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葬花读后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黛玉葬花读后感【珍藏版】

(2012-03-05 16:48:03)

《红楼梦》有这样一种魅力:让悲伤慢慢侵入内心,即使在读过很久之后,也常常为这场大悲剧而愁绪万千。

书中的《枉凝眉》唱到:“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

流到夏尽!”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是《红楼梦》诸多悲剧里最让人魂牵梦绕、万般嗟叹的。

一边是金玉姻缘,一边又是木石前盟;一边是封建家庭选定的标准媳妇,一边是心灵相通的红颜知己。贾宝玉苦苦徘徊,终究敌不过封建制度的力量。“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曹雪芹通过贾宝玉的眼睛向我们描绘出了一个柔弱的不食人间烟火的女子——林黛玉,然而,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黛玉的清高个性也与当时的世俗格格不入。

黛玉葬花的那一节最让人记忆深刻: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煞葬花人,独把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

“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捧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

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在常人看来,落英缤纷该是无比美妙的场景了,可是面对落花,黛玉想到的却是自己死后的情景,竟然到达无法释怀,潸然泪下的地步。在现实社会中,除了宝玉,再没有别人能够读懂她的心灵。可是宝玉常常受到封建礼教的束缚,不停地被封建礼教的追随者拉向他们那边。我们常常在书中读到黛玉生气的描写,难免留下她小气的印象,其实她小气的背后却是自己与封建制度默默的反抗。无法忘记黛玉临死前的那个场景,在她病危之际,丫环紫鹃四处求人,却无人肯帮;贾府为避免晦气,把宝玉的婚事也转到别处去办理。一边是喜庆的结婚场面,一边是死前的凄婉哀怨。“天尽头!何处有香丘?”封建制度统治下的社会是那样的受禁锢,哪里才有理想之地?可见黛玉至死都不放弃对自由理想的追求。

任悲愁慢慢悠悠浸入思绪,一点一点地凉上心头。人言是有情人终成眷属,而一对追求自由的青年男女却在封建的枷锁下生离死别,前世今生永难见。

真所谓“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在第二十三回提到:宝玉正在沁芳闸桃花底下坐着看小说——张生的《会真记》,不巧不成书啊,当宝玉读到“落红成阵”时,突然刮起一阵风,桃花被吹落下来,满地都是;宝玉也爱花啊,怕让脚踩脏了,就把那些花瓣放到水里,花瓣浮在水面随水飘流。

这时候黛玉来了,扛着锄头,还有袋子、扫帚这些东西(这样的形象是不是有点粗鲁,应该不是的,她的那些工具应该是特别制作的,应该很美观),黛玉要干什么?当然是埋花了,黛玉早在墙角处弄了个花坟,刚才起风,黛玉知道又落花了,过来再把这些花埋上;黛玉说:“把花瓣扫起来,装在这袋子里,用土埋上,日子久了就消失了,这样才干净”。

在第二十七回:宝玉又看到落花遍地,他把花兜了起来,往黛玉埋葬桃花的地方走去,快到的时候,就听到山坡那边有哭泣的声音: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这就是《葬花吟》。黛玉觉得花就是自己,花花谢,落了,这意味着什么?太凄惨了;宝玉听着,也联想到自己,宝钗、香菱、袭人这些人,也总有一天会死去,自己也不知道死在哪里,黛玉在哭,宝玉听着都哭起来了。

离开故事情节,把头台起来,,回到现实当中,葬花,哭花,是不是感觉有些荒唐,还是别管人家了,不过我们做不到葬花,哭花,但也不能损花吧;

我曾经见过这样一幕,那是在公园,一对恋人从这儿经过,姑娘走到花树下,摘下一些花朵,举在脸上,问男友:“你看我漂亮吗?”路人见了,都投去鄙视的眼光;女人如花,那就应该爱惜花,损花,那不是在损害自己吗?我看这姑娘也不漂亮,因为她不知道爱惜自己,公园里的花开起来很不容易,多少工作人员的辛勤劳作,我们才见到着稀罕的花朵,我们不至于葬花,哭花,但千万别把花糟蹋了!

我读过《红楼梦》,但只读过一遍,里面具体的情节有些已经忘记了,有人说,《红楼梦》是至少读三遍才能读懂的,所以,我想,我是真的还没懂里面的儿女情长。虽然还没懂,但是我却已经被它优美的文字,刻骨铭心的人物故事所吸引,红楼的真、情、美、智在它所刻画的人物形象里面体现得淋漓尽致,这就是它的魅力,是红楼受古今人所喜爱,所推崇的原因之所在。

听了蔡先生讲解的关于红楼的种种迷团,我对曹雪芹这个人物更加敬佩了。按照蔡先生的说法,曹雪芹在他十八九岁的时候开始写《红楼梦》,到他四十岁离开人世的时候这部巨著写了八十回,在这八十回里他塑造了一百多个各具特色的人物,很好的反映了红楼里人物所处的年代。作者写这部叵著融入了他对以前繁华年代的向往之情,能够以回忆录的形象写出这部巨作确实是了不起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