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应考对策何春苗

合集下载

读懂诗歌 何春艳

读懂诗歌 何春艳

古诗词读懂方法与训练设计资阳市雁江区中和中学何春艳古诗词鉴赏是阅读能力最高的一个层次,是学生平时学习和考试的难点,学生答题时存在读不懂、说不清、答不全等问题。

而读懂诗歌是知识的综合运用,是鉴赏和表述的基础。

怎样才能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考试中迅速而准确地读懂诗歌,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解读诗词的意境、探寻诗词的主题呢?联系信息,揣摩语言,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一、读标题,把握情感方向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通向诗歌主旨的第一条快速通道有些诗歌,题目就交待了很多信息:或揭示写作的时间、地点,或表明对象、题材,或交代写作目的、写作背景,或显示事件、情感,或点明中心、主旨,或揭示作品的线索,或奠定作品的感情基调。

所以,题目是解读诗作的重要切入点,有时抓住了题目,也就大体抓住了诗歌的基本内容。

如:旅夜抒怀→表明时间、背景兵车行(杜甫)→表明诗歌体裁咏柳(贺知章)→表明写作对象、手法寻隐者不遇(贾岛)→表明写作内容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表明地点类别书愤征人怨春夜喜雨悯农→表明情感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视标题,尤其要重视标题中提挈全篇、精练传神的字词。

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诗题中“闻笛”二字,杜甫的《春夜喜雨》诗题中的“喜”字。

对应练习: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问:从思想内容分,这是什么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送”字提示了我们,这是一首送别诗。

诗中用“春江渺茫”“日暮”“何处泊”“断人肠”等词,表达了作者惜别哀伤之情。

二、读注释,抓暗示信息钱钟书说:“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是一种怀孕的静默。

”注释是诗歌鉴赏中最值得注意的内容,虽短短几字,却是出题人给我们的暗示。

有些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我们本诗的思想内容或感情基调;有些是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我们本诗的用典或寓意;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我们本诗的写作风格或主旨;还有些是解释诗中的生僻字句,那是在降低我们阅读的难度。

2012级诗歌鉴赏复习参考教案

2012级诗歌鉴赏复习参考教案
动植物及人们特有的节日祭祀来表达,平时考生应注意积累 掌握。本句并没有暗示出祭祀活动的季节。暗示点在诗歌的 题目中“秋社”两字。(3)本题重点考查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 者的观点态度,有一定难度。重点在于把握诗句意义上的转
折,应当分两个方面来分析二者的不同。“日夕佳”出自高
中语文课本陶渊明《饮酒》诗“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考生容易答出,可陶诗旨在抒写隐居之乐,本曲明言“致
真题体验
注:加“♦”的为本考点题。 一、感受物象型 1.[2010· 全国卷Ⅰ]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咏素蝶诗 ① 刘孝绰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 ①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 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3 分)(♦) (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5 分)
第1讲 │ 真题体验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 的?请简要叙述。(♦) (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 “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答案】 (1)诗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画面。 写了小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荷花、人家、庭院等景 物。(2)观点一:这种说法有道理。此诗赞誉石湖美景,也包 含对石湖主人的歌颂。“人”是指势利小人,这些人在范氏去 职归隐后不再与他来往,范氏却不以为意,反而享受田园之乐,
第1讲 │ 真题体验
三、理解情景型 1. [2010· 辽宁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11 分) 雨 陈与义① 潇潇十日雨,稳送祝融②归。燕子经年梦,梧桐昨暮非。 一凉恩到骨,四壁③事多违。衮衮繁华地④,西风吹客衣。 【注】 ①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人。 这首诗作于政和八年(1118),当时作者正闲居京城等候授职。②祝 融:火神,这里指夏季。③四壁:家徒四壁,指穷困。④衮衮: 众多,这里指众多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吏。繁华地:指京城。 (1)第二联两句诗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5 分)(♦) (2)前人认为这首诗写雨时妙在“若即若离”,你同意这种说 法吗?请简述理由。(6 分)

巧解问题,积极应答

巧解问题,积极应答

巧解问题,积极应答桦甸四中李春华诗歌鉴赏是近几年高考试卷中所出现的一种新的题型。

考纲明确规定古诗鉴赏考查:①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②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③鉴赏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④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考查的内容很明确,但提问却是多种多样的,这使学生常常无所适从,答非所问,从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失分现象。

那么,就考点内容,我从以下几种提问方式上进行归类,并简要分析其答题方法。

首先,在考查古代诗歌的形象上,多从以下两个方面设问:(1)抒情主人公的形象(2)意象例如:裴给事宅白牡丹裴潾长安豪贵惜春残,争赏街西紫牡丹。

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问题:古代诗歌非常重视诗歌意象的塑造,这首诗就塑造了“白牡丹”的形象。

“白牡丹”是怎样一个形象呢?既为“意象”就应揣摩其在诗中的语言环境,进而透析作者所赋予的情感,后吉合手法展开分析。

答:白牡丹是作者极力赞美的对象,它是以与豪门贵族争赏的紫牡丹相对立的形象出现的,它盛开在风清月白,滴有冷露的寂静无人的空园里;超尘脱俗、幽雅高尚,给人以冰清玉洁之感,但无人观看。

诗人以对白牡丹的赞美和对它的处境的同情,寄托了对人生的感慨。

其次,在考查诗歌的语言方面,常见设问如下:(1)这首诗在语文上有何特色?(2)语言的使用上,哪一字更好?或这首诗(这句诗)的诗眼是哪一个词?例如:新晴野望王维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问题:这首诗歌的语言与陶渊明《归园田居》的语言都有什么样的特色?(平淡自然)这类提问要求学生对诗歌的语言风格有大致的了解,一般可以下列词语中选择: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蓄含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晓畅又如:阙题刘脊虚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赏。

问题:这首诗第二联两句中“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诗歌鉴赏应考对策何春苗

诗歌鉴赏应考对策何春苗

诗歌鉴赏应考对策何春苗诗歌,以其高度概括的内容,凝练含蓄的语言,真挚醇美的情感,成为文学领域里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因此,诗歌鉴赏每年在各地中考中频繁出现。

那么,如何复习?如何提高诗歌鉴赏能力,圆满完成诗歌鉴赏的答题呢?下面来谈谈中考诗歌鉴赏的几点应考对策。

一积累必要的鉴赏知识1. 意象与意境。

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

鉴赏时,必须先明确作者是要通过意象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情的。

另外,还须明白我们传统的审美习惯,“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等诸如此类的符合我国传统的审美特点。

意境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是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鉴赏时,领会意境是必要的,而领会意境又必须具备对意象审美特点的把握。

2. 表达方式。

主要有描写、议论、抒情(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而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等)。

3. 表现手法。

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

了解一些常见的艺术手法,如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相间、小中见大、以乐写哀、烘托渲染、对比映衬等,有助于披文入情。

其他如拟人、比喻、夸张、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也应了解,以便在鉴赏时得心应手。

4. 风格流派。

由于作家的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等各不相同,因而在创作中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这就形成了作品的不同风格。

比如李白的飘逸洒脱,杜甫的沉郁顿挫,苏轼的旷达豪放,柳永的柔美婉丽等。

了解诗人的风格,有利于把握他们在诗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5. 语言特色。

(1)清新。

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2)平淡,也称质朴。

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3)绚丽。

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

(4)明快。

其特点是斩钉截铁,一语中的。

(5)含蓄。

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

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
3、请分析“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蕴含的 情感。
表达了词人壮志难酬以及思乡忧国的情怀。
考点三 描述诗歌画面
常见题型: 1、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描绘诗句展现的画面。 (描述画面其实就是创造性地合理想象的翻译句子)
方法指导: 1、要准确理解诗句内容。 2、发挥联想和想象,抓住主要意象加以描述创造 3、语言优美生动。
例: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天净沙*秋思》所 展现的画面。
深秋,夕阳西下。古道上,一个风尘仆仆的游 子正踽踽独行,陪伴他的惟有那匹衰瘦的老马。他 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将要归巢的乌鸦在树梢 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之上 的小桥,看到溪水 流经的几户人家,炊烟袅袅,充满幸福温馨,而他 此刻却有家难归,眼看太阳就要落山了,自己今夜 又要投宿在何处?独自承受长夜漫漫,怎么能不悲 从中来,肝肠 寸断。
“悠然”意思是悠闲自然,写出了诗人所见并非有意寻 求,而是不期而遇。表现了诗人安适恬淡(悠闲自得) 的心境。
考点二 体会思想感情
常见题型:
某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整首诗表达 怎样的主旨?
补充相关知识: 意象:
诗歌抒发的情感往往与诗中所写意象(诗中具体 事物)有关,常见意象的象征义归纳:
明月:寄托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夕阳、暮色:多给人以失落、凄凉之感。 流水、落花 :常代表生命的短暂;惜春、伤时的惆怅 、对于死亡的焦虑、忧伤。 春水:这一意象来比喻愁怨的浓厚和不绝。 子规、猿啼: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 鸿雁:常借指书信,常寄托思乡怀人的情思 折杨柳:送别、留恋、伤感。 篱笆、鸡啼、犬吠:田园的闲适、悠然
闺怨诗:对丈夫的思念,离别的孤独寂寞之 感;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例:“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两句 中,你解读出诗人的哪些情感?

诗歌鉴赏比较阅读的考查类型及应对策略

诗歌鉴赏比较阅读的考查类型及应对策略

诗歌鉴赏比较阅读的考查类型及应对策略作者:韩延明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6年第12期【考情分析】众所周知,诗歌鉴赏是历届高考的必考题。

而2005年高考命题人将比较阅读引进到诗歌鉴赏中,这一变化成了诗歌鉴赏主观题命题的新亮点。

从此,诗歌鉴赏题的命题形式走向多样化。

比较阅读意在考查考生的阅读、分析、比较、综合和评判能力,因此,与传统试题相比,解题难度也随之增加。

自比较阅读首次亮相高考试卷以来,此类试题出现的频率逐年增高,考查的内容也日趋广泛,在高考试题越来越重视能力考查的今天,比较阅读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

特别是2017年高考考纲的修订,更加注重考查更高层级的思维能力,如诗歌鉴赏评价能力等,比较阅读自然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现仅以近三年高考诗歌鉴赏比较阅读题为例,归纳总结这一命题的考查类型,预测发展趋势,为备战、决胜2017高考做好充分准备。

从近三年来诗歌鉴赏比较阅读题的考查情况来看,大致呈现以下几个特点:其一,比较阅读题考察的数量急剧增多。

2014年高考共18套试题,比较阅读共5道,约占28%;2015年高考共17套试题,比较阅读共4道,约占24%;2016年高考共9套试题,比较阅读共5道,所占比例猛增至约56%。

可以预见,比较阅读的高频态势在最近若干年内仍会基本保持不变。

其二,考查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思想情感和表现手法的比较,同时逐步延伸到诗歌内容、炼词炼字等各个考点。

可以预见,随着比较阅读的持续升温、考试大纲的修订变化和命题角度的不断创新,考查的内容一定会继续横向扩展,诸如形象分析、意境鉴赏、情感变化过程等都可能现身高考试题,以增添试题内容的丰富性和考查的全面性。

其三,选用的诗歌题料由单纯的课外比较有意识地引向课内外综合比较。

如2015高考北京卷诗歌鉴赏所选的题料是苏轼的《醉翁操》,第19题的设题是:“欧阳修《醉翁亭记》描写了琅琊山的四时景色,表现了作者以山水自适、与民同乐的情怀。

与之相比,苏轼这首《醉翁操》所描写的景色和表现的情怀有何不同?”2015高考湖南卷诗歌鉴赏所选的两首诗分别出自《全唐诗》中张说的《鄴都引》和高中语文教材中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2015高考课标Ⅰ卷所选诗歌是岑参的《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第8题的设题是:“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中考诗歌鉴赏考查的应对策略

中考诗歌鉴赏考查的应对策略

中考诗歌鉴赏考查的应对策略作者:郭连盛来源:《课外语文·上》2020年第11期【摘要】本文紧扣近年来中考诗歌鉴赏试题的特点,着重针对描绘画面、把握意象、赏析诗句、体验情感、分析作用等五个考点,提出实用的应对策略。

每一个考点又分别从题型特点、应对策略、举例分析三方面详细讲解。

从形式上分析,从方法上指导,从例题中强化。

【关键词】中考;诗歌考查;应对策略【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31-0044-02【本文著录格式】郭连盛.中考诗歌鉴赏考查的应对策略[J].课外语文,2020,19(31):44-45.古代诗歌鉴赏考点的设置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相关要求:“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如何有效地解答每一道诗歌鉴赏题?首先要有知识的储备量,要有对词语、句意的理解能力。

其次要能根据考点的总体要求,把考点分解。

根据近年来中考试题的分析,笔者认为着重从以下五方面来考查。

下面就谈谈每一类题型设置的考查侧重点以及应对策略。

一、描绘画面(一)题型特点古人写诗讲究“诗中有画”,特别是写景部分的诗句更可以想象成一幅画面。

所以在历年的诗歌考查中,经常会考查首句或首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并可以继续发问,这些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

(二)应对策略1.分析诗句描写了哪些物象以及所营造的意境。

2.采用一定的联想和想象手法,将景物连缀成一组画面。

不能漫无边际地瞎想,不能偏离诗句的基本意思,想象合理。

3.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和优美生动的词语,如动词、形容词等修饰语,使内容生动形象,语言连贯、通畅。

(三)举例分析“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约客》)(部编版初中语文七下教材)发问:请你展开合理想象,把一、二句所表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

分析:首先捕捉诗句中的主要景物有“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诗歌鉴赏之把握主旨

诗歌鉴赏之把握主旨

诗歌鉴赏之把握主旨作者:李春梅来源:《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6年第2期重庆市黔江民族中学校李春梅《考试大纲》在“古代诗文阅读”中对该考点提出了两点要求: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E(鉴赏评价)。

诗歌鉴赏采用主观题的方式,选择古代诗歌作为考查内容。

主要包括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初步的鉴赏,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

众所周知,无论是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还是评价古代诗歌中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都必须以准确把握诗歌主旨为前提。

把握了古诗的主旨,就犹如拿到了开启古诗阅读之门的金钥匙。

那么,如何准确把握古诗歌主旨呢?笔者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一点探讨:一、抓住标题标题往往是诗文的眼睛、核心,或概括其主要内容,或暗示其感情基调,或介绍其写作原由,或透露其主题思想。

它往往能告知我们诗歌的主要内容,引导我们把握诗歌的主旨。

如,陆游的《抒愤》,由标题中的“愤”可知诗人愤、悲愤、甚至是愤怒的情感;杜甫的《春夜喜雨》,由标题中的“喜”可见诗人要抒发的喜悦之情;王昌龄的《闺怨》,由标题中的“怨”可见诗人要抒发的怨愤之情。

诗歌鉴赏一定要抓住标题。

二、“知人论世”知人,就是了解诗人的个人经历、生平、个性、品格、思想、创作风格。

论世,记事在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的时代风貌的基础上由此及彼地类推诗人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殊和所反映的社会生活。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

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往往离不开他所生活的时代和社会背景,离不开他的生活经历,离不开他的情感倾向和一贯风格。

所以,要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情感倾向以及一贯诗风把握主题。

如:生逢经历过“安史之乱”的杜甫,多借助诗歌表达关心民生疾苦、忧国忧民的情怀;一生屡遭贬谪的苏轼,多抒发逆境中的乐观豁达之情;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的诗作又多抒写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的豪情壮志。

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诗歌鉴赏答题技巧作者:李其明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1年第12期诗歌鉴赏是高考中的必考题,诗歌鉴赏主要考察两个方面:1、鉴赏文学作品的现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古典诗歌高考试题几乎都选自唐诗宋词,具有经典规范的特点,高考诗歌的选材一般家喻户晓的不选,艰涩冷僻的也不选。

所以我们在复习的时候要注意诗歌的选材范围。

古典诗歌距我们年代久远,理解起来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掌握了下面的答题技巧,对你的诗歌鉴赏或许就有较大的帮助了。

一、鉴赏古典诗歌应该多看,要看题目、作者、注释、题干。

题目包含诸多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歌的意境、诗歌的类型、诗人的心情等),例如苏轼的《蝶恋花·暮春别李公择》从这个题目可看出时间为暮春,叙述事件是作者送别李公择,诗歌从内容描写的应该是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和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作者的心情应该是比较悲伤的。

看作者可以知人论诗,以察诗情;注释也包含很重要的信息,他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如2010年全国卷2古典诗歌鉴赏中欧阳修的《梦中作》注释是这样的:①本诗约作于皇佑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

通过注释①我们可以知道这首诗可能应该会表达作者被贬谪的悲苦。

题干也会给我们很多的提示帮助我们理解诗歌的内容。

如2010新课标全国卷诗歌鉴赏《雨雪曲》第9题是这样的: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从题干中的“戍卒”我们可以推出这是一首边塞诗,可能会描写边塞艰苦的生活环境,战士对故乡、亲人的思念等。

二、“诗言志”是古代文论家对诗的本质特征的认识。

这里的“志”我们暂且理解为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情”,而“情”又是由“景”所触发而生的,触景生情是人的一种心理状态,当人见到某种景象,处于某种环境之中,或突遇某种事情,激发了人们内心的某种思想情感,从而产生了喜怒哀乐之情。

古诗词鉴赏答题诀窍(一)

古诗词鉴赏答题诀窍(一)

古诗词鉴赏答题诀窍(一)作者:李清秀来源:《作文周刊(中考版)》2012年第34期近几年的中考语文试题中,诗歌鉴赏题可谓异彩纷呈,可是考生这类试题的得分情况却并不理想。

个中原因除了考生鉴赏能力薄弱外,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考生没有掌握好答题的技巧。

中考以主观题形式出现的古诗鉴赏题命题有其自身的特点,根据命题的特点、规律以及要求找到答题的突破口,是获得高分的关键。

因此,广大备考同学掌握中考诗歌鉴赏题的答题诀窍非常有必要。

诀窍一:审诗题,掌握答题信息。

解答中考诗歌鉴赏题,考生必须有很强的标题意识,把标题作为一个重要的破解诗歌奥秘的关键点来看待,从中寻得诗歌思想感情的蛛丝马迹。

标题,即诗歌的眼睛,包含着诸多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类型、诗歌的主要表现手法等。

认真研究诗歌的标题,分析其所蕴涵的信息,对考生提高诗歌鉴赏题答题的准确性有很大帮助。

可以这样说,诗歌的标题是诗歌鉴赏的向导。

例如鉴赏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首先从标题入手:“春夜”点明季节和时间,即春天的某个夜晚,“洛城”点明作者当时客居洛阳,“闻笛”点明作者听到了笛声。

具体是写笛声的情况还是写闻笛的感受,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我们就很好理解了。

笛子吹奏的是一支《折杨柳》曲,抒写离别行旅之苦。

在这样一个春天的晚上,客居他乡的游子听着这样一支饱含离愁别绪的曲子,怎能不起思乡之情呢?又如鉴赏杜甫的《客至》《登岳阳楼》《旅夜书怀》等,根据标题就可以判断《客至》是写客人到来的情况或诗人的心情,《登岳阳楼》是写诗人登楼所见或所感,《旅夜书怀》是旅途中的诗人在某个夜晚时心情的抒发。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问题。

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此诗标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诗歌鉴赏答题策略浅探

诗歌鉴赏答题策略浅探

诗歌鉴赏答题策略浅探作者:江文丽来源:《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2011年第01期最近几年,诗歌鉴赏以其题型灵活多变,考查考生综合能力强成为高考试卷的难点。

很多考生都在这一题型上丢分。

在平时的考试练习中,常会发现学生在作答古诗鉴赏题时,往往胡乱答题,不注意审题和答题的规范,从而造成不必要的丢分。

为此,我从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一些答题方法,以期对大家有所帮助。

要答好诗歌鉴赏题,首先要了解其考查内容:思想情感,诗歌意境,诗歌形象,表达技巧,鉴赏语言。

掌握了考查内容我们就可以对症下药,各个击破。

一、思想情感类答这类题首先要掌握古代诗歌的常见类别。

古典诗歌的重要主题主要有:忧国忧民,怀古伤今,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怀友怀旧,思乡恋亲,相知相思,离愁别恨,昔胜今衰等。

每一类别都有其固定的思想情感,答题时只要仔细读诗,抓住关键字词就能确定诗歌类别。

二、诗歌意境类答题步骤:(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力求语言优美。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只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一般这类题型有如下公式:一种是时间或季节﹢地点﹢意境形容词。

例如:此诗描绘了一幅初春沙洲宁静绚丽的美景图。

另一种是时间或季节﹢人物﹢事件﹢情感。

例如:此诗一二联描绘了一幅深秋送别友人图,表达了与友人分别后的落寞感伤之情。

三、诗歌形象类诗歌形象有三种:(1)人物形象,古典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等。

(2)景物形象,指诗人在诗歌中所描绘的景物以及由此景物所营造的意境。

(语文)高考必备语文诗歌鉴赏技巧全解及练习题(答案)解析(4)

(语文)高考必备语文诗歌鉴赏技巧全解及练习题(答案)解析(4)

(语文)高考必备语文诗歌鉴赏技巧全解及练习题(答案)解析(4)一、诗歌鉴赏1.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咏梅【宋】王安石颇怪梅花不肯开,岂知有意待春来。

灯前玉面披香出,雪后春容取胜回。

触拨清诗成走笔,淋漓红袖趣传杯。

望尘俗眼那知此,只买夭桃艳杏栽。

(1)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借对梅花迟迟不肯开放的不解,突显梅花“有意待春来”的志向。

B.颔联用拟人手法写梅花的高洁幽香和不畏严寒傲雪独放的品格与神韵。

C.颈联写梅花触发作者诗兴,笔走龙蛇,唤酒畅饮而弄湿了自己的衣袖。

D.该首诗运用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借物言志,意味深远。

(2)中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除夜[唐]来鹄①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元日[宋]王安石②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③。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注】①来鹄:唐朝诗人,豫章(今江西南昌市)人,相传来鹄家宅在南昌东胡徐孺子亭边。

家贫,工诗,曾自称“乡校小臣”,隐居山泽。

师韩柳为文,举进士,屡试落第。

②王安石:宋代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作此诗时身为宰相,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

③屠苏:药酒名。

(1)下列对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来诗首句“事关休戚已成空”既交代了后面“愁”的所有原因,也奠定全诗愁苦的情感基调。

B.王诗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既紧扣了诗的标题“元日”,又渲染了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

C.王诗用白描手法,极力渲染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同时又通过元日的习俗来寄托自己的思想。

D.同为辞旧迎新两首诗表现出的思想情感却不同。

来诗愁苦,王诗喜悦,这与他们境遇有关。

(2)来诗的结句与王诗的承句都写到了“春风”,两句诗在处理景与情的关系时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八声甘州寿阳楼八公山①作(南宋)叶梦得故都迷岸草,望长淮、依然绕孤城。

2009年高考诗歌鉴赏题应试对策

2009年高考诗歌鉴赏题应试对策

2009年高考诗歌鉴赏题应试对策一、古代诗歌鉴赏题主要考查的内容是:对作品对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初步鉴赏,对作品思想内容进行评价。

所谓初步鉴赏指的是对作品语言、形象和表达技巧作概要赏析,无须引经据典,无需拿试卷外的作品进行比较,只需要对作品本身特点进行鉴赏。

而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在命题上可以是综合要求;也可以就某一方面设问,简要分析;也可以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结合起来考察,要求把握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而阅卷时,以答案“观点明确、合理、有理有据,能自圆其说”为评卷标准,允许按考生按自己的理解答题,答题有较大的灵活性。

二、应试对策(一)知识储备针对这些新变化,结合近几年诗歌复习备考经验,我以为诗歌鉴赏备考可从知识储备和方法指导两方面进行。

1、意象:指诗人通过诗的语言描绘出来的可以被读者理解、重现的具体可感的生活图景——人、事、物、景。

它来自生活,是具体可感的,不带作者情感思想,是客观的。

另外,要了解传统意象的含义,如“望月”“折柳”“长亭”“流水”“闻笛”“梧桐”“云”“寒冬”“红豆”“红叶”“闻笛”“逐鹿”“烽火”“哀鸿”巴歌““吴钩”“双鲤”“采薇”“碧血”“折桂”“怀桔”“击楫”“咏絮”“柳营”“南冠”“菊花”“梅花”“杜鹃”“鹧鸪”“寒蝉”“鸳鸯”“鸿雁”“浮云”“丁香”“莲”“松”“昆山玉”“莼羹、鲈脍”“白云苍狗”“梅子成熟”“庄周梦蝶”等。

2、意境:指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成的一个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即诗人通过意象的描写刻画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

是诗人表达的思想情感和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的产物。

创造意境有“即景述怀”“直抒胸臆”“寓情于景”“情景相生”等手法。

3、抒情方法: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4、用典化句:即诗中活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

古诗用典可达“简洁凝炼”“雅致庄重”“含蓄蕴籍”“以少胜多”的效果。

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廉颇老矣尚能饭否?”5、诗的倒装句法,要还原成本来的句式才可理解。

中考古诗词鉴赏应试对策

中考古诗词鉴赏应试对策

中考古诗词鉴赏应试对策中考古诗词鉴赏应试对策? ? ? ? 一、先弄清写了什么?1、写了什么内容?这里内容可以是作者的某种感情,如乡情、边塞征战、咏史怀古、思妇闺情、山水田园风情;也可以是作者对生命、社会、生活的某种见解。

2、如何确定写了什么内容?(1)注意诗歌的题目,学会从内容上分类鉴赏诗歌诗歌的题目往往告诉我们诗歌内容,如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说明内容是射猎,描写的是打猎时的壮阔场景。

《游山西村》说明诗的内容是描写诗人受到邀请,来到农家。

确定了诗的内容就能帮助我们理解诗的主题以及作者的情感。

纵观古代诗词,浩如烟海,从《诗经》到清代的诗歌,数量之多,题材之广,令人赞叹。

但就其内容而言,大体可概括为:咏史诗、山水、田园诗、咏物诗、边塞诗、抒怀诗等。

要掌握各类诗的特点极其方法从内容去鉴赏。

(2)注意诗歌的句句往往透露着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对社会的认识以及作者的情感在诗歌中的走向,如陶渊明的《归田园居(其三)》中的“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表面上是写早出晚归,辛苦劳累,其实是“衣沾不足惜,但事愿无违”,这个“愿”字其实是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容,分析时要特别注意。

如赵师秀的《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其中的“闲敲棋子落灯花”中的“闲敲”这一细节,表面看是主人因约客不来夜过半而无聊的敲着棋子。

但分析细节后,我们就会发现,诗人并无焦虑神色。

拈棋闲敲,因为陪着他一起等待客人的,还有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一声响胜一声的蛙鸣。

这种声音一衬,夜色更为静谧,而这夜色更静谧,又衬得诗人更为闲适轻松,同时也有一种淡淡的寂寞情怀。

2、注意全诗的结构结构的安排总是为了突出主题和作者的情感。

结构有总分式、层进式、对照式等。

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按时间顺序,层层推进。

3、注意表达的角度作者为了更好地表现自己的感悟、情感,往往从多个角度表达,以渲染环境气氛,加深读者的印象。

诗歌鉴赏与应试策略

诗歌鉴赏与应试策略

3.“点”的考查是主流。高考古诗词鉴赏不讲全 诗 的宏观测试,而注重抓点带面。2004年高考 古诗词鉴赏的命题者对“点”的命题设置可谓情 有独钟。湖北卷:此诗第二联 “潮平两岸失”, 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阔”,你觉得“失”与 “阔”,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辽宁卷:“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有版本 写作“晓”。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请 简要赏析。 福建卷: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 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
答题示例: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 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为什么?
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 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 己肝肠寸 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 朦胧、想看 又不愿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 字,就淋漓尽致 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说明作者是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的;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示例: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 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 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 人出行之早,心中由漂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 三)
答题步骤: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 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 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 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 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 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 为什么而“感伤”。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的应试策略分析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的应试策略分析

新教师教学教改教研一、诗歌鉴赏的答题思路在高考语文试卷当中,古诗歌鉴赏这个题目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是难题,在平时的教学中,这个题目也是主干知识,所以每次考试的时候,总是有学生在这个题目上面出错,甚至得到很低的分数。

有的学生不是读不懂古诗,而是不会组织答案,即意思明白,却不能用文字准确表达。

因此这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一些很有用的古诗歌鉴赏题答题模式,希望对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有所帮助。

古代诗词鉴赏作为高中语文中必考的部分,历年来为考生失分的重灾区,原因就是没有掌握相关基础知识以及缺乏必要的答题技巧。

从答题思路上来说,拿到一首古诗词,我们要根据诗词的内容、作者、朝代的信息准确判定出诗歌的题材类型(例如:婉约词、边塞诗、田园诗、送别诗),从大方向上把握住了诗词的类型那么答题时不至于南辕北辙、徒劳无功。

把握住了题材,还需要掌握诗歌体裁的知识,这样不至于答题用词闹出笑话。

考试主要考察唐诗宋词,常见体裁以考查律诗和双调词为主。

鉴赏评价的要求不仅仅是意义上的领会,而且要能品评诗歌创作的妙处以及思想主旨的高低。

这种能力是在阅读了相当数量的作品以后总结归纳出来的,而对于我们备考来说,初步意义上的把握作品风格、明了手法技巧、感悟思想主旨等基本技能是最必需的。

二、诗歌鉴赏的学习方法1.了解作者,挖掘内涵列年高考的诗歌鉴赏中,都会附上作者的姓名。

而从这些诗人的姓名中除了比较陌生的之外,我们能获得很多有价值的信息。

诗人所选择的题材,所要表现的思想,所要抒发的情感,都是由他生活的时代背景、他的修养、他的学识、他的遭遇、他的思想,甚至是他的诗风所决定的。

所以我们在平时应尽可能多地了解掌握一些名作家的生平、思想、诗风及他们的生活的时代背景,这样,我们在鉴赏作品时,我们就能充分地调动我们已有的知识积累,把诗歌作者所孕育的暗示功效充分地挖掘出来。

2.通过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学习诗歌鉴赏学习诗歌鉴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及对事物的分析能力。

如苏轼在《题西林壁》中所写“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诗歌鉴赏题之答题策略

诗歌鉴赏题之答题策略

诗歌鉴赏题之答题策略
姬春生
【期刊名称】《试题与研究》
【年(卷),期】2009(000)001
【摘要】《考试大纲》对诗歌鉴赏的考查要求是:鉴赏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态度。

综观近几年的高考试卷,诗歌鉴赏的题目大都是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的,主观题能够有效地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鉴赏评价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但是难度比较大,有些同学因为没有掌握好答题要领,往往答非所问或不知所云,造成失分。

那么,在诗歌鉴赏中题怎样根据命题的要求找到答题突破口,悟出答题规律,规范答题表述,从而获得高分呢?【总页数】2页(P45-46)
【作者】姬春生
【作者单位】山东省曹县第一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
【相关文献】
1.诗歌鉴赏答题策略浅探 [J], 江文丽
2.高考诗歌鉴赏题备考策略--近五年江西高考语文卷诗歌鉴赏题浅析 [J], 聂亚军;邵燕
3.命题答题都要来源于文本——由一首诗歌鉴赏题的答案设计来探讨诗歌鉴赏题的命题答题规律 [J], 李文学
4.明确答题指向准确分析概括——例谈诗歌鉴赏题的答题策略 [J], 李飞;左敏
5.诗歌鉴赏题的两种常见类型及答题策略 [J], 梁锡波;陈文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鉴赏应考对策何春苗
诗歌,以其高度概括的内容,凝练含蓄的语言,真挚醇美的情感,成为文学领域里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因此,诗歌鉴赏每年在各地中考中频繁出现。

那么,如何复习?如何提高诗歌鉴赏能力,圆满完成诗歌鉴赏的答题呢?下面来谈谈中考诗歌鉴赏的几点应考对策。

一积累必要的鉴赏知识
1. 意象与意境。

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

鉴赏时,必须先明确作者是要通过意象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情的。

另外,还须明白我们传统的审美习惯,“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等诸如此类的符合我国传统的审美特点。

意境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是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鉴赏时,领会意境是必要的,而领会意境又必须具备对意象审美特点的把握。

2. 表达方式。

主要有描写、议论、抒情(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而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等)。

3. 表现手法。

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
法来表现。

了解一些常见的艺术手法,如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相间、小中见大、以乐写哀、烘托渲染、对比映衬等,有助于披文入情。

其他如拟人、比喻、夸张、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也应了解,以便在鉴赏时得心应手。

4. 风格流派。

由于作家的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等各不相同,因而在创作中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这就形成了作品的不同风格。

比如李白的飘逸洒脱,杜甫的沉郁顿挫,苏轼的旷达豪放,柳永的柔美婉丽等。

了解诗人的风格,有利于把握他们在诗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5. 语言特色。

(1)清新。

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2)平淡,也称质朴。

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3)绚丽。

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

(4)明快。

其特点是斩钉截铁,一语中的。

(5)含蓄。

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此而意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6)简洁。

就是干净利落,言简意赅。

二培养整体阅读的良好习惯
整体阅读是鉴赏诗歌和其他文学作品最重要的方法和
首要的步骤。

只有通过整体阅读,把握大意,才能对一首诗歌的内容、主旨、形象、意境等做出进一步的准确恰当的鉴赏与评价。

例1 (2016年中考长沙卷)南宋词人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一句通过“梅花”寄寓了怎样的情感?
解析通读全文“断桥边”“寂寞开”“独自愁”“无意争”“一任妒”,可以看出梅花的孤雅高洁;再结合“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意思――梅花的花瓣从枝头飘零,即使落在道途,被车马行人碾踏,变成了泥泞或是尘土,但梅花寒香的风骨不会改变,仍旧会留存于世,永远在知己之人的心怀之中――根据“物象中寄寓某种情感或精神”,不难得出此题答案:梅花寄寓自己坚贞不屈的品质,表达了自己孤雅高洁的志趣。

三增强语境分析的能力
在阅读诗歌时,无论是对词句的理解,还是对思想内容的评析,都不是孤立进行的,一定要联系上下文语境,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否则就会望文生义,闹出笑话来。

例2 对杜甫的《月夜》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A.首联,诗人身在长安被囚,却从?~州写起,以对方写自己。

B.颔联、颈联,写儿女的幼稚美丽,反衬诗人的惆怅痛苦。

C.尾联,想象与妻子在重逢之日的情态,反照现实,令人凄然心欲碎。

D.全诗从起笔到结束,都是从对方的角度叙述的。

解析此诗首联用“闺中”指代妻子,写妻子独看?~州月思念自己。

颔联,写小女儿还幼稚不懂忆长安。

颈联,写谁呢?联系上下文,从“云鬟”即可知,不是“小儿女”。

“鬟”是古代妇女梳的环形发结,“小儿女”不是妇女,所以没有“鬟”,而且“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年岁尚小,不会在月下长久徘徊站立,因此,颈联描写的对象应是妻子。

于是,可以确定答案是B项。

四提高捕捉信息的能力
“新课标”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要求考生能够辨别和筛选文中重要的信息和材料,这对阅读诗歌尤其是古代诗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诗歌有“题眼”“诗眼”。

“题眼”是指诗歌标题中提挈全篇、精练传神的字词。

“诗眼”就是一首诗中传达主旨的关键词、关键句。

阅读时能准确抓住这些重要信息,无疑对正确理解、分析诗歌有重要的作用。

例如,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
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首诗中的“深”就是本诗的诗眼。

这首诗主要写了一个“情”字,但是它突出的却是一个“深”字――诗人与汪伦之间的深情厚谊。

这个“深”字不仅概括了诗的内容,而且将“潭水之深”与“友谊之深”巧妙地联系起来。

捕捉和理解了“深”这个诗眼,也就掌握了全诗的主旨,答起题来自然也就得心应手了。

例3 (2016年中考长沙卷)李频的《湖口送友人》“离人独上洞庭船”一句中的“独”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

解析“独”是独自的意思,这个“独”字在这里是友
人独自一人登上洞庭湖的船。

诗人在湘江流入洞庭湖的渡口送别友人,写下了这一首送别诗。

独自去并且“风波尽日依山转,星汉通霄向水悬”,可见友人旅途的寂寞和艰辛。


友间离别自然是依依不舍。

因此可以作结:“独”字既写出
了友人独自乘船远去的情景,又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忧伤。

诗歌?b赏应当说难度不算太大,但在中考中得分率不高。

不过,同学们只要对诗歌饶有兴趣,对课内诗歌作品认真复习,并掌握一定的方法,找到诗歌创作的规律,摒弃为做题而做题的做法,定能打开诗歌鉴赏的大门。

(编辑白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