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伤科常见病
中医筋伤学名词解释问答09骨伤
.
中医筋伤学
名词解释
1.筋伤定义:俗称“伤筋”,指各种外来暴力或慢性劳损等原因造成的筋的损伤。筋伤是骨伤科最常见的疾病。
2.扭伤:任何关节(包括可动关节和微动关节)由于旋转、牵拉或肌肉猛烈而不协调的收缩等间接暴力,突然发生超出正常生理范围的活动,如肌肉、肌腱、韧带、筋膜或关节囊因过度扭伤、牵拉引起的撕裂、断裂或移位,甚至关节的错缝。
3.挫伤:因直接暴力、跌扑撞击、重物打击等作用于人体表面产生剪切力作用而引起的闭合性损伤,以外力直接作用导致的局部皮肤下或深部组织损伤为主。
4.碾压伤:钝性物体的推移挤压与旋转挤压直接作用于肢体造成的以皮下及深部组织为主的严重损伤,往往形成皮下组织的挫伤及肢体皮肤的撕脱伤。
5.撕裂伤:指由于扭、挫、牵拉等强大外力造成的某一部位的筋部分断裂损伤,一般腰部、腕部、踝部及指骨间关节的扭伤多导致不同程度的韧带关节囊等撕裂伤。
6.断裂伤:断裂伤的机制与撕裂伤类似,只是体质、部位及致伤外力性质大小有别而造成某些筋的全部断裂损伤。一般来说造成断裂伤所受的外力要比造成撕裂伤所受的外力大,可导致严重的功能障碍和明显的局部疼痛、肿胀、瘀血斑、畸形等。
7.骨错缝:指可动关节和微动关节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的微细离位,也称为关节骨缝错开,多由扭伤、挫伤而发生。骨错缝可引起关节功能活动障碍和局部疼痛、肿胀等。
8.关节弹响声:关节内有游离体的患者,活动关节时可有弹响声。
9.牵引疗法:是应用外力对身体某一部位或关节施加牵拉力,使其发生一定的分离,周围软组织得到适当的牵引,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临床普遍使用的是脊椎牵引疗法。
中医骨伤科疾病的辨证与治疗
中医骨伤科疾病的辨证与治疗中医骨伤科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骨折、脱位、软
组织损伤等外伤性疾病以及骨关节疾病的治疗。中医骨伤科侧重于辨
证施治,通过中医的辨证论治原则,针对不同的病情特点,制定个性
化的治疗方案,既可以缓解病症,又可以促进康复。本文将就中医骨
伤科主要疾病的辨证与治疗进行探讨,希望可以对广大读者有所帮助。
骨折是中医骨伤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在中医理论中,骨折可以分为
关闭性骨折和开放性骨折两种。对于闭合性骨折,中医强调要根据患
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特点来辨证施治。比如说,如果患者有疼痛、肿胀、局部发红等症状,中医可能会考虑是“瘀血阻络、气滞不畅”引起的,应该采用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治疗方法。同时,中医还会结合
针灸、推拿、草药等疗法,促进骨折愈合,减轻患者的痛苦。
对于开放性骨折,中医治疗更加复杂,需要及时清创、止血,防止
感染等。据中医理论,开放性骨折易导致气血失和、阴阳失调等病理
变化,从而影响康复进程。因此,中医师需要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
针对性地选择治疗方案。临床实践表明,中医骨伤科在治疗骨折方面
具有独特优势,可以快速止痛、促进愈合,减少并发症发生。
除了骨折外,脱位也是中医骨伤科经常遇到的问题之一。中医认为
脱位主要是因为筋骨受损、气血不通所致,表现为关节变形、功能障
碍等症状。治疗脱位时,中医师通常会结合推拿、拔罐、针灸等手法,调理患者的气血运行,促进关节复位,恢复功能。在治疗过程中,中
医还会根据病情调配草药,加速组织修复,减轻疼痛。
软组织损伤也是中医骨伤科常见的疾病之一。软组织损伤包括扭伤、挫伤、撕裂等,常见于运动员、工人等。中医认为软组织损伤主要是
中医骨伤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
中医骨伤科常见疾病包括骨折、脱位、软组
织损伤、肌肉拉伤、筋膜炎、骨质疏松症、
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中医骨伤科的治疗主要
包括针灸、中药、推拿按摩等方法,针灸和
中药是中医骨伤科治疗的两个主要手段。
1. 针灸
针灸是中医骨伤科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通过针灸可以刺激人体的穴位,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缓解疼痛等症状。常用的
针灸疗法包括:罗盘针法、火针、电针、艾
灸等。
针灸治疗的具体过程包括:根据患者的病情,
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刺激;将针头插入穴位,调整好针头的深度和方向;通过旋转、抽插
等方法进行针灸治疗;将针头拔出,完成针
灸治疗。
2. 中药
中药是中医骨伤科治疗的另一个重要手段。
中药可以通过口服、外用等多种方式进行治疗,常用的中药包括桂枝、白芍、川芎等。
中药治疗的具体过程包括: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相应的中药进行治疗;将中药煎煮后,
通过口服、外用等方式进行治疗。
3. 推拿按摩
推拿按摩是中医骨伤科治疗的另一个常见方法。通过推拿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等症状。常用的推拿按摩方法包括:推拿、拨筋、拔罐等。
推拿按摩治疗的具体过程包括: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相应的推拿按摩方法进行治疗;通过推拿、拨筋、拔罐等手法进行治疗;根据情况适当调整按摩力度和时间。
总之,中医骨伤科的治疗方法多样,具有独特的疗效。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同时注意安全和卫生问题。
中医骨伤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
中医骨伤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
本文档旨在介绍中医骨伤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的目的和重要性。
中医骨伤科是一门传统中医学的重要分支,关注诊断和治疗与
骨骼、关节和肌肉有关的疾病和损伤。该领域的疾病种类繁多,包
括但不限于骨折、关节炎、软组织损伤等。针对这些疾病,中医骨
伤科提供了一套独特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中医骨伤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的目的是为临床医生提供权威和
专业的指导,以确保对患者进行精确和有效的诊断以及个性化的治疗。该指南通过整合中医经典理论和实践经验,提供了针对不同疾
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方法和方案。
本指南的编制是基于广泛的临床实践经验和科学研究成果。经
过专家组的多轮讨论和审核,确保了指南的准确性和权威性。中医
骨伤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的发布将有助于规范中医骨伤科的诊断和
治疗实践,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对于临床医生和从事中医骨伤科领域的研究者而言,掌握中医
骨伤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将极大地提升其临床实践能力和研究水平。同时,患者也能从中受益,获得更精准、有效和安全的中医骨伤科
治疗。
总之,中医骨伤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是中医骨伤科领域的重要参考资料,通过提供详细、系统和科学的指导,旨在促进中医骨伤科的发展和进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本部分将简要介绍中医骨伤科常见的疾病,包括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等。
本文介绍中医骨伤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在中医骨伤科中,诊疗工作要遵循以下原则:
辨证施治:中医骨伤科注重全面分析病情,进行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结果,通过辨证施治方法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以达到调理和平衡身体的目的。
骨伤科常见病诊疗规范
骨伤科诊疗规范
锁骨骨折
【诊断要点】
1、有外伤史。
2、多发于锁骨中1/3或中外1/3交界处。
3、骨折局部肿胀压痛明显,有移位的骨折可触及异常活动及骨擦音。
4、X线摄片检查可确定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
5、骨折分类:
(1)青枝型骨折:多见于幼儿,骨折处形成向上弯曲的弓形。
(2)横断型骨折:多见成年人,骨折端可具有典型的重叠,近端向上后方移位,远端向下前方移位。
(3)粉碎型骨折:多为直接暴力引起,常于中1/3处有小骨片呈垂直移位。
6、证候分型:
(1)气滞血瘀:外伤初期,血溢脉外,瘀于皮下筋膜,肿胀较甚,疼痛剧烈,压痛明显,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眩。
(2)筋骨未续:骨断中期,骨位已正,尚有瘀血未去,筋骨连接未坚,局部肿,瘀未消尽,疼痛压痛固定,功能活动障碍,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缓。
(3)瘀血凝滞:骨伤日久,肿胀消退,瘀血残留肌揍、关节,以至筋膜粘连,关节屈伸不利,舌红苔薄,脉结。
(4)气血亏虚:损伤后期,外伤筋骨,内伤气血,加之长期卧床伤血耗气,体质虚弱,短气、懒言、四肢不温。舌淡苔薄,脉细缓。
(5)肝肾不足:损伤后期,断骨未坚,筋脉疲软,可出现肝肾不足之症。偏于肝肾阴虚者,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两目干涩,视物模糊,或有烦躁失眠,五心烦热,盗汗,遗精,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细数;偏于肾阴虚者,兼见形寒肢冷,神疲乏力,遗精早泄,月经量少,色淡,小便清长,夜尿频数,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治疗要点】
【一般治疗】
1、手法复位:患者端坐,挺胸抬头,双手插腰姿式。术者双手握其患者两肩外侧,以一膝顶住背部正中;双手向后徐徐扳拉,双肩外旋后伸挺胸,骨折移位可获整复。亦可在助手维持此姿式下,术者直接按压其骨折端使之复位。
骨伤科常见急危重症诊疗常规
骨伤科常见急危重症诊疗常规
骨伤科常见急危重症诊疗常规
开放性骨折的诊疗常规
【定义】骨折附近皮肤及皮下软组织破裂,骨折断端和外界相通者,为开放性骨折。
【分类】
㈠根据伤因及损伤情况分类:
1、切割伤或穿刺伤多为锐器或骨折端穿破皮肤所致。创口较整齐,骨折多为单纯横断或斜形。
2、撕裂、剥脱伤皮肤和肌肉等有较大面积的撕裂或剥脱,创面大而不规则,骨折多为粉碎。
3、绞轧,碾挫伤多由重物压榨、车轮碾压或机器绞轧等所致,骨折粉碎,损伤组织多且失去活力。
4、枪弹伤多为子弹或弹片等所致的投射伤,创口大小范围及深度等,与投射物的速度和爆炸力的强弱有关。
㈡按损伤程度分型:
Ⅰ型:创面清洁,创面小于1㎝。
Ⅱ型:创口撕裂大于1㎝,但无广泛软组织伤或皮瓣撕脱等。
Ⅲ型:有多段骨折和广泛软组织损伤,或创伤性断肢。
【临床特点】
1、创伤后失血多,全身反应严重;
2、局部污染严重,易发生严重的感染;
3、骨折移位大,内外固定均困难;
4、皮肤损伤严重,易出现骨外露;
5、骨折不易愈合。
【并发症与合并损伤】开放性骨折主要并发症为休克、脂肪栓塞和感染。合并伤中最多见的是血管神经损伤和腹腔脏器损伤。
【诊断】根据伤因,局部和全身症状,结合X线片及其它检查可明确诊断。
【治疗】
㈠清创时间愈早愈好。伤后6-8小时以内是清创的黄金时间。其基本步骤如下:
1、清洗伤肢以生理盐水、稀碘伏彻底清洗伤肢和创面四周健康组织上的污染。刷洗后将肢体擦干,常规消毒,铺巾。
2、清创首先以生理盐水、双氧水和稀碘伏液反复冲洗创面,清楚其表面的污垢和异物。再按皮肤、深筋膜、肌肉、肌腱、血管、骨折端等的顺序由浅入深进行彻底清创。剪除坏死失活组织,清除异物,检查各组织的损伤情况。
中医骨伤科普
中医骨伤科普
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
第一篇示例:
中医骨伤科是一种古老而又独特的中医学科,主要研究和治疗各种骨骼和关节的疾病、创伤和疼痛。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医骨伤学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深受人们的喜爱和信任。
中医骨伤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理论基础
中医骨伤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是阴阳五行学说、经络学说和脏腑学说。根据中医理论,人体的骨骼和关节是由经络贯穿,并受到脏腑气血的调控。骨骼关节的疾病主要是由于气血阻滞、痰湿痰热等病因引起的。治疗骨伤病症需要根据病因病机,综合运用针灸、推拿、中药等疗法,调和阴阳五行,恢复正常的脏腑气血运行。
二、常见疾病
中医骨伤科主要治疗各种骨骼和关节的疾病,如骨折、脱位、关节疼痛、骨质增生等。关节疼痛是中医骨伤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例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骨关节炎等。中医骨伤科治疗关节疼痛主
要是通过调理气血、活血化瘀、理气止痛,达到镇痛、消炎、促进软
组织修复等效果。
三、治疗方法
中医骨伤科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针灸、推拿、中药疗法和运动疗法等。针灸是中医骨伤科的核心疗法之一,通过在穴位用针刺激来调节
气血,恢复经络畅通,达到疼痛缓解、活血化瘀的效果。推拿则是通
过按摩、揉捏等手法来调理筋骨,舒筋活络。中药疗法是中医骨伤科
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常用活血化瘀、调气止痛的方剂。运动疗法也
是中医骨伤科的重要治疗手段,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来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关节稳定性,促进软组织修复。
四、预防保健
中医骨伤科强调疾病的预防和保健,认为“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要做到“饮食有节、心情愉快、适度运动、保持正常的作息时间”。定期进行中医推拿、针灸保健也是预防骨伤疾病的有效方法。
骨伤科常见病科普——踝管综合征
骨伤科常见病科普——踝管综合征
踝管综合征是骨伤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它好发于长期的外部揉搓刺激或者外
伤所致,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踝管综
合征的一些科普知识。
一、什么是踝管综合征
脚的内侧脚脖子,有一个凸出的小骨头,这个凸出的骨头,我们称之为内踝。在这个骨性凸起的正下方,靠近脚后跟的位置,有一根神经通过,叫胫后神经,
胫后神经通过的通道,我们称之为踝管。踝管综合征的意思,就是由于某种原因,神经通过的踝管变得狭窄了,那么神经在其中穿行的过程中,会受到挤压、受到
压迫,进而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我们称之为踝管综合征。它主要的问题,会导
致脚底出现感觉异常,包括麻木和疼痛等等。
二、踝管综合征的病因
1、先天性因素
外展肌肥大以及副外展肌跟骨外翻畸形、扁平足等都可使跖管的实用容积减小,从而引起胫神经卡压。
2、跟骨及踝部骨折
如复位不良、畸形愈合亦可使跖管容积减小。另外跖管的基底部不光滑可产
生压迫、摩擦而伤及胫神经。
3、慢性损伤
从事强体力劳动者长跑运动员以及踝关节频繁高强度跖屈背伸者,肌腱滑动
增多、摩擦增强,可引起腱鞘炎、腱鞘充血水肿,加之屈肌支持带相应增厚,跖
管伸缩性减小,其内压力增高可压迫胫神经并影响其血供,产生神经功能障碍。
另外,类风湿关节炎、老年骨关节病等患者皆可形成增生的骨赘,骨赘突入跖管亦可使胫神经受压。
4、跖管内部因素
腱鞘囊肿、脂肪瘤、曲张的静脉亦可引起胫神经卡压。
5、其他
如甲状腺功能低下、妊娠、大隐静脉及小隐静脉曲张等。
三、踝管综合征的常见症状
1、疼痛
多数踝管综合症的患者都会有疼痛不适的表现,尤其是足底部位出现广泛或灼热痛,并有不同程度的麻木感出现,尤其是夜间,尤其在夜间,加重后还会影响行走以及负重。病人活动或锻炼时,则疼痛症状明显加重,适当休息后可明显改善。
中医骨伤科学膝关节炎的中医辨证论治与药方
中医骨伤科学膝关节炎的中医辨证论治与药
方
膝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骨伤科疾病,给患者带来了诸多痛苦和不便。中医在治疗膝关节炎方面有着独特的理论和丰富的经验,通过辨证论治,运用合适的药方,往往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膝关节炎的发生多与肝肾亏虚、气血不足、风
寒湿邪侵袭、劳损等因素有关。
肝肾亏虚是导致膝关节炎的重要内因。肝主筋,肾主骨,随着年龄
的增长,肝肾逐渐亏虚,筋骨失于濡养,就容易出现关节疼痛、屈伸
不利等症状。这类患者往往伴有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失眠多梦等表现。
气血不足也是常见的原因之一。气血是濡养关节的重要物质,若气
血亏虚,关节得不到充分的滋养,就会功能失调,产生疼痛和活动受限。此类患者面色苍白或萎黄,神疲乏力,少气懒言。
风寒湿邪侵袭是外因之一。当人体正气不足时,风寒湿邪容易乘虚
而入,留滞于关节,导致气血凝滞,经络痹阻,从而引发膝关节炎。
患者常在天气变化时症状加重,关节疼痛、沉重,遇寒加重,得热则舒。
劳损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长期过度劳累、运动损伤或姿势不当,
会损伤关节,导致筋骨受损,进而引发膝关节炎。
中医对膝关节炎的辨证论治主要分为以下几种证型:
1、肝肾亏虚型
治法:滋补肝肾,强筋壮骨。
药方:独活寄生汤加减。该方由独活、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肉桂心、防风、川芎、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干地
黄等组成。其中,独活、秦艽、防风等祛风除湿;桑寄生、杜仲、牛
膝等补肝肾、强筋骨;当归、川芎、芍药、干地黄等养血活血;人参、茯苓、甘草等益气健脾。
2、气血不足型
治法:益气养血,濡养关节。
骨伤科疾病分类
骨伤科疾病分类
骨伤科疾病可以根据病因、病理和症状等特征进行分类。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骨伤科疾病分类:
1.骨折和骨裂:骨折是骨骼的断裂,可以分为完全骨折和不完全骨折;骨裂是骨骼的裂缝,未完全断裂。
2.关节疾病:包括关节炎(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关节炎性疾病(如滑膜炎、骨软骨病、强直性脊柱炎)等。
3.脊柱疾病:主要包括脊柱骨折、脊柱侧弯(如脊柱侧凸和脊柱侧弯畸形)、脊髓压迫综合征(如椎间盘突出、脊髓脊柱炎)等。
4.关节软骨疾病:例如软骨损伤、软骨退行性变和软骨病。
5.肌肉和肌腱疾病:包括肌肉拉伤、肌肉扭伤、肌腱炎、肌肉萎缩等。
6.骨质疾病:如骨质疏松症、骨质增生症、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等。
7.先天性骨病:如先天性髋脱位、先天性骨发育不良等。
8.感染性骨病:如骨髓炎、骨脓肿等。
9.肿瘤和肿瘤样病变:包括骨肉瘤、骨髓瘤、转
移性骨肿瘤等。
中医骨伤科基本知识介绍及常见疾病防治
中医骨伤科基本知识介绍及常见疾病防
治
从治疗方式以及治疗病症目标来说,中医骨科以及西医骨科并没有根本区别,其主要原因则是由于西医骨科在现代化治疗过程中,同样会使用中医骨科的方法
治疗远端骨折;中医骨科医生也会采用现代化骨科的方法治疗复杂性骨折问题。
一、中医骨伤科基本知识
(一)什么是中医骨伤科
中医骨伤科隶属于临床医学领域中是目前比较重要的防止骨折、伤筋、脱位
和内伤的专业学科,严格来说中医骨伤科并不完全属于中医领域,因为该科室的
建立和发展是基于中医治疗理论,但是所使用的治疗技术和方法,则充分结合了
现代化医学以及其他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所以中医骨伤科包含中药学、方剂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
中医基础理论、金匮要略、中医临床思维训练、临床实践方法学讲座、中医内科
病因病机学、中医内伤杂病临床研究、中医药临床研究实践与应用、温病学、中
医各家学说、诊断学基础、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诊断学、药理学、内经、伤寒论、中医儿科学、针灸学、推拿学、西医内科学、西医外科
学等。
(二)与西医骨科的区别
从本质上来看,中医骨伤科是中医分科的一种,其治疗方式与探病流程与西
医骨科十分相似,以及人体免疫系统的相关病症,因此中医骨伤科的常见治疗病
症包含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腿痛、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等。
相比西医的骨科来说,中医骨伤科诊断利用望闻问切,在治疗过程中,主要
使用中药、正骨、按摩、针灸以及夹板固定等方式治疗疾病;而西医骨科诊断利
用视触叩听、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在治疗骨骼疾病时,主要利用手术的方式,
于都县中医院骨伤科常见病
于都县中医院骨伤科常见病
第一篇:于都县中医院骨伤科常见病
于都县中医院骨伤科常见病、多发病
诊疗规范实施细则
1.本细则由我院骨伤科制定,所有骨伤科临床医师必须遵照本细则执行。
2.收住骨伤科的病人,符合常见病多发病(见附带资料)患者,其诊疗常规按照标准执行。
3.科主任主持学习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常规(见附带资料)。
4.要重点体现我科对于诊疗这类疾患的中医特色治疗。
5.科室质控员严格把握各医务人员的诊疗规范是否合理,对于不合理者要求医务人员说明原因,对不能说明原因者嘱其整改,甚至重新学习相关内容。
6.每年要做总结,对于做得好的医务人员给于奖励,对于做得不好的要求重点学习,适当处罚。在执行过程中不断改进与优化各诊疗规范与流程。
第二篇:中医院重点专科骨伤科汇报材料
中医院重点专科骨伤科汇报材料
骨伤科中医特色
λ
λ
λ
λ
λ
λ
λ
λ
四肢骨折的手法整复
小夹板固定
经皮穿钉内固定治疗长骨干骨折
中药内服活血化瘀续筋接骨
中药外敷舒筋活血通络
中药外洗熏蒸
热疗磁疗
骨折治疗仪促进骨痂生长
骨科科室介绍
骨一科:床位60张,以四肢创伤骨折为主,手法整复四肢骨折夹板外固定为传统中医特色治疗方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四肢骨折为其优势:如经皮绞锁钉内固定四肢骨折等。
骨二科以颅脑、脊柱为主,主治颅脑损伤及颈、胸、腰椎的创伤、退变、骨病等。2006年骨二科引进3项新技术,如骨折治疗仪、红外线、电磁促进骨折生长,2007年引进的新技术,如臭氧机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等,2008年引进的新技术如:骨折疏松治疗仪等,2009年引进的新技术如:经皮骨水泥椎弓根固定术、双球管电透机等,2010年引进的新技术如:手术导航系统。
骨伤科常见病及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沛县中医院骨伤科2016年
常见病及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骨伤科
二〇一六年一月修订
目录
腰痹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 (1)
一、病名 (1)
二、诊断 (1)
(一)疾病诊断 (1)
(二)疾病分期 (2)
(三)证候诊断 (2)
三、治疗方案 (2)
(一)手法治疗 (2)
(二)辩证使用中药和中成药 (3)
(三)牵引疗法 (4)
(四)针灸疗法 (4)
(五)手术治疗 (4)
(六)护理 (4)
四、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5)
五、疗效评价 (5)
(一)评价标准 (5)
(二)评价方法 (5)
桡骨下段骨折(桡骨远端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7)
一、病名 (7)
二、诊断 (7)
(一)疾病诊断 (7)
(二)证候诊断 (7)
(三)骨折分期与分型 (8)
三、治疗方案 (8)
(一)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 (8)
(二)手术治疗 (10)
(三)药物治疗 (10)
(四)康复治疗 (11)
(五)护理 (11)
四、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11)
五、疗效评价 (12)
(一)评价标准 (12)
(二)评价方法 (12)
腰痹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
一、病名
中医病名:腰痹病 TCD编码:BMY091
西医病名:腰椎间盘突出症 ICD-10编码:M51.202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多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寒湿史。
(2)常发于青壮年。
(3)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弧度消失,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
(4)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骨伤科常见急诊疾病的诊断、初步处理原则方法
骨伤科常见急诊疾病的诊断、初步处理原则方法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
骨伤科专科病、常见病护理常规
骨伤科专科病、常见病护理常规
腰痹病(腰椎间盘突出症)
一、概念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腰椎间盘组织退变的基础上,因劳损、外伤等因素作用下,退变的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脊神经根所致。
二、病因病机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中医学痹症范畴,通常认为风、寒、湿邪入侵人体,留着
经络关节,气血闭阻;或风寒湿邪郁久从阳化热,热血搏结气血,发为痹症。
三、临床表现
腰背痛和下肢痛是本病的典型症状,腰背痛通常局限在下腰部,下肢放射痛一
般为单侧,如椎间盘突出为中央型或突出较大时,可出现双侧下肢疼痛。
四、护理评估
1. 发病史、诱因。
2. 疼痛部位,程度、体位等状况。
3. 评估腰部功能、下肢感觉和肌力、大小便情况。
4. 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社会状况。
5. 影像学评估:X线平片、CT、MRI等。
五、护理总则
祛风除湿散寒或清热通络,避免潮湿,防寒保暖,防止外邪入侵。
六、护理要点
1. 一般护理,按中医骨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 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对急性期发作的患者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与肢体变化的关系以及有无放射痛和皮肤感觉异常等情况。
(2)注意患者有无二便功能障碍,做好皮肤护理,防止湿疹、压疮的发生。
(3)症状缓解后应坚持腰背肌的锻炼。
3. 关注患者情绪变化,做好心理疏导。
七、辨证施护
(一)血瘀证:腰腿痛如刺,痛有定处,日轻夜重,腰部板硬,俯仰旋转受限,痛处拒按。舌质暗紫,或有瘀斑,弦脉紧或涩
1. 治法:活血祛瘀止痛。
2. 中药调护:身痛逐瘀汤加减。
3. 临症护理:急性期绝对卧硬板床休息,局部疼痛者可遵医嘱湿热敷,以缓解疼痛,注意热敷温度。
中医筋伤学名词解释问答骨伤
名词解释
1.
2.
3.
4.
5.
6.
7.
& 9.
10.
筋伤定义:俗称“伤筋”,指各种外来暴力或慢性劳损等原因造成的筋的损伤。筋伤是骨伤科最常见的疾病。
扭伤:任何关节(包括可动关节和微动关节)由于旋转、牵拉或肌肉猛烈而不协调的
收缩等间接暴力,突然发生超出正常生理范围的活动,如肌肉、肌腱、韧带、筋膜或关节囊因过度扭伤、牵拉引起的撕裂、断裂或移位,甚至关节的错缝。
挫伤:因直接暴力、跌扑撞击、重物打击等作用于人体表面产生剪切力作用而引起的闭合性损伤,以外力直接作用导致的局部皮肤下或深部组织损伤为主。
碾压伤:钝性物体的推移挤压与旋转挤压直接作用于肢体造成的以皮下及深部组织为主的严重损伤,往往形成皮下组织的挫伤及肢体皮肤的撕脱伤。
撕裂伤:指由于扭、挫、牵拉等强大外力造成的某一部位的筋部分断裂损伤,部、腕部、踝部及指骨间关节的扭伤多导致不同程度的韧带关节囊等撕裂伤。
断裂伤:断裂伤的机制与撕裂伤类似,只是体质、部位及致伤外力性质大小有别而造成某些筋的全部断裂损伤。一般来说造成断裂伤所受的外力要比造成撕裂伤所受的外力大,可导致严重的功能障碍和明显的局部疼痛、肿胀、瘀血斑、畸形等。
骨错缝:指可动关节和微动关节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的微细离位,也称为关节骨缝错开,多由扭伤、挫伤而发生。骨错缝可引起关节功能活动障碍和局部疼痛、肿胀等。关节弹响声:关节内有游离体的患者,活动关节时可有弹响声。
牵引疗法:是应用外力对身体某一部位或关节施加牵拉力,使其发生一定的分离,周围软组织得到适当的牵引,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临床普遍使用的是脊椎牵引疗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伤科常见病、重点病种中医药特色诊疗护理方案
一、肱骨外科颈骨折中医药特色诊疗护理方案
肱骨外科颈骨折中医药特色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中医诊断:肱骨外科颈骨折
(二)西医诊断:肱骨外科颈骨折
二、诊断依据:(参照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外科学》教材)
(一)中医诊断依据:①上臂有外伤史;②伤后肩关节肿胀、疼痛;③有肩部畸形;④压痛或有骨擦感,肩关节伸屈外展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⑤光摄片提示:肱骨外科颈骨折;⑥脉弦或紧。
(二)西医诊断依据:①上臂有外伤史;②伤后肩关节肿胀、疼痛;③有肩部畸形;④压痛或有骨擦感,肩关节伸屈外展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⑤ X光摄片提示:肱骨外科颈骨折。
三、骨折分型:
(一)无移位骨折:一般情况是间接暴力所致,由手掌向上传递,导致的裂纹骨折或嵌
插骨折。
(二)外展型骨折:上肢外展,暴力由下向上传递,身体前倾或侧方倒地,跌倒时手掌着地。
(三)内收型骨折较少见。与外展型骨折相反。跌倒时手或肘着地,上肢内收,骨折
近段肱骨头外展,骨折远段肱骨干内收,形成向外成角畸形
(四)粉碎性骨折:发生于强大暴力,或骨折疏松病人,暴力手掌、肩、肘向上传递由肩峰的阻挡和重力作用,使骨折发生粉碎性骨折。
四、治疗方案:
(一)中医治疗:
1、手法复位:(1)无移位骨折,小夹板或肩肘石膏托固定35 周。
(2)有移位的骨折:①臂丛阻滞麻醉或血肿内麻醉。测血压眼部检查
2 移位明显肱骨外科颈骨折在局麻下行手法整复,超肩关节夹板固定。外展型骨折采用病人坐位,助手沿外展方向牵引,肩部有反牵引。术者两拇指抓住骨折近段外侧,其余四指环抱骨折远段内侧,待重迭完全矫正后采取牵拉,端挤手法,助手将病人肘关节内收。内收型骨折治疗原则与外展型相同,手法及固定形式相反。③ 复位后用 4 块夹板超关节固定。或用肩肘石膏固定于贴胸位
3 周,固定后强调早期功能锻炼。
3、中药治疗:(1)早期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口服接骨七厘片 5 片,1 日3 次,或三七片 3 片,1日3次,或和中消淤口服液(医院制剂)一次lOmI,1日3 次。或独一味颗粒每次3g, 1 日3 次。
(2)中、后期接骨续筋,补肝肾、益气血舒筋活络。两周后口服骨复胶囊"2〜3 粒,1日3次;外敷复功定痛液(医院制剂)50ml
(二)预防感染,对症支持治疗。
(三)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①严重粉碎骨折移位明显,或同一肢体的多发骨折;②手法复位
失
败,或复位成功,外固定不能维持复位,骨折端有软组织嵌入,或合并神经血管损伤;
③陈旧骨折畸形愈合,肩关节功能活动受限。
2、术前准备:①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凝血时间、X片检查,肝肾功,电解质,二氧化碳结合
力,血糖,B超;②手术区备皮;术前6小时禁饮食;普鲁卡因敏试;阿托品、鲁米钠术前30 分钟肌注。
3、手术方式:经肩前外侧切口,从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间隙进入暴露骨折端,应直视下复位,用钢针或三叶钢板固定,若骨折碎裂、塌陷、缺如,或陈旧性骨折复位后,取髂骨植骨,充填缺损,用螺钉或钢针固定。
4、术后处理①预感染术前30分钟使用抗生素,术后使用抗生素治疗,同时对症支持治疗;
②观察指端感觉,血循运动;③早期进行手指屈伸活动,4至6周去除外固定,
可逐渐进行前臂旋转和腕、肘、肩关节屈伸活动。
五、疗效判定:
(一)愈合辬准
(二)1、临床愈合:①局部无压痛,无纵轴叩击痛;②局部无异常活动、③X 线照片示3骨折线模糊,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④连续观察2周骨折不变形, 则观察的第1天即为临床愈合日期;⑤临床愈合日期一般为6周。2、骨性愈合:①具备临床愈合的辬准;②X线摄片提示骨小梁通过骨折线。3、功能恢复:①畸形完全纠正;②外展:0〜180度。内收:0〜45度。前屈:0〜180度。后伸:0〜60度。4、骨折延迟愈合:骨折经治疗,超过一般愈合所需时间,骨折断端仍未出现骨折连接。x 线片显示骨折端骨痂少,轻度脱钙,骨折线仍明显,但无骨硬化表现。
(三)(骨折不愈合:骨折经过治疗,超过一般愈合时间,且经再度延长治疗时间,仍达不到骨性愈合。X 线片显示为骨折端骨痂少,骨端分离,两断端萎缩光滑,骨髓腔被致密硬化的骨质封闭。临床上骨折处有假关节活动。
(四)其它伴有其它脏器损伤的病人,转入相关科室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中医护理方案肱骨外科颈位于解剖颈下2 〜3cm ,即肱骨大结节之下胸大肌止点之上,也就是肱坚质骨与肱骨头松质骨交接处,最易发生骨折故名为外科颈骨折。
一、按骨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按骨科手术病人护理常规。
三、按小夹板和石膏外固定护理常规。
四、辨证施护:
(一)受伤初期
主证:肩关节肿胀、疼痛,有肩部畸形,压痛或有骨擦感,肩关节伸屈外展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舌红,苔薄白,脉弦数。
施护:1、口服和中消瘀口服液一次10ml, 1日1次,疗程2〜3周,口服接骨七厘片 5 片,1 日 3 次饭前温服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或输入舒血宁液20ml +5%葡萄糖250ml ,或指压、合谷、内关、外关等穴。
2、心理护理:病人伤后因担心致残,是否手术等问题而产生焦虑、紧张、恐惧等
特殊心理变化,护士应主动安慰病人,耐心解释病情,并向病人表现出十足的信心,取
得病人的信任,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取得最佳疗效。
3、配合医生进行检查,准备好小夹板、绷带等用品,固定后嘱病人不可自行拆移外固定,以免发生再损伤。
4、密切观察体温、脉搏(脉象)、呼吸、血压的变化,并注意观察患肢手部血液循环情况,如有肿胀、严重疼痛、麻木、皮肤颜色青紫,皮温减退等情况,注意观察夹板上的扎带松紧是否适度,一般以固定的扎带上下活动的间距在1cm 为好,若因肿胀的增减而引起过紧或过松时,应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必要时可稍松解扎带后再报告解决。并经常检查底垫的放臵位臵是否合适,避免夹板压迫形成压疮,保持小夹板的清洁及皮肤卫生。
5、指导患者练习腕关节及各手指各关节功能锻炼。
6、饮食室清淡,富营养,多食蔬菜、水果和保持二便通畅,避免食用过量肉类。
(二)受伤中期
主证:骨折经整复后,肿胀瘀阻趋消退、疼痛逐渐减轻,但骨未连接,动时作痛。
施护:1、接骨续筋、补肝肾、益气血、舒筋活络、口服骨复胶囊”每次2〜3粒, 1 日 3 次,并外敷复功定痛液50ml,1 日 2 次。2、饮食宜选择补益气血之品,如鸡蛋、牛奶、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