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双总线控制方法在多轴向经编机上的应用
机床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中的实时监控与控制技术研究

机床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中的实时监控与控制技术研究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发展,机床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作为现代机械加工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广泛应用。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通过网络通信和数据传输,实现对机床的实时监控和控制。
本文将探讨机床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中的实时监控与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
1. 研究背景与意义机床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是指将各个机床上的传感器、执行器等设备通过总线连接起来,实现集中监控和控制的系统。
实时监控与控制技术是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核心内容和关键技术之一。
通过实时监控与控制技术,可以实时获取机床的运行状态,对其进行监测和调整,提高生产效率和加工质量。
2. 实时监控与控制技术研究进展2.1 总线技术现场总线技术是机床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中的基础,它可以实现多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
常用的总线技术有CAN总线、Ethernet、Profibus等。
这些总线技术具有高速、稳定性好等特点,能够满足机床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对大数据传输和实时性的要求。
2.2 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机床上的传感器和执行器通过数据采集板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总线传输到监控中心。
数据采集技术的研究包括传感器选择、数据采样率和采样精度的确定等方面。
数据传输的研究主要包括数据传输速率的选择和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保证。
2.3 实时监控与控制算法实时监控与控制算法的研究是机床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中的关键环节。
实时监控算法主要包括机床状态监测、故障诊断和预测等。
实时控制算法主要包括运动控制、位置控制和力控制等。
这些算法的研究旨在提高机床的稳定性和精度,减少加工误差和故障。
3. 实时监控与控制技术的应用机床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中的实时监控与控制技术已经在机械加工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实时监控与控制技术,可以实现机床的远程监控和远程操作,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安全性。
同时,实时监控与控制技术还能够实现机床的自动化加工和优化控制。
4. 实时监控与控制技术面临的挑战与展望虽然实时监控与控制技术在机床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中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Powerlink实时以太网总线在多轴数控系统中的应用

2 P w r k的应 用 优 势 o el i n
E h r e o el k 技 术 于 2 01年 由 贝 加 莱 ten tP w r n i 0 ( B& R ) 司 开 发 , 成 立 了 E S E h re o rik Sa . 公 并 P G( ten t wel tn P n d r iain G o p 标 准 化 组 织 , 员 包 括 B&R、 e z 、 a dzt ru ) o 成 L ne
I E 5 8时 钟 同 步 协 议 , 一 种 确 定 性 实 时 以 太 网 。 E E1 8 是
2. 工 作 原 理 1
机 床 本 体 共 4部 分 组 成 , 其 中 数 控 系 统 是 整 个 系 统 的
核 心 部 分 , 责 将 NC 代 码 转 换 成 复 杂 的 控 制 指 令 , 负 然 后 由伺 服 系 统 执 行 具 体 操 作 。
具 体 表 现 为 : 速 度 、 精 度 、 效 率 、 可 靠 性 、 灵 高 高 高 高 高
活 性 。以 减 少 工 序 、 助 时 间 等 为 主 要 目 的 的 复 合 加 工 辅
正 朝 着 多 轴 、 通 道 控 ¥ 功 能 方 向 发 展 , 现 多 轴 的 协 多 1 实
调 控 制 成 为 实 现 这 一 目标 的 关 键 技 术 … 。本 文 研 究 通 过 设备 级 的 网络通信 技 术 , 现 数 控系 统 的多轴 控制 , 实 对 提高机 械 加工 效率 具有 重 要意 义 。
当前 , 着 经 济 全 球 一 体 化 , 备 制 造 业 的 国 际 市 随 装
场 竞 争 日趋 激 烈 , 户 对 数 控 技 术 提 出 了 更 高 的 要 求 , 用
机床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发展与应用

机床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发展与应用近年来,随着工业自动化的不断发展,机床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在机床制造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机床现场总线控制系统通过将控制器和执行器连接起来,实现了自动化控制的高效性、灵活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对机床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发展历程进行探讨,以及其在机床制造行业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机床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发展历程。
早期的机床控制系统主要采用传统的点对点连接方式,每个执行器都需要独立的控制电缆,不仅布线复杂,而且容易出现故障。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机床制造商开始研发机床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最早出现的总线控制系统是基于串行通信的,如RS-485总线等。
这种系统的主要优点是线缆布线简单,成本低,但传输速率有限,不适用于高速机床控制。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CAN总线、EtherCAT总线等高性能总线系统相继问世,为机床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机床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机床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提高了机床的自动化水平。
在传统的机床控制系统中,往往需要人工操作进行机床的调整和控制,效率低下且容易出现误操作。
而使用机床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后,可以实现机床的自动化生产,减少了人工操作的需求,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其次,机床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提供了更灵活的机床配置方案。
传统的机床控制系统中,控制器和执行器之间的连线较为复杂,增加了机床的布局限制。
而采用机床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后,可以通过总线连接多个执行器,使其与控制器之间的连线简化,提高了机床布线的灵活性,方便了机床的配置和改造。
另外,机床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提升了机床的可靠性和维护性。
传统的机床控制系统中,一旦控制器或执行器出现故障,需要停机维修,导致生产中断和生产成本加大。
而采用机床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后,可以实现控制器和执行器的分布式控制,当某个节点出现故障时,只需要替换该节点,而不需要停机维修整个系统,提高了机床的可靠性和维护性。
基于机床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多轴联动加工技术研究

基于机床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多轴联动加工技术研究近年来,随着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机床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多轴联动加工技术作为机床控制系统的一种关键技术,为提高机床的加工效率和精度提供了重要的手段。
本文将对基于机床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多轴联动加工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原理、应用和发展前景。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机床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机床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是一种基于现场总线的工业控制系统,它将数据传输、控制和监测功能集成到一个总线系统中,实现机床各个部件之间的信息交换和联动控制。
采用现场总线控制系统能够提高机床的智能化、自动化和柔性化水平,有效地提高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
多轴联动加工技术是机床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它通过对多个轴进行联动控制,实现复杂曲面的高精度加工。
多轴联动加工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加工效率,缩短加工周期,还可以提高加工精度,提升产品质量。
在实际生产中,多轴联动加工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模具加工等行业。
多轴联动加工技术的实现离不开机床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支持。
首先,机床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为多轴联动加工技术提供了高可靠、高实时的数据传输通道,确保各个轴之间的同步和协调。
其次,机床现场总线控制系统通过专门的运动控制卡和控制算法,实现对多轴运动的精确控制,保证加工精度和效率。
最后,机床现场总线控制系统还提供了友好的人机界面,方便操作和监测多轴联动加工过程。
多轴联动加工技术的研究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研究高效的轨迹生成算法,能够根据加工要求自动生成合理的运动轨迹,减少加工时间和轨迹误差。
第二,研究高精度的轨迹跟踪控制算法,能够实现对复杂曲面轨迹的准确跟踪,提高加工精度和产品质量。
第三,研究多轴之间的同步和协调控制算法,保证各个轴之间的运动一致性,避免碰撞和冲突。
第四,研究预测控制算法,能够根据工件特征和行业经验,提前预测加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
机械工程中的多轴协同控制技术研究

机械工程中的多轴协同控制技术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械工程领域对于精密控制需求的增加日益迫切。
多轴协同控制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控制策略,为机械工程师提供了更高效、更精确的控制方案。
本文将从多轴协同控制技术的定义、应用案例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论述。
多轴协同控制技术指的是一种通过多个轴同时运动并协调配合,实现精密运动控制的技术手段。
传统的机械系统控制多以单轴控制为主,即每个轴都独立运动,缺乏协作与配合。
而多轴协同控制技术则通过轴间的信息交互与同步,实现多个轴的协调运动,从而提高了整个系统的运动精度和效率。
在实际应用中,多轴协同控制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类机械设备中,比如数控机床、半导体设备、机器人等领域。
以数控机床为例,传统的数控机床仅能实现单轴控制,无法满足复杂零件加工的需求。
而引入多轴协同控制技术后,可以同时控制多个轴向运动,大大提高了加工精度和效率。
在半导体设备和机器人领域,多轴协同控制技术可有效应对复杂的生产过程和动作要求,提高生产自动化程度和质量。
多轴协同控制技术的核心在于轴间的信息交互与同步。
这一过程中,需要确保多个轴之间的时序关系和位姿关系得到准确传递和保持。
因此,如何设计合理的信息交互机制和控制算法是多轴协同控制技术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
近年来,基于网络通信和协议的方法成为了热门研究方向。
通过网络通信,各轴之间可以实时交换状态信息和指令,从而实现快速、准确的协同控制。
同时,还需要考虑不同轴之间的相互干扰和误差补偿等问题,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精度。
未来,多轴协同控制技术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应用场景。
随着工业 4.0的推进,机械工程中的智能化和自动化需求日益增长。
多轴协同控制技术将不仅需要满足对于精度和效率的要求,还需要适应更加复杂多变的生产环境和任务需求。
如何实现智能化的调度和优化策略,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之一。
此外,随着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为多轴协同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带来更多可能性。
I_2C总线在多机通信中的应用_唐红文

件设计$实现了程控交换多机通信调度指挥系统 % 关 键 词 ) 1.% 总 线 多 机 通 信 软 硬 件 设 计
1.%3 14567 145687956: %;7<=;5 > 总 线 是 ?@;A;BC 公 司 开 发 的
一种双向两线多主机总线$它能方便地实现芯片间的数 据传输与控制% 通过两线缓冲接口和内部控制与状态寄 存器$ 可方便地完成多机间的非主从通信或主从通信% 基于 1 % 总线的 多机 通信电 路结 构简 单 &程序 编写 方便 $
! 系统硬件设计
本调度指挥系统由主机和调度操作台两部分组成$ 工 作 原 理 如 图 D 所 示 E 两 者 间 通 过 F"G.. 总 线 实 现 较 长 距离的数据传送% 主机和操作台内部均采用分散多处理 器 控 制 $处 理 器 间 采 用 1 % 总 线 进 行 数 据 通 信 %
数控机床双轴驱动同步控制方法的探讨

数控机床双轴驱动同步控制方法的探讨随着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数控机床在制造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数控机床的自动化生产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加工精度和质量。
而数控机床的双轴驱动同步控制方法,更是关乎到数控机床的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的关键技术之一。
本文将探讨数控机床双轴驱动同步控制方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双轴驱动同步控制的基本原理数控机床的双轴驱动同步控制方法,主要是指控制两个或多个轴的运动,使它们达到精确的同步运动。
在数控机床中,通常会有X、Y、Z轴等多个轴,这些轴需要进行精密的同步控制,以完成复杂的加工过程。
而双轴驱动同步控制方法,是通过控制系统对多个轴进行同步控制,使它们按照预定的路径和速度进行运动,从而实现精确的加工。
目前,关于数控机床双轴驱动同步控制方法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在控制算法方面,传统的PID控制、模糊控制、自适应控制等方法都被广泛应用在数控机床的双轴驱动同步控制中。
这些方法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
在传感器和执行器方面,随着传感技术的发展,越来越精密的编码器、传感器和伺服驱动器被应用到数控机床的双轴驱动同步控制中。
这些高精度的传感器和执行器,使得数控机床能够更加精准地控制多个轴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从而实现更加精密的加工。
三、双轴驱动同步控制方法的挑战和发展趋势虽然数控机床的双轴驱动同步控制方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
数控机床在进行复杂曲线加工时,对双轴驱动同步控制的精度和稳定性要求很高。
当前的控制算法和传感器技术仍然有待进一步提升,以满足复杂加工的需求。
数控机床的双轴驱动同步控制方法也需要克服机械传动系统的非线性和滞后等问题。
这需要研究更加高级的控制算法,以及设计更加精密的机械传动系统,来提高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和稳定性。
随着工业4.0的发展,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正在成为数控机床发展的新方向。
数控机床的双轴驱动同步控制方法也需要与这些新技术相结合,从而实现更加智能化的加工和生产。
基于实时以太网的高性能多轴数控系统

此基础 上开 发 了实 际系统 , 并在 国产 数控 机床 上进 行 了应 用 。应 用 结 果表 明 , 提 出 的新体 系结 构 所 具 有 显著技 术经 济优 势 , 据此开 发 的实 际系统 运行 可靠 , 具有 良好 的应 用前 景。
数控机床双轴驱动同步控制方法的探讨

数控机床双轴驱动同步控制方法的探讨
随着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的不断深入发展,数控机床同步控制技术已经成为数控机床中的重要技术之一,对提高机床的加工精度、加工效率和生产成本均有显著的作用。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数控机床双轴驱动同步控制方法,介绍同步控制的原理、方法和应用,并对机床的加工效果进行验证。
一、同步控制原理
数控机床双轴驱动同步控制方法,是指在两个或多个轴之间通过同步控制实现更加精准的控制效果。
其原理主要是通过建立一个同步坐标系,将两个或多个轴的运动情况放在同一坐标系中进行控制。
由于同步坐标系中的各轴运动状态相对稳定,因此可以实现更加精准的同步控制。
1. 基于位置控制的同步控制方法
数控机床双轴驱动同步控制方法可以应用于多种机床加工,比如销轴的加工、挤浆机的加工等。
以销轴的加工为例,采用同步控制可以实现两个或多个轴的同步加工,从而提高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
四、实验结果验证
为了验证双轴驱动同步控制方法的效果,我们进行了一些实验,以销轴的加工为例。
实验结果显示,采用同步控制后,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均得到了显著提高,且可以实现更加精准的控制效果。
综上所述,数控机床双轴驱动同步控制方法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数控机床控制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
在以后的数控机床加工中,将会得到广泛的应用。
数控机床现场总线技术的应用

数控机床现场总线技术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现代制造业的发展,数控机床在工业生产中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提高数控机床的性能和效率,现场总线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数控机床系统中。
本文将探讨数控机床现场总线技术的应用,并分析其在数控机床系统中的优势和挑战。
一、现场总线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现场总线技术是一种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的通信技术,它通过将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等设备连接到一个共享的总线上,实现设备之间的高效通信和协调工作。
现场总线技术不仅简化了系统的布线结构,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还增强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实时性。
在数控机床系统中,现场总线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将各种设备连接到同一总线上,数控机床系统中的各个设备可以实现实时的数据交换和协同工作,从而提高了机床系统的整体性能和效率。
二、数控机床现场总线技术的优势1. 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数控机床现场总线技术可以将各个设备连接到同一总线上,通过总线进行数据传输和设备之间的通信。
这种结构简化了系统的布线,减少了布线错误的可能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同时,现场总线技术还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可以方便地增加或替换设备,满足不同生产需求的变化。
2. 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稳定性数控机床现场总线技术利用高速的数据传输通道,将数据在设备之间进行实时传输。
相比传统的点对点通信方式,现场总线技术具有更短的响应时间和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保证了数据的实时性和稳定性,提高了机床系统的控制精度。
3. 降低了系统的成本和维护难度采用现场总线技术可以减少系统中的电缆长度和数量,降低了系统的成本。
同时,现场总线技术可以利用自动检测和故障诊断功能,实现对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测和故障排除,减少了系统的维护难度和维修成本。
三、数控机床现场总线技术的应用案例1. CAN总线技术CAN总线是一种应用最为广泛的现场总线技术,它具有高实时性、可靠性和抗干扰性的特点。
在数控机床系统中,CAN总线常被用于控制板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实现数控机床系统内部各个模块之间的协同工作。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在经纬仪中的应用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在经纬仪中的应用当前,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测量手段日新月异,对于靶场的光电经纬仪,从系统的复杂性、故障率等特性方面考虑传统通信方式已无法满足要求。
现场总线作为一种全数字化、双向、开放的多站串行通信总线,以其高速率和高可靠性,使实时控制变得非常容易实现,已经成为当前发展的热点。
本文重点分析了控制器局域网(CAN)的技术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光电经纬仪内部通信系统实现方案。
标签:光电经纬仪现场总线CAN 总线1、引言在靶场试验的测控系统中,光电经纬仪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光电经纬仪是一种用于空间移动目标跟踪定位成像的高精度光电探测仪器。
因其具有实时、高精度、动态跟踪和能够实现图像再现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武器实验、天文观测等科研和军事领域。
光电经纬仪各分系统的输出数据结构不同,通信方式主要有RS232,RS422/485,并口等。
这几种通信方式存在较多的先天性缺陷:通信速率低、传输距离短、线路利用率低、抗干扰能力差、容错性差、不易扩展、难以维修和测试。
随着光电跟踪探测技术迅速发展,对目标的测量技术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的通讯方式已无法满足要求。
要解决上述问题,就需要寻找一种在实时性、可靠性等方面均能满足经纬仪要求的通信方式来统一设备内部的通信。
经过对各种数据通信方式的比较,发现现场总线控制具有明显的优势。
2、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现场总线:安装在制造或过程区域的现场装置与控制室内的自动控制装置之间的数字式、串行、多点通信的数据总线称为现场总线。
它是一种开放的、全数字化、双向,多站的通讯系统。
采用现场总线将使控制系统结构简单、系统安装费用少并且易于维护;现场总线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但由于各种现场总线侧重面不同,各有相应的应用领域,目前多种现场总线并存的现象。
目前比较流行的现场总线主要有:FF(Foundation FieldBus,基金会现场总线),PROFIBUS(Process FieldBus,过程现场总线),LonWorks(Local Operating Network,局部操作网),HART(Highway Addressable Remote Transducer,可寻址远程传感器数据通路),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控制器局域网)。
双PLC技术在多轴运动控制中的应用探讨

Control system and technology控制系统与技术0 引言我国科学信息技术不断进步,PLC技术出现在自动化控制领域中PLC它是一种可编程的存储器,能有效地进行定时、运算,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促进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1 双PLC技术的应用1.1 双PLC技术在自动饮料机内的应用在自动饮料机内投入硬币,消费者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饮料。
这一自动化选择也通过使用双PLC技术可编程控制技术,对于PLC本身来说,它是一种存储器,通过内部的计算,数据分析等各类功能,实现可编程工作,能够有效地对设备运行进行把控。
1.2 双PLC技术在信号监控中的应用双PLC技术还广泛使用在信号监控工作中。
一般情况下,双PLC控制系统也可以使用在监控对象控制方面,能够有效地提高设备运行效率,提高系统的运动稳定性,如在高档酒店、博物馆的监控设备中都会使用到双PLC技术[1]。
1.3 双PLC技术在图书馆自助服务终端中的应用近年来,在我国很多区域的图书馆都有自助服务终端设备。
在这些移动设备之中,双PLC技术被广泛使用。
自助服务终端设备主要是智能图书架,上面主要存储各类书籍,对各类型图书进行有效分类,提高读者的分辨率。
通过双PLC控制多轴执行机械手,将图书的各类信息传递给读者,不仅可以放回,还可以取下借阅,从而能有效地减轻解放,降低人力劳动。
与此同时,也能大大降低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2]。
2 双PLC多轴运动控制的方案在市场上所使用的小型PLC多轴运动控制系统中,为了解决为了提高系统的控制能力,需要对PLC扩展运动模块进行科学设计,尤其是对单PLC进行组网形成主从PLC控双PLC技术在多轴运动控制中的应用探讨吴兴广(哈尔滨新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哈尔滨 150000)摘要:文章通过对双PLC技术的应用进行概述,针对多种运动控制的方案进行分析,提出了双PLC技术在多轴运动控制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双PLC技术;多轴运动;应用中图分类号:TP27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487(2019)03-0002-02方式分为开环控制数控机床、闭环控制数控机床,其中开环控制的数控机床是没有检测的反馈装置的,操作起来比较的简单、系统的性能也比较的稳定,闭环的数控机床则恰恰与之相反[3]。
多轴步进电机 CAN 总线控制系统设计

多轴步进电机 CAN 总线控制系统设计
张恺钰;李国利;陈健;刘登;时光
【期刊名称】《机械与电子》
【年(卷),期】2015(000)008
【摘要】设计了一种基于 CAN 总线的多轴步进电机运动控制系统。
系统由 PC 机、CAN 收发器、CAN 控制器、单片机、步进电机及其驱动器等部分组成。
系统由PC 机通过 CAN 总线向各轴步进电机控制器发送控制命令,实现多轴步进电机的
同步运动控制。
将各轴步进电机安装在采摘机械手上进行机械手运动控制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稳定可靠。
【总页数】3页(P38-40)
【作者】张恺钰;李国利;陈健;刘登;时光
【作者单位】金陵科技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江苏南京 211169;金陵科技学院机电
工程学院,江苏南京 211169;金陵科技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江苏南京 211169;金陵科技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江苏南京 211169;金陵科技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116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273
【相关文献】
1.实时双总线控制方法在多轴向经编机上的应用 [J], 徐亚明
2.多轴伺服驱动数控系统的CAN总线控制 [J], 邢伟
3.步进电机自适应细分多轴运动控制系统设计 [J], 方力;刘汉忠;张建华
4.基于单片机和CPLD的多轴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设计 [J], 梅阳凤;李军
5.基于步进电机多轴联动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J], 李志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多机床集成通讯解决方案—Multi-DNC

多机床集成通讯解决方案—Multi-DNC摘要:随着工业化的深入,传统的单机程序传输方式已不能符合大规模生产加工的要求。
南京东岱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的Multi-DNC软件通过利用企业的局域网资源,用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将企业的所有数控机床的程序传输统一用一台服务器进行管理,并且能够对所有数控机床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并对机床在一段时间内的工作状态进行统计。
关键字:Multi-DNC,程序传输当今,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加深,工业生产加工规模不断扩大。
以前三五台机床的小作坊式的生产加工模式已经不再适合,十几、几十台,甚至上百台机床的大规模生产模式才是发展的方向。
这就使得加工流程不断细化,编程和机床操作必定分开,这就对机床程序传输通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以前的小规模生产模式下,机床的程序传输一般都是一对一的简单传输,即依靠软盘等存储介质,或者传统RS232串行通讯电缆直接传输等方式来实现程序传输。
这些程序传输方式基本上都要求在机床旁边配置电脑,并且传输效率低下。
同时在多台机床同时加工时无法对加工程序进行有效分配。
所以这种简单的程序传输方式已不能适应大规模生产模式的要求。
南京东岱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的Multi-DNC通讯控制软件是一种全新的程序传输与控制软件, Multi-DNC软件通过充分利用企业的局域网资源,通过服务器来管理企业所有的数控设备的程序传输。
服务器与数控机床之间的数控程序的交换是双向全自动的,一台服务器能够控制多达256台数控设备的双向并发通讯。
操作人员可以直接在机床控制器上完成加工程序的发送与接收,而不需与编程人员相互协调工作。
Multi-DNC软件通过远程控制能够实现可靠的无人值守全自动机床在线加工。
智能化的断点续传功能,可以实现从程序的任意行、任意换刀处实现程序的断点续传。
在机床控制面板上可以直接将机床内的程序和服务器的程序进行比较,并将比较结果显示在机床控制器上,方便对前后程序进行对比,查看所有修改的地方。
2022年总线技术在数控机床中的运用及前景分析

总线技术在数控机床中的运用及前景分析机床尤其是数控机床作为工作母机,在各行各业中的作用众所周知,在机床的设计与制造中,设计师们始终在精益求精地提高机床的性能与产品外观,机床的艺术造型作为设计师们的必修课,困扰机床设计师的一个难题是机床的接线接管,不管设计师怎样细心设计机床外观,一旦将管线接上之后,大家就会发觉眼前的机器就像一个插满了管子、牵满了电线的“重病人”。
还有一个难题就是点对点的掌握线、动力线及信号线等线路之间的抗干扰和连接松动等状况,这更是令现场电气工程师们头疼的一个问题,现场总线技术的消失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供应了福音。
现场总线的主要特点1.系统的开放性传统的掌握系统是个自我封闭的系统,一般只能通过工作站的串口或并口对外通信。
在现场总线技术中,用户可按自己的需要和对象,将来自不同供应商的产品组成大小随便的系统。
2.可操作性与牢靠性现场总线在选用相同的通信协议状况下,只要选择合适的总线网卡、插口与适配器即可实现互连设备间、系统间的信息传输与沟通,大大削减接线与查线的工作量,有效提高掌握的牢靠性。
3.现场设备的智能化与功能自治性传统数控机床的信号传递是模拟信号的单向传递,信号在传递过程中产生的误差较大,系统难以快速推断故障而带故障运行。
而现场总线中采纳双向数字通信,将传感测量、补偿计算、工程量处理与掌握等功能分散到现场设备中完成,可随时诊断设备的运行状态。
4.对现场环境的适应性现场总线是作为适应现场环境工作而设计的,可支持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射频、红外线及电力线等,其具有较强的抗干扰力量,能采纳两线制实现送电与通信,并可满意平安及防爆要求等。
现场总线使系统更敏捷总之,在数控机床中,各种掌握器、执行器以及传感器之间通过现场总线连接,线缆少、易敷设、实现成本低,而且系统设计更加敏捷,信号传输牢靠性高且抗干扰力量强。
数控机床基于现场总线的掌握系统将渐渐取代原有掌握系统,简单的线束将被现场总线所代替。
I2C总线在多机通信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3条)
1.陈秀玲.周欣.陈黎平 I2C总线数据传输系统的设计及其应用[期刊论文]-微型电脑应用 2003(5)
2.蒋伟宏.习勇.魏急波 基于MPC850嵌入式通信平台的I2C接口设计 2002 3.何立民 I2C总线应用系统设计 1995
相似文献(4条)
1.期刊论文 向鹏.李绣峰.杜遥雪.XIANG Peng.LI Xiu-feng.DU Yao-xue 全电动注射成型机控制系统设计 -塑料
S,P:下一个st舭或stop信号。 首先发送开始(stan)信号,然后传送第一个字节:高
12c中断处理
读12C状态SISrrA,根据状态值转不同处理
总线J I发送I J发送 错误I S11ARTI sLA+w
SlCON=女}57H RElrI
待发DATA S1CON.#47H
RE-兀
待发SLA+W S1CON=}}47H
《电子技术应用》2005年第5期
万方数据
灯状态:即让对应灯处于灭、常亮、闪烁等状态值。
’
3通信软件设计 主机和调度台80C652.单片机上电时首先装载本机
从地址和通用地址,设置12C总线为高中断。由中断处 理程序自动接收数据存人数据缓冲区并查询是否有数 据发送,若有,进行相应发送处理;系统设置50ms定时 中断处理,集中处理接收到的信息,按要求进行相关处 理,并查询是否有数据需发送,若有填入发送缓冲区,设 置待发送SlCON标志,由中断处理程序发送。流程如图 5所示。
信息交互(按键信息、LED显示信息)。
1.1主机I℃总线构成
子系统的CPU处理单元由Phihps一80C652单片机配
合外围电路(如EPROM、RAM、EEPROM、译码和I/O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式” 的 改进 和 计 算 机 控 制 , 使 其 实 现 机 电一 体 化[ 。
目前 , 随着计 算机技 术 和经编 机 的不 断发 展 , 采 用 电子式 的经编 机机 构和微 机控 制的经 编机 编织具 有 多种 花型 的经 编织物 己相 当普遍 。但 它们大 多为
的发展 , 对机 械式 经 编机 最 薄 弱 的环 节 变 速送 经 机
编机具有三根经轴、 六根纬轴 、 一根牵拉轴 、 一根拖 链轴、 一根托 布轴 和 一根 摩 擦 卷绕 轴 等 十 三根 高 精
度联 动的轴 系 。各轴 有 着 各 自的功 能 及运 动 轨 迹 , 它们 之 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独 立 又关 联 , 并 与 机器 高 速 旋 转 的机 器
常 州市第八 纺织机械 有 限公 司研 制 的 GE 2 一 M2多轴 向经编机 是 集机 、 电、 光、 伺服 控 制 、 计 算机 运
用 为一体 的 多轴 向经编机 组 。本 文详 细介 绍 了该机 采 用伺 服技 术 、 智 能化人 机界 面控 制 、 运 用微机 调控 的 实时双 总线分布 式控 制 系统 的构 成及作 用原 理 , 并与传 统集 中控制技 术做 了比较 。
纺织机械
2 0 1 3年 第 2 期
・ 研 究 与应 用 ・ l 9
为一个 又一 个小 的时 间片 , 如3 ms ( 毫秒) 为 一 个 时
间片 , 按 规定 的次序 在 每一 个 时 间 片 内对 指定 的对 象 进行 控 制 , 这 样循 环重 复进 行 , 从 微 观上 来讲 控制
在 我 国也 得到 了快速 发展 。常 州市第 八纺 织机械 有 限公 司研 制 的 G E 2 - M2多 轴 向经 编机 产 品技 术 水 平 和经 编机实 时生产 数据 管理 等技术 代表 了 国内领
先 水平 及 国际 的最 新 发 展 趋 势 。由 于 , 多轴 向经 编
列( 由所有 工作 织针 完 成 一个 编 织 循 环所 形 成 的 肩
人纱 线 ) 、 衬 纬纱 ( 横 向衬入 纱 线 ) 和 斜 向衬 纱 ( 与衬
经成 一定 角度 的衬人 纱线 ) 的有取 向结 构 的 、 可 以多
织和花纹要求作针前 和针背横 向垫纱 ; 牵拉机构是
以一 定 的张力 和速度将 针织 物从成 圈机 构 中牵拉 出 来; 卷 取机 构将牵 拉 出来 的坯 布 以一定 的张 力 和速
层的经编织物_ 1 ] 。由于, 不 同性能尤其是高性能衬
纱 的使用 , 极 大地 改变 和 扩 大 了该 类 经 编织 物 的原
料和织物性能 以及应用范 围。 目 前, 多轴向经编织
物 已广 泛应用 于多 种产业 领域 , 如航 空航 天 、 车船 制
度卷绕起来 ; 传动机构由主轴电机驱动主轴 , 以主轴 为 主体 , 通 过 凸轮 、 偏 心连杆 、 蜗 轮蜗杆 、 齿轮 等各种
主轴 的 转 动 角 度 ( 0 。 ~3 6 0 。 ) 和速度 ( 6 0~ 1 0 0 0 r /
mi n ) 有 着 严 格 的 时 空 关 系 。解 决 十 三 根 轴 之 间并
构、 恒 张力 和变速 牵拉机 构及 卷取机 构进 行 了“ 电子
与机器 主轴 的实时联动 等问题 , 是保 证 G E 2 - M2
并肩 的一 系列 线 圈 ) ( 横 向上) 的送 经 量 是 不 同 ( 切
机 的编 织工艺 和机 器结构 特点 , G E 2 -M2多轴 向经
换) 的, 与之相应 , 牵 拉 及 卷 绕 量 也 同样 是 不 同 ( 切 换) 的, 即每一横 列 的送 经量 、 牵 拉 及 卷 绕量 都 是 不 同的, 而 同时人们 又希望 机器 编织速 度能 提高 , 在这 种 情况下 , 机 械式 经 编机 的各种 机 构 和 传 动控 制 已 不 能适应 上述 要求 。随着 计算 机和 自动化 控制技 术
是 断续 的 , 要相 隔几 个 时间 片 ( 决定 于 被控 单元 的数 量) 才 能再 次循 环到 对该 控制 单元 进行 一 次控制 ; 但
关键 词 多轴 向经编机 实时双 总线 控制 方 法
1 引言
多轴 向经 编机是 指能生 产多 轴 向经 编织物 的 经
编机 。而多 轴 向经编 织 物 是指 具 有 衬 经纱 ( 纵 向衬
的机 构 , 它 是 由数 千根并 行 排列 的织针 、 沉 降 片及导 纱针 等构成 ; 送经 机 构 用 于将 经 轴 上 的一 组 平 行排 列预先 卷绕 在经 轴上 的纱线提 供 给成 圈机构 进行 编 织; 梳 栉横 移机构 用 于控 制装 有导纱 针 的梳栉 , 按组
传 动机件 , 使机 器上 各 部 分 机件 互 相 协 调地 进 行 工 作l 3 J 。机械 式经编 机是 上述 经编机 各种机 构 为机械 式 的和 以机械控 制 为主 的经 编机 。当在编织 生产 复
杂经 编花 纹组织 时 , 由于 花纹 完 全 组 织 中 的每 个 横
造、 风力发电和建筑工程等 』 。因此, 多轴向经编机
1 8
・ 研究与应用 ・
纺织机械
2 0 1 3年 第 2期
实 时双 总 线控 制 方 法在 多轴 向经 编 机上 的应 用
徐 亚 明
( 常州市第八纺织机械有 限公司 2 1 3 1 3 3 )
摘 要 多轴 向经编 织物 已广 泛应 用 于 多种 产 业 领 域 , 多轴 向 经编机 在 我 国也得 到 了快 速发 展 。
2 多轴 向经 编机 实时双 总线控 制 方法 的提
出
一
般经编机是由成 圈机构、 送经机构 、 梳栉横移
机构 、 牵拉机构 、 卷取机构和传动机构等组成。成圈 机构 是将 经纱形 成相互 串套 的线 圈而成 为经 编织 物
集 中控制 , 即用一 台计算机采用分时的方法对几根 经轴 、 牵拉轴 、 卷 绕 轴 等 控 制 单 元 分 别 进 行 分 时控 制。分时控制是利用计算机的高速性 , 将时间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