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中医药发展现状及思考

合集下载

杭州市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杭州市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杭州市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化医改的关键时期。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五、六中全会精神,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促进全民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精神和《浙江省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杭州市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部署,结合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实际,制订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一)政府主导,中医药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将中医药事业列入了政府工作目标和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

2011年,市政府出台《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杭政函〔2011〕157号),确保中医药投入增长比例不低于卫生投入增长比例,市级和区、县(市)级经常性中医事业费占经常性卫生事业费的比例达到10%以上。

“十二五”期间全市中医药事业费用投入共17.1亿元,中医药专项经费1.14亿元,中医事业费占卫生事业费比例达11.94%。

各区、县(市)财政对中医药事业经费投入达到卫生事业经费10%的要求,市、县两级财政在中医药服务建设、人才培养、文化宣传等各方面都加大了财政投入。

(二)深度参与,中医药助推医改成效显著“十二五”期间,杭州市中医药工作深度参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全面推进市、县级公立中医院改革,积极发挥中医药在医改中的作用,取得显著成效,走在全省前列。

通过智慧医疗建设、绩效管理,促进医院运营管理科学化、规范化、集约化,建立稳定有效的公立中医医院运营管理机制。

全市各级公立中医医院与综合性医院同步实施了药品零差率(中药饮片不实行零差率)。

出台《杭州市卫生局关于加强中药饮片处方管理工作的通知》,在全省最早实施中药饮片处方味数和费用“双控”政策,落实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制度,加强中药饮片应用的监督管理。

在中药饮片价格持续上涨的情况下,全市各级医疗机构中药处方饮片帖均味数和费用均呈下降趋势。

中药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分析

中药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分析

中药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分析中药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分析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药行业在我国的市场规模逐渐扩大。

据预计,中药行业的市场规模将在未来几年内逐渐增加,达到2023年的1147.6亿美元,增长率达到6.7%。

同时,中药行业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着。

一、中药行业的发展趋势中药行业在未来的发展中将会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趋势。

1. 种植基地向规模化和绿色化发展我国是中药材产地,也是中药材消费大国。

在中药行业发展中,种植基地的规模化和绿色化建设将是未来的一个趋势。

大规模的种植可以降低中药成本,提高中药的品质和稳定性。

同时,在种植过程中应避免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等对环境和人体都有害的物质,从而提高中药的品质和安全性。

2. 中药科技化随着生物科技、信息技术、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等的快速发展,中药的科技化已成为未来的一个趋势。

科技的发展可以提高中药的品质和疗效,将中药制作过程中的误差降到最低限度,能更快速地生产和控制中药的质量。

另外,中药的科技化还可以为生物工程提供先进的材料和技术。

3. 中药市场品牌化随着消费者对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关注度的不断提高,品牌化的中药产品将成为未来市场上的重要竞争力。

中药企业应该在推广中药的过程中增强品牌意识,加强中药产品的宣传和推广,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提高中药行业的市场竞争力。

4. 国际化当前,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在推广中药。

随着国际合作的加深和稳步推进,中药在未来将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中药在国际市场的发展将对我国的中药行业增加新的机遇和挑战。

二、中药市场分析中药市场未来的增长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老龄化社会的崛起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进一步加快,老年人口越来越多,中药将成为解决老年人健康问题的重要途径。

这有可能促进中药市场的进一步扩大。

2. 大众的健康意识提高中药已经成为了医疗、预防和保健的有效手段,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选择中药保持健康。

伴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中药的市场就会不断扩大。

浅谈中药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

浅谈中药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
02
推动中药生产工艺的改进和创新,提高中药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03
加强中药质量控制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建立更加科学、完善的中药质 量评价体系。
04
推动中药研发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加强中药新药研发和临床研究,提 高中药的创新能力和水平。
企业层面发展策略
01
加强企业管理和团队建设,提高 企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02
加大研发投入,加强自主创新, 推出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
药新产品。
推动企业间的合作与交流,实现 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共同推动 中药行业的发展。
03
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强人才 队伍建设,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和管理水平。
04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中药行业发展历程
起源
中药行业历史悠久,起源于中国古代。随着人们对医疗保健需求的增加,中药行业逐渐发 展壮大。
古代发展
在古代,中药行业主要依靠手工作坊和小型作坊进行生产。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形成了 许多知名的中药品牌和老字号药店。
现代发展
现代中药行业经历了技术革新和现代化改造,引进了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提高了生产 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国家对中药行业的监管力度也逐渐加强,推动了行业的规范发展 。
中药出口面临挑战
国际市场对中药的认可度有待提高,中药出口面临诸多壁垒。
03 中药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中药行业政策走向
政策支持
国家对中药行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 加大,鼓励中药创新和现代化,推动 中药国际化。
监管加强
加强对中药质量的监管,提高中药行 业标准,确保中药安全有效。
中药行业市场需求预测
国内市场需求增长

浙江省制药行业发展现状的认识与看法

浙江省制药行业发展现状的认识与看法

浙江省制药行业发展现状的认识与看法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医药产业依靠体制、机制的先发优势,克服了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的严峻挑战,成为浙江省重要的主导产业之一。

浙江省医药产业始终保持持续、高成长的态势,发展过程中有很多值得推广的经验和亮点,但是通过横向纵向比较发现,全国排名的后退和GDP贡献值降低,显示了浙江省医药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隐忧,其中有行业自身原因,也有医药产业环境和政策因素。

Summary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allenges Zhejiang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rely on institutional mechanisms of first-mover advantage, to overcome the complex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c environment has become one of the leading industries in Zhejiang important. Zhejiang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has always maintained sustained, high growth momentum,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has a lot of experience and the highlight of the promotion, but through th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comparison, the country ranked lower back and GDP contribution value, show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in Zhejiang Province the worry, of which there are reasons for the industry itself, but also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environmental and policy factors.关键词:浙江医药产业差距结构性矛盾生产要素制约前言进入21世纪以来,浙江省医药行业一直保持较快发展速度,产品种类日益增多,技术水平逐步提高,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推动浙江特色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推动浙江特色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2018年第05期推动浙江特色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焦云龙产经纵横中药是浙江独具特色的医药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积淀深厚的文化资源和蕴含价值的生态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为浙江健康产业的重要板块,中药产业更是浙江医药的优势特色产业,要抓住“健康中国”“健康浙江”的重要契机,加快构建中药现代化产业体系、高端化创新研发体系、全球化市场网络体系、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推动中药产业高质量、特色化发展,为建设“健康浙江”提供重要支撑。

加快构建中药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促进中药产业转型升级。

随着中药被越来越广泛地认可和使用,中药材面临着巨大的市场需求,但浙江中药饮片市场多为中小企业,产业集中度较低,在国际市场缺乏有效的竞争力。

对此,应大力推进中药产业高端化,加强工业技术创新,提升中药材生产规模,加速工艺流程现代化,形成一批现代中药产业集聚区和中药产业示范基地。

大力支持以中药为主的龙头企业进行高端技术、先进管理、业态模式创新,重点支持“江南药王”胡庆余堂、叶种德堂、张同泰、天一堂、桐君堂等百年老店高质量发展;借力全省“凤凰行动”,通过行业上下游兼并、重组、联合等方式,做大做强一批知名中药龙头骨干企业。

加大中成药二次开发力度,开展规模化、规范化临床试验,加快中药新药、中药饮片的研发和产业化,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药企业。

大力发展中药健康延伸产业。

在“健康中国”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应用大健康理念提升发展中药产业链和价值链,积极发展中药健康延伸产业,推动中药健康服务与旅游产业有机结合,加快发展融中药体验、博览、养生与旅游为一体的中药健康旅游服务,大力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中药旅游产品与以领略传统文化、体验中药特色为主的旅游线路,建设一批标准化、专业化的中药旅游示范基地,培育具有国际知名度和核心竞争力的中药健康旅游品牌。

大力发展中药健康养老机构,鼓励中医医院、中药院校和养老机构开展合作,依托院校、保健机构设立中药健康养老服务培训基地与试点,延伸提供社区健康养老服务,建立护理院、疗养院。

开化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及成效

开化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及成效

浙江省开化县种植中药材历史悠久,早在明朝崇祯年间开化就开始种植和利用中药材,品种达28种之多。

据1986年编写的《开化县中药资源名录》记载,开化有可供药用的动植物资源1186种,其中植物类1129种、动物类57种、珍稀名贵药用植物近百种。

近年来,开化立足资源优势,坚守生态定力,把发展中药材产业作为助推“两山转化”,实现GDP 、GEP 双增长的重要路径。

1基本情况优越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药材资源、便捷的区位优势、深厚的人文历史均为开化中药材产业发展奠定了极为有利的基础。

近年来,开化县始终坚持“市场主导、道地优质、生态高效”的原则,以基地建设为基础,以培育加工型企业为突破,以推进科技进步为支撑,以实施品牌战略为引领,以开拓营销市场为关键,大力推进全县中药材产业快速迈入到良性循环的轨道。

1.1基地规模不断扩大开化县建有3.33hm 2以上规模的草本药材基地52个,面积约1.067hm 2,基地集中分布在马金、华埠、中村、大溪边、杨林、林山等重点乡镇。

因地制宜建立了一批林下经济、创意农业、农作创新、野生家种类型的示范基地。

目前已创建了铁皮石斛、黄精、三叶青、白及、前胡等林中岩壁、树上、林下、林间等多形态种植的林下中药材示范基地约800hm 2;围绕全县创意农业景观线路和国家森林公园沿线,种植了一批既有较好经济效益、又具有观赏效果的中药材品种,其中菊花基地约53.3hm 2、荷花基地66.67hm 2;结合当前重点开展的农作制度模式创新,推广中药材—水稻、中药材—油菜、中药材—蔬菜、中药材—食用菌等间作、轮作、套种模式,建立基地约133.33hm 2;针对资源紧缺的品种,开展野生变家种的试种和研究,重点开展了前胡、三叶青、黄毛耳草等的人工驯化栽培和试种工作。

1.2品种选育不断开发立足资源优势,结合药材的市场容量和产业化前景,开展引种、试种、筛选、培育,确立了种植技术成熟、品质道地优质、适合开化特色的“主力军”,其中包括白花蛇舌草、前胡、菊花(七月菊、金丝菊等)、铁皮石斛、灵芝、三叶青、黄精、紫苏、刘寄奴、泽兰、籽莲等品种。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11.18•【字号】浙政发[2008]73号•【施行日期】2008.11.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管理正文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浙政发〔2008〕73号)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瑰宝,是中国特色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2000年全省中医药工作会议以来,各地认真贯彻中医药工作方针政策,中医药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为保障人民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从总体看,中医药工作还比较薄弱,在医疗卫生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中医药服务需求,全面推进卫生强省建设和中药现代化进程,现就促进全省中医药事业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把发展中医药作为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有效解决群众医疗保健问题,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的重要举措,作为推动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以继承创新为主线,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为重点,着力于体制机制改革,推进中医药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中医药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最大限度地满足城乡居民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

坚持政府主导,强化政府责任;鼓励社会参与,多渠道、多形式发展中医药事业。

坚持继承创新,遵循中医药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充分挖掘中医药科学内涵,加强自主创新,努力实现中医药现代化。

坚持中西医并重,促进中西医结合,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公共卫生、重大疾病防治、农村卫生和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

坚持中医中药结合,提升中医中药在临床、科研和生产实践中的整体性,促进中医中药相互配合,协调发展。

关于浙江省中医院生存与发展的探讨和思考

关于浙江省中医院生存与发展的探讨和思考

关于浙江省中医院生存与发展的探讨和思考关于浙江省中医院生存与发展的探讨和思考作者:郑燕娜孙菊枝冯红德【关键词】浙江中医院生存与发展近来,党中央和国务院为大力支持中医药的发展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如国务院成立了中医药工作部际协调小组、国家16个部委联合发布了《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另外,国家《中医药教育发展纲要》与中医药专业设置、临床基地、人才培养等标准也在起草中,并计划将中医药科普知识纳入全国的中小学教材;部门协调加快落实中医药特色优势及重点中医院建设项目资金等。

近年来,浙江省也在逐步推进从中医药大省向中医药强省的转变,不断建立健全覆盖全省城乡的中医药服务体系。

但由于长期以来制约中医药发展的一些体制性、机制性、政策性矛盾和问题未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在具体的法律政策、行政管理、政府投资、科研发展和医疗实践等各方面,仍普遍重西医轻中医。

笔者的调查分析表明,浙江省中医院的生存与发展仍面临严峻挑战。

1 整体规模效益无法显现,中医医院的竞争与发展受限近年来,随着基建投入的增加,浙江省中医院房屋差、设备旧、家底薄等境况得到改善,但由于建院时间普遍较短,基础条件差,服务功能不全,在规模配置、基础设施和综合医疗服务水平等方面,与综合医院存在显著差距。

据《浙江省卫生统计资料汇编》统计,2006年,浙江省综合医院(同等级、数量比较)固定资产总值为中医医院的2.95倍,设备总值为2.59倍,床均固定资产为1.49倍,床均设备总值为1.23倍。

中医院的人员编制、床位设置、业务量等,不足综合医院的1/2。

上述数据表明,浙江省中医医疗机构整体规模不大、实力薄弱,从资源上难以保证其发挥中医药特长与优势,规模效益无法体现,竞争与发展受限。

一方面,发展中医药意义重大,政府鼓励挖掘、培养和发扬中医药优势;而另一方面,中医优势和中医院的特殊性却常被忽略,政府以公平竞争和提高效率为先,弱化了对中医药扶持力度。

中医院能否适应医疗体制的改革,能否继续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中医药服务,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已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000杭州市中医药行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000杭州市中医药行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000杭州市中医药行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第一篇:000杭州市中医药行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打造中医药文化名城建设东方休闲之都——杭州市中医药行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杭州作为“天堂硅谷””、“茶叶之都”、“丝绸之府”、“女装之都”、“东方休闲之都”,早已蜚声中外。

近年来,杭州更是提出建设生活品质之城,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战略,这都需要把杭州“中医药”这块历史金字招牌发扬光大,让中医药的疗养成为东方休闲之都的拳头产品,让中医药的养生保健成为生活品质之城皇冠上的明珠,让中医药的历史文化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内涵和底蕴。

一、杭州具备加快发展中医中药行业的条件(一)生存基础扎实。

中医中药行业发展前景广阔,特别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医中药更加适用的城市贵族现代病和老年病不断增多,病情日趋复杂,人们对于卫生保健的需求不断提高。

事实上经济越是发达,人们就越需要多种不同的医疗服务;医疗设备越先进,现代医学不能解决的问题就越见增多;物理、化学、手术等足以改变人体自然状态的治疗手段越是进步,医学本身造成的疾病也就越是复杂。

这些都为中医中药这种注重恢复人体自然状态与功能的医学提供更大的活动舞台。

(二)民间需求旺盛。

改革开放三十年,杭州经济社会获得巨大的发展,老百姓口袋里的钱更充实了,舍得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投资,健康观念正在发生改变,已从消极治疗疾病保持健康转变到积极预防疾病促进健康。

中医中药强调“以人为本”、“治未病”和“辨证论治”的医疗保健思想,杭州民间对于中医中药存在着广泛的需求。

当前杭城“膏方热”持续升温,冬季膏方进补成为杭州人生活的必要内容。

(三)历史地位突出。

桐庐县桐君山相传为黄帝时桐君采药之地;晋代葛洪曾在葛岭炼制丹药;南齐出现“武林为医薮,大作推钱塘”的兴旺景象;随着宋室南迁,杭州中医中药学日趋发达,许仙和白娘子西湖悬壶济世的传说大抵产生于此时;“钱塘医派”出现在明清两代,“侣山堂”(城隍山脚粮道山附近)作为主要活动场所。

宁波市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分析

宁波市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分析

宁波市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分析宁波市是中国东海沿岸的一个重要港口城市,也是浙江省的经济中心之一、医药健康产业是宁波市的重点发展领域之一,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将对宁波市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目前,宁波市的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宁波市医药健康产业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宁波市政府高度重视医药健康产业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加之宁波市拥有良好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企业在宁波市的发展空间较大,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人才,促使医药健康产业快速壮大。

其次,宁波市医药健康产业结构优化。

宁波市在医药健康产业的发展中注重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加大创新力度,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企业。

同时,宁波市还加大了对传统中药企业和中医药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传统中医药与现代医药的融合发展。

再次,宁波市医药健康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产业链。

宁波市不仅有一批制药企业,还拥有完善的医药器械产业和医疗服务产业。

医药器械企业为医药生产提供了必要的设备和技术支持,医疗服务企业则为医药销售和医疗保健提供了保障,形成了完整的医药健康产业链。

最后,宁波市医药健康产业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宁波市的一些医药企业已经取得了国际认可,产品远销国际市场。

同时,宁波市还积极推动医药健康产业的国际化发展,吸引国外先进企业和技术引进,加强国际合作。

鉴于宁波市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现状,以下是我对宁波市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建议:首先,加大政府对医药健康产业的支持力度。

政府应继续出台有利于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鼓励企业创新,提供更多的投资和税收优惠政策。

其次,加强医药健康产业与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的合作。

政府和企业应积极与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研发和创新工作,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再次,加强医药健康产业间的协同发展。

政府应加强与医疗服务企业和医药器械企业的合作,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和医药产品。

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现状与发展对策探讨——以浙江省余姚市为例

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现状与发展对策探讨——以浙江省余姚市为例
性 有序 发 展 。
1 中医药健 康 服务发 展现 状
1 . 1 中 医药健康 服务 环境 逐步 改善
完 善 中医医疗 服务 体 系 , 发展县 ( 市) 级 中医 医 院 是重 点 。余 姚 市 中 医 医 院 以提 供 基 本 医 疗 服 务 为 目 标, 加强 中医治未 病 中心建 设 , 在急 、 危、 重症 、 疑难 病 症 治疗上 进行 临床 总结 和研究 , 形 成服 务优 势 和特色 , 使之 成 为带动 基层 中 医药 事 业 发 展 的龙 头 。同时 , 加 大对 城 乡基层 中医药 服 务 网 络建 设 力 度 , 制 订 下发 基
康 服 务 发展 , 在 实 施 健 康 服 务 的 过 程 中注 重 发 挥 中 医药 的作 用 , 现 根 据 其 发 展 现 状 和 一 些 亟 需 解 决 的
随着 人 民生 活 和 健 康 水 平 的提 高 , 中 医 药 已逐 渐 由 看病转 向治未病 , 并 由治 未 病 上 升 到 健 康 服 务 。 中
22中医医疗服务与养生保健服务边界不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出台了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机构基本标准试用稿关于促进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国中医药医政发20161号中医师在养生保健机构提供保健咨询和调理等服务的暂行规定国中医药医政发20162号等文件其行业规范与机构人员技术质量等标准体系的制订虽已进入实质性阶段但中医医疗和养生保健服务层级划分仍不明晰尚未上升到法律法规的层面缺乏明确的政策支持和引导缺乏相应的监管和自律机制
保健服务边界不 清 , 中 医治 未 病 健 康 服 务 创 新 不 足 , 中医药与养生 旅游 深度融合 不够等 , 并 就提升 服务能力 、 建 立 监
管机制 、 发 挥特色优势 、 加 强 产 业 融 合 等 方 面 提 出 相关 对 策 建议 。 关键词 : 中医药 ; 健康 服务 ; 发 展对 策

浙江全省医药产业发展简况和工作重点共29页

浙江全省医药产业发展简况和工作重点共29页

72.9 10%
1.82%
2.74%
56
1.00%
63.7 -0.72%
50.3
5%
0% -4.25-%5%
50
40
-13.10%
40.32 32.4
30
23.3-20.30% -19.10% -18.96%
-10% -17.34% -16.11% -13.9-81%5%
-20%
-25%
20 12.8-30.80%
8.1147%1.74.2189%5.6
8%
150.6
6%
150
128.9
106.1
4%
100
82.4
2%
50
37.9
60.8 -0.47%
-0.86%
-0.98%
-0.70%
-0.89%
-0.73%
-0.52%
0.16%
0.840%%
-2.02%
-2%
0
-4%
1_2 3
4
5
6
7
8
9 10 11
医药出口交货值 医药出口交货值增幅 全省出口交货值增幅
-30%
10
-34.88%
-35%
0
-40%
1-2
3
4
5
6
7
8
9
医药工业利润 医药工业利润增幅 全省工业利润增幅
浙江省医药工业发展简况
2012年1-11月浙江省医药出口交货值完成情况(亿元)
300
14%
250 200
8.50%
11.50% 8.30%
10.44% 8.94%
9.7291%6.150.21378%.160.611802%%%

浙江省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和对策

浙江省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和对策

浙江省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和对策
何伯伟;潘慧锋;罗仁宏
【期刊名称】《浙江农业科学》
【年(卷),期】2006(000)001
【摘要】调查并论述了浙江省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和工作措施,分析了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前景,针对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产业发展目标及实施中药材良种工程、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提高药农组织化程度、加快先进技术开发与应用、加大产品开发力度、建立现代中药先进制药产业链等对策.
【总页数】5页(P6-10)
【作者】何伯伟;潘慧锋;罗仁宏
【作者单位】浙江省农业厅农作物管理局,浙江,杭州,310020;浙江省农业厅农作物管理局,浙江,杭州,310020;浙江省经济贸易委员会,浙江,杭州,31000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67
【相关文献】
1.做大做强中药材产业--定西地区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J], 魏玉琴
2.2013年浙江省中药材产业发展状况及对策建议 [J], 何伯伟;潘慧锋
3.浙江省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和对策 [J], 何伯伟;潘慧锋
4.浙江省中药材产业提升发展现状与对策 [J], 马蕾;徐丹彬;陈红金;何伯伟
5.浙江省庆元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J], 王声淼;刘小琴;姚文;王梦萍;周雪锋;叶传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浙江省中药材产业提升发展现状与对策

浙江省中药材产业提升发展现状与对策

浙江省中药材产业提升发展现状与对策马蕾;徐丹彬;陈红金;何伯伟【摘要】2015年浙江省中药材种植面积3.86万hm2,总产量17.86万t,总产值52.91亿元,形成了以“浙八味”—浙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杭白菊(Dendranthema morifolium)、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玄参(Scrophularia ningpoensis)、浙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杭白芍(Paeonia lactiflora)、温郁金(Curcuma aromatica cv. Wenyujin)为主的传统道地药材和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番红花(Crocus sativus)、灵芝(Ganoderma lucidum)等新兴特色药材优势产业。

指出了制约中药材产业发展的问题,如中药材资源保护开发相对滞后、产品质量安全生产隐患多、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弱、产地初(精)加工受制约、品牌保护意识不强等。

提出了贯彻产业发展规划和意见、加大资源保护与开发力度、加强规范化基地建设、推进标准化安全生产、做大做强铁皮石斛产业、着力培育“浙产药材”品牌、加强科技人才培养的发展对策。

%In 2015, planting area, total yield and total output valu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in Zhejiang province reached 38,600ha, 178,600t and 5.291 billion Yuan RMB. Eight dao-di herbs in the province likeFritillaria thunbergii,Dendranthema morifolium,Corydalis yanhusuo, 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Scrophularia ningpoensis,Ophiopogon japonicus,Paeonia lactiflora andCurcuma aromaticacv. Wenyujinand new developed medicines such asDendrobium officinale, Crocus sativusand Ganoderma lucidumhave been great advantages in the market. Advices were putforwarded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like protection of resources, standardization of base establishment and production, etc.【期刊名称】《浙江林业科技》【年(卷),期】2016(036)004【总页数】6页(P75-80)【关键词】浙江省;中药材产业;发展;对策【作者】马蕾;徐丹彬;陈红金;何伯伟【作者单位】浙江省种植业管理局浙江省中药材产业协会,浙江杭州 310020;浙江省种植业管理局浙江省中药材产业协会,浙江杭州 310020;浙江省种植业管理局浙江省中药材产业协会,浙江杭州 310020;浙江省种植业管理局浙江省中药材产业协会,浙江杭州 3100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67中药材是中医药事业和健康养生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药材好,药才好”。

浙江药物调研报告

浙江药物调研报告

浙江药物调研报告
浙江药物调研报告
根据对浙江药物市场的调研,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浙江药物市场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也日益增加,药物需求量也随之增加。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浙江药物市场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0%左右,市场潜力巨大。

其次,药物市场竞争激烈。

浙江地区药物市场规模庞大,各类药物品种众多,不同企业之间竞争激烈。

市场主要被大型医药企业占据,它们凭借着雄厚的资金和强大的研发能力,拥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小型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足,需加大技术创新和市场营销力度。

第三,浙江药物市场多元化趋势明显。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保健品市场逐渐兴起,成为药物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此之外,随着老龄化问题的突出,老年用药市场也呈现出较快增长的态势。

未来,预计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消费观念的更新,更多的细分市场将会出现。

第四,虚假宣传和假药问题依然存在。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药物企业存在夸大药物功效的虚假宣传行为,这给消费者带来了一定的误导。

此外,假药问题也严重影响了消费者对药物市场的信任度,对整个市场形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因此,根除虚假宣传和假药问题,加强市场监管显得更加迫切。

综上所述,浙江药物市场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然而也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多元化趋势。

为了进一步推动药物市场的健康发展,我们建议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完善市场营销策略。

同时,政府和监管机构应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力度,打击虚假宣传和假药问题,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希望这份调研报告能对浙江药物市场的发展和改善产生积极的影响。

浙江省中药现代化的现状和对策

浙江省中药现代化的现状和对策

浙江省中药现代化的现状和对策
浙江省科技厅社会发展科技处
【期刊名称】《今日科技》
【年(卷),期】2003(000)004
【摘要】中药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瑰宝,是千百年医疗实践的结晶。

而且随
着绿色革命的兴起,人类回归自然意识的增强,中药的优点正在得到国内外的广泛认同。

然而中药也存在着质量、成份不稳定等弱点,迫切需要用现代技术加以改造。

【总页数】3页(P14-16)
【作者】浙江省科技厅社会发展科技处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6.12
【相关文献】
1.浙江省主要中药材病虫发生现状与防治对策 [J], 姚晓明;施德;何春龙;郑永利
2.浙江省中药材种业发展现状和对策 [J], 何伯伟
3.浙江省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和对策 [J], 何伯伟;潘慧锋;罗仁宏
4.浙江省中药材产业提升发展现状与对策 [J], 马蕾;徐丹彬;陈红金;何伯伟
5.浙江省庆元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J], 王声淼;刘小琴;姚文;王梦萍;周雪锋;叶传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关于2023年浙江省中医药数字健康场景应用建设的情况通报

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关于2023年浙江省中医药数字健康场景应用建设的情况通报

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关于2023年浙江省中医药数字健康场景应用建设的情况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公布日期】2023.12.29•【字号】浙中医药函〔2023〕7号•【施行日期】2023.12.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管理正文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关于2023年浙江省中医药数字健康场景应用建设的情况通报浙中医药函〔2023〕7号各市卫生健康委、省级中医医院:围绕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和卫生健康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任务,2022年3月我省全面启动“中医处方一件事”改革。

一年多来,全省中医药系统齐心协力、奋力攻坚、共同推动,在大量的标准化中医处方基础上,从服务端出发,聚焦老百姓对“方便看中医、放心用中药”的现实需求,探索开发了系列创新应用场景,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现将中医药数字化应用场景的建设情况通报如下:一、基本情况今年2月,我局组织遴选并公布14个应用场景作为试点示范项目,各地各单位加快推进建设,多项应用取得了一定成效。

今年9月,再次向全省征集并遴选增加8个项目。

为鼓励支持各地探索创新场景的积极性,加大项目的示范辐射作用。

11月我局举办了“中医处方一件事”改革数智应用场景路演会,交流分享应用场景的建设进展及成果,邀请国家和我省有关专家进行逐一点评和专业指导。

路演项目亮点纷呈,从服务端到治理端全面布局、创新实践,体现了中医药从治病向关注健康的改变、中医就医环境的改善、群众就医体验的提升。

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仅提高了中医药的服务能力,还为中医药的传承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

经专家评定,我局从应用定位、应用价值、创新性和可推广性等维度,确定了6个优秀应用场景,供各地学习参考和借鉴。

同时,将新增遴选的8个试点应用场景予以公布。

请各建设单位应高度重视,加快推进,不断探索创新,按要求完成试点建设任务。

二、存在问题一是顶层规划不足。

我省以推进省域卫生健康现代化为统领,树立“全省一盘棋”工作思想,实施数字健康高地行动,但目前仍存在场景重复建设、新名称旧应用等现象,区域内综合集成、上下联动、全面部署还需进一步加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今年,义乌、桐庐、永嘉、庆元等政府对中医 院建设实施交钥匙工程,温岭市成立了中医医疗 中心。
➢23家相对欠发达县中医医院得到国家中医药管 理局设备专项补助资金4600万元。
2021-2-2
x
4
中医药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2010年,全省公立中医医院总诊疗
人次达到3398万人次,占全省医院
总诊疗人次的 22%,比2005年增长
x
15
中医药在医改中的作用进一步发挥
将中医药防治慢病列入医改责任书,积极探索中 医药健康教育、老年人保健社区管理模式
开展中医药“治未病”服务,推进中医药基本公 共卫生服务综合配套试点工作
抓好县级公立中医医院改造建设和乡镇卫生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科、中药房建设
2021-2-2
x
16
主要问题及思考
x
10
中医药人才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
2010年,全省有中医执业(助理)医师19414 名,占全省执业(助理)医师的13%。有国医大师、 工程院院士各1名,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 承工作指导老师 69名,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28 名,省特级专家2名,省级名中医128名。
2021-2-2
x
11
中医药人才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
建立省级中医重点专科106个 下发了骨伤科等12个专科58个病种中医临床 路径和诊疗方案,推广使用了58个中医(中西 医结合)单病种诊疗规范。
三级甲等水平的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由 5家扩大到10家。
x
6
中医药服务可及性进一步扩大
2021-2-2
我省综合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
生院)中医科设置率分别达到95%和90%,比全国
承担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村
卫生适宜技术应用”的中医药技术研究推广工

编撰出版了《农村社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
手册》和《常见病防治与中医药适宜技术》等
建设中医药适宜技术示范基地19个,推广应
用城乡社区中医药适宜技术60项
举办50多期培训班,培训基层卫生技术人员
1万余人次
x
8
中医药科技水平进一步提高
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血液病)落户省中医院 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14个 国家中医药重点研究室5个 国家中医药三级实验室20个 国家级立项资助70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3 项
2021-2-2
x
9
中医药科技水平进一步提高
2021-2-2
省级重中之重学科4个 省中医药重点学科58个 省中医药重点实验室26个 省中医药科技创新平台5个 今年启动中医药重大疾病攻关计划,资助力度 50万元,额度为卫生厅历来最多的项目 获得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5项
2021-2-2
2008年中医中药中国行浙江站活动成功举办,
发放科普宣传资料5万多份,《中国中医药报》浙
江特刊2万多份,中医药实用技术手册10万册,直
接受益群众达100万多人。
承办了全国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经验交
流会,医院内普遍设立了百草园、陈列馆、科普
宣传廊,将中医药大医精诚的传统文化、历代名
医名家的雕像和名言与医院整体有机结合起来。
平均高18和15个百分点,基本实现了中医药服务
全覆盖。
我省的绍兴、湖州已创建成为全国先进市
(全国15个),并有先进县(市、区)30个,省
级中医工作先进单位42个,其乡镇卫生院均设置
中医科和中药房,90%以上乡镇卫生院须设立1个
以上中医诊室和1个以上其他中医临床诊室。
x
7
中医药服务可及性进一步扩大
2021-2-2
家,试点单位7家。
x
14
中医药在出台限方、限价政策,并 探索县级中医院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
大力实施预约诊疗服务,推行临床路径,强化科 室设置,实行均次费用零增长等
重点抓好新农合统筹补偿方案中提高使用中医药 补偿比例、城镇医保中提高中医药服务项目报销 比例等政策的落实
x
13
中医药文化建设进一步深入
2021-2-2
成立浙江省中医药博物馆,整理出版中医药古迹
文献9本,共计2400多万字。
胡庆余堂中药文化、畲族医药分别入选国家级非
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方回春堂传统膏方制作工艺、
张同泰道地药材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还有6个项目入选了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省有国家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重点单位3
认识不足,继续与创新重点不明 县级中医医院规模普遍偏小,功能不够完善 补偿机制不够健全,中西医并重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管理机构薄弱,市县普遍没有专职机构 院内制剂不断萎缩,中药制剂审批套用西药标准
2021-2-2
x
17
认识不足,继续与创新重点不明
个别地方对中医院应具有综合服务功能这个 定位不了解,对中医院应用现代科技,享受现代文 明成果不理解,不知道中医药事业在保持原汁原味 同时,更在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中医院在大型设 备配置、技术准入、规模扩大等方面往往得不到支 持。
浙江省中医药发展现状及思考
徐伟伟
2021-2-2
x
1
基本情况
中医医院规模进一步扩大 中医药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中医药服务可及性进一步扩大 中医药科技水平进一步增强 中医药人才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 中医药文化建设进一步深入 中医药在深化医改中作用进一步发挥
2021-2-2
x
2
中医医院规模进一步扩大
截止到2010年末,全省共有公立中医(中西医结合) 医院93家(省级4家,市级13家,县(市、区)级76 家),与2005年相比:
➢ 资产规模达到136亿元,增长了一倍; ➢ 建筑面积达到207万平方米,增长了40%; ➢ 实际开放床位23280张,增长了44%。
2021-2-2
x
3
中医医院规模进一步扩大
➢省中医院等10家市级以上中医院列入重点建设 项目,长兴县中医院等9家单位列入中央投资建 设项目,共投入建设资金13多亿元,其中中央投 资近2亿元。
57%;总出院人次61万人次,占全
省医院总出院人次的15%,增长了
59%。
2021-2-2
x
5
中医药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2021-2-2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8个(仅少于北京、上海、 河南、广东)
国家中医药重点专科(专病)32个 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7家 重点建设好35所特色优势明显、管理规范的 中医名院。
2021-2-2
中青年临床名中医31名,基层名中医77名
农村中医骨干661名
培训中医类别全科医师419名
乡村医生中医大专学历教育在读学员468名
举办国家级和省级中医药继续教育培训85期和
375期,培训学员40000多人次
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班69期,累计培训
3300多人
x
12
中医药文化建设进一步深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