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陋室铭》教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 短文两篇》陋室铭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 短文两篇》陋室铭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8
判官,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 陋室,是 X 禹锡的室名,就是简陋
横加刁难。先是安排他住在城南 的房子。一正房,两厢房,坐北朝
门,面江而居。X 禹锡不但没有埋 南。正房中有石碑一方,碑首有篆
怨,反而还撰写了一幅对联贴于房 书“陋室铭”三个字,现在某某和
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 县仍保存着。
思争辩。”这个举动可气坏了知县,
语 言 么 ? 是 怎 么 样 引 出 德 馨 的 不想说再见,也得再见了。老师建
呢?前两句是用了什么样的修辞 议你这样和 X 禹锡话别,以“X 公,
手法?
我想对你说……”为开头说一段心
2、韵文从哪些方面体现作者的德 里话
馨呢?
2/3
3、作者已经从那三方面说明了陋 室不陋,又为什么写“某某……, 西蜀……”?有什么作用?(用类 比的方法从而突出陋室不陋) 4、最后一句孔子的话是什么意 思? 五、巧取雅称理解美 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转眼间 就要和 X 禹锡说再见了,离别在 即,你不想留下点什么纪念吗?老 师有个建议,你可以给 X 禹锡的陋 室起一个雅称,比如──清心斋; 也可以给 X 禹锡送一块匾额,比如 ──室陋德馨。起名时要说说根 据。 板书设计:
word
陋室铭
一、教学目标: 1.能准确识记重点文言实词,翻译课文。 2.把握文章结构,深入了解文章内容。 3.理解作者那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明确理解作者那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三、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一、故事导入营造美
1将 X 禹锡的住所由城南调 2.铭,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
到城北,并把房屋从三间缩小到一 上用来歌功颂德或警戒自己的文

★八年级语文上册《陋室铭》教案6篇

★八年级语文上册《陋室铭》教案6篇

★八年级语文上册《陋室铭》教案6篇八年级语文上册《陋室铭》教案1,经过作者反复描写陪衬,文章主旨已经突出,意思似乎已经写尽,可是毕竟作者是大手笔,再用另外的写作手法向深处开拓主题。

(出示南阳诸葛庐图)14.教师讲解“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诸葛庐就是东汉末年诸葛亮隐居南阳隆中时居住过的草庐;子云亭是指西汉学者扬雄住过并写作《太玄经》的亭子。

这两句话是说我这个陋室正如南阳诸葛庐的草庐,又像四川扬子云的亭子。

作者采用的是类比的写法(板书:类比),用历史上诸葛亮和扬子云的名室和自己的陋室相比,暗示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原来也是陋室,由于他们的主人德才兼备而闻名天下,那么我的陋室不也会如此么?15.提问:作者在这里用草庐和玄亭比陋室,其用意还是在说明陋室不陋吗?回答:不是,而是已隐含着自己远大的志向。

要做一个像他们一样的人。

教师肯定:很对。

(板书:暗含、志向)八年级语文上册《陋室铭》教案2 教学目标:1.理清作者行文的思路2.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3.读罢此文,我们能从中获得哪些启示?重点与难点:领悟作者在文章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是研习本文重点,读完本文后,从中获得的启示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一、导语师:提一个问题让大家选择一下:设有一个王公大厦,要得到它,须说若干句违背自己良心的话,做若干件伤天害理的事;设有一简陋室,那里绿色可人,有知音相伴,只要你想拥有它便在你的眼前。

你要哪个?生:我选择后者,因为……师:恭喜你,你的选择居然与一名唐代大名鼎鼎的诗人不谋而合,他便是刘禹锡。

你有望成为新时代的刘禹锡!还是让我们来看一看刘禹锡的《陋室铭》吧!简介作者及作品,突出其因参与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失败被贬的背景。

二、小组讨论,扫除生字词,初步弄清全文大意,理清作者行文的思路。

1.集体讨论,适当点拨,疏通全文。

2.师生共同活动,理清作者行文的思路。

师:本文最富哲理,最能体现作者写作主旨的一句是什么?这句话是怎样引出的?生1: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初中陋室铭教案

初中陋室铭教案

初中陋室铭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陋室铭》。

(2)理解《陋室铭》中的生僻词语和典故。

(3)掌握《陋室铭》的文学特点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分析,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发言,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文学的情感。

(2)培养学生谦虚、勤奋、自律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陋室铭》的生僻词语和典故。

2. 《陋室铭》的文学特点和表达技巧。

3. 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1. 《陋室铭》中一些比喻和象征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2. 如何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价值观。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最喜欢的房间是怎样的,然后引入刘禹锡的陋室,让学生初步了解文章的内容。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和背诵《陋室铭》,并找出其中的生僻词语和典故,进行自主学习和理解。

3.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自主学习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讲解,让学生深入理解《陋室铭》的文学特点和表达技巧。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讨论如何用自己的话来解释和表达《陋室铭》中的思想和价值观,并让学生进行课堂发言。

5. 写作练习:让学生根据《陋室铭》的文学特点和表达技巧,写一篇以自己的房间为题材的短文。

6. 总结:对学生的写作进行点评和总结,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价值观,并让学生认识到谦虚、勤奋、自律的品质对于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背诵《陋室铭》。

2. 完成一篇关于自己房间的短文,要求运用《陋室铭》的文学特点和表达技巧。

3.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八年级语文上册 22《短文两篇》陋室铭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 22《短文两篇》陋室铭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②《陋室铭》开头二十四字,实写的是山和水;虚写的是仙和龙。虚写是为了引出实写中的“德馨”二字点题,这里写山写水,是为了与陋室进行类比,写仙写龙,是为了与作者进行类比,以表现自己和陋室品位不凡。
③《陋室铭》在写法上用了类比的手法,先与“山”类比,原句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其中强调山能闻名天下的原因是“有仙则名”。然后与水类比,原句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强调了水能显示灵异的原因是“有龙则灵”。其中的“仙”和“龙”都暗喻了“德馨”的人。最后又将陋室与古代著名的居室“某某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相类比,表达了作者以古代名贤自比的意思,使文章境界突然上升,而引出孔子的句子强调自己的观点,与前文“惟吾德馨”句呼应,把“陋”字彻底翻了过来,达到了最完美的思想境界。
7.中运用对偶修辞的一句话: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8.表明陋室主人品行高尚的句子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9.描写陋室主人情趣之雅的句子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10.陋室主人居室内生活的句子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11.从正面描写陋室中生活的句子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④“某某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中提及两个历史人物,一是三国著名政治家蜀国的诸葛亮,一是西汉时的文学家扬雄。运用类比,表明“陋室”的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⑤X禹锡以因仙、龙成名的山、水来比自己德馨而不陋的陋室,用陋室内外的情景,衬托自己的德馨,而自比古贤,表现出自己安贫乐道的崇高情怀。
⑥文中以“陋室”二字扣题,以“德馨”二字统领全篇。
《陋室铭》
课题
《陋室铭》
总课时
授课时间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授课人
教学
三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2陋室铭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2陋室铭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 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100word 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陋室铭桦甸六中教案学科 语文年级 八年 课题 陋室铭第 1 课时 总计节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要求知识 回 顾 作者简介 铭的文体 学 习 目 标 1、知识:掌握文言常用实词,熟读并背诵全文。

2、技能: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3、感情:理解作者保持高洁傲岸情操的愿望和、安贫乐道的志趣。

学习古人的优秀品质。

自 主 学 习 自学指导: 1. 作者简介与背景介绍,铭的文体,学生汇报,师指导。

2.初读课文,熟悉课文 (1)、学生自由读(要求大声朗读,注意停顿,读正确、流利)。

(2)、指名读(纠正错误读音,注意句读)。

(3)、范读(听课文录音)。

(4)、齐读。

3. 二读课文,疏通课文 (1)、学生默读课文,参照注释,读懂课文。

(遇到疑难,同桌讨论) (2)、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决。

(鸿、白丁、馨等) 4、三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师巡视,及时疏导,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去思考:可以从技巧(如文体特点、修辞方法、写作手法等)和内涵(是什么、产生的原因、……)两个方面来考虑。

学科 语文 课题 陋室铭第 1 课时第 小组班级姓名授课时间 月 日第 节 得分一、给下列加黑字注音(11分)苔痕( )鸿儒( )案牍( )德馨( ) 二、解释下列加黑词(10分)斯( )是陋室 鸿( )儒 无案牍之劳形( ) 三、根据诗文内容填空(28分)1.《陋室铭》选自《 》,作者是 (朝代)著名诗人 。

2、 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例如《陋室铭》用的就是 韵。

有 等字在句末做韵脚,读来琅琅上口。

3.《陋室铭》处处紧扣 一句来写,最后画龙点睛的句子是 。

4.有一句诗说:“时人莫小池水浅,浅处无妨有卧龙。

”《陋室铭》中与这句诗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5.《陋室铭》中写景色之雅的句子是 ;写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写情趣之雅的句子是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正误课堂展示次数 课堂表现自我评价优秀□ 良好□ 一般□ 有待提高□ 纠 错 本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要求个性化修改主备人备课组长二次备课学科 语文 年级 八年 课题 陋室铭 第1 课时 总计 节授课时间 月 日 教学媒介 出缺席情况教学目标 1、知识:掌握文言常用实词,熟读并背诵全文。

陋室铭教案初中

陋室铭教案初中

陋室铭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陋室铭》。

(2)理解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分析文章的构思、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学会欣赏古代散文的美,培养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学会在生活中保持乐观的心态,面对困境时勇于自拔。

教学重点:1. 理解《陋室铭》的文意,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2. 分析文章的构思、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1. 文中生僻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2. 文章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简介刘禹锡及《陋室铭》的背景。

2. 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什么样的房子才能称得上是“陋室”?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节奏和韵味。

2. 让学生结合注释,自主学习生僻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三、合作探讨1. 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的构思、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拓展1. 提问:现实生活中,我们如何面对困境,保持乐观的心态?2.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悟。

五、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陋室铭》的主要观点。

2. 强调文中体现的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正确的价值观。

六、作业布置1. 熟读并背诵《陋室铭》。

2. 写一篇关于自己生活中如何面对困境的文章。

教学反思:在教学《陋室铭》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子,可以通过举例、讲解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

同时,要让学生充分感受文章的美,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

在课堂拓展环节,要激发学生的思考,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体会文章所传达的价值观。

总体来说,本节课需要注重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使他们从中受到启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陋室铭教案(3篇)

陋室铭教案(3篇)

陋室铭教案(3篇)《陋室铭》篇一陋室铭教学设计教学重点理解作者借描绘陋室,表现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体会本文语言凝练、声调和谐的特点。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方法分析能力训练与朗读能力训练同步进行。

教学过程一、朗读: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1.标出不会读的字,查字典给这些字注音。

2.放声读课文,在读准每个字音的基础上,按标点读出停顿。

二、讨论: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作者写“山不在闹,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的目的是什么?提示:为比喻因“德馨”而陋室不陋。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两句描绘了陋室周围的环境,可以用怎样的词语概括这里环境的特点?提示:环境幽雅。

3.对居室周围环境的描写,与表明作者“德馨”有什么关系?提示:“绿苔漫上阶沿,青草长满庭院”,表明作者安居陋室,恬然自得,丝毫不感到荒凉、寂寞。

这种心境,正是“德馨”的反映。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是怎样表明作者“德馨”的?提示:作者只与“鸿儒”交往,表现出对权贵的蔑视,这也正是“德馨”的反映。

5.“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趣?这与表明“德馨”有什么关系?提示:作者用“调素琴、阅金经”的恬淡生活与“丝竹”“案牍”的烦乱对比,流露出对官场生活的厌恶,抒发了安居陋室的情趣。

这种情趣,正是“德馨”的反映。

6.作者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作比的目的是什么?提示:“诸葛庐”“子云亭”都因主人“德馨”而不陋。

作者用来自比,既表明自己的陋室也因“德馨”而不陋,又以诸葛亮、杨雄自况,表明自己非凡的抱负。

7.结尾引用孔子的话有什么作用?提示:结构上,与开头呼应。

内容上,总结全文。

引孔子的话证明只要主人“德馨”,陋室就不显其陋的哲理。

8.试用简明的话概括:作者的“德馨”表现在哪些方面?提示:安居陋室,只与鸿儒交往,悠闲自得,胸怀着诸葛亮、杨雄那样的抱负。

三、朗读:读出语气,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按下面提示练习读出相应的语气:1.“山不在高……惟吾德馨。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短文两篇陋室铭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短文两篇陋室铭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二、短文两篇——陋室铭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术:一、把握文言实词,翻译全文。

二、领会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情感。

(二)进程与方式:明白得“铭”这种文体,学习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学习,明白得作者的高贵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乐趣。

教学重点:一、把握文中重点文言实词。

二、领会作者在文中流露出得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一、把握文中重点文言实词。

二、领会作者在文中流露出得思想情感。

教具预备:ppt课件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进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在上课之前,请大伙儿先来做个选择题:A、假设有一栋富丽堂皇的大厦,要取得它,必需说一生违抗良心话,做尽伤天害理的事;B、有一间简陋的屋子,那里风光迷人,有知音相伴。

若是是你选择哪个呢?(学生回答:选择B,因为……)很好,你的选择与一位诗人一样,他是唐朝刘禹锡。

他的一篇文章《陋室铭》很出名。

下面咱们来看一看他的《陋室铭》吧!(板书题目)适时解题目:陋室,意思是简陋的屋子。

那么“铭”如何明白得?请一个同窗念书下注释,了解“铭”的特点: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样都是用韵的。

作者在什么样情形写下这篇文章呢?二、作者及背景介绍一、作者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刘梦得文集》。

二、背景其实这篇名文却是被“气”出来的。

那时他热心帮忙一个叫王叔文的人改革,反对宦官势力。

失败后,他被贬到安徽和州县做了一名小官。

按规定,他应取得三间三厢的屋子。

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故意作对。

于是把他安排在面对大江居的三间毛屋。

刘禹锡不但没有抱怨,反而超级欢乐,于是就写下了《陋室铭》表达自己理想和人一辈子的理想。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扫清字词障碍一、学生自读,标出难读的字词。

二、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字音和节拍。

3、学生齐读,读出情感。

四、粗读课文,整体感知,明白得课文内容一、教师点拨重点字词:名:动词,出名灵:灵验,神奇。

陋室铭初中语文教案

陋室铭初中语文教案

陋室铭初中语文教案课程目标:1. 能够理解文言文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 能够领会文章的寓意,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

3. 能够运用文中的词句,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文言文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 领会文章的寓意,提升品德修养。

教学难点:1. 文言文的翻译和理解。

2. 文章寓意的深入领会。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陋室铭的PPT,包括课文、翻译、寓意等内容。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等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刘禹锡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标题“陋室铭”,提问:“陋室”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基本内容。

2. 学生对照课本注释,翻译课文。

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教师讲解课文,解释生僻词语,分析句子结构。

2.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讲解文章的寓意。

四、互动环节(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文章寓意的理解。

2. 教师选取学生代表进行分享,引导学生深入领会文章的寓意。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文章的寓意和品德修养的重要性。

2. 学生记录课堂小结,准备课后复习。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翻译课文,巩固文言文知识。

2. 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对文章寓意的理解和个人感悟。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陋室铭,使学生了解了刘禹锡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提高了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在互动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了个人对文章寓意的理解,提升了品德修养。

然而,部分学生对文言文的翻译仍存在困难,需要在课后加强巩固。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文言文,提高翻译和理解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

《陋室铭》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共3篇

《陋室铭》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共3篇

《陋室铭》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共3篇《陋室铭》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陋室铭》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引言《陋室铭》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所著的一篇散文,于唐玄宗天宝八年(749年)刊行。

这篇文章深刻反映了文人雅士的心理境界和审美取向。

作为一篇经典散文,它具有不可忽视的教育意义,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懂得如何尊重和欣赏生活中的渺小之物,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境界。

因此,在八年级上册教学中,有必要将《陋室铭》加入到教学内容中来,开展有针对性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a. 了解《陋室铭》的作者和写作背景;b. 理解文章主旨,掌握文章结构和语言特点;c. 学会分析文章中的象征和比喻手法,理解其深层含义。

2. 能力目标:a. 培养学生的文字阅读能力,让学生能够把握文本信息,挖掘深层含义;b.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让学生懂得欣赏生活中的渺小之物,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境界。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1. 内容分析:本节课以《陋室铭》为课文,重点讲解文章的主旨,分析文章结构和语言特点,并着重讲解文章中的象征和比喻手法,为学生提供深入的思考空间。

2. 方法设计:a. 通过讲解故事背景和作者生平,激发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教学内容中;b. 班课、小组讨论、个人阅读等多种形式结合,让学生更有效地掌握文本信息,提高阅读效率;c. 借助视频、图片等多媒体手段,让学生目睹文章中的景物和对象,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5分钟)a. 布置阅读任务,让学生课前阅读《陋室铭》,并针对关键词和难点做好笔记和预习;b. 利用多媒体课件,面向全班讲解作者和写作背景,引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2. 阅读分析(20分钟)a. 让学生口头或书面复述文章大意;b. 通过提问等方式,带领学生分析文章中的结构和语言特点,了解作者表达思想的方式和手法;c. 引导学生发掘文章中的象征和比喻手法,发现文章深层的寓意,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八年级《陋室铭》教案(通用11篇)

八年级《陋室铭》教案(通用11篇)

八年级《陋室铭》教案八年级《陋室铭》教案(通用11篇)作为一名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陋室铭》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八年级《陋室铭》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能准确识记重点文言实词,翻译课文。

2、把握文章结构,深入了解文章内容。

情感目标3、能明确理解作者那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4、发表自己的感悟,确立自己的人生志趣追求。

教学重点翻译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短文的寓意,能与作者进行对话。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设计理念张扬师生个性,强调朗读品位、渗透学法指导,重视合作讨论。

打造美读、美教的课堂模式。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营造美1、讲述刘禹锡被欺写陋室铭的故事。

2、铭,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来歌功颂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文体。

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

二、初读课文感知美读韵文最好从朗读入手,大家先仔细看视频,并在难读难写的字标注一下,注意听准字音,注意句子的语气语调。

1、明确朗读的要求技巧。

2、初步掌握词句的意思。

学生结合课文提示注解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三、译读课文通内容学生合作翻译全文,提示。

(1)借助注释,读出疑点。

(2)注意字句,翻译课文。

四、细读句子鉴赏美我们再来细细分析下课文,我问大家一些问题。

1、大家说说,这篇铭文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呢?作者写文章的目的是什么呢?那大家可以从文中找出具体的表达作者写作目的的语言么?文章是怎么样引出“德馨”的呢?前两句是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2、韵文从哪些方面体现作者的“德馨”呢?3、作者已经从那三方面说明了陋室不陋,又为什么写“南阳……,西蜀……”?有什么作用?(用类比的方法从而突出陋室不陋)4、最后一句孔子的话是什么意思?(用“何陋之有?”反问,言外之意是“不陋”与文章开头相呼应,更好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精神,是全文的点睛之笔。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陋室铭)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陋室铭)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教案
第22课《陋室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并积累一些字词。
2、了解思想内容,充分领会作者的情怀。
3.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
4、背诵并默写。
过程与方法
1、领会内容,体味感情。
2、背诵并默写。
情感与态度
感受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学习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
教学要点
教学重点
1、领会内容,体味感情。
2、背诵并默写。
“苔……青”:对偶,拟人,用一个词来形容这样的环境的话用一个什么词?
“谈……丁”:与刘禹锡交往的都是些什么样的人呢?鸿儒,与韩愈,柳宗元,白居易之间的性情互赏,切蹉诗文,诗酒唱和,不只给后代留下了丰富的诗歌遗产,而且传递着不熄的精神薪火。这些人也是雅,是一种儒雅。
“可……形”:作者追求的不是庸俗物质上的享受而是一种精神层面上的,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这种生活?与庸俗相反的词,什么雅?
二、题解,作者。(
关于课文题目,谁来展示一下你的预习成果?
谁来简介作者呢?)
三、朗读:自由读---点名读-----范读----齐读(点名读可以简单点评,大家来听一下名家的朗读,注意节奏和铭文的韵味)
四.默读,疏通文意。
1.默读,根据注释翻译全文。
2.整理字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主要字词)
3.学生质疑,其他同学帮助解答。
课文通过山水用类比来引出陋室,点明陋室不陋是因为作者德馨,再通过具体描写陋室的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来突出作者美德,再自比为诸葛亮、扬子云,表明他的志向与抱负。
八、质疑问难。
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或不理解的,提出来大家讨论。
十、当堂背诵。
十一、课堂小结。
从这篇课文你学到了什么?
作业、仿照作者的写法,给自己熟悉的物品写一篇铭,比如桌子铭,铅笔铭,电脑铭。

八年级语文22陋室铭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22陋室铭教案新人教版

《陋室铭》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技能。

2.让学生了解押韵及其作用,朗诵、背诵全文。

3.体会作者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高贵品质。

二、教学重点:1.疏通文言语句,分析文章内容。

2.朗诵、背诵文言课文。

三、教学难点: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情感。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步骤(一)、导入:同窗们,这座破旧简陋的屋子,虽然没有流光溢彩的屋檐,也没有金碧辉煌的陈列,更没有珠光宝气的点缀,可是它却成绩了唐朝诗人和哲学家刘禹锡的千古名篇《陋室铭》,正如清朝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所说:“花香不在多,室雅何须大”。

今天就让咱们一路走进他的陋室,一路感受作者超越世俗的志趣和情怀。

出示课题(二)、作者简介:作者刘禹锡,那时他被贬到和州做刺史时,按那时规定,他应住衙门里的三间的屋子。

可是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多方作对。

半年之内让他搬家三次,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让他住进了一所超级简陋的小屋子。

他在愤激当中,一气呵成,写成了《陋室铭》,并请出名的书法家柳公权刻写在碑上,竖在门外,以明心志。

(三)、板题并解题:陋室,意为简陋的屋子。

“铭”古代是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四)、朗诵并感知课文:一、学生自读课文:熟悉生字读音,琢磨停顿、语速、语调,感知文章内容。

二、检查学生掌握生字情形。

:下列生字怎么读?德馨(xin)苔痕(tái)鸿儒(rú)案牍(dú)调素琴(tiáo)3、让一名学生试读全文,师生评价好坏(评价停顿、语速、语调、情感处置是不是适当)。

4、听名家朗诵课文,师生欣赏评价。

这篇铭文不仅押韵而且运用了许多对偶句,请找出韵脚和对偶句。

五、学生同桌结合练习朗诵,把握好停顿、语速和语调。

六、再让一名学生朗诵,师生评价、指导。

7、全班齐读。

(师:这篇铭文,由于多数句子押韵,读来琅琅上口,此刻咱们全班同窗一路带着情感再读一遍,好吗?)(五)、理解字词、疏通文意一、学生先自个默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文意,把重点字词和不睬解的文句做上不同的标记。

八年级语文上册《陋室铭》教案5篇

八年级语文上册《陋室铭》教案5篇

八年级语文上册《陋室铭》教案5篇八年级语文上册《陋室铭》教案5篇八年级语文上册《陋室铭》教案1教学目标:1、掌握文言词汇,了解“铭”的特点。

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

4、用不同时代的眼光看待古代文化,客观地评价古人。

教学重点:1、诵读品味优美的语言。

2、理解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怀。

教学难点:1、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2、理解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怀。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在大唐的历史上,有一位性格倔强的诗人,三十四岁那年,因为参加政治革新活动,一觉醒来被赶出了朝廷。

十年后,召回长安后,因到玄都观去赏桃花,写了一首惹祸的诗:紫陌红尘扶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因为这首诗,他又被贬到连州。

一贬又是十四年,等他五十七岁再回到长安时,玄都观里的桃花已荡然无存,只剩下一片乱草。

这不怕惹祸的诗人,又写了一首《再游都观》: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这个人求异心理很强,干什么都想与众不同,不肯人亦云。

悲秋,从来就是诗人的职业病,他却偏要反其道而行之,认为天高气爽的秋天使人心胸开阔,更有诗意。

这个人就是刘禹锡。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作品《陋室铭》。

二、初步感知全文:初读课文,要求大声朗读,读正确、读流利,注意停顿。

1、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泛读,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字词读音、停顿等。

2、学生自由读。

3、指名读(注意正音、句读)。

4、齐读。

三、理解课文内容,能粗译课文:1、自由读课文或默看注释,理解句意,读懂课文。

遇到疑难,互相讨论。

时间:5分钟。

(教师巡视,解决疑难。

)2、学生质疑,教师引导学生解决。

3、指名粗译课文(告诉学生:中国语言具有含蓄美,许多意思和意境都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所以大家在翻译时,不求十分精确,只求大致理解。

)4、齐读课文,形成完整印象。

四、思考问题,理解中心、写法:1、陋室,陋室,陋在何处?明确:空间小、景致少、人来少、摆设少:房子很小,一个人坐着弹琴,室内就觉得拥挤,可见其小;文章内所提到的景致,只有“苔痕”、“草色”,可见其少;自古读书的穷人就少,能成为鸿儒者,更少,另外“苔痕”都“上阶绿”了,更见来客少;室内陈设历历在目,其“少”一目了然。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2课《陋室铭》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2课《陋室铭》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陋室铭》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铭”这种古代文体及其特点。

(2)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内容,品味“片言明百意”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目标诵读法、批注法、“知人论文”探究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并理解作者高洁的品质、安贫乐道的情趣和豪迈的气概。

重点:朗读并分析文章的内容。

难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的主旨。

二、教学过程:(一)课前交谈话题:远在唐朝的时候,某某就孕育了一个充满灵气的青年才俊。

他就是X禹锡。

他出生在某某,很有灵气。

他在老师的指引下,在自己的努力下,满腹经纶。

19岁时游学当时的京城长安。

22岁就进士及第,后来年纪轻轻就成了朝廷里的重要官员,深得朝廷重用。

另外,他写的诗与白居易齐名,他写的文与柳宗元齐名。

我们小学里就学过他的一首诗《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某某盘里一青螺。

只有内心宁静的人,才能写出如此富有诗情画意的月色。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一篇文章——《陋室铭》。

(二)初读课文,感受音乐美1、检查预习情况:注音、句读2、请同学读没有句读的课文,指出“德馨、案牍”的读音。

(三)走进陋室,再读课文,把握主旨1——“高洁”1、题目是《陋室铭》,了解铭文特点。

2、师:陋室铭,陋室铭,X禹锡想要借这陋室,让自己铭记什么呢?让我能走进陋室,去看个究竟。

X禹锡说:片言可以明百意。

在《陋室铭》81字的片言中,X禹锡的百意是什么?下面请自读课文4—7句,根据注释翻译,在翻译的基础上为这几句话做批注。

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环境幽雅)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交友儒雅)③“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它给人一种闲适的感觉。

(生活高雅)(板书:贫乐调素琴阅金经)4、在这样简陋的条件下,也能如此自得其乐,我们不禁要与X禹锡对话一番——示例:问:你这房子都长青苔、长青草了,你还说不陋?X:“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这是多么幽雅,怎么能说陋呢?问:看你这穷酸样,估计不会有人与你为友吧?答:……问:你既没有丝竹,又没有案牍,你,你还有什么好乐的呢?答:……5、由此可见,X禹锡是一个怎样的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高洁脱俗)(板书:高洁)板书:调素琴阅金经高洁6、请大家用快乐、舒缓、愉悦的语气读读“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陋室铭教学目标:1、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2、体会精妙新颖的构思。

3、当堂背诵全文教字方法:导读法(通过“三读”达到理解课文内容,当堂背诵全文)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步骤:一、教学铺垫导入①师生问好②板书课题《陋室铭》(刘禹锡)及教学目标;二、学习课文(一读理清思路)(学生结合课文提示注解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①本文题目是什么意思?明确本文是唐朝文学家刘禹锡为自己简陋的屋子写的一篇散文。

本文为骈体文,简介骈体文的特点。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②学生试读课文③学生质疑(由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尽量让学生来解答,达到疏通课文字词的目的)④如果给课文分三个层次,该怎样划分?明确第一层从开头到“唯吾德馨”,第二层从“苔痕上阶绿”到“无案牍之劳形”,第三层为文章结尾。

(二读品析诗句)①“山不在高”,“水不在深”类比什么?“有山则名”、“有龙则灵”暗喻什么?明确前二句类比“陋室”,后两句暗喻自己。

②陋室内外是什么颜色?景色美不美?有何特点,用一个词(字)概括。

明确绿色,青色,景色别致幽雅(幽)③与作者交往的人有何特点?明确鸿儒,无白丁(雅)④作者身居陋室的生活是什么?有何特点?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安)⑤作者用什么来类比自己的陋室?明确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⑥品析“上”、“入”二字的妙用,明确:“上”、“入”二字生动传神,以静为动,不仅使景物人格化,活跃而有生气,而且流露了作者对这景色的喜爱之情,我们可以想象出这是一个多么幽静安宁的环境。

⑦“鸿儒”可否换成“群儒”?不能。

“群儒”则无“大”之义,显得太多了。

(三读领悟内涵)(男、女生分角色各读一遍)①“往来无白丁”含什么感情?清高自赏(含轻视劳动人民的思想,作者的阶级局限性所决定)②能否将“阅金经”改为“阅五经”,为什么?明确不能。

因为作者当时受贬,思想上有些消沉,想从佛经中找到某种寄托,“阅金经”正是作者当时思想感情的折射。

③首尾句有何关系?首句用了比兴写法,尾句与首自互相呼应。

④本文题目为“陋室铭”,文章又说“何陋之有”?这些不矛盾吗?不矛盾。

题中之“陋”为房屋的形陋,尾句的“陋”为“鄙俗”之义,指屋中主人的“德馨”不鄙俗。

⑤引导学生总结全文的构思。

全文起于比兴,继而对陋室中的景色、社交、生活加以描写,再通过类比,巧妙地表现自己的生活感受和情趣。

⑥文章托物言志(借陋室以言志),表现作者不贪恋富贵荣华,不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重视自身修养的思想感情。

(文章主旨)三、教学小结(略)四、全班竞背(①学生自由背,②小组中相互背,③全班竞背)附板书设计:陋室铭刘禹锡比兴类比爱莲说教学目标:1、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

2、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和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导入课文莲花又称荷花、芙蓉。

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并把它当作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

宋代周敦颐写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经世不衰的赞莲佳作。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篇文章。

二、整体感知课文请大家看录像,先欣赏一下这篇文章。

三、解题,揭示学习目标文章的题目是《爱莲说》。

“爱”表现了作者的感情,“莲”是这篇文章写作的主体,“说”在这里指什么?(同学们可以看课文回答)作者借描写莲来抒发感情,并说明道理,这就是托物言志的写法。

学习此类文章,一要理解所托之物的含义,二要理解作者怎样托物,如何言志,这两点正是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的目标,请同学们看屏幕齐声朗读一遍。

四、自读课文,疏通文意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结合书下注释,也可以利用工具书,疏通字词的音、形、义,并逐句翻译。

(前后左右可以讨论,实在不懂的可以作上记号。

)1、检查自读情况(看屏幕,提问)看清字形,读准字音, 理解字意:周敦颐()可爱者甚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花之隐逸者也()陶后鲜有闻()请同学们齐声把这些词句朗读两遍,注意朗读的一般要求:抬头挺胸,精神饱满,声音哄亮,吐字清晰。

2、问:文字上还有没有不懂的?请提出来。

(师生共同解答)3、请两位学生翻译课文。

五、研读课文(一)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托物言志文章的一般写法,首先要准确生动地描写出所托之物的形象,揭示出内在的精神品格。

本文所托之物是什么?“莲”1、请同学们把文中具体描写莲的语句找出来。

(齐读)2、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花的?赋予莲花哪些品格?同学们可以相互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完成屏幕上的表格。

3、总结:这些描写,句句写莲,而又句句喻人。

不但写出了莲花美丽的外表、芬芳的气质,而且对她那高洁的品德、美好的情操、正派的风度,作了惟妙惟肖、尽善尽美的描绘,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莲花的赞美之情。

这也正是作者爱莲的原因。

4、请同学们把这些语句再齐声朗读一遍,注意把握莲花的高洁品格,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

(二)理解运用“菊“和”牡丹“来正衬和反衬的作用。

过渡:作者主要描写和赞美莲花,开头却为什么写了菊花和牡丹?这有什么作用?这是一种衬托的写法,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莲花。

1、分析“菊”正衬的作用。

谁爱菊花?陶渊明是什么人?我们学过他的一首饮酒诗,当中有一句话能表现出陶渊明爱菊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师:作者写陶渊明独爱菊,正是赞颂他不苟同于世俗的高洁品质,也是用菊花来正面衬托莲花,用陶渊明来正面衬托他自己。

2、分析“牡丹”反衬的作用。

然而能洁身自好的封建士大夫,从晋朝以来极少,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为什么?因为牡丹色彩艳丽,妩媚动人,象征富贵。

也就是说世人都追求富贵,作者愿不愿意像世人那样贪慕富贵呢?文中哪一个字能体现作者的这种感情?“独”师:作者写世人甚爱牡丹是从反面衬托莲的高洁品质,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下面请同学们齐声把第一节朗读一遍,注意体会作者对这三种花的不同态度。

(三)理解作者如何以物喻人,抒情言志。

过渡:以上是托物部分,但是托物言志的文章描写事物并非根本目的,而是要通过对所托之物的描写来歌颂人。

同样,《爱莲说》一文作者写莲不是根本目的,而是要借莲颂人。

请同学们看第二段1、就表达方式来说,第一段侧重于记叙、描写,那么第二段呢?议论,文中哪一个字能集中体现出来?“谓”抒情,文中有哪一个字作了提示?“噫”2、作者以物喻人,抒情言志。

把菊花比作什么?作者对陶渊明的这种隐逸的生活态度是不是完全赞赏呢?他也愿意隐逸吗?作者赞赏的只是陶渊明这种不苟同于世俗的人格,而对于他的隐逸,作者更多的则流露出什么情感?“惋惜”牡丹,作者把它比作什么?对于世人都贪慕富贵,作者流露出的又是什么情感?“鄙视”而莲,作者则把它比作君子,流露出的是对莲的什么情感?“赞美”3、同学们注意体会作者对这三种花的不同看法和不同情感,有感情的齐声朗读第二段。

指出:a、文中有一个叹词“噫”,朗读时声音应该延长。

b、最后三句运用了三种不同的句式来表达作者内心复杂的情感。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是什么句式?(提示:一般句式有陈述、疑问、祈使、感叹四种)陈述句在朗读时应读平调,这一句重音应放在“鲜”字上,应读出“惋惜”的语气。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是什么句式?疑问句朗读时应读升调。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是什么句式?感叹句朗读时应读降调,要读出“鄙视”的语气。

请同学们注意体会,齐声把最后四句再朗读一遍。

4、小结:这一部分是作者所言之志。

作者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做一个隐逸者,更不屑于向世人那样贪慕富贵。

在当时浑浊的世间,他以莲自喻,志在坚贞不逾的保持正直的操守,做一名君子,实在难能可贵,难怪他能写出这样经世不衰的佳作。

六、再看录像,品味欣赏,学生轻声跟读。

七、指导学生按照板书脉络快速背诵。

同学们读的很投入,老师再给你们几分钟时间,同学们能不能把它背出来。

八、总结课文1、学生总结至此我们学完了周墩颐的这篇千古传诵之作。

从内容上或写作上,大家有哪些收获呢?从中我们懂得了莲花高洁脱俗、正直纯真的品格。

写作上明白了作者托莲花抒情言志的写法。

此外,这篇文章比喻、拟人、排比修辞手法的运用,衬托、对比手法的运用,陈述、疑问、感叹句式的变化,记叙、议论、抒情的有机结合,文字的洗练而又一字不可易等,都值得我们借鉴。

2、教师总结同学们,周墩颐盛赞莲花为君子,当然有独家的见解和他所处时代的特点,但他表现出的对贪慕富贵的鄙弃,对高洁志行的推崇,至今仍对我们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我们应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莲一样正直的人。

九、布置作业熟练背诵并默写课文。

十、板书设计爱莲说陶渊明独爱菊(正衬)隐逸者惋惜世人甚爱牡丹(反衬)富贵者鄙视予独爱莲君子者赞美托物言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