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心理干预在儿童医院手术护理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浅谈心理护理在儿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浅谈心理护理在儿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浅谈心理护理在儿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摘要:目的:回顾心理护理在儿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以便为以后的儿科临床护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方法:选取收治的180 例患儿的临床资料,针对患儿不同年龄层次和心理特点实施不同的护理方式。

结果:在 180 例患儿中,有 174 例患儿能够积极配合护理人员进行治疗,成功率为96%。

结论:在儿科临床护理中,可以减少患儿在医院陌生环境以及产生的恐惧感,护理工作人员的积极配合医院的各项治疗工作,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实现患儿的早日康复出院。

关键词:心理护理;儿科临床;护理体会随着社会发展,儿科护理不断的加强心理护理,现代护理医学模式不断改变提高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护理心理学的发展,心理护理逐渐得到广大护理工作者的高度重视认可。

儿科本身是一个特殊的科室,不同年龄阶段的患儿,他们有着不同心理状态存在的差异。

笔者认为:在儿科临床护理中,护理人员要先了解患儿的心理状况以及心理反应,及时跟踪,从而保证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本文回顾从2013 年 1月~ 2014年12 月来我院接受诊治的180例患儿,通过对他们实施不同患者的护理,现将护理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文选取我院从 2013 年 1 月~ 2014 年 12 月这段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80 例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患儿96 例,女患儿 84 例,患儿的年龄为5个月~ 15 岁,平均为(4.3± 3.8)岁,现将 180 例患儿按照年龄划分为四个阶段,其中婴儿期(0 ~1 岁) 20 例、幼儿期(1 ~ 3 岁)40 例、学龄前期(4 ~ 7岁)80 例、学龄期(7 ~14 岁)40 例。

1.2.心理护理的方式:①婴儿期患儿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儿的饮食、大小便以及衣着冷暖,要经常拥抱和触摸患儿,跟患儿建立亲密感。

②幼儿期患儿的心理护理:针对幼儿期的患儿,护理人员在对患儿进行护理的时候要注意表现出对患儿的亲近的爱抚,要仔细的去听患儿的讲话,在患儿心中留下美好的一面。

心理护理干预在小儿外科手术围手术期中的运用效果

心理护理干预在小儿外科手术围手术期中的运用效果

心理护理干预在小儿外科手术围手术期中的运用效果发布时间:2022-09-29T07:12:18.585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6月11期作者:张青花[导读]心理护理干预在小儿外科手术围手术期中的运用效果张青花(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青海西宁810000)【摘要】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在小儿外科手术围手术期的运用效果。

方法:从我院2021年7月至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外科手术患儿中抽取146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双盲分组法下分为护理组(73例)和对比组(73例),给予对比组患儿一般护理干预,给予护理组患儿心理护理干预,比对不同组别的指标变化。

结果:关于恐惧评分方面,护理组患儿相比对比组明显更低,关于患儿依从率及患儿家长满意率方面,护理组患儿相比对比组明显更高,组间比对分析均具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运用在外科手术围手术期小儿患者中的效果理想,具极佳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外科手术;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干预小儿受言语表达不清、感知能力敏感、机体发育不全等因素影响[1],实施外科手术后的应激反应更为明显,尤其在不良情绪影响下,患儿情绪波动变化大,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及康复效果,为此,儿科临床针对外科手术患儿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工作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着重针对心理护理干预在小儿外科手术围手术期的运用效果进行观察分析,具体报道内容见下文所示。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我院2021年7月至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外科手术患儿中抽取146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双盲分组法下分为护理组(73例)和对比组(73例),全部患儿均符合外科手术指征且患儿家长签署我院知情同意书。

护理组患儿中,男女占比比例为43:30,年龄在4-12岁区间内、平均数为(8.17±1.32)岁,扁桃体切除术31例、疝修补术24例、骨折术10例、其它8例,对比组患儿中,男女占比比例为41:32,年龄在3-14岁区间内、平均数为(8.21±1.29)岁,扁桃体切除术30例、疝修补术27例、骨折术9例、其它7例,在各项一般资料的对比方面,两组患儿无统计学差异(P>0.05)。

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全文)

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全文)

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XX】R473.72XX】BXX】1672-3783(20XX)10-0327-01 现代社会已经形成了“社会学-心理学-生物医学”的医学模式模式,儿科护理作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其进展和提高也越来越依赖于心理学在护理工作中的深入应用。

儿科护理工作不仅要求医护人员具备精湛的医学技能技巧,更要兼顾儿科病患在治疗护理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制定合适的医护方案,并借助于积极正面的心理护理辅助医护措施,争取病患的主动配合,使其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快速促进恢复健康。

本文旨在探讨患儿在医疗护理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及应采取的心理护理。

1儿科病患在就诊中常出现的心理问题举要据朱智贤儿童心理进展分期法,可讲儿科病患按年龄段分为3组:(1)婴儿期(0~3岁);(2)学龄前期(4~7岁);(3)学龄期(8~12岁)。

1.1婴儿期:婴儿有各种情绪表现:吃饱后就安静,饥饿或不适时就哭闹。

2~3个月时,吃饱、睡好后会微笑;有人逗他时,会全身活跃或笑出声;5~6个月时,对新奇玩具有欣快和跃跃欲试感;6~7个月时产生与(父)母亲的依恋,对陌生人的怯生情绪;8~10个月开始表现出分离时的焦虑情绪,并越来越强;12~16个月达到高峰,18个月后开始减弱。

1.5~2岁的孩子已有鲜亮的个性情绪,如快乐、高兴、害怕、厌恶。

情绪表现多是短促的、爆发性的,而且容易从一种情绪迅速转变到另一种。

婴儿害怕接触陌生人,处在陌生环境中也会感觉紧张。

这是由婴儿知觉、自我意识逐渐进展导致的正常心理反应。

婴儿在2岁以后逐渐能用语言来沟通情感,能进行想象和思维等高级神经活动,处于“第一抵抗期”,表现十分任性。

由于婴儿情绪易动、畏惧陌生环境、易爆发等心理特点,他们在接受医疗护理过程中大多会因为心理恐惧和陌生环境的应激而不配合甚至破环医护工作的正常进行,根据相关的医疗护理统计中,约有92.31%的此类病患抗拒医疗护理,最终只能通过强制手段完成医护。

浅谈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技巧

浅谈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技巧

浅谈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技巧现代医学模式的改变推动了护理心理学的发展,心理护理已为广大护理工作者所重视。

儿科是一个特殊的科室,因为儿科护理人员的服务对象不仅仅是患儿,还有患儿的家长、亲属等一个大群体。

因此,要了解患儿及其家属的心理需要及心理反应,做好医疗护理及病房管理工作,保证护理工作顺利进行。

标签:心理护理;儿科护理;应用技巧小儿从生命开始直到长大成人都处在不断生长发育过程中,不论解剖生理方面、疾病的发生发展、症状表现、诊断、治疗和预后等方面都有与成人不同之处。

要做好儿科护理工作,护理人员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过硬的护理操作技能,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护理技巧。

因为,心理护理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儿童疾病的康复过程。

1 心理护理的概念和程序1.1心理护理是根据患者的心理情况,以人际关系为基础,合理的使用心理学,通过语言和非语言进行沟通,以此来改变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为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等,进而促进其康复,保障其健康。

1.2心理护理的程序是以促进和恢复患者的健康为目标所进行的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的护理活动,是一个综合的、动态的、具有决策和反馈功能的过程。

运用护理程序,护理人员可以对护理对象进行主动、全面的心理护理,使其达到最佳心理状态。

护理程序由评估、护理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5个步骤组成。

2 心理护理的必要性、艺术性和科学性2.1心理护理的必要性患儿由于受到疾病的折磨,并且其活动受到限制,对于医院的换进本身就有一种恐惧感,因此需要对其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有相关文献显示,心理因素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并且不良情绪会影响治疗效果,和预后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掌握儿童的心理是至关重要的,对于疾病的恢复十分关键。

因此,心理调护具有重要地位。

护理人员在治疗的过程中要重要的掌握患儿的心理情况,找出其心理问题,并进行个体化干预,对患儿进行心理疏导,可以缓解其不良心理和情绪,加速其恢复,是促进疾病康复的重要手段与措施。

心理干预在儿童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心理干预在儿童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dvd dit td o p Gru a dB1 a dc nrl ru ( o pA2a dB2) l hlrnh db e iie osu yg u ( o pA1 n )n o t o p Gru n . i e a en n r og Alc d
p r p r t ep r d M ̄ a & e i ea i e i . do o v o 1 0 p d ar a in s e edv d di t r u s ya e w t 0p t ns 6 e i t cp t t w r ii e ot go p g . i 8 a i t i e n wo b h e i o pA gn o 3 6a do h r o pB a i g rm - 2I e et og o p a in s r n o y nGr u a i gf m - n e s nGr u gn o 7 1 . t s u s t t we e a d ml r t i f nh w r p e r
5l o37 o. Ch n ia
【 btc 】 O j t e o u ph pr ne f us g n s hl i lfhde A sat r b c v T mu e xeec r n d y o g aocir i ei s t e i on i a p c o c l nn
国际 医药卫生导 报 2 1 0 0年 第 1 6卷 第 0 7期
I MHG N,Api 0 0 rl 1 ,Vo.6 N .7 2 11 o0
心 理 干 预在 儿 童 手术 中的应 用 研究
1 分 、 娜 谭丽婵 项冬梅
【 摘要 】 目的
通 过对手术患儿 的心理 干预 ,探索与此项 新技术相适应 的手术护理 配合 将 10 6 例患儿按年龄分两组 ,A组 :3 岁 ,8 人: ~60

心理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护理的应用

心理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护理的应用

心理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护理的应用目的通过对手术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情绪的影响,同时了解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方法将12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只给予手术室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基础护理的同时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护理后的焦虑程度、抑郁程度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做调查、统计和分析。

结果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抑郁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护理的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

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的焦虑不安、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标签:心理护理;手术室;情绪;满意度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5月-2014年2月期间120例接受外科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68名,女性患者52名,均表示自愿参加此研究。

患者的年龄在21-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5.6岁。

文化水平情况,大专及以上学历25%,初中到大专之间56%,初中以下的19%。

对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和文化水平的差异无显著性,具备可比性。

1.2方法1.2.1护理方法1.2.2对照组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基础的手术室护理,包括做好术前的手术准备、器械检查和药物准备。

常规的术中手术配合。

为患者讲解基本的手术室注意事项。

1.2.3观察组护理方法在基础的手术室护理之上,观察组的患者着重增加了心理护理干预的内容。

1.2.3.1手术室环境护理:保持干净和整洁的基础上,将手术室内各种仪器设置成静音模式,保持手术室内安静。

1.2.3.2板报宣传:在楼道等处设立知识宣传板报,及时更新内容,注意内容要贴近生活,准确好懂。

考虑各文化层次的患者的阅读能力。

1.2.3.3手术室相关事项讲解:深入病房发放相关的宣传材料,引导患者和家属进行阅读,让患者充分了解手术的方式、时间、准备工作等。

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引言:儿科护理是一项复杂而多元的工作,需要综合运用医学、护理、心理学等多学科知识,以帮助儿童患者获得最佳的身心健康。

在儿科护理中,心理护理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心理护理不仅可以帮助儿童患者缓解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还可以促进康复和提高治疗效果。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鉴和启发。

一、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意义1. 促进儿童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儿童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恐惧、焦虑、抵触等负面情绪,这些情绪可能会影响他们对治疗的依从性。

心理护理可以通过情绪疏导、心理支持等方式,帮助儿童患者调整情绪,增强对治疗的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

2. 缓解儿童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儿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常常需要接受一些疼痛性的检查和治疗,例如采血、输液、注射等,这些过程可能会给患儿带来疼痛和不适感。

而心理护理可以通过疼痛干预、放松训练等方法,减轻患儿的疼痛感,提高治疗的舒适度。

3. 促进儿童患者的康复和发育心理护理可以为儿童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应对机制,增强对疾病的适应能力,从而促进康复和发育。

1. 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在进行儿科护理时,护理工作者需要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这包括了解患儿的性格特点、家庭背景、疾病认知水平等,以便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服务。

2. 应用心理干预技术在具体的护理过程中,护理工作者可以运用一些心理干预技术,如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儿童游戏疗法等,帮助患儿缓解焦虑情绪、疼痛感等不适感,提高治疗的舒适度和效果。

3. 与家庭成员进行沟通和协作儿科护理不仅仅是对患儿的护理,还包括对患儿家庭的关爱和支持。

护理工作者可以与患儿的家庭成员进行沟通和协作,了解家庭的期望、需求和困惑,为他们提供心理支持和指导,促进患儿的康复和家庭的和谐。

小明,4岁,因急性咽炎收治入院。

小明是个活泼可爱的男孩,但由于对陌生环境的不适应和害怕,入院后一直情绪低落,不愿与护士、医生进行接触和交流,甚至对检查、治疗过程产生抵触情绪,导致治疗的顺利进行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浅谈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浅谈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浅谈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心理护理在临床的应用价值,并深入分析将此项护理应用在儿科的护理中,验证其有效性。

方法此次研究对象共计80例,是随机选自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于我院儿科收治的患儿,鉴于研究需要,将其分组进行对比分析,对两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调查,对各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并将其予以整合做详细阐述。

结果由研究结果数据方面上可见,观察组在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统计中,数据指标均远远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达到p小于0.05,存在对比性。

结论将心理护理运用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其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良好护患关系,获取患儿家长一致认可与满意,建议推广应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儿科护理;应用儿科在医院属于一个特殊的科室,其收治的病例均是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患儿心理状态存在差异,且到医院后身处陌生环境,难免会有畏惧表现,加以患儿在躯体疾病的初期,易使其情绪表现为烦躁、好哭、不安等,甚至会拒绝医护人员的治疗,增加了儿科护理难度,如护理工作做的不够周到或做的不到位,会引起家长不满,由此极易升级为医患纠纷,以致影响患儿整体治疗效果【1】。

为保证临床护理工作顺利开展,提高患儿临床治疗依从性,在儿科临床护理中运用有效护理措施至关重要,本文研究将心理护理运用在儿科护理工作中,探究其实施价值,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此次研究对象共计80例,是随机选自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于我院儿科收治的患儿,鉴于研究需要,将其分组进行对比分析,归结于对照组、观察组。

两组患者详细资料见表1,比对可得p大于0.05。

表1 将两组患者资料进行对比(x±s)1.2方法对照组实施我院常规护理,观察组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加以运用心理护理:定期对护理人员的护理知识、内容、技巧进行培训与考核,不断加强护理工作质量,使护理人员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与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能。

为患儿营造整洁、舒适、安静的病房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把控好室内温度、湿度,增加病房巡视次数,询问家长有无异常情况出现,并给予相应处理,在温度低的季节,可为患儿提供热水等护理工作【2】。

心理干预在儿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心理干预在儿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心理干预在儿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探讨摘要:目的:探讨在儿科护理中采取心理干预的效用价值。

方法:研究中共选取156例患儿进行对比实验,采取摇号方式分为对照与观察两个组别,每组78例患儿,前者采取常规护理方式,后者在此基础上应用心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的依从性。

结果:经研究表明,观察组患儿的依从性明显较优(P<0.05)。

结论:在儿科护理中全面实施心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儿的遵医从医性,为后续治疗与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心理干预;儿科护理;临床应用引言:基于儿科中患儿的特殊性,若想有效地提升治疗有效性,还应当展开全面的护理服务。

本次研究对比了两种护理方式的差异表现,具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院内儿科收治的患者中选取156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时间在2019年2月~2020年1月区间,为方便对比随机进行分组,两组人数处于均等值,对照组与观察组男女人数及平均年龄分别为45、33例(6.39±1.85)岁与42、36例(6.55±1.47)岁,患儿家属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两组患儿的各项资料较为均衡(P>0.05)。

1.2方法对照组沿用常规护理干预方式,对患儿的临床症状表现以及各项指征进行密切关注,以便于能够及时发现异常。

同时遵从医嘱在用药、饮食、锻炼等方面进行科学指导,并将与此疾病相关的知识为患儿及其家属详细讲解,告知其配合治疗的重要性,以此来为后续治疗及护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促进患儿尽快康复。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手段,满足患儿生理、心理等方面的需求,为其提供全面且优质的护理服务。

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①营造良好的住院环境,因多数患儿对医院都会产生莫名恐惧感,再加上环境的陌生性会加重患儿的不良情绪,哭闹、拒绝治疗是其最主要的表现方式,对此护理人员还需站在患儿的角度充分考虑到患儿的内心感受,适当调整病房内的环境,铺设卡通床单被套,并为其准备已经过消毒的玩具、漫画书籍等,同时做好温度湿度的调节工作,定期进行开窗通风,保持病房内空气的流通性,通过该方式不仅能够满足患儿的心理需求降低患儿的陌生感,更可通过专业其注意力的方式促进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1]。

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儿科护理是一门需要综合考虑患儿身体和心理特点的护理学科,而心理护理则是在儿科护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心理护理旨在通过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干预,帮助儿童顺利度过疾病期,减轻治疗对他们心理的不良影响。

本文将对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

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一个重要应用是在患儿入院和治疗初期提供情感支持。

许多儿童在入院和治疗初期会感到焦虑、害怕或孤独。

通过与儿童建立良好的关系,护理人员可以通过谈话、陪伴和安抚等方式,为患儿提供情感上的支持。

这种情感支持可以帮助儿童更好地适应新环境,减轻他们的紧张和不安情绪,提高治疗效果。

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另一个应用是帮助儿童调整情绪和应对疾病。

患儿面临疾病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情绪波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通过心理干预,如认知行为疗法或儿童游戏疗法等,护理人员可以帮助儿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自己的情绪,并学会积极的应对方式。

护理人员还可以通过与儿童的互动和交流,培养他们的情绪表达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让他们更好地适应疾病的治疗过程。

心理护理还可以在儿科护理中预防和减少儿童的心理创伤。

某些治疗过程对儿童来说可能是痛苦和恐怖的,比如手术、注射、抽血等。

通过提前的心理准备和干预,护理人员可以为儿童提供相关信息,解释治疗过程,并通过游戏、绘画、音乐等方式进行陪伴和缓解,减轻儿童的痛苦和对治疗过程的恐惧感。

这种心理干预可以帮助儿童减少心理创伤,提高治疗合作性和遵循治疗计划的积极性。

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还包括帮助儿童和家庭建立健康的信任关系。

儿童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家庭的陪伴和支持,而家庭也需要护理人员的指导和帮助。

通过与家庭密切合作,护理人员可以帮助儿童和家庭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和信任关系。

这种信任关系可以让儿童更好地接受治疗,提高治疗的效果,同时也可以为家庭提供心理支持,减轻他们的负担和压力。

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

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探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儿科护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和要求。

在儿科护理中,心理护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缓解患儿的痛苦和焦虑情绪,还可以促进其康复。

心理护理是一种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情感体验进行的护理干预,其目的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在儿科护理中,心理护理的作用十分重要。

1. 缓解疼痛和焦虑情绪在医院里面,患儿往往会因为治疗过程中的疼痛和生疏的环境而感到焦虑和恐惧。

这时候,心理护理可以采用各种方式进行干预,如游戏、讲故事、放松疏导等,来缓解患儿的痛苦和焦虑情绪,使其心情平静。

2. 促进患儿康复患病的儿童需要长时间的治疗和康复,他们的情绪和心理状态会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

心理护理可以通过激发患儿的积极性、增强其信心等手段,建立起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从而促进患儿康复。

3. 提高患儿生活质量患儿的生活质量与其心理状态密切相关。

当儿童出现心理问题时,他们往往会失去乐趣,不愿意参加各种活动。

心理护理可以通过积极引导、改变他们的情绪体验,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从而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

二、常用的心理护理方法在儿科护理中,常用的心理护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游戏疗法游戏疗法是一种非常好的心理护理方法,它能够让患儿快乐地度过治疗过程,缓解疼痛和焦虑。

比如,在治疗白血病的儿童当中,可以提供一些儿童喜爱的玩具、游戏等,为他们提供一个放松的环境。

2. 讲故事讲故事是另一种常用的心理护理方法,它能够让患儿放松身心,缓解精神压力。

比如,在手术前可以为患儿讲一些有趣的故事,分散他们的注意力,从而减轻他们的疼痛和不适感。

3. 放松疗法放松疗法是一种通过放松身心来缓解身体疼痛和不适感的方法。

这种方法比较简单,可以通过指导患儿深呼吸、放松肌肉等手段,让患儿达到一种舒适、轻松的状态。

三、结语心理护理是儿科护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不仅能缓解患儿的疼痛和焦虑情绪,还能促进其康复。

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探讨心理护理是指在疾病或治疗过程中,通过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帮助,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自我调节能力,以达到创造良好的康复环境,促进疾病康复的目的。

在儿科护理中,由于患儿往往缺乏自我保护和应对能力,心理护理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一、心理护理的实施方法1. 语言沟通沟通是指在双方语言的基础上,通过交流思想、感情等信息的活动。

在儿科护理中,语言沟通是最为基本的心理护理手段。

通过与患儿谈话,能够了解患儿的心理状态和需求,帮助患儿释放情感,缓解疼痛和恐惧,建立与医护人员的信任关系。

语言沟通的主要原则是:关注患儿的感受,尊重患儿的意见,让患儿在舒适、愉悦的环境中,安心畅谈。

2. 游戏疗法游戏疗法是指通过游戏的方式,达到改善患儿心理状态的目的。

游戏能够吸引患儿的注意力,缓解疼痛和恐惧,促进患儿的社交活动,提高良好的沟通技巧和自我调适能力。

在游戏疗法中,医护人员应该关注患儿的心理需求,选择适合患儿年龄、性格和疾病情况的游戏项目。

3. 情感支持情感支持是指通过情感联系的方式,支持和安慰患儿,促进患儿的自我认同和愉悦感。

在情感支持中,医护人员应该关注患儿的情绪变化,及时予以心理引导,保持温馨、欢快的氛围,让患儿感受到对自己的关注和爱护。

1. 疼痛管理疼痛是患儿住院期间常见的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有效缓解,将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

心理护理在疼痛管理中的作用主要有:通过心理支持和安慰,减轻患儿的紧张和焦虑情绪;引导患儿放松身心,缓解疼痛感受;通过游戏和娱乐等方式,分散患儿的注意力,缓解疼痛感受。

2. 恐惧管理恐惧是患儿住院期间常见的问题,最为常见的是对不熟悉的环境、生人和治疗操作的恐惧。

心理护理在恐惧管理中的作用主要有:通过语言沟通,告知患儿治疗操作的流程和详细的注意事项,减轻患儿的不安和紧张;通过游戏和娱乐等方式,分散患儿的注意力,减少治疗的不适感。

儿童手术前后的心理干预措施

儿童手术前后的心理干预措施

儿童手术前后的心理干预措施儿童由于年龄小、认知能力有限,在面对手术时往往会产生强烈的恐惧、焦虑和不安等情绪。

这些负面情绪不仅会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还可能对术后的康复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帮助儿童及其家长应对手术带来的心理压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手术前的心理干预1、术前访视术前访视是手术前心理干预的重要环节。

医护人员可以提前与患儿及其家长见面,了解患儿的基本情况、性格特点和心理状态。

通过亲切、温和的语言与患儿交流,让他们熟悉医护人员的声音和面容,减轻陌生感。

同时,向家长详细介绍手术的过程、注意事项以及可能出现的情况,让他们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2、信息传递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向患儿介绍手术的目的、过程和安全性。

可以借助图片、动画或者模型等工具,让患儿对手术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例如,对于要进行阑尾炎手术的患儿,可以展示阑尾的位置和形状,解释为什么需要切除阑尾,以及手术是如何进行的。

3、情绪安抚手术前患儿可能会表现出紧张、害怕等情绪,医护人员要及时给予安抚。

可以通过拥抱、抚摸、微笑等肢体语言传递关爱和安全感。

也可以给患儿讲一些轻松愉快的故事,或者播放他们喜欢的音乐、动画片,分散他们的注意力,缓解紧张情绪。

4、环境适应在手术前,安排患儿参观手术室的环境,让他们熟悉手术床、仪器设备等,减少对手术环境的恐惧。

同时,保持手术室的整洁、温馨,布置一些儿童喜欢的卡通图案,营造一个舒适的氛围。

5、家长支持家长在儿童手术前的心理支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医护人员要指导家长如何与患儿沟通,给予他们积极的心理暗示。

家长要保持冷静和镇定,以稳定的情绪影响患儿。

同时,要满足患儿的情感需求,给予他们足够的陪伴和关爱。

二、手术后的心理干预1、疼痛管理手术后的疼痛是患儿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疼痛会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

医护人员要采取有效的疼痛管理措施,如使用适量的止痛药、采用冷敷或热敷等物理方法缓解疼痛。

同时,要告诉患儿疼痛是暂时的,会逐渐减轻,让他们有心理预期。

心理护理在儿科患者中的应用

心理护理在儿科患者中的应用

抑郁
长期的疾病或治疗过程可能导致儿科患者出现情绪低落、兴趣缺失等抑郁症状。
行为问题
有些儿科患者会出现情绪波动、注意力不集中、退缩等行为问题,这可能是他们应对疾病和治疗的方式。
创伤反应
严重疾病或创伤性医疗经历可能会导致儿科患者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
焦虑和抑郁
焦虑
儿科患者常会出现焦虑情绪,表现为持续的担忧、恐惧和紧张感,影响生活质量。及时发现并给予适当的心理疏导和支持至关重要。
游戏治疗
乐趣放松
游戏治疗利用儿童喜爱的游戏活动,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放松心情,缓解焦虑和压力。
情绪表达
通过游戏,儿科患者可以更好地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想法,有助于护理人员了解其心理状态。
技能培养
游戏治疗还可以提升儿童的社交、认知、运动等技能,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
艺术治疗
创作表达
儿科患者通过绘画、雕塑等艺术创作,可以情感发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实施干预
采用游戏治疗、艺术治疗等方法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效果评估
定期评估心理护理的效果,并根据反馈调整护理措施。
评估
病史评估
详细了解儿科患者的心理疾病史、家庭环境、社交状况等,以全面评估患儿的心理健康状况。
心理测评
采用标准化的心理测评工具,如焦虑量表、抑郁量表等,客观评估儿童的心理状态。
行为观察
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关系质量
良好的家庭关系和沟通能够为儿童提供安全和支持的环境,从而降低心理问题的发生。
家庭教养方式
家长的教养方式,如过度保护、严厉惩罚或忽视等,会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家庭成பைடு நூலகம்的精神健康
父母或家人的精神障碍,如焦虑、抑郁等,也可能对儿童造成不利影响。

心理护理在患儿手术中的应用及体会

心理护理在患儿手术中的应用及体会

心理护理在患儿手术中的应用及体会心理护理可以有效地缓解患儿的恐惧和紧张心理,帮助其维持最佳的身心状态,有利于手术顺利完成。

面对当今优生优育时代,独生子女是当代家庭人员结构的主要特征,因此对患儿及家属做好手术前的心理护理,是手术能否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的关键[1]。

小儿手术前情绪及手术后恢复状况很大程度上受其父母和家属的影响。

因此,不仅要做好患儿的心理护理,也要做好家属的心理护理,这对手术至关重要,使患儿及家属以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提高手术成功率[2]。

1 术前心理护理1.1家属的心理护理术前访视时应耐心向家属介绍患儿的病情,手术方式和简要过程,介绍手术医生及麻醉师的技术水平,对家属反复的提问需要耐心倾听和解释,以减轻其心理负担。

给家属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和危险性,并请术后康复的患儿家属现身说法,增加其说服力,消除患儿家属的悲观失望情绪。

指导家属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尤其是在孩子面前积极的心理应激对孩子的心理是非常有益的。

鼓励和积极的引导孩子保持乐观快乐的心态,有利于麻醉和手术的顺利进行。

1.2患儿的心理护理1.2.1幼儿期患儿此期患儿怕生,对母亲有着强烈的依赖性,应通过非语言沟通辅助语言沟通。

因此,护士做心理护理时,应先与父母进行沟通交流,使患儿对护士有一个熟悉的过程,消除其陌生感,然后通过抚摸、轻拍、搂抱,给患儿喜爱的玩具,消除患儿的恐惧心理,增加其信任感。

1.2.2学龄前期及学龄期儿童此期患儿较活泼并且调皮,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和新鲜,根据此特点,护士在做术前心理护理时要态度和蔼,表情亲切自然,消除其陌生感,然后介绍手术室的环境,用患儿易理解的语言和方法解释手术的重要性和简要过程。

并在家属和责护的帮助下与患儿一起做游戏,给患儿讲故事,增加患儿对护士的熟悉和信任感,同时指导患儿积极的做好术前准备,保持良好的心态,稳定的情绪,在手术整个过程中,阿姨会陪伴你的,让其放心。

2 术中心理护理在手术中,巡回护士全程陪伴手术患儿,严密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应用熟练的专业技能配合手术。

心理干预在手术期护理中的运用探究

心理干预在手术期护理中的运用探究

心理干预在手术期护理中的运用探究摘要】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手术室前、中、后对病人的心理干预已得到临床重视,心理干预对疾病的治疗与恢复却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手术室护士在临床整体护理中参与病人的心理辅导与干预,对整个手术的成功及病人的康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本文就手术室整体护理中心理干预的运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手术期;护理;心理干预【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4-0255-011.心理干预在手术过程中的重要性手术作为一种应激源,使患者产生较明显的、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出现紧张、恐惧等心理,引起生命体征及情绪变化,甚至影响麻醉和手术的正常进行。

外科病人手术前、中后均出现情绪反应强烈且伴随着睡眠质量差的现象。

常导致个体生理和心理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

应激反应时机体产生的激素可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需氧量增加,冠脉血流明显减少,心肌氧供平衡失调,导致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

手术给患者带来的心理反应可影响手术效果,特别是会影响术后康复。

多数患者由于恐惧手术而产生焦虑、紧张情绪,并随手术日期临近而逐渐增强,术前焦虑与手术时间的接近呈正相关。

因此,手术患者术前、中、后的心理状态评估及其干预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十分重要,通过心理干预使患者能正确面对疾病,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术后的康复。

2.心理干预在手术期护理中的运用2.1 术前、术中、术后心理评估及访视在患者入院后24h内进行心理状态评估,手术结束后24h内、出院前24h内分别进行三次心理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主观评估和量表测评。

主观评估主要指研究者通过观察、访谈判断患者的行为、表情及主诉内容是否与其自评结果相符;量表测评内容包括患者一般资料、心理状态及其主要原因。

在进行心理评估的同时,还应对患者进行访视,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缓解患者术前、术后及恢复期的紧张焦虑情绪。

2.2 心理干预的模式手术期的心理干预通常采用情绪调节模式和应激应对模式相结合的方法,利用情感交流等方法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采用一定技术对付应激反应,帮助患者渡过心理难关,从而减轻或消除可能导致对患者的身心伤害,消除患者的恐惧。

护理学毕业论文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运用

护理学毕业论文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运用

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运用以下是一篇关于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运用的毕业论文,欢迎浏览!随着系统化整体护理工作的开展.心理护理工作渗透到护理工作的各个方面,其作用也愈显重要。

儿科护士不仅要有一般护理工作的经验.还须具有专业的知识和特殊的技巧才能,根据小儿特点实施适合患儿身心的整体护理。

且要根据年龄阶段、小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和患病或住院小儿不同心理反应,给予适当护理,以减轻疾病带来的痛苦,消除或削弱在精神或情绪上的不安.促使患儿早日康复。

1 语言交流住院儿童因各种注射操作带来的疼痛刺激,以及疾病带来的伤害性疼痛和各种令人不快的操作,如:灌肠、导尿、插胃管、换药等都可导致患儿对护士的恐惧反应。

因此,护士在进行每项操作前,语言交流尤为重要,在此时说明治疗操作对他的厉害关系,主动争取他们的合作,对婴儿或幼儿只要病情允许可以全身搂抱患儿,抚摸背部,消除患儿的紧张或恐惧情绪,不能认为他们无知而无须解释或进行恐吓、强制,以免损害儿童的身心健康。

2 技术认可当孩子肉体受到约束的时候,对护士护理技术操作水平要求较成人高,患儿多数在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的情况下,较少吵闹、不配合,而多次穿刺不成功或进行令人不快的操作,往往使婴幼儿产生逆反恐惧心理,给护理工作带来很多困难。

因此,护士护理操作技术要精湛,使患儿疼痛降到最低限度,使患儿在精神上对医院不产生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治疗。

3 行为要求儿童生性好动,患病和医治疾病限制了他们的自由活动,使儿童的情绪受到影响‘.感到不快,自我控制能力降低。

护士在护理患儿时,可给予补偿性活动,如玩具、绘画以作安抚。

在治疗过程中,护士的行为动作在小儿心灵上可留下很深的印象,护士的一切行为操作都要根据患儿病情、年龄阶段的要求,采取不同的行为方式,使患儿对护士产生信任感.积极配合治疗。

4 家属配合孩子得了病,父母亲等家长往往对孩予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表现出过去少有的同情与爱抚,在照料中放弃了教育性的要求,忘记了与弦子交往的正确心理原则,对儿童的心理定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心理干预视角下儿科护理论文

心理干预视角下儿科护理论文

心理干预视角下儿科护理论文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人们对于儿科护理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同时,心理干预的理念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也越来越重要。

以心理干预视角下儿科护理为主题的论文,为我们探讨心理干预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以及应该如何进行有效的干预,从而达到更好的护理效果。

一、心理干预在儿科护理中的作用在儿科护理中,心理干预是至关重要的,它能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帮助其减轻病痛的负担,缓解压力,增强自信心,提高治愈率。

特别是对于患有自闭症、癫痫、神经损伤等疾病的儿童,心理干预更是必不可少。

因为这些疾病通常会导致患儿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比如焦虑、抑郁、自卑等,这些心理问题都会对治疗产生不良影响。

而心理干预可以帮助这些儿童缓解这些心理问题,有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

二、心理干预在儿科护理中的方法心理干预的方法众多,在儿科护理中也有着多种方法。

下面我们将结合实际情况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1)情感支持法:情感支持法是一种最常见的心理干预方法。

这种方法的核心是护士对患者进行亲切、热情的关心和照顾,让患者感受到他们不是孤独的,身边有人关注他们的健康和情况。

这样可以为患者提高信心,减轻他们的负担和心理压力。

(2)认知疏导法:认知疏导法是一种将正面思考和积极态度引入干预过程的方法。

通过认知疏导法,护士可以帮助患者正确看待疾病、疼痛和健康,让患者的心境从消极向积极转变,从而缓解患者的痛苦。

(3)沟通交流法:在儿科护理中,沟通交流是十分重要的。

护士需要倾听患者的心情和想法,并通过言语和身体语言回应患者的需求,这样可以打破病人和护士之间的隔阂,促进良好的护理关系。

三、心理干预在儿科护理中的实践在儿科护理中,心理干预的实践十分必要。

在实践中,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方法,进行有效的干预。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下具体的实践。

(1)建立良好的护理关系:在儿科护理中,建立一个良好的护理关系是非常重要的,这对于干预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当护士和患者之间建立起亲密、信任的关系时,他们会更容易彼此沟通和理解,也能帮助患者快速地适应病情,达到更快的康复效果。

心理干预在儿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心理干预在儿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心理干预在儿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探讨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儿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选取166例小儿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于2020年6月~2021年6月入住于本院儿科病室,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n=83)和研究组(n=83),分别行常规护理与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

结果研究组治疗与护理的依从率为95.18%,较对照组的78.31%明显更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相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率较对照组更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分析儿科病室小儿心理特点并给予其针对性心理护理,有利提高患儿治疗与护理的依从性,缓解患儿疼痛,缩短住院时间,并且家属的满意度更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心理干预;儿科护理;临床应用引言在医疗机构中儿科属于特殊科室,因多种因素均可影响儿科护理质量,护理工作的难度和风险均较高,单纯的护理服务,可使儿科护理质量存在的局限性提升,针对小儿的护理需求不能满足。

心理护理措施主要融合多种心理护理干预,可使患者心理问题得到缓解,提升其治疗和护理依从性,进而提升其康复效果。

有关研究得出,在儿科疾病发生、发展、转归中,心理因素十分重要。

因儿童表达不良情绪的方式不同于成人,在语言表达能力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患儿主要采取排斥、抗拒、哭闹等方式宣泄内心压力。

对此,以166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析心理干预在儿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案研究选取166例小儿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于2020年6月~2021年6月本院儿科病室收治的患儿,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儿各83例,其中对照组中男44例,女39例;年龄9个月~8岁,平均年龄5.23±0.17岁;疾病类型:肺炎33例,支气管炎27例,发烧咳嗽23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 绪 得 到部 分 缓 解 。但 由于儿 童正 处 于语 言 和 自主行 为 能 力 的发 展 期 ,对 自我 行 为 、情 绪 的控 制 较 弱 ,相 比成 人 就更 需 要 医 生 、
在手 术 过 程 中患 儿 的身 心 都将 承 受 巨大 的痛 苦 ,对 手术 患 儿
易 出现 的 心理 问题 用心 、细心 的避 免 ,以求 有 的放 矢 ,保 证 患 儿 的身 心健 康 。 2 如何 进行 心理 干预
c o n c e ni r n g h e a l t h o u t —c o me a s s e s s me n t wi t h i n r o u t i n e h e a l t h c a r e U 1 . Qu a l L i f e Re s ,2 0 0 7 ,1 6( 1 0) : 1 6 4 7 —1 6 5 4 .
继续 医学教育 2 o1 5 年1 o 月 第2 9 卷 第’ o 期
1 47
参 考 文 献
[ 1 ]
1 1 9 —1 2 2 . 陈伟 强,陈富荣 . 松龄 血脉康胶 囊联合 卡托普 利对原发性 高血压 病 患者 生活质量 的影响 【 l 1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 0 0 1 ,2 1( 9) : [ 4 ] 季政 ,郭航远 ,池菊 芳 家庭血压 监测 一 高血 压治 疗和管理 的 6 6 0 -6 6 2 . 新 希 望 叫. 实 用心 脑 肺 血 管病 杂 志 ,2 0 1 2 ,2 0( 1 2 ) : 1 9 2 1 —
浅谈心理干预 在儿童 医院手术护理 中的应 用
陈思 ,唐 凤娇 ,陈静琦 ,彭丽红
和 生 活方 式 ,最 重要 的是 它能 有 针对 性 的采 取 措施 降低 患儿 的危 【 摘 要 】儿童是一 个 国家、一个 民族 的希望 ,保护好 儿童的 身体及心 险 因 素 、增 强 对 患 者 的保 护 。通过 对 儿 童 医 院手术 有 效 的进 行 心
【 2 ]
Ni l s s on E,W e ne ma r k M , Be nd t s e n P, e t a 1 .R e s po nde nt
1 92 3 .
s a t i s f a c t i o n r e g a r d i n g S F 一 3 6 a n d E Q一 5 Da n d p a t i e n t s p e r s p e c t i v e s
为儿 童 的 手 术 后 的 心 理 健 康 保 驾 护航 。
成很 大 的 伤 害 。有 时患 儿 的身 体疾 病 治 愈 了 ,但是 会 留下很 深 的
【 关键词 】 . 心理干预 ; 儿童手 术 ; 护理 【 中图分类号 】 R4 7 3 . 7 2 【 文献标志码 】 B 【 文章编号 l 1 0 0 4 — 6 7 6 3( 2 0 1 5 ) 1 0 — 0 1 4 7 — 0 2
[ 5 】 朱宁 高血压患者 家庭 自 测血压 的探 讨 卟 医学与哲 学 ( 临床 决
策论 坛 版 ) ,2 0 0 6 .2 7( 4) : 2 8 — 2 9 .
【 6 】 马晓萍 . 服 药时 间与季 节对 降压药效果的影响 U 】 . 中西医结合 心 不 同合并 疾病、不同季节对患 高疗养 [ 3 】 孙 清华,陈志斌 ,王 留军 . 血 管病 杂志 ( 电子版 ) ,2 0 1 4 ,2( 1 0) :1 9 6 ,1 9 8 员血 压 的影响血 压病 [ I 1 _ 现代 中西 医结合杂 志 ,2 0 0 9 ,1 8( 2) : 『 收稿 日期 : 2 0 1 5 - 0 9 -1 4 1
关 系 ,帮 助其 认 识 手术 ,克服 心 理 困扰 ,促 进 其 心理 健 康发 展 的
过 程 ,医 生在 实施 心理 干 预 时 ,在 一 定 的程 序 中通 过 与 患儿 的不 断交 流 ,在构 成 密切 的治 疗关 系 的基 础 上 ,运 用 心理 治 疗 的有 关
L , 1 6 般 来 说 成人 如 果 生 病 了需 要 进 行 手术 ,在 手术 前 及 手 术过 理论 和技 术 ,使 其产 生 心 理 、行 为甚 至 生理 的变 化 ,缓解 患 J 身症 状 的过程 … 。 程 中会有 自己 的发 散 方式 ,例 如情 绪 转 移等 ,从 而使 紧张 焦 虑 的
理健 康对我们 来说 至关重要 , 3儿童患病需要到 - " 手术 室治疗时 ,在 患 儿入 院后对 患儿进行心理 干预对 手术的进行及 术后 恢复都有 一定的影 理 干 预 ,保 障手 术 的患 者 身心 健 康 ,顺 利康 复 。手 术 一 般存 在 一 响 ,手术护理 包括对 患儿身体的 照顾 更是对 患儿心理上 的关怀。通过 定 的风 险 ,尤 其是 在 对 儿 童进 行 手术 时 ,微 小 的差 错 也 有可 能 造 分 析 心 理 干 预 对 儿 童 住 院进 行 手 术 后 的 影 响 , 防 范 导 发 散 。1 9 8 0年美 国护 理会 将 护 理定 义为 : “ 护 理是 诊 断 和 处 理 人类 对 现 存 的或 潜 在 的健 康 问题 的 反应 。” 从 这 一定 义 引 申出 :现 代 护 理学 是 研 究 如何 诊 断 和处 理 人 类 对存
d 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4 - 6 7 6 3 . 2 0 1 5 1 0 0 9 8
心理 阴影 ,这 时就 需 要 我们 用 心理 干 预 的方 法 对患 儿 的 心理 进 行
抚慰 。医 生依 据 心理 学 理论 和 技术 ,通 过与 患 儿建 立 良好 的咨 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