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发展的分析与研究
汽车发动机技术研究报告
一、电子技术是发动机现代化的灵魂汽油机的燃油电子喷射相比于过去采用的化油器,燃油电子喷射系统可以的燃油计量精确度上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因此,采用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的汽油机,其经济性和动力性有很大的提高,使对混合气浓度要求的三效催化转化器降低排放成为可能。
电子控制燃油喷射从单点式发展到多点式。
这使汽油机不仅在动力性上仍旧能保持其密度的特点,而且其燃油性几乎可以和柴油机相媲美.有人甚至称汽油直接喷射是汽油机的一次革命.汽油直接喷射技术已经在日本三菱、丰田和日产的一些发动机上应用。
欧洲的一些汽车公司如德国大众、法国雷诺等也在发展之中。
汽油机点火和管理系统汽油机是电火花点燃混合气的点燃式发动机。
火花的发生过去是依靠点火系统内的机械式白金断电器来完成的。
断电器在高速运转下很容易磨损并烧蚀,从而使发动机出现失火,造成动力性下降和有害排放物激增的后果。
采用电磁式或霍尔式无触点的断电器便彻底解决汽油机运转过程中动力下降的排放增加的难题,也大大地减少了发动机的维修和保养工作。
现代的高性能汽油机已经毫无例外地采用了电子控制的无触点点火系统。
汽油机的可变气门定时和升程系统发动机的气门是控制进气与换气过程的基本机构,主要的控制参数是气门定时和升程。
对应于一定的运行工况,要求的定时和升程各不相同.但一般发动机一经制造出后,气门机构的定时和升程便不能改变,这势必造成部分工况不能在最优的状态下,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品质达到最优.以日本本田思域车用发动机为例,1.5升排量、非增压的直列4缸汽油机,采用VTEC 系统后,功率由70kW提高至100kW.目前正在发展的完全电子控制的气门机构,可以取消汽油机的节气门,进气量大小完全由气门定时和升程决定。
这样可以使汽油机燃料经济性再提高一步。
柴油机的高压共轨喷射和可预喷的泵喷嘴技术柴油机的高压喷射是实现高动力性、经济性和低排放的关键。
但柴油机的工作噪声比较大一直是限制其发展的主要障碍。
燃油预喷是解决柴油机燃烧噪声的关键电子控制的高压共轨喷射和预喷的泵喷嘴技术已经可以成功解决这一难题。
中国汽车发动机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定 资 产 投 资 和 基 本 建 设 投 资 拉 动 需 求 的 特 征 .汽 车 及 其 配 套 产 品 发 动 机 也 真 正 同比 增 长% 3. 32 7
1. 57 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生 产 情 况
本月( 台
)
一
、
行 业 产 销 分 析
度 .使 得 以 各 式 汽 油机 为 主 的 轿 车 用 发
1行 业 产 能 情 况 、
动机 的需求 也同样持续 强劲。 另外 . 由于
企业经营状况 . 行业进出 I状况 。 S ] 发展模
截至2 0 年7 . 内汽车发 动机 总 国家 发 布 自主 品 牌 汽 车 政 策 导 向 和 整 车 06 月 国
本 期 累 计 同期 累 计 比上 月增 ( ) 台 3389 6 38
90 3 1 67
进入消 费市场 阶段
在 所 统 计 的7 多 家 企 业 中 .截 至 7 0
( ) 台 2 16 2 7 73
70 2 906
长% — . 62 7
40 . 7
汽车 发 动 机 总 计 4 4 4 40 2
I -2(年I7 06 月 }
35 】 【0000 : ; 0000【0 】 250 】) ((00
1 0  ̄一月 20'I7 5 q
车股 份有限 公司 、 庆铃汽车 ( 集团) 公 有限
司十家企业 。 产量 占全行业 的2 .6 其 3 %。 4 中 累 计 生 产 超 过 1 万 台 的 企 业 为 广 西 玉 0 柴机 器股份有限公 司、 东风汽车 公司 、 昆
.
车辆动力系统的优化设计与实验研究
车辆动力系统的优化设计与实验研究在当今社会,车辆作为人们出行和运输的重要工具,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用户的体验和经济效益。
而车辆动力系统作为车辆的核心部分,对于车辆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能等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对车辆动力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和实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车辆动力系统主要由发动机、变速器、传动轴、驱动桥等部件组成。
发动机作为动力源,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车辆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传统的燃油发动机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排放,对环境造成污染。
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新能源动力系统,如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在车辆动力系统的优化设计中,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发动机的优化。
通过改进发动机的进气系统、燃油喷射系统和燃烧过程,可以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效率和功率输出。
例如,采用涡轮增压技术可以增加进气量,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能;采用缸内直喷技术可以使燃油更加均匀地喷射到气缸内,提高燃烧效率。
此外,优化发动机的配气机构和气门正时系统,也可以改善发动机的换气过程,提高发动机的性能。
变速器是车辆动力系统中的另一个重要部件,其作用是根据车辆的行驶工况,将发动机的动力合理地传递到驱动轮上。
对于手动变速器,通过优化齿轮比和换挡策略,可以提高换挡的平顺性和动力传递效率。
对于自动变速器,采用先进的控制策略和换挡逻辑,可以实现更加快速和平顺的换挡过程。
此外,无级变速器(CVT)由于其连续可变的传动比,可以使发动机始终工作在最佳工况点,从而提高车辆的燃油经济性。
除了发动机和变速器的优化,传动轴和驱动桥的设计也对车辆动力系统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合理设计传动轴的长度、直径和材料,可以减少传动过程中的能量损失;优化驱动桥的齿轮传动比和差速器结构,可以提高车辆的驱动力和通过性能。
在进行车辆动力系统的优化设计后,还需要进行实验研究来验证设计的效果。
实验研究通常包括台架实验和道路实验。
台架实验可以在实验室环境下对发动机、变速器等部件进行单独测试,获取其性能参数和工作特性。
发动机毕业论文
发动机毕业论文发动机毕业论文引言:发动机是现代交通工具的核心部件,其性能和可靠性直接影响着整个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作为一名毕业生,我选择了发动机作为我的毕业论文的研究对象。
通过对发动机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我希望能够为未来的汽车工程师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和启示。
一、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发动机是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在论文的第一部分,我将详细介绍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和工作过程。
首先,我将解释燃烧室中的燃烧过程,包括燃料的混合和点火过程。
然后,我将讨论气缸压缩和爆发力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最后,我将介绍发动机的排气过程和废气处理技术。
二、发动机的性能参数在论文的第二部分,我将重点研究发动机的性能参数。
这些参数包括功率、扭矩、燃油效率等。
我将介绍如何测量和计算这些参数,并分析它们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此外,我还将讨论如何通过改变发动机的设计和调整参数来提高其性能。
三、发动机的材料和制造工艺发动机的材料和制造工艺对其性能和可靠性有着重要影响。
在论文的第三部分,我将研究不同材料在发动机中的应用,并分析其优缺点。
我还将介绍发动机的制造工艺,包括铸造、锻造和加工等。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研究,我希望能够为未来的发动机设计和制造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
四、发动机的故障诊断和维修发动机的故障诊断和维修是汽车维修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论文的第四部分,我将研究不同类型的发动机故障,并介绍常用的故障诊断方法。
我还将讨论发动机维修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研究,我希望能够为未来的汽车维修技术人员提供一些实用的指导。
五、发动机的发展趋势和挑战发动机技术一直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在论文的最后一部分,我将展望未来发动机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
我将讨论新能源发动机、智能化技术和环保要求对发动机技术的影响。
同时,我还将探讨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和提高发动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结论:通过对发动机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我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性能参数、材料和制造工艺、故障诊断和维修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汽车发动机曲轴动力学特性研究
汽车发动机曲轴动力学特性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汽车作为交通工具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而汽车发动机作为汽车的核心部件,对于整个车辆的性能和使用寿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其中,曲轴动力学特性是发动机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曲轴的结构和运动形式、曲轴的平衡性以及曲轴的材料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曲轴的结构和运动形式。
曲轴通常由一根具有多个曲轴轴颈的轴杆组成。
曲轴在发动机内的旋转,把活塞的上下往复运动转化为连续的旋转运动,并通过连杆连接到汽缸内。
这样的设计使得曲轴承受着巨大的力和惯性负载。
由于曲轴的自身重量和受力状况的变化,曲轴的动力学特性成为研究的焦点。
其次,曲轴的平衡性是提高发动机性能和减少振动噪音的重要因素。
曲轴在高速旋转的情况下,由于受到间歇爆炸和活塞往复运动的影响,会产生很大的振动和噪音。
这些振动和噪音不仅会降低汽车的驾驶舒适性,还会对发动机零配件造成损坏。
因此,对曲轴进行平衡设计是十分必要的。
通过在曲轴上安装配重块,并且根据曲轴轴颈的质量和角位置来调整这些配重块的重量,可以有效地减少振动和噪音。
此外,曲轴的材料也对发动机的性能和寿命有着重要的影响。
曲轴要求具有高的强度、硬度和耐腐蚀性。
传统的曲轴材料多为钢,但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铝合金也开始被广泛应用于曲轴的制造中。
铝合金曲轴具有重量轻、刚度高、热膨胀系数低等优点,在提高发动机性能和节能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然而,因铝合金的热膨胀系数低,与轮毂接触时容易出现疲劳和损坏,因此需要在铝合金曲轴表面涂覆一层耐磨材料,来保护曲轴并提高其寿命。
总结起来,对汽车发动机曲轴动力学特性的研究对于提高发动机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曲轴的结构和运动形式的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曲轴在发动机中的作用。
平衡性的研究可以有效减少发动机的振动和噪音,提高驾驶舒适性。
而曲轴材料的选择和涂覆技术的应用则可以增加曲轴的强度和寿命,提高发动机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汽车发动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在汽车节能、环保技术开发中,性能先进、稳定、良好的发动机起着非常重要作用。
汽车质量的关键措施提升重点集中在优良的汽车发动机方面。
现如今,受到经济因素与其他各因素的功用影响,汽车与发动机的发明已经开始逐渐朝着低能耗的方向发展。
高效能、低排放发动机将成为主流。
因此,节能环保发动机将有可能成为未来发展趋势。
1汽车发动机发展现状我国发动机主要是以外资、合资品牌,由于受到历史原因的限制,我国自主发展品牌非常缓慢。
我国汽车发动机生产起步相对较晚,技术力量相对较为薄弱。
即使目前自主品牌,特别是轿车、微型车与商用车的发动机销量持续增长,在市场中占据的份额逐渐扩大,但是研发发动机的核心技术,如高压共轨技术、燃油电喷技术仍旧由国外提供,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轿车发动机从引进与合资开始。
如,一汽与德国大众、一汽与日本丰田等。
而自主品牌如吉利、华晨以及奇瑞等,都是最近十年才研发出来的,尤其是最近的5年,才进入到发展时期[1]。
从相关数据了解到,在2011年的时候,我国累计发动机销量就超过1671台,自主销量增长最快要数五菱,最小的则为北京现代。
发展至今,汽车行业发展的速度非常快,发动机销量前景非常广阔。
但是在发动机的销量中,合资品牌仍旧占据着较大分量,在市场销量份额不断创造出新高。
另外,自主品牌轿发动机销量不断提高,在资金投资与技术方面进步非常明显。
根据资料显示,2011年国内汽车销量就超过了1841万辆,特别值得关注的一项就是在2013年中国汽车产业进入相关政策退出进行调整的时候,汽车产量并没有受到调整因素的影响。
自主品牌交叉销量超过550万辆。
从实际中可以了解到,不仅销量持续增长,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发动机技术水平也在大幅度的提高。
从某种层面上来说,我国发动机制造企业江淮汽车整合全球资源,与国际知名设计公司合作,为达到低排放与油耗的目的,投入资金,成立专门的研发中心。
研发中心研究开发的新产品在节能方面处于国家领先水平。
2汽车发动机发展趋势从汽车发动机发展的现状可以了解到,相较于过去,汽车发动机已经获得长远的发展。
汽车发动机热管理系统研究与应用
汽车发动机热管理系统研究与应用一、前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汽车行业也在不断的发展创新,尤其是在汽车发动机热管理系统方面,也有了新的进展和应用。
热管理系统是指对汽车引擎工作温度进行调整和控制的一系列系统,主要用于保障发动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本文从热管理系统的概念入手,分别从热管理系统的组成、传热原理、工作原理、技术特点等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同时还探讨了热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和应用情况等相关内容。
二、热管理系统的组成汽车发动机热管理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散热系统、冷却系统和加热系统。
(一)散热系统:散热系统是指用于对发动机进行散热的一系列系统。
其中最为核心的设备是汽车散热器,其主要功能是将经过发动机散热水管内的水冷却后,流经汽车散热器内部,通过换热器的热交换作用,将水中的热量传递给大气。
这样,就能使发动机冷却而不致过热,从而保障发动机稳定工作。
(二)冷却系统:冷却系统是指用于保障水的循环和传导的一系列设备。
其主要由水泵、水套、水箱、水管等部分组成,通过循环冷却剂,使得热量不停流动,从而维持发动机最佳工作温度。
(三)加热系统:加热系统是指在低温情况下对发动机进行加热的系统,以增强发动机启动的可靠性。
其主要包括点火系统、曲轴箱内加热器等。
三、传热原理热管理系统的传热原理是通过热交换的方式,将散热水管内的冷却液与汽车空气之间进行热量交换,使得发动机的温度得以调节和控制。
热交换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分别是传导、传动和对流,其中自然对流和强制对流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两种方式。
四、工作原理将汽车发动机组成的热源与散热对象之间的热量能量移动实现调节和控制发动机的温度,是汽车发动机热管理系统的核心功能。
系统能够使发动机在整个工作过程中始终处于一个非常合适的温度范围内,从而达到提高效率、保障发动机的稳定、延长汽车寿命的目的。
五、技术特点(一)自适应控制:热管理系统具备自适应控制的功能,它能够感知到环境温度和发动机工作参数等多方面的因素,自动进行温度调节。
汽车发动机的维修技术现状与发展分析
汽车发动机的维修技术现状与发展分析发布时间:2022-12-27T08:14:55.630Z 来源:《中国教工》2022年17期作者:王丽琴[导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制造的发展程度越来越高,汽车发动机的产能也越来越大。
在这种王丽琴东莞理工学校,广东东莞 523000)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制造的发展程度越来越高,汽车发动机的产能也越来越大。
在这种发展的潮流下,汽车内部构造更新迅速,变得更加复杂,对发动机的维修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发动机是汽车的重要部件,其性能的优劣将对汽车的运行产生重要影响。
为保证汽车安全起动,必须对故障原因进行科学剖析,采用合理的处理办法。
关键词:汽车发动机;维修技术;汽车引言发动机是汽车的主要动力源,它在汽车运转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要保持汽车的良好工作状态,就必须对汽车进行科学、合理的维修,根据其工作机理进行合理、高效的维修,对汽车的各种问题进行综合的研究。
发动机的保养,对技术工人的技术要求很高,必须要有丰富的理论和专业的知识,才能正确地分析出发动机的故障。
文章综合介绍了发动机常见的维修技术,并对其发展进行分析。
1汽车发动机维修技术的发展现状1.1相关汽修知识更新速度较慢在信息技术发展和更新过程中,应用信息化技术已成为当今汽车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但是一旦出现问题,就必须要有更高的技术人才来处理。
而目前的汽车维修师们对自己的知识还没有得到及时地了解,因此对于发动机故障也是一筹莫展。
目前,如果汽车的电动液压集成控制出现故障,必须采取最先进的维修技术,而如果单纯依靠常规的维修方式,就不能很好地改善故障[1]。
而有关部门又缺乏及时的理论和实践培训,使得汽车维修的品质不能得到保障,从而促进了我国的汽修工业的发展。
1.2缺少汽车维修技术的相关制度虽然在我国的道路管理体系中已经包含了汽车的维修管理,相关政策也已经出台,但在相关的法律和法规上却并没有对汽车的维修进行全面规范。
这里面也有很多的安全问题。
中国柴油发动机市场现状及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2016年柴油发动机市场现状及2017年行业发展趋势一、发动机泵类行业概况相关报告: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汽车发动机行业市场研究预测报告》发动机是汽车及机械装备的动力系统,包括内燃机、电力发动机、涡轮轴发动机等种类,其中内燃机是应用最广泛的品种。
内燃机又分为柴油发动机与汽油发动机。
下图:2011-2017年中国内燃机市场工业产值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21世纪以来,我国内燃机工业产值总体呈现快速发展势头。
在“十三五”发展期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制造业面临新挑战。
资源和环境约束不断强化,规模扩展的粗放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内燃机工业调整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刻不容缓。
预计到2017年,中国内燃机市场产值将达5200亿元,增长率1.5%左右。
1、柴油发动机泵类行业概述(1)柴油发动机的应用领域柴油发动机早期只是应用在农业机械、拖拉机等,现代柴油机一般采用电控喷射、共轨、涡轮增压中冷等技术,在重量、噪音、烟度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达到了汽油机的水平,能够满足相关法律、法规及国际标准在排放和噪音方面日益严格的要求,在汽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柴油机按气缸数目主要分为四类,即单缸柴油机、小缸径多缸柴油机、中缸径多缸柴油机和中低速柴油机,后两类通常称为中、重型柴油发动机,为目前柴油机发展的主要方向。
目前,柴油发动机应用领域相当广泛,中重型柴油发动机主要应用在中重型卡车、专用车辆、客车、工程机械、发电机组、船舶动力、矿山机械、大型农机设备、油田钻井设备等;轻型柴油发动机主要应用在拖拉机、中小型农机、轻型卡车等。
[FS:Page](2)柴油发动机的竞争格局近十几年来,我国柴油发动机在行业整体水平上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逐渐缩小,但部分关键零部件产品仍然依靠国外提供。
2016年1-11月柴油机市场总销量达到257.8万台,累计增长10.02%。
主要的柴油机企业中,11月淮柴动力一销量43525台排名第一,同比增长达到125.68%。
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
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0 前言以汽车大众化为标志的内燃机工业在20世纪得到了迅速发展。
但随着汽车保有量急剧增加,汽车废气排放造成的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威胁着人类身心健康,破坏着生态平衡。
目前全球汽车拥有量6.5亿辆,每年排放的有害气体达7亿t,其中约有5亿t一氧化碳(CO)、1亿t碳氢化合物(HC)、0.5亿t氮氧化合物(NOx),以及0.5亿t其他有害物质。
其数量之多,危害之大已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
联合国“世界资源1998~1999”的报告指出,世界上25%的疾病和死亡是由环境污染造成的。
作为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内燃机已到了非治理不可的程度。
由越来越多的国家制订出越来越严的排放法规可见一斑。
另一方面,内燃机每年要耗费石油油品的70%以上。
而据统计,世界的石油储量约为1万亿桶(约160万亿dm3),只能够满足人类开发40年左右。
20世纪70年代的两次能源危机,使人们意识到能源形势的严峻性。
能源与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内燃机技术发展的焦点。
为此,世界各国一方面在积极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核能等),另一方面在孜孜追求新技术新原理,努力开发高效、低污染、可靠、可使用多种燃料和具有良好技术继承性的新型发动机,以适用当代的物质和技术条件。
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就是在此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新型特种内燃机。
1 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的演化历程和技术准备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是对自由活塞发动机的技术继承和发展,是现代液压技术、微电子技术和内燃机技术的综合。
它的发展从一个侧面浓缩着各相关学科尤其是发动机技术的发展史,其发展历程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阶段。
1.1 自由活塞发动机概念的产生自英国人瓦特(Watt)于1776年发明了蒸汽机,掀起了影响深远的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生产力的发展,到19世纪中叶,蒸汽机作为唯一的动力机达到了它的顶峰。
但人们从切身经验和理论分析中认识到蒸汽机的前途是有限的,它具有一系列固有缺陷:如热效率低(当时蒸汽机的效率一般只有5%~13%);结构笨重,体积大,不适应迅速发展的交通运输业的需要;操作不便,需要较长时间的预热;安全性差,经常发生锅炉爆炸事故;造价昂贵等。
发动机冷却系统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
研究意义
1
有利于提高发动机的性能和可靠性,降低发动 机的故障率,提高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2
有利于提高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减少能源消 耗和排放,对环境保护具有积极的作用。
3
有利于推动发动机冷却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为 发动机工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03
发展趋势及展望
发展趋势
01
高效性
随着环保和能源消耗的关注度增 加,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发展趋势 正朝着提高效率、降低能耗的方 向发展。例如,通过优化系统设 计,提高冷却效率,减少能源消 耗。
03
02
可靠性
智能化
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化已经成为 发动机冷却系统发展的一个重要趋 势。通过引入传感器、控制器和执 行器等智能元件,可以实现冷却系 统的自适应控制,提高发动机的性 能和燃油经济性。
参考文献4
王丽娟,张宇. 发动机冷却 系统控制策略研究[J]. 汽车 工程学报,2023,13(4): 57-68.
致谢
致谢1
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本 研究的支持。
致谢2
感谢实验室的老师和同学们 在研究过程中的指导和帮助 。
致谢3
感谢企业合作伙伴在实验设 备和资金上的支持。
致谢4
感谢评审专家和学者在论文 审稿过程中的宝贵意见和建 议。
研究建议
加强对于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基础研究,深入了解 其工作原理和性能影响因素,为新型冷却系统的 设计和开发提供理论支持。
推动发动机冷却系统制造工艺的升级和改进,提 高其性能和效率,降低制造成本和能耗。
针对高温、高负荷和高功率的发动机运行条件, 开展专项研究,开发更高效、更可靠的冷却系统 和技术。
发动机实验报告
发动机实验报告引言现代社会中,发动机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
发动机的性能直接影响着各种交通工具的运行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
因此,对发动机的研究和实验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讨论关于一次发动机实验的结果和分析。
1.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测试一台汽油发动机的性能参数,包括最大功率、最大扭矩、油耗和排放等。
通过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我们可以评估发动机的性能,并提出改进建议。
2. 实验设计本次实验选取了一台常见的四缸汽油发动机作为测试对象。
我们首先检查了发动机的主要部件和系统,确保其基本工作状态良好。
然后,我们设计了一系列实验步骤,包括不同负荷条件下的发动机转速、燃油喷射量和排气温度的测量。
最后,我们记录下每一组实验数据,并进行整理和分析。
3.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3.1 最大功率和最大扭矩在不同负荷条件下,我们测得了发动机的最大功率和最大扭矩。
通过绘制功率和转速曲线、扭矩和转速曲线,我们可以确定发动机在何种转速范围内能够提供最佳性能。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比较不同负荷条件下的功率和扭矩曲线,评估发动机的负荷适应能力和动力输出稳定性。
3.2 油耗和排放在实验中,我们记录了发动机在不同负荷条件下的燃油喷射量和油耗量,并计算了油耗率。
通过比较不同负荷下的油耗率,我们可以评估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的燃油经济性。
此外,我们还进行了有关排放物的实验测量,并通过与排放标准的比较,评估发动机的环保性能。
4. 结论与展望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4.1 发动机的最大功率和最大扭矩出现在特定转速范围内,这为发动机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4.2 发动机的负荷适应能力和动力输出稳定性较好,在不同负荷工况下的性能表现均较为稳定。
4.3 发动机在经济负荷条件下具有较高的燃油经济性,但在高负荷条件下会出现一定的油耗增加。
4.4 发动机的排放性能符合相关的排放标准,但仍有一定的改进空间。
根据以上结论,我们可以提出以下改进建议:4.5 进一步优化发动机的燃烧过程,以提高其燃油经济性和减少油耗。
我国车用发动机技术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
我国车用发动机技术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摘要】我国车用发动机技术在汽车产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对我国车用发动机技术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对策。
首先介绍了车用发动机技术的重要性,并阐明了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然后对我国车用发动机技术现状进行了深入剖析,指出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随后提出了发展对策建议,包括技术创新方向和政策支持措施。
在展望了未来发展前景,总结了本文的观点,并提出了建议和预测。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望推动我国车用发动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为汽车产业的持续增长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车用发动机技术、现状分析、问题与挑战、发展对策、技术创新、政策支持、未来发展展望、建议与预测。
1. 引言1.1 车用发动机技术的重要性车用发动机技术的重要性在当前社会中是不可忽视的。
作为汽车的心脏,发动机直接关系到车辆的性能和环保水平。
一个高效、稳定的发动机不仅可以提高汽车的动力性能,还可以降低燃油消耗和排放污染,从而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而且,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更新换代,对发动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只有不断提升发动机技术,才能满足市场对车辆性能、环保性和安全性的要求。
发动机技术还对国家的工业发展和经济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国内汽车产业的核心部件,车用发动机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和国家的汽车出口能力。
加强对车用发动机技术的研究和创新,不仅可以促进汽车产业的发展,还可以提升国家在全球汽车市场的话语权和竞争力。
车用发动机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和提高技术水平,才能确保我国汽车产业的持续发展和崛起。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车用发动机技术一直是汽车工业的核心技术之一,其在汽车性能、燃油经济性、环保性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车用发动机技术现状的深入分析,探讨我国在车用发动机领域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发展对策建议,以推动我国车用发动机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研究的目的在于全面了解我国车用发动机技术的现状,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为未来制定有效的发展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汽车发动机连杆制造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
汽车发动机连杆制造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摘要:不断提升的物质生活水平使汽车已经成为日常出行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随着人们对绿色环保节能等理念的认可程度及行车安全需求的不断提高,为汽车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汽车连杆机械作为汽车的重要构成部分,考虑到其机构组成,需对包括发动机等在内的连杆技术性的连接(包括连杆体、连杆盖、连杆轴等)及系统化的控制进行优化和完善。
关键词:汽车发动机连杆制造现状;发展趋势引言随着汽车产业中连杆制造材料逐渐向具有明显区别及优势(重要表现在在强度、重量、节能、成本投入等方面)的金属基复合型材料过渡,为顺应节能环保的现代社会发展趋势,汽车连杆制造及实际传动控制过程均需同节能绿色理念对接。
在汽车设计和制造中研究连杆制造现状及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1.连杆线加工工艺介绍1.1连杆线工艺流程简介连杆线主要由激光打刻机、粗精磨床、激光涨断装配机、多工位专机组成。
连杆毛坯件通过AM丁自动输送轨道,由上料机构先进入双端面粗磨床,之后经过多工位专机进行大小头孔铁端面和螺栓孔的加工,由专机本体的桁架机械手送至AM丁自动输送轨道。
为了达到高效率、高产能,连杆生产线将两台专机进行并行生产,以满足工艺节拍的要求。
之后进入激光涨断螺栓及铜套装配工位,然后到达精磨双端面工位。
再之后是大孔半精镗、瓦片槽加工和楔面加工。
最后一道加工工序是大小端孔精镗,由新技研专机完成,这是保证连杆大小孔精度的重要一步,对精度要求也是最严格的。
之后经过清洗和分组测量生产合格的连杆。
1.2连杆线布局及功能为了满足工艺节拍的要求,达到高效合理的产量,连杆线的合理布局很重要。
该线按照顺序控制的原理,流水布置主要由5个区域,10个工位组成。
这5个区域具体为:上料,粗磨区;粗、精镗专机区;激光涨断区;精磨、精镗区;清洗、检测区组成。
2.激光涨断技术的应用激光涨断技术是目前国际上较为先进的加工技术。
该线采用的涨断装置是由德国ALFI NG公司设计,与之前瑞士的LASAG激光设备配合使用。
车辆动力学的研究和发展
车辆动力学的研究和发展摘要:车辆动力学正在飞速发展,进行车辆动力学性能优化,必须先确定车辆动力学三要素的关系,即运行的稳定性、平稳性、安全性,建立以列车为研究对象的模型。
车辆动力学问题需要把车辆和线路视为一个整体的系统。
由于研究中需要考虑某些部件的弹性,从而导致高频动力学的发展。
本文就动力学的研究和发展,进行一系列的探讨。
关键词:车辆动力学;研究;发展汽车系统动力学是研究所有与汽车系统运动有关的学科,它涉及的范围较广。
车辆系统动力学是系统动力学的一个分支,其研究对象为车辆系统。
车辆系统动力学就是研究车辆系统特征(悬挂结构与参数、定位方式等)、外界环境输入(线路、接触网和气流等),车辆系统的响应,及其三者之间的动态相互关系;使得车辆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平稳性、安全性,并保证车辆系统的服役寿命,且降低设计、制造、运维成本。
一、车辆动力学的发展史对于车辆行驶振动分析的理论研究,最早在100年前就开始了。
但实际上,直到20世纪20年代,人们对车辆行驶中的振动问题才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到20世纪30年代,英国的Lanchester、美国的Olley、法国的Broulhiet开始了车辆独立悬架的研究,并对转向运动学和悬架运动学对车辆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慢慢出现有关转向、稳定性、悬架方面的文章。
同时,人们对轮胎侧向动力学的重要性也开始有所认识。
在之前,车辆动力学在理论和实际应用方面也都取得了很多成就。
在新车型的设计开发中,汽车制造商不仅依靠功能强大的计算机软件,更重要的是具有丰富测试经验和高超主观评价技能的工程师队伍。
在随后的20年中,车辆动力学的进展甚微。
进入20世纪50年代,可谓进入了一个车辆操纵动力学发展的“黄金时期”。
这期间建立了较为完整的车辆操纵动力学线性域(即侧向加速度约小于0.3g)理论体系。
随后有关行驶动力学的进一步发展,是在完善的测量和计算手段出现后才得以实现。
在我们对车辆动力学理解的过程中,理论和试验两方面因素均发挥了作用。
2024年汽车发动机气缸体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汽车发动机气缸体市场分析现状1. 市场概述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汽车发动机气缸体作为发动机的核心部件之一,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气缸体是发动机内部的关键部件之一,负责容纳和密封活塞运动的空间,并提供供气缸上部配件安装的接口。
2. 市场规模根据市场研究数据显示,汽车发动机气缸体市场规模逐年增长。
截止到目前为止,全球汽车发动机气缸体市场价值已经超过X亿美元,并且预计未来几年市场规模还将继续增长。
3. 市场驱动因素3.1 技术进步:随着材料和制造工艺的不断革新,汽车发动机气缸体的性能得到了大幅提升,更轻、更坚固、更耐磨,这使得汽车制造商对气缸体升级换代的需求提升。
3.2 汽车销量增长:全球汽车销量持续增长,特别是中国等新兴汽车市场的崛起,增加了气缸体的市场需求。
3.3 环保要求:对于汽车工业来说,环保问题变得日益重要。
汽车发动机气缸体的设计和制造必须符合更加严格的排放标准,这促使了气缸体技术的创新和升级。
4. 市场竞争格局目前,全球汽车发动机气缸体市场存在较为激烈的竞争。
主要竞争者包括美国、日本和欧洲的汽车制造商以及中国的制造商。
这些竞争者在技术研发、产品质量、成本控制和市场推广等方面展开竞争。
5. 市场机会与挑战5.1 市场机会: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新能源和电动汽车的兴起给气缸体市场带来了新的机会。
传统汽车气缸体的需求虽然不会消失,但对于新能源汽车和电动汽车而言,气缸体结构和材料需要重新设计和优化,这创造了新的市场机会。
5.2 市场挑战:汽车发动机气缸体在制造过程中要求高精度和高质量,同时还需要满足严格的环保要求。
制造商需要面对材料选择、工艺优化、成本控制等方面的挑战。
6. 市场发展趋势6.1 材料创新: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型材料的应用给汽车发动机气缸体市场带来了更多可能性,如铝合金、镁合金、复合材料等,这些材料具有更好的性能和轻量化的特点。
6.2 智能制造:数字化、智能化制造技术正在渗透到汽车领域,气缸体制造也将受益于智能制造技术的进步。
发动机生产发展历史论文
发动机生产发展历史论文
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发动机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世纪的中国,当时的工程师和发明家刘秉创造了最早的蒸汽发动机原型。
然而,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发动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英国工程师詹姆斯·瓦特发明了第
一台真正的蒸汽发动机,并将其应用于矿山和工厂。
瓦特的发明开创了现代发动机的先河,为工业革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后,内燃机的发明也成为了推动发动机发展的重要因素。
德国工程师尼古拉斯·奥托和卡尔·贝尔发明了第一台四冲程汽油
发动机,这一发明引领了内燃机技术的发展方向。
20世纪初,随着汽车、飞机和船舶的普及,发动机的需求量
不断增加。
为了提高发动机的性能和效率,科学家们不断进行创新和改进。
美国工程师亨利·福特的流水线生产方法使汽车
普及化,而苏联工程师谢尔盖·伊万诺维奇·莫索尔科夫设计的
火箭发动机则开创了太空探索的新时代。
如今,发动机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能源生产和军事防务等领域。
发动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将继续推动人类社会向更加先进、高效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汽车发动机缸体生态设计分析研究(一)
汽车发动机缸体生态设计分析研究(一)引言概述:汽车发动机缸体的设计在汽车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研究如何在发动机缸体设计中考虑生态因素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对汽车发动机缸体生态设计进行分析研究,旨在为汽车工程师提供对生态设计的指导和参考。
正文:一、减少原材料使用1. 采用轻量化材料:选择轻质高强度材料,如铝合金等,以减少整体重量,降低能耗。
2. 优化设计:通过优化发动机缸体结构和形状,减少材料的使用量,提高材料利用率。
二、降低能耗和排放1. 自然冷却设计:设计适当的冷却结构,提高热能回收效率,减少冷却系统对能耗的影响。
2. 混合动力技术:结合电动机等替代能源技术,减少发动机负荷,优化能源利用效率。
3. 排放控制技术:采用先进的排气净化装置,有效降低尾气排放量。
三、延长使用寿命1. 优化散热设计:通过增加散热器的面积和改进气流通道,有效降低发动机的工作温度,延长零部件寿命。
2. 强化耐腐蚀能力:选用抗腐蚀材料和涂层,在恶劣环境下保护缸体表面免受腐蚀。
四、提高制造效率1. 具备可制造性: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到制造工艺的可行性,简化加工工序,提高生产效率。
2. 智能制造技术:应用数字化和自动化技术,提高生产线的精度和效率。
五、回收利用废弃物1. 可回收材料:选用可再生和可回收材料,通过回收利用废弃缸体,降低环境影响。
2. 循环利用:设计缸体结构和组件,方便拆卸和回收,减少废弃物的生成。
总结:通过对汽车发动机缸体生态设计进行分析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减少原材料使用、降低能耗和排放、延长使用寿命、提高制造效率以及回收利用废弃物等方面的生态设计理念都能有效改善发动机缸体在汽车工程中的生态影响,促进汽车行业向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这些指导和参考将对汽车工程师在设计发动机缸体时提供重要的支持和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发动机发展的分析与研究
杨秀红吴芷红荆友录(山东交通学院
1765年英国人詹姆斯-瓦特制成了世界上第
一台实用的蒸气发动机(外燃机),即利用锅炉产
生的蒸气推动气缸中的活塞运动,首次较好地解
决了从热能到机械能的转换。
该蒸气发动机具有
效率高、重量轻等优点,并于l769年被法国军事
工程师库诺特装在木质支架上,制造成了世界上
第一辆蒸气机汽车。
1866年,德国工程师尼古拉斯-奥托成功地
研制出了“活塞式四冲程奥托内燃机”,提出了进
气、压缩、作功、排气的四冲程循环理论,即著名的
奥托循环理论。
1876年奥托制成了第一台实用的
四冲程发动机,此为单缸卧式、2.95kw煤气发动
机,压缩比为2.5左右,采用活塞曲柄连杆机构、
电火花点燃、热效率达12%~14%、转速250r/min。
奥托内燃机的出现,使人类进入一个新的内燃
机时代。
奥托作为“内燃机奠基人”载入了史册。
1885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勒与其同胞兄弟威兼
・迈巴赫研制出了世界E第一台立式汽油机“立
钟”,该发动机最初装用化油器,后改用迈巴赫式
喷雾化油器,电点火、单缸水冷、排量O.46L、功率
0.85kw、转速750r/min。
同年,卡尔・奔驰研制
出一台小型汽油机,单缸四冲程、卧式水冷、功率
0.64kw、排量0.98L、转速250r/min、最高车速
15km/h。
在内燃机的小型化、高速化方面取得显
著进展。
由此两人被誉为内燃机汽车的鼻祖。
1883年德国工程师狄塞尔在“转子式热机的
原理和结构”论文中,阐述了缸内直喷柴油机的原
理——狄塞尔发动机原理,并在1894年2月17
日试制成功第一台连续运转1min的四冲程柴油
机。
1897年,终于研制成功功率为13.5kw、热效
率高达38%的四冲程柴油机,当时被誉为“无声
发动机”。
继1889年6月9日戴姆勒的V型发动机获
得德国专利后,1898年戴姆勒又研制出第一台四
・44・114坍萝
缸直列汽油机。
同年第一辆柴油机汽车在英国诞
生。
进入20世纪,发动机的结构型式不断改进,
相继出现4缸直列、V8及2、4、6对置式发动机及
铝质活塞,喷雾式化油器和高压磁电机点火系、顶
置式配气机构、带有蜂窝状散热器的整体水箱、无
触点点火装置。
到20年代末,发动机上已普遍采
用了3滤和曲轴箱换气装置。
1957年,德国工程师汪克尔试制成第一台
DKM54型转子发动机,容积125ml,功率
21.32kw,转速17000r/m;n。
该发动机曾一度被
安装在德国纳苏汽车公司的R080车上,匹配费
力克斯s()lex双级化油器,以强劲的动力获“时代
之星”称号。
1967年,日本东洋公司购买了转子
发动机专利,并较成功地解决了密封片材料和缸
体型面镀层的配台,首次成功地把转子发动机安
装在普通汽车上。
1978年,已完全掌握转子发动
机技术的日本人在美国推出MazdaRx7跑车,成
为70年代末的畅销车。
同一时期,奔驰公司在四
冲程发动机上安装机械式汽油喷射装置,并逐渐
为轿车采用。
同年,美国本迪克斯公司电子喷嘴
首次装于克莱斯勒豪华型轿车上,于是最早的电
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问世。
1952年,德国波许公司在汽车发动机上采用
了燃油机械喷射泵系统。
1967年又制造出K型
机械式燃油喷射系统,同年,D型模拟式电子燃油
喷射系统问世,装在大众1600型轿车上,率先达
到了美国汽车排放法规要求。
1973年该公司义制
造出L型电子燃油喷射系统。
80—90年代,M、
LH、KE、MON0、M3、CAN、M5等型燃油喷射系统
相继问世。
1971年雪佛菜公司推出全铝发动机。
1982
年美国底特律公司推出第・台电喷柴油机。
1989
上‘海汽车2003.2
万方数据
“宝马"的品牌战略
唐黎标
宝马公司创建于1916年,总部设在德国慕尼黑。
它是一个生产高档轿车和摩托车的企业集团,业务遍及全世界120多个国家,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宝马公司的销售量也仍然保持r增长势头,公司连年赢利。
2001年共卖出各种型号的车辆90.5万辆。
宝马公司是一家出口导向的汽车公司,其产量的2/3出口,主要出口到高度工业化国家,如欧共体、日本和美国。
探索“一体化”的道路
一体化的政策之一是技术规则的标准化,这当然是有利无害的,问题在于市场的目标群体是否也应该“标准化”。
不管和谐统一多么重要,千百年来发展起来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的差异永远不会消亡。
由此可见,不存在什么偏好与购买力一致的所谓“欧洲消费者”。
虽然欧共体一体化的管理法案于1993年1月1日生效,但人们的个性特征不会因此而被抹平,不同民族在精神上的差异也不会因此而消除。
有鉴于此,宝马公司认为应在各个地方市场上做到人乡随俗。
为欧洲人提供得体的套装
为了满足不同地方市场的不同要求,宝马公司决定采取集中统一的品牌战略,战略的实施则依不同的国家而有所变化。
这就是所谓“品牌全球化——营销地方化”的营销战略。
这一战略形成的第一步是进行市场研究。
市场调研的任务在于决定宝马在欧洲和各地区范围里的理想定位。
为此举办了一系列的讨论,目的在于剥茧抽丝,找出各个国家的有关语言问题和可接受品牌特性。
接着设计了一个问卷,问卷的问题既包括适合所有国家的共同“核心”,也有一系列涉及各个不同国家的内容,以反映不同地方的态度与意见。
结果,任何想要为欧洲人提供得体套装的人都可以找到相应的式样,只不过,他必须根据地方习俗加以编织,根据个人爱好进行着色。
因国而异的特定期望
全欧洲一致的要求有:町靠性、安全性、质量、先进技术。
一旦这样式经过了上述基本参验,F一步就是选择适台某个国家趣味的体裁,还得将该国的气候条件一并考虑。
在荷兰,汽车的吸引力有赖于“内部品质”,如精工细琢的内部配置。
与此相反,在奥地利,汽车需要展示个人的自信,什么样的车显示出其主人是什么样的人——“车如其人”的观念在这里比其它任何国家都强。
在意大利,人们十分希望车能符合驾驶员的个人风
‰8烯☆排女¥幽幽断断幽p‰d绵出#与d砗¥#如渤勘渤幽酬标斯斛≈蛳她掣嫦¥}幽‰龆逝科*≈¥龀#‰蝴o¥如鼢幽酬绵¥}如渤蜘¥社‰≈4旆
年,本田VETc可变配气正时系统在发动机上得到应用。
20世纪末的发动机工业一方面开发了排量1L左右的微型发动机,如1998年德国大众生产的3L路波车用柴油机,排量1.12L,功率约45kw,发动机效率高达45%,采用约200MPa高压直喷蜗轮增压技术;另一方面开发排量6L以上的v12、w12、w18等跑车和豪华轿车发动机,如1996年世界汽车诞生百年之际,梅塞德斯为s级轿车开发的铝质v12缸发动机,气缸夹角60。
,3气门双火花塞分段工作,排量5.8L,功率约499.5kw,配有闭缸装置.在小负
上海汽车2003.2荷可关闭部分气缸,以节省燃油。
研究和开发高效陶瓷发动机,是当前世界各国高技术竞争的“热点”之…。
英国已制造出活塞式陶瓷发动机。
1982年,瑞典沃尔沃和联合公司共同研制开发的陶瓷燃气轮机,成功地进行了乘用车的行驶,在世界上首获成功。
德国奔驰公司研制的“2000年轿车”就是由陶瓷燃气轮机驱动的。
2014年,陶瓷发动机将被广泛应用于商业汽车领域。
跨人2l世纪,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会有更多性能优良的新型发动机不断涌现出来。
、t
万方数据
汽车发动机发展的分析与研究
作者:杨秀红, 吴芷红, 荆友录
作者单位:山东交通学院
刊名:
上海汽车
英文刊名:SHANHAI AUTO
年,卷(期):2003,""(2)
被引用次数:0次
本文链接:/Periodical_shqc200302016.aspx
授权使用:(duolaqameng),授权号:9854f390-8ab2-4ae4-90a0-9dee00dfaf07
下载时间:2010年9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