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小时天才理论

合集下载

一万小时定律 百科

一万小时定律 百科

一万小时定律百科摘要:一、一万小时定律的定义和背景1.定律的提出者: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2.定律的来源:对小提琴手的观察和研究二、一万小时定律的核心观点1.成功需要大量的时间投入2.10000 小时是实现精通的最低时间要求三、一万小时定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案例1.体育领域:运动员的训练和提高2.艺术领域:音乐家、画家等的创作成就3.职场成功:企业家、专家等的专业技能积累四、一万小时定律的局限性和争议1.时间的投入并非唯一因素2.个人天赋和潜能的影响3.成功路径的多样性和个体差异五、如何运用一万小时定律提升个人能力和成就1.选择目标领域和方向2.制定长期的训练计划和时间表3.持续学习和实践,积累经验4.调整策略,适应变化正文:【一万小时定律】在众多关于成功的理论和经验中,有一个定律被广泛提及并受到关注,那就是“一万小时定律”。

这一定律由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Daniel Goleman)提出,源自他对小提琴手的观察和研究。

该定律的核心观点是,成功需要大量的时间投入,而实现精通的最低时间要求为10000 小时。

【定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案例】一万小时定律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验证和应用。

在体育领域,运动员通过长时间的训练和比赛,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和体能,从而达到世界级的水平。

例如,我国乒乓球运动员张继科在成为世界冠军之前,经历了长达10 年的艰苦训练。

在艺术领域,音乐家、画家等通过日复一日的创作和练习,逐渐积累起丰富的经验和高度的技艺。

如著名钢琴家郎朗,从小接受严格的训练,每天练习钢琴长达十几个小时,最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在职场成功方面,企业家、专家等通过在专业领域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不断积累知识和技能,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

【定律的局限性和争议】尽管一万小时定律在许多领域得到了验证,但它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有观点认为,时间的投入并非唯一影响成功的因素,个人天赋和潜能同样重要。

开卷有益——成功的才能密码——关于《一万小时天才理论》

开卷有益——成功的才能密码——关于《一万小时天才理论》

成功的才能密码——关于《一万小时天才理论》(Jack)这本书和其他几本关于一万小时的书一样,都是基于埃里克森和赫伯特·西蒙的“十年法则”的标志性理论,但这本书通过新的内容到了新的高度,新的内容是关于髓鞘质的,作者把髓鞘质称为才能密码。

才能密码1.髓鞘质,髓鞘质给神经回路包裹上绝缘体,髓鞘质越厚,绝缘性越强,我们的动作和思维就越加精确和敏捷。

2.髓鞘质的重要性:普遍性,通用性和无形性,只有清楚的了解了髓鞘质这个新模型,才能清晰的理解技能。

3.训练中,沿着神经回路产生精确的脉冲,发出信号把那条线路髓鞘质化。

训练完成后就拥有了超强的线路。

4.“髓鞘质是交流,阅读,学习技能,人之所以成为人的关键”——髓鞘质。

5.脑科学洞见第一条:所有的动作都是神经纤维间沟通的结果。

6.脑科学洞见第二条:技能线路锻炼的越多,使用的越自如。

大脑能够创造出一种非常有说服力的幻觉:一旦掌握一项技能,就会感到收放自如,仿佛是我们与生俱来的。

7.“信号必须以合适的速度传输,在正确的时刻到达,而髓鞘质正是大脑控制传输速度的方法”,菲尔茨博士说,“突触的变化仍然是学习过程的关键,但髓鞘质对于提高学习效率起着巨大的作用”髓鞘质原理8.回路放电至关重要,这种生理机制只能靠行动,真真实实的电流脉冲传过神经纤维,它只钟情于重复。

精深练习的动力来自原始状态,即时刻警惕,忍饥挨饿,目标明确,甚至绝望挣扎的状态。

9.髓鞘质包罗万象,以不变应万变。

10.髓鞘质无法逆转,一旦技能回路包裹上了绝缘体,你就无法去除这层绝缘体,这就是为什么习惯很难打破。

改变旧习惯的唯一办法就是重复新动作以养成新习惯。

11.髓鞘质与年龄,髓鞘质一直生长至30多岁,为人类提供了一个轻松掌握新技能的关键时期。

此后,髓鞘质继续生长,直至50岁,损失的速度将超过生长的速度,但人的一生都能够髓鞘质化。

12.髓鞘质公式:精深练习×一万小时=世界级技能。

三大秘技:组块化,重复练习,尝试体会13.组块化:1.整体吸收,花时间观察你想学的技能,比如一首曲子,一个动作,挥杆击球,而且是以连贯的实体方式,基本上相当于在脑中把技能具象化。

10000个小时定律

10000个小时定律

10000个小时定律美国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通过多年研究,得出一个定律——10000小时定律。

他认为,天才不过是做了足够多的练习的人。

一个人想在任何领域取得成功,就需要练习10000个小时,即每天3小时,练习10年.只有受到如此多的训练,才能达到精通的程度.无意中在一篇文章中看到这个定律,我的心灵为之一震,并引发了强烈的共鸣。

10000小时定律,对“天才”作出了的诠释,对天才的奥秘作了深刻的揭示。

即所谓“天才”是经过后天的学习、训练取得的,而后天的学习、训练必须是一个自觉的、刻苦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10000小时以上的时间。

古往今来,人们对那些在学业和事业上取得重大成就的人,总认为他们是天才。

比如,有人说著述《周经》的周文王姬昌是天才;有人说文学巨匠鲁迅是天才;更多的人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是天才……世界上果真有“天才”吗?我们说,所谓“天才”就是指天资聪明、智商较高、成就卓著的人.近代科学家们研究一些试题在一定时间内对人们进行测试,从测试的结果看,的确,有人智商低些,有人智商高些,但绝大部分人都相差不大.那么,是不是智商高的人就能成为天才呢?未必。

现实中,同样智商的人,学业上、事业上的成绩天壤之别,智商高的人不见得就成才,相反智商低的人成大器者,比比皆是。

因此,智商的高低,不是一个人能不能成才、成功的决定因素,重要的是看他有没有在后天得到过良好的刻苦的训练,有没有达到10000小时.周文王之所以能演绎《周易》,是因为他被诬得罪了殷纣王,被关押在羑里这座监狱里7年之久.7年间他专注伏羲创造的八卦图,推演出64卦384爻,并研究创作出卦爻辞,以探索人生、宇宙和社会变化的规律,为对人类文明的历史进化和今天的社会进步、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很有益的借鉴和重要启迪。

周文王下的功夫恐怕大大超过10000小时吧。

被毛泽东主席称之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的鲁迅先生,一生写作1000多万字.有人算过一笔账:一个人从28岁开始写作,平均每天写1000字,28年才能写到1000万字.我们知道,鲁迅一生担任过很多工作,与很多友人交往,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写作千余万字,又岂止是10000小时才能完成的?有人说鲁迅是天才,鲁迅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 1. 一万小时的法则的关键在于:没有例外之人。

没有人仅用3000小时就能达到世界级水准;7500小时也不行;一定要10000小时——10年,每天3小时——无论你是谁。

2. 如果我们想最大化自身的潜能,所有人都需要精深的练习。

无论你想构建什么类型的才能,都要遵循同样的路径。

要成为你想成为的人,你就必须走上这条路。

3. 我们不应该忽视错误或试图忘记它们,因为它们为我们指出了道路所在,同时为我们指出了一个事实:那些不敢冒险的人就无法发展他们的才能。

4. 关于你想成为谁,关于你生来会成为谁。

这种爱,这种激情,就是发展才能的原始燃料。

5. 髓鞘质(myelin)当我们开启神经回路的方式正确时,髓鞘质就给神经回路包裹上绝缘体,髓鞘质越厚,绝缘性就越强,我们的动作和思维就越加精确和敏捷。

髓鞘质的重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普遍性,每个人都有髓鞘质,虽然小时候生长速度最快,但确实一辈子都在生长。

二是通用性,髓鞘质的生长有利于所有类型的技能,包括智力类型和体力型。

三是无形性,髓鞘质看不见摸不着,只能通过神奇的效果才能感受到。

6.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三大要项:精深、激情、伯乐。

7. 精深练习是建立在一个悖论之上的:朝着既定目标挣扎前进,挑战自己的能力极限,不断犯错,这让你更聪明。

8. 进行精深练习时,世界的寻常规则暂时不再适用。

时间利用效率提高,事半功倍。

把自己置于杠杆的一边,遭遇的失败越多,你就翘得越高。

窍门是设定一个稍稍超过自己现有能力的目标:设定努力的目标靶。

盲目受挫毫无帮助,现实目标才能突破原有水平。

9. 精深练习需要犯错,才可以转化为技能。

而人们往往极力避免错误。

所以,要理解精深练习是如何工作的,首先应该思考错误这个关键的“讨厌鬼”在学习过程中扮演的重要作用。

10. 目标明确,重视错误的练习构建一条好的神经回路,最佳的方法就是开启电流,处理错误,然后重启,就这样一遍遍重复这个过程。

努力拼搏不是无关紧要的过程,而是生理上的必经之路。

一万小时定律是什么意思

一万小时定律是什么意思

一万小时定律是什么意思
一万小时定律,即在任何领域中,你只要坚持不断地学习,大约需要一万个小时(大概十年)就可以成为该领域的专家。

也有人称之为“一万小时天才理论”或“一万小时定律”。

据说,爱因斯坦曾经这样评价自己: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想来,这话用在巴菲特身上再合适不过了吧!他靠着“复利投资法则”积累起亿万财富;同时他又懂得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并将其应用到企业管理与投资当中去,取得了惊人的收益。

而我们平常人呢?
《一万个小时定律》是一本讲述关于天才的书籍,对于普通人来说,它告诉我们:只要我们能够找到正确的方向,然后全力以赴、持续努力,最终会达到自己的目标。

我认为,读完这本书之后,还要记住两句名言:一是:所谓天才,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了。

二是:每个人在人生中都有最艰难的一段时间,挺过去,你就会发现,那段日子已经过去了。

很多时候,重要的不是什么时候开始,而是开始之后怎样才能继续。

- 1 -。

一万小时定律法则

一万小时定律法则

一万小时定律是一种强调熟能生巧、持续努力的观点,认为在任何领域,只要投入一万小时的时间和精力,就能从普通人变为该领域的顶级人才。

这个定律最早由国外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提出。

一万小时定律的核心观点是:人们眼中的天才并非天生卓越,而是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和付出才能达到超凡的成就。

根据这个定律,想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就需要10000小时的磨练。

按照每天工作8个小时,一周工作5天计算,至少需要五年时间。

然而,一万小时定律并非适用于所有场景。

例如,仅凭时间累积并不能使一个保安成为顶级保安,因为单纯地重复性工作无法实现技能的积累和迭代。

一万小时定律的关键在于,这10000小时必须是一段连续、专注、有目标的投入,而非简单的重复。

一万小时定律鼓励人们相信自己,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和专注,可以在某个领域取得卓越成就。

但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成功并非仅凭时间累积,还需要正确的方向、持续的学习和不断的反思与进步。

一万小时定律——天才定律

一万小时定律——天才定律

一万小时定律——天才定律加拿大畅销书作家麦尔坎・葛拉威尔在《异数》一书中指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

只要经过1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超凡。

”他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

一万小时是什么概念?那大约是每天练习三小时,风雨无阻,连续十年。

葛拉威尔引述大量研究数据表明,世界上不论任何行业,当你具备基本技能后,最终能否出类拔萃,成为专家、权威、大师,只有一个因素最重要,那就是练习、练习、再练习,最低限度是一万小时。

随着畅销书《异类》的流行,“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这个口号现在是尽人皆知。

也许仍然有不少人相信那些不世出的天才必有天生的神秘能力,但科学家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已经达成共识,那就是所有顶级高手都是练出来的。

不但如此,最近几年的科学进展,人们可能第一次拥有了一个关于怎样炼成天才的统一理论。

好消息是除了某些体育项目对天生的身高和体型有特殊要求之外,神秘的天生素质并不存在,也就是说人人都有可能成为顶级高手。

早在20多年以前,芝加哥大学的教育学家 Benjamin Bloom 就曾经深入考察过120名从音乐到数学多个领域内的精英人物,发现他们幼年时代没有任何特别之处。

后人的研究更证明,在多个领域内,就连智商都跟一个人能不能达到专家水平没关系。

有个匈牙利心理学家很早就相信只要方法得当,任何一个人都可以被训练成任何一个领域内的高手。

为了证明这一点,他选择了一个传统上女性不擅长的项目,也就是国际象棋。

结果他和妻子把自己的三个女儿都训练成了国际象棋世界大师,这就是著名的波尔加三姐妹。

这个实验甚至证明哪怕你不爱好这个领域,也能被训练成这个领域的大师,因为三姐妹中的一个并不怎么喜欢国际象棋。

而坏消息是成为大师需要长时间的苦练。

每天练三小时,完成一万小时需要十年时间,但这只是达到世界水平的最低要求。

统计表明对音乐家而言,世界级水平要求的训练时间是十五到二十五年。

一万小时天才定律

一万小时天才定律

一万小时天才定律先看一个公式:一万小时=1250天*8小时=3年半的时间。

一万小时定律:任何专业工作者若要达到世界级水准,一定得累积至少一万小时的练习。

这是因为大脑需要时间,消化世界级水准所需的知识技能。

例如:比尔盖兹经常彻夜在24小时开放的学校计算机中心写程序;莫扎特从小就被父亲押着天天练琴和作曲,造就了他们长大后的成就;少年披头士曾数度受邀到德国进行每周7天、每天5小时的演出,使得他们在上世纪60年代爆红之前,就已累积了超过1200小时的现场演奏经验、超越一般乐团。

以上摘自《异类》一书。

作者强调对于出类拔萃的异类而言,天赋或许重要,但成功的关键因素,其实是环境,包括成功者生长的文化和时机。

就如同新当选美国总统的奥巴马,如果不是美国民众已经可以接受黑人当总统,也不可能有机会选上总统。

反观奥巴马同父异母的弟弟,居在世界最落后的国家肯亚,生活困苦,两相对比之下,更让人深刻了解生长的文化和时机,对人的一生有多么重要。

但就算是环境恶劣,只要努力以赴,还是能够有所成就。

重点是投注多少心力与时间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而不是自怨自艾、抱怨连连。

责怪他人、却没有自我检讨问题的根源为何?现代社会不同于过去,学校毕业只是学习的开始,而不是结束。

持续学习才能够应付日新月益的挑战。

资料、资讯本身不具有任何价值,而是如何处理资讯的能力,也就是对现象的分析、归纳、思考的能力。

关键还是在于平时有没有持续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许多人都梦想成为巴菲特,比尔盖兹、乔布斯。

但却没有去研究、思考这些人为什么有今日的成就。

巴菲特,比尔盖兹、乔布斯在他们的专业领域都已经投注至少超过一万小时以上的时间,阅读、思考、研究、实践。

才能够有今日的成就。

虽然道理很简单,但很多人却不愿意花一万小时以上的时间去练习,原因在于学习时间既漫长又辛苦,只想要以最短的时间,累积最大的财富。

所以走偏门,想要不劳而获。

借钱投资期货、股票,但却没有经验,不仅没有赚钱,反而欠了一屁股债。

一万小时定律是什么意思

一万小时定律是什么意思

一万小时定律是什么意思介绍:一万小时定律是指一个人要想在某一特定领域取得卓越成就,就需要累计投入一万个小时的练习时间。

这个定律最早由心理学家Ericsson等人在1993年提出,并在之后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验证。

本文将深入探讨一万小时定律的含义、原理以及对个人发展和教育的启示。

一万小时定律的含义:一万小时定律的核心概念是:“天才”并非仅凭天赋和天资,更多的是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反复的实践所获得的。

这种理论认为,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通过系统性的练习和训练,任何人都有可能达到世界级水准。

原理和研究:一万小时定律的原理建立在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的基础上。

统计研究表明,从职业运动员、音乐家到科学家,大多数成功人士在特定领域达到巅峰之前都花费了大约一万个小时的练习时间。

这个数字看似庞大,但实际上是可行且必要的。

例如,研究表明,钢琴演奏家在成为国际级演奏家之前,平均需要练习约1.3万个小时。

职业运动员也需要类似的训练时间,尤其是在需要高度专业和技术要求的领域,如冰球、滑雪和体操等。

此外,一些著名的科学家和发明家,如爱因斯坦和达尔文,都是通过系统性的学习和研究来达成他们的成就的。

教育和个人发展的启示:一万小时定律对教育和个人发展有着重要启示。

首先,这个定律教导我们,成功需要倾注时间和努力。

仅仅依靠天赋远远不够,无论是在学业、事业还是艺术方面,都需要经过反复的实践和不断的完善。

其次,一万小时定律强调了系统性和有目标的练习的重要性。

单纯的数量并不能保证取得成功,关键是投入正确的方法和策略来进行训练。

具体指导、良好的教练和持续的反馈都是取得进步的关键。

因此,在教育中,提供一个有利于培养学生专注和刻苦努力的环境非常重要。

最后,一万小时定律提醒我们要有耐心和坚持。

取得卓越成就需要时间和毅力。

即使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坚持不懈的努力也是取得成功的基石。

这对于孩子们在学习和发展过程中的家长、教育者和导师来说尤为重要。

结论:一万小时定律的含义是通过持续的练习和实践,任何人都有可能在某个特定领域取得卓越成就。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读后感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读后感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读后感《一万小时天才理论》是一本由美国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所著的书籍,书中作者通过大量的案例和研究,阐述了一个新的天才成长理论,即一万小时天才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天才,需要投入至少一万小时的刻苦努力。

这一理论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对自己的学习和成长有了全新的认识。

首先,书中作者通过大量的案例和研究数据证明了一万小时天才理论的可行性。

作者列举了许多天才的成长经历,比如比尔·盖茨、贝多芬、爱因斯坦等,他们都是通过长时间的刻苦学习和不断的实践才取得了成功。

而且,作者还引用了大量的研究数据来证明这一理论的科学性,这让我深信不疑。

其次,书中作者还对一万小时天才理论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阐释。

作者指出,一万小时的刻苦学习并不是简单的累加时间,而是需要有目的地、系统地进行学习和实践。

只有在不断地反思和调整中,才能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

这一观点让我深有感触,我开始意识到,学习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地调整和完善。

最后,书中作者还对一万小时天才理论的实践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作者提出,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天才,需要有目标地进行学习和实践,需要不断地反思和调整,需要有耐心和毅力。

这些都是成为一个真正的天才所必须具备的品质。

通过学习这些方法,我深刻地认识到,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天才,需要不断地努力和坚持。

通过阅读《一万小时天才理论》,我对自己的学习和成长有了全新的认识。

我深信,只要我不断地努力和坚持,我一定能够成为一个真正的天才。

这本书对我的启发很大,我会将其中的理论和方法融入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地完善自己,追求更高的成就。

感谢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让我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清晰的规划和更大的信心。

1万小时定律

1万小时定律

加拿大畅销书作家麦尔坎·葛拉威尔在《异数》一书中指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 并非天资超人一等, 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

只要经过 1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超凡。

”他将此称为“ 1万小时定律” 。

一万小时是什么概念?那大约是每天练习三小时, 风雨无阻, 连续十年。

葛拉威引述大量研究数据表明,世界上否认任何行业, 当你具备基本技能后,最终能否出类拔萃,成为专家、权威、大师,只有一个因素最重要, 那就是练习、练习、再练习, 最低限度是一万小时。

随着畅销书《异类》的流行, “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这个口号现在是尽人皆知。

也许仍然有不少相信那些不世出的天才必有天生的神秘能力, 但科学家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已经达成共识, 那就是所有顶级高手都是练出来的。

不但如此, 最近几年的科学进展,人们可能第一次拥有了一个关于怎样炼成天才的统一理论。

好消息是除了某些休息项目对天生的身高和体型有特殊要求之外, 神秘的天生素质并不存在, 也就是说人人都有可能成为顶级高手。

早在 20多年以前, 芝加哥大学的教育学家 Benjamin Bloom就曾经深入考察过 120名从音乐到数学多个领域内的精英人物, 发现他们幼年时代没有任何特别之处。

后人的研究更证明,在多个领域内,就连智商都跟一个人能不能达到专家水平没关系。

有个匈牙利心理学家很早就俱只要方法得当, 任何一个人都可以被训练成任何一个领域内的高手。

为了证明这一点, 他选择了一个传统上女性不擅长的项目, 也就是国际象棋。

结果他和妻子把自己的三个女儿都训练成了国际象棋世界大师,这就是著名的波尔加三姐妹。

这个实验甚至证明哪怕你不爱好这个领域, 也能被训练成这个领域的大师,因为三姐妹中的一个并不怎么喜欢国际象棋。

而坏信息是成为大师需要长时间的苦练。

每天练三小时, 完成一万小时需要十年时间, 但这只是达到世界水平的最低要求。

统计表明对音乐家而言, 世界级水平要求的训练时间是十五到二十五年。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读后感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读后感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读后感最近,我读了一本书,书名叫做《一万小时天才理论》。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关于成功的理论,即要想成为一名天才,需要进行一万小时的刻苦练习。

这个理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学习和成长方式。

书中作者提到了很多成功人士的故事,比如比尔·盖茨、乔布斯、贝多芬等等。

这些人都是在经过一万小时的刻苦练习之后,才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这让我意识到,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努力。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很多人都渴望一夜暴富,但是书中的例子告诉我,真正的成功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和长时间的坚持。

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开始反思自己的学习和成长方式。

以前,我总是希望能够一步登天,成为一个天才。

但是现在我明白了,成功需要时间和汗水。

我开始更加注重每天的学习和练习,希望通过不断的积累和努力,能够成为自己心目中的天才。

除了对个人的影响,这本书也让我对教育产生了新的思考。

在中国,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天才,但是他们却忽视了孩子们的努力和积累。

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家长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同时,教育部门也应该重新审视教育的方式,不要只注重分数,而是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让他们能够通过一万小时的刻苦练习,成为真正的天才。

总的来说,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它让我明白了成功需要时间和努力,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学习和成长方式。

我相信,只要我能够坚持不懈,通过一万小时的刻苦练习,我一定能够取得非凡的成就。

同时,我也希望教育部门和家长们能够重新审视教育的方式,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通过努力和积累,成为真正的天才。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简介一万小时天才理论是由心理学家安德斯·埃里克松提出的。

他在1993年的研究中发现,想要成为某个领域的顶尖专家,至少需要投入一万小时的刻苦训练。

这一理论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许多人将其视为成就卓越的必经之路。

理论原理埃里克松的一万小时天才理论认为,天赋并不是成就卓越所必须的。

相反,他认为刻苦训练和专注才是真正决定一个人是否能够成为顶尖专家的关键因素。

无论在哪个领域,投入一万个小时用于刻苦训练,才能达到顶尖水平。

这个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天才并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不断地重复努力和反复练习得来的。

就像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他的书籍《异类》中所指出的,顶尖专家之所以突出,不是因为他们天生就比别人聪明,而是因为他们在特定领域中投入了更多的时间和努力。

例子证明很多成功人士的经历都可以验证一万小时天才理论。

比如,披头士乐队成员在青年时期演出了数以千计的小时,培养了他们的音乐才华。

比尔·盖茨在年轻时就花了大量的时间在计算机编程上,最终成为了微软的创始人。

这些例子表明,成功离不开长时间的投入和刻苦训练。

此外,埃里克松的研究还发现,刻苦训练的关键是正确的方法和有效的反馈。

单纯地大量重复某项任务并不会带来进步,关键在于经验的积累和不断的调整。

顶尖专家会寻找反馈,并根据反馈进行修改,以不断提高自己的表现。

应用和启示一万小时天才理论对于个人发展和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

在个人发展方面,意味着如果我们想要在某个领域取得突出的成就,就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刻苦训练。

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训练的质量和效果,寻求反馈和进行调整。

在教育方面,一万小时天才理论呼吁教育者要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进行持续的刻苦训练。

培养学生的毅力和专注力,为他们提供充分的机会去发展自己的潜力。

教育者还应该注重提供及时的反馈,以帮助学生不断改进和提高。

总结一万小时天才理论指出,想要成为某个领域的顶尖专家,至少需要投入一万小时的刻苦训练。

1万个小时法则

1万个小时法则

1万个小时法则
什么是一万小时定律,一万小时定律是什么意思,一万小时定律给我们的启示有哪些?本文我们将简单了解“一万小时定律”。

一万小时定律指的是一个人无论想要从外行变成专业,想要做好任何事情,都需要花一万小时。

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

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条件”。

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按比例计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

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按比例计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

这就是一万小时定律。

这就是著名的“一万小时定律”,英国神经学家DanielLevitin认为,人类脑部确实需要这么长的时间,去理解和吸收一种知识或者技能,然后才能达到大师级水平。

顶尖的运动员、音乐家、棋手,需要花一万小时,才能让一项技艺至臻完美。

为什么是一万个小时?
在大量的调查研究中,科学家发现,无论是在对作曲家、篮球运动员、小说家、钢琴家还是象棋选手的研究中,这个数字——10000,反复出现。

这也是“一万小时法则”被提出的事实论据。

而“一万小时法则”的关键在于,一万小时是最底限,而且没有例外之人。

没有人仅用3000小时就能达到世界级水准;7500小时也不行;一定要10000小时——10年,每天3小时——无论你是谁。

这等于是在告诉大家,一万小时的练习,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经典版)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经典版)

目录分析
01冒牌哈佛
02才能细胞
03天降人才
04三大秘技
06疯狂的海岛
05信号
07点燃明灯
09伯乐的一万小时
08伯乐的武器
10伯乐的赌注
作者介绍
这是《一万小时天才理论(经典版)》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 ♀️ ♀️。
以谈论髓鞘质相关内容赖引出学习方法,核心内容就是精深练习+激情,以及一位好老师,内容的事例过多反而 Nhomakorabea得内容啰嗦。
天才的真身就是练习,练习,不断练习,精深训练,确实是本励志书,普通人也可以锤炼不同的“髓鞘
质”!。
颠覆或者部分颠覆我们先前的认知-精英、天才深受老天爷的眷顾。
精彩摘录
谁也不能随随便便成功,它来自彻底的自我管理和毅力。——哈佛图书馆训言
精深练习是建立在一个悖论之上的:朝着既定目标挣扎前进,挑战自己的能力极限,不断犯错,会让你更聪
明。类似的说法是,做那些不得不放慢节奏的事情,犯错并加以改正——就像爬冰山,刚开始的时候会滑倒,会
跌跌撞撞,最后不知不觉中就变得敏捷自如。
花了一点小时间浏览完,比较商业化运作的快餐书籍,天才和努力,只有深入其中,才能知道。
天道酬勤,并不是指练习,而是指精深练习。“练习并不能使之完美;完美的练习才能使之完美。
无论如何,我看到的可能就是我期望看到的,决心、练习、坚持…你怎么选择对待你的人生?由你自己决
定。
嚯嚯嚯,我和异类天才的差距也就仅仅10000小时,每天3小时,差不多也就9到10年的时间
路。
技能学习需要精深练习。但是精深练习不是一碟小菜,它需要精力、激情和投入。换言之,这需要天才理论
的第二大元素:动力燃料——激情。

10000小时理论

10000小时理论

10000小时理论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数》一书中指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

只要经过1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超凡。

”他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

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按比例计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四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十年。

这就是所谓的一万小时定律。

而中国有句古话“十年磨一剑”,其道理可谓异曲同工。

康德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出生于柯尼斯堡,德国哲学家、思想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

他被认为是对现代欧洲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也是启蒙运动最后一位主要哲学家。

其一生深居简出,终身未娶,过着单调刻板的学者生活,直到1804年去世为止,从未踏出过出生地半步。

伊曼努尔·康德提出了三大批判,即《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

《纯粹理性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能知道什么?康德的回答是:我们只能知道自然科学让我们认识到的东西,哲学除了能帮助我们澄清使知识成为可能的必要条件,就没有什么更多的用处了,自从柏拉图以来的康德把这个问题彻底给颠倒了。

在此之前,人们让认识向外部事物看齐,而康德说,如果我们颠倒一下,让事物向我们的认识看齐,该会如何?康德把这一思维方法与哥白尼的“日心说”相比较:哥白尼以前,人们认为一切星球围着我们地球转,哥白尼却说,我们地球是在围着其它星球转。

《实践理性批判》是康德的前一部著作《纯粹理性批判》的归宿和目的。

所谓“实践理性”,是指实践主体的意志,对于实践理性的“批判”,就是要考察那规定道德行为的“意志”的本质以及它们遵循的原则。

全书包括“纯粹实践理性的原理论”和“纯粹实践理性的方法论”两大部分。

该书的重要理论意义在于,它把人的主体性问题突出出来,强调了人格的尊严与崇高,表现了强烈的人本主义精神。

《判断力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可以抱有什么希望?康德给出的答案是:如果要真正能做到有道德,我就必须假设有上帝的存在,假设生命结束后并不是一切都结束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这本书对我影响很大,因为我看到书中的理论与自己经历有暗合的地方,也因为我发现用书中的观点看世界会发现以前不曾注意到的地方,还因为以书中的理论为指导改进自己的学习之后感受到了明显的提高。

于是,我迫不及待的想与大家分享我的学习所得,将书中所讲进行消化、理解、归纳、思考,重新拆分组合,结合自身的经历和思索,形成了我将要讲的以下内容。

一、前言(什么是天才、相关人物介绍、内容概述)1.1 什么是天才1.1.1 名言所谓天才,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了。

(鲁迅)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和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

(爱迪生)人们常把我的成功归功于我的天才,其实我的天才只不过是刻苦而已。

(亚历山大)精神的浩瀚、想象的活跃、心灵的勤奋:这就是天才。

(狄德罗)天才?绝对没有那种东西。

有的只是用功、方法和不断地计划。

(罗丹)没有某些发狂的劲头,就没有天才。

(富涅卡)没有疯狂性格的人、绝没有庞大的天才。

(亚里士多德)聪明源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天才就其本质而论,只不过是对事业,对工作的热爱而已。

(高尔基)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

(郭沫若)我是个拙笨的学艺者,没有充分的天才,全凭苦学。

(梅兰芳)我一直认为,除了傻子,人在智力上差别不大,不同的只是热情和努力。

(达尔文)1.1.2 本书是各位名人故作姿态,过分谦虚?还是这些名言之后真的存在什么规律性的东西,值得人们研究。

本书通过科学研究成果、对大量鲜活事例的分析来寻找天才密码。

1.2 相关人物介绍简介1.2.1 作者丹尼尔·科伊尔,其著作《兰斯·阿姆斯特朗的战争》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榜。

其纪实作品《硬球》,成为好莱坞票房影片《临时教练》剧本原型。

1.2.2 理论提出者安德森·埃里克森,瑞典人,从小的梦想是成为探险家,但不幸的是长大后的他发现地图上似乎没有什么地方需要他去冒险了。

于是他就成为了一名心理学研究者,还不小心成为天才研究的先驱之一。

赫伯特·西蒙,名气大得多,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十年法则”的提出者。

二位强强联手,奠定了更加杰出的成才理论——一万小时天才理论。

1.3 内容概述精深练习×一万小时=世界级技能二、精深(冒牌哈佛、才能细胞、天降人才、七大秘技)2.1 冒牌哈佛(美国空军的飞行训练器、巴西队的秘密武器)8总统、40诺、30普利策;“先有哈佛”;竺可桢、林语堂、梁实秋、梁思成;谁也不能随随便便成功,它来自彻底的自我管理和毅力(图书馆)。

一家俄罗斯网球俱乐部,只有一个室内场地,看上去一钱不值,却培养了众多排名世界前20强的女球员,比全美国都多;德克萨斯州达拉斯一家音乐学校,坐落于一间不起眼的店面房内,却塑造出杰西卡·辛普森等一连串流行音乐明星,其中90%都签了唱片合约;英国的一个偏远村庄,一户贫穷且受教育程度不高的人家,却培养出三位世界级作家。

这些地方就叫做“人才温床”,或“冒牌哈佛”。

有什么特殊之处吗?2.1.1 美国空军的飞行训练器1934年冬天,富兰克林·罗斯福碰到了一个难题。

美国陆军航空队的飞行员频频死于坠机,这些空中战士是军中公认的技术尖子。

而这些伤亡都不是战争所致,他们仅仅是冒着冬日的暴风雪天气为美国邮政送信而已。

在那个暴风肆虐的冬天,20天内9位飞行员坠机身亡。

罗斯福把空军总指挥本杰明·弗洛伊斯上将招至白宫,严厉地问道:“坠机事件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哪里出了问题呢?早期的飞行培训建立在这样的基本理念上:优秀的飞行员是天生的,而不是后天培养的。

当时培训的基本程序是:指导员带着有潜质的学生上飞机,在空中完成一系列的翻筋斗和横滚特技。

要是学生没有不适,就说明他有成为飞行员的潜质。

经过几周的地面学习后,他就可以逐步上机操控。

整套培训系统就像一个玩笑。

早期,一些陆军航空学校的死亡率接近25%。

是否存在更好的飞行培训方法呢?答案来自一个毫不相干的人——小埃德温·林克。

他是一位钢琴和风琴制造商的儿子,从小在父亲的工厂里帮工。

林克一副瘦削的身材、鹰钩鼻,从不听别人的意见,天生喜欢动手修修补补。

16岁那年,他爱上了飞行,花50美元上了一堂飞行课。

林克后来回忆道,“那一个钟头里,比较好玩的是做了翻筋斗和自转这些特技动作,低空飞行时,我看到了地面上的所有东西。

感谢上帝,我没有吐。

但是一直到落地,我都没有碰到控制系统,一下都没有。

我当时心想,‘这算哪门子教人飞行的方法。

’”林克对飞行的入迷有增无减,他的父亲不赞成他学习飞行,把年轻的林克从风琴工厂赶了出来。

但是林克坚持自己的理想,后来还买了一架四座的赛斯纳飞机。

一直以来,这位手工匠的脑海里始终萦绕着改良飞行员培训方法的念头。

1927年,距第一次参加飞行课程之后第7年,林克开始动手了。

他从风琴工厂借来了风箱和鼓风机,开始制造一个装置,比浴缸略微宽敞一点,里面集中了飞机上重要的操控按钮。

这个装置的特点是,一对粗短弯卷的机翼,一条细小的机尾,一个仪表盘,还有一个电动马达,整个装置可以在飞行员的操控下滚动、倾斜和侧滑。

如果操作失误,机头的一盏小灯就会亮起。

林克为它起名“林克飞行训练器”,并广而告之:它能教会你进行普通飞行和仪表飞行——即在浓雾和暴风雪这种能见度极低的天气下,仅仅依靠仪表数据飞行。

飞行员的受训时间比以往减半,而且所需的费用只是以往的一个零头。

但似乎他遇到的人都对这个装置不感兴趣——军事学校不理他,私人飞行学校不睬他,甚至连飞行杂技团都嗤之以鼻。

毕竟,用孩子的玩具怎么能学到飞行技能呢?最具权威性的美国专利局宣布,林克的训练器是一项“新颖的、有商业价值的娱乐器材”,所以它似乎命中注定成为一台游戏机。

林克卖了50台训练器给游乐园和投币游戏机场,只有两台真正用于培训:一台卖给佛罗里达州彭萨科拉的海军飞机场,另一台租给纽瓦克的新泽西国民警卫队。

至20世纪30年代早期,林克落魄到用卡车拖着一台训练器走街串巷,在各地的乡村游乐场叫卖,25美分玩一次。

1934年冬天,之前提到的连续坠机事件发生。

一群航空队高级军官走投无路。

凯西·琼斯是一名老牌飞行员,培训过许多陆军飞行员。

他回想起林克的训练器,于是说服航空队军官们再考察一次。

三月初,林克奉召从纽约科特兰的家中飞往纽瓦克,做训练器演示。

当天乌云密布,不见天日,狂风大作还下起了瓢泼大雨。

此刻,航空队指挥官们非常清楚在恶劣天气下飞行的可能后果。

他们猜测,不管多么勇敢,技艺多么高超的飞行员,都不可能在这样的天气条件下飞行。

正当他们打算离纽瓦克开机场之际,头顶云层里传来嗡嗡声,林克驾驶的飞机就像幽灵一般出现在离跑道仅几英尺高的地方,轻轻触地后安全着陆,滑向那几位目瞪口呆的将军们。

这个瘦削的家伙飞得如此之好,而这一切竟然仅凭着仪表读数。

林克下了飞机,开始介绍他的训练器。

自有记载以来,书呆子第一次打破了军队传统,军官们理解了这个装置的潜力,订购了第一批林克训练器。

七年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美国急需把数千名毫无飞行经验的年轻人培养成飞行员,越快越好,同时保证安全。

这时,1万台林克训练器帮了大忙;直到战争结束,有50万空中战士在这种仪器里训练了数百万个小时,他们亲昵地称之为“蓝盒子”。

1947年,航空队独立成为美国空军,而林克继续为喷气式飞机、轰炸机设计模拟器,还为阿波罗计划设计了登月舱模拟器。

林克的训练器可以让飞行员的练习更加深入:停下,犹豫,犯错,并从中吸取经验。

在林克训练器里坐上几小时,飞行员可以在操作面板上“起飞”、“降落”十几次。

可以俯冲、失速,再调节恢复正常,可以在那个挑战自己能力极限的最佳位置上停留数小时,而在真正的飞机上是不可能冒这个险的。

那些用林克训练器训练出来的航空队飞行员并非比那几个失事的飞行员更勇敢、更聪明,而前者只是有了一个精深练习的机会。

2.1.2 巴西队的秘密武器巴西不愧是足球王国:5次赢得世界杯;每年有900来位年轻运动员签约欧洲的职业足球俱乐部;产生了灿若繁星的众多足球巨星,诸如“球王”贝利、“白贝利”济科、“独狼”罗马里奥、“外星人”罗纳尔多、“盘球大师”德尼尔森、罗比尼奥、罗纳尔迪尼奥、卡卡等等等等。

可是归根到底,你无法用数字和名字来表现巴西足球才能的力量。

每天,全世界的足球迷都在欣赏这样一个典型的场景:一群对方球员包围了一位巴西球员,狭路相逢,插翅难飞,希望渺茫。

紧接着这位巴西球员做了一个舞蹈般模糊的动作——或佯攻、或轻挑、或瞬间飞奔而去,显然他已经脱离重围,留下对手兀自困惑,他却如闲庭信步。

在这项全世界为之狂热的竞技活动上,巴西每天都在完成不可能的任务,持续地输出最好的球员,这个比例高得异乎寻常。

对于这种人才扎堆现象,传统的解释是将之归功于基因和环境的结合,即先天和后天的联袂。

根据这个思路,巴西的成功来自其得天独厚的地利人和:气候温和,当地人对足球的狂热,以及.1.9亿基因各异的人口中,40%的人饱受贫穷的折磨,渴望利用这项“美丽的游戏”逃离现实。

就这样,所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一家生产足球健将的完美工厂就建成了。

但是这种解释有个小问题:巴西并非一直以来都盛产足球运动员。

20世纪四五十年代,气候、狂热、贫穷早已存在,但这家完美工厂的产品却普普通通——从未染指世界杯,四次败于“无冕之王”匈牙利,看不到一点令人眩目的即兴球技,而那正是巴西球员后来赖以成名的绝技。

直到.1958年,瑞典世界杯上以17岁的贝利为核心的强大阵容所向披靡,现在人们眼中的巴西队才真正诞生。

那么,巴西是如何培养出如此众多的优秀球员的呢?答案出人意料。

巴西之所以培养出了如此优秀的球员,是因为自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他们采用了一套独特的训练方法和一件独特的训练工具,这使他们的控球能力超过世界上任何国家的球员。

他们发现了一套提高学习速度的方法——室内五人制足球。

室内五人制足球是一位乌拉圭教练于1930年发明的雨天训练项目,球的大小只有足球的一半,但是重一倍,完全没有弹性。

球员不是在广阔的草地上练习,而是在一块篮球场大小的水泥场地或木地板场地上练习,有时是在空地上练习。

每边也不是11位球员,只有五六个。

游戏的节奏不像足球,而更像篮球或曲棍球,令人眩目,包括一系列复杂的动作和有组织的快速传球。

室内五人制足球发明后不久,巴西人就采用了这种训练方法,并在1936年制定了第一套规则。

从那以后,这个游戏就像病毒般蔓延开来,尤其在巴西那些拥挤的城市里。

很快,它就在巴西的体育文化中占据了特殊地位。

《足球:巴西人的生活方式》的作者亚历克斯·贝洛斯写道:室内五人制足球被认为是“巴西灵魂的孵化器”。

自贝利之后,实际上每位优秀的巴西球员小时候都玩过室内五人制足球。

一开始他们是在街道上,后来是在巴西的足球学校里。

从7岁到12岁的球员每周都有三天的时间用于练习室内五人制足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