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宁乡县实验中学高中历史 7.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过关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

合集下载

湖南省宁乡县实验中学高中历史 知识点精编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湖南省宁乡县实验中学高中历史 知识点精编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湖南省宁乡县实验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精编: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第一阶段: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1956)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三大改造的完成1、改造的条件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国营企业力量迅速壮大。

2、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1)提出:1953年6月,中央政治局制定(2)内容: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实现国家工业化,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过渡时期是指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3)总路线的特点:将改造和建设并举(工业化建设和三大改造是同时进行的)3、实现总路线目标的一五计划(1953-1957)(1)任务:实现工业化和三大改造(2)工业化建设的典型成就:鞍山钢铁公司、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3)三大改造①改造方式:A、对农业和手工业:鼓励参加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用和平赎买政策,实行公私合营②改造的目的:将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生产资料公有制③改造的实质:属于生产关系的变革④三大改造的评价:意义:1956年底,中国历史上最深远的社会变革。

使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局限:后期存在急躁冒进等问题,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第二阶段: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时期(1956-1976)(一)曲折发展的十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一、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探索1、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1956年4月)意义:实际上提出了开辟一条与苏联不同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开始。

▲2、中共八大(1956年9月)(1)内容:①阐释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②明确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即发展生产力,尽快把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2)意义:它是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取得的初步成果二、社会主义建设的严重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 1(1)党内左倾错误蔓延,指导思想上急于求成和片面强调经济发展的高速度。

湖南省宁乡县实验中学高中历史 3.1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

湖南省宁乡县实验中学高中历史 3.1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

湖南省宁乡县实验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二过关训练:3.1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考点扫描1.概述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下列实践活动:过渡时期总路线、三大改造、中共八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十年“文革”等。

2.总结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3.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关注国情的意识。

课标回顾1.年中共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其内容简称为。

2.从1953年开始,我国开始对、和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年,国家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转变为,标志基本建立起来。

3.中共八大召开,大会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指出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就是把。

它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方面所取得的初步成果。

4.1958年,我国在经济建设领域出现的“左”倾错误主要表现在和。

5.“文化大革命”中在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期间,着手恢复调整经济,年经济复苏。

后来提出思想,1975年经济迅速回升。

基础自评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953年,中共提出的总路线包括社会主义的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两大任务,规定这两大任务A.同时进行 B.先改造后工业化 C.同时完成 D.先工业化后改造2.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①过渡时期的总任务提前完成②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③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④国内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A.①② B.③④ C.①③D.②④3.中共第八次代表大会召开的主要目的A.发展社会生产力 B.健全党内民主制度C.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D.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4.中共八大的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其主要贡献不包括A.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B.提出了尽快实现共产主义的任务C.提出了尽快使中国变成先进工业国 D.确立了正确的经济建设方针5.《人民日报》连续发表题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和“小麦亩产5000斤”“一棵白菜500斤”等文章,宣传各地大放“卫星”。

湖南省宁乡县实验中学高中历史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单元练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2

湖南省宁乡县实验中学高中历史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单元练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2

1.曾有一首童谣:“三大万岁是‘乱稅’,人民公社只一岁。

”(“三大万岁”是:“总路线万岁,大跃进万岁,人民公社万岁”)。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童谣所反映的事件发生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B.人民公社化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人民群众对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存在不满情绪D.“三大万岁”是“左”倾错误的根源2A.1952年分散的私有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B.合作社经济不是公有制的经济C.到l956年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D.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最为彻底3.我国在制订“二五计划”的目标时,对粮食、棉花、钢铁产量的预定目标进行了反复修A.三个方案都是不可行的 B.只有第一个方案是可行的C.第二个方案有冒进的倾向 D.第三个方案过于保守4.目前我国95%以上的商品资源已由市场来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

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已达99%。

这一现象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A.企业自主权的扩大 B.开放搞活政策的实施C.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 D.国家宏观调控的实施5. 央视3套热播的《歌声飘过30年——百首金曲系列演唱会》,下列歌曲不可能...入选其中的是A.《在希望的田野上》B.《春天的故事》C.《走进新时代》D.《我是公社小社员》6.口号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

下列口号中,与下图中“汽车工业放异采,半年制成两百种”、“每天都有一种拖拉机诞生”等口号在同一历史时期提出的是A.“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1953年)B.“大兴调查研究之风”(1961年)C.“认真看书学习,弄通马克思主义”(1970年)D.“抓住时机,推进改革”(1985年)7.下列哪一组事物和现象表明当时中国尚未进入改革开放时期()A身份证、个体户、移动电话、豪华住宅区 B.银行卡、私人轿车、互联网、出国旅游C.肉票、粮票、上山下乡、样板戏 D.菜篮子工程、安居工程、装修热、流行服饰8.2008年10月9日至12日召开的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标志着我国农村改革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精品新人教版必修二历史】高中历史 7.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过关训练 +答案

【精品新人教版必修二历史】高中历史 7.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过关训练 +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二过关训练:7.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考点扫描1.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殊性,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政治、经济形势。

2.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3.体会列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勇气和创造精神。

课标回顾1.1918年,与苏俄境内的向苏维埃俄国发动疯狂进攻,苏维埃政府在经济领域采取了一系列非常措施,被称为。

在农业方面实行;工业方面把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实行;产品分配方面取消实行。

2.国内战争结束后,苏维埃政府继续推行政策,引起工人、士兵和农民的强烈不满,1921年,波罗的海舰队发生水兵叛乱,表明苏维埃政权面临严重的。

3.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决议,标志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转变。

在农业方面,以代替余粮收集制;工业方面,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允许经营;商业方面,允许商品买卖,实行,分配方面,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

4.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促进了迅速恢复,巩固了,从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它是一条适合俄国向过渡的正确道路。

基础自评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而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

”它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A.保障了农民的利益 B.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C.实行了军事化措施 D.取消了自由贸易2.以下关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错误的是 ( ) A.是苏俄赢得三年内战胜利的保障 B.给国家经济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C.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D.是在战争环境下采取的一种应急措施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不包括 ( )A.把一切企业收归国有 B.实行余粮收集制C.取消一切商品贸易 D.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4.苏俄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变到新经济政策,开始过渡的标志是 (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遭到农民的坚决反对B.列宁建设社会主义理论转变C.俄共第十次代表大会关于余粮收集制的报告D.社会主义革命任务完成5.列宁说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

高中历史专题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学案人民版必修56

高中历史专题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学案人民版必修56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学习目标][自主预习·探新知]一、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1.背景(1)前提条件: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建立起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国内因素:地主和资产阶级不断在各地发动叛乱,威胁政权。

(3)国际因素:帝国主义妄图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中,对俄国进行武装干涉。

(4)战争破坏:长期的战争破坏了苏俄的经济,物资匮乏。

2.内容(1)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

(2)工业:企业一律收归国有,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政策。

(3)产品分配: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

(4)强制劳动:实行成年人劳动义务制。

3.特点在战争逼迫的特定环境下采取的军事性非常措施。

4.评价(1)积极方面:适应了战时需要,集中全国人力、物力,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使苏维埃政权站稳了脚跟。

(2)消极方面: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弊病和错误,如强行征粮,遭到广大农民的反对。

二、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1.经济危机(1)原因①战争破坏:四年世界大战和三年国内战争破坏了苏俄经济。

②自然灾害:1920—1921年苏俄发生大旱灾,导致粮食、原料和能源的缺乏。

③政策因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工人、农民、士兵等强烈的不满。

(2)表现①粮食产量急剧下降,许多人死于饥饿。

②大批工厂无法开工,无产阶级队伍涣散。

2.政治危机(1)原因①经济危机引起严重的政治危机。

②国内战争基本结束后,余粮收集制的强化。

(2)表现①农民:对余粮收集制不满。

②工人:因生活条件恶化,纷纷罢工抗议。

③士兵:1921年喀琅施塔得发生水兵叛乱。

三、新经济政策的实施1.原因(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战争结束后的新情况。

(2)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2.标志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通过《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

3.内容(1)农业: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可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所有粮食。

(2)工业①改变国营企业高度集中管理的办法。

湖南省宁乡县实验中学高中历史 专题三 综合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

湖南省宁乡县实验中学高中历史 专题三 综合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

湖南省宁乡县实验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二过关训练:专题三 综合练习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五年计划开始了,全国兴建了许多大工厂,各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一切实现得比梦想 还要快,多么令人鼓舞!”。

该言论最可能见于:( ) A .改革开放以后 B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 .过渡时期 D .建国初期2.“一五”计划的完成,奠定了我国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这主要是指( ) A .加强西部地区交通建设 B .加强国家的国防能力C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了一批重工业D .实现了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3.“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上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主要由于 ( )A .经济建设缺乏经验B .自然灾害迅速蔓延C .“左”倾错误严重泛滥D .苏联政府背信弃义4.下表为 1962 年我国国民经济状况表,对此表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 )A .工农业比重严重失调B .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完成C .困难局面得到遏制,国民经济开始回升D .工农业生产平衡发展 5.下面的趋势图中,最足以显示“文革”期间工农业总产值变化的是( )A BC D工农业总产值年代工农业总产值年代 工农业总产值年代 工农业总产值年代6.“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共同的惨重教训是()A.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B.不能“以阶级斗争为纲”C.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D.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水平7.下图反映的是1956年~1965年间我国 ( )A. 煤炭生产的基本状况B. 粮食生产的基本状况C. 钢铁生产的基本状况D. 石油生产的基本状况8.1964年,周恩来与美国作家斯诺交谈时说:“过去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也做了一些错事。

……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们。

”针对50年代末经济建设中的“缺点和错误”,党和政府的纠正措施是()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B.正确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C.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D.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9.“大包干,大包干……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湖南省宁乡县实验中学高中历史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湖南省宁乡县实验中学高中历史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内容标准】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教学要求】1.了解中共十四大、十四届三中全会、十五大的内容。

2.知道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

3.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考试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2.中共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决策及其意义。

【考点解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邓小平的南方谈话(1992年春)⑴背景①外因: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②内因: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关键时期。

⑵内容:1992年春,邓小平先后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讲话①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②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

③判断的标准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④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⑤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⑥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发展才是硬道理。

2.中共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决策及其意义。

⑴中共十四大(1992年10月)①内容:a.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要求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②意义: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标志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⑵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1993年11月)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①内容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b.为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7.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教案(0001)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7.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教案(0001)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7.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教案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第一目)宁师中学卢振鹏【教学设计】历史课程标准: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学习要求: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列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分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积极作用、局限性,说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重点: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点。

难点:如何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历史背景,简述该政策的内容并予以简要评价。

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二、过程与方法列表从背景、目的、基本内容及影响等方面掌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联系中国改革开放的现实,探讨适合经济发展的政策。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权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非凡勇气和创新精神,确立积极进取、求真务实的人生态度,树立战胜困难、迎接挑战的决心和信念。

【教学流程】教师导入: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是马克思,但社会主义是什么样子的?马克思是这样设想的: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

请思考: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具有哪些特点?答:实行公有制,实行计划经济,取消商品经济。

但是,历史的发展从来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偏偏建立在一个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俄国。

在这种情况下,该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这一切都与当时苏维埃政府实行的“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关。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本课第一个子目,归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

答:……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⒈背景: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牲。

湖南省宁乡县实验中学高中历史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湖南省宁乡县实验中学高中历史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湖南省宁乡县实验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二导学案:43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内容标准]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教学要求]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2.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3.体会列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勇气和创造精神[考试说明]1.俄国国内战争爆发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3.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必要性,主要内容与作用[考点解读]1.俄国国内战争爆发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外因: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引起帝国主义的恐惧和仇恨,它们妄图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中。

1918年3月,一战中的协约国决定对俄国进行武装干涉。

并与苏俄境内的反革命势力勾结起来。

内因:国内被推翻的地主和资产阶级不断在各地发动叛乱。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1)主要内容①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将农民除口粮、种子粮以外的一切余粮收集到国家手中,后来将征集对象又扩大到肉类、马铃薯等各种农产品。

②工业:全面推行国有化不论企业大小,一律国有,实行高度集中管理政策③商业(贸易):取消自由贸易,粮食等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由国家统一分配,实行实物配给制。

④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规定“不劳动者不得食”(2)实质:排斥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尝试“共产主义”,用单纯的行政手段来管理经济(3)评价①积极: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保卫了苏维埃政权。

②消极:强行征粮遭到广大农民的反对,引发了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3.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必要性,主要内容与作用(1)必要性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战争结束后的新情况。

②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广大农民、工人和士兵对继续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强烈不满,国内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2)主要内容①农业: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可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粮食。

湖南省宁乡县实验中学高中历史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湖南省宁乡县实验中学高中历史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湖南省宁乡县实验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二导学案:32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内容标准】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教学要求】1、概述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下列实践活动:过渡时期总路线、三大改造、中共八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十年“文革”等。

2、总结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3、认同实事求是,关注国情。

【考试说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1、过渡时期总路线;2、“一五”计划;3、三大改造;4、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5、“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考点解读】1、过渡时期总路线:(1)、背景:土地改革的完成;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国营企业的日益发展壮大;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和控制能力不断加强。

(2)、制定:1953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并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3)、内容: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4)、特点: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造同时并举的指导方针。

2、“一五”计划:(1)、制定:①目的: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②时间:从1953年起,国家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到1957年提前完成。

③任务: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对行社会主义改造。

(2)、成果:①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指标大都大幅度超额完成。

②中国过去没有的重要工业部门,如飞机制造、汽车制造、重型机器制造等,在这期间建立起来。

③四大标志工程: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

(3)、影响:①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改造,由此开始起步。

精品高中历史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学案

精品高中历史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学案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2.内容①农业②工业③商业④分配3.评价二、新经济政策1.背景2.内容①农业②工业③商业④分配3.评价看问题,翻翻书,想一想1.使苏俄得以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是什么条约?2.帝国主义为何妄图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之中?3.俄国国内的地主和资产阶级为何不断在各地发动叛乱?4.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国内外敌人分别是?5.三年国内战争的起止时间?6.判断:1918年下半年,苏俄四分之三的领土落入敌手,并且失去了主要的粮食产地。

()7.为了打退国内外敌人的进攻,苏俄在经济上采取了一种特殊的政策是什么?8.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什么背景下实施的?9.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业方面实行什么制?10.判断:余粮收集制是将农民所有的粮食收归国有,后来又扩大到肉类和马铃薯等。

()11.在工业方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怎样的所有制和管理体制?12.判断: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规定将大中企业收归国有,小企业仍由私人经营。

()13.判断: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规定取消贸易,但允许粮食等生活必需品的交易。

()14.在分配体制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哪两个制度?15.判断:凡18-60岁的公民,只有完成一定的劳动义务才能领取相应的口粮。

()16.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何积极作用?17.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在什么弊病和错误,举例说明。

18.判断: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战争逼迫的特定环境下采取的军事性非常措施。

()19.判断: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仅适应了战时需要,而且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20.苏俄国内战争何时基本结束?21.苏俄为何会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原因除了战争和旱灾之外,主要是因为什么?22.经济危机又引起了什么危机?23.三年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否停止了?24.三年国内战争结束后,为什么没有停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5.三年国内战争结束后继续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了哪三类人的不满?26.政治危机的代表性事件是什么?提出了什么口号?27.新经济政策确立的标志是什么?(时间、会议、报告名称)28.俄共(布)十大确立了什么决议,标志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过渡?29.新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实行什么政策?30.新经济政策在工业方面实行什么政策?31.什么是国家资本主义?32.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的前提是什么?33.判断:国家资本主义的性质和作用是由国家的性质决定的。

湖南省宁乡县实验中学高中历史 7.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过关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

湖南省宁乡县实验中学高中历史 7.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过关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

湖南省宁乡县实验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二过关训练:7.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考点扫描1.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殊性,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政治、经济形势。

2.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3.体会列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勇气和创造精神。

课标回顾1.1918年,与苏俄境内的向苏维埃俄国发动疯狂进攻,苏维埃政府在经济领域采取了一系列非常措施,被称为。

在农业方面实行;工业方面把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实行;产品分配方面取消实行。

2.国内战争结束后,苏维埃政府继续推行政策,引起工人、士兵和农民的强烈不满,1921年,波罗的海舰队发生水兵叛乱,表明苏维埃政权面临严重的。

3.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决议,标志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转变。

在农业方面,以代替余粮收集制;工业方面,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允许经营;商业方面,允许商品买卖,实行,分配方面,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

4.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促进了迅速恢复,巩固了,从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它是一条适合俄国向过渡的正确道路。

基础自评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而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

”它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A.保障了农民的利益 B.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C.实行了军事化措施 D.取消了自由贸易2.以下关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错误的是 ( ) A.是苏俄赢得三年内战胜利的保障 B.给国家经济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C.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D.是在战争环境下采取的一种应急措施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不包括 ( )A.把一切企业收归国有 B.实行余粮收集制C.取消一切商品贸易 D.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4.苏俄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变到新经济政策,开始过渡的标志是 (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遭到农民的坚决反对B.列宁建设社会主义理论转变C.俄共第十次代表大会关于余粮收集制的报告D.社会主义革命任务完成5.列宁说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

湖南省宁乡县实验中学高中历史 专题七 综合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

湖南省宁乡县实验中学高中历史 专题七 综合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

湖南省宁乡县实验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二过关训练:专题七综合练习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列宁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在中国提出农民问题,并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90年代邓小平在中国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相互学习借鉴 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C.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D.实事求是这一人类智慧的意义是世界性的2.1922年俄国农民契可夫在完成固定的粮食税后,把余粮运到苏俄的一个集市上出售,当地政府官员的正确态度()A.增加税额 B.处以罚款 C.限量交易 D.放任自由3.一些史学家认为,“以‘一半是失败了,因而也就有另一半是成功’这种较长远的政治眼光看来,诸如赫鲁晓夫这样伟大的革新者们,只有在当他们的经历成为历史以后,才能得到我们充分的理解和尊敬。

”上述观点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A.彻底冲破了苏联原有模式的束缚B.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原有观念的束缚C.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模式D.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苏联的军事力量4.列宁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拄着拐杖走路了。

”俄国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是苏俄()A.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B.实施了新经济政策C.推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执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5.关于苏联新经济政策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经济发展战咯上,重点发展国防工业员B.农业方面采取集体经营来发展生产C.是在坚持公有制前提下允许私营经济存在D.是出于战争需要而采取的政策6.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政策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最大的区别在于()A.对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的认识B.对工农联盟和农业发展的认识C.对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认识D.对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认识7. 1953—1983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对比(%)()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在上台后都实施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从上图看这些改革对苏联经济建设的作用是①两者的改革在一段时间内收到了一定成效②从长期而言,都以失败而告终③都没有解决苏联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④两者的改革导致苏联解体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8.二战后,苏联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继续遭到破坏,主要是因为()A.盲目崇拜斯大林 B.学术界的批判运动C.阶级斗争的尖锐化 D.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9.苏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与二战后初期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三者一致的表现在于 ( )A.采取多种形式的国有化政策 B.集中全国财力,进行经济建设C.重视科技革命的作用 D.利用国家政权力量干预经济10.苏联加快农业集体化进程所采取的手段是A.行政 B.自愿 C.法律 D.兼并11.下列对赫鲁晓夫改革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在社会主义国家中进行得最早 B.没有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C.只局限于农业领域 D.没有取得任何效果12.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的相同之处有①都是为了消除生产不足②都是生产关系的内部调整③都使人民生活有所改善④都为后来历史发展提供了借鉴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3.苏俄实施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罗斯福新政从本质上说都是A.实行计划经济 B.变革社会制度 C.改变上层建筑 D.局部调整生产关系14、斯大林模式在经济上的主要表现是:①国家占有绝大部分生产资料②国家对经济进行间接管理③排斥市场调节④经济管理中采用行政手段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5.关于苏联解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其标志是《阿拉木图宣言》发表 B.解体的外部原因是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策略:C.标志着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 D.社会主义运动因此遭受重大挫折16.在1923年,某外国旅游团到苏俄参观,可以看到的景象是A.苏俄人民为打败帝国主义武装干涉纷纷参军B.苏联人民热情介绍工业化的重大成果C.苏联人民自愿作向导,带领他们参观集体农庄D.苏联人民从商店中可以自由购买商品17.斯大林在论述苏联工业化时说:“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迟了,那就要失败”。

高中历史 7.1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课时提升训练(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

高中历史 7.1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课时提升训练(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

【讲练通】高中历史 7.1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课时提升训练(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基础达标】1.(2012·重庆学业水平测试)1918年政府颁发命令,宣布苏维埃共和国成为一个军营:苏维埃政府对于居民的粮食及其他生活必需品的供应,由政府统一实行调配制。

内战时期在交换和流通方面,基本上取消了市场关系,这表明苏维埃共和国正在实施(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运动D.社会主义工业化2.(2013·兴化高一检测)苏维埃俄国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目的是()A.把大中小工业收归国有,建立社会主义工业B.把农民的余粮收归国有,防止富农阶级产生C.取消自由贸易,防止商人投机倒把扰乱市场D.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在困难中战胜敌人3.(2013·广东学业水平测试)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的背景是( )A.斯大林模式缺乏活力B.出现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C.基本实现了国家工业化D.帝国主义国家武装干涉4.蒋介石在访问苏联时的日记中写道:“一、儿童教育周密;二、工人皆施军队教育;三、小工厂租给私人。

”据此判断,当时苏联正在( )A.组建红军保卫新生政权B.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D.用国家资本主义调整经济5.(2013·厦门高一检测)列宁说:“我们决不受莫名其妙的轻视商业的‘感情社会主义’……的情绪的支配。

”“掌握商业,指导商业,把商业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这是无产阶级国家政权能够做到的。

”为此他( )A.取消商品贸易B.允许自由贸易C.实施计划经济D.实行自由放任【能力提升】30分钟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2013·德州模拟)“□的一个特征是对土地、银行、对外贸易和重工业实行国有化,另一个特征是强行征用士兵和城市居民所必需的剩余农产品。

”□处最合适的应是( )A.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苏俄新经济政策C.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D.中国人民公社化运动2.列宁曾说:“我们承认自己对农民是负了债的。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知能演练:7.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知能演练:7.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莫斯科某博物馆收藏的一份动员令写道:“务使每个被动员者明白,一去前线就能改善生活。

其原因有三:第一,在临近前线的产粮地带,士兵有较充足的粮食;第二,运到饥荒省份的粮食将在较少的人数中间进行分配;第三,正在进行广泛的组织工作,把粮食从临近前线的地区寄给红军家属。

”这一动员令出现的历史背景() A.政府的战争政策造成粮荒B.余粮收集制出现失误C.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境D.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解析:选C。

本题考查俄国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由材料中的“一去前线就能改善生活”“寄给红军家属”这些信息可以判断,这是新生政权面临的困难。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之所以被取消可以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来概括。

这说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A.严重损害了人民的经济利益B.严重脱离了苏俄的国情C.有利于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D.很好地保护了人民的利益解析:选A。

本题主要考查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由“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可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损害了人民的经济利益,失去人民特别是农民的支持。

故选A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特殊时期特殊的政策,排除B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沙皇统治已经被推翻,排除C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严重损害了人民特别是农民的利益,排除D项。

3.1921年,列宁意识到,有必要与那些具有使工业生产复苏能力的人讲和。

这表明列宁决定()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实行新经济政策C.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D.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解析:选B。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于1918年实行,故A项错误;1921年苏俄面临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急需恢复经济,列宁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私人资本主义发展,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故B项正确;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于1928年,故C项错误;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在1918年,故D项错误。

4.下表为1913-1925年俄国/苏俄/苏联的农业生产情况表,此表说明了()AB.新经济政策实施的正确和重大成就C.农业合作化取得重大成就D.指令性计划对经济造成巨大损害解析:选B。

高中历史必修2专题七 1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Word版含解析

高中历史必修2专题七 1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Word版含解析

专题七训练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基础达标]1.苏维埃政权颁布的法令规定:“必须实行国家的粮食垄断,即绝对禁止任何人的粮食贸易……绝对禁止任何人保存和隐藏余粮。

”这一措施实行于()A.1917年十月革命时期B.苏维埃俄国内战时期C.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D.苏联农业集体化时期2.苏俄(联)历史上“打开军事共产主义时期所堵塞的东西。

于是就有了……。

”这里省略的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体制D.新经济体制3.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攀登上山顶的新路线。

”文中“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具体是指()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发展国家资本主义C.实行农业集体化D.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4.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从经济规律的角度讲,苏俄的新经济政策“新”在() A.加强国家政权对经济的管理B.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C.征收固定的粮食税D.依靠工农及其他劳动阶级,开展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5.列宁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

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导致这一错误的根本原因是() A.扩大了无产阶级专政的范围B.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很快就会灭亡C.忽视了生产关系必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规律D.帝国主义国家仇恨苏俄,对其实行经济封锁[能力提升]6.下表为1913-1925年俄国/苏俄/苏联的农业生产情况表,此表说明了()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得重大成就B.新经济政策实施的正确和重大成就C.农业合作化取得重大成就D.指令性计划对经济造成巨大损害7.新经济政策之所以能够促进苏俄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巩固苏维埃政权,主要在于它()①具体措施调动了工人与农民的劳动积极性②适应了苏俄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③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发展经济,巩固了工农联盟④是在战争环境下采取的带有军事性的非常措施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8.有学者在评价新经济政策时指出:“它是列宁在当时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的一种改革运动,实质上是一种‘混合’经济的创造性实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宁乡县实验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二过关训练:7.1社会主义建
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1.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殊性,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政治、经济形势。

2.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3.体会列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勇气和创造精神。

课标回顾
1.1918年,与苏俄境内的向苏维埃俄国发动疯狂
进攻,苏维埃政府在经济领域采取了一系列非常措施,被称为。

在农业
方面实行;工业方面把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实
行;产品分配方面取消实
行。

2.国内战争结束后,苏维埃政府继续推行政策,引起工人、士兵和农民的
强烈不满,1921年,波罗的海舰队发生水兵叛乱,表明苏维埃政权面临严重的。

3.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决议,标志着战
时共产主义政策向转变。

在农业方面,以代替余粮收
集制;工业方面,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允许经营;商业方面,允许商品
买卖,实行,分配方面,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

4.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促进了迅速恢复,巩固了,
从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它是一条适合俄国向过渡的正确道路。

基础自评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而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
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

”它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
A.保障了农民的利益 B.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C.实行了军事化措施 D.取消了自由贸易
2.以下关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错误的是 ( ) A.是苏俄赢得三年内战胜利的保障 B.给国家经济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C.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D.是在战争环境下采取的一种应急措施
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不包括 ( )
A.把一切企业收归国有 B.实行余粮收集制
C.取消一切商品贸易 D.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4.苏俄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变到新经济政策,开始过渡的标志是 (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遭到农民的坚决反对B.列宁建设社会主义理论转变
C.俄共第十次代表大会关于余粮收集制的报告D.社会主义革命任务完成
5.列宁说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

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这一错误的根本原因是
( ) A.扩大了无产阶级专政的范围 B.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很快就会灭亡C.忽视了生产关系必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D.帝国主义对苏俄的经济封锁所致6.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的目的不包括: () A.消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利影响 B.挽救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
C.加强无产阶级专政的力度 D.平息工人罢工和农民暴动
7.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根本不同点在于()A.加强国家政权对经济的领导 B.目的在于战胜国内外敌人
C.充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 D.着眼于向社会主义过渡
8.列宁认为,既然俄国无法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那么就“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为此而采取的政策是 ( ) A.新经济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工业化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
9.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 ( ) A.国家控制经济命脉B.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
C.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商品经济D.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基础10.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业方面的共同点是…… ( ) A.国家享有优先获得农民部分农产品的权利 B.农民自由支配交国家后剩余的农产品
C.禁止农产品自由贸易 D.在农村推广合作制
能力拔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同志们,炮火包围着我们,凶狠的野兽齐向我们猛扑。

祖国的土地上盘踞着暴徒。


为了战胜暴徒,苏维埃政权采取的经济措施是
A.组建工农红军 B.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实行新经济政策 D.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中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冬妮娅和她的丈夫乘坐的列车因缺少燃料,被迫停在铁路工地附近。

工地负责人表示,工地可以提供木材作为燃料,但列车上的乘客必须参加一天的义务劳动。

它反映出该国当时实行的经济政策的内容是 A.按劳分配 B.一切生活必需品由国家集中分配
C.推行以工代振 D.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3.下列关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调有 B.实行余粮收集制
C.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D.实行实物配给制
4.余粮收集制实施后,农民隐瞒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的情况较为普遍。

这说明 ( ) A.苏维埃政权得不到农民的拥护 B.工农联盟已经出现危机
C.小生产者的自私性暴露无疑
D.该政策严重损害了农民是利益
5.在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中,最能体现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的是 ( ) A.农业领域 B.流通领域 C.工业领域 D.分配领域
二、材料解析题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列宁在回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这样说过……我们当时不这样做就不能在
一个经济遭到破坏的小农国家里战胜地主和资本家。

我们取得了胜利……应当说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

但同样必须知道这个功劳的真正限度。

“战时共产主义”是战争和经济破坏迫使我们实行的。

……它是一种临时的办法。

材料二“当时所处的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

”“因为俄罗斯同它的产粮区隔绝了……除了余粮收集制以外,我们没有别的办法来实现粮食政策的。

”“因为战争形势已经斩钉截铁规定了这种公式和条件,我们没有丝毫的选择余地……”
-----列宁:《论粮食税》材料三毫无疑问,在一个小农生产者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里,实行社会主义革命必须通过一系列特殊的过渡办法(即粮食税制),这些办法在工农业雇佣工人占绝大多数的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里,是完全不需要采用的。

----列宁:《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请回答:
(1)列宁为何说“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
(2)据列宁的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不是苏俄理想的政策?为什么?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经很清楚。

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叉上去。

从冲击转到围攻的办法上去。


——《苏联兴亡史》材料二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图家资本主义转到国家调节买卖业和货币流通。

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

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

----- 《列宁全集》请回答:
(1)据材料一,“冲击的办法”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列宁说它“已经失败了”?
(2)据材料二,苏俄实施的新的经济政策有何特点?
(3)从苏俄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变化中,我们能得出什么有益的启示?
三、问答题
8.从背景、目的、内容、效果等方面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做一比较。

你可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出来,如表格、知识结构图表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