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计》城市青少年越轨行为论文
提高中学生教育幸福感的思考——以《变形计》为例
二、 从《 变形计》 的视 角探析中学生的教育幸福感
进行互换 的人生体验 。参与节 目的双方 就在 七天之 中互换角
色, 融人对方 的家庭 , 体验对方的生活。
节 目中的很多真实案例都涉及到了教育幸福感这个 问题 。
教育 , 从外在性来说 , 以传授知识 , 传授经验为主 , 从内在性来
的一种事实判断 , 又是对生活 的主观意识和满意程度基础上产 生的一种价值判断。我们 现在所说 的要提高 的幸 福指数 , 就是 通 过改善社 会局部 的环境 从而让 民众发 自内心 的感受 到现在 的生活很满 意 , 从而形成一种生活 比以前好 了的主观思维 。
的认定教育是学校的责任 , 而忽略了家庭和 自身对孩子学习成
西 。从这方面来思考 , 教育就是有 目的地影 响人 的身心发展 的
实践活动。
我们现在会经 常被 问到“ 你幸福吗?” , 这个 问题本 就没有
[ 作者简介 ] 黎莹 , 女, 湖南吉首人 ,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 生, 主要研究方 向: 教育经济与管理 ( 湖南长沙 , 4 1 0 0 8 1 ) 。 7 6
我 国的教育 资源 由于历史和社会的 因素一直 以来都存在
着分配不平衡的现象 , 尤其是城市和农 村之 间的教育资源失衡
形计 》 即禀承“ 换位思考 ” 这一思维理念让节 目中的两个 主角通
过互换身份来和对方进行 “ 换位思考 ” , 并且在节 目中始终贯穿 着这一个思维 。在节 目中 , 主角们往往不仅要站在对方 立场去 设想和理解对方 , 还要去体验对方 的生活 , 真真切切 的感受 着
的现象十分突出。在 当今的中国 , 城市和农村教育资源分配严
重失衡 , 我们都在这种失衡 下完成我们的学业 , 却从未直观 的 感受到这种 失衡给城市和农村 的中学生所带来 的教育幸福感
浅析城乡少年间的跨文化传播——以《变形计》为例
跨 文化传播 的问题 , 进而引发笔者对媒体 责任 、 社会责任 的思考 , 同 时对 近些年来
“ 农 民工” 子 女 城 市 入 学 的教 育 问 题 以思
考。
一
突。 诚然 , 社会的不断进步 , 大众媒体 的不
城 乡 少 年 之 间 的 互 换 不 可 避 免 的 产 生 了
交流时的隔阂与障碍 。 在我 国, 城市 和乡村之 间的交流沟通 问题 一直存在 : 初到 乡村或是城 市 , 总是 伴随着种种生活上 、 价值观上 的不适与 冲
得用抵得上 自家一年 收入 的手机。
《 变形计 》 以直观的形式让社会大众
城市与 乡村少年 的成长。 城市少年带有属 于城市 的个性张扬 , 农 村少 年则更 多的带 有淳朴和腼腆 。当城市少年来到乡村 , 乡 村少年来 到城市 , 不可避免 的产生了跨 文 化传 播的问题 。 了解城乡少年之问交 流时 的文化差 异对于研究 他们之 间的跨文化 传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二、 《 变形计》: 城 乡少年间的跨文化
传 播
在这 两个男孩身上 被打上 了属于他们 各 自环 境 的 “ 烙印 ”。 易虎 臣是典 型 的 “ 公 子哥 ”, 任性 、 厌学 、 还是个 “ 手机控 ”, 和 妈妈吵架 、 同学打架 、 老师顶嘴 , 被全班同
学评 为 “ 最 不 受 欢 迎 的 人 ”; 而 吴 宗 宏 懂
、
城 市 与 乡村 : 不 同 文化 之 间 的交流
传播在很 大程度上依靠语境 , 所谓语 境就是传 播的 “ 背 景”, 是传播 活动 的时 空环境和社 会文化环境 。 因此 , 从跨 文化 的角度而言 , 文化就是传播过程 中最大的 语境 , 城市 文化 和乡村文化带来两种不 同
青少年越轨问题
浅谈青少年的越轨行为的原因及对策内容摘要:自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走上了复兴的道路,很多家庭过上了小康的生活,许多家庭忙于工作,却疏于孩子的教养问题,尤其是在1990年之后的新生代,很多青少年出现了很多社会越轨问题。
基于越轨行为的二重性和类型以及根据默顿的社会失范理论追溯其产生的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出症结所在。
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支柱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因此我们应该找出青少年越轨行为的原因所在,并对其采取控制和引导的措施,引导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才能使社会多了一份和谐发展的力量,祖国才能越发展越好。
关键词:青少年越轨行为社会控制社会越轨,亦称越轨行为、离轨行为或偏离行为,是指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偏离或违反现存社会规范的行为。
社会越轨行为具有反常型越轨和不遵从性越轨。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社会越轨行为是一个中性词,对于社会越轨行为的理解我们不应该有所偏颇,应该全面理解社会越轨行为的含义。
要全面理解社会越轨行为,就要理解越轨行为的相对性。
越轨行为的相对性体现在:第一,越轨行为是指一种行为在不同的社会里面对于不同的社会规范的评判;第二,越轨行为是指一种行为在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社会规范的评判;第三,越轨行为是指在不同的场景之下的一种行为被接受的程度;越轨行为是指一种行为因为行为主体的社会地位而不同;第五,越轨行为是指对同一种行为,人们有不同的认知。
可以说,越轨行为就是一个正常的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没有越轨就没有社会生活。
青少年指满13周岁但不满20周岁的(从生理、心智的发展角度上讲),也就是少年和青年的相重合的阶段,处于儿童期之后,成人之前。
青少年越轨行为是指青少年违反社会公共生活准则和有关行为规范,或者不能良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从而给社会、他人和本人造成不良影响或者危害的行为。
自从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在城市化改革过程,青少年群体出现了很多越轨行为,导致出现一连串的社会问题,例如社会青少年的犯罪率在连年攀升。
近朱者赤,近墨者未必黑——从群集批评角度看《变形计》
除 了开篇双方少年 自身的这些直观现 的,一点 一滴 感染 着看 似 带有 D E V I L属
互换类节 目,以城市少年和农村少年为主 象 可以透露他们 的基本性格之外 , 《 变形 性 的少年 ,融化他们 看似 冰冷 的内心 ,收 人翁进行 角色互换 ,以真人 秀加纪 录片的 计 》也 巧妙地将镜头 的运用 、配合不同背 敛他们狂放不羁 的个性 ,带着新 的信念 , 形式呈现 给广 大受众 。综合 片中社会 、家 景音乐 和特殊音效方 面将双方少年的个性 潜意识里慢慢找 回最本质 、 最纯真的 自己。
接映射 ,也或许是一种故意掩盖 、隐藏美 既是 “ 天使 ( A N G E L)”。 好 而单纯 内心的一种假象。所以 ,相对 于
殊 “ 属性 ”继续延续下去 ,可环境不同 , 不 仅性 格 上迥 异不 同,在其 他 细节 脱离 了父母 的宠溺和偏爱 ,脱离了优越 的
表象而言 , 本质更让人觉得 真实可靠 。 挖掘本质 ,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
不得心应手 。他们有点 自 卑 ,缺乏 自信的
们的行为伴随着父母的愤怒斥责 ,甚至伤 改变 的过程 。这个过程中 ,可能会挖 掘出 属性也 一点点展 现。可正如开篇所说 ,近
一
些前所 未有 的新 的特质 , 更 加有趣 的是 , 朱 者赤 ,在城市老师 的悉心教导和同学们
性格 或飞扬跋扈 、霸道蛮横 ,或挥土如金 , 原本属于代表双方的典型术语 ,在悄无声 的热情鼓励下 ,他们所表现的 ,是更加勇 冷漠无情 、铁石心肠……农 村少 年除了条 息 中渐渐地发生着变化。 敢积极 ,挑战 自己,迈 向前方的一大步。
庭 、以及个人 的因素 ,本文将 以群集批评 表 现得淋漓尽致 , 更是形成 了鲜明的对 比。
作文-农村与城市的素材:《变形计》
农村与城市的素材:《变形计》“城市坏孩子”与“农村苦孩子”的角色互换体验,似乎已经成为这一号称“新生态纪录片”节目既定的呈现模式。
自第五季开始,《变形计》便聚焦都市子女的“现代病”——厌学、物质、暴力……下面是xx为大家整理的相关论据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变形计》究竟拯救了谁?“城市坏孩子”与“农村苦孩子”的角色互换体验,似乎已经成为这一号称“新生态纪录片”节目既定的呈现模式。
自第五季开始,《变形计》便聚焦都市子女的“现代病”——厌学、物质、暴力……并企图通过7天的“变形生活”改变“城市主人公”的固有价值观,以此凸显节目的教育意义。
短时间内改变一个人的思维模式,显然并不现实,否则教育专家们也不会终日为“教育改革”而苦恼。
如此,《变形计》为何还能在质疑中被捧热?城市孩子尚不能“迷途知返”,农村孩子也不会因此而得到“救赎”,那么《变形计》究竟拯救了谁?又能拯救谁?除了赚取收视率,它尚存的一丝价值,便是唤起荧屏背后一众看客对社会现状的思考,更需要我们卸下“娱乐心理”,真正的去关注画面背后的本质,从而有所为。
新一期《变形计》刷爆朋友圈,其因出人意料。
并非因陈新颖、李水富两个主人公,而系“人小路子野,社会我丽姐”之称的7岁“暴走萝莉”,李水富的妹妹李水丽。
因其“痛苦、嘶吼、一言不合就动手”的“霸道总裁风”而备受调侃,这样的调侃或许没有恶意,却也谈不上善意。
这何尝不是一种舆论消费,各类表情包和段子层出不穷,于看客不过烟云,对孩子来说,却是当众揭伤。
“丽姐”并非个案,而是中国6000万留守儿童的一个缩影。
在她言行举止惹人发笑的同时,亦折射出农村留守儿童缺乏关爱与教育的问题,“安全感”的缺失,使他们的内心充满了戒备与不信任。
比起调侃,“伸出援手”变得更有现实意义。
但如果社会对于“伸出援手”的定义,是给予一个品学兼优的农村孩子去往城市体验生活的机会,无非是让其离了“龙潭”,入了“虎穴”。
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在进入到一个陌生,甚至与长期所处天差地别的环境里,都需要时间去适应。
中学生变形记观后感作文(范文大全)
中学生变形记观后感作文(范文大全)第一篇:中学生变形记观后感作文《变形计》是湖南卫视创新研发的一档生活类角色互换节目,纪录片真人秀模式号称“新生态纪录片”。
这档节目通过现实生活中人物角色的对调,参与节目的双方就在七天之中互换角色,体验对方的生活。
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变形记观后感作文,欢迎查阅。
变形记观后感作文1今年暑假,我看了一部非常让观众感动的纪实片。
内容是通过身份互换的方式,让城市里的叛逆少年与来自贫困地区的留守儿童各自享受对方7天生活。
这场纪实片不仅改变了一个个城里孩子,还激励着贫困地区的孩子通过努力学习,走出自己现在的生活环境。
看完这部片子,我深有感触。
在这部纪实片中,我最有感受的就是城市主人公李耐阅与农村主人公罗珍的变形生活。
李耐阅,一个生活在城市无忧无虑的叛逆少女。
在家里,她经常与父母发生矛盾,甚至会打架。
在校内,她依然是错误不断。
在变形计拍摄的前一天时,记者发现李耐阅正在学校老师的办公室内跪着。
经过记者一问,原来是因为老师骑车回家,李耐阅在老师路过身边时,用奶茶泼了老师满车都是。
老师气愤之下就做出了这样的举动。
回家后,李耐阅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道:“我恨不得抽了我爸的筋,扒了我爸的皮。
因为我爸他买了很多的保险。
”说完时,李耐阅竟然笑了出来。
这时,我们心中都会产生一个疑问:是什么让这个城市少女如此叛逆?也许只有通过变形我们才能了解。
农村的二号主人公罗珍是一位乖巧懂事、勤奋学习的孩子。
但是在罗珍四岁那年。
家里的“顶梁柱”父亲因车祸去世,这让这个贫困的家庭又背负起了巨大的重担。
母亲仅靠些针线活来贴补家用。
她和哥哥罗剑在同一所小学学习。
“从家里到学校需要走4小时的山路。
有的路段甚至是需要攀爬的。
”罗珍接受采访时说道。
这让哥妹俩更加珍惜这样的上学机会。
所以在班级内,他们的学习成绩也是一直是名列前茅。
农村的孩子一天的任务不仅只是学习,在空闲时间里他们还要为妈妈干农活。
有时罗剑会因为觉得罗珍没力气而埋怨她。
从心理学角度看《变形计》
从⼼理学⾓度看《变形计》2019-10-13最近,湖南电视台播放的《变形计》受到了传媒界和教育界的青睐。
这档节⽬是运⽤纪录⽚+真⼈秀模式通过真⼈互换⾓⾊在特定情境和规则下真情实感、⾏为、⾃我个性的⾃然流露。
本⽂从⼼理学⾓度来谈谈次节⽬所揭⽰的教育原理。
⼼理学认为影响⼈的⾝⼼健康发展的有遗传、环境、教育与个⼈主观能动性四⼤因素。
⽽在本档节⽬更多揭⽰出,影响互换少年⾝⼼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环境与教育。
⾸先我们看⼀下互换的⾓⾊,分别是偏远农村⼭区的优秀少年和城市问题少年,两个来⾃环境条件完全相反的孩⼦。
农村优秀少年“优秀”在懂事、学习勤奋、善良、⾃信、好强、责任⼼强。
城市问题少年“问题”在玩世不恭、厌恶学习、焦躁易怒、调⽪打架、沉迷⽹络、没有责任感。
其实,《变形计》不仅是“易⼦⽽教”的感⼈故事,更强调的城市问题少年的现象。
问题少年是学校称为“问题学⽣”的群体,他们是⾏为失控的学⽣,他们外在⾏为表现极不稳定,常常打架,骂⼈,说谎,厌学,逃学,沉迷于⽹络和不良书刊中,严重的甚⾄出现⾃伤或他⼈现象等。
问题学⽣让学校领导头疼,⽼师苦恼,也使家长们⾯临“教⼦⽆⽅,求助⽆门”的窘境。
⼀、环境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理学环境论认为,环境是对⼈的⼼理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
个体的⾝⼼发展在遗传因素提供的可能性的基础上,其发展⽅向、发展内容和发展⽔平决定于环境因素。
对青少年⾝⼼发展进⾏影响的主要是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
(⼀)家庭环境家庭主要包括亲⼦关系、家庭⽓氛、⽗母教养⽅式等等因素。
从《变形计》所揭⽰的家庭环境来看,农村家庭环境贫困,亲⼦关系良好,家庭氛围融洽,⽗母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教养⽅式类型,孩⼦却很⾃觉,很懂事,⽗母较少操⼼。
⽽城市孩⼦家庭条件富裕,亲⼦关系恶劣,家庭⽓氛紧张,⽗母教养⽅式明确,孩⼦却玩世不恭,让⼤⼈操碎了⼼。
1.亲⼦关系指⽗母与⼦⼥的关系。
青少年期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关键阶段之⼀,是依恋与独⽴两种倾向暂时冲突和对⽴的阶段,也是亲⼦关系的多事之秋。
初中议论文作文:父爱--观《变形记网变》有感_0
父爱--观《变形记网变》有感父爱就像一本震撼心灵的书,读懂了这本书,就读懂了整个人生。
就是因为这种浓厚的爱,让每天泡在网吧的网瘾少年,过着富足的生活却感觉不到幸福;一位来自遥远的青海乡村的孩子!他们都有一位父亲,可是爱是不同的!魏程在变形记的4天晚上他告诉高爸爸说从来没去过黄河玩时,高爸爸摸索着从床底下拿出一双灰尘扑扑的棉鞋,鞋里掏出一个布包,把布包再一层层打开,才让我们看到,原来是一卷纸币,面值最大才5元,最小的是一角。
当他拿给他并告诉他这是家里几年来的积蓄,虽然钱还没有魏程一天的零花钱多,那些皱皱巴巴的钱却是高爸爸贮蓄很久很久的钱,为了让这7天的“亲生儿子”开心,不惜血本,拿出这些钱,让他去看黄河!而在回家前一天,高爸爸为了让魏程洗个澡,瞎着眼睛去挑水回来,结果把脚给摔伤了,因为山上井里水少,人们一年才洗一次澡,不希望让魏程的亲生父母看到他一身脏兮兮的,就去打水,给他洗澡。
魏程的眼睛湿润了,他感受到了伟大的父爱!魏程的亲生父亲在对魏程的教育是一位失败者,总是去户外玩,不和魏程交流,而且h很随性,魏程为什么不去上学,就是因为父亲随他的性格,魏程在郊游的时候,喝了酒,被体育老师打,才会辍学,这一切都是魏爸爸所造成的!魏程要回来了,他却去了别的地方,为了逃避他,不敢与他交流!只好用录像与魏程交流,使人们伤心!那我们城市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存在什么问题,缺少些什么呢呢?我们城市的孩子为什么没有感受到生活的艰辛,为什么没有感受到金钱、收入的来之不易,为什么没有感受到“父爱的伟大”,为什么没有被“感动”过,为什么做错事没有感到过愧疚(魏程沉溺网游、辍学没有愧疚,而看到父亲为自己挑水时摔倒却愧疚了),为什么不知道报恩(魏程尽管只是为高妈妈买了一个水瓢,但他是用自己的工钱买的),为什么缺少发自内心深处的痛哭(因为高家人对他的关爱)什么是真正的父爱,可以让一个掉进深谷的少年重新爬起来,让他重新找回自我!高爸爸用真情和父爱让他长大了,我希望所有的父母亲可以多多与孩子们交流一下!不要让他们失去爱!。
变形计社会背景分析1000字
变形计社会背景分析1000字
最近几年,青少年成为社会突发恶劣事件的主角已经屡“闻”不鲜。
从2009年“杭州,少年飙车事件”到2010年“我爸是李刚”、药家鑫杀人案件以及2011年“留学少年回国机场刺伤母亲”等事件,青少年成为暴力事件的主角,凸显了中国教育的短板。
如此多的惨案给了中国教育一记响亮的耳光,一度引发社会各界对中国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不满、质疑和批判,改革中国教育的呼声也一度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第五季《变形计》,聚焦当下让人堪忧的都市子女的“现代病”:网瘾、暴力、物质、厌学、冷漠、脆弱等,肯定会引爆对中国少年教育问题的思考,也为中国教育的转型提供了深刻的现实依据。
《变形计》的推出,不仅顺应了“限娱令”中“扩大新闻、科技、文化、少儿、纪录片等多种类型节目的播出比例”的要求,更是深入整个民族和社会内层,担当起社会责任,彰显了媒体之为媒体的尊严。
浅析《变形计》中主人公的跨文化适应——以第七季第五辑中的城市
1 5—
学园 I X U E Y U A N
2 0 1 5年 第 2 9期
心里的压力 。 杨家 的牛车、杨妈给刘珈辰改做 的苗 族服装 、
农村的集市以及在普者黑戈 Ⅱ 船、打靶 、骑牛、放鸟等对于
三 《 变形计 》中城市主人公刘珈辰的 “ 压力一
调适 一成 长 ”分析
里孩子和农村孩子进行生活互换,在这个过程中,跨文化适应问题 凸显,尤其是体现在到农村生活的城市孩子
身上 。该 文运用 Y o u n g Y u n K i m 的压 力一 调 适一 成 长模 式来分 析和解释 城 市主人公 刘珈辰 的变形 过程 中的跨
文化适应问题 , 并说明经过成功的跨文化调适, 人们会发生下意识的改变, 从而加速知觉上和情感上的成熟。
文化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特征 ,人类创造和发
展 了多 样 的文 化 。文 化影 响着不 同社会 形 态 中人 们 的心 理 和行 为 。 当人们 由一 种文 化情 景 进 入另 一 种文 化情 景
时 ,由于受到原来文化要素的制约而表现出心里不安和 行 为不适。但是文化具有可习得性和动态性 ,人也具有
能动 性 ,因此 人们 在 面 f 临文 化情 景变 化 时会 进 行 心理 调
整和学习以及运用第二种文化的要素,这就是跨文化适
应 。Y o u n g Y o n K i m 和 Wi l l i a m B . G u d y k u n s t 在 《 与陌
只要有新的环境 ,这一过程就会持续存在 ,人们就会更
互换 ,主人公走进完全不 同的环境 中体验生活。本文 以
文 化 调适 理 论 为理 论 基础 ,首先 介 绍 了跨文 化 适应 和 压 力 一 调适 一 成 长过 程 理论 ,然后 用 压力 一调 适~ 成 长 模
《变形记》与问题学生教育转化(修改版)
《变形记》与“问题学生”教育转化石军(广东省广州市新穗学校,510315)《变形计》是湖南卫视推出的一档大型生活角真色互换节目,以纪录片加人秀模式推出,号称“新生态纪录片”。
这档节目结合当下社会热点,寻找热点中的当局人物,安排他们进行互换人生体验,参与节目的双方就在七天之中互换角色,体验对方的生活。
节目全程每天24小时跟拍,粗加剪辑后即以原生态播出。
《变形记》中的故事涉及了很多“青少年问题”和“问题青少年”,闪烁着众多的德育思想和内涵,值得挖掘和总结。
《变形记》在角色互换的教育过程中,重体验、重过程、重情境、重情感、重反思,对促进主人公的教育转化和成长有比较明显的教育效果,对普通学校和工读学校教育转化“问题学生”亦有非常大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一、角色互换,重体验《变形记》的一大特色就是角色互换,这种角色互换是通过媒体的形式,完成了一般人很难做到的互换生活角色,角色互换的主人公的选择往往是让两个出生,个性特点、生长环境截然不同的,有鲜明特点的人物进行角色互换,两个主人公所要面对的是连彼此连自己、摄制组和制作方都无法预料的未知生活!这种充满未知的、真实的故事情节是变形记的一大特点。
如对城市中成长的娇生惯养的“大小姐”对出生在偏远山区的勤劳淳朴的“留守儿童”进行角色互换,让彼此的生活场景产生巨大的变换,在变换角色的过程中,重视体验,体验不同的生活境遇,体验不同的文化差异,体验不同的角色差异,巨大的反差和心里落差,让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受到前所未有的碰撞,震撼。
心理学认为:体验是人们达到相互理解的最佳途径,《变形计》中主人公就在与相关对象的互换中,体验不同生活,从而达到角色上的理解与认同,从而促使已有的各种认知观念的发生改变,达到改善关系、解决矛盾、收获教益的目的。
二、生态记录,重过程《变形记》是利用媒体的形式,原生态地记录了主人公7天内的角色互换生活,注重拍摄过程的完整性,“客观”和“真实”的传达为根本,充分展现事物的原本状态。
看完变形计人到甲壳虫后的感想作文
看完变形计人到甲壳虫后的感想作文哎呀呀,前几天我看了《变形计》这个节目,真的让我感触好多呢!
节目里的城市孩子和农村孩子互换生活,真的好有趣呀!嘿嘿,看着他们在不同的环境里生活,我也好像跟着体验了一把呢。
那个城市里的孩子,一开始好叛逆呀,总是和爸爸妈妈吵架。
但是到了农村,他变得好懂事呀,会帮着爷爷奶奶干活了呢。
哎呀,看到他的
变化,我真的好感动。
还有那个农村的孩子,来到城市里,看到了好多他以前没见过的东西。
他好努力地学习,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
嘿呀,他的坚持让我好佩服。
看完这个节目,我想到了自己。
有时候我也会不理解爸爸妈妈,会和他们发脾气。
但是看到节目里的孩子们,我觉得自己好幸福呀。
我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好好学习,听爸爸妈妈的话。
嘿嘿,我也要像节目里的孩子们一样,努力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
变形计观后感作文八年级2021(五篇材料)
变形计观后感作文八年级2021(五篇材料)第一篇:变形计观后感作文八年级2021《变形计》即禀承“换位思考”这一思维理念,而且更推至极致,在节目中,你不仅要站在对方立场去设想和理解对方,你还要去过对方的生活,真正体验对方世界的大小风云,品察对方思想最微妙的情绪触动。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变形计观后感作文八年级,供大家参考。
变形计观后感作文八年级1这期的《变形计》讲述的是两位城市孩子的乡村孩子的七天交换生活。
城市孩子同时也是独生子女的顾剑桥生活在富裕的南京,家庭富足、家人宠着,也由此形成了他不知足、不可一世、易怒的性格。
他富足的生活也让他有了260斤的“敏感”身形。
顾剑桥辱骂老师长辈、扰乱课堂纪律,逃课、迟到等等恶行都让周围的人头疼不已。
而乡村孩子邰奕江则过着完全不一样的生活。
邰奕江生活在贵州大山里的一个小乡村,家庭条件艰苦,有三个姐姐,爸爸欠下巨债,只为能让全部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机会。
懂事的邰奕江总是帮助父母打理农活,还一边勤奋地学习,是班上的学习委员。
艰苦的条件让邰奕江养成了懂事、单纯、谦虚、羞涩的性格。
这样两位截然不同的孩子开始了为期7天的交换生活,同时也慢慢地改变。
看完这期《变形计》之后,发现《变形计》十分真实地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发展现状:东部地区发达,西部地区贫困,东西贫富差距相当大。
这也是社会不公平的真切反映,这是一种物质资源的分配不公,是发展条件的严重不公。
南京,一个大城市,物质充裕,各产业蓬勃发展,在其中生活的人们过着富裕的生活,到处是消费娱乐的地方,孩子们有很好的学习条件:美丽偌大的校园、外教、可口的饭菜、舒适的宿舍,等等;而贵州,是中国最贫穷的省份,其中的小山村更是贫穷,人们买不起新衣服,好几年才能自己做一套,做养殖业的找不到销路反而欠下一大笔债,到了新年也是像平日一样辛勤地干农活,孩子们的读书条件更是差:简陋的校舍,粮食要靠孩子们每天上学的时候带到学校,破烂的课本,仅有的几位乡村老师,等等。
议论文范文格式:《变形记》——当公益被裹上一层商业性质的糖衣
议论文范文格式:《变形记》——当公益被裹上一层商业性
质的糖衣
时隔八年,《变形记》再次在湖南卫视播出,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变形热”。
该节目最原始的目的是:为了唤醒迷惘、堕落、颓丧的少年。
但当公益被裹上一层商业性质的糖衣,也就变成了“私益”,随之而来的,便是一场温情的公益和冷酷的商业利益之间的厮杀。
单纯的理解“变形”二字,“变”即改变、转变,“形”即是心---一种主观的行为和想象,“变形”即是采用可行的方式改变一个人的内在行为,收获一种积极的效果。
对于“变形者"自身而言,“形”发生了质的变化,却回归了形式的本意。
那些问题少年,体验一次特殊的人生经历后,是否真正的幡然悔悟,却很难预料。
在整个节目中,感人的场景“煽情"的压榨着当事人的眼泪,却是旁观者借以娱乐的新鲜选材。
其实,问题少年的“问题",在于其本身不能找到问题的根源。
而我们需要做的是,为他们营造一个温馨的是成长环境,让他们感受到这世界还有爱。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
变形记论文3000字
变形记论文3000字篇一:变形记论文《外国文学史》期中论文班级:新闻092 姓名:金添学号:070912210格里高尔一家人的“变形”金添(文学院新闻092,070912210)摘要:奥地利作家弗朗茨·卡夫卡是现代主义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他的代表作《变形记》企图规避现实表面,挖掘指向心灵痛苦的。
小说通过“变形”手法,表现十九世纪西方现代文明掩盖下的种种弊端给人们带来的种种心灵创痛,表现众多劳动个体的异化状态。
《变形记》中“变形”的真正指向绝不是人变成虫的意象,而是在格里高尔变形之后给这个家庭每个人带来的生活上思想上的变形,对这些人生活态度、道德观念、价值观、存在主义的变化扭曲的透视。
关键词:变形记;思想;变形《变形记》这一短篇小说,以一种平淡而绝望的笔调开头。
“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
”这是小说的第一句话。
主人公格里高尔一夜好梦之后,他的世界顿时走了样。
在小说中变成甲虫前的格里高尔是一个为替家人还清债务而兢兢业业、忍气吞声工作的青年。
他的全部生活不外乎工作、责任、爱、家庭。
然而终有一天,他身体的形状的变异导致他的生活形状也随之发生变异。
躯体变成了甲虫但仍然有着人的思维和灵魂的格里高尔,躲在沙发底下,狭窄的空间里,观察和聆听着人们的行动和言语。
透过一扇扇“门”,格力高尔看到的只有人性的麻痹,自私冷漠,这让格力高尔更加的痛苦无助与孤独。
他挣扎,乞求聆听,但没有人能懂他,最后格力高尔被世界无情的抛弃,最终干瘪。
小说中,格里高尔变成了一只甲虫之后,家人对他的态度是小说的主要冲突线索。
他的家人从最初的恐惧到爱恨交加,直到最后他们完全对他感到羞耻仇恨,以至于要驱逐他。
表面上变形指的是格里高尔由人变为甲虫,但实际上,在整个过程中家庭的每一个成员三个成员都经历着起伏的“思想变形”。
一、失去赚钱能力的格里高尔的悲剧在故事的一开始,主人公格里高尔从梦中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
变形计观后感600字
变形计观后感600字变形计观后感600字-------题记在家闲着没事,便打开电视,随手调到了湖南卫视,电视荧幕上的图像便吸引了我的眼球-------《变形计》城市孩子与山里孩子7天互换。
记得在几年前这个节目播出过,只是并没有去注意。
现在又开始播这个节目,便也有了些兴趣。
我便迫不及待地盯着荧幕,时时刻刻等着节目播出。
节目播出后,节目中出现的画面还历历在目:城市公子哥易虎臣从叛逆,顽皮,喜欢恶搞甚至有点儿早熟变成了温柔、可爱,有一颗温暖的心的男子汉了。
而山里孩子的代表吴宗宏则由腼腆变得大方,由内向变得开朗。
通过城里学校同学与老师们的爱心捐赠,山里的学校宿舍已由只能8个小朋友挤一张床变成了有上下铺的单人床铺,学校的面貌也从破旧不堪变成了焕然一新。
孩子们的心灵得到了极大的慰藉,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愉悦的、发自内心的微笑。
还记得山里孩子吴宗宏说他更喜欢城里的爸爸,我的心不由得一颤:他不会忘本吧?他该不会喜新厌旧吧?原来,在这背后隐藏着他不为人知的身世秘密:他的身世很不幸,在他还在母亲肚子里的时候,他的亲生父亲便永远离开他了。
他父亲前一天去世,他在第二天就生下来了。
他与父亲之间的距离是那么遥远:他总是会做一个梦,在梦里,父亲总是离他很远,向他挥手,他拼命地往前跑,想追上父亲,可怎么努力也是无济于事。
父亲终究离他那么遥远。
通过山里孩子吴宗宏含泪讲述,同学们一个个也都哭了,这些从小就在蜜罐里长大的孩子被他所感动,他的身世很快便传到了其他年级中,全校各班的其他同学也都来看他,来看看一个从小就坚强懂事的孩子,有的还跟他定下了约定。
看到这里,眼眶里的小水珠全都冒出来了,汇聚成泪,一个接着一个,永不停歇。
一股暖流瞬间涌向心尖,双颊旁划下了一串不知名的液体。
也许会很任性,把父母的爱当包袱,把朋友的爱当愚昧;也许会逃避,把学业附之脑后,对家庭置之不理。
但每个人的心灵都是不能违背的,一个人是拥有一颗温暖的心的,就像城市公子哥易虎臣一般,一个人也是会拥有爱的,爱心汇聚起来,才是胜利。
课程论文——《变形计》视野下的社会分层
上海财经大学课程论文题目:《变形计》视野下的流动与分层学号:2015210405 姓名:王碧军年级:2015级学院:财经研究所专业:能源经济课程教师:岳崟完成日期:2015年11月22日《变形计》视野下的流动与分层摘要:《变形计》是湖南卫视在2006年推出的一档生活类角色互换节目,直面都市青少年网瘾、厌学、脆弱、物质、冷漠等问题,同时也反映了贫困落后地区青少年生活的艰辛和无助。
参与节目的双方在七天中互换角色,体验对方的生活,通过“小人物”的真实生活向观众展示社会现实问题。
关键词:《变形计》横漂社会分层贫富分化节目制片人李泓荔在谈到创意时说道,“节目灵感是来自对中国社会分层现实的观察和思考。
我 2003 年萌动这个创意,始于对中国近年来社会阶层分化的惊奇感受!如今的社会,贫富差距日益拉大,由此引起的生活方式的千差万别让人群在细分中得到归属,想通过人的这种互换,使两个阶层的人互相了解!”[1]追了《变形计》好几年,我觉得这是一个现实感很强的节目,所反映的已经远远超出了“青少年教育”这一问题,也让人联想到城乡二元结构的对立、社会的贫富分化、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缺乏理解和沟通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抛开娱乐性来说,它带给人的更多的是反思。
一、横漂生活——路人甲的明星梦第一次看《变形计》,是第六季的《横漂生活》。
一个是来自海南三亚的叛逆少年,对明星抱有幻想;一个是横店影视基地中一位不起眼的跑龙套小孩,深知生活不易;一位家境殷实,父母已为其铺好未来;一位深处城市底层,一家人被横漂生活压得神情紧绷。
非常巧合的是,我是一名横店人,当时正在海南上学,所以这一期节目自然特别吸引我的眼球。
渴望当明星的城市少年盛运煌来到了横店第一天,性格外向的他很快就融入了这个横店群众演员的家庭,他第一次演戏对在横店多年的人来说,他只是个门外汉,就连6岁的弟弟的演技与之相比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天下来,漫长的候场等待让盛运煌筋疲力尽,不过这一天,也让他真切感受到了这些横漂一族的艰辛和不易。
变形记卓越论文示例三篇
变形记卓越论文示例三篇
论文一:《变形记》中的社会隔膜
《变形记》是中国作家鲁迅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述一个虚构的城市和其中居住的人们的生活,揭露了社会的丑恶和人与人之间的隔膜。
本论文通过分析小说中的几个关键情节和角色,探讨了社会隔膜对个人与社会的影响,并提出了解决隔膜问题的可能途径。
论文二:《变形记》中的反抗与希望
《变形记》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剖析而备受赞誉。
本论文聚焦于小说主人公的内心斗争和反抗,分析了这种反抗对个人情感和社会希望的影响。
同时,论文还提出了如何借鉴小说中的反抗精神来促进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的思考。
论文三:《变形记》中的现实主义描绘
本论文以《变形记》为案例,探讨了鲁迅所代表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特点及其在小说中的体现。
通过分析小说的具体情节、形
象和语言风格,论文揭示了作者通过现实主义手法描绘社会现实和
揭示社会问题的目的和意义。
本论文旨在深入了解鲁迅的文学风格,并为读者提供对现实主义文学的理解和欣赏。
----
以上是《变形记卓越论文示例三篇》的简要介绍,每篇论文都
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鲁迅的代表作《变形记》所涉及的主题和意义。
这些论文将为读者提供深入了解和欣赏这部作品的视角和思考方向。
少年变形记作文感悟
少年变形记作文感悟如今,城市里的霓虹灯闪烁,而乡村里却漆黑一片。
不少城市少年在这灯火阑珊的地方学会了打架、酗酒、抽烟、泡吧……而乡村孩子与鸟儿为伴,在幽静的大山里玩耍、成长,依然朴实快乐。
城市里的少年在城市里耳目渲染,对学习置而不顾。
乡村孩子却认为读书是一种幸福、是一种享受,他们认为只有通过读书才能走出大山。
这一期的《变形记》的城市主人公叫施宁杰,是一名花钱如流水的少年,农村主人公是蒋鑫和王红林,他们将进行家庭互换。
施宁杰过去后,十分没意思,于是四处串门,认识了不少邻居。
从刚到地不敢下田,到主动帮奶奶给母猪接生小猪,施宁杰是被叔叔奶奶的淳朴与善良所感动。
施宁杰到那儿后的几天,一直很纳闷:王红林的妈妈跑哪儿去了?在一次与奶奶的谈话中,施宁杰得知是王红林的叔叔不让他妈妈回家,他怒气冲冲地跑去质问王红林的叔叔,却毫无结果,施宁杰一气之下把家里的桌子椅子掀翻在地并将其损坏。
尽管叔叔在一旁极力阻止,但他却当作耳边风。
后来,施宁杰看着被损坏的家具心里过意不去,于是到煤矿打工、捡石头,然后换掉两个手机后,为王红林家换来了新家具。
一个在城市里花钱如水的少年,在尝试第一次赚钱过后,是否有所收敛呢?赚钱不容易,干的活儿最累,赚的钱却最少。
一直生活在大城市里,过着不愁吃、不愁穿的生活的大少爷,却不知道,在远方,还有人过着如此贫穷的生活。
现在的我们,对饱一顿饿一顿的生活并不了解,对贫穷家庭的生活更不明白。
城市的富饶,家长的娇惯,让我们逐渐不可一世起来,花钱大手大脚,并不知道赚钱的辛苦。
有时候,家长苦口婆心地劝说,却遭到我们的反唇相讥,父母的爱,我们感受不到,他们爱我们,可我们用什么来回报他们?用尖酸刻薄的语言和一只伸出来索取钱财的手。
与贫穷家庭交换一下生活,体验一下农村的生活,才能使我们明白,赚钱的不易,以及父母对我们无私的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形计》城市青少年越轨行为论文
摘要:整治社会环境,为广大青少年创设一个公平正义、充满正能量的成长空间,遏制“糟粕思想”对青少年的意识入侵,是防范青少年越轨行为发生的重要保障。
同时还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青少年的成长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使每个青少年都能从心灵上深度内化道德规范与法律要求,进而做到自觉的抵制越轨行为和犯罪活动。
《变形计》是一档结合当下社会热点,寻找热点中的当局人物,采取一对一互换的形式,体验对方的生活的“真人秀”节目。
2012年1月4日,第五季《变形计》重新开启,定位于大型青春励志生活类角色互换纪实节目,结合当下青少年最典型最突出问题,聚焦都市子女越轨行为:如网瘾、厌学、脆弱、暴力、物质、冷漠等,让节目影响更多电视机前的青少年,凸显节目的教育意义。
一、城市青少年越轨行为的特点
青少年越轨行为的特点是由青少年自身的特点和社会环境的特点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越轨行为多样化
在《变形计》中,几位城市主人公参加变形节目前的行为从厌学逃学到吸烟酗酒,再到拉帮结伙打架斗殴甚至跟学校老师发生冲突。
他们在家庭生活中也是目无尊长,对家人只有一味的索取,如果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则采取暴力举动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并且,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和手机等电子科技越轨行为也日趋严重。
(二)年龄低龄化
当今中国青少年从11、12岁就开始有劣迹,青少年越轨行为的发生普遍存在于初中和小学阶段。
(三)越轨行为集体化
现在的青少年集体越轨的特点越来越明显,喜欢拉帮结伙,甚至有严重的黑社会性质,极易发展成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二、城市青少年越轨行为的原因分析
(一)青少年自身因素
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和心理迅速发展到成熟的过渡时期,身心发育不完全,情绪波动大,好奇心强,自我控制能力差,易冲动,做事不考虑后果,具有极大的盲目性,而且欠缺自控能力。
(二)家庭因素
家庭是孩子社会化的第一场所,如果家庭的教化功能未能发挥,青少年的越轨行为就会呈现增长的趋势。
1、家庭结构的影响。
近年来,由于离婚率的飙升,使得孩子的成长环境先天不良,导致孩子缺失父爱或者母爱,对其心智的成长有不良影响。
2、家庭教育的影响。
高压型教育方式和放任型教育方式,也会使青少年目标设定不当,形成不正确的价值观,使得越轨行为的发生。
3、家庭经济因素的影响。
父母不能适当满足他们的要求或者过分给予金钱的帮助,容易使青少年形成不良的生活习惯,诱发导致越轨行为的发生。
(三)学校因素
学校承担了青少年从家庭步入社会的责任,学校教育的缺失和错位以及在教书育人中的观念偏见也将会影响青少年的正常社会化,甚至加剧青少年越轨行为的发生。
1、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德育教育。
老师以学习成绩的高低来定义学生的好坏,不仅违背了学校教育的宗旨,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也产生不利影响。
2、教师素质较低,缺乏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
有些素质低下的教师利用教师角色的权威不公平对待学生,甚至挖苦讽刺打骂学生,从而导致学生的对抗情绪,引发青少年越轨行为。
3、学校文化氛围不浓厚和校园治安环境恶劣。
校园治安环境恶劣极易导致社会不良因素渗入校园,给青少年带来不良冲击,易诱发青少年学生的越轨行为。
(四)社会因素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一直处于变革和转型的时期,在此阶段必然导致一些社会失范和越轨行为的发生。
1、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社会的利益关系,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都发生了巨大改变,使得思想尚未发育成熟的青少年受到很大冲击和扭曲。
2、大众传媒的消极影响是青少年出现越轨行为的重要原因。
大众传媒发展迅速,但其中一些渲染色情、凶杀、暴力的书刊以及音像制品充斥着文化市场,容易使部分意志薄弱和踏入社会不久的青少年堕落腐化。
3、社会忽视了对青少年的道德法制教育,使得青少年的道德法律意识淡薄,从而对各种社会规范采取不以为然的态度甚至故意违犯。
三、城市青少年越轨行为的预防和对策
从以上对青少年越轨行为及其成因的探讨可以看出,青少年越轨行为的形式多样、原因复杂,有效防范和减少青少年越轨行为的发生,是一项需要各方努力、形成合力、共同建设的系统工程。
(一)使青少年树立正确价值观,加强青少年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
教育者应熟悉掌握青少年的心理规律,如情绪易冲动,判断力和自控能力明显缺乏或不足等,从而用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对其成长进行人为干预,使青少年能够潜移默化的建立起拒绝越轨行为的潜在意识,正确认识自身所处的关键期,并在此基础上正确引导青少年进行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
(二)完善家庭教育,提高家长素质,发挥家庭教育的积极功能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具有深远影响,能否发挥积极功能决定了青少年成长环境是否健康。
而在完善家庭教育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到提高家长的素质和教育能力,使家长既为子女树立了榜样作用,又能以正确的方法指导子女的行为。
如果青少年发生了越轨行为,家长应及时发现,用正确的方法及时制止,有效的遏制青少年越轨行为的发生发展。
(三)强化学校德育,提高教师素质,丰富学校教育的评价体系学校是青少年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实施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在学校教育中如果只注重学生分数的提高而不重视德育教育的有效实施,会使青少年产生错误的成功观。
在多元化的社会里,学
校必须强化德育的重要功能,并且丰富学校教育的评价体系,为减少越轨行为诱因的发生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设良好的学校环境。
(四)整治社会环境,重视法制建设及其教育,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整治社会环境,为广大青少年创设一个公平正义、充满正能量的成长空间,遏制“糟粕思想”对青少年的意识入侵,是防范青少年越轨行为发生的重要保障。
同时还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青少年的成长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使每个青少年都能从心灵上深度内化道德规范与法律要求,进而做到自觉的抵制越轨行为和犯罪活动。
参考文献:
[1]徐瑞,刘慧珍. 教育社会学[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谢维和. 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一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徐瑞. 学生越轨行为的成因及防范[D]. 曲阜师范大学,2002.
[4](美国)亚历克斯·梯尔. 越轨社会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