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资料2 温病要义(续)
温病资料完整版
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和预防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从目前临床分科角度看,温病应属中医大内科范围.然而温病学的辨证理论,不仅对温病,而且对其他临床各科发热病证的诊治,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瘟病病名最早出现于《黄帝内经》.明末吴又可写成我国第一部传染病学专著《瘟疫论》.瘟病四大家吴鞠通《瘟病条辩》,薛生白《湿热病篇》,叶天士《温热论》,王孟英《温热经违》.另外杨栗山《伤寒瘟疫条辨》陈伯平《外感温病篇》余师愚《疫疹一得》雷少逸《时病论》.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热病分类:伏气温病,新感温病,温疫.温病特点(一)有特异的致病因素(二)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三)病程发展具有阶段性(四)共有的临床表现1起病急骤,传变较快2发热为主症3易出现险恶证候4病程中易耗伤阴津.西医疾病可划归温病:具有温病特点的急性传染病如麻疹风疹;具有温病特点的某些急性感染性疾病及常见综合征如大叶性肺炎败血症;具有温病特点的其它发热性疾病,如中暑急性白血病.伤寒与风温鉴别:a病因:1风寒病邪2风热病邪. b受邪途经:1从皮毛而入,先受于足太阳膀胱经2从口鼻而入,先受于手太阴肺经. c病机:1寒束肌表,卫阳受郁,化热入里病程中有六经传遍次第,终易伤阳2风阳热邪,易化燥伤阴,传遍迅速,有卫气营血演变过程. d初起症候:1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苔薄白,脉浮紧等2发热恶寒,口渴,咳嗽,无汗或少汗,头痛舌苔薄白,舌边尖红赤,脉浮数等. e初起治疗:1辛温解表2辛凉解表.温邪致病特点:(一)风热病邪:1多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2易损伤肺胃阴津3既易消退,又易逆传内陷(二)暑热病邪:1伤人急速,径犯阳明2暑性酷烈,耗气伤津3易直中心包,闭窍动风4易于兼夹湿邪,郁阻气分(三)湿热病邪:1粘腻淹滞,传变较慢,难于速祛2易伤脾胃,以脾胃为病变中心3困阻清阳,闭郁气机(四)燥热病邪:1病变以肺为主2易燥伤津液3易从火化(五)温热病:1邪气内伏,病自里发2里热炽盛,易动风动血3易耗伤阴液,后期多肝肾阴伤(六)温毒病邪:1攻窜流走2蕴结壅滞(七)疠气:1致病力强2多从口,鼻而入,有特异的病变定位3传染性强4病重多变.新感与伏邪比较:a成因:1感邪后立即发病2感邪后邪气伏藏,逾时而发. b病机传变:1初起病邪在表,或从表解,或自表入里,由浅至深传变2伏邪自里而发,或由里达表,或进一步内陷深入.若伏邪不能外达,或邪透不尽,则病难速愈. c证候特点:1初起即现表证,而无里热证2初起即现里热证,如无外感引发,则无表证. d治疗:1初起以解表透邪为主2初起以直清里热为主.卫气营血辨变:①卫:1病理:邪郁卫表,肺气失宣;正气抗邪,邪正相争.2证候:发热,微恶风寒,头痛,无汗或少汗,咳嗽,口微渴,舌苔薄白,舌边尖红,脉浮数.3辩证要点: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②气:1病理:邪正剧争,里热蒸迫,热炽津伤.2证候:壮热,不恶寒,反恶热,汗多,渴喜饮冷,尿赤,舌质红,苔黄,脉数有力.3辩证要点:壮热,不恶寒,口渴,苔黄.4备注:气分证的病变范围广泛,以热盛阳明为多见.③营:1病理:营热阴伤,扰神窜络.2证候:身热夜甚,口干,反不甚渴饮,心烦不寐,时有谵浯,斑疹隐隐,舌质红绛,脉细数.3辩证要点:身热夜甚,心烦,谵浯,舌红绛.④血:1病理:动血耗血,瘀热内阻.2证候:身热,躁扰不安,神昏谵狂,吐血,衄血,便血,尿血,斑疹密布,舌质深绛.3辩证要点:斑疹,急性多部位,多窍道出血,舌质深绛.三焦辨证:上焦主要包括手太阴肺经与手厥阴心包经,中焦主要包括阳明胃,肠及足太阴脾;下焦主要足少阴肾及足厥阴肝:①邪在上焦a温邪犯肺b湿热阻肺c邪陷心包d湿蒙心包. ②邪在中焦a阳明热炽b阳明热结c湿热中阻d湿热积滞搏结肠腑③邪在下焦a肾精耗损b虚风内动.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的关系:卫气营血的病机变化与三焦脏腑的病机变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也是相互关连,但又有所不同.卫分的病变关系着上焦手太阴肺;气分病变的范围不仅涉及太阴肺,尚包括中焦阳明胃肠,足太阴睥等;营分病变与上焦厥阴心包相联系,血分病变也与上焦厥阴心包相关连.血分病变与足少阴肾及足厥阴肝也有一定关系. 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是温病的重要辨证方法,两种辨证方法偏重面不同,所起作用各异,故不能相互取代.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相辅而行,经纬交错,才能将病变层次及部位,病证类型及性质,病势轻重及转归等辨析清楚,准确,为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辨舌:①苔薄白欠润,舌边尖略红:为温病初起邪在卫分的征象②苔薄白而干舌边尖红为温病邪未解,肺津已伤的征象③苔白厚而粘腻见于湿温病过程湿阻气分而湿浊偏盛的病症④苔白厚而干燥舌质红:为睥湿未化而胃津已伤的征象⑤苔白而舌质红绛:为湿遏热伏之征象⑥白苔滑腻厚如积粉而舌质紫绛:为湿热秽浊郁闭膜原之征象⑦薄黄苔为邪热初入气分,津伤不著⑧黄白相兼苔为邪热已入气分但表邪尚未尽解之征象⑨舌尖红赤起刘:为心火上炎之征象⑩舌红中有裂纹如人字形,或舌中生有红点:为心营热极之征象.⑾舌质光纤柔嫩为邪热初退而津液未复之征象⑿舌质纯绛鲜泽多为热入心包之征象⒀舌绛而干燥:为邪热入营,营阴耗伤之征象⒁舌绛而舌面上有大红点:为心火炽盛,热毒乘心之征象⒂舌绛而有黄白苔:为邪热初传人营而气分之邪未尽之征象⒃绛舌罩粘腻苔垢:为热在营血而兼挟有痰湿或秽浊之气.斑疹:l形态:斑是指皮疹点大成片,有触目之形,而—般无碍手之质,压之色不退色;疹是皮疹中点小呈琐碎小粒,形如粟米,突出于皮肤之上,抚之碍手者.2分布:斑的外发,多先起于胸腹,继而分布于四肢;疹的外发有多种形式,其中如麻疹一般先起自上腭,口腔,继而布于耳后,头面及背部,再则布于胸腹四肢约3-4日内,以手足心见疹为出齐.白痦:是在湿热性质温病发展过程中,皮肤上出现的细小白色疱疹。
温病重点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温病学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预防和诊治方法的一门学科,旨在阐明温病的病因、发病、病理变化、诊断方法,及其预防和治疗措施。
既有很强的临床实践性,又是中医临床各科的基础之一。
第二节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内经》首次提出温病病名《难经》,“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将温病隶属于金刘河间,提出了变革外感热病的理论与治疗主张广义伤寒之中元王安道,真正使温病从伤寒体系中分化出来清吴鞠通,评价王安道“始能脱却伤寒,辨证温病”韩和——推衍张仲景旨意宋庞安时——变通《伤寒论》治法初步变革朱肱——反对墨守经方创新论:六经传变皆是热证金刘河间立新法:寒凉为主表里双解重大转折制新方:表里双解剂概念:温病不得混称伤寒元王安道病机:温病为里热外达脱却伤寒治则:清理热为主明吴又可,第一部瘟疫学专著——《瘟疫论》①明确提出瘟疫与伤寒有“霄壤之隔”,其性质完全不同②在病因方面,推论出瘟疫是感受杂气所致,③在病机方面,杂气从口鼻而入,始客膜原,邪溃则有九④在治疗上,强调驱邪,创立疏利透达之法清喻嘉言,《尚论篇》提出瘟疫三焦病变定位,以逐秽解毒为主的治疗原则杨栗山,《伤寒瘟疫条辨》温病下不厌早<驱邪>,伤寒下不嫌迟<除湿>陈平伯,《外感温病篇》风温专著升降散→僵蚕、蝉蜕、大黄、姜黄柳宝,《温热逢源》春温专著余霖,《疫疹一得》清瘟败毒饮→主治:火热实证、气血两燔开专论温病先河 a.阐明了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与吴又可:《瘟疫论》立杂气致病学说 b.创立卫气营血辨证论治体系创疏利透达之法 c.丰富和发展了温病的诊断方法创立卫气营血学说 d.确立了温病各个阶段的治疗大法叶天士:《温热论》阐明温病病因病机 e.论述了妇人温病诊治指导温病辨证论治薛生白:《湿热病篇》立湿热病专论丰富温病理论及证治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吴鞠通:《温病条辨》倡导三焦辨证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规范四时温病证治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以轩岐仲景之文为经《吴鞠通医案》补上焦如鉴之空王孟英:《温热经纬》叶薛诸家之辨为纬补中焦如衡之平系统总结温病学体系补下焦如水之注第二章 温病的概念温病是由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 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1957年资料7 温病要义(续)
吴贞,字坤安,清归安人。著“伤寒指掌”四卷(前有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自序)。卷一列类伤寒辨十九症(冬温、春温、湿温等)、察舌法、察目法,六经本病、太阳总要述古、太阳本病述古、 大阳兼经新法、阳明总要述古、阳明本病述古、阳明新法、少阳总要述古、少阳本病述古、少阳新法;卷二为三阴总辨、太阴总要述古、太阴本病述古、太阴新法、少阴总要述古、少阴本病述古、少阴新法、厥阴总要述古、厥阴本病述古、厥阴新法、救逆述古、救逆新法、差后诸病述古、差后诸病新法;卷三为伤寒变症二十八条;卷四列伤寒类症十五条。此书先古法,后新法。古法根据王肯堂伤寒准绳、医宗金鉴伤寒论集注及柯琴伤寒来苏集;新法系根据叶天士医案、车宗辂和胡宪丰的伤寒第一书及周扬俊的温热暑疫全书。伤寒指掌有乌程邵仙根评批,何廉臣又为之校订,并加按语,改名“感证宝筏”。
戴天章,字麟郊,清康熙(公元1662——1722 年)时,为江苏上元县庠生,好天文地理射弋以及书画琴奕之类,尤精医理,所著有伤寒杂病诸书。咳论注。疟论注及“广瘟疫论”等凡十余种。“广瘟疫论”四卷,附方一卷,系根据吴又可原书,或增订,或删改,意在辨瘟疫的通体异于伤寒,而尤慎辨于见症之始。上卷辨气、辨脉、辨舌、辨神、辨时疫与风寒异气、时疫与风寒异受、辨传经、辨兼症(如兼寒、兼风、兼暑、兼疟、兼痢)、辨夹症(如夹痰水、夹食、夹郁、夹血、夹脾虚、夹肾虚、夹亡血、夹疝、夹心胃痛、夹哮喘);卷二列表症三十二条;卷三列里症四十一条;卷四列治法,分汗、下、清、和、补五法及四损、四不足、三复、辨似等,再辨遗症、属病后不表里症,皆当分别治之;卷末载诸方八十四道。此书歙县郑奠一把它改题为“瘟疫明辨”,原文无改动;陆九芝又把它改题为“广温热论”,原文略有改易。
温病学快速复习资料
温病学快速复习资料温病学快速复习资料温病学是中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研究的是温病的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方法。
温病是指由外感病邪所致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发热、恶寒、头痛、咳嗽等症状。
在中医临床实践中,温病学的知识是医生必备的基础知识之一。
下面,我们就来快速复习一下温病学的重点内容。
一、温病的分类根据温病的发病特点,可以将其分为两类:外感温病和内伤温病。
外感温病是指由外界的病邪入侵人体而引起的疾病,如风温、暑温等;内伤温病是指由内因引起的疾病,如肺温、胃温等。
二、温病的发病机制温病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病邪侵袭、正气抗邪和病邪入里三个方面。
病邪侵袭是指外界的病邪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进入人体,引起病理反应;正气抗邪是指人体通过正气的作用来抵御病邪的侵袭;病邪入里是指病邪从外界侵入人体后,通过经络、脏腑等途径进一步侵犯内脏,引起病变。
三、温病的诊断温病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症状和体征进行判断。
病史包括发病时间、发病原因等;症状包括发热、恶寒、头痛、咳嗽等;体征包括舌苔、脉象等。
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要综合分析这些信息,确定病邪的性质和病变的部位,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四、温病的治疗方法温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解表、清里、祛邪、调和四个方面。
解表是指通过发汗等方法将病邪从表面排出,以达到解除症状的目的;清里是指通过清热、泻火等方法将病邪从内脏排出,以达到治疗病变的目的;祛邪是指通过药物等方法将病邪从体内排出,以达到根治疾病的目的;调和是指通过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
五、温病的预防与保健预防温病的关键是增强自身的抵抗力。
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预防和保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充足睡眠等;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多通风等。
综上所述,温病学是中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研究的是温病的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方法。
温病的分类有外感温病和内伤温病两类;其发病机制主要包括病邪侵袭、正气抗邪和病邪入里三个方面;诊断主要依据病史、症状和体征;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解表、清里、祛邪、调和四个方面;预防与保健的关键是增强自身的抵抗力。
1957年资料9 温病要义(续)
1957年资料9 温病要义(续).txt会计说:“你晚点来领工资吧,我这没零钱。
”你看得出我擦了粉吗?虽然你身上喷了古龙水,但我还是能隐约闻到一股人渣味儿。
既宅又腐,前途未卜。
既宅又腐,前途未卜。
你被打胎后是怎么从垃圾桶里逃出来的?史上最神秘的部门:有关部门。
不可否认,马赛克是这个世纪阻碍人类裸体艺术进步最大的障碍!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
温病要义(续)谢仲墨六、温病学中的几个问题1.伏气与外感伏气、外感(即新感)的学说,在章虚谷的著作中加以肯定。
如果从流溯源,那末明代汪石山有伏邪、新感的学说,王安道、王叔和论温病有即病不即病的区别;伤寒论平脉篇也有“伏气”一词;内经的冬伤于寒一节,是伏气学说的源泉。
内经说:“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意义明确。
伤寒论平脉法说:“师曰:伏气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内,欲有伏气,假令旧有伏气,当须脉之,若脉微弱者,当喉中痛,似伤非喉痹也。
病人云:实咽中痛,故尔,今复欲下利。
”这一节中所谓“旧有伏气”,就是说病邪是能伏居于人体中的。
王叔和伤寒例以即病者为伤寒,不即病者为温病;即病和不即病,是伤寒和温病的分界缐。
这一时期的伤寒是外感,是感而即病;而温病是属于伏气,是感而不即病。
温病范围之内,还没有伏气外感的对立。
换一句话说,此时伏气外感的并存,等于伤寒温病的对峙,这是伏气、外感学说的第一阶段。
以后汪石山分温病为伏气和新感两种,于是温病的原因,由一种伏气,而再增加一种新感。
叶天士临证指南中的伏于少阴,就是伏气温病;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这是新感温病。
章虚谷对于伏气、外感,发挥透彻。
至此而温病明确的具有伏气、外感两种,这是伏气、外感学说的第二个阶段。
温邪陷入的时令,最初仅指出冬季。
冬季的伏气,内经只说是寒;王叔和说冬季又有与时令不合的温暖,称为冬温之毒。
彭子益先生16本书第五本温病篇(续篇)?
彭子益先生16本书第五本温病篇(续篇)传经犹未深入二句不知传经理解,传经者,既不入腑亦不入脏,只在荣卫也,表病也。
伤寒三日,热实而昏不知人,已是阳明腑病。
此病当是温病。
如系伤寒,虽三日已过阳明,何至燥热至于如此;既燥热如此,何至证实而脉反虚,惟温病乃有热盛人昏而脉虚之证也。
叟年六旬,素亦羸弱多病,得伤寒证,绵延十余日,舌苔黄厚而干,心中热渴,时觉烦躁;其不烦躁之时,即昏昏似睡、呼之眼微开、精神之衰惫可知,脉象细数,按之无力。
投以凉润之剂,因其脉虚,又加野参佐之,大便忽滑泻,日下数次。
因思此证,略用清火之药即滑泻者,必其下焦之气化不固,先用固其下焦,再清其上焦、中焦未晚也;遂用熟地黄二两、酸石榴一个连皮捣烂,同煎汤一大碗,分三次温饮下,大便遂固。
间日投以此方,将山药改用一两,以生地黄代知母,煎汤成,徐徐饮下,一次只饮药一大口,阅八点钟始尽剂,病愈强半。
翌日又按原方如法煎成服,病又愈强半,第三日又按其方服之尽剂而愈。
躁字当是燥字之误,躁乃阳亡,燥乃热盛也。
此证当是温病也;伤寒阳明病,心中热渴,昏不知人,脉不细数。
按:熟地黄原非治寒温之药,而病至拯危时,不妨用之以救一时之急,故仲景治脉结代有炙甘草汤,亦用干地黄即今生地;结代亦险脉也,如无酸石榴时,可用龙骨(捣煅)、牡蛎(捣煅)各五钱代之。
一叟年六旬余,素吸鸦片,羸弱多病、于孟冬感冒风寒,其脉微弱而浮,余用生黄芪数钱,同表散之药治之,得汗而愈。
间日因有紧事冒寒出门,汗后重感,比前较剧,病卧旅邸,不能旋里,因延彼处医者诊治。
时身热饮水,病在阳明之府,医者因其脉微弱转进温补,病益进,更延他医,以为上有浮热、下有实寒,用附子、吴茱萸,加黄连治之,服后齿龈尽肿,且甚疼痛,时觉烦躁,频频饮水,不能解渴。
不得己复来迎余,至诊其脉细而数,按之略实,遂投以此汤,加玄参六钱,以散其浮游之热。
一剂牙疼即愈,烦躁与渴亦见轻;翌日用原方去玄参,将药煎成,调入生鸡子黄三枚,作三次温饮下,大便得通而愈。
温病学要点
温病学断代:战国~唐代:萌芽。
宋金元:成长。
明清:形成。
新中国成立后:新进展。
“温病”一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温病四大家及贡献: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吴又可:《温疫论》,第一部温疫病专著。
叶天士:《温热论》,温病学理论的奠基之作,四大贡献。
薛生白:《湿热病篇》,第一部湿热病专著。
吴鞠通:《温病条辨》。
王孟英:《温热经纬》。
温病: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具有明显季节性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的总称。
(课件)特点:1、具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
2、多具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
3、病理演变有一定规律性:卫气分以机能失调为主;营血分以实质性损害为主。
4、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
范围:外感热病中除了风寒性质以外的疾病。
分类:病邪性质:温热、湿热。
发病类型:新感、伏邪。
新感:感受时令病邪后即时而发的温病,初起病发于表,以肺卫表热见症为主要表现,如风温、秋燥。
伏邪:感受外邪后未立刻发病,邪伏体内经过一个以上季节后才发病的温病,初起即病发于里,以里热见症为主要表现,如春温,伏暑。
温疫: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大流行的一类。
温毒:因感受温热毒邪引起的一类具有独特临床表现的急性外感热病,除了具有一般急性温热疾病的症状表现外,还具有局部红肿热痛,甚则溃烂,或肌肤密布斑疹等特征。
各种温邪的致病特点:风热、暑热、湿热、燥热。
(略)卫气营血的病理要点、临床表现。
卫分证:邪郁卫表,邪正相争。
发热与恶寒并见,口微渴。
气分证:邪正剧争,热炽阴伤。
但发热,不恶寒,口渴,苔黄。
营分证:营热阴伤,扰神窜络。
身热夜甚、时谵语,或斑疹隐隐,舌质绛红。
血分证:动血耗血,郁热内阻。
斑疹密布、出血,舌质深绛。
病理要点:血络瘀滞炽热伤阴温邪气机郁闭痰热互结舌紫晦而干:又名猪肝舌,其色如猪肝状。
为肝肾阴竭之征象。
温病见此舌象主病情危重,预后多不良。
舌焦紫起刺:又称杨梅舌,舌体紫红而有点状颗粒突起于舌面,状如杨梅。
温病名词解释
温病名词解释1、温疫类温病:是指由疗气引起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主要包括湿热疫和暑燥疫。
这类温病多发病急剧,病情险恶,复杂多变,具有强烈的传染性,甚至可迅速传播造成流行。
2、大头瘟:感受风热时毒所致的急性外感热病。
其特点为初起见邪犯肺卫和热毒y盛证候,临床常见憎寒壮热,头面红肿热痛等表现。
3、辛凉平剂:银翘散为辛凉解表之方剂,适用于风热侵犯肺卫之证。
因银翘散中荆芥、豆等辛散透表之品合于大队辛凉药物中,其解表之力较胜,故称之为辛凉平剂。
4. 邪陷心包:指温邪内陷,阻闭心包,出现以神志异常为主的病理变化。
症见身灼热,神昏,肢厥,舌蹇,舌绛等。
邪陷心包的途径,一是肺病逆传,心包受邪:二是由表入里,渐传心包;三是邪热直中,径入心包。
2、透热转气:温病邪入营分治宜清营泄热,即于清解营分热邪药物中伍以轻清透泄之品,冀使营分热邪透转气分而解。
(1.5分)如清营汤中用银花、连翘、竹叶清热解毒,透热外出即是透热转气的很好体现(1.5分)。
3、内闭外脱:邪热闭遏于内,正气外脱,出现气夺阴耗的病理表现。
(1.5分)多见于邪热内闭心包,阳从上脱,汗出气夺,阴从下脱而液亡。
(1.5分)48.透热转气:治疗营血证的一种佐治法(1分)。
即在清营泄热的基础上,加入轻清灵动之品,如双花,连翘,竹叶等(1分),使热邪从营分转出气分而解(1分)。
49.上受:指邪气从口鼻(2分)而入人体的途径(1分)。
50.阳湿:指的是病理演变,非单纯湿分阴阳(1分)。
薛生白把湿已化热,以恶寒伴有发热、身重关节疼痛,(1分)且发热不为汗解的热象已显的证候称为阳湿49.气营两燔:热邪入气不解(1分),又进入营分,致气营皆热的病理(1分),以高热,烦躁,口渴,斑疹隐隐等为主要表现(1分)。
48.热解旁流:阳明腑实病变过程中,由于燥屎结于肠道,致肠中水液自燥屎旁流下(2分),病人排出稀水,但多臭秽(1分)。
49.暑秽:感受暑湿秽浊之气(1分)所导致的猝然烦躁、闷乱的证(2分)。
温病打印版
温病的特点:致病因素特异性;病理演变规律性;临床表现特殊性;多具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温病病理演变规律:前期多以机体功能失调为主,后期以实质损害主要是阴液耗损及重要脏器损害明显;病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变化,即邪在卫气营血分或邪在上中下焦诸阶段变化。
如新感温病多是温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轻加重、由实转虚,甚者阴竭阳脱而致死。
温病分类1.根据病症或病因性质分类:温热类温病——有热无湿;湿热类——有热有湿。
2.根据发病初起见证分类:新感温病——感邪即发,多发于表(风温暑温秋燥大头瘟烂喉痧);伏邪温病——感受外邪,不即发病,过时而发,病发于里(春温伏暑)温邪致病共同特点:温热性质显著,致病后出现发热及相关热象;由外入侵人体,从口鼻而入;致病与时令季节密切相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影响和转化;不同温邪入侵部位不同。
各种温邪致病特点:风热:口鼻而入,首先犯肺;易化燥伤阴;变化迅速暑热:伤人急速先犯阳明气分;暑性酷烈易耗气伤津;易直中心包窍闭动风;易于兼夹湿邪郁阻气分燥热:病变以肺为主;易致津液干燥;易从火化温热:邪气内伏热自里发;里热内迫特征显著;易耗伤津液温毒:攻窜流走;蕴结壅滞疠气:致病力强;传染性强;多从口鼻而入;有特异性病变部位新感温病:感受当令时邪,即时而发,初起多在表的一类温病伏邪温病:感邪后未即时而发,邪气伏藏,逾时而发,初起病发于里的一类温病区分伏邪与新感临床意义:阐明了温病初起不同的发病类型;区分病势深浅病情轻重传变趋向;确立不同治法卫气营血病证特点和辩证要点卫分证——温邪犯表肺卫失宣——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气分证——里热蒸迫热炽津伤——壮热不恶寒,口渴苔黄营分证——营热内伤扰参窜络——身热夜甚,心烦谵语,舌红绛血分证——动血耗血瘀热内阻——身灼热,斑疹,急性多部位窍道出血,舌质深绛营分证——舌红绛,斑疹隐隐,心烦不寐时有谵语,无出血血分证——舌深绛,斑疹密切,慥扰不安神昏谵语,急性多部位窍道出血卫气营血三焦辨证意义:明确病变层次;确定症候类型及病变性质;提供治法依据温病辨证临床意义:归纳证候类型;分析病机;判断病位深浅;阐明证候病变;提供治疗依据温病各阶段热型:卫分——发热恶寒;气分——壮热日晡潮热(温热类)寒热往来身热不扬(湿热类);营分血分证——身热夜甚身热肢厥。
温病复习要点
1、温病的概念:温病是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2、温病的分类方法㈠根据病因和病证性质分类可把温病分为温热类温病和湿热类温病。
温热类温病有风温、春温、暑温、秋燥、大头瘟、烂喉痧、暑热疫、温疟等。
湿温类温病主要有湿温、暑温夹湿、伏暑、湿热疫、湿疟、霍乱等。
㈡根据发病初起的证候特点分类即根据是否有里热证,可将温病分为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两类。
新感温病初起病发于表,以肺卫表热见症为主要表现的一类温病,如风温、秋燥、冬温等;伏邪温病是指初起病发于里,以里热见症为主要表现的一类温病,如春温、伏暑等。
另外,暑温、湿温初起虽以里证为主,但其临床见证与当时主气的致病特点一致,所以一般仍将其归属于新感温病。
3、温病有哪些流派:温疫学派、主流学派、伤寒学派、兼融学派、伏温学派。
4、温疫学派的学术观点:温疫学派即是以温疫立论来研究温病防治规律的一大学术流派。
⑴强调特异性致病因素如吴又可的杂气论,刘松峰的邪毒说,余师愚的运气变衍为热毒说,杨栗山的热怫郁说等。
⑵重视尽早采用攻击性的祛邪治疗吴又可:①强调客邪贵乎早逐②认为邪为本,热为标,治疗温疫发热,当以祛邪,邪去则热自清③虽提出杂气致病说,但由于无法寻到针对杂气的特效药,“故勉用汗、吐、下三法以决之”。
余师愚:①认为热疫乃无形之毒,故主张不用硝、黄而重用石膏②使用方药直接针对病因病机,故组方稳定。
杨栗山:认为“阳热怫郁”是温疫的主要病因病机,六气化热或火热相兼同化。
①“阳热”是本,“怫郁”是标,故首当“热者寒之”。
②由于邪热导致“怫郁”,而大剂寒凉又有冰伏凉遏、加重“怫郁”之弊,故组方常配合轻清透解、攻下逐邪、通利小便等治法,形成清、透、通、利诸法并施的特点③温疫初起,虽有“表寒”之象,是因“怫热在里,由内而达外”,“皆里证郁结,浮越于外也。
虽有表证,实无表邪”,主张治以大清里热并结合透解、攻下、通利诸法,切中病机。
创升降散(白僵蚕、全蝉蜕、姜黄、川大黄)。
1957年资料10 温病要义(续完)
这一点在一九五六年的乙型脑炎治疗中,大家有了深刻的体会。河北省中医同道就乙型脑炎
方面介绍了他们对于这一点的见解:“两年来乙型脑炎发病,都是在夏末秋初天气炎热的时候,证状偏热的居多,虽在立秋节后,也常遇到偏湿的证状,但还是湿热并盛,治法仍宜辛凉芳解或佐芳香化浊之品收效。今年(指一九五六年)我省雨水成灾,天气淫热为近年所罕见,跟随立秋节后,一场秋雨,天气骤然变凉,河北省乙型脑炎的发病率是在这时骤然增高的。所现证状完全偏湿,湿盛于热的居多,应按湿温治疗。望都县卫协会会员刘志仁大夫,本我省一九五四年的经验——乙型脑炎中医治疗法——用辛凉透邪法佐青蒿、藿梗、茵陈等芳香化浊之品,五名患者完全治愈。省卫协配合救灾工作组织的乙型脑炎治疗小组。分别到石家庄专区等地指导与协助治疗中,运用三仁汤、香薷饮、苍术白虎汤、局方至宝丹等,都收到了满意的效果。首都传染病院也运用香薷饮、葱豉汤、三仁汤、苍术白虎汤等,治愈了很多的严重患者。证明了吴鞠通‘伏暑、暑温、湿温病本一源,应前后互参,不可偏执’结论的正确,使我们体会到祖国医学随证论治的科学性。通过今年的实践,对湿温是不是乙型脑炎得到了回答,认乙型脑炎为暑温的一贯正确性,也得了进一步的证实。更确切的说,乙型脑炎有偏湿偏热的不同,祖国医学里有暑温、伏暑、湿温的分别,治法是随着具体证状、具体发病时候,而有所不同。白虎汤中重用石膏是对的,不用白虎汤而用三仁汤、香薷饮、葱豉汤也是对的,关键在于诊断辨证掌握随证论治的原则,这是祖国医学的特点。”(见“流行性乙型脑炎中医治疗法”编后记)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
《温病学》讲义
第八章 春温
3、热燔气营(血) (1)气营(血)两燔:P129 (2)热盛动血:P130 (3)热与血结:P130 4、热盛动风:P131 5、邪陷正衰:P132 (1)热闭心包:P132 (2)内闭外脱:P132 (3)阳气暴脱:P133
第八章 春温
6、热灼真阴 (1)真阴亏损: P133 (2)阴虚风动: P134 (3)阴虚火炽: P135 7、邪留阴分: P136
第五章 温病的治疗
一、温病的治则 P78 三、温病的主要治法 P81 (一)泄卫透表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P81 (二)清解气热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P82 (三)和解祛邪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P83 (四)祛湿泄热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P84 (五)通下逐邪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P84 (六)清营凉血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P85
第十章 湿温
【辨证论治】分型辨治 2、湿热并重证治: (1)湿热蕴毒: P171 (2)湿热中阻: P172 (3)湿热酿痰,蒙蔽心包: P172 3、热重于湿证治: P173
第十章 湿温
【辨证论治】分型辨治 4、化燥入血证治: (1)伤络便血: P173 (2)气随血脱: P174 5、余邪未净证治: P174
一、辨舌 以下几种:P56 2、黄苔:主要有以下几种:P57 3、灰苔:辨别润燥的不同 P57 4、黑苔:主要有以下几种:P58
一、辨舌
(二)辨舌质 1、红舌:主要有以下几种:P58 2、绛舌:主要有以下几种:P59 3、紫舌:主要有以下几种:P59 (三)辨舌态:辨别舌体的形态,主要有以 下几种:P59
第二章 病因与发病
一、温病的病因 (一)温邪的概念 P26 (二)温病病因学说的临床意义 P26 (三)常见温邪的致病特点 P27 1、风热病邪: 2、暑热病邪: 3、湿热病邪: 4、燥热病邪: 5、温热病邪:
温病的治疗
温病的治疗温病的治疗重点难点提示1、温病的治疗原则。
2、温病的主要治法(包括泄卫解表法、清解气热法、通下逐邪法、和解祛邪法、祛湿解热法、清营凉血法、开窍醒神法、息风止痉法、固脱救逆法、滋阴生津法、外治法),应明确各种治法的概念、作用、主治证和应用注意。
3、温病后调理。
知识点精析(一)温病的治疗原则1、祛邪为主吴有性:“大凡客邪贵乎早逐”,“祛邪为第一要务”。
2、卫气营学证候和三焦证候的治疗大法叶桂:“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人营犹可透热转气,……人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
”吴瑭:“治上焦为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
3、顾护正气正气主要指阴津,初期顾护肺胃之津,后期顾肝肾之阴。
(二)温病的主要治法1、泄卫解表发作用——开泄腠理、疏解表邪、透疹外达。
分类应用——疏风泄热法(代表方剂银翘散、桑菊饮)、透表清暑法(代表方剂新加香饮)、宜表化湿饮(代表方剂藿朴夏苓汤)疏表润燥法(代表方剂桑杏汤)。
注意:----①邪在卫表者,一般忌用辛温发汗法,重在疏解透表。
②虽为温病初起,但如无表证者,亦不可用本法。
③对温病表证的治疗,不可过于寒凉,以防凉遏不解。
④应中病即止,避免过汗伤津。
2、清解气热法作用-----清热保津、止渴除烦,使气分无形邪热或从外泄或从里解。
分类应用----轻清宜气法(代表方剂栀子豆汤、清心凉膈散)、辛寒清气法(代表法剂白虎汤),清热泻火法(代表方剂黄芩汤加碱)。
注意:①本法所治邪热属气分无形邪热,如邪热已有形实邪相结者不用。
②并邪未入气分,不宜盲目早用本法。
③素体阳虚者在使用本法时,切勿过剂。
3、通下逐邪法作用----通腑泄热、荡涤积滞,通淤破结等。
分类应用-----通腑泄热法(代表方剂调胃承气汤)、导滞通便法(代表方剂枳实导滞汤),增液通下法(代表方剂增液承气汤)、通淤破结法(代表方剂桃仁承气汤)。
注意:-----①里热未成实结或里无郁热积滞者不用。
《温病学》原文背诵内容
《温病学》原文背诵内容1.《温热论》-温病大纲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温热论》-卫气营血病机的深浅层次及治法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3.《温热论》-伤寒与温病传变的区别,温邪在表及夹风夹湿的治法4.5.神,6.户,转疟之机括。
7.《温热论》-三焦之邪里结阳明的治法,及湿热病与伤寒下法的区别再论三焦不得从外解,必致成里结。
里结于何,在阳明胃与肠也。
亦须用下法,不可以气血之分,就不可下也。
但伤寒邪热在里,劫烁津液,下之宜猛;此多湿邪内搏,下之宜轻。
伤寒大便溏为邪已尽,不可再下;湿温病大便溏为邪未尽,必大便硬,慎不可再攻也,以粪燥为无湿矣。
8.《温热论》-温病治疗中救阴与通阳的含义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9.《温热论》-温病邪入营分的证治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或斑点隐隐,即撤去气药。
如从风热陷入者,用犀角、竹叶之属;如从湿热陷入者,犀角、花露之品,参入凉血清热方中。
10.《温热论》-热传心营、包络受邪见绛舌的辨治再论其热传营,舌色必绛。
绛,深红色也。
初传,绛色中兼黄白色,此气分之邪未尽也,泄卫透营,两和可也。
纯绛鲜泽者,包络受病也,宜犀角、鲜生地、连翘、郁金、石菖蒲等。
延之数日,或平素心虚有痰,外热一陷,里络就闭,非菖蒲、郁金等所能开,须用牛黄丸、至宝丹之类以开其11.12.13.14.15.16.17.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
伤寒由毛窍而入,自下而上,始足太阳。
足太阳膀胱属水,寒即水之气,同类相从,故病始于此。
18.《温病条辨》-银翘散证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初起恶风寒者,桂枝汤主之;但热不恶寒而渴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湿温:温病条辨上焦篇第四十二条说:“头痛恶塞,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脈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名曰湿温。”
(八)痢疾:温病条辨中焦篇第八十六条说:“湿温内蕴,夹杂饮食停滞,气不得运,血不得行,遂成滞下,俗名痢疾,古称重证,以其深入脏腑也。”
薛生白湿热病篇说:“湿热内滞太阴,郁久而为滞下,其证胸痞腹痛,下坠窘迫,脓血稠粘,里急后重。”时病论卷三把痢疾分为风、寒、热、湿、噤口、水谷、五色等七种,辨别证治是极其细致的。
雷少逸“时病论”按照四时所伤,分述了多种急性热病。时病论卷一以“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为纲领,下分春温、风温、温病、温毒、晚发五种;卷二以“春伤于风”为纲领,下分伤风、冒风、中风、风寒、风热、风湿、寒疫等七种;卷三以“春伤于风夏生飱泄”为纲领,下分飱泄、洞泄、寒泻、火泻、暑泻、湿泻、痰泻、食泻、风痢、寒痢、热痢、湿痢、噤口痢、水谷痢、休息痢、五色痢等十六种;卷四以“夏伤于暑”为纲领,下分伤暑、冒暑、中暑、暑风、暑温、暑咳、暑瘵、霍乱、痧气、秽濁、疰夏、热病、霉湿等十三种;卷五以“夏伤于暑秋必痎疟”为纲领,下分暑疟、风疟、寒疟、湿疟、温疟、瘴疟、瘅疟、牝疟、痰疟、食疟、疫疟、鬼疟、虚疟、劳疟、瘧母、三日疟、伏暑、秋暑等十八种;卷六以“秋伤于湿”为纲领,下分伤湿、中湿、冒湿、湿热、寒湿、湿温、秋燥等七种;卷七以“秋伤于湿冬生咳嗽”为纲领,下分痰嗽、干咳二种;卷八以“冬伤于寒”为纲领,下分伤寒、中寒、冒寒、冬温等四种。
(十一)黄疸:温病条辨中焦篇第六十九条说:“湿
热不解,久酿成疸。”中焦篇从六十九条到七十三条,都论述黄疸。
(十二)温病积留支饮:温病条辨下焦篇第四十一条
说:“伏暑湿温?br>痛,或咳或不咳,无寒但潮热,或竟寒热如疟状。”原注:“伏暑湿温积留支饮,悬于?br>下,而成胁痛之证甚多。”
(六)大头
瘟:陈平伯外感温病篇说:“风温证,身热咳嗽,口渴胸痞,头目胀大,面发泡疮。”王孟英说:“此即世俗所谓大头病也。”温病条辨上焦篇的温毒,其证咽痛喉肿,耳前耳后肿,颊肿面正赤,或喉不痛,但外肿,甚则耳聋。”吴氏也称之为大头瘟,其实与陈平伯所说的证状不同。陈氏说面有泡疮,吴氏说耳前耳后肿,两者的不同是显然的。
三、温病所包含的疾病
从温病的内容进行分析,我们知道它包含了若干种急性热病。这在古人也已经有所叙述,如吴鞠通“温病条辨”卷一第一条说:“温病者:有风温,有温热,有温疫,有温毒,有暑温,有湿温,有秋燥,有冬温,有温疟。”吴氏指出温病有九种,而王孟英在“温热经纬”中又增加了若干种,如在“仲景湿温篇”中收入“湿家之为病”等条文;在“仲景疫病篇”中增入阳毒、阴毒、百合病、狐惑等疾病。王氏认为:阳毒是疫邪犯于阳分,阴毒是疫邪入于阴分;百合病“凡温暑湿热诸病后皆有之,不必疫也。”狐惑病是“疫邪不外湿热,久留不散,积而生虫”。王氏又节录余师愚“疫疹一得”,扼要地叙述了疫疹的证治。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
温病要义(续)
谢仲墨
在叶天士温证论、临证指南医案及吴氏温病条条辨中,都论及温病发斑疹,可以参看。温证论说:“春夏之间,疹为甚,若斑色紫小点者,心包热也;点大而紫,胃中热也;黑斑而光亮者,热胜毒盛,虽属不治,若其人气血充者,或依法治之,尚可救,若黑而晦者必死;若黑而隐隐,四旁赤色,火郁内伏,大用清凉透发,间有转红可救者;若夹斑带 疹,皆是邪之不一,各随其部而泄。”临证指南医案卷五斑痧疹瘰门说:“伏气热蕴三焦,心凛发热,烦渴,遍体赤斑,夜躁不寐,两脈数搏。”温病条辨上焦篇第十六条说:“太阴温病,不可发汗,发汗而汗不出者,必发斑疹。”
(未完)
(本文发表在1957年2期第93页上)
(十)暑病:温病条辨上焦篇暑温门第二十三条引金匮要略:“太阳中暍,发热恶寒,身重而疼痛,其脉弦细芤迟,小便已洒然毛耸,手足逆冷,小有劳,身即热,口开前板齿燥,若发其汗,则恶寒甚;加温针,则发热甚;数下,则淋甚。”又第二十四条说:“手太阴,如上条证,但汗不出者,新加香薷饮主之。”仲景所说的太阳中暍,已由吴氏划入暑温范围之内。中焦篇又有暑瘵、暑。温热经纬将中暍列入仲景外感温热篇,与吴氏的意见基本上是一致的。时病论论夏伤于暑,分为伤暑、冒暑、中暑、暑风、暑温、暑咳、暑瘵等证,更为详尽。
(九)瘧疾:温病条辨上焦篇第五十条说:“骨节疼烦时呕,其脈如平,但热不寒,名曰温瘧。”(原文见金匮要略)吴氏在同一篇中又记载了瘅疟、肺疟、心疟的证治;又中焦篇有疮家湿疟、太阴脾疟等;下焦篇有劳疟、疟母等。时病论分疟疾为暑疟、风疟、寒疟、湿疟、温疟、瘴疟、瘅瘧、牝疟、痰疟、食疟、疫疟、鬼疟、虚疟、劳疟及疟母。
多;夫轻为咳,重为喘,喘急则鼻掀胸
挺。”
温病条辨上焦篇第八条:“太阴温病,脉浮大而芤,微喘,甚至鼻孔扇者。”
温热经纬卷四引陈平伯外感温病篇说:“风温证身大热,口大渴,目赤唇肿,气粗烦躁,舌绛,齿板痰咳,甚至神昏讝语,下利黄水者。”又说:“风温证身热痰咳,口渴神迷,手足瘛疭,状若惊,脈弦数者。”(王孟英取陈平伯的风温篇收入温热经纬,改名外感温病篇。)
温热经纬卷四引薛生白湿热病篇说:“湿热证,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王孟英说湿热证即是湿温。湿热病篇原名湿热条辨,旧题薛生白著,原系单行。)
时病论卷六湿温条下说:“其证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苔白或黄,口渴不引饮。”
(三)疫疹:余师愚“疫疹一得”说:“热疫之斑疹发之愈迟,其毒愈重。……疫疹之脈,未有不数者:有浮大而数者,有沉细而数者,有不浮不沉而数者有按之若隐若现者,……”又论疹形说:“松浮灑于皮面。或红或赤,或紫或黑,此毒之外现者,虽有恶证,不足虑也,若紧束有根,如从皮里钻出,其有青紫,宛如浮萍之背,多见于胸背,此胃热将烂之征。”
以上列举了各种温病,虽然说得还不够齐备,然而已经使我们感到温病内容的广大与丰富。我们认为:第一、温病所包含的疾病,大体上都是常见的,而温病治法的应用是广泛的。第二、清代温病书对于温病证状的记述,描绘详尽,突过前人。第三、各种温病书的论述温病,编制排列,形式上虽有不同,然而内容是互相贯通互相阐发的。第四、虽然有各种名称不同的温病,但以“三焦”和“卫、气、营、血”为纲领,把它们贯穿起来,如网在纲,那末,病名虽然不少,也都可以用辨证施治的方法来处理的。
吴、王、雷三家就温病的原因,时令、证状等分述了各种温病,都作了有系统的研究,使学习温病者有门径可以探索。如果从温病的证状方面来观察,我们可以初步整理出一些贯穿这三家著作的温病或者是某一温病书所单独记载的温病,如:
(一)风温:叶天士幼科要赂说:“风温者,治在上焦,肺位最高,邪必先伤,俗医见身热咳喘,不知肺病在上之旨。”又说:“先受温邪,继为冷束,咳嗽痰喘最
(四)烂喉丹痧:柳宝诒温热逢源说:“又有一种烂喉丹痧,此于伏温之中,兼有时行疫毒,发热一二日,头面胸前稍有痧疹见形,而喉中已糜烂矣。”柳氏认为此病是由于伏温外窜血络。
(五)湿热侵入经络脈隧中:陈平伯外感温病篇说:“湿热证三,此湿热侵入经络脈隧中。”
(七)霍乱:温病条辨中焦篇第五十一条说:“湿伤脾胃两阳,既吐且利,寒热身痛,或不寒热,但腹中痛,名曰霍乱。”又五十三条说:“卒中寒湿,内挟秽濁,眩冒欲绝,腹中绞痛,脈沉静而迟,甚则伏,甚则欲吐不得吐,欲利不得利,甚则转筋,四肢欲厥,俗名发痧,又名于霍乱。”
时病论卷四霍乱条下说:“其证呕吐泻利,腹中大痛,脈多微涩,或沉而伏,或大而虚,其风甚者,则头痛寒热;寒甚者,则转筋厥冷;暑甚者,则大渴引饮;邪在上焦则吐多,下焦则泻多,中焦则吐泻俱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