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有嘉肴》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虽有嘉肴教学设计全国一等奖3篇

虽有嘉肴教学设计全国一等奖3篇

第3篇虽有嘉肴教学设计全国一等奖

教材分析:

《虽有嘉肴》是新改版的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五篇课文,是整册书的第三篇文言文课文,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初一新生学习文言文的现状,特制订此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引导学生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熟读并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

2、引导学生诵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读出感情,体会古汉语特有的韵律美。

3、让学生运用“留、补、删、换、调”的翻译方法,理解课文大意。

情感与态度目标:

4、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让学生明白教学相长道理。

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难点:目标2、3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采用提问问题的方式导入新课,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自然而然转入文学常识。

同学们,你有没有听过“玉不琢,不成器”这句话,那你知道这句话是出自哪本著作的吗?(师答:《学记》)

二、感知课文(分不同形式的读,但每一次的读达到不同的目的)

采用花样繁多的朗读,使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在朗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语感,丰富文化底蕴)

1、一读课文(个人读),读准字音。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2、二读课文,读出韵味。(录音范读,划出朗读节奏)(在掌握字音和节奏的基础上,全班大声朗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律美。)

3、三读课文,理解字词。(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朗读并结合注释和参考书籍,并在掌握重点字词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文言实词归类。)

2024年课堂教学八下22《《虽有嘉肴》公开课教学设计

2024年课堂教学八下22《《虽有嘉肴》公开课教学设计
明确探究任务
为每个小组分配明确的探究任务,引导他们深入探究课文内容。
鼓励交流合作
鼓励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交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团 队协作能力。
评价激励机制建立
多元评价方式
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口头评价、书面评价、小组评价等,全面 、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激励措施多样化
根据学生的表现和需求,采取多种激励措施,如表扬、奖励、提供 展示机会等,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学习并掌握文章中运 用的类比推理和归纳 论证的方法。
了解《礼记·学记》 的相关知识,知道《 虽有嘉肴》的出处及 作者。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培养学 生的文言文语感。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方式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通过练习、测试等方式,巩固学 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课件展示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内容、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 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音频播放
通过播放课文朗读、背景音乐等音频资料,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和理解课文。
互动练习
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互动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操作,提高 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06 课堂互动与氛围营造
教材处理与拓展
教材处理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处理,如讲解文言文 的语法、词汇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同时, 还可以通过朗读、背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文言文阅 读能力。

《虽有嘉肴》教学设计

《虽有嘉肴》教学设计

《虽有嘉肴》教课方案

【教材剖析】

《虽有佳肴》是新改版的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五篇课文,是整册书的第三篇文言文课文,联合本单元教课目的和初一重生学习文言文的现状,特制定此教课方案。

【教课目的】

一、知识与技术目标:

1、指引学生累积要点文言实词,能借助说明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熟读并背诵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指引学生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掌握节奏,读出感情,领会古汉

语独有的韵律美。

2、让学生运用“留、补、删、换、调”的翻译方法,理解课文粗心。

三、感情与态度目标:

指引学生联系实质,让学生理解教课相长的道理。

【教课要点】

指引学生累积要点文言实词,能借助说明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熟读并背诵课文。

【教课难点】

指引学生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掌握节奏,读出感情,领会古汉语独有的韵律美。

教课方法】

朗读法、议论法。

【教课课时】 1 课时

【课前预习】

1、查阅相关资料,认识《礼记》、《学记》的相关知识。

2、借助讲解和工具书,认读课文中的生字、生词。

3、读课文 2 遍,初步认识课文内容。

【教课过程】

一、导入(采纳发问问题的方式导入新课,惹起学生的思虑,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老师自但是然转入文学知识。

同学们,你有没有听过“玉不琢,不可器,人不学,不知道”

这句话,那你知道这句话是出自哪本著作的吗?(师答:《学记》)二、感知课文(采纳不一样的方式阅读,但每一次读要达到不一样的目的)

采纳花式众多的朗诵,使讲堂“活”起来,让学生在朗诵中加深

对课文的理解,培育语感,丰富文化底蕴)

1、一读课文(个人读),读准字音。

《虽有嘉肴》教学设计

《虽有嘉肴》教学设计

《虽有嘉肴》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虽有佳肴》是新改版的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五篇课文,是整册书的第三篇文言文课文,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初一新生学习文言文的现状,特制订此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引导学生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熟读并背诵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引导学生诵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读出感情,体会古汉语特有的韵律美。

2、让学生使用“留、补、删、换、调”的翻译方法,理解课文大意。

三、情感与态度目标:

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让学生明白教学相长的道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熟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诵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读出感情,体会古汉语特有的韵律美。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1课时

【课前预习】

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礼记》、《学记》的相关知识。

2、借助注解和工具书,认读课文中的生字、生词。

3、读课文2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采用提问问题的方式导入新课,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自不过然转入文学常识。

同学们,你有没有听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这句话,那你知道这句话是出自哪本著作的吗?(师答:《学记》)二、感知课文(采用不同的方式阅读,但每一次读要达到不同的目的)

采用花样繁多的朗读,使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在朗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语感,丰富文化底蕴)

1、一读课文(个人读),读准字音。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嘉肴》教案

《虽有嘉肴》教案

《虽有嘉肴》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虽有嘉肴》。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例如“虽、嘉肴、弗食、不知其旨”等。(3)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技巧,如断句、翻译等。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运用对比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3)学会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2)培养学生勤奋学习、自主探究的精神风貌。

(3)培养学生懂得珍惜美食,懂得感恩的思想品质。

二、教学重点

1. 课文《虽有嘉肴》的朗读和背诵。

2. 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的理解。

3. 文言文的阅读技巧的掌握。

三、教学难点

1. 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的理解。

2. 文言文的语言特点的把握。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展示嘉肴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美食的看法,从而引出本课《虽有嘉肴》。

2. 自主学习:

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3. 合作探讨: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等。

4. 课堂讲解:

教师讲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如“虽、嘉肴、弗食、不知其旨”等,并进行翻译练习。

5. 课堂练习:

学生进行断句和翻译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拓展:

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课后作业

1. 熟读并背诵课文《虽有嘉肴》。

2. 运用所学知识,回家后与家人分享美食,并表达感恩之情。

《虽有嘉肴》教案

《虽有嘉肴》教案

《虽有嘉肴》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文章。

(2)理解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式。

(3)掌握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2)通过解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3)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2)培养学生诚实、勤奋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

1. 文章的朗读和背诵。

2. 文章中关键词汇和句式的理解。

3. 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三、教学难点

1. 文章中一些特殊句式的理解。

2. 文言文中一些生僻词汇的解释。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1)教师简要介绍本文的作者和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引发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兴趣。

2. 自主学习:

(1)学生自主朗读文章,体会文章的韵律和节奏。

(2)学生自主翻译文章,理解文章的大意。

3. 合作学习:

(1)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文章中的难点问题。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4. 探究学习:

(1)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讨文章中的主旨和寓意。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5. 课堂小结:

五、课后作业

1. 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准备下一节课的预习内容。

六、教学评价

1. 教师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后练习的成绩,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2.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发言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第22课《虽有嘉肴》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22课《虽有嘉肴》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虽有佳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重点文言词句,熟读并背诵《虽有嘉肴》。

2.把握文意,明确中心论点。

【教学重点】

1.积累重点文言词句,熟读并背诵《虽有嘉肴》。

2.把握文意,明确中心论点。

【教学难点】

积累重点文言词句,准确翻译全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流程

一、出处导入

半部《论语》治天下,一帧《礼记》誉千秋。或许同学们对《礼记》不甚了解,但《礼记》中的名言却常常在我们的耳畔回响:“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告诉我们要勤于钻研;“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启迪我们要做好规划,有的放矢;“苟利国家,不求富贵”教育我们要有为国为民的情怀……可见,《礼记》影响之深广。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礼记》,领悟为学之道。

二、检查预习,点拨疑难

指名学生简单说说本文表意,其他同学可以适当补充。

(疑难处教师稍做点拨,例如“学学半”一句。)

三、简介《礼记》

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西汉宣帝(前73-前49年在位)时,戴德、戴圣从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中辑录了两个选本,分别被后人称为《大戴礼记》和《小戴礼记》,后者一般简称为《礼记》。

四、任务导学

任务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范读。

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字音字形,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2.自读。

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节奏、重音、停顿。

3.指导。

(1)首句要读出各分句内部的层次感(转折、假设),两个结句要读出惋惜、遗憾的感情。

(2)第二句,“是故”后当作停顿,“学”“教”后亦当作停顿,“不足”“困”应重读,语速要渐缓,读出一种沉重感。

(3)第三句,要在第二句的基础上有所奋起,语调要略微上扬,重读“自反”“自强”,读出一种振奋感。

虽有嘉肴教学设计

虽有嘉肴教学设计

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阅读课文
02
让学生阅读课文,引导他们理解课文内容,同时培养他们的阅
读能力和语感。
分析课文
03
对课文进行深入分析,包括语言特点、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
方面,帮助学生全面理解课文。
15
实践操作环节设计
2024/1/26
小组讨论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美食经历和对美食的 看法,同时培养他们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生更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
2024/1/26
情景模拟教学
通过模拟课文中的情景或场景,让 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所表达的 情感和意境。
互动式教学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如提 问、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等,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2
2024/1/26
03
教学过程设计
13
导入环节设计
引用名言
以“食为人天,美味为先”等经 典名言引入,激发学生对美食的
虽有嘉肴教学设计
2024/1/26
1
目录
• 课程介绍与背景 • 教学内容与方法 • 教学过程设计 • 学生活动组织与实施 • 评价方式与标准制定 • 教师自我反思与成长计划
2024/1/26
2
01
课程介绍与背景
2024/1/26
3
虽有嘉肴课程概述

《虽有嘉肴》,(公开课),教学设计

《虽有嘉肴》,(公开课),教学设计

20《虽有嘉肴》教学设计(公开课)

【学习目标】

1、积累重点文言字词,熟读并背诵课文。

2、准确翻译文句,理解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3、联系实际,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自己的学习。

【学习重点】1、2

【学习方法】朗读法、交流法

【课前预习】

1、查阅有关资料,了解《礼记》、《学记》的有关知识。

2、借助注解和工具书,认读课文中的生字、生词。

3、读课文2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古人常读的《四书五经》指的是什么书?

明确:“四书”为《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2、书法欣赏:老师创作的书法《虽有嘉看》内容就出自“五经”中的《礼记》《学记》篇二、预习检测

1、给下列红字注音:

嘉(jiα)肴(yao)自强(qiδng)兑(yue)命学(XiaO)学半

2、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解释下列字词。

虽(即使)旨(甘美)至道(最好的道理)善(好处)

困(不通理解不了)是故(所以)自强(自我鼓励)

自反(自我反省)故曰:教学相长(教和学互相促进)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其:表猜测语气,大概。)

3.《礼记》简介: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一^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相传为皿汉戴壬编撰。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他的弟子对“经”的解说是“传”或者“记”,《礼记》因此而得名,即对“礼''的解释。《礼记》全书用记叙文的形式写成,一些篇章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有的用短小的生动故事表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写和刻划,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

《虽有嘉肴》优质教案

《虽有嘉肴》优质教案

•课程介绍与背景•文本解读与赏析•知识点与技能要求•拓展阅读与对比分析•互动环节与课堂实践•课程总结与回顾

课程介绍与背景

《虽有嘉肴》选自《礼记·学记》,是中国古代一篇重要的教育论文。文章通过讲述“虽有嘉肴,弗

食,不知其旨也”的道理,引

申出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

文章以饮食之道比喻学习之道,

表达了“教学相长”的教育思

想。

《虽有嘉肴》简介

作者及时代背景

作者为西汉时期的戴圣,是《礼记》

的编纂者之一。

时代背景为西汉时期,当时社会重视

教育和礼仪,强调道德修养和社会责

任。《礼记》作为儒家经典之一,对于当时及后世的教育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文章主题与思想内涵

主题

文章主题是探讨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以及“教学相长”的教

育思想。

思想内涵

文章通过比喻和论述,表达了教育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

重要性;同时强调了教育实践中的“教学相长”原则,即教师

和学生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过程。此外,文章还倡导了尊师

重道、注重实践等教育理念。

文本解读与赏析

简要介绍文章的背景和主题,引

出下文。

引言部分

详细阐述“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的道理,通过类比和举例,深入浅出地说明实践的重要性。

正文部分

总结全文,强调实践对于认识事物的重要性,并鼓励读者积极实践、探索未知。

结尾部分

文章结构梳理

关键语句解读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即使有美味佳肴摆在面前,如果不亲自品尝,就不知道它的美味。

比喻即使有再好的东西,如果不亲身实践,就无法真正了解和掌握。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告诫人

(完整版)《虽有嘉肴》教案

(完整版)《虽有嘉肴》教案

《虽有嘉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正确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握节奏,熟读成诵。

2。积累重点文言字词,准确翻译文句。

能力目标:3.深入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懂得“教学相长"的道理。

情感态度目标:4。联系实际,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自己的学习。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并背诵。

2.积累重点文言字词,准确翻译文句.

教学难点:准确翻译文句,懂得“教学相长”的道理.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古人常读四书五经,今天我们也来学学五经之一《礼记》中的一段短文《虽有嘉肴》。

二. 走进新课

1.师简单介绍《学记》《礼记》

《虽有嘉肴》节选《学记》。《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关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论著。《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

2.学习课文

(接下来我们按四边教学法来学习这篇短文)

(一)读-—--达到正确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握节奏,熟读成诵的目标。

(1)听录音

师播放录音前提出要求:要听准字音,听清节奏。并要求在停顿处划出节奏。

(2)生齐读

读后师再点评。对以下几个字的读音予以纠正或强调.

自强.( qiǎng)教学相长.( zhǎng,增长、提高之意,不读cháng)

《兑.命》(yuè,通“说”,指殷商时的贤相傅说)学.学半(xiào ,教)

(3)师范读(要求生依然注意字音和停顿)

(4)生示范读(要求生听时把自己认为是重点的文言字词的圈出来,为下一环节铺垫)

(二)译——达到积累重点文言字词,准确翻译文句的目标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听和读,我们应该对课文有了初步印象,接下来我们一起完成字词的解释和翻译文章的任务.)

《礼记》二则——虽有嘉肴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礼记》二则——虽有嘉肴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礼记》二则——虽有嘉肴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礼记》二则——虽有嘉肴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

册)1

《礼记》二则——虽有嘉肴教学设计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礼”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价值观念,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历史长河中,礼仪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礼记》中,关于食物与礼仪的相关内容被广泛讨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内涵与精神。本文将分析两则《礼记》中的嘉肴教学设计,以此来探讨古代中国人的饮食礼仪。

一、《礼记》中的道德阐述

在《礼记》中,对于美食文化的反复阐述使美食成为文化的一部分。在《礼记·秦礼》中,“禽肉不过两色,鱼不过三味。稔残节俭,无所不备”。这段话强调了节俭、勤俭持家的美德与饮食习惯的生活方式,强调了食物对于人们健康的影响,并告诉我们应该保持饮食的适度和平衡。

我们发现,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已经成为古代中国人道德阐述的一部分。除了健康的食物,节省和节流的生活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古代道德标准。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古代饮食习惯是一种与道德价值观紧密相关的文化体验。同时,值得注

意的是,这些道德根据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二、《礼记》中的食物礼仪

《礼记·月令》中详细描述了古代的餐桌礼仪:在餐厅中,男女青年并坐,重要的客人坐在主人月的右手,垂头低声聊天,并和主人喝一碗茶。当然,这只是基本的礼仪,除此之外,《礼记》中还有许多细节需要注意。例如,《礼记·征羊》指出了各种各样的吃饭方式,例如孔目煮粥、鸟食、男女对坐等等。

在《礼记》中,食物礼仪涉及到的范围很广,从宗教礼仪到宴会礼仪等等,都需要遵守各种规则。但是,我们不应该把这些礼仪视为装饰品,而应该理解它们的民族、文化和经济背景所需要强调的观念。

虽有嘉肴教学设计

虽有嘉肴教学设计

虽有嘉肴教学设计

虽有嘉肴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礼记》、《学记》相关知识,理解重点文言词语,熟读并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

对照注释翻译课文;了解类比说理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白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1、能对照注释翻译课文;

2、了解类比说理的方法,明白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巧引入。

1、“四书”、“五经”是国学之瑰宝,是智慧之源泉。“四书”、“五经”分别是哪几部典籍?

2、导语。

半部《论语》治天下,一帧《礼记》誉千秋。或许同学们对《礼记》不甚了解,但《礼记》中的名言却常常在我们的耳畔回响:“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告诉我们要勤于钻研;“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启迪我们要做好规划,有的放矢;“苟利国家,不求富贵”教育我们要有为国为民的情怀……可见,《礼记》影响之深广。

今天,就让我们亲近《礼记》,领悟为学之道。

二、知作品。

1、生汇报搜集到的有关《礼记》的资料。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它与《周礼》、《礼仪》合称“三礼”。

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把孔子的弟子对“经”的解说称为“传”或“记”,《礼记》因此而得名,即对“礼”的解释。

《礼记》的内容分为两大类:一是关于礼乐的一般理论__,二是关于礼乐制度的__。

2、了解《学记》。

《虽有嘉肴》节选自《学记》。《学记》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篇系统性的教育学论文。据郭沫若考证,《学记》作者为孟子的弟子乐正克。《学记》对教育作用、教育目的、学校制度、教育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以至师生关系、教师问题等方面,都做了比较系统而精辟的概括和理论的阐述。

《虽有嘉肴》教案

《虽有嘉肴》教案

《虽有嘉肴》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虽有嘉肴》。

(2)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语法。

(3)了解课文所表达的主题和思想。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2)培养学生运用文言文进行交流和表达的能力。

(3)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分析,培养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2)培养学生勤奋学习、自主探究的精神。

(3)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课文《虽有嘉肴》的朗读和背诵。

(2)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的理解。

(3)课文主题和思想的理解。

2. 教学难点:

(1)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语法。

(2)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解释词语和句式的含义。

2.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朗读和背诵课文,自我检测学习效果。

3. 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4. 实践操作法:学生进行文言文写作和表达练习。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介绍课文《虽有嘉肴》的作者和背景。

2. 朗读课文: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指导发音和节奏。

3. 讲解课文:教师讲解课文内容,解释词语和句式的含义。

4.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5. 课堂练习:学生进行文言文写作和表达练习。

五、教学评价

1. 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的流利程度和准确性。

2.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和思维能力。

3. 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参与程度和问题解决能力。

《虽有嘉肴》优质课一等奖教学设计

《虽有嘉肴》优质课一等奖教学设计

06
总结与展望
本次《虽有嘉肴》优质课一等奖成果回顾
教学目标明确
本次课程紧扣教学大纲,结合学生 实际情况,制定了明确的教学目标 ,为课程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教学方法创新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 角色扮演、课堂演讲等,激发了学 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了教
学效果。
教学内容丰富
通过对《虽有嘉肴》的深入解读, 结合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丰富了 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课 文内涵。
教学态度
在教学态度上,可以更加 关注学生的需求和感受, 积极与学生沟通交流,及 时调整教学策略。
同事或专家点评及建议
优点肯定
同事和专家对本次课程的教学效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 法得当、教学态度认真。
改进建议
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和问题,同事和专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改进建议 ,如加强课堂互动、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等。这些建议对于 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实践活动设计
课堂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朗诵比 赛等课堂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参 与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课外拓展活动
引导学生开展与文章内容相关的 课外拓展活动,如寻访当地美食 、分享美食文化等,将课堂学习 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拓展学生的
视野和思维。

虽有嘉肴教学设计

虽有嘉肴教学设计

《虽有嘉肴》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虽有佳肴》是新改版的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五篇课文,是整册书的第三篇文言文课文,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初一新生学习文言文的现状,特制订此教学设计。

《虽有嘉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引导学生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

内容,熟读并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2.引导学生诵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读出感情,体会

古汉语特有的韵律美。

● 3.让学生运用“留、补、删、换、调”的翻译方法,理解课文大意。

●情感与态度目标:4.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让学生明白教学相长道理。

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难点:目标2、3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采用提问问题的方式导入新课,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自然而然转入文学常识。

同学们,你有没有听过“玉不琢,不成器”这句话,那你知道这句话是出自哪本著作的吗?(师答:《学记》)

二、文学常识(以填空形式检验学生预习情况)

《学记》是我国的一部关于、活动的论著。

(接下来我们来疏通文意)

二、感知课文(分不同形式的读,但每一次的读达到不同的目的)

采用花样繁多的朗读,使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在朗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语感,丰富文化底蕴)

1.一读课文(个人读),读准字音。(学生个人自由大声朗读,并完成《学评》73页第一题,从而检验学生是否掌握字音)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虽有嘉肴》教学简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引导学生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熟读并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诵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读出韵律;学习类比法,并初步学以致用。

情感与态度目标: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让学生明白教学相长道理。

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难点:目标2、3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四书五经”导入,了解《学记》(点出《大学》《中庸》《学记》三篇文章与

《礼记》的关系,不做重点识记)。板书课题并解题(虽,佳肴-嘉肴)。

二、明确学习目标:我会读——我会译——我会说——我会背

三、我会读

1、读准字音(学生讲应注意的字音——正音——齐读)

2、读准句读(个别读,引导关注语言特点并板书:语言工整对称骈散结合)

3、读出韵律(女生读,男生读,齐读)

四、我会译

1、教师误译——学生合作纠错

2、小结易错点——归纳(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异词同义,特殊句式)

3、验证——反馈:依据原文串译课文(学生开火车一人一句翻译)

五、我会说

1、结构主旨:填空、谈启示

这篇文章主要是讲述问题的,文章集中论述了和的关系,得出了的结论。谈谈你从中得到怎样的启发?

【引导学生关注两个总结性词汇(“是故”“故”),得出启发:a实践出真知(结合小故事加深学生印象) b教学相长(学生结合实际谈启发)。教师适当引导学生关注古今“教学相长”的区别。】

2、既然文章是讲述学习问题的,为何开头从食物写起?聪明的你知道这是什么写法吗?

知识小链接:类比(类比、比喻、对比的区分)及其作用;示例分析。

类比小练习:说话练习——运用类比法把句子补充完整。(略)

六、我会背(指导背诵方法)

1、根据译文背原文

2、依据对称背原文

3、按照逻辑背原文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并复习巩固课文。

2、请你根据本文的学习重点,出一份本文的文言知识巩固练习卷。要求有三种以上的题型,分值为100分。(做在作业本上,书写清楚规范,要求有标准答案,答案自留不用上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