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进行数学教学

合集下载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进行数学教学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进行数学教学

【 章编 号] 0 9 5 7 ( 0 2 0 - 0 0 -0 文 10 - 0 12 1 )2 29 1
生认 识 学习 数学 的意 义 , 鼓励 学生 学 习成 才 , 并积 极参 加 数 学实 践 活动 , 1 正确 认识 数 学 中的创 新教育 引 “ 新教 育” 以培 养人 的 创新 精 神 和创 新 能力 为 基 本 价值 取 向的 激 发学 习数 学的 兴趣 和成 就动机 。提倡启 发 式教 学 , 导 学生 了解 所 有 创 是 这一切 都 源于 对 数学 浓 厚 的兴 教 育 , 核心 是创 新能 力 的培养 。① 从这个 意 义上理 解 , 数 学 教学 中 , 的 数学 成就 都是 在旧 知识基 础 上的 创新 , 其 在 通 过对 中小 学 生施 以教 育和 影 响 , 使 他们 去 认 识 数学 领 域 的新 发 现 、 趣 。源 于强 烈 的创新 意识 。 促 数 学 中的 组合 原 理 , 3 C =3 C 0 4 5 说 明 一个 人 涉 猎 知识 越 多 , ,3— 3 , 新 思想 、 方法 等 , 新 掌握 其 一般 规 律 , 养他 们具 有 一 定 的数 学 能力 , 培 为 其 创 将 来 成为创 新 型人 才奠 定数 学 素 质基 础 。 即在 全 面实 施 数 学 素质 教 育 知识 面 越广 , 创造 性思 维 就 越 活跃 . 新 能力 就 越 强 。③ 引 导学 生 有 为将来 的创新 活 动奠 定 扎实 的 的过程 中 , 重研 究 和解决 如 何 培养 中 小学 生 对 数 学 的创 新 意识 、 新 意识 地 主动 学 习更多 更全 面的数 学 知识 , 着 创 数 学功 底 。学生 在接 受教 育 和获 取 知 识 的 同时 , 成 推崇 创 新 , 求 创 形 追 思 维 , 新技 能 以及创 新个 性 的问题 。 创 新, 以创新 为 荣的观 念 和意识 。 2 营造 数学 学 科创新 教 育的氛 围 3 2 注 重学生 思维 能 力 的培 养 , 练创 新 思 维 。数 学 是思 维 的体 . 训 每个学 生 都具 有潜 在的 创新 才能 , 把这 种潜 能转 化为 现 实 中 的创 要 因此 , 能 对 数学 教 材巧 安 排 , 问题 妙 引 导 , 设 一 个 良好 的思 维 若 对 创 新 力 。 营 造 浓 厚 的 适 宜 创 新 教育 的 氛 围 , 应 概葫 起 来 主 要 有 以 下 三 个 操 , 方面: 、 ~ 情境, 对学 生 的思维 训 练是非 常有 益 的 。在教 学 中应打 破 。 老师 讲 , 学生 的常规 教 学 , 传 授” 探 究 ” 充 分暴 露 知 识 形 成 的过 程 , 变“ 为“ , 促使 学 2 1 数学 教 师 自身 要具 备 创新 精 神 , 是 数学 教 学 中培 养学 生 创 听 ” . 这 以探 索 者 的身 份 去 发 现 问题 、 结 总 新 能 力的一 个 重要 因素 。 因为学 生数学 知识 的获 得 和能 力 的形 成 , 师 生 一 开 始 就 进 入创 新 思维 状 态 中 , 教

2023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

2023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

2023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2023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1学习《2023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使我对新课标的要求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

一、在教学情境中体验数学的趣味兴趣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如运用做游戏、讲故事、直观演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学习数学知识。

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使学生把学习作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渴望,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二、在生活实践中体验数学的价值在数学教学中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引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到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

数学源于生活。

因此我教学时注意紧密联系实际,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入手。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事物,用数学的概念与语言去反映和描述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生活中充满了数学。

从而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中。

三 `在自主合作中体验数学的探索。

实践证明,小组合作互动学习更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形式,通过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学到课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参与意识,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的方法,进而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充分体验合作探索成功的喜悦。

学生在合作、交流、碰撞中掌握了探究的方法。

不但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满足了他们的成功欲,从而让学生享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用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享受“数学学科的快乐”且快乐地学数学。

2023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2通过学习《小学数学新课标案例解读》我明白了很多的道理。

要让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数学爱数学必须进行改革用新课标的标准来指导我们的教学思路。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素材,把教材中有关圆柱的提积的应用所呈现的内容变为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变书本知识为生活中的知识。

下面是整理的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5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大家喜欢,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本节课中教师没有过多地教学生,而让学生回归到生活原形中去,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本来很枯燥的圆柱的体积应用的题材生活化,增加了学生的信息量,提高了学生体会数学奥秘的积极性。

学生体会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知识才是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金钥匙”。

通过寻找这些信息背后的信息,学生掌握了知识、形成了技能。

同时也感受到了数学应用的广泛性以及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但在本节课中也有不足的地方,如①由于中心问题空间较大,具有挑战性,中下等学生自主探索有一定的难度;②实践中,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花时间太多,影响了后面的教学,这都是以后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总之,随着数学的发展,数学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提供给学生充分的机会,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用数学的眼光去感知、去观察、去应用。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2一、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在本节课中,我给学生创设了生活情景(装在杯子中的水的体积你会求吗?)学生听到教师提的问题训在身边的生活中,颇感兴趣。

学生经过思考、讨论、交流,找到了解决的方法。

而且此环节还自然渗透了圆柱体(新问题)和长方体(已知)的知识联系。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2023版电子版精选6篇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2023版电子版精选6篇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2023版电子版精选6篇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2023版电子版1最近,再次认真学习《2023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我对《新课标》有了进一步认识,深刻领悟到教学中既要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又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在探究中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下面,结合教学实际,浅谈自己的学习体会:一、不断更新理念,用新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工作新课程标准把全面发展放在首位,强调小学生学习要从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变到首先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持续发展的教育环境。

在教学中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

二、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中探究知识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要设法营造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观察思考、动手实践中发现规律,与同伴交流,达到学习经验共享,并培养他们合作的意识和交流的能力,从而提高表达能力和理解接受能力。

三、课堂教学要尊重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学生数学新课程标准倡导:“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承认差异;要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

为此,我们要先了解所教学生的情况,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水平、学习态度、意志强弱、智力和能力、平时成绩等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按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因材施教。

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选择合适的策略,由此来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提高思维水平。

四、改变数学学习方式,让学生乐学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

《课程标准》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就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他们提供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从而把学习数学当作是一件快乐的事。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进行数学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进行数学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进行数学教学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又加上双减政策的落地实施,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成为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新课程标准是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以及对各种人才的需求的学科教学标准。

要搞好数学教学,应在全面理解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研究教材教法进行数学教学。

一、加强教材教法的研究在研究学习新教材时要明确两个目标系统的关系:一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同步发展的目标系统,其二是教法与学法同步发展的目标系统,以教法的转变促进学生学法的转变,形成良好有效的学习习惯。

1、加强教法研究,实施因材施教《数学课程标准》中有关数学学习的方式有许多,有模仿、记忆,还有接受和练习等;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记忆,还应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还有阅读自学等;数学学习活动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社会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应当是多种多样的,把握教法,当前还要注意反思、小结以前的一些教法,要从现代教育、教学新理论的角度,从课程改革,从教学实际出发审视自己已经掌握或反复运用的一些教学方法。

继承并发扬好的教学方法,纠正或完善一些存在问题或有缺陷的教法。

还要注意探索新教学内容的一些新教法。

2、合理组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在中学课堂组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征,找出产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原因,并随机应变,采用恰当的方法进行引导。

教师要热爱学生,充分发扬教学民主,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消除学生心理障碍。

当有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小的问题行为时,教师应有意避开,可对其它表现好的同学进行表扬,用榜样的示范作用来激励这些学生改正缺点。

不允许教师在课堂上出现不利于学生素质发展的言词和动作。

课堂上教师应有轻松自如的表现,促使并给予学生在积极敏捷的思维中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

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认真听取和参与,积极从诸多的反馈信息中发现学生的知识、思维和技能的缺陷。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论文]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论文]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从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两个方面,谈了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进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新课标数学课堂教学启发式教学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抛弃“教师一统天下”的传统教学观念,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

就数学教师而言,应尽快地适应新旧课程的过渡,由传统型教师向新型教师转换。

我们应充分考虑数学的学科特点,以及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与人合作的良好品质,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课堂教学要体现生动性与直观性现行的中学数学教材内容比较抽象,对一部分学生来说,要他们学好数学还是一件较为困难的事情。

因此,数学教师不但要对教学内容及其内涵了如指掌,而且还要处理得生动有趣。

把“抽象”转化为“直观”;把“枯燥”转化为”趣味”。

为此,在新课程标准下,以学生的生活体验为基础,在数学教学中加强数学学习和现实的联系,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现实生活,结合生活实际学习数学。

这是数学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特征。

而且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当数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学生才会学得有趣、轻松。

2.课堂教学要体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

的确,一个高明的数学教师不是在教学生学数学,而是在激发学生自己在学数学。

数学知识必须基于个人对经验的操作交流。

通过对知识的感知、消化,形成独特的数学知识结构,才能被理解和掌握。

数学知识一部分可以言传身教,但许多精妙处却只能自己去意会的。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方式的转变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方式的转变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方式的转变罗欢(湖北省黄冈中学)摘要由于传统的数学教学存在许多的不足和缺陷,党和国家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提出了教育改革。

为贯彻和执行新课标提出的教学理念,高中数学教学方式就必须与时俱进地进行变革:提高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对于数学本质的理解,联系生活实际,改善教学手段,体会数学的人文精神等。

同时教学方式的转变也为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掌握学习新课标理念,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加强教师的自身修养等。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上世纪末,中共中央、国务院根据新时代发展的需要高瞻远瞩地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003年颁布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此后全国各地陆续加入到新课改的行列。

国家推行这样一次力度大、范围广、影响深刻的教育改革,根本原因在于传统的教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当中,知识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作为新世纪的公民,必须要具备学习新知识的愿望、兴趣、方法和能力,必须要不断学习和终身学习,只有这样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

传统的数学教学更多关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掌握,过分强调知识的记忆,人为设置繁难的训练,忽视了对数学思想以及数学本质的认识和理解,存在过分形式化的倾向。

同时传统数学教学忽视了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现象较为突出。

这种“万人一面”的培养方式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新课改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提高作为未来公民基本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

二、教学方式的转变新课改对我们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转变教学方式,使之在教学过程中贯彻执行新课标先进的教学理念,成为我们教师最应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1.提高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识,让学生了解数学的魅力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忽视了引导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识,学生往往觉得数学就是一堆数字和公式,它抽象、深奥甚至神秘,对数学的价值不了解。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进行数学教学论文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进行数学教学论文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进行数学教学所谓的数学教学过程,教学论认为:数学教学过程既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又是一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它是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活动过程。

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过程可作这样的表述: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在数学教学目的指引下,以数学教材为中介,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形成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活动过程。

其实数学教学过程还可以这样表述:从结构来看,它是一个以教师、学生、教材、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为基本要素的多维结构;从功能来看,它是一个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形成良好心理品质的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过程;从性质来讲,它又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师生相互作用的双边活动过程。

一、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过程是多种要素的有机结合体“教学”一词,最简单的理解便是“教”与“学”,也可理解为“师教生学”或“以教导学”、“以教促学”。

归根结底,“教”为了“学”。

在新课程下,数学教学过程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它突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是数学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选择课程资源、组织教学活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以及参与研制开发学校课程等方面,必须围绕施素质教育这个中心,同时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创造性地进行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还要求教师学习、探索和积极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师德素养和专业水平。

二、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过程的核心要素是师生相互沟通和交流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过程的核心要素是加强师生相互沟通和交流,倡导教学民主,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营造同学之间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

因此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而互动必然是双向的,而不是单向的。

由于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情感交流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讨论是情感交流和沟通的重要方法。

新课程标准下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语言的思考

新课程标准下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语言的思考

新课程标准下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语言的思考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程标准已经从2011年开始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得到全面实施。

在新课程标准下,数学课程的教学要求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注重实际操作和实践。

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低年级数学课堂的教学评价语言应该如何进行思考呢?本文将从教学目标的明确性、评价手段的多样性和教学效果的实效性三个方面展开思考。

一、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在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促进学生的数学素养的全面发展。

在低年级数学课堂的教学评价中,应该注重对教学目标的明确性。

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数学能力时,应该直面教学目标,确保评价的内容与目标相匹配。

在评价语言上,应该注重用量化和可操作的语言来准确描述学生的数学表现,避免模糊和不具体的评价语言。

不要只说“学生数学能力较好”,而应该说“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加法和减法进行简单计算”。

二、评价手段的多样性在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实践能力,在低年级数学课堂的教学评价中,应该注重评价手段的多样性。

除了传统的笔试、口试外,还可以采用综合实践、小组合作、展示演示等形式进行评价。

在评价语言上,应该注重对多样性评价手段的反映,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注重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学生的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三、教学效果的实效性在新课程标准下,教育教学要求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在低年级数学课堂的教学评价中,应该注重评价结果的实效性。

评价语言应该准确反映学生的数学水平和成长进步,避免过分简化或者夸大学生的真实水平。

评价语言应该注重对学生的成长过程的描述和分析,而不仅仅是关注学生的成绩和表现。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

3、生活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的周围。
因此,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活中的情境, 强化感性认识,从而打到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如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时,我创设一个“购 物商店”,由几位小组长当“售货员”,其他同学当“顾 客”,进行模拟购物活动。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元、 角、分的知识,而且也发展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4、开放性问题情境
三、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 1.“最近发展区”原则。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以“ 最近发展区”为定向,利用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的有 关知识之间的矛盾,提出学生力所能及又富于挑战性的问 题。过难或过易,都不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达不到预期 的效果。 2.目标性原则。即所提问题要目的明确,紧紧围绕当 前的教学目标有序展开.问题要提在点子上,要能直接反 映所学知识的本质特征,要能引导学生的思维指向教学目 标。
3.趣味性原则。设置问题应从生动有趣的具体问题入 手,吸引学生注意,使学生容易产生思考和研究的兴趣, 成为启发学生思维的导火线,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力求生 动而有趣味性。
4、一定的新颖性。创设的“问题情境”内容要新、 形式要新,处处给人以新感,力求新颖而有时代性;创设 的“问题情境”纵可说古到今,横可跨越国洲,小到寓言 故事,大至国内国际经济政治,力求灵活而有多样性。
36[1128] 360…10× 768 720…20× 48 36…1× 12
36[1128] 1080…30×
48 36…1× 12
4、利用生活的盲点或错觉创设情境 数学是对事物本质和概括的反映。生活中我们观察到的 现象和本质是有一定差异的。教学中要利用这些差异,引 导学生去探索发现。 例 圆的认识 例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拉)
为此,在创设情境时,先要对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 学习材料进行分析、比较,把握两者之间的联系,再来寻 找一个合适的、有价值的、生活性的问题情境。

数学新课标学习的心得体会

数学新课标学习的心得体会

数学新课标学习的心得体会今天再次学习《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使我领悟到了教学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习,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让学生享受“快乐数学”本人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再学习,有以下的认识:一、备课:“备学生”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备教的方法很多,备学生的学习方法少。

老师注意到自身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如语言应简明扼要、准确、生动等),注意到实验操作应规范、熟练,注意到文字的表达(如板书编写有序、图示清晰、工整等),也注意对学生的组织管理,但对学生的学考虑不够。

老师的备课要探讨学生如何学,要根据不同的内容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指导如何进行预习、听课、记笔记、做复习、做作业等;要考虑到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及总结归纳能力的培养。

一位老师教学水平的高低,不仅仅表现他对知识的传授,更主要表现在他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上课:“生成性课堂”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的一言一行,在教与学的平台上,做到教学相长,因学而教,树立随时捕捉教学机会的意识,就必定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活泼有趣,更加充满生机,也更能展示教师的无穷魅力。

课堂提问注意开放性。

开放性的提问,没有统一的思维模式与现成答案,学生回答完全是根据自已的理解回答。

答案一定会是丰富多彩,这可以作为我们教师的教学资源。

教师根据这些答案给予肯定、或给予引导,使学生的思想认识在教师的肯定或引导中得到提高。

要促进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还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智慧,教师对教育过程的高超把握就是对这种动态生成的把握。

三、“共同探讨”过去由教师控制的教学活动的那种沉闷和严肃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真诚和激情。

因而,教师的职能不再仅仅是传递、训导、教育,而要更多地去激励、帮助、参谋;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以知识传递为纽带,而是以情感交流为纽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满仓库,而是要点燃火炬。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进行数学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进行数学教学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进行数学教学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已经进入第五个年头。

但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它带来的不仅是变革,也带来了不少争议和探索。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不由得要思考,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进行数学教学?一、认真学习新课标理念,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师角色。

《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因此,新课标下,教师应“带着学生走向知识”,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

所以在课堂上,我们应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欲望,让他们有充分发表自己看法和真实想法的机会,变“一言堂”为“群言堂”,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例如:在教学《十几减9》时,我一天开始就给学生制造一个悬念:“白老师昨晚做了一个梦,你们想知道老师做的是什么梦吗?”学生们异口同声答:“想!”这样通过激趣诱思,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和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平等合作的朋友关系。

紧接着就讲述我的梦,“老师梦见齐天大圣孙悟空对我说,他在蟠桃树上摘了9个仙桃,树上还剩几个仙桃?梦里的问题老师怎么也解决不了,你们谁能帮一帮老师?”低年级孩子乐于帮助他人,乐于尝试解决困难,乐于展示自己的才能,一下子全都有了解决问题的欲望,全都想帮帮老师。

于是,有的学生提出:如果树上原来有11个仙桃,那么还剩下2个仙桃,算式是11—9=2(个);有的学生提出:如果树上原来有12个仙桃,那么还剩下3个仙桃,算式是12—9=3(个)……“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必须由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感悟、发展,而不是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去获得。

”知识只有经过学生自主探究、验证、总结,才能深刻理解,牢固掌握,才能灵活地、创造性运用于实际,体现数学的价值。

二、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是数学教学活动产生和维持的基本依托;是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起点和原动力;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

结合课程标准如何进行数学教学

结合课程标准如何进行数学教学



须根据学的方法 。” 我们 的教师以前在 讲课 时 ,对学生 的能力往 往是信任 不
够, 总怕学生 听不明 白、 记 不住 , 因此 ,
交往、 共 同发 展 的 互 动 过 程 , 而 互 动 必 然是双 向的, 而不是单 向的。 由 于教 学 活 动 是 一 种 特 殊 的 认 识 过程, 在这个过程 中 , 师生 情感交流将 直 接影响教 学效 果 。在数学教 学过程 中 ,讨 论 是 情 感 交 流 和沟 通 的 重 要 方 法 。教 师与 学 生 的 讨论 , 学生 与学 生 的 讲, 它 又是一个有 目的 、 有计划 的师生 相互 作 用 的双 边 活 动 过程 。 讨论是学生参与数学教学过程 , 主动探 新 课 程 下 的数 学 教 学 过 程 是 多 索 知识 的一 种 行 之 有 效 的方 法 。 新课程 种要素的有机结合体 标 准要求教 学要依照教学 目标组织学 “ 教学”一词 , 最 简 单 的 理 解 便 是 生 充 分 讨 论 ,并 以积 极 的 心 态 互 相 评 “ 教” 与“ 学” , 也可理解为“ 师教 生 学 ” 或 价 、 相互反馈 、 互相激励 , 只 有 这样 才 能 “ 以教导 学” 、 “ 以教促 学 ” 。归根 结底 , 有利于发挥集体智慧 ,开展合作学习 , “ 教” 为了“ 学” 。在 新 课 程 下 , 数 学 教 学 从 而 获 得好 的教 学 效 果 。 我 认 为 新 课程 过 程 是 实 现课 程 目标 的重 要 途径 , 它 突 标准下教 师高超 的教 学艺术之一 就在 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 于调动学生 的积极情感 , 使之 由客体变 教 师是 数 学 教 学 过 程 的 组 织 者 和 引 导 为 主体 , 使 之 积 极地 、 目的 明确 地 、 主 动 者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 目标 、 热 情 地 参 与 到教 学 活 动 中来 。 选择课 程资源 、 组织教 学活动 、 运用现 新 课 程 标 准 强 调 数 学 教 学 过 程 中 代教育技术 、 以及参与研 制开发学校课 教师与学生 的真诚交流。 新课程标准认 程等方面 , 必须围绕施素质教育这个 中 为数学教 学过程 巾不 能与学生交 心的 心, 同时面 向全体学生 , 因材施教 , 创造 老 师将 不再 是 最 好 的老 师 。 成 功 的教 育 性地进行教学。 新 课 程 标 准下 还 要 求 教 是 非 显 露痕 迹 的教 育 , 是 润 物 细 无 声 的 师学习 、 探 索 和 积 极 运 用先 进 的教 学 方 教 育 , 是 充 满 爱 心 的 教育 。在 课 堂 教 学 法, 不 断 提 高 师 待 素 养 和专 业 水 平 。 过程中 , 真 诚 交 流 意 味着 教 师 对 学 生 的 新 课 程 标 准 还 认 为 学 生 是 数 学 教 殷 切 的 期望 和 由衷 的赞 美 。 期 望 每 一个 学 过 程 的 主体 , 学 生 的 发 展是 教 学 活 动 学生都 能学好 ,由衷 地赞美学生 的成 的 出 发 点 和 归宿 , 学 生 的学 习应 是 发 展 功 。

数学新课程标准下对课堂教学有效探究的教学案例

数学新课程标准下对课堂教学有效探究的教学案例

数学新课程标准下对课堂教学有效探究的教学案例一、案例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对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广大教师关注的焦点。

本案例以一节初中数学课为例,探讨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

二、案例描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购物打折、速度与时间的关系等,引导学生发现这些问题可以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

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共同探讨方程的建立和求解过程。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学生的疑问。

3. 互动交流,分享成果各小组选派代表汇报本组的探究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或提出质疑。

通过互动交流,学生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同时,教师对各组的汇报进行点评和总结。

4. 归纳总结,巩固提升在探究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明确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方法和步骤。

同时,通过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案例分析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通过创设情境、自主探究、互动交流和归纳总结等环节,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全面发展。

浅谈对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理解

浅谈对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理解

浅谈对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在这次全员培训中,我对小学数学新课标有了新的认识,让我越来越感受到这次课改绝对不仅仅是改变一下教材而已,而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彻底改革,更是我们教师教学方法上的重大改革。

传统的教学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忽视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制约学生多方面的发展,新课改更加注重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培养能力。

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我认真比较了新课程标准和以前教学大纲,发现了新课标对以前课程标准的修改,新的课程标准更适合现在的小学数学教学。

浅谈一下我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一、基本理念:1、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数学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是一种文化。

3、数学学习的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4、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5、评价的目的—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改进教师的教学;目标多元,方法多样;重过程,轻结果;关注情感态度。

6、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

二、课标解读,教学中教师要正确把握自己的角色定位。

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

它实际上是一种探究性的学习,教师是探究性学习的组织者。

三、新课标更健全了新的评价机制。

把过程纳入评价的视野:过程评价和结果相结合、认知评价和情感态度评价相结合、注意评价内容的综合性、注意评价方式的多样性、注意评价对象的差异性、注意评价结果的激励性。

数学新课标与教学新思想

数学新课标与教学新思想

数学新课标与教学新思想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初中数学内容略有增删。

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新的教材观,既要用教材,又要善于开发其他的教学资源。

要重视情境创设,营造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氛围,尊重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学生,改变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

标签:新课程标准;新课程理念;新的教材观;增删;调整;情景;模型;实践;探究;交流;发展通过参加数学新课标的培训学习,使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下面就根据自己对课程标准的理解谈几点体会:一、新课程标准下新增的主要内容有:(1)会用根号表示算术平方根.(2)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3)能解简单的三元一次方程组.(4)能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判别方程是否有实根和两个实根是否相等.(5)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6)体会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7)知道给定不共线三点的坐标可以确定一个二次函数.(8)了解正多边形的概念及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9)会利用基本作图完成:作三角形的外接圆、内切圆;作圆的内接正方形和正六边形.(10)为适当加强推理,增加了下列定理的证明: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垂径定理,圆周角定理、切线长定理等.但是,不要求运用这些定理证明其它命题.二、新课程标准下新删除的主要内容有(1)有效数字.(2)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3)利用一次函数的图象,求方程组的近似解.(4)梯形、等腰梯形的相关内容.(5)视点、视角、盲区.(6)计算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三、新课程标准下新的表述:“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不叫“空间与图形”了);“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第三学段不另叫“课题学习”了,即三个学段都统一叫“综合与实践”).“数学公理”改名叫“数学基本事实”,并明确了9条基本事实.对数学的“双基”要求,改为数学“四基”要求: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新增“模型思想”、“几何直观”的概念。

浅谈新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师的要求

浅谈新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师的要求
浅 谈 新 课 程 标 准 对 数 学 教 师 的要 求
汉 台 中 学 刘 春 丽
新的《 高中数学课 程标准》 的颁 布 与实施 , 引起 了广泛 关 注, 在新 的课程标 准中所体现的新理念 、 设计 、 新 新方 法 , 我 对 们这些课程改革 的第一 实践者 提 出了更新 更高 的要求 , 学 数
3 .了解 教学 与其它学科 的结合 我们知 道 , 数学是 自然科学 , 术科学 等科 学 的基础 , 技 在 经济 、 社会 , 人文科 学的发展 中发挥 了巨大作用 , 在各个 领域 , 数学无处不 在 , 天文学 、 地质学 、 物理学 、 天气预报 等无不体 现 数学思想及 方法 , 数学教 师只有不断努力力学习 , 不断完善 自 己, 不断开拓 自己的视野 , 在教学 中才能使学 生潜 移默化地 学 习数学 , 加强学 生 的应 用意 识 , 并提 高他 们 的 数学 素养 及 能 力, 也才能推动其 它领域 的发展。
三、 实现 角色 转化
从古到今 , 人们从未放弃对教师 的期待 , 同身份 的教师 不 期 待不 一样 , 同 的教师 , 施方法 也有 很 大差异 , 《 课 不 实 在 新 标》 的背景下 , 数学教师如何处理好 与学生 , 它教师关 系 , 其 在 数学过程 中实现角色转化 , 应从下列几个 方面做起 。 1 .要营造和谐 的师 生关 系 传统教育 中 , 教师 的职责 就是 “ 知识 ” “ 将 喂 给学 生”, 多 采用“ 鸭式 ” 填 教学 , 只会 禁 锢 、 闭学 生 的思 想 , 挡其 发 封 阻 展 , 新课标》 在《 中教师应充分尊 重学生 的人 格和学生 在数学 学 习上 的差 异 , 采用适 当的教学 方法 , 在学 习过程 中激发学生 学 习数学 的兴趣 , 养成 良好 的学 习习性 , 教师也应 更新对学生 评价 的观念 , 及时肯定学生 的闪光点 , 突出教 学评价 的激励及 发展功 能 , 建立和谐 的师生 关系 。 2 加 强教师间合作 . 从 大量事实 中不难发现 , 课程改革 的实施 , 已不是 哪门学 科教 师能孤立完成 的, 需要 各学科 教师 , 能 自我封 闭 , 能 不 不 在孤立状态下开展工 作 , 学教 师 间与其它 学科 教师 间应有 教 效地、 有机地结合 在一起 , 相探 讨 、 相研 究 、 互 互 长期 合作 , 不 断地探索成长为优 秀的数 学教师 。 总之 , 高 中教学 课 程标 准》的实施 , 《 对数 学教 师更 是提 出 了更高 的要求 , 数学教师应调整 自己的状态 , 机会 与挑战并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进行数学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进行数学教学

《 福建教 育研究} B 2 0 1 3 . 5・ 1 1
要进 一 批 钢笔 , 一 种 进价 l 5元 . 售价 l 8元 : 另 一 种 进价 l 2元 , 售价 1 5元 , 现 进 哪一种 获 利更大 一些 ? 同学 们经 过一 阵思考 后 , 顿 时活跃 起来 学生 1 : 两种 钢 笔 每支 获利 都是 3 元, 进两 种 获 利一样 大 。
很难说清哪个小组的成绩好一些 , 于是产生认知结 构 内部 的不平 衡 。这 时 , 我提出: 想 知道 比较 的方法 吗 ?这一 问题 的设 计 。 从学 生 的好 奇 、 好 胜 心理 上 引 发 了主动 探 索 问题 的兴趣 , 学 生思 维积 极 , 课 堂气 氛
活跃 。 在教 学 中适 当运用 激励 表扬 是 引导 学 生行 为 习
学 习氛 围 、 精 心创 设 问题情 景 、 提倡 自主探索 与 合作 交流 、 突 出差异 性 和选择 性 等 四个 方 面进行 阐述 。
关键 词
在 新 课 程标 准 下 。 教 学课 堂教 学 中教 师 如 何 改 变传 统 教学 中教 学方 式单 一 , 学生 被动 学 习 的弊端 , 让 学 生真 正 成 为数 学 学 习 的主人 。 这 是 摆 在 我 们 面 前 的现实 问题 。 笔 者在 几 年 的 教改 实 践 中进 行 了 一 些 有益 的 尝试 , 现就 此谈谈 教 改 的一些 体 会 。 营 造积 极和 谐 的学 习氛 围 , 激 发 学生 的学 习 积 极性 和 求知 欲
问题 时 , 对 于学 生 “ 小 小 的发 明创造 ” 及 时给 予 肯定 和 推广 … …诸如 此类 的做 法 。让学 生每攻 克一 个难 题, 克 服一个 困难 , 创 造一 个新 方法 都体验 到成 功 的 喜 悦 ,产生 愉快 的情 绪 ,从 而升华 为渴 望学 习的情 感。 增 强求 知探 索 的欲望 。 二、 精 心创 设 问题情 景 。 让 学 生经历 数学知 识 的 形成 与应 用 现 代认 知 心理 学 关 于思 维 的研 究 成果 表 明 . 思 维 通 常是 由 问题 情境 产 生 的 。创设 问题 情境 的实 质 在于 揭示事 物 的矛 盾 或引起 主体 内心 的冲 突 .打 破 主体 已有认 知 结构 的平 衡状 态 , 从 而唤 起思维 、 激 发 其 内驱力 。 因此 , 教 师应 当把 问题 情境 的创设 作为 教 学设计 的首 要 环节 , 以此来激 活 学生 的求知 欲 。 促 进

对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思考

对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思考

对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思考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于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思考与挑战。

数学计算是数学教学的基础,它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更好地进行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是我们教师们要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一、从教材的选择和设计入手在新课程标准下,教材的选择和设计是数学计算教学的第一步。

教师应选用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教材,对每个章节进行详尽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教师既要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设计练习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逐步探索,全面提升他们的数学计算能力。

二、注重启发性教学方法的运用在教授数学计算的过程中,我们要避免过分依赖机械记忆,而应注重启发性教学方法的运用。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发现规律,从而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运用游戏等互动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主动参与程度,提高数学计算的效果。

三、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数学计算教学不仅仅是灌输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在新课程标准下,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有挑战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寻找不同的解决方法。

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解题思路,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沟通能力。

四、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需要,教师在进行数学计算教学时应注重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还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因材施教,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适合他们的学习计划,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五、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小学数学计算教学需要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来促进学生的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进行数学教学
作者:胡景芹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年第24期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小学数学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课改的全新理念带来了全新的课堂教育生活,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变化。

但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它带来的不仅是变革,也带来了不少问题,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课教学存在诸多问题,需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认真学习课标理念,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师角色
《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因此,新课标下,教师不能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好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而应该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

所以在课堂上,我们应激发学生回答的欲望,让他们有充分发表自己看法和真实想法的机会,变“一言堂”为“群言堂”,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因为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因此我们倡导教学民主,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营造同学之间交流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

例如::在教学《十几减9》时,我一开始就给学生制造一个悬念:“老师昨晚做了一个梦,你们想知道老师做的是什么梦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回答:“想!”这样通过激趣诱思,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和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平等合作的朋友关系。

紧接着就讲述我的梦,“老师梦见齐天大圣孙悟空对我说,他在蟠桃树上摘了9个仙桃,树上还剩几个仙桃呢?梦里的问题老师怎么也解决不了,你们谁能帮一帮老师?”低年级孩子乐于帮助他人,乐于尝试解决困难,乐于展示自己的才能,一下子全都有了解决问题的欲望,全都想帮帮老师。

于是,有的学生提出:如果树上原来有11个仙桃,那么还剩下2个仙桃,算式是11-9=2(个);有的学生提出:如果树上原来有12个仙桃,那么还剩下3个仙桃,算式是12-9=3(个)……“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必须由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感悟、发展,而不是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去获得。

”知识只有经过学生自主探究、验证、总结,才能深刻理解,牢固掌握;才能灵活地、创造性运用于实际,体现数学的价值。

从表面上看,这个质疑情境是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实际上是由学生提出问题并自己去解决问题,这样创设更好地调动了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

二、充分利用远程教育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水平和效果
由于身心发展的特点,小学生对处于动态物体的感知反应快、印象深,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正可以发挥其在教学过程中动像和静像有机结合的优势。

因为多媒体课件具有集文字、动画、声音、图像于一体并可同时进行展现的优点,所以可以变抽象为直观,变静为动,扩大了学生的认识空间,缩短了学生的认识过程,减少了学生想象的困难,为学生实现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飞跃提供了有力支持。

因此,我们应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
富的学习素材,自觉改变传统的“教教材”为“教材教”,让课本上的知识“活”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也正是新课标所倡导的。

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从中央教育台和湖北教育网台上接收的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进行教学,让课本上的教学内容像动画片一样“动”起来,丰富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堂,让学生活学、活用,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提高了教学效果。

例如:教学《四边形》时,利用从中央教育台接收的课程资源进行教学。

让教材中的主题图活灵活现的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看到哪些是自己已经认识的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哪些是自己不认识的四边形(平行四边形),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然后再用幻灯片展示四边形的物品,提问:你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四边形?启发学生打开思维的闸门,争先恐后的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学生1:黑板面、课桌面,学生2:课本面、文具盒面,学生3:电视机面、大门面、伸缩门……,这样通过多媒体教学资源使本节的知识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但是不能让手段成为束缚。

比如:一节公开课。

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把教学内容表现得丰富多彩、形象生动。

突然,教师操作出现了错误,多媒体课件无法正常运行了。

顿时,学生鸦雀无声。

教师抛出求救的目光,专职电脑老师赶紧跑上去,摆弄着鼠标。

不一会儿,一切又恢复了正常,课仍是热热闹闹地进行下去。

现在的课,离开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似乎就成了一堂低品位的课。

在时尚、热闹的背后,教师、学生跟着电脑提出的一个个问题走,实际上和跟着教师设计的问题一步一步走有何区别?教师只是把自己的“满堂灌”交给了电脑,而自己则退到了幕后。

看似学生学得相当主动,其实一切都离不开教师的操纵。

我们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但千万不能为之所困,更不能成为它们的“奴隶”。

我们要增进课件的交互性,使课件能根据教学的需要随意调度,同时要不断提高自己驾驭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

只有这样,先进教学手段的优势才能充分发挥,进而更好地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