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苏教版必修二教学案:第四章 第四节 第二讲 基因重组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

合集下载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案-新版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案-新版

第四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特点和原因。

(2)举例说出基因重组。

(3)说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

(4)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5)简述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2.能力目标:(1)通过对课本中实例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逻辑推理能力。

(2)通过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激发灵感,提高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3)教师精心设计智能训练和反馈.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对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病因的分析,让学生体验基因突变概念的形成过程。

(2)通过对基因突变原因及特点的逻辑论证过程,不但可以使学生懂得生物界丰富多彩的本质,还可以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教育。

(3)通过基因突变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能形成关爱生命,热爱生命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基因突变的概念、时间、发生原因、特点及意义。

(2)基因重组的概念、发生时期及意义。

(3)说明重组DNA技术的一般过程。

难点:(1)基因突变的原因及特点。

(2)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

(3)说明重组DNA技术的一般过程。

三.教学方法1.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氛围。

2.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和自主合作学习。

3.采用资料分析的方法,让学生亲身感受科学发展的过程。

四.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1)重新温习减数分裂的过程,为学习基因重组垫定基础。

(2)阅读教材自主学习,总结基因突变的特点。

(3)填表比较总结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区别。

2.教师的教学准备:(1)教师课前搜索典型一些图片,课堂展示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变异类型。

(2)事先将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有关资料制成幻灯片,课堂组织学生讨论其致病原因,归纳基因突变概念。

将由碱基增添、缺失或改变引起的几种突变制成幻灯片,课堂展示加深对基因突变的概念的理解。

(3)在网上收集癌症的相关资料,课堂展示,激发学生思维积极性,分析归纳引起突变的原因。

生物必修二苏教版 第四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学设计-教育文档

生物必修二苏教版 第四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学设计-教育文档

《基因突变》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高中生物必修2第4 章第4节的内容,从基因变化的角度来认识生物发生变异的原因,是基因表达的延续和拓展,也是学习进化的基础。

本节从实例入手,通过对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分析,引入基因突变的概念,然后具体分析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特点。

让学生理解基因突变的根本原因是DNA分子的碱基对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可能会导致生物体的性状发生改变,并且能够进一步理解“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合成来实现的”这一基本的生物学原理。

【教学目标】1.概述基因突变的概念。

2.以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为例,运用所学知识由宏观(性状)到微观(基因的分子水平)推理,分析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直接病因和根本病因。

感悟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3.根据给出的问题为指引,分析碱基对替换、增添和缺失对基因结构和生物性状的影响。

4.阅读书本,根据所给资料,归纳出基因突变的特点。

5.概述基因突变的意义。

【教学重点】 1. 基因突变的概念及特点;2. 基因突变的原因。

【教学难点】基因突变的意义【教学方法】1.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氛围。

2.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和自主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用幻灯片展示几组发生基因突变的有趣的图片,引出课题:基因突变。

下面我们以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为例,分析什么是基因突变,为什么会发生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有何影响。

<新课研学>1.基因突变的概念课件显示:A.正常型与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红细胞性状比较图。

B.资料:镰刀型贫血症是一种异常血红蛋白病。

一旦缺氧,患者红细胞变成长镰刀型,血液的粘性增加,引起红细胞的堆积,导致各器官血流的阻塞。

而出现脾脏肿大,四肢的骨骼、关节疼痛,血尿和肾功能衰竭等症状,病重时,红细胞受机械损伤而破裂产生溶血现象,引起严重贫血而造成死亡。

【问题1】镰刀型贫血症病人的红细胞和正常人的为什么不一样?【问题2】镰刀型贫血症病人血红蛋白中的谷氨酸为什么被缬氨酸取代?【问题3】镰刀型贫血症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直接原因是什么?【归纳】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发病的直接原因是合成血红蛋白的谷氨酸变成了缬氨酸,根本原因是控制血红蛋白会成的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了改变,由变成。

高中生物 第四章 第四节 第2课时 基因重组与重组DNA技术课件 苏教必修2

高中生物 第四章 第四节 第2课时 基因重组与重组DNA技术课件 苏教必修2

3.基因重组只发生于有性生殖产生 配子的过程中,它既是生物进化 的源泉,又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 重要原因之一。
4.重组DNA技术是指将从一个生物 体内分离得到或人工合成的目的 基因,导入另一个生物体中,使 后者获得新的遗传性状或表达所 需产物的技术。
5.在重组DNA的过程中需要 有能在特定位置上切割DNA分 子的限制性内切酶和能将DNA 片段连接起来的DNA连接酶。
6.重组DNA技术的一般过程 包括:分离目的基因、选择基 因工程载体→体外重组DNA→ 导入目的基因→筛选培养受体 细胞→目的基因表达。
[自读教材·夯基础]
1.基因重组发生范围[填空] 只有进行有性生殖 的生物才能发生基因重组,它 是指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 重新组合的过程。
2.基因重组的类型[填表]
重要意义
培育出新品种
都实现了不同基因间的重新组合,都能使生物 相同点
产生变异
[特别提醒] 目的基因的转运工具——运载体必须具备 的条件:a.能在宿主内稳定保存并大量复制;b.有多个限制酶 切位点,以便与外源基因连接;c.有标记基因,便于筛选。
[例1] 下列生物技术或生理过程没有发生基因重组的是 ()
第 四 章
第 四 节
第 2 课 时
理解 教材 新知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把握 热点 考向
考向一 考向二
应用创新演练
随堂基 础巩固
课时跟 踪训练
第2课时 基因重组与重组DNA技术
1.基因重组是指生物体在进行有性生 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 新组合的过程。
2.基因重组既包括减数分裂过程中非 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间的自由 组合,又包括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 色单体交叉互换所致的染色单体上 基因的组成和排列次序的改变。

高一苏教版生物必修二课件:4.4.2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

高一苏教版生物必修二课件:4.4.2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

1
2
3
4
5
解析
答案
5.酵母菌的维生素、蛋白质含量高,可用于生产食品和药品等。科学家 将大麦细胞中的LTP1基因植入啤酒酵母菌中,获得的啤酒酵母菌可产生 LTP1蛋白,并酿出泡沫丰富的啤酒。基本的操作过程如下:
(1) 该技术定向改变了酵母菌的性状,这在可遗传的变异的来源中属于 基因重组 。 _________ 解析 基因工程能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使原本不在一起的基因 组合到一起,使生物具有特定性状,其原理为基因重组。

A.基因工程
C.单倍体育种
B.太空育种
D.多倍体育种
解析
不同类型的病毒重组实质是病毒间的基因转移和拼接,与基因工
程本质是相同的,都是基因重组,只是基因工程是人为操作的,病毒之
间的基因重组是自发的。
1 2 3 4 5
解析
答案
4.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与环境安全的叙述,错误的是
A.重组的微生物在降解污染物的过程中可产生二次污染
3.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 目的基因:人们所需要的特定基因
提取目的基因 ↓ 目的基因与 运载体结合 ↓ 取得途径 直接分离基因 人工合成基因
用同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运载体和目的基
因, 加入DNA连接酶 使运载体和目的基因结合
形成重组DNA分子
导入目的基因:主要是借鉴细菌或病毒侵染细胞的方法

检测与鉴定目的基因
2.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特定的切点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作用特点是识别 特定的核苷酸 序列,并在__________ 上切割DNA分子,形成许多DNA片段。 (2)DNA连接酶:连接同种限制酶切割后产生的DNA片段。 (3)运载体 ①作用:将外源基因送入 受体细胞 。 ②种类:质粒、 噬菌体 和动植物病毒等。质粒存在于许多细菌以及酵母 菌等生物细胞中,是拟核或细胞核外能够自主复制的很小的环状DNA分子。

高中生物多媒体同步授课课件:第四章第四节第二课时基因重组·重组DNA技术苏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多媒体同步授课课件:第四章第四节第二课时基因重组·重组DNA技术苏教版必修2

教学目标:掌握基因重组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小组讨论
教学效果:学生能够理解基因重组的概念和原理,并能够运用于实际问题
教学反馈:通过课堂提问、作业和考试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基因重组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及 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断裂:DNA双 链断裂,形成
单链缺口
修复:通过同 源重组或非同 源重组进行修

非同源重组: 利用外源DNA 片段进行修复, 形成新的DNA
序列
结果:产生新 的基因型,可 能导致生物性
状的改变
● 目的:将外源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 步 骤 : a . 构 建 重 组 DNA分 子 : 将 目 的 基 因 与 载 体 DNA连 接 b . 转 化 : 将 重 组 DNA分 子 导 入 受 体 细 胞 c . 筛 选 : 筛 选 出 含 有 目 的 基 因 的细胞 d. 表达: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 ● a . 构 建 重 组DNA分 子 : 将 目 的 基 因 与 载 体DNA连 接 ● b . 转 化 : 将 重 组DNA分 子 导 入 受 体 细 胞 ● c. 筛选:筛选出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 ● d. 表达: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基因重组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基因重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互动教学法:通过与学生互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基因重组的概念:理解基因重组的定义和类型 重 组DNA技 术 的 原 理 : 掌 握 重 组DNA技 术 的 基 本 原 理 和 步 骤 重 组DNA技 术 的 应 用 : 了 解 重 组DNA技 术 在 生 物 工 程 、 医 学 等 领 域 的 应 用 基因重组的伦理问题:探讨基因重组的伦理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观念

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苏教版必修二教学案:第四章第四节第二讲基因重组基因工程及其应用Word

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苏教版必修二教学案:第四章第四节第二讲基因重组基因工程及其应用Word

第二讲 基因重组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学习目标:1•基因重组的类型及其对生物性状的影响 2•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比较 3•基因工程的概念、工具、操作步骤和应用I设计飞 — 自主填一填+理涪本节主千知保ii iI设计龙—尝试做一像’驶现稲习中的薄弱环节I[教材梳理]一、基因重组 1 •概念生物体内在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

2. 基因重组的类型类型发生时期发生原因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而组合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交换3•结果:自由组合可能产生与亲代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叉互换造成染色单体上基因重 组,可能产生新的表现型。

4.基因重组的意义(DNA 重组技术)基因重组与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一样,既是生物进化的源泉,也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 重要原因之一。

二、基因工程1. 含义:把在一个生物体内分离得到或人工合成的目的基因导入另一个生物的细胞, 定向地使后者获得新的溃传性状或表达所需产物的技术。

2. 工具: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DNA 连接酶、载体三种。

预习导引区3. 操作的一般步骤基因工程棍取目的垄肉进择的运载体—丫-----------------------至组导人目的基園检测与盤电目的基悯目的基圉吉达4. 基因工程的应用(1) 基因工程在特殊蛋白质的生产中已显示出巨大的应用价值,如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防治乙肝的疫苗等已广泛应用。

(2) 使人类按照自己的愿望定向地改造生物。

⑶基因工程已广泛应用于医、农、林、牧、渔等领域,极大地促进了生产,但也可能会引发一些安全性问题。

[牛刀小试]一、基因重组1•阅读教材P89〜90内容,观察图4 —23、4 —24,结合减数分裂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探究下列问题:(1) 基因重组产生了新基因和新性状吗?提示:没有。

基因重组只是将原有的基因进行了重新组合;基因控制性状,由于基因重组没有产生新基因,因此不会产生新性状,只是产生了新的性状组合。

高一生物苏教版必修2第4章 第4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高一生物苏教版必修2第4章 第4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2.基因工程及其应用 (1)含义
目的基因 导入另一个生物的 把在一个生物体内分离得到或人工合成的__________
细胞,定向地使后者获得新的_____________ 遗传性状 或表达所需产物的技术。 (2)三种基本工具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切割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 DNA连接酶 连接工具:____________ 常用运载体:________ 质粒 、_________ 噬菌体 、动植物病毒等
提示:(1)×
DNA 分子中碱基对的缺失、增添或替换引起基因结构的
改变才引起基因突变。 (2)√ (3)√ (4)× 减Ⅰ后期,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 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5)√ (6)× 基因工程的工具酶包括限制酶和 DNA 连接酶,运载体不是酶。
2.依据中心法则,若原核生物中的 DNA 编码序列发生变化后,相应蛋白 质的氨基酸序列不变,则该 DNA 序列的变化是( A.DNA 分子发生断裂 B.DNA 分子发生多个碱基增添 C.DNA 分子发生碱基替换 D.DNA 分子发生多个碱基缺失 )
(3)操作的一般步骤
目的 基因 提取______ 基因工程的运载体 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目的基因 导入___________ ↓
目的基因 检测与鉴定____________

目的基因 _____________ 表达
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果
基因型 不同的个体;交叉互换可导致染 自由组合的结果可产生与亲代________ 表现型 。 色单体上基因的组成和排列次序的改变,从而可能出现新的___________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第四节基因工程及其应用(共26张PPT)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第四节基因工程及其应用(共26张PPT)
(1) 基因的“剪刀”
黏性末端
被限制酶切开的DNA两条单链 的切口,带有几个伸出的核苷酸, 他们之间正好互补配对,这样的切 口叫黏性末端。
黏性末端
EcoRI限制酶的切割
2、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1)基因的
“ ” 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
①特点:
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 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切点切割
A. ①③;②④ C. ①④;②③
B. ①②;③④ D.以上都不对
这可不是普通 的细菌,它是 嫁接了人胰岛 素基因的工程 菌,能大量合 成人胰岛素。
细菌和人是差异非常大的两种生物, 通过基因重组后,细菌能够合成人体的胰 岛素,这说明了什么?
人和细菌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谢 谢!
用的运载体( √ )
(4)运载体的作用是携带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 中,使之稳定存在并表达( )
反馈训练---知识再现,能力提升
2.下列是由限制酶切割形成的DNA片段, 能用相应DNA连接酶将它们恢复连接的
组合是( A )
①…CTGCA …G
②…G

G…
…CTTAA
ACGTC…
④ AATTC… G…
①对象:两个具有相同的黏性末端 的DNA片段
②连接的部位: 磷酸二酯键
2、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3)基因工程的运载体:
① 常 用 的 运 载 体质:粒、噬菌体和 动、植物病毒等
2、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3) 基因的运载体: 如质粒 :
质粒运存载在体于应许多细菌 和酵母该菌具等备生的物中,是 拟核或细条胞件核外能够自 主复制的很小的环状 DNA分子。
(目的基因自身环化) (重组DNA)

高中生物必修二教案-4.4.2基因重组2-苏教版

高中生物必修二教案-4.4.2基因重组2-苏教版

《基因重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简述基因重组的慨念;理解基因重组的类型;理解基因重组的意义。

2、能力目标:利用太空泥制作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和后期图形,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形象思维能力;通过比较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增强学生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正确理解生物多样性形成原因。

二、教学重点:1、基因重组的种类。

2、理解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的区别。

三、教学难点:基因重组的种类。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学生展示课前利用太空泥制作的减数分裂模型,描述四分体时期的交叉互换,以及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自由组合。

几个学习小组的代表展示,其余学生评价。

(二)新课研学学生阅读课本89页至90页,完成“导学案”中的知识梳理环节,学习小组内讨论,统一答案,后小组代表讲述所填写内容,其余小组代表点评,最后教师总结。

1、基因重组的定义:教师强调这是狭义上的基因重组,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其实基因重组还包括基因工程中出现的基因重组。

2、基因重组的类型:结合学生展示的自制分裂模型,学生讲述重组类型:自由组合型和交叉互换型。

结合课件学生思考:交叉互换型的重组AaBbCck可以产生几种类型的配子。

对于自由组合型的理解,学生先思考课本89页的“积极思维”,后学习小组讨论,组内统一答案,学生代表班板演,其余学生点评,教师总结。

理解鸡冠形状的遗传图解。

3、基因重组的结果与意义:学生结合导学案,讲述“重组的结果与意义”。

4、突变与基因重组的比较:结合课件中的表格,引导学生比较两者的定义、类型、意义、应用等方面的不同点。

加深理解“突变与基因重组”。

(三)自我评价1、完成课后习题93页,第1、4、5、6题。

2、完成“导学案”中相关习题。

组内互评,教师总结。

高中生物 第4章 第4节第2讲 基因重组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 第4章 第4节第2讲 基因重组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第4章第4节第2讲基因重组导学案苏教版必修2第4章第4节第2讲基因重组导学案苏教版必修2学习目标:知识拓展:几种常见育种方法的比较育种方法依据原理常用方法优点缺点实例杂交育种基因重组杂交→ 自交→ 选优→ 连续自交→ … → 确认使位于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集于一体育种周期长杂交水稻单倍体育种染色体变异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再经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明显缩短育种年限技术复杂培育矮杆抗病小麦多倍体育种染色体变异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器官较大,营养物质含量较高发育延迟,结实率降低三倍体无子西瓜等诱变育种基因突变利用物理因素(如X射线、γ射线、紫外线、激光)或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盐)处理生物提高突变频率或出现新性状,加速育种进程盲目性大,需大量处理实验材料太空育种青霉素高产菌株等基因工程育种基因重组提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载体结合、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打破物种界限,定向地改造生物遗传性状技术复杂,可能存在一些安全性问题抗虫棉等一、基因重组1、概念指生物体在进行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2、来源(类型)(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期),随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自由组合,位于这些染色体上的基因也自由组合。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遗传物质的交换,导致染色单体上的基因重组。

(3)重组DNA技术3、意义基因重组既是________________的源泉,也是________________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重组DNA技术(基因工程)1、概念重组DNA技术是指从一个生物体内分离或人工合成的________________导入另一个生物体中,使后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技术。

高中生物必修二教案-4.4.1基因突变10-苏教版

高中生物必修二教案-4.4.1基因突变10-苏教版

第4章第4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第一课时基因突变一、学习目标1、生命观念:①通过引导学生对镰刀型细胞贫血病的分析,让学生体验基因突变概念的形成过程。

②自主学习基因突变的原因,举例说出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

③小组自学讨论基因突变的特点,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普遍性、随机性、不定向性、低频性。

2、科学思维:①通过对课本中实例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逻辑推理能力。

②通过学生之间相互启发、补充、激发灵感,提高学生合作探究能力3、科学探究:①小组合作探究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发病的根本原因分析,概述基因突变的实质是基因结构的改变。

②探究基因中碱基对的替换情况,阐明替换、增添或缺失DNA分子中碱基对都会改变基因结构。

4、生社会责任:①通过对基因突变原因及特点的逻辑论证过程,不但可以使学生懂得生物界丰富多彩的本质,还可以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教育。

②通过基因突变与生活联系,使学生能形成关爱生命,热爱生命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基因突变的概念和特点三、教学难点:基因突变的概念四、材料准备:教学课件、小组活动模拟材料袋、彩色夹子、彩色纸板五、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视频:展现2013年日本核泄漏事件,在碘131的辐射下,当地居民患癌率升高,请学生思考原因。

引出基因突变的主体题。

探究活动一:小组合作模拟构建基因突变的类型,从而归纳出基因突变的概念。

教师:癌症患者、地中海贫血症,以及经典例子: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这些看似毫不相关的性状背后与基因突变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探究之旅吧!观看视频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案例分析: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展示图片:正常红细胞和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红细胞提问:请谈谈你的探究思路是什么?(联系结构决定功能和中心法则)学生回答不好时,教师点拨1、镰刀状的红细胞是异常性状2、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控制生物的性状。

展示表格:对比分析学生按照研究思路分析正常人和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血红蛋白的差异。

生物必修二苏教版 第四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学设计

生物必修二苏教版 第四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学设计

?基因突变?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高中生物必修2第4 章第4节的内容,从基因变化的角度来认识生物发生变异的原因,是基因表达的延续和拓展,也是学习进化的根底。

本节从实例入手,通过对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分析,引入基因突变的概念,然后详细分析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特点。

让学生理解基因突变的根本原因是DNA分子的碱基对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可能会导致生物体的性状发生改变,并且可以进一步理解“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合成来实现的〞这一根本的生物学原理。

【教学目的】1.概述基因突变的概念。

2.以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为例,运用所学知识由宏观(性状)到微观〔基因的分子程度〕推理,分析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直接病因和根本病因。

感悟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3.根据给出的问题为指引,分析碱基对交换、增添和缺失对基因构造和生物性状的影响。

4.阅读书本,根据所给资料,归纳出基因突变的特点。

5.概述基因突变的意义。

【教学重点】 1. 基因突变的概念及特点;2. 基因突变的原因。

【教学难点】基因突变的意义【教学方法】1.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气氛。

2.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和自主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用幻灯片展示几组发生基因突变的有趣的图片,引出课题:基因突变。

下面我们以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为例,分析什么是基因突变,为什么会发生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有何影响。

<新课研学>1.基因突变的概念课件显示:A.正常型与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红细胞性状比拟图。

B.资料:镰刀型贫血症是一种异常血红蛋白病。

一旦缺氧,患者红细胞变成长镰刀型,血液的粘性增加,引起红细胞的堆积,导致各器官血流的阻塞。

而出现脾脏肿大,四肢的骨骼、关节疼痛,血尿和肾功能衰竭等病症,病重时,红细胞受机械损伤而破裂产生溶血现象,引起严重贫血而造成死亡。

【问题1】镰刀型贫血症病人的红细胞和正常人的为什么不一样?【问题2】镰刀型贫血症病人血红蛋白中的谷氨酸为什么被缬氨酸取代?【问题3】镰刀型贫血症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直接原因是什么?【归纳】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发病的直接原因是合成血红蛋白的谷氨酸变成了缬氨酸,根本原因是控制血红蛋白会成的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了改变,由变成。

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2)精品学案:第4章 第4节 第2课时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 (2)

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2)精品学案:第4章 第4节 第2课时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 (2)

第二课时基因工程及其应用【目标导航】 1. 结合教材图文,理解重组DNA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步骤。

2.结合具体实例,了解基因工程的应用及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一、基因工程的概念及基本工具1.概念基因工程又叫重组DNA技术,是指将从一个生物体内分离得到或人工合成的目的基因导入另一个生物体中,使后者获得新的遗传性状或表达所需要的产物的技术。

2.基本工具限制核酸内切酶:能在特定位置上切割DNA分子。

DNA连接酶:能将DNA片段连接起来。

运载体:运载目的基因,如质粒、噬菌体等。

二、基因工程的一般过程1.基因工程的步骤2.基因工程的应用(1)生产特殊蛋白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等。

(2)按照人们的意愿定向改造动植物。

(3)运用转基因技术进行环境保护。

3.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判断正误(1)基因工程的生物学原理是基因重组。

()(2)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能够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3)基因工程属于分子水平的操作。

()(4)所有的限制核酸内切酶都只能识别同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5)转基因生物可能会破坏生态平衡。

()(6)对待转基因技术应该趋利避害,不能因噎废食。

()答案(1)√(2)√(3)√(4)×(5)√(6)√一、基因工程的原理1.对基因工程的理解2.提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人们所需要的特定基因取得途径⎩⎨⎧ 直接分离基因人工合成基因 ↓ 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用同一种限制核酸内切酶切割运载体和目的基因,加入DNA 连接酶运载体和目的基因结合成重组DNA 分子↓ 导入目的基因:主要是借鉴细菌或病毒侵染细胞的方法↓筛选、培养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表达: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产生蛋白质4.基因重组与重组DNA 技术的比较1.要想从DNA上切下目的基因,应切几个切口?产生几个末端?质粒运载体需切出几个切口,几个黏性末端?答案目的基因:2个切口,4个黏性末端;运载体:1个切口,两个黏性末端。

如图:2.若用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与运载体两两结合时,可能有哪些产物?答案产物可能有三种:目的基因—目的基因、目的基因—运载体、运载体—运载体。

高中生物必修二教案-4.4.3基因工程及其应用1-苏教版

高中生物必修二教案-4.4.3基因工程及其应用1-苏教版

6.2基因工程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学生能说出基因工程三大工具的作用及特点。

②学生能说出基因工程的过程。

2.能力目标:①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②通过本节课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以及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①通过剪纸物理模型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抽象知识。

通过剪纸活动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爱好。

②通过学习基因工程技术,使学生认同生命物质性的生物学观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①基因工程技术用到的三大工具。

②基因工程的具体过程。

难点:①基因工程的具体过程。

三、教学工具:剪刀,白色胶布,红色胶布,事先准备好的GAATTC碱基序列剪纸,带有GAATTC的环状质粒剪纸,目的基因两边都带有GAATTC的纸片。

四.教学过程:1.导入:上课!同学们好。

上课前,我们先来看一则新闻。

(板书:基因工程)好的,在这则新闻中提到了一种什么生物呢?对,转基因荧光鱼。

这些呢,就是科学家门培育出来的能发出各种颜色的转基因荧光鱼,它们好看吗?那么这些转基因荧光鱼是怎么培育出来的呢?就是通过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基因工程技术(也叫做转基因技术)培育出来的。

2.授课内容:那么基因工程的概念是什么呢?请同学们把它找到。

我们一起齐读一遍。

概念:基因工程又叫做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

通俗的说,就是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某种基因提取出来,加以修饰改造,然后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从它的概念我们可以看出,基因工程是通过把一种生物的基因提取出来,然后把它植入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中去,从而使它也能表现出特定的性状。

那么基因工程的原理是什么?基因工程利用到哪些工具?这些工具分别有什么作用及特点?请同学们阅读教材102~103,相互讨论,并将答案写在导学案中。

下面我们请位同学将你们讨论的答案讲一下,基因工程的原理是什么?对,基因重组。

基因工程的第一种工具是什么?对,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目标:1.基因重组的类型及其对生物性状的影响2.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比较3.基因工程的概念、工具、操作步骤和应用[教材梳理]一、基因重组1.概念生物体内在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

2.基因重组的类型3.结果:自由组合可能产生与亲代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叉互换造成染色单体上基因重组,可能产生新的表现型。

4.基因重组的意义(DNA重组技术)基因重组与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一样,既是生物进化的源泉,也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基因工程1.含义:把在一个生物体内分离得到或人工合成的目的基因导入另一个生物的细胞,定向地使后者获得新的遗传性状或表达所需产物的技术。

2.工具: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载体三种。

3.操作的一般步骤4.基因工程的应用(1)基因工程在特殊蛋白质的生产中已显示出巨大的应用价值,如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防治乙肝的疫苗等已广泛应用。

(2)使人类按照自己的愿望定向地改造生物。

(3)基因工程已广泛应用于医、农、林、牧、渔等领域,极大地促进了生产,但也可能会引发一些安全性问题。

[牛刀小试]一、基因重组1.阅读教材P89~90内容,观察图4-23、4-24,结合减数分裂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探究下列问题:(1)基因重组产生了新基因和新性状吗?提示:没有。

基因重组只是将原有的基因进行了重新组合;基因控制性状,由于基因重组没有产生新基因,因此不会产生新性状,只是产生了新的性状组合。

(2)下列是孟德尔杂交实验的两种现象,请分析产生的原因是否属于基因重组,并说明理由。

①现象一:杂合紫花豌豆自交后代中出现白花豌豆。

提示:不是。

杂合紫花豌豆自交后代中出现白花豌豆,是控制同一性状的等位基因分离的结果,而基因重组指的是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

②现象二:杂合黄色圆粒豌豆自交后代中出现黄皱、绿圆、绿皱豌豆。

提示:是。

杂合黄色圆粒豌豆自交后代出现黄皱、绿圆、绿皱豌豆,是由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控制豌豆两种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重新组合的结果。

(3)源于同一父母的兄弟姐妹间其长相各有特点,其主要原因是什么?同卵双胞胎间的差异是如何造成的?提示:同胞兄弟姐妹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基因重组”。

同卵双胞胎间的差异主要源于后天环境及营养等。

(4)基因突变,基因重组与染色体变异,哪一类变异发生频率最低,哪一类变异最常发生?哪类变异引发的性状改变最剧烈?提示:基因突变发生的频率最低,基因重组最常发生,染色体变异引发的性状改变最剧烈。

2.判断正误(1)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都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2)生物有性生殖过程中,不同基因型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现象属于基因重组。

(×)3.连线二、基因工程1.阅读教材P90~91内容,仔细观察分析图4-25,4-26,探究下列问题。

(1)基因工程中工具酶的作用①DNA解旋酶、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连接酶都作用于DNA,试分析这三种酶的作用部位相同吗?提示:不相同。

DNA解旋酶作用于碱基之间的氢键,而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连接酶作用于磷酸与脱氧核糖之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

②目的基因和运载体为什么需用同一种限制性内切酶进行切割?提示:因为被同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后,目的基因和载体具有相同的黏性末端。

(2)试讨论为什么不能将目的基因直接导入受体细胞?提示:外源基因直接进入受体细胞,会被受体细胞内的酶分解掉。

(3)目的基因能够在受体细胞中表达的基础是什么?提示: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4)若想让植物细胞生产出动物蛋白,可采用何种育种技术?采用杂交育种或诱变育种技术可以吗?提示:要想让植物细胞生产出动物蛋白,可采用DNA 重组技术。

由于植物与动物间远源杂交不亲合,故不可采用杂交育种技术;由于诱变育种只能产生原基因的等位基因,故不能采用诱变育种技术。

2.判断正误(1)基因工程能够实现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的重新组合。

(√) (2)基因工程的运载体本质都是DNA 分子。

(√)[重难突破]一、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的比较[特别提醒]关注几个“唯一”(1)唯一产生新基因的变异为基因突变;(2)唯一仅发生于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变异为基因重组;(3)唯一可发生于所有生物(病毒、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的变异也为基因突变;(4)唯一可在光学显微镜下检出的变异为染色体变异。

二、基因工程1.基因工程的操作工具[特别提醒]目的基因的转运工具——运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a.能在宿主内稳定保存并大量复制;b.有多个限制酶切位点,以便与外源基因连接;c.有标记基因,便于筛选。

2.基因工程操作的基本步骤3.基因工程操作中的两个注意点(1)切割目的基因和载体时,一般用同一种限制酶,使目的基因和载体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达到目的基因与载体结合的目的。

(2)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并非标志着基因工程的成功,只有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才说明基因工程的成功。

4.有性生殖和基因工程中基因重组的区别(1)有性生殖:基因重组――→自然发生有性生殖同一物种的不同基因重新组合。

(2)基因工程:基因重组――→人为发生无性生殖不同物种间的不同基因的重组。

[考向聚焦][例1] 下列生物技术或生理过程没有发生基因重组的是( )[解析] A 项,R 型活球菌与S 型死菌的DNA 混合后才具有了S 型球菌的特性,属于S型球菌的DNA分子与R型球菌的重组;B项,基因工程的原理也是基因重组;C项,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交叉互换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D项,普通青霉菌具有了高产的性状属于基因突变。

[答案] D“三看法”判断可遗传变异的类型(1)DNA分子内的变异:一看基因种类:即看染色体上的基因种类是否发生改变,若发生改变为基因突变。

二看基因位置:若基因种类和基因数目未变,但染色体上的基因位置改变,应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倒位”。

三看基因数目:若基因的种类和位置均未改变,但基因的数目改变则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

(2)DNA分子间的变异:一看染色体数目:若染色体的数目发生改变,可根据染色体的数目变化情况确定是染色体数目的“整倍变异”还是“非整倍变异”。

二看基因位置:若染色体的数目和基因数目均未改变,但基因所处的染色体片段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则应为染色体变异中的“易位”。

三看基因数目:若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不变,则为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的结果,属于基因重组。

[例2]酵母菌的维生素、蛋白质含量高,可用于生产食品和药品等。

科学家将大麦细胞中的LTP1基因植入啤酒酵母菌中,获得的啤酒酵母菌可产生LTP1蛋白,并酿出泡沫丰富的啤酒。

基本的操作过程如图所示:(1)该技术定向改变了酵母菌的性状,这在可遗传变异的来源中属于________。

(2)本操作中为了将LTP1基因导入酵母菌细胞内,所用的运载体是________。

(3)要使运载体与LTP1基因连接,首先应使用______进行切割。

(4)切割完成后,利用________将运载体与LTP1基因连接。

[解析]图中a表示目的基因的获取,b是来自大肠杆菌的质粒,c是重组质粒,目的基因插入抗四环素基因内部。

(1)基因工程可使原本不属于同一物种的基因组合在一起,从而使转基因生物产生特定的性状,其原理属于基因重组。

(2)从图示可以看出本实验中的运载体是质粒。

(3)重组质粒形成前,需用同种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得到相同的黏性末端。

(4)切割完成后,再用DNA连接酶连接。

[答案] (1)基因重组(2)质粒(3)同种限制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4)DNA连接酶————————————————[课堂归纳]—————————————————[网络构建]填充:①自由组合型②限制性内切酶③DNA连接酶④载体⑤分离目的基因、选择基因工程载体⑥体外重组DNA⑦导入目的基因⑧筛选、培养受体细胞[关键语句]1.基因重组是指生物体在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的过程。

2.基因重组既包括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间的自由组合(自由组合型),又包括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所致的染色单体上基因的组成和排列次序的改变(交叉互换型)。

3.基因工程是指将从一个生物体内分离得到或人工合成的目的基因导入另一个生物体中,使后者获得新的遗传性状或表达所需产物的技术。

4.基因工程的工具:能在特定位置上切割DNA分子的限制性内切酶、能将DNA片段连接起来的DNA连接酶和能携带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并得到表达的载体。

5.基因工程的一般过程包括:分离目的基因、选择基因工程载体→体外重组DNA→导入目的基因→筛选、培养受体细胞→目的基因表达。

知识点一、基因重组1.基因重组是指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基因重组有可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B.基因重组可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C.基因重组是生物多样性的原因之一D.基因重组有可能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后期解析:选D有丝分裂过程中没有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因此不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2.当牛精原细胞进行DNA复制时,细胞不可能发生()A.基因重组B.DNA解旋C.蛋白质合成D.基因突变解析:选A基因重组通常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3.下列甲、乙分裂过程中产生配子时发生的变异分别属于()A.基因重组,不可遗传变异B.基因重组,基因突变C.基因突变,不可遗传变异D.基因突变,基因重组解析:选D甲图中的“a”基因是从“无”到“有”,属于基因突变,而乙图中的A、a、B、b基因是已经存在的,只是进行了重新组合。

4.[多选](江苏高考)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均可产生的变异是()A.DNA 复制时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导致基因突变B.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C.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D.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解析:选ACD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自由组合只发生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故只有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基因重组。

知识点二、基因工程5.在培育转基因植物的研究中,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 R)常作为标记基因,只有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细胞才能在卡那霉素培养基上生长。

如图为获得抗虫棉的技术流程,请据图回答:(1)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主要包括四个步骤:提取目的基因、______________、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使运载体与该抗虫基因连接,A过程中首先应使用________进行切割。

假如运载体被切割后,得到的分子末端序列为AATTCG,则能与该运载体连接的抗虫基因分子的末端是()A.CGTTAA B.AATCCTC.GCTTTA D.TAAA TC(3)切割完成后,用________将运载体与该抗虫基因连接,连接后得到的DNA分子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