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还原染料的染色方法及工艺
第5章 还原染料染色
![第5章 还原染料染色](https://img.taocdn.com/s3/m/feb8abf34693daef5ef73d17.png)
(3)隐色体在染浴中的聚集程度
聚集程度大:上染温度高 聚集程度小:上染温度低 靛类不易聚集;共轭结构易聚集 (4)隐色体的上染特性: 初染率高(电解质含量高:烧碱、保险粉 等);匀染性差,移染性差。
染整工艺与原理 还原染料染色
2. 染浴组成: 染料 匀染剂
NaOH 保险粉 (促染剂) 水
a: 保险粉的量:还原黄G试纸检验 ( 黄→蓝)。 2~3 太多 ﹤2 正常 ﹥5 太少 b:水的硬度 最好用软水 c:半还原时间:还原达到平衡浓度一半时所需的时间。 一般蒽醌类还原速率快; 由于保险粉易分解损耗,故染色过程中应追加保险粉。
染整工艺与原理 还原染料染色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还原染料的染色原理
第五章 Vat Dyes 还原染料染色
第三节 染料的还原和上染 第四节 氧化和皂洗 第五节 染色工艺方法 第六节 可溶性还原染料染色
染整工艺与原理 还原染料染色
第一节 引言
1.定义:还原染料不溶于水,分子上含有两个或几个共轭的羰基 (>C=O) ,染色时先在碱性条件下还原为隐色体钠盐对纤维素纤 维上染,再氧化为原来不溶性染料固着在织物上。 2.还原染料的染色特点
染整工艺与原理 还原染料染色
(二)染色方法(隐色体浸染)
染料种类 染色温度 (℃) 烧碱浓度( g/L) 保险粉浓度(g / L) 元明粉浓度(g/ L)
甲类 乙类 丙类
50~60 40~50 20~30
10~16 5~9 4~8
4~12 3~10 2.5~9
-– 8~12 10~15
染整工艺与原理 还原染料染色
2SO32- +2H2O+2e
SO42- +H2O+2e
b 还原能力强 d 易过度还原(用量要少)
第六章 (1)还原染料染色
![第六章 (1)还原染料染色](https://img.taocdn.com/s3/m/a3404fec7f1922791688e894.png)
那么为什么实际用量要大于理论用量呢?
(1)烧碱实际用量大于理论用量的原因
如果碱量不足,隐色体钠盐水解析出隐色酸,隐色酸对纤维没有直接性,不 能直接上染纤维。
中和保险粉分解时所产生的酸性物质,要消耗部分烧碱
染料隐色体溶液需要在一定的烧碱浓度下才能比较稳定 纤维素纤维也会吸碱 (2)保险粉实际用量大于理论用量原因: 弥补保险粉在空气中的分解损失量,保证染料充分还原。 实际量=理论量+空气消耗量+染浴消耗量+自身分解量
O NHCO
O
NHCO
分子结构中含有酰胺基,在热碱溶液中容易发生水解,只能采用低温低碱条件 进行还原和染色。
(二)亚胺类蒽醌还原染料 如:还原橙6RTK。这类染料在热碱溶液中也容易发生水解,应采用低温低碱条件。
O
O O NH
O
(三)咔唑类蒽醌还原染料 卡其、草绿和黄棕色,其特点是对纤维具有较高的亲和力,染色牢度好。 (四)兰蒽酮类蒽醌还原染料 蓝蒽酮的应用名称为还原蓝RS或RSN。结构式为: 色泽鲜艳,染色牢度高,耐晒牢度可达8级,
从而延缓隐色体的上染达到缓染目的。牛皮胶的用量为1~4g/L。使用平平加O和牛皮
胶能改善染料的匀染性,但不能解决环染问题。 2、加入适量助溶剂 如乙醇、三乙醇胺等,提高隐色体的分散性能,降低染料聚集度。 3、对于隐色体比较稳定的还原染料,可以适当提高染色温度, 增进染料的移染 4、采用悬浮体轧染或隐色酸染色法是改善“白芯”效果最有效的方法。
色3~5s,则表示染浴中尚有过量的保险粉存在。若色泽不变或变化缓慢,则说
明保险粉用量不足,应予以补充。
2、芘蒽酮类
这类染料的严重缺点是染色物有光敏脆损现象。
第三节
(一)还原剂
染整工艺原理第5章 还原染料染色
![染整工艺原理第5章 还原染料染色](https://img.taocdn.com/s3/m/86bf0fcc26fff705cc170abf.png)
染整工艺与原理
还原染料染色
D:浸轧还原液: NaOH 保险粉 染料(平衡织物上的染料) 水
E:对汽蒸的要求: ①蒸箱中不能有空气; ②保证蒸箱中是饱和的蒸汽; ③不能滴水。
染整工艺与原理
项目 轧 染 染料(g/L) 扩散剂(g/L) 30%烧碱(mL/L) 85%保险粉(g/L) 30%双氧水(mL/L) 或过硼酸钠(g/L) 肥皂(g/L) 纯碱(g/L) 还原条件 浸轧染液 烘干 透风 浸轧还原液 工 艺 条 件 汽蒸 水洗 氧化 透风 皂洗 热洗 冷洗 烘干 浅色 10以下 中色 11~24
染整工艺与原理
还原染料染色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还原染料的染色原理
第五章 Vat Dyes 还原染料染色
第三节 染料的还原和上染 第四节 氧化和皂洗 第五节 染色工艺方法
第六节 可溶性还原染料染色
染整工艺与原理
还原染料染色
第一节 引言
1.定义:还原染料不溶于水,分子上含有两个或几个共轭的羰基 (>C=O) ,染色时先在碱性条件下还原为隐色体钠盐对纤维素纤 维上染,再氧化为原来不溶性染料固着在织物上。 2.还原染料的染色特点
染整工艺与原理
还原染料染色
3.常用的氧化剂
H2O2(27.5%~30%) 3~5 g/L;
间硝基苯磺酸钠5g/L; NaOH %(30°Bé) 过硼酸钠 温度 时间 10mL/ L 1~3g/L 60℃ 20mi n
染整工艺与原理
还原染料染色
二、皂洗
1.皂洗的作用:
(1)去浮色。 (2)改变染料在纤维上的物理状态,改善染料牢 度和颜色(鲜艳、纯正、稳定)。 2.皂洗时间:时间越长颗粒增长越大,形成表面聚 集,摩擦牢度降低。
还原染料染色
![还原染料染色](https://img.taocdn.com/s3/m/c51319c54431b90d6c85c7db.png)
还原染料染色
一、蒽醌类还原染料
• 以蒽醌或其衍生物合成的以及具有蒽醌结构的染料 • 还原染料中最重要的一类 • 优点
– 各项牢度较好,色谱齐全,色泽较鲜艳 – 对棉亲合力高
• 缺点
– 染料的合成步骤复杂,原料昂贵 – 染料价格较高,一般只用于高档织物 – 红色较少,且不鲜艳 – 染色时要求的技术条件高 – 制造时公害严重,治理困难
• 易溶于水,很强的还原能力,在空气中很不稳定, 受潮会被迅速氧化,甚至会燃烧起来
• 遇酸发生剧烈分解,放也SO2 • PH=10稳定,避光防潮密封保存
还原染料染色
新型保险粉
• 与保险粉相比:
– 稳定性好,还原能力强,贮藏安全,用量少, 无污染
– 对蓝蒽醌酮类染料(还原蓝RSN)容易造成过 度还原以及色泽变化剧烈,其还原速率慢,如 果掌握不好,往往造成得色较淡。
还原染料染色
一、还原染料的还原溶解
• (一)还原反应 • 还原染料不溶于水,在碱性溶液中可在还
原剂的作用下,将染料分子中的羰基还原 成可溶性的隐色体钠盐,才能上染纤维素。 • 常用还原剂
– 保险粉、二氧化硫脲
• 常用碱剂
– 烧碱
还原染料染色
一、染料的还原溶解
• 以蒽醌还原染料为例 • 当受到氢氧化钠和还原剂作用时,所生成的隐色
还原染料染色
2.影响还原速率的因素:
• 染料分子结构
– 一般来说,靛系还原染料,特别是硫靛类还原 染料的还原时间较长,还原速率远比稠环蒽酮、 氨基蒽醌类低,比黄蒽酮更低,还原速率较慢。
• 染料颗粒大小
– 染料颗粒小,单位重量染料的接触面积大,反 应速率应当随之而增高。
– 染料颗粒越大,单位重量染料的表面积越小, 即与溶液的接触面(反应面积)越小,还原速率 越低。
还原染料、其还原剂及染色工艺
![还原染料、其还原剂及染色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76e9542eed630b1c59eeb503.png)
1、全浴法(养缸还原法) 全浴法(养缸还原法)
• 特点
– 浴比大 – 烧碱、保险粉浓度相对较低 烧碱、 – 还原条件温和
• 应用
– 适用于还原速率快,隐色体溶解度低或在高浓 适用于还原速率快, 度保险粉和烧碱作用下易水解、过还原、 度保险粉和烧碱作用下易水解、过还原、脱卤 等副反应的染料 – 如:还原大红 、蓝RSN、蓝BC等 还原大红R、 、 等
二、还原染料隐色体的上染
• (一) 隐色体上染的特点 一 • 还原染料隐色体上染纤维素纤维类似于直接染料 阴离子染料)染棉。 (阴离子染料)染棉。通过范德华力和氢键被吸 附在纤维表面,然后向内部扩散。 附在纤维表面,然后向内部扩散。 • “两高一低” 两高一低”
影响还原速率的因素(续上页) 影响还原速率的因素(续上页)
• 染料的结晶性质
– 若染料形成结晶,则还原速率降低,故染色时 若染料形成结晶,则还原速率降低, 以采用超细粉还原染料为佳。 以采用超细粉还原染料为佳。
• 反应物的浓度
– 反应物浓度高,反应比较迅速。 反应物浓度高,反应比较迅速。
• 还原时的温度
• 染料变成隐色体,结构发生变化,因而颜色也发 染料变成隐色体,结构发生变化, 生相应的变化。 生相应的变化。
– 靛类:隐色体颜色通常比染料本身浅 靛类: – 原因:共轭双键减少,失去了失电子基,吸收波向短 原因:共轭双键减少,失去了失电子基, 波方向移动
一、染料的还原溶解
• 染料变成隐色体,结构发生变化,因而颜色也发 染料变成隐色体,结构发生变化, 生相应的变化。 生相应的变化。
第二节
还原染料的染色过程
一、还原染料的还原溶解 二、还原染料隐色体的上染 三、还原染料隐色体的氧化 四、染色后处理
还原染料的染色办法及工艺
![还原染料的染色办法及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605820dc168884868762d6e3.png)
• 2、工艺流程
染色(6~10道)→室温水洗(4道)→氧化 (4道)→皂洗(4~6道)→热水洗(2道) →冷水洗(1道)→上卷
(三)还原染料隐色体卷染法的工艺实例
3、染色处方
• 染液组成
– 还原蓝RSN(53%) 1560g
• 根据“染料扩散性能测试样卡”(渗圈标 样)评定等级。5级最好,1级最差。
二、还原染料悬浮体轧染
• 优点
– 可以克服隐色体染色的初染率高和移染性能低 的缺点,不会有“白芯”现象。由于悬浮体对 纤维无亲和力,均匀分布在纤维与纱线的表面, 还原后隐色体可向内扩散,具有较好的匀染性 和透染性,改善“白芯”现象。
– 对染料的适应性较强,不受染料上染率不同的 限制,因此上染率不同的染料可拼染。产量高、 质量好。
10~15min
• 还原黑BB
– 有效氯15g/L的NaClO,室温,10~15min
4、皂煮工艺
• 皂煮条件
– 3~5g/L肥皂和3g/L纯碱,95℃,5~10min
卷染
• 应用较少普遍 • 适于小批量、多品种生产,劳动生产效率低 • 近年来改进
– 减小染浴容量 – 自动调向 – 自动调速以降低织物张力 – 加盖密封 – 外套钢筒 – 高温高压染色
卷染
• 卷染大多数可用全浴法 • 特别法I的染料宜用干缸法 • 匀染性好 • 染色过程中应追加保险粉 • 染色在45~60min内完成。 • 浴比为1:3~1:5 • 氢氧化钠和保险粉浓度较高。
卷染
• 氧化剂氧化工艺流程 染色(6~10道)→室温水洗(4道)→氧化 (4道)→皂洗(4~6道)→热水洗(2道)→ 冷水洗(2道)→上卷
还原染料的染色方法及工艺
![还原染料的染色方法及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21f7188d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d2.png)
还原染料的染色方法及工艺1. 引言还原染料是一种常用的染料类型,其染色方法和工艺直接影响着染色效果的稳定性和色牢度。
本文将介绍还原染料的染色方法及工艺,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染色技术。
2. 还原染料的特点•还原染料是一种易溶于水的有机染料,具有良好的亲水性。
•还原染料在还原剂的作用下可以还原成无色或浅黄色的溶液,而在氧化剂的作用下则恢复为有色状态。
•还原染料具有较低的温度要求,适用于染色温度相对较低的织物材料。
3. 还原染料染色方法还原染料的染色方法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3.1 准备工作在进行染色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 确定染色织物的种类和特性,选择适合的还原染料。
- 准备好所需的还原剂、助剂和染色设备。
3.2 预处理首先,将织物进行预处理,包括洗涤、除杂、酶处理等。
预处理可以去除织物表面的污垢和杂质,提高染色效果。
3.3 染色溶液的配制根据染色物质的比例和染色效果要求,将还原染料、还原剂、助剂等按照一定比例加入到溶液中进行配制。
通常还原染料与还原剂的配比为1:2或1:3,根据具体情况可以进行调整。
3.4 染色过程染色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 将织物和染色溶液放入染色槽中,并加热至适当温度。
- 控制染色时间,使染料充分与织物接触和渗透。
- 定时搅拌或机械搅动,加速染料的渗透和分散,提高染色效果。
3.5 后处理染色完成后,需要进行后处理来固定染料和提高色牢度。
后处理包括冷却、清洗、漂洗、干燥等步骤。
4. 还原染料的工艺控制在还原染料的染色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工艺参数的控制:4.1 温度控制染色温度是影响染色效果的重要因素。
较高的温度可以加快染料与织物的反应速度,但过高的温度可能会损害织物的结构。
因此,在实际染色过程中应根据织物材料选择合适的温度,并严格控制染色槽内的温度。
4.2 pH值控制还原染料在酸性和中性条件下染色效果较好,而在碱性条件下则容易发生还原剂的不稳定性。
因此,染色过程中需要根据染料的特性调节溶液的pH值,通常采用酸性或中性条件进行染色。
还原染料的染色方法及其工艺
![还原染料的染色方法及其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195e76bf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9e.png)
还原染料的染色方法及其工艺还原染料是一种特殊的染色方法,它能够将已经染色的织物恢复到原始的颜色。
这种染色方法常常用于修复古老的织物或艺术品,以使其恢复原有的美观和价值。
下面将介绍还原染料的染色方法及其工艺。
还原染料的染色方法主要包括两个步骤:还原和染色。
还原是指将已经染色的织物中的染料还原到无色或较浅的颜色。
染色是指将还原后的织物重新染色,以恢复原有的颜色或达到期望的颜色效果。
在进行还原染料的染色方法时,首先需要准备一些基本的材料和工具。
这些包括还原剂、染料、盐、碱、温水、热水、容器、搅拌棒等。
还原剂是实现还原的关键,常用的还原剂有硫酸亚铁、硫代硫酸钠等。
染料的选择可以根据需要恢复的颜色来确定,可以使用天然染料或合成染料。
接下来,进行还原染料的染色工艺。
首先,将织物放入温水中浸泡一段时间,以使织物充分湿润。
然后,将织物放入含有还原剂的盐溶液中,搅拌均匀,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时间,使还原剂充分与染料反应。
在此过程中,还需要根据需要调整溶液的酸碱度,以促进染料的还原和染色效果。
完成还原后,织物就可以进行染色了。
将染料溶解在热水中,然后将还原后的织物放入染料溶液中浸泡,搅拌均匀,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时间。
在染色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染色时间和温度,以达到理想的染色效果。
染色完成后,将织物取出,用清水冲洗,直至洗净为止。
最后,晾干或烘干织物,即可完成还原染料的染色过程。
还原染料的染色方法及其工艺是一种复杂而精细的工艺,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的条件和参数。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不同的织物和染料进行调整和优化,以达到最佳的染色效果。
此外,还要注意安全使用化学物质,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伤害。
还原染料的染色方法及其工艺是一种重要的修复和保护古老织物的手段。
它能够将已经染色的织物恢复到原始的颜色,并使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通过掌握和应用还原染料的染色方法及其工艺,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染整工艺原理课件还原染料染色
![染整工艺原理课件还原染料染色](https://img.taocdn.com/s3/m/9a386e4d856a561252d36fc1.png)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还原染料的染色原理 第三节 还原染料的上染过程 第四节 还原染料的染色工艺 第五节 可溶性还原染料染色
第一节 引言(Introduction)
定义——还原染料不溶于水,分子上含有 两个或几个共轭的羰基(>C=O) ,染色时 先在碱性条件下还原为隐色体钠盐对纤维 素纤 维上染,再氧化为原来不溶性染料固 着在织物上。
结构特点 ① 有多个羰基; ② 没有水溶性基团; ③ 大多具有很好的平面性。 结构类型 ➢ 靛系(Indigoid)—— indigo, bibromoindigo,
tetrabromoindigo, thioindigo
➢ 蒽醌(Anthraquinone)——contain one or more ➢ 稠环( Fused ring polycyclic)
(二)还原剂 1. 保险粉: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
保险粉在空气中容易发生分解:
2 N a 2 S 2 O 4 + 3 O 2 + 2 H 2 O 4 N a H S O 4
2. 二氧化硫脲 ① 稳定性好 ② 还原能力强 ③ 溶解性差些 ④ 易过度还原(用量要少)
(三)不正常的还原现象 • 过度还原(引起染料亲和力下降,染色后难氧化) • 脱卤:温度高 • 酰氨基水解:温度和碱浓度高 • 隐色体结晶析出 • 还原温度低 • 隐色体溶解度低 • 不适当加盐 • 放置时间过长 • 烧碱、保险粉浓度过高
• 丙法:使用于结构简单的染料。采用25~ 30℃染 色, 碱和保险粉用量再降低,可加盐促染。
三、染料隐色体的氧化 目的——上染的隐色体,氧化为原来的染料,固着在纤
维上并显色。 注意事项 1. 易氧化的染料,水洗后透风(空气)氧化。 2. 难氧化的,亲和力较低,加氧化剂带碱氧化,后水洗。 3. 碱性条件下比酸性条件易氧化,容易过度氧化的染料,
还原染料染色—还原染料的染色过程
![还原染料染色—还原染料的染色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67814b79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9d.png)
还原染料的染色过程
四、隐色体氧化 还原染料隐色体上染纤维后,经氧化在纤维上转变为原来 不溶性的还原染料固着。
[O]
氧化方法 §水洗、透风氧化法 §氧化来自氧化法还原染料的染色过程
五、后处理 染料隐色体经氧化后,接着进行水洗、皂煮等处理。 1)皂煮的目的 去除织物表面的浮色,提高染色织物的湿处理牢度和摩 擦牢度,获得稳定的色光。 浮色:附着在纤维表面的不溶性染料颗粒。 2)皂煮工艺 一般为肥皂3~5g/L、纯碱2~3g/L、95℃以 上5 ~10min。
还原染料的染色过程
2干缸法:在较小液量中将染料还原的方法,又称小浴比 还原法。
§特点:先在另一较小的容器中进行还原,然后将还原好 的染料隐色体滤入加有规定液量的染缸中再进行染色。
§具有还原浴比小,烧碱、保险粉浓度相对较高,还原条 件相对剧烈的特点。
§适用于还原速率较慢,隐色体溶解度高的染料。
还原染料的染色过程
二、还原过程中的不正常反应
①过度还原 ②脱卤 ③分子重排 ④水解 ⑤结晶
影响上染率 色泽的纯正度 鲜艳度 色牢度
还原染料的染色过程
1、过度还原 原因:还原染料分子结构中羰基在正常情况下并不全部还原, 如果还原温度过高、烧碱和保险粉过量或时间过长,会发生过 度还原。
影响: 染物得色暗淡,严 重时染料丧失对纤 维的亲和力,氧化 后不能回复到原染 料。
三、隐色体上染
1、隐色体上染特点
§隐色体通过范德华力和氢键被吸附在纤维表面,然后向 内部扩散。
§具有两高一低的特点
隐色体对纤维亲和力高 染液中电解质浓度高, 促染明显
初染率高 平衡上染百分率高
染色温度低 染料的聚集倾向大、扩散性差
匀染性低(易产生色 差、色花、环染)
第三节 还原染料的染色方法及工艺
![第三节 还原染料的染色方法及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f15118205901020207409c91.png)
还原红FBB
还原紫2R 还原蓝RSN
乙法
甲法 甲法
还原橄榄T
还原红棕5RF 还原棕R
甲法
乙法 乙法
还原蓝2B
甲法
还原灰BG
乙法
3、氧化方法选择
• 氧化速率大的——水洗、透风氧化 • 氧化速率小的——水洗、氧化剂氧化 • 氧化剂氧化的方式和条件
– 为过硼酸钠2~4g/L,30~50℃,10~15min – 双氧水0.6~1g/L,30~50℃,10~15min – 重铬酸钠1~2g/L,醋酸2~4g/L,50~70℃, 10~15min
• 湿还原法——用于先染色后丝光
– 不经烘干 – 布面光洁,给色量稍低
2、烘干
• 烘干后的织物应先冷却,再进入还原液,
以免还原液温度上升,导致保险粉分解损
耗
• 织物进入还原液及还原汽蒸以前应严防水
滴
3、浸轧还原液
• 还原液温度:低温(30℃)
• 还原蒸箱:
– 进布处,用还原液封口,出布用水封口,目的:避免 与空气接触(∵易氧化,浪费保险粉 ) – 还原蒸箱温度:102~105℃
染物有“白芯”现象,宜选用匀染性较好的染料。
(一)一般工艺流程
• 染料预还原→浸染或卷染→水洗→氧化→
皂洗→水洗
(二)工艺说明
• 1、染料还原方法的选择 • 干缸法:高浓度保险粉和烧碱条件下不易发生副 反应的染料 • 全浴法
染料名称 还原方法 还原温度(℃) 染料名称 还原方法 还原温度(℃)
金黄RG
商品染料
粉状
• 商品染料 液状 • 均加有分散剂 • 使用时视具体情况补加或不加 粗粉状:需研磨 细粉状 超细粉状
悬浮体参考处方:
第05章 还原染料染色
![第05章 还原染料染色](https://img.taocdn.com/s3/m/d4b396e9700abb68a982fbc2.png)
3、还原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还原速率表示染料被还原的快慢,一般用半还原 时间来表示。指还原达到平衡浓度一半时所需时 间。它表示还原速率的大小。其值越小,表明还 原越快,反之越慢。 还原速率的快慢是由反应机制所决定的,与还原 电位无关,取决于染料的分子结构、还原剂的浓 度及还原温度、染料的物理状态、染料颗粒四周 的扩散情况等。
O 黄色
芳核增加了一对共扼电子
其还原性能可以从染料的还原电位、还原剂、还 原速率和隐色体的稳定性等几方面加以讨论。
3
(一)还原染料的还原性能
还原染料的还原性能主要包括还原的难易和还原 速率。 染料还原的难易可以用标准还原电位来表示,但 一般用其隐色体电位来衡量。 隐色体电位意义:还原染料的隐色体电位为负值。 它的绝对值越小,表示染料越容易被还原,可采 用较弱的还原剂还原,且还原状态比较稳定;反 之,绝对值越大,表示该染料越难被还原。
12
四、皂煮后处理
1、皂煮的目的。
去浮色,提高牢度; 形成微晶体,使染料状态稳定,改善色光,提 高牢度。
2、染料晶体变化和染料分子立体异构化。
13
第三节 还原染料的染色方法
还原染料的染色过程一般包括:染料的还原溶解、 隐色体上染、隐色体氧化和皂煮后处理等四个主 要阶段。 根据还原染料施加于被染物时的形态,还原染料 的染色方法主要有三种,即隐色体浸染 ( 含卷染 ) 、 悬浮体轧染和隐色酸染色。前两种染色方法最为 常用。
轧槽宜小;室温浸轧;加入渗透剂、分散剂;浸轧均匀,轧液率要 小;染料颗粒宜小;无接触烘干;织物冷却浸还原液;还原汽蒸。 还原液中含有染料以作平衡,开车加浓,只浸不轧,立即汽蒸。
1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一般工艺流程
• 染料预还原→浸染或卷染→水洗→氧化→ 皂洗→水洗
(二)工艺说明
• 1、染料还原方法的选择
• 干缸法:高浓度保险粉和烧碱条件下不易发生副 反应的染料
• 全浴法
染料名称 金黄RG 艳橙RK 艳桃红R 大红R 艳紫2R 绿FFB 橄榄绿B
• 透风氧化工艺流程 染色→冷水洗(3道)→40~60℃热水洗(1道) →透风(4~8道)→皂煮→热水洗→冷水洗→ 上卷
轧染
• 用于浅色,工艺简单 • 质量不如悬浮体轧染 • 应用不多 • 工艺流程
浸轧还原染料隐色体→还原汽蒸→水洗 →氧化→皂洗后处理
(三)还原染料隐色体卷染法的工艺实例
• 1、织物
– 聚集倾向较大的染料
• 需在NaOH浓度高的染液中才能较好地溶解 • 扩散率较低,染色时必须适当提高温度,以加速上染过程 • 不加促染剂 • 甲法染色
– 聚集倾向较小的染料
• 需适当降低NaOH浓度 • 扩散率较高,上染温度应降低 • 加促染剂 • 丙法染色
部分还原染料隐色体的染色方法
染料名称 还原黄6GK 还原黄GCN
还原方法 还原温度(℃) 染料名称
干缸
50
蓝RSN
干缸
50
蓝BC
干缸
80~90 深蓝BO
全浴
50
棕BR
干缸
60
棕RRD
干缸
60
灰M
干缸
60
黑BB
还原方法 全浴 全浴 干缸 干缸 干缸 干缸 干缸
还原温度(℃) 60
55~60 60
40~50 75~80 55~60
60
2、染色方法的选择
• 根据还原染料隐色体的性能选择助理的染色方法: 聚集
220~260L(PH控制在
• 皂煮浴组成
– 丝光皂(60%) 800~1000g
– 碳酸钠
400~500g
– 浴量
150~200L
二、还原染料悬浮体轧染
• 所谓悬浮体轧染法就是,由还原染料的超 细粉配成的悬浮体溶液,直接浸轧在织物 上,然后经过还原液,在还原汽蒸条件下 使染料被还原成隐色体,被纤维吸附、上 染的染色方法。
(一)一般工艺流程
• 浸轧染料悬浮液→烘干→浸轧还原液→汽 蒸→水洗→氧化→皂煮→水洗→烘干
(二)工艺说明 1、浸轧染料悬浮液
染色成功的关键 • 染料颗粒(80%以上)<2μm
企业一般用胶体研磨机研磨
– 颗粒越小,悬浮体稳定,透染性好,还原速率快 – 颗粒太大,产生沉降或还原不充分,造成色差、色点,
染色方法 甲法 甲法 甲法 甲法 甲法 甲法 乙法 甲法 乙法 乙法 乙法
3、氧化方法选择
• 氧化速率大的——水洗、透风氧化 • 氧化速率小的——水洗、氧化剂氧化 • 氧化剂氧化的方式和条件
– 为过硼酸钠2~4g/L,30~50℃,10~15min – 双氧水0.6~1g/L,30~50℃,10~15min – 重铬酸钠1~2g/L,醋酸2~4g/L,50~70℃,
10~15min
• 还原黑BB
– 有效氯15g/L的NaClO,室温,10~15min
4、皂煮工艺
• 皂煮条件
– 3~5g/L肥皂和3g/L纯碱,95℃,5~10min
卷染
• 应用较少普遍 • 适于小批量、多品种生产,劳动生产效率低 • 近年来改进
– 减小染浴容量 – 自动调向 – 自动调速以降低织物张力 – 加盖密封 – 外套钢筒 – 高温高压染色
– 43.5tex/43.5tex纯棉平布,蓝色 – 每卷(轴)58~59kg,长度480m(12匹)
• 2、工艺流程
染色(6~10道)→室温水洗(4道)→氧化 (4道)→皂洗(4~6道)→热水洗(2道) →冷水洗(1道)→上卷
(三)还原染料隐色体卷染法的工艺实例
3、染色处方
• 染液组成
– 还原蓝RSN(53%) 1560g
– 还原紫2R(120%) 54g
– 氢氧化钠
染料量的2.8~3.2倍
– 保险粉
染料量的1.4~1.8倍(其中
60%用于还原,40%在上染过程中分3次追加)
– 碳酸钠
250~300g
– 消泡剂
适量
– 染浴总量
220~260L
(三)还原染料隐色体卷染法的工艺实例
• 氧化浴组成
– 过硼酸钠
1560g
– 浴量 10~11)
• 根据“染料扩散性能测试样卡”(渗圈标 样)评定等级。5级最好,1级最差。
二、还原染料悬浮体轧染
• 优点
– 可以克服隐色体染色的初染率高和移染性能低 的缺点,不会有“白芯”现象。由于悬浮体对 纤维无亲和力,均匀分布在纤维与纱线的表面, 还原后隐色体可向内扩散,具有较好的匀染性 和透染性,改善“白芯”现象。
– 对染料的适应性较强,不受染料上染率不同的 限制,因此上染率不同的染料可拼染。产量高、 质量好。
降低染料利用率
• 细度测定方法
– 显微镜测微法:精确度高 – 滤纸渗圈法:生产中应用较多
显微镜测微法
• 将研磨过的染料配成0.5g/L的浓度,滴在 一玻璃片上,然后盖上另一块玻璃片,用 显微镜观察,从标尺可直接读出颗粒直径, 并与标样进行对比。
• 精确度较高
滤纸渗圈法
• 将研磨过的染料配成5g/L的浓度,取 0.2ml滴在滤纸中央,染料随水向四周扩 散成圆形,晾干后观察染料的情况
第三节 还原染料的染色方 法及工艺
一、还原染料隐色体染色工艺 二、还原染料悬浮体轧染工艺
一、还原染料隐色体染色工艺
• 传统染色方法 • 将染料用氢氧化钠和保险粉预先还原为隐色体染浴,然后
通过浸渍使染料上染纤维,再进行曲氧化、皂煮而成。 • 浸染或卷染,设备投入少 • 还原染料隐色体染色法操作较麻烦,匀染性、透染性差,
卷染
• 卷染大多数可用全浴法 • 特别法I的染料宜用干缸法 • 匀染性好 • 染色过程中应追加保险粉 • 染色在45~60min内完成。 • 浴比为1:3~1:5 • 氢氧化钠和保险粉浓度较高。
卷染
• 氧化剂氧化工艺流程 染色(6~10道)→室温水洗(4道)→氧化 (4道)→皂洗(4~6道)→热水洗(2道)→ 冷水洗(2道)→上卷
还原黄G 还原金黄RK 还原黄3RT
还原橙GR 还原大红R 还原红FBB 还原紫2R 法 甲法 甲法 丙法 乙法
甲特法 乙法 乙法 甲法 甲法 甲法
染料名称 还原蓝BC 还原深蓝VB 还原艳绿FFB 还原绿GG 还原绿F4GH 还原橄榄B 还原橄榄R 还原橄榄T 还原红棕5RF 还原棕R 还原灰B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