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领航】山东省2013年高考语文总复习 3-1-5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课后对点快训

合集下载

2013年山东卷语文文言文翻译

2013年山东卷语文文言文翻译

龙泉一代有很多大山,西南面一百多里的群山尤为高大,有座山四面高高隆起,而中间低洼,形状像个箕筐,人们因此称它为“匡山”。

山上有很多髯松,满眼望去耸入云端,清新翠绿光彩照人如同清洗过一样。

松树上的薛萝纷纷披披,横着伸出几十尺远,嫩绿可吃。

松树根部长着茯苓,大如斗,中间参杂这黄精、前胡以及牡鞠的幼苗,可以采食。

我朋友章三益很喜欢这个地方,在这里新建了房屋。

房屋西南几十步远,有两个深潭,(据说)其中藏有蛟龙,云雾在潭上升腾,顷刻间便会覆盖整个山谷,程正白色,像大海一样苍茫无际,大风从东边吹来,云雾才飘散。

三益君于是又在这里建造了一座烟云万顷亭。

房屋东北又几十步,山更高,峰峦陡削,气势连天,向南望闽中数百里远,美树都如荠菜一样贴在地上,三益君又在这里焦躁了一座唯天在上亭。

房屋的正南面又几十步,那地方明亮整洁清爽深远,东面、西面、北面的群山,都竞相比美献出茂盛的姿态让人喜爱赏玩忘记疲倦。

加上可以在此弹琴下棋,可以带着酒杯而饮,没有不合适的。

三益君又在这里建造了一座环中亭。

三益君读书之余,身披鹤氅,拄着九节竹杖,游历于三个亭子中。

回到房屋内,回望髯松,如同元夫,巨人打拱作揖守候左右一般。

三益君注视良久,感觉精神汇聚,物我两忘,恍惚间如同和古代的豪杰共同长谈千年以上。

三益君非常快乐,起身穿上谢灵运公所创的登山屐,每日歌吟于松间,铿锵的木屐声和着节拍,与歌声相互酬和。

而髯松也似乎理解三益君的心意,也微微发出笙箫声相互娱乐。

三益君感叹道:“我得到了看松的真正乐趣啊。

”于是,把自己的房屋命名为“看松庵”。

龙泉的人们,听说三益君的这种情况怀疑到:“张三益身负济世之才,当闽地的贼寇大兵侵犯时,曾经竖旗擂鼓,磨砺长矛,率领众人而击退他们,大概是故意树立自己的功业而把才能自显于世啊。

现在竟然用“看松”来命名自己的房屋,像隐士的所作所为那样,难道是轻视俗人的骚扰而不愿亲近么?还是认为世人不值得结交,而自结于松树呢?”金华县的宋濂(我)私下里不认为是这样。

【高考领航】山东省高考语文总复习 选考2 3 探究课外专题演练

【高考领航】山东省高考语文总复习 选考2 3 探究课外专题演练

【高考领航】山东省2013年高考语文总复习选考2 3 探究课外专题演练实用类文本阅读(一)一、(2012年山东济宁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握住智慧的“苹果”王庆节苹果产品在全世界大行其道的时候,有人编出了“三只苹果”的故事:“有三只苹果改变了世界,一只诱惑了夏娃,一只砸醒了牛顿,还有一只握在乔布斯手中。

”照此说法,诱惑了夏娃的苹果让人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砸醒了牛顿的苹果让人类成为机械时代的人;而乔布斯的苹果呢?有人说,它帮我们走进IT数码时代。

这个评价是否公允?很难断言。

在我看来,史蒂夫·乔布斯对于世界的意义,也许不在于那个魔器般的“苹果”,而在于他对着“智慧之果”“咬”下的那一口。

他“咬”得如何与众不同?他为什么要这样去“咬”?正是这种对“智慧之果”的与众不同的态度,以及这一“咬”中蕴含的不畏挫折、屡败屡战的精神,使得他成为乔布斯,成为哲学精神在当今时代的化身。

可以说:引领乔布斯走向成功的力量源泉与心灵密码,正是哲学。

乔布斯曾说过,“我愿用我的全部科技来换取与苏格拉底一个下午的相处。

”苏格拉底,古希腊哲学家,真正意义上的哲学开山之人,乔布斯人生偶像名单上的第一名。

乔布斯将苏格拉底、达·芬奇、哥白尼等称为“人类灵感的灯塔”,他鼓励人们“把苏格拉底的原则运用到生活、工作、学习以及人际关系上”。

在他看来,这不只是关系到苏格拉底,更关系到你自己,关系到你如何创造更多的真、善、美。

苏格拉底所理解的哲学智慧不是知识,而是对知识的“爱”。

这种“爱”就是一种哲学的精神和态度,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自身中发掘的智慧能力,在这个意义上,每个人都是哲学家。

苏格拉底并没有任何严格意义上的著作传世,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全部哲学的开山,因为他的人生就是他的“哲学著作”。

所以,当我们说乔布斯是哲学在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化身”,意思就是:他用他的一生诠释了苏格拉底哲学所代表的那种批判、创新、理性、反思的人生态度与精神。

【高考领航】山东省高考语文总复习 选考1 2-5 写作素养攻略写作12

【高考领航】山东省高考语文总复习 选考1 2-5 写作素养攻略写作12

【高考领航】山东省2013年高考语文总复习选考1 2-5 写作素养攻略写作12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选择创新“有创新”是对文章立意、选材、结构等方面的要求,是考生在高考作文中拿到高分的关键。

它主要包括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有个性色彩等。

有个性色彩,是要求考生在作文中要写自己的感悟和独到的见解,写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发挥自己的特长,表现自己的独特个性。

1.见解新颖。

“见解新颖”是指考生要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在深刻感悟、真切体验的基础上,提出创造性的见解。

“见解新颖”要求作者在文章中提出的主张、看法能发人之所未发,既合理透彻,顺理成章,又不落俗套。

作文立意要寻找突破,就要能冲破思维定势,提出独到的见解。

2.材料新鲜。

“材料新鲜”是指作者在作文时应努力避免采用那些陈旧的、平淡的材料,而要采用那些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时代感的材料,使文章充满生机活力,能吸引读者。

因为在论证同一观点、表达同一种思想时,具有时代特征的事例往往更具有说服力,更具有现实意义,也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如写一篇关于哲学中内因与外因关系的文章,可以找出许多事例来体现它们之间的关系,但是如果考生能从现实社会中找出佐证材料,则更具有说服力,更容易被读者接受。

比如作者可以举中国西部大开发的事例,中央的支持、东部发达地区的帮助是必要的,但若要从根本上解决西部的贫困现状,只有依靠西部各地区的广大人民群众。

这样,哲学观点就和现实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3.构思新巧。

“构思新巧”是指作者作文时在一般构思的基础上寻求突破,把所要表达的内容按照新的方式、新的视角表达出来,从而使文章的故事情节曲折有致,引人入胜,文章的结构自然合理,衔接过渡巧妙。

4.体式新异。

“体式新异”是指在符合文意的前提下,为了更好地表达作文的内容和展现作者的写作技巧,考生可以在常用的记叙文、议论文之外,选择自己更擅长的、与要表达的内容更匹配的、更能展现自己写作才能和个性特点的文章样式。

【高考领航】山东省高考语文总复习 选考1 2-5 综合性选择和探究课外专题演练

【高考领航】山东省高考语文总复习 选考1 2-5 综合性选择和探究课外专题演练

【高考领航】山东省2013年高考语文总复习选考1 2-5 综合性选择和探究课外专题演练散文阅读(一)一、(2012年淄博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进山东贾平凹①第一回进山东,春正在发生,出潼关沿着黄河古道走,同车里有着几个和尚——和尚使我们与古代亲近——恍惚里,春秋战国的风云依然演义,我这是去了鲁国之境了。

鲁国的土地果然肥沃,人物果然礼仪,狼虎的秦人能被接纳吗?沉沉的胡琴声从那一簇蓝瓦黄墙里传来,音绵长,和那一条并不知名的河,在暮色苍茫里蜿蜒而去,弥漫着,如麦田上浓得化不开的雾气。

我听见了在泗水岸上,有了“逝者如斯夫”的声音,从孔子一直说到现在。

②我的祖先,那个秦嬴政,在他的生前是曾经焚书坑儒过的,但居山高为秦城,秦城已坏,凿池深为秦坑,自坑其国。

江海可以涸竭,乾坤可以倾侧,唯斯文用之不息,如今,他的后人如我者,却千里迢迢来拜孔子。

其实,秦嬴政在统一天下后也来过鲁国旧地,他在泰山上祀天,封禅是帝王们举行的,我来山东,除了拜孔,当然也得去登泰山,只是祈求上天给我以艺术上的想像和力量。

接待我的朋友说:哈,你终于来了!我是来了,孔门弟子三千,我算不算三千零一呢?我没有给伟大的先师带一束干肉,当年的苏轼可以唱“执瓢从之,忽焉在后”,我带来的唯是一颗头颅,在孔子的墓前叩一个重响。

③在曲阜,我已经无法觅寻到孔子当年真正生活过的环境。

如今以孔庙孔府孔林组合的这个城市,看到的是历朝历代皇帝营造起来的孔家的赫赫然大势。

一个文人,身后能达到如此的豪华气派,在整个地球上怕再也没有第二个了。

这是文人的骄傲,但看看孔子的身世,他的生前凄凄惶惶的形状,又让我们文人感到一份心酸。

司马迁是这样的,曹雪芹也是这样的,文人都是与富贵无缘,都是生前得不到公正的。

在济宁,意外地得知,李白竟也是在济宁住过二十余年啊!遥想在四川参观杜甫草堂,听那里人在说,流离失所的杜甫到成都去拜会他的一位已经做了大官的昔日朋友,门子却怎么也不传禀,好不容易见着了朋友,朋友正宴请上司,只是冷冷地让他先去客栈里住下好了。

【高考领航】山东省2013年高考语文总复习 3-1-3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与用法课后对点快训

【高考领航】山东省2013年高考语文总复习 3-1-3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与用法课后对点快训

【高考领航】山东省2013年高考语文总复习 3-1-3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与用法课后对点快训(文言句式)1.下列句子中不属于判断句的一项是( )A.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B.此小大之辩也C.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D.环滁皆山也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判断句。

是:指示代词,这,这些,不表判断。

A、B两项分别用“……者,……也”“……也”表判断;D项用“皆”表判断,意思是“环绕着滁州的都是山”。

答案:C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非”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②举世非.之而不加沮③非.我也,兵也④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表否定的判断句。

非:①与“是”(正确)相对应,作“错误”讲。

②反对,责怪。

③④表否定,作“不是”讲。

答案:C3.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不属于被动句标志的一项是( )A.而君幸于.赵王B.秦王复击轲,被.八创C.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D.遂见.用于.小邑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被动句。

被:动词,受,遭受。

被八创,(荆轲)受了八处剑伤。

A.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表示被动。

C.为:介词,表被动。

“以”“为”连用,但不是古汉语中常见的“以……为”。

这里的“以”是介词,作“让”讲。

以心为形役,让内心被形体役使。

D.“见……于……”表被动。

答案:B4.下列句子中不属于被动句的一项是( )A.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B.刘氏,为仲卿母所遣C.李氏子蟠……不拘于时D.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被动句。

D.困,形容词,艰难,窘迫,这里不能解释为“围困”,不是被动句。

A.无标志被动句。

“亡”通“无”。

夷灭:消灭,这里指全家杀尽。

这句话是说,大臣无罪而全家被杀的有几十家。

B.“为……所”表被动。

C.不拘于时,不被时俗限制。

答案:D5.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夫晋,何厌之有B.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C.悟已往之不谏D.莫之夭阏者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宾语前置的两种特殊形式。

2013年山东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3年山东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3年山东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2013年山东高考语文试题共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选择题包括单选和多选两种题型,非选择题包括阅读理解、完形填空、语法填空和作文四种题型。

下面将对这些题型进行详细的解析。

一、选择题选择题是高考语文试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考生最容易得分的部分。

2013年山东高考语文试题的选择题部分共有30道题,其中单选题20道,多选题10道。

下面将对这些题目进行逐一解析。

1. 单选题单选题是高考语文试卷中最常见的题型,也是考生最容易得分的题型。

2013年山东高考语文试题的单选题部分共有20道题,下面将对这些题目进行逐一解析。

(1)第1题这道题目是一道语文常识题,考查考生对于“文言文”的理解。

正确答案为B。

(2)第2题这道题目是一道阅读理解题,考查考生对于文章的理解能力。

正确答案为C。

(3)第3题正确答案为A。

(4)第4题这道题目是一道完形填空题,考查考生对于文章的整体理解能力。

正确答案为D。

(5)第5题这道题目是一道语法填空题,考查考生对于语法知识的掌握程度。

正确答案为B。

(6)第6题这道题目是一道阅读理解题,考查考生对于文章的理解能力。

正确答案为A。

(7)第7题这道题目是一道语法填空题,考查考生对于语法知识的掌握程度。

正确答案为C。

(8)第8题这道题目是一道完形填空题,考查考生对于文章的整体理解能力。

正确答案为B。

(9)第9题正确答案为D。

(10)第10题这道题目是一道阅读理解题,考查考生对于文章的理解能力。

正确答案为B。

(11)第11题这道题目是一道语法填空题,考查考生对于语法知识的掌握程度。

正确答案为A。

(12)第12题这道题目是一道完形填空题,考查考生对于文章的整体理解能力。

正确答案为C。

(13)第13题这道题目是一道语法填空题,考查考生对于语法知识的掌握程度。

正确答案为B。

(14)第14题这道题目是一道阅读理解题,考查考生对于文章的理解能力。

正确答案为D。

(15)第15题正确答案为C。

【高考领航】山东省高考语文总复习 选考1 2-5 写作素养攻略写作12

【高考领航】山东省高考语文总复习 选考1 2-5 写作素养攻略写作12

【高考领航】山东省2013年高考语文总复习选考1 2-5 写作素养攻略写作12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选择创新“有创新”是对文章立意、选材、结构等方面的要求,是考生在高考作文中拿到高分的关键。

它主要包括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有个性色彩等。

有个性色彩,是要求考生在作文中要写自己的感悟和独到的见解,写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发挥自己的特长,表现自己的独特个性。

1.见解新颖。

“见解新颖”是指考生要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在深刻感悟、真切体验的基础上,提出创造性的见解。

“见解新颖”要求作者在文章中提出的主张、看法能发人之所未发,既合理透彻,顺理成章,又不落俗套。

作文立意要寻找突破,就要能冲破思维定势,提出独到的见解。

2.材料新鲜。

“材料新鲜”是指作者在作文时应努力避免采用那些陈旧的、平淡的材料,而要采用那些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时代感的材料,使文章充满生机活力,能吸引读者。

因为在论证同一观点、表达同一种思想时,具有时代特征的事例往往更具有说服力,更具有现实意义,也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如写一篇关于哲学中内因与外因关系的文章,可以找出许多事例来体现它们之间的关系,但是如果考生能从现实社会中找出佐证材料,则更具有说服力,更容易被读者接受。

比如作者可以举中国西部大开发的事例,中央的支持、东部发达地区的帮助是必要的,但若要从根本上解决西部的贫困现状,只有依靠西部各地区的广大人民群众。

这样,哲学观点就和现实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3.构思新巧。

“构思新巧”是指作者作文时在一般构思的基础上寻求突破,把所要表达的内容按照新的方式、新的视角表达出来,从而使文章的故事情节曲折有致,引人入胜,文章的结构自然合理,衔接过渡巧妙。

4.体式新异。

“体式新异”是指在符合文意的前提下,为了更好地表达作文的内容和展现作者的写作技巧,考生可以在常用的记叙文、议论文之外,选择自己更擅长的、与要表达的内容更匹配的、更能展现自己写作才能和个性特点的文章样式。

2013年高考语文山东卷-答案

2013年高考语文山东卷-答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语文答案解析第Ⅰ卷一、1.【答案】A【解析】B项,流水淙(cóng)淙;C 项,胴(dòng)体;D项,一刹(chà)那。

注意A项中的戛(jiá)是一个容易读错的字。

【考点】现代汉普通话常用字字音,现代常用规范汉字字音。

2.【答案】C【解析】A项中的“胜地”应为“圣地”;B项中的“故有”应为“固有”;D项中的“箭拔弩张”应为“剑拔弩张”。

【考点】辨析同音词,根据语境正确书写汉字,现代常用规范汉字字义与字形。

3.【答案】B【解析】A项中“侧目”意为斜着眼睛看人,表示愤恨。

这与语境中老人的“拳脚功夫,引来……观赏”的感情色彩不符;C项中“如坐春风”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

用在这里不合语境。

D 项中鼎足而立”,强调三方面分立相持,而语境中相持的只有两方面。

【考点】词语,常见词语和成语的运用。

4.【答案】B【解析】A“京津地区”等几处的顿号有误,“黄淮、江淮、汉水流域”之间的顿号使用正确,它们合起来和“京津地区、华北中南部”及“贵州”构成并列关系,所以其他的顿号应改为逗号。

C.句末两个含有疑问词的句子,均做“思考”的宾语,并非疑问句,不能用问号,应改为句号。

D.括号的注释位置不当,括号用来注释时,要紧贴注释对象后,从句意上看,括号内容应提至“腹白”后“很小”前。

【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常见标点符号5.【答案】C【解析】A.语意歧义,“两个”这一数量词可以修饰“目击者”,也可以修饰“弹壳”,这样就造成了表意不明。

B.句式杂糅,应改为“对于初学英语的人来说……困雅”或“让初学英语的人听起来......雅”。

D.搭配不当,“当今的世界”与“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不能搭配,应改为“进人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

【考点】辨析病句,常见语病类型的辨析二、6.【答案】D【解析】A.“化解了龌龊与清洁的冲突,还我们清清世界、朗朗乾坤”于文无据。

2013山东高考语文试题详细解析

2013山东高考语文试题详细解析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语文试题第1卷(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校.订(jiào)戛.然(jiá)佝.偻病(gōu)自怨自艾.(yì)B.降.服(xiáng)惊诧.(chà)超负荷.(hâ)流水淙.淙(zōng)C.奇葩.(pā)胴.体(tóng)拗.口令(ào)三缄.其口(jiān)D.称.职(chân)谄.媚(chǎn)一刹.那(shà)良莠.不齐(yǒu)解析:B淙(cóng),C胴.体(dòng),D刹.(chà)那答案:A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五台山位于山西东北部,是我国著名的佛教胜地,上山有许多寺院,善男信女络绎不绝。

B.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故有领土,这在历史和法理上都是清楚的。

C.作为一位大山深处的乡村教师,他不单给孩子们上课、辅导,还细心照料他们的生活。

D.对峙的双方情绪激动,箭拔弩张,幸亏民警及时赶到,才避免了一起暴力事件的发生。

解析:A. “胜地”应为“圣地”。

胜地:①地形有利之处;制胜的地位、形势。

②出名的风景优美的地方:如旅游胜地,避暑胜地。

③思想等的发源地:革命胜地延安。

④美妙的境界。

圣地:①神圣的境界;②指祖国的土地或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及纪念意义的地方;③宗教徒称与教主生平事迹有重大关系的地方﹐如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耶路撒冷﹐伊斯兰教的麦加﹑麦地那等。

亦称与某种宗教有关﹐被其信徒视为神圣的地方。

B.“故有”应为“固有”。

固有:本来有的,不是外来的。

故有:D.“箭拔弩张”应为“剑拔弩张”。

答案:C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阳春三月,一位老人在杭州西湖岸边展示他高超的拳脚功夫,引来许多人侧目观赏....。

【高考领航】山东省2013年高考语文总复习 3-2-2 鉴赏诗歌的语言课后对点快训

【高考领航】山东省2013年高考语文总复习 3-2-2 鉴赏诗歌的语言课后对点快训

【高考领航】山东省2013年高考语文总复习 3-2-2 鉴赏诗歌的语言课后对点快训(炼字型)1.(2012年山东枣庄调研)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间作四首(其三)潘大临①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

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

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

③拳宿鹭: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拳”和“退”。

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

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

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表现了作者一种闲适的心情。

2.(2010年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减字木兰花向子①斜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瑞。

粲粲裳衣,割得天孙锦一机。

真香妙质,不耐世间风与日。

着意遮围,莫放春光造次归。

【注】①向子,官至户部侍郎,因反对秦桧议和而被免官。

“斜红叠翠”一句,“红”“翠”和“斜”“叠”对春景的描写各有其妙,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鉴赏诗歌的语言要能体现出诗人所用的技巧,更重要的是依托诗句展开联想,体味语言的妙处。

【高考领航】山东省高考语文总复习 3-1-4 分析综合课后对点快训

【高考领航】山东省高考语文总复习 3-1-4 分析综合课后对点快训

【高考领航】山东省2013年高考语文总复习 3-1-4 分析综合课后对点快训一、(2012年山东济宁一中高三调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题。

亲政篇[明]王鏊交①则泰,不交则否,自古皆然;而不交之弊,未有如近世之甚者。

君臣相见,止于视朝数刻。

上下之间,章奏批答相关接,刑名法度相维持而已。

非独沿袭故事,亦其地势使然。

何也?国家常朝于奉天门,未尝一日废,可谓勤矣。

然堂陛悬绝。

御史纠仪,鸿胪举不如法。

通政司引奏,上特.视之,谢恩见辞,惴惴而退。

上何尝治一事,下何尝进一言哉!此无他,地势悬绝,所谓“堂上远于万里”,虽欲言无由言也。

愚以为欲上下之交,莫若复古内朝之法。

盖周之时有三朝:库门之外为正朝,询谋大臣在焉;路门之外为治朝,日视朝在焉;路门之内曰内朝,亦曰燕朝。

《玉藻》云:“君日出而视朝,退适路寝②听政。

”盖视朝而见群臣,所以正上下之分;听政而适路寝,所以通远近之情。

汉制: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

唐皇城之北,盖古之内朝也。

其北曰太极门,盖古之正朝也。

又北曰两仪殿,盖古之外朝也。

宋时常朝则文德殿。

侍从以下,五日一员上殿。

内殿引见,盖亦有三朝之遗意焉。

盖天有三垣,天子象.之;正朝,象太极也;外朝,象天市也;内朝,象紫微也。

自古然矣。

国朝圣节、正旦、冬至、大朝会则奉天殿,即古之正朝也;常日则奉天门,即古之外朝也;而内朝独缺。

然非缺也,华盖、谨身、武英等殿,岂非内朝之遗制乎?洪武中如宋濂、刘基;永乐以来如杨士奇、杨荣等日侍左右,大臣蹇义、夏元吉等常奏对便殿。

于斯时也,岂有壅隔之患哉?今内朝未复,临御常朝之后,人臣无复进见,三殿高,鲜或窥焉。

故上下之情,壅而不通;天下之弊,由是而积。

孝宗晚年,深有慨于斯,屡召大臣于便殿,讲论天下事。

方将有为,而民之无禄,不及睹至治之美,天下至今以为恨.矣。

惟陛下远法圣祖,近法孝宗,尽刬近世壅隔之弊。

大臣三日或五日一次起居,侍从、台谏各一员上殿轮对。

【高考领航】(新课标)高考语文总复习 2.1.3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包括句式、用法)名师课件

【高考领航】(新课标)高考语文总复习 2.1.3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包括句式、用法)名师课件

C高频 考点 突破 考向一 文言句式
【参考译文】 当时墨家学者东郭先生将要向北到中山国去求取官职,他赶着跛脚
的驴,用口袋装着书籍,早上行走迷了路,看到远处的尘土心里很害怕。 狼突然来到跟前,仰起脑袋看着他说:“先生一定有救济天下之物的志 向吧?从前毛宝放生小白龟而在兵败落江时得白龟相助得以渡江活命, 隋侯救了一条蛇而得到了宝珠,龟蛇本来就没有狼有灵性,今天这情景, 为什么不让我赶紧待在你的袋子里得以苟延残喘呢?将来如果能出人头 地,先生的恩德,是把死救活让骨头长肉啊,我怎么会不努力效仿龟蛇 的诚心相报啊!”先生说:“私藏你冒犯世袭公卿、忤逆权贵,不知道 会有什么祸事,还敢指望什么报答吗?然而墨家的主张,是以兼爱为根 本,我终究应当来救活你,即使有灾祸,我也决不推辞。”便从袋子里 拿出图书,空出袋子慢慢地将狼装入其中。
C高频 考点 突破 考向一 文言句式
【知识储备】
三、宾语前置句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常用的否定副词有:“不、弗、未、 勿、毋(无)、否、非”,否定动词“毋(无)”,否定性不定代词“莫”。 例如: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鸿门宴》) 2.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宾语前置。常作宾语的疑问代词 有“何、谁、孰、安、胡、曷、奚、恶”等。例如:沛公安在?(《鸿门 宴》) 3.用结构助词“之、是、焉、斯”或固定结构来帮助宾语前置。例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C高频 考点 突破 考向一 文言句式
【方法点拨】
1.翻译要注意补充省略的句子成分。文言文中省略现象大量存在, 有省略主语、省略谓语动词、省略介词、省略宾语等。在做翻译题时, 一定注意先把原文省略的句子成分补充完整,否则译文易句意不清、 不通。
解析:
本题涉及一词多义和 省略句。(1)“亿”是 一词多义,怀疑,猜 测;“顾”,只是, 表示轻微转折;“差” 是副词,略微。 (2)“展”,动词,施 展,做;“词,并且;“居 止”,名词,居住的 地方。

高考语文山东总复习课件3-1-5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高考语文山东总复习课件3-1-5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三、(2011 年山东卷)(原文详见第二节的〔核心考点探究〕例 8)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勿惧以罪,勿止以力。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出令不改,则民正矣。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2012 年山东卷)(原文详见第一节[考题体验]题一)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光武所幸之处,辄先入清宫,甚见亲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帝嘉兴之让,不夺其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至诚发中,感动左右,帝遂听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考点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D 级。 答案:(1)光武帝所到的地方,阴兴总是先进去清理宫殿,非常被亲近信任。 (2)光武帝赞赏阴兴谦让,不改变他(不愿加封关内侯)的志节。 (3)阴兴最大的诚心从内心发出,使皇帝身边的人都感动了,皇帝于是就听从了 他的要求。

【高考领航】山东省2013年高考语文总复习 1-1-6 写作素养攻略写作5

【高考领航】山东省2013年高考语文总复习 1-1-6 写作素养攻略写作5

【高考领航】山东省2013年高考语文总复习 1-1-6 写作素养攻略写作5 写作素养攻略(之五)满园春色关不住,红杏一枝出墙来——明确文章的主题所谓“明确作文的主题”,就是指写一篇作文时要注意使文章表现出一个明白无误、鲜明的主题,不能含混不清、主题不明。

从近年高考作文命题来看,在主题方面有如下特点:1.主题生活化。

从命题材料来看,高考作文的主题呈现出生活化的特点。

如2011年大纲全国卷的关于“彩票店主为彩民购买彩票,中奖之后交给买主”的不同反应。

北京卷关于世乒赛包揽全部金牌的讨论等,材料都十分贴近生活,特别是贴近考生的生活,使考生有话可说,有理可讲。

2.主题“光明化”。

高考作文虽然肩负着考查考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重任,但是,也肩负着培养考生心理素质与品德修养的重任。

因此,高考作文的主题趋向“光明化”,以歌颂真、善、美为主,以正确引导为主,不提倡考生写作以揭露社会阴暗面为主题的文章。

3.主题明确化。

一篇作文要表达一个明确的主题,不可模棱两可,若是文中出现多个主题,则整篇文章会显得支离破碎。

因此,为了使考生作文主题明确化,在命制作文题目时,命题者大都会给出明确的主题范围。

如2011年广东卷以“回到原点”的命题作文,江西卷的关于“孟子三乐”的材料作文,都带有明显的启示性,启示考生在写作时,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赞扬什么或反对什么,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要有明确的态度,绝不可模棱两可、含糊不清。

综观高考作文命题规律与阅卷要求,我们可以发现,主题明确是文章获得阅卷老师青睐的一个重要因素。

预计2013年高考作文在生活化、人生哲理化、社会人文化、科技发展规范化等方面将会有所突破,考生应对此高度重视。

一、如何才能使文章的主题明确【典题示例】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20世纪末,美国西部一个州发生了一场森林大火,使上万亩树木遭到灭顶之灾。

事后,人们发现引发这场火灾的罪魁祸首是森林中的那些枯枝朽叶。

于是,州政府派人对森林中干枯的树木进行清理,以杜绝火灾隐患。

【高考领航】山东省高考语文总复习 3-1-5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课后对点快训

【高考领航】山东省高考语文总复习 3-1-5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课后对点快训

【高考领航】山东省2013年高考语文总复习 3-1-5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课后对点快训1.把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①。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②,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③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注】①不与存焉:不包括在内。

②故:事故、灾病。

③怍:惭愧。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孟子说:“君子有三件乐事,但称王天下不包括在内。

父母都健在,兄弟没有灾病,是第一件乐事;抬起头无愧于天,低下头无愧于人,是第二件乐事;得到天下的优秀人才,并能教育他,是第三件乐事。

君子有这三件乐事,但称王天下不包括在内。

”2.阅读下文,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因此,学习之后才知道自身的不足,教别人之后才知道自己知识的贫乏。

【高考领航】山东省高考语文总复习 3-1-5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课外专题演练

【高考领航】山东省高考语文总复习 3-1-5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课外专题演练

【高考领航】山东省2013年高考语文总复习 3-1-5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课外专题演练文言文阅读(一)一、(2012年淄博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李森先,字琳枝,山东掖县人,明崇祯进士。

顺治二年,自国子监博士考选江西道监察御史。

启睿亲王发大学士冯铨贪秽及其子源淮诸不法状,略谓:“明二百余年国祚,坏于忠贤,而忠贤当日杀戮贤良,通贿谋逆,皆成于铨。

此通国共知者。

请立彰大法,戮.之于市。

”御史昊达,给事中许作梅、庄宪祖、杜立德,御史王守履、罗国士、邓孕槐、桑芸等先后论劾。

睿亲王于重华殿集大学士、刑部、科道诸臣,召铨等面质,以为无实迹,责森先启请肆市①语过当,夺官。

顺治既亲政,铨罢去。

九年十一月,大学士范文程以劾铨诸疏进,上阅之.竟,曰:“诸臣劾铨诚当,何为以此罢?”文程曰:“诸臣劾大臣,无非为君国,上当思所以爱惜之。

且使大臣而能钳制言官,非细.故也,”越数日,上谕吏部,诸臣以.劾铨罢者皆起用,森先补原官。

十三年,巡按江南,劾罢贪吏淮安推官李子燮、苏州推官杨昌龄,论如律。

巡苏州,杖杀不法僧三遮、优王紫稼,一时震悚。

淮安吏张电臣坐侵蚀漕粮,折银一百二十两有奇,例当追比②,森先为疏请缓之。

上责森先徇纵,夺官,速至京讯鞫.,事白,复原官。

十五年,应诏陈言,略曰:“上孜孜图治,求言诏屡下,而.诸臣迟回观望者,皆以从前言事诸臣,一经惩创,则.流徙永锢,相率.以言为戒耳。

臣以为欲开言路,宜先宽言官之罚。

如流徒谏臣李呈祥、季开生、魏琯、李祵、郝浴、张鸣骏等,皆与恩诏因公诖误例相应。

倘蒙俯赐恤,使天下昭然知上宽宥直臣,在远不遗。

凡有言责者,有不洗心竭虑而兴起者乎?”上责其市恩徇情,夺官,下刑部议,流徙尚阳堡,上仍宽之,复原官。

寻命察荒河南,用都御史魏裔介言,给敕印,未讫事而卒。

十七年,上命吏部开列建言得罪诸臣,其流徙者,举呈祥、琯、祵、开生及彭长庚、许尔安凡六人。

上命释呈祥,许琯,开生归葬。

余虽系建言,情罪不同,无可宽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领航】山东省2013年高考语文总复习 3-1-5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课后对点快训1.把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①。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②,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③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注】①不与存焉:不包括在内。

②故:事故、灾病。

③怍:惭愧。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孟子说:“君子有三件乐事,但称王天下不包括在内。

父母都健在,兄弟没有灾病,是第一件乐事;抬起头无愧于天,低下头无愧于人,是第二件乐事;得到天下的优秀人才,并能教育他,是第三件乐事。

君子有这三件乐事,但称王天下不包括在内。

”2.阅读下文,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因此,学习之后才知道自身的不足,教别人之后才知道自己知识的贫乏。

【参考译文】即使有精美的菜肴,如果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道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如果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因此,学习之后才知道自身的不足,教别人之后才知道自己知识的贫乏。

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后,这样才能反躬自问;懂得了自己知识贫乏之后,这样才能努力进德修业。

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的。

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

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

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

及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

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

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

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

”羽便伸臂令医劈之。

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节选自《三国志·关羽传》)(1)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句关键点:“封”,动词,译为“封存”;“拜书”,动宾短语,“拜”为动词,表敬称,“书”为名词,译为“书信”,“拜书”译为“呈上书信”;“奔”,译为“投奔”;“于袁军”为介宾短语作后置状语,翻译时应移至动词前。

(2)句关键点:句式“为……所……”表被动;“贯”为动词“贯穿”,这里据语境译为“射穿”。

答案:(1)关羽全部封存了曹操给他的赏赐,呈上书信告辞,然后到袁绍军中投奔刘备去了。

(2)关羽曾经被一支飞箭射中,箭射穿了他的左臂。

【参考译文】关羽字云长,本来字长生,是河东解人。

建安五年,曹操东征,刘备投奔袁绍。

曹操擒住了关羽,回来后授予偏将军一职,礼遇他很厚重。

等到关羽杀了颜良,曹操知道他一定会离开,重重地赏赐了他。

关羽全部封存了曹操给他的赏赐,呈上书信告辞,然后到袁绍军中投奔刘备去了。

左右的人想去追他,曹操说:“这也是各为其主,不要追了。

”关羽曾经被一支飞箭射中,箭射穿了他的左臂,后来,伤口虽然愈合了,(但是)每到阴雨天,骨头常常疼痛。

华佗说:“箭头有毒,毒已渗入到骨头里,应当切开臂膀,再一次治疗箭伤,刮掉渗入毒药的骨头,(完全)除掉毒药,这样以后,病才能根除。

”关羽便伸出臂膀让华佗切开。

当时,关羽恰好邀请各位将领在一起喝酒吃饭,臂膀上的鲜血淋漓,溢出盘子,而关羽却(依然)切烤肉(吃)举起酒杯(喝),谈笑自若。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陈(蕃)仲举言为士则,行为士范。

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

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

主簿曰:“众情欲府君先入廨。

”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

吾之礼贤,有何不可?”(1)言为士则,行为士范。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

吾之礼贤,有何不可?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关键词语:“士”,读书人;“则”“范”,同义词,榜样;“式商容之闾”,“式”通“轼”,名词,指车上的扶手板,“商容”,殷代的贤人,“闾”,里巷的大门,在此指商容住的地方;“席不暇暖”比喻特别忙碌;“礼”,名词活用为动词,“礼遇,礼敬”。

答案:(1)言语是读书人的榜样,行为是读书人的模范。

(2)周武王经过商容居住的里巷,连席子也来不及坐暖。

我礼敬贤者,有什么不可以呢?【参考译文】陈仲举的言语是读书人的榜样,行为是读书人的模范。

他一开始做官,就有革新政治的志向。

担任豫章太守,一到任,就询问徐孺子居住的地方,想先去拜访他。

主簿禀报说:“众人希望太守先进官署”。

陈仲举说:“周武王经过商容居住的里巷,连席子也来不及坐暖。

我礼敬贤者,有什么不可以呢?”5.阅读下面文言文,然后译为现代汉语。

太宗曾罢朝,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征,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

”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

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

妾幸备数后宫,安敢不贺?”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太宗有一次下朝后生气地说:“真该杀了这个乡巴佬!”文德皇后问:“谁惹陛下生气了?”太宗说:“谁能比魏征更让我生气,每次朝会上都直言劝谏我,弄得我经常不自在。

”皇后听了退下去穿上朝服站在庭院里。

太宗震惊地说:“皇后为什么这样呢?”皇后回答说:“我听说君主圣明,臣子们就忠诚,现在陛下圣明,所以魏征能够直言进谏。

我因能在您这圣明之君的后宫而感到庆幸,怎么能不向您祝贺呢?”6.把下面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夫合天下之众者财,理天下之财者法,守天下之法者吏也。

吏不良,则有法而莫守;法不善,则有财而莫理。

有财而莫理,则阡陌闾巷之贱人皆能私取予之势,擅万物之利,以与人主争黔首,而放其无穷之欲,非必贵强桀大而后能。

如是而天子犹为不失其民者,盖特号而已耳。

虽欲食蔬衣敝,憔悴其身,愁思其心,以幸天下之给足而安吾政,吾知其犹不行也。

然则善吾法而择吏以守之,以理天下之财,虽上古尧、舜,犹不能毋以此为先急,而况于后世之纷纷乎?(节选自王安石《度支副使厅壁题名记》)(1)夫合天下之众者财,理天下之财者法,守天下之法者吏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是而天子犹为不失其民者,盖特号而已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句翻译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三个分句都是判断句式,“者”或“者……也”,翻译时要译出判断的意思;三个分句构成排比句式,翻译时要注意句式的统一。

(2)句翻译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如是”意思是“如果到了这个地步”;“失”译为“失去”;“盖”,副词,表推测,译为“大概”;“特”,副词,“只、仅仅”;“号”译为“名义”。

答案:(1)能聚合天下之民众的是经济,治理天下经济的是法令,执行天下法令的是官吏。

(2)如果到了这个地步还说是皇帝没有失去百姓,那只不过是徒有天子之名罢了。

【参考译文】能聚合天下之民众的是经济,治理天下经济的是法令,执行天下法令的是官吏。

官吏不好,则虽有法令而不能贯彻;法令不当,则虽然经济形势很好而无从管理。

经济形势很好而不妥善管理,那样连一般富商豪民都会有操纵市场的势力,获得垄断各种物资的利益,来与皇帝争夺黎民百姓,从而满足他们自己的无穷欲望,这不一定需要豪门强宗大势力的人才可以办到。

如果到了这个地步还说是皇帝没有失去百姓,那只不过是徒有天子之名罢了。

即使皇帝粗衣淡饭,终日操劳得精疲力尽,忧愁郁结于心,想使天下富足政治安定,我们知道这依旧是行不通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