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知识因势而变——近年上海高考历史试卷的新变化及其启示

合集下载

近两年新课标全国高考文综历史试题的若干特点和启示

近两年新课标全国高考文综历史试题的若干特点和启示

近两年新课标全国高考文综历史试题的若干特点和启示一、解题:高考试题是最好的高考信息源高考试题隐藏着最多的高考信息,研究高考试题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理由:1、高考试题从来都具有导向、引领、指挥棒的作用;2、高考试题和命题人员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继承性;3、国家以高考试题推动课程改革的意图十分明显,且认可目前的命题趋势。

对近年来的高考试题,也有不同的看法。

如周长森老师在《中国历史课程网》上发表了《2010年各地历史高考试题批判》长文,如认为“历史题变成语文题,不考历史考语文,不伦不类”,但源于教材、高于教材、脱离教材,以问题为中心、以能力为立意的考查方向短期内不会改变,以高校教师为主的命题队伍也不会改变,所以研究高考、适应高考、赢得高考,是一个理性的选择。

《中学历史教学》2010年第3期《高考历史命题何以与学生为敌?》:高考试题应该充满人文关怀,要有利于考出学生的真实水平,考出学生的真实能力,考出学生的成就感与信心,要让勤奋学生、优秀学生、有真才实学的学生脱颖而出。

聂幼犁先生指出:高考命题,并不是有学问就能做得好,过去命题可以完全靠经验,而现在只有经验和学问,不懂得命题理论,不掌握命题技术,不熟悉中学实际情况和有关课程改革的要求,就很难做好这项工作。

二、数据统计(必考部分85分)(1)从通史角度看,以中国近现代史或者世界近现代史为主;(2)从专题史角度看,经济史为主,文化史最少。

(1)能力考查相对均衡;(2)“获取和解读信息”略重。

三、试题特点(一)形式上1、三科试题呈现顺序发生了变化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排序由地理、历史、政治变为地理、政治、历史。

由“居中”到“断后”,历史答题受到地理试题、政治试题难易程度的影响增大。

平时训练发现,学生普遍反映没有时间深入思考,甚至非选择题只有30分时间了。

2、历史选择题呈现顺序发生了变化由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的排序变为古代史先中国后世界,近现代史则按照时间顺序,中外交叉、合排,没有体现历史学科的时序性特点。

上海高考试卷 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

上海高考试卷 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
一个关于 (
($ (! ( ,+$ % 如 果 能 构 建 &$ &!
的二次方 程 " 可 根 据 根 与
&
!%$! 年度文科第 !! 题 & 平面 &'(
中 " 已知双曲线 )*!& +( ,#- 设斜率 .
! !
系数的关系直接得到结论 % 如何能得到 这样的方程 " 先来分析下面的这个简单 的例子 % 例 (,+ & 与 过 点 9/%6+$8 的 直 线 ! 交 于 : '; 两 点 " 且 .': 4.'; ,# " 求 直 线
示"注重史料阅读'拓宽史学视域'培养公民 意识"将成为中学历史教和学的发展趋向% 注重史料阅读 历史教学必须从史料出发 % 史料包 括 文 献 史 料 '实 物 史 料 '口 传 和 口 述 史 料 % 与 历 史 研 究 不 同 "中 学 历 史 教 学 所 涉猎的史料基本以文献史料为主 % 本试 卷 大 量 引 入 古 今 中 外 '形 式 丰 富 的 文 献 史 料 "使 之 成 为 试 题 尤 其 是 最 佳 选 择 题 和 非 选 择 题 的 核 心 和 主 干 " 诸 如 ,左 传 -' , 论 语 -' , 魏 书 -' , 养 老 律 令 -' , 元 史 -', 雅 典 政 制 -', 风 俗 论 -', 论 美 国 的 民 主 -' , 联 合 国 家 宣 言 -' , 马 歇 尔 计 划 -' , 周 恩 来 在 万 隆 会 议 上 的 发 言 -'

上海高考变迁史知识点

上海高考变迁史知识点

上海高考变迁史知识点随着中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考作为选拔优秀人才的重要方式,在上海的变迁中也经历了许多重要的转变和发展。

本文将以历史的视角,探索上海高考变迁史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第一环节:初创时期的上海高考上海高考起源于1977年,这一年被认为是中国高考复苏的标志。

当时的高考制度相对简单,主要以综合素质面试和学业表现为依据,没有统一的考试科目和科目分数线。

考生报名和考试都相对简单,但由于历史原因,报名人数较少。

初期的上海高考更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人能力。

第二环节:科目设置的调整上海高考在80年代出现了科目调整的重要变化。

最初的高考科目设有四门:语文、数学、外语和综合科目。

综合科目较为广泛,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学科。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科目调整的呼声越来越高。

于是,上海高考在1990年起进行了一次重要的科目调整,将综合科目改为了具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三门科目。

第三环节:考试内容的优化除了科目调整之外,上海高考也在考试内容的优化上取得了一些突破。

1977年至1996年间,上海高考存在一种评卷方式叫做“大集体打分法”。

这种方式下,一份试卷会由多名评卷老师集体打分,然后取平均分作为最终得分。

然而,这种评卷方式存在着一定的不公平性和主观性。

为了消除这些问题,上海高考于1997年引入了“线性分数平移制”,即通过对考生成绩进行标准化处理,实现跨年度、跨科目的平等竞争。

这一改革为高考的科学性和公正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环节:高分绩点制度的实行2007年,上海高考迈出了又一重要的步伐,推出了高分绩点制度。

在过去的高考中,只有总分和各科目的分数。

但是,这种分数体系无法完全反映学生的学业水平和潜力。

因此,上海高考采用绩点制度,将不同等级的分数转化为绩点,以此更细致地评价学生的成绩和成长。

这一制度的引入,进一步强调了科学性和公正性的原则,并能够更好地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五环节:多元化录取机制的提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高考录取机制也在上海发生了一些重要调整。

2024年上海高考真题历史(含解析)

2024年上海高考真题历史(含解析)

2024年上海卷历史卷学科等级考试试题注意:试题来自网络,请自行参考(含解析)1. 瓷器的全球流动中国瓷器在中西方文明交流过程中,扮演着载体和象征的角色。

自新航路开辟以来,中国与欧洲的距离被极大地拉近,从前需要在东南亚、南亚、阿拉伯诸国进行转运的中国瓷器,如今与欧洲有了更直接的联系通道。

(一)瓷器行销世界(1)随着制瓷技术的重大改进,瓷器远销海外,成为继丝绸之后中华文明新的文化符号,这发生于________。

(单选)()A. 秦汉时期B. 魏晋时期C. 隋唐时期D. 宋元时期(2)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中外交通路线为瓷器行销世界提供了便利,将下列示意图中的交通路线填入空格中(填涂字母)①有研究表明,8-10世纪中国瓷器已经由中亚的撒马尔罕传入大食国境内,该路线是_________。

②郑和出使西洋,曾将一批景德镇官窑的瓷器作为外交礼物赠与外邦。

他出使的路线是_________。

③16世纪上半叶,葡萄牙向中国订购了一批带有王室徽章的瓷器,其葡萄牙的运输路线是_________。

(3)1784年,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抵达中国港口,其与中国的瓷器贸易由官方指定机构代理,该机构是________。

(单选)()A. 宣政院B. 市舶司C. 中书省D. 广州十三行(4)结合地图及所学,分析中国瓷器不断外传的原因有________。

(双选)()A. 外部需求B. 军事扩张C. 技术传播D. 工艺精湛(二)瓷器影响世界(5)欧洲瓷器大量订货,直接促使欧洲众多城市成为专门的手工业市镇,开始进行了“流水线式生产”,生产效率不断增加,这得益于________。

(单选)A. 工厂制度的确定B. 资本主义的垄断C. 手工工坊的发展D. 殖民活动的兴起瓷器的流动推动了文化的交流材料一:釉上彩中国乐师像(18世纪)材料二:清康熙年间开始出现珐琅影瓷,以中国传统白瓷胎为底,融入西方珐琅彩描绘制作而成。

珐琅彩瓷装饰题材与风格亦受西方影响。

近年高考历史全国卷试题分析及启示

近年高考历史全国卷试题分析及启示

第五,40题主要关注对归纳、比较、分析(归因)、评价、阐述
(重新设计)、解释等技能的考核。
第六,41题的“变”与“不变”
41题的变化
1.试题内容(素材)呈现方式的变化。 2.思维视角的变化。 2010年,阐述对恩格斯所说的“历史前提”的认识 2011年,评析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 2012年, “冲击-反应”模式 2013年, 提取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和有关中英建筑 的信息 2014年,对教材目录提出修改建议或指出不同 2015年提出“新公式” 3.作答要求和难度的变化。
世界史
25 经济史 世界近代史 世界现代史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世界现代史 中国古代史
41
12
45 46 47 48
经济史 政治史 政治史 政治史
重视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代史的复习及同时期同 类事件的类比
通史结构
古希腊、罗马 古代中国 近代世界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4分 24分 25分 4分 30分 8分 4分 29分 16分 4分 33分 16分
●推理技能 推理是指根据原理、一系列实例,去发现信息中蕴含的 规律或特征。
3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 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 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 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 的实行 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 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 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举例说明与归类技能 该类技能要求考生用例子说明某一概念或原 理,能确定概念或原理的特征,并利用这些特 征去选择或举出例证。归类与举例说明是互补 的过程,举例说明提供概念或原理等信息,要 求考生举出实例;归类则是题干提供若干实例, 要求考生发现它们与一般概念或原理间的关系 ,将某一事物归为某一类型。

上海高考历史卷评析

上海高考历史卷评析

高考网为大家提供2022年上海高考历史卷评析,更多高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wǎnɡ zhàn)的更新!2022年上海高考(ɡāo kǎo)历史卷评析今年是上海高考加一历史(lìshǐ)科命题的最后一年,命题组在深化贯彻“三个有利于〞的指导思想下,进一步注重对学生思维才能的考察,凸显历史教育的现实意义,引导中学历史素养的培养,更是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传递正能量放在重要位置上,不仅为上海历史科高考的命题工作画上一个阶段性的圆满句号,而且继续引领上海中学历史教育的改革方向。

事实已经(yǐ jing)证明,包括高考命题工作在内的历史教育工作,对中学生的影响是大而持久的。

因此,深挖中国的民族文化内涵,在中外比拟中凸显中华文化的长处,以求深层次影响学生的世界观,就成为今年上海历史科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

一、引导历史与现实(xiànshí)的对话历史是什么?过去我们把历史看作“关于过去的知识〞,而如今我们那么把历史看作是“过去与如今的对话〞。

因此,历史学习的真正意义不在于记忆一大堆死的知识,而在于“知往鉴来〞。

考试的命题指导思想同样贯彻了这种理念。

在问题的设置上,不仅仅考察学生“知道什么〞,更着力于引导考生对当下政治、经济、文化等问题进展历史性考虑。

例如,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和孙中山诞辰150周年,借助第26、24题的考察,让学生理解这些重大事件对中国历史进程的深化影响;第39题考察的全球化现象,是至今仍在进展着的“身边的历史〞,通过高考试题推动学生关注这一事关人类命运的重大课题,有利于他们日后能以更主动的态势来应对由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第40题,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拓,虽然是发生在几个世纪之前的历史,却代表了人类处理外部世界和对待文化差异的不同范例,对当今世界秩序的重建不乏现实意义。

对历史问题的回忆,也即意味着对现实的考虑。

二、注重对学科素养的考察历史知识(事实性知识)、材料处理和历史阐释(过程性知识)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相辅相成地构建了历史学科素养的整体。

近年历史高考试题的稳中求变趋势管窥

近年历史高考试题的稳中求变趋势管窥

近年历史高考试题的稳中求变趋势管窥文革后的历史科高考已经走过了整整32个年头,在这30年中,历史科的命题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命题内容到题型结构,从命题思路到评分操作,其中最重要的一条线索就是命题思路的变迁,其基本特点就是从知识考查到能力考查再到价值观考查的转变,也极大地影响了中学的历史教学。

广大高三学生应充分了解近年来高考历史试题的变化趋势,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更有效地进行复习备考,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中以下罗列的几点值得广大考生注意:一、以人为本,考查目标更加强化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落实从近年来全国各地的历史试卷可以看出,命题者一方面努力回归历史专业,让试题体现出明显的历史专业特色;另一方面努力地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考生实际,让考生通过对历史问题的分析树立起现代的价值观念,如培养学生理性爱国、社会改革、民主共和、民族团结、和平与发展、生态文明等,通过2008年北京文综卷以“学习历史·活说改革.展望未来”为主题,要求考生用现代的视角把握四个历史内容——王安石变法与民生;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与近代教育改革;罗斯福新政与社会救济;世纪伟人邓小平。

2008年宁夏文综卷第43题揭示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2009年宁夏文综卷考查了彼得大帝改革和明治维新的内容;第42题考查了民主与革命的辩证关系。

因而通过具体的历史史实考查,加深对以人为本、善待生命;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注重历史的史鉴功能和世界意识的养成。

二、文史一家,日益突出文史素养的分量历史学科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努力体现历史学科的专业特色,近年来的高考历史题逐步改变了以往以政治史为主,附带部分经济和文化史的倾向,文明(文化)史分量越来越大,题目呈现题数多、分值高的特点,内容上突出思想、文学、艺术、科技领域的考查。

从而通过强化文明(文化)史考查,书香味道浓郁,考生运用“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来获得结论,显然感受到了历史的凝重与时代的脉搏。

新高考背景下上海历史卷命制的延续与创新

新高考背景下上海历史卷命制的延续与创新

新高考背景下上海历史卷命制的延续与创新作者:陈鑫来源:《中学历史教学》2019年第07期高考作为连接我国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桥梁,一直是教育的热点,而高考改革也备受全社会的关注。

自1985年以来,上海实行高考自主命题已有34年。

2017年,上海开始了新一轮高考改革的试点。

除语数英学科为必考科目外,学生从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政治六门科目中任选三门选考,卷面成绩为100分,折合成70分划等级再计入总分。

所以,我们称之为等级考试。

但不管名称如何改变,上海历史试卷的命制延续了自主命题以来的特色,又在新的课程标准颁布及高考改革背景下有所创新。

一、上海历史高考卷命制的特色延续(一)就命题内容来说,延续了上海卷课改的理念新课程认为,知识的来源是多方面、多渠道的,教材仍然是教学的重要资源,但绝不是唯一的资源。

这种新的课程观反映到高考命题中就是命题者可以脱离教材从更广阔的历史课程资源中去寻找命题的素材,从而彻底摆脱了死抠教材知识点的命题困境。

具体说来就是通过“新材料”和“新情境”来命制题目,这一特色在上海历史等级考卷中有充分体现。

以2018年上海历史等级考综合题的第三题“康有为的思想轨迹”为例,我们教材中的康有为持“制度救国”论,这道题目通过丰富材料的补充,让学生得出“物质救国”论,以康有为思想前后的变化为切入,展现近代大变局中历史人物及其思想的复杂性。

试题从“新材料、新情境”和“注重时代性和实践性”的角度命题,努力拓展学生的思路。

(二)就卷面形式来说,延续了上海卷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上海历史高考试卷的一大特点就是以材料型题干居多,要求同学们通过对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分析、解读从而获得解答,其中尤为引人瞩目的是上海卷的卷面表现形式丰富,不单单只是文字材料,还能看到许多形象生动的插图出现在所提供的材料中,使得整个上海卷面貌活泼有趣。

上海卷出现的图表材料按照图形的表现形式基本上可分为图画型(包括人物图、文物图、漫画等)、图表型(包括表格、公式、统计图等,其中尤以经济史方面较多)和地图型(包括形势图、布局图、分布图、疆域图、交通路线图等)三大部分。

2022年高考全国新课标文综卷历史试题的特点与启示

2022年高考全国新课标文综卷历史试题的特点与启示

2022年高考全国新课标文综卷历史试题的特点与启示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题不同。

2022年高考全国新课标文综历史卷一揭开其神秘的面纱,广大中学师生便对其褒贬不一、众说纷纭。

细细品味,2022年全国高考新课标文综卷历史试题于平实中透着新奇,出乎意料之外却又在意料之中,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一、秉承了以中国史为主的传统特色]乍一看,2022年全国高考新课标文综卷历史试题存在着严重的比例失衡。

这种失衡不仅存在于中国史与世界史之间,存在于中国古代史与中国近现代史之间,还存在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政治史、经济史和思想史之间。

这种失衡在选择题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即在12道选择题中,考查中国古代史的就有6道之多(第24、25、26、27、28、29题);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的选择题分布比例为3∶2∶1,确实给人以比例失衡之感,让不少师生倍感不适。

不过,如果从整体上看,我们就可发现在全部历史试题中,无论是中国史与世界史,中国古代史与中国近现代史,还是人类社会发展政治史、经济史与思想史之间仍保持着稳定平衡。

2022年全国高考新课标文综卷历史试题无论是整体结构还是考点分值分布等,都显现出一个非常明朗的特色,那就是保持了以考查中国史为主的传统风格。

整套试题中,如果不考虑选做题,仅有3道题关乎世界史,其中选择题两道(第34、35题),非选择题一道(第40题),分别考查了古罗马法、世界多极化趋势、重大科技成果与工业革命进程三大基础知识点,涉及世界政治史、经济史和科技文化史等方面。

而关于这几个基础知识点的考查既是对历史知识或历史现象的解读,也切合了当今社会发展实际,透露出关注时政、关注社会现实的人文关怀。

由此可见,全面关注历史必修内容,突出中国历史的主体地位,树立历史学习的基础意识、时代意识、薄古厚今意识是相当重要的。

[二、平实之中彰显新奇,意境深远]不少走出高考考场的考生表示,2022年全国高考新课标文综卷历史试题的难度不大。

核心素养立意下高考历史命题变化及教学启示

核心素养立意下高考历史命题变化及教学启示
是测试梯度能反映学业质量标准的不同层次……
(3)以新情境下的问题解决为重心
学生能够应对和解决陌生的、复杂的、开放性的真实问题情境,是检 验其核心素养水平的重要方面。……(学习情境、生活情境、社会情境、学术情境)……
多维度地创设试题情境,考察学生在新情境下如何解决问题,有利于
检测和评价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水平
24.三幅图对地理空间认识有何异同? (6分)
视角 视野范围不同或空间坐标不同
例:图一只绘制了中国及周边
国家、以中国为中心;图二则

3 分
根据标准 进行的具 体分析
以阿拉伯半岛为中心包括了西 亚部分地区和红海、波斯湾及 地中海东部;图三则以欧亚非
三大洲为主体,但出现了美洲。
不得分的情况:
1.比较标准不统一。例:图一以中国为中心,图二
参考范文:15、16世纪之交,西方通过新航 路开辟,探索范围不断扩大,形成了新的 地理认识,为其殖民扩张创造了条件。反 观中国,虽然新地理知识学的成果在明末 通过传教士输入中国,//但乾隆年间,以 中国为中心的“华夷观”仍在延续,强化、 // 成为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一大原因, 最终为近代中西之间的冲突埋下伏笔。
时空观念是 在特定的时间联 系和空间联系中 对事物进行观察、 分析的意识和思 维方式
——《课标》P3
史料实证是 指对获取的史料 进行辨析,并运 用可信的史料努 力重现历史真实 的态度与方法
——《课标》P4
历史解释 是指以史料为 依据,以历史 理解为基础, 对历史事物进 行理性分析和 客观评判的态 度、能力与方 法。
●历史是什么?
历史是历史学家与历史事实之间连续 不断的、互为作用的过程,就是现在与 过去之间永无休止的对话。

对上海市历史高考的解读

对上海市历史高考的解读

对上海市历史高考的解读摘要:上海市历年历史高考试卷既有延续过去不变的要求,也有每年自身的特色,而这些特色更是体现了在新课程指导下高考测试理念的变化。

通过对07年历史高考试题的解读,教师从中可以获得一些经验和教训,为教师今后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高考历史新课程上海市历年历史高考试卷既有延续过去不变的要求,也有每年自身的特色,而这些特色更是体现了在新课程指导下高考测试理念的变化。

通过对07年历史高考试题的解读,教师从中可以获得一些经验和教训,为教师今后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1. 对历史基本要素的重视对历史基本要素的重视,是延续了06年上海历史高考的基本指导思想。

07年的试卷中继续体现了这一特点。

历史基本要素包括了历史基本的知识与基本的能力。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注重基础知识不是死记硬背所有的时间、地点等等。

而是要求对重点知识,重要内容的基本史实的识记。

如:选择题A组第1题:学者考证,历史上的商族屡屡迁徙,最后一次迁徙后,定都二百多年,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

这次迁徙的组织者是:A.商汤B.武丁C.盘庚D.商纣选择题B组第4题:我国历代王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先后进行了各种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按照时序排列,以下选项正确的是:①行省制②州郡县制③郡县制④道州县制A.①②③④B.③②④①C.③④②①D.②④①③共同部分37第一问:“1978年中国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答案: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点评:这三道试题考查了人物、时间、事件。

人物、时间、地点和事件,这些是理解历史的起点。

纵观整张试卷,类似的试题贯穿于前后。

尤其是选择题更是体现了这种重点考核基础知识的趋势。

分叉部分与共同部分总共45题选择题,其中符合考查的内容是历史人物的姓名的约有5题;符合考查国家或地点名称的约有2题;而符合考查的内容是事件的名称的约有14题。

当然高考更表现出对历史时序的重视。

无论是考查人物、地点还是事件,或者是其他都不能离开对历史时间的判断。

浅淡今年高考历史试题的特色与启迪_历史XX

浅淡今年高考历史试题的特色与启迪_历史XX

浅淡今年高考历史试题的特色与启迪_历史(省普通高考历史评卷指导委员张圣知)一、今年高考历史试卷试题的特点从总体上看,今年全国普通高考治试题的设计,符合国家教委考试中心公布的95年《历史科考试说明》的**项要求;继续沿着有利于高校选拔有学习潜能的新生和有利于提高中学教学质量的目标前进,它具有如下几个特点:1.以稳为主、实行微调全卷题型不变,比分结构不变,题量不变,试卷高度仍维持在94年水平。

题型比分略有调整,如填空题由94年的15分减为95年的10分,多选题小题比分不变,仍为每小题3分,增加2个题,由94年的30分增加36分,题量由94年的10题增为12个题。

这样,95年的第Ⅰ卷(即选择题卷)就由94年的60分增为95年的66分,第Ⅱ卷(非选择题卷)填空题由94年的7个题减为95年的5个题,分值共10分。

材料解析题题量比分不变,问答题题量(3个)不变,比分减少一分。

这样调整后第Ⅲ卷总分为84分,比94年少6分。

但两卷总分66分84分仍为150分。

保持在94年总分水平。

2。

三方覆盖、突出能力今年的历史试题,在考查重要历史知识,重视学科知识内部联系,总结基本规律的同时,注重了三个方面的覆盖.①教材知识的覆盖。

据初步统计共覆盖教材约占51%,比94年覆盖率略高。

②教材中治、经济、文化三大块知识的覆盖分别为105分、28。

5分、16分,分考分略低于94年,但仍比93年高8分.③能力覆盖.今年大量试题不仅考查了记忆能力,还较多地考查了理解能力,运用能力,尤其是考了综合,分析、评价方面的能力。

今年**题型中考查思维能力分值为97分,比94年试题能力分增长16分.以选择题为突出.今年的选择题已由最初的考查再认再现的内容扩大到了考查理解、分析、综合、评价的内容。

如单项选择题10个题中高档(即较难题)就有3个,只有20——30%的考生能答出。

多项选择题12个小题中就有8个是高档题,其中第30题只有16。

96%的考生答对。

近两年上海历史高考试卷评析

近两年上海历史高考试卷评析

近两年上海历史高考试卷评析
檀新林
【期刊名称】《现代教学》
【年(卷),期】2008(000)006
【摘要】上海高考历史试卷历年来受到圈内同行的注意,评价既多且好。

本人最近仔细比较、分析了2006年和2007年的上海市历史高考试卷,感觉收获颇多,自己的教学思路也更加清晰起来。

以下是我个人对近两年历史高考试卷的一些分析和由此引发的教学见解。

【总页数】2页(P46-47)
【作者】檀新林
【作者单位】上海市嘉定区第二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51
【相关文献】
1.高中历史教学向新课程过渡——03年历史高考上海卷的指导意义 [J], 范卫东
2.研究性学习试题命制的特点及类型——以近两年历史高考为例 [J], 江松贵
3.高考历史改革中值得商榷的一种命题思维:——以2005年上海历史高考第30题为例 [J], 何成刚;吕准能;;;
4.高考历史改革中值得商榷的一种命题思维:--以2005年上海历史高考第30题为例 [J], 何成刚;吕准能
5.2021年上海春考英语试卷评析及教学建议 [J], 陈申;李思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上海新高考历史

上海新高考历史

上海新高考历史一、历史科目在新高考中的地位历史科目在上海新高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是文科类学生必修的一门科目,也是考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必考科目之一。

高考历史试题的命题趋向是综合性与创新性相结合,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科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二、新高考历史科目的特点1. 知识广博:新高考历史科目要求学生熟悉中国历史的各个时期、重要事件和人物,以及各种历史观点和理论。

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科目不仅仅学习历史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学生通过考察实地进行实践探究,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真实情况。

3. 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历史科目鼓励学生运用历史方法和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辨和分析能力。

4. 文字与资料的理解与运用:历史科目要求学生具备对历史资料的辨析和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文献阅读能力。

三、历史科目的学习方法和技巧1. 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学习历史科目需要首先掌握基础知识,包括历史时期、事件和人物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运用多种学习资源:除了课本,还可以参考其他历史资料和文献,进一步拓宽知识面。

3. 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习历史科目需要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人物观点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考察历史问题的多面性。

4. 实践探究:通过参观考古遗址、博物馆等实地活动,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真实情况。

5. 多维度记忆:学习历史科目需要注重对历史人物、事件、时间顺序等内容进行多维度的记忆和复习,运用思维导图和时间轴等辅助工具。

四、历史科目在高考中的备考重点1. 历史基本知识的掌握:学生需要熟悉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人物和理论,重点掌握历史发展的脉络。

2. 宏观与微观结合:历史科目注重学生对宏观历史事件的整体认识,同时也要求学生对微观历史事件的细节进行深入理解。

3. 考古与历史实物的了解:学生需要了解历史考古和实物的相关知识,掌握各类历史文物的重要性和价值。

4. 历史观点的辨析:历史科目鼓励学生对不同历史观点和解读进行辨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 网友发 帖讨论科举制 时说 : 自 以来, “ 秦 科举兴
于世 , 始以八股 为试 , 学子彻夜 秉读 。然科举 追求功 禄 , 学子神经麻木 , 令 岂真 学识耶?”对该帖最恰 当的
评价是( ) 。
A 对科举制 的评价是 完全正确的 .
B. 仅从追求功禄 评价科举 制是 片面的 C. 关于科举制的史 实和评 价都 有问题 D. 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 间都有错误 很 明显 , 本题 B选项 ( 仅从追求 功禄评价科举制 是片面 的) D选项 ( 和 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 士产 生的
1 核心知识因历史观的变化而变化 . 自上海 二期课改教材 推行 以来 , 其核心史观实质 上 已经 发生了重 大的变化, 社会发展史观或社会形态
史观 逐渐让 位于文 明史观、 代化史观和 整体史观 。 现 因此, 教材中 的核 心知识也 发生 了显著变 化, 期教 一 材 中的许 多重 点内容 已风 光不 再, 甚至不再 出现 于教 材, 而跟现代化 、 明的进步 、 文 世界 由分散 向整体演变
题 中, 教师还可 以尝试将 D选项所反映 的认识水平再
作一种分类 , 因为这 一项将科举制 的产生时 间与八股 取士产生 的时间错误都 已经发现, 比只发现一处错 这
了顺理成章的要求 。 以前文所引 2 1 年第 3 题 为例 , 01 2
该材 料 引 自查理 一世遭 审判 时的辩 护词 ( 们企 图 你
问题 , 同时将无关 的知识坚 决果断地舍 弃, 因为 只有
在 受议会 审判 时 ”从 材料 中可 以提炼 出 由议会 ( , 实
质 上是 由议会组织 的特 别法庭) 在审判 国王, 国王 而 却 以权力 来 自上帝为 由进 行辩护并进 而质疑审判 的 合法 性, 由此可 以得 出 c选 项 ( 国王与 议会 的矛 盾)
出 了解释 。康德 拉捷 夫世 界经 济增长与 衰退的 波动 周期表 ( 图略 ) 即在一定程度上反 映 了这样的历 史转
变进 程 。
D. 权 神 授 与 人 民主 权 的 对 立 君
三 分选择题 的 出现 , 映的实质 是 P S 反 IA评价方
式 向历史全卷 渗透 , 用前文所 述, 套 运用 核心知识 回 答或 回答核心 问题的得 3分 , 运用边缘知识回答或 回

统 的转型等 。在这种变化的背景下, 以往材体系 的重 点—— 孔子思想中的教育思想 、 商鞅变法 中有关
封建制度 的确立等 已经无法纳入新的教材体系, 更不 用说成为核心知识 了。 2 .核心知识 因问题 的变化而变化
教学 中根据史 学理论的变化 而适时地调整 教学
重 点, 这只 是教学调整 的一个方面 , 另一方面 是进一
教・ 评 学学 嘲 科
核心知识 因势而变
近年上海高考历史试卷 的新变化及其启示
文/ 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 左卫星


高考评价方式 的新变 化
付 的。 官说 :在 国王和他 的人 民之 间存在 一个契 ”法 “
约协定 , 一旦这 条纽带被切 断, 么只能说 , 了, 那 别 君
从 20 0 9年起, 上海高考 历史试 卷 的参考 答案 出
成 为 核 心 知识 。
个方面 , 一个仅涉及史实 , 一个仅涉 及评价 , C选 而
项却完整地将史实与评价两方面纳入其 中, 其反映出
来 的思 维水平 比 B D两项都要高一个层 次。在 这道 、
当材料大规模 引进 历史教学 的各环节成为常态 , 引导学生提取材料中的核心观点或核心知识 , 也就成
述, 是与 问题 关联度 不大 的知 识;其他 知识则 以 “ 其 他答案 ” 表述, 是与 问题没有关联度 的知识。 2 1 年 的上海高考历史 试卷的选择题又 出现 了 01

似接近 的表述背 后却 隐藏 着 巨大 的变 化。现行教材 淡化 了社会形态和社会主要矛盾 , 主要 是从农业社会 向工业社会演进 ( 即现代化) 农业 文明过渡到工业文 、
类型 3 部分 列举 , : 只进行 简单组织。 从以上参考答 案可见试卷 的两大新变化 : 其一 , 评价 既从 “ 史实方面 ” 出要求 , 提 也从 “ 组织方面 ” 提
出要求 ; 其二 , 史实要求方面提 出了 “ 核心知识 ”“ 边 缘知识 ” “ 和 其他知识 ” 的概念 。 从 20 0 9年开始 , 上海 高考历 史试卷评 分标准将
试题 的参考答 案 区分为 “ 核心知 识”“ 缘知识 ” 边 和
相关 的许 多重要史实 已经悄然成为教材 的核心知识 。
以工业革命为例 , 上海一期课 改和二期课 改教材在貌
“ 他知 识”三部分 。核心知识 以“ 其 答案 1 表述 , ” 是
与 问题 关联度 较大 的知识; 边缘 知识 以“ 答案 2 表 ”
审判 国王, 这是 多么大 的罪恶啊, 的权力是 上帝所 我 托付 的。 和首 席法官 布拉德 肖的论证词 ( 国王和 ) 在 他的人 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 一旦这条纽带被切 断 , 么只 能说, 了, 主统 治 ! 。为 了设 问的需 那 别 君 ) 要, 试题直接指 明这两段 对话 出现在 “ 英王查理一世
行回答。
教 学建议
在 当评价模式发生变化 , 核心 知识 的地位越来越 重要 文字组织 要求越来越 高 的背景 下, 我们 的历史 教学理应发生相应变 化。
答案 2 仅运 用边缘性 知识进行回答。 :
组织方面 :
类 型 1 组 织形 成 结构 , 句连 贯 通 顺 。 : 语 类 型 2 语 句连 贯 通 顺 。 :
生从世界 由分散 向整体演变的角度来组织答案。 类似 的变化甚至 出现在教材 的中国古代史 章节
中, 以春秋 战国史为例 , 现行教材 完全淡化该 时期的
社会 性质 变化 ( 一期教材 特 别强调 的奴隶 社会 的崩 溃和封 建制度 的确 立)转 而将社会转 型定位于从 王 ,
国向帝国、 从封 邦建 国向中央集权 、 从列 国纷 争到大
主 统 治 ! 这 两段 话 体 现 了( ) ” 。
现 一种全新 的形式 , 2 0 以 0 9年第 3 的第 ( ) 4题 2 问为
例:
A. 王与 法官的恩 怨 英
B 国王至尊与法律至上的较量 .
C 国王 与议 会 的 矛 盾
历史 学家从 不 同的视 角对 国家 间权 利的转换 给
个新变化 , 3分选择题首次 出现 。以第 3 2题为例: 英王 查理一世在 受议会 审判 时说 :你们企 图审 “
明 ( 明史)商品和 市场 推动 分散的国家 向整体 的世 文 、 界演进 ( 体史 ) 整 等角度重新加 以诠释 。
20 09年上海 高考历史 试卷第 3 ( 4题 康德拉捷 夫 曲线题) 2 1 年上海高考历史试卷第 3 题 ( 和 01 9 工业时
误 还是要高 一个能力层 次的。本题 A选项 是对 这个 网帖 中的三方面错误视而不见 , 自然是最低 的能力层
次 了。这样 的题 目极可 能成为未来 3分选择题 的主
要类 型, 因为它可 以鉴别出应试者 的思维层次 。 未来的高考将全面对文字组织 能力提 出要求 , 这 种 组织 能力的要求实 质是在引导教师在 教学 中抛弃 以往 “ 多多益善 ” 的观念, 要求学生运用核心知识回答
步引导学生根据面对的 问题 , 提炼或选择核心知识 。 以前 文所 引 20 0 9年上海 高考 历史试卷 第 3 4题 第 ( )问为例, 2 该题 的 问题是 : 按照康德 拉捷 夫周期 表 的提示 , 叙述 “ 国世 纪” 英 转换成 “ 美国世 纪”的历
史进 程 。在这样 的一个 问题 中, 心是 “ 国世 纪” 核 英 转 换成 “ 国世纪 ”的历 史进 程。因此 , 英 国世 纪 ” 美 “ 是如何形成就不包含在该 问题之 中, 叙述 的起 点就只 能是从 “ 国世纪” 英 确立 ( 甚至是 “ 国世纪 ” 英 开始 向
判 国王 , 这是 多么大的 罪恶啊 , 的权 力是 上 帝所托 我

教 ・科 学学 阔
代题) 均是从新 的角度组织材料 , 要求用新 的史观进行 分析。2 1 年 上海 高考历史试卷第 3 的参考答案 01 9题
将 “ 抽象视角 , 如工业革命与现代世界体系的形成” 作 为答案 1( 即最高层次) 中的要求 , 更是直 白地要求考
时 间都有错 误) 都是不错 的, 但它们都只涉及 问题的

“ 国世纪 ” 美 转换)叙述 的终点也 只需要说 到 “ 国 , 美
世纪 ” 确立 而不再 需要谈及 确立 之后 的情 况 。如 果 问题 改变 成分别叙 述 “ 国世纪 ” “ 国世 纪” 英 和 美 确 立的历 史进程 , 国 由弱而强 、 英 由强而 霸的过程 则都
舍弃无 关知识, 才能使核心知识的地位进 一步突 出。
和 B选项 ( 国王至尊 与法律至上 的较量) 都是正确的 ,
但 该题的情境, 如果只能读 出 B C两选项 的意 境, 、 只
能说明认识停 留在表面 , 只有深入 思考, 能得 出更 才
高一层认识—— 君权神授 与人 民主权 的对立。因为
查理一世所持有 的观 点是 自己的权力来 自上帝 的托 付, 这正是 君权神授 的反映, 主审法官秉 持的却是 而 权 力契约观点 ( 以人 民与 国王 间的契约为依据 , 既然 国王 已解 除这份契约 , 人民 自然 也可 以解除这份契 那 约) 是“ , 主权在 民” 的实践 。 因此 , 议会与国王的矛盾 、 国王至尊与法律 至上的较量 背后都反 映了君 权神授 与人 民主权 的对立 。 将“ 核心 知识 ” “ 和 边缘知识 ” 加迁移 即成为 稍 层 次差异 , 在学 习中掌握核心知识 , 迁移至考 试 中就 变成追求最 高层次 。学 习中的 “ 边缘知识” 迁移到考 试 中就成 了退而求其次—— 当最高层次无法实现时 , 也不拒绝残酷 的现实 ( 稍低层 次) 。以 2 0 08年上海高 考历 史试卷 的选择题第 2 题 为例 :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