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扶沟高中2014-2015学年度上期高二第一次考试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中国画是在中国文人特有的观察方式和美学思想引导下的图式体系,有着与西方绘画焦点透视完全不同的散点透视之成像特征。

散点成像的构图涵盖了诸多主观因素,画面基本呈均衡图式。

点是形成画面视觉的最小亮点。

它是画面视觉收缩的地方。

有闪动、紧张、活跃画面的作用。

它一般处在画面视觉集中的位置,也可呈散点分布。

可以是某种皴法,也可以是物象。

只是视觉面积呈点的状态。

线是中国画的精髓和命脉。

以线表现物象是西洋画以体面表现物象所不及的。

好的线是圆面加平面,同样也能表现空间和转折。

线的性格属性能表现不同特征的物象造型。

中国古代总结了十八描法的线,“曹衣出水,吴带当风”是线的作用形成的不同艺术风格。

线是画面提炼的部分,具有丰富画面、增加画面空间的作用,是连接形态间和谐与画面节奏所形成整体呼应的关键。

线的轻、重、缓、急、刚、柔、润、涩的运用完全根据画面的整体关系来决定。

谢赫的六法论中提到骨法用笔,就是在强调线的重要作用。

骨法用笔即用线的骨架构成。

一幅作品没有线,就没有了支撑,画面就显得松弱无力。

面是西洋画造型艺术中表现形体和空间的要素。

将光引入绘画、珍视客观物象的逼真与准确,把具象表现对象的客观性视为最高标准。

但体积感的表现与明度推移削弱了线的存在,削弱了精神层面的审美指向。

西洋画通过体面和光反映物象的真实,虽真实却不见笔墨,虽客观却缺乏主观意象的情怀。

西方现代主义绘画的兴起,为传统的中国水墨画注入了新的活力,对当代中国水墨画有着深刻的影响。

构成主义、抽象主义图式中数据和比例之美感弥补了中国画因缺少面的比例分割所构成的整体关系而不能远视的缺憾。

范宽、黄宾虹、潘天寿、林风眠等大师的作品都具有震撼心灵的量感存在。

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高三第三次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pdf

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高三第三次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pdf

扶沟高中2013-2014学年度(上)高三第三次考试 语 文 命题:翟香菊 审核:史延龙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 阅读题(共70分) 甲 必考题 一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古琴是汉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四千余年,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是汉文化中的瑰宝。

她以其历史久远,文献浩瀚、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为世人所珍视。

根据文献记载,先秦时期,古琴除用于郊庙祭祀、朝会、典礼等雅乐外,一度盛兴于民间,深得人们喜爱,用以抒情咏怀。

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当时的民间诗歌集《诗经》中的许多作品那里得到印证,如《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鼓琴”,这说明古琴至少在春秋时期,便是一件在民间非常普遍、非常受古人喜爱的乐器。

唐宋以来历代都有古琴精品传世。

存见南北朝至清代的琴谱百余种,琴曲三千首,还有大量关于琴家、琴论、琴制、琴艺的文献。

遗存之丰硕堪为中国乐器之最。

关于古琴的起源,有“伏羲作琴”、“神农作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等说。

作为追记的传说,可不必尽信,但既然传为先古圣贤所作,古琴理所当然地成为发扬先贤道德精神的工具。

因此,其制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特殊的意义。

例如,古琴的形状以前宽后狭为标准,其实是象征尊卑的意涵。

《风俗通》中记载了:“琴长四尺五寸,法四时五行也;七弦者,法七星也,大弦为君,小弦为臣,文王、武王加二弦,以合君臣之恩。

”说明了古琴最初的尺寸象征四时五行,到后来文王、武王加的二弦,则是有君臣之恩的意义在里面。

至于古琴上的十二徽分别象征十二月,而居中最大的徽代表君王,象征闰月。

另外,古琴有“泛音”“按音”和“散音”三种音色,则分别象征天、地、人之和合。

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一、选择题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夜缒.而出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

B. 敢以烦执事..执事:办事的官吏,这里是对对方的敬称。

C. 行李之往,共其乏困..乏困:缺少。

D.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阙:侵损,削减。

2.对下列各句中“之”字用法的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②是寡人之过也③子犯请击之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⑤邻之厚,君之薄也⑥夫晋,何厌之有?⑦亦去之⑧君之所知也A.①/②⑤/④⑦/⑥/③⑧ B.①⑤⑦/④/②③/⑥⑧C.①⑤⑧/②④/③⑦/⑥ D.①⑤/②④/③⑦/⑥/⑧3.与例句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又前.而为歌A、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B、既东.封郑,又肆其西封C、晋军.函陵,秦军汜南D、越国以鄙.远4.选项中的“而”与例句中加点“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荆轲和而.歌A.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B.秦王还柱而.走C.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D、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5.与“太子及其宾客知其事者”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B、夫晋,何厌之有?C、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D、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籍.吏民B.沛公军.霸上C.范增数目.项王D.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时..也 B.沛公居山东C.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无所取.. D.财物8.下列各组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①乃.令张良留谢②良乃.入,具告沛公B.⎩⎪⎨⎪⎧ ①项伯杀人,臣活之.②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C.⎩⎪⎨⎪⎧ ①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②拔剑撞而.破之 D.⎩⎪⎨⎪⎧ ①谁为.大王为此计者②何辞为.9.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匪贸丝B .渐车帷裳C .犹可说也D .岁亦莫止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 .夙.兴夜寐 B .士贰.其行 C .岂不日.戒 D .躬自悼.矣 11.下列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乘彼垝垣,以.望复关B.⎩⎪⎨⎪⎧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C.⎩⎪⎨⎪⎧送子涉淇,至.于顿丘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D.⎩⎪⎨⎪⎧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将.子无怒 将:愿,请 B .体.无咎言 体:卜筮的卦象 C .言既遂.矣 遂:顺心,满足 D .总角之宴.宴:宴会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謇朝谇而夕替.替:替换 B .谣诼谓余以善淫.淫:淫荡 C .忍尤.而攘诟 尤:厉害 D .岂余心之可惩.惩:惩罚 14.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B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C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D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15.下列各项与所给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謇朝谇而夕替A .高余冠之岌岌兮B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C .不吾知其亦已兮D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16.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葳.蕤.(wēi ruí) 窈窕..(yǎo tiáo)徘徊..(línɡ pīnɡ)..(pái huái) 伶俜B.箜篌..(kōnɡ hóu) 遗.施(yí)拊.掌(fǔ) 摧藏.(zànɡ)C.否.泰(pǐ) 哽咽.(yè)玳瑁..(zhízhú)..(dài mào) 踯躅D.鲑.珍(ɡuī) 便.言(pián)晻晻..(yǎn yǎn) 蹑.丝履(niè)17.下列各项中全含偏义复词的一项是( )①便可白公姥②慎勿为妇死③我有亲父母④否泰如天地⑤昼夜勤作息⑥女行无偏斜⑦阿母为汝求⑧逼迫兼弟兄A.①③④⑤B.①③⑤⑧C.②④⑥⑧D.②③④⑦18.下列文言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仕宦于台阁B.亦自缢于庭树C.我命绝今日D.何言复还19.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留待作遗施..(服侍) 供养卒.(终、尽)大恩..(赠送) 好自相扶将B.堂上启.(禀告)阿母郁郁..(繁盛的样子)登郡门行人驻.(停下)足听C.窈窕艳城郭.(外城) 何乃太区区..(小小的) 兼.(更)愧贵家子D.妾不堪.驱使(能胜任) 汝岂得自由..(自作主张) 多谢.(告诉)后世人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或取诸怀抱..系之矣.. B.情随事迁,感慨C.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D.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2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悟:面对面B.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趣:趣味C.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迁:变迁D.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期:至、及22.下列各句中表日期的加点词按一月中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壬戌之秋,七月既望..②十月朔.③戊申晦.④八月之望.A.④①②③ B.②③④①C.②④①③D.②①④③2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缪:盘绕B.举匏樽以相属.属:劝酒C.知不可乎骤.得骤:快速D.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适:享有2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独其为文.犹可识文:碑文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拥:持、拿B.则或咎.其欲出者咎:责怪夫夷以.近,则游者众以:并且C.往往有得.得:心得而无物以相.之相:帮助D.何可胜.道也哉胜:尽盖音谬.也谬:错误25.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其”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②则或咎其.欲出者③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④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⑤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⑥然视其.左右,而记之者已少⑦其.孰能讥之乎⑧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A.①③④⑤⑥/②/⑦⑧ B.①③④⑤⑥/②/⑦/⑧C.①③④⑤⑥/②⑦/⑧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2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于是余有叹.焉叹:叹息B.夫夷.以近夷:平安C.而人之所罕.至焉罕:少D.其孰.能讥之乎孰:怎么27.对下面文字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二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一、单选题。

(每小题2分,共70分)读右图,回答1~2题。

1.该图能正确表达出来的区域特征是A.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B.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C.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D.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2.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牧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多是农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A.发展水平 B.生活特点 C.发展方向 D.发展条件3. 松嫩平原与长江三角洲气候的共同点是雨热同期,原因是A.同属温带地区B.同属东部季风区C.气候的大陆性强D.都是平原地区目前,地理信息技术在科研应用与大众化应用等领域都很普遍,完成4~5题。

4.两名学生到云南丽江旅游,测量当地的玉龙雪山海拔高度,所用最便捷的技术是A.遥感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5.下列研究项目中,主要是应用GIS进行的有①近20年来广东省各地级市GDP的增长情况分析②近10年来珠江三角洲花卉基地的分布变化情况分析③广州市地铁线路的规划设计④近10年来广州市城区建设情况调查与居民住宅小区布局研究⑤某上市公司股票走势和投资项目分析研究A.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③④⑤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

据此回答6~8题。

6.下列关于荒漠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荒漠化只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B.次生盐渍化不属于荒漠化的表现范畴C.在我国荒漠化只存在于西北地区D.荒漠化为当今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7.下列关于西北地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本区自东向西降水递减是因受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B.干旱是本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C.本区生态环境的脆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沙质土壤D.塔里木盆地多属于干旱和极端干旱区,分布大面积的沙漠和戈壁8.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东向西,植被由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原因是A.水分差异 B.热量差异C.地形差异 D.人类耕作方式的不同沙柳根系发达,生命力强,枝条丛生不怕沙压,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

高中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河南扶沟县高级中学2014届高三第三次考试题

高中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河南扶沟县高级中学2014届高三第三次考试题

扶沟高中2013-2014学年度(上)高三第三次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古琴是汉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四千余年,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是汉文化中的瑰宝。

她以其历史久远,文献浩瀚、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为世人所珍视。

根据文献记载,先秦时期,古琴除用于郊庙祭祀、朝会、典礼等雅乐外,一度盛兴于民间,深得人们喜爱,用以抒情咏怀。

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当时的民间诗歌集《诗经》中的许多作品那里得到印证,如《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鼓琴”,这说明古琴至少在春秋时期,便是一件在民间非常普遍、非常受古人喜爱的乐器。

唐宋以来历代都有古琴精品传世。

存见南北朝至清代的琴谱百余种,琴曲三千首,还有大量关于琴家、琴论、琴制、琴艺的文献。

遗存之丰硕堪为中国乐器之最。

关于古琴的起源,有“伏羲作琴”、“神农作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等说。

作为追记的传说,可不必尽信,但既然传为先古圣贤所作,古琴理所当然地成为发扬先贤道德精神的工具。

因此,其制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特殊的意义。

例如,古琴的形状以前宽后狭为标准,其实是象征尊卑的意涵。

《风俗通》中记载了:“琴长四尺五寸,法四时五行也;七弦者,法七星也,大弦为君,小弦为臣,文王、武王加二弦,以合君臣之恩。

”说明了古琴最初的尺寸象征四时五行,到后来文王、武王加的二弦,则是有君臣之恩的意义在里面。

至于古琴上的十二徽分别象征十二月,而居中最大的徽代表君王,象征闰月。

另外,古琴有“泛音”“按音”和“散音”三种音色,则分别象征天、地、人之和合。

所谓“焚香操琴”,对琴乐艺术的欣赏,讲究的是一种“净”与“静”的体现。

高二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2013至2014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含答案

高二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2013至2014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含答案

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9分,每小题3分)古罗马与汉长安从公元前三世纪开始,汉帝国崛起于亚洲东部,而古罗马也在欧洲逐渐走向繁荣。

但是长安和罗马有着很不相同的城市发展脉络。

长安是平地起城,其选址经过缜密论证,考虑的是管辖辽阔疆域的安全需要,代表的是整个国家和整个民族的根本利益,“先政治军事,后经济文化”的脉络十分清楚。

对比之下,罗马城是自然形成的都城,早在公元前753年就已建城,早已有相当的经济文化基础,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后终于变成了古罗马之都,并在帝国之初达到全盛,其发展脉络刚好与长安相反。

因为城市发展脉络的不同,他们的文化发展脉络也不同。

长安文化在很短的时间里依靠强大的国家力量快速崛起,而罗马文化则是继承了希腊文化甚至埃及文化发展而来,发展过程有几百年之久。

长安文化带有浓厚的伦理道德色彩,这是由居于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决定的。

但是长安文化又有包容和吸纳的一面,其他思想流派只要和最高统治者意愿相合,就能得到快速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长安文化以周秦文化为基础,广泛吸取了楚文化、齐鲁文化、燕赵文化、吴越文化甚至少数民族文化及域外文化的成分,从而形成自己博大精深的文化特色。

它既代表了本国甚至本大洲文化的最高水平,又带动了周围广大区域内的文明进程,而且它还促成了世界最大的单一民族——汉族正式形成。

长安文化作为一种集大成的新兴文化,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愿意探求和吸纳其他文化来充实自己。

张骞在西方人之前最早开通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就是中国人对自己以外世界的一次大探求。

汉武帝封张骞为博望侯,“博望”二字恰如其分地道出了长安文化的探求性。

罗马文化中没有一支像儒家思想那样独大的至尊核心,奥古斯都称帝,但共和思想和法则依然深入人心,即使是逐渐兴起的基督教文化也没有改变罗马文化多元的特质。

罗马帝国广阔疆域内,大大小小的诸多城市都被允许按照首都的模式去建设和发展,而在中国,地方城市的建设是不能同首都平起平坐的,同时罗马城中众多的公共活动场所也是长安城中不可能有的。

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英语试题

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英语试题

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英语试题For a few years I was 24 with the opportunity to teach disabled students. One of my most 25 students was a five-year-old girl called Vanessa,who had difficulty walking,and could not speak.We 26 sat on the floor for our music lessons and Vanessa liked to 27 on my lap.One of her favorite songs was John the Rabbit. It was a call and response song where I sang the call and the students 28 twice while singing the repeating phrase,“Oh,yes!” Vanessa liked to 29 her hands together with mine and clap with me. We probably performed that song during every class,Vanessa and I clapping together. But she 30 said or sang a word.One day,when the song was finished,V anessa turned around, 31 me in the eyes,clapped her tiny hands twice and said the words“Oh,yes!” I opened my mouth in32 and for that moment I was the one who could not speak. When my heart 33 started beating again,I looked over at the assistant teacher to find her also 34 .Through music,we had made an enjoyable connection.Several years later,I met Vanessa on the street in town. She waved with a big 35 on her face and then clapped her hands twice,imitating the song we had 36 so many times in our music class. The little girl,37 her connection with music,left an impression on me that will last forever. Every child has the 38 to learn and grow. It is up to us to 39 the way to reach each and every one of our students. We all must find each child's 40 .21. A. get across B .put away C .take over D .break through22. A .means B. direction C. process D. effort23. A. add B. talk C. share D. write24. A. blessed B. tired C. covered D. filled25. A troublesome B. Hardworking C. memorable D .sensitive26. A. most B. almost C. nearly D .mostly27. A. stand B .sit C. lie D. jump28. A. sang B. said C .followed D. clapped29. A. strike B. put C. give D. shake30. A. ever B. never C. still D. even31. A. looked B. saw C. glared D. noticed32. A. horror B. delight C. astonishment D. embarrassment33. A immediately B. fortunately C. slowly D. finally34. A. happy B grateful C .speechless D .hopeless35. A. greeting B. smile C. expression D .sign36. A .performed B. operated C trained D. organized37. A. upon B. through C. from D. beyond38. A. standard B. ability C. plan D. freedom39. A .discover B. invent C. test D. make40. A. strength B. dream C .light D. weakness第三部分:第一节:阅读理解(每小题2分,共20小题,满分40分)阅读并理解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涂在答题卡上。

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大学生中加强挫折教育青年对挫折的心理承受力比较脆弱,尤其是大学生,基本上是从学校到学校,往往是成功和荣誉的体验多,风浪和挫折的体验少,心理协调能力就比较弱。

上海某高校曾对500名大学生作了一次挫折调查,发现有71%的人遭受过挫折,其中学习和生活困难是学生遭受挫折的主要方面。

因此,在大学生中加强挫折教育,使我们所培养的学生能以积极的人生观面对人生征途中的困难和挫折,做到胜不骄败不馁,以更饱满的热情、更充沛的精力、更坚强的意志服务于我们的国家、人民和社会主义事业。

在人的生活实践中,一帆风顺很少甚至是没有的。

挫折则使人的心理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

挫折一般指人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动机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情绪状态。

人的需要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和影响,不可能在任何时候各种需要都能得到满足,一旦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挫折感。

挫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客观因素分为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自然因素包括个人能力无法预料或避免的天灾、意外事件、衰老、疾病、亲友的生离死别等;社会因素包括个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遭受来自政治、经济、法律、风俗、习惯、人际关系等方面,如入团、入党愿望得不到实现,失恋,就业不顺利,受到他人诬陷、排挤,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正确理解、信任,学习成绩不佳等。

社会环境对个人动机产生的阻碍,有时比自然环境所引起的还多,影响还大。

主观因素可以从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两方面分析,生理因素指个体与生俱来的身材、容貌、健康状况、生理缺陷等先天素质所带来的限制;心理因素主要包括自我估计不适当,期望值过高,不恰当的动机强度等方面。

由于每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同,自我调适能力不同,反映的强度大小也不同,因此,大学生遇到挫折后,会有不同的行为表现,总体上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积极的行为表现,指不失常态的、有控制的、以努力摆脱挫折情境为目标的理智性行为;一种是消极的行为表现,指失去常态的、无法控制的、没有目标导向甚至有害的情绪性行为。

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高二第一次月考数学(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pdf

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高二第一次月考数学(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pdf

高二第一次月考数学(文)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若 则三个数的大小关系是( ) A、 B、 C、 D、 2ABC中,a=4,b=4,∠A=30°,则∠B等于( ) A.30° B.30°或150° C.60° D.60°或120° 3.已知△ABC中,AB=6,∠A=30°,∠B=120°,则△ABC的面积为( ) A.9 B.18 C.9 D.18 4.在△ABC 中,sinA:sinB:sinC=3:2:4,则cosC的值为(? ) A. ? B.- C. D.- 5.一个等差数列的第5项等于10,前3项和等于3,那么它的首项与公差分别是( ) A.-2,3 B.2,- 3 C.-3,2 D.3-2 6. 若是等比数列,>,且,那么的值为 A.5 B.-5 C. -5或5 D.25 ,则的值为 ( ) (A) (B) (C) (D) 8. 在中,若,则是( ) A.直角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C.等腰或直角三角形 D.钝角三角形中的值是( ) A.15 B.30 C.31 D.64 10已知等差数列满足,则有 ( ) A.B.C.D. 11.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则的值为( ) A.80 B.40 C.20 D.10 12.在等差数列中,,且,是其前项和,则( ) A.都小于0,都大于0 B.都小于0,都大于0 C.都小于0,都大于0 D.都小于0,都大于0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已知数列试写出其一个通项公式:______ _____ . 14.在△ABC中,若AB=,AC=5,且cosC=,则BC=__________________. 15. 船以每小时15km的速度向东航行,船在A处看到一个灯塔B在北偏东,行驶4h后,船到达C处,看到这个灯塔在北偏东,这时船与灯塔的距离为_______km. 16. 在锐角三角形ABC,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则=____。

2013届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河南省扶沟高中2012--2013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2013届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河南省扶沟高中2012--2013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河南省扶沟高中2012--2013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小题。

“道不远人”:处处把目光投向现实世界杨国荣①所谓“日用即道”,亦即强调道就体现并内在于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②按照中国文化的理解,道作为宇宙人生的终极原理和统一的真理,无法与人相分。

《老子》已提出“域中有四大”之说,所谓“四大”则指道、天、地、人四项,其中既包括广义的“物”(天地),亦涉及人,而涵盖二者的最高原理则是道。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里,作为最高原理的“道”与人并非彼此相分,二者作为域中四大中的两项而呈现内在关联。

③在儒家那里,也可以看到类似观念。

儒家反复强调道非超然于人:“道不远人。

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也。

”道并不是与人隔绝的存在,离开了人的为道过程,道只是抽象思辨的对象,难以呈现其真切实在性。

而所谓为道(追寻道),则具体展开于日常生活过程之中。

④强调“道”和“人”之间不可分割、相互联系的重要涵义之一,是肯定道所具有的各种意义唯有通过人自身的知和行、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的过程,才能呈现出来。

正如深山中的花自开自落,并无美或不美的问题,只有在人的审美活动中,它的审美意义才得到呈现。

作为社会理想和规范系统的“道”,其意义更是直接地通过人自身的知行活动而形成。

上述意义上的道,都具有“不远人”的品格。

从哲学的视域看,以上观念的重要之点,在于把人对世界的理解过程和意义的生成过程联系起来。

⑤道和人之间相互关联的另一重涵义,是“日用即道”。

所谓“日用即道”,亦即强调道人的日用常行而存在,它就体现并内在于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这一观点的重要之点在于没有把道视为一种彼岸世界的存在或超越的对象,而是把它引入到现实之中,使之与人的日用常行息息相关。

在孔子那里,已可看到这类观念。

孔子的学生曾向孔子请教有关鬼神的事情,孔子的回答是:“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他的学生又问有关死的事,孔子的回答依然是:“未知生,焉知死?”在孔子看来,我们应当关心的,不是那种超越的对象,不是远离现实人生的存在,而就是人自身的现实存在和现实生活。

高二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2013至2014学年高二开学考试语文含答案

高二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2013至2014学年高二开学考试语文含答案

高二开学考试语文试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和其他艺术都是情感的流露。

情感是心理中极原始的一种要素。

人在理智发达之前先已有情感;在理智既发达之后,情感仍然是理智的驱遣者。

情感是心感于物所起的激动,其中有许多人所共同的成分,也有某个人所特有的成分。

这就是说,情感一方面有群性,一方面也有个性,群性是得诸遗传的,是永恒的,不易变化的;个性是成于环境的,是随环境而变化的。

环境随人随时而异,所以人类的情感时时在变化;遗传的倾向为多数人所共同,所以情感在变化之中有不变化者存在。

艺术是情感的返照,它也有群性和个性的分别,它在变化之中也有不变化者存在。

比如单拿诗来说,四言、五言、七言、古、律、绝、词的交替是变化,而格律则为变化中的不变化者。

变化就是创造,不变化就是因袭。

把不变化者归纳成为原则,就是自然律。

这种自然律可以用为规范律,因为它本来是人类共同的情感需要。

但是只有群性而无个性,只有整齐而无变化,只有因袭而无创造,也就不能产生艺术。

末流忘记这个道理,所以往往把格律变成死板的形式。

格律在经过形式化之后往往使人受拘束,这是事实,但是这绝不是格律本身的罪过,我们不能因噎废食。

格律不能束缚天才,也不能把庸手提拔到艺术家的地位。

如果真是诗人,格律会受他奴使;如果不是诗人,有格律他的诗固然腐滥,无格律它也还是腐滥。

古今大艺术家大半都从格律入手。

艺术须寓整齐于变化。

一味齐整,如钟摆摇动声,固然单调;一味变化,如市场嘈杂声,也还是单调。

由整齐到变化易,由变化到整齐难。

从整齐入手,创造的本能和特别情境的需要会使作者在整齐之中求变化以避免单调。

从变化入手,则变化之上不能再有变化,本来是求新奇而结果却仍还于单调。

古今大艺术家大半后来都做到脱化格律的境界。

他们都从束缚中挣扎得自由,从整齐中酝酿出变化。

格律是死方法,全赖人能活用。

善用格律者好比打网球,打到娴熟时虽无心于球规而自合于球规。

河南省扶沟县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河南省扶沟县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扶沟二高2017 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 35 分)(一)沦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题 3 分)阅读下边的文字,达成1~3 题。

何谓“精神” ?就字源来讲,“精”是细微之义,“神”是能动的作用之义。

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精微的内在动力,也就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行进的基本思想。

文化的基本精神是必定文化创建出来,并成为该文化思想基础的东西。

中国文化丰富多彩,思想广博精湛,因此中国文化的基本思想也不是纯真的,而是一个包含诸多因素的一致系统。

这个系统的因素主要有四点: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

此中“天人协调”思想主要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崇德利用”思想主要解决人自身的关系,即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关系;“和与中”的思想主要解决人与人的关系,包含君臣、父子、朋友等人伦关系;而“刚健有为”思想则是办理各样关系的人生总原则四者以“刚健有为”思想为纲,形成中国文化基本思想的系统。

“刚健有为”思想源于孔子,到战国期间的《周易大传》已见成熟。

《周易大传》提出来的“刚健有为”思想包含“发奋图强”和“厚德载物”两个方面。

《象传》说:“天行健,君子以发奋图强。

”天体运转,永无已时,故称为“健”。

君子法天,故应“发奋图强” 。

“自强不息”也就是努力向上,绝不断止。

《周易大传》所说的“刚健”,还有“独立不惧”“立不易方”之义,也就是孟子所说的“荣华不可以淫,贫贱不可以移”的独立人品。

《象传》又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坤”即顺,“载物”就是包含很多物类。

君子应效法大地的胸襟,包含各个方面的人,容纳不一样的建议,使他人和万物都得以各遂其生。

《周易大传》认为,健是阳气的天性,顺是阴气的天性,在两者之中,阳健是居于主导地位的。

高中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河南扶沟县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中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河南扶沟县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文化时间时间有“向”的概念,并不是一直都有的。

潮水、冬夏二至、季节、星辰的循环往来,这些现象使许多原始人把时间看作一种基本上不断循环的有机节奏。

他们想,既然时间跟天体的循环运转分不开,时间本身也应该是循环的。

白天跟随黑夜,新月代替旧月,冬天过了是夏天,为什么历史就不这样?中美洲的玛雅人相信历史每260年重复一次,这个周期他们叫拉玛特,是他们日历的基本单元。

时间的循环模式是希腊各宇宙学派的一个共同点。

亚里士多德在他的《物理学》中说:“凡是具有天然运动和生死的,都有一个循环。

这是因为任何事物都是由时间辨别,都好像根据一个周期开始和结束;因此,甚至时间本身也是一个循环。

”斯多葛学派的人相信,每当行星回到它们初始相对位置时,宇宙就重新开始。

公元4世纪的尼梅修斯主教说过:“苏格拉底也好,柏拉图也好,人人都会复生,都会再见到同样的朋友,再和同样的熟人来往。

他们将再有同样的经验,从事同样的活动。

”好像所有历史的事件都装在一个大轮子上一样,循环不已。

英国天体物理学家爱丁顿提出的“时间之箭”引起了我们内心的恐惧,因为它意味着不稳定和变迁。

它所指向的是世界的末日,而不是世界的重新再生。

罗马尼亚人类学者、宗教史学者埃里阿德在他名为《永恒回返的神话》的书里,认为世上从有人类以来,多半的人都觉得循环时间更令人安慰,而将它紧抱不放。

这样,过去也是将来,没有真正的“历史”可言,于是死心塌地地承认再生和更新。

河南省扶沟县高二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河南省扶沟县高二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河南省扶沟县高二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20高三上·河南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科学前进的道路上以理性的力量扫除了迷信和愚昧的阻碍,形成了向未知领城挺进的一个个堡垒。

然而由于科技普及的滞后,迷信并没有____________。

中国以前的科学生长环境不容乐观,虽然“崇尚科学,破除迷信”这样的标语几乎张贴在了每一个居民小区的宣传栏里,但是中国公众受教育程度____________,科学素养相对缺乏,一些迷信思想以____________的方式继续留存着。

甚至还有人打着科学旗号宣扬迷信思想,这与科教兴国的国策和培养一种科学、理性的民族精神的目标____________。

当前科学普及工作中,前沿科学家在努力探索新知,把科学普及的任务拱手让给了媒体。

而媒体往往是侧重介绍科学产品或成果,以追求轰动效应和商业利益。

比如媒体对航天飞船的报道,铺天盖地都是对孤立航天事实的强调和对相关产品的推销,(),而对应该向公众普及的有关飞船的飞行动力学和外太空高能物理环境的科学知识却直接舍弃了。

现在有人呼吁,前沿科学工作者应该参与并指导科学的普及。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科学前进的道路上以理性的力量扫除了迷信和愚昧的阻碍,形成了一个个向未知领域挺进的堡垒。

B . 科学以理性的力量扫除了前进道路上的迷信和愚昧的阻碍,形成了向未知领域挺进的一个个堡垒。

C . 科学以理性的力量扫除了前进道路上的迷信和愚昧的阻碍,建立了一个个向未知领域挺进的堡垒。

D . 科学在前进的道路上以理性的力量扫除了迷信和愚昧的阻碍,建立了向未知领域深处挺进的一个个堡垒。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消失参差不齐改头换面背道而驰B . 消逝良莠不齐改头换面南辕北辙C . 消逝参差不齐改弦更张南辕北辙D . 消失良莠不齐改弦更张背道而驰(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甚至飞船搭载物品的神秘性也被大肆渲染B . 甚至对飞船搭载物品的神秘性也大肆渲染C . 以及对飞船搭载的神秘性物品也大肆宣传D . 以及大肆宣传飞船搭载的神秘性物品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 (2017高二上·三亚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9分,每小题3分) 古罗马与汉长安 1.下列选项不属于长安文化范畴的一项是( ) (3分) A.长安文化中有多神信仰的倾向,但这些宗教因素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始终没有上升到主导地位。

B.长安是平地起城,其选址考虑的是安全,代表的是整个国家和民族,“先政治军事,后经济文化”的脉络十分清楚。

C.长安文化具有包容和吸纳的一面。

它广泛地吸取了长安以外的异地及少数民族文化乃至域外文化,具有一定的探求性。

D.长安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思想,带有浓厚的伦理道德色彩,洋溢着强烈的人文精神。

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在罗马帝国时代,罗马文化没有一支像儒家思想那样独大的至尊核心,而是呈现文化多元的特质。

B.长安文化崛起时间短、速度快、内容少、空间大,所以才广泛吸取楚文化、齐鲁文化、燕赵文化、吴越文化甚至少数民族文化及域外文化的成分。

C.汉帝国与古罗马都是从公元前三世纪开始兴起的,其文化有共同的特色,就是非宗教性并具有人文精神。

D.罗马文化继承了历史文化传统发展而来,而长安文化则没有,只是包容和吸纳其他思想流派及域外文化快速崛起。

3.依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罗马城的形成发展之所以漫长而缓慢,是因为罗马城的政治军事早于其经济文化的发展。

B.在欧洲,如果没有基督教的兴起和发展为国教,没有至尊一元的宗教统治欧洲,没有中世纪宗教神学时代,让罗马的多元文化与人文精神一直发展下去,那么,就可能不会产生文艺复兴运动。

C.在汉帝国中,没有一个城市在规模上与汉长安城同样大或者超过汉长安城。

D.汉族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兼收包容其他思想流派乃至域外文化,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文化特色。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节选自《新五代史·南唐世家》作者欧阳修) 4.对下列句子中加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3分) A.世宗以景故,不纳 纳:接受 B.八年十二月,王师克 金陵 克:完成 C.善属文,工书画 工:擅长D.太祖赦之,封煜违命侯 赦:赦免5.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李煜勤于政务的一组是( )(3分) ①汉思老不任事,州人陈洪进逐之,自称留后,煜即以洪进为节度使。

②煜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

③分夕于光政殿宿直,煜引与谈论。

④商贾多以十铁钱易一铜钱出境,官不可禁,煜因下令以一当十。

⑤七年,太祖皇帝遣使诏煜赴阙,煜称疾不行。

⑥太祖赦之,封煜违命侯,拜左千牛卫将军。

A.②③⑥ B.①⑤⑥ C.②④⑤ D.①③④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煜为人仁而且孝,有很高的文学造诣。

他额头很宽,前齿两个并成一个,有一只眼睛两个瞳人。

因为他的五个哥哥都早死,李煜幸运地被封为吴王。

B.李煜向周朝称臣的时候,留从效也奏表章贡品献到京师,宋世宗不接受。

留从效怕李景来袭击,于是派他儿子留绍基到金陵去纳贡,而留从效已病死,泉州人将他的族人一并送到金陵,另推立副使张汉思。

C.在乾德二年时,开始使用铁钱,民间多私藏旧钱,旧钱更加少了,商人很多用十个铁钱换一个铜钱带出州境,官家无法禁止,李煜因此下令以一枚铜钱当十枚铁钱用,客观上有利于商业流通。

D.李煜曾因韩熙载尽忠,能率直说真话,想起用为宰相,而韩照载后房有侍妾数十人,李煜因此觉得难以为相,于是降而授予韩熙载右庶于之职,分司南都。

后韩熙载将众妓女尽行斥逐,李煜很高兴,恢复他的职位。

但韩熙载反复无常,李煜最终没让韩熙载为宰相。

7.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遣中书侍郎冯延鲁修贡于朝廷,令诸司四品已下无职事者,日二员待制于内殿。

译文: (2)煜尝怏怏以国蹙为忧,日与臣下酣宴,愁思悲歌不已。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宿王昌龄隐居 常 建 【注】常建与王昌龄为好友,常建作此诗时,王昌龄正在朝为官。

8.“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为该诗佳句,试作赏析。

(6分) 9.前人用“其旨远,其兴僻,佳句辄来,唯论意表”评价常建诗,就是说常建的诗有言此意彼的特点,试分析这在此诗中是如何体现的。

(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每题1分,共6分) ()寄蜉蝣于天地, 。

,羡长江之无穷。

(《赤壁赋》) () ; (《》) () ;雁阵惊寒 。

(《》) 乙 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从棣花到西安 贾平凹 (选自 2009年07月15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两项是(5分)( )( ) A. 本文堪称是一篇奇文,看似信手拈来、不经意间的选材,却是涉笔成趣,极富理趣美。

“世上的大虫是老虎,长虫是蛇,人实在是走虫。

”就表达了作者对这种奔波颠沛生活的厌倦和无奈。

B.“我大笑,他也笑,他嘴里的牙脱落了,装了假牙,假牙床子就笑了出来。

”采用细节描写。

能形象地表现出因交通建设的发展而使棣花经济发展,人民富足后老人的满足感和自豪感。

C. 隐含在文字背后的委婉含蓄,浓郁深厚的恋乡情结,使本文极具情趣美,表现为绵长悠远的乡情,乡思,乡恋 D. 本文语言生动,辞藻丰富华丽,诙谐幽默,口语化,却极显机趣美。

E. 文章中反复出现的线索和文眼“从棣花到西安,从西安到棣花”,正是这个时代发展与变迁的最好见证。

(2)从棣花到西安,道路交通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作者如何突出这种变化?(6分) (3)第⑻段加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联系全文分析概括(6分) (4)贾平凹的散文,除了较少的篇章,一般都不需要多么深刻的生活感受。

他曾告诫自己,不要在名山上做文章,不要在胜景上做文章,到日常生活中去,让日常生活走进散文中来。

请结合全文探究本文的立意和构思是如何体现他的写作风格的。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 回望钱学森 卞毓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 钱学森回国后曾担任国防部五院院长,但后来又主动请求辞去院长职务,担任副院长,其目的是有更多的时间从事科研工作。

B.“我”之所以看到钱学森的手稿就想到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因为它们都是非常珍贵的艺术品。

C.“他快速冲进教室,二话不说,抓起粉笔就在黑板上写开了”是细节描写,体现了钱学森教学时珍惜时间的精神。

D. 钱学森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先驱,但本文却没有选取这方面的素材,而是独具匠心,另选素材,塑造了充满个性色彩的钱学森。

E.“大师就是大师,无一例外充满个性色彩这样的大师也令人喜爱。

”表达了作者对一代大师钱学森完美无瑕的个性的赞美。

(2)“朋友在欣赏一卷《钱学森手稿》”一句中,作者为什么使用“欣赏”这个词语?(6分) (3)这篇传记从哪些方面介绍了钱学森?请分条概括。

(6分) (4)文中的第②段中“对我来说,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他如下的几句老实话”,这一段文字语意丰富。

谈谈你的理解,并联系实际就一点谈谈给你的启示。

(8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 下列各句中,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在《病榻杂记》中,季羡林郑重其事地请求辞去人们送给他的三个称号“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和“国宝”。

B.有些地方政府仍然将楼市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依靠,追求单纯的GDP数字,根本不顾老百姓的收入状况及经济承受能力等根本民生利益,这种得鱼忘筌的做法,必须得到有效遏制。

C.目前,政府部门开始了又一轮运动式的突击检查治理“地沟油”的行动。

这种“围剿式”的集中治理,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却难走出“一管就见效,一松就泛滥”的怪圈。

D.小悦悦事件带给人巨大震撼,许多人在讨论,思考。

也许我们从中看到的只是一鳞半爪,但借此“切片”完全可以观照自我乃至观察社会。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竞争上岗、庸者让位的人事制度改革对那些不思进取、天天混日子的干部职工,的确会感到很不适应,因而产生了不稳定感和危机感。

B.新一期《钟山》刊登出了三十年(1981-2011)十大诗人评选结果,朦胧诗代表人物北岛高居榜首,也是获得唯一全票的诗人。

C.国家卫生部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每年每人要“挂8瓶水”,远远高于国际上2.5瓶~3.3瓶的水平,我国俨然已成“吊瓶大国”。

D.无公害蔬菜、绿色食品蔬菜本身确实有益健康,但考虑到农田里施用的大量化肥和催生技术,就要对前面的结论加一个问号了。

15.将下列句子依次填入文中的划线处,正确的一项是(3分)( ) 史铁生的离去令人痛惜,作家张炜在接受《周末》记者采访时说:“ ” ①我不能不去想象他的劳作,他是怎样写出这—个个字的 ②他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坚韧顽强的生命力,不断地将思与诗掷到这个异常喧嚣的世界上 ③我知道这是他把全部生命凝聚成一道强光,照射到无边的夜色深处 ④我不知道还有谁像他一样,在这样的情与境下凝神打量或闭目冥思,燃烧自己 ⑤铁生是这个时代难以消逝的声音 ⑥而后他出版的每一篇文字,只要读到,都让我获得一次次特别的感动 A.②①③④⑥⑤ B.②③①⑤④⑥ C.⑤②④⑥①③ D.⑤④②①③⑥ 16.阅读下面一段话,然后回答问题。

(5分) 请你选择事件一方的行为进行简要评论,并为他拟写一句在当时的情境下得体的话。

答:简评: ;(2分) 得体的话: 。

(3分) 17下面这个新闻材料,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语言流畅(分)最近,北京大学宣布2012年将继续实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全国211所中学可推荐260名学生。

这些学生若通过面试,可在高考录取时享受北大降至当地本科一批控制线录取的优惠。

不过,推荐生标准首次明确规定基础学业成绩位居全年级前5%以内,不孝敬父母的学生不得推荐。

这不禁令人想起汉代的“举孝廉”。

汉时选拔人才,除博学多才外,更须孝顺父母、行为清廉,故称为举孝廉。

(1)我赞成: (2)我反对: 六、作文(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读了这则材料,你可能有自己的感悟,也可能有类似的经历;你也可能对类似的人和事有过见闻。

请你根据自己的感悟或经历或见闻,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立意自定。

⑵文体自选。

⑶题目自拟。

⑷)不少于800字。

⑸不得抄袭。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4.【答案】B(3分)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常见文言实词的掌握情况,能力层级为B级。

B项“克”在这儿不是“完成”的意思,应是“攻下、战胜”的意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