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在农业产业化中的应用研究

合集下载

乡村振兴中的外资引进

乡村振兴中的外资引进
生态保护等领域。
加强外资与本土产业的 融合,促进产业升级和
转型。
加强外资引进的风险评 估,制定应对策略,降
低风险。
政策支持与保障措施
政策支持:政府出台相关 政策,为外资引进提供优 惠条件和便利措施,鼓励 外资企业参与乡村振兴。
保障措施:政府加强监管, 确保外资企业在乡村振兴 中合法经营,保护当地生
乡村振兴中的外 资引进
汇报人:XXX
目录
01 02 单 击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外资引进在乡村振兴 中的作用
03 04 外 资 引 进 在 乡 村 振 兴 中的实践案例
外资引进在乡村振兴 中的挑战与对策
05 外 资 引 进 在 乡 村 振 兴 中的未来展望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外资引进在乡村振兴中的作 用
面临的主要挑战
文化差异:外资 企业与本土文化 的融合难题
资源环境:乡村 地区基础设施和 自然环境的限制
人才短缺:本土 技术和管理人才 的培养与引进
市场竞争力:外 资企业与本土企 业的竞争关系
应对策略与建议
建立外资引进的监管 机制,确保外资的合
法性和可持续性。
优化外资引进的结构, 引导外资流向农业、
外资企业参与农业产业 链,促进农业现代化和
转型升级。
外资企业通过引进先进 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 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品质。
外资企业参与农业产 业链,带动农村经济 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
外资企业投资乡村旅游项目
案例名称:某外资企 业在乡村地区投资旅 游项目,推动当地旅 游业发展
投资规模:该项目投 资额达到数亿元人民 币
态环境和农民利益。
资金支持:政府设立专 项资金,为外资企业在 乡村振兴中提供资金支

外资对国内特色农产品溢出效应研究

外资对国内特色农产品溢出效应研究

外资对国内特色农产品溢出效应研究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外资对国内特色农产品的溢出效应愈发凸显。

外资进入国内农业领域,不仅为国内特色农产品带来了技术进步与市场机遇,还对农产品的创新和提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对外资对国内特色农产品的溢出效应进行研究,以期更好地理解外资对农业领域的影响。

首先,外资的进入为国内特色农产品带来了技术进步。

随着外资的引入,国内农业企业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从而提升产品质量和效率。

外资企业通常拥有先进的农业生产设备、工艺和管理模式,为国内特色农产品的种植、加工和销售提供了良好的示范。

此外,外资企业与国内企业的技术合作也能够促进国内特色农产品的研发和创新,提高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其次,外资的进入为国内特色农产品的市场拓展提供了机遇。

随着外资企业的引入,国内特色农产品能够进入到国际市场,并借助外资企业的广阔资源和渠道网络开拓海外市场。

外资企业通常具有较强的营销能力和市场策略,在市场推广、品牌建设和产品销售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借助外资企业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渠道,国内特色农产品能够更好地拓展国内外市场,增加市场份额和销售额。

此外,外资进入国内农业领域还促进了农业产业链的完善和升级。

随着外资企业的进入,国内农业领域的产业链开始向上游和下游延伸,形成了完整的农业产业链。

外资企业在农产品供应链、农产品加工和农产品销售环节的投入,推动了农业产业链的整合和升级,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国内特色农产品通过与外资企业的合作,得到了更好的定制化生产、加工和销售服务,提高了整个农业产业链的效率和质量。

然而,外资进入国内农业领域也存在一定的挑战和风险。

首先,外资企业的进入可能对国内特色农产品的本土特色和文化传承造成一定的冲击。

外资企业通常按照国际化标准和市场需求进行产品设计和生产,可能导致国内特色农产品逐渐丧失其本土特色和独特之处。

其次,由于外资企业与国内企业的实力差距较大,可能会加剧农业领域内的垄断现象,影响市场竞争的公平性。

中国农业利用外资研究

中国农业利用外资研究

中国农业利用外资研究中国农业利用外资研究摘要:本文概述了我国农业利用外资的情况,对我国农业利用无偿援助及国际金融组织贷款作了比较详尽的分析,提出农业利用金融贷款的风险问题并提出了对策措施。

这里所讲的外资,既包括金融贷款部分,也包括无偿援助部分,大体分为3大类:一是多边机构提供的贷款和援助;二是双边政府之间的经济技术合作;三是外商直接投资。

多边机构主要包括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欧洲共同体、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国际组织。

其中,来自第一渠道即来自上述国际组织的中长期优惠贷款和无偿援助,在农业利用外资中一直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七五”以前占农业利用外资总额的80%以上;“七五”期间占72%左右;“八五”以来,随着外商在农业领域直接投资的迅速发展以及双边政府之间的经济技术合作不断加强,其比重有所下降,1999年占农业协议利用外资的40%左右。

这些资金的投入弥补了农业投资资金的不足,加强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农业生产的外部环境,使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并使农民素质和生产经营水平得以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和提高了我国农业生产水平和技术水平。

一、我国农业利用外资概况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确立,从1978年起,我国先后开始利用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世界银行、欧盟、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的无偿援助和金融贷款。

世界银行、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亚洲开发银行主要提供中长期优惠贷款,截止到2000年底,共计向我国农业贷款的项目有91个,贷款协议金额约111.6亿美元,其中世界银行占88.8%、亚洲开发银行占7.6%、农发基金会占3.6%。

此外,亚洲开发银行还提供农业方面的技术援助项目58个,金额约3363万美元,技术援助资金可来自贷款或捐助,也可以两者兼有,有时包括在项目贷款额中。

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欧盟主要提供粮食援助、技术援助等无偿援助,到1999年底,共计向我国农业提供无偿援助约10.95亿美元,其中世界粮食计划署是给予援助最多的机构,占无偿援助总额的76.5%(因而本研究对其讨论较多);其次是欧盟,约占13.7%;开发计划署约占5.9%;粮农组织约占3.9%(不包括信托基金项目资金)。

农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对农业的影响

农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对农业的影响
政策环境限制
我国政策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准入、 审批、监管等方面存在一定限制, 影响了外商对农业的投资热情。
03
外商直接投资对农业的影 响机制
资本形成效应
增加农业投入
外商直接投资可以带来更 多的资金和资源,有助于 改善农业生产的条件和环 境,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扩大农业规模
外商直接投资可以促进农 业生产的规模化经营,扩 大农业生产的规模,提高 农业生产的效益。
提升农业技术水平
外商直接投资可以带来先 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 高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 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技术溢出效应
技术转移
外商直接投资可以促进技术转移,引进先进 的农业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
技术吸收
国内企业可以通过学习、模仿和创新,吸收外商投 资带来的先进技术,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
数据来源
为准确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农业的影响,需要收集时间序列或面板数据。数据应包括农业总产值、外 商直接投资额、农药使用量、耕地面积等指标。此外,还需要收集可能影响农业产出的其他因素的数 据,如气候、土壤等。
实证结果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对农业产出的影响
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对农业总产值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这表明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增加了农业生 产的资本投入,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从而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中国政府也积极引导外资进入农业领域,以促进农业现代化 和技术创新。然而,外资进入农业领域也存在一些问题,如 对本土农业的冲击、生态环境的破坏等。
研究目的和意义
研究农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对农业的影响,有助于深入了解外资对农业发展的作 用,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分析农业利用外资的效果和问题,有助于指导外资在农业领域的合理利用,提高 农业现代化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引进外资投资农业提升村集体收入

引进外资投资农业提升村集体收入

引进外资投资农业提升村集体收入随着中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民收入的提高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目标,引进外资投资农业成为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外资投资的引进不仅可以为农业注入资金和新技术,还可以提升村集体收入,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引进外资投资农业提升村集体收入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一、外资投资农业的重要性1. 新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引入:外资投资可以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效率。

例如,引进外资可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推广高效的农业生产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增加农民的收入。

2. 资金的注入:外资投资可以为农业注入可观的资金,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投入。

这些资金可以用于购买农业设备、改善农田基础设施、培训农民技术和提供贷款支持等方面,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产业的发展。

3. 扩大农产品市场:外资投资可以帮助农产品出口,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的销售额和价格。

外国企业往往有更广泛的国际市场渠道和销售网络,可以将优质农产品推广到全球市场,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为农民创造更高的收入。

二、外资投资农业的可行性分析1. 法律和政策环境的健全:国家已出台一系列鼓励外资投资农业的法律和政策,为外资企业提供了有力的保护和支持。

例如,国家对外资投资农业给予减税、优惠信贷、土地使用权等方面的支持,同时也加强了对外资企业的监管,保护国内农产品和农民的权益。

2. 市场需求的存在: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大国之一,农产品市场需求巨大。

外资企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投资农产品种植、加工等领域,利用其技术和渠道优势,推动产业链整合,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这样既满足了市场需求,也为农民创造了更多收入来源。

3. 产业配套和协同效应:外资投资农业不仅可以提升单个农业企业的竞争力,还可以带动周边农业相关产业的发展。

例如,外资企业在农业领域投资,会带动农产品加工企业、物流企业、农业科技研发机构等相关产业的兴起,形成良性发展的产业协同效应,进一步促进村集体收入的增加。

外商投资对中国农产品产销行业的影响研究

外商投资对中国农产品产销行业的影响研究

外商投资对中国农产品产销行业的影响研究外商投资对中国农产品产销行业的影响研究引言: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推进,在中国迅猛发展的经济背景下,外商对中国农产品产销行业的投资也逐渐增加。

这些外商投资对中国农产品产销行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外商投资对中国农产品产销行业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经济政策建议。

一、外商投资促进中国农产品产量提升外商在中国农产品产销行业的投资,带来了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引进,以及资金、人才和科技的支持。

这些投资帮助中国农产品产量得到显著提升。

首先,外商投资的加入推动了农业领域技术的升级,例如智能农机的引进和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等,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其次,外商投资注入了大量资金,为农产品生产提供了必要的投入,改善了农产品生产条件。

此外,外商投资也吸引了一批具有专业技能和管理经验的人才,促进了农业现代化。

二、外商投资促进中国农产品质量提升外商投资的引入不仅提高了中国农产品的产量,也对其质量产生了积极影响。

一方面,外商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了生产过程中的卫生条件,有效减少了农产品的污染和质量问题。

另一方面,外商投资注重农产品质量控制和标准化生产,引进了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技术,为中国农产品的质量认证提供了更为完善的体系。

这些措施提高了中国农产品整体质量,增强了其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三、外商投资促进中国农产品国际市场拓展外商投资也为中国农产品实现国际市场开拓提供了重要支持。

外商投资带来了先进的市场推广经验和渠道,加强了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参与能力。

通过与外商企业合作,中国农产品获得更广阔的国际市场,扩大了出口规模和品种。

另外,外商投资还帮助中国农产品建立了国际品牌形象,提高了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声誉。

四、外商投资带来的挑战与应对虽然外商投资对中国农产品产销行业带来了诸多好处,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外商投资可能增加了企业间的竞争,导致价格战和利润下降。

农业利用外资趋势与策略

农业利用外资趋势与策略
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
积极参与国际农业合作与交流,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推动 我国农业利用外资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案例一
外资引入推动技术革新
Hale Waihona Puke 01通过引入外资,该农业大国获得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推动了
农业生产的技术革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产业链整合与优化
02
外资的进入促进了农业产业链的整合与优化,形成了更加高效
、稳定的农业生产与供应链条。
农业现代化水平提升
03
外资的引入加速了该农业大国的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了农业
技术与管理提升
外资通常带来更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可以与本土农业企业合作 ,共同提升农业产业链的整体水平。
强化农产品品牌建设
利用外资企业的品牌效应和市场营销经验,提升农产品品牌的知名 度和竞争力。
农业企业如何有效利用外资提升自身竞争力
技术创新
通过与外资企业合作,引进、 消化、吸收先进技术,提高企
业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
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业利用外资作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全球经济增长、推动全球农 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战略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农业利用外资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因此,发展中国家纷纷加大农 业领域的开放力度,积极引进外资,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可持续发展成为外资关注焦点
外资在农业领域的投资不仅关注经济效益,还更加注重生态和社会效益,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通过推 广节水农业、循环农业等模式,助力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03
农业利用外资的策略探讨

引进外资项目助推村集体收入增长

引进外资项目助推村集体收入增长

引进外资项目助推村集体收入增长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与交流日益频繁。

引进外资项目已经成为推动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中国农村,引进外资项目也被认为是增加村集体收入的有效途径之一。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引进外资项目对村集体收入增长的积极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提升农村产业发展水平引进外资项目能够促使农村产业发展水平的提升,进而增加村集体收入。

外资项目往往具有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在引进过程中,外资企业一般会向当地农民提供相关培训和技术支持,帮助他们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外资企业还会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提升农村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现代化程度。

这些举措都将有助于推动农村产业的发展,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进而增加了村集体的收入。

二、扩大农村就业机会引进外资项目还能够为农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进一步增加村集体收入。

外资企业往往带来了大量的投资和项目,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来运营和管理。

这就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减轻了农村劳动力闲置的问题。

通过就业,农民能够获得稳定的收入来源,提高生活水平,同时也能够为村集体的收入增加贡献。

三、促进农村人力资本发展引进外资项目还能够促进农村人力资本的发展,进一步提高村集体收入。

外资企业往往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他们会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帮助农民提升技能水平和知识结构。

通过培训,农民能够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实践经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这将有助于促进农村人力资本的发展,为农村经济的长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引进外资项目也能够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改善,从而进一步增加村集体收入。

外资企业在引进项目的同时,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和关注,政府会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如道路、电力、水源等。

这将改善农村的交通和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同时,政府也会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投入,如教育、医疗等,提高农民的教育水平和医疗保障能力。

我国农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几个问题

我国农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几个问题

我国农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几个问题一、关于农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背景及意义二、我国农业外资投资的现状与发展三、农业外资投资的机遇与挑战四、我国农业外资投资的政策策略分析五、提升农业外资投资水平的建议与措施六、案例分析:以天喜集团入股雅万高铁为例七、案例分析:以蒙牛乳业与Danone(达能)合资公司为例八、案例分析:以京东与新希望六和农业进行战略合作为例九、案例分析:以联想与北京大豆粕小麦购销有限公司合作为例十、案例分析:以iPhone制造商台资富士康与重庆华鼎科技合资的水果龙头企业为例综述: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外商直接投资也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持。

本文首先阐述了农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背景及意义,针对我国农业外资投资的现状与发展、机遇与挑战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政策策略、建议与措施,以期能够促进我国农业外资投资水平的提升。

本文还提供了5个有关外商直接投资农业的案例,旨在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为农业外资投资进行更深入的认识与理解,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关于农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背景及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外商直接投资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来改善我国农业生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外商直接投资能够为我国农业企业带来更多的资本、技术与管理经验等方面的支持,有助于提高其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外商直接投资也能够为农业生产带来更多的质量保障、环保保障等方面的支持,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也可以做到安全可靠、环保可持续。

此外,外商直接投资还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对于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农业现代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农业外资投资的现状与发展目前,我国农业领域的外资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由国际大型企业直接投资,另一类则是通过控股或参股等方式介入中国企业。

外资在农业产业化中的应用研究.doc

外资在农业产业化中的应用研究.doc

外资在农业产业化中的应用研究一引言早在1992年初,我国山东潍坊市就正式提出实现“农业产业化”的概念与设想。

1995年《人民日报》社论《论农业产业化》首次阐述了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内涵,即“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体制”。

1997年,“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机制,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写入了党的十五大报告。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了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农业经营体制,使亿万农户成为生产经营的组织单位和市场的主体,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但随着市场取向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农业和农村经济中久已存在的深层矛盾日益暴露出来,与其他产业相比,农业比较利益下降,后续投入不足;家庭经营规模小、分散化,难以对抗大市场下的风险;农民缺乏组织,农业组织化程度低;务农收入增长相对缓慢,影响着农村社会的稳定。

如何有效地整合农村分散的生产经营,完善和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化解分散的农户与大市场风险多的矛盾,成为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实现农业产业化是农民在面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时的又一创举。

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为我国带来的经济增长、就业促进、技术外溢作用已经得到充分验证,而在农业领域,由于政策、农业领域外商投资环境以及我国现有的农业生产特点等原因,外资在促进农业产业化方面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在有关外商直接投资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化的作用方面,忻蔚认为外资涉农产业可以增加农业资金来源、提高中国农业生产加工水平、企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管理水平以及增强农产品出口国际竞争力[1];李泳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对农业利用外资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化进行了分析[2];张效辉从外资可以带来农业产业链延伸、引进先进农业科学技术和引起农产品贸易结构优化阐述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农业产业结构演变的作用[3]。

【推荐下载】论我国农业利用外资的效果

【推荐下载】论我国农业利用外资的效果

论我国农业利用外资的效果根据4071隆德县的监评报告,由于项目的支持,项目区林业产品产量大幅增加。

人均净增纯收入10.28元。

以下就是由小编为您提供的我国农业利用外资的效果。

 畜牧业也获得稳定发展。

畜牧业纯收入比基期年增长17%。

农民收入水平提高,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项目前的130.2元,增加到1998年的564。

6元,净增434.4元,增长3.34倍,基本摘掉了贫困帽子。

另据14份有效调查问卷表明,WFP项目实施使脱贫人口占项目区贫困人口的80%,主要原因是改善了生产条件,提高了生产能力,加之农民努力发展多种经营,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

 粮食安全程度提高。

通过项目建设,各项目区粮食安全程度有了很大提高。

有些地区除实现粮食自给外,还能为国家提供一定数量的商品粮。

如海南2719项目,自1985年实施以来,不仅解决了项目区内的粮食自给问题,而且积极为国家提供商品粮,到1992年已提供16.6万吨,对项目区外的粮食安全也有一定的作用。

 各项公益事业得到发展。

(1)教育。

宁夏隆德4071项目区儿童入学率由实施前的90.2%增加为1999年的96.4%。

四川2606项目区,项目实施前小学、初中的入学率仅为50%,项目实施后的1989年上升到81%,1994又达到了98%。

(2)医疗卫生,WFP 项目的实施还使许多地区的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改善,一些乡兴建了卫生院,村办起了医务室,医院里的病床数量大大增加。

如2697项目所在的甘肃靖县就在项目区兴建了17个医疗院所,大大改善了当地农民的医疗条件。

(3)项目区农民的健康状况得到改善。

11个项目区人口死亡率平均从项目实施前的7.07 降低到5.78 。

项目区的计划生育工作随着农民素质的提高得以顺利开展,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

(4)信息传播。

粮援项目的实施,也使大多数项目区的信息传播渠道更加广泛,方式更为先进。

一些地方开通了程控电话。

许多地区由于项目后通电,增加了电视机。

我国农业利用外资的效果与经验分析(一)

我国农业利用外资的效果与经验分析(一)

我国农业利用外资的效果与经验分析(一)1.有效地帮助项目区农民脱贫致富。

帮助项目区农民脱贫致富是WFP 援助项目的一个主要目标。

根据4071隆德县的监评报告,由于项目的支持,项目区林业产品产量大幅增加。

人均净增纯收入10.28元。

畜牧业也获得稳定发展。

畜牧业纯收入比基期年增长17%。

农民收入水平提高,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项目前的130.2元,增加到1998年的564。

6元,净增434.4元,增长3.34倍,基本摘掉了贫困帽子。

另据14份有效调查问卷表明,WFP项目实施使脱贫人口占项目区贫困人口的80%,主要原因是改善了生产条件,提高了生产能力,加之农民努力发展多种经营,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

2.粮食安全程度提高。

通过项目建设,各项目区粮食安全程度有了很大提高。

有些地区除实现粮食自给外,还能为国家提供一定数量的商品粮。

如海南2719项目,自1985年实施以来,不仅解决了项目区内的粮食自给问题,而且积极为国家提供商品粮,到1992年已提供16.6万吨,对项目区外的粮食安全也有一定的作用。

3.各项公益事业得到发展。

(1)教育。

宁夏隆德4071项目区儿童入学率由实施前的90.2%增加为1999年的96.4%。

四川2606项目区,项目实施前小学、初中的入学率仅为50%,项目实施后的1989年上升到81%,1994又达到了98%。

(2)医疗卫生,WFP项目的实施还使许多地区的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改善,一些乡兴建了卫生院,村办起了医务室,医院里的病床数量大大增加。

如2697项目所在的甘肃靖县就在项目区兴建了17个医疗院所,大大改善了当地农民的医疗条件。

(3)项目区农民的健康状况得到改善。

11个项目区人口死亡率平均从项目实施前的7.07‰降低到5.78‰。

项目区的计划生育工作随着农民素质的提高得以顺利开展,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

(4)信息传播。

粮援项目的实施,也使大多数项目区的信息传播渠道更加广泛,方式更为先进。

利用外资发展现代农业的问题与对策

利用外资发展现代农业的问题与对策

现代商业MODERN BUSINESS83一、利用外资发展现代农业的优势1、现代农业及其特点。

现代农业是继传统农业之后的一个新型农业发展形态。

传统农业是“完全以农民世代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为基础的农业”,由于粗放式耕作与劳动密集型精耕细作相结合,农业生产效率低下,技术进步缓慢。

现代农业是以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技术装备为支撑,以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确保农产品供给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是在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实行集约化生产,产加销为一体,运用现代管理方式管理的一个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

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1)效益高,功能全。

现代农业突破了初级农产品供给和原料生产的局限,具有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多功能,不断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拓展,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的高度组织化、规模化生产,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都比传统农业大幅度提高。

(2)高度依赖科技进步。

科技进步与创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科学技术进步对农业生产力的贡献度超过了资源依存度。

现代农业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等高技术为引领,以常规技术升级的效率革命为支撑,用现代科技及装备改造传统农业,用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

(3)需要高投入。

现代农业注重集约投入生产要素,通过增加资本投入、应用现代科技和装备、强化组织管理,改变农业的粗放经营状况,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

(4)强调可持续发展。

它强调资源节约、环境零损害的绿色性,担负着维护与改善人类生活质量和生存环境的使命。

现代农业在发展农业经济以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又切实注意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做到农业可持续发展,使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改善实现协调发展。

(5)市场化、国际化。

现代农业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农业结构和生产布局,健全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提高农产品市场占有率。

此外,世界农业正朝着国际化方向发展,各国都在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经济分工和经济循环。

农业利用外资趋势与策略

农业利用外资趋势与策略

05
结论和建议
对农业利用外资的总结和评价
农业利用外资的积极作用
农业利用外资有助于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市场渠道,促进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升级,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
农业利用外资的挑战
农业利用外资也面临一些挑战,如外资企业与本土企业的竞争、资源环境压力、技术依赖 和市场风险等问题。
农业利用外资的未来方向
加强农业利用外资的风险管理
1 2
建立风险管理机制
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包括风险识别、 评估、控制和应对等环节,提高农业利用外资的 风险防范能力。
加强政策协调
加强政府各部门之间的政策协调,避免政策冲突 和矛盾,降低外资企业的经营风险。
3
提高企业风险管理意识
加强外资企业的风险管理意识,提高其风险防范 和应对能力,保障企业的稳健发展。
鼓励本土企业与外资企业合作
强化农业资源环境保护
本土企业应加强与外资企业的合作,通过 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引进,提升自身竞争力 和创新能力。
农业利用外资应注重资源环境保护,加强 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实现农业可持续发 展。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成功案例三
要点一
总结词
该地区利用外资推动农业现代化,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 增收和农村发展。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该地区通过引进外资和技术,加强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应用,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 质量安全水平。同时,该地区还注重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 体,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 村经济发展。此外,该地区还加强了对外资的引导和管理 ,确保了外资的合理使用和可持续发展。
成功案例二
总结词
该跨国公司通过投资农业领域,实现了 产业链整合和市场拓展,提高了企业竞 争力和盈利能力。

应用文-我国农业利用外资的效果与经验分析

应用文-我国农业利用外资的效果与经验分析

我国农业利用外资的效果与经验分析'1.有效地帮助项目区农民脱贫致富。

帮助项目区农民脱贫致富是WFP援助项目的一个主要目标。

根据4071隆德县的监评,由于项目的支持,项目区林业产品产量大幅增加。

人均净增纯收入10.28元。

畜牧业也获得稳定。

畜牧业纯收入比基期年增长17%。

农民收入水平提高,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项目前的130.2元,增加到1998年的564。

6元,净增434.4元,增长3.34倍,基本摘掉了贫困帽子。

另据14份有效调查问卷表明,WFP项目实施使脱贫人口占项目区贫困人口的80%,主要原因是改善了生产条件,提高了生产能力,加之农民努力发展多种经营,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

2.粮食安全程度提高。

通过项目建设,各项目区粮食安全程度有了很大提高。

有些地区除实现粮食自给外,还能为国家提供一定数量的商品粮。

如海南2719项目,自1985年实施以来,不仅解决了项目区内的粮食自给问题,而且积极为国家提供商品粮,到1992年已提供16.6万吨,对项目区外的粮食安全也有一定的作用。

3.各项公益事业得到发展。

(1)。

宁夏隆德4071项目区儿童入学率由实施前的90.2%增加为1999年的96.4%。

四川2606项目区,项目实施前小学、初中的入学率仅为50%,项目实施后的1989年上升到81%,1994又达到了98%。

(2)医疗卫生,WFP项目的实施还使许多地区的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改善,一些乡兴建了卫生院,村办起了医务室,医院里的病床数量大大增加。

如2697项目所在的甘肃靖县就在项目区兴建了17个医疗院所,大大改善了当地农民的医疗条件。

(3)项目区农民的健康状况得到改善。

11个项目区人口死亡率平均从项目实施前的7.07‰降低到5.78‰。

项目区的生育随着农民素质的提高得以顺利开展,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

(4)信息传播。

粮援项目的实施,也使大多数项目区的信息传播渠道更加广泛,方式更为先进。

跨国公司对中国农业产业化影响

跨国公司对中国农业产业化影响

跨国公司对中国农业产业化的影响研究1 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利用跨国公司投资从无到有,由少到多,总体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

跨国公司的不断进入促进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农业投资增加、拉动就业率上涨、农业产业优化、农产品贸易进出口等方面都得到极大提高,特别是入世以来,跨国公司在我国投资量大幅增加,促使我国农业同国际农业发展接轨。

与此同时,跨国公司的大量投资带来一些问题,农产品市场的垄断,农业投资生产环节不断深入、我国自有品牌收购等问题不断出现,特别是跨国公司的不断侵入,危及到我国粮食安全,给我国农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客观的分析跨国公司投资对中国农业的影响,并将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全文结构如下:第一部分为引言;第二部分为现代农业引进跨国公司理论概述;第三部分为跨国公司在中国农业产业中的现状;第四部分为跨国公司给中国农业产业带来的正负效应;第五部分为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第六部分是结论。

2 现代农业引进跨国公司的背景与方式2.1 跨国公司投资农业的历史农业领域的跨国投资在几十年前并不是非常显著,随着贸易自由一体化的不断发展,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农业投资不断增长,跨国公司的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农业领域内的跨国巨头,也成为市场的操控者。

在农产品贸易上,80年代初期卡吉尔、大陆等6家跨国公司控制全世界85%的粮食贸易,在农产品加工市场,世界最大4家公司的行业竞争中,牛肉包装市场占有率最高,达到全球市场份额的84%,食品销售市场在食品巨头的控制下,沃尔玛、家乐福等食物零售及市场占有率也在不断提升,跨国公司在全球的食物生产、加工及销售环节无处不在。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不断增长和政策扶持,大型跨国公司将势头瞄准发展中国家,开始尝试将产品销售投向这些国家,之后不断深入各个领域发展。

当前,跨国公司已经有发达国家间贸易转向发展中国家贸易投资,在世界范围内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及贸易,全球涉农跨国公司在农业投资的比例不断增长。

中国农业利用外资的现状、趋势对策研究报告

中国农业利用外资的现状、趋势对策研究报告

- - -.摘要中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在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发展中国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

中国的农业经济历程是相当的复杂,各种因素促进着农业的发展,例如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技术的提高,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国内各名族之间、中外之间经济文化相互交流等等。

现阶段中国的农业可以说是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现阶段中国的农业需要发展就需要利用外资,在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投人,其中外资是农业资金投人的一个重要的来源。

国家一直将农业作为重点鼓励外商投资领域之一。

中国农业利用外资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其发展进程与中国对外开放进程同步。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一直是中国鼓励外资重点投资的领域之一,农业利用外资逐步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点到面,规模日益扩大,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保证农业发展的资金需求是中国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必须实行更加积极的主动的开放战略,不断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扩大和深化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完善更加适应开放型经济要求的机制体制,有效防X风险,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

而中国农业利用外资外资偏下仍然是很突出的问题,所以本文主要针对现阶段中国农业的现状、趋势,应该采取的一些力所能及的措施。

关键词:中国农业,外商直接投资,现状分析,趋势,政策建议目录一、引言2二、中国现阶段农业利用外资的现状及特点 (3)(一)中国农业现阶段利用外资的现状 (3)(二)中国农业现阶段利用外资的特点 (4)三、中国农业利用外资的发展趋势 (5)四、针对中国农业现阶段利用外资偏少的现状提出的对策 (7)参考文献9致谢10一、引言中国农业利用外资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其发展进程与中国对外开放进程同步。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一直是中国鼓励外商投资的主要领域之一,农业利用外资逐步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点到面,规模日益扩大,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资在农业产业化中的应用研究一引言早在1992年初,我国山东潍坊市就正式提出实现“农业产业化”的概念与设想。

1995年《人民日报》社论《论农业产业化》首次阐述了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内涵,即“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升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体制”。

1997年,“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机制,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写入了党的十五大报告。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了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农业经营体制,使亿万农户成为生产经营的组织单位和市场的主体,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但随着市场取向改革的持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农业和农村经济中久已存有的深层矛盾日益暴露出来,与其他产业相比,农业比较利益下降,后续投入不足;家庭经营规模小、分散化,难以对抗大市场下的风险;农民缺乏组织,农业组织化水准低;务农收入增长相对缓慢,影响着农村社会的稳定。

如何有效地整合农村分散的生产经营,完善和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化解分散的农户与大市场风险多的矛盾,成为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实现农业产业化是农民在面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时的又一创举。

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为我国带来的经济增长、就业促进、技术外溢作用已经得到充分验证,而在农业领域,因为政策、农业领域外商投资环境以及我国现有的农业生产特点等原因,外资在促进农业产业化方面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在相关外商直接投资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化的作用方面,忻蔚认为外资涉农产业可以增加农业资金来源、提升中国农业生产加工水平、企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管理水平以及增强农产品出口国际竞争力[1];李泳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对农业利用外资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化进行了分析[2];张效辉从外资可以带来农业产业链延伸、引进先进农业科学技术和引起农产品贸易结构优化阐述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农业产业结构演变的作用[3]。

但我国农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偏小,原因何在?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做了解释。

程培罡、沈桂龙等根据邓宁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认为我国农业产业的组织形式和特点决定了西方发达国家农业企业在我国经营不具有垄断优势;家庭的经营模式导致西方发达国家农业企业在我国经营缺乏内部化优势;我国的自然资源禀赋特征,不健全的农业产业体系和薄弱的政府对农业支持等因素则决定了我国农业在利用FDI上缺乏区位优势[4][5];张敏、杨巍则从农业产业安全和我国在该领域对外资限制的角度,做出解释[6][7];蔡昉则认为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制造业,与我国刚性的工资制度、劳动力市场发育状况、产业的开放水准密不可分[8]。

随着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完善,农业的家庭经营模式逐步发生变化,农业产业的组织模式也必然发生变革,西方农业企业的优势将得到体现。

如果能够因势利导,扩大农业领域外商直接投资,将加速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

二外商投资推动农业产业化的机理从根本上看,农业产业化解决的是农业与非农产业结合进入国际大市场的问题。

不过,制约农业产业化的主要因素在于:缺乏龙头企业,从而难以把农民组织起来,有效进入非农产业;农业资源作为单一生产要素,不能与技术、管理知识等生产要素有机结合,联结农户与市场的中介组织的资金匮乏,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中介组织的经营管理效率偏低,影响农业产业化的收益;此外,农产品缺少进入国内国际市场的有效途径,在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局面,严重制约农业产业化进程。

外商直接投资之所以能够发挥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功能,是因为其有助于化解上述制约因素。

(一)形成龙头企业党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建议,将“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增强服务基础上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加快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升农业经营组织化水准”。

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农业产业化的关键是发展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的培养,一方面需要政府积极引导并为其提供政策支持;另一方面,提升农业企业自身品牌的影响力、产品创新力、竞争力和改进管理模式具有更重要的实际意义。

强大的竞争对手和激烈的国际市场环境恰好为优秀农业企业的崛起提供了坚实的土壤;国外对我国农产品市场影响的日益加深已经成为我国不得不利用外资的推动力量。

引进外商投资,可以促进我国农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模式的转变,形成一批能把握市场脉搏的农业龙头企业,成为引领我国农业产业化的中坚力量,提升我国农产品市场竞争的主体。

(二)缓解资金、技术、人才瓶颈在当今世界农业经济发展中,优秀的农业技术人才和企业管理人才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持续、可靠的资金支持是农业企业存有和发展的基础;先进的农作物生产技术、加工技术可以极大地提升农产品产量和农业生产效率。

资金、技术、人才是农业产业化中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离开任何一个,农业产业化都无从谈起。

突破资金、人才和技术瓶颈,实现三者的有效结合才能从根本上破除企业经营风险,为农业发展扫清障碍。

对外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展外向型经济,在制造业领域广泛利用外资的经验表明,利用外资带来的技术外溢效应、人才培养示范效应,通过跨国公司广泛参与国际分工正是凝聚三种优秀生产要素的有效方式,并且已经锻造出一大批制造业领域优秀的龙头企业,成为中国参与全球竞争的中坚力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与制造业相比,我国农业生产规模化水准低,比较利益低下,基础较为脆弱;在先进技术和优秀管理人才的储备方面已远远落后于国际领先的农业生产企业。

我国的农业企业,能参与国际竞争的寥寥无几,如果不能积极引进外资,加入农业生产的全球链条,将进一步拉大我国农业与世界发达农业国的差距,防碍知识积累和技术进步,为今后的技术吸收带来困难。

(三)突破管理落后瓶颈农业产业化要求实现“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一条龙的经营机制,将农产品产业链由生产领域扩展到农产品加工、销售、研发和对农民的培训等领域。

我国传统的土地细碎化和分散型生产耕作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实现农业产业化势必引进国际先进的农业管理方式,学习大型跨国企业在研发、财务、生产、营销和服务等方面的经验,制定企业长期发展战略,整合区域现有资源,扩大生产规模,提升边际收益、节省交易成本、培育优势产业。

我国农业生产环境恶劣,灾害频发,随着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业人员减少,提升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形势越发严峻,从而对农业经营管理水平提出更高要求。

只有利用外商投资,利用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手段,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农业的抗风险能力,提升农作物生产能力。

(四)提升生产效率提升农业生产效率需要优秀的播种技术和农作物生产技术,以提升农作物产量,需要进行农业规模化生产,增加农业机械化生产的比重,需要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提升农业生产水平。

而有效利用外资正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不二法门。

首先,外资参股农业生产企业后,利用自己的专业人员向农民传授先进的生产技能,产生“干中学”效应,可以极大地提升农作物的科技含量,随着先进技术的扩散,产生示范效应和竞争效应,提升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

其次,外资通过改善农业企业的经营管理,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后可以大大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使农产品获得更可观的市场价值,提升农产品利润率,从而提升农民生产积极性。

此外,农业跨国企业往往具有完整的产业链,利用信息和流通渠道优势,确保农产品有效进入市场,节省交易成本,保证农民收入及时实现。

(五)打破技术性贸易壁垒农业产业化最终以农产品具有参与国际竞争和占领国际大市场的能力为落脚点,而我国农产品近年来持续逆差,尤其是在植物产品和动、植物油脂、工业或药用植物、稻草、秸秆及饲料等大多数狭义农产品贸易中也处于严重逆差状况。

此外,因为不符合进口国卫生要求和限量超标等原因,我国农产品遭遇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也逐年攀升。

我国出口发达国家的农产品被大量退回,2008年,我国出口美国、日本、欧盟、韩国的食品受阻总计1648批次,其中出口美国的食品受阻批次达到707次。

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屡屡受挫的局面折射出我国农业在开放的市场环境下脆弱的国际竞争力。

不仅如此,国内乳制品行业也是质量问题频发,我国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要想打破这一僵局,必须引入国际先进的农产品生产流程和标准,加入国际化生产链条。

利用外商投资,是一条有效的路径。

三我国农业利用外资现状和问题截至2009年,外商在我国农、林、牧、渔业实际利用外资额仅为14.29亿美元,为全部使用外资金额的1.52%,合同项目896个,相当于全行业合同数的3.82%。

2009年,外资在华新设项目数为896个,同比下降2.29%,实际利用外资金额14.2873亿美元,同比下降13.15%。

其中,狭义农业和渔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为7.51亿美元和1.56亿美元,较2008年增长35.49%和35.92%。

谷物种植和林业外资项目数有所增加,分别为515个和21个,较2008年增长9.57%和250%。

(一)外资数量少,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功能没有充分释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领域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上涨趋势明显。

1998年以来,我国农业领域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额开始大幅度增加,从1998年的6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11.8亿美元,这十年间,中国农业领域外资合同项目数为10622个,占全部合同数的3%,累计FDI流入量达到100亿美元,占全部FDI流入的1.5%。

2006年以后,农业领域实际利用外资进入稳定的快速上升通道。

即便如此,2009年,农、林、牧、渔业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仅占全行业的3.8%和1.52%,农业领域利用外资金额尚不足2%,与发展中国家20%的平均水平相比存有较大差距。

农业领域利用外资规模过小严重限制了其在推动农业产业化中功能的发挥,这也暴露出农业领域存有防碍外资进入的深层次矛盾:第一,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迟缓,农业生产的分散性和土地的细碎化使生产规模化水准低,不利于农业生产集中,对外资企业的新建和并购都带来困难。

第二,某些地区出于保护当地农业企业的动机,利用地方控制权,对外来农产品的交易和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的流动制造障碍,地方保护主义不易于农业企业开拓市场,对企业发展造成严重防碍。

[9]第三,我国农业龙头企业整体竞争力和对市场的控制能力较弱,且大都分散经营,缺乏规模优势。

这些状况使外资企业进入后面临高额的交易成本,限制其优势的发挥,因此,外资对我国农业领域的投资持观望态度。

(二)外资来源地相对集中,发达国家外商投资流入偏少我国农业领域利用的外资,来自亚洲国家的居多,而来自欧美农业发达国家和世界主要农业大国的外资规模相对较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