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社合一改革状况调研报告
村社建制调整后的运行情况汇报
村社建制调整后的运行情况汇报村社建制调整后的运行情况汇报一、建制调整后的基本情况及运行状况2016年7月左右,我县按照因地制宜、依法办事、合理配置、减轻农民负担、确保稳定的原则,对原有村社(组)建制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全县合并前有502个村,目前实际运作的村有242个,居委会有50个。
比合并前减少了210个,减幅42%。
全县合并前有4451个社,目前实际运作的有2063个,比合并前少2388个,减幅54%。
在实际工作中,有的村是每天都安排人员值班,有的村是集中时间统一值班。
两种形式都基本方便了群众办事。
当中有全程代理的,也有老百姓自己到镇上办理的。
平时一有纠纷等情况,干部基本随喊随到;村每年基本要召开五次会议:即年初、年终、“七一”、党员大会、党员评议会,此外,还根据实际情况开些专门会议;在征收农业税等款项时,一般是落实人员到社,困难大的最后集中突出;乡镇、街道办事处开会,通知准积极参加,会后认真贯彻落实。
总的讲:运行是正常的、顺利的、发展是健康的。
二、村社建制调整后的好处1、干部素质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现在的村一般三合一、二合一,社四合一、三合一、二合一。
群众多、管理的范围大。
在决定支部书记、主任、文书、村支两委委员时,无论是政治素质、文化程度、业务水平等,乡镇办事处都认真作了分析研究,按书记主任的讲,经过几道筛子筛过了的,所以综合素质都比原来高。
2、行政效率得到了提高。
建制调整后,由于干部的竞争,人员减少,干部素质提高,随之带来工作热情与积极性,当然办事的效率也就大大的提高了。
有的乡镇书记说,以前乡镇组织村组干部开会,至少要提前几天就发通知,现在只需提前1天。
村干部体会,现在开个社长会都很容易。
他们认为,这是建制调整带来的效果。
村民与乡镇干部还普遍认为,虽然村组干部少了,但由于行政效率的提高,村组干部的整体作用反而比以前更强了,更有战斗力了。
3、农民负担减轻了。
建制调整前,村社(组)干部虽然领取的薪酬较低,但由于人员多,每年占乡镇财政支出的数额仍然较大,现大大减少。
“村改居”社区治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的调研报告1500字
“村改居”社区治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的调研报告1500字《村改居》社区治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的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近年来,我国推行了“村改居”政策,旨在推动农村居民向城市迁移,实现农村城市化进程。
然而,在社区治理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区发展的进程。
为此,本次调研旨在对“村改居”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促进社区治理的改进和发展。
二、问题分析1. 缺乏有效的组织与沟通机制:社区治理中,居民参与决策的机会和方式有限,缺乏有效的组织与沟通机制。
这导致决策结果常常不符合居民的真实需求,居民的意见和诉求得不到充分关注和回应。
2. 社区管理机构不完善:部分社区缺乏规范的管理机构,或者管理机构的职责和权力划分不清,导致管理效果差,无法满足社区居民的日常需求和服务要求。
3. 居民参与意识不强:在社区治理中,部分居民缺乏参与的意识和能力,不愿意积极参与社区事务。
这反过来也影响了社区的治理效果,使社区管理难以得到有效的实施。
4. 公共服务不完善:部分社区缺乏必要的公共服务设施,如医疗、教育、文化等,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区的发展。
5. 资金缺乏和管理不规范:社区治理中,资金缺乏和管理不规范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这导致社区无法保障公共设施的建设和运营,也限制了社区发展的潜力。
三、对策建议1. 建立健全社区组织和沟通机制:建立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等组织,加强居民代表的选举制度,通过居民大会等方式,加强居民与社区管理机构的沟通和协商,充分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
2. 完善社区管理机构:建立规范的社区管理机构和体制,明确管理机构的职责和权力范围,提高社区管理的效能和服务水平。
3. 提升居民参与意识和能力:通过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宣传教育等形式,提高居民的参与意识和能力,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社区事务,发挥自身的作用和价值。
4. 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大对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完善社区的医疗、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调研报告:农村村庄合并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调研报告:农村村庄合并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调研报告:农村村庄合并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在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实施村庄合并,即几个行政村的农户拆除旧房,在划定的区域内修建新房,从而实现多村农户的集中居住,具有节约集约利用农村土地资源、更快地改善农民的居住和生活条件以及提高政府公共资源投入效率等多方面的好处。
但是,如果相关的制度和政策跟不上,村庄合并就会引发诸多问题。
笔者根据对河南省不同类型地区23个开展村庄合并的行政村的368户农户进行的问卷调查和有关座谈、深度访谈,认为以下问题值得重视。
一、村庄合并中值得重视的若干问题(一)政府、集体、农民之间的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调查发现,农村居民点居住分散,农民户均住房及庭院占地面积普遍超过标准,少的在半亩左右,多的则在1亩以上,而且一户多宅情况也较为常见,村庄合并的节地效果十分明显。
但是,在新增土地如何使用方面存在着政府和农村集体组织之间的矛盾。
基层政府大多希望运用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将腾出的土地复耕,然后通过增减挂钩、置换后把城镇建新区的农用地再变性为城市经营性用地。
而一些村的村干部则希望自主开发这些土地,发展集体经济。
那些土地挂钩收益较小、土地交通和区位更优越地区的村干部的这种动机尤其明显。
村庄整治提供了社会资金进入农业、农村的渠道,但企业与农村、农民之间共享的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
在通过土地增减挂钩的村庄整治中,腾出的建设用地需要复耕,有的还要被划为永久性的基本农田,集体和农民失去了发展非农产业的空间。
在不通过土地增减挂钩的村庄整治中,村庄整治所腾出的建设用地大都被企业用于开发,开发的形式包括建房出售、使用节余的建设用地指标发展非农产业等等,没有为集体和农民预留非农产业发展用地。
而且,集中居住后农民的承包地也大都流转给了公司,被用于发展观光、休闲农业。
尽管农民可以得到可观的租金,但也失去了进一步调整土地使用方向的机会和收益。
(二)部分家庭或人群的生计状况受到了较大冲击村庄合并涉及农民居住方式、生产方式以及社会关系的变迁。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调研报告5篇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调研报告5篇(篇一)农村经济合作社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和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控制的互助性经济组织。
该组织是工商、农经部门为支持农民发展合作经济组织,保护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规范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及其行为,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而鼓励发展的。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近年来,**旗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通过积极引导扶持和具体帮助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由十一五期末的390个增加到2416个,五年间增加2026个,其中国家级示范社3个、市级示范社20个、自治旗级示范社5个。
合作社中包含种植业1481个、畜牧业663个、渔业22个、林业20个、服务业及其他252个。
合作社共带动农户14523户,发展较好的有120个。
经营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合作社+专业大户+农户”。
主要通过作为骨干成员的专业大户开展生产示范和流通经营,为农户提供间接服务。
以种养大户和合作社为载体,不断加强与呼伦贝尔农垦集团、中储粮北方公司等企业的合作,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施机械代耕合作,土地流转面积达480万亩。
二是“合作社+基地+农户”。
合作社通过基地组织协调和规范农户的生产经营活动。
**年全旗规模以上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达521365万元,增加值达176218万元;带动农户39293户,同比分别增长5.9%、6.2%和2.7%,规模以上龙头企业由**年的11家增至13家。
全旗获得“三品一标”标志使用权的农产品认证数量达到38个。
通过合作社的运作模式,农民收入逐年增加,合作经济组织不断壮大。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挥的作用(一)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农民专业合作社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以市场为导向,实现了农村资金、技术、劳力、土地等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聚合分散的农村生产力,使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更加合理和优化;同时,合作社通过为农民进行购销服务、传递市场信息、指导农民种养品种的调整,有力促进了专业生产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
合并村调研情况报告
合并村调研情况报告合并村调研情况报告一、背景介绍为推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精细化管理,我市决定对一些人口较少的村庄进行合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
为了掌握村庄的实际情况,我单位近日开展了针对合并村的调研工作。
二、调研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走访访谈等方式,对合并村的居民和村干部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并结合实地考察,形成了以下对合并村的调研情况报告。
三、调研结果1.村庄基本情况通过对合并村的民办资料和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合并村的人数普遍较少,主要以老年人和留守儿童为主。
由于居民流失和缺乏投资,部分房屋、道路和基础设施状况较差,亟需进行修缮和改造。
2.经济状况由于合并村人口较少,农业产业规模较小,农田闲置率较高,农民收入普遍偏低。
部分合并村缺乏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和市场信息,导致农民收益受限。
3.公共服务情况合并村的公共服务设施相对较少,医疗、教育、文化、交通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
部分老年人和留守儿童由于交通不便,缺乏医疗和教育的保障。
村内临时卫生室和学校的建设问题亟待解决。
4.合并村居民意见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合并村居民对于合并的看法并不一致,有的担心合并会导致他们失去原有的土地权益,感到不安和不满;有的认为合并可以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服务质量,对合并持支持的态度。
四、建议基于对合并村调研情况的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合并后的村庄需要加大对房屋、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的维修和改造力度,提升生活环境和村民的生活质量。
2. 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合并村应加大对卫生室、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力度,提高老年人和留守儿童的医疗和教育保障水平。
3. 推动农业产业发展。
合并村应开展适宜的农业产业,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同时加强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和市场信息的对接,提高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4. 加强沟通与宣传。
合并村居民对合并存在不同的意见,需要加强与村民的沟通和宣传工作,解答他们的疑虑和不安,争取他们对合并的理解和支持。
关于农村改革的调研报告5篇
关于农村改革的调研报告5篇关于农村改革的调研报告调研背景农村改革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一环。
为了深入了解农村改革的进展和问题,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调研活动。
调研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方式进行调研。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了农民对农村改革的态度和期望;而通过实地访谈,我们深入了解了农村改革的具体情况和挑战。
调研结果与分析1. 农民的期望:农民普遍希望农村改革能够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多的农业技术支持,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
农民的期望:农民普遍希望农村改革能够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多的农业技术支持,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
2. 土地问题:土地流转和承包经营权的问题仍然存在。
一些地区存在土地流转难、承包期限短等问题,制约了农业的发展。
土地问题:土地流转和承包经营权的问题仍然存在。
一些地区存在土地流转难、承包期限短等问题,制约了农业的发展。
3. 农业产业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不平衡,一些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不畅,农产品降价销售难问题依然突出。
农业产业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不平衡,一些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不畅,农产品降价销售难问题依然突出。
4. 农民权益保障:农民的权益保障问题是农村改革中的重要方面。
一些地区农民的土地权益、劳动权益和社保权益等得不到充分保障。
农民权益保障:农民的权益保障问题是农村改革中的重要方面。
一些地区农民的土地权益、劳动权益和社保权益等得不到充分保障。
主要建议1. 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农村道路、水利和电力等基础设施水平,为农业发展提供保障。
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农村道路、水利和电力等基础设施水平,为农业发展提供保障。
2. 优化土地管理:加强土地流转制度建设,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确保农民的土地权益得到充分保护。
优化土地管理:加强土地流转制度建设,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确保农民的土地权益得到充分保护。
3. 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加强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强农产品产销对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
农村“三变”改革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三变”改革情况调研报告随着农村社会的发展和城乡融合进程的加快,农村“三变”改革成为当前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深入了解农村“三变”改革的实施情况及效果,我们对多个地区进行了调研,以下是我们的报告。
一、调研对象我们选择了多个地区进行调研,包括河南、山东、湖南、江苏等多个省份的多个村庄。
我们选取了既有实施“三变”改革的村庄,也有尚未实施“三变”改革的村庄,以期在比较中全面了解“三变”改革的情况。
二、调研内容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调研:1. “三变”改革的实施情况2. “三变”改革后农民收入变化3. “三变”改革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4. “三变”改革对农村社会形态的影响5. “三变”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三、调研结果1. “三变”改革的实施情况在我们的调研中发现,大部分地区都已经开始实施“三变”改革,主要包括土地流转、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和土地整理。
在实施过程中,政府提供了一定的补贴和扶持政策,鼓励农民参与“三变”改革。
但也存在一些地区“三变”改革进展较慢,甚至未能启动的情况,主要是由于地方政府对“三变”改革的重视程度不同、农民对“三变”改革缺乏理解等因素造成的。
2. “三变”改革后农民收入变化在已经实施“三变”改革的村庄中,我们发现农民的收入普遍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加。
通过土地流转,农民可以获得一定的土地流转收益;而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农民可以享受到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抵押等各种权益。
这些收益的增加,让农民的生活有了一定的改善。
3. “三变”改革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三变”改革的实施,为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
土地流转使得农村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农业规模化经营成为可能,农业生产效率得到提升。
土地整理让土地利用更加集约化,促进了农业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
这些措施的实施,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变”改革的实施,也对农村社会形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通过土地流转和土地整理,农村空心化和规模化经营现象愈发明显。
村改社区情况调研报告
村改社区情况调研报告村改社区情况调研报告一、引言村改社区是指在城乡结合部,通过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民收入提高并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的一项重要措施。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村改社区的当前情况,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和决策支持。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问卷调查主要围绕居民对村改社区的认知程度、农民收入改善情况、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展开,实地走访则针对部分村改社区进行了情况详细了解。
三、调研结果1. 居民对村改社区的认知程度根据问卷结果显示,约80%的居民对村改社区有所了解,并对其中的政策和措施有了一定的认知。
然而,其中仍有一部分居民对村改社区的概念以及相关政策了解不深,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和普及。
2. 农民收入改善情况根据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结果,可以看出村改社区对农民收入的改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村改社区引进了一些新产业、新技术和新模式,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平台,使农民收入有了较大提升。
然而,仍有一部分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主要原因是创业项目选择不当或面临市场竞争压力。
3. 基础设施建设在实地走访中,我们观察到村改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道路硬化、供水供电、通讯网络建设等方面都有所改善,使得村改社区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提升。
然而,仍有一些村改社区的基础设施还存在不足,特别是在交通、教育和医疗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
四、存在问题1. 村改社区宣传不到位:部分居民对村改社区的概念和政策了解不深,需要加强宣传,提高居民参与度。
2. 农民收入增长不均衡:虽然村改社区引进了新产业、新技术和新模式,但仍有一部分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需加强对农民的创业培训和项目引导。
3. 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虽然大部分村改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有部分社区存在基础设施不足问题,需要加大投资力度,提高社区的整体发展水平。
五、建议与对策1. 加强宣传力度:扩大宣传范围,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居民对村改社区的认知度,增加居民参与度。
关于合并村运行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合并村运行情况的调研报告近年来,为了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许多地方将相邻的村庄合并成为一个大的行政村,以集中资源、优化管理、提高农村治理水平。
然而,一些地区尚未完全理解该政策的影响和实施情况。
因此,本文进行了一次关于合并村运行情况的调研,以期对政策的实施效果、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案提出建设性意见。
一、调研对象和方法本次调研的对象是XX省某市合并村的村民代表、村干部、政府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和专家学者,以及村庄周边的居民。
采用了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座谈会等方式进行了调研,并对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二、现状分析1.政策实施效果在合并村的政策实施初期,合并后的村庄确实发生了一些变化。
村庄的物质、人力、财力等方面都得到了更好的整合和配置,村庄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得到了提升。
部分村庄还实行了新的管理制度,比如信息公开、村民议事会等制度。
但对于一些资源贫瘠、历史悠久、文化基础深厚的村庄来说,合并村后失去了独立的权力和地位,有一定的情感不适应和困惑。
2.政策实施存在问题尽管合并村政策已经实施了多年,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包括:(1)协调管辖范围的扩大。
在新村庄中,村庄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需要加强部门协调和沟通。
(2)财务管理困难。
新村庄的预算不是特别清晰,需要加强财务预测和审计。
(3)客观性和公正性不足。
在某些村庄中,合并村的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合理和不公正的情况,需要加强监督和管理。
(4)参与和沟通不畅。
一些村民代表认为他们没有参与合并村的决策过程,沟通不畅。
3.解决方案(1)强调政策目的。
加强宣传,让村民代表和村干部了解整合的目的、作用及其绩效。
(2)加强政策的执行。
为保障合并村政策的执行,需要加大后续政策的落实,并指导村民代表、村干部、专家教师等相关人员,尽可能避免政策的负面影响。
(3)规范管理制度。
加强村庄治理,制定新的应急预案和村庄规定手册等规章制度,对村庄治理进行监控和评估。
(4)提高村民代表的参与度和沟通。
关于合村并居推进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合村并居推进情况的调研报告按照开展合村并居推进情况专题调研的通知要求,我们组织人员对相关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梳理汇总,形成调研报告。
一、合村并居的动因一是现有的行政村规模太小。
以我们街道为例,千人以下的村庄占到三分之二,最小的村庄不足五百人,而两千人以上的村庄非常少。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再小的村子也需要建设村级组织,村办公场所、文明实践活动场所以及日常活动,一样都不能少,这些支出对于几百人口的小村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形成了基层运转成本高、负担重的局面。
二是“空心村”现象越来越严重。
近年来,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年轻人热衷于在城里买楼,在城市就职、打工人员想方设法留在城里,农村人口越来越少,村内闲置的宅基、空置的房子越来越多,“空心村”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大趋势。
这种空置、闲置其实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三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排水排污设施、供暖供电设施、村庄道路、路灯绿化等公共设施在农村的普及率非常低,近年来随着人居环境整治有了一定改善,但是和城里相比仍然差距很大。
缩小这个差距需要政府投入相当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因为现在的农村建设规划滞后,政府在做这些投入时也有很大顾虑,担心建设投资浪费。
四是农村耕地碎片化严重。
农村现在每家都有三四块土地,这是从前土地分包时按耕地质量、远近等分级分配造成的,现在新型现代化农业要求土地成方连片、规模经营,以降低生产成本,实现机械化耕种。
而现在只能单纯依靠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经营,没有其他方式。
五是乡村振兴需要对农村建设提档升级。
乡村振兴正在全面推进,推进的过程也就是农村环境、文化、产业等各方面提档升级的过程。
实现提档升级,单纯在现有村庄结构基础上短板太多,且由于缺少统一规划,效果不好。
而通过合村并居可以有效解决以上问题。
统一规划建设新村,让农民集中居住,在新村基础上成立基层管理组织,可以大大降低基层组织运转成本。
原有的宅基复耕后可以增加大量耕地,并且都是成方连片,可以直接实现规模化经营,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便利。
合乡并村调研报告模板
合乡并村调研报告模板合乡并村调研报告模板一、调研背景和目的1.1 调研背景自近年来,我国乡村改革发生了巨大变革,其中之一就是合乡并村。
目的在于整合乡村资源,促进农村现代化。
在此背景下,对于合乡并村进行深入调研,将有重要意义。
1.2 调研目的本次合乡并村调研旨在:1)探讨乡村社区的融合与发展;2)了解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3)了解农业生产和资源利用情况,促进农村现代化。
二、调研方法和步骤2.1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半结构式访谈法,分别就合乡并村的各个方面进行调研。
2.2 调研步骤本次调研的步骤如下:1)确定调研主题和目标;2)收集和整理相关文献资料;3)设计调研问卷和访谈大纲;4)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5)数据统计和分析;6)编写调研报告。
三、调研结果分析3.1 乡村社区的融合与发展通过调查发现,合乡并村初期,由于人口、资源及资金之间的分布不均,导致社区之间在人口结构、基础设施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同时,由于各个村社区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也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但是随着合乡并村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资源得到了合理的整合,各项设施不断得到改善,乡村社区之间的联系也逐渐加强,乡村社区的融合与一体化将会更好地推动农村现代化。
3.2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调研发现,各村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为落后,主要表现在未能充分满足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需要,特别是新村、老村之间的联系缺多,而现有的交通出行标准相对缺少,未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日常出行需求。
同时,由于前期工作不足,整合乡村基础设施存在一些难点。
些地区具备相对一致的基础条件,施工的难度有待于一定改善;此外,有些地区人均承接的责任与任务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可能会制约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
3.3 农业生产和资源利用情况调研发现,农业生产和资源利用在乡村社区中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一方面,由于人口减少,人口质量降低,致使乡村规模相应萎缩,使用到的耕地甚至仅占总耕地的一半左右;另一方面,乡村设施不断向现代化方向转型,而在这种环境下,农村人的知识和经验并没有得到有效的鼓励和利用,进而致使两者之间存在隔阂甚至冲突,以致农业生产和资源利用未能充分发挥潜力。
农村“三变”改革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三变”改革情况调研报告一、引言我国农村“三变”改革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施宅基地制度改革、土地承包期限制度改革和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旨在更好地激发农村土地资源的活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本调研报告将针对农村“三变”改革的具体实施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旨在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
二、调研对象和方法本次调研的对象主要是农村居民和相关政府部门,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研。
共计走访了30个村庄,调查了300户农户,还与10个乡镇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
三、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情况1. 实施情况在本次调研中,我们发现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实施情况良好。
绝大多数村庄已经完成了宅基地确权登记工作,村民的宅基地所有权得到了明确,这对于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起到了积极作用。
2. 问题与建议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有些村庄在宅基地确权登记时出现了程序不规范、不公正的现象,导致一些村民的宅基地权益受到了侵害。
部分地区在宅基地使用权转让、抵押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限制,影响了农民的自主性和产权流动。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建议进一步加强村民的宅基地所有权保护,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宅基地交易市场,推动宅基地产权流转,为农民增加收入。
四、土地承包期限制度改革情况在土地承包期限制度改革方面,大部分地区已经完成了农村土地承包到期经营权流转工作。
新的土地承包合同经营期限得到了有效延长,这有利于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益,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尽管土地承包期限制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一些地区出现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平等、贫困户流转困难等情况,导致了一些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益受到了损害。
一些地区在流转补贴的发放、土地流转过程监管等方面存在不足。
鉴此,我们建议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相关政策,确保流转的公平公正,加大流转补贴力度,规范流转程序,提高监管力度,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古城街道合村并居情况汇报
古城街道合村并居情况汇报古城街道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而合村并居作为一项重要的改革举措,对于古城街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古城街道合村并居的情况进行汇报,以便更好地了解当前的工作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一、合村并居的背景。
古城街道位于我国的一个古老城市,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古城街道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为了更好地整合资源,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古城街道决定进行合村并居的改革。
二、合村并居的意义。
合村并居不仅可以促进农村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还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率,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同时,合村并居还可以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减少农村人口外流,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合村并居的实施情况。
古城街道已经开始了合村并居的实施工作。
首先,我们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组,负责组织实施合村并居的具体工作。
其次,我们对古城街道的村庄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摸底,了解了各村的基本情况和发展需求。
同时,我们还积极与各村的村民进行沟通和协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合村并居工作的顺利实施。
四、合村并居的成效和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古城街道的合村并居工作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些村庄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社会稳定和谐。
然而,我们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比如一些村民对合村并居的政策理解不够,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一些村庄的土地流转和资源整合工作进展缓慢,需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为了更好地推进合村并居工作,古城街道将继续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加强与村民的沟通和协商,解决好村民的实际困难,确保合村并居工作的顺利实施。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对土地流转和资源整合工作的指导和督促,推动合村并居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
六、结语。
合村并居是一项重要的改革举措,对古城街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相信,通过古城街道的不懈努力,合村并居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效,为古城街道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革实施方案调研总结报告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革实施方案调研总结报告一、调研背景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也面临着发展的挑战和问题。
为了进一步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革,了解当前的实施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我们进行了调研。
二、调研目的1.了解当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革的进展情况;2.探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革面临的问题和挑战;3.提出具体的改革方案和建议,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
三、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和实地走访,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确保调研结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四、调研结果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得到了以下主要结果:1. 实施情况分析目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革已经在许多地区得到了部分的推进。
政府相关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为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然而,在一些地方,改革的推进仍然面临着困难。
一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缺乏有效的组织管理和运作机制,导致改革进展较为缓慢。
2. 存在问题与挑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革面临着一些问题与挑战。
首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经济结构转型中面临着产业单一、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
其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运作机制不够完善,缺乏有效的组织管理和决策机构。
此外,由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结构的复杂性,改革难度增大。
3. 改革方案与建议为了解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革中的问题和挑战,我们提出了以下方案与建议:(1)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多元化产业;(2)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组织管理,建立健全决策机制;(3)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企业合作,提高产品的附加值;(4)完善法律法规,强化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扶持和保护。
五、调研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革已经在一些地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着问题与挑战。
为了进一步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革,需要政府加大政策的支持和引导力度,同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也需要加强自身组织能力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和决策能力。
农村“三变”改革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三变”改革情况调研报告农村“三变”改革是指在中国农村推行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宅基地制度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革的一系列改革措施。
这些改革举措旨在进一步释放农村土地资源的生产力,激发农村经济的活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为了解农村“三变”改革的实施情况,我们开展了一次调研,通过走访农村地区、座谈会和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了大量的相关信息。
下面就我们的调研结果进行汇总和分析,以期为推进农村“三变”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土地承包经营权改革的实施情况调研1.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稳定性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大部分农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关系比较稳定,基本上不存在大规模的承包经营权纠纷。
在政策的引导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之间建立了较为稳定的土地承包经营关系,有利于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2.土地流转情况调研中发现,部分地区农村的土地流转市场逐渐活跃起来,一些农民通过自愿流转土地实现规模经营,提高了农产品的生产效率;但也有一些地方存在土地流转中存在的乱象,比如非法侵占承包地、恶意压低承包费等问题,需要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3.农村土地经营主体多元化调研中我们发现,随着土地流转市场的逐渐形成,农村土地经营主体逐渐多元化,不仅有传统的个体农民、合作社,还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涉足农村土地经营,这对农村土地资源的整合利用具有积极意义。
1.宅基地确权登记工作开展情况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工作已在大部分地区全面开展,农民的宅基地权益得到了较为充分的保障,有助于稳定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的住房安全感。
2.宅基地规划利用情况部分地区开展了宅基地规划利用改革探索,一些地方建立了农村宅基地利用监管平台,规范乱占乱建现象,有利于提高宅基地的利用效率,保障农村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
3.农村宅基地流转市场调研中我们也发现,一些地区的农村宅基地流转市场已初步形成,一些农民通过流转宅基地实现了增收,但也有一些地方存在违法违规流转、恶意炒作等问题,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及时整治。
村庄合并的调研报告
村庄合并的调研报告村庄合并的调研报告一、引言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进程加快,部分村庄出现了人口流失、资源浪费等问题。
为了提高农村经济效益,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有必要对村庄合并进行调研,并寻找合理的合并方式和具体操作方案。
二、调研目的1.了解当前村庄合并的现状,包括合并的动力和目的。
2.探讨村庄合并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办法。
3.提出建议,为村庄合并提供参考。
三、调研方法1.实地走访:选择了若干个已经进行合并的村庄,与村委会、村民代表进行面对面的访谈。
2.网络调查:通过网络问卷,获取了一部分网民对于村庄合并的看法和建议。
四、调研结果1.动力和目的:调研结果表明,村庄合并的主要动力包括经济发展、公共服务提升和土地整合等。
目的则是加强村庄的规模、提高效益、解决人员分散等问题。
2.优点和问题:村庄合并的优点包括节约资源、提高劳动力和促进村庄经济发展等。
然而,也存在村民意见不统一、利益分配不公等问题。
3.方案建议:为了实现村庄合并的目标,需要明确手续、民主决策、合理分配等方面的方案。
此外,还需要充分沟通,解决村民的疑虑,并提供培训和转岗等支持。
五、结论与建议1.结论:通过对村庄合并的调研,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村庄合并是一种提高效益、推动农村发展的有效手段,但也需要注意民主决策和村民利益的平衡。
2.建议:基于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村庄合并的宣传,提高村民的认识。
(2)建立健全决策程序,确保合并方案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3)合并后,加大对村民的培训和就业帮扶力度。
(4)完善村庄合并的法律法规,保护村民权益。
(5)加强合并后的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村庄经济效益。
六、参考文献1.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中心.(2018).农村振兴背景下村庄合并的效应评估.微观经济研究.(1),36-48.2.李明等.(2019).农村村庄合并发展研究.农业经济问题.(5),79-82.七、致谢本报告的完成离不开每位调研员的辛勤付出和被访者的支持与配合,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农村改革发展调研报告
农村改革发展调研报告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农村改革发展一直是国家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
近年来,中国农村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是与现代化城市相比,中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还比较落后。
为了进一步加强农村改革发展,本报告对农村改革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
一、农村发展概况当前,中国农村地区的经济总体水平还相对较低,但是农村经济已经快速发展。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农村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改善了农民住房条件;二是农村工业化进程加速,农村企业和招商引资不断增加;三是农村电商、农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新兴产业不断壮大,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各级政府的支持,当前政府对于支持农村、农业、农民保持高度重视,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民收入增长是政府的重要任务。
尤其是近年来国家加大对乡村振兴战略的领导力度和资金支持力度,大力推进设施农业、现代农业、品牌农业等现代农业模式的建设,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使得农村经济发展得到了迅速提高。
二、存在的问题在农村改革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产业化和现代化发展不平衡。
现代化农业建设滞后,农民尤其是贫困地区农民生产条件和方式没有得到有效提升,导致农村地区发展水平不高。
2.农业萎缩和农荒问题依然存在。
同时,农业生产技术和人才相对不足,农业劳动力流失严重,导致一些地方很难更好地发展农业。
3.农村电商和物流体系尚未完善。
虽然农村电商发展迅速,但从物流和交付方面来看,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例如配送范围过窄、配送时间不确定等等。
4.农村交通不畅,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
农村地区交通条件相对落后,农产品销售存在困难,限制了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三、改革建议为了进一步完善农村改革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
加大投入力度,强化科技创新,促进现代技术与农业生产的结合,提升农业生产水平。
2.改善农村交通和物流配送。
继续加大对农村交通、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实现城乡要素有机衔接。
合村并组 调研报告
合村并组调研报告一、背景与意义合村并组,是指将相对较小的村庄合并成一个更大的村庄,并进行组成调整,以实现资源整合、提高村庄治理效率、实现规模经济等目的的行为。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合村并组成为了解决农村小规模分散村庄管理难题、促进资源整合、提高农村治理水平等问题而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次调研报告将围绕合村并组的背景、意义、实施情况、影响等方面展开调研分析。
二、合村并组的背景我国农村地域广阔,乡村分散经营是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之一,造成了资源利用低效、基础设施建设困难、公共服务配套不足等问题。
村庄规模小、人口分散也使得村级治理和公共服务难以得到有效实施,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此背景下,合村并组成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被提出。
三、合村并组的意义1. 优化资源配置:合村并组可以实现资源整合,提高土地、水利、交通等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效益。
2. 提高农村治理效率:合并村庄可以减少村级组织数量,提升农村基层治理效率,增强对基层公共事务的管理能力。
3. 实现规模经济:合村并组可以提高农业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4.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合并村庄有利于整合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资源,提高基层公共服务水平,改善农民生活质量。
四、实施情况目前,我国各地区纷纷开展了合村并组试点工作。
在一些地方,通过政府引导和推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河北省在推进农村土地整治过程中,积极开展了村庄合并工作,使村庄规模扩大、资源整合、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
广东、江苏、浙江等地也开展了以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为主的合村并组试点工作,通过对农村住宅、村容村貌等进行整治提升了农村形象。
但是也有一些地方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比如因为历史沿革、人情习俗等原因,村庄合并存在较大的阻力,实施效果不佳。
五、合村并组的影响1. 社会影响:村庄合并可能导致村民居住地的变迁,可能造成一些村民由于迁移而失去传统居住地带来的不适应感和不稳定感,还可能影响村民的民风习俗。
新时代农村的变化调研报告
新时代农村的变化调研报告新时代农村的变化调研报告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新时代农村正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为了了解新时代农村的真实状况,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下面是我们的调研报告。
一、新农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政府加大了对农村的投入力度,农村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
现在,在绝大多数农村,道路宽敞平整,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完善,人民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农村的环境卫生得到了明显改善,乡村的整洁度大大提升。
同时,政府也大力提倡新农村建设,多样化农村居住形态的诞生让人们拥有更多的选择,特色小镇、农家乐等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为农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农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村产业升级农业作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在新时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外出就业和农业机械化的推进,农业生产逐渐实现了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
传统农耕方式正在被机械作业所取代,种植结构和养殖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高效农业种植技术的应用和对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高要求,进一步提升了农产品的品质和竞争力。
同时,农村的产业结构也在迅速调整,人们逐渐从传统的农业生产中脱离出来,涌入到工业、服务业等领域,农村产业呈现多元化、现代化的趋势。
三、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是农村变化的一个重要体现。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的升级,越来越多的农民从农田走向城市,通过务工和创业获得了更高的收入。
政府也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乡村旅游等方式,帮助农民发展经济,增加收入来源。
此外,农村的基础设施改善也进一步降低了农民的生活成本,提升了其生活质量。
因此,农民的收入水平在新时代呈现出逐年提高的趋势。
四、农村社会治理逐步完善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社会治理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政府在农村社会治理方面加大了投入,加强了对农村社会治理的引导和监督。
通过建立农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等组织机构,实现了农村自治和农村民主,提升了农民的参与意识和自治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村社合一改革状况调研报告
支部引领谋新路,凝心聚力齐致富——XXX“村社合一”改革状况的调研报告XXX位于XXX北部,距XX政府所在地约为X公里,全X面积XXX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XX%以上,适合于畜牧养殖、中药材种植、经济林木栽培等项目的发展。
下辖XXX户XXX 人,长期存在“山好水好风光好,人穷村穷产业穷”的矛盾局面。
近年来,为进一步盘活集体资产,抢抓发展机遇,整合各方资源,XXX立足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和特色民俗文化,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强力推进“村社合一”工作模式,强化产业发展导向,按照县委“七个XX”发展战略和大力推进生态旅游度假的发展构想,充分发挥股份经济合作社的组织引领、合力发展等作用,紧紧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以乡村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探索打造“龙头企业+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特色产业运作新模式,走出了一条产业发展与全面脱贫同轨共进的新道路。
一、“村社合一”发展模式初探索(一)坚持党建引领与股份合作相结合。
XXX党支部以“三变”改革为抓手,按照“支部引领、部门帮扶、资源整合、能人带动、整体脱贫”的基本思路,秉持“抱团发展、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于XXXX年XX月组建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正式走上股份经济合作的新道路。
村党支部引领合作社运营管理村级集体资产,专门成立了党小组,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全产业链服务。
(二)坚持政策规矩与机制体制相结合。
一是清产核资。
对集体资
源资产,集体投资兴办企业的建筑物、设施设备等经营性资产,公共服务的集体非经营性资产以及村级现有资金等开展核查,共计理清集体“三资”XXXX万元。
二是成员界定。
综合考虑户籍关系、土地承包关系、农户与村集体间的关系,进行身份确认,分层级界定股份经济合作社成员782户3684人。
三是股份量化。
将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以股份或份额形式量化到每个集体成员,作为其参加集体经济管理和收益分配的基本依据,共计量化股份3684股。
推选股东代表53名,选举产生董事会9人,监事会3人。
四是统规合营。
坚持“村社合一”“政经分离”,健全合作社运营管理机制,发挥纽带作用,让公司与农户抱团发展、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合作共贏。
(三)坚持产业发展与脱贫攻坚相结合。
一是发展好乡村旅游。
统一规划乡村旅游,丰富旅游业态,发展农家乐、民宿等特色产业,有效延伸旅游产业链条。
投入75万元升级改造原村委会闲置办公楼为人民公社客栈,目前长期居住120余位客人,可同时容纳300多人就餐。
并按照“六统一”(统一客源调配、价格指导、住宿餐饮、生活服务、医疗保险、矛盾调处)模式牵头发展民宿42余家,新增农家乐7家。
二是发展好特色产业。
2021 年发展有机红粮1896亩、生态烤烟621亩、肉牛养殖980头(存栏)、黔北麻羊1800只(存栏)、生猪养殖5000头、林下生态养鸡2万羽、有机蔬菜种植600亩、中药材油厚朴2100亩,输出剩余劳动力1896人。
累计带动贫困户277户1368 人。
三是发展好生态养鸡。
依托传统养鸡优势和丰富的林草资源,以“龙头企业+村集体+合作社+农户”模式,优先保障
贫困户利益,做大做强“XX土鸡”传统品牌。
目前,林下生态土鸡养殖基地已累计上栏土鸡XX万余羽、蛋鸡XX万余羽,实现销售收入126万元,为村集体经济积累XX余万元,带动农户XX户412人增收,其中带动贫困户75户361人脱贫。
四是发展好坝区农业。
投入2万元对千亩荷塘内的莲藕观光农业进行补栽。
实施坝区荷塘莲藕换代增值项目,并逐步实施莲藕种植、加工、营销等多个环节形成产业带动贫困群众脱贫增收。
落实坝区的传统产业花菜移栽235亩。
累计带动67户582人,户均年增收3200元以上。
五是发展好项目扶贫。
利用XXX帮扶资金10万元启动荷塘自行车道观光项目,购买观光旅游自行车35辆,2021 年实现收入8万余元。
争取到XXX、市财政局等专项资金10万元,已完成17亩草莓大棚的栽植,带动贫困户11户32人。
县扶贫资金54万元投建坝区游乐园项目,目前基础设施已全面竣工,带动54户贫困户218人参与利益联结,年均分红3.24万元。
二、“村社合一”发展模式见成效(一)整合了资源,让闲置资源活起来。
村党支部通过组织群众会,整合本村山林、田、土、荒山、荒坡等资源,按照田6000元/亩、土4000元/林地400元/亩、集体山林200元/亩量化入股,实现统一生产经营,前X年按不低于流转价格优先分配,营利后按入股比例再次分红。
(二)聚集了资金,让各方资金用起来。
充分整合财政扶贫资金XX 万、示范点创建红费XX万、帮扶资金XX万及政府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小康路等相关经费,按比例量化给村集体、一般农户和贫困户,由
村办养殖专业合作社示范带动,最大限度形成合力,提高对接市场和抵抗风险能力。
(三)激发了群众,让整村农民富起来。
通过发动,农民自愿将耕地、林地承包经营权,以及资金(实物)、技术等入股土合作社,实现经营权变股权、农民变股东。
科学建立村集体、合作社、农户各方利益联结机制,激发群众参与积极性,实现增收致富目标。
2021年乡村民宿和农家乐实现产值XX万元,合作社营收XX万元,并带动200余人就近务工增收。
(四)改善了民风,让农村环境美起来。
村党支部坚持高标准要求,高起点定位,充分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反复修改提炼,因地制宜制定“八要八不”村规民约,依托村民议事会,逐渐加强村民的自我约束意识,引领民风向着淳朴敦厚迈进,营造良好的农村民风环境和人居环境。
三、“村社合一”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一)合作产业规模较小,资本注入不够。
“村社合一”发展模式下的XXX股份经济合作社产业规模较小,初始资本注入多为扶贫资金、帮扶资金等政策性资本,村集体与村民大多以土地、农田等农业资产投资入股,实际注入资金较少,导致合作社发展过程中缺乏流动资金运作,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合作社产业的发展。
(二)管理队伍交叉任职,内生动力不足。
合作社依托当地自然资源和特色民俗文化优势进行组建,因此一定程度上存在内部致富带头人缺乏、领军人物较少的现象,缺乏强大的发展内生动力。
集体经
济运营管理队伍多由村干部交叉任职,少数管理者对村务与合作社日常管理难以较好平衡协调,导致产业运营成效不佳。
(三)专业指导力度有限,人才力量欠缺。
一是缺指导。
由于当地农业技术和产业规划发展相关指导人员较少,在指导、扶持和服务合作社发展方面不够有力,XXX股份经济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缺乏科学有力的产业技术指导和切合实际的发展规划指引,合作社远期发展思路不多、定位不明、重视不够。
二是缺人才。
土XXX股份经济合作社缺乏自身专业技术人员,社员多为当地的种植户、养殖户,生产经营过程中大多依靠日积月累的实践经验,缺乏系统专业的理论知识和科学技能培训。
(四)产业模式亟需优化,营销渠道不畅。
XXX股份经济合作社在乡村旅游产业宣传引导方面还缺乏新思路、新方法,农业主导产业依旧停留在农产品的种植、养殖、供应与销售上,在标准化生产、深加工及末端经营方面几乎没有涉足,产品经营、销售渠道合作层次不高,导致市场竞争不具有明显优势,未能够完全充分发挥合作社的作用,农民群众得到的实惠没有达到相对最大化。
四、进一步推动“村社合一”发展模式的对策与建议(一)突出党建引领,强化堡垒作用。
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实现产业链上党组织的全面覆盖、纵深覆盖,突出党管一切原则,让党组织在产业发展的全过程中发挥实效性作用。
以扩大产业发展规模、推进产业管理水平为目标,结合”村社合一”具体实际,在各条产业链上建立党小组,通过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形成
党组织在推进产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
(二)加强利益联结,共享富裕果实。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集体产业的服务性作用,把村集体、合作社、农户通过有效的利益联结方式“合拢”起来,形成产业链接“命运共同体”,增强群众归属感和认同感,提高群众参与度和主人翁意识,推动形成产业更强、百姓更富、生态更美的发展新局面。
(三)完善运行机制,增强发展动能。
坚持产权明晰原则和“公平、公开、公正”原则,完善健全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等法人治理机构体系,以及生产管理、收购营销、利益分红等内部制度规范,坚决做到财务、管理、经营、项目“四个分开”,做好对合作社与村集体经济组织、龙头企业领办主体的监督,以透明化的工作原则不断凝心聚力,增强产业发展内生动能。
(四)强化人才引领,配齐配强队伍。
培养一批有经济头脑,责任心强、处事公道、甘于奉献,懂技术、会经营、有能力的人选扩充到管理岗位。
依据特色优势产业引进、培养一批高层次技术人才,积极探索与专业技术人员的合作交流,充分利用好政策平台,切实发挥好第一书记、驻村干部、脱贫攻坚队员的作用,合理有效改善“村社合一”发展模式的人才结构。
(五)加强产销对接,健全营销手段。
始终坚持市场导向,坚持以销定产、以产促销、产销链接的原则,加大与买方市场的对接力度,打通农村与市场的发展畅销通道。
充分发挥地方特色,突出品牌效应,打亮打响“XXXX”品牌,培养打造专业市场营销团队,主动寻找渠
道、开拓市场,主动搭乘网络信息平台“快捷列车”,积极探索发展电子商务等购销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