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教案
《会计电算化》教学设计
![《会计电算化》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a82ad46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14.png)
《会计电算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重要性。
掌握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基本操作流程,如账务处理、报表生成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熟练运用会计电算化软件进行会计业务处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会计信息化素养和实践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认识到会计电算化在现代会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操作流程,包括系统初始化、凭证录入、账簿查询、报表生成等。
2、教学难点会计电算化软件中各项参数的设置和财务数据的安全性管理。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操作方法,让学生对课程内容有初步的了解。
2、演示法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演示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操作过程,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3、实践法安排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操作技能。
4、讨论法组织学生针对会计电算化中的某些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约 10 分钟)通过讲述一个企业由于手工记账效率低下、错误率高,而引入会计电算化系统后取得显著成效的案例,引出会计电算化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识讲解(约 30 分钟)(1)介绍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发展历程和重要性。
(2)讲解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基本功能模块,如账务处理、固定资产管理、工资管理、报表管理等。
3、软件演示(约 30 分钟)(1)打开会计电算化软件,向学生演示系统初始化的操作过程,包括建立账套、设置会计科目、录入初始数据等。
(2)演示凭证录入的方法,包括如何填写凭证的各项内容、如何进行凭证的审核和记账。
(3)展示账簿查询的功能,如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的查询和打印。
(4)演示报表生成的操作,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编制和输出。
4、学生实践(约 60 分钟)学生分组进行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操作练习,教师在旁边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会计电算化教案(教案)
![会计电算化教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3f8f12770bf78a64295400.png)
第2章:系统管理与基础档案第一节:系统管理概念:是会计信息系统在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应用模式下,系统为各个功能模块运行提供的一个公共管理平台. 系统管理的功能:1、统一管理账套,如账套的建立、修改、引入、输出和备份2、统一管理操作员功能权限,设立统一安全机制。
3、统一管理年度账,包括:年度账的建立、引入、输出、结转上年数据和清空年度数据功能启动系统管理:用友T3系统只允许以两种身份注册进入系统管理,一是以系统管理员身份,二是以账套主管身份,系统管理员账套主管操作员及其权限设置账套主管、增加或注销操作员,修改操作员权限改变操作员权限账套建立、引入和输出账套,不能修改账套的信息拥有所管辖账套的所有模块操作权限年度账无清空、引入和输出年度账第一次进入系统管理,此时系统内未有任何账套数据,只能使用系统管理员身份注册进入。
建立账套数据后,可以用账套主管身份注册进入系统管理。
用友T3提供的系统管理员名称为:admin,该名称不能被修改或删除,初始密码为空,应该及时更改系统管理员的密码。
操作流程一、双击“系统管理”、、、、、、、、、、系统、、、、、、、、、、注册、、、、、、、、、、输入用户名“admin”,密码为空,确定二、设置操作员:指有权登录并使用用友T3进行操作的人员。
用友系统每次登录都要对操作员身份进行合法性检查,只有合法的用户才能登录系统。
操作员的增加、修改和删除例1:为金羽公司新增如下用户。
01,办公室,主任,刘达02,财务部、财务主管,王强03,财务部、财力会计、于仁青04,操作员、刘涛新增用户:权限、、、、、、、、、、、操作员、、、、、、、操作员管理、、、、、、、增加三、创建账套:在使用用友T3之前首先需要创建账套,其本质就是为每个独立核算单位准备一套数据库文件以便记录经济活的各种数据.建立账套之后才可启用各个功能模块,进行该账套相关业务处理账套名称天津市金羽商贸有限公司单位简称金羽账套号001企业类型商业行业性质2007年新会计准则本位币人民币(代码:账套启用日期2009年1月1日账套主管王强创建账套的操作方法:1、系统管理、、、、、、、、admin身份注册、、、、、、、、账套、、、、、、、、建立、、、、、、、、、创建账套2、在账套号、、、、、、、、输入账套名称、、、、、、、、账套路径、、、、、、、、启用会计期、、、、、、、下一步3、单位信息、、、、、、、、单位名称、、、、、、、、单位简称、、、、、、、、、下一步4、核算类型、、、、、、、、本币代码、、、、、、、、、、、本币名称、、、、、、、、、、、企业类型、、、、、、、、行业性质、、、、、、、、账套主管5、基础信息、、、、、、、勾选、、、、、存货是否分类、、、、、客户是否分类、、、、、供应商是否分类、、、、、、、、、有无外币核算、、、、、、、下一步6、业务流程信息设置、、、、、、、、采购流程、、、、、、、、、销售流程、、、、、、、、标准流程、、、、、、、、完成7、确定编码方案、、、、、、、、、、可以创建账套了么、、、、、、、、分类编码方案、、、、、、、、确认8、确定数据精度、、、、、、、、、、数据精度定义、、、、、、、、、、确认、、、、、、、、创建账套、、、、、、、确定9、系统启用、、、、、、、、是否产即启用账套、、、、、、、、、是修改账套:例2:以账套主管“02王强”身份登录001账套,将单位地址改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十四大街1号”1、打开“系统管理”、、、、、、、、、、系统、、、、、、、、注册、、、、、、、、以001账套账套主管“02王强”身份登录。
会计电算化教案三篇
![会计电算化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23e48876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8c.png)
会计电算化教案三篇【篇1】会计电算化教案一、教学目的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理解会计的职能和特点。
掌握会计的目标和概念。
使学生对会计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二、教学方法归纳讲授法,从会计产生的原因、条件,会计发展的过程,会计发展到现在所具备的特点、职能归纳出会计的概念图示法,以图表示会计的产生及会计概念的归纳。
三、重点难点1、理解会计的目标2、掌握会计的概念四、课时安排一次课(2课时)五、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六、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本节分别阐述了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的特点、会计的目标和会计的概念(二)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介绍会计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学习方法、学习要求,以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2、以多媒体展示会计产生发展的历史阶段图,并进行讲授说明。
3、由马克思的资本论引出会计的两个基本职能—-核算和监督,并介绍会计多职能论观点,4、结合市场经济发展和货币的职能,讲授会计的四大特点和目标。
5、利用归纳法对以上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归纳出会计的概念。
(三)总结扩展。
通过本次课我们学习了会计的重要性、会计的产生与发展、职能、目标、特点和概念。
陈云同志说:“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你是如何理解的?七、板书设计剩余产品的出现会计产生文字的产生【篇2】会计电算化教案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经管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在非会计专业的设置旨在培养学生对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术的掌握,为后续专业课程及其他经济类专业课程的继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课程的目的与要求本课程是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专科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对于《基础会计》学习的需求非常明确:为专业服务,学习《基础会计》的目的是“懂会计”,而不是“做会计”。
对他们而言,不是要成为会计岗位上从事记账、算账、报账的专门会计人员,而是要了解会计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能够利用会计信息进行预测、抉择,立足于通过“懂会计”达到为其专业服务的目的。
会计电算化实验教案
![会计电算化实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4aa096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ce.png)
会计电算化实验教案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 实验目的(1)掌握会计电算化基本概念和原理。
(2)熟悉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操作界面和功能。
(3)学会使用会计电算化软件进行日常会计处理。
2. 实验要求(1)了解会计电算化的意义和发展趋势。
(2)掌握会计科目设置、凭证录入、账簿查询等基本操作。
(3)能够独立完成会计分录、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
二、实验内容1. 会计电算化概述(1)介绍会计电算化的定义、发展历程和现状。
(2)分析会计电算化的优势和挑战。
2. 会计电算化软件介绍(1)介绍常见会计电算化软件的特点和功能。
(2)讲解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操作界面和基本操作。
3. 会计科目设置(1)学习会计科目的分类和设置方法。
(2)练习在会计电算化软件中设置一级和二级科目。
4. 凭证录入与审核(1)学习凭证的分类和录入要求。
(2)练习在会计电算化软件中录入和审核凭证。
5. 账簿查询与管理(1)学习账簿的分类和查询方法。
(2)练习在会计电算化软件中查询和打印账簿。
三、实验步骤1. 登录会计电算化软件,进入系统初始化界面。
2. 根据实验要求,设置会计科目,包括一级科目和二级科目。
3. 录入经济业务凭证,注意凭证的日期、摘要、会计科目、金额等信息的准确性。
4. 审核录入的凭证,确保凭证的合法性和准确性。
5. 查询各类账簿,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等,打印并分析账簿信息。
四、实验注意事项1. 严格遵守实验要求和操作规范,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2. 注意保护个人和数据的安全,避免随意泄露账号和密码。
3. 遇到问题应及时请教老师或同学,共同解决问题。
五、实验成果评价1. 评价标准(1)能否熟练操作会计电算化软件。
(2)是否掌握会计科目设置、凭证录入、账簿查询等基本操作。
(3)能否独立完成会计分录、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
2. 评价方法(2)操作考核:进行会计电算化软件操作考核,检验操作技能。
(3)成果展示:展示会计电算化实验成果,如财务报表等。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教案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3ef752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49.png)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掌握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
3. 能够运用会计电算化软件进行日常会计核算工作。
4. 了解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
二、教学内容1. 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和意义会计电算化的定义会计电算化的作用和优点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历程2. 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会计软件的安装和启动录入和修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报表进行财务分析和决策支持3. 日常会计核算工作的运用初始化设置和参数设置录入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和报表进行期末结算和结账4.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云计算和大数据在会计电算化中的应用移动会计和远程会计的应用智能会计和自动化会计核算的发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和意义,掌握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
2. 实践操作法:通过实际操作会计电算化软件,让学生能够运用会计电算化软件进行日常会计核算工作。
3. 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让学生交流和探讨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提问的积极程度。
2. 操作技能:学生运用会计电算化软件进行日常会计核算工作的熟练程度。
3. 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正确率和质量。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择一本适合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材,提供学生学习和参考。
2. 会计电算化软件:选择一款适合教学的会计电算化软件,供学生实践操作。
3. 课件和教案:准备详细的课件和教案,方便学生理解和教师授课。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课程安排:第1-4课时:介绍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第5-8课时:学习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
第9-12课时:练习日常会计核算工作的运用。
第13-16课时:探讨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
七、教学实践1. 实践项目:让学生分组进行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操作实践。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教案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d23290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01.png)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掌握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3. 培养学生的会计电算化能力和素质,提高会计工作效率。
二、教学内容1. 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会计电算化软件的种类和功能。
3. 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4. 会计电算化实践案例分析。
5. 会计电算化与传统会计的比较和优缺点分析。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会计电算化软件的种类和功能。
2. 演示法:演示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3. 案例分析法:分析会计电算化实践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会计电算化的应用。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会计电算化的优缺点和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材:会计电算化课程教材。
2. 课件:制作会计电算化课程的PPT课件。
3. 会计电算化软件:准备会计电算化软件供学生实践操作。
4. 案例材料:收集相关的会计电算化实践案例。
五、教学过程1. 导言:介绍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引起学生对会计电算化的兴趣。
2. 讲解会计电算化软件的种类和功能,让学生了解会计电算化软件的作用。
3. 演示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应用,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会计电算化的实际应用。
4. 分发案例材料,让学生分组讨论会计电算化的实践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会计电算化的优缺点。
5. 总结讲解会计电算化与传统会计的比较和优缺点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会计电算化的优势和局限性。
6.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完成相关的会计电算化实践操作。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讲授:评估学生对会计电算化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理解程度。
2. 软件操作演示:观察学生在模拟操作中的准确性和熟练度。
3.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案例分析的深度和广度,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
4.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团队中的参与程度和问题解决能力。
5.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和巩固情况。
会计电算化教案1
![会计电算化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eb98f9a1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00.png)
会计电算化教案1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发展历程和重要性。
2、使学生熟悉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基本操作流程和功能模块。
3、培养学生运用会计电算化软件进行账务处理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操作流程,包括账套建立、基础设置、凭证录入、账簿查询等。
2、难点(1)会计电算化软件中各项参数的设置和理解。
(2)如何根据企业实际业务情况进行正确的账务处理和财务报表生成。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会计电算化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操作要点。
2、演示法:通过实际演示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操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操作步骤。
3、实践法:安排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约 10 分钟)通过讲述传统手工会计处理方式的繁琐和局限性,引出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和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理论知识讲解(约 30 分钟)(1)介绍会计电算化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2)讲解会计电算化软件的系统构成和功能模块,如账务处理、报表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
3、软件操作演示(约 40 分钟)(1)打开会计电算化软件,演示账套建立的过程,包括账套信息的设置、会计科目体系的建立等。
(2)进行基础设置的演示,如部门档案、人员档案、往来单位档案等的录入。
(3)详细演示凭证录入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凭证的填制、修改、审核等操作。
(4)展示账簿查询和打印的功能,如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等的查询和打印设置。
4、学生实践操作(约 60 分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进行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实际操作练习。
教师在学生操作过程中进行巡视和答疑,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
5、总结与评价(约 20 分钟)(1)邀请学生分享操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和遇到的问题。
(2)教师对学生的操作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强调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五、教学资源1、多媒体教室,配备电脑和会计电算化软件。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教案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e37e71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a6.png)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及其发展历程。
2. 掌握会计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巧。
3. 学会使用会计软件进行日常会计业务的处理。
4.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会计软件的种类和选择。
3. 会计软件的基本操作流程。
4. 会计软件在日常会计业务中的应用。
5. 会计电算化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以及会计软件的种类和选择。
2. 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会计软件在日常会计业务中的应用。
3. 运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会计软件,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会计电算化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四、教学环境1. 教室环境:宽敞、明亮,配备计算机、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2. 网络环境:校园网或互联网,保证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传输。
3. 软件环境:配备必要的会计软件,如金蝶、用友等。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
2. 实践操作考核: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会计软件的操作任务,考察其操作熟练程度。
4. 期末考试:设置会计电算化相关的试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会计电算化教材。
2. 课件: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
3. 案例素材:收集和整理实际会计电算化应用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4. 操作指导:提供详细的会计软件操作指导文档和视频教程。
5. 练习题库:编制丰富的练习题,涵盖各个知识点。
七、教学安排1. 第1-2周:讲解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第3-4周:介绍会计软件的种类和选择。
3. 第5-6周:学习会计软件的基本操作流程。
4. 第7-8周:练习日常会计业务处理。
5. 第9-10周:讨论会计电算化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6. 第11-12周:课程总结和复习。
会计电算化-全套教案
![会计电算化-全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4512626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6d.png)
会计电算化-全套教案第一章会计电算化的基本原理1.1 电算化会计的定义电算化会计是指运用计算机技术和相关软件,对企业的会计核算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和管理的一种会计方法。
1.2 电算化会计的优点1.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作量2.精度高,减少误差3.信息共享,对企业管理具有重要意义1.3 电算化会计的应用范围1.生产型企业2.服务型企业3.贸易型企业第二章企业核算软件的使用2.1 企业核算软件的分类1.账务管理软件2.成本管理软件3.资产管理软件4.经营管理软件2.2 企业核算软件的基本操作1.基础数据的录入2.会计凭证的制作3.会计报表的生成2.3 企业核算软件的误区1.软件不等于会计,软件只是工具2.会计基础知识的重要性第三章企业电子档案管理的实践3.1 档案管理的概念档案管理是指对相关资料进行管理、保存和利用的一种管理活动。
3.2 电子档案管理的优势1.信息的实时共享2.精确查询和统计3.档案的长久保存和可追溯性3.3 电子档案管理的难题1.系统安全问题2.数据完整性问题3.用户设备兼容性问题第四章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管理4.1 信息化建设的目的1.优化企业管理模式2.提升企业效率和竞争力3.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4.2 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和回报1.投入要合理2.回报要充分4.3 信息化建设的成功因素1.领导支持的重要性2.项目管理的必要性3.技术创新的关键第五章会计电算化的实践案例5.1 实践案例一:某生产企业的电算化应用1.企业基本情况介绍2.企业电算化应用方案3.实践应用效果5.2 实践案例二:某贸易企业的电算化应用1.企业基本情况介绍2.企业电算化应用方案3.实践应用效果5.3 实践案例三:某服务企业的电算化应用1.企业基本情况介绍2.企业电算化应用方案3.实践应用效果以上就是会计电算化的全套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会计电算化教案
![会计电算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f8d6bd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84.png)
会计电算化教案第一章: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1.1 会计电算化的定义1.2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历程1.3 会计电算化的优点和缺点1.4 会计电算化的应用领域1.5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第二章:会计软件的基本操作2.1 会计软件的启动与退出2.2 会计软件的用户界面介绍2.3 会计软件的基本操作流程2.4 会计软件的资料管理2.5 会计软件的账务处理功能第三章:会计凭证的录入与审核3.1 会计凭证的录入界面及操作步骤3.2 会计凭证的审核流程及要求3.3 会计凭证的修改和删除3.4 会计凭证的查询和打印3.5 会计凭证的导出和导入第四章:会计账簿的管理4.1 会计账簿的概述4.2 会计账簿的创建和修改4.3 会计账簿的查询和打印4.4 会计账簿的期末结账操作4.5 会计账簿的导出和导入第五章:财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5.1 财务报表的概述5.2 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5.3 财务报表的公式与模板5.4 财务报表的编辑与打印5.5 财务报表的分析与应用第六章:会计科目设置与管理6.1 会计科目的分类与编码规则6.2 会计科目的设置方法6.3 会计科目的修改和删除6.4 会计科目的查询和打印6.5 会计科目的导出和导入第七章:工资核算与管理7.1 工资核算的基本概念7.2 工资核算的操作流程7.3 工资条的与发放7.4 工资数据的查询和打印7.5 工资数据的导出和导入第八章:固定资产管理8.1 固定资产的基本概念8.2 固定资产的增加、减少和报废8.3 固定资产的折旧计算8.4 固定资产的查询和打印8.5 固定资产的导出和导入第九章:销售与采购管理9.1 销售管理的基本概念9.2 销售订单的创建和处理9.3 采购管理的基本概念9.4 采购订单的创建和处理9.5 销售与采购数据的查询和打印第十章:税务管理10.1 税务管理的基本概念10.2 税务申报的操作流程10.3 税务数据的查询和打印10.4 税务数据的导出和导入10.5 税务管理的注意事项重点和难点解析一、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难点解析:理解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及其在现代会计工作中的重要性,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
会计电算化全套教案
![会计电算化全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68669f2b160b4e777fcf0f.png)
武汉市财贸学校教案本科目会计电算化任教班级 1211教师曹清2013年2月——2013年6月课堂教学设计第 1 周第 1、2 课时教学过程设计:课堂教学设计第 2 周第 1、2 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在“系统管理员登录”对话框中,可以设置或更改系统管理员的密码。
首先将“改密码”复选框选中,单击【确定】按钮,打开“设置操作员口令”对话框,在“新口令”和“确认新口令”后面的输入区中均输入新密码,最后单击【确定】按钮,返回系统管理。
考虑实际教学环境,建议不要设置系统管理员密码。
用友通系统运行期间禁止修改计算机操作系统日期。
任务二:设置操作员操作员是指有权登录系统,对系统进行操作的人。
每次注册登录系统都要进行操作员身份的合法性检查,对不同的操作员分配不同的权限,可以有效维护系统安全。
提问:现在已有几种不同身份的电脑操作员?三种:系统管理员、账套主管、操作员1.增加操作员:以系统管理员的身份登录系统管理操作步骤:(1) 执行“权限”--“操作员”命令,打开“操作员管理”对话框,窗口中显示系统预设的几位操作员:demo、SYSTEM、UFSOFT(2) 单击工具栏中的【增加】按钮,打开“增加操作员”对话框,按表中所示资料输入用户。
编号姓名口令所属部门角色完成操作01 张一佳 1 财务部账套主管单击【增加】02 王贺雯财务部总账会计单击【增加】按钮03 李扬财务部往来会计04 任小慧财务部出纳员05 孙怀庆采购部采购主管06 蒋群销售部销售主管07 江黎销售部销售主管课堂教学设计第 2 周第 3、4 课时复习检查:逐一检查每位同学的操作1.登录系统管理2.增设操作员3.建立账套4.系统启用新课:一、设置操作权限系统管理员和账套主管都有权设置操作员,但两者的权限有区别。
系统管理员可以指定或取消账套主管,也可对账套内所有的操作员进行授权;而账套主管权限局限于它所管辖的账套,在账套内账套主管默认拥有全部操作权限,可以针对本账套的操作员进行权限设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会计核算软件应提供对已经输入尚未记账的记账凭证进行修改和审核的功能
7.对同一张记账凭证,应当具有权限控制功能
(四)对原始凭证输入的基本要求
1.在输入记账凭证的同时,输入相应原始凭证
2.在记账凭证未输入前,直接输入原始凭证,由会计软件自动生成记账凭证
第二节 会计核算软件的要求
一、会计核算软件的基本要求
(一)会计核算软件设计应当符合我国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
(二)会计核算软件应当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划分会计期间
(三)会计核算软件中的文字输入、屏幕提示和打印输出必须采用中文,可以同时提供少数民族文字或者外国文字对照
(四)会计核算软件必须提供人员岗位及操作权限设置的功能
(一)黑客常用手段
(二)防范黑客的措施
授课日期
班 级
11级财会
讲 次
课 时
授课方法
讲课为主
课 题
第三章 会计电算化基本要求
教学目的
会计电算化的要求
教学重点
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的基本要求
教学难点
会计电算化岗位及其权限设置的基本要求
教
学
过
程
第一节 会计电算化法规制度
会计电算化相关法规制度有,《会计法》、《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会计电算化的环境
教学重点
计算机软件及网络安全
教学难点
计算机软件及网络安全
教
学
过
程
第一节 计算机一般知识
一、计算机及其种类
二、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三、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第二节 计算机硬件
一、输入设备
二、输出设备
三、运算器
四、控制器
五、存储器
第三节 计算机软件
一、系统软件
二、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
三、应用软件
(三)会计核算软件应当提供按照规定的会计期间结账的功能
(四)会计核算软件应当具有自动编制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报表的功能
(五)会计软件应当采取加密存储、用户身份验证等多种手段确保会计数据安全保密,防止对数据的未授权访问、复制、篡改、删除
授课日期
班 级
11级财会
讲 次
课 时
授课方法
(二)对记账凭证输入的基本要求
会计核算软件必须具备输入记账凭证的功能
(三)对记账凭证的控制功能
1.正在输入的记账凭证编号与已输入的记账凭证编号重复的,予以提示并拒绝保存
2.以编号方式输入会计科目的,自动显示该代码所对应的会计科目名称
3.借贷双方金额不平衡,或没有输入金额的,予以提示并拒绝保存
4.有借方会计科目而无贷方会计科目或者有贷方会计科目而无借方会计科目的,予以提示并拒绝保存
(九)会计核算软件开发销售单位必须为使用单位提供会计核算软件操作人员培训、会计核算软件维护、版本更新等方面的服务
二、会计数据输入功能的基本要求
(一)对初始数据输入的基本要求
1.输入会计核算所必需的期初数据及有关资料
2.输入需要在本期进行对账的未达账项
3.选择会计核算方法
4.定义自动转账凭证
5.用户设置
第四节 计算机网络
一、计算机网络概念及功能
二、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一)按地理有效范围划分,可分为广域网、局域网、城域网
(二)按通信媒体划分,可分为有线网、无线网
(三)按使用范围划分,可分为公用网、专用网
(四)按配置划分,可分为同类网、单服务器网、混合网
(五)按对数据的组织方式划分,可分为分布式数据组织网络系统、集中式数据组织网络系统
三、因特网
(一)因特网协议——TCP/IP协议
(二)因特网的应用
(三)网址
第五节 计算机安全
一、计算机安全隐患
(一)影响计算机系统安全的主要因素
(二)保证计算机安全的对策
二、计算机病毒防范
(一)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二)计算机病毒分类
(三)防范计算机病毒的有效方法
(四)计算机病毒的检测和清除
三、计算机黑客及其防范
授课日期
班 级
11级财会
讲 次
课 时
授课方法
讲课为主
课 题
第一章 会计电算化概述
教学目的
了解电算化的历史及软件的使用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
学
过
程
第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会计电算化简介
一、模拟手工记账的探索起步
二、与其他业务结合的推广发展
三、引入会计专业判断的渗透融合
四、与内控相结合建立ERP系统的集成管理
第二节 会计核算软件
一、会计核算软件的概念和演进
二、会计核算软件的分类
(一)通用和专用会计核算软件
(二)单用户和多用户会计核算软件
三、会计核算软件的功能模块
(一)会计核算软件的构成
(二)账务处理模块与主要核算模块间的联系
四、会计核算软件与手工会计核算的异同
(一)会计核算软件与手工会计核算的相同点
1.目标一致
2.遵守共同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2.在总账和明细账的直接记账依据完全相同的情况下,总账可以用总分类账户本期发生额、余额对照表替代
3.在保证会计账簿清晰的条件下,打印输出的会计账簿中的表格线条可以适当减少
4.对于业务量较少的账户,提供会计账簿的满页打印输出功能
四、会计数据处理功能的基本要求
(一)会计核算软件应当具有记账功能
(二)会计核算软件应当提供自动进行银行对账的功能
3.遵守共同的基本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
4.会计数据处理流程大体一致
(二)会计核算软件与手工会计核算的区别
1.会计核算工具不同
2.会计信息载体不同
3.记账规则不完全相同
4.账务处理流程类型存在差别
5.内部控制方式不同
授课日期
班 级
11级财会
讲 次
课 时
授课方法
讲课为主
课 题
第二章会计电算化的工作环境
教学目的
(五)会计核算软件应当符合GB/T19581-2004《信息技术会计核算软件数据接口》国家标准的要求
(六)会计核算软件在设计性能允许使用范围内,不得出现由于自身原因造成死机或者非正常退出等情况
(七)会计核算软件应当具有在机内会计数据被破坏的情况下,利用现有数据恢复到最近状态的功能
(八)单位修改、升级正在使用的会计核算软件,改变会计核算软件运行环境,应当建立相应的审批手续
三、会计数据输出功能的基本要求
(一)屏幕查询的基本要求
1.各级会计科目的名称、编号、年初余额、期初余额、累计发生额、本期发生额和当前余额等项目
2.本期输入的记账凭证、原始凭证
3.本期和以前各期的总账和明细账
4.往来项目的结算情况
5.本期和以前各期的会计报表
(二)打印输出的基本要求
1.应当提供打印输出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日记账、明细账、总账、会计报表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