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_移步换景——中国古典园林欣赏教学课件设计

合集下载

八年级美术下册《移步换景 别有洞天—中国古典园林欣赏》优质课件

八年级美术下册《移步换景 别有洞天—中国古典园林欣赏》优质课件
12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
“移步换景,别有洞天”的空间美
(1)拙政园北寺塔:借景 从东园进入中园,站在梧竹幽居西 侧,映入眼帘的是开阔的睡莲,以及远 处的宝塔北寺塔,这是拙政园设计者的 精彩一笔,也是中国古典园林“借景” 手法的典范。
13
“移步换景,别有洞天”的空间美
(2)拙政园小飞虹:分景 拙政园中的小飞虹在池中作为架空 的桥梁,既起分割空间的作用,又可 使两侧景物互相渗透,从而极大地增 强了空间的层次变化。
14
“移步换景,别有洞天”的空间美
(3)拙政园洞门:对景
15
“移步换景,别有洞天”的空间美
(4)拙政园漏窗:框景
16
“移步换景,别有洞天”的空间美
(5)拙政园曲廊 空间含蓄婉转,使园中人脚步未动,心已经跟着曲廊进入前方的未知风景。
17
“天人合一,如诗如境”的人文美
拙政园 听雨轩
拙政园 远香堂匾额
留园 明瑟楼
4
苏州园林
狮子林 问梅阁
拙政园 ,前身为清漪园,国家重点景点。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 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现 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颐和园 清遥亭
6
颐和园
颐和园 万寿山
中国古典园林主要包括皇家园林、 私家园林及寺庙园林。以苏州园林为代 表的私家园林,以北京颐和园为代表的 皇家园林是我国古典园林的杰出代表。
3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指中国苏州城内的园林建筑,苏州园林占地面积不大,但以意境见长,以独具 匠心的艺术手法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安排,移步换景,变化无穷。苏州园林主要有沧浪亭、狮子 林、拙政园、留园、网狮园、怡园等。

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下册《移步换景_别有洞天——中国古典园林欣赏》课件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下册《移步换景_别有洞天——中国古典园林欣赏》课件设计

与谁同坐轩:该轩依水而筑,构
作扇形,其屋内摆设均成扇面状。 人在轩中,无论是倚门而望,凭 栏远眺,还是依窗近观,均可 感到前后左右美景不断。
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宋 苏轼
中国古典园林的三大特点
(一)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自然之美 (二)移步换景 别有洞天 ——空间之美 (三)天人合一 如诗意境——人文之美
分景
框景
远香堂:是一座四面亭,它面水而建,
“远香堂”三字,是明代文征明所写, 堂的南面有小池,每逢夏天来临的时 候,池塘里荷花盛开,当微风吹拂, 就有阵阵清香飘来。
拙政园听雨轩:院内蕉、荷、竹一应俱有,
雨天置身于轩中,目可赏濛濛雨景,耳可听 雨打芭蕉、荷叶之声,真是别有一番情趣。 南宋诗人杨万里曾作《秋雨叹》,留下“蕉 叶半黄荷叶碧,两家秋雨一家声”的名句。
苏州园林——拙政园
计 成
“园林意境创作如同绘画,必须意在笔先,先构 思出极好的腹稿,才能创作出极尽美景的园林艺术空 间。”
——《园冶》明 计成
中西方园林欣赏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之一
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自然之美
《苏州园林》“务必使 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 上,眼前总是一副完美
苏州园林不仅使每 一个人在固定的视点上 欣赏如诗如画般的景色, 而且还营造出可游、可行、 可居的空间层次。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之二
移步换景 别有洞天——空间之美
拙政园北寺塔 借景
拙政园小飞虹
拙政园小飞虹
拙政园小飞虹 分景
拙政园
框景
园林最基本的造景手法
借景
去看看苏州园林吧, 虽然游人如织,
但竹影白墙依在, 只要心里有, 景就在。
思考

初中美术_移步换景——中国古典园林欣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美术_移步换景——中国古典园林欣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过程:一、微课导入,引起学习兴趣。

二、学生自学探究:解决中国古典园林:分类、代表地、特点、造园方法(填表格)三、探秘---造园方法,领会造园方法的巧妙。

探秘造园方法:借出图识图它借的什么?玉泉山玉峰塔拙政园北寺塔借景是将园外景象引入并与园内景象相叠合的造园手法,这种手法可弥补空间尺度小且耗费财力的不足。

典型的借景佳例,如颐和园昆明湖远借西山、玉泉山,拙政园远借北寺塔等等。

框自己体会框景是有意识的设置框洞式结构,并引导观者在特定位置通过框洞赏景的造景手法。

框景对游人有极大的吸引力,易于产生绘画般赏心悦目的艺术效果。

杜甫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则是框景效应的最佳写照。

漏漏景识图又称泄景,一般指透过虚隔物而看到的景象。

虚隔物包括花窗、栅栏和隔扇等。

景物的漏透一方面易于勾起游人寻幽探景的兴致与愿望,别一方面透漏的景致本身又有一种迷蒙虚幻之美。

利用漏景来促成空间的空灵与渗透是中国造园的重要手法之一。

障景、花窗的妙用先抑后扬既遮挡有透露部分景致,引起人们的好奇心理,扩大空间意境,花窗本身如字似画,美不胜收啊!对景是主客体之间通过轴线确定视线关系的造园手法,由于视线的固定,视觉观赏远不如借景来得自由。

对景有很强的制约性,易于产生秩序、严肃和崇高的感觉,因此常用于纪念性或大型公共建筑,并与夹景、框景相结合,形成肃穆、庄严的景观。

找沭河彩虹桥考考你的眼力?图像分段小结借、框、漏、障、对四、求证----求证--带领同学们参观苏州园林的老大---拙政园怎么理解是不是这样?看简介你怎么看御史和他儿子的?谁还参与了设计?是否有他们的踪迹?走着!4·1字--小飞虹--什么是虹?点击----看图拙政园是水园,有水必有桥。

它是苏州园林中唯一的廊桥。

它不仅是连接水面和陆地的通道,而且构成了以桥为中心的独特景观。

它丰富了水面的形态,扩展了水体的层次,使之更显得纵深很大、层次丰富、景观深远。

4·2 同学们,累吗?看!到哪里了?图像识读--觉悟竹子的品格幽幽远、深居人站在其中向外看,犹如四个巨大的镜框镶嵌着苏州园林一年四季的风光:北面青竹石笋,西面嫩荷吐尖,南面梧桐秋雨,东面梅花怒放。

人教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5《移步换景别有洞天——中国古典园林欣赏》教案

人教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5《移步换景别有洞天——中国古典园林欣赏》教案

八年级美术《移步换景别有洞天——中国古典园林欣赏》教学设计课题:《移步换景别有洞天——中国古典园林欣赏》授课者:课时: 1课时学习类型:欣赏 .评述设计思路: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华文化的一种形式的传承,承载着几千年中国独有的文化积淀,是中国古人对于自然与自我的深度思考,并采用空间形态得以表现。

本课选取中国古典园林中更能代表中国哲学与文化气质的苏州园林为切入点,让学生了解造园要素、造园手法、造园思想,并学会欣赏校园与周边生活中的园林美景,领会到中古古典园林的内涵其实就是中国哲学思想与伦理道德的融合,并且将文学诗词融入其中,使得中国古典园林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本节课将美术学科与语文学科进行整合,在叶圣陶先生的《苏州园林》课文基础上,提炼出美术学科所要表现的艺术魅力,提高课堂效率,并且在欣赏课中创意性的开展造园活动,使学生能学以致用,体验创作的乐趣,感受人文主义精神。

学情分析:八年级是一个过渡性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有一定的知识积累,理解能力强,能够触类旁通,善于观察模仿能力强。

本节课以学生已经学习过的语文课文为切入点,让学生在熟悉的课文中培养的美术欣赏能力,提高艺术认知水平,学会融会贯通,并且通过自己创造园林这个环节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程度。

教学思路及方法:本课采用以下环节,从音乐教材的苏州评弹和语文课文《苏州园林》为引,引入美学思考(欣赏、评述法)——通过语文课文作为切入点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要素、造园手法、造园思想(讨论、分析法)——通过园林设计这一环节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古典园林设计思路,同时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设计、表现法)。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古典园林中私家园林的造园要素、造园手法和造园思想;过程与方法:欣赏中国古典园林的实例,引导学生从发现-体会-赏析-体验-实践的方法中,建立中国古典园林从景-画-情的内在联系,并简单领会中国古典园林的精神内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将中学语文教学中叶圣陶先生的《苏州园林》为媒介提炼文本,将中学音乐教学中《苏州评弹》为媒介渲染情感,通过学习与实践,让学生领会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美、空间美和人文美,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人教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移步换景别有洞天 中国古典园林欣赏 教学PPT课件

人教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移步换景别有洞天 中国古典园林欣赏 教学PPT课件

苏州拙政园中部 及西部平面图
拙政园“与谁同坐轩”取 自宋代文人苏轼词意,表 达了“与谁同坐?明月、 清风、我”的孤芳自赏的 思想。
苏州拙政园的梧 竹幽居亭构思巧 妙别致的梧竹幽 居亭呈方形,建 筑风格独特,四 面皆有圆形洞门, 景色各异。
苏州网师园“月到风来亭”以少胜多的艺术布局。
寺观园林
苏州拙政园的“小飞虹’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水体有 池、塘、泉、溪、涧和飞 瀑等形式。拙政园的小飞 虹在池中作为架空的桥廊, 既起分隔空间的作用,又 可使两侧景物互相渗透, 从而极大地增强了空间的 层次变化。
苏州留园中的冠云峰是太 湖石中的绝品,集“漏、 透、瘦、皱”四奇于一身, 是中国古典园林置石的典 范。
中国古典园林在造景中,运用对比、衬托、隔景、框景、借景 等手法,使园林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获得小中见大,以少胜多 的效果,给人以景色丰富、视觉变幻的感受。它把人工美与自 然美巧妙地结合,达到了《园冶》一书中所指出的“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的艺术效果。
穿过依虹亭映入眼帘的是 巍然屹立的北寺塔,与拙 政园内景色连成一体,这 就是造因者独具匠心的借 景手的书籍资料,谈谈你对中国古典园 林的了解。
中国古典园林在造景手法和审美追求上有什么特 色?
谢谢观看
中国古典园林主要包括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及寺观园林。作为世界三大 园林体系之一,中国古典园林萌芽于商周,形成于魏晋南北朝,全盛于 隋唐,成熟于宋明清,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并日趋完善,历史悠 久,分布广泛。 以北京颐和园为代表的皇家园林,以苏州古典园林为代表的私家园林, 是我国古典园林的巅峰之作。
私家园林
拙政园全园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中部布局以大水池为中心,是全园的 主体和精华所在。大水池分为南北两个空间,以池中土石垒成的东、西两 个岛山为界。西山建长方形雪香云蔚亭,东山建六方形待霜亭,东西展开、 交相辉映。西山西南隅的荷风四面亭位于水池中央,西桥通柳荫路曲,转 北至见山楼,南桥与倚玉轩衔接。池南筑有四面厅远香堂,其东侧由税杷 园、听雨轩和海棠春坞三个庭院组成,西侧由小沧浪水院、小飞虹廊桥和 香洲石舫组成,以水院与水最为特色,形成富于变化的空间组合。

人教版八下美术 5移步换景 别有洞天 中国古典园林欣赏 课件 (共35张PPT)

人教版八下美术 5移步换景 别有洞天 中国古典园林欣赏 课件  (共35张PPT)

小结:无论是皇家园林、私家园林还是寺观园林,
空间是有限的。因此,在整体布局上,因地制宜、 主次分明;每个方向都能引人遐思,多少采用了对 比、衬托、隔景、框景、借景等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经典案例赏析

拙政园“与谁同坐轩” 拙政园的梧竹幽居亭 西湖的三潭印月
拙政园“与谁同坐轩”
与谁同坐轩:该轩依水而筑,构
类型二
苏州留园一角
私家园林
苏州留园 留园是中 国著名古 典园林, 与苏州拙 政园、北 京颐和园、 承德避暑 山庄并称 中国四大 名园代表 清代风格, 位于苏州, 以建筑艺 术精湛著 称。著名 的留园三 绝“冠云 峰、楠木 殿、及殿 内鱼化石。
楠木殿
冠云峰
鱼化石
山西五台山 ---塔院寺
古典园林分类 三 寺观园林
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古典园 林的种类及代 表作品 了解中西园林的 不同 教学难点 :中国 古典园林在造 景手法和审美 追求上 的特色 中国古典园林的 特点
凡尔赛宫 和 佛罗伦萨
西方园林 整齐划一、 图案均衡 对称,以 人工美风 格为主。
苏州留园
• 中国古典园林是具有诗情画意般的自然山 水式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要素
小结
中国古代园林深受绘画、诗词等艺术的影响, 带有浓厚的诗情画意,无数的能工巧匠、文人 墨客凭借诗意的蔓延和画的意境,把大自然中 的亭台、楼榭、山石、水流、植物书写的浪漫 唯美,若驻足园中,景色变化不断,步移景换; 空间渗透与层次变化,令人留连忘返。
互动探讨
中国古典园林运用了哪些 造景手法?
苏州网师园“月到风来亭”
洞壑深邃而享誉盛名,素有“假山王国”之美誉。
苏州园林拙政园 中的枇杷园
苏州拙政园的 梧竹幽居亭

教案 人教版 美术 八年级 下册 《移步换景 别有洞天——中国古典园林欣赏》

教案 人教版 美术 八年级 下册 《移步换景 别有洞天——中国古典园林欣赏》

移步换景别有洞天——中国古典园林欣赏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种类、基本要素和造景手法;②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点及精神内涵;③学会欣赏中国古典园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摩录像、描述、分析、比较、讨论不同的古典园林,提高学生对中国古典园林的感知联想能力和分析评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加强学生对中国古典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艺术美感的感受力,领会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之美、空间之美、人文之美,增强尊重民族文化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中国古典园林的精神内涵。

教学方法:情境法、对话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视频《红楼梦》中的经典片段《刘姥姥游大观园》,并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知道大观园属于哪一种建筑形式吗?”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导入课题。

(二)新授1.初步感知,欣赏体验PPT出示颐和园、北海公园、苏州园林的图片,引导学生将其分类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

教师再补充寺观园林的图例,讲明中国古典园林的三个种类。

俗话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重点分析以苏州园林为代表的私家园林。

展示苏州园林的图片,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在园林中我们一定会看到什么?”学生回答:自然景物,包括山、水、植物和建筑。

让学生明确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要素。

2.深入探究,交流内化①PPT中展示的中西古典园林(法国古典园林、苏州园林)的图片,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它们不同的风格特点。

引导学生回答:欧洲古典园林对称工整,强调人工之美;中国园林则自由、自然,强调自然之美。

通过中西园林对比,师生共同总结出中国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自然之美”的特点。

②展示园林案例作品,提出问题:在有限的空间创造无尽丰富的园林景观和诗画意境,主要园林造景手法有哪些?学生自由交流讨论。

A.拙政园北寺塔――借景。

教师结合图片简要介绍后,由学生总结造景手法。

美术人教八年级下册(2013年新编)《移步换景 别有洞天—中国古典园林欣赏》教案4

美术人教八年级下册(2013年新编)《移步换景 别有洞天—中国古典园林欣赏》教案4

《移步换景别有洞天—中国古典园林欣赏》教案教学目标: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问答与讨论,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基本要素是山、水、建筑、花木。

体会中国古典园林丰富的空间变化创造出的典雅氛围。

比较深的感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园林意境。

知道今后如何欣赏中国古典园林特有的文化与美感。

教学方式: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

教学手段:以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让学生动手动脑实践,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技术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相关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学生采访片断,提出问题:“我们经常会去游览园林及一些名胜古迹,但是很多人却不知道在园林里看什么。

园林的美到底在哪里?你知道应该如何欣赏中国古典园林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入中国的古典园林。

”(展示图片)二、讲解中国园林分为四大类:皇家园林、私家园林、自然风景名胜、寺观园林。

提问:和西方园林相比,中国古典园林有何特征?三、思考中国古典园林于西方的不同之处:展示图片,阐述中国与西方在自然观、山水观、世界观上有很大差异,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园林的面貌与众不同的重要原因之一。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总结概括:“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计成《园冶》。

概括了中国古典园林的根本特征。

仔细观看照片,同学之间交流讨论。

通过对比观察可以看出中国的园林比较强调自然不像西方园林那样把花木都修剪成几何形状。

教师阐述中国的园林都是由文人、画家、诗人参与完成的。

他们常常深受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的影响,常常从宋元山水画中汲取灵感,常常寓情于景。

展示资料。

1、请找出中国园林的四大造园要素?提问:园林中的水景有哪些?有关的活动有哪些?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教师进行补充。

(重点讲流觞。

湖泊、瀑布、池塘等水景还可以垂钓、泛舟、流觞、采莲等。

)2、园林中的花木起到什么作用?你知道中国园林中的花木有何寓意吗?重点讲解四君子、岁寒三友等中国传统寓意文人情怀的花木。

学生思考并回答园林中的花木可以增添色彩、香气。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美术:移步换景_别有洞天----中国古典园林欣赏PPT文档共26页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美术:移步换景_别有洞天----中国古典园林欣赏PPT文档共26页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美术:移步换 景_别有洞天----中国古典园林欣赏
11、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希腊
12、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托马斯
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 情。——弗劳德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伯克

初中美术_移步换景——中国古典园林欣赏教学课件设计

初中美术_移步换景——中国古典园林欣赏教学课件设计

• (一)讲究
台轩榭的布局。
• (二)讲究
假山池沼的配合。
• (三)讲究花草
的映衬。
• (四)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拙政园
圆明园
中国古典园林是 中国文化的绿洲
拙政园
遇见仿佛是一种神奇的安排,
它是一切的开始。
也希望从今天开始,
《中国古典园林》和大家的 遇见,能够让我们彼此之间,
感受到更多的美好。
下,聘著名画家、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文征明参与设计蓝图,历
时16年建成, 借西晋潘岳《闲居赋》“拙者之为政”句意(有朴实 之人在自家花园为政的巧意)
• 此拙政园400

宅园合一的格局。
取宋代鲍昭《白云》诗“飞虹眺秦 河,泛雾弄轻弦“而命名。朱红色
桥栏倒映水中,水波粼粼,宛若飞虹, 故以为名。虹,是雨过天晴后横跨大
明正德四年1509御史王献臣仕途失意归隐苏州后将其买下聘著名画家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文征明参与设计蓝图历时16年建成借西晋潘岳闲居赋拙者之为政句意有朴实之人在自家花园为政的巧意?此拙政园400?宅园合一的格局
中国古典园林欣赏
“庭院深深深几许”
借景是将园外景象引
入并与园内景象相叠合 的造园手法,也是中国 古典园林最重要的造园 手法之一,这种手法可 弥补空间尺度小且耗费 财力的不足。
障景使园林增添“藏”的韵味,也是造成抑扬掩映效果
的重要手段,因此为历代园林所广泛应用。
考考你的眼力 障景、框景、借景
中国古典园林常见的造景方法
借景、框景 、 漏景、障景、对景
苏州--拙政园简介
• 苏州拙政园最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元朝时为大弘(宏)
寺。 明正德四年(1509),御史王献臣仕途失意归隐苏州后将其买

最新人教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移步换景 别有洞天—中国古典园林欣赏》教案2

最新人教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移步换景 别有洞天—中国古典园林欣赏》教案2

《移步换景别有洞天—中国古典园林欣赏》教案教学目的:理解古典园林空间的意境美,并思考古典园林空间与中国古典艺术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讲解古典园林空间的意境。

教学难点:理解古典园林空间的意境美与中国古典艺术。

教学过程:一、对意境说的理解:1、佛家观点:能知是智,所知是境,智来冥境,得玄即真。

2、王国维观点: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二、古典园林空间的意境美与诗、画的关系:1、古典园林空间刻意追求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2、分析中国古典艺术与古典园林空间之间的渊源。

三、介绍庭、院、园和苑囿的概念:1、庭,以天井为庭,一种极小的内院;2、院,用墙围成的外部空间;3、园,规模上讲比院大,更为重要的是必须通过人工的方法造景,组景。

四、内向与外向手法在古典园林空间的应用及特点:1、四合院、大多数园林建筑采用内向的设计手法;2、大型皇家苑囿的园中园或建筑群,多采用内向与外向相结合的方式;3、少数大型皇家苑囿的建筑群,则采用外向布局的方式。

五、古典园林空间的对比:1、以“欲扬先抑”实现“小中见大”:(1)、层层递进、收放自如;(南京瞻园)(2)、曲径通幽、豁然开朗;(苏州留园)(3)、声东击西、摇曳多姿。

(扬州何园)2、空间对比的不同类别:(1)、空间的大小、主次;(2)、空间的属性:园林、住宅、宫殿;(留园、北海静心斋)(3)、空间的风格:中西合璧。

(北海静心斋)六、园林空间的布局与情节:1、戏剧性;(瞻园、留园)2、线索与暗示;(扬州何园)3、插叙与倒叙;(苏州网师园)七、藏与露设计手法的应用:1、采用欲显而隐或欲露而藏的手法。

2、处理藏与露的关系。

八、古典园林空间蜿蜒曲折的布局特点:1、首先,体现在建筑的布局;2、其次,体现在建筑中的廊;3、再次,山石、水池、路径、桥、墙垣无不尽蜿蜒曲折之能事。

九、古典园林高低错落的布局特点:1、古典园林十分注重顺应自然,顺应地势;2、各种形式尺寸的廊,丰富了建筑的轮廓线;3、有极好的自然地形资源可利用。

初中美术_移步换景——中国古典园林欣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美术_移步换景——中国古典园林欣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过程:一、微课导入,引起学习兴趣。

二、学生自学探究:解决中国古典园林:分类、代表地、特点、造园方法(填表格)三、探秘---造园方法,领会造园方法的巧妙。

探秘造园方法:借出图识图它借的什么?玉泉山玉峰塔拙政园北寺塔借景是将园外景象引入并与园内景象相叠合的造园手法,这种手法可弥补空间尺度小且耗费财力的不足。

典型的借景佳例,如颐和园昆明湖远借西山、玉泉山,拙政园远借北寺塔等等。

框自己体会框景是有意识的设置框洞式结构,并引导观者在特定位置通过框洞赏景的造景手法。

框景对游人有极大的吸引力,易于产生绘画般赏心悦目的艺术效果。

杜甫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则是框景效应的最佳写照。

漏漏景识图又称泄景,一般指透过虚隔物而看到的景象。

虚隔物包括花窗、栅栏和隔扇等。

景物的漏透一方面易于勾起游人寻幽探景的兴致与愿望,别一方面透漏的景致本身又有一种迷蒙虚幻之美。

利用漏景来促成空间的空灵与渗透是中国造园的重要手法之一。

障景、花窗的妙用先抑后扬既遮挡有透露部分景致,引起人们的好奇心理,扩大空间意境,花窗本身如字似画,美不胜收啊!对景是主客体之间通过轴线确定视线关系的造园手法,由于视线的固定,视觉观赏远不如借景来得自由。

对景有很强的制约性,易于产生秩序、严肃和崇高的感觉,因此常用于纪念性或大型公共建筑,并与夹景、框景相结合,形成肃穆、庄严的景观。

找沭河彩虹桥考考你的眼力?图像分段小结借、框、漏、障、对四、求证----求证--带领同学们参观苏州园林的老大---拙政园怎么理解是不是这样?看简介你怎么看御史和他儿子的?谁还参与了设计?是否有他们的踪迹?走着!4·1字--小飞虹--什么是虹?点击----看图拙政园是水园,有水必有桥。

它是苏州园林中唯一的廊桥。

它不仅是连接水面和陆地的通道,而且构成了以桥为中心的独特景观。

它丰富了水面的形态,扩展了水体的层次,使之更显得纵深很大、层次丰富、景观深远。

4·2 同学们,累吗?看!到哪里了?图像识读--觉悟竹子的品格幽幽远、深居人站在其中向外看,犹如四个巨大的镜框镶嵌着苏州园林一年四季的风光:北面青竹石笋,西面嫩荷吐尖,南面梧桐秋雨,东面梅花怒放。

最新人教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移步换景 别有洞天—中国古典园林欣赏》教案3

最新人教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移步换景 别有洞天—中国古典园林欣赏》教案3

《移步换景别有洞天—中国古典园林欣赏》教案一、教学目的:了解中国古代园林的种类、特点及代表性作品,结合实例了解中国造园艺术的原则和具体经验(艺术手法)。

二、教学重难点:园林艺术的艺术手法,欣赏园林艺术的立足点。

1、虽由人作,宛自天开;2、合理划分,善于借景;3、寓情于景,触景生情。

三、课前知识准备:“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是对中国园林美学的经典概括,园林虽然是人为的,但要追求不露人工痕迹的天然美,即所谓“大巧若拙”、“大朴不雕”,中国园林的主要特点是借鉴自然,以多姿多彩的自然地貌为蓝本;尊重自然、与自然相亲相近,即所谓“以真为假”来塑造园林地貌,而且要继承中国传统的筑山理水手法,“做假成真”,使园林地貌,出于自然高于自然。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以至中国文化的出发点与归宿点。

儒、道、法各家对此解释不尽相同,大概“天”是“自然之天”,是“宇宙万物及其运行规律”。

“人”是指“人为”,“人的思想”、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

两者要“和谐、融合、相通”。

四、教学过程:1、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私家园林、皇家园林、寺观园林。

2、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景要素:筑山、理池、植物、建筑、书画。

3、中国古典园林的品位特点: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4、内容结构:(1)、中国古代园林包括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观园林三类。

皇家园林代表作有北京的圆明园、颐和园和北海。

清代乾隆、嘉庆年间为造园的鼎盛时期。

皇家园林布局以江南园林为参照,并以神话传说的东海三神山进行设计、构思,以其博大恢宏的总体气象和宫殿群的特殊政治意义形成自己的特色。

北京皇家园林在近世曾遭受外国侵略者的严重破坏与抢掠。

(2)、私家园林以苏州为最盛,设计以中国山水画为蓝本,追求细腻曲折丰富的变化,形成浓郁的人文环境。

(3)、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积累了丰富的造园经验。

明代计成《园冶》一书对园林选址、布局、叠山、选石、因借等作了系统的论述。

5、教学导入:我们通过实例来了解我国古代园林的造园艺术手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漏景又称泄景,一般指透过虚隔物而看到的景象。虚隔物 包括花窗、栅栏和隔扇等。景物的漏透一方面易于勾起游 人寻幽探景的兴致与愿望,别一方面透漏的景致本身又有 一种迷蒙虚幻之美。利用漏景来促成空间的空灵与渗透是 中国造园的重要手法之一。
障景使园林增添“藏”的韵味,也是造成抑扬掩映效果
的重要手段,因此为历代园林所广泛应用。
考考你的眼力 障景、框景、借景
中国古典园林常见的造景方法
借景、框景 、 漏景、障景、对景
苏州--拙政园简介
• 苏州拙政园最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元朝时为大弘(宏)
寺。 明正德四年(1509),御史王献臣仕途失意归隐苏州后将其买
下,聘著名画家、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文征明参与(有朴实 之人在自家花园为政的巧意)
• 亭内有画家文征明的书额和 对联:“爽借清风明借月, 动观流水静观山。”
“与谁同坐轩”
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
• (一)讲究
台轩榭的布局。
• (二)讲究
假山池沼的配合。
• (三)讲究花草
的映衬。
• (四)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拙政园
圆明园
中国古典园林是 中国文化的绿洲
拙政园
遇见仿佛是一种神奇的安排,
• 此拙政园400

宅园合一的格局。
取宋代鲍昭《白云》诗“飞虹眺秦 河,泛雾弄轻弦“而命名。朱红色
桥栏倒映水中,水波粼粼,宛若飞虹, 故以为名。虹,是雨过天晴后横跨大
地的一架绚丽的彩桥,古人以虹喻桥, 用意绝妙。
悟竹幽居
• 人站在其中向外看,犹如四 个巨大的镜框镶嵌着苏州园 林一年四季的风光:北面青 竹石笋,西面嫩荷吐尖,南 面梧桐秋雨,东面梅花怒放。
它是一切的开始。
也希望从今天开始,
《中国古典园林》和大家的 遇见,能够让我们彼此之间,
感受到更多的美好。
中国古典园林欣赏
“庭院深深深几许”
借景是将园外景象引
入并与园内景象相叠合 的造园手法,也是中国 古典园林最重要的造园 手法之一,这种手法可 弥补空间尺度小且耗费 财力的不足。
沧浪亭借葑溪水
框景是有意识的设置框洞 式结构,并引导观者在特 定位置通过框洞赏景的造 景手法。框景对游人有极 大的吸引力,易于产生绘 画般赏心悦目的艺术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