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概念阐释(第一单元)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精心整理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1、分封制
(1)概念:分封制又叫封邦建国,周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承担各种义务。
即所谓的“封(2)(3)族。
(4)2(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内容:周王、诸侯还是卿大夫、士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宗法制
精心整理
的核心)。
嫡长子为大宗,其他嫡长子的其他兄弟(次子、庶子)为小宗。
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如诸侯对于周王为小宗,但在本国为大宗。
(3)作用:。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单元 第1讲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解 读
“中国”一词的含义在历史的演进中发生较大变化,与其本意有很大 不同。
思 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地域、民族、政治三个角度理解“中国” 一词的含义。 试答:_地__域__:__京__师__,__首__都__,__都__城__;__中__原__地__区__。__民__族__:__华__夏__族__群__。__政__治__:_ _中__原__王__朝__所__建__立__的__政__权__;__近__现__代__国__家__的__代__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视角1 “中国”概念的历史演进
材料 “中国”一词出现后,仅在古代中国就衍生出多种含义,如王国 都城及京畿地区、中原地区、国内或内地、诸夏族居地乃至华夏国家等。 “中国”成为具有近代国家概念的正式名称,始于“中华民国”,“中 国”是它的简称;现在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其中,最接近 “中国”一词本来意义的是“王国都城及京畿地区”,那里是王权国家 的权力中心之所在,已形成具有向心力和辐射性的强势文化“磁场”。 其地理位置居中,有地利之便,因此又称为“国中”“土中”或“中 原”。——摘编自许宏《前中国时代与“中国”的初兴》
2. 警示 ·易错易混
人类先后经历了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 代,主要以工具制作方式作为区分,但 是新石器时代依然存在打制石器。
3. 挖掘 ·教材信息
良渚文化
考古发掘表明,良渚古城四面城墙上各
有2个水城门,城内由二纵二横相交的水
路组成近似“井”字形路网,把宫殿区
答案
与墓葬区围合在中间,这种样式的道路
图二 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
材料二 古代黄河中下游地区之所以取得长足发展并取得文明中心的 地位,首先得益于它以平原、河谷与山间盆地为主,沃野千里、河流 纵横、交通便利,而且位于古代中国的文化中央,可以广泛接触周边 文化并吸取营养。而南方暖湿的气候利于作物成长,但也造成森林密 布、沼泽遍布,在人烟稀少且以使用木石工具为主的条件下,农田的 垦辟比北方更难。此外,南方地势复杂,多高山大壑,山河阻隔,不 利于它们的交流与整合。——摘编自《中国大通史·史前卷》
中国现代史第一单元 过渡时期
第一单元 过渡时期的建设成就
概念阐释:过渡时期 指的是1949——1956年,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 会主义社会过渡。 (1)社会性质:新主主义; (2)革命对象:资产阶级; (2)革命性质:社会主义革命; (3)过渡时期又分为两个阶段: (一)1949——1952年,是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 时期; (二)1953——1956年,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和三大改造 时期。
例5:(2010· 北京文综· 19)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 国的重要政治制度。在我国五个民族自治区中,最早 和最晚建立的是( ) A.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B.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D.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理解。 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 内蒙古自治区1947年5月1日; 西藏自治区1965年9月9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年10月1日; 宁夏回族自治区1958年10月25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年3月15日. 所以此题的正确选项是A。
2. “民族区域自治”与“民族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不是“民族自治”,是包括民族区 域地区所有少数民族的自治,并非单指哪一特定少数 民族的自治。
【热点考向】 推进民主法制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政治 文明 【临考视窗】 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背景、内容、特点 是高考的重点。高考主要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 从历史的角度考查现代中国民主政治的进程。特别是 三大政治制度建立的相关背景、目的、特点等。
例1:(2015·安徽高考卷)有学者评价:“它凝结了以毛泽 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 的心血,又经过反复讨论、修改,所以得到了全国各方 面人士的一致拥护。”据此判断,“它”是指( ) A.《双十协定》 B.《论联合政府》 C.《共同纲领》 D.《论十大关系》 【分析】《双十协定》是国共两党就抗战胜利后国家走 向的谈判结果,与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无关,故A项错 误;《论联合政府》是抗战即将胜利时,中共关于政权 建设的设想,故B项错误;《论十大关系》主要是在中共 内部总结建国以来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而提出 来的,D项与题干不符。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 全体会议上通过的《共同纲领》是以最广泛地召集全国 各党派、各民族、各地区、各领域人员代表的基础上通 过反复研究确定的,在当时的条件下最大可能地反映了 全国人民的心愿.
八年级历史第一单元重点知识点
八年级历史第一单元重点知识点一、中国古代史的重要概念1. 中国古代史通常指的是从中华文明起源到鸦片战争以前的历史,这段历史包括了朝代更替、政治制度演变、经济发展、文化进步等诸多方面。
2. 历史事件的影响是历史学科的基本概念之一,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重大变革。
二、第一单元概述本单元主要讲述了中国历史的基础知识,包括朝代更替、重要事件、人物评价等。
这一单元的历史背景对理解当前世界非常重要。
三、知识点详解1.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历史的开始。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从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的转变。
2. 商朝: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使用甲骨文的朝代。
商朝的政治制度、文化、科技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
3. 西周:西周时期,政治稳定,文化繁荣,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典章制度和文化遗产。
4. 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政治上诸侯争霸,文化上百家争鸣,科技上发明丰富。
5. 秦朝: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推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政策和制度。
四、重要时间点1. 朝代建立时间:夏朝约始于公元前2070年,商朝约始于公元前1600年,西周约始于公元前1046年。
2. 重要事件:如商汤灭夏、武王伐纣、秦始皇统一六国等。
3. 重要人物:如夏禹、商汤、周武王、秦始皇等。
五、复习与巩固1. 请根据以上知识点,尝试总结出中国古代史的发展脉络。
2. 请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现象进行深入思考,并谈谈你的理解。
六、结语以上就是八年级历史第一单元的重点知识点,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认真记忆和理解。
历史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参考,希望大家能够重视历史学习,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历史史观概念解释
历史史观概念解释一、革命史观:革命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通过不断的革命斗争推动社会演进的历史,就是从现实革命斗争的需要出发,从革命者的立场与视野来研究和品评以往革命斗争史中的事件与人物的一种历史观。
它既是毛泽东对历史唯物主义具体化或中国化的一种理论表达形式,又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新课程必修一教材中,反映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求民主的主题中,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先后领导了革命来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中国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就渗透了革命史观。
革命史观推动社会的演进,中国近代史可以看作是一部中国人民的革命史。
比如,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推动欧美资本主义的发展,其蕴含的革命史观其实也是渗透了文明史的演进。
二、文明史观文明史观,通常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
最初产生于启蒙运动时期。
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人类文明从范围上可以分成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系统:一要注意不同文明类型的特点与主要成就,二要注意不同类型的文明之间的交流、借鉴、融合与碰撞。
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就是现代化的过程。
文明史观认为:人类历史从本质上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的发展及其人类自身的文明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
而文明是指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它是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的基础上产生,并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发展的。
在人类文明史上,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都曾产生过与之相适应的文明。
新课程教材,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文明史观,淡化了五种社会形态理论,不再过多涉及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概念。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总结一、概述《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主要介绍了历史学的基本概念、历史的研究方法以及历史时期的划分。
通过学习本单元,我们能够了解到历史学的特点和意义,培养历史思维,提高自己的历史素养。
二、历史学的基本概念历史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历史事实、历史现象以及历史规律的学科。
在学习历史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几个基本概念:1.历史事实:历史学研究的对象是历史事实,历史事实是指发生在过去的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具体事件或现象。
通过研究和了解历史事实,我们可以还原过去的历史场景,了解历史背后的原因和动因。
2.历史现象:历史现象是指历史事实的集合,是历史学的研究对象之一。
历史现象是历史事实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统一,通过对历史现象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一个时期或一个地区的历史特点、规律和变迁。
3.历史规律:历史规律是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普遍性的、重复性的规律。
历史规律是通过对历史事实和历史现象的研究总结出来的,它包括社会发展规律、历史变革规律、历史重复性规律等等。
三、历史的研究方法1.史料研究:史料是历史研究中最重要的依据和基础,是研究历史事实和历史现象的直接材料。
史料研究主要包括史料的采集和整理、史料的筛选和鉴定以及史料的研究和利用等。
2.史地考察:通过对历史事件发生地的实地考察,可以更好地了解历史事实和历史现象。
史地考察可以确认史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还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背后原因。
3.历史比较:历史比较是通过将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历史事实进行比较研究,从而找出其相同之处和差异之处。
历史比较可以揭示历史事实和历史现象的共性和特殊性,为历史研究提供更多的视角和思路。
4.历史综合:历史综合是将不同种类的历史资料和研究成果进行整合,形成较为完整和全面的历史研究成果。
历史综合可以消除历史研究中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提高历史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四、历史时期的划分历史时期的划分是为了方便对历史事实和历史现象进行研究和认识,常用的历史时期划分方法有以下几种:1.朝代划分法:按照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来划分历史时期,如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等。
历史教学中对学生易错的历史概念如何阐释
历史教学中对学生易错的历史概念如何阐释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发现,部分学生对于一些历史概念模糊不清,缺乏明晰的认知。
这既限制了学生解题水平的提高,也影响了认知能力的提升。
”《历史科考试说明》考试能力要求也有这样的文字叙述:“再认、再现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
”由此看来,对于历史概念的阐释应贯穿于平时历史教学过程之中,以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与把握。
笔者从十几年的历史教学中有了一些体会如下.(一)帮助学生准确定义和辨析历史概念。
每一历史知识概念都有它特定的历史时间、空间,特定的历史内涵和外延,定义法就是根据以上四个方面的内容,用高度概括简洁准确的语言给历史知识概念下定义。
比如,对于“左”倾和右倾这两个历史概念,能否帮助学生用一个科学的理论性的概念来阐释呢?我算是这样做的: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回忆一下已掌握的有关知识,如有关“左”倾的特征与表现情况。
“左”倾机会主义错误表现为理论观点超出实践的需要,主观认识超出客观条件的可能。
这种错误在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急躁冒进,违背规律,超越阶段。
接着,我让学生回顾一下“左”倾在建国以来的种种典型表现,在我国建国以来的“左”倾错误主要指党的指导方针在1957—1976年间在以下问题上的失误:一是对社会主义条件下阶级斗争估计扩大化。
形成“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最终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发生。
二是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片面追求单一的生产关系,追求大规模和高速度,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带来严重的损失。
在学生对“左”倾概念基本形成认识的基础上,我有趁热打铁,让学生按照刚才的思路,梳理一下有关右倾这一特征与具体表现,进而形成下列认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表现为理论观点落后于实践的需要。
在学生认知的基础上,我又对进行了拓展与深化,进一步使学生明确不管是“左”倾还是右倾,都给中国革命和建设带来了挫折和危害。
(二)用形象化的历史感性材料引导学生理解概念。
教学总结-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概念界定与内涵阐释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概念界定与内涵阐释素养1:唯物史观概念界定: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
内涵阐释: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是由表及里、逐渐深化的,要透过历史的纷杂表象认识历史的本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是非常重要的。
唯物史观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认识。
历史课程对“唯物史观”的培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理解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能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的学习与探究中,并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
素养2:时空观念概念界定:时空观念是指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
内涵阐释: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历史时间和地理条件下发生的。
只有将史事置于历史进程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
历史课程对“时空观念”的培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能够知道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并能够运用这些方式叙述过去;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并据此对史事作出合理解释。
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素养3:史料实证概念界定: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内涵阐释:历史过程是不可逆的,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
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这是历史学的重要方法。
历史课程对“史料实证”的培养目标:通过历史学习,学生能够知道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了解史料的多种类型,掌握搜集史料的途径与方法;能够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和对史料作者意图的认知,判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并在此过程中体会实证精神;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历史叙述的可靠证据,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能够以实证精神对待历史与现实问题。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必背知识点汇总
第1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课题1中国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和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 1 - 课题2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 7 -课题1中国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和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知识点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1.旧石器时代(1)特征: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
(2)文化遗存:以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北京人(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为代表。
(3)生活状况:从事渔猎和采集,过着群居生活;元谋人、北京人已经学会用火。
[温馨提示]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劳动。
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直立行走和制造工具在从猿到人的演变中具有决定性意义。
2.新石器时代[归纳升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明曙光(1)社会组织内部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贫富差异和等级分化。
(2)一种掌握政权、军权或宗教权的“王者”已经出现。
(3)遗址中城墙、围壕和祭祀遗址的出现,表明专供统治者居住的,具有政治、文化、宗教中心的城邑已经出现。
3.原始社会时期的三个阶段[温馨提示]制陶、农业、家畜饲养和磨制石器的出现,构成了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四要素,成为新石器时代开始的标志。
知识点二从部落到国家1.炎黄部落联盟:传说中居于五帝之首的黄帝,联合另一部落首领炎帝,结成炎黄部落联盟,他们被后世共尊为华夏始祖。
2.禅让制:尧年老时,根据推举和他对舜的考察,由舜继承其位,这种做法称为“禅让”。
禹也是用同样的方式成为联盟首领的。
3.国家建立(1)初始形态:大约相当于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代,中国大地上邦国林立,史称“万邦”时代。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知识点
1.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①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②隋的统一:589年,隋朝灭陈,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实现了南北统一。
③统一的原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使人民渴望统一;北方民族大融合和江南经济的发展;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而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④隋文帝的统治:被称为“开皇之治”,表现为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
⑤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但也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2. 科举制的创立与完善:
①创立:隋文帝开始用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隋炀帝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创立。
②积极影响: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革,加强了皇帝选官和用人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范围;推动了教育发展;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持续了1300多年。
3. 隋朝的灭亡:
①原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②时间:618年。
历史第一单元详细讲解教案
历史第一单元详细讲解教案教案名称,历史第一单元详细讲解。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了解历史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2)了解历史学科的发展历程;(3)了解历史学科的研究方法。
2.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和热爱;(2)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分析能力;(3)培养学生的历史研究能力和历史写作能力。
3. 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对历史的浓厚兴趣;(2)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热爱;(3)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历史研究和传承。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1)历史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2)历史学科的发展历程;(3)历史学科的研究方法。
2. 教学难点。
(1)历史学科的研究方法;(2)历史学科的发展历程。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历史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历史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15分钟)。
(1)介绍历史学科的定义和研究对象;(2)讲解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区别和联系;(3)引导学生思考历史学科的重要性和意义。
3. 探讨历史学科的发展历程(20分钟)。
(1)介绍历史学科的发展历程,包括古代历史学、近代历史学和现代历史学;(2)讲解历史学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和成就;(3)引导学生思考历史学科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
4. 分组讨论历史学科的研究方法(30分钟)。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历史学科的研究方法;(2)每组选择代表进行汇报,其他组进行评议和讨论;(3)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历史学科的研究方法。
5. 梳理历史学科的重要内容(15分钟)。
(1)总结历史学科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发展历程和研究方法;(2)强调历史学科的重要性和意义;(3)鼓励学生对历史学科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
6. 课堂小结(5分钟)。
(1)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2)强调历史学科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历史学科的学习和研究。
高一历史第1单元知识清单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清单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单元线索:一是以血缘纽带维系的宗法分封制向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制度转变;二是中央集权和专制皇权的不断强化第1课时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课程标准: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知识清单:一、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1.夏朝: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王位继承的传子制度。
2.商朝:内外服制度;商王对外服的控制力有限;神权色彩浓厚。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1.建立:(前1046年----前770年)2.制度: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分封制1.目的:巩固周朝的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2.对象:同姓亲族(主体)、功臣、姻亲、殷商降族、先代贵族3.权利与义务:(1)权利-诸侯建立诸侯国(土地、人口和设官员、建武装、征赋役等)(2)义务-诸侯要服从、要朝觐、要纳贡、要出征4.作用:①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西周成为疆域广大的国家。
②周王确立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③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5、弊端:各诸侯国保持了较强的独立性、具有较强离心力、必然会形成分裂割据局面。
★宗法制1.目的:A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 B 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2.核心:嫡长子(即宗子)继承制度3.体系:大宗和小宗(相对、双重)4.特点:分封与宗法相结合,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5.作用:①(对家族)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②(对政权)强化王权,保证“世卿世禄”6.工具:礼乐制度(实质: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血缘纽带和主要依据★归纳: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1、血缘关系与政治制度相结合;2、带有浓厚的神权色彩;3、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4、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5、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知识点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元朝的统一:1.元朝的建立:1260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建立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忽必烈就是元世祖。
2.元朝的统一: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
1276年,元军攻占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南宋灭亡。
1279年,元军消灭南宋残部,完成全国统一。
二、行省制度:元朝疆域辽阔,为有效管理国家,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由中央派官管辖。
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对后世影响深远。
三、明朝的建立:1.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今南京),朱元璋就是明太祖。
2.1421年,明成祖迁都北京,此后北京一直是明朝的都城。
四、靖难之役:1.明太祖死后,传位给建文帝。
建文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削夺藩王的权力。
燕王朱棣以“靖难”为名,发动叛乱,史称“靖难之役”。
2.1402年,朱棣攻入南京,建文帝下落不明,朱棣自立为帝,即明成祖。
五、郑和下西洋:1.郑和下西洋的时间:1405-1433年。
2.郑和下西洋的次数:七次。
3.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同时也用厚往薄来的政策,招徕海外的异国君主到中国朝贡贸易。
4.郑和下西洋的影响: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在世界航海史上都是空前的。
郑和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六、明朝的灭亡:1.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国力逐渐衰落。
2.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明朝灭亡。
随后清军入关,攻占北京。
以上仅是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的部分知识点,具体内容可能因教材版本和地区差异而有所不同。
七年级历史第一单元必背知识点
七年级历史第一单元必背知识点
一、古代文明
1.文明的概念:文明是人类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高度发展的生产关系和生活方式。
2.古代文明的发展:古代文明分为四大文明:黄河文明、长江文明、印度河文明和埃及文明。
二、华夏文明的发展
1.中华文明的起源:中华文明是指在中国境内产生和发展的文明,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
2.夏朝: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主要有建立、衰落、传说等阶段。
3.商朝:中国历史上第二个朝代,以商汤创建商朝为标志。
4.周朝: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朝代,分为西周和东周。
三、世界古代文明交流
1.古代世界的三大文明交流:东西方文明、中南美洲文明、非
洲文明。
2.古代世界的文化交流影响:交流影响主要表现在文化、技术、制度、宗教、物产等各个方面。
四、历史的基本概念
1.历史的概念:历史是指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也是
研究和记载这一过程的学科。
2.历史的时序:历史按时间顺序分为古代、中世纪、近现代和
现代四个时期。
3.历史的分类:历史分为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社会史、
科技史等不同类型。
五、历史的研究方法
1.考古学方法:通过考古发掘和研究文物、遗址等,了解历史人类生产、生活方式、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2.文献学方法:通过分析史书、文献、档案资料等,重现历史真实的历程和重要事件。
3.史料搜集法:通过收集和整理各种有关历史资料,准确分析历史目的和思想。
以上就是七年级历史第一单元必背知识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好地了解和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和演变过程,让我们更好地研究和认识现实世界。
初中历史学科概念阐释(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历史学科概念阐释第一篇范文:初中历史学科概念阐释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记忆,是前人经验与智慧的结晶。
初中历史学科,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国家的历史沿革,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本文将从学科内涵、学科目标、学科内容、学科方法和学科评价五个方面对初中历史学科进行概念阐释。
学科内涵初中历史学科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历史现象的学科,具有以下内涵:1.时间性与空间性:历史事件的发生有时间顺序,地域分布,体现了历史发展的独特性。
2.客观性与主观性:历史事件本身是客观存在的,但历史记载和解释往往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
3.延续性与阶段性:历史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但不同阶段有各自的特点和规律。
4.多样性与统一性:历史内容丰富多样,但内在规律体现出历史的统一性。
学科目标初中历史学科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具备历史思维能力,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1.知识目标:学生要掌握国家的历史事实,了解历史发展的脉络,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影响。
2.能力目标:学生要能运用历史方法分析问题,具备批判性思维,能从历史中汲取智慧。
3.情感目标:学生要培养爱国情怀,尊重历史,珍视和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科内容初中历史学科内容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历史等,以我国历史为主,兼顾世界历史,展现历史发展的全貌。
1.中国古代史:包括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等时期。
2.中国近现代史:包括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事件。
3.世界历史:包括古希腊、古罗马、欧洲中世纪、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启蒙运动、工业革命等阶段。
学科方法初中历史学科方法包括:1.史料研究:通过对历史文献、文物、遗址等的研究,揭示历史真相,探寻历史规律。
2.比较研究:比较不同历史时期、地域、国家的历史现象,找出相似性和差异性。
3.批判性思维:对历史事件和观点进行批判性分析,去伪存真,形成独立见解。
中国近代史初中历史知识点
中国近代史初中历史知识点中国近代史一.【概念阐释】1.中国近代史:时间范围: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兴起到胜利的历史,共近110年。
总特点:屈辱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2.中国近代化:晚清时期,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社会转型时期。
一方面,西方列强逐步侵华,使中国社会不断地半殖民地化;另一方面,中华民族不屈求索,中国发展艰难地步入近代化(亦即现代化)。
具体表现:1.经济上:一是小农经济开始解体,中国卷入世界市场;二是近代工业蹒跚起步,民族资本艰难成长。
(工业化.市场化)2.思想文化上:西学东渐,谋求民族独立自强成为近代思想主流。
(科学化.大众化)3.社会生活上:西风东飘,工业文明的城市化发展成为中国趋势。
(城市化.多样化)二.【中国近代史模块知识体系(纵向)】⒈政治民主化: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1840—1919):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1919—194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国共十年对峙.抗日战争.解放战争⒉经济工业化: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⒊思想科学化: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⒋生活西方化: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大众传媒的变迁三.【中国近代史通史知识体系(横向)】阶段划分:(一)总体划分分期界标:“五四”运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840年-1919年。
【旧民主主义革命(近代前期);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年-1949年9月(近代后期)】阶段划分依据:领导阶级不同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含义】旧民主主义革命是指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国家为目的,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革命,其中辛亥革命是比较完整意义上的一次旧民主主义革命。
纲要上第一单元历史概念
一定程度上巩固了明清封建统治,违背了历史潮 流。是造成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的重要经济原因。
名词解释
知识梳理
考题演练
(2019·北京高考·14)据《梦溪笔谈》记载,张咏任崇阳知县时,因“民不务耕织”而唯
以植茶获利,遂下令将茶树全部砍掉,改种桑麻。有人入市买菜,他怒斥:“汝村民皆
有土田,何不自种而费钱买菜?”这反映出,宋代
考题演练
名词解释 ◉ 贵族政治的发展历程
夏商西周
知识梳理
考题演练
受新兴社会因素的冲击, 贵族政治逐渐走向解体。
春秋战国
秦
夏王启实行王位世袭制, 贵族政治形成并盛行。
秦统一后,郡县制全面取 代分封制,也标志着官僚 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名词解释
知识梳理
考题演练
(2018·山西太原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题·31)材料二 自武帝以来,中国政府之组成, 既不在于贵族,亦不出于军人,而为一种建立于民众信托之上之“文治政府”。盖操之 于非宗教、非封建、非专制、非商业资本之另一中层阶级之手。此即后世之所谓“乡绅” 与读书人,此即封建时代“士”者之化身。
A.官府垄断茶利,商业环境恶劣 B.农副产品较少,货币使用率低 C.地方官员固守重农抑商的思想 D.商人社会地位较以往愈加低下
C
(2021·全国乙卷高考·26)宋代,官府强调“民生性命在农,国家根本在农,天下事莫
重于农”,“毋舍本逐末”。苏辙说:“凡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也。”
A.反映社会尊卑有序 C.体现权力过渡平稳
B.表明分封制逐渐瓦解 D.说明宗法制遭到破坏
D
名词解释 ◉ 工商食官
知识梳理
工商食官:商周时期,手工业和商业基本 上由官府控制,工商业者的生产和经营活 动在官府作坊和指定的范围内进行,其产 品和经营主要是为贵族统治者服务。百工 和商贾为官府效力,其衣食住行由官府提 供。“工商食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工 商业的发展,但是由官府控制工商业,极 大地限制了民间个体工商业的自由发展, 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主干知识
第一单元主干知识选官用官制度不 同 点分封制 宗法制 主要目的 巩固周王室统治 解决贵族内部的矛盾,核心特征封邦建国,权义结合 嫡长子继承权利与义务封国有权设置官员、建立武装、 征派赋役,同时为天子镇守疆土、 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嫡长子继承权利和财产,诸子获得封国双方关系 众星捧月,地方独立 大宗和小宗,主从隶属历史作用巩固统治,扩大疆域。
后来分裂 割据 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 强化王权 相同点两者互为表里,等级森严,带有浓厚的血亲部族色彩。
总体关系隶属礼乐制度血缘分封制宗法制 上层建筑朝代 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中央对地方的分化监察 趋势秦朝 三公九卿制 郡县制御史大夫 中央集权 加强,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相权逐渐弱化,机构专业完备西汉 建立中朝郡国并行制,推恩令,设刺史刺史隋唐 三省六部制 门下省 宋朝 设参知政事、枢密院、三司使 设知州、通判牵制、转运使 通判(地方) 元朝 废三省,实行一省制:中书省 行省制御史台 明朝 废丞相权归六部,内阁制 三司(布政司、按察司、都司) 都察院按察使(地方)清朝 前期 设军机处制度名称 开创朝代 用人标准 历史作用 世官制 夏朝启 血缘 稳定统治 察举制 西汉武帝 孝廉 清明繁荣 九品中正制 东汉末年 门第 分裂割据 科举制隋炀帝才能提高素质分封制 郡县制 实行条件 井田制的广阔 国家大一统建立基础 血缘关系 地域划分传承制度 官职世袭 皇帝任免官吏权力 封地、爵位 管理、俸禄与中央关系 很强的独立性、分散绝对服从中央、密切职责范围 封地内行政权 辖区内管理权作用比较 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 利于国家的统一形成集团贵族政治官僚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概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应当分成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两个概念来理解,同时又要注意二者之间的联系。
1、专制主义:体现在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上,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2、中央集权: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历史”概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历史”概念张宽前1.历史事实与历史理解1.1历史事实一般而言,历史是指已经发生过的事情的总和,而历史事实则是指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事情。
由此也可以看出,历史事实与现实之间存在一个基本的时间差,而这也是对历史进行划分的基本界限。
在这一界限范围内,历史并不是对认识主体的直接呈现,而是通过历史资料,也即历史上发生过的事情留下来的痕迹或记载的间接呈现,这也是历史理解的基本方式。
1.2历史理解时间的一维性决定了历史事实对主体的再次呈现是不可能的,因此历史对主体的影响除其自身的遗留影响外则表达为人们对历史事实的理解。
人们对历史的厚爱并不仅仅处于对沧海桑田的怀旧感伤,而更多地表达为人们能够在对历史的理解中寻找到对现实的理解视角,和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
也即是说,历史理解对当下主体的实践行为能够产生理论引导作用。
当对历史的理解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会形成一个相对自足的概念体系,以至于人们会误以为这一概念体系本身具有某种神秘的性质,能够表述历史、现在以及未来的发展轨迹。
1.3回到历史活动本身在《神圣家族》中,马恩指出“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它‘并不拥有任何无穷尽的丰富性’,它并‘没有在任何战斗中作战’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
‘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到达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
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这说明,马恩并不相信抽象的历史概念本身包含有什么神秘的性质,对历史的理解不应是人是理性内部的狡计,而应回到人的真实的历史活动中来。
并且,对历史的理解应当能够为历史活动本身提供指导。
2.理解视角与历史维度2.1 理解视角历史与当下的认识主体之间时间差的客观存在,决定了:1)任何一个历史研究者都不可能直接面对历史事实;2)任何一个历史研究者视之为研究对象的历史事实不过是历史事实总和的一部分,甚至是微不足道的一部分;3)任何一个历史研究者谈论的历史事实都不是自足的、无条件的,而是通过一定的理论视角显现出来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下是第一单元部分疑难概念的解释,望浏览……
(不当之处,还望商榷)
周公辅政:周公即周公旦(姓姬名旦),周武王的弟弟。
在武王建立周王朝两年病死后,辅佐周成王(武王之子),从成王十三岁到二十岁,代理天子职权,。
周公定政制(宗法制、分封制),施礼乐(礼乐制),排内忧,征外患,既贤且能,一心朝政,忠心不二。
不仅巩固了周王朝的统治,更为后人推崇,被孔子视为王政时代的典范。
曹操曾言“周公吐辅,天下归心”。
后人往往把德才兼备又忠心耿耿的臣子誉为周公(如周恩来)。
礼乐制度:周公系统地建立了一整套有关“礼”“乐”的制度,是维系奴隶制等级观念的规范,也是奴隶主阶级借以巩固其统治地位的重要手段。
用“礼”来“别异”(区分等级秩序),用“乐”来“和同”(教化调和等级关系),两者相辅相成,以达到君臣和敬、长幼和顺、父子兄弟和亲的整个社会完全谐和的目的。
春秋时“礼崩乐坏”,孔子创儒学强调维护周“礼”。
礼乐制度影响深远,后世礼乐虽有变化,但仍然一直是封建时代重要统治手段之一。
朕、制、诏、玺:依次为皇帝自称、皇帝之命、皇帝之令、皇帝之印。
是皇帝制度中维护皇帝独尊地位的体现。
汉尚书令:汉官名,本为内廷侍从,汉武帝以身边侍从担任尚书令等参与军国大事,以此牵制削弱相权,是丞相制度的一次重要变化(分相权的开始)。
节度使:唐代地方(藩镇)军政长官(节度一词意为节制调度)。
边远镇戍,战事频发,朝廷出军不便,遂置节度使长驻专任,以加强边境军事力量,拱卫朝廷。
节度使集藩镇军政财权于一身,又常以一人兼统多镇,往往发展成为地方割据势力。
唐玄宗后期,发生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皆藩镇节度使),平叛后朝廷进一步失去对藩镇的控制,出现藩镇割据局面,中央集权遭严重削弱,直至唐朝
灭亡。
北宋初采取各种政策,削弱节度使的军、政、财权,以加强中央集权。
此后,节度使一般成为一种荣誉性的虚衔。
元代废。
宋朝官制:宋朝在中央以中书门下省为相,增设参知政事、枢密院、三司使分割其行政、军权和财权,加强皇权;地方派文臣任知州(通判监之),设路转运使收地方财政,极大加强中央集权。
宋朝官制以“分化事权”、“强干弱枝”、“以文治国”为特点,加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遂消除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却造成了宋朝“积贫积弱”的严重后果。
暴露了专制集权制度的固有弊端。
明“三司”:明朝地方建制。
明朝废行省,在地方设布政司(掌行政,一般仍俗称“省”)、都司(掌军政)、按察司(掌监察),三司分(地方)权,是中央集权加强的表现。
司礼监:明宫廷太监头目之一,明朝废丞相,置内阁,后内阁有“票拟”权,皇帝又多以司礼监牵制内阁。
因皇帝“批红”由司礼监抄出交付实施,故为司礼监篡权提供方便。
内侍机构:即内廷机构。
古代中央朝廷有内、外廷之分(也叫内、外朝)。
外廷指的是正式的国家政府机构,由丞相领导;内廷指的是皇宫里面皇帝的私人随从组成的机构。
内廷起初只负责宫内事务(皇帝“小家”),并下属于外廷;国家(“大家”)事务由外廷负责。
到汉武帝,以内廷侍从(如尚书令、侍中)组成尚书台(内侍机构)参与军国大事,以牵制外廷。
由此出现内外廷同掌朝政、“大家”“小家”混为一体的局面。
并且内廷地位日益成为主导,进而取代外廷相权,逐渐演变成正式国家机构。
(当然皇帝又会组织新的内侍机构)。
内侍机构参与朝政,目的是为牵制削弱相权,进而维护皇权。
是君主专制制度的产物。
明朝废除丞相以后,内侍机构愈发成为国家权力中心,如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
国家大权由
此完全掌握在皇帝手中。
“人治”与“法治”:(摘自《时政报》2002年第38期,总第805期)
“法治”和“人治”是两种对立的治国理论和方法。
“法治”是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崇尚的是宪法和法律,认为宪法和法律的权威高于个人意志,它坚持任何组织和个人不能凌驾于宪法和法律之上,必须坚持依法办事。
而“人治”是建立在个人专断与独裁的基础上,主张的是个人的权威大于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搞人大于法,权大于法。
从这一点说,我国依法治国的提出,就是树立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使我国的宪法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人治”与“法治”作为两个对称的概念,有其特定的内涵,不能相互混淆。
“人治”中包含着对法律因素的肯定与利用,但不能称之为“法治”;“法治”中也包含着对人的因素的肯定与利用,却不能称之为“人治”。
“人治”与“法治”的重要区别,不在于肯定不肯定“人”或“法”在治国中的作用,而在于“人”与“法”哪种因素具有最终、最高的权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