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赏评课,“不教之教”的习作之旅-2019年精选文档

合集下载

小学习作课评课稿

小学习作课评课稿

‎‎‎‎小学习作课‎评课稿篇‎一:‎小学作文‎评课稿评‎课稿‎1、本节‎课教师重视‎了口头作文‎的训练,通‎过教师得当‎的引导,学‎生滔滔不绝‎,虽然说得‎不是太好,‎但毕竟学生‎表达的是自‎己的真实情‎感,表达的‎是自己参与‎活动后的真‎情体验,当‎然这也与教‎师平时的训‎练也是分不‎开的。

‎‎2、教师‎处处重视对‎学生自信心‎的树立上,‎学生说不好‎,教师鼓励‎学生说;学‎生说到精彩‎出,哪怕一‎个词语,教‎师都会用欣‎赏的眼光赏‎识他或用恰‎如其分地语‎言夸赞他,‎所以整堂课‎学生兴趣浓‎厚,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3、教师‎引课自然,‎从上一篇的‎习作引到本‎篇习作,环‎环相扣,节‎奏流畅,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感受,‎令听者回味‎无穷。

‎‎4、本节‎课教师敢于‎大胆创新,‎打破了以往‎单一的教师‎把提纲罗列‎在黑板上,‎学生被局限‎在教师的框‎框中去完成‎习作的教学‎模式,本节‎课教师根据‎自己独特的‎教学设计,‎课堂上展示‎了自己朴实‎的教学风格‎。

‎5‎、教师能把‎握住习作的‎重难点,通‎过让学生反‎复读习作要‎求,圈画习‎作中的重点‎词语,教给‎了学生审题‎的方法。

‎‎ 6、课‎堂上教师处‎处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将学‎生带进了作‎文课,让学‎生轻松走进‎作文课。

‎‎ 7、《‎语文课标》‎中指出,不‎同学段的写‎作都要有真‎实、丰富的‎材料,本节‎课教师做到‎了,她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有‎目标地让学‎生收集所需‎要的材料,‎做到了真实‎。

‎8‎、教师课前‎准备充分,‎如提前准备‎的若干个水‎杯、暖水瓶‎、蒙眼睛用‎的毛巾等,‎这些材料看‎似信手拈来‎,实则是用‎心良苦,目‎的是通过这‎些材料,激‎发学生参与‎游戏活动的‎兴趣,从而‎为后面的写‎作做好储备‎工作。

‎‎9、教师‎的教态自然‎、语言亲切‎而简练,课‎堂气氛宽松‎而活跃,教‎师指导得轻‎松,学生说‎得也很轻松‎,在轻松地‎氛围中,学‎生潜移默化‎地有了写作‎的素材。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公开课听课反思评课稿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公开课听课反思评课稿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公开课听课反思评课稿
写作文学生们最不喜欢,要么无话可写,要么有话写不出。

同时对于老师来说,如何指导学生习作也是最头疼的问题。

针对这一情况,9月16号我校组织了语文习作教学公开课活动,其间聆听了不同年级、不同老师的作文课,收获良多,下面就谈谈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吧。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李占峰老师那节用“好像在说”看报道,写故事。

这节课虽说是照搬了名师的课堂实录,但李老师能根据本班学情做适当的调整,特别是写作前做了大量的铺垫,比如出示图片,对比优劣范文,分层出示场景及文字,使学生心里想写的话呼之欲出,让写作变得仿佛水到渠成。

李娇娴老师执教三年级第一单元的习作《我的课余生活》,对于初写作文的学生来说,真的是一节非常好的入门课。

在这节课上,孩子们学会了选材、定题目、如何构段,以及段的格式,标点符号的运用。

这节课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写作的兴趣和愿望,并且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车艳丽老师执教的是《美丽的校园》注重学习习惯的养成,并立足课堂,进行写作方法指导,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同时评价学生的语言贴切、朴实,自然,对我感触也很深。

通过此次赛课,我对语文习作课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要培养学生去有意识的修辞炼句,善于发现、善于反省和领悟情感的能力。

而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老师多练内功,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习作教学,我们永远在路上!。

习作指导课的评课稿

习作指导课的评课稿

习作指导课的评课稿习作指导课的评课稿在平平淡淡的学习中,很多人都经常追着老师们要知识点吧,知识点在教育实践中,是指对某一个知识的泛称。

哪些知识点能够真正帮助到我们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习作指导课的评课稿知识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习作指导课的评课稿篇1王老师这堂课习作指导课的设计有两大优点:一是例文的解读分析,二是开放式的修改。

这两点给我的触动最大。

上课一开始,王老师就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进行自我介绍,大胆打破形象,从自己的名字、长相导入。

既营造了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又让学生明白抓住特点来介绍自己的方法。

接下来,王老师进一步揭短——一篇范文《贪吃险些送了命》,引导学生明白详略得当、刻画细节的习作方法。

紧接着放手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通过一件事来写自己的特点。

接着的习作讲评就更具特色。

第一环节,《猜猜他是谁》老师读学生习作,学生猜作者。

这样对广大的学生来说,是激趣;对作者本人是激励。

同时在听读当中强化了“要抓住特点”来介绍的意识。

第二个环节叫《精彩题目集锦》。

屏幕出现一系列题目,比如《女飞毛腿》、《胆小如鼠》一看题目就知,有侧重写长相的、有侧重写性格的、有侧重写兴趣爱好的,也有些人把两三个方面结合起来写的。

这样就让学生明白,可写的太多了。

有些呢,学生自己还是没有想到的,如果再写自己的作文,还有更多可写的,这既是展示,又拓宽了写作的思路。

第三个环节,指导学生怎样修改。

王老师选择了一个并不优秀的习作进行修改。

先是鼓励学生大胆地读习作,师生一起来修改,共同评议,省时高效的交流,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一个个独有的我,真实的我。

这是最具体、最生动的怎样写的指导。

在真切感受之后同学之间互相改,自己改。

作文修改是学生作文的重要一关。

学生的创造激情来自于教师的鼓励。

如果一个学生用心写出来的作文,教师简单得给予否定,学生会十分失望。

王老师在这堂作文教学课中十分重视这个环节,并采取开放式地修改,师生共同修改,学生互相修改。

作文赏评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作文赏评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作文赏评课教学设计及反思第一篇:作文赏评课教学设计及反思由于学生刚刚接触作文,因此本册的习作教材以“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实践、体验”为宗旨,以片断教学为主,在内容安排上富有儿童情趣,在呈现形式上力求多样性,在操作练习上提供多种选择,在习作评价上要求适度,以便让学生轻松自由地走近习作的初始阶段。

三年级孩子刚刚进入习作的门槛,教学目标要求本年段主要是培养孩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良好习惯,让孩子乐于书面表达,增强孩子习作的自信心。

因此我上课伊始就以孩子最喜欢的动画导入,激发孩子的兴趣,给这节课开设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在课堂上我结合范文“找饿”引路,帮助学生明确本次习作内容的要求。

通过让学生摆玩具,创设玩具情境,来大胆想象故事情节,并且做充分地口头表述,为下节课的写作奠定基础。

然后我又拿出一节课让孩子当堂习作,在有效的时间内及时把自己的构思写下来,在习作过程中对于孩子出现的共性问题我进行分类集中引导,提出修改意见,让他们进行自改,而对个别习作有困难的同学,进行面对面、一对一的指导,让他们能够顺利完成习作,去除畏难心理。

在正式进行赏评之前,我先衔接习作指导课中的玩具情境,把学生很快地拉回到他们所创设的童话世界中,然后我就引领学生赏评一篇优秀习作,在赏评中我引导学生通过互评表和回忆习作内容的要求要帮助学生抓住赏评要点,掌握习作评价的方法,在赏评中吸取经验,取长补短。

紧接着我出示了学生习作中一些比较新颖的题目,通过这些新颍的题目,又抽拽出一些孩子的习作,不但可以给孩子作文命题方面找到范本,打开思路,还可以继续对习作进行全面的赏评,可谓一举两得。

在学生交流佳作的过程中,我对孩子渗透一些写作方法的指导和点拨,有意浮现本次习作的训练重点即大胆想象,完整叙事,描写生动有趣。

第二篇:作文赏评课教学设计与反思作文赏评课教学设计与反思作文赏评课教学设计与反思由于学生刚刚接触作文,因此本册的习作教材以“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实践、体验”为宗旨,以片断教学为主,在内容安排上富有儿童情趣,在呈现形式上力求多样性,在操作练习上提供多种选择,在习作评价上要求适度,以便让学生轻松自由地走近习作的初始阶段。

小学作文指导课评课稿范文模板

小学作文指导课评课稿范文模板

小学作文指导课评课稿范文模板一、评课目的。

本次评课的目的是为了帮助老师们更好地指导学生写作文,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通过评课,我们将重点关注学生的写作思路、表达能力和语言运用,为老师们提供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指导意见。

二、评课内容。

1. 学生写作思路。

在评课中,我们将关注学生的写作思路,看他们是如何构思作文内容的。

我们将重点关注学生的选题能力、写作逻辑和故事情节的连贯性。

2. 学生表达能力。

学生的表达能力是写作文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将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是否准确、生动,是否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3. 语言运用。

评课中我们还将关注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包括词汇选择、句式结构和修辞手法等方面。

我们将重点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是否地道、丰富,是否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三、评课流程。

1. 学生作文展示。

首先,我们将请学生们展示他们的作文,让全班同学一起欣赏和学习。

老师们也将认真阅读学生的作文,做好记录和评价。

2. 老师点评。

接下来,老师们将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

老师们可以就学生的选题、写作思路、表达能力和语言运用进行评价,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

3. 学生自评。

最后,我们将请学生们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自我评价。

学生们可以谈谈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之处,以及对老师们的点评意见的认识和看法。

四、评课总结。

通过本次评课,我们希望能够为老师们提供更好的指导方法和教学思路,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提高写作水平。

同时,我们也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评课认识到自己在写作方面的不足之处,并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提高。

五、评课效果。

通过本次评课,我们相信可以为老师们提供更有效的教学指导,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提高写作水平。

我们也相信学生们能够通过评课认识到自己在写作方面的不足之处,并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提高。

希望本次评课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为学生的写作能力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作文写信听课评课

作文写信听课评课

作文写信听课评课《作文听课评课:一场奇妙的学习之旅》篇一《有趣的写人作文课》我一直记得那次超有趣的作文课,主题是写人。

老师一进教室,就说今天咱们来找找身边隐藏的武林高手。

这可把我们都弄懵了。

接着老师没直接开讲,而是让班长先上讲台。

班长有点不知所措地走上去。

老师说:“现在大家观察班长30秒,找他独特的地方。

”同学们一下子都瞪大了眼睛。

我看到班长的手一直紧紧地握着衣角,那衣角都被他揉得有点皱了。

30秒一到,同学们就七嘴八舌说起来。

“他抠衣角,很紧张的样子。

”“他站得笔直,像个小士兵。

”老师听了点点头然后说:“这就是人物的细节啊,抠衣角这个小动作就能看出来他有点小紧张,这就是能让写出来的人物活灵活现的小秘密。

”然后老师就开始讲写人的要点,从外貌到性格,再到通过事情展现性格。

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个小男孩,头发乱乱的,眼睛大大的,用来代表外貌描写的部分。

我们都笑称像个小哪吒。

在讲通过事情写人时,老师让我们回忆和小伙伴之间的趣事。

我就想到了上次和同桌抢铅笔,他脸憋得红红的,眼睛瞪得老大,一手死死护住铅笔,那模样像在守护绝世珍宝。

我把这事一说,老师都笑了,还夸我观察仔细。

通过这堂课,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写人要这么细致地观察才行。

篇二《写景作文中的发现》写景作文课那可是一堂难忘的课。

老师带我们到校园里,说这堂作文课就在这儿上。

我们都兴奋得像出笼的小鸟。

一到校园的花园,老师就问我们觉得花园像什么。

有人说像个大调色盘,五颜六色的花盛开着。

老师点点头然后站在一朵盛开的月季花前说:“现在大家凑过来,好好看这朵花,别走马观花啊。

”我蹲下身子,仔仔细细地看。

我发现花瓣并不是平整的,有微微的起伏,就像小波浪一样。

花瓣上还有细细的绒毛,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花蕊那里,有几只小蚂蚁在爬动,像是在探索新的世界。

老师说:“这就是写景啊,不是只说这里有花有草,要看到这些细致的东西。

”老师又指着旁边的一棵大树,树上有个鸟窝。

老师让我们想象住在鸟窝里的小鸟早上醒来看见的画面。

关于五下游记作文的评课稿

关于五下游记作文的评课稿

关于五下游记作文的评课稿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五下游记”的课文评析。

说到这个课文,咱们可得好好掰扯掰扯。

这篇文章呢,讲的是小作者在一次有趣的旅行中的奇妙经历。

你们说说,这不就跟咱们平常的“周末短途游”差不多么?不过呢,小作者这次旅行可不简单,算是小小探险,加上几分神秘。

咱们从这篇文章的结构说起。

首先,文章开头简直就像我们做旅行前的准备工作——背包、地图、饮料、照相机,一样都不能少。

小作者用幽默风趣的笔调给我们勾勒出了一副副生动的旅行场景。

读到这些,我都感觉自己跟着小作者一起穿越森林,跨过小河,仿佛自己也是个探险家。

咱们再聊聊人物吧。

文中,小作者和几个小伙伴的互动可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比如小明,他那叫一个热情,不停地拿着地图指来指去,仿佛自己是导游;还有小红,总是担心这个,担心那个,生怕他们迷路。

真是搞笑,仿佛我们班的小红变成了大大的小红。

然后,有一个场景我特别喜欢——他们在河边休息的时候,小明突然大喊:“哎呀,我的水壶掉了!”大家赶紧围过来,结果发现水壶根本没掉,还是挂在小明背包上。

这时,小红翻了个白眼,调侃道:“哟,你是怎么了?是不是梦游了?”这一幕让人笑得不行,仿佛回到了一段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

还有就是那段描述风景的文字,真是美得不像话。

作者笔下的山清水秀,仿佛我们自己也能感受到那种宁静和美好。

尤其是那段描写夜晚星空的文字,简直让人想立刻去外面仰望星空,感受那份静谧和神秘。

不过,作为一篇游记,当然不能只讲风景,还得有点“旅行中的小意外”来调剂调剂。

像小伙伴们迷路的那一幕,虽然看似有些小麻烦,但正因为这些小插曲,才让旅行更有趣,也更有意义。

总的来说,这篇“五下游记”真是写得活灵活现,读来让人身临其境。

不论是那些搞笑的对话,还是生动的场景描写,都让人忍不住笑出声。

就像是我们去旅行时,偶尔发生的小趣事,都是旅行中最珍贵的回忆。

好了,今天就说这么多。

大家有没有觉得,这篇游记是不是让你们也想去计划一次属于自己的冒险旅行呢?我可是已经迫不及待要整理行李,去寻找下一个神奇的地方了!。

四下游()作文评课

四下游()作文评课

四下游()作文评课
这节作文课太酷了!大家写的东西都好有趣,好像每个人心里
都有一个秘密花园,用笔写出来就开放给大家看了。

哈哈,小明写的那个故事,简直让我笑出眼泪!他笔下的角色
就像活的一样,搞笑又可爱。

看得我都想加入他的世界,一起冒险了。

小红写的那篇呢,太感人了!她的文字像细水长流,娓娓道来,让人心里暖洋洋的。

读完以后,我感觉好像和她一起经历了那些美
好的时光。

哎,不过我也有点犯愁。

我写的那篇好像没什么亮点,有点平淡。

但老师和同学们还是鼓励我,说慢慢练,会越写越好的。

我觉
得也是,毕竟写作这事儿,急不得。

总的来说,这堂作文课真是收获满满!看到大家那么努力,我
也更有动力了。

下次,我要尝试写出更有趣、更有深度的故事,让
大家刮目相看!。

探险之旅作文公开课点评与建议语文

探险之旅作文公开课点评与建议语文

探险之旅作文公开课点评与建议语文1.对人物形象缺少多角度的刻画,不过选用了某一狭小的题材,片面地展现了人物某一方面的性格特点。

2.可以选择生活中拥有典型意义的题材,事件的代表性较强。

3.选材新奇独到,不附平凡,一扫迁俗之气,令人耳目一新。

4.虽述平时事,但剖析透辟合理,理性发掘较深,凸现了事件的实质。

5.事件虽小,但反应出较深刻的道理,拥有必定的广泛性。

6.从多方面多角度选材,充足表现了人物的个性特点,人物形象丰满。

7.语言朴实,感情平凡,情义不够深切。

8.感情过于浓郁,不似有感而发,反倒是卖弄风骚,自作多情。

9.感情缺少深度,未能以景传情,未能由事生情,虽暗藏于文中,但未能深入发掘。

10.心理刻画不够生动详细,未能有力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态度,好恶观。

事理:频频从不一样角度,不一样方面来重申作者的看法,说理充足透辟,立意鲜亮。

11.引用名人名言经典案例,拥有较强的说服力,更能有力地表达作者的看法。

12.论据充足有力,剖析透辟合理,真理性较强。

13.例证丰富,选材适当,描述详略适当,较具说服力。

14.感情浓郁,如火山喷发,泪泪而出,能深深感动读者。

15.感情诚挚,情义浓浓,似香醇美酒,令人不饮而醉。

16.感情真切自然,无装腔作势之嫌,以平凡心现真切情。

17.内心过程真切细腻,人物的想法态度在读者眼前一览无遗。

18.感情真切细腻,语言动人至深,确是发自作者内心的肺腑之言。

19.从自我反省中追求人生得失,在悔过中表露真情,字句铿锵有力,震惊人心。

20.语句通畅,句意流利,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亮,语言表达能力较强。

作文评课万能稿

作文评课万能稿

作文评课万能稿《作文评课万能稿》篇一《那次难忘的旅行》咱来评评这篇关于《那次难忘的旅行》的作文。

这篇作文一开篇呢,就直接点明了要去的地方是桂林。

这个开头虽说简单直接,但给人一种很干脆的感觉。

就像我上次去超市,心里就想着我要买可乐,进去就直奔可乐货架,这种直白有时候还挺有效的。

作者在描写桂林山水的时候,那个画面感还是挺强的。

比如说“漓江的水清澈见底,能看到水里游动的小鱼,水草就像在水底跳舞一样”,这让我想起我去海边的时候,海水也是那种清澈的蓝。

我小心翼翼地走进浅水区,那种海水抚摸着脚丫的感觉,痒痒的。

而在这篇作文里,作者对漓江山水描写的细致程度,就好像把我带到了那艘游船上,我仿佛也能看到周围的美景。

不过呢,这篇作文也有些小瑕疵。

在描写途中的美食的时候,一笔带过有点可惜。

就像我去旅游,当地的美食可是很大的一个亮点,要是不仔细讲讲,就像吃了一顿大餐但没品出味道。

结尾的时候作者只是简单说了句旅行很开心就结束了,有点仓促,要是能再回味一下旅途中印象最深刻的某个画面,像我每次旅游回来还总是想念途中偶然看到的那片绝美的夕阳,那就更完美了。

篇二《我的好朋友》这篇写《我的好朋友》的作文挺有趣的。

作者先介绍了好朋友的外貌,“他长着一头像鸟巢一样乱乱的头发,一双大眼睛总是透着机灵劲儿”。

我就想起我小时候一个朋友,头发也总是翘起来乱乱的,看着特别可爱。

当作者讲到和好朋友一起做的恶作剧时,真的是充满乐趣。

就像有一次我和我朋友偷偷拿小石子放到了爱吹牛的同学的书包里,当然这不是什么很好的恶作剧啦,但现在想起来还觉得特别搞笑。

这里文章写得特别生动,感觉作者和朋友之间那种调皮捣蛋的劲儿都要从纸面上冒出来了。

但作文里也有个问题,就是在描写好朋友的性格时有点乱。

一会儿说他很勇敢,不怕虫子,一会儿又说他很胆小,不敢关灯睡觉。

这就有点像我组装玩具,零件到处乱放,结果怎么都组装不出来。

而且到后面讲两人的友情的时候就很平淡,没有那种特别感人或者令人印象深刻的事件。

小学游记作文评课稿模板

小学游记作文评课稿模板

小学游记作文评课稿模板小学游记。

我们小学三年级的同学们,最近进行了一次难忘的校外游学活动。

这次活动让我们有机会走出校园,亲身感受自然的美好,也让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收获了很多快乐。

今天,我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下这次游学活动的经历。

出发的那天,我们一早就聚集在学校门口,兴奋地等待着出发的指令。

老师和家长们一起带领我们,走上了前往目的地的大巴车。

在车上,我们互相交流着对这次活动的期待和兴奋,有的同学还唱起了歌曲,整个车厢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经过一段时间的行驶,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一座美丽的山。

这座山被绿树环绕,清澈的溪水从山脚流过,让人感到十分清新宜人。

我们迫不及待地跳下车,开始了我们的探险之旅。

首先,我们来到了山脚下的溪水旁。

我们脱下鞋子,光着脚丫踩在溪水中,感受着清凉的触感,欢快地玩耍着。

有的同学还捡起了溪水里的小石子,玩起了扔石子的游戏。

我们在溪水边度过了愉快的时光,享受了大自然的美好。

接着,我们开始了登山的征程。

沿着山路小心翼翼地向上走去,我们时而听着鸟儿的歌声,时而感受着微风的拂过,心情愉悦。

在爬山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各种各样的植物,有的是高大挺拔的树木,有的是绚丽多彩的花朵,还有的是新鲜美味的野果。

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很多植物的知识,让我们对大自然有了更深的了解。

终于,我们登上了山顶。

站在山顶远眺,我们可以看到整个山脉的美丽景色,还可以感受到清新的山风。

我们纷纷拿出相机,记录下这美丽的瞬间,留作永久的回忆。

在山顶,老师还给我们讲解了一些山的知识,让我们对山有了更深的认识。

下山的路上,我们又看到了一些有趣的景物。

有的同学发现了一只小松鼠,它在树林里跳来跳去,活泼可爱。

有的同学捡到了一块漂亮的石头,决定把它带回家当作纪念。

我们在下山的路上,不仅享受了大自然的美景,还收获了许多有趣的事物。

最后,我们回到了校车上,满载着快乐和回忆。

在回程的路上,我们不停地谈论着这次游学活动,分享着彼此的感受和收获。

我们感谢老师和家长们给我们这次宝贵的机会,也感谢大自然给我们带来了如此美好的体验。

《学写游记》习作课评课稿

《学写游记》习作课评课稿

《学写游记》习作课评课稿
在语文组的活动的安排下,听了郭老师的《学写游记》一课,听后感受如下:
一、郭老师上课思路非常清晰。

上课一开始由旅游照片导入,问学生都去郭什么地方,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是景?是人?还是其他?真实记录了自己的游览见闻和感受,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经典之作《梅雨潭的绿》,并让学生美读课文,说出文章之美及原因。

这样使学生在经典游记中深刻形象地掌握了游记的要领。

此教学环节看似朴实简洁,却不失为学生领悟作文写法的妙招!
二、在教学时教师关注到了写作方法的指导引入。

因为本篇是游记,郭老师边跟学生聊旅游边归纳游记的写作方法:
1、景美(巧抓特点,巧用修辞)。

2、人美(关注人事)
3、理趣(融入思考)
三、巧妙设问,抓住特点感悟
朱自清的散文,集中体现出游记体的特点,作者既通过多种修辞描写梅雨潭的绿,又将自己的切身感受诉诸笔端,将游程、见闻和感受有机结合起来,是中年级学生学写游记的优秀范本。

郭密老师引领学生整体把握游记特点,出示经典范文之后,直接切入游记写作进行教学。

从游记的特点入手,深入引导学生探究如何写作游记?此问题直接从探究游记写作,设问目标明确,任务集中,便于学生体悟写法,迁移运用。

“不教”之难,该如何破解——我所接受的习作启蒙教育

“不教”之难,该如何破解——我所接受的习作启蒙教育

“不教”之难,该如何破解——我所接受的习作启蒙教育作者:孙小冬来源:《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19年第12期孙小冬孙小冬,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

现任教于江苏省昆山市花桥中心小学校。

致力于“儿童本位、生活本位、表达本位”的“‘三位’作文”研究近20年,著有《诗满花桥》《倾听与改变》《从“做文”到作文》等。

潘新和教授认为,习作难教,其根本之难不在“教”,而在“不教”,难在“发现、顺应、养护他们(学生)的言语天性与个性、潜能与才情,让他们的言语生命得到最大发展”。

在我看来,潘教授的这段话至少表达了两层意思:第一,习作教学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可教的,如文辞规范、谋篇布局等。

一部分是“不教”的,即涵养、发展儿童言语生命的根基。

“可教”的加上“不教”的才是完整的习作教学。

第二,“可教”的部分不难,目前已经形成了基本共识,难的是“不教”的部分,亟待我们的关注和研究。

那么,如何破解“不教”之难呢?也许从我所接受的习作启蒙教育中能够得到一些启发。

1970年,我出生在江苏南通一个非常偏僻的乡村。

我的父亲沉默寡言,但母亲简直就是《月光启蒙》中孙友田母亲的翻版,她能说会道,是个唱民歌民谣、讲故事的高手。

一点都不夸张地说,我是在母亲的歌声和故事中长大的。

母亲理所当然地成了我习作的第一个启蒙老师。

在我们那个年代,像我这样的家庭,是没有机会接触到古典诗词以及各种读物的,但我并不遗憾,因为母亲的《孟姜女哭长城》《九斤姑娘》等一点儿也不比那些经典逊色。

而且我觉得,跟古典诗词、经典读物相比,这些民谣和故事似乎跟儿童的世界更加接近,更容易被儿童所接受。

当然,母亲从来没有、也不会像现在的一些父母那样要求我在规定的时间内背出一首民谣、学会一个故事。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只是唱(讲)给我听,同时也唱(讲)给她自己听;我也只是听,有时候也跟着哼唱、跟着讲。

——我与民间文学的初遇没有感受到任何压力,所以,我自然地接受了它、爱上了它,并因此一步步走进了阅读和写作的大门。

作文教学评课

作文教学评课

作文教学比较讲究学生的探究学习过程,肖老师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入习作教学中。

她以丰富的语言\巧妙的设计,通过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使之自觉积极的进入习作状态,活跃思维,诱发情感,调动积累.完成取材。

组织学生通过阅读例文,合作讨论来达到本节课的效果.可谓事半功倍.人们常常谈到的授之以“渔”,不授之以鱼。

到底什么是渔?我想这肖老师的习作教学课已经明显地告诉我们,学生生活中的积累其实不少,但是他们不知道如何将自己的积累生动地表达出来,于是就开始一味地模仿优秀习作,而写出来的所谓的“习作”是失去了真实的自我的习作,是将他人的生活经验在自己身上大量的复制。

如何开发与挖掘学生身上的习作的素材呢?肖老师在习作教学中,将习作的入门点指点给孩子们,让学生领悟到习作表达的方式,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自己的的话,如:二)、要打开思路。

回忆思索的时空要宽阔:学校、家庭、社会、现在和过去。

倾诉的对象:父母、老师、同学、亲友;表达的形式要多样:问候、致意、歉意、结实、诉说委屈或提出建议等。

情感要真实自然。

表达自己的感情。

我们的孩子这样才是真正的自己在捕鱼,才能真正捕到自己的鱼。

肖老师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入习作教学中。

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使之自觉积极的进入习作状态,活跃思维,诱发情感,调动积累.完成取材。

组织学生通过阅读例文,合作讨论,探究“这样几个问题:(1)赵洁在文中对老师说了什么?(2)从哪些词句中能够体会作者的感受?(3)猜一猜,老师读了这篇文章后,可能会说什么?做什么??”这样学生通过切身体验,发现总结出习作的方法,建构起自己的思路。

本次作文教学设计,能按照“激情导入—研读例文—帮助挖掘学生内心情感世界指导表达—学生练写”习作的思路展开教学。

值得学习的是开头的激情导入。

“同学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会有一些心事,有很多话想对别人说,可是又不方便当面讲,憋在心里却又挺难受。

这该如何是好呢?请大家帮忙想想主意。

习作赏评课,“不教之教”的习作之旅--例谈我校青年教师的习作赏评课

习作赏评课,“不教之教”的习作之旅--例谈我校青年教师的习作赏评课

习作赏评课,“不教之教”的习作之旅--例谈我校青年教师的
习作赏评课
王晓燕
【期刊名称】《小学教学参考》
【年(卷),期】2016(000)025
【摘要】习作赏评课,立足一个“赏”字,通过真诚欣赏学生,在赏评中唤醒写作种子,激发学生自觉表达,同时紧扣文体特征,在赏评中夯实写作方法:在赏中导,在赏中评,在赏中改,在赏中写。

通过习作赏评,师生共同经历丰满而多元的习作旅程,从而达到“不教之教”的美好境界。

【总页数】3页(P73-75)
【作者】王晓燕
【作者单位】江苏昆山市第一中心小学 215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23.2
【相关文献】
1.习作赏评:讲评课的美丽转身 [J], 吴云环
2.赏童言童画悦童心童真——关于美术习作赏评课的教学尝试 [J], 陆扬
3.赏评融合,修改完善——小学高年级习作讲评课教学策略探析 [J], 许洪建
4.听美·赏美·懂美——小学中高年级习作例谈 [J], 赵瑞萍
5.让习作赏评课为学生成长奠基 [J], 王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看张祖庆老师的“习作赏评课”

我看张祖庆老师的“习作赏评课”

我看张祖庆老师的“习作赏评课”我看张祖庆老师的“习作赏评课”“赏”里藏乾坤习作新天地——我看张祖庆老师的“习作赏评课”写作教学“教”与“不教”,在当下的中国语文界颇有争议。

原北师大教授刘锡庆先生的观点是作文教学有三个方面:“一是能够教的,字、词、句、段、语法、修辞、逻辑和语言,但这几个方面与作文好坏不是关键;二是半能教的,主要指:观察能力、体验能力、思考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但能力不能直接传入,只有通过反复的训练才能吸纳,这比第一条‘能教的’更为重要;三是不能教的,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才气和灵气,胆气和生气。

”初读张教授的这段话,我和大部分一线教师一样,心一下子凉了半截——作文教学中最为重要的才气和灵气反正也是教不会的,干脆就放任自流。

当然,也有不少专家和老师认为习作是需要教的。

杭州叶黎明博士在《作文教学内容新论》一书中,指出习作不仅可教,而且要科学合理地教。

那么,习作究竟能不能教呢?听张祖庆老师上《一个有魅力的人》习作赏评课,我对“习作可教”这个观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张老师在千岛湖儿童作文研习营上,曾阐述过关于作前指导与作后评讲的关系,他认为“所有的作后讲评,都是下一次习作的作前指导,习作课,没有必要很人为地分为‘作前指导’与‘作后讲评’。

一语点醒梦中人!张老师的“赏评课”,正是基于“作前指导和作后评讲”一体化理念的崭新实践,他的关于习作赏评教学的独特见解和成功实践,较好地回应了“习作是否需要教”的观点,使人有一种“拨开云雾见明月”之感。

一、赏评:“不教之教”的习作新视点张祖庆老师关于作文赏评的独特见解和成功实践让我对刘锡庆先生的观点有了新的解读。

张老师在访谈中,一再强调“欣赏”在儿童习作中的重要性。

是的,“欣赏、唤醒、鼓舞”,更侧重于激发儿童的习作内驱力。

我想,人的才气、灵性、胆气不是老师可以教会的,但却可以被老师“赏”出来。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要求要将作文教学的重点放在写作的兴趣和自信的培养上。

也说张祖庆的“习作赏评课”

也说张祖庆的“习作赏评课”

也说张祖庆的“习作赏评课”2015-05-14 06:44:45|最近张祖庆老师提出了“习作赏评课”的教学概念,我觉得在小学阶段,这种提法是合适的,原因有二:小学是儿童学习写作的起始阶段,激发儿童的写作兴趣首当其冲,而“赏评”就是一种很好的激励方式;其次,对于儿童的言语,身处成人世界教师最好的姿态就是亲近与赞赏,让儿童的语言在童年世界里“多飞一会儿”,柔软地走向“规范表达”。

但是,我以为,“赏评”不应该代替“讲评”,两者从逻辑上看是属种关系,“讲评”相对于“赏评”是一个更为上位的概念。

“赏评”应当包含在“讲评”之中,“赏评”只是“讲评”的一种方式而已。

根据张老师的理解,“赏评”的核心是“赏中有导”——“ 师生真诚欣赏,发现习作亮点,提炼写作方法,在‘欣赏’的过程中,孩子们明白了习作方法。

”这就意味着,在张老师的倡导的“习作赏评课”中,只能关注儿童“习作亮点”,旨在“亮点”中探求背后隐藏的写作知识和技能。

可是在《一个有魅力的人》案例中,张老师主题先行,出示了第三个知识“小贴士”——“让主人公张开自己的嘴巴说自己的话”时,随之呈现了这样一个习作片段:“戴老板”还真有能耐,一声不吭。

马健达用出了他的杀手锏——“不烂之舌”。

重复地吼着:“赔钱!赔钱!赔钱!”边说还边做着鄙视的手形。

戴老板终究是人,忍耐度也是有限的。

总算站起来,摇摇手,摆摆手,说:“服了你了!”说完,极不情愿地交出了三十元钱,换得一时的安宁。

马健达笑开了花,终于不再纠缠。

紧接着他抛出了这样一个讨论话题:“‘赔钱!赔钱!赔钱’,难道这六个字就能写出他的不烂之舌吗?”教学似乎不是从“欣赏”开始的,而是从“问题”入手的;教学也不是由“赏”走向“导”,而是由“导”走向“评”。

实践表明,“赏评”只是张祖庆习作讲评课的一部分,不具备“赏评课” 的完整课型;“赏评”只是张祖庆不可或缺的一种教学姿态,并不能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张老师认为,“模式化的作文讲评课,最大的问题是‘文体特征缺失’”,我深以为然。

习作评课稿

习作评课稿

《---我想对你说》习作指导教学评课执教者胜利小学张艳春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

积极倡导“用我手写我心”,让儿童作文回归生命本真,在习作过程中真情投入和倾情投入。

呼唤儿童作文的生命。

张老师的这节习作指导课《---我想对你说》,放下了对孩子的束缚,积极创设自由表达的环境,孩子们在充满灵性的课堂里,自由写作、自由挥洒,得到心灵的释放的自由和幸福。

一、发掘“材”源、独具匠心张老师能充分理解教材,把握教材,制定了本次作文课的教学目标。

课伊始,张老师让学生回忆本单元课文内容,说一说那篇课文里的内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引出习作内容——我想对你说。

激发学生对本单元内容的回忆和思考,简短的导入语富有回味的表达语气,顺理成章地激发了孩子们表达的强烈欲望。

张老师正是关注了学生的学习经验,用恰当的语言唤起了学生的心灵,给学生提供有话可说,有感可发的舞台。

二、块状呈现、浑然天成张老师围绕“对谁说,说什么,怎么说”设计了几个环节:审题,明确要求;挑选,定准对象;提炼,确定中心;选材,范文引路;布局,编写提纲。

每一个环节设计,都别具匠心。

在指导学生审题时,老师从内容入手,让学生以读领悟,明确要求。

使学生带着问题去边读边思考,深刻领悟题目的任务和要求。

同时,把学习自主选择权交还学生,尊重学生的学习。

教师引导学生细心选择材料时,张老师引导学生几个方面来选材,给学生开了个头,插了个路标,再让学生列举出来,打开了学生生活积累的仓库,消除了习作的畏惧感。

学生的习作素材就会大大丰富,也给那些平日里不善积累、不乐于观察的孩子一个个鲜活的范例,激起了学生倾诉的欲望,有效地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

教师再作补充,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三、注重自主、体现互动教学成功的因素除了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掌握详实材料外,关键是如何在教学中架设一条通向知识彼岸的桥梁,老师能够利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游刃有余地驾驭课堂。

我们的语文教学要求遵循和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本节课的设计就集中体现了这原则。

我学会了作文听评课

我学会了作文听评课

我学会了作文听评课
写作一直是我的弱项,尤其是作文。

对我来说,把心里的想法连成一气呵成的文字,就像在沙漠里找水源一样艰难。

可是,自从上次参加了作文听评课后,我的写作技能似乎突飞猛进了!
还记得上次上课时,老师娓娓道来她年轻时候钻研写作的经历。

她说她曾为了寻找属于自己的书写风格,把国内外经典名著翻来覆去地研读。

我们有幸听到她娓娓道来她年轻钻研写作的艰辛历程,以及她是如何一点一滴打造出属于自己独特风格的。

老师的讲述让我深有感触。

原来,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作家,单凭天赋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刻苦的钻研和对文字的执着追求。

而我之前对待写作的态度,根本就是一种肤浅和敷衍了事。

就在我耳濡目染,对老师的写作经历感同身受时,她突然拿出了我们上次交的作文。

我的心怦怦直跳,生怕被老师当堂痛批。

果不其然,她指出了我作文中的种种毛病——生涩的句子、单薄的内容、缺乏情感投入等等。

我在当时是无地自容,但更多的是对写作重新燃起了浓厚的兴趣。

从那以后,我开始模仿老师的做法,认真研读经典名著,从中汲取写作营养。

我还会专门记录下日常生活中的闪光点子,作为将来写作的素材。

渐渐地,我的写作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作文也不再是令我头疼的难题了。

所以,当你遇到写作瓶颈时,不要气馁,而是要虚心向更有经验的人请教。

就像我从老师那里学到的宝贵经验一样,只要用心钻研,终有一天你也能攻克写作这座"钢铁洪峰"。

写作之路虽然漫长,但只要坚持不懈,定能圆梦。

《写一次游览的经历》评课稿范文

《写一次游览的经历》评课稿范文

《写一次游览的经历》评课稿范文作文教学一直让语文老师闹心——不知教什么?又该如何教?听了王林英老师执教的《写一次游览的经历》颇有一些想法。

一、作文课教什么,教学生需要的王老师从学生的作文实际出发,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的特点说真说,抒真情。

或许现在的学生有较强的表达能力,但缺乏这种真实的感情能力。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学生都游览过祖国的名山大川,欣赏过美景名胜,这些地方吸引着他们,也的确给他们带来无穷的快乐和感悟,留下了许多美丽、幸福令人陶醉的照片。

但一到写文章时却无从不手,或者写出来后干巴巴的,无法吸引读者。

这就是因为没有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沉淀的说没有说出来,埋藏的情感没有激发。

这节课,王老师不仅教学生要把游览的真实感受表达出来,而且教学生如何去表达。

目标贴进学生学习需要,教学设计有很强的操作性。

为了让学生懂得如何去表达,她及时出示自己的范文,并让学生评价,于是师根据学生的分析得出:想把自己印象深的景物写好必须要抓住特点,写真情实感,运用优美词句,有详有略,用一些修辞手法等等。

范文引路后及时让学生写片断。

因此教学是感性的理解是感生的,模仿性很强,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作文课如何教,教会学生会学作文课堂不需要花架子,和学生静下来,让心灵聆听自己的内心,聆听来自其他生命的声音。

王老师的教学设计思路清晰,师生配合默契,课堂也努力去解决,如何让学生更好的接受要学习的.知识点和能力,为了调动学生作文兴趣,王老师收集了大量的照片和资料;为了激发学生写作热情,她不忘让学生在小组内热烈畅谈。

另外,学生读完自己写的片断后,其他学生评价,使作文指导课真正联系了学生的学习实际。

这节课听下来是清晰的,也是轻松的,遗憾的是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生的发言不够积极主动,真正反映学生水平和灵性的精彩没有多少。

我觉得可以设计一个挑选照片的环节。

课前让学生准备几张自己游览景点时的照片,在课堂上挑选印象最深的一次游览照片,并说出选化的理由,再说经过,这样会很容易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的特点去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作赏评课,“不教之教”的习作之旅高子阳名师工作室“让学生爱上汉字,爱上写作”的课题研究中,把平时上的习作讲评课叫作习作赏评课。

从“讲”到“赏”,一字之差,这并不是纯粹在玩文字游戏,也不是换新鞋走老路的假创新,而是诠释了全然不同的教学观念,是基于学生立场的一次习作教学的革新。

秉持这样的初衷,我们学校的几位年轻老师,率先尝试把习作讲评课上成习作赏评课,通过几个课例,展示对习作赏评课的理解和认识。

纵观教学全过程,我们立足一个“赏”字,充分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是作家,都会写作,在每一次习作中让每一位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让每一位学生充满习作的自信,从而喜欢上写作。

一、真诚欣赏学生,在赏评中唤醒写作种子我们先前的大部分习作讲评课,主要针对某次学生习作的修改和提高,课堂上教师给学生的心理暗示,或者说教师说的话的口气就是:今天我们的习作还有哪些问题,要怎么改?一般流程均为总结本次作文优缺点,然后公布哪些同学写得好,哪些同学写得不好,最后不好的作文改一改,再读一两篇好的习作。

当然,被欣赏的好作文基本上都是优等生的,整个课堂,教师理所当然地成了主导者。

而在习作赏评课中,我们改变了这一常态,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把师生彼此真诚欣赏作为课堂主要的行为方式。

【案例一《动物名片》】师:前几天,我们练习设计了一张动物名片,同学们都选择了一种自己喜欢和感兴趣的动物来写,在名片中,大家基本能把动物的特点写出来,也写得很精彩。

老师认真读过大家的习作后,精心挑选了大家习作中最精彩的一句话。

下面我们来分享精彩的句子。

(15分钟)【案例二《有趣的象声词》】师:前不久,同学们根据“习作四”的要求,完成了作文。

老师仔细阅读了你们的作品,发现每一位同学都有不少写得很棒的句子,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15分钟)1.出示佳句锅里顿时“噼里啪啦”一阵响,瞧,蒜苗、牛肉唱得多欢呀!(杨子轩)师:这句话好在哪里?生1:“噼里啪啦”这个象声词描写得很贴切。

生2:“唱得多欢呀!”用拟人把蒜苗、牛肉在锅里的样子写活了。

生3:“唱”和前面的声音对应起来,写得好。

师:用拟人来为自己习作增色的同学还有很多,我们请他们自己来读一读。

2.出示佳句?小青菜们一头扎进了水盆里,舒舒服服洗了个澡。

(张智寒)?伴随着勺子,鲜红的番茄,金黄的鸡蛋,雪白的米饭,在锅中跳起了优美的华尔兹。

(朱睿晗)?“啪”的一声,有一滴顽皮的油从锅里蹦里出来。

(沈彦朋)?“噗”,小火苗就窜了出来,围绕着锅底飞快地跑了一圈。

(刘必成)?“哎哟!”是什么在我的脚底硌了我一下。

我低头一看,原来是一片树叶在作怪。

我弯下腰想去捉它,可它却顺着水流从我的指缝间溜走了。

(何晶)师:这些句子不仅用了拟人增加了习作的生动性、趣味性,而且象声词也是用得很恰当,使习作有声有色。

【评析】在开始这段评析时,我想起了美国作家山姆?史沃普的《我是一支爱写作的铅笔》,书中充分证明了赞赏对学生树立习作信心的重要性。

在上述两堂课上,在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教师均设计了“每人一句的精彩分享”。

每位学生自己朗读自己的好词佳句,美美地读,大声地读,都有表现机会。

在朗读分享中,课堂的气氛是融洽的,师生的交流也是和谐的,每位学生都找到了自信和喜悦,时间一长,他们会自然而然消解对习作的恐惧。

当然,赏评时还应有适时的指导。

教师不失时机地进行点拨和指导。

这种点拨和指导,教师是充满真诚的,没有挖苦,没有挑刺,如和风细雨,润物无声。

你看,这样的习作赏评课,师生在真诚欣赏间,唤醒每一个孩子内心藏着的习作种子,让每一个孩子认为自己是写作天才。

同时,在欣赏的过程中,发现习作亮点,提炼写作方法,达到赏识与指导的和谐统一。

二、紧扣文体特征,在赏评中夯实写作方法杭州师范大学叶黎明教授在《写作教学内容新论》中强调,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注重文体意识,要有文体写作教学观。

其实,不同的文章体裁,有各自独特的写法。

因此,不同的文章,赏评的方法也应不同。

【案例一:《老师不在的时候》】师:同学们都分享了自己精彩的片段,下面我们回顾一下本次习作的要求。

1.写老师不在场的时候,小伙伴之间发生的故事。

2.叙事要完整、具体,注意详略得当。

3.写好人物活动,插入必要的细节。

4.点面结合。

出示两段文字:我气得要死,我只是想休息一下,招谁惹谁了?把他打发走后,我准备继续睡觉,可他没过多久又来死缠着我不放。

你瞧!我们班的天才学霸小王唱起了今年流行的神曲《小苹果》。

我当时正在写数学作业,思路一下子被打断了,气得我火冒三丈。

师:这两段文字摘自同学们的习作,请同学们读一读,对比习作要求,看它们都存在的共性问题是什么。

生:缺少细节描写。

师:这也是我们大多数同学存在的问题。

以第二段为例,你们能试着帮他修改一下吗?(师生修改略)师:是啊,只有精心刻画、关注细节之处,把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都写具体了,文章才会变得更加传神,更加生动。

(板书:精心刻画关注细节)【案例二:《秋天的树叶》】师:这篇文章在体裁上属于什么?生1:状物。

(板书:状物)师:那么,我们应该抓住叶子的哪些方面来描绘?师:我们在介绍叶子的形状和颜色时,要细致观察才能写具体,我们还可以进行适当的想象,运用一些修辞手法。

(板书:细致观察适当想象)师:老师选了两篇优秀习作,大家来欣赏一下。

第一篇,我请作者来读一读。

其他同学可以拿出笔,圈圈画画,可以适当做些批注。

(生读习作)师:谁来说说自己的感受?生2:“有的如浓茶般的绿,有的如麦穗般的黄,有的如铁锈般的褐,还有的如火焰般的红,宛如凡?高笔下一幅美丽的油画。

”这句比喻句写出了树叶的颜色。

生3:还用了比喻的手法。

生4:“有的枫叶像孩子一样,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母亲,投入大地的怀抱;有的枫叶像小鸟一样,在空中展翅飞翔;还有的枫叶像舞蹈演员一样,翩翩起舞。

”写出了树叶掉下来的样子,写出了树叶掉落下来各种不同的姿态。

师:这个同学观察比较细致,详略得当,写出了树叶的颜色和形态。

师:老师也写了一篇文章,我也来读一下。

(师读文章)师:谁来说说自己的感受?生5:每句话的开头都很有特色。

生6:“‘扑哧扑哧’地对你笑着”,写得好。

师:好在哪里?生7:用了象声词,写出了树叶的声音。

生8:用了拟人手法。

生9:还赞美了冬青叶的精神。

师:不仅要写树叶的外形和颜色,还展开联想,借物抒情。

(板书)【评析】以往的习作评讲课,教师大多在语句是否通顺、是否有错别字、描写是否具体上花时间,对事例选择、篇章结构的指导也有关注,很少能结合不同的文体体裁。

可是在以上两个片段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教师在讲评作文时都关注到了习作的问题特征。

根据不同的文体,教师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老师不在的时候》是叙事写人的文章,教师抓住了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来刻画人物形象,使叙述的事情生动具体。

《秋天的树叶》是状物写景的文章,注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借助丰富的联想把自己的观察所得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写出秋天树叶的美。

在讲评的过程中,教师进一步强化文体特征,紧扣文体特征来诊断习作问题,聚焦习作问题。

教师在习作赏评中果断机智地提出习作的共性问题,对症下药,大大提升了赏评课的效果。

三、关注儿童立场,在赏评中自觉表达心理学家认为:在我们这个世界,没有谁可以教会谁任何东西,所有的“教会”,在本质上说都是学习者自己学会的。

我们的习作赏评课就是要让学生自己写和想,自己赏和改,在自主表达中激发写作灵性。

【案例一:《秋天的树叶》】师:老师这里有我们班同学习作中的一段文字你们能不能给这段话提提建议?(出示段落)生1:什么叫“它的腰很弯了”?他没有写清楚,树叶哪有腰?师:他其实想写什么?生1:形状。

师:可是他有没有写出来?生1:没有。

生2:他写“金黄的枫叶”,可是诗句却说“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个枫叶的颜色不对。

师:枫叶到底是什么颜色,作者没有写出来,还写得混淆了。

生3:他说“一个树叶”“一个金黄的枫叶”,“一个”应该用“一片”来表示。

师:是的,量词使用不当。

生4:“它也完成了它的最后一个篇章。

”为什么说是“最后一个篇章”?师:是的,没有说出原因。

生5:他开头的句子“突然,一个树叶随风飘到了我的头上”,这句话开头一点儿也不美。

师:不够自然,也不够优美。

师:你能不能帮他改一下?生6:“这时,一阵秋风吹来,一片树叶飘落到了我的跟前。

”师:嗯,比原句好点了。

【案例二:《有趣的象声词》】师:通过这一堂习作赏评课,你们有什么收获?生1:抓住曲折点可以把事情写得一波三折,吸引人。

生2:细致的观察能够帮助我们更生动、具体地描写场景。

生3:象声词在使用的时候不仅要恰当,还要自然,让人读起来舒服。

师:说得非常好。

不管是写事,还是写景,使用适当的象声词能使我们的文章变得有声有色。

下面请同学们用我们今天学到的方法修改自己的作文,让它变得更加精彩。

【评析】以上两个案例,教师均能在赏析的过程中让学生进行作文修改,有同学间、师生间的互改,也有学生自改。

这种修改的环节是建立在欣赏的基础上的,学生修改时的心理状态肯定是积极主动的,完成了习作中“美中不足”的修改完善,为自己的作文“锦上添花”。

在赏改的过程中,学生也有了交流表达的勇气,同伴间真情相助的互动,促进了学生自我修改意识的形成和习惯的养成。

我们的习作课堂,如能通过欣赏、鼓励,达到情绪的正迁移,从而让学生为获得进步而写,为展示自我独特风采而改,长期坚持,良好心态就会形成,他们会变得更加善于发现美,体会到写作的乐,感受到生活的趣,不知不觉地爱上语言文字的表达。

我们的习作赏评课也将继续关注儿童立场和儿童路径,高扬一个“赏”字,在赏中导,在赏中评,在赏中改,在赏中写。

通过习作赏评,教师和学生一起经历丰满而多元的习作旅程,一定能达到“不教之教”的美好境界!(责编莫彩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