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科大学生理学考研复习笔记

合集下载

生理学考研笔记

生理学考研笔记

生理学考研笔记一、引言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医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

对于准备参加研究生考试的学生来说,掌握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理解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以下是我整理的生理学考研笔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正文1、生理学的定义和范畴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主要涉及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及个体等不同水平上的生命活动过程。

它旨在揭示生命活动的本质和规律,为医学、农学、生物学等提供理论基础。

2、生理学的基本内容生理学主要包括细胞生理、器官生理、系统生理和个体生理等内容。

细胞生理主要研究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如物质运输、能量代谢、信息传递等;器官生理则主要研究各器官的功能及其调节机制;系统生理则将各器官的功能整合起来,研究整个系统的生命活动;个体生理则研究整个个体的生命活动规律。

3、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生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法、观察法、数学模型法等。

实验法是最常用的方法,通过实验来探究生命活动的规律和机制;观察法则是通过对实际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揭示生命活动的规律;数学模型法则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定量描述生命活动的过程和规律。

生理学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医学、农学、生物学等各个领域。

在医学领域,生理学的研究成果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在农学领域,生理学的研究有助于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在生物学领域,生理学的研究有助于理解生物的生命活动规律和进化机制。

三、结论生理学作为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对于医学生和研究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掌握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医学生的临床技能和治疗水平,还可以促进生物学、农学等相关领域的发展。

因此,我希望这份笔记能对大家的学习和研究有所帮助。

在生物学的研究领域,植物生理学是一门极其重要的学科,它专注于研究植物生命活动的规律和机理。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植物生理学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新的启示和可能。

中国药科大学 药学专业 病理生理学

中国药科大学 药学专业 病理生理学

疾病概论1.疾病:对应于健康的一种异常生命状态,即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一种不完好状态。

2.发病学一般规律:①损伤与抗损伤;②因果交替:是指疾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由原始病因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结果又可作为病因,引起新的后果;③局部和整体:相互制约相互影响3.疾病的转归:分为康复和死亡。

4.康复:①完全康复指疾病所致的损伤完全消失,机体的功能、代谢及形态完全恢复正常;②不完全康复是指疾病所致的损伤得到控制,主要症状消失,机体通过代偿机制维持相对正常的生命活动。

5.脑死亡:全脑功能不可逆的永久性丧失以及集体作为一个整体功能的永久性停止。

6.脑死亡标准:①自主呼吸停止(死人和植物人的根本区别);②不可逆性深度昏迷;③脑干神经反射消失;④脑电波消失;⑤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酸碱平衡紊乱7.标准碳酸氢盐(SB):全血在标准条件下测得血浆中[HCO3—]。

8.实际碳酸氢盐(AB):隔绝空气和实际条件下测得的血浆中碳[HCO3—]。

9.阴离子间隙(AG):血浆中未测定的阴离子与未测定的阳离子的差值。

10.代谢性酸中毒:细胞外液H+增加和(或)HCO3—丢失引起的pH下降,以血浆HCO3—原发性减少为特征。

原因:(1)AG增高型:(1) 血固定酸产生↑:①缺氧导致乳酸中毒;②脂肪分解导致酮症酸中毒;③药物过量导致水杨酸中毒。

(2) 固定酸排除↓(2)AG正常型:HCO3—丢失导致血[Cl—]↑:①呕吐腹泻等消化道丢失;②肾丢失:远端肾小管泌H+↓,近端肾小管重吸收HCO3—↓;③碳酸酐酶抑制剂:抑制HCO3—重吸收影响:●对心血管:①室性心律失常;②心肌收缩力↓;③血管系统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BP↓●对中枢:①生物氧化酶活性↓→ATP↓→脑能量不足;②谷氨酸脱羧酶活性↑→γ-GABA↑→抑制中枢●对骨骼:从骨骼释放钙盐缓冲,影响发育,可导致骨软化症等。

缺氧11.血氧分压(PaO2):物理溶解于血液中的氧所产生的张力。

(完整word版)生理学重点笔记(可编辑修改word版)

(完整word版)生理学重点笔记(可编辑修改word版)

生理学前言课前导入一、考情分析:“鸡肋”二、科目特点:面宽、点多、机制多多思、多练、重理解三、课程特点和要求:第一节细胞的基本功能考纲:一、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二、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三、骨骼肌的收缩功能一、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液态镶嵌模型学说——细胞膜是以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骨架,其中镶嵌着不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

(一)单纯扩散1.概念:脂溶性小分子物质由膜的高浓度区一侧向膜的低浓度区一侧顺浓度差跨膜的转运过程称为单纯扩散。

2.转运物质:除 O2、CO2、NO、CO、N2等气体外,还有乙醇、类固醇类激素、尿素等。

3.特点:①顺浓度差,不耗能;②无需膜蛋白帮助;③最终使转运物质在膜两侧的浓度差消失。

(二)易化扩散是指某些非脂溶性或脂溶性较小的物质,在特殊蛋白的“帮助”下,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的过程。

载体转运通道转运1.以载体蛋白为中介的易化扩散(载体转运):◇例子“血液中的葡萄糖和氨基酸进入到组织细胞”◇特点:(1)载体蛋白质有结构特异性;(2)饱和现象;(3)竞争性抑制。

2.以通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通道转运):主要通过通道蛋白质(简称通道)进行的。

其转运物质的能力受膜两侧电位差或化学物质的影响,故有电压门控通道和化学门控通道之分。

◇特点:(1)相对特异性;(2)无饱和性;(3)有开放、失活、关闭不同状态。

◇例子:Na+、K+、Ca2+等都经通道转运。

Na+通道阻断剂——河豚毒素K+通道阻断剂——四乙铵 Ca2+通道阻断剂——异搏定(三)主动转运1.概念:主动转运是指细胞通过本身的耗能过程,在细胞膜上特殊蛋白质(泵)的协助下,将某些物质分子或离子经细胞膜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转运的过程。

2.钠泵钠泵就是镶嵌于细胞膜上的 Na+-K+依赖式 ATP 酶。

Na+-K+依赖式 ATP 酶(钠泵)3.钠泵活动的生理意义:①由钠泵形成的细胞内高 K+和细胞外的高 Na+,这是许多代谢反应进行的必需条件。

中国药科大学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复习

中国药科大学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复习

Add your text in here
Add your text in here
Text3
Text4
Add your text in here
Text in here
ThemeGallery is a Design Digital Content & Contents mall developed by Guild Design Inc.
➢心脏的神经支配 ➢交感缩血管神经的 作用 ➢窦弓反射
肺通气
-
第五章 呼吸
动力
通气功 能的评价
肺通气
阻力
肺表面 活性物质
的作用
第五章 呼吸
肺换气和组织换气
-
影响肺 换所的
因素
过程
肺换气
原理
第五章 呼吸
呼吸运动的调节
-
CO2
呼吸 中枢
调节
肺牵张 反射
H+
O2
第六章 消化和吸收
胃肠道的神经支配 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一种初级的神经活动
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
由非条件刺激引起,数量有限,适 由条件刺激引起,数量无限,适应
应性小
性大
机体功能活动的自动控制
正反馈:反馈 信号加强控制 部分的活动。
负反馈:反馈信号 抑制控制部分的活 动。
前馈
第二章 神经肌肉组织的一般生理 细胞的生物电 静息电位
阈电位
动作电位
组织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 几个重要概念
第一章 绪论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内环境
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即细胞外液
稳态
细胞外液的各种理化因素保持在一个 适宜的相对恒定状态

考研生理学知识点总结

考研生理学知识点总结

考研生理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细胞生理学1.1 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细胞内包含许多细胞器,包括细胞核、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溶酶体等。

这些细胞器在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

1.2 细胞膜细胞膜是细胞的保护屏障,同时也是细胞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的重要通道。

细胞膜是由磷脂双分子层及一些蛋白质组成的。

1.3 细胞运输细胞通过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两种方式来传输物质。

其中被动运输包括扩散和渗透压;主动运输包括原位运动和胞吞作用。

1.4 细胞能量转化细胞内的能量主要是通过线粒体进行转化的,通过三磷酸腺苷(ATP)的形式存储和释放。

第二章神经生理学2.1 神经细胞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传递电信号的细胞。

2.2 神经元膜的电生理特性神经元膜通过离子通道来传递电信号,其中主要包括钠通道和钾通道。

2.3 突触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来传递信号,主要有电突触和化学突触。

2.4 神经传导神经传导包括化学传导和电传导,通过突触结合来传输信号。

第三章肌肉生理学3.1 肌肉结构和类型肌肉主要由肌原纤维组成,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3.2 肌肉收缩肌肉通过交替收缩和放松来实现运动功能,主要是通过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

3.3 身体姿势维持和运动骨骼肌的收缩与放松决定了人体的姿势和运动功能。

第四章循环生理学4.1 心脏的生理功能心脏是维持血液循环的中心,通过心脏收缩和舒张来实现血液的输送。

4.2 血压调节血压是通过心脏的收缩和血管的收缩扩张来调节的。

4.3 血管生理血管通过收缩和扩张来调节血液的流动,主要是通过血管壁的平滑肌调节。

第五章呼吸生理学5.1 呼吸系统结构和功能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部,主要是用于呼吸和气体交换。

5.2 肺的呼吸功能肺部通过肺泡来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5.3 呼吸系统的调节呼吸系统的调节主要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和化学感受器来实现的。

第六章消化生理学6.1 消化器官结构和功能消化器官包括口腔、食管、胃、肠道和胰腺等,主要是用于消化和吸收营养。

生理学考研笔记(一)2024

生理学考研笔记(一)2024

生理学考研笔记(一)引言概述: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内部机能和相互关系的学科,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学、运动科学等领域。

对于考研生物学考试来说,生理学是一个重要的内容部分。

本文旨在提供一份生理学考研笔记(一),帮助考生了解和掌握生理学的基础知识。

正文:一、神经生理学1. 神经元结构:细胞体、树突、轴突2. 神经元传递:细胞膜电位、动作电位、突触传递3. 神经递质和受体:乙酰胆碱、多巴胺、谷氨酸等神经递质的作用机制4. 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5. 神经调节:自主神经系统的两个分支、调节循环、呼吸和消化等生理过程二、心血管生理学1. 心脏结构和功能:心肌细胞、心房、心室及心血管循环2. 心脏电生理学:心电图的基本原理、心脏节律的调节3. 血压调节机制:血压的测量、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4. 血管功能:血管收缩、舒张调节、血管阻力的影响因素5. 血液循环和输运:血液成分、血液流动和输送氧气、营养物质的机制三、呼吸生理学1. 呼吸器官:鼻腔、喉、气管、肺及支气管的结构和功能2. 呼吸机制:肺通气与外呼吸、气体扩散、气体运输3. 呼吸调节: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对呼吸的影响4. 氧合作用:氧气在肺中的吸收和血液中的运输5. 二氧化碳的调节:CO2的产生和排出机制四、肌肉生理学1. 肌肉结构和类型:骨骼肌、平滑肌、心肌的特点与功能2. 肌肉收缩机制:肌肉纤维和肌动蛋白的调节3. 肌肉力学:肌肉张力、肌肉力的调节和肌肉工作4. 运动生理学:肌肉的代谢、肌肉配合和运动调节机制5. 肌肉病理生理学:肌肉失调与疾病五、消化生理学1. 消化道结构: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和消化腺的功能2. 摄取和消化:食物的摄入和碎化、消化酶和酸的作用3. 营养吸收:营养物质在小肠中的吸收与转运4. 肠道菌群:肠道菌群与肠道的相互作用和影响5. 肝脏功能:肝脏的代谢和排泄功能、胆汁的合成和分泌总结:本文介绍了生理学考研笔记(一)的内容,包括神经生理学、心血管生理学、呼吸生理学、肌肉生理学和消化生理学。

11药学生理学笔记整理(文伟)

11药学生理学笔记整理(文伟)

第一章绪论一.生理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1.生理学:是以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现象和机体功能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

急性试验2.生理学动物实验发方法慢性实验1.新陈代谢二.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2.兴奋性(重要)3.适应性(重要)4.生殖兴奋性:活的组织、细胞或有机体对于内外环境变化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称为兴奋性适应性:机体会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调整其体内各部分的功能及互相关系,以保持内环境和机体生理功能的稳定,保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三.机体功能的三大调节方式()要求熟背1.神经调节:由神经系统的活动调节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

、(很重要)调节特点快速局限、准确、精确、协调调节结构基础:反射弧调节基本方式:反射2.体液调节: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经血液运输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

调节特点:缓慢、广泛、持久3.自身调节:当体内、外环境变化时,细胞、组织、器官本身不依赖神经与体液调节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调节特点:范围较小、不十分灵敏四. 机体功能活动的控制原理1.自动控制系统:反馈控制系统是一个闭环系统,即受控部分的活动会反过来影响控制部分的活动。

负反馈:是指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通过反馈联系到达控制部分后,使控制部分的活动向其原活动相反向变化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 ):凡反馈信息的作用与控制信息的作用方向相同,对控制部分的活动起增强作用的,称为正反馈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第一节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1.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①②易化扩散:一些非脂溶性或脂溶解度甚小的物质,在细胞膜结构中的特殊蛋白协助下,能从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扩散,这种转运形式称为易化扩散。

③门控离子通道分三类:电压门控信道、化学门控信道(配体门控信道)、机械门控信道。

“非门控”通道总是处于开放状态,外在因素对之无明显影响。

这类通道在维持静息膜电位方面起重要作用。

④ Na+-K+泵(重要):是指在哺乳动物的胞膜上普遍存在的离子泵,简称钠泵。

大学中医药专业考试复习资料--生理学考试必过秘籍

大学中医药专业考试复习资料--生理学考试必过秘籍

大学中医药专业考试复习资料生理学考试复习题绪论1.兴奋性活组织或细胞接受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内在的能力2,体液人体内的所有的液体3.内环境细胞外液组织细胞直接接触的生存环境4.稳态生命活动正常功能的必要条件,理、化因素保持稳定5.刺激被机体感知,并引起反应的环境变化6.反应内外环境被机体感知,并引起新陈代谢和功能活动的改变7.自身调节不依赖于神经体液免疫反应,机体组织,细胞自身对刺激的一种适应性反应8.兴奋由相对静止转为相对活动,由活动较弱转为相对较强9.抑制10.负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对控制部分有抑制作用,使受控部分最终转向与原始相反的方向11.正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对控制部分有促进或加强作用',是受控部分活动不断加强12.可兴奋细胞机体的组织,细胞有不同的兴奋性,其中以神经细胞,肌细胞和腺细胞的兴奋性较高13.反射1、正反馈和负反馈的概念及其生理意义。

反:维持机体功能的稳态正:促使机体的生理过程逐步加强直至完成2、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的概念及神经细胞静息电位、动作电位产生的机制。

静:细胞安静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差机制:K.Na.Cl的通透性动:可兴奋性细胞在受到一次刺激后,膜细胞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一个快速的,可传播的电位波动机制Na.K通透性2.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神经调节指通过神经纤维传递的信号调节的方式,作用快,范围小体液调节指单纯的激素调节,速度缓慢,范围广3.内、外环境的区别。

内:提供场所细胞在体内直接所处的环境即细胞外液,称之为内环境。

人体内环境主要是由血浆(不含血红细胞的),组织液(走路磨的水泡里面那种),淋巴(液)组成。

把生物体以外的环境如水、土、食物、地质、地貌等统称为外环境。

是对于整个生物来说的。

外环境可以说就是外界环境。

1细胞生理1.主动转运细胞膜通过本身的能量消耗,将物质逆电-化学梯度进行转运的过程2.易化扩散非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在细胞膜特殊蛋白质的帮助下,顺电化学梯度进行跨膜运输4.阈强度(阈值)在刺激的持续强度和强度-时间变化率固定的情况下,能够引起可兴奋细胞产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6. 阈电位能引起膜对NA+通透性突然增大并产生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7.去极化静息电位减小,表示极化程度的减弱8. 绝对不应期在细胞受刺激发生兴奋后的较短时间内,无论给予多大的刺激都不会使其再次产生兴奋9.“全或无”定律太小,不能;太大大过阈值,不能10.兴奋-收缩偶联以肌细胞动作电位引发机械收缩的中介机制11.前负荷 12后负荷肌肉收缩之前肌肉承受的负荷1.比较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的异同点。

生理学常考重点笔记

生理学常考重点笔记

生理学常考重点笔记•绪论•细胞的基本功能目录•血液•循环系统•呼吸•消化和吸收01绪论生理学的定义与任务定义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任务揭示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机制及其调节,阐明生物体对内外环境变化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

生理学是医学的基础学科之一,为医学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医学以人体为研究对象,而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规律是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生理学与医学密切相关。

生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医学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和方法,推动医学的发展。

010203生理学与医学的关系通过对动物的观察和实验,揭示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的规律。

动物实验人体观察与实验细胞与分子水平研究数学建模与计算机模拟通过对人体的观察和实验,了解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现象和过程。

运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的生理活动及其调节机制。

运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建立生理活动的数学模型,进行计算机模拟和分析。

生理学的研究方法02细胞的基本功能膜泡运输大分子和颗粒物质被运输时并不直接穿过细胞膜,都是由膜包围形成膜泡,通过一系列膜囊泡的形成和融合来完成转运的过程。

单纯扩散脂溶性物质顺浓度差转运的方式。

易化扩散非脂溶性物质或带电离子顺浓度差或电位差转运的方式,包括经通道易化扩散和经载体易化扩散两种类型。

主动转运细胞通过本身某种耗能过程,将某种物质的分子或离子逆浓度差或逆电位差的跨膜转运过程,包括原发性主动转运和继发性主动转运。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功能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01细胞外信号与细胞质膜上的G蛋白耦联受体结合后,激活质膜上的腺苷酸环化酶,产生的第二信使通过激活细胞内相应的靶酶,引起级联反应,放大信号,最终引起细胞反应。

酶联型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02细胞外信号与细胞表面的酶联型受体结合,导致受体构象改变,激活受体的酶活性,进一步激活细胞内信号通路,引起细胞反应。

大学中医药专业考试复习资料--生理学知识点归纳

大学中医药专业考试复习资料--生理学知识点归纳

大学中医药专业考试复习资料生理学知识点归纳名词解释1.兴奋性 P4是指机体、组织或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2.阈值 P26是指生理学把能使机体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3,负反馈 P8是指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抑制或减弱了受控部分的活动4.易化扩散 P13是指体内有些不溶于或难溶于脂质的小分子物质不能直接跨膜转运,但是在细胞膜的某些特殊蛋白质的协助下,也能顺浓度梯度跨膜转运的转运方式5.主动转运P14细胞膜通过本身的某种耗能过程将某些物质分子或离子逆浓度差或逆电位差进行的转运过程6.动作电位P21神经细胞、肌肉细胞在受到刺激发生兴奋时,细胞膜在原有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一次迅速而短暂的电位波动7.静息电位P21细胞安静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的两侧的电位差8.血沉、生理性止血P43/50通常以第一小时末血沉管中出现血浆柱的高度来表示红细胞沉降的速度,称为红细胞沉降率小血管破损后血液从血管内流出几分钟后出血自行停止的现象。

9.血液凝固P51血液由流动的溶胶状态变成不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10.血型P56通常是指血细胞膜上(红细胞)特异性抗原的类型11.心动周期P61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一个心脏的机械活动周期12.心排血量P65每分钟由一侧心室输出的血液总量13.房-室延搁P82房室交界是兴奋由心房传向心室的唯一通道,兴奋在此传导较为缓慢,出现延搁一段时间(0.1s)14.收缩压P心室收缩时动脉血压升高达到最大值15.肺活量P最大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16,通气/血流比值P是指每分钟肺泡通气量与每分钟肺血流量的比值17.血氧饱和度氧含量占氧容量的百分数18.肾小球滤过率P189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19.肾糖阈P197尿中出现葡萄糖时的血糖浓度20.渗透压利尿P由小管液溶质浓度增高而引起尿量增加的现象21.水利尿P因大量饮用清水引起尿量增加的现象22.激素P214(7)是指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经体液运送并发挥调节作用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的物质23.应激反应P当机体遇到紧急情况时,髓质激素分泌大量增加,引起一系列适应性反应24.交叉配血试验把供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配血试验,称为交叉配血试验的主侧,把受血者红细胞与供血者的血清进行血清试验,称交叉配血试验的次侧,分别观察结果两侧有无凝集反应。

生理学重点笔记

生理学重点笔记

生理学重点笔记一绪论1.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新陈代谢,兴奋性,生殖。

2. 生命活动与环境的关系:对多细胞机体而言,整体所处的环境叫外环境,而构成机体的细胞所处的环境叫内环境。

当机体受到刺激时,机体内部代谢和外部活动,将会发生相应的改变,这种变化称为反应.反应有兴奋和抑制两种形式。

3. 自身调节:心肌细胞的异长自身调节,肾血流量在一定范围内保持恒定的自身调节,小动脉灌注压力增高时血流量并不增高的调节都是自身调节。

考生自己注意总结后面各章节学到自身调节。

4. 神经调节是机体功能调节的主要调节形式,特点是反应速度快、作用持续时间短、作用部位准确。

5. 体液调节的特点是作用缓慢、持续时间长、作用部位广泛。

6. 生理功能的反馈控制: 负反馈调节的意义在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

正反馈的意义在于使生理过程不断加强,直至最终完成生理功能,是一种破坏原先的平衡状态的过程。

排便、排尿、射精、分娩、血液凝固、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时钠通道的开放和钠内流互相促进等生理活动都是正反馈。

考生自己注意总结后面各章节学到的正反馈和负反馈调节。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1. 细胞膜的基本结构-液体镶嵌模型.基本内容①基架:液态脂质双分子层;②蛋白质:具有不同生理功能;③寡糖和多链糖.2.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⑴小分子脂溶性物质可以自由通过脂质双分子层,因此,可以在细胞两侧自由扩散,扩散的方向决定于两侧的浓度,它总是从浓度高一侧向浓度低一侧扩散,这种转运方式称单纯扩散。

正常体液因子中仅有O2、CO2、NH3以这种方式跨膜转运,另外,某些小分子药物可以通过单纯扩散转运。

⑵非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从浓度高向浓度低处转运时不需消耗能量,属于被动转运,但转运依赖细胞膜上特殊结构的"帮助",因此,可以把易化扩散理解成"帮助扩散"。

什么结构 发挥"帮助"作用呢?--细胞膜蛋白,它既可以作为载体将物质从浓度高处"背"向浓度低处,也可以作为通道,它开放时允许物质通过,它关闭时不允许物质通过。

中国药科大学生理药理谢媛老师重点

中国药科大学生理药理谢媛老师重点

名词解释抗菌药指对细菌有抑制或杀灭作用、防治病原微生物感染性疾病的药物抗生素:有各种微生物产生的能杀灭或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物质。

包括天然抗生素和人工半合成抗生素抗菌谱:抗菌药物的抗菌范围。

广谱抗菌药是指对多种病原微生物有效的抗菌药,窄谱抗菌药是指仅对一种或局限于某属细菌有抗菌作用的药物抗菌活性、最低抑菌浓度(MIC):是测量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大小的一个指标,指在体外培养细菌18至24小时后能抑制培养基内病原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

最低杀菌浓度(MBC):是衡量抗菌药物抗菌活性大小的指标。

能够杀灭培养基内细菌或使细菌数减少99.9%的最低药物浓度。

有些药物的MBC与其MIC非常接近,如氨基糖苷类。

有些药物的MBC比MIC大,如β内酰胺类。

化疗指数CI:评价化疗药物安全性的指标。

一般以动物半数致死量(LD50)和治疗感染动物的半数有效量(ED50)的比值LD50/ED50表示,或用5%的致死量LD5与95%的有效量ED95之比LD5/ED95来表示。

化疗指数越大,表明该药物毒性越小,临床应用价值越高抗菌后效应:指细菌与抗生素短暂接触,抗生素浓度下降,低于MIC或消失后,细菌仍然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

首次接触效应:是抗菌药物在初次接触细菌时有强大的抗菌效应,再度接触或连续与细菌接触,并不明显地增强或再次出现这种明显地效应,需要间隔相当时间(数小时)以后,才会再起作用。

氨基苷类抗生素有明显的首次接触效应。

耐药性: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反复应用的化学治疗药物敏感性降低或消失的现象。

固有耐药和获得性耐药二重感染:又称重复感染,是指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敏感菌被抑制,不敏感菌乘机大量繁殖,由原来的劣势菌群变为优势菌群造成的新的感染灰婴综合征: 早产儿和新生儿肝脏缺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肾排泄功能不全、氯霉素体内积累,药物剂量过大可致中毒,表现为呼吸衰竭、呼吸困难、进行性血压下降、皮肤苍白和发绀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是指那些仅对恶性肿瘤细胞增殖周期中的某一期细胞有杀灭作用的药物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是指对处于细胞增殖周期中的各期(G1、S、G2、M)或是休止期的细胞(C0期)均具有杀灭作用的药物。

最新[考研资料]中国药科大学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题-药学医学精品资料

最新[考研资料]中国药科大学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题-药学医学精品资料
∮9 统复习思考题
0. 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 1. 神经元之间相互作用的三种方式?化学性突触传
递?其过程?非定向突触传递?
2. 突触后电位?特点?EPSP?IPSP?各自形成的 机制?电突触的结构基础和意义?
3. 简述神经递质及其分类?为神经递质的5个条件? 受体及其分类?
4.反射?反射弧构成?反射中枢?中枢神经元的联 系方式及其意义?
5.兴奋在反射中枢内传播的特点?
6.中枢抑制分类?传入侧支性抑制?举例说明。回返 性抑制?举例说明。突触前抑制?突触前抑制与突触 后抑制的比较?
❖ 7. 简述丘脑特异性、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构成、特点、 相互关系及意义。
❖ 8. 皮质诱发电位? ❖ 9. 牵涉痛及其机制?快痛和慢痛及内脏痛特点? ❖ 10. 牵张反射及其机制?基底神经节病变对运动功能
下丘脑与腺垂体、神经垂体之间的功能联 系?
浆细胞肿瘤
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 北京肿瘤医院 刘淑俊
骨髓瘤近十余年发展史(一)
• 1984—1986 首次报告同基因骨髓移植治疗MM。 • 1986—1996 大量研究评价大剂量化疗伴自体骨髓或外周
植治疗MM的疗效。 • 1996 随机研究指出大剂量化疗加骨髓移植可能优于标准
最新[考研资料]中国药科大学 2010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题-
药学医学精品资料
第一、二章 复习思考题
内环境、内环境稳态的概念 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及其特点 负反馈、正反馈的概念 单位膜的液态镶嵌模型假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何谓细胞周期、细胞死亡,细胞凋亡? 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细胞的分类 周围神经系统的胶质细胞有哪几种?
生理意义。 何谓肺牵张反射?其生理意义是什么? 何谓呼吸运动?简述呼吸运动过程? 何谓肺泡通气量?

生理考研复习知识重点笔记(完全清晰版)

生理考研复习知识重点笔记(完全清晰版)

绪论考纲要求1、机体与环境的关系:刺激与反应,兴奋与抑制,兴奋性和阈。

2、稳态的概念,内环境相对恒定的重要意义。

3、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的生理意义和功能。

考纲精要一、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兴奋性、生殖。

1、新陈代谢:是指机体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以实现自我更新的过程。

包括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

2、兴奋性:指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受到特定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或特性。

而刺激是指能引起组织细胞发生反应的各种内外环境的变化。

刺激引起组织兴奋的条件:刺激的强度、刺激的持续时间,以及刺激强度对时间的变化率,这三个参数必须达到某个最小值。

在其它条件不变情况下,引起组织兴奋所需刺激强度与刺激持续时间呈反变关系。

衡量组织兴奋性大小的较好指标为:阈值。

阈值:刚能引起可兴奋组织、细胞去极化并达到引发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

3、生殖:生物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能够产生与自己相似的个体,这种功能称为生殖。

生殖功能对种群的繁衍是必需的,因此被视为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

二、生命活动与环境的关系对多细胞机体而言,整体所处的环境称外环境,而构成机体的细胞所处的环境称为内环境。

内、外环境与生命活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当机体受到刺激时,机体内部代谢和外部活动,将会发生相应的改变,这种变化称为反应。

反应有兴奋和抑制两种形式。

三、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机制机体内存在三种调节机制: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1、神经调节:是机体功能的主要调节方式。

调节特点:反应速度快、作用持续时间短、作用部位准确。

基本调节方式:反射。

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反射与反应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反射活动需中枢神经系统参与。

2、体液调节:发挥调节作用的物质主要是激素。

激素由内分泌细胞分泌后可以进入血液循环发挥长距离调节作用,也可以在局部的组织液内扩散,改变附近的组织细胞的功能状态,这称为旁分泌。

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点总结材料——中国药科大学09级生命基地

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点总结材料——中国药科大学09级生命基地

第一章绪论生理学研究内容大致可分整体水平、器官和系统水平、细胞和分子水平三个不同水平。

根据实验进程可将生理学实验分为慢性实验和急性实验,后者又分为在体实验和离体实验两种。

第二章细胞、根本组织与运动系统第一节细胞细胞膜主要由脂质、蛋白质和糖类等物质组成。

液态镶嵌模型:生物膜以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中镶嵌着具有不同分子结构,从而具有不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

单纯扩散:某些脂溶性小分子物质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的扩散过程。

细胞的物质转运有几种方式,简述主动运转的特点:单纯扩散〔自由扩散〕、易化扩散〔通道:化学电压机械门控;载体:结构特异性饱和现象竞争性抑制〕、主动转运〔原发性:利用代谢产生的能量将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进展跨膜转运的过程;继发性:能量不直接来自ATP的分解,而是依靠Na+在膜两侧浓度差,即依靠存储在离子浓度梯度中的能量完成转运,间接利用ATP〕【借助于载体、逆浓度差或电位差转运并需要能量】、入胞〔吞噬、吞饮、受体介导入胞〕和出胞等。

跨膜信号传导1由通道蛋白完成的,电压、化学、机械门控通道2由膜受体、G蛋白和G蛋白效应分子组成的3酶耦联受体信号传导。

细胞凋亡:由一系列细胞代谢变化而引起的细胞自我消灭,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PCD,是在基因控制下,通过合成特殊蛋白而完成的细胞主动死亡过程。

细胞周期:细胞增殖必须经过生长到分裂的过程成为~,分为G1、S、G2、M四期。

细胞衰老:细胞在正常环境条件下发生的细胞生理功能和增殖能力减弱以与细胞形态发生改变,并趋向死亡的现象。

第二节根本组织人体四种根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后者其支持、联系、营养、保护和隔离等作用。

神经纤维分为有髓神经纤维和无髓神经纤维。

第三节运动系统骨骼肌纤维由肌原纤维和肌管系统组成,前者由上千条粗肌丝和细肌丝有规律的平行排列组合而成。

第三章人体的根本生理功能第一节生命活动的根本特征生命活动的根本特征包括新陈代谢、兴奋性、适应性和生殖等。

医学考研:生理知识点整理(十一)

医学考研:生理知识点整理(十一)

医学考研:生理知识点整理(十一)学弟学妹们,寒假已经开始了,回家享受宠爱的同时,不要忘记我们艰巨的考研任务哦~对于想要考研的同学,这个寒假是整个备考过程中一段很重要的时间。

如果时间利用的充分,但只就西综而言,就可以完成生理的复习哦,今天我们还是接着复习生理部分的知识!两种突触后电位一、快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快EPSP)1.定义:突触后膜在某种神经递质(兴奋性递质)作用下产生的局部去极化电位变化2.性质:为局部电位,具有局部电位的性质3.形成机制:兴奋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相应受体后膜对Na+和 K +的通透性增大,使后膜出现去极化4.离子基础:Na+内流> K+外流,发生净内向电流兴奋/抑制: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5.举例: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接受肌梭的传人纤维投射而形成的突触联系二、快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快IPSP)1.定义:突触后膜在某种神经递质(抑制性递质)作用下产生的局部超极化电位变化2.性质:为局部电位 ,具有局部电位的性质3.形成机制:抑制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相应受体,后膜对Cl-的通透性增大,使后膜出现局部超极化4.离子基础:Cl-内流,发生外向电流;还可能与突触后膜钾通道的开放或钠通道和钙通道的关闭有关5.兴奋/抑制:使突触后神经元抑制6.来自伸肌肌梭的传入冲动在兴奋脊髓伸肌运动神经元的同时,通过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抑制脊髓屈肌运动神经元。

神经元兴奋时,首先产生动作电位的部位是轴突始段两种神经纤维胆碱能纤维:① 支配骨骼肌的运动神经纤维;② 所有自主神经节前纤维;③ 大多数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除少数释放肽类或嘌呤类递质的纤维外);④ 少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如支配多数小汗腺的纤维和支配骨骼肌血管的舒血管纤维)肾上腺素能纤维:多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除支配汗腺和骨骼肌血管的交感胆碱能纤维外)M受体和N受体M受体(毒蕈碱受体)生理效应:①心脏活动抑制;② 支气管平滑肌收缩(支气管痉挛)、胃肠平滑肌收缩(胃肠活动增强)、膀胱逼尿肌收缩、虹膜环形肌收缩(瞳孔缩小);③消化腺、汗腺分泌增加;④ 骨骼肌血管舒张N 受体(烟碱受体)生理效应:① 使自主神经节后神经元兴奋(激活N1受体)② 使骨骼肌收缩(激活N2受体)反射的类型① 非条件反射:生来就有、数量有限,无需大脑皮层的参与② 条件反射:后天学习和训练而形成的反射,数量无限,主要中枢部位在大脑皮层感受器生理特性感受器的适宜刺激:如一定频率的机械振动是耳蜗毛细胞的适宜刺激感受器的换能作用:刺激---感受器或发生器电位(均为局部电位)---到达阈电位---爆发动作电位感受器的编码功能:感觉系统将刺激信号转变为可识别的感觉信号感受器的适应现象:动作电位频率将随刺激持续的延长而降低总结:神经系统内容比较多,但考察来看难度不大,需要下气力好好记忆背诵,第一遍一定要把框架构建好,只有这样记忆才会有条理!加油,为梦想拼命向前冲!编辑:医考帮乔学姐。

大学中医药专业考试复习资料--生理重点知识点

大学中医药专业考试复习资料--生理重点知识点

大学中医药专业考试复习资料生理学复习知识点细胞膜物质转运形式:被动转运(包括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以载体在中介的易化扩散;以通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原发性/继发性)、胞纳和胞吐静息电位:产生:K外流。

动力:膜内外K的浓度差。

条件:膜对K有通透性。

数值:接近K平衡电位。

形成机制:由于K+外流所造成的膜两侧的电位稳定与某一数值不变,这种内负外正的电位差即静息电位。

论述答:①离子在膜内外的不均衡分布形成离子流动的电化学驱动力;②静息状态下,细胞膜主要通透K+;③在上述条件下K外流④随着K外流的进行,膜内外K的浓度差减小,阻碍K外流的电场力增大,当阻力=动力时,形成K平衡电位,静息电位值就接近这一电位。

动作电位:神经细胞、肌肉细胞在受到刺激发生兴奋时,细胞膜在原有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一次迅速而短暂的电位波动,称为动作电位。

极化: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内负电位、膜外正电位的状态称为极化。

去极化:细胞膜内外电位差减小的状态。

超极化:阳极下的细胞膜产生入膜电流(电流方向是从膜外流向膜内),此电流通过膜所引起的膜电压降和原有静息电位的方向相同,结果使膜电位负值加大远离阈电位的过程。

可兴奋细胞:指受刺激后能产生动作电位的细胞。

兴奋性:机体、组织或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

阈值:一般所指的阈值是强度阈值,即在刺激作用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都固定不变的条件下,能引起组织细胞兴奋所需的最小刺激强度。

兴奋的周期变化:绝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

收缩原理:当胞浆中的Ca2+浓度升高→Ca2+与肌钙蛋白结合→原肌球蛋白变构,位移,暴露肌动蛋白结合位点→横桥摆动,牵拉细肌丝向M线滑行→肌小节缩短(肌细胞收缩)。

收缩形式:等张收缩、等长收缩、单收缩、强直收缩血浆渗透压:由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构成。

由溶解于血浆中的晶体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晶体渗透压;由血浆中的蛋白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

意义:晶体渗透压:保持细胞内外的水平衡,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药科大学生理学考研复习笔记绪论考纲要求1、机体与环境的关系:刺激与反应,兴奋与抑制,兴奋性和阈。

2、稳态的概念,内环境相对恒定的重要意义。

3、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的生理意义和功能。

考纲精要一、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兴奋性、生殖。

1、新陈代谢:是指机体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以实现自我更新的过程。

包括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

2、兴奋性:指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受到特定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或特性。

而刺激是指能引起组织细胞发生反应的各种内外环境的变化。

刺激引起组织兴奋的条件:刺激的强度、刺激的持续时间,以及刺激强度对时间的变化率,这三个参数必须达到某个最小值。

在其它条件不变情况下,引起组织兴奋所需刺激强度与刺激持续时间呈反变关系。

衡量组织兴奋性大小的较好指标为:阈值。

阈值:刚能引起可兴奋组织、细胞去极化并达到引发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

3、生殖:生物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能够产生与自己相似的个体,这种功能称为生殖。

生殖功能对种群的繁衍是必需的,因此被视为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

二、生命活动与环境的关系对多细胞机体而言,整体所处的环境称外环境,而构成机体的细胞所处的环境称为内环境。

内、外环境与生命活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当机体受到刺激时,机体内部代谢和外部活动,将会发生相应的改变,这种变化称为反应。

反应有兴奋和抑制两种形式。

三、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机制机体内存在三种调节机制: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1、神经调节:是机体功能的主要调节方式。

调节特点:反应速度快、作用持续时间短、作用部位准确。

基本调节方式:反射。

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反射与反应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反射活动需中枢神经系统参与。

2、体液调节:发挥调节作用的物质主要是激素。

激素由内分泌细胞分泌后可以进入血液循环发挥长距离调节作用,也可以在局部的组织液内扩散,改变附近的组织细胞的功能状态,这称为旁分泌。

调节特点:作用缓慢、持续时间长、作用部位广泛。

(这些特点都是相对于神经调节而言的。

)神经一体液调节:内分泌细胞直接感受内环境中某种理化因素的变化,直接作出相应的反应。

3、自身调节:是指内外环境变化时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调节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举例:(1)心室肌的收缩力随前负荷变化而变化,从而调节每搏输出量的特点是自身调节,故称为异长自身调节。

(2)全身血压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肾血流量维持不变的特点是自身调节。

四、生理功能的反馈调控:正反馈和负反馈负反馈: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的作用方向相反,因而可以纠正控制信息的效应。

负反馈调节的主要意义在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在负反馈情况时,反馈控制系统平时处于稳定状态。

正反馈:反馈信息不是制约控制部分的活动,而是促进与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

正反馈的意义在于使生理过程不断加强,直至最终完成生理功能,在正反馈情况时,反馈控制系统处于再生状态。

生命活动中常见的正反馈有:排便、排尿、射精、分娩、血液凝固等。

五、内环境与稳态内环境即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液,各种腔室液等),是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

内环境直接为细胞提供必要的物理和化学条件、营养物质,并接受来自细胞的代谢尾产物。

内环境最基本的特点是稳态。

稳态是内环境处于相对稳定(动态平衡)的一种状态,是内环境理化因素、各种物质浓度的相对恒定,这种恒定是在神经、体液等因素的调节下实现。

稳态的维持主要依赖负反馈。

稳态是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而不是绝对稳定。

细胞的基本功能考纲要求1.细胞膜的物质转运。

2.细胞的生物电现象以及细胞兴奋的产生和传导的原理。

3.神经-骨骼肌接头的兴奋传递。

考纲精要一、细胞膜的基本结构——液态镶嵌模型该模型的基本内容:以液态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中镶嵌着具有不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分子,并连有一些寡糖和多糖链。

特点:(1)脂质膜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流动的。

(2)细胞膜两侧是不对称的,因为两侧膜蛋白存在差异,同时两侧的脂类分子也不完全相同。

(3)细胞膜上相连的糖链主要发挥细胞间“识别”的作用。

(4)膜蛋白有多种不同的功能,如发挥转动物质作用的载体蛋白、通道蛋白、离子泵等,这些膜蛋白主要以螺旋或球形蛋白质的形式存在,并且以多种不同形式镶嵌在脂质双分子层中,如靠近膜的内侧面、外侧面、贯穿整个脂质双层三种形式均有。

(5)细胞膜糖类多数裸露在膜的外侧,可以作为它们所在细胞或它们所结合的蛋白质的特异性标志。

二、细胞膜物质转运功能物质进出细胞必须通过细胞膜,细胞膜的特殊结构决定了不同物质通过细胞的难易。

例如,细胞膜的基架是双层脂质分子,其间不存在大的空隙,因此,仅有能溶于脂类的小分子物质可以自由通过细胞膜,而细胞膜对物质团块的吞吐作用则是细胞膜具有流动性决定的。

不溶于脂类的物质,进出细胞必须依赖细胞膜上特殊膜蛋白的帮助。

物质通过细胞膜的转运有以下几种形式:(一)被动转运:包括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两种形式。

1.是指小分子脂溶性物质由高浓度的一侧通过细胞膜向低浓度的一侧转运的过程。

跨膜扩散的最取决于膜两侧的物质浓度梯度和膜对该物质的通透性。

单纯扩散在物质转运的当时是不耗能的,其能量来自高浓度本身包含的势能。

2.易化扩散:指非脂溶性小分子物质在特殊膜蛋白的协助下,由高浓度的一侧通过细胞膜向低浓度的一侧移动的过程。

参与易化扩散的膜蛋白有载体蛋白质和通道蛋白质。

以载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特点如下:(1)竞争性抑制;(2)饱和现象;(3)结构特异性。

以通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特点如下:(1)相对特异性;(2)无饱和现象;(3)通道有“开放”和“关闭”两种不同的机能状态。

(二)主动转运,包括原发性主动转运和继发性主动转运。

主动转运是指细胞消耗能量将物质由膜的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的一侧转运的过程。

主动转运的特点是:(1)在物质转运过程中,细胞要消耗能量;(2)物质转运是逆电-化学梯度进行;(3)转运的为小分子物质;(4)原发性主动转运主要是通过离子泵转运离子,继发性主动转运是指依赖离子泵转运而储备的势能从而完成其他物质的逆浓度的跨膜转运。

最常见的离子泵转运为细胞膜上的钠泵(Na+-K+泵),其生理作用和特点如下:(1)钠泵是由一个催化亚单位和一个调节亚单位构成的细胞膜内在蛋白,催化亚单位有与Na+、ATP结合点,具有ATP酶的活性。

(2)其作用是逆浓度差将细胞内的Na+移出膜外,同时将细胞外的K+移入膜内。

(3)与静息电位的维持有关。

(4)建立离子势能贮备:分解的一个ATP将3个Na+移出膜外,同时将2个K+移入膜内,这样建立起离子势能贮备,参与多种生理功能和维持细胞电位稳定。

(5)可使神经、肌肉组织具有兴奋性的离子基础。

(三)出胞和入胞作用。

(均为耗能过程)出胞是指某些大分子物质或物质团块由细胞排出的过程,主要见于细胞的分泌活动。

入胞则指细胞外的某些物质团块进入细胞的过程。

因特异性分子与细胞膜外的受体结合并在该处引起的入胞作用称为受体介导式入胞。

记忆要点:(1)小分子脂溶性物质可以自由通过脂质双分子层,因此,可以在细胞两侧自由扩散,扩散的方向决定于两侧的浓度,它总是从浓度高一侧向浓度低一侧扩散,这种转运方式称单纯扩散。

正常体液因子中仅有O2、CO2、NH3以这种方式跨膜转运,另外,某些小分子药物可以通过单纯扩散转运。

(2)非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从浓度高向浓度低处转运时不需消耗能量,属于被动转运,但转运依赖细胞膜上特殊结构的“帮助”,因此,可以把易化扩散理解成“帮助扩散”。

什么结构发挥“帮助”作用呢?——细胞膜蛋白,它既可以作为载体将物质从浓度高处“背”向浓度低处,也可以作为通道,它开放时允许物质通过,它关闭时不允许物质通过。

体液中的离子物质是通过通道转运的,而一些有机小分子物质,例如葡萄糖、氨基酸等则依赖载体转运。

至于载体与通道转运各有何特点,只需掌握载体转运的特异性较高,存在竞争性抑制现象。

(3)非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从浓度低向浓度高处转运时需要消耗能量,称为主动转运。

体液中的一些离子,如Na+、K+、Ca2+、H+的主动转运依靠细胞膜上相应的离子泵完成。

离子泵是一类特殊的膜蛋白,它有相应离子的结合位点,又具有ATP酶的活性,可分解ATP释放能量,并利用能量供自身转运离子,所以离子泵完成的转运称为原发性主动转运。

体液中某些小分子有机物,如葡萄糖、氨基酸的主动转运属于继发性主动转运,它依赖离子泵转运相应离子后形成细胞内外的离子浓度差,这时离子从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易化扩散的同时将有机小分子从低浓度一侧耦联到高浓度一侧。

肠上皮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属于这种继发性主动转运。

(4)出胞和入胞作用是大分子物质或物质团块出入细胞的方式。

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神经细胞分泌递质属于出胞作用;上皮细胞、免疫细胞吞噬异物属于入胞作用。

三、细胞膜的受体功能1.膜受体是镶嵌在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多为糖蛋白,也有脂蛋白或糖脂蛋白。

不同受体的结构不完全相同。

2.膜受体结合的特征:①特异性;②饱和性;③可逆性。

四、细胞的生物电现象生物电的表现形式:静息电位——所有细胞在安静时均存在,不同的细胞其静息电位值不同。

动作电位——可兴奋细胞受到阈或阈上刺激时产生。

局部电位——所有细胞受到阈下刺激时产生。

1.静息电位:细胞处于安静状态下(未受刺激时)膜内外的电位差。

静息电位表现为膜个相对为正而膜内相对为负。

(1)形成条件:①安静时细胞膜两侧存在离子浓度差(离子不均匀分布)。

②安静时细胞膜主要对K+通透。

也就是说,细胞未受刺激时,膜上离子通道中主要是K+通道开放,允许K+由细胞内流向细胞外,而不允许Na+、Ca2+由细胞外流入细胞内。

(2)形成机制:K+外流的平衡电位即静息电位,静息电位形成过程不消耗能量。

(3)特征:静息电位是K+外流形成的膜两侧稳定的电位差。

只要细胞未受刺激、生理条件不变,这种电位差持续存在,而动作电位则是一种变化电位。

细胞处于静息电位时,膜内电位较膜外电位为负,这种膜内为负,膜外为正的状态称为极化状态。

而膜内负电位减少或增大,分别称为去极化和超级化。

细胞先发生去极化,再向安静时的极化状态恢复称为复极化。

2.动作电位:(1)概念: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受到阀刺激或阈上刺激时,在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的快速、可逆转、可传播的细胞膜两侧的电变化。

动作电位的主要成份是峰电位。

(2)形成条件:①细胞膜两侧存在离子浓度差,细胞膜内K+浓度高于细胞膜外,而细胞外Na+、Ca2+、Cl-高于细胞内,这种浓度差的维持依靠离子泵的主动转运。

(主要是Na+-K+泵的转运)。

②细胞膜在不同状态下对不同离子的通透性不同,例如,安静时主要允许K+通透,而去极化到阈电位水平时又主要允许Na+通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