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自媒体时代高职院校主体间性师生关系的建构

合集下载

浅析高职院校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浅析高职院校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浅析高职院校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高职院校是我国教育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将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和学术教育融合成为一体的重要平台,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专业技能型人才。

在高职院校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非常关键的,而构建高效、稳定、彼此尊重、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需要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第一,双方信赖。

学生需要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信任和支持,而教师也需要感受到学生诚恳的信任。

在这样一个环境下,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帮助学生解决难题,而学生则可以更加依赖教师,信任教师的决策和指导,这有助于建立更好的师生关系。

建立信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积累和维系,双方需要不断付出时间和真心。

第二,积极沟通。

在师生关系建立的过程中,积极的沟通是非常关键的,教师和学生需要充分交流,理解彼此的需求和期望。

如果教师过于强调自身的知识和方法,而不考虑学生的实际问题和疑惑,那么学生将会感到疏离和焦虑。

学生也需要给教师发声,给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如果学生缺乏对教师的沟通,那么教师将会失去对学生的了解和信任。

因此,建立高效的、以沟通为基础的师生关系,可以在双方之间建立起更加良好的互动模式。

第三,非常规的指导和帮助。

在师生关系中,教师需要在学生身上察觉到他们的需求和认识瓶颈,为学生提供非常规的指导和帮助。

这可以包括时间的灵活安排,合理的学习建议,以及帮助学生发掘出他们独特的才能和长处,培育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

这种非常规的帮助,可以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兴趣,发挥自己的最大优势,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路径。

第四,鼓励和表扬。

在高职院校师生关系中,教师应该适时地鼓励并表扬学生。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包括口头表扬、奖励和推荐,以及肯定学生的努力和成果。

这将会让学生感受到肯定和支持,对学习和未来的职业规划会更加有信心。

总之,在高职院校中,师生关系的建立是非常关键的。

通过双方的信任、沟通、非常规的指导和帮助以及鼓励和表扬,可以建立高效、稳定、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

主体间性视角下的高校师生关系的构建

主体间性视角下的高校师生关系的构建

主体间性视角下的高校师生关系的构建作者:徐霞来源:《天津教育·下》2018年第10期主体间性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统一性与相互性,其哲学思想试图解释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对立分离現象。

从超越主客体的层面建立人际关系交往方式,即强调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的交流过程,也在强调多个主体的平等性、共生性以及和谐性。

这样的思想价值理念对我国教育发展,也对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具有现实意义,进而本文进行如下分析。

主体间性对教育领域的重要意义主体间性的教育意义在于确立教育关系的平等主体,而教师与学生同时互为主体关系,因此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依靠主体间性的理论基础。

传统教育理论以学生的可塑性为基础,将学生视为客体,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重要性,而教师的主体位置突出,形成了一定的对立性。

然而主体间性,则将学生与教师视为共同存在的教学主体,以主体间共同的教育资源作为共同存在的客体,从而在平等关系下进行了双向交流以及互动,进而打破师生双方的封闭性,促进二者建立统一立场,从而消除对立关系,形成共同学习和讨论的发展共识。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发生了较大变化,人的主体地位、主体人格、主体权益受到尊重,同时平等意识与主体意识逐步增强。

学生作为自然人具备以上所有特征,个性化的独立思维意识促使学生对师生关系有了全新的认识,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完全以教育者的身份而自居,只会受到学生的疏远。

因此,构建高校师生关系应当重视学生和教师双方主体性的互动以及交流。

师生关系不仅是主体互动下的教育关系,也是心理关系与社会关系的整合,引导与交流的前提是平等和民主,其必要条件是尊重学生的话语权,在理解和倾听的过程中促进交往和对话,进而形成共享与共识的最终结果与目标。

目前我国高校师生关系的现实困境情感关系比较淡漠高校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中产生,在教学信息传递的过程中产生了沟通与交流的信息交互性。

教师传授学生知识与思想,以达教书育人的教育目标与初衷,通过自身的言谈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行为模式与习惯。

浅析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共5篇)

浅析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共5篇)

浅析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共5篇)第一篇:浅析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浅析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摘要】:师生关系在在学校人际关系中处于基础地位,对保障正常的教学活动、丰富多元师生生活、充实校园文化意义匪浅。

当今社会,互联网络日益普及并随之出现各种新媒体应用平台,学生因接受新事物能力强而迅速成为网络新媒体的主流使用群体。

新媒体对于学校尤其是师生关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然而我国目前新媒体环境下的师生关系研究却严重不足。

鉴于此,深入研究新媒体时代的师生关系对于发展完善基础教育师生关系基本理论、促进师生自我完善与发展、改革课堂教学并提高教育质量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新媒体;师生关系;构建;优势;策略一绪论师生关系作为高校中最基本、最核心的人际关系形式之一,对学校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重大影响。

我国自古以来便有“一日为师,百日为父”、“教不严、师之惰”等警训,提倡“尊师重教”、“为人师表”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在在学校人际关系中处于基础地位,对保障正常的教学活动、丰富多元师生生活、充实校园文化意义匪浅。

当今社会,互联网络日益普及并随之出现各种新媒体应用平台,学生因接受新事物能力强而迅速成为网络新媒体的主流使用群体。

新媒体对于学校尤其是师生关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然而我国目前新媒体环境下的师生关系研究却严重不足。

鉴于此,深入研究新媒体时代的师生关系对于发展完善基础教育师生关系基本理论、促进师生自我完善与发展、改革课堂教学并提高教育质量具有深远的意义。

当今社会,随着市场经济的改革,教育管理制度的改革渐人“深水区”,出现了师生关系功利、师生感情淡漠以及师生交流贫乏等诸多问题。

通过访谈调查研究,本文分析了新媒体时代师生关系的优势所在:1.在教育教学方面,师生之间的协调配合有所提升,师生双方的融洽性不断增强。

2.在情感态度方面,师生的满意度逐渐上升,师生双方的影响逐渐强化。

浅谈怎样在高职院校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浅谈怎样在高职院校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浅谈怎样在高职院校构建和谐师生关系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的重要阶段,在师生关系的构建上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发展,更能在培养行业精英的过程中发挥巨大的促进作用。

那么,如何在高职院校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呢?以下将从师生沟通、互动、关怀与支持四个方面展开浅谈。

一、师生沟通师生沟通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和基础。

良好的沟通有利于师生之间建立信任和理解,为深入交流打下坚实基础。

高职院校教师应重视与学生的沟通,主动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成长,尊重学生的意见和想法。

而学生也应积极主动地向老师求助和提问,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双方通过有效的沟通方式,可以更好地了解彼此,减少误解和分歧。

二、师生互动师生互动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手段。

通过互动,师生之间可以增进彼此的了解和认识,培养共同兴趣爱好,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高职院校教师应积极参与学生活动,与学生一起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社团活动和课外竞赛等,与学生建立更为亲近和友好的互动关系。

同时,教师还应设置开放式的交流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学术研究,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三、师生关怀师生关怀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因素之一。

关怀是一种爱和责任,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关注和呵护。

高职院校教师应多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关心学生的学习动态和心理需求。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理解学生的困惑和焦虑,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同时,教师还应积极参与学生的课外指导,提供学业和职业规划方面的指导,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

四、师生支持师生支持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保障。

师生之间的支持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增进互信和互助,为学生提供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和学术氛围。

高职院校教师应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学术研究和创新实践,提供学习资源和机会,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和突破困难。

与此同时,教师还应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潜力。

以主体间性视角构建职业教育新型师生关系

以主体间性视角构建职业教育新型师生关系

劳动者 。
1.主 体 间 性
(1)在 知识结构 上 ,职业学 校学 生基 础知识 不够 ,基 本文 化
பைடு நூலகம்
主体性危 机 ,从 而能够真正实现 职业教育师 生关系 的和谐 ,以更 素质 普遍 不及普通 学校学 生全 面 ,且 掌握 的知识庞 杂 、松 散 ,形
好 地 适 应 当前 职 业 教 育 发 展 的需 要 。
成 的是单 一线型 的低功 能知识结构 ,内部缺 乏有机联 系 ,且 知识
(二 )研 究 目的 与意 义
体系 内部 的 自我调节 和完善不尽 如人 意。
1.研 究 目 的
(2)在 能力结 构特征 上 ,职业学 校学 生实 践能力 比较 突 出 ,
通过主体问性师 生关系的探讨 ,希望可 以建构一种 新型师 适应 能力较普通学校 学生强 ,缩 短 了职业适应 能力和从理 论到
提 出新型师生关 系的构想。从 职业教 育教 师、学生特 点分析 开始,探讨新型师 生关 系。提 出民主平等下的尊师
重道 、信 息技 术 下 的互 动 合 作 、共 同成 长 下 的 自我 发 展 和 独 立 人 格 下 的 心 灵 沟 通 的 新 型 师 生 关 系。 同 时 对 职
业学校教 师、学生 以及 学校 、家庭、合作企 业和社会 等提 出建议 。
2.主体 间性新型 师生关 系
直接 反映在职业教 育活动 ,即教师与学 生的互动交 往 中。因此 ,
在主体间性 的师生关系 中 ,师生能 够真正作 为完整 的、独特
本研 究选择职业教 育师生关系进行 探究 ,并在文献 的查找 中 ,发 的个体 ,在 平等 、理解 的基础 上进行 相互交 流。 因此 ,具有 平等

浅谈高职院校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浅谈高职院校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浅谈高职院校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本文通过讨论高职院校与基础教育阶段师生关系的不同对高职院校师生关系特异性进行解析,阐述高职院校和谐师生关系对教育教学活的动顺利进行,对优良学风的促进、学生人格的影响以及对学校文化发展的推进的重要作用,深入探讨了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一些方法和途径。

标签:和谐师生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教育规模在不断扩大,教育机构也呈现出职业化、专业化的趋势。

当前高职院校也正处于高速发展和转型期,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导致师生关系的不和谐,影响了学校教育的效果。

因此,分析影响高职院校师生关系的原因,寻求良好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职院校师生关系的特异性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过程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关系。

高职院校师生关系特异性主要体现在它与基础教育阶段师生关系的不同。

这种不同表现为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比基础教育阶段的师生关系更复杂多变。

1.权利与义务关系松散。

在基础教育阶段,老师会经常在不经意间侵犯学生的个人权利,但是在职业院校里,老师侵犯学生权利的行为特别少,而且还出现了许多学生不服管的现象。

2.相互间情感交流空间小。

在基础教育阶段,老师时刻都关注着自己学生的一举一动,都会尽量在课堂上多和学生交流。

但是在大学里,尤其是职业院校,任教老师与学生一般沟通很少,缺乏充足的情感交流空间。

3.彼此精神独立空间大,依赖性较弱。

到了大学阶段,师生关系会发生颠覆性的转变,学生经常感觉到跟老师在知识层次和人生阅历方面的差距在缩小,他们甚至会用审视的眼光来评判老师。

而大学教师会把自己用独立的精神空间封闭起来,因为大学教师评职称的关键指标已经不是升学率,而是个人的学术进步。

4.教师身份被分化、细化。

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老师只分为两种:班主任和各科老师。

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而言,教师的身份被分化、细化为多种,有班主任、辅导员、公共课教师、专业课教师、选修课教师等。

对于不同的教师,学生也会采取相应不同的态度来对待。

自媒体视角下高校师生和谐关系及建构策略

自媒体视角下高校师生和谐关系及建构策略

自媒体视角下高校师生和谐关系及建构策略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自媒体平台成为了师生交流、沟通和信息传递的重要工具。

自媒体的兴起,使得信息传播更加便捷、多样化,并且降低了信息获取的门槛。

在高校的教学和管理中,自媒体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自媒体平台的崛起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问题,尤其是在高校师生关系的建构和维护方面。

本文将从自媒体视角出发,探讨高校师生和谐关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构策略。

一、高校师生和谐关系的现状自媒体的快速发展改变了高校师生之间的传统交流模式。

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学术交流平台等自媒体平台,师生可以更加便捷地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互动。

这种互联网信息传播的方式确实方便了师生之间的沟通,提高了信息的传递效率。

与此自媒体平台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

自媒体平台的虚假信息泛滥、传播速度快,使得高校师生之间的信息传递更加容易受到误导,甚至受到虚假信息的困扰。

自媒体平台的信息过载和碎片化,使得师生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更加容易分心、偏离学习和科研的主题。

自媒体传播的匿名性,往往导致一些不良信息的泛滥,对高校师生关系的建构和维护带来一定的障碍。

虽然自媒体平台为师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便捷的途径,但也给高校师生和谐关系带来了新的挑战。

面对自媒体平台带来的挑战和问题,高校需要积极采取相应的建构策略,以促进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建构。

1. 提高自媒体素养师生应提高对自媒体的素养,加强自媒体的使用和管理。

对于师生而言,应加强自媒体的正确使用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信息传播观念,提高对虚假信息的辨别能力,避免受到虚假信息的误导。

对于高校管理者而言,应建立健全自媒体管理制度,严格审核自媒体账号,加强对自媒体平台的管理和监督,规范信息传播的秩序。

2. 加强互动交流自媒体平台为师生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交流途径,高校可以充分利用自媒体平台,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

自媒体视角下高校师生和谐关系及建构策略

自媒体视角下高校师生和谐关系及建构策略

自媒体视角下高校师生和谐关系及建构策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自媒体已经成为了一种新型的传播方式,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自媒体平台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在高校师生关系的建构中,自媒体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从自媒体视角下探讨高校师生和谐关系的建构策略,并提出一些建议。

近年来,高校师生关系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学生们对于教学质量和课程设置等方面有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而教师也常常面临着学生评价和课程改进的压力。

社交媒体和自媒体的普及也给师生关系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在自媒体时代,师生之间的沟通方式和传播渠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对于高校师生关系的建构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自媒体可以作为高校师生之间沟通的重要渠道。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师生之间的交流通常是单向的,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并进行反馈。

而在自媒体时代,师生之间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个人博客等平台进行双向交流,学生可以在自媒体平台上提出问题和建议,教师可以通过自媒体平台发布课程通知和教学资源。

这种双向沟通的模式能够更好地满足师生之间的信息需求,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自媒体可以帮助高校师生建立更加平等和开放的交流氛围。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师生之间的交流通常受到一定的制约,学生往往不敢直接向教师提出问题和建议,而教师也难以及时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

在自媒体平台上,师生之间可以进行更加自由和开放的交流,学生可以直接向教师提出问题和建议,教师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学生的想法和需求。

这种平等和开放的交流氛围有利于增进师生之间的理解和信任,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自媒体可以帮助高校师生共同构建和分享知识。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知识通常是由教师单方面传授给学生,而在自媒体时代,师生之间可以通过共同的讨论和分享来构建和传播知识。

教师可以在自媒体平台上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学生也可以在自媒体平台上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通过共同的构建和分享知识,师生可以形成更加紧密的联系,促进师生之间的共同成长。

自媒体视角下高校师生和谐关系及建构策略

自媒体视角下高校师生和谐关系及建构策略

自媒体视角下高校师生和谐关系及建构策略自媒体是指通过互联网技术和社交媒体平台,个人或小团体可以自己制作、发布并传播信息的一种新型媒体形式。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自媒体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传播工具,对于高校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及建构策略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高校师生之间的关系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学术氛围以及校园文化建设。

在自媒体的时代,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为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提供了新的契机。

自媒体为师生之间搭建了更为便捷的沟通平台。

传统的师生交流主要依靠面对面的课堂教学和学术讨论。

而随着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自媒体平台的兴起,师生之间的交流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互动和交流,大大方便了师生之间的沟通。

自媒体为高校师生关系的建构提供了更多元化的途径。

在自媒体平台上,老师们可以发表自己的教学观点、学术成果、心得体会等内容,而学生们也可以通过自媒体平台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心情体会等。

这种多元化的表达方式不仅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了解与沟通,也可以丰富校园文化,促进学术交流。

自媒体可以帮助高校建立更加开放、透明的师生关系。

通过自媒体平台,师生们可以更直接地了解彼此的想法和感受,也可以更加透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这样一来,可以减少误解和矛盾,增进师生之间的信任和融洽。

虽然自媒体为高校师生和谐关系的建构提供了诸多便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自媒体的信息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一旦出现负面信息,可能会影响到师生之间的关系。

自媒体也存在信息真实性、虚假信息等问题,一些不当言论可能会对师生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高校在利用自媒体构建师生关系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建构策略。

高校应该及时回应自媒体上出现的热点话题和负面信息。

通过及时、透明地回应,可以避免谣言和负面信息在师生中蔓延,保持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

高校可以加强自媒体管理,建立完善的信息发布机制和管理制度。

浅谈怎样在高职院校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浅谈怎样在高职院校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浅谈怎样在高职院校构建和谐师生关系高职院校是中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也是培养具备实际工作技能的人才的关键地方。

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则是高职院校的重中之重。

本文将浅谈怎样在高职院校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一、建立开放的沟通渠道师生关系的构建关键在于开放的沟通渠道。

高职院校需要建立开放的沟通机制,让学生敢于表达、敢于提问、敢于反映情况。

教师应该及时回应学生的问题和反馈,让学生感到自己的声音被重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地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到兴趣和深入。

此外,教师应该借助网络和社交媒体等新媒体,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不仅可以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活跃度。

二、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良好的校园氛围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条件之一。

高职院校应该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在校园里营造轻松、融洽、团结和积极向上的氛围。

为了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学校应该注重建设文化体系,推动学校发扬传统和创新文化,丰富校园文化内容,创造出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培养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途径之一。

高职院校应该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思想品德、专业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注重人才培养的全面性,并尽量满足学生的现实需求。

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作用的人才是经过全方位磨练的。

因此,高职院校应该提供多元化的学习与发展的机会,建立多样化的职业技能培训课程,让学生在实践和学习中不断完善自己。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力量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保障,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

高职院校应该重视引进和培养具有相关专业和实务经验的优秀教师和行业专家,并注重对新教师和退休教师进行持续性培训与交流。

除了传授基础知识外,教师还应该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教学技能的提高。

通过实际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实际需求,教师可以不断地深化自己的专业知识,增强专业能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自媒体视角下高校师生和谐关系及建构策略

自媒体视角下高校师生和谐关系及建构策略

自媒体视角下高校师生和谐关系及建构策略高校师生关系一直都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因为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建立起融洽的关系,让学生更加融入校园,助力于教育教学的发展。

然而,现实中往往存在着师生之间的矛盾甚至冲突,甚至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本文从自媒体视角出发,探讨如何构建和谐的高校师生关系。

一、了解师生双方的需求和期望构建和谐的高校师生关系,首先就需要了解师生双方的需求和期望。

学生们求知欲望强烈,对知识有着强烈的渴望和好奇心,如何满足他们对知识的欲望,是高校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之一。

同时,学生们也希望在校园里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关怀,这就需要高校教师和工作人员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

而教师则应该深入了解学生们的思想和需求,寻找更好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知识的乐趣和成就感。

二、加强教育传播与交流加强教育传播与交流,是构建和谐的高校师生关系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越来越发达的今天,高校教师和学生的信息传播与交流渠道已经变得越来越多元化。

在这种趋势下,高校教师可以通过建立个人微信公众号、开设博客等方式,与学生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加顺畅和愉悦。

三、建立积极的互动与反馈机制建立积极的师生互动与反馈机制,是构建和谐高校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

高校教师应当积极关注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学生们也需要在需要帮助时主动地向老师提出问题和建议,以便教师及时解决和回应。

在师生互动与反馈机制的建立下,可以让高校师生之间更加相互了解和互动,促进和谐关系的建立。

四、加强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高校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需要建立在学生们心理健康的基础上。

在学习和生活中,学生们往往会面临很多压力和困难,而这些问题往往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因此,高校教师和工作人员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问题,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心理咨询和帮助,让学生们有更好的情绪和状态去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

自媒体视角下高校师生和谐关系及建构策略

自媒体视角下高校师生和谐关系及建构策略

自媒体视角下高校师生和谐关系及建构策略自媒体已成为当下信息传播的主要平台之一,高校教育也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

作为高校师生,如何在自媒体时代下维护和谐关系,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自媒体视角出发,探讨高校师生和谐关系及建构策略。

一、高校师生和谐关系的重要性高校师生和谐关系是高校管理和发展的基础。

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经验;为教师提供平等合作、协同共赢的机会。

然而,在自媒体时代,高校师生关系也面临诸多挑战,如师生间的私人信息泄露、意见不合等等。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维持良好的师生关系,成为了需要解决的问题。

1、建立沟通渠道高校应该建立起一条畅通的沟通渠道,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困惑,同时也要倾听学生的声音,理解他们的需求,为师生之间的合作共赢注入新的能量和动力。

在这一过程中,自媒体如微信公众号、QQ群等平台就能够起到重要作用,为双方提供了方便直接的交流通道。

2、形成尊重的教育文化高校应该强调尊重、平等的教育文化,通过各种方式来传播这种教育文化,树立大家的自信心与信任感。

当我们用尊重的态度来面对学生时,学生必然也会以相应的态度回应我们。

在这一过程中,自媒体的作用也很重要,通过制定有利于师生双方的规定和法规,保障大家的权益,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矛盾和纷争。

3、建立互助的合作氛围在和谐的氛围中,高校应该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助和合作。

如在疫情期间,高校可以组织师生合作,共同应对疫情。

在自媒体时代,高校可以通过线上教育、视频互动等形式来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增加学生的参与感与学习效率。

4、注重探究式的教育模式在自媒体时代,高校教育应该更加注重探究式的教育模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求解问题、创新思路,拓宽自己的视野。

同时,这也能够加强学生与教师间的合作与交流,营造出更加自由、开放、多元化的教育环境和氛围。

结语高校师生和谐关系构筑的成功,需要师生之间的理解、互信和尊重,更需要一些重要的合作策略的支持。

浅谈怎样在高职院校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浅谈怎样在高职院校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浅谈怎样在高职院校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在高职院校里,师生关系的和谐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因此,如何在高职院校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成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对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进行探讨:一、尊重师资队伍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源,他们的知识水平、教学经验、教育理念等因素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因此我们要非常重视对师资队伍的尊重。

首先要充分肯定教师的教育理念,引导教师研究教育教学理论,广泛开展教育研究,并鼓励和支持教师参与各类教育论坛和交流活动。

其次,我们要认真听取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开展学术研究成果评选和课程设计等活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让教师有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这样可以增强教师的自信心和信任感,提高教学质量。

还可以通过制定教师激励机制,多发行业、学术荣誉、奖金等奖励,激发教师的教学激情和积极性,从而促进教师的成长和发展。

二、关注学生情感需求学生的感受和需求是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的重要基石。

我们要认真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倾听学生的声音和反馈,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难,并帮助他们寻求解决的办法。

同时也要定期组织学生谈心活动、集体户外拓展活动等,增进师生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

这样可以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发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建立起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构建开放性的管理机制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仅是一种感性的互信互爱,还需要有科学规范建立起来的管理机制。

我们要加强高职院校的开放管理,打破传统的行政管制模式,建立一种开放式、民主式的管理方式。

主要有以下三点:1. 建立信息公开、民主监督的机制。

建立学生代表会和教师代表会,通过这些代表会议为学生和教师建议提供沟通交流的平台。

这样可以让学生和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管理学校事务等方面有更多的话语权,释放学生和教师的自我发展能力,在建立更好的师生关系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2. 建立公平公正的考核机制。

自媒体视角下高校师生和谐关系及建构策略

自媒体视角下高校师生和谐关系及建构策略

自媒体视角下高校师生和谐关系及建构策略1. 引言1.1 背景介绍自媒体平台如微信公众号、微博、知乎等不仅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交流平台,也为他们之间建立更加平等、开放的沟通渠道。

通过自媒体,师生可以更加便捷地互相了解、分享心得、交流见解,从而促进双方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构建更加和谐的师生关系。

随着自媒体的普及和使用,也出现了一些不利于师生关系和谐发展的现象。

信息泛滥、不实信息传播、情绪化的言论等问题也给高校师生之间的关系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如何在自媒体时代下构建良好的高校师生关系,成为了当前亟待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2000字完】。

1.2 研究意义研究如何通过自媒体平台构建高校师生和谐关系可以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更紧密的联系和互动,有助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通过对自媒体对高校师生关系的影响进行研究,可以深入了解自媒体在教育领域的作用机制,为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探讨自媒体如何影响高校师生关系也可以为高校自身提供改进和优化的思路,促进高校师生关系更加和谐、稳定。

对自媒体视角下高校师生和谐关系的建构策略进行研究,有助于总结出可行的策略措施,为高校师生和谐关系的构建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本研究对推动高校教育改革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2. 正文2.1 自媒体视角下高校师生和谐关系的现状高校师生之间的关系是高校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而随着自媒体的兴起,师生关系也逐渐受到了自媒体的影响和改变。

在自媒体视角下,高校师生之间的关系呈现出以下现状:自媒体平台的普及使得信息传播更加迅速和广泛。

师生可以通过自媒体平台发布信息、展示自己的观点和经验,从而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这也带来了信息过载和信息真实性的问题,影响了师生之间的信任和沟通。

自媒体对高校师生关系的影响不容忽视。

一些不当言论和负面信息的传播往往会影响到师生之间的关系,甚至导致矛盾和冲突。

高校需要采取措施规范自媒体平台上的信息发布,避免师生之间因为自媒体而产生误解和隔阂。

自媒体视角下高校师生和谐关系及建构策略

自媒体视角下高校师生和谐关系及建构策略

自媒体视角下高校师生和谐关系及建构策略1. 引言1.1 自媒体视角下高校师生和谐关系及建构策略本文旨在探讨自媒体视角下高校师生和谐关系及建构策略,分析当前高校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探讨自媒体对高校师生关系的影响,总结自媒体建构师生和谐关系的策略,探讨高校师生如何利用自媒体维护良好关系,以及自媒体在高校师生关系中所面临的挑战。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媒体对高校师生和谐关系的重要性,为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一些建议和思路,推动高校师生关系的良性发展。

2. 正文2.1 现状分析高校师生关系是教育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学校整体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成长发展。

但是现在,随着自媒体的兴起和普及,高校师生关系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问题。

自媒体的快速发展给师生之间的沟通带来了一定的便利,但也容易造成信息传播不畅和误解。

很多师生倾向于通过自媒体平台进行交流,但往往信息表达不清晰或者容易被误解,导致误会和不和谐的情况出现。

自媒体上对高校师生关系的一些不良事件或者负面信息的曝光,也会影响到师生之间的信任和关系建立。

一些不实的传言或者恶意攻击往往会在自媒体上迅速传播,给高校师生关系带来不好的影响。

当前高校师生关系在自媒体的影响下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和策略来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信任,建立和谐的关系。

2.2 自媒体对高校师生关系的影响自媒体在高校师生关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也深刻影响着师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模式。

自媒体能够扩大师生之间的信息传播渠道,使得双方更加便利地获取和分享各自的想法和信息。

师生可以通过微博、公众号等平台实时更新自己的动态、心情以及学术成果,从而增进互相了解和信任。

自媒体也促进了高校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通过社交媒体,师生可以进行即时的互动和讨论,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教师可以及时回答学生的问题、分享学术观点,而学生也可以在平台上展示自己的见解和作品,让师生关系更加平等和融洽。

自媒体视角下高校师生和谐关系及建构策略

自媒体视角下高校师生和谐关系及建构策略

自媒体视角下高校师生和谐关系及建构策略高校师生关系是高校发展和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高校的教学质量、科研成果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自媒体时代,师生关系的建构和维护需要采取一些新的策略和方法。

高校可以通过自媒体平台加强师生沟通。

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工具,高校可以及时发布教学信息、学生活动等内容,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学校可以在微信公众号上设立专栏,邀请教师和学生分享教学心得、学习方法等,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高校应该鼓励师生在自媒体平台上发表观点和讨论学术问题。

通过建立学术博客、知乎话题等平台,高校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学术交流和合作。

通过自媒体,学生可以主动提出问题和建议,教师可以及时回应和解答,从而建立起学术上的互动和合作关系。

高校还可以利用自媒体平台宣传师生的优秀成果和典型事迹。

学校可以在微博上发布教师的学术成果、学生的优秀作品等,以此激励师生的学术追求和创新意识。

学校也可以通过自媒体平台分享师生的公益活动、社会实践等,让更多人了解并支持高校的教育事业。

高校可以利用自媒体平台搭建师生互动交流的平台。

学校可以在微信公众号上开设问答功能,学生可以随时向教师提问和寻求帮助。

学校也可以在自媒体平台上设立学生提案、征集活动等,让学生参与到学校事务的决策中,增加学生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在构建高校师生关系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要保护师生的个人信息和隐私权,避免在自媒体平台上过度曝光个人信息;二是要注重平台的管理和监督,防止在自媒体平台上出现不良现象和言论;三是要建立起师生互动的机制和规范,保证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的效果和质量。

在自媒体时代,高校师生关系的建构和维护需要加强对新媒体工具的应用和掌握。

只有通过创新的方式和方法,才能有效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与沟通,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希望高校能够充分利用自媒体平台,提升师生关系质量,为高校的发展和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

自媒体视角下高校师生和谐关系及建构策略

自媒体视角下高校师生和谐关系及建构策略

自媒体视角下高校师生和谐关系及建构策略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校内信息传播更加自由,学生和教师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其中,因此,如何在自媒体时代下维持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十分重要。

首先,高校教师应当加强自媒体素养的培养。

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自媒体素养,才可以更好的应对自媒体传播的挑战,更好的掌握自媒体的运用技巧,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并且在师生交流中保持良好的形象,提升自身的专业声誉。

其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在自媒体的传播下,学校的正面形象和文化建构至关重要。

高校应该推广积极向上、积极健康、积极向善的校园文化,鼓励学生发起各类正面、有意义的活动,展示学生的健康风采,传递积极的文化价值和精神。

教师和学生也应该加强交流,增强互信,保持畅通的沟通渠道,共同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

再次,加强师生交流沟通。

在自媒体的时代,交流沟通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有效的开展谈话,听取学生的声音和想法;学生也应该尊重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同时,在自媒体的传播下,师生之间的信息传递可以更加便捷和及时,教师和学生可以多开展网上互动和交流,了解对方的心声和需求,更好的疏通师生情感、化解矛盾、提升师生和谐关系。

最后,对于不和谐行为,要加强管理和监督。

高校应该建立健全的行为规范制度,针对违规行为进行纠正和监督,并且对于矛盾和纠纷要及时化解,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同时,教师和学生也应该增强法律意识,遵守学校规则和法律法规,自觉维护校园和谐文化。

综上所述,高校应该加强自媒体素养的培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师生交流沟通,同时对于不和谐的行为要及时纠正和监督,共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校园文化。

自媒体视角下高校师生和谐关系及建构策略

自媒体视角下高校师生和谐关系及建构策略

自媒体视角下高校师生和谐关系及建构策略高校师生关系是高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关系到教学质量和校园氛围的形成。

在自媒体的视角下,高校师生关系的和谐与建设更加复杂和多样化。

本文将从自媒体的角度探讨高校师生关系的现状和建构策略。

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和发展,自媒体给高校师生关系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自媒体平台让师生们能够自由表达意见和观点,也容易引发争议和冲突。

师生之间的互动更加频繁和直接,同时也更容易被外界关注和评价。

高校师生关系需要更加注重平衡和疏导。

自媒体给高校师生关系的建设提供了新的途径。

通过自媒体平台,师生们可以主动交流、相互交流,增进理解和信任。

师生可以通过发布优秀作品、分享学习经验等方式互相学习和成长,同时也可以通过互动讨论等方式共同解决问题和改进教学。

自媒体也给高校师生关系的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师生的言论和行为更容易被公众关注和评价,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舆论风波。

高校在引导师生正确使用自媒体平台的也需要加强对师生言行的引导和管理。

对于违规言论和行为,高校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以维护校园秩序和师生的权益。

对于高校师生关系的建构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第一,加强沟通与对话。

高校可以通过成立师生交流平台、定期召开师生座谈会等方式,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和对话。

师生可以通过自媒体平台提出问题和建议,高校也可以及时回应和解决师生的关切和困惑。

第二,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高校应鼓励师生多参与校园活动,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机会。

高校也应加大对校园文化的宣传和培养,引导师生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认同感。

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和资源。

高校应注重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和平台,满足师生的学习需求。

高校还应加强对师生的指导和支持,提高师生双方的学习效果和体验。

自媒体视角下的高校师生关系需要更加注重平衡和疏导,同时也需要利用自媒体平台来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通过加强沟通与对话、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和资源等策略,可以更好地建设和谐的高校师生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第7期专题研究高职院校兼具“高等性”与“职业性”的跨界属性内在地规定了教师的“双师型”职业身份,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了“师生”与“师徒”的双重关系。

自媒体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以及师生间的交往提供了诸多便利,但是无形中也增加了教育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给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

因此,需要构建适宜自媒体时代的主体间性师生关系,转换教师职业角色,重塑学生发展观,重构师生交往方式,契合学生的发展需求,构建师生共同体,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高职院校师生关系的双重属性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基本社会角色。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

在学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多重关系上,师生关系始终居于基础性地位。

高等职业教育是兼具“高等性”与“职业性”的跨界教育,高职院校教师必须具备教育岗位“教师”和职业岗位“师傅”的双重身份。

因而,高职院校的师生关系呈现出双重特征,即学校教育场域中的师生关系和校企合作培养场域中的师徒关系。

(一)学校教育场域中的师生关系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普通高等教育一样具有现代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基本职能,主要对学生开展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观涵养等教育教学活动。

根据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其师生关系可以分为课堂内二维时空的“知识授受”关系和课堂外二维时空的“发展指导”关系。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态,也是大规模进行知识传授、传播的最有效形式。

在课堂上,教师根据所授课程与所任教学生的特点,精心准备教学设计,通过面对面的知识讲解、课堂互动等环节完成教学任务,最终实现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

在此过程中,以言传身教为主的教师教学活动和以知识获取与体悟为内核的学生学习活动的融合是师生主体间互动的常态,基论自媒体时代高职院校主体间性师生关系的建构吴玉剑1,刘燕2(1.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江苏常州213164;2.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科研处,江苏常州213147)摘要:高职院校师生关系具有“师生”“师徒”双重属性。

自媒体时代,高职院校的师生关系发生了变化,表现为:教师权威身份的弱化;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师生交往的扭曲及异化。

在此背景下,需重构高职院校的师生关系:教师职业角色从“供给本位”转向“需求本位”;师生交往方式从“自说自话”转为“平等对话”;学生发展观从“片面发展”走向“全面发展”,从而形成平等交往的主体间性师生关系。

关键词:自媒体时代;师生关系;高职院校;主体间性基金项目:2017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题项目“主体间性理论视阈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供需关系研究”(项目编号:2017SJBFDY032)作者简介:吴玉剑,男,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师生关系及学生发展;刘燕,女,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9)07-0019-052019年第7期专题研究于知识的传授与获取所联结的教与学的关系是课堂师生关系的基本内容。

由于受到课堂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课堂内即时的教与学难以有效发挥其原本设定的教育功用,因此,课堂外的教育教学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延伸和拓展。

学生对课堂内所学知识的检验、运用和创新,把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内化为自己的认知,拓展自身的视野和见识,生成做人谋事的能力,主要依靠第二课堂的各类课程与实践活动。

在第二课堂情境中,教师对学生学业的指导、职业发展的辅导、心理健康发展的引导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成为师生交往的主题。

(二)校企合作培养场域中的师徒关系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有其特殊的价值与作用。

我国职业教育的先驱黄炎培先生认为,职业教育的目的在于: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世界、国家增进生产力之准备。

一直以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都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实践性、应用性导向是职业教育最为鲜艳的底色。

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企业深度合作,教师、师傅联合传授,对学生开展以技术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

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下,学生不仅仅是传统学校中学生的身份,还是企业里的学徒和在岗员工。

职业院校以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技术技能人才的核心能力是在技术思维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必然要遵循其技能发展的特点及其阶段性变化规律,这离不开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的协同培养,现代学徒制便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有益探索与实践。

这也决定了职业院校师生关系的另一显著特点,即师生关系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场景中更多地表现为以技术技能(技艺)传承为纽带的现代师徒关系。

在中国人的传统思维中,师徒关系是一种仅次于亲子的道德伦理关系。

在我国古代传统学徒制中,师徒关系表现为“师徒如父子”和“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人身依附关系,而在现代学徒制中则更多地表现为师生主体间性和谐共生的法定契约关系。

[2-3]无论是肇始于职业活动中的传统学徒制,还是职业教育中被寄予厚望的现代学徒制,就学徒制本身而言,师徒之间不仅传承着某种技能技艺,承载着某个行业的文化记忆,更延续着某个行业(某种技艺)的发展血脉。

二、自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师生关系的现实表征与理性审视与传统媒体相比,自媒体具有低门槛、传播迅速、强交互性及开放性等特点,使得“人人都有麦克风”和“人人都是传播者”成为现实和可能。

自媒体的普及化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也改变着教育的结构、形态乃至功能,深刻影响着教育活动中的两大主体及其相互关系。

(一)教师权威身份的弱化我国历来有尊师重道的社会传统。

教师是教育者,作为教师,既要教书,也要育人,承载着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及塑造价值观的使命和责任,教师也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职业的准则和毕生追求。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语境中,教师都有着极高的社会地位。

《荀子·致士》提出:“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

尊严而惮,可以为师。

”《礼记·学记》提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天地君亲师”充分表现出大众对君师的尊重与敬仰。

教师是知识的代表,是学校教育中促进学生社会化的“重要他人”。

而在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学生获取新知识、更新知识的速度可能远胜教师,教师可能要向学生学习和请教,由此产生了“文化反哺”现象。

此时,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和唯一传播源,学生亦不仅仅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和单向汲取者。

在此情境下,教师作为知识权威的身份性优势开始受到严重挑战。

2019年第7期专题探讨(二)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对学生而言,接受教育的过程是其不断实现个体社会化的过程。

学生天然具备超越性的潜质和可能,自媒体促进了学生这种超越性的快速形成。

在教育的历史长河中,学校教育中的师生关系经历了“教师中心说”“学生中心说”“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和“双主体”等历史演化。

纵观师生关系的发展历程,教师基本上都是教育活动的绝对主导者,教师强势的权力规训无情掩盖了学生的话语权及合理诉求,遮蔽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作为网络原住民的95后学生,其成长环境、思维模式、话语体系及行为方式皆深深烙上了互联网的印记,他们思维活跃,个性鲜明,善于使用新媒体技术。

自媒体颠覆了师生之间知识、信息不对等的关系,学生拥有了更大的话语空间与自主权,可以自由地构建自己的社交网络,自主决定自己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这极大地促进了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

(三)师生交往的扭曲及异化自媒体时代的师生交往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师生交往更加便捷。

但是在当下,学校知识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仍被无限放大,学校与社会依然过度关注人的智力发展,忽视学生作为个体人的情感培育、德性养成和人格健全,师生交往存在着扭曲和异化现象。

一方面,师生交往缺乏思想与情感的沟通。

自媒体平台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提供了更多机会,但是,过分依赖网络自媒体的交往方式反而使得师生间面对面对话的机会越来越少,交流异化成为冷冰冰的“网络文字”和诙谐搞笑的网络表情,彼此之间缺乏思想碰撞的深度和情感共鸣的温度。

另一方面,师生交往存在功利化现象。

一些学生的学习目的存在功利性取向,希望学校教授的都是职业生活中能够立即使用的所谓“有用的知识”,在他们眼里,文化、品德、心理健康等非职业性知识都是“无用的知识”。

在这种趋利性观念的驱使下,如果他们即时的功利性学习目的不能得到满足,他们便会转向借助自媒体学习平台。

与此同时,教师为了赢得课上学生的“抬头率”和学生评价的“美誉度”,盲目迎合学生变异的“口味”,扩大工具性知识(技能知识)的教学内容,造成了学生的知识面被严重窄化,使得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缺乏足够的发展后劲。

三、自媒体时代高职院校主体间性师生关系的构建策略主体间性超越了在主客关系中占有性的个人主体性理念,把主体性置于主体与主体的关系之中,主体间性师生关系是“主体——主体”的关系。

[4]主体间性师生关系在唤醒学生主体意识、丰盈学生精神世界、拓展学生社会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主体间性师生关系适应了自媒体时代教育的新常态,拓展了教师教书育人的新时空,也契合了学生全面发展的新诉求。

[5]在师生交往中,学生获得了平等的主体地位、平等的话语权,激活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发展潜力,从而让学生在教师的陪伴下自主建构适合自己的成长路线图,确定大学阶段的发展“任务书”,真正实现从“要我发展”到“我要发展”。

(一)教师职业角色的转换:从“供给本位”转向“需求本位”教育活动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要想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实现既定的培养目标,必然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

但是,教师更要深化对学生成长规律、接受特点和发展基础的认知,在教育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首先,教师要实现职业角色由“自我供给本位”到“学生需求本位”的根本转向。

教师应从“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了解学生所处阶段、所思及所想,在此基础上做好教育教学的供给侧改革,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及评价方式等方面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拓展学生自主成长的空间。

其次,重塑教师权威。

美国学者克里夫顿和罗伯兹将教师权威划分为传统的权威、法定的权威、专业的权威和感召的权威。

教师的传统权威和法定权威来自于国家的教育传统和2019年第7期专题研究教育制度,教师的专业权威来自于教师的专业知识与素养,感召的权威来自于教师的个人魅力。

教师的权威无论对于教育教学效果的提升,还是对于学生全面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教师自己首先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