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学媒一体”的意义建构
多媒体教学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多媒体教学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教学技术在教育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引入多媒体教学技术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趋势。
多媒体教学技术能够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使得抽象的数学概念更加直观形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多媒体教学技术还可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目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教师对多媒体教学技术的掌握不够熟练,教学资源不够丰富多样,以及教学内容与多媒体教学技术的整合度不高等。
有必要对多媒体教学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优势、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为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多媒体教学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多媒体教学技术对小学数学教学的促进作用,探讨其在数学知识传授、概念理解、实践操作及课堂互动方面的应用效果;2. 比较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差异,揭示多媒体教学技术的优势和挑战;3. 总结多媒体教学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未来发展方向,为进一步推广和优化多媒体教学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旨在为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能力的提高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1.3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部分主要探讨了多媒体教学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所带来的重要意义。
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引入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使学生更加主动参与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绩。
多媒体教学技术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多媒体教学技术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
浅谈数学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
浅谈数学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摘要】人类科技的进步在带给人们社会的、生活的全新变化的同时,也引发了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革命性的变化。
这种变化的突出表现就是多媒体逐渐地走进了课堂,成为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
在数学课堂运用多媒体可以创设教学情境、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习惯、展示知识形成的过程。
【关键词】数学教学;多媒体多媒体技术具有强大的交互式特点,能充分展示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情景,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能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
下面具体谈谈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应发挥的作用:一、有利于提高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良好的兴趣才有良好的学习动机,然而,不是每个学生都具有良好的学习数学的兴趣。
“好奇”是学生的天性,他们对新颖的事物、知道而没有见过的事物都感兴趣,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必须满足他们这些需求。
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可激起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参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动机和兴趣。
这充分说明了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
二、有利于帮助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数学教学过程,事实上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研究,探索的过程,继而对其进行延拓、创新的过程。
于是,教师如何设计数学问题,选择数学问题就成为数学教学活动的关键。
而问题又产生于情境,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创设情景就是组织课堂教学的核心。
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如网络信息,多媒体教学软件等的应用为此提供了强大的情景资源。
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情景产生的作用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
三、有利于帮助学生获取技能和经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数学是集严密性、逻辑性、精确性、创造性与想象力于一身的科学,数学教学则要求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或提供的环境中通过积极的思维不断了解、理解和掌握这门科学,于是揭示思维过程、促进学生思考就成为数学教育的特殊要求。
构建“以学为中心”的数学课堂
构建“以学为中心”的数学课堂江苏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贲友林追问:为何“以学为中心”从一节数学课说起。
在一所城市的一所很著名的学校,一个很好的班,学生们坐得整整齐齐。
因为这一天,英美教育专家将来这个班听课,陪同前来的还有中方教育部门的领导。
待大家坐定,上课老师走进教室。
“现在开始上课。
”教师语言精练,教态从容,板书时大家听到粉笔在黑板上行走的声音。
板书非常漂亮,极有条理。
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踊跃,而且答得相当有水平。
老师间或又在黑板上写出若干字。
黑板上的字渐渐丰满起来,那字大小不一。
有些字,老师大笔一挥划上一个圈,或一个框,或一个大三角,看起来错落有致,鳞次栉比,像一个框架图。
整节课,教师没有擦一下黑板,也不必学生上去擦黑板。
板书上没有多余的字,写上去的就是重点,就是学生该抄到笔记本上去的。
老师继续提问,学生解答仍然踊跃,仍然不乏精彩。
整个教学过程非常流畅。
最后老师说:“今天要讲的已经讲完了,同学们回去做一做课本上的习题,巩固一下。
”下课铃响了。
这节课,在我们的视野中,是一节好课,行云流水,精致优美。
但听课的英美教育专家却说:不理解。
学生都答得很好,看起来学生们都会了,为什么还要上这堂课?他们认为,当老师讲得非常完整、完美、无懈可击时,就把学生探索的过程取代了,而取代了探索的过程,就无异于取消了学习能力的获得。
外国同行说,他们想看中国学生在课堂上是怎么学的,但他们只见老师不见学生,因而认为这不是一堂真正的课,而像是一堂表演课——学生在看老师表演。
英美教育专家的话不得不让我们重新反省我们如何评课的,并进而审视我们的课堂观、学生观、学习观。
以往,我们评课时,关注什么?教学设计是否新颖独到?教学实施是否顺畅?教学方法是否灵活?教学手段是否多样?教学效果是否良好?教师素质是否优秀?我们,看见“教师”却难见“学生”,重视“教”却轻视“学”。
教学,以谁为中心?当我们提出这个问题时,很多老师作出的回答都是以“学生”、“学习”为中心。
6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6的乘法口诀》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
6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6的乘法口诀》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教学内容:《6的乘法口诀》及练习。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方面:结合情景,体验6的乘法口诀的来源,理解并熟记6的乘法口诀,能熟练地运用6的乘法口诀求积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方面:让学生经历编制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概括能力,初步学会用类推学习新知识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训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有与同伴合作整理知识的体验,感受探索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思维的敏捷性。
教学重点:熟记6的乘法口诀,运用6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编制并掌握6的乘法口诀的特征。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背诵1—5的乘法口诀二、新授1.导入新课,并板书课题。
同学们,你们想学习6的乘法口诀吗?(想学!)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6的乘法口诀》吧!板书课题:6的乘法口诀。
2.教学例题:6的乘法口诀同学们,你们想听故事吗?(想听。
)好吧。
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
昨天,小明放学回家放下书包,正想出去找同伴玩,突然想起老师叫我们回家预习明天的新课《6的乘法口诀》,他连忙拿出学具,找出6个△就摆起图案来了。
教师用多媒体出示图例,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个△?(6个)6里面有几个6?(1个6)你能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吗?(6×1=6、1×6=6)谁能根据这两个乘法算式编出乘法口诀呢?(一六得六)大家一起把这句口诀读上几遍。
小明又从学具里拿出6个△,摆出了图案。
(教师用多媒体逐个出示图例,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同伴合作整理、探索知识。
然后,请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师生共同完成6的乘法口诀的编制。
学生熟记6的乘法口诀。
师生对口练习。
)板书:△△△ △△△ △△△ 6×1=6 一六得六1×6=6 △△△ △△△ △△△ 6×2=12 二六十二2×6=12△△△ △△△ △△△ 6×3=18 三六十八3×6=18△△△ △△△ △△△ 6×4=24 四六二十四4×6=246×5=30 五六三十5×6=306×6=36 六六三十六三、巩固练习1.先把口诀补充完整后,再写出乘法算式。
浅谈数学课堂学习模式的构建
新 的知识结 构。 1 3指导 学 生 主动 学 习 , 构 知 识意 义 . 建 这 一环 节 是 整 个 模 式 的 主 体 环 节 , 应 丸 分 体 现 学 生 的 中 心 地 位 。 生 可从 以 下 学 方 面 充 分 发 挥 主 体 作 用 : 动 收 集 并 分 析 主 数 学 题 材 , 问 题 提 出假 设 并 加 以 验 证 ; 对 通 过谈话法 、 论法去建构知识意义 、 讨 数学 思 想 ; 过操作法 、 通 实践 法 去 获取 数 学 信息 和 几 何 意 义 ; 知 识 条 件 和 所 获 取 的 结 论 相 将
动 练 习一归 纳 总 结 一实 际应 用 。 2. 3设 计 实验 方 案课 堂教 学 模式 教 师 根 据 教 学 内 容 及 目标 创 设 实 验 方 案 , 励 学 生 发现 并提 出 问题 。 生 自 己动 鼓 学 手 设 计 解 决 问题 的 实 验 操 作 方 案 , 照 自 按 己设 计 的 实 验 操 作 方 案 进 行 实 验 , 实验 过 程 中 , 师要 求 学 生 注 意 观 察 , 问 , 想 , 教 提 设
验 证 。 组 成 员对 实 验 结 果 进 行 讨 论 并 完 小 善 实 验 操 作 过 程 , 成 小 组 的 共 同认 识 , 形 并 互 联 系 , 构 知 识 意 义 ; 初 步 建 构 起 来 的 做 好 统 一 认 识 后 的 实 验 纪 录 。 班 同学 对 建 将 全 知 识 意 义 加 以 提 炼 , 构 更 深 层 次 的 知 识 各 组 的 研 究 结 果 进 行 讨论 、 选 , 求 得 到 建 筛 以 意 义和数学结论 。 正确 的结论。 学 生 的 主 动 学 习 , 强 调 学 生 的 主 体 既 其 课 堂 流 程 如 下 : 目标 ( 理 或 推 定 定 认 知 作 用 , 不 忽视 教 师 的指 导 作 用 。 生 理 ) 计 实 验 方 案 一 论 一归纳 。 又 学 一设 讨 的 主 动 学 习并 不 是 单 纯 的 个 体 行 为 , 是 2. 网络 条 件 下 的数 学 主 动学 习课 堂 教 学 而 4 有 计 划 、 组 织 进 行 的 , 师要 注 意 成 为 学 模 式 有 教 生 建 构 意 义 的 帮 助 者 和 促 进者 。 要 求 教 师 创 设 一 个 有 效 地 支 持 学 生 利 1 4合 作学 习 。 同提高 . 共 用 网 络 技 术 和 信 息 化 学 习 资源 进 行 自主 学 当今 的 建 构 主 义 者 认 为 , 物 的 意 义 习 的 环 境 , 发 学 生 通 过 网络 对 信 息 的 查 事 激 并 非 独 立 于 我 们 而 存 在 的 , 是 源 于 我 们 询 、 集 、 选 、 取 、 组 、 达 与 交 流 的 而 收 筛 抽 重 表 的 建 构 , 个 人 都 以 自 己 的 方 式 理 解 到 事 能 力 , 养 学 生 思 维 的 批 判性 、 每 培 灵活 性 和 深 物 的 某 些 方 面 , 学 要 增 进 学 生 之 间 的 合 刻 性 。 教 作 , 他 看 到那 些 与 他 不 同 的观 点 的基 础 。 使 其课堂流程如 下: 设建构情景一 出 刨 提 1 5师 生互 动 , 同反 馈 . 共 课 题 一自主探 索 或 网上 协 作 一 题 小 结 一 课 课 学 生 检 查 自 己的 学 习 效 果 , 示 自 己 题 延 伸 。 展 新建构起来的知识结构。 通过 学 生 之 间 、 师 采 取 以 学 生 为 中 心 的 主 动 学 习模 式 , 生 之 间 的 交 流 , 生 不断 检 查 、 思 自 己的 将 会 使 学 生 在 数 学 课 堂 上 能 够 不 断 地 发 学 反 学 习过 程 , 不断 构 建 新 的 知 识 体 系 , 时 教 展 , 力 不 断 地 锻 炼 , 质 也 将 越 来 越 高 , 这 能 素 师要起到启发 、 拨、 导的作用 。 点 引 使 得 学 生 有 能 力去 探 索在 他 们 学 习时 还 没 有 出现 的 问题 。 真 正 实 现 这 种 效 果 , 时 要 有
建构主义的数学教育理论
(2) 建构主义注重情境的作用,特
别是真实情境的作用。
(3) 建构主义强调协作学习和交互式
学习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即对知识的
建构起着关键的作用。
(4) 建构主义特别注重对学习环 境的设计,为学习者提供充分的资源, 使其积极主动地进行知识意义的建 构。
建构主义的数学课堂设计原则
(1) 把所有的学习任务都置于为了能够更有效地 适应世界的学习中。 (2) 教学目标应该与学生的学习环境中的目标相 符合;教师确定的问题应该使学生感到就是他们本 人的问题。 (3) 设计能够反映学生在学习结束后就从事有效 行动的复杂环境。 (4) 设计真实的任务。真实的活动是学习环境的 重要的特征。应该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真实的任务 和日常的活动或实践整合多重的内容或技能。
• 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
到认识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被誉为 当代教育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强调以 “学”为中心的建构主义理论在西方 逐渐流行。
建构主义的理论
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
一、知识观
二、学习观
三、学生观 四、师生角色
五、学习环境
上一页 下一页
知识观
• (1)知识不是对 现实的准确表征, 只是一种解释、一 种假设。 • (2)知识并不能 精确地概括世界的 法则,需要针对具 体情境进行再创造 • (3)知识不可能 以实体的形式存 在于具体个体之 外,学习者不会 会对命题有同样 的理解。
学生观
(1)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 进入学习情境中的。 (2)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需要共同针 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 (3) 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应 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 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 生长新的知识经验。
运用多媒体,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
运用多媒体,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随着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工程的实施,为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近几年来,根据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需要及本校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力所能及的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教学质量。
下面就结合自己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的具体做法浅谈一下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一、多媒体有利于数学教学情景的创设,激发学生乐于探索数学的兴趣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但其自身的抽象性、严谨性及小学生生活经验的匮乏和抽象思维的局限性,导致了许多小学生认为数学是一门枯燥、乏味、难教、难学的科目。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受多方面限制,老师又不能提供生动、直观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对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理解与掌握有一定困难,对数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发生了困难。
如今,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远程教育进入课堂,就为数学教学情景的创设提供了极便利的条件。
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减两位数》一课时,教师可利用媒体播放2008年北京申奥成功的情景,学生被生动、形象的生活画面深深地吸引住了,他们从图中知道了“北京得56票、多伦多得22票、巴黎得18票、伊斯坦布尔得9票”。
这时,教师让学生根据这一生活情景提出数学问题,顿时学生有了“兴趣”,思维一下子活跃了起来,很自然地提出了许多数学问题,使学习变得更为主动、积极。
在教学设计上,我并没有设计单纯的口算题,而是利用了低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新事物有着天生的亲切感,并根据一年级儿童的心理用他们喜爱的童话激发学习兴趣,引入新课。
例如:在教学《猜数游戏》一课中的“想一想”时,教师引导学生讲《喜羊羊与灰太狼》的童话故事,通过拓展故事情节,很自然地引出许多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互相提问、解答,要求学生把问题说完整,在互动中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意识,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实践中亲身经历了探究知识的过程,始终体验着学习的成功和乐趣,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学到数学知识。
浅谈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
浅谈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如今电子白板、投影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普遍得到使用,它以形象、直观、高效、声图文并茂的优势受到了广大教师的青睐。
作为小学数学老师,应该尽快掌握这种技术,并灵活加以应用,这样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才能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多媒体有效融合数学是一门思维严谨及抽象的学科,学生学起来较为枯燥、乏味,逐渐对数学失去了兴趣。
然而,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其独特的优势已在教学工作中凸显出来,可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
多媒体技术可将文本、图形、声音等多种元素融合在一起,辅助教师进行有声有色的教学,一改往日枯燥乏味的数学教学,为数学课堂增添新的活力。
通过教学实践表明,利用多媒体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脑、手、眼并用,而且还能够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合理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兴趣是孩子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力求认识或力求参与的心理倾向。
兴趣是人的基本需要,是人的一种内在动力,在学习中兴趣又是一种求知的欲望。
学习兴趣不是每个孩子都具有的,也不是天生的,所以有很多教师希望能够通过现代的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就会制做很多图文并茂的课件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
笔者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为争取每堂课的实效我也会利用课余时间制作多媒体课件。
例如:我在教学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时,花了一天的时间完成了一个多媒体课件,并结合直观教具,配合板书展示出每个题目的列式方法和计算过程,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全过程。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二、借助多媒体技术使抽象事物形象化多媒体信息技术具有多种感官同步进行的直观效果,极大地支持了学生对逻辑推理、问题解答和数学观念的探寻。
尤其是引导学生对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行概括的过程中,可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动态演示,形象揭示知识的生成过程,化抽象为具体,变理性为感性。
对CAI与数学教学整合的思考
( 一) C AI不能替代老师,更不能代替课堂教学 C 只是师生用来创设教学情境,组织学习材料,帮助数学思 AI 维,相互协作交流的认知,他本身不具有替代老师教学的思维与理 论。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情境的设计者,而非C AI教学系统。 教学的实施和调控仍由教师掌握。尽管CAI有许多优势和强大的生命 力,引领着 学教学发展的趋势,也绝不能否定课堂教学的作用,它 不可能完全取代常规的 学课堂教学。
和理 过 教 解的 程, 师是这一 过程中 提供的 资 所 学习 源至关重 环。 要一
如果C AI课件只是用来验证知识的结论,而只能增加学习者对知识的 理解和记忆,而不能培养和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所以, C工 A 课件在设计和制作上都要从创新的角度出发,围绕教师的主导作 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来进行。 通过C AI提供的生动、直观的学习材料,激发学生的联想,唤醒 学习者长期记忆中的有关知识、经验或表象,去同化新知识,从中培 养学习者的创新意识。因而C AI运用数学教学还应遵循启发创新原则。 三、 CAI与盆学救学盆合的应注2 的间蔺
创设有利于学习者意义建构的情景开始。整个教学过程都要以 “ 意义 建构”为中心去设计和实施。 ( 二) 必要性原则 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建构主义运用CAI 的目的是服务与教与学。提 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构建新形式下的数学教学模式。C I在数学教 A 学中是在为需要用而用,而不是用来为课堂教学而点缀,更不是公开 课上的昙花一现,而是要发挥CAI 的技术力量,去做传统教学器具或 手段不能做或做得不完善的工作,从而更合理地优化教学资源,构建 互动式、多样化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对数学知识 意义的理解,领悟数学的本质。 ( 三) 实用性原则 在数学教学中运用CAI可以使许多抽象的数学概念和难以理解的 逻辑关系变得生动有趣、直观形象,在数学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 果。因此,C 技术应用与数学教学应力求简捷、方便、实用。数学 AI 教学中并不是提倡每堂课都使用C ,但教学中运用时,力求选择经 AI 典的适用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教材内 ( 函数概念引入,圆锥曲 容 线概 念的引入等) ,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演示突破学生思维瓶颈。在 C AI课件的制作上,力求简捷、方便、实用,在界面设计上力求简 捷、明快,在课件演示的操控上力求进退自如。 ( 四) 启发性原则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就是建立自己的认识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构建和谐数学课堂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和谐数学课堂摘要:有效的数学课堂,应该是和谐的。
和谐,既是一种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又是一个动态的优化过程,更是我们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所要追求的最终目标和最高境界。
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图、文、声并茂的特点,其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作用日趋重要。
把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构建和谐数学课堂中,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构建和谐数学课堂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和谐数学课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使自己的课堂完美而和谐呢?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挖掘现代信息技术的独特功能,把准辅助时机,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就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
那么,如何利用教育技术构建和谐数学课堂呢?一、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有效贯彻内化原则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本。
和谐教育的内化原则是使学生在愉悦的情绪情感的心理体验中获取知识、接受教育,促成内因的变化。
而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是促使其进行学习活动的重要的内因。
它能激发学生由已知探索未知,是进行深入思维活动的重要动力。
然而,兴趣和动机不是天生就固有的,而是通过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特性来满足学生的探究心理的需要而引起的。
现代教育技术具有集图、文、音、视、动、色为一体,综合表现力强的特性,以新颖性、趣味性、艺术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通过多媒体的音、像画面,为学生创设有趣的学习情景,使学生入境动情,在轻松愉快的气氛和美的感受中学习知识,大大调动了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供丰富学习资源在教学中,我们要努力提供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情景和材料,选择有利于激发学生好奇心,情感投入的内容,这样才有利于和谐课堂的构建,而常规教学中,由于受到时间、空间等多种因素的限制而无法满足教学内容的创作及呈现。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于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媒体,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
所以数学知识的学习,需要学生主动观察、探索来消化和理解,最终建立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
而在传授教学过程中,往往只重视数学结论的得出,而忽视数学过程的学习,这就大大脱离了学生的经验体系,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和数学逻辑,而MCAI(Multimedia 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即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正是理想的能够帮助学生从动态中观察、探索、发现数学知识的教学手段。
若使用MCAI不得法,可能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局限于屏幕上出现的画面,不利于创造思维的培养。
还可能导致学生分散注意力,只注意好看的画面、好听的声音,而不进行思考,反而事倍功半。
如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更好使用MCAI呢?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特点设计、使用MCAIMCAI的使用,首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必须为达到为教学目标服务。
一般地,以下几种情况可以考虑使用MCAI。
1.解决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
例1:在推导三棱锥A\ - ABC的体积公式时,可以先在屏幕上放映一组直观形象的动态画面:将三角形的面积转化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来求,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又可以转化为矩形的面积来求。
在观察画面以后,让学生讨论并明确: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我们经常采用化陌生为熟悉,化未知为已知,化复杂为简单的思想方法。
然后提出:要求底面积是S,高是h的三棱锥A\ - ABC的体积,以设想用什么方法?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联想、类比,去猜测结论;在这之后,在屏幕上放映棱锥A\ - ABC的体积可以转化为棱柱A\ B\C\-ABC的体积来求的割补过程。
这一动态过程与极大多数学生自己猜测的思维过程完全吻合,学生都为自己的类比成功喜不自禁,思路的阀门打开了,不等教师作进一步的设问,多数学生能够发现三棱锥A\ - ABC的体积与三棱柱A\ B\C\-ABC的体积之间的关系。
浅谈多媒体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意义
浅谈多媒体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意义多媒体教学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近年来,以多媒体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对传统中的中学数学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现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能有效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激发学习兴趣,真正地改变传统教育单调模式,使教学落到实处。
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教学手段改进提供了新的机会,产生不可估量的教学效果。
下面谈谈多媒体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意义:一、运用多媒体,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根据初中生心理特征和思维发展的不平衡性,将数学课本中一些抽象的概念、复杂的变化过程、形态各异的运动,通过多媒体对课本、图形、图像、动态和声音等进行综合处理与控制,直接展现在学生面前,调动了学生的眼、耳、脑等器官,让他们兴奋起来,创造了一个使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索的情境。
所以,在教学软件制作过程中我们注重利用图形、音乐和动画等多种信息来补充刺激学生的多种器官,使教学内容真实化、趣味化和多样化,有力地唤起学生的注意,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例如:在“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软件,屏幕出现了:美丽清晰的地平线上,太阳开始露出了可爱的笑脸。
将这一美丽的景物形象地比喻为直线和圆的关系。
在舒缓、优美的《日光曲》音乐的伴奏下,一首“一轮红日,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的散文诗轻轻诵来……组合成一个巨大的、诱人的“探索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很快“悟”图(1)“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变化示意图相交相切相离图(1)在揭示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与公共点个数方面存在的本质特征时,教师提示学生去发现:直线和圆有几个公共点?位置关系可分为几种类型?分类的标准是什么?能否象判定点和圆的位置关系那样,通过数量关系来判定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这样,使学生学会运用联想,化归、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去探索问题实质,并且这样探索的兴趣也会持续下去。
多媒体一体机:实现数学互动课堂的有效工具
多媒体一体机:实现数学互动课堂的有效工具作者:连继宗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0年第03期摘要多媒体一体机强大的多技术合成功能为互动课堂的实现提供了无限可能。
熟练掌握多媒体一体机的互动性操作功能,并依据互动功能科学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构建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真正实现互动式课堂。
关键词多媒体一体机;互动课堂;数学;智慧学习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489X(2020)03-0022-031 引言多媒体一体机实现数字化教学一体化集成,融合了投影仪、电子白板、电脑集成(可选项)的功能,多种功能配置切合课堂教学,成为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信息技术设备。
课堂是师生互动生成的学习场。
多媒体一体机的互动功能配置为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提供了精彩而丰富的方案,以交互智能平板为核心设备,配套教师移动授课终端、教学实物投影仪、随堂测试反馈器等相关周边产品,增强了教学展示效果,丰富了教学展示手段,让学生能够参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真正实现互动式课堂。
2 互动功能:为互动课堂提供条件虽然以往各类信息技术设备改变了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些传统低效的教学方式,但仍然是教师提前设计、制作好的固化、呆板的窗口界面,只能在课堂教学时演示、播放,很难将教学过程中产生的新变化或生成的新问题及时地融入其中,还未实现真正的人机协同互动和师生互动。
而多媒体一体机为数学课堂互动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手段。
丰富的数学操作功能多媒体一体机的基本功能中有诸多专为数学教学创设的人性化的互动功能,主要有数学输入面板(可以将手写的公式识别成正规的印刷字体)、函数绘图(可以选择函数类型,设置系数后自动绘制出函数图像)、多边形工具(可以刻画平面图、几何图、饼状图以及柱状图,可以自动识别刻画的圆、矩形、三角形、箭头等)、手势操作(可以对被选择的对象进行旋转、缩放、移动操作)等。
这些功能都能够在不提前预设的条件下,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随时根据教学需要,通过人机交互来实现。
小学数学数字化与课堂融合案例
小学数学数字化与课堂融合案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数字化管理应运而生,一些科学手段已经被运用到小学数学的教学当中,教育思维由经验型思维转向人工智能思维、学习思维由浅层学习转向深度学习、技术思维由技术改变学习转向技术增进学习的三个思维转向。
进而在遵循新技术介入+大数据支持+互联网联动的路径中,达成数学学习方式精准化、学习内容聚焦化、学习过程多元化。
如今是信息化、数据化的时代,数字化学习将会成为未来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形式。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字化教学;课堂融合数字化学习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利用多媒体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加理想的学习环境,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有更多的教学方法得以选择。
一、小学数学数字化教学的内涵小学数学数字化教学,是指基于数学思想和数学教学理论的指导,在遵循儿童已有经验、儿童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展开,在新技术+大数据+互联网背景的支持下,实现学习材料的数字化、思维方式的可视化、学习结果的可检测化、交流互动的拓展化等,目的仍然指向儿童数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二、小学数学数字化学习的基本准则数字化学习并不是单纯的让学生自主学习网络上的资源,还要有一些原则进行辅助,保证数字化学习的顺利进行。
首先在数字化学习的过程中,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活动,根据学生的数学水平以及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合理安排课上的学习内容并选用恰当的教学手段,保证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课堂的学习活动当中。
教师在设计学习内容时,应将重点放在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上,而不是不加选择的使用多媒体资源,避免产生本末倒置的情况,使得小学数学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其次,教师要注重实践性原则。
一些学生在理解数学知识方面可能存在一些困难,为了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进行相关实践活动。
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还能够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课堂的教学效果也有所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课堂“学媒一体”的意义建构
数学课堂“学媒一体”的意义建构
盖州市九垄地学校罗晓春
【摘要】当下,数学课堂恰当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即数学课堂“学媒一体”意义建构。
能
充分发
第一方面,数学课堂“学媒一体”意义建构,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多媒体辅助教学能使数学抽象思维予以形象化,诱发思维情趣。
数学是从丰富的实际背景中抽象概括而成的基础科学,在某些方面,用传统教学手段不易表现数学课堂以形象化手段认知抽象化思维建构。
数学课堂有很多难于理解抽象的概念,如整式中的同类项,有理数中的正负数的概念等,单凭教师课堂说教是很难一下子让学生理解清晰,会直接就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如果利用数学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
学,就可以在屏幕上模拟相应的内容,使抽象看不见的现象清楚直观地予以展示出来,就易于让学生轻而易举地接受新知建构的目的,且会感到很有学习趣味。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探索知识的驱动力,学生要想学好数学,必须要喜欢这门学科,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思维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进而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要做到这一
达成
以学生
也能显
导引
演示
细全面观察角的构成和对生活中的各种角的直观认知,从而弥补了教具的不足,达到良好的演示效果。
除此之外,利用多媒体可以达到突破教学难点的目的。
教学难点由于知识的深度、知识的模糊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遭遇的难懂问题,在教学中如果不及时解决,会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如实达成。
例如:数学中《全等三角形》的教学,难点是学生无法想象出两个什么样的三角形是全等的,如果利用数学教学课件,利用flash就可以形象地把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情形演示出来,可人为控制不同
三角形的大小和形状,使学生一目了然,印象深刻。
学生很快就理解了,从而使教学难点得到适时
有效突破。
第三方面,数学课堂“学媒一体”意义建构,能提高数学综合能力及数学思想的养成。
数学教学的主要能力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涉及三角形和梯形中位线及圆等的证明题中,采用多媒体的手段,把各图形的已知条件模拟展示出来,从而让学生对整
引领学
可以例,只
丰富数
建
综上,科学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创造性开掘数学“学媒一体”意义建构,这对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及校本特色创造,均有着建设性意义,必将萌生数学学习意义认知建构的探求热望,以有效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