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作业及答案.

合集下载

有机高分子第二章作业答案

有机高分子第二章作业答案

有机高分子第二章作业答案(共3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1、用邻苯二甲酸酐与1mol 乙二醇、1mol 丙三醇进行缩聚,用Carothers 方程和Flory 统计法计算凝胶点。

解:2.25.410115.23*12*12*5.2==++++=f ,9.02==fp c 6.03*12*13*1=+=ρ,3=f 79.0)1*6.01(12/1=+=c p2. 等摩尔的乙二醇和对苯二甲酸在280℃下封管内进行缩聚,平衡常数K=4,求最终n X 。

另在排除副产物水的条件下缩聚,欲得100=n X ,问体系中残留水分有多少?解:3111=+=-=K pX n Lm ol n n K pn K pX w w w n /10*4100114-==≈=-=3. 邻苯二甲酸酐与甘油或季戊四醇缩聚,两种基团数相等,试求:a. 平均官能度b. 按Carothers 法求凝胶点c. 按统计法求凝胶点解:a 、平均官能度:1)甘油:4.2233*22*3=++=f 2)季戊四醇:67.2121*42*2=++=f b 、 Carothers 法:1)甘油:833.04.222===f p c 2)季戊四醇:749.067.222===f p c c 、Flory 统计法:1)甘油:1,1,707.0)2([12/1===-+=ρρr f r r p c2)季戊四醇:1,1,577.0)2([12/1===-+=ρρr f r r p c4. 等摩尔二元醇和二元酸缩聚,另加醋酸%,p=或时聚酯的聚合度多少?解:假设二元醇与二元酸的摩尔数各为1mol ,则醋酸的摩尔数为。

N a =2mol ,N b =2mol ,015.0'=b N mol985.0015.0*2222,=+=+=b b aN N N r 当p=时,88.79995.0*985.0*2985.01985.01211=-++=-++=rp r r X n 当p=时,98.116999.0*985.0*2985.01985.01211=-++=-++=rp r r X n5. 用2mol 羟基酸(HORCOOH )为原料进行缩聚反应,另外加乙酸,如果反应进行到p=时,所得产物的聚合度是多少?98.002.0*222=+=r ,5099.0*98.0*298.0198.01211=-++=-++=rp r r X n1. 反应程度:参加反应的官能团与起始官能团总数之比。

高分子课程第二章作业(含答案解释)

高分子课程第二章作业(含答案解释)

高分子化学第二章课后作业(共100分)1、简述逐步聚合的实施方法。

(10分)答案:2、影响线形缩聚物聚合度的因素有哪些?两单体非等化学计量,如何控制聚合度?(10分)备注:影响线形缩聚物聚合度中的第四个因素(反应条件)未回答的也可以给予满分。

另外批改时注意两单体非等化学计量的公式(应该有部分写成两单体等化学计量公式)3、己二酸与下列化合物反应,哪些能形成聚合物并说明原因。

(10分)A.乙醇B.乙二醇C.甘油D.苯胺E.己二胺答案:己二酸(f=2)为2官能度单体,因此能与己二酸形成聚合物的化合物有:乙二醇(f=2)、甘油(f=3)、己二胺(f=2)。

其中与乙二醇(f=2)、己二胺(f=2)形成线形缩聚物,与甘油(f=3)形成体形缩聚物。

答案解释:4、聚酯化和聚酰胺化的平衡常数有何差别?对缩聚条件有何影响?(10分)答案:(1)聚酯化反应平衡常数小,K=4,低分子副产物水的存在限制了聚合物分子量的提高,对聚合反应的条件要求较高,反应须在高温和高真空条件下进行,体系中水的残留量应尽量低,这样才能得到高聚合度的聚合物。

(2)聚酰胺化反应平衡常数中等,K=300-400,水对分子量有所影响,对聚合反应的条件要求相对温和。

聚合早期,可在水介质中进行;聚合后期,须在一定的减压条件下脱水,提高反应程度。

5、分别按Carothers法和Flory统计法计算下列混合物的凝胶点:(10分)(1)邻苯二甲酸酐和甘油按照摩尔比为1.5:0.98进行缩聚(2)邻苯二甲酸酐、甘油、乙二醇按照摩尔比为1.5:0.99:0.002进行缩聚答案:(1)Carothers法:邻苯二甲酸酐(f=2)官能度为2,甘油(f=3)官能度为3,邻苯二甲酸酐和甘油按照摩尔比为1.5:0.98进行缩聚的情况下,属于两基团不相等平均官能度=(2*3*0.98)/(1.5+0.98)=2.371,凝胶点=2/2.371=0.844Flory统计法:由题可知甘油(f=3)官能度为3,则支化单元分率ρ=1,基团比r=(0.98*3)/ (1.5*2)=0.98,f=3则凝胶点=1/[0.98+0.98*1*(3-2)]1/2=0.714(2)Carothers法:邻苯二甲酸酐(f=2)官能度为2,甘油(f=3)官能度为3,乙二醇(f=2)官能度为2,邻苯二甲酸酐、甘油、乙二醇按照摩尔比为1.5:0.99:0.002进行缩聚的情况下,属于两基团不相等平均官能度=2*(0.99*3+0.002*2)/(1.5+0.99+0.002)=2.387,凝胶点=2/2.387=0.838Flory统计法:由题可知甘油(f=3)官能度为3,则支化单元分率ρ=0.99*3/(0.99*3+0.002*2) =0.999,基团比r=(0.99*3+0.002*2)/(1.5*2)=0.991,f=3则凝胶点=1/[0.991+0.991*0.999*(3-2)]1/2=0.71解题思路:(1)首先判断该体系是属于两基团数相等还是两基团数不等;(2)Carothers法:根据体系的类型选择合适的公式计算出平均官能度,进而计算出凝胶点;(3)Flory统计法:根据体系的类型,得到官能度f为多少(此处注意与平均官能度不是一个概念,官能度f为多官能度单体的官能度),选择合适的公式计算出支化单元分率、基团比,进而计算出凝胶点。

高分子物理作业解答

高分子物理作业解答

高分子物理作业-2-答案聚合物的力学状态及转变1. 解释名词:(1)聚合物的力学状态及转变由于高分子链之间的作用力大于主链的价键力,所以聚合物只具有固态和液态力学状态。

随着温度的升高,分子热运动能量逐渐增加,当达到某一温度时,即可发生两相间的转变。

(2)松弛过程与松弛时间松弛过程:在一定温度和外场(力场、电场、磁场等)作用下,聚合物由一种平衡态通过分子运动过渡到另一种与外界条件相适应的、新的平衡态,这个过程是一个速度过程。

松弛时间τ是用来描述松弛快慢的物理理。

在高聚物的松弛曲线上,∆x t ()变到等于∆x o 的1/e 倍时所需要的时间,即松弛时间。

(3)自由体积与等自由体积状态 分子中未被占据的体积为自由体积;在玻璃态下,由于链段运动被冻结晶,自由体积也被冻结,并保持一恒定值,自由体积“孔穴”的大小及其分布也将基本上维持固定。

因此,对任何高聚物,玻璃温度就是自由体积达到某一临界值的温度,在这临界值以下,已经没有足够的窨进行分子链的构象调整了。

因而高聚物的玻璃态可视为等自由体积状态。

(4)玻璃态与皮革态当非晶态高聚物在较低的温度下受到外力时,由于链段运动被冻结,只能使主链的键长和键角有微小的改变,因此从宏观上来说,高聚物受力变形是很小的,形变与受力和大小成正比,当外力除去后形变能立刻回复。

这种力学性质称为普弹性,非晶态高聚物处于具有普弹性的状态,称为玻璃态;部分结晶聚合物,存在玻璃化转变与高弹态,但由于晶区链段不能运动,此时玻璃化转变不再具有很大弹性的高弹态,而表现为具有一定高弹性、韧而硬的皮革态,即皮革态。

2. 试定性地绘出下列聚合物的形变—温度曲线(画在一张图上)1) 低分子玻璃态物质 2) 线性非晶态聚合物(1M )3) 线性非晶态聚合物(212,M M M 〉212,M M M 〉>1M ) 4) 晶态聚合物(1M )5) 晶态聚合物(212,M M M 〉212,M M M 〉>1M ) 6) 交联聚合物(交联度较小) 7) 交联聚合物(交联度较大)3. 判断下列聚合物(写出分子式)的Tg 的高低,阐述其理由:1) 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苯、聚二甲基硅氧烷 2) 聚氯乙烯、聚氯丁二烯、聚偏二氯乙烯、顺式1,4聚丁二烯 3) 聚乙烯、聚异丁烯、聚苯乙烯、聚乙烯基咔锉 4) 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腈5) 聚甲基乙烯基醚、聚乙基乙烯基醚、聚正丙基乙烯基醚、聚正丁基乙烯基醚1) 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苯、聚二甲基硅氧烷CH 2CH 2n聚乙烯CO C OO CH 2CH 2On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n聚苯Si CH 33On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苯理由:当主链中引入苯基、联苯基、萘基和均苯甲酸二酰胺基等芳杂环以一,链上可以内旋转的单键比例相对减少,分子链的刚性增大,因此有利于玻璃化温度的提高。

西安交通大学19年3月课程考试《高分子科学》作业

西安交通大学19年3月课程考试《高分子科学》作业

西安交通大学19年3月课程考试《高分子科学》作业考核试题(含主观题)1、B2、B3、B4、A5、C一、单选题共20题,20分1、阳离子聚合的特点可以用以下哪种方式来描述()A慢引发,快增长,速终止;B快引发,快增长,易转移,难终止;C快引发,慢增长,无转移,无终止;D慢引发,快增长,易转移,难终止;【答案】正确是:B2、热塑性酚醛树脂最常用的固化剂是()。

A邻苯二甲酸酐B六次甲基四按C氢氧化钠D乙二胺【答案】正确是:B3、具有“电木”之称的是下列()塑料。

A聚氨酯B酚醛C脲甲醛D聚乙烯【答案】正确是:B4、乙烯共聚物EVOH主要是为了改善聚乙烯的()A阻隔性B力学性能C耐热性能D尺寸稳定性【答案】正确是:A5、合成高分子量的聚丙烯可以使用以下()催化剂。

ABNaOH;CD偶氮二异丁腈。

【答案】正确是:C6、下面哪种组合可以制备无支链高分子线形缩聚物()A1-2官能度体系B2-2官能度体系C2-3官能度体系D3-3官能度体系。

【答案】正确是:B7、()是由乙烯单体和少量α-烯烃共聚而得。

ALDPEBHDPECLLDPEDPOM【答案】正确是:C8、两对单体可以共聚的是()。

AQ和e值相近BQ值相近而e值相差大CQ值和e值均相差大DQ值相差大而e值相近。

【答案】正确是:B9、长丝纤维的长度与直径的比一般大于()。

A100:1B1000:1C10:1D10000:1【答案】正确是:A10、下列工程材料中,()最易发生应力开裂。

APCBPOMCPBTDPPO【答案】正确是:A11、在缩聚反应的实施方法中对于单体官能团配比等物质量和单体纯度要求不是很严格的缩聚是()。

A熔融缩聚B溶液缩聚C界面缩聚D固相缩聚。

【答案】正确是:C12、不能做拉链的材料是()。

APABPOMCPCDPET【答案】正确是:C13、自由基聚合实施方法中,使聚合物分子量和聚合速率同时提高,可采用()聚合方法A乳液聚合B悬浮聚合C溶液聚合D本体聚合。

北京理工大学高分子物理作业题及答案

北京理工大学高分子物理作业题及答案

1. 选择题(10分,每题1分)(1)比较一下聚合物的流动性,哪个最好 ( C )A.MI=0.1B. MI=1C. MI=10(2)某一结构对称的结晶聚合物,其T m =210℃,其结晶速度最快的温度在 ( A )A .115℃ B. -25℃ C. 210℃(3)下列那种方法可以降低熔点: 。

( B )A .主链上引入芳环; B. 降低结晶度; C. 提高分子量(4)大多数聚合物流体属于 。

( D )A .膨胀性流体(,1n Kr n σ=>&)B .膨胀性流体(,1n Kr n σ=<&) C .假塑性流体(,1n Kr n σ=>&) D .假塑性流体(,1n Kr n σ=<&) (5)用 模型可以用来描述线性聚合物的应力松弛现象。

( B )A 、粘壶与弹簧串连的kelvin 模型B 、粘壶与弹簧串连的maxwell 模型C 、粘壶与弹簧并连的kelvin 模型D 、粘壶与弹簧并连的maxwell 模型(6)多分散高聚物下列平均分子量中最小的是 ( A )A 、n MB 、 w MC 、z MD 、M η(7)高分子链柔性越大,其等效自由结合链的链段长度 ( B )A 、越长B 、越短C 、 不变D 、不能判断(8)以下哪种现象可用聚合物存在链段运动来解释 ( B )A 、聚合物泡在溶剂中溶胀B 、聚合物受力可发生弹性形变C 、聚合物熔体黏度很大(9)下述哪一条是正确的 ( C )A 、玻璃化温度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不断增大B 、玻璃化转变是热力学一级转变C 、玻璃化温度是自由体积达到某一临界值的温度(10)聚丙烯酸甲酯的T g 为3℃,聚丙烯酸的T g 为106℃,后者T g 高是因为 ( B )A 、侧基的长度短B 、存在氢键C 、范德华力大2. 填空题(15分,每空1分)(1)聚合物在溶液中通常呈无规线团(或卷曲)构象,在晶体中呈伸直链或折叠链构象。

北京理工大学高分子物理作业题及答案

北京理工大学高分子物理作业题及答案

高分子物理第一、二章作业1、名词解释(1) 高分子链的近程结构与远程结构(2) 高分子链的构型与构象(3) 高分子链的柔性与刚性(4) 自由结合链、自由旋转链与等效自由结合链(5) 均方末端距与均方回转半径(6) 相对粘度、增比粘度、比浓粘度与特性粘度(7) 分子量的多分散性与多分散性系数(8) 数均分子量、重均分子量与粘均分子量2、比较下列聚合物(写出名称与缩写)分子链柔性的大小,阐述理由。

CH 2 CH CH 2 CH CH 2 CH CH 3CN Cl nn n n Cl CH 2 CH CH 2 C Cl n Cl CH 2 C CH CH 2Cl n n Cl CH 2 C CH CH 2n CH 2 CH CH CH 2CH CH n C (CH 2)4 C O CH 2 CH 2 O O O C O CH 2 CH 2 O CO Onn CO O C CH 3OCH 3n (1)(2)(3)(4)3、将分子量分别为105和104的同种聚合物的两个级分混合时,试求:10g 分子量为104的级分与1g 分子量为105的级分相混合时,计算n M 、w M 、z M 。

4、聚苯乙烯-甲苯溶液在25℃时测得不同浓度的渗透压为:Cx103(g/cm 3) 1.55 2.56 2.93 3.80 5.38 7.80 8.68π (g/cm 3) 0.16 0.28 0.32 0.47 0.77 1.36 1.60 试求聚苯乙烯的Mn 和该溶液的A 2、χ1值(ρ1=0.862g/cm 3,ρ2=1.054g/cm 3)。

5、某种高分子溶液体系的Mark-Houwink 参数K 和α值分别为3.0x10-2和0.7,如果溶液的浓度为2.5x10-3g/ml ,在粘度计中的流过时间为145秒,溶剂流过的时间为100秒,试估算该试样的分子量。

6、某一聚合物的水溶液中含有水10mol ,聚合物0.1mol ,在100℃、1atm 下其蒸汽压为5.065x103Pa 。

《高分子合成工艺》作业参考答案

《高分子合成工艺》作业参考答案

《高分子合成工艺》作业参考答案第一章1、单体储存过程中应注意什么问题,储存设备应考虑哪些问题,为什么答:单体储存过程应该注意:(1)为了防止单体自聚,在单体中添加少量的阻聚剂,如在1, 3-丁二烯中加人防老剂对叔丁基邻苯二酚。

(2)为防止着火事故的发生,单体储罐要远离反应装置,储罐区严禁明火以减少着火的危险。

(3)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首先要防止单体泄漏,因单体泄漏后与空气接触产生易爆炸的混合物或过氧化物;储存气态单体(乙烯)或经圧缩冷却后液化的单体(丙烯、氯乙烯、丁二烯等)的储罐应是耐压的储罐;高沸点的单体储罐应用氮气保护,防止空气进入。

2、引发剂储存是应注意什么问题答:多数引发剂受热后有分解和爆炸的危险,干燥纯粹的过氧化物最易分解。

因此,工业上过氧化物引发剂采用小包装,储存在阴暗、低温条件下,防火、防撞击。

3、聚合反应产物的特点是什么答:聚合物的分子量具有多分散性;聚合物的形态有坚韧的固体、粉状、粒状和高粘度的溶液;聚合物不能用一般产品精制的方法如蒸镭、重结晶和萃取等方法进行精制和提纯。

4、选择聚合方法的原则是什么答:聚合方法的选择原则是根据产品的用途所要求的产品形态和产品成本选择适当的聚合方法。

自山基聚合可以采用本体、溶液、乳液和悬浮聚合等方法;离子聚合只能采用本体和溶液聚合。

聚合操作可以是连续法或者间歇法;聚合反应器有不同的类别、排热方式和搅拌装置等。

5、如何选用聚合反应器答:根据聚合反应器的操作特性、聚合反应及聚合过程的特征、聚合反应器操作特性和经济效益等聚合反应的特性以及过程控制的重点,按下列原则选择聚合反应器:(1)重点在于LI标产物的主成时,在原料配方一定的情况下,当反应物浓度高对于LI标聚合物生成有利时,可选用管式聚合反应器或间歇操作的釜式聚合反应器,当反应物浓度低对LI标聚合物生成有利时,可选用连续操作的釜式聚合反应器或多级串联釜式聚合反应器(2)重点在于确保反应时间的场合可选用塔式或管式聚合反应器(3)重点在于除去聚合热的场合可以选用搅拌釜式聚合反应器(4)重点在于除去平衡过程中产生的低分子物的场合,可选用搅拌釜式聚合反应器,薄膜型聚合反应器或表面更新型聚合反应器(5)对于高粘度体系,应尽量选择相应的特殊型式的聚合反应器。

高分子物理作业习题

高分子物理作业习题

高分子物理习题:第一章高分子链的结构一、概念与名词高聚物的结构高分子链结构聚集态结构近程结构远程结构化学结构物理结构构型旋光异构全同立构间同立构无规立构有规立构等规度几何异构顺反异构键接异构序列序列分布数均序列长度支化度交联度IPN Semi-IPN 构象单键内旋转链段近程相互作用远程相互作用无规线团柔顺性平衡态柔顺性动态柔顺性末端距均方末端距根均方末端距均方回转半径最可几末端距自由结合链自由旋转链伸直链等效自由结合链高斯链无扰尺寸空间位阻参数特征比一级近程排斥力二级近程排斥力热塑性聚合物热固性聚合物热力学链段长度动力学链段长度二、基本理论与基本问题1.下列哪种聚合物是热塑性的()a.硬质橡胶b.酚醛树脂c.硫化橡胶d.HDPE2.高压聚乙烯因为在聚合时压力很大,所以产品的密度也高,低压聚乙烯因为聚合时压力低,所以产品密度也低。

()3.所谓自由旋转链,就是键角(θ),内旋转角(θ)均不受限制的高分子链。

()4.高分子在晶体中是规则排列的,只有全同立构或间同立构的高分子才能结晶,无规立构高分子(也有例外)不能结晶。

()5.HPPE聚合时压力很大,LPPE聚合时压力很小。

所以二者的密度a、HPPE>LPPEb、HPPE<LPPEc、HPPE=LPPE6.分子量相同的大分子链,链越柔顺则线团尺寸()a、越小b、越大c、基本不变7.下列高聚物,单个分子链柔顺性最大的是()a、聚已二酸乙二醇酯b、聚丙烯(全同)c、聚二甲基硅氧烷8.α-取代烯烃聚合物,当不对称碳原子在链中的排列方式为DLDL……,则这种聚合物的立构属于()a、全同b、无规c、间同9.高顺1,4-聚异戊二烯在室温下为()a、塑料b、橡胶c、纤维10.按高聚物结构层次的划分,高分子链的构型属于()a、一次结构b、二次结构c、三次结构11.下列三种高聚物中,耐热性最好的是( )a、聚酰亚胺b、尼龙-66c、芳香尼龙12.哪种聚合物在室温下透气性更好()a、等规聚丙烯b、无规聚丙烯13.下列哪种聚合物是热塑性()a、硬质橡胶b、HDPE14.下列哪种聚合物是支链聚合物()a、HDPEb、等规聚丙烯c、LDPE15.等规聚丙烯的大分子链,在晶体中呈螺旋构象。

(完整版)高分子化学作业-1参考答案

(完整版)高分子化学作业-1参考答案

1、 写出下列单体的聚合反应式、以及单体、聚合物的名称。

a. CH 2=CHFb. CH 2=C(CH 3)2c. HO(CH 2)5COOHd. CH 2CH 2CH 2Oe. NH 2(CH 2)6NH 2 +HOOC(CH 2)4COOH――――――――――――――――――――――――――――――――――――――― 【解答】 a. CH 2=CHF聚合反应式:nCH 2=CHFFCH 2-CHn单体名称:氟乙烯 聚合物名称:聚氟乙烯 b. CH 2=C(CH 3)2聚合反应式:nCH 2=C(CH 3)2CH 2-C(CH 3)2n单体名称:异丁烯 聚合物名称:聚异丁烯 【注意】习惯称“异丁烯”,最好不要称“2-甲基丙烯”(“1,1-二甲基乙烯”更规范)。

c. HO(CH 2)5COOH聚合反应式:nHO(CH 2)5COOHO(CH 2)5CO n + (n-1)H 2O单体名称:6-羟基己酸聚合物名称:聚6-羟基己酸d. CH 2CH 2CH 2O聚合反应式:n CH 2CH 2CH 2O 2CH 2CH 2On 单体名称:1,3-环氧丙烷 / 氧杂环丁烷 /丁氧环聚合物名称:聚1,3-环氧丙烷 /聚氧杂环丁烷 /聚丁氧环 /IUPAC :聚氧化亚丙基(《高分子化学》潘才元著)/ 聚氧化丙撑(称“环丙醚”和“聚亚丙基醚”有一定道理,但较少见,最好不这样命名) 【注意】CH 2-CH -CH 3O ( 环氧丙烷 )e. NH 2(CH 2)6NH 2 +HOOC(CH 2)4COOH聚合反应式:nNH 2(CH 2)6NH 2 + nHOOC(CH 2)4COOHNH(CH 2)6NH-OC(CH 2)4CO n+ (2n-1 ) H 2O单体名称:己二胺( NH 2(CH 2)6NH 2 )己二酸( HOOC(CH 2)4COOH ) 聚合物名称:聚己二酰己二胺 /尼龙-662.写出下列聚合物的一般名称, 单体和聚合反应式,这些聚合反应属于加聚还是缩聚, 连锁聚合还是逐步聚合?―――――――――――――――――――――――――――――――――――――――【解答】(1) 聚合物名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CH 2=CHCOOH CH 3聚合反应式:n CH 2=CHCOOHCH 3[CH 2-C ]nCH 3CH 3反应类型:加聚反应,连锁聚合(2)聚合物名称:聚醋酸乙烯酯单体:CH 2=CH-OCOCH 3聚合反应式:n CH 2=CH-OCOCH 2-CHnOCO CH 3反应类型:加聚反应,连锁聚合(3)聚合物名称:聚已二酰已二胺(尼龙-6,6)(1)CH 2-C3CH3n(2)CH 2-CHOCOCH 3n(3)NH(CH 2)6NHCO(CH 2)4CO n (4)NH(CH 2)5COn(5)CH 2-C=CH-CH 2CH 3n单体 & 聚合反应式:H 2N(CH 2)6NH 2 和HOOC(CH 2)4COOH n H 2N(CH 2)6NH 2 + n HOOC(CH 2)4HHN(CH 2)6NH-OC(CH 2)4CO OHn+ (2n + 1)H 2O反应类型:缩聚反应,逐步聚合(4)聚合物名称:聚己内酰胺 单体 & 聚合反应式:HN(CH 2)5CO HN(CH 2)5COnHN(CH 2)5CO n H 2N(CH 2)5COOHHN(CH 2)5COn+ (n - 1)H 2O或 H 2N(CH 2)5COOH★反应类型:缩聚反应逐步聚合(己内酰胺开环聚合,以水-酸作催化剂) or :连锁聚合(己内酰胺开环聚合,以碱作催化剂) or :逐步聚合(氨基己酸途径)【注意】本题较多同学未指定条件。

高分子物理作业习题

高分子物理作业习题

高分子物理习题:第一章高分子链的结构一、概念与名词高聚物的结构高分子链结构聚集态结构近程结构远程结构化学结构物理结构构型旋光异构全同立构间同立构无规立构有规立构等规度几何异构顺反异构键接异构序列序列分布数均序列长度支化度交联度IPN Semi-IPN 构象单键内旋转链段近程相互作用远程相互作用无规线团柔顺性平衡态柔顺性动态柔顺性末端距均方末端距根均方末端距均方回转半径最可几末端距自由结合链自由旋转链伸直链等效自由结合链高斯链无扰尺寸空间位阻参数特征比一级近程排斥力二级近程排斥力热塑性聚合物热固性聚合物热力学链段长度动力学链段长度二、基本理论与基本问题1.下列哪种聚合物是热塑性的()a.硬质橡胶b.酚醛树脂c.硫化橡胶d.HDPE2.高压聚乙烯因为在聚合时压力很大,所以产品的密度也高,低压聚乙烯因为聚合时压力低,所以产品密度也低。

()3.所谓自由旋转链,就是键角(θ),内旋转角(φ)均不受限制的高分子链。

()4.高分子在晶体中是规则排列的,只有全同立构或间同立构的高分子才能结晶,无规立构高分子(也有例外)不能结晶。

()5.HPPE聚合时压力很大,LPPE聚合时压力很小。

所以二者的密度a、HPPE>LPPEb、HPPE<LPPEc、HPPE=LPPE6.分子量相同的大分子链,链越柔顺则线团尺寸()a、越小b、越大c、基本不变7.下列高聚物,单个分子链柔顺性最大的是()a、聚已二酸乙二醇酯b、聚丙烯(全同)c、聚二甲基硅氧烷8.α-取代烯烃聚合物,当不对称碳原子在链中的排列方式为DLDL……,则这种聚合物的立构属于()a、全同b、无规c、间同9.高顺1,4-聚异戊二烯在室温下为()a、塑料b、橡胶c、纤维10.按高聚物结构层次的划分,高分子链的构型属于()a、一次结构b、二次结构c、三次结构11.下列三种高聚物中,耐热性最好的是( )a、聚酰亚胺b、尼龙-66c、芳香尼龙12.哪种聚合物在室温下透气性更好()a、等规聚丙烯b、无规聚丙烯13.下列哪种聚合物是热塑性()a、硬质橡胶b、HDPE14.下列哪种聚合物是支链聚合物()a、HDPEb、等规聚丙烯c、LDPE15.等规聚丙烯的大分子链,在晶体中呈螺旋构象。

高分子物理化学课程第五次作业含答案解析

高分子物理化学课程第五次作业含答案解析

高分子化学第5章作业(100分)1(简答题)请解释什么是本体聚合、溶液聚合、悬浮聚合、乳液聚合。

并简要说明以上四种方法的优缺点。

(10分)答案:本体聚合:不加其它介质,只有单体本身,在引发剂、热、光等作用下进行的聚合反应。

优点:(1)产品纯净,尤其适用于制透明板材、型材;(2)聚合设备相对简单,可连续生产。

缺点:(1)体系很粘;(2)聚合热不易扩散,反应难以控制,轻则造成局部过热(聚合物分子量分布变宽),重则聚合温度失调,引起爆聚;(3)产生凝胶效应,出现自动加速现象,更易使聚合反应失控。

溶液聚合:将单体和引发剂溶于适当的溶剂中,在溶液状态下进行的聚合反应。

优点:(1)聚合热易撤除,可避免局部过热;(2)体系粘度低,自动加速效应不明显;(3)反应物料易输送;(4)可直接制成聚合物溶液产品。

缺点:(1)单体被溶剂稀释,浓度低,聚合速率慢,设备利用率低;(2)单体浓度低和向溶剂链转移的双重结果,使聚合物分子量降低;(3)溶剂的分离回收成本高,且难以从聚合物中完全除去;(4)溶剂的使用易产生环境污染和安全问题。

悬浮聚合:将不溶于水的单体以小液滴状悬浮在水中聚合,这是自由基聚合特有的聚合方法。

优点:(1)体系粘度低,传热和温度容易控制,产品分子量及其分布比较稳定;(2)产品分子量比溶液聚合的高,杂质含量比乳液聚合的少;(3)后处理工序比乳液聚合和溶液聚合简单,生产成本也低,粒状树脂可直接成型。

缺点:(1)聚合产物中有较多量的分散剂,影响其性能;(2)难以实现连续化。

乳液聚合:在搅拌作用下,将单体在水中分散成乳状液,进而进行聚合反应。

优点:(1)水为分散介质(安全、环保、低黏),易撤热控温、易输送;(2)聚合速率快,产物分子量高;(3)可直接用于聚合物乳胶的场合。

缺点:(1)需要固体产品时,后处理(凝聚、洗涤、脱水、干燥)麻烦,成本较高;(2)难以除尽乳化剂残留物,有损电性能等。

2(简答题)悬浮聚合和乳液聚合配方体系中分别有哪些物质?它们的聚合场所分别是哪里?(10分)答案:悬浮聚合:配方—单体、水、油溶性引发剂、分散剂;聚合场所—分散的单体液滴。

高分子物理作业(带答案)

高分子物理作业(带答案)

第一章1.试讨论线形聚异戊二烯可能有哪些不同的构型,假定不考虑键接结构(画出结构示意图)。

解:聚异戊二烯可能有6种有规立构体,它们是:常见错误分析:本题常见的错误如下:(1)将1,2加成与3,4加成写反了。

按IUPAC 有机命名法中的最小原则,聚异戊二烯应写成而不是即CH 3在2位上,而不是在3位上。

(2)“顺1,4加成又分成全同和间同两种,反1,4加成也分成全同和间同两种。

”顺1,4或反1,4结构中没有不对称碳原子,没有旋光异构体。

甲基与双键成120°角,同在一个平2C CCH 2CH 2CH 3HC C C C CC RR R 33CH 3H HHH H H (R =CH CH 2)C C C C CC RR R H HHH H H H H H (R =C(CH 3)CH 2)C C C C C CR R 3CH 3CH 3H HHH H H (R =CH CH 2)C C C C CC R R R H H H H H H HHH (R =C(CH 3)CH 2)② 反1,4加成④ 3,4加成全同立构 ③ 1,2加成全同立构⑤ 1,2加成间同立构 ⑥ 3,4加成间同立构 C CH CH 3CH 2CH 2n 1234C CH CH 3CH 2CH 2n1234面上。

2.以聚丁二烯为例,说明一次结构(近程结构)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解:单体丁二烯进行配位聚合,由于1,2加成与1,4加成的能量差不多,所以可得到两类聚合物。

一类是聚1,2-丁二烯,通式是;另一类是聚1,4-丁二烯,通式是。

每一类都可能存在立体异构,如由于一次结构不同,导致聚集态结构不同,因此性能不同。

其中顺式聚1,4-丁二烯规整性差,不易结晶,常温下是无定形的弹性体,可作橡胶用。

其余三种,由于结构规整易结晶,使聚合物弹性变差或失去弹性,不易作橡胶用,其性能之差详见表1-1。

表1-1聚丁二烯的物理性质异构高分子熔点(℃)密度(g/cm3)溶解性(烃类溶剂)一般物性(常温)回弹性20℃90℃全同聚1,2-丁二烯120~125 0.96 难硬,韧,结晶性45~55 90~92间同聚1,2-丁二烯154~155 0.96 难硬,韧,结晶性顺式聚1,4-丁二烯4 1.01 易无定形硬弹性88~90 92~95反式聚1,4-丁二烯135~148 1.02 难硬,韧,结晶性75~80 90~933.假定聚乙烯的聚合度为2000,键角为109.5°,求伸直链的长度L max 与自由旋转链的根均方末端距之比值。

高分子物理作业答案-2

高分子物理作业答案-2

高分子物理习题集-答案适用:高分子专业班级第二章 高分子溶液4.什么是Θ温度?如何测定Θ温度?若温度高于、等于和低于Θ温度时,试分别讨论高分子溶液的热力学性质及高分子在溶液中的形态。

答:(1)当112χ→时,高分子溶液可以视为理想溶液,Flory 导出()112-=-1-T θχκφ当T θ→时,112χ→,此时的温度称为Θ温度。

(0.4)(2)测定Θ温度的方法有:渗透压法和外推法。

(0.3)(3)当T >θ时,1E μ∆<0.说明高分子溶液比理想溶液更倾向于溶解,也就是说,高分子链在T >θ时的溶液中由于溶剂化作用而扩张。

T=θ时, 1E μ∆=0。

即高分子溶液符合理想溶液的规律,高分子链此时是溶解的,但是链不溶胀也不紧缩。

T <θ时,1E μ∆>0,。

链会紧缩,溶液发生沉淀。

(0.3)6.在室温下,有无溶剂可以使下列各高聚物溶解?为什么?A .聚乙烯B .聚丙烯C .聚丙烯腈D .聚酰胺(尼龙-6)E .聚苯乙烯F .PMMAG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H .硫化橡胶I .固化的环氧树脂 答:A .聚乙烯,结晶聚合物,非极性,在室温下无溶剂可溶B .聚丙烯,同上C .聚丙烯腈,极性结晶高聚物,室温下可溶于极性溶剂D .聚酰胺(尼龙-6),结晶聚合物,极性,在室温下有溶剂可溶E .聚苯乙烯,非晶聚合物,非极性,在室温下有溶剂可溶F .PMMA ,极性非晶聚合物,分子堆砌松散,室温下可溶于极性溶剂G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同DH .硫化橡胶,分子间交联,无溶剂可溶,可溶胀I .固化的环氧树脂,同H7、35℃时,环己烷为聚苯乙烯(无规立构)的θ溶剂。

现将300mg 聚苯乙烯(ρ=1.05 g/cm 3,Mn=1.5×105)于35℃溶于150ml 环己烷中,试计算:(1)第二维利系数A2;(2)溶液的渗透压。

答:(1)θ溶液,所以A2=0(2)θ溶液中1RT C M∏=,所以 33353008.314(/)30810(/)15034.2/34.21.510/J K mol K g m C RT J m Pa M g mol⎛⎫⨯⨯⨯ ⎪⎝⎭∏====⨯ (1J=1N .m )8、 解释产生下列现象的原因:(1)聚四氟乙烯至今找不到合适的溶剂.(2)硝化纤维素难溶于乙醇或乙醚,却溶于乙醇和乙醚的混合溶剂中.(3)纤维素不能溶于水,却能溶于铜铵溶液中.(1)原因有二,一是其2/13)/cal (6.2cm =δ,很难找到δ这么小的溶剂;二是其熔点高达327℃,熔点以上体系具有高黏度,对于非极性结晶性高分子要求升温到接近熔点,没有适当溶剂既能δ相近又能有高沸点。

高分子化学习题参考答案(第二次作业)

高分子化学习题参考答案(第二次作业)

对于乳液聚合 (指聚合中期速度恒定的阶段):Rp=kp[M] x (N/2), N为乳胶粒的数目,其单位 为个/L。但N∝[I]0.4 [E]0.6,所以聚合速率实际上与单体浓度、乳化剂浓度、引发剂浓度均有 关系:
单体转化率:与一般自由基聚合一样,随时间延长而增加; 聚合速度:三个阶段,初期: N 的数目逐渐增加,所以速度加快;但一旦一个乳液聚合反 应体系已达到稳定的 N 数目时(聚合中期) ,自由基产生的速率不再影响聚合速率, 此 时单体由液滴扩散到乳胶粒的速度与单体消耗的速度相等,或者说,乳胶粒内单体的浓 度保持不变。后期:单体浓度降低,聚合速度下降。
高分子化学习题参考答案 (第二次作业)
1. 解释下列名词:引发剂效率,诱导分解,笼蔽效应,链转移常数。
2007/4/4
基本概念参考教材或讲义,必要时可举例说明
2. 试写出以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以四氯化碳为溶剂,苯乙烯单体聚合生成聚苯乙烯的基本反应及可 能出现的副反应。
基本反应:引发,增长,终止(歧化/偶合) (不再详细写) 下面的副反应是特殊的。
积分得到
1 − kd t [ M ]0 fkd 1 2 2 ln ) [ I ]0 (1 − e 2 ) kd = 2 kp ( kt [M ]
带入具体值得到:
t = 6.19*105 s =172 h
6. 动力学链长的定义,讨论在无链转移反应和链转移反应存在时动力学链长与平均聚合度的关系。
8. 以二特丁基过氧化物作为引发剂, 在 60 度下研究苯乙烯在苯中的聚合反应, 苯乙烯的浓度为 1.0 mol/L, -11 -1 -1 引发剂浓度为 0.01 mol/L, 引发速率为 4 X 10 mol L s , 聚合初始速率为 1.5 X 10-7 mol L-1 s-1. 试计 算fkd, 初期的动力学链长,平均聚合度。 (假设体系存在向单体,引发剂,溶剂的链转移反应,CM=8.0 -5 -4 -6 X 10 , CI=3.2 X10 , CS=2.3 X 10 ; 60 度时苯和苯乙烯的密度分别为 0.839 g/mL 和 0.887g/mL, 苯乙烯 和苯为理想溶液, 链终止反应全部为偶合终止)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4 试从等规聚丙烯结晶(α型)的晶胞参数出发,计算完全结晶聚丙烯的比容和密度。

解:由X 射线衍射法测得IPP 的晶胞参数为a =0.665nm ,b =2.096nm ,c =0.650nm ,β=99°20ˊ,为单斜晶系,每个晶胞含有四条H31螺旋链。

比容()043sin ~M N abc W V V A ⨯⋅==β 421210023.60299sin 10650.010096.210665.023999⨯⨯⨯'︒⨯⨯⨯⨯⨯⨯=---×1063068.1cm g = (或3310068.1m kg -⨯)每mol 体积每mol 重量密度3936.0~1cm g V==ρ (或3310936.0m kg -⨯) 文献值3936.0cm g c=ρ7 有全同立构聚丙烯试样一块,体积为1.42×2.96×0.51cm 3,重量为1.94g ,试计算其比容和结晶度。

已知非晶态PP 的比容g cm V a 3174.1=,完全结晶态PP 的比容c V 用第四题的结果。

解:试样的比容g cm V 3105.194.151.096.242.1~=⨯⨯=∴9 由大量高聚物的a ρ和c ρ数据归纳得到13.1=a c ρρ,如果晶区与非晶区的密度存在加和性,试证明可用来粗略估计高聚物结晶度的关系式V c a f 13.01+=ρρ解:a c a V cf ρρρρ--=13.01113.1111-=--=--=a a a c a V c f ρρρρρρρρ∴Vc a f 13.01+=ρρ12 有两种乙烯和丙烯的共聚物,其组成相同(均为65%乙烯和35%丙烯),但其中一种室温时是橡胶状的,一直到稳定降至约-70℃时才变硬,另一种室温时却是硬而韧又不透明的材料。

试解释它们内在结构上的差别。

解:前者是无规共聚物,丙烯上的甲基在分子链上是无规排列的,这样在晶格中难以堆砌整齐,所以得到一个无定形的橡胶状的透明聚合物。

后者是乙烯和有规立构聚丙烯的嵌段共聚物,乙烯的长嵌段堆砌入聚乙烯晶格,而丙烯嵌段堆砌入聚丙烯晶格。

由于能结晶从而是硬而韧的塑料,且不透明。

错误分析:“前者是交替共聚物”。

交替共聚物的结构规则性也很好,也易结晶。

13均聚物A 的熔点为200℃,其熔融热为8368J/mol 重复单元,如果在结晶的AB 无规共聚物中,单体B 不能进入晶格,试预计含单体B10%mol 分数的AB 无规共聚物的熔点。

解:杂质使熔点降低的关系是A um m X H R T T ln 110⋅∆-=- A X ——结晶单元A 的mol 分数单体B 10%,∴9.0=A X∵纯单体A 的熔点K T m 4730=mol J H u 8368=∆mol K J R ⋅=314.8 ∴K X H R T T A u m m 7.4509.0ln 8368314.847311110=⨯-=⋅∆-=注意:温度单位是K14 如果在上题中的均聚物A 中分别引入10.0%体积分数的增塑剂,假定这两种增塑剂的1x 值分别为0.200和-0.200,1V V u =,试计算这两种情况下高聚物的熔点,并与上题结果比较,讨论共聚和增塑对熔点影响的大小,以及不同增塑剂降低聚合物熔点的效应大小。

解:增塑剂使熔点降低的关系是()21111011ϕχϕ-⋅∆=-V V H R T T u u m m稀释剂的体积分数1.01=ϕ()2111011ϕχϕ-∆+=u m m H R T T()211.01.08638314.847311χ-+= 当2.01=χ时,K T m 3.452=当2.01-=χ时,K T m 5.451=可见良溶剂(相容性好的增塑剂)比不良溶剂使高聚物T m 降低的效应更大。

共聚作用在降低T m 的效应方面比增塑更有效。

注意:温度单位用K18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的平衡熔点2800=m T ℃,熔融热9.26=∆u H 千焦/摩尔重复单元,试预计相对分子质量从10,000增大到20,000时,熔点将升高多少度?解:n u m m P H R T T 2110⋅∆=-1920=M ,17.1041922000008.521921000021====n n P P K T m 4.5491= (对M 1=10000)KT m 2.5512= (对M 2=20000)∴熔点升高1.8℃。

注意:P n 为聚合度第三章例1 什么是溶度参数δ? 聚合物的δ怎样测定? 根据热力学原理解释非极性聚合物为什么能够溶解在其δ相近的溶剂中?解:(1)溶度参数是内聚能密度的开方,它反映聚合物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

(2)由于聚合物不能汽化,不能通过测汽化热来计算δ。

聚合物的δ常用溶胀度法,浊度法和粘度法测定。

(3)溶解自发进行的条件是混合自由能0<∆M F ,0<∆-∆=∆M M M S T H F对于非极性聚合物,一般0>∆M H (吸热),所以只有当MM S T H ∆<∆时才能使0<∆M F 。

∵0S M >∆,∴M H ∆越小越好。

()22121δδφφ-=∆V H M∴21δδ-越小越好,即1δ与2δ越接近越好。

例2.用热力学原理解释溶解和溶胀。

解:(1)溶解:若高聚物自发地溶于溶剂中,则必须符合:0≤∆-∆=∆S T H G上式表明溶解的可能性取决于两个因素:焓的因素(H ∆)和熵的因素(S ∆)。

焓的因素取决于溶剂对高聚物溶剂化作用,熵的因素决定于高聚物与溶剂体系的无序度。

对于极性高聚物前者说影响较大,对于非极性高聚物后者影响较大。

但一般来说,高聚物的溶解过程S ∆都是增加的,即S ∆>0。

显然,要使G ∆<0,则要求H ∆越小越好,最好为负值或较小的正值。

极性高聚物溶于极性溶剂,常因溶剂化作用而放热。

因此,H ∆总小于零,即G ∆<0,溶解过程自发进行。

根据晶格理论得H ∆=211φχKTN (3-1)式中1χ称为Huggins 参数,它反映高分子与溶剂混合时相互作用能的变化。

KT 1χ的物理意义表示当一个溶剂分子放到高聚物中去时所引起的能量变化。

而非极性高聚物溶于非极性溶剂,假定溶解过程没有体积的变化(即0=∆V ),其H ∆的计算可用Hildebrand 的溶度公式:H ∆=22121)(δδφφ-V (3-2)式中φ是体积分数,δ是溶度参数,下标1和2分别表示溶剂和溶质,V 是溶液的总体积。

从式中可知H ∆总是正的,当1δ2δ−→−时,H ∆0−→−。

一般要求1δ与2δ的差不超过1.7~2。

综上所述,便知选择溶剂时要求1χ越小或1δ和2δ相差越小越好的道理。

注意:①Hildebrand 公式中δ仅适用于非晶态、非极性的聚合物,仅考虑结构单元之间的色散力,因此用δ相近原则选择溶剂时有例外。

δ相近原则只是必要条件,充分条件还应有溶剂与溶质的极性和形成的氢键程度要大致相等,即当考虑结构单元间除有色散力外,还有偶极力和氢键作用时,则有()()()[]22122122121h h p p d d V H δδδδδδφφ-+-+-=∆ 式中d 、p 、h 分别代表色散力、偶极力和氢键的贡献,这样计算的δ就有广义性。

②对高度结晶的聚合物,应把熔化热m H ∆和熔化熵m S ∆包括到自由能中,即)()(m m S S T H H G ∆+∆-∆+∆=∆当T >0.9m T 时,溶度参数规则仍可用。

(2)溶胀:溶胀对线型和交联高聚物与溶剂的混合过程都存在,只是线型高聚物溶胀到一定程度而溶解,叫无限溶胀,交联高聚物因大分子链间由于化学键的存在不能溶解,只能溶胀到一定程度而达到平衡,称之为有限溶胀。

要使得交联高聚物的溶胀过程自发进行,必须G ∆<0。

同线型高聚物溶解过程一样,式(3-1)和(3-2)仍适用,即1χ越小或1δ与2δ相差越小溶胀越能自发进行,且达到平衡时其溶胀比Q 也越大。

所不同的是交联高聚物的溶胀过程中,自由能的变化应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高聚物与溶剂的混合自由能m G ∆,另一部分是网链的弹性自由能el G ∆,即G ∆=m G ∆+el G ∆。

溶胀使高聚物体积膨胀,从而引起三维分子网的伸展,使交联点间由于分子链的伸展而降低了构象熵值,引起了分子网的弹性收缩力,力图使分子网收缩。

当这两种相反作用相互抵消时,便达到了溶胀平衡。

例 4 试由高分子溶液的混和自由能导出其中溶剂的化学位变化,并说明在什么条件下高分子溶液中溶剂的化学位变化等于理想溶液中溶剂的化学位变化。

解:(1)()2112211ln ln φχφφn n n RT F m++=∆2,,11n P T m n F ⎪⎪⎭⎫⎝⎛∂∂=∆μ ⎪⎪⎭⎫ ⎝⎛+∂∂⋅+∂∂⋅⋅++∂∂⋅=2112111222111111ln φχφχφφφφφn n n n n n RT∴2111xn n n +=φ, 2122xn n xn +=φ 即 ()221211xn n xn n +=∂∂φ, ()221212xn n xn n +-=∂∂φ ∴()()()⎪⎪⎭⎫ ⎝⎛++⋅-+⋅-++⋅=∆2122121122122212212111ln φχχφφφμxn n xn n xn n xn n xn n xn n RT将φ1φ2的定义式代入 (考虑φ2=1-φ1)⎪⎭⎫⎝⎛+--+=21211212ln φχφφχφφφx RT⎥⎦⎤⎢⎣⎡+⎪⎭⎫ ⎝⎛-+=2212111ln φχφφx RT当溶液很稀时,12<<φ()22221211ln ln φφφφ--=-= ……取两项 ∴⎥⎦⎤⎢⎣⎡⎪⎭⎫ ⎝⎛-+-=∆22121211φχφμxRT(2)在θ溶液中 211=χ则 xRT21φμ-=∆又 ∵122122n xn xn n xn ≈+=φ∴i RTx n n n RT n n RT12212121μμ∆=-=+-≈-=∆ 所以在θ溶液中i 11μμ∆=∆例5. 试讨论聚合物的θ温度及其实验测定方法。

解:(1)θ温度的讨论θ温度又叫Flory 温度。

Flory 等提出,高分子溶液对理想溶液的偏离是因为混合时有热的贡献及熵的贡献两部分引起的。

热的贡献可用“热参数”1K 表征,熵的贡献可用“熵参数”1ψ来表征。

1K 和1ψ是无因次量。

当高分子溶液是稀溶液时,不依赖于任何模型,其超额的偏摩尔自由能或超额化学势可表达如下(忽略2φ的高次项):22111)(φψμ-=∆K RT E又因为2211)21(φχμ-=∆RT E比较上两式得:11ψ-K =211-χ,定义θ=T K 11ψ,θ是一个温度参数。

则2112(1)ERT Tθμψφ∆=--对于一个特定体系,θ是一个特征温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