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金融风险向财政风险转移

合集下载

金融危机的原因过程及影响教训

金融危机的原因过程及影响教训

金融危机的原因过程及影响教训金融危机是指国家或地区金融市场出现系统性风险,导致金融机构倒闭、金融市场崩溃和经济衰退的一种现象。

2024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是自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下面将详细介绍其原因、过程及影响教训。

原因:1.住房泡沫:2002年至2024年期间,美国住房市场经历了一波空前的房价上涨,房价高企导致了过度的保值贷款和次贷款,最终引发了住房泡沫的形成。

当房价开始下跌时,许多人无法偿还其贷款,银行也开始遭受重大损失。

2.资本市场的失灵:由于过度解除监管,许多金融机构开始出售高风险资产,同时将这些资产转移给其他机构,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不透明的金融网络。

当这些高风险资产不能履行其承诺时,整个金融体系遭受冲击,导致金融市场的失灵。

3.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金融危机之后,欧洲国家的债务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一些国家的政府债务迅速上升,投资者对这些国家的财政状况开始担忧,并纷纷削减对这些国家的债券投资。

这导致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进一步加剧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

过程:1. 金融危机爆发:2024年,美国次贷危机开始爆发,许多次贷借款人无法偿还贷款,导致银行的损失急剧上升。

2024年9月,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Lehman Brothers宣布破产申请,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恐慌。

2.全球金融市场崩溃:由于对银行的不信任和恐慌,全球金融市场迅速崩溃。

股票市场崩盘,大量机构倒闭或被迫向政府寻求救助。

同时,信贷市场也几乎冻结,导致企业难以获得融资来运营业务。

3.经济衰退和失业增加:金融市场崩溃之后,全球经济陷入了严重的衰退。

生产和消费活动受到抑制,企业裁员增加,失业率上升。

经济活动的减少导致了全球贸易的大幅下降,进一步恶化了经济状况。

影响教训:1.强化金融监管:金融危机的教训之一是强化金融监管和监管机构。

政府应该采取更严格的措施,监控银行和金融机构的风险暴露,并制定合适的措施来规范金融市场。

2.提高透明度和问责制:金融危机揭示了许多金融机构存在不透明的交易和风险转移行为。

大学国际金融学考试练习题及答案131

大学国际金融学考试练习题及答案131

大学国际金融学考试练习题及答案11.[单选题]内外均衡关系理论的提出者是()。

A)特里芬B)凯恩斯C)米德D)丁伯根答案:C解析:2.[单选题]国际收支顺差会使货币供给(),物价()。

A)增加,上涨B)增加,下降C)减少,上涨D)减少,下降答案:A解析:3.[单选题]下列不属官方储备的是( )。

A)中央银行持有的黄金储备B)商业银行持有的外汇资产C)会员国在IMF的头寸D)中央银行持有的外汇资产答案:B解析:4.[单选题]国际储备的特征不包括( )?A)普遍可接受性B)可随时获得性C)币值相对稳定性D)与黄金挂钩答案:D解析:5.[单选题]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汇率制度的类型是( )。

A)联系汇率制B)固定汇率制C)浮动汇率制D)联合浮动6.[单选题]以一单位本币为标准,折合成若干单位外币的标价法是( )。

A)美元标价法B)直接标价法C)间接标价法D)数量标价法答案:C解析:7.[单选题]在采用直接标价的前提下,如果需要比原来更少的本币就能兑换一定数量的外国货币,这表明A)本币币值上升,外币币值下降,通常称为外汇汇率上升B)本币币值下降,外币币值上升,通常称为外汇汇率上升C)本币币值上升,外币币值下降,通常称为外汇汇率下降D)本币币值下降,外币币值上升,通常称为外汇汇率下降答案:C解析:8.[单选题]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进行外汇交易时,习惯上使用的汇率标价方法上是( )A)直接标价法B)间接标价法C)美元标价法D)一篮子货币标价法答案:A解析:9.[单选题]现阶段在特别提款权的定值上,( )占有最大比重。

A)美元B)欧元C)日元D)英镑答案:A解析:10.[单选题]下列不属于经常转移项目的是()。

A)战争赔偿B)政府间的无偿经济援助、军事援助和捐赠C)私人捐款D)投资捐赠答案:D11.[单选题]用于再投资的收益应记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 )中.A)投资收入B)资本账户C)直接投资D)证券投资答案:C解析:12.[单选题]假设,美元兑瑞士法郎与澳元的汇率分别为USD1=CHF1.6215~1.6238,USD1=AUD1.8080~1.8095,那么以下正确的选项是( )A)AUD1=CHF0.8968~0.8974B)AUD1=CHF0.8961~0.8981C)AUD1=CHF1.1144~1.1150D)AUD1=CHF1.1134~1.1159答案:B解析:13.[单选题]国际资本流动的主体是( )。

金融危机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变动趋势及对我国影响

金融危机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变动趋势及对我国影响

金融危机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变动趋势及对我国影响一、金融危机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变动情况(一)全球股票市场市值大幅缩水,市场活跃程度大幅降低1、全球主要股市市值缩水幅度高达20—40%以上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全球股市2009年第三季度开始一直到2011年5月初逐渐呈现震荡回暖态势(日本股市因3.11大地震影响除外),美国股市表现较为强劲,1—5月底,道琼斯工业指数上涨4.9%,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3.3%;德国dax指数到5月底较年初已上涨约2%。

此后,随着欧债危机升级,全球股市开始大幅震荡下调,5月23日,国际评级机构下调希腊、意大利、比利时等欧元区国家信用评级或前景展望,引发市场对欧债危机深化和蔓延的恐慌情绪,全球股市当天均出现超过1%的大幅下跌。

8月8日标准普尔下调美国信用评级、9月22日美联储(fed)对经济前景的悲观展望、11月9日意大利国债收益率飙升以及对欧元区的新一轮担忧等使全球股市多次震荡下行。

与2007年底总市值相比,截至2011年9月底,全球股市市值均大幅缩水,其中欧洲股市市值缩水幅度最大,市值缩水43%,纽交所市值大幅缩水33%,东京交易所和伦敦证交所市值分别缩水18%和19%,而上海和孟买证交所市值缩水分别高达33%和34%,巴西股市市值亦缩水16%。

2、全球股市活跃程度大幅降低从日均交易额看,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股票市场活跃程度一直呈大幅下降态势,其中欧洲证券交易所受损最大。

与2007年相比,截至2011年10月底,伦敦、泛欧、纽约和东京证交所日均成交额分别下降了71%、60%、36%和35%,香港和新加坡证交所分别下跌25%和21%。

新兴市场国家表现差异较大,上海日均交易额基本恢复到2007年平均水平,巴西则比2007年平均水平上升59%,而印度孟买证交所日均交易额则下跌53%。

(二)债券市场大幅震荡进入2011年,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迹象逐渐显现,信心不足导致投资者将资金更多地配置在安全资产上,美国国债收益率自2月份起逐渐走低。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四次世界性金融危机的比较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四次世界性金融危机的比较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四次世界性金融危机的比较分析及其引起的思考摘要:频发的金融危机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征,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总共发生了四次世界性的金融危机,本文通过对这四次金融危机的比较研究,从成因背景、影响程度、各国治理措施等方面对其进行了共性和特性分析,从而为我国经济在日后如何应付金融危机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金融危机;比较研究;启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共发生了四次比较大的世界性金融危机,分别是欧洲货币体系危机(1992—1993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4—1995年)、东南亚金融危机(1997—1998年)、美国次贷危机及衍生的金融危机(2007年至今)。

从历史进程来看,金融危机频发已成为全球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

面对金融危机后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普遍呼声,我国应当如何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以防范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可以从方方面面来分析探讨以前各时期、各个国家和地区金融危机的特点,以期发现其中的一些共通之处,来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上面提到的四次危机都是近期在国际上影响比较大的金融危机,其产生、发展都有其自身深刻的背景原因。

因此,本文分别从危机的背景和成因、危机的传递和影响以及解决危机采取的对策三个大的方面来分别对上述四次危机进行了比较详尽的分析和比较,从中寻找一些经验和教训,希望能对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金融风险的防范等有所启示。

一、四次金融危机简介第一次是1992年9月的欧洲货币危机,又称“9 月危机”。

是年9月,在欧洲外汇市场出现了大量抛售英镑和里拉、抢购马克的风潮,一时间,英镑和里拉对马克的汇价急剧下挫,在官方干预无效的情况下,英镑和里拉先后退出欧洲货币机制,实行自由浮动。

西班牙的比塞塔、葡萄牙的埃斯库多以及爱尔兰也受到重创。

在这场危机中,英国、意大利、法国、西班牙以及瑞士等国的中央银行向外汇市场投人了近10 0亿美元的资金,损失约60亿美元。

国际金融风险防控手册

国际金融风险防控手册

国际金融风险防控手册第一章:国际金融风险概述 (2)1.1 国际金融风险的定义与类型 (2)1.2 国际金融风险的影响与挑战 (2)第二章:国际金融市场风险防控 (3)2.1 外汇市场风险防控 (3)2.2 货币市场风险防控 (4)2.3 资本市场风险防控 (4)第三章:跨境投资风险防控 (5)3.1 直接投资风险防控 (5)3.2 间接投资风险防控 (5)3.3 国际投资风险防控策略 (6)第四章:国际金融衍生品风险防控 (7)4.1 期货市场风险防控 (7)4.2 期权市场风险防控 (7)4.3 金融衍生品风险防控策略 (8)第五章:国际金融监管合作 (8)5.1 国际金融监管框架 (8)5.2 国际金融监管合作机制 (9)5.3 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实践 (9)第六章:国际金融风险监测与评估 (9)6.1 国际金融风险监测方法 (9)6.2 国际金融风险评估模型 (10)6.3 国际金融风险预警系统 (10)第七章:国际金融危机应对 (11)7.1 国际金融危机的类型与特征 (11)7.1.1 国际金融危机的类型 (11)7.1.2 国际金融危机的特征 (11)7.2 国际金融危机的应对策略 (12)7.2.1 政策干预 (12)7.2.2 国际合作 (12)7.2.3 金融创新与改革 (12)7.3 国际金融危机案例分析 (12)第八章:国际金融风险防范与控制 (12)8.1 国际金融风险防范原则 (13)8.2 国际金融风险控制措施 (13)8.3 国际金融风险防范与控制实践 (13)第九章:国际金融风险管理与保险 (14)9.1 国际金融风险管理概述 (14)9.2 国际金融风险保险产品 (14)9.3 国际金融风险管理与保险实践 (14)第十章:国际金融风险法律规制 (15)10.1 国际金融风险法律框架 (15)10.2 国际金融风险法律规制实践 (16)10.3 国际金融风险法律风险防控 (16)第十一章:国际金融风险与企业风险管理 (16)11.1 企业国际金融风险概述 (16)11.2 企业国际金融风险识别与评估 (17)11.3 企业国际金融风险防控策略 (17)第十二章:国际金融风险与宏观经济政策 (18)12.1 国际金融风险与货币政策 (18)12.2 国际金融风险与财政政策 (18)12.3 国际金融风险与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18)第一章:国际金融风险概述1.1 国际金融风险的定义与类型国际金融风险是指在国际金融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导致的金融资产价值波动、信用违约、市场流动性不足等可能引发损失的风险。

金融学简答题参考答案(第二版)

金融学简答题参考答案(第二版)

金融学简答题参考
15.金融监管基本原则是什么? 由于经济、法律、历史、传统乃至体制的不同,各国在 金融监管的诸多具体方面存在着不少差异。但有些一般 性的基本原则却贯穿于各国金融监管的各个环节与整个 过程,主要有几点。 (1)金融管理当局实施监管必须依法行事。 (2)金融管理当局要创造一个公平、适度、高效、合理、 有序的竞争环境。 (3)金融管理当局要遵循自我约束和外部强制相结合原 则。 (4)金融管理当局的监管要安全稳定与经济效率相结合 的原则。
金融学简答题参考
• 2.货币制度的基本要素及制度演变 • 货帀制度大体涉及这样一些方面:货币材料的确定,货 帀单位的确定,流通中货帀种类的确定,对不同种类货 帀的铸造和发行的管理,对不同种类货币的支付能力的 规定等。发展主要有: • 金银复本位制,金银两种金属同时被法律承认为货为金 属。 • 金本位制,是金铸币制度。 • 金汇兑本位制,是指以银行券作为流通货币,通过外汇间 接兑换黄金的货币制度。 • 和信用货币制,指以不兑换黄金的纸币或银行券为本位 币的货币制度。
金融学简答题参考
7.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特点,两者之间有怎样的 联系? • (1).商业信用是工商企业以赊销方式对购买商品 的工商企业所提供的信用。 • (2). 银行信用:以金融机构作为媒介,主要是指 银行,同时也包括经营类似银行业务的其他非银 行的金融机构;借贷的对象,直接就是处于货币 形态的资本。 • 商业信用有局限性,例如方向性较为明确,范围 较窄,数量较小,时间短。银行信用较为灵活多 样,面广、量大、时间长。
金融学简答题参考
• 26.什么是货币政策以及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选择 • 货币政策俗称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给定的经济目标,运 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帀供给和利率所采取的方针和措施的 总和。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到货帀政策目标的实现之间 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这就需要借助于中介指标的设置 来调节和影响最终实现政策的目标。通常认为的中介指 标需要符合条件。 • 1.可控性,即是否易于为货币当局所控制。 • 2.可测性,中央银行能够迅速获得有关中介指标的准确 数据;有较明确们定义并便于观察、分析和监测 • 3.相关性,与央行实现或接近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方面不会 有障碍和困难。 • 4.抗干扰性,受外来因素和非政策因素干扰程度低的。 • 5.与经济体制、金融体制有较好的适应性

2024年全球金融市场将面临新的波动与挑战

2024年全球金融市场将面临新的波动与挑战
定期对投资组合进行风险测评,识别潜在风险点,并实时监控各类风 险指标的变化,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运用金融衍生品对冲风险
合理利用股指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品工具,对冲市场风险,提高投 资组合的抗风险能力。
THANKS
感谢观看
其他重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动向
01
日本央行货币政策
日本央行可能继续实施超宽松货币政策,以刺激经济增长和通胀回升。
02
英格兰银行货币政策
英格兰银行可能根据英国经济情况调整货币政策,以平衡通胀和经济增
长目标。
03
新兴市场国家货币政策
新兴市场国家可能面临资本流出和货币贬值压力,需要采取相应措施稳
定汇率和金融市场。同时,部分国家可能会提高利率以应对通胀压力。
欧洲央行货币政策策略及潜在风险
利率政策维持宽松
01
欧洲央行可能继续维持低利率政策,以促进经济增长和通胀回
升。
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
02
欧洲央行可能继续使用定向长期再融资操作等非常规货币政策
工具,以支持实体经济。
潜在风险
03
长期宽松政策可能导致资产泡沫和金融风险累积,同时欧元区
内部经济不平衡问题也可能加剧。
监管政策调整方向及挑战
各国政府和监管机构加强了对金融科技的监管力 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和指导意见。
监管政策调整方向主要包括加强风险防控、保护 消费者权益、推动创新发展等。
金融科技监管面临的挑战包括技术更新迅速、跨 境监管协作难度大、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等。
05
风险管理策略优化与应对方案制 定
风险识别、评估和监控体系完善点
01
数字化和金融科技的发 展将持续改变金融市场 的格局和运作方式。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财政政策选择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财政政策选择

因此,必须协调 条条 与 块块 之间的关系,形成合力,以尽可能高效地改善民生和促动经济发展。

5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要从长远效率考虑,综合环保、节约土地以及节约资源多个因素,围绕科学发展的原则,推进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的建立。

四、积极财政政策还应注意的问题1 注重社会总需求管理的及时有效性。

在政策实施中,需要注重短期内的需求引致效果。

这需要政府投资及其带动的社会投资能够在短期内对刺激内需起明显的作用。

一般来说,建设项目均有其固定的建设周期,实际投资也是按照工程进度投入的。

如果在短期内需要大量内需的刺激效应,很可能迫使政府不得不把工程项目铺得很大,在考虑不周的情况下,容易产生在经济回升甚至趋热的情况下大量在建项目对政府投入的刚性支出需求,结果很可能会制约政府宏观调节的机动性。

因此,政府在进行扩张性投资的同时,还必须注重在经济复兴之时能够及时抽身退出,而不至于被大量在建项目 套牢 。

2 加强债务管理,有效控制财政风险。

本轮积极财政政策无疑需要大量政府债务发行来支撑,但在有效利用政府债务工具的同时,需要克服因此可能会导致的政府债务风险,确保财政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从本次投资规划看,在2~3年的时间内需要完成4万亿元左右的投资,其期限之短和规模之大,应该说是空前的。

其中,中央政府的投资规模大体在1 18万亿元左右,仅占全部规划投资的29 5%。

也就是说,大量的投资需要地方政府筹资。

考虑到我国地方政府目前的财政能力,以及在经济下滑过程中地方财政收入水平进一步缩水等方面的现实情况,可以肯定地说,地方政府承担的这些投资职责如果不在管理方式上创新,大多数项目会演化成为新一轮地方债务规模膨胀的动因,其风险不容忽视。

为此,可以通过不断创新机制,降低投资准入门槛,加大地方政府投资项目中的面向市场、面向社会的股权融资,减少地方政府公共债务的累计规模,达到 少借债,多办事 的目的。

其选择方式,一方面可以考虑在项目初期尽可能引入社会资本;另一方面也可以考虑将一些有获利潜力的项目在竣工后适时转让,置换成部分现金流,减缓地方政府债务的累积规模。

我国经济发展仍存在结构性风险

我国经济发展仍存在结构性风险

6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

面对严峻形势,我国政府全面实施并不断丰富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统筹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有效遏止了经济增长明显下滑态势,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再居第一。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认真总结了2009年的经济工作,全面部署了2010年经济工作。

总的来看,2010年我国经济发展形势要好于2009年,经济复苏的势头将会进一步巩固,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更将迈出实质性步伐。

2010年我国经济运行环境尽管我国经济总体回升向好,但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积极变化和不利影响同时显现,短期问题和长期问题相互交织,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相互影响,2010年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诸多挑战。

从外部环境看,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然存在,全球性挑战压力增大。

一是全球经济复苏进程将相当缓慢和曲折。

目前,美、欧、日三大经济体普遍存在较高的失业率,个人消费需求维持在较低水平,迪拜主权债务危机等不确定性事件仍可能发生并蔓延。

主要国际机构预计2010年世界经济将增长2%-3%左右,新兴经济体增速将快于发达经济体,但都会低于危机前水平,世界贸易和资本流动增速也将明显低于危机前。

同时,世界经济增长模式将深度调整,世界经济2-3年内将维持低速增长。

二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摩擦增加。

特别是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明显增强,针对我国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快速增长,直接影响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

初步预计,贸易保护主义的退潮最早要等到2010年底。

三是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

2009年三季度以来,受世界经济复苏、美元贬值、全球流动性增强的影响,国际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2010年仍可能震荡上行,全球通胀压力将持续加大,对我国的影响不容忽视。

四是主要经济体经济刺激措施,尤其是“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时间、退出步伐也存在不确定、不协调的风险。

论政府审计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内容

论政府审计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内容

论政府审计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内容2009年2月,刘家义审计长在国家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中指出:审计监督制度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工具,是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

本文在免疫系统论的理论框架下,对政府审计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指导思想进行总结,并从六个方面系统论述了在目前经济环境背景下,政府审计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具体内容。

关键词:政府审计国家经济安全财政审计金融风险可持续发展研究背景国家经济安全是指在开放条件下主权国家的经济发展、经济利益不受内部或外部威胁和侵害而保持稳定、均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和能力(郭秀琴,2006)。

其中国家财政安全、金融安全和国有企业安全是目前我国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内容。

我国在2006年修订的《审计法》中明确规定,政府审计在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根据公共受托理论和“免疫系统论”的观点,政府审计在促进国家经济安全运行中具有重要的保障、监控、预警和保护的作用。

因此,政府审计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具有理论基础和制度基础,日益成为政府审计内容的重中之重。

政府审计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指导思想政府审计与国家经济、社会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是国家内生的时弊揭露、政策预警、提前预防的“免疫系统”。

随着审计功能外延的不断拓展,我们发现,审计要更好的发挥其“免疫功能”,需要改变传统的审计理念,树立宏观意识。

调整审计视角,力求“站的更高,看的更远”,成为国家宏观决策的参谋和助手。

因此,政府审计部门在工作中应大力倡导“宏观着眼、微观入手”的理念,从微观审计和调查项目总结出带规律性、普遍性、政策性的东西,从宏观层面提出符合国家政策、具有操作性的审计建议,实现审计结果从微观到宏观的转化,提升审计成果的层次,将政策层面的完善作为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首道“防火墙”。

这也是实现政府审计维护经济安全的重要保障。

政府审计维护经济安全的具体内容(一)通过财政审计促进公共财政框架体系形成并进入良性运行状态作为一种分配关系,财政本身就是经济体系的一部分,财政安全问题往往是社会经济风险的最终承担者,同时也是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金融危机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变动趋势及对我国影响

金融危机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变动趋势及对我国影响

金融危机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变动趋势及对我国影响一、金融危机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变动情况(一)全球股票市场市值大幅缩水,市场活跃程度大幅降低1、全球主要股市市值缩水幅度高达20—40%以上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全球股市2009年第三季度开始一直到2011年5月初逐渐呈现震荡回暖态势(日本股市因3.11大地震影响除外),美国股市表现较为强劲,1—5月底,道琼斯工业指数上涨4.9%,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3.3%;德国dax指数到5月底较年初已上涨约2%。

此后,随着欧债危机升级,全球股市开始大幅震荡下调,5月23日,国际评级机构下调希腊、意大利、比利时等欧元区国家信用评级或前景展望,引发市场对欧债危机深化和蔓延的恐慌情绪,全球股市当天均出现超过1%的大幅下跌。

8月8日标准普尔下调美国信用评级、9月22日美联储(fed)对经济前景的悲观展望、11月9日意大利国债收益率飙升以及对欧元区的新一轮担忧等使全球股市多次震荡下行。

与2007年底总市值相比,截至2011年9月底,全球股市市值均大幅缩水,其中欧洲股市市值缩水幅度最大,市值缩水43%,纽交所市值大幅缩水33%,东京交易所和伦敦证交所市值分别缩水18%和19%,而上海和孟买证交所市值缩水分别高达33%和34%,巴西股市市值亦缩水16%。

2、全球股市活跃程度大幅降低从日均交易额看,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股票市场活跃程度一直呈大幅下降态势,其中欧洲证券交易所受损最大。

与2007年相比,截至2011年10月底,伦敦、泛欧、纽约和东京证交所日均成交额分别下降了71%、60%、36%和35%,香港和新加坡证交所分别下跌25%和21%。

新兴市场国家表现差异较大,上海日均交易额基本恢复到2007年平均水平,巴西则比2007年平均水平上升59%,而印度孟买证交所日均交易额则下跌53%。

(二)债券市场大幅震荡进入2011年,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迹象逐渐显现,信心不足导致投资者将资金更多地配置在安全资产上,美国国债收益率自2月份起逐渐走低。

2023年初级经济师之初级金融专业练习题(二)及答案

2023年初级经济师之初级金融专业练习题(二)及答案

2023年初级经济师之初级金融专业练习题(二)及答案单选题(共30题)1、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监管当局基本上采用以银行的最低资本额与其总资产相联系的方法来考核银行业经营的安全性,并未考虑资产的质量及风险。

直至1988年巴塞尔协议的问世才使各国金融监管当局逐渐把银行的最低资本限额与其资产质量联系起来。

A.4%B.6%C.8%D.12%【答案】 C2、(2018年真题)1988年的《巴塞尔协议》规定,商业银行的附属资本不能超过总资本的()。

A.10%B.20%C.50%D.60%【答案】 C3、对股东不加以特别的限制而享有平等权利,并随公司利润大小而取得相应收益的股票称为()。

A.普通股B.优先股C.上市股D.社会公众股【答案】 A4、唯一能够提供“银行货币”的金融组织是()。

A.中央银行B.商业银行C.政策性银行D.信用合作社【答案】 B5、我国目前采用列行日交割形式交割证劵,其中A股为()交割。

A.T+0B.T+1C.T+2D.T+3【答案】 B6、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把货币的()列入了货币需求范围。

A.消费性货币需求B.货币总需求C.投机性需求D.货币需求函数【答案】 C7、政策性住房借款的信贷资金来源是()。

A.银行的自营贷款B.国家财政拨付C.住房公积金D.金融机构债券融资【答案】 C8、下列金融风险中,属于非系统性风险的是()。

A.利率风险B.购买力风险C.政策风险D.经营风险【答案】 D9、假定2013年6月20日某工业企业活期存款的累计计息和数为500000元,月利率为1.5‰,则本季度银行应付给该企业的利息是()元。

A.45B.37.5C.25D.12.5【答案】 C10、下列关于支票结算的说法,错误的是()。

A.单位和个人均可使用支票B.支票可以在全国范围内使用C.支票有金额的限制D.支票有金额的限制【答案】 C11、根据我国《储蓄存款条例》的规定,未到期的定期储蓄存款,部分提前支取的,计付利息时()。

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财政化的几点对策

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财政化的几点对策

抵 债 资 产 处 置 中 存 在 移 交 处 置 不 规 范 、 高 进 低 出 ” 致 国 有 资 “ 导
产 流失 等 问题 。例如 , 行 国际业 某
政 风 险 转 移 的 隔 离 机 制 尚 未 建 立
起 来 。 国民 经 济健 康 发展 带来 - 给 T
潜 在的 系统性 风 险 。 为此 , 者在 笔 开 展财政 监 督工 作 中 , 金 融 风险 对
近 年 来 , 国 银 行 业 内 控 机 制 我
逐 步 完 善 , 在 财 务 管 理 、 计 核 但 会 算 上 也 存 在 诸 多问 题 , 于 操 作 风 由
险 引 发 的 损 失 问 题 屡 见 不 鲜 。金 融


金 融 风 险 财 政 化 的
1、 贷 资 产 质 量 差 、 起 贷 款 信 不
现 , 分 银 将 不 符 合 规 定 条 件 的 部
信 、 纪 守 法 、 业 质 量 、 续 教 育 遵 执 后
法 》 贯 彻 实 施 到 位 的 重 要 保 - 是 i J - . E,
防 止 会 计 造 假 的 最 后 防 线 。 近 年
展 重 点 检 查 。三 是 典 型 曝 光 。充 分 发 挥 舆 论 监 督 作 用 。 查 出 的 典 型 对
不 良 贷 款 比 率 长 期 以 来 处 于 较 高
水 平 。据 调 查 , 0 2 o5 年 1 月 末 , 2 河
先 后对 中行 、 行和 工 行实 施财 政 建
救 助 。 中 国外 储 备 中 拿 出 60 从 0 亿 美 元 注 入 这 3家 银 行 , 时 对 这 同
北 省 主 要 金 融 机 构 不 良 贷 款 余 额
巨 大 危 害 ,成 为 金 融 风 险 的 重 要

审视中国财政金融的潜在风险

审视中国财政金融的潜在风险
目前 ,我 国 地 方 债 务 的 规 模 有 不 同 的估 计 ,很 难 有 一 个 确 切 的数 越 大 ,进 入 恶 性 循 环 。 尽 管 有 观 点
府 财 政 的 关 系 与 西 方 国 家有 所 不 同 ,
认 为 ,由于 目前 中 国大部 分债务 是
如西 方国家政 府 因经济危 机恶化 了
的一 项金 融风 险 因素 。
地 方债 务若 不能 有效控 制将 在 低 于 债 务 增 长 的 速 度 ,债 务 偿 还 率 础 货 币 发 行 的 增 加 ,将 成 为 通 货 膨 必 然 进 一 步 下 降 ,债 务 规 模 将 越 来 胀 的潜 在 根 源 。 中 国 的 银 行 业 与 政 5到 1 0年 内成 为重 大金 融风 险
国 内 债 务 , 总 体 债 务 水 平 并 不 值 得 担 忧 。 但 是 ,如 果 地 方债 务 高 涨 成 为 地 方 政 府 的 经 常 性 行 为 ,如 果 中 国 不 能控 制 地 方债 务 ,那 么 在 未来 5
历 了 多 次 债 务 危 机 ,使 得 金 融 市 场 更 加 动 荡 不 安 ,给 全 球 经 济 的复 苏 蒙 上 了 新 的 阴 影 。 尽 管 中 国 经 济 受 到 的直 接 冲 击 较 小 ,但 在 经 济 金 融 更 加 全 球 化 的 条 件 下 ,提 早 防 范 中 国 自身 的 财 政 金 融 潜 在 的 风 险 , 意
在 类 似 的 风 险 转 移 机 制 , 即 把 地 方 的 财 政 赤 字 通 过 银 行 借 款 的 方 式 转 嫁 给 银 行 体 系 ,表 面 上 解 决 了地 方 政 府 的 财 力 不 足 的 问题 ,但 实 际 上
了 当 年 全 国 银 行 新 发 贷 款 总 额 的

论国际金融出现的风险与措施

论国际金融出现的风险与措施

论国际金融出现的风险与措施摘要:世纪之交国际金融风险日益增大,其原因主要是世界经济一体化条件下的金融自由化环境、发展中国家金融机制不健全和国际投机资本因素影响等。

国际金融风险的传递也非常迅速。

这就要求世界各国应采取措施切实防范国际金融风险。

关键词:国际金融;风险传递机制;国际金融协调一、世纪之交国际金融风险日益增大经贸全球化,带来的经融风险正在逐步的增加。

在整个20世纪,国际金融风险的产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00年至1943年,国际金融风险的萌芽阶段,其风险爆发的次数是1,1944年至1971年国际金融风险的初级阶段,风险爆发次数的扩大3倍为3次,1972年至2000年的国际金融风险,重大风险爆发的次数在不到30年的扩大9倍,达到阶段性高点。

其中的9次中,有6次的风险和危机发生在20世纪90年里。

1.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促成了国际金融一体化的大发展。

国际金融市场趋于活跃,使得金融体和市场能够有机的结合起来。

逐步放手对金融市场的管制以市场为主导,能大大的将工作的效率得到提高,金融市场和经济将能得到飞跃的发展。

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缺点的存在:在发展过国家,如果放松监管的时间不适宜,将导致国际流通资本的监管体系不健全。

对国内的宏观的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的障碍。

2.监管机制的不完善。

发展中国家在区域放松监管的促进下,国内的房地产和信贷会异常的活跃,经济的泡沫会越来越大。

我们国家将在国际和国内上差承担着很大的风险系数。

二、国际金融风险转移机制通常情况下,国际金融风险转移机制,表现在如下的几个方面。

1.国际金融风险转移和传输领域在国际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背景下,因为很多因素,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被称为通源。

传输源的影响,危机迅速蔓延到附近或周围这些国家(地区)的国家和地区,被称为“传输带”。

在正常情况下,国际金融危机的风险,发送源的区域经济链中最薄弱的环节,由于该环节虚弱,无法承受的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在投机力量的攻击下倒塌。

中国宏观经济面临的风险及其应对策略

中国宏观经济面临的风险及其应对策略

中国宏观经济面临的风险及其应对策略作者:杨公遂高艳兰来源:《上海企业》2012年第04期一、宏观环境不确定性分析目前我国宏观环境面临极大不确定性。

国际方面,经济形势持续低迷,欧债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导致全球经济放缓,但不会演变成为新一轮的金融危机。

国内方面,发展形势较好,但通货膨胀、结构失衡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宏观调控侧重点开始转变。

(一)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加大,经济形势持续低迷经济危机集中反映出发达经济体多年来在经济发展方式、贫富差距过大、经济结构、金融结构和财政结构等各个层面存在严重扭曲。

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各国均采用了大量非常规刺激政策,凯恩斯主义大行其道,这些刺激政策在短期内有阻止经济急剧下滑的作用,但不宜常态化,经常使用将对微观经济主体带来很大副作用。

如今,这些负面影响已开始显现,近期欧美债务危机持续发酵,这无疑给艰难恢复过程中的全球经济雪上加霜,经济进入了一个长期波动和低速增长时期。

从金融危机,主权债务危机再到经济危机、社会危机是一个必然态势。

(二)国内环境:希望很大,问题也不少,更加注重增长的内涵与质量2011年10月份数据显示国民经济运行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工业生产稳步回落,消费增长平稳,但出口呈下滑趋势。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年,各重大项目陆续开工,地方投资热情高涨。

我国货币发行规模巨大,广义货币余额在2009年即已在总额上超过美国。

2011年美国10月10日公布的货币供应量M2为9.621万亿美元,而截止到9月末,中国的M2余额为78.74万亿元,折合12.335万亿美元。

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余额超过美国28.2%,而同期经济规模却只有美国三分之一。

如此海量的货币发行必然导致购买力下降和物价上涨。

2011年我国通货膨胀相当明显,CPI上涨率持续高位运行,前三个季度平均为5.6%。

从2010年1月起,央行连续1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以此回收市场过多流动性,抑制物价上涨。

2024年全球金融风险的新问题

2024年全球金融风险的新问题

推动绿色金融和可持续发展
定义:绿色金融和可持续发展是应对全球金融风险的重要策略,旨在促进 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目的:通过推动绿色金融和可持续发展,可以降低金融风险,促进经济的 稳定增长,提高社会福利和保护环境。
措施:政府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推动绿色金融和可持续发展,例如制定 相关政策、提供财政支持、加强监管和推广绿色金融产品等。
算法风险:金融科技领域中的Fra bibliotek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算法可能存在偏见和歧 视,导致不公平的决策和损害消费者利益。
金融稳定风险:金融科技的创新可能导致金融体系的不稳定,例如影子银 行和加密货币等新兴金融业态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
监管风险: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监管机构面临挑战,难以跟上创新步 伐并制定有效的监管措施。
对未来全球金融风险的应对建议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跨 境风险。
鼓励金融机构加强内部控制, 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提 高风险防范意识。
推动金融科技创新,提升金 融体系抵御风险的能力。
XX
感谢观看
汇报人:XX
债务风险:各国政府 和企业的债务水平持 续高企,增加了违约 和金融危机的风险。
政策风险:货币政策 和财政政策的制定和 实施不当,可能引发 金融市场的动荡。
技术风险:金融科技 的快速发展,带来了 新的风险和挑战,如 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 等。
人工智能和金融科技的潜在风险
数据安全风险: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个人和企业数据被收集 和处理,数据泄露和滥用风险也随之增加。
稻壳公司
2024年全球金融风 险的新问题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XX
目录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我国财政风险与金融风险的相关性探析

我国财政风险与金融风险的相关性探析

我国财政风险与金融风险的相关性探析摘要:在我国,财政问题可以导致金融风险;同样地,金融问题也可以导致财政风险。

本文从财政风险中隐含的金融问题与金融风险中隐含的财政问题出发,探析财政风险与金融风险的相关性,以求对规避财政、金融风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财政风险;金融风险;关系作者单位:贺虹(1974-),女,湖南衡阳人,怀化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财政与金融一、财政风险与金融风险的界定及相互关系财政风险既可能是政府不适当的财政活动或不完善的财政体制,给政府本身和进一步的财政活动以及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各种潜在危害的可能性;也有可能是受宏观经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原有的财政政策和措施在执行中的实际效果与预计效果发生偏差,甚至完全产生背离,由此导致了财政风险;还有可能是除财政制度外经济制度的其他方面不完善带来的。

财政在经济活动领域中产生的风险,可能导致经济秩序紊乱甚至危及社会安定,曾经发生的阿根廷国家债务危机、冰岛国家债务危机和正在发生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就是例证。

金融风险是支付链条遭到破坏或因故中断导致的危险现象。

金融风险不管由什么原因引起,最终都表现为支付危机。

表现为无法清偿到期的国外债务,或是银行系统不能满足国内存款者的普遍提存要求,继而进一步导致挤提甚至是银行破产。

由于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市场是整个市场经济体系的动脉。

因而金融风险具有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从全局来看,它表现为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甚至是一种货币制度的解体和货币秩序的崩溃;随之而来的是经济总量出现大规模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下滑甚至负增长,整个社会呈现经济萧条局面,严重时还会伴随着社会动荡或政局的动荡。

2008年爆发的美国金融危机就是很好的例子。

作为社会资金配置的两大渠道,财政与金融相互配合、共同成长,两者互相影响、彼此推进发展,这两个领域产生的风险也不是孤立存在的。

浅议国际贸易中的风险转移制度

浅议国际贸易中的风险转移制度

浅议国际贸易中的风险转移制度国际贸易是各国之间进行商品和服务交流的重要途径,对于发展中的国家来说,参与国际贸易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机会,但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的风险。

为了避免和减轻这些风险,国际贸易中的风险转移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国际贸易中的风险转移制度可以降低交易中的商业风险。

商业风险是指在市场交易中,由于自然、技术、政治、经济等各种因素引起的交易风险。

国际贸易往往涉及到跨国交易,各种不可预测的因素增加了商业风险的可能性。

风险转移制度通过合理的合同、保险和其他制度安排,将风险从买卖双方转移到第三方来承担,从而减少了交易各方的商业风险。

其次,国际贸易中的风险转移制度可以降低金融风险。

金融风险是指由于支付方式、汇率波动等原因引起的支付风险。

由于国际贸易往往涉及到不同国家和不同货币,支付问题成为了一个较大的风险。

风险转移制度通过利用信用证、承兑汇票等支付工具,保障交易双方的支付安全,降低金融风险的发生几率。

再次,国际贸易中的风险转移制度可以降低政治风险。

政治风险是指由于政治因素引起的风险,如政策变化、战争等。

政治风险是国际贸易中最为不稳定和不可控的风险之一、风险转移制度通过政治风险保险等机制,为企业在面对政治风险时提供了一定的保障,降低了政治风险对贸易的影响。

最后,国际贸易中的风险转移制度可以降低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是指由于合同执行问题、合同纠纷等引起的风险。

由于国际贸易涉及到不同国家和不同法律体系,法律问题成为了一个较大的难点。

风险转移制度通过建立国际商事仲裁机构、制定统一的国际商法等方式,为国际贸易中的法律纠纷提供了解决途径,降低了法律风险的发生可能性。

然而,国际贸易中的风险转移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风险转移制度的效果受制于国家间的政策和法律体系的差异性。

不同国家之间的政策和法律体系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增加了风险转移的难度。

其次,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在风险转移制度方面的认识和能力相对较弱,导致他们更容易承担较大的风险。

2020.10月西工大课程考试《金融学》答案

2020.10月西工大课程考试《金融学》答案

1.信用是()。

A.买卖行为B.赠与行为C.救济性为D.各种借贷关系的总和答案:D2.负责协调各成员国中央银行之间的关系,并有“央行中的央行”之称的机构是()。

A.世界银行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欧洲中央银行D.国际清算银行答案:D3.在现代信用活动中,信用工具呈现()的趋势。

A.趋同化B.多样化C.复杂化D.难以确定答案:B4.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常被当作(),对整个经济活动和宏观调控具有特殊的意义。

A.基准利率B.公定利率C.浮动利率D.市场利率答案:A5.货币市场最基本的功能是()。

A.调剂余缺,满足短期融资需要B.为各种信用形式的发展创造条件C.为政策调控提供条件和场所D.有利于企业重组答案:A6.一定时期内货币流通速度与现金和存款货币的乘积就是()。

A.货币存量B.货币流量C.货币增量D.货币总量答案:B7.利息是()的价格。

A.货币资本B.借贷资本C.外来资本D.银行资本答案:B8.贴现的主要参与者有()。

A.工商企业B.商业银行C.工商企业和商业银行D.工商企业、商业银行以及中央银行答案:C9.现代意义上的证券公司产生于()。

A.英国B.香港C.欧美D.德国答案:C10.在现代经济中,银行信用仍然是最重要的融资形式。

以下对银行信用描述不正确的是()。

A.银行信用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上产生B.银行信用不可以由商业信用转化而来C.银行信用是以货币形式提供的信用D.银行在银行信用活动中充当信用中介的角色答案:B11.下列属于应在资本市场筹资的资金需求是()。

A.有一笔暂时闲置资金B.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头寸不足C.流动性资金不足D.补充固定资本答案:D12.在银行体系中,处于主体地位的是()。

A.中央银行B.商业银行C.专业银行D.投资银行答案:B13.货币流通实质上是()。

A.商品流通的实现形式和表现形式B.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C.充当商品的价值尺度D.反映商品供求关系答案:A14.出口方银行向外国进口商或进口方银行提供的贷款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国金融风险向财政风险
转移
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为“中国信保”)今天在北京发布2009版《国家风险分析报告》时表示,全球在需求、金融体系、国家财政状况、政治和社会稳定性、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等方面出现新的风险。

中国信保副总经理梁志东表示,当前全球系统性风险因素出现一些新变化:
第一,全球需求疲软,经济增长动力不足。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全球经济的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美国的负债消费,金融危机之后其他国家必须来分担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动力的责任,但这些国家不可能一蹴而就,短期全球需求很难恢复危机前的水平。

得益于各国规模庞大的经济刺激计划和超乎寻常的货币宽松政策,目前全球经济出现反弹现象,但天量货币供应带来的需求扩张不具有可持续性,全球范围内经济企稳复苏需要的内在动力仍然普遍缺乏。

第二,金融体系埋有隐患,金融改革前景不明。

这场迅速蔓延和恶化的金融危机充分证明,金融全球化在提高资源再分配效率的同时加剧了世界经济的脆弱性,目前国际金融市场仍然存在很多隐患,如果出现新的动荡,世界经济仍存在衰退的可能。

首先全球银行业不良资产尚未全部消除;其次为挽救金融机构欧美政府改变了会计制度,新的财务报表埋下了很大的系统性不稳定因素;再次发达国家企业和个人收入下降,发展中国家企业经营状况恶化,意味着信用违约和金融体系的坏账还将持续攀升;最后虽
然英美以及欧盟相继推出了各自的金融监管改革方案,但由于金融体制的严格限制会损害本国金融竞争力,因此目前各国对如何加强金融监管尚未达成一致,全球金融体系改革前景尚不明朗。

第三,各国财政状况恶化,金融风险向财政风险转移。

从动用财政资金救助金融体系到制定经济刺激计划挽救经济滑坡,从积极税收减免到转移支付政策,到经济萧条客观减少税收来源,金融危机给各国政府带来的财政压力可谓始料未及。

令人担忧的是一方面世界各国已纷纷动用主权信用为金融风险做了背书,另一方面沉重的公债负担将推高长期利率,增加整个经济运行的成本,财政偿还压力威胁财政支出的可持续性,加剧全球范围内主权违约、本币贬值和通货膨胀风险。

第四,政治和社会结构稳定性降低。

经济周期与政治和社会经济稳定性密切相关,一般而言,经济上升周期政治秩序更有序,经济衰退期间人民生活水平下降,贫困现象加剧,粮食问题等社会矛盾更趋于突出,政府危机应对能力、政策决策效率、行政执行机制都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因此,更容易导致社会动荡和政权不稳。

第五,国际政治经济格局调整、新旧交替过程伴随利益冲突。

20国集团永久取代八国集团成为商讨全球经济合作主要平台后,全球经济领域权利结构变迁已经是个明确的信号,全球政治、军事、安全领域格局调整伺机显露。

由此带来更多的国际争端和更加复杂难解的地区问题。

其中一个显见的利益冲突焦点是新的贸易投资规则。

当前国际贸易往来中,主要针对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在环境保护、低碳经济等方面表现出很大关注,而发展中国家则普遍侧重于关心发达国家的市场开放问题。

随着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谈判中的话语权逐步加强,双方利益诉求的不一致,更容易引发冲突和摩擦,并滋生贸易保护和国家干预的新形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