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教案
走近《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学设计 【完整版】
教学设计
活动一走近《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上海市宝山区和衷小学胡雪梅
【活动时间安排】
共1课时。
【活动目标】
1.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重要意义。
2.了解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自身权益的方法和途径。
3.加深对法律法规的认识,加强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的意识。
【活动重点】
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
【活动难点】
学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自己。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
布置模拟小法庭的桌椅和席位牌;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目录及相关章节内容,以PPT的形式呈现。
【活动过程】
活动环教师指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板书设计】
走近《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未成年人应享有的权利: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受到侵害冷静应对法律维权学会自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讲义)
可截图讲义无第五章网络保护第六章政府保护第七章司法保护第八章法律责任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家庭保护第三章学校保护第四章社会保护第一章总则讲义P89第一章总则第二条【概念解释】本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第九条【协调机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协调机制,统筹、协调、督促和指导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协调机制具体工作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承担,省级人民政府也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确定由其他有关部门承担。
第十一条【及时报告】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发现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或者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情形,都有权劝阻、制止或者向公安、民政、教育等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控告。
第一章总则1.【2021下中学】小秦是某初中二年级学生。
父亲稍不顺心就对他进行打骂,甚至拿烟头烫他。
学校了解情况后,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对小秦的父亲给予警告或处分B.对小秦的父亲给予训诫并罚款C.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者控告D.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或者诉讼2.【2021下小学】(讲义无)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机制是()。
A.合作机制B.监督机制C.协调机制D.参考机制讲义P90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章家庭保护第二章家庭保护第十六条【家庭监护职责】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履行下列监护职责:(一)为未成年人提供生活、健康、安全等方面的保障;(二)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情感需求;(三)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遵纪守法、勤俭节约,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四)对未成年人进行安全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五)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保障适龄未成年人依法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六)保障未成年人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七)妥善管理和保护未成年人的财产;(八)依法代理未成年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九)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并进行合理管教;(十)其他应当履行的监护职责。
未成年人保护法教案
教案主题:未成年人保护法教案目标:1.了解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内容和原则;2.认识未成年人的权益和保护措施;3.明白罪责年龄和刑事责任年龄的关系;4.提高大家的社会责任感和对未成年人问题的关注度。
教学重点:1.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内容和原则;2.未成年人的权益和保护措施;3.罪责年龄和刑事责任年龄的关系。
教具准备:1.教案PPT;2.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素材。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3分钟)1.教师出示一张描绘未成年人权益相关图片,引起学生关注。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未成年人的权益吗?Step 2:讲授(15分钟)1.教师通过PPT简要介绍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起源及背景。
2.教师通过PPT详细解析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内容和原则。
3.教师让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看法。
Step 3:探究(20分钟)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发一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案例材料。
2.学生小组讨论并总结一下案例中未成年人的权益受到了哪些侵害,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3.学生小组依次发言,展示自己的思考和观点。
Step 4:拓展(15分钟)1.教师出示资料,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了解罪责年龄和刑事责任年龄的概念和关系。
2.学生分小组讨论,探讨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和对策,并从法律角度解决此问题。
Step 5:总结(5分钟)1.教师进行总结,强调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重要性和我们每个人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责任。
2.教师提问:你们在日常生活中将如何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Step 6:作业布置(2分钟)1.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撰写一份关于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小样书;2.对未成年人的权益和保护措施进行深入调研,成果需要展示在小样书中。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对未成年人保护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增加了对未成年人权益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学生们在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环节表现积极,思维活跃。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增强他们的主动性。
《未成年人保护法》教案
《未成年人保护法》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学习,知道《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一部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律,懂得未成年人的保护包括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等环节,增强未成年学生的保护意识。
能力目标:通过案例分析、情景讨论、调查交流等方法,初步学习运用法律知识正确分析有关社会现象,掌握一定的依法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能力。
情感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努力增强对自己的保护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依法保护自己。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的内容理解。
难点:分析各种案例,学会怎样做才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不受侵害。
教具、课件多媒体课件PPT。
教学过程:情景导入,体会温暖【多媒体显示】图片:大树下的幼苗,风雨中的小草……教师:我们青少年学生正如这幼苗和小草,还很稚嫩,需要有特别的呵护,才能让我们的生命健康成长。
国家考虑到我们未成年学生年纪小、阅历少,思想单纯,是非判断能力差,缺少自我保护的能力,需要法律的特殊保护,所以制定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未成年人予以特别的法律保护,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未成年人的亲切关怀,也反映了全社会对未成年人的关心和爱护。
【多媒体显示】图片:孩子小时候和父母在一起的快乐情景的照片教师:我们每个人在充满爱的家庭中诞生,在家庭的呵护中一天天长大。
可是家像港湾,有风平浪静的时候,也会有潮起潮落的时候,在家庭里不光有欢笑,还会有委屈、伤心、甚至是伤害的泪水。
【多媒体显示】课题:解读《未成年人保护法》(一)不许虐待、遗弃未成年人——撑起家庭的保护伞案例:四川新闻网报道:成都洞子口乡一位家长因无法管教孩子,竟将他用铁链锁在家中,而记者在采访家长时,家长竟然说孩子是自己的,想怎样管教就怎样管教,没有任何不对。
你认为这位家长的做法对吗案例分析:虐待是指用打骂、冻饿、捆绑、限制自由、强迫干重活、有病不给治等手段,对他人进行迫害。
有些父母认为,孩子是我的,想打想骂,别人管不着。
他们遇到孩子做的事不随自己意,或因孩子有病、呆傻而虐待孩子,使孩子的身心都受到严重摧残。
未成年人保护法教案
教学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学目标:向学生讲述《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内容及义务教育法对我们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学习并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我们小学生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你们知道义务教育法吗?它是有关什么的法律?谁来说一说你的认识。
二、教师讲解法律知识1、颁布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于2006年12月29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公布,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2006年12月29日2、法律所涵盖的范围:本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3、法律内容简单讲座:本法共七章第一条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第三条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权,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
未成年人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平等地享有权利。
第四条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对未成年人进行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教育,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反对资本主义的、封建主义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的侵蚀。
第五条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下列原则:(一)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二)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品德、智力、体质的规律和特点;(三)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第六条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走近《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走近《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引言:《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是我国为保障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而制定的基本法律。
作为小学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引导学生正确了解和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内容和意义,同时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感。
本文将从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学校安全教育和网络安全教育三个方面,针对小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教案设计。
一、未成年人权益保护1. 活动目的:通过参观亲子法庭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核心内容,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感。
2. 活动内容:a. 组织学生参观亲子法庭,观摩未成年人审判过程。
b. 分析未成年人保护法涉及的未成年人权益,如生活权、教育权、健康权等。
c.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未成年人保护法对于他们的重要意义。
d. 设计辩论赛,让学生以辩论的方式表达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理解和看法。
3. 教学目标:a. 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内容和原则。
b. 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
c. 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辩论能力。
d. 强化学生的责任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二、学校安全教育1. 活动目的:通过模拟学校的安全演练,提高学生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变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2. 活动内容:a. 安排学生进行火灾逃生演习,包括安全通道、疏散途径和集合点等。
b. 进行地震避险演练,学生学习正确的躲避方法和自救技巧。
c. 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巡逻活动,加强安全意识。
d. 举办安全知识竞赛,让学生通过竞赛的方式巩固学到的安全知识。
3. 教学目标:a. 学习常见灾害事故的应急逃生知识。
b. 学习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
c.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领导能力。
d. 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三、网络安全教育1. 活动目的:通过讨论网络安全话题,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防范网络风险,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2. 活动内容:a. 组织学生参观网络安全展览,了解网络安全知识。
b. 进行网络安全知识讲座,介绍网络诈骗、网络游戏沉迷等风险和防范方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法制教案
《未成年人保护法》法制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内容和原则。
2. 提高学生对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意识的认识。
3.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概述法律的基本概念未成年人的定义和保护意义2. 《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主要内容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3. 未成年人的权益保障生存权与发展权受教育权与受保护权参与权与表达权4. 法律责任与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行为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行为类型法律责任的承担方式5. 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实施与监督政府部门的责任社会组织的参与公众的监督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主要内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行为及法律责任,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4. 角色扮演法:模拟法庭,让学生体验法律程序,提高法治意识。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法律法规资料,以便为学生提供权威、准确的法律知识。
2. 搜集典型案例,用于教学分析和讨论。
3. 准备模拟法庭道具和材料,确保角色扮演活动的顺利进行。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模拟法庭表演:评价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包括法律知识运用、沟通协调能力。
4.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重要性和适用范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法律基本概念:阐述法律的基本概念,明确未成年人的定义和保护意义。
3. 分析法律主要内容:逐一讲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4. 探讨未成年人权益保障:重点讨论生存权、发展权、受教育权、受保护权等权益保障问题。
小学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全册)
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学会自我保护教学内容:活动一:走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活动二:远离暴力侵害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照自我,自觉尊重与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利;2、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走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照自我,自觉尊重与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利;2、区别守法与违法的界限,识别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利的行为;活动时间:一课时活动设计: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亲爱的同学们,当你走在繁华的大街上与人擦肩而过时;当你走在僻静的乡间小路留恋于周围的美景时;当你与别人交往接待时;当你购物时;你是否想到"侵权"两个字,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为了每个人幸福和快乐,让我们多掌握一些法律知识,增强我们的法律意识吧。
让我们走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我们将通过各种形式来了解掌握法律法规常识,从而使我们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第二环节:展示交流你都知道哪些自我保护的方法?(由学生自己说,最后由教师总结)现在就让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2004年8月27日晚,16岁的小任在回家的路上,遇到2名逮徒正在对邻居家的小女孩进行抢劫。
思考:这时的小任应该怎么做?教师总结:当面对违法犯罪,首先应该用我们的智慧,采取机智灵活的方法,有能力将其制服的时候,我们要勇敢的与其搏斗,没有能力将其制服时,我们可以采取一下几种方法:(1)呼救法,求得他人帮助。
(2)周旋法:设法稳住歹徒,寻找机会,及时脱身。
(3)拨打“110”报警,寻求警方紧急救助。
(4)必要时,实施正当防卫。
第三环节:归纳总结巩固提升①畅所欲言:谈收获②教师总结:知识梳理结束:的确,生活是瞬息万变的,但生命的主宰永远都是我们自己,未成年人只有掌握正确保护自己的方法,我们的生命才能更加精彩。
最后,让我们来共同欣赏一下我们的胜利之歌——自我保护问答歌,在歌声中结束本节课。
《未成年人保护法》法制教案
《未成年人保护法》法制教案第一章: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概述1.1 介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定义和作用1.2 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原则1.3 分析未成年人保护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二章:未成年人的权益保障2.1 讲解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2.2 分析未成年人权益保障的具体措施2.3 案例分享:未成年人权益保障的成功案例第三章:未成年人受教育权的保护3.1 介绍未成年人受教育权的法律规定3.2 分析未成年人受教育权的保障措施3.3 案例分享:未成年人受教育权受到侵害的案例第四章:未成年人的人身保护4.1 讲解未成年人的人身保护法律规定4.2 分析未成年人的人身保护措施4.3 案例分享:未成年人人身受到侵害的案例第五章: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5.1 介绍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法律规定5.2 分析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措施5.3 案例分享:未成年人网络受害的案例《未成年人保护法》法制教案第六章: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法律责任6.1 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法律责任规定6.2 分析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法律责任6.3 案例分享: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法律责任案例第七章: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执行机构7.1 介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执行机构及其职责7.2 分析执行机构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的作用7.3 案例分享:执行机构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的成功案例第八章: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宣传教育8.1 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宣传教育重要性8.2 分析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教育的具体措施8.3 案例分享: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教育活动的成功案例第九章: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国际合作9.1 介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国际合作意义9.2 分析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国际合作措施9.3 案例分享: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国际合作案例第十章: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实践与未来发展10.2 探讨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未来发展10.3 思考与讨论:如何更好地推动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实施与完善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未成年人的权益保障补充和说明:详细讲解未成年人权益保障的相关政策和程序,以及如何落实这些措施。
未成年人保护法教案
未成年人保护法教案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未成年人的权益保护成为了社会的重要议题。
为了确保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正常成长,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应的未成年人保护法。
本教案旨在通过深入讨论和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重要内容和实施意义。
第一节:立法背景和目的一、立法背景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制定,是社会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重要举措。
我们的国家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为了确保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防止其受到虐待和侵权,保护他们的权益,于1991年首次制定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并在之后进行了多次修订和完善。
二、立法目的1. 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通过法律的规定和保护,确保未成年人享有与其身心发展相适应的权利和义务,保护他们的人身权、民事权、经济权等各项权益。
2. 防止未成年人遭受虐待和侵权。
制定法律,明确禁止和打击虐待、剥削、强制劳动、性侵犯等对未成年人权益的侵害行为,保障其生存、发展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权利。
3. 培养未成年人的正确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通过教育、家庭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努力,引导未成年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健康、积极地成长。
第二节: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基本原则一、平等原则未成年人与成年人一样,都应当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
法律明确规定,不得因未成年人的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残疾等原因,对他们进行歧视或不平等待遇。
二、最佳利益原则法律规定,保障未成年人的最佳利益是保护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处理事务、制定政策和法律时,应始终以未成年人的最佳利益为依据,确保他们的身心发展得到最好的保障。
三、参与原则未成年人在事关自身利益的事务中应有参与表达的权利。
法律规定,对于能够表达意愿的未成年人,应当充分尊重他们的意愿和意见,尽量满足他们参与决策的需求。
四、优先原则未成年人的权益应当优先得到保障。
社会各部门和个人都应当把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放在首位,为他们提供必要的资源和环境条件,确保他们的生存和发展。
走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教案
走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照自我,自觉尊重与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利;2、区别守法与违法的界限,识别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利的行为;活动时间:一课时活动设计: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亲爱的同学们,当你走在繁华的大街上与人擦肩而过时;当你走在僻静的乡间小路留恋于周围的美景时;当你与别人交往接待时;当你购物时;你是否想到"侵权"两个字,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为了每个人幸福和快乐,让我们多掌握一些法律知识,增强我们的法律意识吧。
让我们走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我们将通过各种形式来了解掌握法律法规常识,从而使我们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第二环节:展示交流你都知道哪些自我保护的方法?(由学生自己说,最后由教师总结)现在就让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2004年8月27日晚,16岁的小任在回家的路上,遇到2名逮徒正在对邻居家的小女孩进行抢劫。
思考:这时的小任应该怎么做?教师总结:当面对违法犯罪,首先应该用我们的智慧,采取机智灵活的方法,有能力将其制服的时候,我们要勇敢的与其搏斗,没有能力将其制服时,我们可以采取一下几种方法:(1)呼救法,求得他人帮助。
(2)周旋法:设法稳住歹徒,寻找机会,及时脱身。
(3)拨打“110”报警,寻求警方紧急救助。
(4)必要时,实施正当防卫。
第三环节:归纳总结巩固提升①畅所欲言:谈收获②教师总结:知识梳理结束:的确,生活是瞬息万变的,但生命的主宰永远都是我们自己,未成年人只有掌握正确保护自己的方法,我们的生命才能更加精彩。
最后,让我们来共同欣赏一下我们的胜利之歌——自我保护问答歌,在歌声中结束本节课。
未成年人保护法教案
未成年人保护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内容和宗旨。
2. 培养学生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
3. 提高学生遵守法律法规、自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内容。
2. 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维护。
三、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规定。
2.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的意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内容和宗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维护。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内容:1. 《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制定背景和宗旨。
2. 《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内容:包括未成年人的权益保障、家庭、学校、社会、国家对未成年人的保护等方面。
3. 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维护:介绍未成年人如何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以及社会各界如何共同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4. 典型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实际应用。
5. 讨论与总结: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学习内容,并提出疑问和建议。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播放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宣传视频,引起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 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详细讲解法律的基本内容和宗旨,强调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保障。
3. 案例分析:分享一些真实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针对提供的案例进行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5. 总结与反思: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总结课程的重点内容,并鼓励学生反思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七、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和小组讨论等。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案例分析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通过他们提出的解决方案和策略来进行评价。
未成年人保护法教案
未成年人保护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内容和原则。
2.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意识。
3. 提高学生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内容和原则。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未成年人保护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内容和原则。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未成年人保护法》维护自身权益。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未成年人保护法》。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关于《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课件。
2. 案例材料:收集相关典型案例。
3. 课堂讨论稿:准备小组讨论的相关话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背景和意义。
2. 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内容和原则:分别讲解法律的四大部分,即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3. 分析典型案例: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未成年人保护法》维护自身权益。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未成年人保护法》,培养学生自觉遵守法律的意识。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竞赛,检验学生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掌握程度。
2. 开展法律公益活动,让学生参与法律咨询、宣传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七、课后作业:八、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等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法律实践能力:通过法律公益活动和学生参与法律咨询等情况,评价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需要调整。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需要尝试其他教学方法。
3. 反思教学评价是否全面,是否需要进一步完善。
十、教学改进:1. 根据学生反馈和自身经验,调整教学内容,使其更贴近学生实际需求。
未成年人保护法教案
未成年人保护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内容,提高法律意识。
2. 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观念。
3. 引导学生学会在现实生活中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教学重点:1. 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2. 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保障。
三、教学难点:1. 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具体规定。
2. 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未成年人保护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原则和具体规定。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知识。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法律法规资料。
2. 收集典型案例。
3. 准备教学PPT。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背景和意义。
2. 提问:同学们知道未成年人保护法吗?它主要包括哪些内容?二、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原则(10分钟)1. 教师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原则,如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等。
2. 提问:同学们如何理解这些基本原则?三、讲解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保障(15分钟)1. 教师讲解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保障,如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等。
2. 提问:同学们认为这些保障措施在实际生活中是如何体现的?四、案例分析(20分钟)1. 教师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生活中的应用(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未成年人保护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3. 教师点评并总结。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强调未成年人保护法的重要性。
七、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深入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具体规定,下周课堂上分享。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运用未成年人保护法,下周课堂上交流。
未成年保护法教案
未成年人保护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内容和目的。
2. 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意识。
3. 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二、教学重点1. 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内容。
2. 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保护措施。
三、教学难点1. 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法律条款的理解和应用。
2. 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动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内容和目的。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法律规定。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内容1. 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概念和背景。
2. 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及其保护措施。
3. 家庭、学校、社会、国家对未成年人保护的责任和义务。
4. 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和预防措施。
5. 学生如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避免成为受害者或犯罪者。
教案示范:第一课时: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概念和背景一、导入(5分钟)1. 提问:什么是未成年人保护法?它的目的是什么?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概念(10分钟)1. 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定义和范围。
2. 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及其保护措施。
三、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背景(10分钟)1.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历史发展。
2. 未成年人保护法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和作用。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让学生复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概念和背景。
2. 强调未成年人保护法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
第二课时: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及其保护措施一、导入(5分钟)1. 提问:未成年人有哪些合法权益需要保护?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讲解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及其保护措施(10分钟)1. 未成年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受教育权利等合法权益。
2. 家庭、学校、社会、国家对未成年人保护的责任和义务。
三、案例分析(10分钟)1. 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法律规定。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走近《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全国通用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走近《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全国通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内容,提高法律意识。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3.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3. 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4. 学生如何在生活中践行未成年人保护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内容,提高法律意识。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现实意义和作用,以及如何在生活中践行。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课本、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未成年人受到侵害的新闻视频,引发学生关注,进而引入本课主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课本,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内容,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3.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分享的内容,进行讲解和补充,详细介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意义、作用以及主要内容。
4. 案例分析选取一些与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未成年人保护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7.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课堂所学,编写一篇关于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宣传稿,加强宣传普及。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基本概念: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保障其身心健康和发展。
主要内容: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现实意义: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其全面发展。
如何践行:提高法律意识,关爱、尊重未成年人,自我保护。
未成年保护法教案
未成年保护法教案未成年保护法教案⼀、⽬标知识与能⼒:列举⽇常⽣活中的事例,理解规则和法律是我们享有和⾏使权利的保障。
认识在家庭和学校⽣活中应履⾏的义务,明确义务是规则赋予我们的责任。
初步了解社会保障制度的有关内容,知道遇险时的紧急救助常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亲⾝感受我们⾝边的⽣活有各种各样的规章、守则、公约;形成⾃觉遵守各项规则的意识,做守法的好公民。
感受在社会⽣活中履⾏法律赋予我们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依法⾏使公民权利和⾃觉履⾏公民义务。
⼆、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过程1.各知识点梳理:⑴没有规则不成⽅圆①规则:概念:规则是社会团体为实现某种⽬标,规定出来供⼤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表现:规定不许、不能做什么──禁⽌性规定;或允许、能够做什么──⾮禁⽌性规定;类型:成⽂的规则(明⽂规定)──团体成员必须遵守,不成⽂的规则(约定俗成的规则)──⼊乡随俗;适⽤范围:根据规则的内容来确定。
②⽣活离不开规则:时时处处都有规则──⼈⼈都离不开规则;制定督查惩罚制度──⼈⼈都要遵守规则;公平公正执⾏规则──法律⾯前⼈⼈平等。
③交通规则、体育竞技规则、法律的共同特点:这些规则都具有强制性,⼈⼈都必须遵守。
规则、法律需要有⼈来履⾏监督的职责,如警察、裁判或法官。
⑵在规则中⾃由成长①未成年⼈权利:②权利:在规则中⾏使:我们享有的权利是在法律的条⽂中规定着的。
知道⾃⼰都有哪些权利,我们才能够去⾏使所拥有的权利。
当我们的权利受到侵害的时候,应该运⽤法律的武器去维护权益。
权利是在规则中规定的,也是在规则中⾏使的。
规则和法律是我们享有和⾏使权利的保障。
③义务:在规则中履⾏: ⽗母和⼦⼥在家庭中的义务──-我们要履⾏赡养和扶助⽗母的义务;学⽣在学校中的义务──受教育是我们的义务;在社会⽣活中,作为社会成员我们还有保护环境、维护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物等义务;在社会⽣活中,没有只讲权利不讲义务的规则,也没有只讲义务不讲权利的规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照自我,自觉尊重与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利;
2、区别守法与违法的界限,识别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利的行为;
活动时间:一课时
活动设计: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亲爱的同学们,当你走在繁华的大街上与人擦肩而过时;当你走在僻静的乡间小路留恋于周围的美景时;当你与别人交往接待时;当你购物时;你是否想到"侵权"两个字,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为了每个人幸福和快乐,让我们多掌握一些法律知识,增强我们的法律意识吧。
让我们走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我们将通过各种形式来了解掌握法律法规常识,从而使我们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第二环节:展示交流
你都知道哪些自我保护的方法?
(由学生自己说,最后由教师总结)现在就让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2004年8月27日晚,16岁的小任在回家的路上,遇到2名逮徒正在对邻居家的小女孩进行抢劫。
思考:
这时的小任应该怎么做?
教师总结:当面对违法犯罪,首先应该用我们的智慧,采取机智灵活的方法,有能力将其制服的时候,我们要勇敢的与其搏斗,没有能力将其制服时,我们可以采取一下几种方法:
(1)呼救法,求得他人帮助。
(2)周旋法:设法稳住歹徒,寻找机会,及时脱身。
(3)拨打“110”报警,寻求警方紧急救助。
(4)必要时,实施正当防卫。
第三环节:归纳总结
巩固提升
①畅所欲言:谈收获
②教师总结:知识梳理
结束:
的确,生活是瞬息万变的,但生命的主宰永远都是我们自己,未成年人只有掌握
正确保护自己的方法,我们的生命才能更加精彩。
最后,让我们来共同欣赏一下我们的胜利之歌——
自我保护问答歌,在歌声中结束本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