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喜福会_的后殖民主义解读

合集下载

解构二元对立_后殖民视野中的_喜福会_

解构二元对立_后殖民视野中的_喜福会_

精神生活的梦想。但是, 语言和文化的迥异使得母亲们 家, 想融入美国主流社会, 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上
在融入美国社会的努力步履维艰。与此同时, 母亲们也 教堂, 接受上帝。四个中国母亲一来到美国都加入了教
渴望恢复自己原有的完整价值身份。然而, 由于空间的 堂的唱诗班, 尽管她们背后的功利目的是想在唱诗班
或者西方人对东方的态度, 这个术语应该引申而用指 女儿们对于中国及中国文化进行“他者化”的“凝视”,
“亚洲人对亚洲的看法”, 因此, 本文主要通过东方主义 然而这种凝视是西方强行赋予东方的一种形象, 这形
这两个层面, 对《喜》的文本进行后殖民主义的观照。 象不同于中国本来的形象, 其本来的形象在西方的后
转换和社会文化基础的变更, 这种身份认同在母亲那 中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但在她们的潜意识里, 入教是
显得飘渺恍惚。文化身份, 在《后殖民与文化身份》一书 进入主流社会的敲门砖。其中一位母亲在小儿子不慎
中也有这样的表述:“谈到身份问题, 这种地理关系的 掉进大海后, 带着女儿在儿子掉下去的地方, 向上帝做
2007 年第 5 期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Guangdong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
No.5,200第7 5 期
解构二元对立: 后殖民视野中的《喜福会》
许悦婷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教育学院, 广东广州 510006)
摘 要: 根据后殖民主义理论家赛义德的东方主义理论以及德里克对东方主义的补充, 可对美籍华裔作家谭恩美的
身文化身份的反思与探求。
了‘阿门’外, 她中间讲的全是中国话。”[1]( P137) 但是,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家庭教育可以折射出家长的 她虔诚的祷告没有唤回儿子, 从此她再也不相信上帝。

华裔女性身份的重建——《喜福会》后殖民女性主义解读

华裔女性身份的重建——《喜福会》后殖民女性主义解读

㊀㊀谭恩美( A m yT a n ) 是美国华裔文坛的著名作 家, 是继汤婷婷之后华裔文学的又一领军人物。 谭恩美的作品以其亲历的二代美国移民为经验, 以母女关系的探索为创作基础, 寻找中国传统文 化背景下的华裔移民如何融入西方主流文化的美 国社会, 深受不同种族、 不同阶层和不同文化背景 的读者喜爱。李健孙认为“ 美国文学出版业对新 美国华裔作家的兴趣, 一般地讲, 要归功于汤婷 婷, 特殊地讲, 要归功于谭恩美。谭恩美神奇的作 品震动了美国社会精神的意识之弦, 创造了既有 永久历史意义又具有广泛成功的一种文学作
( 鞍山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 辽宁 鞍山 1 1 4 0 0 7 ) 摘㊀要㊀谭恩美凭借《 喜福会》 获得了“ 全美图书奖” 等一系列文学大奖, 并以此奠定了她在文学界的声 誉。运用后殖民女性主义解读谭恩美的经典著作《 喜福会》 , 从种族和阶级的角度切入, 分析女性角色在 不同时代所受的来自男权主义的压迫以及她们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和反抗, 探究作品中女性自身从边缘化 的“ 他者” 形象逐步转变为“ 自我” 的动态过程, 意义深远。 关键词㊀男权主义; 他者; 女性; 身份 中图分类号㊀H 3 1 ㊀㊀文献标识码㊀A ㊀㊀文章篇号㊀1 0 0 8 2 4 4 1 ( 2 0 1 7 ) 0 5 0 0 6 9 0 4
1 ] 品[ 。 ” 出版 于 一 九 八 九 年 的 谭 恩 美 的 处 女 作
对女性主义在后殖民主义时期所处的社会地位及 其他各个层面进行深刻分析, 这将会对“ 女权” 观 点有深刻的影响。 一、 后殖民女性主义概况 将政治学和文学批评合二为一的后殖民主义 文学批评兴起于 2 0世纪 7 0年代, 为适应不同的 历史阶段、 差异的地理环境和迥异的文化身份背 景等因素, 不断地进行内涵和外延界定变化的实 践。后殖民主义直面西方特权理念的世界, 挑战 西方中心主义的“ 二元对立” 说, 试图消灭西方文 化中的西方种族优越论调, 揭露西方霸权主义对 殖民主义的偏见和罪恶。对女性主义的认知因人 而异, 但男女不平等和女性受剥削受压迫是所有 女性主义者的共识, 而就像波伏娃所说: “ 但是, 如果说它( 女性特质) 与生物学事实有关, 那就错 了。它 实 际 上 是 教 师 和 社 会 强 加 于 她 的 命

喜福会比较

喜福会比较

在《喜福会》中,谭恩美从女性和移民的双重视角观察了美国华裔女性移民的生存现状。

《喜福会》不仅展现了两代华人女性移民的生活状况、中美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还展现了美国华裔女性移民向现代性转变的艰难过程。

桑德拉•希斯内罗丝的《芒果街上的小屋》也从性别和族裔两个维度审视了美国墨西哥裔女性移民的生存困境。

它通过埃丝佩朗莎的眼睛再现了墨裔女性移民在美国的生活状况,反映出作者对白人文化霸权及墨西哥文化中父权意识的反感。

以上两部小说之间的相似和不同之处为这两部小说的比较研究提供了可能。

后殖民女性主义理论认为第三世界女性的身份建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考虑具体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因素。

依据后殖民女性主义理论,本论文对《喜福会》和《芒果街上的小屋》中的相关人物形象进行对比、细读分析,揭露在这两部小说中美国华裔和墨裔女性移民遭遇的生存困境,探讨她们适应主流社会并向现代新女性转变的可行性方式。

本论文旨在分析这些女性移民生存和发展的心理模式。

通过从后殖民女性主义的角度对这两部小说的分析可知,美国华裔和墨裔女性移民都遭受了性别歧视、种族歧视和文化歧视。

在中华文化和墨西哥文化中,这些女性都被列为低等群体。

她们还因种族和肤色而被美国白人排斥。

相比被誉为“模范少数族裔”的华裔移民,墨裔女性移民的境遇更悲惨。

本论文通过探寻这些苦难遭遇产生的原因,指出只有向现代女性转变才是这些少数族裔女性移民的真正出路。

在这两部小说中,华裔和墨裔女性移民都试图建构她们的主体性和完整的文化身份。

然而,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致使华裔和墨裔女性移民在身份构建的过程中也运用了一些不同的策略。

华裔女性重视母女间的联合,墨裔则呼吁所有女性间的联合。

另外,华裔倾向于将中美文化进行平衡和融合,而墨裔则侧重对墨西哥文化的守望。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审视传统文明对女性移民的复杂影响,帮助她们更好地完成向新女性的转变。

In The Joy Luck Club, Amy Tan observes the life experiences of Chinese American immigrant women from the dual viewpoint of a woman and an immigrant. In The House on Mango Street, Sandra Cisneros also describes the lives of Chicana wome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gender and ethnicity.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novels supply the feasibility of doing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m.Post-colonial feminists advocate discussing the identity establishment of the third-world women in a dynamic way, taking the specific soci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elements into consideration. Based on the theory of post-colonial feminism, this thesis analyzes the sufferings the female immigrants face in the two novels and studies how these women try to transform from the Other to modern women.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two nove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st-colonial feminism, it can be said that Chinese and Mexican female immigrants in the two novels have all suffered sexual, racial and cultural discriminations. These women are labeled as the inferior group in both Chinese and Chicano cultures. In addition, they are excluded by white Americans for their races and colors. Compared with the Chinese American who has been praised as “model minority”, life for Chicana women is harder. Through exploring the reasons of their sufferings, this thesis points out that, for female immigrants, the true way out of these sufferings is to transform into modern women. In the two novels, these women try to establish their subjectivity and complete cultural identity. However, different social backgrounds and sufferings of Chinese and Mexican female immigrants lead to some different strategies used in identity establishment. Chinese American women appreciate the mother-daughter alliance while Chicana women appeal for the alliance among all women. Besides, Chinese American women try to achieve a balance between Chinese culture and American culture. However, the Chicana women try to maintain a closer contact with their nativeculture for strength. Compared with Chinese female immigrants, they face more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 This thesis also reviews the complex influence of traditional cultures on female immigrants in America and sums up some feasible measures for them to transform into modern women.。

喜福会的后殖民主义解读

喜福会的后殖民主义解读

《喜福会》的后殖民主义解读——关于西方华裔群体的身份认同问题《喜福会》本来是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一本小说,后经改编于1993年拍成电影。

整个故事讲述了四个移民美国的传统中国母亲和她们在美国土生土长的女儿之间的矛盾冲突,由十六个小故事组成,描述了华裔女性在东西方两种文化间相互碰撞、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对于自己身份的认同和构建。

在后殖民主义理论中,当某个人或群体试图追寻、确证自己在文化上的“身份”时,它就可以被理解为身份的认同。

简单的说,就是一个人在理论上追问自己在社会和文化上是谁(身份),以及如何及为什么要追问是谁。

对于像谭恩美这样的华裔美国人或者其他的族裔散居者来说,身份的认同涉及到自己生存的基本问题:我来自哪里?我是谁?我将走向何方?因此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大多数这类人只能成为所处文化圈的边缘人,他们不能顺利地实现自己的身份认同,因而陷入困惑。

谭恩美借助《喜福会》中母女的冲突与融合来探讨了身份认同的问题。

在后殖民主义理论中,帝国主义的话语霸权是一个重要内容。

西方中心主义是从一种特定的特权角度来审视这个世界的。

它把世界划分为理性成熟的欧美和笼罩在黑暗愚昧之中的其他地方。

如赛义德所说,“东方是非理性的、堕落的、幼稚的、不同的;因为西方是理性的、道德的、成熟的、正常的,而且西方以这种主宰制的架构来围堵、再现东方”。

在西方人的眼中,东方是落后的,东方人也是落后的、无力确认自我的,而自己则是优于他们的一个种族。

因此,在西方人的知识话语里,东方人是不同于他们的“他者”。

这些“他者”不可能获得自己的认同,他们只能被主流社会排斥在外。

《喜福会》中的母女两代人都是美国文化的“他者”。

母亲们带着美好的愿望和对故国的无限眷念不远万里来到美国,正如静梅所说,“我的母亲认为美国是一个你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的国家。

她在中国失去了一切,但她相信在美国一切都会变好。

美国是她的梦想。

”但是美国却并非如它所标榜的那样宽容。

映映嫁给了一个美国白人,但她并未因此得到美国的认同和接纳。

从后殖民女性主义视角解析小说《喜福会》

从后殖民女性主义视角解析小说《喜福会》

从后殖民女性主义视角解析小说《喜福会》作者:刘丽娜来源:《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17期摘要:《喜福会》以四对美籍华人母女故事的描述,经典地描画了旧中国女性的悲惨生活、她们女权意识的觉醒、为改善自身地位所做的奋争, 是一部典型的女权主义作品。

本文运用后殖民女性理论对《喜福会》的分析, 期望对学者们研究华裔文学或第三世界妇女文学提供一个新的参考。

Abstract:The Joy Luck Club is a typical feminist work, which classically and panoramically shows a long time- span evolution of the fate of Chinese women for several consecutive generations, artistically reveals the w retched lif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women in old times, the wakening o f their awareness to pursue the rights, the efforts they make to improve their situation. 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ponders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ost-colonial feminism and also expects the paper would shed new lights on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 or even the literature of the third-world women.关键词:喜福会后殖民女性主义解析Key words: The Joy Luck Club; post-colonial feminism; analysis作者简介:刘丽娜,女(1981-),江苏南通人,现任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文学翻译。

二元对立与消解——对《喜福会》的后殖民主义解读

二元对立与消解——对《喜福会》的后殖民主义解读

二元对立与消解——对《喜福会》的后殖民主义解读代博君【摘要】《喜福会》讲述了四对具有不同文化特征的美国华裔母女之间从冲突误会到相互理解的感情变化.本文从后殖民视角对这部小说进行解读,关注了处于西方主流社会"他者"地位的华裔女性们所面对的文化身份困境,探讨了她们最终消解西方文化霸权,打破东西文化二元对立的动态过程.【期刊名称】《社科纵横》【年(卷),期】2015(030)012【总页数】3页(P139-141)【关键词】《喜福会》;后殖民主义;他者;二元对立【作者】代博君【作者单位】河南城建学院外语系河南平顶山 46704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社会科学2015 年 12 月社科纵横Dec, 2015总第 30 卷第 12 期SOCIAL 杂悦陨耘晕悦耘杂砸耘灾陨耘宰灾韵蕴.30晕韵.12著名华裔美国女作家谭恩美(Amy Tan )的代表作喜福会( 1989 )自出版以来,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该书一举获得了 20 多项文学奖,并连续九个多月获得《纽约时报》最畅销书榜单。

小说讲述了从大陆移居到美国的四位传统女性和她们在美国出生的女儿们之间错综纷扰的母女关系和思想冲突。

小说分四个章节,共 16 个故事,将母亲们经历过的中国苦难、传统场景和女儿们在美国中产阶级的现代生活并置在一起,母女间的分歧被提升到文化冲突的层面[1],有着很强的寓言性和象征性,在当前后殖民主义的语境中,对于消解东西文化二元对立,探索理解宽容、和谐共生的多元文化观起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后殖民主义是上世纪 70 年代在西方学术界兴起的学术思潮,主要着眼于殖民时期之“后” ,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文化话语权力的关系,即“文化殖民” ,具有强烈的文化批判色彩和政治性。

后殖民主义理论“侧重于分析新形势下的帝国主义文化侵略……关于种族 / 文化 / 历史的‘他者’ 表述。

” [2]赛义德的《东方主义》(1978)标志着后殖民主义的成熟,在这部书中,赛义德指出,在世界的“话语———权力” 结构中,宗主国和边缘国(东方或第三世界)在政治文化方面呈现出明显的二元对立面,东方主义是为了西方世界政治文化利益而虚构或虚设出来的“东方神话” ,是“基于西方中心主义由西方对东方进行文化解码而形成的帝国主义及后殖民主义权力话语模式” [3],在西方文化霸权之下,被强行冠以“非理性、神秘、落后和野蛮” 标签的东方只能沦为“被看” 的“他者” ,相对应的是西方无上的文化优越感和权威地位。

从霍米·巴巴的后殖民主义视角解读谭恩美的《喜福会》

从霍米·巴巴的后殖民主义视角解读谭恩美的《喜福会》

从霍米·巴巴的后殖民主义视角解读谭恩美的《喜福会》赵雅婧(长治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西长治046000)[摘 要]谭恩美的《喜福会》采用小说中的人物开口讲述自身故事的叙事形式,描绘了四对母女因为中西文化差异导致了她们的矛盾冲突,到最终母女相互理解、消除对立隔阂、母女关系走向和解的故事。

用霍米·巴巴的后殖民主义批评理论来解读《喜福会》,不难发现母亲和女儿都具有双重文化身份,她们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坚守和批判,也有对西方文化的接受和排斥,她们需要不断调和两种文化的矛盾冲突,在第三空间建构自己的独特文化身份。

[关键词]《喜福会》;第三空间;文化杂糅[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 5823(2020)07 0023 03 [收稿日期]2020-02-11 谭恩美(AmyTan)是当代美国华裔文坛的后起之秀,是继汤婷婷之后又一位颇具影响力的女作家。

谭恩美生于美国,她的父母是第一代华人移民。

谭恩美跟母亲之间冲突、复杂而又深厚的母女之情,以及母亲的人生经历,正是小说《喜福会》的写作素材。

不难看出,《喜福会》中主人公吴精妹的原型就是作家自己,而吴夙愿则是谭恩美母亲的缩影。

《喜福会》一共四章,每章分四节。

各章的内容分别由华人母亲或者华裔女儿以第一人称讲故事的叙事形式来呈现,共讲述了16个小故事。

小说以细腻的手法、独具华裔特色的中英混杂语言讲述了八个女人的故事,揭示了母亲和出生在美国的女儿从文化认知冲突到最终彼此和解走向融合的问题根源。

小说中的母女两辈都具有双重文化身份的属性,她们既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中国人,也不同于先天本土认同的美国人,而是两种文化之外的独特的美国华裔族群,是第三空间文化杂糅语境下的文化身份属性。

一、霍米·巴巴的后殖民主义批评理论霍米·巴巴(HomiK.Bhabha)1949年出生于印度的孟买,后来加入美国国籍,现为哈佛大学教授,是后殖民主义理论的代表学者。

华裔女性的身份危机_从后殖民女性主义角度解读_喜福会_中女性形象

华裔女性的身份危机_从后殖民女性主义角度解读_喜福会_中女性形象

科技信息华裔美国女作家谭恩美于1989年出版了第一部小说《喜福会》,该书一推出就在美国文学界引起巨大反响。

一度跃居《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榜首达9个月之久,并被翻译成包括中文在内的25种文字。

该书获得当年国家图书奖。

1990年获得联邦俱乐部图书奖和加州书评会最佳小说奖。

随后她创作了《灶神之妻》(T h e K i t c h en G od’s W i f e,1991)、《百种神秘感官》(T h e H u n d re d S e c ret S en s e s,1995)和《接骨师的女儿》(T h e B o ne-s etter’s D a ug h ter,2001),终于跻身美国主流文学界,成为新生代华裔女作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谭恩美出身于美国西海岸加利福利亚奥克兰市,父母都是移民美国的华人。

双重文化背景和女性的身份使得她能够敏锐的观察到华裔女性在主流文化中被边缘化的尴尬处境,自己母亲的故事也为她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素材。

她的大部分作品都以母女关系作为载体,通过母女之间的冲突到融合的过程探寻华裔女性在美国这个殖民与后殖民社会形态并存的国家主流语境中的身份危机。

谭恩美的作品一方面受到西方主流社会的追捧,另一方面也遭到了以赵健秀为代表的学者的猛烈抨击。

谭恩美具有的特殊双重文化身份及对东方的了解使她能代表东方来叙事,她作品中关于“他者”的神秘故事的描写满足了主流社会读者对东方的好奇心和优越感。

因此自觉不自觉的使得“东方主义”具体化,成为被抨击的焦点。

但笔者认为引用赛义德的“向内航行”策略,谭恩美的作品在“有意识的进入欧洲或西方的话语,与其融合在一起,逐渐将其改变,最后使其承认被边缘化,被压抑了的或者被忘却了的历史”的方面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谭恩美的作品因为其这一具有争议的主题而成为后殖民批评的绝好对象。

本文拟将后殖民主义理论与女性主义结合,分析作者笔下被帝国主义和男权社会双重压迫的女性从沉默到发声,进而确立自己多元语境环境下的华裔女性身份的过程。

从沉默到发声——对《喜福会》的后殖民女性主义解读的开题报告

从沉默到发声——对《喜福会》的后殖民女性主义解读的开题报告

从沉默到发声——对《喜福会》的后殖民女性主义
解读的开题报告
题目:从沉默到发声——对《喜福会》的后殖民女性主义解读
背景:
《喜福会》是一部由李安执导,讲述一个中国家庭移民到美国后,父亲违反传统规矩闹出的一系列矛盾与故事的电影。

该电影在美国和全球范围内获得了广泛的认可,涉及到移民,家庭,婚姻,文化冲突等内容,而这些内容与后殖民女性主义理论密切相关。

值得注意的是,《喜福会》涉及到三代女性,她们在移民和文化冲突中经历了一系列挣扎,但也寻找到了自我认同和掌握自我。

问题:
在后殖民女性主义的理论视角下,如何解读《喜福会》中三代女性的经历,以及她们如何逐渐从沉默走向发声?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喜福会》中三代女性在移民、文化冲突、婚姻、家庭等方面的挣扎以及她们如何逐渐从沉默走向发声,在后殖民女性主义的理论视角下解读这些现象,并探究电影中所涉及的文化传统与后殖民女性主义的关系。

方法:
本研究采取文献研究法和电影研究法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对后殖民女性主义和与之相关的理论进行梳理,并对电影《喜福会》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对电影中三代女性的经历进行解读,结合文化传统,探究后殖民女性主义的视角如何解释这些现象。

预期结果:
本研究将为了解移民、文化冲突、婚姻、家庭等问题提供新的视角,并且探究后殖民女性主义如何在电影中得到体现。

同时也将有助于了解
后殖民女性主义的发展历程及其在当今社会中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谭恩美的《喜福会》与后殖民主义批评研究

谭恩美的《喜福会》与后殖民主义批评研究

第34卷第3期Vol.34N o.3开封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Kaife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2014年3月20日M ar.202014·5·doi:10.3969/j.issn.1008-9640.2014.03.003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从美国华裔文学中分离而来。

其与众不同之处是“女性书写”。

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60年代开始形成,这一阶段为大家公认的最具代表性的女作家是艾迪斯·伊顿。

艾迪斯·伊顿的叙事方式在谭恩美的四部小说中尤其得到借鉴与发扬。

在20世纪60年代,“华裔女性作家,一个令世界瞩目的特殊群体,在主流文化的边缘抒写着她们的精彩人生;她们又是普通的一群人,在茫茫人海经历着凡人的喜怒哀乐。

华裔女性作家客观上作为中国文化的继承人和传播者,在这种寻求与区别的基础上找到了适合于自身发展的道路,她们在作品里所表现的文化认同和民族属性的理念,进一步说明第二代华裔以及其后辈的“文化身份是扎根于美国社会又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华裔美国人。

”[1]其中,谭恩美作为华裔女作家的代表,以其观察和叙事的独特视角和描写人物的特殊方式震惊了美国文学界,促进了美国华裔女性文学的进步与繁荣。

谭恩美从西方女性主义的角度重新审视了中国传统的保守观念对妇女的影响,她笔下的母亲不再是忍辱负重、屈从命运的固有形象,因而她的作品为当时文坛增添了新的活力,具有很大的感召力。

“西方女性主义批评以女性主义思想为理论基础,以社会性别与社会身份认同为出发点,以‘从边缘迈向中心’为目标,致力于挖掘女性在历史、文学、社会中处于从属地位的缘由,探讨性别与文本之间的观照关系,从文学视角对性别歧视进行拆解,从而构建女性的书写方式、女性的话语系统,重建女性主义文学与批评理论。

”[2]在后殖民主义批评的重要理论中,后殖民女性主义批评是在20世纪80年代渐渐发展起来的一个批评理论,又被称为“第三世界妇女批评”,它因融合了种族、阶级等多重因素使得该理论的批评力度大大提升。

喜福会

喜福会

解放的女性与沦陷的东方 ——评电影《喜福会》 旅美华裔导演王颖根据美国华裔作家谭恩美的小说《喜福会》,改编了这部电影。

一部电影讲述八位女性的故事,能如此从从容容,也是功力。

块状的结构略显平庸,可是至少每个女性的面目是清晰的。

这八位女性,她们的生命都与东方,准确地说是中国,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中国在这部电影中,对于四位母亲来说,是一个需要在现实空间中逃离的场所,赴美之旅使她们自我“解放”的起点;对于四位女儿来说,是一个需要在心灵空间上逃离的场所,她们需要不像她们的母辈那样活着,在内心上强大起来。

就这样,女性的解放和对中国的脱离被并置。

我认为,无论是女性主义的观点,还是萨义德对东方主义的批判,都可以用一句简单的话来概括:“弱者”永远是被书写和被塑造的,他们没有自我言说的机会,于是存在于主体的想象中,成为“他者”。

(这里的弱者之所以打引号,是因为这里为了概括方便,选取了一种惯常的说法,其实他们——无论是女性还是东方社会——很可能并非事实上的“弱者”)这种概括当然无法囊括两种理论的丰富性,但是却能从一个方面来说明这两种理论的相似内核。

而因为如此,东方女性便更加边缘。

这部电影中,女性形象与中国影像之间的关系很微妙,于是本文将利用女性主义和对东方主义的反思观点,来分析本片在塑造女性角色和描绘中国图景之间所出现的观念的不同步。

同时探讨这种不同步的两种观念如何互相牵制,使得两方面都出现了即进步又保守的含混表达。

一. 女性主体性的建立 小说原著作者是女作家谭恩美。

作者的女性身份及其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刻画使得小说《喜福会》成为一部典型的女性文本。

王颖虽然是一位男性导演,但在这方面,对原著的遵守做的比较好(也许是谭恩美参与编剧的缘故)。

主角是八位女性,但事实上片中所揭示的女性寻找自我的历程不仅只发生在这八位女性身上,还包括安美的母亲(邬君梅饰)和林多的母亲(奚美娟)。

于是这种历程跨越了三代女性。

影片通过叙事和影像的处理,塑造了这样一个女人的世界,这些女性像天鹅羽毛那样柔弱,却完成了漂洋过海的自我肯定的过程。

后殖民主义文学视角下华裔女性的身份认同问题

后殖民主义文学视角下华裔女性的身份认同问题

后殖民主义文学视角下华裔女性的身份认同问题摘要:后殖民主义文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近几年来陆续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

后殖民主义以意识形态性和文化政治批评性揭示了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文化与权力关系、东方主义、全球化与本土化冲突、内部殖民等新问题。

本论文试图通过谭恩美的作品《喜福会》描写的四对迥然不同的母女之间的关系,再现后殖民视角下华裔女性的身份认同和构建。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文学华裔女性身份认同谭恩美《喜福会》后殖民主义批评是一种文化批评,它着重研究并尝试解决后现代语境下不同文化之间的对抗关系。

它与当代“文化身份认同”的理念相呼应,致力于对身处强势与弱势、外来与本土等多重文化冲突的研究。

后殖民体制下,弱者没有任何的话语权,处于一种“失语”状态,各种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不同文化间缺乏真正平等的交流和沟通。

这种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之间的不平衡现象不利于殖民地人民主体意识形态的构建,不利于文化之间相互借鉴,共同进步与发展。

因为伤痛而移民美国的华裔母亲们,背负着离根落叶的痛苦,艰难地挣扎在两种不同文化中,踽踽前行。

她们竭力把中国文化传递给自己的后代,期许他们能够守住自己故乡的根,坚守起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价值体系。

然而从小在美国长大的女儿们,在白人文化占主导的社会里,虽然接受的是美国正统的教育,但是却并不容易完全融入美国这个文化大熔炉之中,她们在夹缝中生存,苦苦挣扎,终于在母亲的帮助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了心灵的归宿,实现了自己的身份构建,找到了自己的根。

一、后殖民主义文学视角下四对母女的价值观冲突《喜福会》展现了处于边缘地带的女性面对的种种矛盾与困惑。

书中的四位母亲,都成长在战争年代,有的富有,有的贫穷,但共同点都是在机缘巧合下来到了美国。

她们希望自己的女儿在这里走向成功,获得幸福。

这种强烈的带有中国传统观念的想法,与从小成长于美国文化下的女儿们产生了巨大的碰撞。

四位母亲的女儿们从小接受的是新式的教育和生活模式,她们追求民主和自由,但是她们与自己的母亲之间似乎有着无法跨越的鸿沟和难以解决的矛盾。

从沉默到发声——喜福会的后殖民女性主义解读荣伟

从沉默到发声——喜福会的后殖民女性主义解读荣伟

从沉默到发声——喜福会的后殖民女性主义解读荣伟论文导读::《喜福会》中的华裔女性,无论是从中国移民到美的母亲们,还是在美国出生长大的女儿们都被中国文化和美国霸权文化双重边缘化了,沦为主流社会外的“他者”,失去了自己的声音,本文从后殖民女性主义角度出发,揭示华裔女性沉默的根源,和她们为打破失语状态,找回自我所做出的努力。

论文关键词:喜福会,沉默,后殖民女性主义《喜福会》是华裔女作家谭恩美1989年发表的处女作,该书一出版就在美国文学界引起轰动,跃踞《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首九个月,一度被译成25种文字,荣获美国国家图书奖、海湾地区小说评论奖以及国家图书评论界奖等多个奖项。

作品以四对美籍华人母女(琳达-韦弗莉、安梅-露西、莺莺-丽娜、素云-精美)为叙事中枢,讲述了移民美国的四位中国母亲和她们各自在美国土生土长的女儿们的关系和冲突,由16个表面看上去各自独立实际上却紧密联系的小故事组成。

后殖民女性主义批评是女性主义批评和后殖民主义理论相结合的产物。

它在女性主义批评的基础上,进一步融合了种族、阶级等因素,从而增加了该理论的批评力度。

“后殖民女性主义批评奉行的是一种社会———历史批评,注重研究各民族妇女作品的特殊性,妇女作家的传统和创作规律,要求文学反映妇女的现状,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强调文学作品、作者与社会、历史、种族、阶级之间的各种相互依存关系。

后殖民女性主义批评的主旨是:批判殖民主义意识形态,质疑西方中产阶级女性主义,认为其是欧洲中心主义或帝国主义的产物,强调妇女存在的多质性或多层次性,考察第三世界妇女的特殊性,为其利益抗争。

”[5]后殖民女性主义批评也因此被称为“第三世界妇女批评”,它具有如下特点:1对文化霸权的批评。

2对后殖民话语的分析。

3探索非殖民化道路。

“后殖民女性主义批评在文化批判意识和性别研究视角两方面克服了后殖民批评和女性主义的局限,有助于推进第三世界妇女和少数族裔妇女反文化帝国主义,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的非殖民化进程” [5]。

华裔的“他者”身份及“东方主义”建构--《喜福会》的后殖民主义解读

华裔的“他者”身份及“东方主义”建构--《喜福会》的后殖民主义解读

[ 3 】 He mi n g wa y , E me s t A F a r e w e l l T o A r ms [ M]Ne w Y o r k : C h a r l e s
S c r i b n e r ’ S S o n s1 9 6 9

【 4 ] He mi n g wa y , E r n e s t F o r Wh o m t h e Be l T o l l s [ M]Ne w Y o r k :
得 多么多,那是在卖弄。 ……如果 一个作家 因极少尊重写 作 的严肃性而迫不 及待地要人们 知道他是 受过 正规教育 的,是 有文化 的,或有教养 的,那么 ,他 只不 过是一只 鹦鹉罢 了……( 海 明威 , 2 0 1 1 : 1 9 2 — 1 9 3) 在海明威看来,作家应该尽力塑造真正 的 “ 人” ,符 合现实的 “ 人” ,而不是作家 自己想象的 “ 人物 ” 。然而 , 世界上 的大 多数人在生 活中是不谈论 艺术 、文学 的,他 们 的生活没 有多少思想 约束 ,他们重视本 能和行动 。这 也正是海明威所 尽力描写 的生活和世界 。 本文通过梳 理海 明威对 性和酒 的赞赏态度 、对 思想 和智慧 的排 斥态度 以及对 艺术的怀疑态度 来说 明海 明威 的反智主义 倾 向,并且试 图从现代主义 的文化背景和海 明威 的创作 理念两个角度对 其原 因进行 了探索 ,希望 能 够为了解海 明威提供 一个新 的视角 。

“ 东 方 主 义 ” 的 观 点 。 本 文 从 后 殖 民主 义 的 角 度 入 手 , 探讨 《 喜 福 会 》 中所 体 现 出 来 的 华 裔 的 “ 他 者”身份 , 并 试 图进 一 步 分 析 作 者 在 文 中 所 表 现 的 “ 东 方 主 义 ” 情

后殖民主义视角下《喜福会》中伴侣价值的文化解读

后殖民主义视角下《喜福会》中伴侣价值的文化解读

后殖民主义视角下《喜福会》中伴侣价值的文化解读作者:孙娅,江潇月来源:《大学教育》 2018年第12期[摘要]伴侣价值和亲子不确定性决定女性在婚姻市场中的受欢迎程度并且影响着婚姻幸福指数。

本文从《喜福会》中第二代华裔女性的婚姻出发研究双方伴侣价值的失衡与持衡状态对婚姻的影响,进一步深层探析东西二元文化的对立与消解。

华裔女性只有批判地接受自己的文化根基,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提高伴侣价值,才能在宗主国文化(即西方文化)面前保持自我个性,从而建立幸福婚姻。

[关键词]《喜福会》;伴侣价值;后殖民主义;二元文化[中图分类号] I1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8)12-0122-03人是文化的载体,生活环境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一个人的生活中日渐显露。

生活在双重文化环境中的人更亦如此,两种不同的文化在他们的身体里此消彼长,不同程度地相互作用着影响着他们为人处世的方式。

原生家庭文化对子女潜移默化的影响似流水微风般无处不在。

《喜福会》中第一代华裔千里迢迢奔赴美国,在那里生根发芽,他们的子女虽然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无论语言还是生活方式都非常美国化,但身体里流淌着华人的血液,生活中受到华裔母亲的影响,双重的文化背景使得第二代子女在自我身份确定的过程中充满了矛盾。

在华裔母亲面前,第二代子女是西方主流文化的代表——美国人;在白人丈夫面前,他们又不自觉地成为东方边缘文化的代表——华裔。

《喜福会》中,实际上,第二代子女本身就是东西方二元文化的结合体。

“西方和东方的关系是一种权利统治和不同程度的复杂的霸权关系”[1]。

按照赛义德在《东方主义》中的描述,东方包含着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一种基于对东方与西方的本体论与认识论之差异的思维方式;第二层含义是西方对东方的长期以来的主宰、重构和话语权利压迫方式[2]。

思维方式的差异在小说中体现在母女两代人的沟通以及夫妻之间对伴侣的要求上,西方对东方的话语权利压迫则较集中于婚后夫妻之间的相处模式。

后殖民视角下《喜福会》中的华裔女性创伤解读

后殖民视角下《喜福会》中的华裔女性创伤解读

后殖民视角下《喜福会》中的华裔女性创伤解读
张潇匀
【期刊名称】《科技信息》
【年(卷),期】2013(000)008
【摘要】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喜福会》主要讲述了四位出身、性格各不相同的中国女性移居美国,以及她们各自的女儿在美国出生、成长的故事.本文结合后殖民理论中“他者”的概念,来探讨《喜福会》中四对母女,作为华裔女性,所遭受的来自于父权制和种族主义的创伤,试图探讨她们创伤的根源以及她们是如何努力摆脱创伤的.
【总页数】1页(P508)
【作者】张潇匀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异质文化下华裔女性的“声音”——后殖民女性主义解读《接骨师之女》中的“失语”与“文化认同”问题
2.后殖民女性主义视角下《喜福会》中的母亲形象
3.双重边缘化华裔女性的身份构建——后殖民女性主义视角下对《喜福会》的解读
4.华裔女性身份的重建——《喜福会》后殖民女性主义解读
5.后殖民主义视角下《喜福会》中伴侣价值的文化解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沉默到发声——《喜福会》的后殖民女性主义解读

从沉默到发声——《喜福会》的后殖民女性主义解读
[关键 词 ] 喜 福会 ,沉 默 ,后 殖 民女 性 主 义 [中图分类号] I3/7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008—4657(2011)08—0042—04
一 、 综 述
后 殖 民女性 主义批 评是女 性 主义批 评 和后殖 民主 义理论 相结 合 的产物 。它在 女性 主义批 评 的 基础 上 ,进 一 步融 合 了种 族 、阶 级 等 因素 ,从 而增 加 了该理 论 的批 评力 度 。“后 殖 民女 性 主义 批评 的主 旨是 :批 判殖 民主义 意识形 态 ,质 疑西 方 中产 阶级 女性 主义 ,认 为 其是 欧洲 中心 主义 或 帝 国主 义 的产 物 ,强 调妇 女存在 的多质 性或 多层 次性 ,考 察第 三世 界妇 女 的特殊 性 ,为其 利 益抗 争 ”(林 树 明 ,2002)。后 殖 民 女 性 主 义 批 评 也 因此 被 称 为 “第 三世 界 妇 女 批 评 ”。它 的 特 点 在 于 对 文 化 霸 权 进行 批评 ,对 后殖 民话 语进 行 分 析 以及 积极 探 索非殖民化道路。“后殖 民女性主义批评在文化 批判 意识 和性别 研究视 角两 方面 克服 了后殖 民批 评和 女性 主义 的 局 限 ,有 助 于 推进 第 三 世 界妇 女 和少 数族 裔妇 女 反文 化帝 国 主义 、种 族 主 义 和性 别歧 视 的非殖 民化进 程 。_】
(一 )父权 制 为主 的文化 使 华裔 女 性沉 默 后 殖 民女性 主义 反 对西 方女 权 主义 将所 有 女 性 看成 一个 统 一 整体 的 观点 ,也 更 加 关 注 少 数 族 裔 妇 女 的特殊 性 。对 于 旧 中 国妇 女 来 说 ,父 权 制 的压 迫体 现在 “童 养媳 ”、“从 一 而 终 ”两 个 方 面 。 中 国传 统社 会是 一 个父 权制 为 主导 的社 会 。在 父 权 社会 里 ,支配 群体 通 过控制 言 论来 控 制 现实 ,他 们剥夺 了女性 的发言权 ,使她们长期处于沉默状 态 。父权制文化具 有潜移 默化 的作用 ,使受制于 父 权 制文化 压 迫 的女性 逐渐将 其 内化 为 自身 的价 值 观 。 中国几千 年来 推 崇 “孔 孟 之 道 ”,对 女 性 提 出 了“三从 四德 ”的要 求 。社 会 也 要 求 女 性 扮 演 富有 自我牺牲精 神的以家庭 为主 的贤妻 良母 角 色 。 《喜福会》中 ,龚琳达两 岁时 ,家人就 给她选 好 了婆 家 ,琳达 的母 亲却 很 庆 幸 女 儿 能 够 被 黄 家 “相 中”,因为 在 旧 中 国 ,女 儿 嫁 得 好 不 好 在 于 男 方 家是 否是 官宦 人家 ,男方 家 是 否富 裕 ,是 否 门当 户对 ,而 黄 家 恰 恰 是 当 地 的富 户 。后 来 ,由 于水 患 、饥荒 等 自然灾 害及 贫穷 所 迫 ,琳达 的 母亲 被迫 带上 其 他 孩 子 迁 居 四 川 。 她 爱 琳 达 ,却 不 敢 对 “不 属 于 自己 的东 西 ”心 存 妄 想 。养 女 只 为嫁 人 , 只为 嫁得 好 。婚 后 要 学 会 讨 婆 家 欢 心 ,以及 遵 从 父母 之命 、媒 妁之 言 的不 能 自主 的婚 姻 完 全 符 合 了男权 社 会 对 女性 的 要 求 ,这 样 的女 性 处 于 “弱 者 ”和 “第 二 性 ”的 地 位 ,她 们 普 遍 受 到 男 性 权 威 的压 迫 ,并 且大 多无 奈地 在压 迫 中沉默 隐忍 。 除 了童养 媳外 ,“从 一 而终 ”的观 念 也 是 父 权 制 的一 个 长期 产 物 。在 传 统 的 旧 中 国 ,男 人 可 以 妻 妾成 群 ,女 性 则 必 须 “从 一 而 终 ”,否 则 便 会 遭 到 周 围人 的唾 弃和 责骂 。安 梅 的母 亲就 是 一个 活 生 生 的例子 。她 年 纪轻轻 便 守寡 ,原 本 遵守 妇道 、 安分 守 己 ,可是后 来 有一 次在 给 丈夫 上 香 时 ,被 已 有 妻妾 的 富商吴 清相 中 ,吴 清 的二 姨 太 为 讨 吴 清 的欢 心 ,以打 麻 将 为 由 ,让 吴 清 奸 污 了安 梅 的 母 亲 。当她 跪着 乞 求母 亲 的 收 留 时 ,得 到 的却 是 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672-6758(2009)01-0104-2作者简介:孙莹,讲师,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外语系,辽宁・阜新。

研究方向:英美文学研究。

邮政编码:123000《喜福会》的后殖民主义解读孙 莹摘 要:认同即身份问题一直为华裔作家们所关注,谭恩美也毫不列外地在《喜福会》中对身份问题进行了探讨。

拟从后殖民主义视角来解读以谭恩美为代表的华裔群体如何在西方文化中沦为“他者”,致使身份的丧失,及以何种方式达到身份的重新构建。

关键词:身份;后殖民主义;他者中图分类号:1106.4 文献标识码:A 谭恩美的处女作《喜福会》一经出版,就引起了美国文坛的关注。

该书荣获多项文学大奖,并被选人《诺顿文学入门》教材,雄踞《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9个月之久。

《喜福会》以中国移民母亲和在美国长大的女儿之间的矛盾冲突为素材,描述了华裔女性在东西方两种文化相互碰撞,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对身份的认知和寻求的心路历程。

本文拟从后殖民主义文学批评的视角来解读谭恩美的《喜福会》,探讨华裔妇女在西方霸权文化下被边缘化,从种族,性别,文化和语言等方面沦落为“他者”,陷入身份危机。

最终经过不断找寻和实现自我的努力,走出窘境,重新构建自我身份。

一 认同“认同”源自英语的“identity ”,中文又译为“身份”。

作为一个术语,“认同”原本用于心理学中,在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埃里克松的研究中,认同指的是一个健全的人格(pers onality )在经历了年轻时的危机之后获得的东西,认为个人认同深藏于人的潜意识里,挥之不去。

换句话说,认同指的是一个人个体人格的统一性和持续性,或一个人所认同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是一种个人认同。

只有在社会的构建类似于个人的人格或性格时,认同才会被运用到集体之中。

对于像谭恩美这样的华裔美国人或族裔散居者而言,认同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涉及到了族裔散居者安身立命的基本问题:我是谁?我来自何方?我将归向何处?作为居住在宿主文化圈里的边缘人,或少数族裔,认同已经成为区分“我们”和“他们”的标志。

谁属于某一个共同体,谁不属于这个共同体,如何看待自己的身份,如何在周围的环境中定位自我,这是陷入错位之后的华裔美国人的共同困惑。

谭恩美也毫不例外的陷入身份危机中,谭借助《喜福会》中母女之间的冲突与融合来探讨身份定位问题。

二 身份的丧失认同问题引起了后殖民主义的高度重视,在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开山鼻祖赛义德的抗鼎之作《东方主义》中,赛义德从主体与客体,主体与他者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后殖民理论中的欧洲中心论。

所谓东方主义,是指东方主义为欧洲和美国的扩张提供帮助,有助于欧洲和美国人树立自我形象。

东方主义使得西方人将东方文化看做是一个呆滞刻板的文化,无力确定自我。

这种刻板形象给西方人一种文化和智力上的优越感。

在西方人的知识话语里,东方人成了不同于他们的“他者”。

正因为如此,“从法律上来说,原先称为东方人,现在称为亚裔美国人的人几乎在任何一个时刻都被排斥在美国市民之外”,成为主流社会之外的“他者”。

《喜福会》由16个表面看上去各自独立而实际上却紧密联系的小故事组成。

故事从母亲们的叙述开始,作为第一代移民的母亲们带着美好的愿望和对故土的无限眷恋不远万里来到美国,然而自称为文化熔炉的美国主流却并非那样的宽容。

书中的一位母亲英英到了美国,就丧失了原来的身份,“名字没了,生肖也由虎变成了龙”。

英英嫁了美国白人,身份变了,可她并没有因此而得到美国的认可和接纳。

在入境口,由于美国法律不允许美国白种公民与华人的通婚,移民局官员不知道如何“处理”她,英英竟然被扣留了三个星期,最后以“难民”的身份踏进了美国。

到了女儿一代,二十多年后的美国法律中的种族歧视痕迹消失了,在制度上对异族文化也宽容多了。

然而,这一切并未消除美国社会根深蒂固的种族主义和种族歧视。

移民母亲的女儿罗斯自以为是地道的美国公民,不容质疑地肯定:“我是美国人。

”可正是由于她的华裔身份,是“少数民族”而被白人男友的父母拒之门外。

丧失了原有的身份,在新的环境中又找不到应有的位置,被边缘化的移民母亲及后代共同沦落为种族上的“他者”。

华人在美国属于少数民族,被推向远离主体文化中心的边缘,而作为华裔女性,她们在白人男性主宰下的世界,其处境更为艰难,不仅受到种族的歧视还要受到性别的歧视,沦落为性别上的“他者”。

移民母亲在来到美国之前,都经历了悲惨的遭遇,作为女性都无一例外地受到了性别的歧视。

在旧中国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里,他们是丈夫或家庭的财产,物品,可以被人任意处置。

钟琳达两岁时就许配给黄家作童养媳,后来由于水患、饥荒及贫穷,家里无力也不愿再养这个“赔钱”的女儿,于是在12岁那一年,她被送到丈夫家里。

但这并没有改变她的生活,她受到丈夫家人的无情虐待,过着奴仆般的生活。

她给丈夫和婆婆当牛做马,过着备受凌辱的婚姻生活,同时还必须努力学习做一个驯服的妻子,尽心尽力地讨好公婆,伺候丈夫。

母亲们不堪忍受旧中国妇女的悲惨命运,为了摆脱这种从属地位和失语状态,为了自由和理想,奔向想象中的乐土美国。

而事实上,他们的女儿们在美国也毫无例外地沦为性别上的“他者”。

英英的女儿丽娜,尽管在好多方面优于其丈夫,并鼓励丈夫开公司,帮他出主意,可到成功之时,并未获得丈夫的认可和感谢,无法获得与其・401・第9卷 第1期2009年2月 鸡西大学学报JOURNAL OF J I X IUN I V ERSI TY Vol .9 No .1Feb .2009平等的社会地位。

在文化方面,女儿们虽然经常听母亲提及中国,但是她们对于传统的中国文化相当陌生。

中国儒家文化提倡忠、孝,当母亲以忠孝观念要求女儿时,后者就觉得不可理喻。

母亲们期望女儿能实现自己未了的心愿,觉得有责任和义务教育女儿,指导和约束女儿的生活。

女儿则有责任和义务光宗耀祖,但是在美国长大的女儿们,他们在“天赋人权”的社会里崇尚自由,平等,对母亲的观念不屑一顾,认为母亲的言行桎梏了自己的性格发展。

女儿精美,自小就十分不愿接受母亲的安排去学习弹钢琴,故意在钢琴演奏会上出丑,与母亲的关系十分僵化。

小说中韦弗利从小可以说就是个下棋的天才,九岁就成为美国象棋冠军,照片登上了《生活》杂志。

在母亲的文化里,认为成功是集体的功劳,成功不只是为了自己,而是能光宗耀祖,同时也是母亲的荣耀。

因此逛街时逢人就拿着那份登载女儿照片的《生活》杂志介绍女儿,分享女儿的成功。

对于在美国长大的女儿,她强调个人主义价值观,强调自我奋斗和独立意识,认为成功是个人奋斗的结果,跟他人没有多少关联。

因此女儿对母亲的行为感到十分尴尬,不愿陪母亲逛街,母女关系陷入僵局。

崇尚西方文化的女儿走不进母亲的东方文化当中,同样母亲也接受不了女儿文化,母女两代互为“他者”。

在语言方面,母亲们无一例外都不能很好地掌握和使用英语,在很多场合她们只愿说中文。

这便阻碍了她们与华裔生活圈外的世界的交流,成为文化主流语言上的“他者”。

同时,也妨碍了她们与自己女儿的沟通,同样的语言对母女具有不同的含意,同一语言媒介传递的信息与意愿往往大相径庭。

对琳达,“太原”不仅是她的家乡,而且是她在中国的全部生活。

对女儿,“太原”与“台湾”近似,她不明白母亲为何要为她这点无意的“口误”大发脾气。

对母亲们,“喜福会”意味着一种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面前永不放弃希望的坚强决心,在生活的磨难中找寻“喜乐”和“福运”的勇气。

对女儿们,“喜福”不是一个词,它根本不存在。

他们认为“喜福会”是一种丢人的中国民俗,就像美国“三K ”党的秘密集会。

语言的障碍使母女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互为“他者”。

总之,无论是移民母亲还是女儿们都无法真正融入主流社会,在种族,性别,文化和语言上都成为被边缘化的“他者”,两代人的自我身份陷入危机之中。

三 身份的重新构建作为第二代华裔的女儿们,他们不甘心像母亲一样生活在主流世界之外,极力渴望融人主流文化,想尽办法去适应、去同化。

罗丝在母亲极力反对她和泰德约会时明确地宣称自己是美国人;琳达为了让自己的眼睛看上去像西方人就把两边眼角往中间挤。

女儿们为融入主流文化费劲心思:吃汉堡包;拒绝讲汉语;用英文名字;嫁给母亲们嘴上常讲的“外国人”。

尽管如此,她们仍然被生活在其中的美国文化视为“他者”、“异类”,在美国人眼中她们仍然是“中国人”。

女儿们难免不产生身份困惑:“我们到底属于哪里?”E ・D ・赛义德曾说“一切文化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没有任何一种文化是孤立单纯的,所有的文化都是杂交性的,混成的”,尤其是移民群体文化。

现实要求女儿们重新去审视中国文化和她们的身份之间的关系。

女儿们虽然没有受过正式的中国传统教育,但母亲们的言传身教和长期的耳濡目染,这些传统还是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她们的生活和思维,她们骨子里中的“中国性”必然引导她们去关注她们身份中的中国部分,去寻找她们的中国根。

随着女儿的成长,在她们经历了生活、婚姻、事业的挫折而成熟后,她们对于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有了更为客观的看法。

于是,美国化了的女儿们逐渐醒悟,对母亲、对中国有了新的、更深刻的认识———无论她们的行为举止多么的美国化,她们还是华裔,身上有着中国文化传统的根脉。

《喜福会》中的母女两代人都经历了从认同单一文化到认同两种文化混合体的心理过程。

霍米・巴巴(Ho 2m i Bhabha )说“身份决不是先验的,也不是既成的,它只能是永远向着总体性形象接近的一个难以把握的过程”。

在小说结尾,女儿们意识到,只有了解中国文化才能真正了解自己,保持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她们寻找身份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1.Wong,Sau -ling Cynthia,Reading A sian American L iterature:Fr om Necessity t o Extravagance .Princet on,Ne w Jersey:Princet on University Press,1993,52.赛义德:赛义德自选集[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3.Bhabha,Hom i K .,Locati on Culture,London:Routledge,1994,1914.Huntely,E . D.,Amy Tan:A Critical Compani on,W est port:Green wood Publishing Gr oup,19985.Tan,Amy,The Joy Luck Club,Ne w York:Ballan 2tine Bookds,19896.杨乃乔:后殖民批评[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7.Hall,Stuart,“Cultural identity and D ias pora ”,I 2dentity,J.Rutherf ord,ed .,London:La wrence &W ishart,19908.程爱民张瑞华:中美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对《喜福会》的文化解读[J ].国外文学,2001(3)9.胡亚敏:当今移民的新角色———论《喜福会》中华裔对其文化身份的新认知[J ].外国文学,2001(3)10.张冲:散居族裔批评与美国华裔文学研究[J ].外国文学研究,2005(2)The I n terpret a ti on of The Joy L uck C lub fro m Post -colon i a l Perspecti veSun YingAbstract:The identity has al w ays been the f ocus for the Chinese -American writers,and there is no excep ti on f or Amy Tan .She exp l ores the identity issue in The Joy Luck Club .I n this essay,post -col onialis m app r oach is adop ted t o exp l ore how Chinese -Americans come t o be “O thers ”in western culture which leads t o their identities l ost and how t o reconstruct their i 2dentities.Key words:identity;post -col onialis m;othersC l a ss No .:I 106.4D ocu m en tM ark:A(责任编辑:宋瑞斌)・501・第1期 《喜福会》的后殖民主义解读 2009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