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金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枚金币》教学案例

惠安县玉坂小学陈玉玲设计说明:

课文讲述了辛勤劳动、省吃俭用把儿子养大成人的老人,看到儿子长大后懒惰成性,花钱如流水,万般痛心与无奈,只好打算将所有的财产送与别人,而决不留给这种儿子的失望心情。接着讲述了母亲放纵儿子来蒙骗老人,两次被识破。最后只好劝儿子自己去挣一枚金币,以及老人第三次把金币扔进火炉里,验证这枚金币确实是儿子挣来的故事。全文有两处“受不了了(啦)”,前处是老人眼见长大成人的儿子不愿挣钱,只会花钱,是个无用的人,非常失望痛苦。后者是儿子看见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一枚金币不被认可而被羞辱,伤心与气愤使他难以忍受。课文的重点要放在最后这层意思上,体会儿子“受不了了”时的心情。感悟只有亲手创造的财富,才会珍惜的意义,引导孩子去思索,为什么有人花钱如流水。

简单完整,层次分明是本课的结构特点。先写老人有一个什么样的儿子,是整个故事的起因,接着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记叙一枚金币的故事。课文人物对话串联了整个故事的发展,展示了人物的性格。

课文新词不多,懒惰、省吃俭用、辩解、筋疲力尽、熊熊大火等词语可建议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起来。

教学目标:

1. 朗读或讲述故事,体会儿子“受不了”时的心情,感悟老人这么做是想让儿子懂得劳动换取金钱的道理。

2.感知反义词在刻画人物中的作用。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4、通过学习课文,学会从小认识金钱,懂得正确对待金钱。

教学重难点、关键

1、朗读或讲述故事,体会课文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写作的思路,感悟老人这么

做是想让儿子懂得劳动换取金钱的道理。

2、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儿子“受不了啦”时的心情。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师:(板书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还记得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吗?

按什么顺序写的吗?

2、师小结。

二、讲授新课

(一)学习1-8自然段:

1、学生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父亲,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儿子呢?

(板书“父亲儿子”)(板书“辛勤省吃俭用,懒惰花钱如流水”)

从这两组词语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这两组是反义词。/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人。

2、指导学生想象儿子懒惰的什么程度而父亲又是如何省吃俭用的?

师:一位辛勤劳动的父亲却有一个很懒惰的儿子;父亲一辈子省吃俭用儿子却花钱如流水。你能用书上的词来说说面对这样一个儿子父亲是一种什么感受吗?

生:父亲受不了了。(板书“受不了”)

师:你能读读书上的句子吗?

(生读)老人一辈子辛勤劳动,省吃俭用把儿子养大成人。到自己年老了,见儿子还是这样,再也受不了了。

3、面对这样的情况,父母亲决定怎么做呢?

(二)学习9-26段

(一)小组合作填写表格,观察对比,质疑

引导质疑:

1、出示问题:为什么前两次儿子都笑了,而第三次却“受不了”?

2、引导学生一边读一点想,小组内交流讨论:当儿子手捧着这枚当牛做马用血汗挣来的金币交给爸爸时,却被父亲扔进了火炉里,儿子有什么反应?(齐读句子)想象儿子在一个星期的工作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难?指名读出儿子愤怒的语气。

3、出示问题:那么,父亲为什么还要把儿子交的金币扔进火炉里?

4、你从父亲意味深长的话中听出什么了?

为什么父亲相信这枚金币是儿子挣来的?

三次表现的对比,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4、老人这样做是想让儿子明白什么?(劳动创造财富,要珍惜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成果

5、分角色朗读第二、三部分课文,再次对比前后三次儿子的不同反应,充分感悟父亲的用心。

三、课外拓展

1.假如你是这个儿子,你会怎样做?假如你是这个父亲,你又会怎样做?

2.你觉得老人、儿子、母亲是怎样的人?你想对他们说什么?

3、快到新年了,长辈又要给你们压岁钱了,你每年能收到多少压岁钱?你们是怎样支配压岁钱的?布置学生课后分组调查访问,每组写一份调查报告,在班上进行交流。

板书设计:

一枚金币

老人

“受不了”只有亲手创造财富才会珍惜

儿子

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阅读教学要以读为主,让学生在不同形式的读中体会文章的含义,感悟其中的思想感情。本节课我安排了丰富、多层次、多形式的阅读,使学生在读中思考,在阅读中感悟。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感受融入朗读。学生在读中易形成一种角色认同,我利用这一点,让他们进行角色置换:“假如你是那懒惰的儿子,你会怎么做呢?”学生马上能说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词;在让学生想象一下儿子在一星期内所受的苦,学生马上联想到儿子从未干过活,对他来说这一星期可能冒着炎炎烈日帮人割稻子或搬石头等,如体会父亲的“受不了”和儿子的“受不了”时,请学生先来说一说他们会“怎样”说,然后将自己的情感融入文中,再读出自己的感受。使学生更好的体会了人物的内心变化。但在教学中忽视了“母亲”的理解,导致有的学生误会了母亲的行为,认为母亲是个坏人。对字词方面的训练还不到位。还有待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向各位老师请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