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科技发展的回顾与思考
中医药领域跨学科研究回顾及体制化建设展望
中医药领域跨学科研究回顾及体制化建设展望简要叙述了中医药学自文革之后多学科研究发展的概况。
首先,分析了多学科研究大发展的历史背景和理论背景,并说明了用“跨学科研究”概念代替中医学界惯用的“多学科研究”概念的意义。
然后,以中医学与信息科学、复杂性科学、光学的跨学科研究为例,介绍了中医学跨学科研究发展的现状。
最后,总结了中医学30年来发展跨学科研究的经验,提出了发展中医跨学科研究体制化建设的建议。
标签:中医药;多学科研究;跨学科研究;体制化建设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突出特点,是在学科不断分化、专业不断细分基础上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而形成的高度整合化、跨学科化。
学科交叉的力度和广度,已成为影响创新,特别是源头创新发展的关因素。
正如著名科学家钱三强所说,我们正进入一个“交叉科学的时代”。
医药领域是跨学科研究中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
检索WOS(web of science)中标题含有跨学科(interdisciplinary)字样的SCI和SSCI文章,其中属生物医药类为最多。
身处“交叉科学时代”转折路口的中医药学,同样迫切的需要汲取其他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实现祖国传统医学的传承与创新,全面完成中医现代化的历史使命。
1 什么是跨学科研究美国国家科学院协会《促进跨学科研究》[1](2004年)报告开篇就给出了跨学科研究的定义:跨学科研究是由团队或个人进行研究的一种模式,他们把来自两个以上的学科或者专业知识团体的信息、数据、方法、工具、观点、概念和理论统合起来,从根本上加深理解或解决那些超出单一学科范围或研究实践领域的问题。
学术界经常出现一些与“跨学科”相似的术语,比如“多学科”“超学科”“交叉学科”。
尽管类似术语在概念和内涵上有所差别,但学界尚未对其形成统一认识,所以在一定语境范围内这些术语存在混用的情况,均可用来泛指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知识相互借用、移植、渗透、结合的现象。
多年来,中医学界一直使用多学科研究指代多门学科协同攻关研究中医,创新中医理论,打开中医药理论中整体论的认识“黑箱”,为中医药现代化开辟新道路的研究探索活动。
中药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特约专稿江苏中医药2004年第25卷第10期中药现代化发展历程的回顾与思考丁安伟 (南京中医药大学 ,南京210029) 提要自1996年国家正式启动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以来 ,中药学的研究和产业均取得了较大发展 ,但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回顾中药现代化发展的历程 ,充分认识中药及其产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提出中药现代化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明确中药现代化的内容和任务 ,并建议采取积极而有效的措施 ,加速推进中药现代化的进程。
关键词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措施中图分类号 R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 - 397X(2004) 10 - 0001 - 04中药学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结晶。
千百年来 ,中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不朽贡献。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医药卫生事业的进步 ,中药在现代医药学领域的地位日显重要 ,在“回归自然”的世界性潮流中 ,中药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
中药学是以传统中医药理论为理论基础的一门学科。
由于历史和文化背景等原因 ,长期以来 ,学科及其产业化发展均较为缓慢 ,逐渐拉大了与现代科学的距离。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中药产业持续发展 ,已初步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体系 ,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较强发展优势和广阔市场前景的战略性产业。
但与此同时在学科发展方面相对落后的现状亦日益突出 ,为此 ,国家自 1996 年以来启动了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 ,并在此基础上 ,于 2002 年 11 月由国家科技部、计委等八部委联合制定了“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2002 - 2010年)”,极大地推进了中药现代化的进程。
1 . 中药及其产业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1.1 中药及其产业的现状1.1.1中药资源丰富 20世纪90年代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结果表明 ,我国现有的中药资源种类达 12807 种 ,其中药用植物 11146 种 ,药用动物 1581 种 ,药用矿物80种。
全国药材种植面积超过 580 万亩 ,药材生产基地600 多个 ,具有一定规模的栽培药材达 200 余种。
院内中药制剂生产和使用情况的分析与思考
1、临床应用广泛
院内中药制剂在临床应用广泛,涉及多个科室和病种。例如,心内科常用的 丹参注射液、黄芪注射液等,呼吸பைடு நூலகம்常用的麻杏止咳糖浆、橘红痰咳液等,肿瘤 科常用的华蟾素注射液、艾迪注射液等。这些中药制剂在临床治疗中发挥了重要 作用,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2、使用方法多样化
2、使用方法多样化
1、加强科研创新和技术转化
1、加强科研创新和技术转化
为了进一步提高院内中药制剂的生产水平和质量,需要加强科研创新和技术 转化。一方面,可以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工艺水平;另一方面, 可以开展中药材种植和养殖方面的研究,提高中药材的质量和稳定性。同时,还 可以加强与其他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交流,共同推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3、加强宣传和教育力度
3、加强宣传和教育力度
为了提高公众对院内中药制剂的认识和了解程度需要加强宣传和教育力度。 一方面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宣传中医药文化和知识让更多人了解中医药的优势和特 色;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力度让他们掌握正确的中药制剂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同时还可以开展一些公众开放日活 动让公众了解医院制剂室的工作流程和质量控制措施增强对中药制剂的信任度和 认可度。
院内中药制剂的疗效显著,尤其是对于一些慢性疾病和疑难杂症的治疗具有 独特的优势。例如,一些中药制剂具有抗炎、抗肿瘤、抗病毒等方面的作用,对 于一些炎症性疾病、肿瘤等疾病具有一定的疗效。但是,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 情不同,使用中药制剂时也需要注意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避免药物过敏或其他 不良后果。
三、分析与思考
引言
引言
中药制剂作为一种独特的医药产业,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然而, 面对现代化的挑战和国际市场的竞争,中药制剂生产技术必须实现现代化,以提 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强产品质量和推动产业升级。中药制剂生产技术的现 代化包括制药工艺、设备、管理、标准等方面的全面升级,对于提升中药制剂产 业的竞争力和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药创新发展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中药创新发展这一重要课题。
中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结晶。
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推动中药创新发展,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是我们共同面临的重要任务。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中药的发展历程。
从原始社会的药用植物采集,到夏商时期的草药治疗,再到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问世,中药的发展历程充满了艰辛与辉煌。
经过几千年的积累,中药已经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药物资源和多样的治疗方法,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在全球化、信息化的今天,中药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方面,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使得中药在临床应用中面临着竞争压力;另一方面,中药产业存在研发投入不足、质量参差不齐、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等问题,制约了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推动中药创新发展,势在必行。
以下是我对中药创新发展的一些思考:一、加强中药基础理论研究中药理论是中药发展的基石。
我们要深入挖掘中医药宝库,加强对中药基础理论的研究,包括中药的药性、药效、药理等方面。
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揭示中药的作用机理,为中药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提高中药质量标准中药质量是中药产业的生命线。
我们要建立健全中药质量标准体系,从种植、加工、生产、流通等环节严格把控中药质量。
同时,加大对中药质量检测技术的研发力度,提高中药质量检测水平,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
三、加强中药知识产权保护中药知识产权保护是中药产业创新发展的关键。
我们要建立健全中药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强对中药专利、商标、植物新品种等知识产权的保护。
同时,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提升中药产业的竞争力。
四、推动中药产业技术创新中药产业技术创新是中药产业发展的动力。
我们要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开展中药技术创新,包括中药新药研发、中药生产工艺改进、中药制剂技术提升等。
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中药产品的质量和疗效,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
2023年中医指导科科长工作总结7篇
2023年中医指导科科长工作总结7篇第1篇示例:2023年中医指导科科长工作总结2023年已经过去,回顾这一年的工作,作为中医指导科的科长,我深感责任重大,任务繁重。
在全院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在全科干部的通力合作下,我带领团队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需要进一步总结和改进。
一、工作回顾1.开展中医科普宣传本科室在2023年持续开展中医科普宣传活动,组织医师开展中医养生讲座、义诊等活动,深受患者欢迎和认可。
通过这些宣传活动,增加了中医的知名度和接受度,有利于传播中医医学知识,提高患者的中医保健意识和能力。
2.优化服务流程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我科通过不断优化服务流程,简化诊疗程序,提高就诊效率。
与各临床科室紧密合作,建立常见病症中医治疗机制,配合传统中医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评。
3.加强科研力量我们科在2023年启动了一些中医药研究项目,组织医师开展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培养了一批中医科研骨干。
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提高了中医治疗水平和科学研究能力。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1.人员流动较大2023年,由于全院科室调整和人事变动,我们科人员流动较大,新老人员相互磨合需要一段时间,导致工作效率有所下降,需要进一步加强团队建设和人员稳定。
2.服务质量还有待提高尽管我们科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和提升操作技能,但仍然存在一些服务质量上的问题,如医患沟通不畅、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等,需要加强培训和督促,提高服务水平。
3.科研成果转化不理想虽然我们科启动了一些中医药研究项目,但在科研成果转化和推广方面仍有较大不足,缺乏有效的转化渠道和推广机制,需要加强与企业合作和专业推广,提高中医科研成果的市场价值。
三、改进措施1.加强团队建设明年,我将加强团队建设,提高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强新老员工的培训和交流,促进团队内部的合作和共享,打造高效协作的工作氛围。
2.提升服务水平我将重视医患沟通和患者体验,加强对医疗流程的监督和改进,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尽最大努力满足患者的需求,实现优质医疗服务。
中药现代化发展的文献综述
中药现代化发展的文献综述专业:中药学姓名:宋敏学号:201018590120摘要:文章主要以中药的现代化发展为本体对象,试图理清中药自古以来的发展,以及中药在现代的发展形势和趋势。
通过文章初步了解中药的发展历史与中药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以期对中药的发展作一次简单的回顾性综述。
关键词:中药现代化发展文献综述引言:中药从中国古代开始缘起,在中国的医药历史上占据着不可取代的地位,是中国的国粹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药渐渐暴露出其本身很多不足的地方,但这并不代表中药有被西药取代的可能。
中药仍是中国医药的特色。
发展中药有了新的方向,中药应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发展现代化中药,以弥补中药的不足之处。
1中药的起源在人类求生存找寻食物的过程中,当采集野生植物的了果实、枝叶、根类或狩猎野兽肉类、捕鱼等所获得食物等充饥时,偶尔误食了一些具有强烈生理反应的食物而引起中毒症状,特别是对胃肠和神经系统症状的出现,如呕吐、腹泻、麻木和昏迷等,由此发现和认识了一些有毒植物或动物。
由于在自然界活动中,人类主观能动性的增强,对外界事物反映的加深,进而在继续找寻食物时就会有意识地加以选择和取舍了。
这种在生存活动中的偶然遭遇,积累了原始保健的意识,许多动植物被逐渐作为抗病的药物了。
所以古代曾称药物为“毒药”。
继后随着人类对天然药物的发现和药物对机体作用意识的积累,同时人类在长期生产劳动的过程中,为了改善生活条件,相继创造了农耕畜牧的方法和技术,进而在有意识种植谷物和蔬菜及驯化家禽过程中,主动地去识别和尝试各种动植物,以分辨哪些动植物无毒可供食用,哪些动植物是有毒的,有毒的则选作药用,所以有“神农尝百草发明医药“之说。
就此可知天然药物的发现,亦就是用药医病的开端,这些与原始人类的生产劳动和农耕畜牧技术的发明分不开的。
【1】药物起源有两大途径,一是起源于人类先天的本能,即人类继承了动物(类人猿)所用的药物;二是人类从后天获得。
后者来源有三:有来源于食物,即药食同源;有来源于有病找寻非食物也非已知药物的天然物质来治疗而发现药物;有从动物自己治病用药得到启发而发现药物。
中医药查新站建设五年回顾与思考
1 建 设 成 就
虽然我馆 的科技查新 工作 起步较 晚 ,但 经过五 年的发
展, 已突显成效 , 取得 了一定 的成绩 ,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 建立了专职的广西 中医药查新基地 . 1 中医药产业作 为我 国具 有 自主创新能力 的产业之一 , 具 有极大 的发展潜力 。可是在我馆获得批准前 。 广西并没有专 职的中医药查新基地。随着国家对 中医药产业发展的进一步
须把发 展的信息能力作为信息 素质 的关键来抓。
3 信息道德 - 4
信息道德是指整个信息活动中的道德 。 信息化社会 的医
务人员应 自觉 的遵守道德准则 和信息法律法规 , 以此来规范 自己的行为 与活动 。抵制违法 的信息行 为, 尊重他人知识产
权, 正确处理 好信息开 发 、 播 、 用之 间三 者的关系 , 传 使 成为
起 步之初 , 我们克服了人手少 、 任务重等种种 困难 , 经过五年 的发展 , 已经成为了区 内一所重要 的中医药查新基地 。 目 前
查新站拥有专职 的查新人员多名 ,购进 了多个相关数据库 ,
理能力 。主要是指对信息问题的综合解决能力 、 交流沟通 的 能力和信息调查 的能力 。 信息能力是整个医务人员信息素质 的核心 内容 , 医务人员信息素质 培养的关键 部分 。信息能 是 力的培养必须面向实际应用 , 掌握基本 的操作 与信 息处 理方 法不是 目的 , 目的是具备应用 解决实际 问题 的能力 , 以必 所
科技查 新工作是 查新 机构根据 查新委 托人提供 的需要 查 证其新颖性 的科学技术 内容 , 按照一定 的规范操作 , 并作 出结论 。随着我 国科技工作 的深入发展 , 科技成果迅速增长 , 科技查新工作成为开展科研工作 的重要环节 , 并取得 了显著 的成绩 。通过 多年不懈 的努力 . 我馆于 2 0 0 0年 1 月获得广 1 西壮族 自治 区科 学技术厅授 予 的广西科 技成果 检索查新机 构授权证书 , 而正式拉开 了我馆查新 工作 的序幕 。五年来 , 从 查新站 各方 面条件不断改 善 , 查新工作在广西 中医药科技 查 新活动 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 的作用 。
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学术思想传承研究的战略思考
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学术思想传承研究的战略思考一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学术思想传承研究是推动中医药学术发展的重大举措(一)名老中医是当代中医临床和科技水平的优秀代表卓越的临床疗效必然蕴含着高水平的科学内涵。
(1)中医的生命力在于临床疗效,临床疗效是检验中医科学性的唯一标准。
(2)名老中医之所以成名,得到社会认可,首要的条件就是临床疗效好,实践经验丰富,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3)名老中医的独到之处,就是善于把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结合,从细微之处抓住事物的本质,巧妙地构思,严谨地思维,准确地遣方用药。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视角。
这些都是科学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
(4)总结、提炼这些鲜活而实用的经验,对丰富和发展中医学术、提高临床水平既科学又实用。
(二)“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学术思想传承研究”属于研究型继承,是从科研视角总结名老中医经验研究的过程是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是认识上的飞跃。
(1)中医学术的发展,需要对名老中医经验进行继承与发扬。
(2)为了做好名老中医经验的继承工作,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1990年共同做出决定,先后分四批为2000多名老中医专家配备了继承人。
(3)师承工作与研究型继承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相同的是行为的主体都是名老中医,不同的是其定位、目标与方法各有区别。
师承工作,属于高层次、非学历继续教育,是经验的传授;研究型继承,属于科学研究,是对名老中医经验的总结和规律的提炼。
师承与研究型继承的区别,见表1。
(4)研究型继承虽属于继承的范畴,但通过个性、共性规律的总结提炼,蕴含了大量创新内容,是继承发扬的最佳模式之一。
表1 师承与研究型继承的主要区别(三)“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学术思想传承研究”有利于优秀临床人才的培养和临床水平提高研究人员从研究视角审视既往的经验,并加以分析提炼,更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理解其深刻的内涵,可以在临床实践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医药文化研究的意义及其战略思考
中医药文化研究的意义及其战略思考1. 中医药文化的重要性在当今世界,中医药文化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医学理论。
其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及彰显人文关怀的特点,使得中医药文化在跨文化交流和全球医疗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对中医药文化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加深对中医药的理解和传承,更能为中医药的国际传播和国际化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
2. 中医药文化的深度和广度中医药文化的深度和广度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是中医药的理论体系,包括阴阳五行学说、经络穴位理论、脏腑学说等等。
这些理论深刻地影响了中医药的临床实践和药物疗效的解释。
中医药文化还涵盖了丰富的药物资源、治疗方法和养生保健知识,这些知识不仅包括中草药、针灸、推拿、气功等传统疗法,还包括中医药文化在饮食起居、节气养生等方面的应用。
3. 中医药文化的现代意义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医药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越来越受到关注。
对中医药文化的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挖掘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有利于中医药在国际市场上拓展新的业态和商机。
针对中医药在现代医学和公共卫生中的应用,加强对中医药文化的研究也对疾病预防、健康保健、生活方式调适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
4. 对中医药文化的战略思考在推动中医药文化的国际化发展过程中,有必要进行深入的战略思考。
首先需要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的内涵和精髓,强调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理念,同时注重科学化、现代化的发展。
其次要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交流,推动中医药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传播和交流,开展国际化合作项目,促进中医药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和认知。
需要注重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的结合,发挥中医药文化在现代医疗体系中的独特作用,让中医药文化成为推动世界医药发展的重要力量。
5.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中医药文化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文化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医学智慧,对中医药文化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挖掘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药物资源,促进国际间的交流合作,推动中医药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和发展。
关于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关于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关于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2016-01-16↑点击上面蓝色字体开发培育联盟,快速关注我们我们的微信公众号:kfpylm将您的基本信息发送至我们的邮箱即可申请加入中国中药协会中药产品开发与培育专业委员会!中药材是中医药体系里的重要产业链,近年来,形成了以中药材种植养殖、产地初加工和专业市场为主要环节的中药材产业,呈现出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我国中药材管理正不断加强,但受多种因素影响,中药材产业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标准化管理落实不到位,重金属、农药残留超标;中药材采收不规范,产地初加工设备简陋;中药领域科研投入仍需提高,某些研究欠缺中医药特色、不够系统;中药材市场以次充好、掺假售假、违法经营中药饮片和其他药品现象屡禁不止。
对于中药材产业未来发展,可以从“两个抓手、三个目标、四个开发”中找寻解决中药材产业发展问题的方法与突破点。
建设“行政服务”和“技术服务”体系1.行政服务体系政策方面,从2009年的《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到2013年《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材管理的通知》,再到2015年的《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年-2020年)》和《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年-2020年)》;资金投入方面“十一五”期间,我国对中药材产业的资金扶持规模为2 500万元,“十二五”期间规划将加大约1亿元,“十二五”的资金扶持规模达1.35亿元,2013年这一数字增加到5亿元。
可见国家对全面发展中医药事业、构建中国特色健康服务体系的重视和决心。
在良好的政策环境下,地方政府应加强统一领导,积极组织协调,落实各环节管理责任;积极培育中药材种植企业、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各类市场主体,在人才引进、资金筹集和科研等方面上出台和落实优惠政策;支持中药材行业协会、产业发展基金等组织发展,发挥行业自律、行业监管作用;加强对中药材的日常管理,严格监督检查,严惩违法犯罪行为。
中医发展百年史实回顾与思考
中医发展百年史实回顾与思考
薛益明
【期刊名称】《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卷),期】1999(000)005
【摘要】以西方医学传入我国,并逐步得到发展为切入点,系统回顾了近百年来中医发展的曲折历程,客观地分析了中医发展缓慢的诸多因素,明确提出了正视现实,科学地,理性地认识中医,实事求是地评价中医,给予恰当定位,使传统中医按照自身学科的内在规律自然发展。
【总页数】1页(P269)
【作者】薛益明
【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
【相关文献】
1.中医语言研究的百年回顾与思考 [J], 张雷平
2.生产力发展视域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百年的历史实践和未来意蕴 [J], 吴宁宁;朱国栋
3.对篮球运动概念、特点、演进、发展、趋势和我国篮球运动发展史实的新探索——纪念篮球运动传入中国一百年 [J], 孙民治;杜俐;李颖川;郑刚
4.学习百年党史实施党建项目汲取奋进力量苏州创元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史
学习教育纪实 [J], 张文礼;冯峰
5.近百年中国儿童电影发展回顾与思考 [J], 谭旭东;张杏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医药工作总结
中医药工作总结1500字中医药工作总结作为一名中医药工作者,我在过去的一年里经历了许多有意义的工作和学习机会。
回顾这些经历,并总结出以下几点体会和感悟。
首先,中医药的应用范围广泛。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主要负责中医药的临床工作,包括诊断、治疗和康复等环节。
我发现,中医药不仅能够治疗常见病和多发病,还能够应对许多慢性疾病和疑难杂症。
无论是针灸、中药还是推拿按摩,都有着独特的治疗作用和效果。
在实践中,我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根据病情和体质特点,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法和药物,取得了不少满意的疗效。
其次,中医药在预防疾病和保健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中医药讲究防患于未然,注重平衡和调理人体各器官的功能。
在预防保健方面,我不仅向病人宣传中医药的养生方法和健康理念,还积极参与社区和学校的健康讲座和义诊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我帮助病人树立健康意识,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疾病的发生率。
同时,我也非常注重自身的养生和保健,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和体能,以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第三,中医药需要不断学习和创新。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积极参加各类学习培训活动,包括国内外学术会议、研讨班和病例讨论等。
通过这些活动,我拓宽了学术视野,了解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诊疗技术。
同时,我也不断思考和探索中医药的发展方向和创新方法。
例如,在治疗某些疑难病症时,我结合现代医学的一些技术手段,如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辅助诊断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最后,中医药需要注重团队合作和交流。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与许多优秀的中医师和西医师合作,共同为病人服务。
通过与他们的交流和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中西医结合的重要性和优势。
无论是在诊疗方案的制定还是在病人的康复过程中,团队合作和交流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将继续积极参与团队活动,学习他人的经验和技术,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医疗水平。
总而言之,中医药工作是一项既有挑战性又有意义的工作。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深入学习和实践,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
中医的科学性与现代化发展之分析
中医的科学性与现代化发展之分析一、本文概述中医,作为中华民族千年传承的医学体系,一直以来在全球医学领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然而,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医的科学性与现代化发展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中医的科学性,分析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现状与挑战,以期为未来中医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文章首先回顾了中医的历史渊源和基本理论,接着分析了中医在现代医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然后探讨了中医在现代化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与困境,最后展望了中医现代化发展的前景与方向。
通过深入分析,本文旨在推动中医与现代医学的有机结合,促进中医的科学性与现代化发展,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中医的科学性分析在讨论中医的科学性时,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科学的定义。
科学是一种系统的知识体系,它通过观察、实验、推理和验证来揭示自然现象的规律。
中医作为一种医学体系,其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中医的理论体系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自洽性。
中医通过阴阳五行等理论,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的生理、病理及其相互关系,形成了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这一体系在解释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中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中医的诊断方法,如望、闻、问、切等,通过观察患者的外在表现和内在变化,综合分析病因、病性、病位等信息,为治疗提供依据。
中医的治疗方法,如中药、针灸、推拿等,已经在临床实践中被证明对许多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中医的科学性并非完美无缺。
中医的理论体系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实证基础,其诊断和治疗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也尚未得到全面验证。
中医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与现代医学的接轨、标准化和国际化等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研究和评价中医。
一方面,我们要充分认识和尊重中医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发挥其在现代医学中的独特作用;另一方面,我们也要通过科学研究和实践验证,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医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推动中医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
中药新药研究开发的思路与方法
中药新药研究开发的思路与方法摘要回顾了中药新药国内外研究开发现状:从加强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研究,从古方、验方研究开发新药,加强有效部位的研究,尤其是对复方有效部位中主要药效物质或者主要药效物质群的研究,应用生物技术开发中药新药,测试分析方法的现代化,中药新药制剂工艺的现代化,以及中药新药新释药系统的研究等诸方面论述了面向21世纪中药新药研究开发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中药新药研究开发现状方法21世纪将是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的时代,科学发展的综合化,技术发展的高新化以及高新科技的产业化是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特征,这一趋势将在新药研究开发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本文试论世纪之交中药新药研究开发现状及思考,以期加快中药新药创新的步伐。
一、现状美国辉瑞公司生产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的药物——“伟哥",一些乐观的预测甚至认为它年销售额能达到创纪录的110亿美元。
伟哥自1998年3月获美国fda批准以来,风靡世界,说明新药可获取几乎是无限的高额利润。
即使深知一类创新药在发达国家耗时10~12年,耗资2亿美元以上,且高风险,世界各大跨国公司仍然投入其年营业额的15%~20%研究开发新药[1,2]。
中药研究开发是国际热门课题:国际市场每年药用植物及制品(包括保健品等)的交易额超过300亿美元。
日本是较重视中药研究开发的国家,年销售额达1500亿日元。
美国国会1994年批准了把草药列为《饮食补充剂》的法案之后,1997年又制定了“植物药在美批准法"(草案),不再要求草药产品是已知结构的单体纯品,而可以是成分固定、疗效稳定、安全可靠的复方混合制剂。
德国在欧洲是传统药年销售额最大国家,达22亿美元[2]。
德国drschwabe生产的银杏叶提取物制剂tebonine(促进脑血管循环)年销售额超过1亿美元,银杏叶及其制剂仅在欧洲市场年销售额就达几亿美元;德国宝灵家大药厂则是新型植化产品的主要开发者,开发喜树碱系列、莨菪胺类和育享宾等产品;其它德国公司还在开发山梗菜碱(可帮助戒烟)以及一种可用于合成抗抑郁药和抗老年痴呆症新药的中间体“槟榔碱"。
中医科工作总结7篇
中医科工作总结7篇第1篇示例:中医科工作总结一、工作回顾在过去的一年中,中医科在医院内的工作稳步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各位医务人员团结一致,积极向上,为中医药的推广和传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中医科工作秉承“根治疾病,调整阴阳”之宗旨,利用中医药的理论和方法,结合现代医学,综合治疗各类疾病。
在一年的工作中,我们对中医药的诊疗技术、学术研究、管理水平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和成绩。
二、医疗技术和学术研究中医科医生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积极开展针灸、推拿、中药调理等技术。
注重疾病的整体观,辨证施治,引导患者调整生活作息,注重预防保健,为广大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治疗效果。
中医科还积极参与医疗科研,在心脑血管、消化、妇科等领域进行研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为中医药的科研和临床应用做出了贡献。
三、科室管理和人才培养本科室在医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科学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效能,不断提升了科室的整体水平。
通过完善制度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增加卫生服务功能,全面提高了中医科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
在人才培养方面,中医科注重培养新技术,引进新技术,组织医护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
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中医医生和技术骨干,为科室的发展储备了强大的人才力量。
四、服务工作和宣传推广中医科积极开展各项健康宣传活动,加强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宣传。
每年定期开展“中医药健康知识”、“中医药文化节”、“中医药科普讲座”等健康宣传活动,深入社区、学校、企业等单位,提高了中医药在社会上的知名度,扩大了中医药的影响力。
中医科还积极开展各类义诊和公益诊疗活动,深受患者和社会的好评。
通过义诊活动,使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可中医药的治疗效果,同时也提高了医院的社会形象和影响力。
五、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在工作过程中,中医科还存在一些问题。
部分医护人员的素养不高,服务态度不够亲切友好,导致部分患者不愿意到中医科就诊;科室的设备和设施还不够完善,无法满足一些高难度手术的需求。
2024年中药材产业发展工作总结范本(2篇)
2024年中药材产业发展工作总结范本____年中药材产业发展工作总结一、工作回顾____年是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关键之年,也是我国中药材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过去的一年里,中药材产业在政策、科技、市场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为中药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政策支持____年,中央政府加大了对中药材产业的支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包括制定了中医药法,加强了中药材资源保护和管理,支持中药材标准化建设等。
各级政府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提供资金和税收优惠等支持,进一步激发了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活力。
2.科技创新____年,中药材产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先进的种植技术、病虫害控制技术、采摘技术等相继应用到中药材的生产过程中,有效提高了中药材的质量和产量。
同时,利用基因编辑和生物技术等新技术手段,对中药材的活性成分进行研究和开发,为中药材产业的升级换代提供了新的动力。
3.市场开拓____年,中药材产业在市场开拓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对中药材的需求不断增长。
各地积极开展推广活动,提高中药材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开拓了国内外市场。
同时,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也为中药材的销售提供了新的渠道和机会。
二、成效分析____年,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效。
1.资源保护政府对中药材资源的保护工作取得了重要成果。
加强了对野生中药材的保护和管理,加强了对中药材种植基地的建设和管理,有效保护了中药材资源的生态环境,确保了中药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质量提升中药材的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通过对中药材的生产过程进行监管和管理,加强对中药材质量的把关,提高了中药材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同时,加强了对中药材的标准化建设,推动了中药材行业的规范化发展。
3.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带来了中药材产业的飞跃发展。
采用了一系列先进的种植技术、病虫害控制技术、采摘技术等,有效提高了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
中国医改10年历程回顾与未来展望读后感
中国医改10年历程回顾与未来展望读后感1. 引言1.1 概述中国医改是指中国政府从2009年开始推行的一系列涉及医疗体制的改革措施。
这项改革旨在解决我国医疗领域存在的问题,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扩大医保覆盖范围,降低患者就医负担,并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经过十年的努力和实践,中国的医疗体制发生了深刻变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1.2 背景介绍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在过去几十年里面临着快速增长的老龄化人口、不断升级的慢性病负担等挑战。
此外,均衡分配各地区、城乡之间的医疗资源也是一个棘手问题。
这些挑战对于中国的医疗体制提出了巨大压力和需求。
而自2009年启动以来,中国政府通过调整政策、优化资源配置和加强管理等方面着手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改革。
其中包括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医疗卫生投入、推进医保制度改革、鼓励和支持科技创新等。
这些举措为中国的医改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1.3 研究意义对于中国医改这十年来的历程进行回顾与未来展望,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首先,通过对过去十年改革措施的分析,可以总结出一些成功经验和教训,为未来改革提供借鉴与参考。
其次,对于已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估,可以更好地指导后续改革工作,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此外,在讨论未来展望和发展方向时,科技创新和公共参与等方面也是非常关键的议题。
因此,在本文中,我将依次回顾中国医改过去十年所取得的成果、分析其影响与成效,并探讨目前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随后将展望未来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与调整方向。
最后总结并提出相关建议和行动计划以促进中国医疗体系更加稳定、健康地发展。
2. 中国医改10年历程回顾:2.1 医改的重要举措:中国医改自2009年启动以来,实施了一系列重要的举措。
其中包括推动基本医疗保险覆盖全民,建立和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加大对基层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和支持力度,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强公立医院改革,推行分级诊疗制度;通过药价和耗材价格谈判等措施,降低药品费用;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卫生事业发展的投入,努力缩小地区间的卫生资源差距。
药学沙龙发言稿范文
今天,我很荣幸能够在这个药学沙龙上与大家共同探讨药学领域的热点话题。
在此,我想以“药学新时代:创新与传承”为题,与大家分享一些个人的思考和见解。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药学的发展历程。
从古代的草药到现代的化学合成药,再到如今的生物制药,药学始终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在这个新时代,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以下是我对药学发展的几点思考:一、创新是药学发展的灵魂在新时代,创新已成为推动药学发展的核心动力。
一方面,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药研发的效率不断提高,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应用,为药学研究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和手段。
作为一名药学工作者,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二、传承是药学发展的基石在追求创新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药学传统的传承。
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医学体系,拥有丰富的经验和宝贵的资源。
我们要深入学习中医药理论,挖掘中医药宝库,为患者提供更多疗效显著的药物。
同时,我们要传承老药工的技艺,弘扬药学精神,让药学事业薪火相传。
三、关注患者需求,提高用药安全在新时代,药学工作者的使命更加艰巨。
我们要始终关注患者的需求,以提高用药安全为核心,确保患者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具体来说,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 加强药品监管,确保药品质量。
我们要严格执行药品生产、流通、使用的各项规定,从源头上杜绝假冒伪劣药品流入市场。
2. 提高临床用药水平。
我们要深入临床实践,了解患者的用药需求,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精准化的用药方案。
3. 强化药学服务。
我们要积极开展用药咨询、健康教育等活动,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自我保健能力。
4.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要加强与国际药学界的合作与交流,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提升我国药学水平。
总之,在新时代,药学工作者肩负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让我们携手共进,以创新为动力,以传承为基石,关注患者需求,为我国药学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谢谢大家!。
2024年中医学会年度工作总结范本(3篇)
2024年中医学会年度工作总结范本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会员:大家好!我是XXX,担任本届中医学会年度工作总结的撰稿人。
首先,我要感谢所有与会的领导、专家和会员,感谢你们一年来对中医学会事业的大力支持,也感谢大家一年来辛勤努力的工作和积极的投入。
2024年是中医学会发展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年。
在中医事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经历了风雨,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回顾过去,我们勇于创新,积极适应时代的潮流,开展了一系列有益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面临了一些挑战。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秉持“致力推动中医事业发展,促进中医药健康事业繁荣”的宗旨,深入思考和总结过去的经验,不断完善和改进工作,为促进中医学会的健康发展,为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在2024年的工作中,我们重点加强了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
我们坚持党的领导,不断加强中医学会的党组织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强化纪律约束,提高中医学会的效能和管理水平。
我们注重选拔和培养年轻干部,为中医学会的长远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我们还加强了与各级政府、相关机构的合作和沟通,提高了中医学会的声誉和影响力。
二、学术研究和技术创新学术研究是中医学会的核心工作之一。
在2024年,我们加大了对中医经典文献的研究和整理力度,推动了中医学术的传承和创新。
我们还加强了与国内外相关学术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拓宽了中医学会的国际视野,提升了学术水平。
此外,我们还鼓励会员积极参与科研项目,推动中医药科技创新,在中医药领域取得了一些重要研究成果。
三、教育培训和人才队伍建设教育培训是中医学会的重要工作之一。
在2024年,我们加强了对中医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招聘工作,为中医学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
我们还积极组织和开展各类学术交流和培训活动,提高了会员的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促进了中医学会的行业发展。
四、传媒宣传和社会服务宣传和社会服务是中医学会的重要职责。
中医药信息学教育发展历程回顾与学科发展现状分析
中医药信息学教育发展历程回顾与学科发展现状分析
崔蒙;李海燕;杨硕;高博;胡雪琴;朱玲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年(卷),期】2016(40)2
【摘要】本文介绍了中医药信息学的学科发展现状,回顾了中医药信息学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以及博士后教育的发展历程,分析了生源、教师和课程设置的特点,并提
出了中医药信息学的学科分类以及学科研究方向.
【总页数】5页(P1-5)
【作者】崔蒙;李海燕;杨硕;高博;胡雪琴;朱玲
【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700;中国中医科学院中
医药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700;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700;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700;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杭州 310053;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7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058;R2-05
【相关文献】
1.中医药信息学学科发展之思考 [J], 晏峻峰
2.扩宽中医药信息学学科发展思路 [J], 尹仁芳;崔蒙
3.美国比较教育学科发展历程50年的回顾与反思 [J], 张东辉
4.中医药信息学学科发展路径与体系建设 [J], 黄丽丽;邹元君
5.1.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生理生化学科发展历程回顾(1947~1996) [J], 韩正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市场开拓资金(中央30%+地方70%) 2001.4 发布《药用植物及其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
国家相关产业扶持政策
《当前国家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目录)》
国家计委、科技部
首批确定的138个领域中列入:中药现代化品种;中药制剂先进生产工艺及成套设备
《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
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和外经贸部共同制订(2000)
中西部14个省份列入中药(民族药、天然药)产业
《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1年度)》
国家计委、科技部
141个领域中:现代中药;中药制剂先进生产工艺及成套设备
《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2.4.1起施行)
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和外经贸部
鼓励外商投资:中药材种植、养殖(限源自合资、合作);中药材、中药提取物、中成 药加工及生产(中药饮片传统炮制工艺技术除外);中药有效物质分析的新技术、提取的 新工艺、新设备开发与制造
《鼓励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产业产品目录》(2003.8起施行)
国家科技部、商务部
11大类917项产品: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类
上海市
辽宁省 本溪市
李伯刚 曹晖 沈平嬢 李为理
国家发改委批准组建的4个中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中心名称
中药复方药物开发国家工程 研究中心(中同研发)
南京海陵中药制剂工艺技术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江中制药中药固体制剂制造 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广药集团“中药提取分离过 程现代化”国家工程研究中 心
组建单位
成立时间 所在地
– “中医基础理论整理与创新研究”
“九五” -“十五”期间国家重点科技支持计 划
• 科技部西部科技开发专项计划 • 国家计委实施现代中药产业化专项→国家发改委
现代中药品种产业化示范工程、现代制药先进工艺技术与装备产业化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 )
“十五”期间平均每年投入1亿 2002.11启动重大研究计划“中医药几个关键科学问题的现代研究”
2001.11-2003.12,国家攻关计划拨款5001万元(总投资68433.59万元)
• “十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创新药物与中药现代化”
12个专项之一,科技部2002年启动
• 国家973计划项目-中医基础理论专项
– “方剂关键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 – “证侯规范及其与疾病、方剂相关的基础研究” – “络病学说与针灸理论的基础研究” – “方剂配伍规律研究”
代科学技术,促进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积极发展中药 产业,推进中药生产现代化”、“积极创造条件,使中医药更广泛地走向世界”
2002年,科技部、国家经贸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医药科学技术政策 (2002--2010年)》,将“大力发展中药研究开发和生产技术,加速中药现代化”列 为第二个政策要点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继实施中药 GAP、 GLP、GCP规范及行业 GMP、GSP认证 , 并不断完善中药新药审批政策。
“九五” -“十五”期间国家重点科技支持计 划
• 科技部重中之重项目“中药现代化研究与产业化开发”——十大行 动
• 1999年国家973计划项目“方剂关键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 • 科技部重大项目“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与产业化开发”
2002年11月,科技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卫生部、国家药品监督局、国家中医 药管理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中国科学院共同制订(国务院办公厅正式批转) 《中药 现代化发展纲要(2002-2010年)》 ,是我国第一部关于中医药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2003年10月1日国务院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是我国第一部专门 的中医药行政法规
中国中医研究院 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华昱安然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哈药慈航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12月
北京
扬子江药业 南京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江中制药集团 江西中医学院 中国军事医学院科学院二所 上海药物制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广药集团 华东中药工程集团 浙江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179个中药材品种规范化种植关键技术、100种常用中药饮片现代质量 标准、30种配方颗粒质量标准、20种中药材化学成分和有效成分系统 研究、74种中药注射剂指纹图谱研究以及中药材和中药饮片有害物质 限量标准研究。
14个省级基地→19
个(﹢内蒙、山西、宁夏、 江西、重庆)﹢海南
科技部批准的4个国家中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工程中心名称
国家天然药物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中药现代化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中药制药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中成药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依托单位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奥制药公司
丽珠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上海市药材公司
辽宁省本溪市第三制药厂
所在地 负责人
四川省 成都市
广东省 珠海市
重要进展
成立40个中药临床研究基地(设立专业科室171个)。成立4个规范化 临床研究中心。
建立了3个规范化中药药理实验室(北京、南京、吉林) ,设立6个国 家级实验动物检测机构,26个省级实验动物检测机构,保证中药药理 实验质量。
FSDA已批准21个符合GLP实验室管理规范的药物非临床安全评价中心。 目前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已组织了140种常用中药材的现代质量标准研究、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
陈建南
二O一二 年 二 月
提纲
“九五”以来中医药科技发展回 顾
近期“中医药现代化”发展动向 若干思路与热点的讨论
➢ 科技政策沿革 ➢ 主要推进措施
“九五”-“十五”期间国家中医药科技政 策
1996年,国家新药研究与开发协调领导小组 “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行动计划” 1997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正式提出“积极利用现
2002年
江苏省 南京市
2002年12月
江西省 南昌市
2003年
广东省 广州市
小结
✓ 发展路径
➢ “现代化”导向:与国际“接轨”,现代 “话”?
➢ 产业取向:中药先行,医、药协调
✓ 初步成效
➢ 地位升了 ➢ 底子厚了 ➢ 场子旺了 ➢ 瓶颈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