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建筑工程设计)长江六施工图设计说明第一分册(总体及附属工程)
[江苏]长江大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771页附48张CAD图(超大地连墙短线匹配预制)
![[江苏]长江大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771页附48张CAD图(超大地连墙短线匹配预制)](https://img.taocdn.com/s3/m/31cc38a9fab069dc502201f0.png)
目录第1章编制依据 (3)第2章工程概况 (4)2.1工程概述 (4)2.2工作界面 (7)2.3施工建设条件 (8)2.4主要工程特点 (9)第3章项目管理方针、目标、指标 (10)3.1承诺 (10)3.2管理方针 (10)3.3项目管理目标、指标及工期目标 (10)第4章施工总体部署 (13)4.1预制场施工总体平面布置 (13)4.2现场供电供水 (21)4.3施工现场总体布置 (25)4.4施工组织机构 (29)4.5设备人员材料进场计划 (30)4.6施工计划,总施工方案描述、各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 (32)第5章主要工程项目施工工艺方法 (35)5.1预制场改建主要施工方法 (35)5.2节段箱梁预制 (48)5.3节段梁运输 (74)5.4架桥机设计与安装施工 (77)5.5节段梁安装 (102)5.6足尺模型试验 (134)5.7南引桥铁路线防护设施 (141)5.8附属工程 (143)第6章质量控制计划要点 (145)6.1质量保证体系 (145)6.2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图 (148)6.3质量保证体系 (150)6.4质量管理措施及控制要点 (151)6.5材料质量控制 (152)第7章环保、节能及文明施工 (155)7.1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 (155)7.2文明施工、文物保护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158)第8章职业安全健康管理 (162)8.1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162)8.2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164)第9章记录及档案管理 (169)9.1质检部 (169)9.2工程管理部 (169)9.3施工工段 (169)9.4测量组 (169)9.5试验室 (169)9.6设备物资部 (170)9.7综合办公室 (170)9.8计划合同部 (170)9.9安全保障部 (170)第10章本项目采用的工法 (171)第11章施工技术总结提纲 (172)第12章其它 (173)12.1资金需求计划(附资金曲线图)及保证措施 (173)12.2工期保证措施 (175)12.3雨季、冬季、特殊天气施工和春节前后的安排 (177)第13章施工总计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建筑施工-质量培训课件ppt-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实施手册(图文丰富)

施工现场应按规定留置标准养护试块和同条件养护试块,同条件养护试块的留置组数应满 足施工期间确定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和检验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的需要。
6
第三章 建筑结构工程
1、基槽(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应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进行基槽(坑)验收, 并填写地基验槽记录。
第十四章 其他装饰装修工程标准工艺要点
第一节、楼梯间 第二节、厨卫间及阳台 第三节、水电盒 第四节、滴水线 第五节、变形缝及分隔缝 第六节、分界线 第七节、 墙地砖铺贴 第八节、其他细部做法 第十五章 机电安装工程
第一节、综合管线安装 第二节、吊杆与支架 第三节、穿墙管道 第四节、安装标识
第十六章 设备房
2、灌注桩施工时,施工、监理单位应对成孔、清渣、钢筋笼、混凝土浇筑等工序进行检查并 做好隐蔽验收记录。端承桩必须保证桩孔达到桩端持力层,深度满足设计要求。
5
5、按规定进行建材抽检的建材产品,采购单位应委托具有法定资质的检测机构,会同监理( 建设)、施工单位按照相关标准规定的取样方法、数量和判定原则现场抽样检验。
6、建材产品检验合格。经监理(建设)单位同意后方可使用;检验不合格的。施工单位应在 监理(建设)单位见证下进行封存,清出施工现场,并按诚城建设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五节、砌体排版图
14
第六节、砌筑要点
16
第七节、留置马牙槎
17
第八节、构造柱模板安装
26
第九节、构造柱浇筑
27
第十节、墙体顶砖施工
28
第十一节、门洞构造
29
第十二节、切槽及补槽
31
第六章 抹灰工程标准工艺要点
竣工图表(A3)

现场负责人
第三分册 设计总结 第四分册 建设管理总结 第五分册 质量监督工作总结 第三册 征地拆迁资料 第四册 上级批准文件及有关指示精神 第五册 施工承发包合同、协议书、招标、投标文件 第一分册 施工承包合同、协议定书招标文件 第二分册招标文件 第三分册投标文件 第六册 技术、设计文件 第一分册 技术、设计文件 第二分册 设计基础资料 第三分册 工程变更设计文件 第七册 工程监理服务合同 第八册 工程质量监督申请书及通知书 第九册 工程交接表 第十册 工程缺陷责任终止证书 建设单位名称 ××道××线××至××段改建工程 竣工图 ×× ××合同段
第 共
页 页
第一卷 综合文件 第一册 竣工验收文件 第二册 工程总结 第一分册 施工总结 第二分册 监理总结
第二卷 竣工决算 第一册 财务决算 第二册 工程决算
第三卷 竣工图表 第一册 各项竣工图 第二册 定线数据竣工图 第三册 平面总体竣工图 第四册 路线纵断面竣工图 第五册 路基、路面竣工图 第六册 涵洞、小桥竣工图 第一分册 涵洞竣工图 第二分册 小桥竣工图 第七册 中桥、大桥竣工图 第八册 沿线设施竣工图 第一分册 安全设施竣工图 第二分册 监控和通讯设施竣工图 第三分册 收费、供电设施竣工图 第四分册 服务区和房屋建筑竣工图
图 名
图号
开工日 施工:
竣工日
设计 监理
93
××道 ××至××段改建工程竣工图 ××道×线××至××段改建工程竣工图
(K + ~K + )
第 三 卷 竣工图表
第 第 第
合同段 册 分册
施工单位负责人: 施工单位负责人: 驻 业 开 竣 地 主 工 工 高 代 日 日 监: 表: 期: 期:
编 制 单 位 名 称 年
长江六施工图设计说明(doc 39页)

长江六施工图设计说明(doc 39页)目录1.工程概述 (1)1.1项目建设背景 (1)1.2设计范围及主要内容 (1)1.3卷册划分及本册设计内容 (2)1.4设计依据 (2)1.5对方案审查意见执行情况 (2)1.6主要设计过程 (3)2.工程建设条件 (3)2.1自然条件 (3)2.1.1气象条件 (3)2.1.2地形、地貌 (3)2.1.3水文 (3)2.1.4通航标准 (4)2.2工程地质 (4)2.2.1地层岩性 (4)2.2.2地质构造及地震 (5)2.2.3水文地质条件 (6)2.3不良地质现象及特殊性岩土 (7)2.4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8)2.4.1场地的稳定性 (8)2.4.2不良地质特征与评价 (9)2.4.3桥址适宜性评价 (9)2.4.4桥基基础持力层的选择及基础形式建议 (10)2.5岩体工程地质特征及物理力学性质 (10)2.6结论与建议 (12)3.技术标准与规范 (12)3.1主要技术标准 (12)3.2采用的设计规范与参考规程 (13)3.2.1铁路规范: (13)3.2.2公路规范及其它参考规范、规程: (14)4.设计荷载和荷载组合 (15)4.1设计计算荷载 (15)4.1.1恒载 (15)4.1.2活载 (16)4.1.3偶然荷载 (16)4.2荷载组合 (17)4.2.1近期运营状态荷载组合 (17)4.2.2远期运营状态荷载组合 (17)5.主要材料 (17)5.1混凝土 (17)5.2普通钢筋 (18)5.3普通钢筋 (18)5.4预应力材料 (18)5.4.1预应力钢绞线 (18)5.4.2预应力锚具 (18)5.4.3预应力管道材料 (19)5.5主体结构用钢 (19)5.5.1钢板 (19)5.5.2焊接材料 (19)5.5.3钢管 (19)5.5.4高强度螺栓 (19)6.1.1精轧螺纹钢 (20)6.2斜拉索系统 (20)6.3桥梁附属结构材料 (20)6.3.1附属结构用钢 (20)6.3.2人行道板 (20)6.3.3桥面泄水管 (20)6.3.4桥梁排水管 (20)6.3.5防撞护栏 (21)6.3.6车行道铺装 (21)7.主桥总体设计 (21)7.1总体布置 (21)7.1.1桥跨布置 (21)7.1.2横断面布置 (21)7.2结构设计 (21)7.2.1基础结构 (21)7.2.2桥墩 (22)7.2.3索塔 (22)7.2.4斜拉索体系 (23)7.2.5主桥钢箱梁 (24)7.2.6主桥混凝土箱梁段 (26)8.引桥总体设计 (26)8.1桥跨布置 (26)8.2横断面布置 (26)8.3结构设计 (27)8.3.1下部结构 (27)8.3.2上部结构 (27)9.桥梁附属工程 (27)9.1桥面铺装 (27)9.2人行道板和铺装 (28)9.3桥面防撞护栏 (28)9.4人行道栏杆 (28)9.5桥面排水设计 (28)9.6支座 (28)9.7伸缩缝 (29)9.8检修系统 (29)10.结构耐久性设计 (29)10.1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要求 (29)10.1.1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 (29)10.1.2混凝土的施工要求 (30)10.2混凝土结构防护涂装设计 (30)10.2.1涂层体系防腐年限 (30)10.2.2混凝土结构的防护涂装 (30)10.3钢结构防腐涂装设计 (31)10.3.1表面预处理 (31)10.3.2热镀锌表面处理 (32)10.3.3复合涂料防腐体系 (32)10.3.4表面涂装色彩 (33)10.4主桥钢箱梁、索塔钢锚箱除湿设备 (33)10.5斜拉索防腐 (34)10.6桥面防排水 (34)10.7提高结构耐久性的其他措施 (34)11.主桥工程指导性施工方案 (34)11.1场地布置 (34)11.2总体施工 (34)11.2.1主要施工顺序 (34)12.施工监控 (36)12.1施工监控的目的 (36)12.2施工监控的内容 (36)12.2.1施工监测 (36)12.2.2监控计算 (36)13.注意事项 (36)1.工程概述1.1项目建设背景泸州市位于中国四川省东南部,长江和沱江交汇处,地处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是中国著名的酒城,四川省第一大港口和第三大航空港、南向综合交通枢纽、世界级白酒产业基地、成渝经济区重要商贸物流中心,长江上游重要的港口城市。
基础施工阶段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总说明1

晋江市安海区域海东鸿塔片区旧城改造工程基础施工阶段一次场区平面布置规划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晋江安海鸿塔片区旧城改造工程项目部二0一二年八月十五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工程名称:晋江市安海区域海东鸿塔片区旧城改造项目编号:说明:1. 本表一式三份,由承包人、监理单位、发包人按合同规定程序填审批页项目名称:晋江市安海区域海东鸿塔片区旧城改造项目编制单位: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晋江安海鸿塔片区旧城改造工程项目部目录1、基础施工阶段施工总平面布置总说明 (1)1.1工程概况 (1)1.2施工总平面布置的依据 (2)1.3施工总平面布置的原则 (2)1.4施工总平面布置的主要内容 (3)1.5施工总平面布置与管理 (4)1.6二次施工场地布置 (4)2、场地平整后打桩时期场区现状图 (5)3、场区坐标及高程控制点平面布置图 (5)3.1场区测量控制点平面布置说明 (5)3.2场区坐标及高程控制点平面布置图 (8)4、基础施工阶段临时道路布置图 (8)5、基础施工阶段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25)6、基础施工阶段临时用电平面布置图 (25)7、基础施工阶段临时用水平面布置图 (25)附图1、基础施工阶段施工总平面布置总说明1.1工程概况1.1.1工程建设概况1.1.2施工现场现状截至目前本工程施工现场现状为:除A1-5 地上有2处宗庙祠堂未拆除、A1-2地块东部地上有4处电杆等设施未拆除外,场地无其它地上障碍物。
现场除A1-5 地上局部未拆除建筑物部位外场区平整基本完成, A1-4 、A1-5地块桩基正在施工;场地北部、东部和南部临时围挡已封闭;西部兴安公路正在施工;A1-1(北、东)、A1-2(东)、 A1-4(南)地块外部设置排水沟降排水,以方便桩基施工。
目前,现场没有采取深基坑支护和降水措施。
场地标高及地下室与临时围挡的距离等详见场区平整后打桩时期场区现状图。
1.1.3工程总平面布置的难点(1)基坑深、水位高:地下室基坑开挖深度最深达11m左右(超过5m施工方案须专家论证),地下水位除A1-1为平均1.05m外,其它地块地下水位平均值约为2.06m。
万州长江大桥北桥头立交施工组织设计讲义

第一章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一、编制依据及原则1、编制依据1.1重庆市万州长江大桥北桥头交通优化工程招标文件、图纸及补疑书等。
1.2现行交通部部颁施工技术规范、施工验收标准、质量标准及定额。
1.3通过施工现场实地考察后对本工程的理解。
2、编制原则2.1本工程总工期为160日历天,以工期目标为前提,进行劳动力、机械、材料等施工资源的配备与施工方案选择。
2.2坚持专业化作业原则。
2.3遵循设计文件、规范和验标的原则。
2.4坚持施工全过程标准化管理的原则:在施工的过程中严格按ISO9001质量标准进行管理和控制,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强化施工安全管理,使工程的每个环节均处于受控状态。
2.5坚持积极推广应用“四新”成果的原则:在各项工序施工中,对于能够提供或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成本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积极采用。
2.6坚持安全第一的生产组织原则,以科学的施工管理保生产安全,以安全促施工生产。
2.7临时工程以满足施工为主,控制成本为辅的原则进行统筹安排,尽量节约用地,保护环境。
临时设施的布置尽量利用既有公路,做到永临结合,减少施工投入,并兼顾方便群众。
2.8认真履行合同文件的各项条款,严格执行技术规范,并对各项条款作出实质性的响应。
二、工程概况及特点1、工程概况万州长江大桥北桥头立交东临万县长江大桥,北接金陵路与北滨路相联,西侧经长青路与青杠榜立交与沪蓉(G42)高速公路相接,南接长武路(县道)。
长江大桥北桥头立交是沪蓉、万利(待建)、万忠(待建)沿江高速与万州城市中心相联接的重要枢纽之一。
2、主要工程量该交通优化工程主要数量概况:挖方17578.99 立方米,填方5876.25 立方米,弃方11702.74立方米,路基防护工程7929.2立方米,路基排水工程282.72立方米,桥梁1-20米空心板,纵向排水工程757.8米;沥青混凝土面层:14217.54平方米。
三、各分项工程施工顺序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各作业区安排并行作业,作业区内流水作业相结合的施工顺序;控制工期的关键工程先行开工,关键工序优先。
一份完整的压力管道竣工资料应包括哪些内容(参考).(精选五篇)

一份完整的压力管道竣工资料应包括哪些内容(参考).(精选五篇)第一篇:一份完整的压力管道竣工资料应包括哪些内容(参考).一份完整的压力管道竣工资料应包括哪些内容压力容器安装提供资料1、开工告知手续2、安装单位资质 {需盖单位红章 }3、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4、设备验收记录包括:A:有单独设备验收记录表B :设备监检证书、合格证、技术参数、铭牌拓印件5、基础验收记录6、设备就位检查情况记录表7、附属管道质保书 {必要时有复验报告 }8、焊接工艺评定报告9、焊工资格证书10、焊接接头外观质量检查记录11、无损检测报告12、耐压试验记录13、气密性实验记录14、安全附件校验报告15、设备平面布置图 {内容包括产品编号和厂内编号 }16、安装合格证 {参照锅炉安装合格证,每台一份 }压力管道安装(试行竣工资料表格序号 1 施工方案 2 告知书 3 开工报告 4 技术交底 5 特殊工种登记表管道材料及零部件验收记录 7 管道阀门试验记录 8 安全附件安装检查记录 9 管道弯管加工记录 10 管道安装记录 11 管道支吊架安装记录 12 管道补偿器安装记录 13 管道焊接及外观质量检查报告 14 静电接地测试记录 15 管道酸洗、钝化记录 16 管道防腐记录 17 隐蔽记录管沟开挖及回填土检查记录 19 单线图焊缝单线汇总表 21 焊缝射线委托单对接焊缝射线探伤汇总表 23 角焊缝渗透探伤汇总表24 焊缝射线探伤报告25 焊缝渗透探伤报告26 管道液压试验报告27 管道气压试验报告28 管道气密性试验报告29 管道保温记录管道吹扫.清洗记录31 压力管道竣工报告32 材料合格证 33 联系单压力管道竣工验收资料关于压力管道安装交工的资料1、安装许可证复印件2、协议3、告知书4、监督检验申报书5、设计图纸6、图纸会审记录7、施工方案8、焊接工艺评定目录9、焊接工艺卡10、焊工证复印件11、无损检测人员证复印件12、技术(安全交底记录13、材料计划表14、材料入库验收单15、材料质量证明书、合格证16、阀门试验记录17、材料领用联络单18、焊接节点图19、焊缝表面质量检查记录 20、压力管道安装检查记录21、静电接地测试记录22、无损检测委托书23、无损检测报告24、管道气密性试验记录25、管道真空试验记录26、管道系统吹扫及清洗记录27、管道涂漆、绝热、色标检查记录28、工程交接检验书29、压力管道安装质量证明书第二篇:压力管道竣工资料要求压力管道竣工资料要求第一部分前期准备工作1、告知书2、安装单位及焊接人员资质3、设计单位资质4、建设单位申报书(盖建设单位公章)5、设计变更(如有)6、安装单位施工方案(包括现场人员、安全防护、材料验收、焊接质量、无损探伤、强度试验、严密性试验、吹扫、试运行等相关要求,方案应经使用单位批准,其中吹扫、试压、严密性、酸洗钝化、脱脂等应分别单独编制方案)7、施工单位对设计文件审核意见(图纸会审)8、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及焊接工艺指导书第二部分材料部分材料(包括管子、阀门、三通、弯头、焊材等)验收记录及对应的出厂质量证明资料,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证书(后附许可范围)第三部分管道安装部分1、阀门试验记录(GC3为同规格5%且不少于1个)2、管沟开挖或管架、支吊架安装3、管子加工4、焊接记录及安装检查记录,工艺管道一致性,安装偏差等5、法兰、阀门安装记录6、管子的清理、防腐(日期在耐压试验之后)7、管道绝热保温(日期在耐压试验之后)第四部分探伤部分1、探伤委托单2、单线图(焊接接点图加探伤口标注)3、RT报告4、其他探伤报告第五部分验收部分1、强度试验及气密性试验报告(探伤合格后)2、吹扫记录3、导线跨接与静电接地安装记录及测试报告(如有)4、隐蔽工程记录(如有)5、竣工图、竣工验收报告(如有变更应将其附于后面并在竣工图中标注清楚)6、轴测图(遵循原则:以三维坐标为基础,以设计为依据,以管道安装实况为内容。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20年版)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20年版)2020年6月前言为进一步贯彻《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统一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标准,保障工程勘察质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组织有关单位对《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0年版)进行了修订,形成《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20年版)。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一、对《深度规定》(2010年版)相同、相近内容进行合并。
本次修订对组成框架作了较大调整,由原来9章调整为6章,将原“4房屋建筑工程、5市政工程、6城市轨道交通工程、8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评价”内容合并为“4勘察报告-文字部分”。
二、对《深度规定》(2010年版)中部分模糊表述的条款进行明确。
《深度规定》(2010年版)中一些条款存在“宜”“可”“必要时”等表述,造成勘察质量监管部门在监管时难以把握,在本次修订中予以明确。
三、根据法规规章要求进行相应调整。
如《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37号)自2018年6月1日起施行,其第六条规定:“勘察单位应当根据工程实际及工程周边环境资料,在勘察文件中说明地质条件可能造成的工程风险。
”本次修订在4.5.1条中予以体现。
四、根据工程勘察标准进行相应调整。
如考虑到我国已实施2000大地坐标系统,实际各地仍有采用不同坐标系统情况,为避免差错,本规定在4.2.6条第8款增加了引测点的高程和坐标系统要求。
同时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307-2012对第4.5.14条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分析评价要求进行了完善。
本规定所述编制深度,是详细勘察阶段工程勘察文件编制的基本要求,勘察单位可以根据各地具体条件和合同约定,增加相关勘察文件的编制深度要求。
本深度规定由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主编并负责具体解释。
各地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勘察单位等单位在执行过程中可将意见反馈到主编单位,以便进一步修改、完善。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2020版)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xxx工程部分(2020版)xxx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THE COMPULSORY PROVISIONS OF WATER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TANDARDS(2020年版)《xxx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编制组编•北京•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xxx工程部分(2020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规定,对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以及满足经济社会管理基本需求的技术要求,应当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
按照《xxx 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要求,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决定的工程建设、环境保护等领域,可以制定强制性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目前xxx行业强制性标准分为全文强制和条文强制两种形式,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需要强制时,为全文强制形式;标准中的部分技术内容需要强制时,为条文强制形式,即强制性条文。
xxx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以下简称强制性条文)的发布与实施是xxx部贯彻落实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重要举措,是xxx工程建设全过程中的强制性技术规定,是参与xxx工程建设活动各方必须执行的强制性技术要求,也是对xxx工程建设实施政府监督的技术依据。
强制性条文的内容,是直接涉及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人身健康、xxx工程安全、环境保护、能源和资源节约及其他公众利益,且必须执行的技术条款。
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对xxx技术标准保障xxx工程质量安全的要求不断提高,为适时推进xxx技术标准制修订工作,xxx部于2012年印发了《xxx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管理办法》(水国科〔2012〕546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对强制性条文的制定、实施和监督检查做出了具体规定。
依据《管理办法》,从2012年12月开始,制定强制性条文的工作机制由从批准颁布的现行标准中摘录、集中审查、汇编发布的工作方式,调整为在xxx工程建设标准制定与修订的送审、报批阶段,明确规定对强制性条文进行审查、审定的要求,并要求在出版发行的标准文本中用黑体字标识。
2020年(建筑工程管理)绿色建筑初步设计说明专篇范本

(建筑工程管理)绿色建筑初步设计说明专篇范本(重庆城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城海•松藻中心项目节能与绿色建筑专篇(公共部分)初步设计编制单位:XXXXXX编制日期:二○一七年一月(XXXXXXXX)XXXXXXX节能与绿色建筑专篇(公共部分)法定代表人:签名:技术总负责人:签名:项目总负责人:签名:编制日期:二○一七年一月一、项目概况XXX项目用地位于重庆市南岸区南坪区万寿路,设计地块基地东侧为万寿路,南面紧邻钻石年代项目用地,西面为南湖社区。
地块东西长约84米,南北宽约63 米,呈近似长方形状。
总用地面积为5205.00m2,设计为高层公共建筑。
项目由24层塔楼、4层裙房,地下3层车库组成。
总停车数为283辆,总建筑面积41676.45m2,为甲类公共建筑。
本项目按重庆市《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0-052-2016进行设计,达到绿色建筑一星(银)级标准。
建筑绿色建筑使用的建筑材料均为一星级及以上的绿色建材。
二、建筑专业2.1 设计依据1、节能设计依据的相关规范、规定1)《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0-052-20162)《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083)《岩棉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建筑构造》13J02 DJBT-0694)《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19935)《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6-20086)《建筑幕墙》GBT21086-20072、节能设计依据的相关文件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执行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有关事项的通知(渝建发﹝2013﹞98号)3、节能设计依据的相关报告1)重庆市规划局下发的《建筑工程方案设计审查意见函2)由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的《XXX中心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一次性勘察),勘察结果显示本项目用地适宜工程建设。
3)南岸区环保局通过审核的《环境影响报告表》渝(南岸)环备[2016]003号。
纵六路施工图设计说明

施工图设计说明一、概述重庆市大渡口双山片区纵六路道路工程位于大渡口双山片区,本次设计的纵六路道路工程是双山片区内规划中的一条城市次干路。
本次设计道路起点坐标为X=62056.090,Y=54652。
352;终点坐标为X=61247。
16 ;Y=54907.94,道路全长861.107米,其中K0+335~ K0+438段穿越规划的公园,考虑了采用桥梁跨越,以保证公园的整体性,同时对道路沿线的景观有显著改善,道路标准路幅宽为26m,车行道为16m,为城市次干路Ⅱ级,设计车速为30km/h.K0+319,桥梁终点桩号为K0+422二、工程地质条件2。
1地形地貌道路区内沟岭相间,主要发育近东西向的宽缓沟谷,地形整体东南高西北低,起伏较大,沟谷底部地形相对平坦。
道路区分布有农田、耕地、民房。
由于拟建道路区对现有房子进行了拆迁,现状地面基本以覆盖建筑填土为主,后期人类活动频繁,地面高低起伏不一。
地面最低高程322。
91m,最高高程为356.85m,相对高差为33.94m,斜坡地带的地形坡度为5~32°之间,局部呈陡崖,但高度较小。
2.2气象道路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春旱、夏热、秋雨绵绵、冬暖而多雾,无霜期长,雨量充沛的特点。
据重庆气象局1957~2006年资料,归纳引用如下:--——降雨量:多年平均降雨量1109.89mm,降雨量多集中在5~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70%;冬季雨量最少(12月至翌年2月),占全年降雨量的4。
2%,月平均降雨量,1月份最少,为13。
8mm,7月份最多,为186。
5mm。
--—-气温:多年平均气温18。
6℃,极端最低气温为—4.5℃(1961年1月17日),极端最高气温42.3℃(2006年8月23日)。
多年月平均值,1月份最低,平均气温7.0℃;7月份最高,平均气温29.6℃。
-——-湿度:相对湿度,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0%,年内分配以12月最大,为87%;以8月份最小,为74%。
芜湖长江公铁大桥施工图 图纸分册

序号 图纸分册 图纸编号
10218-04-1李卫华 张州
招标图完成时间 8月30日
一 第一册 全桥总体设计 二 第二册 斜拉桥主桥
1 2 3 4
第一分册 主桥(0~5号墩)下部结构 10218-04-201001 张州 朱伟 陈志涛 车然娜 张州 李卫华 第二分册 主桥主塔及索塔锚固结构 10218-04-202001 李刚 毛向东 汪威 李 刚 第三分册 主桥斜拉索 10218-04-203001 吴国强 李卫华 主桥钢桁梁(一)结构总图 10218-04-204001 邹敏勇 李卫华 李卫华 主桥钢桁梁(二)下弦杆、铁路桥面系及钢锚箱 10218-04-205001 庄庆庆 齐瑞轩 方绪镯 邹敏勇 邹敏勇 第四分册 主桥钢桁梁(三)上弦杆、公路桥面系及腹杆 10218-04-206001 庄庆庆 齐瑞轩 关勇 方绪镯 邹敏勇
1 2 3 4 5 6 7 8 第一分册 第二分册 第三分册 第四分册 第五分册 第六分册 第七分册 第八分册 全桥下部结构附属设施 主桥上部结构附属设施 主桥主塔附属设施 主桥钢梁检查设施 引桥上部结构附属设施 公路立交附属设施 桥梁防撞设施 桥梁健康监测系统 10218-04-501001 10218-04-502001 10218-04-503001 10218-04-504001 10218-04-505001 10218-04-506001 10218-04-507001 10218-04-508001 请拟定分册目录 10218-04-601001 10218-04-602001 10218-04-603001 10218-04-604001 请拟定分册目录 10218-04-701001 10218-04-702001 10218-04-703001 请拟定分册目录 10218-04-801001 10218-04-802001 10218-04-900001
桥梁施工图册

荆州江陵电厂华电大道施工设计桥梁图纸目录序号图表名称图表号张数序号图表名称图表号张数1工程数量表道-施-Ⅱ-01129桥面排水布置图道-施-Ⅱ-292 2桥位平面图道-施-Ⅱ-02130支座安装构造图道-施-Ⅱ-301 3桥型布置图道-施-Ⅱ-03131桥台搭板钢筋构造图道-施-Ⅱ-311 4桩位坐标图道-施-Ⅱ-04132桥梁搭接段道路纵断面设计图道-施-Ⅱ-321 5上部构造横断面图道-施-Ⅱ-05133桥梁搭接段路面结构设计图道-施-Ⅱ-331 6空心板中板一般构造图道-施-Ⅱ-06134桥梁搭接段道路标准横断面图道-施-Ⅱ-341 7空心板边板一般构造图道-施-Ⅱ-0718铰缝钢筋构造图道-施-Ⅱ-0819空心板钢束布置图道-施-Ⅱ-09110封锚端钢筋构造图道-施-Ⅱ-10111板端加强钢筋构造图道-施-Ⅱ-11112空心板底板加强钢筋构造图道-施-Ⅱ-12113桥面钝角加强钢筋构造图道-施-Ⅱ-13114中板普通钢筋构造图道-施-Ⅱ-14215边板普通钢筋构造图道-施-Ⅱ-15216桥面现浇层钢筋构造图道-施-Ⅱ-16117桥台一般构造图道-施-Ⅱ-17218桥台盖梁钢筋构造图道-施-Ⅱ-18219桥台耳墙钢筋构造图道-施-Ⅱ-19120桥台背墙钢筋构造图道-施-Ⅱ-20221支座垫石、挡块钢筋构造图道-施-Ⅱ-21122桥台锚栓构造图道-施-Ⅱ-22123桥台桩基钢筋构造图道-施-Ⅱ-23124基桩声测管布置图道-施-Ⅱ-24125人行道结构布置图道-施-Ⅱ-25126人行道伸缩缝构造图道-施-Ⅱ-26127人行道栏杆钢筋构造图道-施-Ⅱ-27228桥面伸缩缝构造图道-施-Ⅱ-2811设计标准1.1采用的规范和规程1.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 B01-2014);2.部颁《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3.部颁《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4.部颁《公路涵洞设计细则》(JTG/T D65-04-2007);5.部颁《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6.部颁《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7.国颁《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14-2003);8.部颁《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B02-2013);9.部颁《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10.部颁《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06)11.部颁《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规范》(JTG F71-2006)12.部颁《公路工程水文勘察设计规范》(JTG C30-2015);13.《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14.《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图表示例》;15.国颁《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50162-92);16.国颁《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
安庆长江公路大桥设计说明和竣工说明

第一部分.总体设计说明一、设计范围本册图纸为安庆长江公路大桥施工图第二册《主桥设计》的第四分册《钢箱梁设计》,内容包括钢箱梁梁段划分、钢箱梁梁体构造、钢箱梁腹板及纵横隔板构造、钢箱梁竖向支座框架构造、斜拉索锚箱构造、临时吊点及支点构造、检修道及风嘴构造等。
本册图纸替代原二OO二年七月版对应施工图,原施工图同时废止。
二、设计依据1. 安庆长江公路大桥有限责任公司《安庆长江公路大桥勘测、设计合同》。
2. 交通部交办发2079号文(2001年9月11日)《关于安徽省安庆长江公路大桥初步设计的批复》。
3.安徽省交通厅皖交基发[2001]98号《关于安庆长江公路大桥施工图设计的批复》。
4.安徽省交通厅皖交基发[2002]45号《关于安庆长江公路大桥钢箱梁技术设计的批复》。
5.安徽省交通厅皖交基发[2002]85号《关于安庆长江公路大桥钢箱梁施工图设计的批复》6.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2000年10月提交的《安庆长江公路大桥主桥抗风性能研究》报告。
7.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2000年10月提交的《安庆长江公路大桥主桥抗震性能研究》报告。
三、设计标准及规范1.设计标准(1)桥梁设计等级:四车道高速公路特大桥(2)设计行车车速:100Km/h。
(3)桥面宽度:四车道桥面标准宽度26m,中间设2.0m宽中央分隔带,两边各设0.5m防撞护栏。
主桥斜拉桥两边增设,桥面总宽度为30m。
(4)桥面纵坡: 3%(5)桥面横坡:2%(6)荷载标准a.车辆荷载等级:汽车-超20级,挂车-120b.设计风速:桥位区常年主导风向NE方向。
距地面10m高度处100年一遇10分钟平均最大风速为23.65m/s。
按《安庆长江公路大桥主桥抗风性能研究》报告,桥面高度处横桥向设计基准风速取为33.58m/s,顺桥向设计基准风速取为29.80 m/s。
参与汽车荷载组合的横桥向设计基准风速取为28.10 m/s,纵桥向设计基准风速取为24.93 m/s。
安东园长江厂房给排水施工图(含设计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工程设计)长江六施工图设计说明第一分册(总体及附属工程)目录1.工程概述 (1)1.1项目建设背景 (1)1.2设计范围及主要内容 (1)1.3卷册划分及本册设计内容 (2)1.4设计依据 (2)1.5对方案审查意见执行情况 (2)1.6主要设计过程 (3)2.工程建设条件 (3)2.1自然条件 (3)2.1.1气象条件 (3)2.1.2地形、地貌 (3)2.1.3水文 (3)2.1.4通航标准 (4)2.2工程地质 (4)2.2.1地层岩性 (4)2.2.2地质构造及地震 (5)2.2.3水文地质条件 (6)2.3不良地质现象及特殊性岩土 (7)2.4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8)2.4.1场地的稳定性 (8)2.4.2不良地质特征与评价 (9)2.4.3桥址适宜性评价 (9)2.4.4桥基基础持力层的选择及基础形式建议 (10)2.5岩体工程地质特征及物理力学性质 (10)2.6结论与建议 (12)3.技术标准与规范 (12)3.1主要技术标准 (12)3.2采用的设计规范与参考规程 (13)3.2.1铁路规范: (13)3.2.2公路规范及其它参考规范、规程:..................................................................................................... 144.设计荷载和荷载组合. (15)4.1设计计算荷载 (15)4.1.1恒载 (15)4.1.2活载 (16)4.1.3偶然荷载 (16)4.2荷载组合 (17)4.2.1近期运营状态荷载组合 (17)4.2.2远期运营状态荷载组合 (17)5.主要材料 (17)5.1混凝土 (17)5.2普通钢筋 (18)5.3普通钢筋 (18)5.4预应力材料 (18)5.4.1预应力钢绞线 (18)5.4.2预应力锚具 (18)5.4.3预应力管道材料 (19)5.5主体结构用钢 (19)5.5.1钢板 (19)5.5.2焊接材料 (19)5.5.3钢管 (19)5.5.4高强度螺栓 (19)6.1.1精轧螺纹钢 (20)6.2斜拉索系统 (20)6.3桥梁附属结构材料 (20)6.3.1附属结构用钢 (20)6.3.2人行道板 (20)6.3.3桥面泄水管 (20)6.3.4桥梁排水管 (20)6.3.5防撞护栏 (21)6.3.6车行道铺装 (21)7.主桥总体设计 (21)7.1总体布置 (21)7.1.1桥跨布置 (21)7.1.2横断面布置 (21)7.2结构设计 (21)7.2.1基础结构 (21)7.2.2桥墩 (22)7.2.3索塔 (22)7.2.4斜拉索体系 (23)7.2.5主桥钢箱梁 (24)7.2.6主桥混凝土箱梁段 (26)8.引桥总体设计 (26)8.1桥跨布置 (26)8.2横断面布置 (26)8.3结构设计 (27)8.3.1下部结构 (27)8.3.2上部结构 (27)9.桥梁附属工程 (27)9.1桥面铺装 (27)9.2人行道板和铺装 (28)9.3桥面防撞护栏 (28)9.4人行道栏杆 (28)9.5桥面排水设计 (28)9.6支座 (28)9.7伸缩缝 (29)9.8检修系统 (29)10.结构耐久性设计 (29)10.1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要求 (29)10.1.1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 (29)10.1.2混凝土的施工要求 (30)10.2混凝土结构防护涂装设计 (30)10.2.1涂层体系防腐年限 (30)10.2.2混凝土结构的防护涂装 (30)10.3钢结构防腐涂装设计 (31)10.3.1表面预处理 (31)10.3.2热镀锌表面处理 (32)10.3.3复合涂料防腐体系 (32)10.3.4表面涂装色彩 (33)10.4主桥钢箱梁、索塔钢锚箱除湿设备 (33)10.5斜拉索防腐 (34)10.6桥面防排水 (34)10.7提高结构耐久性的其他措施 (34)11.主桥工程指导性施工方案 (34)11.1场地布置 (34)11.2总体施工 (34)11.2.1主要施工顺序 (34)12.施工监控 (36)12.1施工监控的目的 (36)12.2施工监控的内容 (36)12.2.1施工监测 (36)12.2.2监控计算 (36)13.注意事项 (36)1.工程概述1.1项目建设背景泸州市位于中国四川省东南部,长江和沱江交汇处,地处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是中国著名的酒城,四川省第一大港口和第三大航空港、南向综合交通枢纽、世界级白酒产业基地、成渝经济区重要商贸物流中心,长江上游重要的港口城市。
泸州市区位图根据《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2014-2020年)》在长江干线新建过江通道规划中,泸州长江桥梁共九座,其中安富第二过江通道(邻玉长江六桥)为其中规划桥位。
本项目为连接泸州城南副中心至城北副中心的重要快速通道,穿越城西组团,也是城市二环路的一部分。
泸州市二环路工程总长约52.5Km,其中北段为在建的沱江四桥,东段为在建的空港大道,南段已完成施工图设计工作,安富第二过江通道为西段工程。
因跨江桥梁建设周期较长,故本项目的建设已成为完善二环路的重要节点工程。
因此泸州市政府适时地将长江六桥及连接线工程建设提上了议事日程。
1.2设计范围及主要内容项目范围示意图项目总平面布置图项目起于城南组团现状机场路,起点与机场路相交形成全互通立交,后沿城南组团规划路网外侧前进依次跨越S308省道、蓝田机场、滨江南路、长江后在江阳区福利山处上岸,向北延伸经江北立交、店子坡立交,终点至设计已完成的马屋基立交,路线全长约7.512Km,双向八车道。
项目包含跨越长江特大桥一座,全互通立交两座、部分互通立交一座、简易互通立交一座及人行过街系统。
项目设计工作内容为全线路基路面工程、桥梁、立交、交通、排水管网、照明工程。
1.3卷册划分及本册设计内容根据项目建设计划,本项目共分三卷,本册为第二卷“正桥工程(K2+700~K4+640.000)”第三册“桥梁工程(共九分册)”的总体设计说明,总体编排为:1、第一分册总体设计及桥面附属设施2、第二分册主桥基础和下部结构3、第三分册主桥索塔4、第四分册主桥桥塔锚索区纵向钢系梁和索结构5、第五分册主桥钢箱梁和钢-砼结合段6、第六分册主桥混凝土梁7、第七分册引桥工程8、第八分册景观照明9、第九分册桥塔防撞设施其中《第一分册总体设计及桥面附属设施》,主要设计内容包括:跨江桥施工图设计总说明、总图、支承体系图、指导性施工步骤图、桥面附属设施等。
1.4设计依据(1)泸州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与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签订的设计合同。
(2)《关于泸州市安富第二过江通道(邻玉长江六桥)及连接线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川发改投资[2015] 239号)。
(3)《泸州市长江六桥(邻玉)及连接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2015.07)。
(4)《泸州市长江六桥(邻玉)及连接线工程方案设计》(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2014.3)。
(5)《泸州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关于泸州市长江六桥(邻玉)及连接线工程方案设计技术评审会纪要》(泸州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办公室第十四期)。
(6)《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泸州市安富第二过江通道(邻玉长江六桥)及连接线工程项目初步设计技术审查的批复》川建勘设刻发【2016】461号。
(7)《泸州市长六桥(邻玉)及连接线工程正桥北段主线及立交工程(K4+620~K7+512.705)工程地质勘查报告》四川省一三五勘察设计有限公司二O一五年九月。
(8)沿线1:500地形图。
(9)泸州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提供的其它资料。
1.5对方案审查意见执行情况(1)下阶段进一步优化提高主梁刚度。
执行情况:同意专家意见,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对高塔截面进行加强设计,提高整体刚度。
(2)进一步复核主梁在高、低塔过渡段刚度的协调及线形的平顺性。
执行情况:按专家意见执行,通过加强合拢段及附加梁段隔板刚度,同时在高塔侧相邻梁段设置中分带顶底板进行刚度过度。
(3)下阶段补充道路与轨道间的防撞墙设计内容。
执行情况:按专家意见执行,施工图设计中对防撞设施等进行细节设计。
(4)完善风、车、桥系统耦合振动性能研究。
执行情况:同意专家意见,完善风、车、桥系统耦合振动性能研究。
1.6主要设计过程(1)2013年9月,受泸州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的委托,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组织有关设计人员经实地踏勘,收集有关资料,开展泸州市长江六桥及连接线工程方案设计。
(2)2013年10~2014年1月,方案分别通过了市政府方案讨论会、专家委员会、规划委员会。
(3)2014年2月29日,泸州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组织召开“泸州市长江六桥(邻玉)及连接线工程方案设计技术评审会”,形成了《关于泸州市长江六桥(邻玉)及连接线工程方案设计技术评审会纪要》。
(4)2015年7月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完成了《泸州市长江六桥(邻玉)及连接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
(5)2016年5月,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完成了《泸州市长江六桥(邻玉)及连接线工程初步设计》。
2.工程建设条件2.1自然条件2.1.1气象条件本工程项目所在区内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光热水资源丰富,具有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霜雪极少,光热水同步协调,春秋季暖和,夏季炎热。
年平均气温18.9℃,年平均日照1258小时,平均降雨量1207mm,无霜期348天,极端最高气温40.2℃(1972.8),极端最低气温-1.2℃(1977.1),年均降水量为1207mm,年最大降雨量为1437.7mm(1968年),年最少降水量为789.7mm(1960年),日最大降雨量225.2mm(1968.7);年平均雾日为34天,区内盛行东北风,年平均风速17m/s,最大风速22.5 m/s,大风次数年平均59次。
2.1.2地形、地貌拟建泸州市长江六桥(邻玉)为长江六桥河谷岸坡地貌,长江由西向东流向,桥址处河谷走向较顺直,河谷形态呈不对称“U”型,枯水期河面宽缓720~750m,汛期河面宽约1050~1100m,河床高程一般210.00~228.50m,最低处207.20m,相对高差约18.5m,河床坑凼较多,主航道靠右岸即北岸一侧。
河谷总体地形为北高南低,MP1~MP5主墩和P12、P13引桥墩位于河床中,勘察期间桥址河面高程约230.55m,水深2.5~9.0m。
由于拟建大桥位于市郊区区,采砂等人工活动频繁,对河床及两岸地形改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