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林则徐的爱国诗词《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鉴赏
林则徐的爱国诗词《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鉴赏《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清代:林则徐出门一笑莫心哀,浩荡襟怀到处开。
时事难从无过立,达官非自有生来。
风涛回首空三岛,尘壤从头数九垓。
休信儿童轻薄语,嗤他赵老送灯台。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译文我离家外出去远行,无论到哪里,都会放开宽敞的胸怀。
我们要乐观旷达,心里不要难受悲哀。
世上的大事、国家的大事,是很难从没有过错中成功的,就连高官达贵也不是天生得来。
回想广东那轰轰烈烈的禁烟抗英,我蔑视英国侵略者。
从今以后,我将游历祖国大地,观看形势,数历山川。
不要理会那般人幸灾乐祸、冷嘲热讽,鄙弃那些“赵老送灯台” 之类的混话。
我能力低微而肩负重任,早已感到精疲力尽。
一再担当重任,以我衰老之躯,平庸之才,是定然不能支撑了。
假如对国家有利,我将不顾生死。
难道能因为有祸就躲避、有福就上前迎受吗?我被流放伊犁,正是君恩高厚。
我还是退隐不仕,当一名成卒适宜。
我开着玩笑,同老妻谈起《东坡志林》所记宋真宗召对杨朴和苏东坡赴诏狱的故事,说你不妨吟诵一下“这回断送老头皮”那首诗来为我送行。
注释立:成。
三岛:指英伦三岛,即英国的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
此旬回顾抗英经历,足见英国无人。
九垓(gāi )。
九州,天下,这句可能是用古神话中竖亥自东极步行至西极的故事(见《山海经·海外东经》),表示自己将风尘仆仆地走遍各地观看形势。
儿童:指幼稚无知的人,代指对林则徐被贬幸灾乐祸的人。
赵老送灯台:即上句的轻薄语。
衰庸:意近“衰朽”,衰老而无能,这里是自谦之词。
以:用,去做。
谪居:因有罪被遣戍远方。
养拙:犹言藏拙,有守本分、不显露自己的意思。
刚:正好。
戍卒宜:做一名戍卒为适当。
这句诗谦恭中含有愤激与不平。
山妻:对自己妻子的谦称。
故事:旧事,典故赏析首联是说:我以微薄的力量为国担当重任,早已感到疲惫。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原文译文赏析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原文|译文|赏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是林则徐因主张禁烟而受到谪贬伊犁充军的处分,被迫在西安与家人分别时为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感以及性情人格而作,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原文清代:林则徐其一出门一笑莫心哀,浩荡襟怀到处开。
时事难从无过立,达官非自有生来。
风涛回首空三岛,尘壤从头数九垓。
休信儿童轻薄语,嗤他赵老送灯台。
其二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译文及注释译文其一我离家外出去远行,无论到哪里,都会敞开宽阔的胸怀。
我们要乐观旷达,心里不要难受悲哀。
世上的大事、国家的大事,是很难从没有过错中成功的,就连高官达贵也不是天生得来。
回想广东那轰轰烈烈的禁烟抗英,我蔑视英国侵略者。
从今以后,我将游历祖国大地,观察形势,数历山川。
不要理会那般人幸灾乐祸、冷嘲热讽,鄙弃那些“赵老送灯台”之类的混话。
其二我能力低微而肩负重任,早已感到精疲力尽。
一再担当重任,以我衰老之躯,平庸之才,是定然不能支撑了。
如果对国家有利,我将不顾生死。
难道能因为有祸就躲避、有福就上前迎受吗?我被流放伊犁,正是君恩高厚。
我还是退隐不仕,当一名成卒适宜。
我开着玩笑,同老妻谈起《东坡志林》所记宋真宗召对杨朴和苏东坡赴诏狱的故事,说你不妨吟诵一下“这回断送老头皮”那首诗来为我送行。
注释立:成。
三岛:指英伦三岛,即英国的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
此旬回顾抗英经历,足见英国无人。
九垓(gāi)。
九州,天下,这句可能是用古神话中竖亥自东极步行至西极的故事(见《山海经·海外东经》),表示自己将风尘仆仆地走遍各地观察形势。
儿童:指幼稚无知的人,代指对林则徐被贬幸灾乐祸的人。
赵老送灯台:即上句的轻薄语。
衰庸:意近“衰朽”,衰老而无能,这里是自谦之词。
以:用,去做。
谪居:因有罪被遣戍远方。
养拙:犹言藏拙,有守本分、不显露自己的意思。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诗句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诗句摘要:一、诗句背景介绍1.作者简介2.创作背景二、诗句内容解析1.赴戍登程口占2.示家人三、诗句意义探讨1.个人情感抒发2.家庭责任与担当3.爱国情怀表达四、总结与评价1.对后世的影响2.作品价值与意义正文:《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是清代著名文学家、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诗。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戍楼离别之际,对家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坚定的爱国信念。
一、诗句背景介绍陆游(1125 年-1210 年),字务观,号放翁,自号太原逸民,世称陆放翁,浙江绍兴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国家动荡,民族危机严重,作者身为文人士子,对国家的命运尤为关切。
二、诗句内容解析1.赴戍登程口占诗句“赴戍登程口占”描绘了作者即将踏上戍楼征程的情景。
赴戍,意味着作者即将远赴边疆守卫国家;登程,意味着离别之际启程;口占,意味着即兴创作。
这一句诗展示了作者在国家危难之际,毫无畏惧地投身保卫国家的决心。
2.示家人诗句“示家人”表明这首诗是作者离别之际,为家人所作。
作者通过这首诗,向家人表达了自己的思念之情以及坚定的爱国信念。
三、诗句意义探讨1.个人情感抒发在这首诗中,作者表达了对家人的深深思念。
他即将踏上戍楼征程,离别之际,对家人的牵挂之情溢于言表。
2.家庭责任与担当作者身为一家之主,有责任保卫国家,同时也要照顾家人。
在这首诗中,作者展示了家庭责任与担当的一面。
3.爱国情怀表达在国家危难之际,作者毫不犹豫地投身戍楼,保卫国家。
这首诗展示了作者坚定的爱国情怀。
四、总结与评价1.对后世的影响陆游的这首诗,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传递了作者坚定的爱国信念和家庭责任,为后世树立了榜样。
2.作品价值与意义《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这首诗,展示了作者在国家危难之际,毫不犹豫地投身保卫国家的决心。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原文、翻译与赏析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原文、翻译及赏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清代:林则徐出门一笑莫心哀,浩荡襟怀到处开。
时事难从无过立,达官非自有生来。
风涛回首空三岛,尘壤从头数九垓。
休信儿童轻薄语,嗤他赵老送灯台。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327爱国,励志译文及注释译文我离家外出去远行,无论到哪里,都会敞开宽阔的胸怀。
我们要乐观旷达,心里不要难受悲哀。
世上的大事、国家的大事,是很难从没有过错中成功的,就连高官达贵也不是天生得来。
回想广东那轰轰烈烈的禁烟抗英,我蔑视英国侵略者。
从今以后,我将游历祖国大地,观察形势,数历山展开阅读全文∨译文及注释译文我离家外出去远行,无论到哪里,都会敞开宽阔的胸怀。
我们要乐观旷达,心里不要难受悲哀。
世上的大事、国家的大事,是很难从没有过错中成功的,就连高官达贵也不是天生得来。
回想广东那轰轰烈烈的禁烟抗英,我蔑视英国侵略者。
从今以后,我将游历祖国大地,观察形势,数历山川。
不要理会那般人幸灾乐祸、冷嘲热讽,鄙弃那些“赵老送灯台”之类的混话。
我能力低微而肩负重任,早已感到精疲力尽。
一再担当重任,以我衰老之躯,平庸之才,是定然不能支撑了。
如果对国家有利,我将不顾生死。
难道能因为有祸就躲避、有福就上前迎受吗?我被流放伊犁,正是君恩高厚。
我还是退隐不仕,当一名成卒适宜。
我开着玩笑,同老妻谈起《东坡志林》所记宋真宗召对杨朴和苏东坡赴诏狱的故事,说你不妨吟诵一下“这回断送老头皮”那首诗来为我送行。
注释①立:成。
②三岛:指英伦三岛,即英国的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
此旬回顾抗英经历,足见英国无人。
③九垓(gāi)。
九州,天下,这句可能是用古神话中竖亥自东极步行至西极的故事(见《山海经·海外东经》),表示自己将风尘仆仆地走遍各地观察形势。
④儿童:指幼稚无知的人,代指对林则徐被贬幸灾乐祸的人。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赏析
赴戍登程⼝占⽰家⼈⼆⾸赏析 《赴戍登程⼝占⽰家⼈》作于清道光⼆⼗⼆年(1842年)共两⾸,其⼆最为著名。
下⾯是爱汇⽹店铺给⼤家整理的赴戍登程⼝占⽰家⼈⼆⾸赏析,供⼤家参阅! 赴戍登程⼝占⽰家⼈⼆⾸原⽂赏析 清代:林则徐 出门⼀笑莫⼼哀,浩荡襟怀到处开。
时事难从⽆过⽴,达官⾮⾃有⽣来。
风涛回⾸空三岛,尘壤从头数九垓。
休信⼉童轻薄语,嗤他赵⽼送灯台。
⼒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
苟利国家⽣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妻谈故事,试吟断送⽼头⽪。
赴戍登程⼝占⽰家⼈⼆⾸赏析译⽂及注释 佚名 译⽂ 我离家外出去远⾏,⽆论到哪⾥,都会敞开宽阔的胸怀。
我们要乐观旷达,⼼⾥不要难受悲哀。
世上的⼤事、国家的⼤事,是很难从没有过错中成功的,就连⾼官达贵也不是天⽣得来。
回想⼴东那轰轰烈烈的禁烟抗英,我蔑视英国侵略者。
从今以后,我将游历祖国⼤地,观察形势,数历⼭川。
不要理会那般⼈幸灾乐祸、冷嘲热讽,鄙弃那些“赵⽼送灯台”之类的混话。
我能⼒低微⽽肩负重任,早已感到精疲⼒尽。
⼀再担当重任,以我衰⽼之躯,平庸之才,是定然不能⽀撑了。
如果对国家有利,我将不顾⽣死。
难道能因为有祸就躲避、有福就上前迎受吗? 我被流放伊犁,正是君恩⾼厚。
我还是退隐不仕,当⼀名成卒适宜。
我开着玩笑,同⽼妻谈起《东坡志林》所记宋真宗召对杨朴和苏东坡赴诏狱的故事,说你不妨吟诵⼀下“这回断送⽼头⽪”那⾸诗来为我送⾏。
注释 ①⽴:成。
②三岛:指英伦三岛,即英国的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
此旬回顾抗英经历,⾜见英国⽆⼈。
③九垓(gāi)。
九州,天下,这句可能是⽤古神话中竖亥⾃东极步⾏⾄西极的故事(见《⼭海经·海外东经》),表⽰⾃⼰将风尘仆仆地⾛遍各地观察形势。
④⼉童:指幼稚⽆知的⼈,代指对林则徐被贬幸灾乐祸的.⼈。
⑤赵⽼送灯台:即上句的轻薄语。
《归⽥录》:“俚谚云:‘赵⽼送灯台,⼀去更不来。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诗词赏析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诗词赏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清代:林则徐出门一笑莫心哀,浩荡襟怀到处开。
时事难从无过立,达官非自有生来。
风涛回首空三岛,尘壤从头数九垓。
休信儿童轻薄语,嗤他赵老送灯台。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译文我离家外出去远行,无论到哪里,都会敞开宽阔的胸怀。
我们要乐观旷达,心里不要难受悲哀。
世上的大事、国家的大事,是很难从没有过错中成功的,就连*达贵也不是天生得来。
回想广东那轰轰烈烈的禁烟抗英,我蔑视英国侵略者。
从今以后,我将游历祖国大地,观察形势,数历山川。
不要理会那般人幸灾乐祸、冷嘲热讽,鄙弃那些“赵老送灯台”之类的混话。
我水平低微而肩负重任,早已感到精疲力尽。
一再担当重任,以我衰老之躯,平庸之才,是定然不能支撑了。
如果对国家有利,我将不顾生死。
难道能因为有祸就躲避、有福就上前迎受吗?我被流放伊犁,正是君恩高厚。
我还是退隐不仕,当一名成卒适宜。
我开着玩笑,同老妻谈起《东坡志林》所记宋真宗召对杨朴和苏东坡赴诏狱的故事,说你不妨吟诵一下“这回断送老头皮”那首诗来为我送行。
注释立:成。
三岛:指英伦三岛,即英国的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
此旬回顾抗英经历,足见英国无人。
九垓(gāi)。
九州,天下,这句可能是用古神话中竖亥自东极步行至西极的故事(见《山海经·海外东经》),表示自己将风尘仆仆地走遍各地观察形势。
儿童:指幼稚无知的人,代指对林则徐被贬幸灾乐祸的人。
赵老送灯台:即上句的轻薄语。
衰庸:意近“衰朽”,衰老而无能,这里是自谦之词。
以:用,去做。
谪居:因有罪被遣戍远方。
养拙:犹言藏拙,有守本分、不显露自己的意思。
刚:正好。
戍卒宜:做一名戍卒为适当。
这句诗谦恭中含有愤激与不平。
山妻:对自己妻子的谦称。
故事:旧事,典故。
《百年修得同船渡: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词赏析》
百年修得同船渡: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词赏析引言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政治家和文化名人,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
他的作品涵盖了各种题材,其中《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是他晚年创作的一首词,通过对离别的感受和嘱托表达了他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本文将对这首词进行深入分析和赏析。
词的背景《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写于清朝道光十一年(1831年),当时林则徐已被贬到湖北乡间“戒备陋室”,离开了亲人和故土,踏上旷野孤独的征途。
在这样的背景下,林则徐写下了这首词,表达自己对远方亲人深深的思恋之情。
词的结构与风格《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为七绝体制作,共计四句十六字。
整首词简洁明快,含蓄而深情。
林则徐以鲜明的笔触勾勒出他与家人分离之时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家人的嘱托描绘,将内心情感与外界困境相融合。
词的赏析1.第一句:“家事盼程归,提携无旅闷。
”这句表达了对远方家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作者怀着希望重返故土的愿望。
2.第二句:“芳时欢遇晚,行路恨长论。
”这句传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和幸福生活的怀念,同时也反映了他在漫长旅途中对时间流逝的焦虑。
3.第三句:“不让知音难,归期已见微。
”这句词语简洁明了地表达了作者希望能有知音相伴,并且意味着他已经预见到回归的难度。
4.第四句:“分手衔尽恨,犹胜无处窥。
”最后一句凭借独特的形象描写强调了分别之苦,并且表达了对于未来未知命运的担忧。
结束语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这首词既是林则徐对离别之痛的倾诉,也是他对家人的期望和嘱托。
在距离家人遥远的戍边,作者用简练而有力的文字表达了亲情和乡愁,在行文中流露出强烈的感情共鸣。
这首词通过真挚地写作方式和深入人心的感受,让读者能够感同身受地理解并体会到作者内心世界中的思乡之痛和牵挂之情。
注:以上内容仅为个人撰写,如需详细资料可以进一步参考相关主题的权威文献或进行额外研究。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诗句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诗句(原创版)目录一、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诗句的背景和作者介绍二、诗句的内容和意境三、诗句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正文一、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诗句的背景和作者介绍《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诗句,出自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王之涣,字永叔,唐代著名文学家,与韩愈、柳宗元并称“唐代三大家”。
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婉美著称,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诗句的内容和意境《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全文如下: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描绘了壮美的自然景色,诗人借景抒怀,表达了自己胸怀壮志的豪情。
诗句通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展现了自然景色的辽阔和壮美。
同时,诗句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寓意着诗人勇往直前、追求更高境界的信念。
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展现了他坚定的信念和奋发向前的精神风貌。
三、诗句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诗句在文学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
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诗句和独特的意境,成为了唐代诗歌的代表作之一。
诗句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为后世诗人提供了借鉴和启示,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这首诗在历史意义上也具有一定的价值。
它不仅反映了唐代国力的强盛,还展现了当时士人的精神风貌。
因此,这首诗在文学和历史两个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综上所述,《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诗句以其优美的诗句和独特的意境,展现了唐代诗人王之涣的文学才华。
这首诗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还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一诗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一诗
最近看《传奇之王》剧中的检察官唐正,自己高高在上,以为是正义的审判者,天天人民的利益不离口,时常引用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今天重读林老的诗句与博友共勉!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这首诗作于一八四二年八月,林被充军去伊犁途经西安,口占留别家人。
诗中表明了林在禁烟抗英问题上,不顾个人安危的态度,虽遭革职充军也无悔意。
赴戍:到充军的地方去。
来源:惜薪司的日志。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诗句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诗句
摘要:
一、诗句背景介绍
二、《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诗句的作者和创作背景
三、诗句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
四、诗句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正文:
一、诗句背景介绍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是我国古代著名诗人林则徐创作的一首诗。
林则徐是清朝末期的一位著名政治家和思想家,他曾担任过湖广总督、两江总督等职务,是我国近代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
这首诗是他在被贬谪新疆时,临行前向家人告别时所作。
二、《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诗句的作者和创作背景
林则徐在清朝末年担任湖广总督时,因为坚决主张严禁鸦片,遭到英国侵略者的强烈反对。
1840 年,鸦片战争爆发,林则徐被贬谪到新疆。
在离开家乡前往戍地的途中,他写下了这首《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的诗句,表达了他对家人的思念和对国家的忠诚。
三、诗句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
这首诗的意境深远,情感丰富。
诗句中,林则徐用“山一程,水一程”形容离别的遥远和艰难,用“身向榆关那畔行”表达自己离开家乡的决心和坚定。
他用“夜凉吹笛笛声愁”表达对家人的思念之情,同时又用“肠断月明红
豆生”表达对国家的忠诚和忧虑。
整首诗流畅优美,意境深远,情感丰富,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佳作。
四、诗句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这首诗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表达了林则徐对家人的深深思念,也展现了他坚定的爱国情怀。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诗词赏析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诗词赏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清代:林则徐出门一笑莫心哀,浩荡襟怀到处开。
时事难从无过立,达官非自有生来。
风涛回首空三岛,尘壤从头数九垓。
休信儿童轻薄语,嗤他赵老送灯台。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译文我离家外出去远行,无论到哪里,都会敞开宽阔的胸怀。
我们要乐观旷达,心里不要难受悲哀。
世上的大事、国家的大事,是很难从没有过错中成功的,就连*达贵也不是天生得来。
回想广东那轰轰烈烈的禁烟抗英,我蔑视英国侵略者。
从今以后,我将游历祖国大地,观察形势,数历山川。
不要理会那般人幸灾乐祸、冷嘲热讽,鄙弃那些“赵老送灯台”之类的混话。
我能力低微而肩负重任,早已感到精疲力尽。
一再担当重任,以我衰老之躯,平庸之才,是定然不能支撑了。
如果对国家有利,我将不顾生死。
难道能因为有祸就躲避、有福就上前迎受吗?我被流放伊犁,正是君恩高厚。
我还是退隐不仕,当一名成卒适宜。
我开着玩笑,同老妻谈起《东坡志林》所记宋真宗召对杨朴和苏东坡赴诏狱的故事,说你不妨吟诵一下“这回断送老头皮”那首诗来为我送行。
注释立:成。
三岛:指英伦三岛,即英国的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
此旬回顾抗英经历,足见英国无人。
九垓(gāi)。
九州,天下,这句可能是用古神话中竖亥自东极步行至西极的故事(见《山海经·海外东经》),表示自己将风尘仆仆地走遍各地观察形势。
儿童:指幼稚无知的人,代指对林则徐被贬幸灾乐祸的人。
赵老送灯台:即上句的轻薄语。
衰庸:意近“衰朽”,衰老而无能,这里是自谦之词。
以:用,去做。
谪居:因有罪被遣戍远方。
养拙:犹言藏拙,有守本分、不显露自己的意思。
刚:正好。
戍卒宜:做一名戍卒为适当。
这句诗谦恭中含有愤激与不平。
山妻:对自己妻子的谦称。
故事:旧事,典故。
其二赏析首联是说:我以微薄的力量为国担当重任,早已感到疲惫。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原文: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清代:林则徐出门一笑莫心哀,浩荡襟怀到处开。
时事难从无过立,达官非自有生来。
风涛回首空三岛,尘壤从头数九垓。
休信儿童轻薄语,嗤他赵老送灯台。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译文:出门一笑莫心哀,浩荡襟怀到处开。
我离家外出去远行,无论到哪里,都会敞开宽阔的胸怀。
我们要乐观旷达,心里不要难受悲哀。
时事难从无过立,达官非自有生来。
世上的大事、国家的大事,是很难从没有过错中成功的,就连高官达贵也不是天生得来。
风涛回首空三岛,尘壤从头数九垓。
回想广东那轰轰烈烈的禁烟抗英,我蔑视英国侵略者。
从今以后,我将游历祖国大地,观察形势,数历山川。
休信儿童轻薄语,嗤他赵老送灯台。
不要理会那般人幸灾乐祸、冷嘲热讽,鄙弃那些“赵老送灯台”之类的混话。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我能力低微而肩负重任,早已感到精疲力尽。
一再担当重任,以我衰老之躯,平庸之才,是定然不能支撑了。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如果对国家有利,我可以不顾生死。
岂能因祸而逃避,见福就趋附呢?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我被流放伊犁,正是君恩高厚。
我还是退隐不仕,当一名成卒适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我开着玩笑,同老妻谈起《东坡志林》所记宋真宗召对杨朴和苏东坡赴诏狱的故事,说你不妨吟诵一下“这回断送老头皮”那首诗来为我送行。
注释:出门一笑莫心哀,浩荡襟(jīn)怀到处开。
时事难从无过立,达官非自有生来。
立:成。
风涛回首空三岛,尘壤(rǎng)从头数九垓(gāi)。
三岛:指英伦三岛,即英国的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
此旬回顾抗英经历,足见英国无人。
九垓(gāi)。
九州,天下,表示自己将风尘仆仆地走遍各地观察形势。
休信儿童轻薄语,嗤(chī)他赵老送灯台。
儿童:指幼稚无知的人,代指对林则徐被贬幸灾乐祸的人。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赏析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赏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赏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作于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共两首,其二最为著名。
下面是爱汇网店铺给大家整理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赏析,供大家参阅!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原文赏析清代:林则徐出门一笑莫心哀,浩荡襟怀到处开。
时事难从无过立,达官非自有生来。
风涛回首空三岛,尘壤从头数九垓。
休信儿童轻薄语,嗤他赵老送灯台。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赏析译文及注释佚名译文我离家外出去远行,无论到哪里,都会敞开宽阔的胸怀。
我们要乐观旷达,心里不要难受悲哀。
世上的大事、国家的大事,是很难从没有过错中成功的,就连高官达贵也不是天生得来。
回想广东那轰轰烈烈的禁烟抗英,我蔑视英国侵略者。
从今以后,我将游历祖国大地,观察形势,数历山川。
不要理会那般人幸灾乐祸、冷嘲热讽,鄙弃那些“赵老送灯台”之类的混话。
我能力低微而肩负重任,早已感到精疲力尽。
一再担当重任,以我衰老之躯,平庸之才,是定然不能支撑了。
如果对国家有利,我将不顾生死。
难道能因为有祸就躲避、有福就上前迎受吗?我被流放伊犁,正是君恩高厚。
我还是退隐不仕,当一名成卒适宜。
我开着玩笑,同老妻谈起《东坡志林》所记宋真宗召对杨朴和苏东坡赴诏狱的故事,说你不妨吟诵一下“这回断送老头皮”那首诗来为我送行。
注释①立:成。
②三岛:指英伦三岛,即英国的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
此旬回顾抗英经历,足见英国无人。
③九垓(gāi)。
九州,天下,这句可能是用古神话中竖亥自东极步行至西极的故事(见《山海经·海外东经》),表示自己将风尘仆仆地走遍各地观察形势。
④儿童:指幼稚无知的人,代指对林则徐被贬幸灾乐祸的.人。
⑤赵老送灯台:即上句的轻薄语。
《归田录》:“俚谚云:‘赵老送灯台,一去更不来。
’当时清廷中的投降派诅咒林则徐。
林则徐的爱国诗词《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鉴赏
林则徐的爱国诗词《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鉴赏《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清代:林则徐出门一笑莫心哀,浩荡襟怀到处开。
时事难从无过立,达官非自有生来。
风涛回首空三岛,尘壤从头数九垓。
休信儿童轻薄语,嗤他赵老送灯台。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译文我离家外出去远行,无论到哪里,都会放开宽敞的胸怀。
我们要乐观旷达,心里不要难受悲哀。
世上的大事、国家的大事,是很难从没有过错中成功的,就连高官达贵也不是天生得来。
回想广东那轰轰烈烈的禁烟抗英,我蔑视英国侵略者。
从今以后,我将游历祖国大地,观看形势,数历山川。
不要理会那般人幸灾乐祸、冷嘲热讽,鄙弃那些“赵老送灯台”之类的混话。
我能力低微而肩负重任,早已感到精疲力尽。
一再担当重任,以我衰老之躯,平庸之才,是定然不能支撑了。
假如对国家有利,我将不顾生死。
难道能因为有祸就躲避、有福就上前迎受吗?我被流放伊犁,正是君恩高厚。
我还是退隐不仕,当一名成卒适宜。
我开着玩笑,同老妻谈起《东坡志林》所记宋真宗召对杨朴和苏东坡赴诏狱的故事,说你不妨吟诵一下“这回断送老头皮”那首诗来为我送行。
注释立:成。
三岛:指英伦三岛,即英国的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
此旬回顾抗英经历,足见英国无人。
九垓(gāi)。
九州,天下,这句可能是用古神话中竖亥自东极步行至西极的故事(见《山海经·海外东经》),表示自己将风尘仆仆地走遍各地观看形势。
儿童:指幼稚无知的人,代指对林则徐被贬幸灾乐祸的人。
赵老送灯台:即上句的轻薄语。
衰庸:意近“衰朽”,衰老而无能,这里是自谦之词。
以:用,去做。
谪居:因有罪被遣戍远方。
养拙:犹言藏拙,有守本分、不显露自己的意思。
刚:正好。
戍卒宜:做一名戍卒为适当。
这句诗谦恭中含有愤激与不平。
山妻:对自己妻子的谦称。
故事:旧事,典故。
赏析首联是说:我以微薄的力量为国担当重任,早已感到疲惫。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原文及赏析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原文及赏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原文及赏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出门一笑莫心哀,浩荡襟怀到处开。
时事难从无过立,达官非自有生来。
风涛回首空三岛,尘壤从头数九垓。
休信儿童轻薄语,嗤他赵老送灯台。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译文我离家外出去远行,无论到哪里,都会敞开宽阔的胸怀。
我们要乐观旷达,心里不要难受悲哀。
世上的大事、国家的大事,是很难从没有过错中成功的,就连高官达贵也不是天生得来。
回想广东那轰轰烈烈的禁烟抗英,我蔑视英国侵略者。
从今以后,我将游历祖国大地,观察形势,数历山川。
不要理会那般人幸灾乐祸、冷嘲热讽,鄙弃那些“赵老送灯台”之类的混话。
我能力低微而肩负重任,早已感到精疲力尽。
一再担当重任,以我衰老之躯,平庸之才,是定然不能支撑了。
如果对国家有利,我将不顾生死。
难道能因为有祸就躲避、有福就上前迎受吗?我被流放伊犁,正是君恩高厚。
我还是退隐不仕,当一名成卒适宜。
我开着玩笑,同老妻谈起《东坡志林》所记宋真宗召对杨朴和苏东坡赴诏狱的故事,说你不妨吟诵一下“这回断送老头皮”那首诗来为我送行。
注释①立:成。
②三岛:指英伦三岛,即英国的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
此旬回顾抗英经历,足见英国无人。
③九垓(gāi)。
九州,天下,这句可能是用古神话中竖亥自东极步行至西极的故事(见《山海经·海外东经》),表示自己将风尘仆仆地走遍各地观察形势。
④儿童:指幼稚无知的人,代指对林则徐被贬幸灾乐祸的人。
⑤赵老送灯台:即上句的轻薄语。
《归田录》:“俚谚云:‘赵老送灯台,一去更不来。
’当时清廷中的投降派诅咒林则徐。
说他被贬新疆是“赵老送灯台”,永无回来之日。
⑥衰庸:意近“衰朽”,衰老而无能,这里是自谦之词。
⑦以:用,去做。
“苟利”二句:郑国大夫子产改革军赋,受到时人的诽谤,子产日:“何害!苟利社稷,死生以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林则徐
一、题目含义:
我即将作为一名戍卒起程奔赴边疆。
临行前,我随口赋了这首诗以慰勉家人。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二、相关背景:
道光皇帝旨谕:“从重发往伊犁,效力赎罪”。
据林则徐《壬寅日记》(即《荷戈纪程》道光二十二年七月初六日,1842年8月11日)记载:“壬子。
晴。
起程,携彝、枢两儿同行,舟儿亦送往前途。
己刻出西安城。
自将军、院、司、道、府以及州县营员送于郊者三十余人。
”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三、情景导入:
2003年3月18日上午,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
新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这里举行记者招待会。
当温总理说道:“在我当选总理以后,我心里总默念着两句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这就是我今后的工作态度。
”会场上响起了暴风雨般的经久不息的掌声。
四、内容述评:
这首诗写于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八月。
由于投降派的陷害和清王朝的卖国求安政策,林则徐被革职后不久又遣戍伊犁。
启程前,作者口占两首诗与家人告别,这是其中一首。
诗是作者送给家人的,面对自己官场遭遇,林氏一家的心情是可以想象的。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因此,作者一上来就从自己身体衰老、精力不济方面来排解家人的忧思,竭尽抚慰、劝说之意。
想想自己多年来为国家大事殚思竭虑,如今年事已高,难以再当大任了,即使不被罢官也很难再支撑下去,你们又何必为我的谪居而忧伤呢?
其实,当时的林则徐才不过57岁,正是经验宏富、堪当大任之时,并没到
“齿发衰白’,眸中飞珠”的地步,这样写,足见作者用心良苦。
首联出语貌似平常,实是情思蕴厚,发自肺腑,真正达到了“淡语皆有致,浅语皆有情”的境界。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两句意在强调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只要于国有利,个人的一切又算得了什么。
其实,作者又何尝不知此去伊犁行途修远、,山险水恶,“生离”难保不成“死别”,面对骨肉亲人,又能作何言语呢?作者敞开了自己的真正内心:没有怨恨,没有忧虑,表现的是一种不甘个人得失的宽阔胸怀。
作者很喜爱自己的这两句诗,常常吟诵以之鞭策自励。
百余年来,这两句诗不知感动过多少为国尽忠的仁人志士,成了流传甚广的名句格言。
从写法上看,颔联严守律诗格式,虚实相对,整饬分明,在诗律的铁箍内,却能将人臣大义蕴含其中,写得游刃有余。
前四句为颈联的内容做了充分的铺垫,谪居、戍守自然也就顺理成章、不足为怪了。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感谢君王的厚恩吧,他未给我更重的处分,让我去做名戍卒不正合适吗?作者旷达的诗句背后掩藏着多少不愿言明的抑郁与心酸!
有人以为这两句诗暴露了他“对清王朝的盲目感恩和无限忠顺”,实足不谙情理的肤浅之论。
封建王朝,君国一体,在朝臣的心中忠君就是爱国,君名臣节的思想根深蒂固,作者将道光帝看作是满清帝国的政治代表,“君”就是“政权”,就是国家。
当然,作者的“忠君”并不是汲汲于个人名利的贪婪之徒所表现的“愚忠”。
他的“忠”是以“利国家”为原则的。
另外,天子在封建朝臣心目中的地位,有些是生活在现代文明社会中的今人所难以想象的。
所以指责作者对道光帝“忠顺”是说不通的。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也并非是作者的真心话,只是面对亲人,悃愫自知,不能不作“含泪的微笑’’罢了。
尾联,“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作者运用典故,在肝胆欲裂之时反而要博老妻、家人一笑,这给郑重肃谨的篇章点缀了点喜剧的色彩,作者这种强颜欢笑的心思在他口占的第二首诗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出门一笑莫心哀,浩荡襟怀到处开。
”毫无疑问,作者此时的真正情感是压抑的,越是故作达观,越是让人感觉到那挥之不去的缕缕离愁。
林则徐远谪伊犁又何止万里之遥呢?但他的诗却不愠不火,寓庄于谐。
显得大气厚酲,表现了一种为国为民而无
怨无艾的浩大气度和对谪居生活的前景充满自信的乐观主义精神。
【思考与练习】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的含义
1、赴戌登程口占示家人
2、苟利国家生死以
二、简答题
说说温家宝总理用诗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表明了怎样的工作态度。
三、林则徐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这首诗在语言艺术方面颇具特色,试加以赏析。
四、拓展阅读题
岁暮归南山
孟浩然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注释】
(1)阙:古代皇宫大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泛指帝王的住所。
(2)敝庐:破旧的草庐。
(3)青阳:春天。
借助注释,将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译成现代诗。
【参考答案】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的含义
1、口占:不起草稿,随口吟诵而出的诗。
2、以:用,去做。
二、答:这种工作态度包含了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一)匆匆国事,日理万机。
只要是为国家求昌盛,为人民谋福祉,再苦再累也在所不惜。
表现了温总理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主人翁的工作态度。
(二)殚精竭虑,鞠躬尽瘁。
只要是为国家求昌盛,为人民谋福祉,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
表现了温总理不畏艰险、不顾个人得失的顽强拼搏的工作态度。
三、答:这首诗饱含愤怒与不平,但却写得含蓄蕴藉,委婉得体:遭遇“谪居”,却感谢“君恩”,是含泪的苦笑;本是“戍卒”,却自诩为“养拙”,是典型的“阿Q式”的自我解嘲。
心有怨气,不敢发牢骚;满腔怒火,不敢置一词。
诗人不仅不敢发牢骚,反而要感谢皇恩浩荡,愉快赴戍。
诗人的灵魂在煎熬,内心在滴血。
在貌似谦卑诗句中,深蕴着作者敏锐而深邃的思考;在表面幽默诙谐的调侃中,潜伏着作者无奈而愤怒的情感激流。
四、译诗
岁暮归南山
孟浩然
我已停止在宫廷北门请求谒见,
归隐到南山中我那破旧的草庐。
因为我缺少才干方被明主遗弃,
由于我穷途多病故友往来渐疏。
时光流逝头上的白发催人衰老,
岁月无情新春逼迫旧岁月消除。
胸中常萦怀愁绪彻夜不能入寐,
窗前松下一片月光增加了空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