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技术科学领域新兴与交叉方向前瞻布局研究专项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印发重庆市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渝科局发〔2019〕11号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印发重庆市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正文:----------------------------------------------------------------------------------------------------------------------------------------------------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印发重庆市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渝科局发〔2019〕11号各区县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在渝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有关单位:《重庆市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已经重庆市科学技术局2018年第5次局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现予印发。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2019年2月15日重庆市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国发〔2018〕25号)文件精神,进一步规范科研项目管理,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和《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以及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市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实施意见》有关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重庆市科研项目(以下简称项目)是指市科学技术局(以下简称市科技局)根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需要,利用市级财政科技发展资金资助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活动。
第三条本办法坚持“权责清晰、配置科学、管理透明、程序规范、监督有力”的原则,适用于项目申报、立项、实施、结题等组织与管理工作。
第二章项目管理与实施主体第四条项目的组织实施与管理由市科技局、项目承担单位、项目组成员、科技咨询专家、第三方机构共同完成。
项目承担单位、项目组成员和科技咨询专家应当在“重庆市科技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科技管理系统)中注册备案,且达到社会信用等级和科研信用等级的相关要求。
申报项目的企业原则上应符合重庆市科技型企业标准,并在“重庆市科技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完成入库注册。
3把握未来发展,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
3.把握未来发展,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发展思路:把握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着眼长远发展,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优化学科布局,重点开展国家战略需求的基础研究,组织前沿技术研究开发,统筹部署技术的系统集成和应用,着力建设国际一流的研究基地和人才队伍,显著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培育新兴产业,引领未来发展。
阶段目标:“十一五”期间,大幅度提高基础研究投入经费,重点发展一批新兴交叉学科,完成4个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的启动和部署工作,解决一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在航天技术领域保持我国的相对优势,在信息、生物、新材料和海洋等战略必争领域赢得主动权,力争在国家未来发展的重大需求和前沿技术的结合点上取得一批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原始性创新成果,形成一批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系统和产品。
(1)超前部署前沿技术研究“十一五”期间,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选择生物和医药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先进能源技术、海洋技术、资源环境技术、现代农业技术、现代交通技术、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等作为超前部署的重点,坚持战略性、前沿性和前瞻性,力求突破核心技术,引领高技术产业与新兴产业发展。
生物和医药技术。
以现代生物高技术为突破口,发展基因组和蛋白质组技术、干细胞技术、生物纳米技术、疫苗和抗体制备技术、转基因技术等;以肿瘤、心脑肺血管和糖尿病、肝病和老年病为重点,加强生物技术与临床资源的有机结合,突破若干重大疾病预防和诊治的关键技术;以医药、食品和工业发酵为突破口,强化生物技术向产业的应用辐射。
重点研究基因操作和蛋白质工程技术、新一代工业生物技术、生物信息与生物计算技术。
组织实施疫苗与抗体工程、干细胞与组织工程、功能基因组与蛋白质组、重大疾病的分子分型和个体化诊疗等重大项目。
信息技术。
掌握部分可与发达国家“相互交换或转让”的技术,发展微电子与光电子技术、先进网络技术、先进传感技术、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等技术,推动以我为主的相关国际标准的制定,进入全球信息技术的“供应链”并在重要环节形成竞争优势。
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
高等学校i础研究珠峰计划s时政为深人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 学研究的有关精神,写好教育“奋进之笔”,进一步 推动高等学校加强基础研究,实现创新引领,教育部 部研究制定了《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
基础研究是科学之本和创新之源,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的根本途 径。
随着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 实施,高等学校基础研究取得历史性成就,创新能力 持续提升,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
但与新时代建设世 界教育强国和科技强国的要求相比,高等学校基础研 究重大原创成果和领军人才偏少,条件能力建设仍需 提升,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 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有关精神,写好教育“奋进之笔”,进一步推动高等学校加强基础研究,实现创新引领,教育部启动实施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
_、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围绕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军民融合等战略实施,充分发挥高等 学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 动力结合点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高等学校作为我国 基础研究主力军、原始创新主战场和创新人才培育主 阵地的重要作用,在推动高等学校基础研究全面发展 基础上,组建世界一流创新大团队,建设世界领先科 研大平台,培育抢占制高点科技大项目,持续产出引 领性原创大成果,为关键领域自主创新提供源头供给,成为加快“双一流”建设和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的战略支柱,推动高等学校成为教育强国和科技强国 建设的战略支撑力量。
二、基本原则实现创新引领。
要把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摆在更加 突出的位置,通过开展系统、深人的跨学科、跨领域 交叉融合研究,争取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 果的重大突破,大力支撑关键领域自主创新,形成若 干引领国际前沿科学发展的研究团队和学术高地。
交叉学科或新兴学科的特色及发展方向
交叉学科或新兴学科的特色及发展方向
交叉学科或新兴学科的特色在于跨领域整合,结合不同学科的方法和理论解决现实问题。
发展方向主要有以下几点:
1. 人工智能与生物科学的交叉:发展人工智能辅助药物研发、基因编辑等技术,推动精准医疗和个性化治疗。
2. 环境科学与管理学交叉:研究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案,推动可持续发展。
3. 计算机科学与社会学交叉:研究网络社会、大数据挖掘等问题,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4. 材料科学与物理学交叉:研究新型材料,如石墨烯、量子材料等,开拓新材料应用领域。
5. 能源科学与化学交叉:研究清洁能源技术,如太阳能、燃料电池等,助力能源转型。
6. 空间科学与天文学交叉:探索宇宙奥秘,开发太空资源,推动太空探索技术发展。
7. 神经科学与心理学交叉:研究大脑功能和行为机制,为心理健康、教育等领域提供理论支持。
8. 生物信息学与计算机科学交叉:研究生物大数据,发展个性化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技术。
9. 网络安全与法学交叉:研究网络犯罪、数据保护等问题,提升网络安全法治水平。
10. 机器人学与制造业交叉:发展智能制造、人机协作等技术,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这些交叉学科的发展将不断推动科技进步,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为构建美好未来提供支持。
浙江大学“六高强校”战略
浙江大学“六高强校”战略积极实施“六高强校”战略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培育时代高才、构建学科高峰、打造科研高地、汇聚名师高人、积累文化高度、探索改革高招——“六高强校”战略,是针对当前工作实际提出的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主要路径。
“六高”围绕的是学校办学的重大问题,也是师生反映较为集中的问题,更是努力实现世界一流大学目标的阶段性战略战术问题。
只有真正在“六高”上实现了突破,学校才能持续接近世界一流大学目标。
“六高强校”战略是一个有机整体。
培育时代高才、打造科研高地、积累文化高度,涵盖了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四项最基本的功能;培育时代高才、打造科研高地、汇聚名师高人,统一于学科建设,支撑着学科高峰的构建;学科、学术、学生、学者,是一所大学最重要的构成要素,体现了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和主要的影响力。
文化高度体现大学的精神追求,改革高招是大学科学发展、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学科高峰、名师高人是办学支撑,时代高才、科研高地是办学成果。
培育时代高才■时代高才的基本内涵从学校培养人的标准看,高才的主要内涵有志向远大、品学兼优、为更多潜心教育教学的教师提供晋升通道,进一步引导教师加大教学投入。
三是在科研反哺教育教学上进一步破题。
要不断完善以竺可桢学院为代表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
要根据科研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及时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让更多前沿知识充实大学课堂。
要探索建立高水平的教学团队或交叉导师团队,及时将学科优势转化为专业特色。
要积极引导高水平科研基地、实验室等向学生开放,更好地支持学生培养。
要大力加强创业创新教育,注重学生实践“第二课堂”教学,指导大学生参与高水平的科研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是在完善学生培养机制上进一步破题。
实事求是地坚持和完善分类招生、通识教育、专业培养的本科生招生与培养改革,改进本科生院和求是学院运行方式,完善学园、学院(系)学生管理体制机制,探索园、院衔接的有效机制,确保学生培养和管理不留死角、不留盲区。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8.11.29•【字号】浙政发〔2018〕43号•【施行日期】2018.11.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计划正文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浙政发〔2018〕43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为加快创新强省建设,着力构建“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为“两个高水平”建设提供科技支撑,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创新作为第一动力、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牢固树立创新强省工作导向,聚焦聚力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创新引领,融合联动,精准高效实施撬动高质量发展的科技新政,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创新生态圈为基础的全面创新,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战略支撑。
加快打造“互联网+”和生命健康两大世界科技创新高地,在以“城市大脑”为标志的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新一代集成电路等“互联网+”领域和以创新药物研发与精准医疗为标志的结构生物学、靶向药物、免疫与基因治疗等生命健康领域,掌握一批事关我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核心技术。
力争通过5 年的努力,建成10 个左右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能级创新平台,取得100项左右国际先进的标志性科技成果,培育100 家左右具有核心技术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形成创新主体高效协同、创新要素顺畅流动、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的创新创业生态圈,数字经济、生物医药、新材料、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绿色石化等产业进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到2022 年,主要科技创新指标实现“五倍增、五提高”,即全社会软投入达到6700 亿元、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 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6 万家、技术交易额达到1200 亿元、PCT(专利合作条约)国际专利申请量达到3000 件,比2017 年翻一番;全社会R&D(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GDP)比重达到3%,每万名从业人员中研发人数达到130 人年,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5 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高于50%,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8%。
公需科目2023试题及答案
2023年广西公需科目试题及答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共80题,共100分)一. 单项选择题(共40题,共40分)1.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一些()也要着力建设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平台,开展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试点。
[1分]A一线城市B大型城市C省会城市D高层次人才集中的中心城市正确答案:高层次人才集中的中心城市-------------2.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的目标是:到2030年,在()有一批开拓者。
[1分]A新兴前沿交叉领域B人文领域C教育领域D外交领域正确答案:新兴前沿交叉领域-------------3.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
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更加重视(),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劳。
[1分]A高层次人才引进B人力资源配置C人才结构优化D人才自主培养正确答案:人才自主培养-------------4.《关于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促进人才顺畅有序流动的意见》提出,把()和社会组织人才开发纳入各级政府人才发展规划,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1分]A公有制经济组织B非公有制经济组织C中外合资经济组织D外资经济组织正确答案:非公有制经济组织-------------5.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各级党委(党组)要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广泛去与的人才工作格局。
[1分]A机关单位B社会力量C国有企业D志愿队伍正确答案:社会力量-------------6.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为人才提供国际一流的创新平台,加快形成战略支点和()。
[1分]A雁阵格局B中心圈格局C梯形格局D“一三”格局正确答案:雁阵格局-------------7.()认为人才聚集有五大推动力:即创造性工作的丰富性;企业家能力生产的可能性;容易识别知识的消费者;容易识别知识的供应者;未来提升空间。
中国工程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工程科学与综合交叉”重点专项管理实施细则(暂行)》的通知
中国工程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工程科学与综合交叉”重点专项管理实施细则(暂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工程院•【公布日期】2024.09.13•【文号】•【施行日期】2024.09.1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其他规定正文中国工程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工程科学与综合交叉”重点专项管理实施细则(暂行)》的通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工程科学与综合交叉”重点专项各工作组成员单位相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院机关各部门,各有关单位:为规范中国工程院主责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工程科学与综合交叉”重点专项管理,保障专项组织实施,根据科技部、财政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国科发资〔2024〕28号),现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工程科学与综合交叉”重点专项管理实施细则(暂行)》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中国工程院办公厅2024年9月13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工程科学与综合交叉”重点专项管理实施细则(暂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科技委决策部署,加强和规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的管理,明确工作职责和程序,根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国科发资〔2024〕28号)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由中国工程院作为主责单位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工程科学与综合交叉”重点专项(以下简称“重点专项”)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中国工程院充分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引领工程科技创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坚持为国选题、为国立项、为国攻关,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重大工程建设中需要解决的和能够引领未来工程建设发展的关键核心科学问题,坚持需求导向、目标导向、问题导向。
第四条中国工程院负责重点专项组织实施,对重点专项实施绩效负总责。
2023广西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真题
2023广西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真题—.单项选择题1.《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提出,科研机构、高校要按照职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制定以( ) 为评价标准的科技创新人才收入分配激励办法。
A论文数量B工作年限C实际贡献D职务职级2.根据《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对中央级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评价突出( )。
A创新质量B综合绩效C支撑服务能力D使命完成情况3.《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 ) 是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资源开发管理和使用的前提。
A人才评价B人才流动C人才激励D人才使用4.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为各类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 )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让事业激励人才, 让人才成就事业。
A资本B创新C文化D经济5.《关于鼓励引导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的意见》提出,支持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加快发展,( ) 是关键。
A人才B教育C科技D经济6.根据《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对于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基础支撑与条件保障类基地,注重评估( ) 的质量和效果。
A数据资源收集B数据资源供给C对外服务D人才服务7.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 ) 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的重大判断。
A科技B军事C人才D经济8.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提出八个“坚持”,八是坚持弘扬( ) 精神。
A科学家B奉献C“大家”D大国工匠9.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用人主体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服务意识和保障能力,建立有效的( ),确保下放的权限接得住、用得好。
A监督机制B人才管理机制C人才引进机制D自我约束和外部监督机制10.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根据需要和实际向用人主体充分授权,发挥用人主体在人才( )中的积极作用。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管理暂行办法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证“中国科学院‘创新2020’组织实施方案”的顺利实施,规范和加强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以下简称“先导专项”)的管理,根据国务院第105次常务会议的精神,参照国家有关科研项目管理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先导专项是由中国科学院发挥建制化优势,组织院属单位跨学科、跨领域共同实施的科技专项。
先导专项致力于突破关系我国国际竞争力、经济社会长远持续发展、国家安全及新科技革命的可能方向的前沿科学问题和战略高技术问题,并取得重大原创成果。
第三条先导专项围绕《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与国家科技计划、基金、专项等相互协调与衔接,集科技攻关、队伍孕育及能力建设于一体,致力于形成重大创新突破和集群优势。
第四条先导专项包括前瞻战略科技专项和基础与交叉前沿方向布局两类。
前瞻战略科技专项侧重于突破战略高技术、重大公益性关键核心科技问题,促进技术变革和新兴产业的形成发展,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基础与交叉前沿方向布局侧重于瞄准新科技革命可能发生的方向和发展迅速的新兴、交叉、前沿方向,取得世界领先水平的原创性成果,占据未来科学技术制高点,并形成集群优势。
第五条中国科学院按照“顶层设计,精心组织,成熟一项启动一项”的原则组织实施先导专项。
第六条中国科学院在策划、论证和立项的各个环节,接受国家有关部门的指导并充分听取科技界高水平专家意见。
建立中国科学院、财政部工作会商机制和专项策划的咨询机制,充分征询听取相关科技管理部门的协调意见。
第七条先导专项组织实施管理的原则:(一)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先导专项以解决国家前瞻性科学研究和战略性重大需求为目标,主要针对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迎接新科技革命和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起关键作用的科技问题,开展长期持续攻关。
(二)顶层设计,机制创新。
先导专项发挥中国科学院科研组织建制化和多学科综合优势,加强宏观把握与战略判断,自上而下组织策划,创新组织管理模式,统一协调,协同攻关,系统推进。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加强基础研究行动方案的通知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加强基础研究行动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3.11.15•【字号】苏政办发〔2023〕45号•【施行日期】2023.11.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加强基础研究行动方案的通知苏政办发〔2023〕45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江苏省加强基础研究行动方案》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3年11月15日江苏省加强基础研究行动方案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
当前,科学研究范式发生深刻变革,学科交叉融合持续发展,基础研究转化周期明显缩短,国际科技竞争向基础前沿前移。
经过多年发展,我省基础研究取得长足进步,标志性成果不断涌现,但仍存在基础研究投入不足、顶尖科学家和高水平团队较少、重大原创成果缺乏、评价激励机制亟待完善等突出问题。
为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署,进一步强化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大幅提升我省自主创新策源能力,夯实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根基,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扣“四个走在前”“四个新”的重大要求,坚持“四个面向”,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统筹推进,坚持前沿引领和重点跨越有效贯通,以重大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为主线,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壮大基础研究人才队伍,构建基础研究骨干网络,增进国际合作和开放共享,着力塑造拔尖人才牵引、重大任务带动、基础平台支撑、包容生态滋养的建制化优势,努力成为我国原始创新重要策源地和前沿科技突破先导区。
加强基础研究工作,需要注重遵循规律,把握大科学时代特征,鼓励科学家自由探索、大胆假设、认真求证,组织开展面向重大科学问题的协同攻关,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赋能科学研究,推动科研范式变革。
科学研究2024年的科学研究重点领域与技术创新方向
物理化学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探索
新能源材料研究
利用物理化学的原理和方法,设计和合成高效、稳定、环保的新 能源材料,如太阳能电池材料、燃料电池材料等。
能源转化与存储技术研究
通过物理化学手段,研究能源的高效转化和存储技术,如锂离子电 池、超级电容器等。
05
重点领域四:材料科学与纳米技 术
新型功能材料的研发与应用
1 2 3
能源材料
研发高效能、环保的能源材料,如锂离子电池、 燃料电池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储存密度。
生物医用材料
开发具有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和特定功能的生 物医用材料,用于组织工程、药物传递和医疗器 械等领域。
光电信息材料
研究具有优异光电性能的材料,如量子点、二维 材料等,应用于光电器件、显示技术和通信技术 等领域。
复杂系统建模与仿真
利用数学建模和计算机仿真技术,对复杂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行为 进行研究和分析,揭示复杂系统的内在规律和演化机制。
07
技术创新方向二:数字化与智能 化转型
大数据驱动的科研范式变革
数据密集型科研
利用大数据技术,整合多源、异构、海量的科研数据,推动数据密集型科研范式的形成 ,提升科研效率和创新性。
细胞治疗与再生医学的进展
干细胞治疗技术的深入研究, 包括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扩 增和定向分化等关键技术。
细胞免疫治疗在肿瘤、自身免 疫性疾病等领域的应用研究。
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在组织缺 损修复、器官移植等方面的应 用探索。
新型药物研发与治疗方法创新
01 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药物设计和筛选 技术研究。
交叉学科或新兴学科的特色及发展方向
交叉学科或新兴学科的特色及发展方向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的兴起越来越受到关注。
交叉学科是指跨越传统学科边界,结合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进行研究的学科领域,而新兴学科则是指在科技和社会进步的推动下新产生的学科领域。
本文将探讨交叉学科或新兴学科的特色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交叉学科的特色交叉学科的特色在于融合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学科研究领域。
交叉学科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 跨越传统学科的边界传统学科通常以特定的学科范畴进行研究,而交叉学科则能够跨越传统学科的边界,整合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方法。
例如,生物医学工程学就是一门交叉学科,它结合了生物学和工程学的知识,旨在解决医学和生物领域的问题。
1.2 提供新的研究视角由于交叉学科整合了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方法,研究者可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问题进行探索。
这种跨学科的研究视角能够带来新的解决方案和研究成果。
例如,材料科学和纳米技术交叉学科的出现,为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1.3 促进学科创新和领域交叉交叉学科的出现促进了学科的创新和领域的交叉,有助于推动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的进步。
通过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研究者可以发现新的学科问题和挑战,并探索解决方案。
例如,环境科学和可持续发展交叉学科的发展,通过整合环境学、生物学、地学等学科的知识,致力于解决全球环境问题。
二、交叉学科的发展方向为了应对不断发展的科技和社会需求,交叉学科需要不断发展和创新。
以下是交叉学科的一些发展方向:2.1 建立更加紧密的跨学科合作建立更加紧密的跨学科合作是交叉学科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通过不同学科间的密切合作,可以促进学科之间的知识交流和相互借鉴。
这样的合作有助于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进一步拓宽交叉学科的研究领域。
2.2 强化学科融合和交叉培养为了培养更多的交叉学科人才,需要强化学科融合和交叉培养。
学术机构可以通过开设交叉学科的专业课程和培养计划,鼓励学生从多个学科领域学习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交叉思维和跨学科合作能力。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是国家针对重要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实施的意义重大、支撑性强的创新项目,也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重要支撑。
它是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制定的,旨在加强公共技术服务体系,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及产业化,带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此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还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和协同性的特点,可以解决涉及多个领域、科研机构和产业链条的复杂问题,集聚各方科技创新力量,推动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促进新兴产业的崛起。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涉及的领域很广泛,包括先进制造、生态环保、能源和材料、信息和网络、生物医药、航空航天和交通运输等。
重点支持的科技领域和技术发展目标与国家科技创新方向密切相关,并且强调成果转化应用的实践性和务实性。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对技术创新的推动和支撑上,更彰显了国家科技战略发展的指导性和引领性。
通过中央政府的明确规划和战略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加强科技创新的长效机制建设,提升科技创新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整体竞争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简称国自然,是中国学术界最具影响力的基金之一。
它是纯学术性、不设任何实际目的和经济效益的学术科研资助项目,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学术声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项目包括基础研究和重点研究,主要领域为数学、物理、化学、地球科学、生物学、信息科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律学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科研资助方面拥有一系列优势,比如资助资金多、项目种类多、资金分配公平、名声显著等。
在科研经费方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标准较高,为科研团队提供了充足的研究资金和实验设备,资助范围也非常广泛,涉及到很多领域。
此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批准的项目都是在学术界有一定影响的高质量研究项目,资金分配也实行公正公平的原则,那么拥有更高的科研成果以及学术影响力。
从学术声誉方面来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项目在学术界内具有很高的认可度和影响力,可以更容易地获得学术机构的支持和学术交流成果等重要机会。
202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
202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是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设立的一项重要科研项目。
该基金旨在培养和支持具有良好科研潜力的优秀青年科学家,推动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提升我国在国际科技领域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中国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支持体系,为广大科研人员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和科研平台。
其中,优秀青年基金是对优秀青年科学家的一种特殊扶持,旨在提升他们的科研实力和影响力,鼓励他们在科学研究领域取得杰出成果。
2023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将继续关注前沿科学问题和科技创新,重点支持基础研究和前瞻性研究,鼓励交叉学科研究和创新理论和方法的应用。
同时,还将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区域创新发展的支持力度,鼓励开展与国家重大需求和国家战略布局相适应的科技研究。
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需要具备一定的科研实力和经验,并且有一定的科研成果和影响力。
申请者需要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学术声誉和知名度,已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了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文章,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
申请过程通常包括填写申请表格、提交研究计划、列举科研成果等步骤。
申请者需要详细描述自己的研究计划和科研方向,以及研究内容和目标,论证项目的科学意义、创新性和可行性。
此外,申请者还需要提供自己的科研成果清单,包括发表的文章、取得的专利、获得的奖项等。
评审过程将严格按照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等标准进行评估。
评审专家将根据申请者的科研实力、研究计划和成果来评价申请项目的质量和可行性。
评审结果将通过公示和通知的方式公布,并根据评审意见进行调整和修订。
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的科研人员将获得一定额度的经费支持和优先资助权。
申请者可以利用这些经费支持开展科学研究,购买设备和材料,组织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合作,提升科研水平和影响力。
同时,他们还将获得更多的学术机会和发展空间,得到学术界和科研机构的认可和重视。
2024年招收推免生研究方向
2024年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时期,各大高校在积极推进研究生教育的同时,也开始重视招收推免生。
推免生是指在本科阶段表现优秀的学生经过选拔,直接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的学生。
这一政策的推出不仅有助于提升高校研究生培养的质量,也为优秀本科生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在2024年招收推免生的研究方向中,可以涵盖各个学科领域,包括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等。
以下是其中几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一、自然科学类研究方向1.材料科学与工程: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对新材料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研究备受关注。
推免生可以通过深入研究材料的合成、性能调控等方面,为材料工程领域的发展贡献力量。
2.生物科学与工程:生物科学与工程在解决人类健康、食品安全等领域的问题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推免生可以在生物医学工程、生物信息学等方向深入研究,为生物科学的进步做出贡献。
3.地球科学:地球科学涉及到地质、地理、大气等领域的研究,对于认识地球演化、自然灾害预测等具有重要意义。
推免生在地球科学领域可以深入研究地质勘探、地球物理学等方面,为保护地球环境做出贡献。
二、工程技术类研究方向1.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推免生可以在通信、计算机、控制等领域深入研究,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支持。
2.建筑学与城乡规划: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推免生可以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等方向深入研究,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三、社会科学类研究方向1.经济学:经济学是社会科学的重要分支,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宏观调控具有重要意义。
推免生可以在宏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方向深入研究,为经济发展提供科学理论支持。
2.教育学: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推免生可以在教育政策、教育管理等方向深入研究,为教育和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以上仅是2024年招收推免生的研究方向中的一部分,具体研究方向还取决于各大高校的具体情况和需要。
自然科学、技术科学领域新兴与交叉方向前瞻
中南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申报指南(2009-2010年度)一、自然科学、技术科学领域新兴与交叉方向前瞻布局研究重大项目指南(一)临近空间飞行器关键技术研究1、研究目标临近空间的战略价值近几年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临近空间飞行器因其显著特点和潜在的军、民两用价值而成为各国研究的热点,是目前国际竞相争夺空间技术的焦点之一。
临近空间具有空气稀薄、温差大、气象状况简单等特点,因此飞行器对材料技术、能源动力技术和先进控制技术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本专项将围绕临近空间飞行器在材料、先进控制、能源动力、导航探测等关键技术领域的重要科学问题,结合我校的研究基础,设置研究专题,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创新理论和方法,在我校聚集和培养一支站在国际前沿、具有理论和源头技术创新能力的优秀研究人才队伍。
2、重点支持方向(1)临近空间环境下空气动力学、飞行器结构内部力学响应研究(2)飞行器高精度导航定位和智能自主控制研究(3)临近空间环境下的飞行器伺服机构设计和高机动状态下的精确控制研究(4)飞行器对地观测和信息获取技术研究(5)大容量数据信息处理技术研究、无人飞行管理与控制技术研究(6)高精度动态陀螺设计制造理论与技术研究(7)新型防/隔热复合材料研究(8)防热/承力/透波一体化材料及其他功能材料研究(9)临近空间绳系卫星动力学与控制、多飞艇空间站动力学与控制的理论和方法研究(10)(软课题)临近空间科学发展态势与我校的战略布局研究(二)区域医疗信息共享与协同服务关键技术研究1、研究目标区域医疗信息共享与协同服务是推进医疗体制改革,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这一重大民生工程的关键所在。
针对我国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建设中缺乏统一标准和规范,医疗信息很难在区域范围内实现信息共享、功能协同和界面集成的问题,结合我校医疗信息化研究现状,拟对区域医疗信息共享中各种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
通过多学科交叉,获取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成果,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为实现区域医疗信息共享与协同服务打下基础。
江西省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方案
江西省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方案根据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的文件精神,为培育我省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将对省重点实验室开展优化重组,充分激发创新活力,支撑创新型省份建设,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江西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按照江西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部署,围绕“四个面向”,以科技自立自强为核心,突出重大基础科学研究、突出我省产业创新升级,明确定位、深化改革、重组优化,构建特色高效省重点实验室体系,推动我省创新型省份建设,支撑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二)基本原则一一强化目标定位。
围绕国家和江西省战略部署,进一步明确省重点实验室战略定位,以需求为导向,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强化支撑引领作用,支撑创新型省份建设。
一一强化顶层设计。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强化总体布局设计,突出重点,控制数量,提升质量,加快形成学科交叉融合、结构类型优化、产学研融通发展的省重点实验室新布局。
一一强化考核激励。
不断完善省重点实验室差异化管理机制、进入退出机制、绩效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实现分级管理、动态调整、适度竞争、优胜劣汰,切实激发省重点实验室创新活力。
一一强化统筹协调。
统筹规划省重点实验室学科领域、区域分布,突出专业性,推进与省重点学科建设的协同、与重点产业发展的协同,推进省重点实验室间的协同合作、良性竞争、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
强化部门联动,充分发挥相关主管部门的作用,调动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的积极性。
坚持质量优先、严控体量,统筹布局、分步推进。
(三)发展目标围绕江西发展战略和创新链升级需求,统筹布局,实行动态优化调整,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基本完成省重点实验室体系布局,构建定位明确、目标清晰、布局合理的省重点实验室体系,重组后省重点实验室总数控制在200家左右。
——引育一批创新人才团队。
国家基金委八大学部公布“优先发展领域及主要研究方向”,工程与材料科学含18个方向
国家基金委八大学部公布“优先发展领域及主要研究方向”,工程与材料科学含18个方向“十三五”期间,通过支持我国优势学科和交叉学科的重要前沿方向,以及从国家重大需求中凝练可望取得重大原始创新的研究方向,进一步提升我国主要学科的国际地位,提高科学技术满足国家重大需求的能力。
各科学部遴选优先发展领域及其主要研究方向的原则是:(1)在重大前沿领域突出学科交叉,注重多学科协同攻关,促进主要学科在重要方向取得突破性成果,带动整个学科或多个分支学科迅速发展;(2)鼓励探索和综合运用新概念、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为解决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做贡献;(3)充分利用我国科研优势与资源特色,进一步提升学科的国际影响力。
各科学部优先发展领域将成为未来五年重点项目和重点项目群立项的主要来源。
国家基金委此次共公布了八大学部的“优先发展领域及主要研究方向”,其中属于工程与材料科学部的“优先发展领域及主要研究方向”如下:(1)亚稳金属材料的微结构和变形机理主要研究方向:发展新型具有特殊性能的非晶态合金体系;复杂合金相的结构和性能研究;结构特征与表征方法;结构与热稳定性;变形机理及强化机制;脆性断裂机理及韧化;深过冷条件下的凝固行为及晶体形核和生长过程研究。
(2)高性能轻质金属材料的制备加工和性能调控主要研究方向:轻质金属材料(铝、镁、钛合金和泡沫金属等)合金设计、强韧化机理及组织性能调控研究;先进铸造、塑性加工以及连接过程中的工艺、组织和性能调控的基础理论研究;使役性能与防护基础理论研究;烧结金属孔结构控制基础研究。
(3)低维碳材料主要研究方向:低维碳材料的结构特征及其新物性的物理起因;低维碳材料中电子、光子、声子等的运动规律和机制;低维碳材料的可控制备原理与规模化制备方法;低维碳材料的新物性、新效应、新原理器件和新应用探索。
(4)新型无机功能材料主要研究方向:基于微观物理模型和物理图像的高温超导机理研究与应用;多铁性材料的合成和磁电耦合机理与应用;超材料的结构设计原理及其新效应器件;阻变材料的物理机制和器件忆阻行为的可调控性及原型器件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南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申报指南
(2009-2010年度)
一、自然科学、技术科学领域新兴与交叉方向前瞻布局研究重大项目指南
(一)临近空间飞行器关键技术研究
1、研究目标
临近空间的战略价值近几年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临近空间飞行器因其显著特点和潜在的军、民两用价值而成为各国研究的热点,是目前国际竞相争夺空间技术的焦点之一。
临近空间具有空气稀薄、温差大、气象状况简单等特点,因此飞行器对材料技术、能源动力技术和先进控制技术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本专项将围绕临近空间飞行器在材料、先进控制、能源动力、导航探测等关键技术领域的重要科学问题,结合我校的研究基础,设置研究专题,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创新理论和方法,在我校聚集和培养一支站在国际前沿、具有理论和源头技术创新能力的优秀研究人才队伍。
2、重点支持方向
(1)临近空间环境下空气动力学、飞行器结构内部力学响应研究
(2)飞行器高精度导航定位和智能自主控制研究
(3)临近空间环境下的飞行器伺服机构设计和高机动状态下的精确控制研究
(4)飞行器对地观测和信息获取技术研究
(5)大容量数据信息处理技术研究、无人飞行管理与控制技术研究
(6)高精度动态陀螺设计制造理论与技术研究
(7)新型防/隔热复合材料研究
(8)防热/承力/透波一体化材料及其他功能材料研究
(9)临近空间绳系卫星动力学与控制、多飞艇空间站动力学与控制的理论和方法研究
(10)(软课题)临近空间科学发展态势与我校的战略布局研究
(二)区域医疗信息共享与协同服务关键技术研究
1、研究目标
区域医疗信息共享与协同服务是推进医疗体制改革,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这一重大民生工程的关键所在。
针对我国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建设中缺乏统一标准和规范,医疗信息很难在区域范围内实现信息共享、功能协同和界面集成的问题,结合我校医疗信息化研究现状,拟对区域医疗信息共享中各种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
通过多学科交叉,获取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成果,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为实现区域医疗信息共享与协同服务打下基础。
提高我校医疗信息化技术领域的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形成可承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基础。
2、重点支持方向
(1)区域医疗信息共享与协同服务平台的体系架构研究
(2)区域医疗信息共享与协同服务平台领域工程技术研究
(3)区域医疗信息共享与协同服务的存储模式研究
(4)区域医疗信息共享与协同服务医疗信息共享技术
(5)区域医疗信息共享与协同服务信息安全技术研究
(6)区域医疗信息共享与协同服务的服务模式研究
(三) 先进储能与新能源关键技术研究
1、研究目标
能源危机与全球变暖使新能源技术备受瞩目,成为世界科技前沿,各国不惜投入重金,争抢战略制高点。
本专项针对国家能源战略需求和未来能源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结合我校能源技术研发现状,重点研究我国未来能源的关键科学问题、高端技术问题。
围绕能量转换、储存与利用的先进工艺、关键材料、关键设备和系统技术,重点支持可再生能源科学与技术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探索新的技术途径或解决方案。
通过多学科交叉,获取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成果,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并进行系统集成,为可再生能源低成本、规模化开发利用和产业化提供工程理论和技术支撑。
提高我校先进储能与新能源技术领域的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形成可承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基础。
2、重点支持方向
(1)先进储能材料、动力电池及汽车用电源系统及相关技术
(2)太阳能光伏转换与热利用新材料、新器件与系统技术
(3)建筑能效与可再生能源建筑
(4)生物质能源转换与利用
(5)燃料用有色金属材料及其再生冶金
(6)未来能源科学技术发展趋势与我校的战略布局研究
二、自然科学、技术科学领域学术方向明确的前沿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指南
(一)分子医学与分子影像学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1、研究目标
本项目将瞄准分子医学研究的国际前沿,建立分子医学与分子影像交叉的研究体系,为探讨重大疾病的基因发现、基因治疗和基因诊断提供新手段;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培养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分子医学和分子影像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队伍和技术力量。
2、主要研究方向
(1)分子医学的基础研究
(2)分子影像技术在肿瘤分子医学中的应用研究
(3)分子影像技术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4)新型分子材料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二)体材料和低维材料的微结构演变及性能预测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
1、研究目标
瞄准相图、相变研究的国际前沿,建立体材料及低维材料相图、相变的理论体系;扩展相图、相变的应用领域;发展以相图、相变为核心的组织定量描述的新方法;并建立合金性能预测的集成方法。
通过本
项目的研究,建立在国际上具有重大影响的相图、相变研究队伍,为我国新型材料的研制提供核心理论基础。
2、主要研究方向
(1)体及低维材料的相图与相变
(2)第一性原理同相图计算方法的集成
(3)微观组织定量描述的新方法
(4)合金性能预测
三、自然科学、技术科学领域新兴与交叉方向前瞻布局研究重点项目指南
(一)资源环境领域
本领域重点支持深部资源(万米级)开发、高磷鲕状赤铁矿利用、低品质盐湖资源利用、石煤提钒新工艺、低成本钨冶金清洁生产等方向的前瞻性研究。
(二)生物工程领域
本领域重点支持肿瘤早期诊断关键技术及仪器、纤维复合生物医用材料及纳米基因载体等方向的前瞻性研究。
(三)功能材料与器件领域
本领域重点支持光电子制造、智能压电复合材料、有机高分子功能材料与器件、高强高导细晶铜合金等方向的前瞻性研究。
(四)数学与信息科学领域
本领域重点支持时滞神经网络、复杂非线性控制系统、仿生数字视频图像处理及医学应用等方向的前瞻性研究。
(五)轨道交通领域
本领域重点支持高速列车安全、现代铁路运营、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结构工程材料、工程结构系统破坏机理与安全监控等方向的前瞻性研究。
(六)生物医药领域
本领域重点支持植物抗肿瘤次生代谢产物高效利用、中药候选化合物筛选及毒性的遗传机制等方向的前瞻性研究。
(七)基础、临床与预防医学领域
本领域重点支持医学寄生虫诊断标记及多肽分子药用价值、老年性痴呆与青光眼、卵巢衰老的分子机制、发育期暴露化学污染物近期与远期脑损伤及机制、代谢综合征发病机制与干预、环境重金属污染健康
损害等方向的前瞻性研究。
四、自然科学、技术科学领域学术方向明确的前沿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指南
本专项立足国际科学前沿,主要支持前沿科学领域学术方向明确的基础研究。
1、数学与技术科学领域
本领域重点支持马氏过程与随机控制理论、微纳光电子器件基础理论、高灵敏度监测污染源微量气体功能材料与传感技术、极端气象灾害时空异常模式挖掘理论与方法、光伏电源柔性并网发电技术等方向的前沿科学研究。
2、生物与基础医学领域
本领域重点支持基于iPS技术探讨Angelman综合征发病机制、脑发育和发育中脑损伤机制、心房颤动蛋白质组学与心电生理特性、生物发育重演律等方向的前沿科学研究。
五、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前沿方向的定向组织研究申报指南
(一)重大项目
1、大学科技创新与技术创业关键问题研究
(1)研究目标
本项目研究高校从研究型大学向创业型大学演变的轨迹,深入分析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动力机制、激励机制以及发展机制,构建大学科技创新成果资产评价体系;通过技术创业组织模式和管理模式构建,分析大学衍生企业成长;结合我国政策法规和大学衍生企业现状,重点分析大学技术创业的投融资渠道、方式,以及风险管理、控制机制;探索新的技术途径和解决方案,提高大学科技创新活力;加快促进技术成果的转化和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推动我国大学衍生企业的技术创业顺利高效开展,为我国大学科技创新和技术创业的实施提供可操作的理论和技术支撑。
(2)研究方向
●大学科技创新演变与发展路径
●技术创业中的相关主体利益分配及激励机制研究
●大学技术创业的投融资方式
●大学技术创业组织模式与管理
●大学衍生企业成长性研究
●大学技术创业与高水平大学建设相互作用机理研究
2、服务型政府法制化建设研究
(1)研究目标
“服务型政府法制化研究”顺应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这一伟大目标,立足于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将党的先进政治理念转变成具体的惠及全民的法律制度,通过法制化的方式来塑造一个法律之下的服务型政府,形成服务型政府法制化完整的理论体系;在省一级政府进行服务型政府法制化试点,并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服务法》立法建议,将实践经验上报中央,推动服务型政府的法制化进程。
(2)研究方向
●服务型政府法制化基础理论研究
●服务型政府理念下的行政体制改革研究
●服务型政府法定义务研究
●服务相对人公共服务请求权研究
●服务型政府下的行政程序研究
●服务型政府行政绩效评估机制研究
●公共服务民营化研究
●《湖南省公共行政服务条例》立法研究
(二)重点项目
1、文史哲类
本类项目重点支持中国传统哲学智慧的现代应用、文化产业发展与品牌建设、中外文学与文化比较、湖湘文化元素与当代艺术设计等方向的研究。
2、经管法类
本类项目重点支持金属资源国际化战略、公共政策科学、两型社会建设、新农村发展、行为治理理论方法及应用、知识资本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工程建设、国家经济调节制度、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代大学制度构建、卓越工程师计划实施等方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