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合集下载

第05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05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谋幸福 开放
党 所 处 的 环 境 : 封 闭
2.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党实 现对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
发展问题既是当代世界的核心问题,也是当代中国的 核心问题。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又是世界上最大 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能否发展起来实现现代化对于中华 民族的命运和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至关重要。
什么是苏联模式?
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发展脉络 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述
毛泽东初步探索
邓小平确立
江泽民、胡锦涛进一步开拓
1、马克思关于未来新社会的设想 高度社会化的生产力 生产资料公有制 按计划自觉组织和调节生产 按需分配 消灭阶级对立和差别,国家消

自由人的联合体:“每个人的自 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高度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新人
三、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一、发展才是硬道理
1.毛泽东强调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 产力 “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 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 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 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 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 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 放生产力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总结多年来离开生产力
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把许多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并不具
有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东西当作“社会主义原则”加以固 守,把许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当 作“资本主义复辟”加以反对的历史教训,经过深邃的思 考,创造性地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了新的概括。
• 1980年5月,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
结“大跃进”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 验教训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探索,提出了 一系列重要观点 。
视 频 播 放
大 跃 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第五章.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五章.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 根本任务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 人在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 理论成果和经验教训,深刻认识社会 主义本质理论的内涵和意义,正确把 握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党执政兴国 的第一要务。
教学重点: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
义根本任务。
教学难点:先进生产力的内涵;
党怎样才能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 发展要求。
1990年底,邓小平进一步指出: “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 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 西。”构建出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雏 形。
1992年初,邓 小平在南方的谈话 中,对社会主义本 质作了完整表述: “社会主义的本质, 是解放生产力,发 展生产力,消灭剥 削,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 裕。”
毛泽东在初步探 索中提出许多重要思 想和观点, 为后来的 探索做了开创性的工 作,有着十分重要的理 论和实践价值。探索 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 建设道路,是“开始 于毛泽东,成功于邓 小平”。
(二)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 1、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时期的主 要成就
1)20世纪50 年代末60年代初, 毛泽东在总结 “大跃进”以来 的经验教训的基 础上,继续进行 探索,提出了一 系列重要观点。
对社会主义不清楚的认识,可以 简单地概括为五个字
一是“纯”
二是“统”
三是“均” 四是“快”
五是“斗”
为什么我们对什么是社会 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 根本问题仍然不能完全搞清楚 呢?
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多年来,在我们的社 会主义观念中严重存在着把马 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教条化的 倾向。
1)1957年4月到1958年夏的整 风运动
2)1958年,轻率地发动了“大 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1、“以苏为鉴”
要学会建设一个新国家,首先要从学习别人的经验开始
1、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主要是学习苏联 2、学习苏联不能代替对本国的建设道路的探索
“这在当时是完全必要的,同 时又是一个缺点,缺乏创造性,缺 乏独立自主的能力。这当然不是长 久之计” 。——毛泽东
2、《论十大关系》 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 十大关系》的讲话中,一开始 就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 方针,这就是:“要把国内外 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 会主义事业服务。”
2、人的发展:
每个人有安全感、归属感,民主法制,人权 保障,诚信友好,安定有序,人尽其材,各得其 所,发挥人的潜能、实现人的价值。
中华巨龙的腾飞
——改革开放的历程
三、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要使我们党始终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 的发展要求,始终代 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 进方向,始终代表中 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 利益。” ——江泽民
生产力 生产关系 生产目的
※ 社会主义本质分解表
经济发展 → 速度与效益统一 →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宏观
发展
社会发展 → 公平与效率统一 →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微观
人的发展 → 手段目的统一 →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三、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特点
1、突出生产力的基础地位
“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 发展。” ——邓小平
中国关于社会主义的实践
苏联“8.19”事变
老 大 哥 的 红 旗 倒 了
我们总结了几十 年搞社会主义的经验。 社会主义是什么,马 克思主义是什么,过 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 清楚。
我国社会主义在改革 开放前所经历的曲折和 失误,改革开放以来在 前进中遇到的一些困惑, 归根到底都在于对这个 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

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

必须坚持”。
第五章 第四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度 必须坚持。我们马克思主义者过去闹革 命,就是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崇高理 想而奋斗。现在我们搞经济改革,仍然 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主义的 远大理想,年轻一代尤其要懂得这一 点”。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 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 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 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
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
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
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
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
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来。
1986年9月在反复思 考什么是社会主义这 一问题时,邓小平提 出了社会主义两大原 则的概括,第一是发 展生产,第二是共同 致富,这是社会主义 本质论断的雏形。
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邓 小平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这 一重大问题做了概括:“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 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 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世界上真正进入发达资本主义 国家行列的也只有少数。
案例:海地地震
案例:中印比较
第五章 第四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2、“问题是要把什么是 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 会主义搞清楚”
第五章 第四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首先: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 第二: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也决 第三、因为长期以来我们在对这个问题 核心内容之一。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 定了首先必须在理论上搞清楚这个问题。 上的认识上存在许多混乱,不是完全清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与坚持马克思主义是 醒的。 一致的。

毛概

毛概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一、社会主义的本质(一)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突出地强调“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纠正了过去忽视生产力发展的错误观念,明确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还必须通过改革进一步解放生产力;突出地强调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性质的体现,是实行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必然结果。

突出了社会主义要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本质论,既包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问题,又包括了生产关系问题,同时以包括了社会主义要最终达到的目标,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社会主义发展过程和最终目标的统一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1.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2.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在社会有机体及其矛盾关系中,生产力是最终的决定性因素。

社会主义面临的任务很多,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压倒一切的根本任务,这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3.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要求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贯穿着的一个主要矛盾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其中落后的社会生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社会生产落后,经济上不去,国家的综合国力薄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就难以得到满足。

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在于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4.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体现。

社会主义相对于资本主义具有的优越性,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能使社会生产以资本主义所没有的速度持续发展,即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的更快更好;二是它能够兼顾效率和公平,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改善人民生活,实现共同富裕。

毛邓三 第五章 社会主义本质

毛邓三 第五章 社会主义本质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1957.2
第一,我国经济制度刚刚建立,还没 有完全建成,还不完全巩固 第二,提出两类矛盾学说 第三,提出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 针 第四,提出发展工业必须同发展农业 同时并举的方针
毛泽东社会主义矛盾学说

1.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学学说(社会主义改革的哲 学基础)
矛盾普遍存在。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充满了矛盾,正是这些 矛盾的运动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 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同其他社会形态的基本矛盾,在 性质、特点、解决方式、途径上有本质不同。
主要说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提出前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发 展过程及成果,它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第二节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主要说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提出的背景、社会主义本质的 科学内涵和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主要分析“发展才是硬道理”等重要理论命题。着重分 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对这些问题的新论述。
1990年12月
共同富裕,我们从改革 一开始讲,将来总有一天成 为中心课题。社会主义不是 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 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 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 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 个东西。
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南方的谈 话中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 的著名论断
社会主义的本质, 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
(三)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视察时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
理”的科学论断
邓小平:“只有不断发展社会
生产力,国家才能一步步富强起来,
人民生活才能一步步改善。”(《邓
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 328页。)

五.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五.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邓小平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是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
3.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
4.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
5.既始终是衡量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又是每个国家走向繁荣昌盛的两个不可缺少的飞轮的是:科学技术实力和国民教育水平
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党实现对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坚持以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一条主要经验。(4)
联系实际,论述言之有理,持之有据,酌情给1—6分。
四、论述题(15分)
1.请联系实际谈谈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高度强调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5)
6.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7.在改革中,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归根到底只能根据:
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实际要求及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实际进程来确定
8.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论断: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是因为,发展生产力是:
A.社会主义本质
C.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要求
D.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二节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我国多年来把不具有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 东西当作“社会主义原则”加以固守,把许多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当 作“资本主义复辟”加以反对,着归根结底没 有搞清“什么社会主义”,所以必须首先弄清 和回答这个问题,因此需要对社会主义进行再 认识。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无产阶 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国内主 要矛盾是人民对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同当前 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 盾。” ——1956年八大报告
第一、这一主要矛盾的提出是对斯大林关于社会矛 盾观点的重大突破,是对《论十大关系》关于社会矛盾问 题的补充。
(三)曲折发展中的理论成果
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陈云、朱德、邓 小平等在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上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观点(参见P115--116)。
(四)探索的意义
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 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正确的理论成果, 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在实践中坚持下去,甚至出现了 严重的背离但仍然具有重大的意义: 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及其所 取得的成果,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提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前提和条件,为中国共产 党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 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提供了基础。
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生产关系)
最 终 达 到 共 同 富 裕(社 会主义的目标)
1.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揭示了 社会主义与生产力的内在联系。
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这 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十分明显和突出的特 点。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 地位,是邓小平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 建设实践内在统一的基础上认识社会主义的一个 创造,也是他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这个具有更高概 括性范畴的重要原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1958年2月2日
《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提出 “全国大跃进”
1958年大跃进运动,“卫星田”的稻穗竟能托往一位小姑娘
总的来看:

党在这个阶段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走 了许多弯路,遭受了不少挫折。20年的曲 折教育了全党,为我们逐步掌握建设社会 主义的规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为中 国共产党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 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提供 了基础,推动了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实行。
消灭剥削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消灭剥削制 度,二是消灭剥削现象; 我国现在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 不能把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消灭剥削,消除 两极分化"要求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完 全做到。
“ 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改 革就算失败了。会不会产生新的 资产阶级?个别资产阶级分子可 能会出现,但不会形成一个资产 阶级。” ——邓小平
强调“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揭示了 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1、在理论上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 科学水平,为科学回答 “ 什么是社会主义 ” 提供了根本的理论支点。 从社会主义特征中,抽象出社会主义本质; 突出生产力的首要基础地位; 强调了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 系,是生产力和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 系的内在统一。
探索中有两个重要的内容

1957年2月,毛 泽东又作了《关于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 矛盾的问题》的重 要讲话。
一、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二、肃反问题
三、农业合作化问题;四、工商业者问题 五、知识分子问题;六、少数民族问题 七、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八、关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长期共存、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提

毛概第五章

毛概第五章

首先,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不是单凭人们的主观愿望可 以实现的,它需要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为其提供物质基础。
其次,消灭剥削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消灭剥削制度,二是消 灭剥削现象。社会主义革命,推翻了在整个社会占统治地位的 剥削制度,但不等于可以立即消灭社会还存在的种种剥削现象。
最后,我国现在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不能把作为社 会主义本质的 “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高标准来要求我国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完全做到。
1957年: 日本国民收入279亿美元 中国国民收入368.8亿美元
1976年: 日本国民收入4728亿美元(4.8倍) 中国国民收入985亿美元
怎样才能做到从实际出发选择社会主义 发展道路呢?
必须充分认识自己的国情和 时代变化,用发展的观点对 待马克思主义。
必须大胆借鉴外国经验,但 不能照抄照搬外国模式。
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一)发展才是硬道理, 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为什么要发展?
(二)代表中国先进生 产力的发展要求,科学 技术是第硬道理 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发展是硬道理!
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 度的必然要求 ;
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 训的深刻总结;
(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1、理论上——把我们对社会主义 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
2、实践上——为探索怎样建设社 会主义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和道路。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平均 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僵化 封闭不能发展社会主义,照搬外国做法也不能发展社 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法制也没有 社会主义;不重视物质文明搞不好社会主义,不重视 精神文明也搞不好社会主义;屈服于外国的压力、丧 失国格不是社会主义,搞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也不是 社会主义。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 展生产力的社会主义,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 有制经济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最终实 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等。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 务
首先,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社 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决定的。 其次,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在总 结我们党和其他执政党兴衰成败经验教训基础上 提炼和概括出来的。 第三,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根据 我国新的发展阶段的任务提出来的。 第四,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我们 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二、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
1、经济发展史,就是先进生产力替代、淘汰落后 生产力的历史,决定这一进程的直接原因是科学 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2、用科学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幅度地优化我国 产业结构,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将是 我国先进生产力发挥作用的重要方式。 3、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决定 性力量,未来的科技发展还将产生重大飞跃,科 学技术必将成为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三、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是中国共产党的 发展要求
发展先进生产力,是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 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在人类历史上,哪个阶级、政党或政治组织代表 了当时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它就顺应了历史 发展的趋势,代表了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掌握 了领导和推动社会变革进步的主动权。 衡量和判断一个政党是先进还是落后,其先进程 度如何,最根本的是看政党在推动社会生产力发 展中的作用。
四、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1、发展是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现实意义
(1) 是党在新世纪的庄严使命。
(2) 是党的一条宝贵历史经验。
(3) 是党实践“三个代表”要求的根本途径。
(4) 是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的关键。
(5) 是激烈国际竞争中增强国力和地位的需要。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与根本任务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与根本任务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即将基本完成、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候,毛泽东就向全党提出,要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走出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956 年4 月,在经过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毛泽东作了《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围绕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深刻论述了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

1957 年2 月,毛泽东又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建成,还不完全巩固的思想;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的学说,强调了要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特别是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提出了从全体人民出发,“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提出了发展工业必须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的工业化方针。

这些论断都为后来的探索做了开创性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2.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邓小平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013 单选)13. 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巩固社会主义制度C.提高人民生活水平D.增强综合国力答案:C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新概括,一方面强调必须集中力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指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手段和目的,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目标的统一。

它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

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十分明显和突出的特点。

第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目标,并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阐明了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五章1.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A.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背景第一。

是邓少平在对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进行深刻总结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不清楚的根源是: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化,二是对苏联模式的神圣化,三是小生产统治形成的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的影响第二,是邓小平为了推进改革开放,解除人们改革开放以来遇到的一些疑虑和困惑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目的是为了改革开放第三,是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客观要求.邓小平提出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一方面强调老祖宗不能丢,另一方面强调要根据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用新的观点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是为了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马克思的中国化B、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过程)20世纪80年代初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概念,邓少平把发展生产和增加人民收入称之为压倒一切的标准,实际上已经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内容。

------标准20世纪80年代中期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两大原则的概括“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富裕。

”这两大原则的概括可以说是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雏形。

80年代末90年代初邓少平一方面在理论上驳斥了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的观点,另一方面又强调,“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浮起来,大多数人穷,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1992年南巡讲话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这一重大问题,做了完整性总结性的理论概括:“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科学内涵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概括,一方面强调必须集中力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指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手段和目的。

(1)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本质。

是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在认真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科学地把握中国的具体国情和时代特征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

第一,从中国的具体国情看,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各方面的方针政策必须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和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对外开放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对外开放的基本方针。

重点:1、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首要本质2、“三个有利于”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关系3、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4、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在改革中不断完善和发展难点:1、社会主义的本质首先是发展生产力和解放生产力2、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直接动力。

第一节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一、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发展历程(一)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的预测1、社会主义社会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物质前提2、全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私有制3、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取代无政府的盲目生产,没有商品和货币4、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社会主义社会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到高级阶段则实行按需分配5、过渡时期只能是无产阶级专政,之后,阶级和国家逐渐消亡6、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类将获得彻底解放,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将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二)苏联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设想与实际模式1、列宁对社会主义的设想①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②最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③生产关系的特征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④政治特征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

⑵实际模式高度集权的无产阶级专政国家+ 大一统的计划经济+单纯的公有制+单纯的按劳分配。

3、50-70年代我国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和偏差(1)观念上的偏差一是把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则当作教条;二是把斯大林模式当作社会主义唯一的实践形式。

⑵主要表现:①所有制上追求纯而又纯的公有制;②按劳分配下的平均主义加等级特权分配;③高度集中的单一计划经济,忽视商品经济;④政治上在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下必须继续革命,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

4、传统社会主义观念的特点:侧重于生产关系,把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

第5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2012

第5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2012

• 香港并不是一个对移民包容的社会,甚至有的 时候觉得很势利。如果不能够说一口纯正的广 东话,往往会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到一丝轻蔑, 或者是一种疏离。但是,同一时间,只要你算 得上是香港上流社会的一员,或者是达官贵人, 那么,即便是广东话依然带着乡音,都不再成 为问题。当然,如果只会英文,却不会广东话, 那更加不是问题。 • ——闾丘露薇
1、马克思主义的一项原则就是
发展生产力
“ 马克思主义 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 …… 展生产力 社 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 发展生产力,逐步提 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 生活水平。”
“ 无产阶级将利用 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 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 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 工具集中在国家既组织成为统治阶 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 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 目前的中国虽然跳过了资本主义--这一社会发展必要的 经历阶段,但从目前来看,社会主义市场化可以看作 是另一种形式的“资本主义”,只有通过市场化来提 高物质生产资料,才能达到最后的共产主义,一家之 言。 • 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一个和谐的社会。而家庭是社会 的第一位,家庭的和睦,家人之间的互重互敬对于人 的成长至关重要。要社会和谐首先要家庭和谐,家庭 的和谐来自于家中的每个成员都能找到实现自我价值 的方式。所以我希望社会主义社会中“物尽其用,人 尽其才”。不过现在看来对于目前的中国不太可能, 僧多粥少,事情做起来不太容易。而且有人的地方就 会有矛盾更何况这么多人· · ·
在工商业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工 • 商业的主体,但是附有一定数量的个体 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简介 经营。这种个体经营是国家经营和集体经 营的补充。在生产方面,计划生产是工 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 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 的补充;在市场方面,国家市场是主体, 但附有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作 为国家市场的补充。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提出了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的学说,是我国 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在政治生活领域方面进行一 次有重大意义的探索,对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有着 长远的影响和重大的指导意义
2、“大跃进”后——“文革”前
背景:毛泽东在
总结“大跃进” 以来我国社会主 义建设经验教训 的基础上继续进 行探索,提出了 一系列重要观点。
二、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经历了曲折
“对于社会主义,我们现在有些了解,但有些 不甚了了。” “还有许多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
主要失误
任何事物本质的展开都要经历一个 过程,在我们没有到达真理性的认识之 前,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只能象“盲人摸 象”一样,停留在局部和表面。结合我 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 经验和教训,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最大 限度地避免失误和接近真理? 1、坚持科学理论指导(方向保证和指引) 2、坚持实事求是(结合实际不教条) 3、坚持群众观点(集思广益不狭隘) 4、坚持民主作风(始终允许和保持不同意 见的存在)
亚 副 总年 统 月 会 见 坦 桑 尼 “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度, 必须坚持。……但问题是什么是社会 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的经验 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 ” 1985 4 “现在的方针政策,就是对‘文化大 革命’进行总结的结果。最根本的 一条经验教训,就是要弄清楚什么 叫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怎样搞社 会主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 初步探索
在我国社会主义改
造基本完成、开始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的时候,毛泽东就 向全党提出,要探 索马克思主义同中 国实际的“第二次 结合”,走出中国 自己的社会主义建 设道路。
1、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大跃进”前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教学目的:通过本课学习,明确“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的提出过程,并通过对这一问题的实践和理论上的追问,确立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的核心内容。

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需要掌握和理解邓小平的最新概括,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价值和意义需要给予特别关注,这意味着中国未来发展的理论指南。

关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这一问题,需要明确社会主义根本任务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密切关系,没有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就不可能有正确的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提出,对于根本任务而言,既要强调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还要强调共同富裕,也为我们党以后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教学重点难点:1.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容,如何理解这一理论2. 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阐释3.社会主义本质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之间的关系教学内容:引言:形成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思考,或者说形成对“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理论的理性追问,是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进程而不断深化和拓展的。

因此,在实践层面,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历程。

教学方法:设问导入法:在授课开始,由教师设问“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通过与学生互动,点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主题,并启发学生思考这一理论具体的形成过程,而后开始本章的第一部分,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文化大革命前夕,我国开始了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毛泽东向全党提出,要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走出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这一时期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性探索,是建立在两个实践探索基础之上的。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2)社会主义社会的两类矛盾及其处理的 基本方针 • 第一,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 着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必须严格区 分和正确处理。 • 第二,提出了正确处理两类社会矛盾 的基本方针 。 • 第三,明确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 盾,已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两类矛盾
性质
解决方法
人民内部矛盾
非对抗性
3、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 学说的提出以及对党的八大路线的继续 发展
• 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 内部矛盾的问题》。创造性地提出并系统地 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 说。 • 1957年8月,毛泽东提出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 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 1958年,毛泽东提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 转到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上来。
提出了社会主义条件下要反对平均主义,重视 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的作用;
• 在社会主义占优势的条件下“可以消灭了资本 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 从哲学的高度提出了社会主义有它自身的规律; • 社会主义建设具有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 • 提出了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就无法提高; • 以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计划; • 提出了要防止和反对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 保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先进性和永不变质的 思想。
斯大林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在特殊背 景下形成的高度集中为特征的社会主义模式, 僵化地理解了马恩对未来社会主义的设想, 偏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的轨道,其特征有: 重工业优先发展; 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排斥私人经 济; 高度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管理。
毛泽东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探索
提出社会主义工 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 同时并举的方针,实 行逐步和平改造生产 资料私有制的政策获 得成功; 对人民内部的民 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 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 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 的理论;

毛概第五章《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

毛概第五章《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
我们党过去长期处于战争和激烈的阶级斗争的 环境中,对于迅速到来的新生的社会主义社会和全 国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 和科学研究,对建设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缺乏深刻 的认识,使社会主义建设在方向上出现了很大的偏 差,造成了很多不可弥补的损失。
(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偏差
1.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出现了“人 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运动等不符 合当时具体国情的实践偏差,造成了很多 不应有的损失
(6)邓子恢提出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
思考
如何认识改革开放以前党对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和 认识的曲折发展?
第一,要充分肯定改革开放前党对社会 主义建设规律探索的理论成果。
第二,要明确认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必 然要经历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有曲折是可以 理解的。
第三,不能因为党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 索过程中犯有错误就否定已经取得的成绩, 否定“文化大革命”前17年的历史。
3、坚持既反对保守又反对冒进、在综合平衡中前进的 经济建设方针;
4、提出了执政党建设问题,强调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 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加强党和群众联系。
总的来说,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是中国共产 党人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 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三、毛泽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的问题》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深化和 拓展
1958年8月,中央政治局在北戴河举行扩大 会议,正式决定当年钢产量比上年翻一番,作 出《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 这次会议把“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迅速推向高潮,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 “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的错误,严重
泛滥开来。
大跃进时期全国各地大放“高产卫星”
(3)提出反对平均主义,发展商品生产 和利用价值规律的思想。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 共同富裕
图示: 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容
提问: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
论断,为什么没有包括 "共产 党的领导"、"社会主义精神文
明"等内容呢 ?
第一,把解放和
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 主义的本质。
第二,突出强调消
灭剥削、消除两极 分化,最终达到共同 富裕。
南街村幼儿园
视 频 播 放
邓小平会见华莱士谈共同富裕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一、发展才是硬道理
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三、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视 频 播 放
《论十大关系》与探索走自己的路
中共八大
第二节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1980年5月,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
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 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 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
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第五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 根本任务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 索的理论成果 二、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
苏联模式的教训
自提 要 毛 己出 的 泽 的要 教 东 道“ 益 认 路以 是 为 苏要它 为独对 鉴立我 ”思们 探考最 索,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