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明代史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明代史学

第六章明代史学

——中国封建史学的衰微

对于明代的史学发展状况,自清朝以来,历来评价不高。如明末清初的张岱说:“有明一代,国史之诬,家史之谀,野史失臆,故以二百八十年,总成一诬妄世界。”对明代史学评价很低。谢国桢先生的《增订晚明史籍考》则认为明代史学最盛。

第一节明代史学的特点

一、官方史学没落

明代官方史学没落,既没有设置专门的史馆,对史学活动也不重视。而且中期以后,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斗争连续不断,内阁倾轧、党派纷争等都影响到官方史学的发展。

二、私家修史兴盛,野史发达

谈迁称之为“汗牛充栋,不可胜数”,全祖望说“不下千家。”清代《四库全书总目》说:“明人学无根柢,而最好著书,尤好作私史。”

1、私修纪传体史书:A.郑晓《吾学编》B.邓元锡《明书》C.何乔远《名山藏》D.朱国桢《皇明史概》:成就很大。

2、私修编年体史书:

政全书》、马一龙《农说》、朱廷立《盐政志》、俞汝为《荒政要览》、周孔教《救荒事宜》、王宗圣《榷政记》等。

3、王圻《续文献通考》含经济史内容42卷,关于田赋、钱币、户口、职役、征榷、土贡、国用。

四、史学思想活跃

明代前期,思想界沉闷无生气。中期,心学兴起,对明代学术产生很大冲击。在史学上出现了几大思潮:1、启蒙史学思潮:对当时的封建思想进行批判。祝允明:汤武非圣人,伊尹为不臣,孟子非贤人。李贽: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决于一己之是非。2、经世致用史学思潮:与现实社会紧密联系,史家经世意识普遍。3、实证史学思潮(即考据学)。考据学在明朝还是伏流,至清代乾嘉时才成为主流。

五、方志兴盛

明王朝对纂修方志的活动非常重视。各朝中央政府屡有修志之举,并在编纂全国总志的同时,均下诏各地修志。有明一代,十三布政使司都有志书编纂,而且府、州、县等地志也大量出现,有的县志还一修再修。万历年间就已“郡邑莫不有志”。不过,数量虽多,但质量却很成问题。

所谓“事既归官,成于借手。府县等诸具文,撰修类皆不学。”从各种资料看来,明代地方政府在修志时,有着一套比较系统的组织机制:一是有一定的志书体例。中国古代,由官府统一制定志书体例始于明朝。为了因地制宜,朝廷也允许地方政府在此基础上略作变通。二是有申详呈报制度。三是有乡绅呈请制度。四是建立公告制度。明代一系列修志机制的建立,一方面体现了明朝统治者对纂修方志活动的重视,规范修志行为,防止志书越轨,违背他们的需要;另一方面又呼吁社会各界踊跃参与,促进了各地志书编纂的发展与进步,标志着我国方志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六、出现了历史著作的普及性潮流

明代史学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包括当代史在内的普及性史书大为流行,绝大多数人都不再像前代史家那样去谋求朝廷的认可,而是面对社会上的广大读者。他们著史写史是为了在社会上广泛流传,使更多的人了解其中所记之事与所持见解,在整个社会文化氛围中表现出浓厚的史学普及意识。这在明初的官、私修史活动中即已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此后,官、私修史活动的这种

普及意识更是持续增长,到明神宗时达于鼎盛,并一直持续到明末。

风气所及,一些史家虽不欲刊行其书而不可得。民间的书坊、富户、学塾等,也参加纂史。

大多互相抄撮,极少力作,而且为牟利而图新鲜、抢进度,编纂草率,但也还是遵循着史学规范,采取史书体式进行编纂,总体上做到不凭空虚构史事,不故意采用已知是虚幻失实的内容,同时注重传布历史见解,史论地位比较突出。明朝灭亡后,普及性史书仍在流行,还产生出许多新的作品。但当考据学成为学界主流的时候,它们退居到次要地位。随着《四库全书》的编纂,查禁违碍图书活动在全国迅速展开,这些书绝大多数被打入禁毁图书之中。

第二节明代官方史学

一、明代官方的史学活动组织

明代既没有专门的史馆,也没有专职史官。

其官方史学活动组织主要有二,即起居注和翰林院。起居注设于朱元璋即吴王位元年(1364),但此后罢设不常,至万历初期终于罢去。

翰林之官始于唐朝,但当时只备文学顾问,无修史之任,宋时亦然。元世祖时,设翰林国史院,

其后又称翰林兼国史院,于应奉文字之外,兼有史官之职。

明初,典章制度多承元朝旧制。洪武十四年设翰林院史官,但并非一力专职修史,尚有其他一些行政事务,而更为荒唐的是,包括史官在内的所有翰林院官员,“官名虽异,然皆不分职,史官皆领讲读,讲读官亦领史事。”从而造成“翰林皆史官”的局面,这就更使史无专司。

郑晓:“我朝虽设修撰、编修、检讨为史官,特有其名耳。”这种情况,愈到后期而愈发不可收拾,因而也就顺理成章的出现了如下现象:“馆阁诸公,以无所记载为合宜,若违众有作述,则馆中多疾之,不能安其官,故非以功令约之,虽有贤者,亦不过从容待迁而已。”

二、明代官方的史学活动

1、《元史》

前后二次修纂,时间只有11个月,成书之速带来了不少缺陷和讹误。一是详略悬殊,疏漏太多。二是编写草率,杂乱重复,缺乏熔铸加工。三是人名、地名的汉译多不统一,由此也造成讹误者甚多。四是文献取材不完备。

但是作为一朝正史,其体例是基本完备的,资料也还比较丰富,特别是当时据以修纂的十三朝实录、《经世大典》等现在多散佚不传,故而至今仍为研究元史的基本史料。

2、《明实录》的纂修

是明代最为重要的官方史学活动。

在现存《明实录》中,大多有“修纂凡例”。从对象上看,是以皇帝为核心,以皇亲国戚、文武官员为主体,兼及下层人民;从内容上看,是以政治为核心,以经济、军事、文化教育为辅,目的是为皇帝提供治乱兴衰的借鉴,歌颂先帝的“功德”和“仁政”。

从各朝《实录》看来,虽然有些《实录》没有具体制定“纂修凡例”,但也遵守既定的义例规范。明代实录修成,都要举行隆重的进书仪式。实录纂成后,誊写正、副两本,分藏不同地点,而将底稿在进呈前,由史官会同司礼监官于太液池旁椒园焚毁,使一字不传,以示禁密。

明代实录中除存在一般性的史书避讳外,在其纂修过程中,还因政治斗争而直接造成了实录的改修、重修等情况的出现。

这当然是官方史学与现实政治紧密相连的极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