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角度斜柱的钢框架结构静力稳定性分析
钢结构设计中稳定性分析
进行强柱弱梁的设计时需要进行 弹塑性 的分析和计算 。 设计
3 钢结 构稳 定 性设 计 的原则
考虑 到前面所论述 的钢结构稳定性 问题 , 在具体 的钢结 构设计 中 , 主要从 三个方 面来保证 钢结构 的稳定性 , 确 保在
使 用 过 程 中不 会 因失 稳 而 破 坏 。
非 常常见 。 斜 柱与垂直 构件 相比 , 由于其倾角非常的明显 , 因
导致 加速度 与变形 的方 向相反 , 此 时干扰撤去 , 运 动则会趋
于静 止 , 因此结构 的平衡状 态是稳定 的 ; 但 当 荷 载 大 于 极 限
此 这在设计 过程 中也要求对 建筑构件 的剪力进 行更加 严格
4 . 2平 衡 法
平荷载才为零 。但 在实际 的生活环境 中, 周围都会存在不 同
程度 的风荷 载 ,风荷 载会在水 平方 向上对建筑产 生荷载效 应, 影 响结构 的稳定性 。由此 可以看 出 , 设计人员事先需要根 据 当地 环境下存 在 的风 荷载进行 钢结构水 平荷载 系数 的计
・
31 ・
第 1 1 期( 总第 1 7 5 期)
地基 工程 ■
5 施工 难点 处理
5 . 1卡(埋)钻的预防及 处理 技术 经常检查钻头直径, 磨耗不 超过 1 . 5 e a; r 准备备用钻头 , 对 磨好 的钻头及 时补焊 ;更换新 钻头先 用小 冲程 冲击一段 时
的计算分析 。在国内 , 建筑设计人员在进行钢结构的设 计时 , 为 了简便计 算 , 常常将 垂直构件 简化为柱子 进行处理 , 对应
荷载时 , 加速度和变形 的方 向相 同 , 此时 即使将干扰撤去 , 运
钢结构建筑的稳定性分析
钢结构建筑的稳定性分析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钢结构建筑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得到广泛应用。
与传统的混凝土结构相比,钢结构建筑具有重量轻、强度高、施工速度快等优势。
然而,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钢结构建筑的稳定性问题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重点。
首先,要针对钢结构建筑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我们需要了解结构的受力特点。
钢结构建筑通常由构件和节点组成。
构件包括梁、柱、悬臂梁等,而节点则是构件的连接部分。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通过计算和模拟等方法确定合适的构件尺寸和节点连接方式。
为了保证钢结构建筑的稳定性,首先需要考虑其整体受力行为。
钢结构建筑的整体稳定性主要来自于构件的抗弯刚度和抗侧移能力。
其中,抗弯刚度是指构件在承受外力时抵抗弯曲的能力,而抗侧移能力则是指构件在受到侧向力作用时不发生严重位移的能力。
在实际设计中,常常采用有限元分析等方法来进行钢结构建筑的稳定性评估。
有限元分析能够对结构进行三维模拟,考虑各种载荷情况下的受力行为。
通过这种分析方法,可以得到有效的结构响应,进而确定合适的结构参数。
此外,钢结构建筑的稳定性还需要考虑临界稳定性问题。
临界稳定性是指结构在受到极限载荷时,发生局部屈曲或整体失稳的能力。
为了保证结构的临界稳定性,设计者需要在抗侧移和抗弯刚度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点。
通常,为了提高结构的临界稳定性,会在关键部位加强节点连接和构件强度。
总而言之,钢结构建筑的稳定性分析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
设计者需要通过合理的计算和模拟方法,确定结构的抗弯刚度和抗侧移能力,并保证其临界稳定性。
只有在稳定性得到充分保证的情况下,钢结构建筑才能够安全可靠地使用。
虽然钢结构建筑在设计和施工中需要更加复杂严谨的考量,但其所具备的优势使得其在现代建筑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不断完善设计和施工技术,我们相信钢结构建筑的稳定性问题将得到更好的解决,为人们创造更安全、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浅谈钢结构设计中的稳定性分析
浅谈钢结构设计中的稳定性分析摘要在钢结构设计中,稳定是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本文分析了钢结构稳定设计应遵循的原则以及钢结构稳定设计特点,并提出钢结构稳定性设计的计算方法。
关键词钢结构;稳定性1 钢结构稳定设计的原则根据稳定问题在实际设计中的特点提出了三项原则并做了具体阐述:1)结构计算简图和实用计算方法所依据的简图相一致,这对框架结构的稳定计算十分重要。
GB50017-2003规范对单层或多层框架给出的计算长度系数采用了5条基本假定,其中包括:“框架中所有柱子是同时丧失稳定的,即各柱同时达到其临界荷载”。
按照这条假定,框架各柱的稳定参数杆件稳定计算的常用方法,往往是依据一定的简化假设或者典型情况得出的,设计者必须确知所设计的结构符合这些假设时才能正确应用。
在实际工程中,框架计算简图和实用方法所依据的简图不一致的情况若按规范的系数计算,会导致不安全的后果。
2)设计结构的细部构造和构件的稳定计算必须相互配合,使二者有一致性。
结构计算和构造设计相符合,一直是结构设计中大家都注意的问题。
对要求传递弯矩和不传递弯矩的节点连接,应分别赋与它足够的刚度和柔度,对桁架节点应尽量减少杆件偏心,这些都是设计者处理构造细部时经常考虑到的。
但是,当涉及稳定性能时,构造上时常有不同于强度的要求或特殊考虑。
3)结构整体布置必须考虑整个体系以及组成部分的稳定性。
目前,结构大多数是按照平面体系来设计的,如桁架和框架都是如此。
保证这些平面结构不致出平面失稳,需要从结构整体布置来解决,亦即设计必要的支撑构件。
这就是说,平面结构构件的出平面稳定计算必须和结构布置相一致。
由平面桁架组成的塔架,基于同样原因,需要注意杆件的稳定和横隔设置之间的关系。
2 钢结构稳定设计特点1)稳定性整体分析:杆件能否保持稳定牵涉到结构的整体。
稳定分析必须从整体着眼;2)稳定计算的其它特点:在弹性稳定计算中,除了需要考虑结构的整体性外,还有一些其他特点需要引起重视,首先要做的就是二阶分析,这种分析对柔性构件尤为重要,这是因为柔性构件的大变形量对结构内力产生了不能忽视的影响;其次,普遍用于应力问题的迭加原理,在弹性稳定计算中不能应用;3)失稳和整体刚度:现行规范通用的轴心压杆的稳定计算法是临界压力求解法和折减系数法。
钢结构柱稳定性分析
钢结构柱稳定性分析钢结构柱作为支撑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程设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稳定性是评估钢结构柱性能的一个关键指标,本文将从理论分析和实例应用两个方面,对钢结构柱的稳定性进行深入探讨。
一、理论分析1.1 稳定性定义和影响因素钢结构柱的稳定性指其抵抗压力的能力,并且在承受荷载时不会产生无法可靠预测的变形和破坏。
稳定性分析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材料特性:如钢的弹性模量、屈服强度等,这些参数直接影响柱的稳定性。
- 断面形状:柱截面的几何形状和尺寸也会对稳定性产生影响。
- 受力条件:荷载类型、受力方式和作用点位置等都会对柱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1.2 稳定性分析方法稳定性分析方法包括理论分析和数值分析两种。
理论分析是基于材料力学原理和结构力学原理,通过推导公式和方程,对稳定性进行计算和分析。
而数值分析则是通过使用计算机软件,根据给定的模型和方程,模拟柱的应力和变形情况。
常用的数值分析方法有有限元法、弹塑性分析法等。
1.3 稳定性失效模式钢结构柱在受力过程中可能发生不同的失效模式。
常见的失效模式有以下几种:- 屈曲失效:柱产生弹性屈曲,继而变形,无法承受更大的荷载。
- 局部失稳:柱截面的一部分,在受到较大荷载作用时出现局部弯曲或局部压扁现象。
- 全局失稳:柱整体失去稳定性,发生侧扭、屈曲或倒塌等现象。
二、实例应用为了进一步说明钢结构柱稳定性分析的实际应用,以下将以某工程项目中的一根钢结构柱为例,进行稳定性分析。
2.1 工程项目背景描述某高层建筑项目中,需要设计一根用于支撑楼层的钢结构柱,该柱高15米,使用普通碳素结构钢材料。
2.2 稳定性分析过程根据柱的高度、材料特性和受力条件,可以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稳定性分析,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确定柱的截面形状和尺寸。
根据楼层布置和受力要求,确定柱截面选择为矩形截面,尺寸为300mm * 500mm。
- 步骤二:理论分析计算。
利用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理论,计算柱的截面惯性矩、截面模量和截面的屈服强度。
钢结构稳定性分析
隔音效果是评估住宅的一个重要指标,轻钢体系安装的窗均采用中空玻璃,隔音效果好,隔音达40分贝以上;由轻钢龙骨、保温材料石膏板组成的墙体,其隔音效果可高达60分贝。 健康性:干作业施工,减少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房屋钢结构材料可100%回收,其他配套材料也可大部分回收,符合当前环保意识;所有材料为绿色建材,满足生态环境要求,有利于健康。 ?
钢结构优点
抗震性:
低层别墅的屋面大都为坡屋面,因此屋面结构基本上采用的是由冷弯型钢构件做成的三角型屋架体系,轻钢构件在封完结构性板材及石膏板之后,形成了非常坚固的"板肋结构体系",这种结构体系有着更强的抗震及抵抗水平荷载的能力,适用于抗震烈度为8度以上的地区。
抗风性:
型钢结构建筑重量轻、强度高、整体刚性好、变形能力强。建筑物自重仅是砖混结构的五分之一,可抵抗每秒70米的飓风,使生命财产能得到有效的保护。
编辑本段钢结构的安装要点:
(1) 摩擦系数: ,其中F为抗滑移试验所测得的使试件产生初始 滑移的力,nf为摩擦面数, 为与F对应的高强螺栓拧紧预拉力实测 值之和。 (2) 扭矩系数: ,其中d为高强螺栓公称直径(mm),M为施加扭矩值(N﹒M ),P为螺栓预紧力。10.9级高强度大六角螺栓连接必须保证扭矩系数K的平均值为0.110~0.150。其标准偏差应小于等于0.010。 (3) 初拧扭矩:为了缩小螺栓紧固过程中钢板变形的影响,可用二次拧紧来减小先后拧紧螺栓之间的相互影响。高强螺栓第一次拧为初拧,使其轴力宜达到标准轴力的60%~80%。 (4) 终拧扭矩:高强螺栓最后紧固用的扭矩为终拧扭矩。考虑各种预应力的损失,终拧扭矩一般比按设计预拉力作理论计算的扭矩值大5%~10%。 钢结构的清理 钢结构抛丸机,清理过程中由电气控制的可调速输送辊道将钢结构件或钢材送进清理机室体内抛射区,其周身各面受到来自不同坐标方位的强力密集弹丸打击与磨擦,使之其上的氧化皮、锈层及其污物迅速脱落,钢材表面就获得一定粗糙度的光洁表面,在清理室外两边进出口辊道装卸工件。落入钢材上面的弹丸与锈尘经吹扫装置吹扫,撒落下来的丸尘混合物由回收螺旋输送到室体漏斗、纵横向螺旋输送机汇集于提升机下部,再提升到机器上部的分离器里,分离后的纯净弹丸落入分离器料斗中内,供抛丸循环使用。抛丸清理中产生尘埃,由抽风管送向除尘系统,净化处理后的净气排放到大气中,颗粒状尘埃被捕捉收集。 二.主要构成 DISA钢结构抛丸机
钢结构柱稳定性分析与设计
钢结构柱稳定性分析与设计钢结构的应用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民用、桥梁等各个领域。
其中,钢结构柱作为承载重要纵向荷载的主要构件之一,在结构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钢结构柱的稳定性进行分析与设计,以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可靠性。
1. 稳定性分析在进行钢结构柱的稳定性分析之前,首先需要了解柱的受力情况和设计参数。
柱的受力主要包括压力、弯矩和轴向力三个方面。
同时,还需要确定柱的几何参数,如截面形状、截面尺寸、材料等。
基于这些基本参数,可以进行稳定性分析。
1.1 基本理论:稳定系数与屈曲强度稳定性分析的核心理论是稳定系数和屈曲强度。
稳定系数是指柱在受力情况下的稳定性能,通常以稳定性安全系数来衡量,数值一般大于1。
屈曲强度是指柱在受力超过一定临界值时,发生屈曲破坏的承载能力。
1.2 欧拉公式欧拉公式是钢结构柱稳定性分析中最常用的公式之一,公式表达如下:Pcr = (π² × E × I) / L²其中,Pcr为柱的临界压力,E为钢材的弹性模量,I为截面二阶矩,L为柱的长度。
1.3 弯扭和细长柱对于弯扭和细长钢结构柱,需要引入额外的参数进行分析。
弯扭柱的主要特点是在受力过程中不仅产生弯曲,还会发生扭转变形。
细长柱则是指其长径比较大,易产生扭转屈曲失稳。
针对这两种特殊情况,需要进行详细的计算和分析。
2. 柱的设计在进行钢结构柱的设计时,需要根据结构的实际需求和使用条件,综合考虑稳定性、经济性和施工性等因素。
2.1 确定截面形状和尺寸根据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截面形状和尺寸。
常见的截面形状包括矩形、圆形、H型等,不同形状有其各自的优缺点。
同时,根据受力情况和设计参数,确定截面的尺寸。
2.2 材料选择钢结构柱的材料选择与整个结构的设计息息相关。
常见的钢材种类包括普通碳素钢、低合金高强度钢等,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和设计要求,选用合适的材料。
2.3 考虑稳定性安全系数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合理考虑稳定性安全系数的取值。
建筑钢结构设计中稳定性的设计方法分析
建筑钢结构设计中稳定性的设计方法分析引言:钢结构在承重结构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结构具备高强度和轻量化等优势,因此在土木建筑工程中广泛采用钢结构可以获得显著的效益。
当前,随着相关规范的进一步完善和重要建筑项目的不断推进,钢结构行业正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而在钢结构设计中,稳定性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稳定性问题如果得不到妥善解决,可能导致结构的失稳而造成重大的设计安全事故,尤其是在高层建筑和桥梁等需要承受较大荷载而跨度又大的结构中,稳定性设计更是必不可少的要素,由此来看,它对于建筑钢结构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1.建筑钢结构设计稳定性要求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是确保其安全可靠的一项根本要求,在钢结构设计中,稳定性也是必不可少的关注点。
钢结构的设计需要满足屈曲稳定和整体平衡的要求,这意味着在不同的受力情况下,建筑钢结构能够抵抗屈曲和扭曲,并能够通过适当的配置和尺寸来实现结构的整体平衡。
同时要关注柱、梁和桁架等构件的稳定性,要求各构件能够承受相应的力,并避免局部屈曲或失稳,并考虑结构的刚度和变形,确保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保持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不会对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和功能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满足这些稳定性要求,设计人员需充分考虑结构的几何形状、截面尺寸以及材料的强度和刚度等因素,并采用适当的结构分析和计算方法验证稳定性。
2.建筑钢结构稳定性设计概述2.1 钢结构含义说明建筑钢结构是指利用钢材作为主要结构材料构建的建筑物的结构体系,它以钢材为主要构件,通过不同钢构件的组合和连接形成一个稳定的整体,具有很高的强度和刚度,能够有效地承受自重、风荷载和地震荷载等各种荷载,其优点包括重量轻、施工速度快、抗震性能好等。
建筑钢结构的设计和施工需要充分考虑结构的稳定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确保建筑物能够承受预期的荷载,并满足使用功能和安全要求,还需要对其进行科学的维护和修理作业,以延长其使用寿命[1]。
它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桥梁、厂房和体育馆等各类建筑物,其发展得益于钢材的优越性能和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为建筑领域提供了一种可靠、灵活的结构解决方案。
钢结构建筑设计中的稳定性分析与优化
钢结构建筑设计中的稳定性分析与优化随着现代建筑工程的快速发展,钢结构建筑作为一种先进、轻巧、强度高的结构体系,越来越受到设计师和建筑师的青睐。
然而,在设计钢结构建筑时,稳定性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钢结构建筑设计中的稳定性分析与优化方法,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和解决这一问题。
钢结构建筑的稳定性分析是指在特定荷载作用下,结构能够抵抗整体失稳的能力。
主要包括整体稳定性和局部稳定性两方面。
整体稳定性主要考虑结构在弯曲、屈曲、扭曲和局部稳定等多种情况下的整体失稳问题。
局部稳定性则主要考虑结构的构件、连接等局部部位的失稳问题。
稳定性分析不仅是确保结构安全的关键,同时也是提高结构抗震性能的重要手段。
在进行钢结构建筑设计中的稳定性分析时,首先需要对结构进行模型化,即将结构转化为数学模型,包括节点、梁柱、板壳等各个构件的数学表示和连接方式的建模。
其次,需要确定结构的边界条件和受力情况,包括荷载的类型、大小和作用方向等。
然后,根据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建模的结果,通过理论计算或数值模拟,对结构的整体和局部稳定性进行分析。
最后,根据分析结果,进行结构的优化设计,使得结构在满足强度和稳定性的前提下,达到轻量化和经济性的要求。
在稳定性分析过程中,常用的方法包括弹性分析、弹塑性分析和非线性分析。
弹性分析是最简单、最常用的方法,主要适用于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分析。
弹塑性分析是介于弹性分析和非线性分析之间的方法,考虑了材料的塑性变形,适用于一些要求较高的结构。
非线性分析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方法,可以更全面准确地反映结构的稳定性,但计算复杂度较高,适用于复杂结构和特殊情况的分析。
在稳定性分析中,常见的优化方法包括形态优化和材料优化。
形态优化主要通过改变结构的形状和布置方式,使得结构在保持稳定性的前提下,达到轻量化的目的。
而材料优化则通过改变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参数,如弹性模量、屈服强度等,来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形态优化和材料优化可以结合使用,通过多次迭代分析和优化,得到最优的设计方案。
钢结构框架施工工法的稳定性分析
钢结构框架施工工法的稳定性分析钢结构框架是一种常用于建筑和桥梁等工程中的结构形式,具有高强度、轻质化和施工速度快等优势。
在进行钢结构框架施工时,确保施工工法的稳定性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通过分析钢结构框架施工工法的稳定性来探讨该问题。
一、钢材选择及合理搭接钢结构框架的稳定性首先需要保证使用的钢材具有高强度和抗压、抗弯能力。
在选择钢材时,应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结构设计进行合理的选择。
同时,钢材的搭接方式也需要考虑,合理的搭接方式能够有效地提高钢结构框架的整体稳定性。
二、框架节点的设计与施工框架节点是钢结构框架中的关键部分,正确的节点设计和施工对框架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在节点设计时,应根据不同条件和要求选择合适的节点类型,并进行强度计算和稳定性分析。
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节点中焊接等工艺,保证节点连接牢固可靠。
三、施工过程的监控和措施钢结构框架的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严密的监控,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来进行,确保施工的稳定性。
例如,在起吊和安装过程中,要确保吊装设备的稳定性,并采用合适的固定措施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四、风、地震等外力的考虑在分析钢结构框架施工工法的稳定性时,外力的考虑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钢结构框架需要承受风、地震等外力的作用,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相应的风荷载和地震力计算,并合理安排框架的支撑结构,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
五、质量监督和验收钢结构框架施工完成后,对其进行质量监督和验收是保证工法稳定性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施工质量的监督和检查,可以发现和及时处理施工中的问题,并对施工工法进行合理的调整和改进。
六、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钢结构框架施工工法的稳定性,以下为一个实际案例的分析:某钢结构框架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框架变形的问题。
经过分析发现,该问题主要是由于节点的设计和施工不合理所引起的。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重新设计了节点,并采用了更加牢固可靠的焊接工艺。
钢结构设计中稳定性分析
钢结构设计中稳定性分析摘要:钢结构优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特点是工程成本更低,抗震强度更高、空间更加节省。
在高强度的钢材得到广泛应用,建筑施工技术取得更大发展,电子计算机技术得到普及应用的今天,钢结构体系具备了广泛推广应用的所有条件。
在钢结构得到普及和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更多的设计方面的问题,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便是稳定性。
关键词:钢结构;设计;稳定性1 钢结构稳定性的相关概念1.1 稳定性的概念与分类这里的稳定性问题指的是建筑结构在外界的扰动之下恢复至初始的平衡状态的能力。
与稳定相对的是失稳,失稳指的是建筑结构或建筑构件在外界的扰动下从初始的平衡位置移动至另外一个平衡位置。
失稳可分成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指具有平衡分岔的稳定问题,也称之为分支点失稳,这是指直杆、圆环和窄梁的轴心受到压力可能出现的分支点失稳现象。
第二种类型指的是无平衡分岔的稳定问题,或称之为极值点失稳,极值点失稳现象在建筑结构中十分普遍,在建筑实际当中,常将极值点失稳变换成分支点失稳进行处理。
第三种类型是跃越失稳,这种失稳类型不同于上述两种类型,跃越失稳是指在一种平衡状态受到破坏后直接进入到另外一种平衡状态。
1.2 钢结构稳定相关的影响因素将钢结构稳定相关的影响因素划分为三种类型。
1.2.1 结构体系内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结构不可缺少的支撑系统,例如钢柱间的支撑,再如钢屋架上弦水平支持与下弦水平支撑,还有垂直支撑等支持系统。
1.2.2 构件本身的影响因素这是指构件的长度与截面的数值特性,其中包括平面内和平面外的两个方向,此外还有材料具有的强度性和应力特征。
1.2.3 随机性影响因素在做结构分析时所应用的数学模型以及假设的条件,按照有限样本所总结出来的有关物理量及几何量这些都可能存在误差,造成稳定分析出现偏差。
1.3 钢结构稳定设计具有的特点(1)关于轴心压杆的两种常用算法为临界压力求解法及折减系数法。
(2)由于杆件具有的稳定性涉及到钢结构的整体,所以应以整体结构来对各杆件稳定性进行分析。
钢结构框架设计中的安全性与稳定性研究
钢结构框架设计中的安全性与稳定性研究钢结构框架是一种常用的结构形式,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和其他工程领域。
在钢结构框架设计中,安全性与稳定性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本文将探讨钢结构框架设计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并介绍一些相关的研究成果。
一、钢结构框架的安全性研究钢结构框架的安全性是指其在荷载作用下能够保持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以抵御外部力的作用。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结构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因素。
1. 强度分析:钢结构框架设计中,强度是最基本的考虑因素之一。
强度分析可以通过有限元分析等计算方法进行。
这些分析方法可以确定各部位的受力情况,以确保结构在各种荷载条件下都能满足强度要求。
2. 框架连接设计:钢结构框架的连接件在结构的安全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正确的连接设计可以保证框架的整体性,防止连接件的破坏或松动。
通过研究连接件的强度与刚度等性能,可以提高结构的安全性。
3. 构件质量控制:钢结构框架的构件质量是其安全性的基础。
在制造和安装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构件的质量,确保其强度和可靠性。
此外,还需要对已安装的构件进行定期检查,以检测潜在的质量问题。
二、钢结构框架的稳定性研究钢结构框架的稳定性是指其在荷载作用下的抵抗能力,以防止产生不稳定形态和失稳现象。
稳定性分析是钢结构框架设计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1. 屈曲分析:屈曲是指杆件在受压作用下发生的失稳现象。
钢结构框架的屈曲分析可以通过解析方法或有限元分析等计算方法进行。
分析结果可以用来确定结构中容易发生屈曲的部位,并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
2. 侧移分析:侧移是指结构的水平位移。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结构的侧移限制。
通过进行侧移分析,可以确定结构是否满足侧移限制,并进行相应的结构调整。
3. 塑性铰研究:塑性铰是钢结构框架中重要的失稳形态之一。
通过研究塑性铰的形成和发展,可以预测结构的失稳模式,以及在失稳后的抗力传递机制。
三、相关研究成果针对钢结构框架设计中的安全性与稳定性问题,有许多研究成果值得关注。
钢柱结构的稳定性分析
钢柱结构的稳定性分析在钢构件的设计中,轴心受力构件和拉弯、压弯构件是重要的两种类型。
其中,轴心受拉构件和拉弯构件只需验算其强度和刚度;而轴心受压构件和压弯构件除验算其强度和刚度外,还需验算其稳定性。
局部稳定一般利用掌握板件的宽厚比保证,而整体稳定的计算状况比较多,是重点也是难点。
笔者对整体稳定的验算状况整理如下:关于长细比关于钢柱的整体稳定验算,首要问题是计算其长细比。
对于长细比的把握,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容许长细比:受压可参考钢标7.4.6条、受拉可参考钢标7.4.7条。
长细比计算:实腹式双轴对称截面长细比和单轴对称截面换算长细比可参考钢标7.2.2条、格构式绕实轴的长细比和绕虚轴的换算长细比可参考钢标7.2.3条。
计算长度:桁架和塔架杆件可参考钢标7.4.1~7.4.5条、框架柱可参考钢标8.3.1~8.3.5条。
轴心受压构件轴心受压构件的设计一般使两个方向具有等稳定性,当两个方向的长细比相差较大时,可在较大长细比方向设置侧向支撑。
一般需验算两个主轴方向的稳定性。
实腹式:绕强轴和绕弱轴,计算两个方向的稳定系数,采纳较小的稳定系数。
格构式:绕实轴和绕虚轴,计算两个方向的稳定系数,采纳较小的稳定系数。
对于格构式构件,为了保证分肢的稳定性,尚应掌握分肢长细比,可参考钢标7.2.4~7.2.6条。
压弯构件压弯构件的验算状况是最多的,可从四个方面把握:分别是实腹式、格构式,单向受弯、双向受弯,绕实轴、绕虚轴(或绕强轴、绕弱轴),平面内、平面外。
无论哪种状况,均需验算平面内稳定和平面外稳定,所以依据前三个方面的排列共8种状况。
实腹式构件单向受弯,无论绕强轴或是绕弱轴,计算状况是一样的,只需替换相应方向的参数即可,可削减一种情。
实腹式构件和格构式构件双向受弯时,两个方向都有弯矩,不再区分绕哪个方向,可削减两种状况。
所以,8种状况削减为5种,分别如下:实腹式单向压弯(一般绕强轴)构件平面内、平面外稳定性。
钢结构柱稳定性优化分析
钢结构柱稳定性优化分析钢结构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的结构形式,其在大跨度、多层建筑和桥梁等工程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而钢结构柱作为承载结构之一,在整个钢结构系统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探讨钢结构柱的稳定性优化分析方法,旨在提升钢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一、钢结构柱的稳定性问题钢结构柱承受着纵向压力和外部作用力的影响,其主要稳定性问题包括局部稳定性和整体稳定性。
1. 局部稳定性局部稳定性指的是柱截面在受到压力作用时的稳定性能。
对于常见的H型钢柱,其稳定性主要受到压弯扭耦合效应的影响。
为了提高柱截面的局部稳定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增加截面尺寸或改变截面形状,提高柱截面的抗弯和抗扭能力;- 设置加劲肋、剪力板等加强措施,增加柱截面的抗弯刚度和抗扭刚度;- 选择高强度钢材,提高柱截面的抗弯和抗扭承载能力。
2. 整体稳定性整体稳定性是指柱在整个结构系统中的稳定性能。
当柱长度较大时,常常会发生屈曲失稳现象。
为了提高柱的整体稳定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控制柱的长度与直径(或宽度)比,避免超过临界值;- 采用撑杆、斜撑等支撑措施,增加柱的整体稳定性;- 通过钢结构的整体设计,合理分配荷载,减小柱的受力。
二、钢结构柱稳定性优化分析方法为了提高钢结构柱的稳定性,需要进行稳定性优化分析。
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有限元分析、极限荷载分析和参数优化分析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1. 有限元分析有限元分析是一种常用的结构分析方法,适用于复杂结构的稳定性分析。
该方法通过将结构离散为有限个小单元,建立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并在计算机上进行求解,得到结构的稳定性状态。
通过有限元分析,可以提供柱的位移、应力和变形等关键参数,从而评估柱的稳定性。
2. 极限荷载分析极限荷载分析是指通过分析结构在承受荷载时的极限状态,确定柱的稳定性极限。
该方法通过研究结构在不同加载情况下的破坏机理,确定柱的临界荷载。
通过极限荷载分析,可以指导设计人员选择合适的柱截面尺寸和形状,以提高柱的稳定性。
建筑工程项目中钢结构设计中稳定性分析
建筑工程项目中钢结构设计中稳定性分析稳定性分析是建筑工程项目中钢结构设计的一个重要步骤,主要涉及到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构件的局部稳定性两个方面。
稳定性分析是指在荷载作用下,结构的构件或整体不发生失稳。
下面将对稳定性分析的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是整体稳定性分析。
整体稳定性分析主要是针对结构整体的失稳进行分析,包括整体屈曲、扭转和侧向稳定性等。
钢结构在整体稳定性分析中一般采用弹性体系模型,即假设材料具有线弹性特性,且结构在荷载作用下只发生纯弯曲变形,并且未考虑刚度随温度变化、材料非线性及荷载演变等因素。
整体稳定性分析的主要步骤是确定结构的构件和荷载,然后计算各个构件的稳定临界载荷。
对于平面稳定问题,常用的计算方法是欧拉公式和极小曲率法,其中欧拉公式适用于一般情况,而极小曲率法适用于曲率较小的情况。
其次是构件的局部稳定性分析。
局部稳定性主要涉及到构件的屈曲和扭转失稳。
在局部稳定性分析中,需要确定构件的几何形状、材料特性和荷载,然后计算构件的局部稳定临界载荷。
常用的计算方法有弹性分析法、弹塑性分析法和弹塑性稳定分析法等。
弹性分析法适用于小变形和线弹性材料的情况,而弹塑性分析法和弹塑性稳定分析法适用于非线性材料和大变形的情况。
稳定性分析中需要考虑的因素还包括温度效应和缺陷效应。
温度效应主要是由于结构受到温度变化而引起的尺寸变化和材料性质变化,而缺陷效应是指结构中存在的缺陷或畸变所造成的局部应力集中,增加了结构的失稳风险。
在稳定性分析中需要对温度效应和缺陷效应进行合理的考虑。
稳定性分析的结果需要与设计要求进行比较,确定结构的安全性能。
如果计算结果与设计要求不符,需要进行结构优化设计或采取一些增强措施,以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建筑工程中钢结构设计的稳定性与设计要点分析
建筑工程中钢结构设计的稳定性与设计要点分析建筑工程中,钢结构设计的稳定性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稳定性是指结构在外力作用下,能够保持足够的刚度和强度,不发生任何失稳现象或倾覆。
稳定性设计的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弹性稳定性:即结构在弹性范围内的稳定性。
弹性稳定性主要通过弹性计算来确定结构的弯曲刚度和稳定性裕度。
刚度越大,稳定性越好。
2. 局部稳定性:钢结构由许多构件组成,每个构件都需要具有良好的局部稳定性。
构件的局部稳定性是指在局部位置上,构件能够承受足够的弯曲和压缩力而不发生局部失稳。
局部稳定性的设计要点包括确定构件的有效长度、选择适当的截面形状和厚度等。
3. 全局稳定性:全局稳定性是指整个结构能够以整体的方式承受外力作用,不发生整体失稳。
全局稳定性的设计要点主要包括确定结构的整体稳定性裕度、控制结构的整体变形等。
4. 构件连接的稳定性:构件之间的连接是钢结构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连接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整个结构的稳定性。
连接的稳定性设计要点包括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确定连接部位的型钢刚度和强度等。
5. 非线性稳定性:在一些大跨度、高度或复杂结构中,由于材料和几何非线性效应的影响,结构可能出现非线性失稳现象。
非线性稳定性的设计要点包括结构的刚度-稳定性分析、合理设计构件的剪力和弯矩等。
在钢结构设计中,除了以上稳定性设计要点外,还需要考虑结构的荷载、材料、几何和施工等因素,以确保钢结构的全面稳定性。
要考虑到结构的经济性和施工的可行性,选择合适的构件形式和尺寸,合理布置构件和连接等。
稳定性设计是钢结构设计的关键内容之一,合理的稳定性设计能够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降低工程的风险。
建筑工程中钢结构设计的稳定性与设计要点分析
建筑工程中钢结构设计的稳定性与设计要点分析建筑工程中,钢结构设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其稳定性和设计要点对整个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针对钢结构设计的稳定性和设计要点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工程师和设计师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
一、稳定性分析1.1 钢结构设计的稳定性在钢结构设计中,稳定性是指结构在承受荷载和外部作用时,不会发生失稳或塌陷的能力。
钢结构的稳定性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结构形式、受力状态、材料性能等。
钢结构的稳定性分析要考虑到整个结构的全局和局部稳定性,包括整体稳定性、单元稳定性和构件稳定性等。
1.2 稳定性分析的方法在实际的工程设计中,钢结构的稳定性分析通常采用有限元分析、弹性稳定性分析、非线性稳定性分析等方法。
有限元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数值计算方法,可以模拟结构在受到外部荷载时的受力和变形情况,从而评估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3 影响稳定性的因素钢结构设计的稳定性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结构形式、材料性能、受力状态等。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并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设计,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设计要点分析2.1 结构形式的选择在钢结构设计中,结构形式的选择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不同的结构形式对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有着不同的影响。
常见的钢结构形式包括桁架结构、框架结构、刚架结构等,设计师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场地条件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
2.2 材料性能的考虑2.3 受力状态的分析2.4 结构连接的设计在钢结构设计中,连接部分是结构的薄弱环节,设计连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对整个结构的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设计师需要对结构的连接部分进行合理的设计和计算,确保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5 风荷载和地震荷载的考虑在钢结构设计中,风荷载和地震荷载是常见的外部荷载,对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设计师需要根据工程所在地的实际情况考虑风荷载和地震荷载的影响,并进行合理的设计和计算,以确保结构能够承受这些外部荷载。
建筑工程中钢结构设计的稳定性与设计要点分析
建筑工程中钢结构设计的稳定性与设计要点分析在建筑工程中,钢结构设计在很多工程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钢结构以其优异的特性,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很高应变能力和稳定性的材料,因此在建筑工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钢结构设计中的稳定性问题是设计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本文就对建筑工程中钢结构设计的稳定性问题以及设计要点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稳定性问题1. 局部稳定性问题在钢结构中,局部稳定性问题主要指的是构件的局部屈服、蠕变和螺纹屈服等问题。
这些问题都会对构件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局部稳定性问题的解决。
全局稳定性问题指的是整个结构在受到外部力作用时的整体稳定性问题。
一般来说,全局稳定性问题和结构的刚度有很大的关系,而刚度和结构的安全性又密切相关。
因此在钢结构设计过程中要确保结构具有足够的刚度,从而保证结构在受到外部力作用时不会出现整体稳定性问题。
抗震稳定性问题是指在地震作用下保证结构稳定的问题。
对于地震频繁的地区,抗震稳定性问题尤为重要。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地震对结构的影响,合理设计结构以提高其抗震稳定性。
热稳定性问题主要指在高温或火灾情况下,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钢结构在高温下容易发生变形和屈服,因此需要在设计过程中考虑热稳定性问题,采取措施来提高结构的抗热能力。
二、设计要点1. 合理选择材料在钢结构设计中,选择合适的材料对于保证结构稳定性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高强度钢材料具有很好的抗震和抗变形能力,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该尽量选择高强度钢材料。
2. 合理设计结构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合理设计结构以保证其稳定性。
一般来说,通过增加截面、加强节点等方式可以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3. 加强构件连接构件连接的稳定性对于整个结构的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加强构件的连接,确保连接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4. 考虑外部影响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外部影响对结构稳定性的影响,例如地震、高温等情况。
需要根据结构所处的环境,合理设计结构以提高其稳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SSN 1009-8984CN 22-1323/N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年第19卷第1期J.Changchun Inst.Tech.(Nat.Sci.Edi.),2018,Vol.19,No.1 2/315-8doi:10.3969/j.issn.1009-8984.2018.01.002不同角度斜柱的钢框架结构静力稳定性分析收稿日期:2017-06-23作者简介:赵丽芝(1994-),女(汉),山西,硕士主要研究结构工程。
赵丽芝(长春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长春130012)摘 要:斜柱建筑作为一种新兴的结构形式,给大众带来了独特的视觉体验,使得斜柱在建筑中的应用有所增加。
利用SAP2000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通过对比不同倾斜角度斜柱模型在静荷载作用下的荷载—位移曲线,得出不同角度斜柱对钢框架结构静力稳定性的影响。
关键词:斜柱;倾斜角度;钢框架结构;稳定性中图分类号:TU39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8984(2018)01-0005-040 引言近年来,斜柱受到越来越多设计师的青睐,使得带斜柱的建筑明显增加[1]。
如何正确选取斜柱的倾斜角度成为建筑设计中的难题,因此,斜柱倾斜角度对结构影响的研究十分重要。
国内外学者对带斜柱建筑的研究侧重于斜柱构件本身,关于斜柱对结构性能影响的研究较少[2-5]。
本文利用有限元软件SAP2000建立钢框架模型,并通过改变模型中斜柱的倾斜角度,分析和研究斜柱对钢框架结构静力稳定性的影响。
1 模型建立首先,用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建立模型M1。
M1模型中一个6层钢框架结构,各层层高均为5.4m,总高20.4m,表1给出了模型M1中梁柱的具体截面尺寸。
模型中,A轴线上所有柱子为斜柱,倾斜角度为5°(倾斜角度为柱子与铅垂线间的角度),斜柱高度至3层(16.2m)。
表1 模型梁、柱截面尺寸层数梁柱1~3HN350×175×7×11HW250×250×15×154~5HN350×175×7×9HW250×250×12×126HN220×125×6.5×9HW200×200×8×12 M2模型和M3模型是将M1模型中所有的斜柱的倾斜角度分别修改为10°和15°,其余均与M1相同。
图1~3分别给出了模型M1、M2和M3的三维视图。
图1 M1三维视图图2 M2三维视图图3 M3三维视图2 稳定性判别准则结构失稳一般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理想的情况,即当结构达到某荷载值时,结构除了原有的平衡状态外,还可能存在第二种平衡状态,所以又称平衡分岔失稳或分支点失稳,由于其在数学处理上是求解特征值的问题,故又称为特征值屈曲。
第二类失稳是指结构失稳时,变形迅速增大,不会出现新的变形形式,即平衡状态不会发生质变,又称为极值点失稳。
本文的稳定性分析考虑了结构的初始缺陷、几何非线性以及材料非线性,属于第二类失稳[6]。
对于结构整体稳定性判别准则,文献[7]指出对于整体稳定性准则有以下3个观点:1)荷载—位移曲线顶点判定准则;2)承荷载极限判定准则;3)荷载—位移曲线斜率判定准则。
本文采用第2)种判别准则,给结构逐级加载,直到结构无法承受为止,认为此时为结构的稳定临界状态,对应的荷载为结构的静力极限荷载。
3 稳定性分析3.1 荷载组合静荷载的设计组合有多种,考虑的荷载主要包括结构自重、墙体重量(折合成线荷载施加在梁上)、活荷载以及X向风荷载,取基本风压值0.45kN/m2,地面粗糙度为B类,风荷载体形系数μs=1.3。
3.2 特征值屈曲分析特征值屈曲分析在分析过程中不考虑结构的初始缺陷和非线性属性,因此,它的屈曲荷载可近似代表相应的第二类稳定问题的上限,所以在求解结构的极限荷载之前,一般先对结构进行一次特征值屈曲分析。
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对结构进行特征值屈曲分析后,可以得到不同模态下的特征值屈曲因子λ,λ与施加在结构上的荷载的乘积才是我们所说的屈曲荷载大小。
由于结构的永久荷载为结构自重及墙身重量,是结构的固有荷载,因此在屈曲分析中只对结构施加活荷载和风荷载,但是需要将初始条件设置为恒荷载非线性工况之后。
上述荷载作用下结构屈曲分析的前三阶屈曲模态如图4所示。
(a)一阶屈曲模态(b)二阶屈曲模态(c)三阶屈曲模态图4 M1的前三阶屈曲模态6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19(1)由图4可知,无论哪种模态,结构的顶层位移都是最大的,取顶层节点147(30m,12m,20.4m)为观察点来确定达到极限荷载作用时结构的最大位移。
表2列出了结构M1、M2的前三阶模态特征值屈曲因子值。
表2 M1、M2特征值屈曲因子模型模态1模态2模态3M1 135.59 211.94 215.49M2 136.29 211.82 219.56M3 134.72 209.45 224.84通常情况下,将结构第一振型的特征值屈曲因子与基本荷载的乘积作为结构的屈曲荷载。
从表2可以看出,在理想情况下,模型M1可以承受的最大荷载为:1×恒荷载+1×楼层荷载+135×(活荷载+风荷载);M2模型可承受的最大荷载为:1×恒荷载+1×楼层荷载+136×(活荷载+风荷载);M3模型可承受的最大荷载为:1×恒荷载+1×楼层荷载+134×(活荷载+风荷载)。
以此为模型M1、M2和M3的荷载上限对结构进行非线性屈曲分析。
3.3 非线性屈曲分析工程实际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初始缺陷,结构的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对结构的影响也是客观存在的。
所以,要想得到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还需要进行结构的非线性屈曲分析。
将模型M1的比例参数设置为136,荷载子步设定为272步,即每一个子步对应0.5倍的基本荷载;将M2的比例参数设置为137,荷载子步也设定为274步;将M3的比例参数设置为135,荷载子步也设定为270步。
分别对M1、M2和M3进行非线性屈曲分析,得到各自的荷载子步—位移曲线,如图5。
由图5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模型M1在前32步的加载过程中,结构的荷载位移关系曲线大致为直线,说明结构还处于弹性阶段;再继续加载到基本荷载33步时,荷载位移曲线变弯曲,斜率呈现增大趋势,结构的刚度逐渐变小;当承受的外力增加到39步时,结构的刚度迅速减小,分析停止,根据第二类稳定性判定准则可知此时结构丧失了稳定性,结构的最大位移为0.29m。
因此,可以认为模型M1的极限荷载为39×0.5=19.5倍的基本荷载。
2)模型M2在前32步的加载过程中,结构的荷载位移关系曲线大致为直线;再继续加载到基本荷载33步时,荷载位移曲线变弯曲,结构的刚度逐渐变小;当荷载增加到42步时,结构的刚度迅速减小,同时分析停止,根据第二类稳定性判定准则可知此时结构丧失了稳定性,结构的最大位移为0.29m。
因此,可以认为模型M2的极限荷载为42×0.5=21倍的基本荷载;同理可以得出,M3的极限荷载为18倍的基本荷载,结构的最大位移为0.35m。
(a)M1荷载位移曲线图(b)M2荷载位移曲线图(c)M3荷载位移曲线图图5 模型荷载位移曲线图3)钢框架结构的稳定性并不是随着斜柱角度的增大而提高,当斜柱的倾斜角度增大到一定值时,钢框架结构的稳定性反而会明显降低。
3.4 斜柱倾斜角度与结构稳定性关系通过以上的分析可知,斜柱的倾斜角度与钢框7 赵丽芝:不同角度斜柱的钢框架结构静力稳定性分析架结构的稳定性之间并不是正比例的关系。
分别建立模型M4~M11,模型中斜柱的倾斜角度依次为6°、7°、8°、9°、11°、12°、13°和14°,分别对他们进行特征值屈曲分析与非线性屈曲分析,得出各自的极限承载能力,见表3。
表3 斜柱倾斜角度与模型极限承载能力斜柱倾斜角度/(°)极限荷载/倍5 19.56 19.57 19.58 20.09 20.510 21.011 21.012 21.513 22.014 21.515 18.0为了更直观地表达分析结果,将表3的数据绘制成图6所示的折线图。
图6 斜柱倾斜角度与模型极限承载能力关系图由图6可以看出,此钢框架结构在斜柱倾斜角度小于13°时,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随着斜柱倾斜角度的增大而缓慢提高,当斜柱的倾斜角度大于14°时,钢框架结构的静力稳定性显著下降。
可知,对于本钢框架结构静力稳定性而言,合适的斜柱倾斜角度为13°。
4 结语本文利用有限元软件SAP2000分析研究了斜柱的倾斜角度对钢框架结构静力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分析得到模型M1、M2以及M3在静荷载作用下的荷载位移曲线,对比发现钢框架结构的稳定性并不是随着斜柱角度的增大而提高,而是呈抛物线型,即当斜柱的倾斜角度增大到一定值时,钢框架结构的稳定性反而会明显降低。
参考文献[1]容柏生.国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若干新进展[J].建筑结构,2007,37(9):1-5.[2]王永春,丁洁民.斜柱超高层筒中筒结构的受力特性研究[C]//第18届全国高层建筑结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册).北京: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04:333-338.[3]傅剑平,程思聪,黄宗瑜.钢管混凝土斜柱抗剪环-环梁节点抗震性能试验[J].重庆大学学报,2008,31(3):349-354.[4]马凯.超限倾斜结构的弹塑性动力分析[J].动力学与控制学报,2011,9(3):253-256.[5]刘庆林,傅学怡,曹敏丽,等.体型收进斜撑转换结构研究应用———珠海信息大厦高位收分转换解析[J].土木工程学院,2006(2):6-10.[6]董庆.高层钢框架结构整体稳定性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2.[7]王旭,张威,甘为众,等.钢框架整体稳定判定准则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06,10(3):230-232.The Static Stability Analysis to Steel Frame Structures with Different Angle Inclined ColumnsZHAO Li-zhi(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Changchu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Changchun130012,China)Abstract:As a new form of structure,buildings with inclined columns have brought a unique visual experi-ence to the public.Therefore,the usage of inclined columns in buildings has increased.The finite elementmodel has been established by using SAP2000software.The influence to static stability of steel framestructures with different angle inclined columns has been obtained by comparing the load-displacementcurves of the inclined column models with different angle inclined columns.Key words:inclined column;angle of inclination;steel frame structure;stability8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