
(3)上海地铁11号线将连通苏州,京沪高铁也将连通苏州,试评估交通条件改善对苏州城区发展带来的影响。
(4)分析影响乙地区铁路线走向的主要因素。
2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红水河,为西江上游的别称,流域内山岭连绵,地形崎岖,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它的梯级开发已被我国政府列为国家重点开发项目。
材料二珠江流域图(1)说明红水河水力资源丰富的原因。
(2)简述红水河水电梯级开发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影响。
(3)根据图中信息,分析红水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水电除外)。
21.2011年6月17日,由安徽省教育厅、科技厅、经信委和巢湖市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三届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产学研对接会在巢湖市召开。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如下图)的成立,将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某地理兴趣小组为探究图示区域每年防洪压力较大的原因,绘制了下面框架图,请帮助他们完成。
(2)国家批准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承接产业转移,是由于本区域具有和的优势条件。
(3)产业转移对皖江地区可能会产生哪些影响?2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有“经济奥运会”之称的世界经济博览会将于2010年在上海举行。
围绕“世博经济”、推动“长三角”经济联动这一主题,上海、南京、杭州等16市市长多次举行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共商协调发展大计。
材料二东部沿海区域图(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事物的名称:经济区:A ;B ;C 。
海峡:D 。
(2)为了加快E岛的经济发展,我国已于1988年设立其为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