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核心考点复习:交通(学生版)
高中地理复习-交通
![高中地理复习-交通](https://img.taocdn.com/s3/m/4a124a69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1d.png)
流经丰城市的赣江堪称为丰城市的黄金水道,位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552.1毫米,这为赣江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也拓宽了我市的运输方式。
1.运输:①水路运输相比较其他的运输方式的运能大,运输量更大,
也能够运输数量大的大型货物②通用性较强,可以装载不同的货物,既可以运货物,又可以用作客运③能使我市的高质量产品可以有更广阔的市场,能够接触到更大的商机,进一步推动我市的经济发展④水路运输的成本相对于其他运输方式的投资成本较低能以最低的单位运输成本提供最大的货运量,尤其在运输大宗货物或散装货物时,采用专用的船舶运输,可以取得更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高中地理交通专题归纳总结
![高中地理交通专题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ff05d2f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13.png)
高中地理交通专题归纳总结地理交通专题涵盖了道路、铁路、航空、水运等各种交通方式及其相关内容。
为了更好地总结和归纳这些内容,本文将按照交通方式的不同进行分节叙述。
一、道路交通道路交通是最为常见和普遍的交通方式,也是人们日常出行的主要方式之一。
在城市间或城市内部的交通中,道路交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既适合长途交通,也适合短距离通行。
在道路交通中,我们常用的交通工具主要有汽车、自行车、摩托车等。
汽车是目前最为主流的交通工具,它具有便捷快速的特点。
然而,随着汽车的普及,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也日益突出。
因此,在城市交通规划中,应注重合理规划道路,并鼓励公众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出行。
二、铁路交通铁路交通是一种高效、安全、环保的交通方式,具有大运量、长途运输的优势。
铁路网覆盖广,可以连接各个城市和地区,为人们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出行方式。
与道路交通相比,铁路交通具有较高的运载能力,能够承担大量的货运任务。
同时,铁路交通也是安全性较高的交通方式。
由于运行在固定轨道上,铁路具有较低的风险,避免了交通事故的发生。
此外,铁路运输对环境的污染相对较低,是一种较为环保的交通方式。
三、航空交通航空交通是一种快速、迅捷的交通方式,可实现长距离的快速飞行。
航空交通的主要工具是飞机,它可以更快地将人们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
航空交通在国际旅行、长途出行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与其他交通方式相比,航空交通的成本较高,依赖于较为复杂的设施和技术。
此外,空中交通容易受到天气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航空运输中需要更加注重安全和准确性。
四、水运交通水运交通是指通过河流、湖泊、海洋等水域进行的交通方式。
在地理上,水运交通具有独特的优势,它能够连接内陆地区和沿海港口,为货物运输提供便利。
此外,水路运输不仅具备大运量和低运输成本的特点,还对环境污染较小,是一种绿色交通方式。
然而,水路交通也有其局限性,如依赖于水深、航道疏浚等条件,受到季节、水位等因素的限制。
高考地理总复习——交通地理
![高考地理总复习——交通地理](https://img.taocdn.com/s3/m/1edba36f19e8b8f67c1cb9e4.png)
• 考情分析:
• 本节内容常常以景观图、区域图为载体, 考查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影响交通运输 的区位因素、交通运输与环境的关系,交 通运输建设的意义,同时考查学生提取图 文信息能力和知识迁移应用能力。
• 复习脉络: • 考点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 考点二:交通运输布局 • 考点三: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 5技术因素对交通运输线的影响 • 技术因素为交通运输线路的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
• (二)影响交通运输点的区位因素 • 1港口建设的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水域条件:河港要河阔水深、海
港要海阔水深的港湾处(便于船舶的航行 与停泊、利于避风避浪)
陆域条件:地形要平坦开阔(利于港口基础 设施的建设)
社会经济条件:依托城市:城市要经济发达, 人口稠密
因
解决冻土(地基不稳)等技术难题
素
答题 模板
2.交通 点的区 位条件 (以港口 为例)
思考 关键 方向 词
评价用语
地质稳定、地形平坦、坡度适当——有利于规划建
筑用地、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岩港修建难度大,但
地形
陆域
建成后不易淤积;泥港修建难度小,但建成后容易
条件
淤积
经济 以某城市为依托,有铁路(高速公路、河流等)与其
• ⑥交通运输线建设可促进就业,缓解就业压力, ⑦带动少数民族脱贫致富,
• ⑧加强民族团结, • ⑨巩固国防,利于社会长治久安
主观题型3:
描述交通线沿线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地理特征
• 描述交通线沿线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地理 特征
• 自然地理特征:地理位置、地形、地质、 气候、水文、生物、自然灾害等方面分析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交通专题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交通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6139c24267ec102de2bd89d8.png)
水域 供船舶出入
和停泊
港口优劣的评价的主要指标: 优: (1)良好的水域 :水深、水面宽阔、风浪小 (2)良好的陆域:地形平坦开阔,利于建码头、仓库 (3)地理位置优越:通江达海,水陆联营 (4)社会经济条件好:依托大城市,腹地广阔 劣:
河流泥沙的淤积;结冰封冻;气象、海况条件差; 交通区位的下降等。
从天津到上海 运一万吨海盐
要求 铁路 公路 海运 河运 航空
次日必须报 到
沿途观赏三 峡风光
保鲜
走近路,较 低运费
选择最经济 的办法
例1:给下列任务选择合理运输方式 货物种类 起点至终点 公路 铁路 航空 河运 海运
2吨黄金 乌鲁木齐—上海
3吨活蟹 郊区水库—市区
10000吨海 天津—广州 盐 100000吨原 科威特—美国 油 2500吨煤炭 大同—南昌
布
市应有一定的距离,并有快速交通干道连接。
局
公路、铁路线:选线要充分考虑自然条件
交通运输网的 形式:单一网、综合网 形 式 和 层 次 层次:省级、大区级、国家级综合运输网
影响交通运输 区位:社会经济、自然因素、科学技术 网的区位因素 交通区位因素分析一般模式:
机场
码头
1、交通运输网中的点
港口
车站
例1.武汉是我国重 要的水陆交通枢 纽,回答下面问题:
(1)图中河流名称:a 长江
,Hale Waihona Puke b 汉水.(2)图中铁路名称:c京九线
,
d 京广线
.
(3)武汉是长江中游的一个港口,
试分析其区位条件?
水域条件 长江中游沿岸,汉水与长江汇合处,江阔水深,
自然条件
有利于航运
陆域条件 位于江汉平原 ,地势平坦开阔,便于建港
【高考冲刺】高考地理交通专题知识点整理(答题要点)
![【高考冲刺】高考地理交通专题知识点整理(答题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5ee81ee6284ac850ad024273.png)
【高考冲刺】2020高考地理交通专题知识点整理(答题要点)一、交通运输及其区位1.五种交通运输方式2.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一般原则——多、快、好、省3.影响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及其关系4.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与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二、资源跨区域调配三、产业转移1.转移规律2.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3.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一)交通运输网中线的区位因素分析方法包括社会经济因素——决定因素;自然因素——制约区素;科技因素——保障因素。
1.从自然因素考虑归纳如下:(1)地形:地势平坦,对交通线的选择限锘目少;地形起伏大,铁路多要筑洞架桥;工程难度大,公路、管道需沿等高线延伸,延长里程;河流湍急,不利航行;但对航空影响小。
(2)地质:喀斯特地形——防塌陷、渗漏;地质不稳定一加固地基,避开断层等。
(3)气候:暴雨、洪涝、冻土、泥石流——公路、铁路;气象灾害(大风、雾等)——水运、航空。
(4)土地:少占耕地,尤其是良田。
2.从人为因素考虑,归纳如下:(1)合理布局交通网——分配交通线上的客货运量,获取最大经济效益。
(2)经济:经济发展了——客货运量大增,资金充足;反过来,交通建设——加快物资流通,促进区域发展。
(3)资金——尽量减少桥梁、隧道,缩短里程,节省投资。
(4)人口分布——尽量联系城镇、人口稠密区,最大限度受益。
(5)污染——干线不要穿过城区,远离重要文物古迹等。
(6)政治:京九线—一维持香港稳定与繁荣;进藏铁路一加强援藏,巩固国防等。
(7)科技——如在冻土上修筑铁路的技术已解决等。
注:公路选线的分析方法(1)国道选线的一般原则:路线基本方向以直达运输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尽量缩短线路长度,以节省运营时间。
(2)地方性公路选线的一般原则:地方性公路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的需要为主,可以尽量多地通过当地的居民点、铁路车站、码头等。
(3)公路选线的一般原则:①从宏观上要考虑自然、社会经济、科技等因素;②从微观上考虑是在交通量最大、线路最短、占用耕地最少三者之间寻求平衡。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交通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交通](https://img.taocdn.com/s3/m/b90f1e11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71.png)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交通高考地理专题复习:交通一、概述交通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球化的加速,交通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
高考地理科目中,交通专题的复习无疑是一个重点和难点。
本文将针对这一专题进行深入剖析,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交通地理的相关知识。
二、交通发展历程交通方式的演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缩影。
从最初的步行、骑马,到后来的火车、汽车、飞机,再到现在的各种高科技交通工具,如磁悬浮列车、无人机等,交通方式的变化见证了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
三、交通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交通的发展对经济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交通建设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为资源开发和产业布局提供了有力支撑;另一方面,便捷的交通加速了商品流通和人员流动,有助于扩大市场规模,促进经济繁荣。
四、交通对环境的影响交通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环境产生了影响。
汽车尾气、噪音污染等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为应对这一问题,发展绿色交通、推广清洁能源交通工具已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
五、现代交通技术与管理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交通技术在城市交通管理、交通安全、交通信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例如,智能交通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城市交通状况,为出行提供便利;同时,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可以提高交通安全管理和事故处理的效率。
六、总结交通专题在高考地理中具有重要地位。
考生需要深入理解交通方式的发展历程、交通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以及现代交通技术与管理的发展趋势。
同时,结合实际案例,考生应学会运用地理知识分析交通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展望未来交通发展未来的交通将更加注重环保、高效、智能化。
比如,电动汽车和氢能源汽车有望成为主流交通工具,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城市轨道交通和高速铁路将进一步缩短通勤时间,提高出行效率;、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将使交通管理更加精细化、智能化。
总之,高考地理中的交通专题复习应着眼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不仅要掌握基本概念和知识,还要善于运用地理思维分析实际问题。
交通专题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
![交通专题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c36bec5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83.png)
交通专题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交通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高考地理中也对交通专题进行了重点的考察。
以下是关于交通专题高考地理必背的知识点。
一、交通的分类交通可以分为水运、陆运和空运三大类。
(一)水运水运是指利用船舶和水路进行运输的交通方式,主要有内河水运和海运两种。
我国的内河水运主要是靠黄河、长江、珠江、淮河、松花江等河流进行的。
海运则主要以海洋作为交通通道,主要包括港口、码头、船舶等基础设施。
(二)陆运陆运是指利用陆地进行货物或人员的运输,包括道路、铁路和管道运输。
道路交通通常使用汽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
铁路交通则利用机车、列车等进行运输。
管道运输主要是为输送水、气、油等管道运输方式。
(三)空运空运主管通过航空器将货物或人员运输到目的地,主要包括民用航空、军用航空和货运航空三种方式。
二、交通的影响交通的发展可以对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一)经济影响交通便利可以极大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增强区域间的贸易往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同时,越快、越便捷的交通也可以带动更多的人口、资本、技术流动。
(二)文化影响交通方便也可以促进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
在交通便利的条件下,人们不难跨越山川海洋,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和民族生活;同时,人们也可以通过交通来拓展自己的文化圈,更加广泛地吸纳新的知识和技能。
(三)环境影响在交通的发展过程中,环境污染和城市交通拥堵等问题也备受关注。
因此,我们需要关注交通建设中的环保问题,充分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创建交通绿道,同时加强城市空气质量和噪声控制。
三、交通的规划交通规划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涉及到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
交通规划应按照科学、合理、有序、可持续的原则,同时也需要充分考虑社会和环境的因素,建设和维护健康、安全、便利的交通体系。
在进行交通规划时,应考虑两方面的内容。
(一)路网布局路网布局是整个交通体系的骨架,需要综合考虑地形、气候、人口、经济等因素,以达到优化路网布局的目的。
高三地理交通方面知识点
![高三地理交通方面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25ff36c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fb.png)
高三地理交通方面知识点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及其人类活动的学科,交通则是地理学中重要的一个分支。
交通系统的发展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相互促进,而高三学生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人群,了解交通方面的知识对他们十分重要。
首先,我们来探讨一下交通发展的历史。
交通工具的发展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最早的交通工具是人类步行,然后发展到运用动物力量的马车、车轮等。
随着科技的进步,蒸汽机的发明开创了蒸汽时代,蒸汽机车和轮船成为重要的交通工具。
而现代交通的主要代表,则是汽车和飞机。
汽车的发明和普及使人类的出行更加便捷,而飞机的出现则将距离和时间的限制缩小到极少。
高三学生需要了解的交通方面的知识点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是交通运输的分类。
交通运输可以分为陆上运输、水上运输、空中运输三大类。
陆上运输又可分为道路运输、铁路运输和绳索运输等。
道路运输是指沿着地面建立的道路进行运输,其中包括汽车、公共汽车、自行车、摩托车等。
而铁路运输则是以钢轨为基础的交通系统,高铁的出现使得人们可以快速、方便地在不同城市之间进行出行。
绳索运输则是指利用绳、索或缆绞制的装置进行运输,如缆车和索道。
水上运输是指在水中进行的运输方式,其中包括船舶、轮船、渡轮等。
空中运输则是通过飞机进行的运输方式,如民航飞机和货运飞机。
除了交通运输的分类,高三学生还应该了解交通规划和交通规范。
交通规划是指在特定时间内,针对特定区域内的交通现状和需求,对未来交通发展进行合理的布局和规划。
交通规划的目的是提高交通系统的效能和品质,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交通规范则是指交通行为的规范和规定,包括交通信号、交通标志和交通法规等。
交通规范的存在是为了保障交通的有序进行,减少交通事故和交通拥堵等负面影响。
此外,高三学生还应该了解交通网络的建设和优化。
交通网络是指相互连接的道路、航线、铁路等交通线路的整体组成,它是保障交通效能和交通顺畅的基础。
在城市化进程中,交通网络的建设和优化对城市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高二区域地理+中国地理交通
![高二区域地理+中国地理交通](https://img.taocdn.com/s3/m/63ad3e40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61.png)
交通网络布局
交通网络布局
是指各种交通线路和设施的空间分布和相互关系,包括铁路、公路、航空、水路等线路和车站、港口、机场等设施。
交通网络布局的原则
在规划交通网络布局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包括适应经济发展需求、满足人民出行需要、提高运输效率、保护生 态环境等。
交通网络布局的形式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交通网络布局分为不同的形式。按照运输方式可以分为铁路网、公路网、 航空网、水路网等;按照行政级别可以分为国家级交通网络、省级交通网络、市级交通网络等。
02
中国地理交通方式
公路交通
公路交通是中国最主要的交通方式之 一,覆盖了全国各个角落,包括高速 公路、国道、省道和乡村道路等。
中国政府一直在加大公路交通的投资 和建设力度,以提高交通效率和便利 性。
公路交通具有灵活性和便利性,适合 短途和长途旅行,以及货物运输。
铁路交通
铁路交通在中国也是非常重要的交通方式之一,具有大容量、高速度和安全可靠等 优点。
04
中国地理交通影响 与挑战
交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01
02
03
促进资源流动
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 善,使得地区间的资源流 动更加便捷,有助于推动 区域经济发展。
提升区位优势
交通条件的改善可以提升 地区的区位优势,吸引更 多的投资和产业集聚。
促进旅游业发展
发达的交通网络为旅游业 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有助于提升旅游目的地的 吸引力和竞争力。
交通枢纽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交通枢纽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经济状况、 政策支持等。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交通枢纽城市在区域经济 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高考地理 热点考点集锦 交通(学生版)
![高考地理 热点考点集锦 交通(学生版)](https://img.taocdn.com/s3/m/60c6f2ba7e21af45b207a851.png)
高考地理热点考点集锦交通(学生版)【高考命题剖析】本专题从内容上看,主要通过新出现的交通运输方式等热点,考查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发展方向和作用,影响交通线、点建设的区位因素,影响商业中心、商业网点的区位因素,。
从考查形式看,有综合题,但更多的是以选择题形式呈现,近几年,高考特别侧重以区域图为背景材料,考查重要交通线、点等工程建设的区位选择及交通对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影响的重要作用,如2011课标高考全国文综9~11题。
从能力要求看,注重于读图、用图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图文转换的能力。
【高考冲刺策略】交通运输起着联结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市与乡村的纽带作用。
因此,在最后冲刺阶段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1.利用比较法,掌握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以及世界某些区域(如日本、西欧等)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2.注重把交通运输方式特点与产业活动区位、洋流、风带等相关知识结合起来学习;3.结合我国重大的交通建设时事,分析交通线路的区位因素及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4.结合城市化知识,能正确分析交通线对城市空间形态、城市发展等方面的影响。
【核心考点整合拓展】核心考点一、交通运输区位因素评价1.货物运输要根据货物的性质、数量、运距、价格、时效等情况选择运输方式。
(1)首先,要清楚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优劣。
在比较时注意从投资、运量、运价、速度、灵活性、连续性、稳定性、生产效率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尤其要注意比较运费、运量、速度等几个方面的差异。
(见下表: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空运:急需、贵重、数量不大的货物。
公路:短途、量小、容易死亡、变质的活物、鲜货。
铁路:远程、大宗、笨重的货物,如矿石、金属、大宗鲜货。
水运:大宗、笨重、远程、不急需的货物,如粮食、矿产等。
管道: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等液体状、气体状货物。
(3)综合考虑运输距离和运费确定运输方式。
在掌握各种运输方式特点的基础上,根据货运的需要,先看距离是远还是近,再看运量是多还是少,费用是高还是低,本着降低运输成本的原则,考虑运输起点和终点之间的实际交通情况,最终用优先法来选择运输方式。
高三地理交通知识点
![高三地理交通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80d287f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fb.png)
高三地理交通知识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运输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了连接各个地区、促进经济发展、提升人们生活品质的重要作用。
作为高中生地理学科的一部分,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交通知识点。
本文将从交通运输的分类、交通网络的建设、交通拥堵的原因以及可持续发展的交通方式等方面展开论述。
首先,我们来了解交通运输的分类。
交通运输可以分为陆上运输、水上运输、空中运输以及管道运输四大类。
陆上运输包括公路运输和铁路运输。
公路运输作为常见的运输方式,拥有较高的灵活性和覆盖面,方便人们出行和货物运输。
而铁路运输则具有较快的速度和大量运载能力。
水上运输主要指的是航运,能够通过水路连接各个地区,是国内外贸易的重要运输方式。
空中运输则是因飞机的出现而成为现代社会最快捷的交通工具,适合长途运输。
最后,管道运输主要指的是石油、天然气等物质通过管道进行输送。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交通网络的建设。
交通网络的建设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
交通网络主要包括公路网络、铁路网络、航空网络和管道网络。
公路网络在我国的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仅连接了城市与城市,也实现了城市与乡村的联系。
铁路网络通过高速铁路的建设,加快了人们的出行速度,缩短了地理距离。
航空网络的建设则使航空出行更加便利,提升了旅游和经济活动的发展。
管道网络的建设则确保了资源的平衡供给。
然而,随着交通运输的不断发展,交通拥堵问题也日益严重。
交通拥堵是指在交通流量过大的情况下,道路系统产生的堵塞现象。
交通拥堵的原因有多种,其中道路狭窄、车辆数量增加、驾驶行为不规范、交通信号不顺畅等都是造成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
为了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我们需要加强交通规划和管理,提高道路的承载能力,提升交通设施的智能化水平,加强交通运输管理,提倡绿色出行方式。
最后,我们需要思考可持续发展的交通方式。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传统的交通方式对环境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地理交通问题必背知识点
![地理交通问题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bdf38ea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a9.png)
地理交通问题必背知识点地理交通问题必背知识点地理交通问题是地理学的重要学科之一,其研究范围涉及交通运输方式、交通网络、交通规划、交通流动等方面。
对于考生来说,关于地理交通问题的考点之一就是相关知识点的掌握。
下面是地理交通问题必背知识点的汇总。
一、交通运输方式1. 地面交通工具:包括汽车、火车、地铁和轻轨等。
2. 水运交通工具:包括轮船、渡船、帆船和摩托艇等。
3. 空运交通工具:包括飞机和直升机。
二、交通网络1. 铁路网:铁路交通网络是指国家铁路网、城市轨道交通和地区铁路网三个层次的铁路线路组成的网络。
2. 公路网:公路交通网络指全国公路网、城市道路交通网和区域道路网三个层次的道路线路组成的网络。
3. 水路网:水路交通网络指海洋航道、内河航道、运河和船运码头等线路组成的网络。
4. 航空路网:航空路线网络指全球航空公司所组成的国际航线、国内航线和地方航空公司组成的区域性航线的线路组成的网络。
三、交通规划1. 阶段性规划:根据全国经济发展战略和城市市场需求规划项目计划的一组方案,包括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两个层面。
2. 宏观规划:主要是指国家交通部门的发展规划,包括全国交通发展规划和区域交通发展规划。
3. 微观规划:主要是指城市交通部门的规划,包括城市交通发展规划和特定交通规划等。
四、交通流动1. 交通拥堵:交通流量过大,交通工具不能顺利通过,形成交通阻塞的现象。
2. 交通改进:对于交通通行不畅的地方,需要采取措施加以改善,其中常见的方式包括拓宽道路、增加交通管制系统、开辟公共交通道路等。
3. 交通安全:交通事故是交通运输中面临的严重危害,需要采取安全措施规范交通行为,如加张除恶务尽,强制交通安全法规等。
以上就是地理交通问题必背知识点的列举,可供考生参考。
对于学生来说,了解这些知识点不仅有助于巩固交通地理学的相关知识,还可以在考试中提高得分。
同时,学生还应该注重练习,加强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提升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高中地理 交通专题知识点整理(附考点设计)
![高中地理 交通专题知识点整理(附考点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2f08545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d9.png)
高中地理交通专题知识点整理(附考点设计)最全的交通专题知识点整理(附考点设计)交通类型分析对比如下:交通1.交通线的区位选择、评价及其特点。
运输说明生产活动中2.以重点交通工程建设为背景材料,或以区域图、方式地域联系的重要数据统计图、坐标图等为切入点,考查影响交通运输布局和主要方式输送的主要区位因素,考查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及综合局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考查商业中心布局及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以区域图切入,通过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分析变化和商业网点布局或商业中心和商业网点的区位分析,综合考查某区的影响域内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及成因。
交通区位条件的分析和评价01 设问方式交通区位条件类问题有两种类型:一是直接分析某种交通线、点的区位因素;二是对某地的交通运输发展条件进行评价。
这些问题考查的核心内容都是交通区位条件,包括自然条件、资源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等方面。
02 解答思路角度一交通线、点的区位因素分析,其答题思路为:角度二交通运输发展条件评价,其答题思路为:模板构建】1.交通运输线区位条件分析答题模板区位因素关键词答题思路1 沿河谷(等高线)分布,地形相对平坦,施工难度小,地质构造稳定(复杂),自然灾害较少(多自然因素),避开(穿过)沼泽地,跨越河流少(多),工程素量小(大),气候条件好(差),受××气象灾害影响小(大) ××资源丰富地区,对交通运输需求量大,利于把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带动经济发展;经过地区经济发达,沿线地区客货运输需求量大,促进沿线经济发展;科技发达,××自然难题被克服;经过居民点多(少)社会经济因素,利于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就业,缓解就业压力;利于脱贫致富2.交通运输点——港口的区位条件答题模板角度关键词答题思路一地形、交通、港口地形相对平坦(崎岖)、开阔(狭窄),利(不利)于交通、港口建设;交通运输便利,可以实现XXX(水陆)联运;陆域经济腹地广阔,客货运输需求量大;以××城市为依托,城市依托提供充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自然条件、资源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等方面,利于发展相关产业,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就业率,改善民生以上是本文的正文部分,主要介绍了交通专题知识点整理及相关考点设计。
高三地理知识点归纳交通
![高三地理知识点归纳交通](https://img.taocdn.com/s3/m/3c67c6c8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90.png)
高三地理知识点归纳交通高三地理知识点归纳:交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交通运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对于高三地理学科来说,交通也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高三地理学科中与交通相关的知识进行归纳,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内容。
一、交通的定义与分类交通是指人类在时间与空间上的移动以及物资和信息在时间与空间上的流通的活动。
交通可以分为陆路交通、水路交通、航空交通和管道运输。
其中,陆路交通包括道路交通和铁路交通;水路交通包括内河运输和近海运输;航空交通就是通过飞机进行的运输;管道运输指的是利用管道输送液体或气体的运输方式。
二、交通与经济发展交通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首先,交通运输能够促进资源的疏运和利用。
通过交通运输,我们可以将资源从产地运送到需要的地方,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其次,交通运输加速了商品流通的速度和范围,使得物资可以更加便捷地流通到全国乃至全球。
最后,交通运输也促进了产业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通过交通网络的连接,各地区的经济可以相互联系和互补。
三、交通运输与环境然而,随着交通运输的不断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首先,交通运输排放的尾气和废气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导致空气质量下降、气候变化等问题。
其次,交通运输噪音对城市生活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
此外,交通建设所占用的土地也对自然环境造成了破坏,增加了土地的压力。
因此,为了解决交通与环境问题,需要推动交通运输的绿色发展,采取节能减排、优化交通结构等措施。
四、交通运输发展与城市规划交通运输发展也与城市规划密切相关。
城市规划中需要考虑到交通运输的因素,比如建设便捷的交通网络、规划合理的交通枢纽等。
通过合理规划交通运输系统,可以实现城市交通的高效运行和人流、物流的畅通。
此外,交通运输也会对城市的空间结构产生影响,比如城市的功能分区、城市的扩张方向等。
五、交通运输与社会发展交通运输对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首先,交通运输提高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和交流交往的频率,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高考地理——《交通》知识点讲解
![高考地理——《交通》知识点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c1e5fd86daef5ef7ba0d3c2e.png)
高考地理——《交通》知识点讲解(一)、交通遗输网中线的区位因素分析方法包括社会经济因素——决定因素;自然因素——制约区素;科技因素——保障因素。
1、从自然因素考虑归纳如下:(1)地形:地势平坦,对交通线的选择限锘目少;地形起伏大,铁路多要筑洞架桥;工程难度大,公路、管道需沿等高线延伸,延长里程;河流湍急,不利航行;但对航空影响小。
(2)地质:喀斯特地形——防塌陷、渗漏;地质不稳定一加固地基,避开断层等。
(3)气候:暴雨、洪涝、冻土、泥石流——公路、铁路;气象灾害(大风、雾等)——水运、航空。
(4)土地:少占耕地,尤其是良田。
2、从人为因素考虑,归纳如下:(1)合理布局交通网——分配交通线上的客货运量,获取最大经济效益。
(2)经济:经济发展了——客货运量大增,资金充足;反过来,交通建设——加快物资流通,促进区域发展。
(3)资金——尽量减少桥梁、隧道,缩短里程,节省投资。
(4)人口分布——尽量联系城镇、人口稠密区,最大限度受益。
(5)污染——干线不要穿过城区,远离重要文物古迹等。
(6)政治:京九线—一维持香港稳定与繁荣;进藏铁路一加强援藏,巩固国防等。
(7)科技——如在冻土上修筑铁路的技术已解决等。
注:公路选线的分析方法:(1)国道选线的一般原则:路线基本方向以直达运输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尽量缩短线路长度,以节省运营时间。
(2)地方性公路选线的一般原则:地方性公路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的需要为主,可以尽量多地通过当地的居民点、铁路车站、码头等。
(3)公路选线的一般原则:①从宏观上要考虑自然、社会经济、科技等因素;②从微观上考虑是在交通量最大、线路最短、占用耕地最少三者之间寻求平衡。
(二)、交通运输网中点的区位因素1、交通运输点的区位选择同样也要受社会经济、技术、自然等因素的影响,但是不同的点主导因索是不同的。
如对港口来说,自然因素起决定作用;而对火车站、汽车站、航空港来说,社会经济因素起主导作用。
地理交通问题必背知识点
![地理交通问题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c1a47ca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3a.png)
地理交通问题必背知识点地理交通问题是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涉及到人类社会的出行、地区联系、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等多个方面。
作为一个考试科目和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因素,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地理交通问题的必备知识点。
一、交通基础知识1.交通形式:道路交通、水上交通、空运交通、管道交通等。
2.交通设施:道路、桥梁、铁路、航道、管道、机场等。
3.交通工具:汽车、火车、船只、飞机、自行车等。
4.交通行业:交通运输、建筑、设计、维护、管理等。
二、交通的作用交通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作用十分重要。
下面列举交通的主要作用:1.促进经济发展:交通能够促进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实现市场信息的流通和产品的销售。
2.地区联系的桥梁:交通能够实现地区之间的联系,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出行,同时也使得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3.文化交流:交通能够促进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促使各地区的文化、习俗等得以更加广泛地传递和繁荣。
4.生活作用:交通能够方便人们的生活,使得人们可以随时去到想去的地方。
三、地理交通问题在地理学中,地理交通问题涉及到了交通的地理特征、交通的发展趋势、交通的影响和交通的管理。
1.交通的地理特征各地区的交通发展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
不同地区的交通形式和设施不同,例如,沿海地区的交通主要集中于海运和航空运输,而内陆地区的交通主要为陆路交通和管道交通。
在交通设施的建设和运营中,自然条件和事物的时空关系对于交通的发展和管理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交通的发展趋势交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的需求。
当前,交通行业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包括信息化、智能化、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挑战。
同时,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人口的流动,城市交通问题也日趋突出,城市交通的改善已经成为现代城市化发展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3.交通的影响交通的发展对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文化传承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比如交通的运输能力、速度、成本等都会直接影响到货物流通的效率;同时,大规模的交通设施建设和运营也对生态环境、文化传承等产生了重要影响。
高一地理交通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交通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a830e6d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95.png)
高一地理交通知识点总结地理交通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人类在地球上进行交通运输活动的规律和方式。
地理交通知识点的学习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地球上的交通网络,还能够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实际影响。
下面是关于高一地理交通知识点的总结。
一、交通运输的发展历程人类交通运输的发展始于原始时期的步行和游泳,随后发展成为驯服动物进行运输,再到发明车轮并使用车辆运输工具。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船舶、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相继出现,交通运输逐渐变得更加便捷、快速和安全。
二、交通运输的分类交通运输分为陆地交通、水路交通和空中交通。
1. 陆地交通陆地交通是指在陆地上进行的交通运输。
它包括道路交通和铁路交通。
道路交通是最为常见和普遍的交通方式,包括步行、汽车、自行车等。
铁路交通以铁路作为主要交通线,具有大运量、节约能源的特点。
2. 水路交通水路交通是指在水上进行的交通运输。
它包括河流、湖泊、海洋等水域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有船舶和航运。
水路交通具有运量大、经济效益高等优点,是跨越长距离的重要手段。
3. 空中交通空中交通是指在空中进行的交通运输。
它主要通过飞机进行,具有速度快、航程远的特点,对于远程国际交通具有重要作用。
三、交通运输的基础设施交通运输的基础设施是支撑交通运输系统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1. 道路网络道路网络是陆地交通的基础设施,有助于人们在城市和乡村之间进行交通运输。
它包括高速公路、普通公路、乡村道路等。
2. 铁路网铁路网是铁路交通的基础设施,由一系列铁路线路和车站组成。
它使得人们能够便捷地在不同城市之间进行长距离的交通。
3. 港口和航道港口和航道是水路交通的基础设施,它们为船舶的停靠和航行提供了便利条件。
4. 机场和航线机场和航线是空中交通的基础设施,它们使得飞机能够安全降落和起飞,以及航班进行规划和执行。
四、交通运输的影响与问题交通运输对人类社会和环境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
1. 经济影响交通运输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繁荣,使得人们更方便、快速地进行商品流通和市场交易。
2022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 交通
![2022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 交通](https://img.taocdn.com/s3/m/899ba635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eb.png)
2022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交通(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学习资料,如英语资料、语文资料、数学资料、物理资料、化学资料、生物资料、地理资料、历史资料、政治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learning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English materials, language materials, mathematics materials, physical materials, chemical materials, biological materials, geographic materials, historical materials, politic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ata format and writing method!2022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交通--> 各地2022高三一模试题及答案解析汇总2022中国大学排行榜(完整榜单)《交通》考点一: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模拟测试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下图中纵坐标1~5代表各种运输方式四项指标由优到劣的大体次序,据此回答1-3题。
1.图中a运输方式表示( )A.铁路B.公路C.航空D.河运2.具有“从门到门”特点的运输方式是( )A.a B.b C.c D.d3.在世界经济贸易中,下列物流流向及其所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合理的是( )A.小麦:从中国到加拿大选用 eB.轻工业品:从中国到俄罗斯选用 bC.石油:从沙特阿拉伯到日本选用 dD.铁矿:从澳大利亚到上海选用 e读“2010年某市马铃薯价格生成与变化资料”图,回答4~5题。
4.马铃薯从生产到消费的环节中可能涉及的地域联系方式组合正确的是( )①陆上运输②水上运输③航空运输④邮电通信⑤商业贸易⑥互联网A.①②③④ B.②③⑤⑥C.①②④⑥ D.③④⑤⑥5.下列关于降低马铃薯价格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加大仓储量,平衡供求关系B.加强灾害的监测预报,提高单产C.减少流通环节,降低运输成本D.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发展节水技术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第6题。
6.拟在K点与T点之间选择起伏较平缓的路线,修建供拖拉机通行的道路,合理的路线是( )A.KRQPT线 B.KMNQPT线C.KLOPT线 D.KST线下图为我国华北平原某城市的可闻噪声分贝强度(单位:PNdB)等值线分布图,图中黑色圆点代表交通运输网中的点。
读图完成7-8题。
7. 图中M点最有可能是( )A. 汽车站B. 码头C. 火车站D. 飞机场8. 对图示内容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M地有公路直达市区,交通便利,布局合理②M地噪声污染市区,布局不合理③M 地主要运输工具进出M地的方向为西北—东南向④M地主要运输工具沿公路从市区北部通过,方便居民出行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阅读材料,完成第9-11题。
材料一:2010年12月3日11时28分,在京沪高铁枣庄至蚌埠段的综合试验中,国产“和谐号”新一代高速动车组跑出时速486.1千米,再次刷新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
材料二:国家测绘局2011年5月13日正式对外发布,历时三年科技攻关,打破西方技术壁垒,由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承担的“机载多波段多极化干涉SAR测绘系统”的研制取得全面成功。
至此,我国复杂地形区域测图将不再受雨雪云雾、山峦沟壑等恶劣天气和地理条件制约,成功实现全天时、全天候从万米高空获取高分辨率测绘数据,快速成图,及时动态监测地理国情。
9.高速铁路运输对以下运输市场冲击较大的是()。
A.铁路和管道 B.高速公路和航空C.海运和公路 D.铁路和河运10.我国最可能率先形成城际快速客运系统的地区是()。
A.东北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B.西南地区、环渤海地区、珠三角地区C.环渤海地区、西北地区、长三角地区D.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11.结合材料二说明对SAR测绘系统获取的测绘数据和图像进行处理与分析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C.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6分)12.读京杭运河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26分)(1)“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这是古人对繁华扬州的赞誉与向往。
历史上扬州曾是我国著名的商业中心,近代以来在全国的地位逐渐下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兴衰变化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__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8分)(2)诗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中所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以该种运输方式为主的地区其聚落形态多为____________状。
(6分)(3)简述21世纪古运河应如何发挥作用?(12分)13.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30分)材料一:世博园区位于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并沿着上海城区黄浦江两岸进行布局。
用地5.28平方千米。
材料二:洋山港位于浙江省的小洋山岛上,由东海大桥与上海南汇区相连,大桥全长32.5千米。
该天然港址具备15米以上水深条件,承担国内远洋箱源和国际中转箱业务,将成为世界最大规模集装箱港区之一。
随着洋山深水港及其他港区的新建,2008年上海港的货物吞吐量达到 5.82亿吨,成为世界第一大货运港。
(1)分析世博园区的优势区位条件。
(9分)(2)对比外高桥港、洋山港港口建设的自然条件差异。
(9分)(3)洋山港要建设成为世界最大港口,其主要优势有哪些?(12分)预测训练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的交通状况图。
读图,回答第1题。
1.从图中的铁路线分布,可以推断其路线选择的主要经济功能为 ( )A.内陆资源的出口B.促使人口向内陆迁移C.开发内陆D.重要自然资源的进口运输2.与广东某特大城市相比,北京城市公路立交桥的设计坡度较小,主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 )A.地质条件 B.水文条件 C.土壤条件 D.气候条件出行期望线是连接起点和终点的直线,宽度表示出行期望量的大小,圆圈的相对大小表示区域内出行产生的吸引能力。
读下面两幅图,完成3-6题。
3.出行期望量的变化规律是 ( )A.与聚落之间的距离没有相关性B.与聚落的规模呈负相关C.与聚落之间的距离呈正相关D.与聚落的规模呈正相关4.实际交通线的建设,一般是 ( )A.按照人口多少的需要B.按照聚落规模的大小C.按照聚落之间的远近D.按照出行期望量的大小5.下列关于道路分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干线道路服务于中小城市,集散道路服务于大城市,联络道路服务于乡村B.干线道路服务于大城市,集散道路服务于乡村,联络道路服务于中小城市C.干线道路服务于大城市,集散道路服务于中小城市,联络道路服务于乡村D.干线道路服务于乡村,集散道路服务于中小城市,联络道路服务于大城市6.下列关于道路服务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干线道路侧重于汇集地方交通,集散道路侧重于快速,联络道路侧重于可达性B.干线道路侧重于快速,集散道路侧重于可达性,联络道路侧重于汇集地方交通C.干线道路侧重于可达性,集散道路侧重于汇集地方交通,联络道路侧重于快速D.干线道路侧重于快速,集散道路侧重于汇集地方交通,联络道路侧重于可达性2011年8月5日新闻2011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即将举办,离开幕式还有92天,场地清理已基本完成,准备交付组委会建设使用。
据此完成第7~8题。
7.在国际旅游文化节举办期间,智能调度与现场调度相结合的车辆调度指挥体系,需要运用的现代地理信息技术是()。
①GPS ②GIS ③RS ④数字地球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③8.为解决广州市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应采取的最根本措施是()。
A.在中心城区外围大力建设居民住宅B.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并使过境线路通过市区C.在中心城市外围建设集生产、居住和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城市新区D.严格控制私家车数量增长,实行限行措施9. 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以广州为核心,连接了珠三角9个地级市中心城区,下面表述与该工程建设主要目标及实际效果最无相关性的是A.改善城际交通,加强城际联系B.促进轨道交通沿线商业开发C.改善城市投资环境,促进就业D.强力带动粤东、粤北、粤西山区经济发展10.铁路在施工过程中经过下图所示区域,现有①②③三种线路方案,结合图示信息,关于这三种线路方案的说法正确的是( )A. ②线工程量较③线小B. ③线地质条件较①线好C. ①线对文物保护不利,不宜选择该线D. ③线经过地区地形平坦,施工方便,为最合理线路2011年8月1日,我国第一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一流水平的高速城际电气化铁路——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3周年。
该铁路以桥梁为主体,桥梁的长度占到线路总长的87%,有“空中铁路”之称。
据此回答11-12题。
11.京津城际铁路被设计成“空中铁路”的主要原因是( )①为了减少建设成本②为了少占耕地,节约土地资源③防止不同交通线路的相互干扰④避开低洼地对交通的不利影响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②④12.京津城际铁路全长120公里,列车全程运行时间只需30多分钟,是中国科技水平最高的“公交化”城际快线,该铁路的建成会( )①提升沿线房价②促进跨城就业③增加货物运量④加剧大气污染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下图为某交通运输方式以澳门为中心的等时线分布图,读图回答13-14题。
13.该交通运输方式为( )A.水路运输 B.航空运输C.铁路运输 D.高速公路运输14.如果以该图信息作为研究依据,则最能反映的问题是( )A.澳门工业原料的来源地范围B.澳门工业产品的覆盖范围C.澳门农产品的来源地范围D.澳门旅游业的最优吸引半径15.现在“网上购物”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与传统的售货方式相比,网上营销( )①促进了技术革新和产品升级换代②减少了营销环节,销售成本降低③使生产企业不必致力于市场开拓④减弱了商业网点布局的空间限制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读我国物流企业分布图,回答16-17题。
16.下列有关中国物流企业的总部分布格局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方多于南方B.所有省会城市都有物流企业总部C.沿海港口城市的企业总部多D.总部的区位由高层级的城市向低层级的城市演变17.北京和上海的总部数量多,规模相当,其共同原因是( )A.金融、商业、交通枢纽中心,通讯条件便利,物流市场庞大B.港口贸易量大,国内外货物贸易量大C.我国经济和政治中心,便于政府部门联系,了解物流政策D.服务业部门支持数量少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点轴理论模型是我国著名经济地理学家陆大道院士提出的经济发展理论,“点”是指各级居民点和中心城市,“轴”是指由交通、通讯干线和能源、水源通道连接起来的“基础设施束”。
下图为我国“T”型点轴开发模式图。
材料二2010年2月,在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草案)中,重庆与北京、天津、上海、广州一起,被确定为国家五大中心城市。
(1)下列属于图中“南北轴”中的“点”的是( )A.北京、郑州、武汉、南昌B.石家庄、武汉、长沙、广州C.北京、济南、南京、广州D.石家庄、合肥、武汉、广州(2)结合点轴开发理论,简述我国在加快开放开发中西部地区时应采取哪些措施?(3)简要分析重庆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原因。
19.“世界园艺博览会”于2011年4月28日至10月28日在西安举办,从而促进了西安及周边地区交通的发展和西咸一体化的进程。
“世纪大道”位于咸阳市近郊,是将建的西咸地铁的出口附近地区,有新建成的宽阔公路直达西安,该大道两侧有许多新建住宅区沿大道沿伸,房屋抢手,房价迅猛上涨。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