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科学上册 1.3 水的浮力教案6 (新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13《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 13《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3课《水的浮力》。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浮沉条件、浮力计算及浮力的应用。
具体章节为第三章《物质的浮沉与密度》的第2节。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阿基米德原理,学会计算物体受到的浮力,了解物体浮沉的条件。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现象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浮沉条件、浮力计算。
难点:浮力计算、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演示器、浮力计算题板、物体浮沉实验器材。
2. 学具:计算器、草稿纸、直尺、浮力计算题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物体浮沉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 新课导入:讲解浮力的概念,引导学生掌握阿基米德原理。
4. 例题讲解:讲解浮力计算方法,通过例题使学生掌握计算步骤。
5. 随堂练习:布置浮力计算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堂拓展:介绍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六、板书设计1. 浮力的概念2. 阿基米德原理3. 物体浮沉条件4. 浮力计算方法5. 浮力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浮力的概念。
(2)简述阿基米德原理。
(3)计算题:一物体体积为200cm³,放入水中,求物体受到的浮力。
2. 答案:(1)浮力是指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2)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或气体的重量。
(3)物体受到的浮力为2N。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浮沉条件掌握较好,但在浮力计算方面还需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船舶、热气球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3节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范例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3节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3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以及浮力的计算。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浮力的概念,了解阿基米德原理,能够运用浮沉条件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 学会运用浮力知识进行简单的计算。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索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
难点:浮力的计算,以及浮力与物体密度、液体密度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浮力演示器,浮力计算模型,实验器材(如物体、液体、测量工具等)。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浮力演示器展示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浮力产生的原因。
2. 知识讲解:(1)浮力的概念: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2)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3)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上浮、悬浮、下沉。
3. 例题讲解:运用浮力知识解答实际问题,如物体浮在液体表面的原因等。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浮力现象,如船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等。
5.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实验,测量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计算物体的密度。
六、板书设计1. 浮力的概念2. 阿基米德原理3. 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4. 浮力的计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为什么铁块在水中会下沉,而在盐水中会上浮。
(2)计算一个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已知物体的体积和水的密度。
2. 答案:(1)铁块在水中下沉是因为铁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而在盐水中上浮是因为盐水的密度大于铁的密度。
(2)浮力=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液体密度×重力加速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浮力的概念和计算掌握情况,对实践活动的组织和实施效果进行反思。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3节水的浮力精品教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3节水浮力精品教案浙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3节中深入探讨水浮力。
详细内容涉及教材中关于浮力原理介绍,包括基米德原理、浮力计算以及物体沉浮条件等。
我们还将通过实验和例题,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浮力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基米德原理,能运用浮力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 掌握物体沉浮条件,解影响浮力大小因素。
3.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浮力计算公式运用,物体沉浮条件判断。
教学重点:基米德原理理解,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演示器、物体(如石头、木块等)、弹簧测力计、量筒、浮力计算公式卡片等。
2. 学具:学习笔记、教材、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简单浮力实验(如木块浮在水面上),引发学生对浮力好奇心,进而导入新课。
2. 知识讲解:a. 讲解基米德原理,引导学生理解浮力来源。
b. 探讨影响浮力大小因素,引导学生得出浮力计算公式。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例题,讲解浮力计算公式运用,解答学生疑问。
4.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浮力计算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
5. 实验操作:a. 分组进行浮力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浮力存在。
b.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数据,分析物体沉浮条件。
六、板书设计1. 基米德原理2. 浮力计算公式:F浮= ρ液gV排3. 物体沉浮条件4. 例题及解答过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计算一个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
b. 判断一个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并说明原因。
2. 答案:见教材课后习题解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例题,让学生掌握浮力相关知识。
但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仪器,确保实验结果准确性。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思考浮力在生活中应用,如船舶、救生圈等,激发他们学习兴趣。
浙教版科学八上13水的浮力第一课时教案
浙教版科学八上13 水的浮力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水的浮力》第一课时。
详细内容包括:1. 浮力的概念及其产生原因;2. 阿基米德原理;3. 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4. 浮沉条件的探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阿基米德原理,了解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探讨浮沉条件的规律;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2. 教学难点:浮沉条件的探讨,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演示器,浮沉物体(如木块、石块等),电子秤,量筒;2. 学具:每组一个浮力演示器,浮沉物体,电子秤,量筒。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浮力现象(如木块漂浮在水面),引导学生思考浮力是什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2. 新课导入:讲解浮力的概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浮力演示器,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3. 实践探究: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测量不同物体受到的浮力,并记录数据;4.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阿基米德原理,让学生明白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判断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情况;7.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浮力的概念;2. 阿基米德原理;3. 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4. 浮沉条件。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浮力知识,设计一个能浮在水面上的小船;2. 答案:提示学生考虑物体密度、形状等因素,合理设计小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探究,让学生掌握了浮力的相关知识。
但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现象,避免只关注数据;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船舶、救生圈等。
2024年八年级科学上册13《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
2024年八年级科学上册 13《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水的浮力》。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浮力的概念及其计算,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物体的浮沉条件,以及浮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浮力的计算方法,了解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应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学会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认识到科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浮力的计算方法,物体的浮沉条件。
教学重点: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演示器,浮沉子,弹簧测力计,物体(如石块、木块等)。
2. 学具:每组一个浮力演示器,一个弹簧测力计,不同材质的物体。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如小船在水中漂浮)引入浮力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浮力的定义,引导学生学习阿基米德原理。
3. 实践探究:a. 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体的浮力。
b. 引导学生发现浮力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之间的关系,即阿基米德原理。
4. 例题讲解:讲解浮力的计算方法,物体的浮沉条件。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解答有关浮力的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6. 知识应用:介绍浮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船舶、救生圈等。
六、板书设计1. 浮力的概念2. 阿基米德原理3. 浮力的计算方法4. 物体的浮沉条件5. 浮力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计算一个物体的浮力。
b. 解释为什么有些物体在水中浮起来,而有些物体沉下去。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浮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掌握情况,以及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程度。
2. 拓展延伸:a. 研究浮力在船舶设计中的应用。
b. 探讨浮力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如水上运动器材、水下等。
八年级科学上册 1.3 水的浮力(第1课时)教案 (新版)浙教版
水的浮力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体验水及其他的液体对浸入其内的物体都会产生浮力的作用,知道气体也能产生浮力。
2.能通过实验方法,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并概括出阿基米德原理。
3.能用测力计测量浮力,能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
过程与方法:学会测量浮力,学会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严谨的科学探究态度二、教材重难点分析本节课的内容包括浮力的概念和阿基米德定律,主要是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体验浮力的存在,提出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猜测,并自行设计实验进行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教具准备空矿泉水瓶,脸盆或水槽、弹簧秤;铁块,烧杯等四、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实验引入:取一个空矿泉水瓶,将瓶盖旋紧,放入水中,待瓶静止。
请大家思考:静止在水上的空矿泉水瓶受到几个力的作用?这些力的施力物体是谁?这些力有什么关系?讲述:重力与水对空矿泉水瓶的托力是一对平衡力。
有F托=G亲自体验:(可选择几位学生上台)用手把空矿泉水瓶压入水中时,你能感觉到这个力吗?将瓶释放后,瓶将如何运动,这说明了什么?生:能感觉到手被向上顶的力,将瓶释放后,瓶将竖直向上浮出水面,这说明水产生的这个力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归纳:我们把水对物体产生的竖直向上托的力叫浮力。
一、浮力的存在师:同学们,你平时有没有感受到过浮力的存在?生:轮船浮在水面上受到浮力,天鹅等动物能浮在水面也是受到浮力的缘故。
思考:除了在水中能浮起来的物体受到浮力之外,在水中要下沉的物体(石块、铁块等)它们是否也受到浮力呢?实验探究:下沉的物体是否受浮力器材:弹簧秤、铁块、水槽等实验过程:1.在空气中将铁块挂在弹簧秤下,记下弹簧秤的读数 F=G铁2.托住悬挂在空气中的铁块,记下弹簧秤的读数弹簧秤读数变小 ,因为手对物体有向上托的力3.将铁块浸没在水下,记下弹簧秤的读数F拉弹簧秤读数变小,表明水对下沉的铁块也有一个向上托的力即浮力。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1.3《水的浮力》教案
术和科学研究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同时也是理论联系实
际的好教材,是中学生走向社会的必备知识。
学情 分析
从学生特点上来看, 初中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求 知欲和表现欲, 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思维 方式正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从学习障碍上来
看,一方面由于前概念会干扰学生的认识,另一方面,本 节内容较为抽象, 不便于理解, 所以要在教学中通过实验 和多媒体, 以感性认识为依托, 借助实验加强直观性和形 象性,以便学习理解和掌握。
用一个趣 味问题引入一 堂新课,能激发 学生的好奇心 和求知欲,并能
学生通过对阿基米德发现浮力的过程意识到科学来 源于生活。
教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学重点 教学
阿基米德关系的过
学难点 程
教学 准备
弹簧测力计、钩码、烧杯、脸盆、乒乓球、可乐瓶、 量筒、溢水杯
多媒体课件
设疑,引导
教法
教
与学法
法
充分利用生活中例子和实验激发学生的 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
《浮力》 这节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这一节内容
的学习是在前几节所学知识的基础上综合应用液体的压
教材 分析
强、压力、二力平衡等知识来了解浮力的产生而展开的。 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 其中探究影响浮力的大小因 素和阿基米德原理, 能为后面学习物体的浮沉, 浮力的应
用奠定理论基础。 而浮力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 生产技
生边动手边思考。
观察、小组讨论、实验探究
学 法
尽量让学生主动参与认识浮力的实验, 参 加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 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自主学习, 得到创新能力的
培养和创新意识的提高。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3节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3节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确认水及其他的液体对浸入其内的物体都会产生浮力的作用,知道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确认空气也有浮力。
能用测力计测量浮力。
(2)能通过实验方法,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并概括出阿基米德原理。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实验分析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严谨细致、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2学情分析学生对于上浮的物体受到浮力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能够举出一些物体受到浮力现象的例子。
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有效教学。
对浮力概念的认识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是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为此,设计了一系列探究活动来建构浮力的概念,层层递进,逐步完善对浮力的认识以及如何得出阿基米德原理,让他们体验问题解决的成功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并培养他们多留心身边事物。
整个教学过程通过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探究、思考,让学生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来实现课程目标,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学习活动形式。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感受浮力的存在、方向及测量2、探究阿基米德原理教学难点探究阿基米德原理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一)新课导入多媒体播放一段动画:有一天,有几个小朋友在院子里玩皮球,当他们玩得十分高兴时,不料皮球踢到院子中的大树旁,落进了树洞。
树洞很深,你们想什么方法帮助小朋友把球取出来呢?学生踊跃回答问题,引出课题——水的浮力。
活动2【活动】(二)展开探究,感受浮力的存在、方向和测量师: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现象、机械的原理都和浮力有关。
同学们,你们能举些生活中浮力的例子吗?生:在大江中行驶的轮船、水面上漂着的木头、水中游动的鱼儿等等。
师:既然生活中有这么多有关浮力的例子,那我们大家一起来感受浮力吧!学生分组实验:每组的桌上都有一个旋紧瓶盖的空矿泉水瓶,把它放入水槽中,用手向下按一按再抬一抬手,反复几次,手有什么感觉?每个同学都试一试。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3节水的浮力优质教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3节水浮力优质教案浙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3节《水浮力》。
教材详细内容主要围绕浮力概念、基米德原理以及浮力计算等方面展开。
通过实验和例题,让学生深入解浮力在日常生活中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浮力概念,掌握基米德原理,能运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现象好奇心,增强对科学学习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浮力概念、基米德原理、浮力计算。
难点:基米德原理理解及浮力计算公式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演示装置、浮力计算公式卡片、例题解析PPT等。
2. 学具:实验器材(如物体、弹簧测力计、水等)、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演示浮力实验(如木块、铝块在水中浮沉),引导学生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2. 知识讲解:(1)讲解浮力概念,让学生理解浮力是液体对物体向上托力。
(2)阐述基米德原理,引导学生掌握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关系。
(3)介绍浮力计算公式,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学会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浮力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4. 学生实验: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体浮力,并计算其大小。
六、板书设计1. 浮力概念2. 基米德原理3. 浮力计算公式4. 例题解析5. 实验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浮力概念,并举例说明。
(2)简述基米德原理,并解释其意义。
①一个质量为200g物体在水中浮力;②一个体积为500cm³木块在水中浮力。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讲解,学生对浮力有更深入认识。
但在实验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基米德原理理解不够透彻,需要在今后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探讨浮力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如船舶、救生圈等,增强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2024年八年级科学上册13《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
2024年八年级科学上册 13《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2024年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3课《水的浮力》。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浮沉的条件及其应用。
具体章节内容为第三章《物质与力量》的第三节。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阿基米德原理,了解物体浮沉的条件及其应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物体浮沉条件的判断。
教学重点: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演示仪,物体浮沉实验器材,挂图。
2. 学具:每组一套物体浮沉实验器材,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演示浮力演示仪,让学生观察并思考浮力对物体的影响。
2. 知识讲解:(1)讲解浮力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浮力的方向和大小。
(2)介绍阿基米德原理,解释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3)讲解物体浮沉的条件,举例说明。
3.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实验探究:分组进行物体浮沉实验,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结果。
七、板书设计1. 浮力的概念2. 阿基米德原理3. 物体浮沉的条件4. 应用举例八、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浮力的概念及其方向。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物体受到的浮力。
(3)分析物体浮沉的条件,判断给定物体的浮沉情况。
2. 答案:(1)浮力是指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方向垂直于物体所在液面或气面。
(2)浮力 = 液体或气体的密度× 重力加速度× 物体排开液体或气体的体积。
(3)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判断物体的浮沉情况。
九、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估,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八年级科学上册13《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 13《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3课《水的浮力》。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浮沉条件以及浮力计算。
具体章节为第三章《物质与力量》第三节《浮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阿基米德原理,了解物体浮沉条件,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浮力知识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勇于探索、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浮沉条件。
难点:浮力的计算及物体浮沉条件的判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演示装置、浮沉子、天平、量筒、弹簧测力计、细线、剪刀等。
2. 学具:每组一套浮力实验器材,包括浮沉子、天平、量筒、弹簧测力计、细线、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展示轮船、木筏等浮力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浮力是什么,为什么物体会浮在水面上。
2. 实践探索:(1)学生分组进行浮力实验,观察物体浮沉现象。
3. 知识讲解:(1)讲解浮力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有关。
(2)讲解阿基米德原理,解释浮力产生的原因。
(3)讲解物体浮沉条件,分析实验结果。
4. 例题讲解:通过典型例题,讲解浮力的计算方法。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浮力的概念2. 阿基米德原理3. 物体浮沉条件4. 浮力计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浮力是什么,为什么物体会浮在水面上。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一个物体受到的浮力。
(3)分析一个物体在水中浮沉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浮力知识掌握程度,实验操作是否规范,课堂氛围是否活跃等。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船舶、潜艇、热气球等,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八年级科学上册13《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 13《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3章,主题为“水的浮力”。
具体内容包括:浮力的定义、浮力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沉浮的条件及影响因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浮力的定义,了解浮力的计算方法,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2.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物体的沉浮现象。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浮力的计算、物体沉浮条件的理解。
教学重点:浮力的定义、阿基米德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浮力演示器、物体(如石头、木块等)、测力计、容器、水、盐、针筒等。
学具:笔记本、铅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浮力演示器展示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的物体可以浮在水面上,而有的物体却沉入水底?2. 知识讲解(1)浮力的定义: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2)浮力的计算:利用测力计测量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和在液体中的视重,二者之差即为浮力。
(3)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4)物体沉浮条件:当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等于重力时,物体浮在液体表面;当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沉入液体。
3. 例题讲解(1)计算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
(2)分析物体沉浮的原因。
4.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体的浮力,并分析其沉浮条件。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浮力定义2. 浮力计算3. 阿基米德原理4. 物体沉浮条件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求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
(2)分析题:分析物体沉浮的原因。
2. 答案(1)浮力计算题答案。
(2)物体沉浮原因分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浮力的定义、计算方法、阿基米德原理等内容掌握较好,但在实验操作中,部分学生操作不规范,需要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1)研究不同液体中的浮力大小。
浙教版科学八上1.3《水的浮力》word教案
探究浮力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老师让学生猜想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能够回答出多种因素。然后将学生分成小组,由每个小组设计一个实验,利用控制变量法来验证其中的某一个猜想,在探究实验过程中,由各个小组讨论之后,简明扼要地写出实验步骤,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之下,确定实验方案,并进行探究实验。这里是学生能够想到的比较好的实验方案。最后得出的结论即为:浮力与排开水的体积和浸入液体的密度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
学情分析
从学生特点上来看,初中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表现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思维方式正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从学习障碍上来看,一方面由于前概念会干扰学生的认识,另一方面,本节内容较为抽象,不便于理解,所以要在教学中通过实验和多媒体,以感性认识为依托,借助实验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习理解和掌握。
布置作业
考虑到个体差异,我分别设置了必做题和选做题
必做题有利于所学知识的巩固,而选做题则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从而体现从“科学走向生活”和STS的教学理念,同时也为下节课做准备。
板书设计:
浮力
一、浮力:
1.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托力,这个力叫做浮力。
2.施力物体:液体(或气体)
教材分析
《浮力》这节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一节内容的学习是在前几节所学知识的基础上综合应用液体的压强、压力、二力平衡等知识来了解浮力的产生而展开的。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其中探究影响浮力的大小因素和阿基米德原理,能为后面学习物体的浮沉,浮力的应用奠定理论基础。而浮力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好教材,是中学生走向社会的必备知识。
1.3水的浮力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1)请简要说明浮力的计算公式及其含义。
(2)为什么说浮力与物体在液体中的位置无关?
3.应用题:
一个质量为200克的物体在水中排开了一个体积为100立方厘米的水柱。求该物体所受的浮力。
4.实验题:
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浮力与物体在液体中的位置无关的结论。
内容逻辑关系
1.浮力的概念与计算:
-重点知识点:浮力是指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与物检测
(一)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水的浮力”这一知识点,主要包括浮力的概念、计算公式、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的位置的关系、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浮心的概念。通过实验演示、问题引导、小组讨论等形式,我们深入理解了浮力的性质及其应用。
1.浮力的概念:浮力是指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的重力有关。
2.小组讨论与个体思考相结合:在课堂中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同时也鼓励个体思考,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知识应用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活动或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浮力知识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存在主要问题
1.学生对浮力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学生在学习浮力概念时,可能存在对浮力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液体的重力关系理解不清晰的问题。
(二)当堂检测
为了检验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行以下当堂检测:
1.选择题:
(1)下列哪个选项能正确表示浮力的大小?
A. F浮=ρ水V排g
B. F浮=ρ水V物g
C. F浮=ρ水g
D. F浮=V排g
(2)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A.物体的形状
B.物体的质量
C.液体的密度
八年级科学上册 1.3 水的浮力教案 浙教版
(提问)如果物体浸入其他液体(如食盐水、酒精)中,得到的结论是否相同?
(视时间而定,有时间的话可以安排学生分组实验)把水换成食盐水(或酒精),重复上述实验,发现结论相同。
(引导概括出阿基米德原理内容及数学表达式)
1.内容: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的方法,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并概括出阿基米德原理;
教学准备:空矿泉水瓶、水槽、弹簧秤、铁块、铁架台、烧杯、水、酒精、气体浮力存在的实验仪器一套
教 学 设 计
备 注
第 一 ~ 二 课 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课件展示)
水为什么会表现出截然相反的特性?
在死海,人为什么又可以悠然自得地躺在水面上看报呢?
(提问)浮力方向如何?能给浮力下个定义吗?
(交流、统一定义)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托的力叫做浮力。
(进一步追问)液体对浸入其内的物体有浮力,那么气体对浸入其内的物体是否也有浮力呢?
(提问)给你如教科书图1-41的装置你能否用它来证明气体浮力的存在?应该怎么做?
(学生提出方案,并预测结果)
(演示实验4)图1-42气体浮力存在的实验
1.3 水的浮力
课题:水的浮力
课型:
教
学
目
标
1.认知目标:①确认水及其他液体对浸在其内的物体都会产生浮力的作用,确认空气也有浮力。
②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及数学表达式。
2.能力目标:①能通过实验的方法,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并概括出阿基米德原理。
②能用测力计测量浮力③能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
教学重点:阿基米德原理
1.3水的浮力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浮力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浮力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六、知识点梳理
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浮力的概念、浮力的计算方法、浮力产生的原因以及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梳理。
(2)密度计:密度计利用浮力来测量液体的密度,通过测量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情况来确定液体的密度。
(3)潜水艇:潜水艇通过控制水舱中的水量来改变自身的浮力,实现上浮和下沉。
(4)热气球:热气球通过加热空气来改变气球的浮力,实现上升和下降。
七、作业布置与反馈
七、作业布置与反馈
1. 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的浮力的概念、计算方法、产生原因以及实际应用,我布置以下作业:
四、教学资源准备
1. 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或学习资料。教材应包括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中关于水的浮力的相关内容,以便学生能够跟随教学进度进行学习和复习。
2. 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这些资源可以包括浮力的定义和计算公式的图片、物体在水中浮沉的实验视频、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图表等,以便于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浮力的概念和原理。
3. 实验器材:如果涉及实验,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实验器材应包括浮力计、物体(如石头、木块等)、容器(如桶、盆等)、水、测量工具(如尺子、电子秤等)等。在实验前,教师应检查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确保实验能够顺利进行,并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实验器材,遵守实验操作规程,以确保学生的安全。
4. 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如分组讨论区、实验操作台等。教室可以被划分为几个小组讨论区,每个区域配备相应的桌椅和实验器材,以便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实验和讨论。同时,还需要设置一个实验操作台,用于教师进行实验演示或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3节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3节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3节,主题为“水的浮力”。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具体章节内容涉及:浮力的定义、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关系、影响物体浮沉的因素、浮力的计算以及浮力的实际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阿基米德原理,能运用浮力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了解物体浮沉的条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浮沉现象。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浮沉条件。
难点:浮力的计算、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浮力演示仪、物体浮沉实验器材、计算器。
学具:直尺、量筒、弹簧测力计。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浮力演示仪,让学生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现象,引发学生思考。
2. 例题讲解讲解浮力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浮力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关系。
引入阿基米德原理,解释物体浮沉的条件。
通过实例计算,讲解浮力的计算方法。
3.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实验,测量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浮力。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知识拓展讨论浮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船舶、救生圈等。
探讨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如密度计的制作原理。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浮力的概念2. 阿基米德原理3. 物体浮沉条件4. 浮力的计算方法5. 浮力的实际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解释为什么船舶能浮在水面上?计算一个物体在水中的浮力,已知物体的质量、体积和水的密度。
举例说明浮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船舶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它排开的水体积等于船舶的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等于排开的水的重量,与船舶的重量相等,所以船舶能浮在水面上。
浮力计算公式:F浮= ρ水× g × V排,其中ρ水为水的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V排为物体排开水的体积。
八年级科学上册13《水的浮力》优质教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 13《水的浮力》优质教案浙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3章《水的浮力》,涉及教材的第三章《浮力与密度》,具体内容包括浮力的定义、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浮力的计算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浮力的定义,理解阿基米德原理,能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分析实际问题。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探究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的应用。
教学重点:浮力的定义,浮力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浮力演示仪、实验器材(烧杯、木块、石头、针筒等)、多媒体设备。
学具:笔记本、铅笔、直尺、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演示浮力实验,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有的物体可以浮在水面上,有的物体却沉入水底?2. 新课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密度的概念,从而引出浮力的定义。
3. 例题讲解:讲解阿基米德原理,引导学生理解浮力的产生原因。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体的浮力,计算物体的密度。
5. 知识拓展:讲解物体的浮沉条件,举例分析生活中的浮力现象。
7.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强调课后复习。
六、板书设计1. 浮力的定义2. 阿基米德原理3. 物体的浮沉条件4. 浮力的计算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浮力的定义,并举例说明。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推导物体浮力的计算公式。
2. 答案:(1)浮力是指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例如:船在水中行驶时受到的浮力。
(2)浮力F浮= ρ液gV排,其中ρ液为液体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V排为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体积。
(3)因为盐水的密度大于水,所以铁块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其重力,从而浮起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浮力的定义和阿基米德原理掌握较好,但在实验操作和计算方面还需加强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水的浮力
教学目标:1、确认水及其他的液体对浸入其内的物体都会产生浮力的作用,确认空气也有浮力。
2、能通过实验方法,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并概括出阿基米德原理。
3、能用测力计测量浮力,能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
4、能用力和运动的关系推导出物体在液体中浮沉的条件,并会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释有关现象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1、物理知识得出的公式比较多,一多学生就感觉摸不到头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对公式代表的字母含义要一直强调,先中文再字母的方式。
在得出阿基米德定理的时候,按照科学探究的步骤进行渗透。
2、对物体在水中的状态,漂浮,悬浮,下沉等字的规范表达要强调。
实验比较多,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思考非常重要,如实验的目的,为什么要这样做等等。
3、密度计的原理应该让学生自己摸索出来,这样对前面的知识也是种巩固。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一、浮力的存在和测量
1、液体的浮力。
船能浮在水面上,但有时候确会沉入大海呢?有些人游泳会淹死,而有些人确可以在死海上看书呢?(除了游泳的技巧)
答:有浮力的作用,死海的浮力更大。
【实验】P19,水的浮力是水对浸入其内的物体向上托的力。
得出:※在水中会上浮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
【实验】p20,图1-43,先用手托一下悬挂在空气中的物块,使测力计的读数变小。
(物块受到手对它向上的托力);将物块浸没在水下,测力计的读数也变小。
(水对物块有一个向上托的力)
这个向上托的力就是浮力,得出:※在水中会下沉的物体也受到向上的浮力。
F浮=F-F ‘。
(条件:物体在水中会下沉)
推广:所有的液体都会对浸入其内的物体产生一个向上的浮力。
2、气体的浮力。
气体对进入其内的物体是否也有浮力呢?有什么事实可以说明气体对物体也有浮力呢?(热气球、烟上升等等)
【实验】P21图1-44,问学生该怎么做才能证实气体浮力的存在。
(现在状态下,打气针还没有完全插入篮球的气孔,排球不会漏气)
把打气针插入,气会从排球跑到气球里面,可以得出什么?
(杠杆左边的质量不变,但由于排球里的气体压强大,传到了气球里面,这样排开大气的体积增加了,浮力也增加了,所以杠杆失去了平衡。
)
※气体也会产生向上的浮力。
二、阿基米德原理。
【提出问题】既然气体和液体都会对浸入其内的物体产生向上的浮力,但浮力的大小究竟和哪些因素有关呢?
当人躺在浴缸的水中时,人会有什么感觉?水发生了什么变化?(人会有一种变轻了的感觉。
浴缸的水面会上升。
)
人为什么会变轻?水面为什么会上升?(人变轻是因为人受到水的浮力。
水面上升是因
为人浸入水中后,排开了一部分水。
)
【建立假设】那么,你认为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物体所排开水的多少)【实验】P21图1-45,将物体逐渐浸入水中时,物块排开水的体积逐渐增多,测力计的读数逐渐变小,浮力逐渐增大。
结论:物体受到的浮力跟物体排开水的多少有关,排开的水越多,浮力越大。
那么,如何定量的证实这个结论呢?
【设计实验】要测量浮力的大小,还要测量物体排开水的多少(体积)。
如何测?
利用图1-45的实验器材,讨论:如何利用这些器材进行实验?怎么样安排实验的步骤?应当设计怎样的实验数据记录表?(然后交流讨论,给出实验步骤。
)
【实验步骤,收集证据】
(1)在溢杯中盛满水,将小烧杯放在溢杯的出水口下;
(2)将物块悬挂在测力计上,用测力计测出物块的重G;
(3)将物块浸没在溢杯的水中,读出测力计的读数F;
(4)将溢杯溢出的水注入量筒内,测出它的体积V排水;
(5)将上述数据填入下面的实验数据登记表内。
物块的重
G 物块浸入水中后测力计的读数F 物块排开水的体积
V排水物块受到水的浮力
F浮=G-F 物块排开的水受到的重力
【得出结论】F浮=G排水【推广】F浮=G排液
阿基米德定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即F浮=G排液。
同样,阿基米德定理可以推广到气体上面。
三.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1、对阿基米德定理这个公式F浮=G排水=ρ液gV排的理解应注意:
(1)公式中ρ液是液体的密度,而不是浸入液体的物体的密度。
(2)公式中V排是浸入液体时,排开液体的体积。
物体完全浸入;物体部分浸入。
(3)浮力只跟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有关,而与其他因素无直接关系。
※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无关:把物体压入水中,感觉浮力变大,这时候是从水面压入水下,当完全浸入后,就不会感觉到更吃力了,用物块挂在测力计下的实验来说明;※与物体的形状无关:用橡皮泥变形挂在测力计下的实验来补充说明。
2、用阿基米德原理进行计算。
(注意计算过程中单位要统一)
课堂练习:
1.关于浸在液体里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B.浮力的施力物一定是水
C.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质量成正比 D.实心的铁球也能浮在液面上。
2.用手将一个木球放入水中某一深度后,松开手,木球上浮,在木球未露出水面的时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木球所受的重力、浮力都不变;B.木球所受的重力不变,浮力变大;C.木球所受的重力、浮力都变小;D.木球所受的重力不变、浮力逐渐变小.
3.酒精的密度是0.8×103千克/米3,把体积为500厘米3的铁块浸没在酒精中,它受到的浮力是______牛.
4、一个体积为1000厘米3的物体浮在液面上,受到的浮力大小为4.9牛,画出这个物体的受力示意图,并求出这个物体的密度,这个物体是什么材料做的?
四、物体沉浮条件。
【实验】观察P22图1-48得出,一只上浮出水面,一只下沉到水底,一只悬浮在水中问:既然浸入液体中的物体都会受到液体向上的浮力,为什么有的物体在液体中会上浮,有的物体在液体中会下沉,有的能够静止在液体内部呢?
原因:三只球所受到的重力不同,如果全部浸入受到水的浮力相同。
根据力和运动关系: F浮<G 下沉
F浮>G 上浮
F浮=G 悬浮或漂浮
注意:上浮和下沉都是不稳定状态,上浮的物体最终会浮出液面,而处于漂浮状态;下沉的物体最终则会沉到液底处于静止状态。
漂浮和悬浮时,物体都是受到两个力而处于平衡状态。
(沉到水底:F浮+F支持力=G)
问:知道了物体沉浮的条件,那你平时常见到哪些物体在水中会上浮?下沉?
(木头上浮,石块在水中下沉)
问:你能不能根据木头、石头和水的密度大小关系,猜测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跟物质密度之间的关系呢?(密度比液体小的上浮,密度比液体大的下沉)
举例生活中大量的例子并相互作出解释:如:煮汤圆和泄漏的石油
五、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
1、密度计
把模拟密度计分别放入水中和盐水中,问:为什么将吸管放入不同的液体中,液面所对的位置会不同?(因为不同的液体密度不同,受到的浮力也不同)
注意:密度计的下端装有铅丸或水银;密度计上所标的数值是纯数,这个纯数代表被测液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的比值。
(下大上小,刻度不均匀)
2、关于轮船
问:捏成一团的橡皮泥会沉入水底,而做成空心的橡皮泥却为什么会漂浮在水面?
做成空心的目的是调节浮力和重力的关系,即把橡皮泥做成空心,它受到的重力没有改变,而因为空心的橡皮泥可以排开更多的液体,获得更大的浮力,从而使橡皮泥漂在液面。
轮船也是如此,Titanic的沉没,进水。
(p27阅读)
有多条载重线(吃水线),因为浮力的大小不仅与船只排开水的体积有关,而且和水的密度有关。
3、关于潜水艇
【实验】注意观察:当注射器将气体压入玻璃球时,或将球内的气体吸出时,玻璃球内的水量和玻璃球沉浮的状态。
当注射器将气体压入玻璃球时,球内的水量减少,球(和球内的水)受到的重力变小,一旦重力小于浮力,球将上浮;反之,当注射器将球内的气体吸出时,球内的水量增多,球(和球内的水)受到的重力变大,一旦重力大于浮力,球将下沉。
潜水艇的结构和沉浮原理。
P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