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乌鲁木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及人口数量
乌鲁木齐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乌鲁木齐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作者:————————————————————————————————日期:
乌鲁木齐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在市人民政府和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全市常住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3]为3112559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2081834人相比,十年共增加1030725人,增长49.51%。年平均增长率为4.10%。
二、家庭户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1133835户,家庭户人口为2792845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46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87人减少0.41人。
三、性别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610775人,占51.75%%;女性人口为1501784人,占48.25%。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9.98下降为107.26。
四、年龄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427911人,占13.75%%;15~64岁人口为2435571人,占78.25%%;65岁及以上人口为249077人,占8%%。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2.87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0.28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3.15个百分点。
乌鲁木齐市1980——2010年城市化进程
1980年——2010年乌鲁木齐市总人口、城市人口及城市人口比重变化表
年份总人口城市人口城市人口比重
(万人)(万人)(%)
1980 119.1 91.2 76.6 1985 131.1 101.1 77.7 1990 146.3 111.5 76.2 1995 160.7 123.3 76.7 2000 181.7 140.0 77.1 2005 213.0 160.7 77.5 2010 243.0 179.3 73.8 资料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统计局《乌鲁木齐统计年鉴》
通过计算近年来乌鲁木齐市人口、城市人口及城市人口比重可得知:(一)乌鲁木齐市总人口数呈逐年上升趋势。总人口从1980年119.1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243.0万人。共增加123.9万人。(二)乌鲁木齐市城市人口增加幅度较大,从1980年91.2万人发展到2010年179.3万人。共增加88.1万人。(三)城市人口比重从1980年到2005年总体而言城市人口比重是逐步增长的,2005年到2010年城市人口有所下降。
由以上分析可知,乌鲁木齐市城市化发展不稳定。结构需要做出调整。
2009年乌鲁木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年乌鲁木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
•【公布日期】2010.03.23
•【字号】
•【施行日期】2010.03.23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统计
正文
2009年乌鲁木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乌鲁木齐市统计局2010年3月23日)2009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胡锦涛总书记在全疆干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自治区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努力克服“7· 5” 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造成的不利影响,全市上下团结一致、共克时艰,坚定发展信心,全年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09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1095亿元,比上年增长9.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6亿元,增长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52亿元,增长11.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27亿元,增长8.2%。三次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1、4.5和4.9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46:41.28:57.26。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0.4%,比上年上升0.4%。其中,食品类、烟酒及用品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分别上升2.8%、
1.9%、
2.8%和
3.3%;衣着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交通和通讯类、居住
类分别下降5%、2.9%、2%和1.2%。
表1 2009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新疆调查总队
2011年2月24日
2010年,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带领全区各族人民,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十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解放思想,凝聚力量,抢抓机遇,扎实工作,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民生得到持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5418.81亿元,比上年增加1141.76亿元,首次突破5000亿元大关。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78.61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2533.69亿元,增长12.6%;第三产业增加值1806.51亿元,增长10.9%。三次产业比例为19.9︰46.8︰33.3。
人均生产总值24978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9.4%,以当年平均汇率折算,人均3690美元,首次突破人均3000美元大关。
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4.3%,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0.7%,居住价格上涨2.7%。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5%。
表1 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指标涨跌幅度(%)
居民消费价格 4.3
城市 3.6
农村 5.8
食品10.7
#粮食8.9
肉禽及其制品13.0
油脂7.6
蛋类12.3
水产品7.4
烟酒及用品 2.0
衣着-0.8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1.2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2.0
交通和通信持平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2.0
交通和通信持平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2
乌鲁木齐统计年鉴2018-乌鲁木齐市主要年份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统计(1950-2017)(三)
指标 人口(万人)
年末常住人口 地区生产总值(当年价.万元)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主要产品产量 工业产品产量
原煤(万吨) 发电量(亿千瓦时) 汽油(万吨) 塑料制品(万吨) 水泥(万吨) 成品钢材(万吨) 棉布(万米)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万元)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本年新增固定资产 交通运输.邮电业 公路货物运输量(万吨) 来源《乌鲁木齐统计年鉴2018》
4051484 5335641
3399199 6845112
14472 16142
2013年 2014年
346
353
20584716 22646800
226434 235787
8500177 8755677
11858105 13655336
1545
1186
259
284
60
97
63
58
436
313
896
823
359
21
12715924 15263119
54480 71583
3957987 4167154
8703457 1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4382
6504512 10146269
17853 14851
2011年 2012年
乌鲁木齐统计年鉴2018-乌鲁木齐市主要年份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关系统计(1952-2017)(二)
单位:%
指标 地区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比例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例 农业 林业 牧业 渔业 农林牧渔服务业 工业总产值比例 轻工业 重工业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例 批发零售贸易业 住宿餐饮业 固定资产投资比例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 地方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 来源《乌鲁木齐统计年鉴2018》
35.1 36.1
10.4 14.8
53.5 66.7 78.6
56.3 21.9 43.1
15.9
13
9.9
2005年 2010年
2.2
1.4
38.5 45.6
59.3
53
50 53.3
0.7
0.9
38.9 42.1
2
2
8.4
1.7
11.4
8
88.6
92
82.1 89.2 14.5 10.8
0.6
1.1
33.7 35.4
65.7 63.5
1985年 1990年 2000年
4.5
3.3
2.4
54.4 47.9 35.9
41.1 48.8 61.7
63.4 57.6 60.4
2.6
2011年乌鲁木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的一年。全市各族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落实中央、自治区党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实现了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为“三年翻一番、五年新突破”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11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1700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1亿元,增长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82
亿元,增长14.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97亿元,增长19.6%。三次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1、6.4和10.6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24:46:52.76。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为104.5 %,比上年上涨4.5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烟酒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和居住类分别上涨12.2%、3.7%、2.1%、3.3%和2.9%;衣着类、交通和通讯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分别下降2.8%、0.2%和0.8%。2011年全年我市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为112.9 %,比上年上涨12.9 %。
全年建成2个大型蔬菜配送中心和423个社区蔬菜副食品直销点,有效保证了市场供应,全年物价涨幅始终低于全国(105.4%)和全疆平均水平(105.9%)。
二、农业
农村经济稳步发展。预计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21亿元,增长6%。
畜牧业保持稳定增长。截至2011年末,全市牲畜存栏数81.6万头(只),增长1.7%。其中,生猪存栏数11.55万头,增长14.2%;活羊存栏数58.6万只,下降
乌鲁木齐市主要年份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统计(1950-2016)(五)
交通运输.邮电业 公路货物运输量(万吨)
乌鲁木齐市主要年份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统计(1950-2016)(五)
速度指标(%)
指数(2016年为以下各年)
平均增长速度
2010年
2015年
"十五"时期
110.22
102.54 110.43 204.34 139.23 173.76 228.68
113.68
89.80 91.67 96.19 94.67
-5.06 -15.68 6.90 15.83
81.46 94.35 88.28 60.00 118.66 93.53 92.86 100.02 351.08 83.60 104.75 153.92
6.95 14.65 5.25 13.42 1.16 18.83 -26.18 11.25 57.70 23.11 6.77 5.44
101.35
5.11
摘编自《乌鲁木齐统计年鉴2017》
计(1950-2016)(五)
增长速度
"十一五"时期
2.68
3.16 3.01 12.52 7.37 13.56 11.97
"十二五"时期
1.89
0.54 1.97 11.78 10.08 10.70 12.64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各地区人口数据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各地区人口数据
2011年4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2号),这个数据告诉我们什么?
第一,就特别直辖市来说,人口数据依此是:
2000比例2010比例
重庆市28846170 2.44 2.15
上海市23019148 1.32 1.72
北京市19612368 1.09 1.46
天津市12938224 0.79 0.97
除重庆市,其他三城市均呈现增加趋势;四个城市人口总数达8440余万人。
第二,人口在8000万以上人口依此为
2000比例2010比例
广东省104303132 6.83 7.79
山东省95793065 7.17 7.15
河南省94023567 7.31 7.02
四川省80418200 6.58 6.00
而2000时居于第一位的河南现在退居第三位,这种情况显然和广东为输入性流动人口,而河南为输出性流动人口有关。
第三,沿海省市地区人口依此为
2000比例2010比例
广东省104303132 6.83 7.79
山东省95793065 7.17 7.15
江苏省78659903 5.88 5.87
河北省71854202 5.33 5.36
浙江省54426891 3.69 4.06
广西壮族自治区46026629 3.55 3.44
辽宁省43746323 3.35 3.27
福建省36894216 2.74 2.75
上海市23019148 1.32 1.72
天津市12938224 0.79 0.97
海南省8671518 0.62 0.65
近10年来乌鲁木齐市城市人口变动分析
近10年来乌鲁木齐市城市人口变动分析
毛亚会;余丹林;郑江华
【期刊名称】《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7(053)002
【摘要】Using the demographic data of 2000 and 2010 census,this study analyzed the population changes in Urumqi,by ArcGIS and GS+Version 7.And explored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variability analysis of population density in recent 10 years,by Moran`s I and semi-variogram.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population was increasing very rapidly in Urumqi,and the small density area that the growth rate of population is
high,otherwise,the great density area that the growth rate of population is low.Population growth was nonuniform distributed in each block, and the difference of population also was becoming more obvious in each streets.From 2000 to 2010, the positive correlation of population density was gradually strengthening in each block.The variability analysis of population density in the whole structure more stable, but the random factors that arouse the spatial difference in population density are increasing continuously.%基于2000年和2010年的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利用ArGIS和GS+Version 7软件对乌鲁木齐市街区人口数据空间化,分析其人口变动情况,并运用莫兰指数和半方差函数探索10年来各街区人口密度空间分布的相关性和变异性.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人口增长迅速,且各辖区表现出"人口数量增长率大密度小,增长率小而密度大"的差异性格局;各街区人口增长分布不均匀,街道之间人
乌鲁木齐统计年鉴2018-乌鲁木齐市主要年份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统计(1950-2017)(一)
指标 人口(万人)
年末常住人口 地区生产总值(当年价.万元)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主要产品产量 工业产品产量
原煤(万吨) 发电量(亿千瓦时) 汽油(万吨) 塑料制品(万吨) 水泥(万吨) 成品钢材(万吨) 棉布(万米)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万元)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本年新增固定资产 交通运输.邮电业 公路货物运输量(万吨) 来源《乌鲁木齐统计年鉴2018》
1950年 1955年 1965年
17771 1214 5220
11337
ຫໍສະໝຸດ Baidu
39453 2098
20067 17288
2.85 21.73 178.21 0.31 2.26
1.59 22.54
0.66 3.95
2826 6888
350 11707 10064
257
79 619
12 6367 5512
81 5261 3933
108 13706 8726
11 180 612
1978年 1980年
86153 112446 4723 5649
37851 55763 43579 51034
368.7 9.47
0.29 35.77
6.83 7176 25760
595 20221
新疆2010年统计年鉴总体数据
存货增加 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城镇 #房地产
农村 财政(亿元)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各项税收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
#一般公共服务 教育与科学技术 社会保障和就业 环境保护 城乡社区事务 农林水事务
物价总指数(上年=100) 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利用外资(万美元) 签订利用外资协议额 实际利用外资额 能源生产与消费(万吨标准煤) 能源生产总量 能源消费总量 产业 农业 耕地面积(千公顷) 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万人)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亿元) 主要农产品产量(万吨)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量与速度指标 Indicators on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Growth Rates in Main Years
总量指标 Item
1978
Population and Employment Population (10 000 persons) Population at the Year-end Urban Rural Male Female Employment (10 000 persons) Employment Staff and Workers Urban Registeration Unemployment Macro Economy National Accounting (100 million yuan) Gross Domestic Product Primary Industry Secondary Industry Tertiary Industry Gross Domestic Product by Expenditure Approach Final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Houshold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Government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Gross Capital Formation Gross Fixed Capital Formation Changes in Inventories Investment in Fixed Assets (100 million yuan) Total Investment in Fixed Assets Urban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Rural Public Finance (100 million yuan)
2010年乌鲁木齐
2010年乌鲁木齐
2010年,乌鲁木齐市投资百亿元用于“六大民生工程”即:投资33亿元治理大气污染、投资35亿元改造棚户区200万平方米、投资49亿元改善城市交通、新增城镇就业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以内、进一步扩大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电影放映队覆盖社区。以富民为核心的这“六大民生工程”,在过去的一年里,完成情况如何呢?
2010年,乌鲁木齐全年有266天属于良好天气。
打出“组合拳”治理大气污染
这个冬天,家住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南湖北路康平四巷的杨女士亲身感受着环境的变化,因为家里的灰尘,比往年冬天少多了。
附近的住户大多也有同样的感觉。因为离这个片区几百米之隔的乌鲁木齐市恒源通热力有限责任公司并入热电联产后,烟囱被废弃了,以前煤灰四散的现象,被洁净的供热方式所取代。
家住乌市中环南路片区居住的宋承中说:“再也不用每年提前买煤了!以前自己烧锅炉,家里根本离不了人,还怕万一几天不烧火把水管子给冻住了,现在不用担心了。”去年冬天这个片区的200多户居民并入了集中供暖。去年首府的小锅炉拆并超额完成了任务,累计投资1亿元拆并燃煤小锅炉2400多台。
2010年,乌市把大气污染治理作为头号民生工程,成立了市大气污染治理综合协调总指挥部,投入33亿元,从环境监管能力建设、供热工程、工业源治理等方面实施20个治理项目。通过逐步实施分散小锅炉的并网改造集中供热、热电联产、锅炉煤改气、污染企业搬迁等综合治污措施,大力推进“蓝天工程”。在全年266天的良好天气里,乌市市民比上一年多看到了蓝天、多呼吸了新鲜空气。
2010年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2010年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十一五”时期,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和重大自然灾害的影响,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力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和方针政策,紧密结合我区实际,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开拓进取,保持了自治区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当前,我区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各族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社会更加和谐稳定的时期。
1、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10年,我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5000亿元大关,达到5419亿元,比2005年翻一番,“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0.6%,比“十五”时期平均增速高0.5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1079亿元、2534亿元、1807亿元,年均增长5.6%、11.8%、11.5%。一、二、三次产业的比重由2000年的21.1︰43︰35.9调整为2010年的19.9︰46.8︰33.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500.6亿元,年均增长22.7%,比“十五”时期平均增速高4.8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24978元,年均增长8.7%,以当年平均汇率折算,达到人均3690美元,首次突破3000美元大关。
2、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农村经济全面发展。2010年,我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46亿元,是2005年的2.2倍,“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5.6%。“粮棉果畜”四大基地建设成效显著。全区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近3043万亩,再创近年新高,产量达1171万吨,实现连续四年增产,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以棉花为主的特色经济作物已占到种植业的50%以上,棉花种植面积2191万亩、产量248万吨,分别约占全国的29.6%、37.3%。特色林果业和现代畜牧业取得长足发展,已成为农牧民增收的新亮点。林果面积突破1700万亩,水果产量1029万吨。肉类和牛奶产量分别为122万吨、129万吨。酿酒葡萄、啤酒花、枸杞、红花、制酱番茄、打瓜、红辣椒、甜菜、油葵、亚麻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在全国均占有重要地位。以农副产品加工业为重点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新发展,全区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8881家,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达到7700家,自治区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19家(其中国家级23家)。
加强乌鲁木齐市流动人口信息化管理的思考(自治区)
加强乌鲁木齐市流动人口信息化管理的思考
吴义敏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新疆乌鲁木齐市 830026
[摘要]:随着乌鲁木齐市流动人口不断增加,原有的户籍管理制度开始弱化,人口统计数据不准确,信息监督失效。科学的利用信息技术可以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管理效率、改善政府服务,促进制度创新,破解乌鲁木齐市流动人口管理难题。在进行人口信息化管理时,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政府高度重视是推进人口信息化管理的前提,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有机结合是人口信息化管理的核心,建立“以房管人”
的新模式是重点,纳入信息化城市建设体系是人口信息化管理的根本保障。
[关键字]:乌鲁木齐市流动人口信息化管理
随着乌鲁木齐市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数量越来越大,结构更加复杂,人口流动性不断增加,作为政府行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口管理正逐渐居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中心地位。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如果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人口管理水平,不仅有利于乌鲁木齐市党委、政府正确判断人口形势,做出科学决策,而且可以指导劳动力流动和就业,也有助于提高产业布局、城镇规划、民生发展、生态建设等重大决策水平,对建设和谐乌鲁木齐市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乌鲁木齐市流动人口管理的主要问题
(一)户籍管理弱化问题。劳动力跨区域的流动导致了传统户籍作者简介:吴义敏(1974- ),女,籍贯四川省,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基础教研室讲师,研究方向:信息技术。
管理方式作用的弱化,主要表现在:第一,人户分离现象严重。在户籍人口和暂住人口中普遍存在着“有人无户,有户无人”的人户分离现象。此外,“三无”人口的存在又给地区的人口管理增加了难度。这种情况无论是在出租屋、劳动用工的管理中,还是在计划生育的管理中都普遍存在。可以说,“人户分离”现象的存在给人口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不便。第二,暂住人口骤增,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暂住人口户籍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暂住证》申领率、使用率、注销率不高。
乌鲁木齐市主要年份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统计(1950-2016)(十)
6.02 20.4 3.99 0.44 1.27 0.74 6.40 5.50 7.58 4.03
"十二五"时期
3.32 -5.54 -10.41 7.21 15.36 38.50
18.68 15.77 21.19 14.24 11.69 19.14
17.02 19.30 14.97
鉴2017》
148.87
105.10
20.57
219.40
107.40
13.69
541.19
106.20
-13.50
236.32 202.17 250.14 206.35 184.98 255.99
100.39 97.21 95.70 106.04 106.41 106.65
16.13 12.61 18.65 11.36 18.51 6.02
237.40
108.18
6.41
272.63
112.80
4.56
218.86
108.96
4.57
136.74 69.23 100.50 114.20 98.59 89.93 121.49 125.08 133.82 132.10
96.32 103.68 98.68 104.69 97.70 84.46 104.82 104.63 107.91 107.3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乌鲁木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04-07 16:27
2010年乌鲁木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二○一一年二月
乌鲁木齐市统计局
2010年,是“十一五”的最后一年,全市各族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贯彻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九届八次、十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发展、稳定、民生”三大主题,以强烈的首府责任意识、率先意识、忧患意识,抢抓机遇,扎实工作,全市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全面进步,为“十一五”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10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1311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9亿元,增长6.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97亿元,增长1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95亿元,增长12.4%。三次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05、4.94和7.21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45:45.5 7:52.98。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为102.7%,比上年上升2.7%,其中,食品类、烟酒及用品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和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分别上升8.5%、1.6%、0.7%、1.4%和1.9%;衣着类、交通和通讯类、居住类分别下降5.3%、0.7%和0.1%。2010年全年我市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为119.78%,比上年上升19.78%。
二、农业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98.82万亩,比上年下降0.6%;粮食播种面积46.05万亩,增长13.72%;油料播种面积8.47万亩,下降7.34%;蔬菜(含薯类)播种面积27.63万亩,下降11.42%;年末果园面积7.4 9万亩,下降4.54%。全年粮食产量19.57万吨,增长11.85%。
全市农用机械总动力34.6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42%;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实物量)4.32万吨,与上年持平。
进一步推进设施农业建设。2010年,我市新建温室3000亩、大棚5000亩、设施蔬菜规模化示范基地20个、规模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15个,建成水稻机械化高产万亩示范区。不断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全年新增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点76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初步测算,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508亿元,比上年增长1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500亿元,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轻工业完成增加值16.38亿元,增长11.1%;重工业完成增加值483. 62亿元,增长12%。
工业产销衔接良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达94.87%。主要产品产量有增有减(见表)。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显著好转。2010年全市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42.73%,比上年提高32.09个百分点,其中资产负债率为47.21%,总资产贡献率为17.2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305.9亿元,增长52.04%;实现利润178.77亿元,增长63.31%。
建筑业快速发展。全年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96.95亿元,比上年增长21.02%;施工面积1785. 14万平方米,增长23.93%;竣工面积582.06万平方米,增长5.62%。建筑企业按施工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人均21.78万元,比上年增长11.75%。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
2010年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含跨地州项目)500.11亿元,比上年增长21.4%。
从产业投向看,第一产业投资5.7亿元,增长83.9%;第二产业投资190.88亿元,增长14.6%,其中工业投资187.68亿元,增长10.54%;第三产业投资303.53亿元,增长25.2%。
从所有制结构看,国有经济完成投资301.85元,比上年增长6.6%;非国有经济完成投资198.26亿元,增长53.9%,其中外商及港澳台经济完成投资12.02亿元,下降7.04%,股份制经济完成投资60.77亿元,增长23.76%。
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2010年,全市重点建设(支持)项目达134项,完成投资207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总投资的41.39%。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45.64亿元,增长38.77%;商品房施工面积1558.85万平方米,增长27.27%;竣工面积247.25万平方米,下降26.71%;商品房销售面积423.73万平方米,下降11.09%;商品房销售额198.51亿元,增长18.03%。
五、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3.67亿元,比上年增长19.1%,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502. 91亿元,增长18.1%;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60.76亿元,增长27.9%。
分商品类别看,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中,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1.9%,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4.0%,体育娱乐用品类下降8.5%,书报杂志类增长8.2%,日用品类增长25.3%,家用电
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4.2%,通讯器材类下降8.2%,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4.0%,金银珠宝类增长46.3%。汽车类销售额增长21.4%。
成功举办了第二十届中国厨师节,“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社区商业“双进工程”深入推进,农牧区和社区商业服务网络建设取得实效。强化市场运行监测,建立健全了粮食、肉类等生活必需品和重要生产资料的供应保障机制,开展社区蔬菜直销试点工作,投放政府储备肉300吨,确保了市场供应。
六、对外贸易和旅游
据海关统计资料显示,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59.8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0.2%,其中,出口44.37亿美元,增长47.3%;进口15.48亿美元,增长1.14倍,实现贸易顺差28.89亿美元。外贸结构不断优化,一般贸易大幅增长,高附加值、高新技术产品和地产品占出口商品的55%。争取各项外经贸发展资金7168万元,支持419家外经贸企业扩大出口。
2010年,全年招商引资项目637个,到位资金209.9亿元,增长29.9%。新增外商投资和增资企业34家,实际利用外资1.3亿美元,增长13%。
2010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含一日游)78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其中国外游客26.42万人次,增长24.92%。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74.54亿元,增长27.74%,其中国际旅游收入6.17亿元,增长24.93%。
七、交通、邮电
全年交通货运周转量256.94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9.53%,其中,铁路70.82亿吨公里,增长3.46%;公路184.21亿吨公里,增长11.69%;民航1.91亿吨公里,增长57.85%。
全年客运周转量186.24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26.01%,其中,铁路旅客周转量24.01亿人公里,增长8.1%;公路旅客周转量58.63亿人公里,增长6.11%,民航旅客周转量103.6亿人公里,增长47.28%。
全年邮电业务总收入45.1亿元,比上年增长12.75%,其中,邮政业务收入3.01亿元,下降9.6%;电信业务收入42.09亿元,增长14.78%。2010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155.11万户,小灵通用户31.9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43.6万户,比上年末增加6.2万户。
八、财政、金融、保险
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97.57亿元,比上年增长35.82%。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47.99亿元,增长30.38%,其中,营业税、个人所得税、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分别增长32.1 1%、36.74%、33.14%和41.59%。全年地方财政支出208.23亿元,比上年增长29.33%,一般预算支出159. 61亿元,比上年增长21.57%,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9.89亿元,增长11.53%;教育支出26.55亿元,增长16.7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7.87亿元,增长60.57%;农林水事务支出7.3亿元,增长28.91%;环境保护支出6.21亿元,增长55.01%。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596.4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2.25%。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205.9
亿元,增长26.66%;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242.85亿元,增长19.31%。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074.7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6.89%,其中,短期贷款672.81亿元,增长26.88%;中长期贷款1245.87亿元,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