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政工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施工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集团两项资金(XX线29#-46#)热力管线

翻修改造工程

有限空间专项施工方案

XX市XX市政公用工程有限公司(5#)

2011年6月3日

目录

一、编制依据 (2)

二、工程概况 (2)

三、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保证体系 (3)

四、通讯联络网 (3)

五、有限空间作业 (4)

六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5)

七安全技术要求 (5)

八、安全管理措施 (7)

一、编制依据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环境法》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消防法》

1.3国务院《建设工程安全生管理条例》

1.4《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程》

1.5《XX市建设工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管理规定》

二、工程概况

2.1项目概况

2.1.1总体简介

2.1.2项目简介

工程编号为JT11A025。本工程为15#小室东侧墙1米至1#,管径为DN700,管线总长为377.4米。采用预制直埋保温管在原沟内换管;原地沟砖结构不动,对顶板板缝进行堵漏;设计改造的检查室按照原位置进行翻建,改为混凝土结构。敷设方式:不通行地沟敷设。

供回水方向:干线北供南回。

补偿方式:自然补偿和免维护型套筒伸缩补偿器补偿。

设计参数:供/回水温度150℃/90℃,压力1.6MPa。

保温及防腐:检查室内采用珍珠岩瓦,外包石棉水泥外护,地沟内采用预制直埋保温管,检查室管道均采用无机富锌底漆和聚氨酯面漆防腐。

2.2工期及质量情况

2.2.1计划开工工期:2011年4月22日

计划竣工日期:2011年6月2日

总工期:42日历天。

2.2.2质量标准:合格。

2.3、施工现场状况调查

通过对本工程进行现场勘查,起点为XX桥西北角,终点位于XX桥东侧与二环匝道交叉处,同时有4座小室进行翻建,改为混凝土结构,全线为半通行方沟敷设,施工时需对小室及地沟内旧管线及设备全部换新;由于小室、地沟常年封闭,施工时为保证施工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本工程严格执行“以人为本、健康至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我们制定如下目标:实现“五无”(即无死亡、无重伤、无倒塌、无中毒、无火灾);减少一般事故,轻伤率控制在3‰以下。

按照甲方的部署,特编制此专项施工方案,并制定各项安全措施、应急预案及应急救援组织、配备防暑降温器材及药品,并接受现场监理的监督和检查。三、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保证体系

根据工程特点和工期、质量要求等综合因素,有效地组织施工,保证工程施工期间的顺利进行,成立本工程项目施工期间的组织机构及安全领导小组。

3.1组织机构见下页(组织机构-领导小组人员名单)

3.2领导小组人员名单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抢险人员: 20人

四、通讯联络网

急救中心: 120或999

火警电话: 119

项目经理:

副经理:

安全负责人:

质量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测量负责人:

现场工长:

后勤负责人: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保证组织机构体系

五、有限空间作业

指仅有1个~2个人孔即进出口受到限制的密闭、狭窄、通风不良的分隔间,或深度大于1.2 m封闭或敞口的通风不良空间,本工程主要涉及地下方沟、小室等。

许可性有限空间

指存在任何可能造成职业危害、人员伤亡的有限空间场所。此种情况具有如下特点:空间内的气体,具有危害性。空间内存在可能导致进入者身体受限的设备、设施;其它公认的严重的安全或健康风险。

六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6.1针对本工程有限空间特点,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6.2有限空间危险、有害因素包括:

6.2.1设备设施与设备设施之间、设备设施内外之间相互隔断,导致作业空间通风不畅,照明不良,通讯不畅;

6.2.2活动空间较小,工作场地狭窄,易导致工作人员出入困难,相互联系不便,不利于工作监护和实施施救;

6.2.3湿度和热度较高,作业人员能量消耗大,易于疲劳;

6.2.4存在毒、尘、烟等具有一定危险性的介质,易引发窒息、中毒、火灾和爆炸事故;

6.2.5 存在缺氧、易燃气体、有毒气体、物体打击、等危险有害因素。

七安全技术要求

7.1 作业安全与卫生

7.1.1有限空间的作业场所空气中的含氧量应为19.5%~23%,若空气中含氧量低于19.5%,应有报警信号。

7.1.2有限空间空气中可燃气体浓度应低于可燃烧极限或爆炸极限下限的10%。

7.1.3严禁进入缺氧的有限空间作业,必须进行作业时,应采取机械通风。

7.2 通风换气

7.2.1作业时,操作人员所需的适宜新风量应为30 m3/h~50m3/h。进入自然通风换气效果不良的有限空间,应采用机械通风,通风换气次数不能少于3次/h~5次/h。通风换气应满足稀释有毒有害物质的需要。

7.2.2 利用所有人孔、手孔、风门、烟门进行自燃通风的同时,采取送风机向沟内进行强制通风。

7.2.3机械通风可设置岗位局部排风,辅以全面排风。当操作岗位不固定时,则可采用移动式局部排风或全面排风。

7.2.4有限空间的吸风口应设置在下部。当存在与空气密度相同或小于空气密度的污染物时,还应在顶部增设吸风口。

7.2.5除严重窒息急救时等特殊情况,严禁使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

7.3 电气设备与照明安全

7.3.1在有限空间场所内不允许使用明火照明、严禁吸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