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9.1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丨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9.1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丨苏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理解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意义。
- 学会使用简单的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
- 能够运用数据整理的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动手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能力。
-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数据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数据的欲望。
-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
- 数据整理结果的分析。
2. 教学难点:- 数据整理的方法和技巧。
- 数据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意义、方法。
2. 演示法:演示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
4. 讨论法:针对数据整理结果,进行讨论分析。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数据相关知识,如统计图表。
2. 提问: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讲解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意义(5分钟)1. 讲解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定义。
2. 强调数据收集和整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三、讲解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5分钟)1. 讲解常见的收集数据的方法,如问卷调查、观察法等。
2. 讲解数据整理的方法,如分类、排序等。
四、演示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5分钟)1. 演示如何进行数据收集。
2. 演示如何进行数据整理。
五、学生实践(10分钟)1. 让学生分组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实践活动。
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
六、讨论与分析(5分钟)1.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数据整理结果。
2. 针对数据整理结果,进行讨论分析。
七、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2. 反思自己在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结合生活实际,进行一次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活动。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第1课《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第1课《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第1课《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重要性,学会用简单的工具和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并能用图表的形式来表示数据,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运算,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但是对于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重要性。
2.学会用简单的工具和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并能用图表的形式来表示数据。
3.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重要性,学会用简单的工具和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并能用图表的形式来表示数据。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用图表的形式来表示数据。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实际操作和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收集数据的工具(如调查问卷、计时器等),整理数据的工具(如表格、图表等),课件。
2.学具准备: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份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重要性。
例如:“如果你要了解我们班同学的最喜欢的科目,你会怎么进行调查?”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引出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一些实际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例子,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过程,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对数据进行整理。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个数据收集的任务,让学生分组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第1课《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第1课《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第1课《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和理解数据收集和整理的重要性,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数据,能够根据实际需要整理数据,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和技巧。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能力,能够理解和掌握一些简单的数学概念和方法。
但是,对于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也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过程,知道数据收集和整理的重要性。
2.让学生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数据,能够根据实际需要整理数据。
3.让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数据观念和数据分析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过程和方法。
2.教学难点:数据的分析和理解,数据的整理和展示。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和理解数据收集和整理的重要性。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合作中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3.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和技巧。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收集数据的工具,如问卷表、计数器等;整理数据的工具,如统计表、图表等。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等。
3.教学环境:教室布置成小组合作学习的氛围,每个小组有一台电脑,可以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如班级同学最喜欢的季节,引出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主题,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何收集数据和整理数据。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数据,让学生观察和分析数据,引导学生发现数据的特点和规律,让学生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重要性。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案
引导:每人先写出自己出生的月份,再分类整理,可以先在小组里调查,再和其他组交流。
(2)分小组调查每个月出生的人数,并把结果记录在表里。
小组讨论后汇报调查结果。
提问:想一想,可以怎样汇总全班的数据?
生:先把各组1月出生的人数相加,再……
提问:把全班汇总的结果填入表中,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根据小组记录和整理结果讨论:
(1)有多少人上学途中用的时间比你多?上学时间和你差不多的有多少人?
(2)上学途中用的时间少于20分钟的有多少人?多于40分钟的有多少人?在20-40分钟的有多少人?
(3)怎样才能知道全班同学中有多少人上学途中用的时间和你差不多?
五、回顾反思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2.每天上学用的时间可能不一样,怎样估计才比较合理?
引导:可以连续记录几天上学途中用的时间,再进行估计。
二、收集数据
1.记录每天早晨上学的出发时间和到校时间,并算出从家到学校要用的时间。连续记录5天,再和同学交流。
学生通过5天的记录估计出每天上学途中要用的时间大约是( )分钟。
三、汇总讨论
把小组里每个同学上学途中用的时间填在下表中,并按要求整理。
练习十二1课时
上学时间 1课时
第九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第1课时)
课题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1)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6~97页例题及第97~98页“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简单统计过程,认识分类整理的用处,并能按照不同的标准来整理数据。
2.到生活中去调查收集的数据,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的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
苏州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47、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说课稿
苏州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47、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47、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是苏州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的一节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利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并能够通过简单的数据分析,发现数据的规律。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体会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数据观念和统计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生活中的事物有一定的认知。
但是,他们对于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来引导他们理解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以及数据分析的重要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会数据收集和整理的重要性,培养对数据的敏感性和统计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
2.教学难点:数据分析的方法和意义。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实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教具,以及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重要性。
2.教学新课:讲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演示。
3.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总结提升:通过数据分析,引导学生发现数据的规律,体会数据分析的重要性。
5.课堂练习:布置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进行解决。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以及数据分析的步骤。
通过板书,让学生清晰地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以及数据分析的方法。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讨论的表现,以及课堂练习的成绩来进行。
通过这些评价,可以了解学生对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掌握程度,以及数据分析的能力。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的内容主要包括:利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通过、记录、整理,进一步体会中位数和平均数的意义;能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
这部分内容是对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进一步拓展,旨在让学生掌握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基本方法,以及理解中位数、平均数和众数的概念。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基础,通过前期的学习,他们能够理解并运用一些基本的方法来收集和整理数据。
但是对于中位数、平均数和众数的理解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这些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利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理解中位数、平均数和众数的概念,并能够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记录、整理数据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据观念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理解中位数、平均数和众数的概念。
2.教学难点:理解中位数、平均数和众数的意义,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入课题,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重要性。
2.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记录、整理数据,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直观演示法:利用实物或图片进行直观演示,帮助学生理解中位数、平均数和众数的概念。
4.练习法:通过适量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情境图片或实物,用于导入和展示。
2.准备问卷,让学生进行数据收集。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情境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思考:我们为什么要收集和整理数据?引入新课。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说课稿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通过对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学会利用图表来表示和描述数据,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另一部分是学习利用平均数、中位数等统计量来描述数据的特点,从而培养学生对统计量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在教材的编写上,采取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数据收集和整理的重要性。
首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过程,感受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意义;然后,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学会利用图表来表示和描述数据;最后,学习利用平均数、中位数等统计量来描述数据的特点。
二. 学情分析在教学《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第一部分的内容,对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能够运用图表来表示和描述数据。
但是在运用统计量描述数据方面,学生可能还存在一些困难,如对平均数、中位数等统计量的概念理解不深,运用不熟练。
三. 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1. 让学生掌握利用图表来表示和描述数据的方法;2. 让学生理解平均数、中位数等统计量的概念,并能够运用统计量来描述数据的特点。
四. 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利用图表来表示和描述数据;2. 理解和运用平均数、中位数等统计量。
教学难点:1. 理解和运用平均数、中位数等统计量;2. 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课件、教学卡片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方式,掌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过程,感受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意义。
2.讲解:讲解利用图表来表示和描述数据的方法,让学生掌握图表的制作和解读。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案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案第九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第1课时)第九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第2课时课题练习十二课型习题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0~101页第1~3题及“你知道吗?”教学目标1.会分类整理数据,并能按照不同的标准来整理数据,能根据整理的结果提出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2.提高学会分析数据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提高学会分析数据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难点提高学会分析数据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创新一、谈话导入,板题示标。
谈话: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地方都存在着数学,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在课堂上学到的很多知识都可以服务于生活,不信大家就来看看吧!(板书课题,口述目标)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1. 练习十二第1题(1)引导学生获取表中信息。
(2)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3)全班讨论交流,集体订正。
2. 练习二十第2题(1)引导学生明确题意,获取图中信息。
(2)独立思考后组内交流。
(3)班级汇报讨论,集体订正。
3. 练习二十第3题独立完成第1个问题后反馈交流。
三、智力冲浪,拓展提高。
1. 课本第101页你知道么?。
五、畅谈收获,全课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板书设计练习十二习题讲解课后反思第九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第4课时)课题上学时间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2~103页。
教学目标1.会用学过的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来整理自己上学时间数据,再根据这些数据解决一些问题。
2. 到生活中去调查收集自己身上的数据,加强学生收集和整理的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点会用自己收集整理的数据,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难点会用自己收集整理的数据,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
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创新一、提出问题:你每天上学途中大约要用多长时间?和同学相比,你用的时间是比较长,还是比较短?学生独立思考:1.先估计自己每天从家到学校的时间,再和同学比一比。
苏州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学设计
根据专家的建议和课堂教学实际情况,我将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改进:
30.关注数据来源,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
31.采用互动式教学法,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2.增加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提高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
33.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通过不断的教学改进,我相信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数据处理能力,使他们真正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28.在作业设计中,可以增加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数据处理能力。
29.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针对专家的建议,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我也会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有效的学习。
四、作业设计
本节课的作业设计如下:
20.请学生回家后,收集家里人的生日信息,并用的形式整理出来。
21.选择一个感兴趣的主题,例如:最喜欢的季节、最喜欢的运动等。收集相关数据,用的形式整理出来。
22.分析自己制作的,回答以下问题:
a.你的中包含了哪些信息?
b.你是如何收集和整理这些信息的?
c.你的有什么优点和不足?如何改进?
综上所述,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学会用来表示数据。在实施过程中,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不断的改进和调整,我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能够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提高他们的数据处理能力。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能力,能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并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但在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如对数据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不强,整理数据的方法不够灵活等。
苏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学)案
二、探究新知.巡回指导。
1.出示例题1情景图。
(1)提问:同学们你的生日在哪个月?
生:………
提问:我想知道全班同学中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多.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少?学生思考交流。
教学重点
1.根据一种标准分类整理。
2.掌握根据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3.让学生掌握调查和记录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1.掌握根据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2.让学生掌握调查和记录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共4课时: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1)1课时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2)1课时
教
学
目
标
1.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简单统计过程.认识分类整理的用处.并
能按照不同的标准来整理数据。
2.到生活中去调查收集的数据.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的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学会查找资料.学会与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根据一种标准分类整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难点
掌握根据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来自教学创新一、导入新课.板题示标。
1.情景导入:
提问:同学们.在课外活动中.你最喜欢参加什么活动?学生交流。
我们经常组织的活动有跳绳、踢毽子、投篮。同学们最喜欢哪一项活动?你有办法帮老师快速了解到结果吗?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案
二、探究新知,巡回指导。
1.出示98页例题情境图。
(1)思考: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
(2)提问:同学们,你的身高在正常范围吗?怎样才能了解全班同学的身高情况?
生:把自己的身高与身高标准进行对照。
生:了解全班同学最高的是多少,最矮的是多少。
生:现在小组了解每人的身高,再在全班交流。
(3)按男、女分成几个小组,调查小组里每个同学的身高,并把结果记录在表里。
五、畅谈收获,全课总结。
今天你收获了什么?
板书设计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2)
课后反思
第九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第3课时)
课题
练习十二
课型
习题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0~101页第1~3题及“你知道吗?”
教学目标
1.会分类整理数据,并能按照不同的标准来整理数据,能根据整理的结果提出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2.注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材在编写时,没有仅仅局限于简单的收集和整理,而更多地要求学生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在练习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注意拓展学生的视野。教材从更为广阔的天地里,让学生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学会查找资料,学会与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分小组调查并记录。
(4)根据学生的调查结果,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①按从矮到高的顺序,把小组同学的身高排一排。
②你们小组的同学中,最高的是多少厘米?最矮的呢?
③把你们小组同学的身高与我国正常儿童的身高标准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
(5)我们还可以讨论几个问题。
①⑵全班同学最高的多少厘米?最矮呢?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基本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学习。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例了解和掌握复式统计表的编制方法,并能够运用复式统计表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基础知识,对于新的学习内容,他们渴望通过实践来理解和掌握。
但是,对于如何将复杂的数据整理成复式统计表,并运用统计表来解决问题,可能还需要一些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编制复式统计表,并能通过复式统计表来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践,提高数据整理和分析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据的敏感性,学会用数据说话,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独立编制复式统计表,并理解其含义。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复式统计表来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践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并通过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复式统计表的样表,练习题。
2.学生准备:前置学习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基础知识。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引导学生复习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基本方法。
例如,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我们想了解一个班级男女生的人数比例,我们应该如何收集和整理数据?”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个复杂的数据集合,例如一个班级男女生的人数、身高、体重等数据。
引导学生发现,简单的统计表已经无法满足我们的需求。
我们需要一种新的统计表——复式统计表。
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尝试编制复式统计表。
教师可以给出具体的指导,例如如何将数据分成几个类别,如何表示每个类别的数据等。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第2课《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第2课《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第2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过程,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整理数据,并能通过数据得出一些初步的结论。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数据收集和整理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则有所了解。
但在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面,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以及如何通过数据进行分析。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过程,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整理数据。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数据收集和整理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对数据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整理数据。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得出一些初步的结论。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和情境教学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道具和统计图表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数据收集和整理的重要性。
2.新课导入:介绍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基本步骤。
3.实例分析: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实例中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
4.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5.总结提升:引导学生对收集和整理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初步结论。
6.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可以设计如下:数据的收集和整理1.收集数据2.整理数据3.分析数据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对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掌握情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9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9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能够运用适当的方法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整理。
(2)使学生能够根据数据整理的结果,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会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根据数据整理的结果,解决实际问题。
3. 教学准备:课件、实物投影仪、学生活动材料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统计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2. 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收集数据?(2)学生分享自己的方法,教师总结并板书: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等。
(3)教师出示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整理数据?(4)学生分享自己的方法,教师总结并板书:分类、排序、汇总等。
3. 实践应用(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主题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
(2)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和反馈。
(3)教师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指导和鼓励。
4. 总结提升(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
(2)教师强调数据收集和整理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四、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实践活动。
五、板书设计9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1. 收集数据: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等2. 整理数据:分类、排序、汇总等六、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了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
在实践应用环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展示自己的成果。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苏州2022-2023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46、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案
苏州2022-2023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46、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案一. 教材分析《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的一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基本方法,学会用图表来表示数据,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基础,他们能够通过调查、观察等方法收集数据,但对于如何整理数据、用图表表示数据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整理数据的方法,以及如何用图表来表示数据。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基本方法。
2.学会用图表来表示数据,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基本方法,学会用图表来表示数据。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图表的表示方法,以及如何运用图表进行分析。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
2.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交流能力。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情境图片和数据。
2.准备各种图表的示例。
3.准备计时器,用于记录每个环节的时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情境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知道同学们最喜欢的季节是哪一个?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2.呈现(5分钟)呈现各种图表的示例,让学生初步了解图表的种类和作用。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图表,理解图表的制作过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选择一个主题,如:最喜欢的学科、最喜爱的运动等,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在实践活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第2课《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第2课《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第2课《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主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掌握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基本方法,学会用图表来表示数据,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和统计观念。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基础,他们能够用简单的图表来表示数据。
但他们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如数据的准确性、分类方法的选择等。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分类方法的合理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基本方法。
2.让学生学会用图表来表示数据。
3.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和统计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基本方法,学会用图表来表示数据。
2.教学难点:让学生在数据处理过程中,能够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分类方法的合理性。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和实践活动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途径,掌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提高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数据收集和整理的相关材料,如调查问卷、统计图表等。
2.学生准备记录数据的笔记本和绘图工具。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生活情境,如调查班级同学最喜欢的季节,引出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让学生思考:我们如何收集和整理这些数据呢?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调查问卷,让学生填写。
完成后,教师引导学生将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并用图表来表示。
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分类方法的合理性。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实践活动。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
巩固(10分钟)教师邀请几组学生分享他们的实践活动成果,让学生在交流中巩固所学知识。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方法来收集和整理数据呢?学生可以自由讨论,提出自己的想法。
(完整)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案
三、智力冲浪,拓展提高。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高效课堂教学案
1. 课本第 101 页你知道么?。 五、畅谈收获,全课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板书设计
练习十二 习题讲解
课后反思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高效课堂教学案
第九单元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第 4 课时)
课题
上学时间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 102~ 103 页。
第九单元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 (第 1 课时)
课题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 (1)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 96~97 页例题及第 97~98 页“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1. 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简单统计过程,认识分类整理的用处, 并能按照不同的标准来整理数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畅谈收获,全课总结。
|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板书设计
练习十二
习题讲解
课后反思
&
!
.
第九单元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第4课时)
课题
上学时间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2~103页。
:
教学目标
1.会用学过的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来整理自己上学时间数据,再根据这些数据解决一些问题。
2.到生活中去调查收集自己身上的数据,加强学生收集和整理的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点
1.根据一种标准分类整理。
2.掌握根据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3.让学生掌握调查和记录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
1.掌握根据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2.让学生掌握调查和记录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共4课时:
<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1)1课时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2)1课时
(3)提问:如果要把上面的数据按季度分类,看看哪个季度出生的人数最多学生分小组讨论后汇报结果。
;
生: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
师:通过按季度分类,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讨论后总结:把数据按不同标准分类,可以得到不同的信息。
提问:如果在全校同学中调查,又该怎样做得到的结果和你们班一定相同吗
2.到生活中去调查收集的数据,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的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
二、探究新知,巡回指导。
1.出示例题1情景图。
(1)提问:同学们你的生日在哪个月
生:………
提问:我想知道全班同学中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多,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少学生思考交流。
怎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呢
2. 明确学习目标。
二、探究新知,巡回指导。
1. 出示98页例题情境图。
(1)思考: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
:
(2)提问:同学们,你的身高在正常范围吗怎样才能了解全班同学的身高情况
生:把自己的身高与身高标准进行对照。
生:了解全班同学最高的是多少,最矮的是多少。
生:现在小组了解每人的身高,再在全班交流。
(3)按男、女分成几个小组,调查小组里每个同学的身高,并把结果记录在表里。
生:不同。
师生总结:调查的对象不同,得到的结果不一定相同。
通过这次统计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师生总结收获:
…
a. 要统计的数比较多时,可以先分组统计,再汇总。
b. 把数据按不同标准分类,可以得到不同的信息。
c. 调查的对象不同,得到的结果不一定相同。
三、互评互议,小结提升。
想想做做的第1题.
分小组做游戏,并记录结果。
学生分小组调查并记录。
(4)根据学生的调查结果,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①按从矮到高的顺序,把小组同学的身高排一排。
`
②你们小组的同学中,最高的是多少厘米最矮的呢
③把你们小组同学的身高与我国正常儿童的身高标准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
(5)我们还可以讨论几个问题。
①⑵全班同学最高的多少厘米最矮呢
②全班男生身高在正常范围的有多少人女生呢
2.注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材在编写时,没有仅仅局限于简单的收集和整理,而更多地要求学生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在练习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注意拓展学生的视野。教材从更为广阔的天地里,让学生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学会查找资料,学会与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提高学会分析数据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
教学重点
提高学会分析数据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难点
提高学会分析数据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具准备
教 学 过 程
教学创新
1、!
2、谈话导入,板题示标。
谈话: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地方都存在着数学,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在课堂上学到的很多知识都可以服务于生活,不信大家就来看看吧!(板书课题,口述目标)
2.估计上学时间时,可以把记录的几个数据排一排;
3.数据经过整理后,可以获得更多有用的信息。
板书设计
上学时间
课后反思
第九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单元说明
教
学
内
容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的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根据不同的标准来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知识,并根据整理的结果,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主要包括根据不同的标准收集和整理数据,根据收集到的数据来解决问题。在单元的最后,还安排了实践活动《上学时间》。
再按不同的标准分类。
四、精当练习,适度拓展。
}
1.“想想做做”第2题。
先在小组里调查,再全班汇总。
五、畅谈收获,全课总结。
今天你收获了什么
板书设计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1)
a. 要统计的数比较多时,可以先分组统计,再汇总。
】Hale Waihona Puke b. 把数据按不同标准分类,可以得到不同的信息。
c. 调查的对象不同,得到的结果不一定相同。
教学重点
让学生掌握调查和记录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难点
让学生掌握调查和记录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具准备
教 学 过 程
;
教学创新
一、导入新课,板题示标。
1. 谈话:昨天我们学习了数据的收集与整理,那么你能根据整理的数据来解决问题么
今天先整理数据再根据整理的数据解决一些问题。(板书课题)
根据小组记录和整理结果讨论:
(1)有多少人上学途中用的时间比你多上学时间和你差不多的有多少人
(2)上学途中用的时间少于20分钟的有多少人多于40分钟的有多少人在20-40分钟的有多少人
(3)怎样才能知道全班同学中有多少人上学途中用的时间和你差不多
五、回顾反思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1.收集数据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
教
学
目
标
1.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简单统计过程,认识分类整理的用处,并
~
能按照不同的标准来整理数据。
2.到生活中去调查收集的数据,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的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学会查找资料,学会与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根据一种标准分类整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难点
掌握根据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学具准备
教 学 过 程
#
教学创新
一、导入新课,板题示标。
1.情景导入:
提问:同学们,在课外活动中,你最喜欢参加什么活动学生交流。
我们经常组织的活动有跳绳、踢毽子、投篮。同学们最喜欢哪一项活动你有办法帮老师快速了解到结果吗
教学重点
会用自己收集整理的数据,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难点
会用自己收集整理的数据,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
学具准备
教 学 过 程
教学创新
一、提出问题:
你每天上学途中大约要用多长时间和同学相比,你用的时间是比较长,还是比较短
学生独立思考:
1.先估计自己每天从家到学校的时间,再和同学比一比。
学生如果能举手回答,就听听他们的方法;如果没有人举手,就告诉学生;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一定能帮老师想到一种快速了解结果的方法。
今天我们就学习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2.出示学习目标:
%
1. 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简单统计过程,认识分类整理的用处,并能按照不同的标准来整理数据,能根据整理的结果提出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课后反思
@
第九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第2课时
。
课题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2)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8~99页的内容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认识分类整理数据,并能按照不同的标准来整理数据,能根据整理的结果提出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
2.培养学生分析数据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五、畅谈收获,全课总结。
今天你收获了什么
《
板书设计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2)
课后反思
第九单元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第3课时)
课题
'
练习十二
课型
习题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0~101页第1~3题及“你知道吗”
教学目标
1.会分类整理数据,并能按照不同的标准来整理数据,能根据整理的结果提出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练习十二1课时
上学时间 1课时
[
&
第九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第1课时)
;
课题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1)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6~97页例题及第97~98页“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简单统计过程,认识分类整理的用处,并能按照不同的标准来整理数据。
(
2.到生活中去调查收集的数据,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的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
(6)通过以上几个问题的回答,同学们发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