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第二课时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合集下载

《马说》课件(共31张PPT)

《马说》课件(共31张PPT)

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是有一定局限 性的。他还是仅仅把认识并提拔人才的希望 寄托在封建统治着身上。暴露了他作为地主 阶级文人看不起下层劳动人民的心态。从 “奴隶人”的称呼上就可以看出。
作业
1.背诵全文。
2.社会发展到了今天,你认为怎样才能多 出人才?怎样才能人尽其才呢?说说你的看法 并与同学讨论。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不识千里马啊!
结构梳理
伯乐不常有 食马者无知
千里马埋没 “才美不外见”
(叙)
怀才不遇 壮志难酬 (抒情)
“天下无马!” —天下真无马邪(议)
总结全文
本文通篇不离马,难道仅仅只是写千 里马吗?
明确:《马说》通篇用的是托物寓意的写法, 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作者希 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 发挥才能。全文寄托作者的愤懑不平和穷困潦倒 之感,并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 针砭和控诉。
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什么? 食不饱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对千里马命运的惋惜,对食马者的讽刺。
课文第二段说明了什么?
明确:分析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进一步说明, 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无法施展才华。为千里马被 埋没鸣不平。为千里马得不到应有的待遇而感到同
情和惋惜。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本段表达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对人才埋没的愤懑之情。
字词解疑
1 通假字
才美不外见:“见”通“现”,表现。 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才能。 其真无马耶:“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 “吗”。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通“饲”,喂养。

《马说》课件 (共30张PPT)

《马说》课件 (共30张PPT)

疏通文意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 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 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 真不知马也!
策之:用马鞭赶它。策,马鞭,这里是动词,用 马鞭驱赶。
不以其道:指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
食之不能尽其材:喂它,却不能让它竭尽才能。材,
才能、才干。
通其意:通晓它的意思
真不知马也。
疏通文意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 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不以千里称也。
伯乐:本名孙阳,字伯乐,春秋时秦国人, 擅长相马
而:连词,此处表转折关系,译为“可是”
虽:即使
祗:பைடு நூலகம்,仅
奴隶人:奴仆
骈死:(和普通马)一同死。骈,本 义为两马并驾,引申为并列。
知识链接
《马说》是通篇借物比喻的杂文,属论说 文体。“马说”这个标题,是后人加的。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发表议论, 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当它发表 议论时,非常重视文辞的力量,常逞其千回百折 之力,极尽嬉笑怒骂之能事,跟现代的“杂文” 大体相似。
词语积累
zhǐ
pián
祗骈
cáo lì
省略句: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也”前面省略宾语“它”,可补充为“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 (它)也”。 2.策之不以其道 省略主语“食马者”,可补充为“(食马者)策之不以其道”。
整体感知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伯乐
决定 千里马
合作探究
1.文章开头,作者是如何阐述“伯乐”和“千里马”之间的 关系的?
词类活用
字词积累
1.“策之不以其道” 名词活用作动词。用鞭子打

《马说》第二课时 课件

《马说》第二课时 课件
例:船:永远在风浪中生活,但从来没有因此而停航。
•风筝:展翅翱翔蓝天,何愁人间无情系你。 • 蝴蝶:不知你获取了多少,只知道你追
寻的一生都是美丽。 • 台灯:人人不可能都成为普照的太阳,
但为任一方就得将一方照亮。
当然同样一物完全可有不同的答案,不同的表达,因为人们 对事物的认识不同,角度不同,观点不同,对生活的感悟也 不同,
地嘲讽了 封建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抒愚昧发和了昏庸 的愤慨之情怀。才不遇
课堂达标:用原文回答
a.写千里马终身不幸遭遇的是哪一句?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b. 千里马被埋没的主观原因是什么?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c.食马者的愚蠢无知都表现在哪些方面?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
怀才不遇写文章
悬梁刺股终成材 蛰伏隆中待明主 归隐田园乐悠悠 举杯邀月品人生 扁舟一叶醉江湖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千里马的不幸遭遇确实令人同情,但 我们的思考不能就此打住:
• 我们不禁要问: • 谁应当为千里马的不幸负责?对
这些人我们应持什么态度? • 奴隶人、饲马者、驭马者 • 对他们的无知、平庸进行鄙视、
• 千里马——人才 • 伯乐——识别人才的人 • 食马者——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
文中哪些句子来体现食马者的浅薄愚妄? 作者对此心中有何感慨?
策之不以其道,
食之不能尽其材,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执策而临之, 曰:“天下
无马。”
食 马 (主旨及中心句) 者 其真无马邪? 的 其真不知马 愚 也。 妄
4、本文运用了托物寓意的写法,你能分 析一下作者托什么物寓什么意?表达了 怎样的感情?
八年级 陈汉林 编制

《马说》ppt优秀课件

《马说》ppt优秀课件
世界马品种特点分析
不同地区的马品种在体型、速度、力量等方面具有各自的特点。例如,纯血马以速度快、体型优美著称,而佩尔 什马则以力量大和适应性强闻名。
马匹生理结构与习性分析
马匹生理结构概述
马的生理结构包括骨骼、肌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这些结构共同支撑着马匹的生命活动。
马匹习性分析
马是群居动物,具有强烈的社会性,同时它们还有敏锐的听觉、视觉和嗅觉。在习性方面,马喜欢自 由活动,善于奔跑和跳跃,对周围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此外,马的饮食习惯和消化系统也具有一定 的特殊性,需要特别注意饲养管理。
《马说》ppt优秀课 件
目录
• 引言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马匹品种与特性介绍 • 马术运动与马文化传承 • 艺术创作中的马形象塑造 • 当代社会推广和普及马文化意义和价值
01
引言
课件背景与目的
课件背景
《马说》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篇经典之作,通过对马的描 绘,表达了作者对人才的渴求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本 课件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篇经典之作。
04
马术运动与马文化传承
马术运动起源和发展历程
01
02
03
古代马术运动
起源于古代军事和交通需 要,逐渐演变为竞技和娱 乐活动。
中世纪骑士精神
马术成为骑士必备技能, 体现骑士精神和荣誉感。
现代马术运动
随着马匹品种的改良和训 练方法的进步,马术运动 逐渐普及和专业化。
现代马术比赛项目介绍
盛装舞步赛
文章主题思想探讨
文章主题深刻
通过论述千里马与伯乐的关系,以及 千里马被埋没的情形,表达了作者对 人才问题的深刻思考。
思想内涵丰富
文章不仅呼吁人们要重视人才、发现 人才,还提出了如何正确使用人才、 充分发挥人才作用的观点,具有很强 的现实意义。

《马说(第二课时)》课件

《马说(第二课时)》课件
123456 7
阅读突破 一、课内建构 阅读《马说》,完成8—11题。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 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 求其能千里也?
——吴小如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 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 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 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 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 真不知马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其真不知马也”
见命运 见惨境 见悲叹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不以千里称也。”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不以千里称。”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
“其真不知马也!” “其真不知马!”
惋惜 不平 悲叹

8 9 10 11 12 13 14 15
9.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B )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B.安求其能千里也/尔安敢轻吾射 C.食之不能尽其材/林尽水源 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乃记之而去
8 9 10 11 12 13 14 15
10.“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揭示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象? 揭示了当时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社会现象。

《马说》PPT课件(第2课时)

《马说》PPT课件(第2课时)

写作特色 ❶托物寓意。
文章通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借助伯乐对千里马 的重要作用,将发现人才的人比作“伯乐”,将愚昧浅 薄的统治者比作“食马者”,将人才比作“千里马”, 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对统治者摧残和 埋没人才的现象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例如,用“祗辱于 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来指出千里马的遭遇, 用“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来揭示它的才能被 埋没的原因。
课堂小结
学后感悟
感悟一:《马说》讽刺了压制、埋没人才的统治 者,那是在古代社会。而在今天如此激烈的社会竞争 中,我们怎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呢?除了必备的才能, 我们还要积极进取,善于抓住机遇。
感悟二:“伯乐”对“千里马”有着非常重要的作 用。当今社会是竞争的社会,给“人才”创设宽松的工 作环境,使其能发挥出自己的才能,是当务之急。
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
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
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
马也!
——韩愈《马说》
拓展探究
【乙】 三闾祠① (清)查慎行 平远江山极目回,古祠漠漠②背城开。 莫嫌举世无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③犹动楚人哀! 湘兰沅芷年年绿,想见吟魂自往来。
(1)直称,如“千里马”。正面提及,表述严正。 (2)暗称,如“名马”“马之千里者”。表述委婉, 虽不直呼其名,而意在其中。 (3)代称,如“是马也”。表意简洁含蓄。
合作探究
4.作者认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如果你 是千里马,你是否一定要等到伯乐的赏识才能实现自己 的价值呢?请谈谈你的看法。

《马说》ppt课件(21页)2

《马说》ppt课件(21页)2

其他
重点实词
关键语句
互动
古今异义
即使 虽
虽然
这 是
表判断
有时 或
连词,或者
怎么 安
安全
6
通假字
1.食马者不知其
能千里而食也
食:通“饲”,喂.
2.才美不外见
见:通“现”,表现.
3.食之不能尽其材 材:通“才”,才
4.其真无马邪
邪能:. 通“耶”,表疑问, 相当于“吗”.
6
一词多义
虽有千里之能 才能,能力 安求其能千里也 能够 策之不以其道 动词,用鞭子打。 执策而临之 名词,马鞭子。
6
词类活用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辱没. 一食或尽粟一石 名词活用为动词,吃. 虽有千里之能 数量词活用为动词,日行千里. 一食或尽粟一石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吃完,吃尽. 策之不以其道 名词活用为动词,用鞭子打.
6
重点实词
骈死于槽枥之间 一食或尽粟一石
两马并驾 有时
韩 愈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用 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 写法灵活,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 常常运用托物寓意的手法。
作者
韩愈(768——824)字退 之,唐代散文家、诗人,河 阳(现在河南孟州)人,散 文尤其著名,有“文起八代 之衰”的美誉,与柳宗元同 为“古文运动”倡导者,并 称“韩柳”,是“唐宋八大 家”之首。世称韩昌黎,谥 号“文”,又称韩文公。作 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执策而临之 面对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犹,尚且; 等同,一样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只是
虽有千里之能 即使
6
重点句子
一食或尽粟一石: 吃一顿有时有吃尽一石粮食。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听它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骈死于槽枥之间:(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想要和平常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 其真无马邪? 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 其真不知马也: 恐怕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本文是一篇托物寓意的文章,伯乐、 千里马、食马者分别比喻什么? 伯乐:善于发现人才的统治者
为统治阶级效劳出力的人才 千里马:
食马者:埋没、扼杀人才的庸人
2、伯乐和千里马哪个更重要?为 什么?
伯乐更重要
因为先有伯乐,然 后才有千里马,如果没 有伯乐,千里马可能被 埋没。
3、文章为什么从正面提出论题,却通 篇从反面展开议论。
4、才美不外见
形容词用作名词,美好的素质
5、策之不以其道
名词用作动词,驾驭
形容词用作动词,竭尽
6、食之不能尽其才
(1)不以千里称也 因为 策之不以其道 按照 (2)策之不以其道 驾驭 执策而临之 马鞭子 (3)安求其能千里也 它 其真无马邪? 难道 其真不知马也 恐怕 的 (4)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食之不能尽其材 它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凑足音节,无意义 (5)故虽有名马 即使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虽然
7、找出文中刻画食马者愚妄浅薄的 语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表达 上有怎样的作用?
语句: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修辞:排比
作用:表达了作者对食马者的 讽刺、批判、不满。
食马者: 天下无马
愚昧昏晕 浅薄无知
遭遇悲惨 千里马: 才美不外现 才能埋没 痛惜悲愤 怀才者: 其真不知马也 讽刺慨叹
5、文中的“呜呼”蕴含着作者 怎样的情感?
蕴含着作者怀 才不遇愤懑,对统 治者摧残人才、埋 没人才的痛恨和嘲 讽。
6、本文揭示了当时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政治主张? 揭示了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摧 残人才的社会现象。
表达了作者希望统治者善于发现人才, 重用人才,使他们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和作 用。
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 能通其意 ——————————————— 6、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 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表现“食马者”以“知马者”身份叹息的语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 说》的一句话: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 同 饲 ,意思是 喂养 2、才美不外见 见 同 现 ,意思是 表现、显现 3、食之不能尽其材 材 同 才 ,意思是 才能 4、其真无马邪 邪 同 耶 ,意思是 吗
1、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形容词用作动词,辱没
2、一食或尽粟一石 名词用作动词,吃
3、虽有千里之能 数量词用作动词,日行千里
这样更有力地抨 击现实,具有很强的 针对性和批判性。
4、文中列举了千里马的那些遭遇? 寄托了怎样的感情?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里之间, 不以千里称也。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够尽其 才,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蕴含着作者怀才不遇愤懑,对统治 者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痛恨和嘲讽。
丰翼中学——吴桂臻
2013、10、28
1、故虽有名马( 即使 ) 2、骈死于槽枥之间( 两马并驾 ) 3、一食或尽粟一石( 吃 ) 4、食不饱( 吃 ) 5、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辱没) 6、才美不外见( 美好的素质 ) 7、是马也( 这样) 8、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尚且) (一样 ) 9、不以千里称也( 出名 ) 10、安求其能千里也(怎能 ) 11、策之不以其道( 驾驭) 12、执策而临之 ( 马鞭子
1、背诵全文 2、完成练习册《马说》
其 真 无 马 耶
其 真 不 知 马 马 也
本文以伯乐、千里马为喻, 提出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 不常有”的见解,讽刺了封建 统治者不识人才、不重人才、 摧残人才的愚昧和昏庸,表达 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强烈愤慨之 情。
1、《马说》的中心论点是: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里之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古义 仆役 今义 没有人身自由的人 2、一食或尽粟一石 古义 有时 今义 或者,也许 3、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古义 这 今义 判断词 4、才美不外见 古义 美好的素质 今义 美丽
1、了解本文的论述层次和结构。 2、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 3、理解本文所阐述的深刻道理。
4、正确系的语句是: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能够表现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 语句是: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领起全文作用的句子是: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表明愚妄无知,平庸浅薄的统治者对千 里马的不公正的待遇的句子是: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 之而不能通其意 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