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复习:诗歌表达方式之抒情课件
高三语文复习诗歌抒情手法PPT精品课件
•
6.石壕吏和老妇人是诗中的主要人物 ,要立 于善于 运用想 像来刻 画他们 各自的 动作、 语言和 神态; 还要补 充一些 事实上 已经发 生却被 诗人隐 去的故 事情节 。
•
7.文学本身就是将自己生命的感动凝 固成文 字,去 唤醒那 沉睡的 情感, 饥渴的 灵魂, 也许已 是跨越 千年, 但那人 间的真 情却亘 古不变 ,故事 仿佛就 在昨日 一般亲 切,光 芒没有 丝毫的 暗淡减 损。
3.引用传说故事的典故 ,诗人创作引用最多的是传说、 神话中的典故,并借此来表现多样的事物,抒发复杂的 思想感情。如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前句引用了晋人向秀思念嵇康故事。据《晋书·向秀传》记载: 向秀与嵇康友善,嵇康因不满司马氏代魏而被杀。后来向秀经过 嵇康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不胜感慨,于是作了一篇《思旧 赋》。后句也引用了一个传说故事,据《述异记》载:晋人王质 入山砍柴,遇到两个童子下棋,便停下来观看。一局棋末终,手 中斧柄已腐烂了。回到乡里,世上已过百年,同年代的人都已死 去。原来山上碰见的是两位仙人。 诗人引用这两个故事,一方面表示对已故的旧友柳宗元等人的深 切怀念,同时也表达了自己被贬二十三年归来后,看到事物变迁, 内心所产生的隔世之感。这是引用传说故事典故的范例。
赏析:前三联写塞下艰苦
的环境条件和紧张的战斗生 活,尾联却转到写将士奋勇 杀敌的豪情,这种豪情也正 是全诗的中心。这样,我们 感受到的,是不畏艰苦、有 着钢铁般意志的将士形象。 用恶劣的自然环境反衬将士 不畏艰险的精神。
以景衬情(反衬)
(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
表达方式(抒情手法)优秀课件PPT
表达⽅式(抒情⼿法)优秀课件PPT⾼考古诗词鉴赏指要《表达⽅式(抒情⼿法)》抒情⼿法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2、间接抒情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即景抒情、以景作结②托物⾔志、借物抒怀、③⽤典抒情④即事感怀⼀、直接抒情以第⼀⼈称“我”为抒情主体,直接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种⽂章笔法。
如: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洲同。
王师北定中原⽇,家祭⽆忘告乃翁。
李⽩《梦游天姥呤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颜。
陈⼦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涕下。
阅读下⾯⼀⾸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陵怀古王硅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秋。
⼀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下归⾈。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
故国凄凉谁与问,⼈⼼⽆复更风流。
(注)王硅:时任北宋左相,写作此诗时北宋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遭失败。
(3)作者在诗中是怎样表达“凄凉”的。
(3分)①选择“⼀鸟”“数帆”等意象,融情于景,营造了凄凉的意境;②以“谁与问”对应“独上江城”,直抒胸臆,表达凄凉⼼境。
⼆、间接抒情诗⼈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以景传情达意(间接抒情)的往往具有⼀定的固定性,如:“故乡明⽉”“乡思情”“松风⼭⽉”“隐逸情”“寒林残⽉”“诗⼈的忧愁”“中秋圆⽉”“相思情苦”“长亭折柳”“惜别情”“空城落花”“对国势衰危的哀叹”“风⾬落花,双燕孤飞”“闺怨情”“江湖扁⾈,⽉落乌啼”“诗⼈的羁旅之苦”“梦后酒醒,烟柳断肠”“悲欢离合情”“昔荣今⾮,⼏度⼣阳红”“对世事沧桑的感叹”1.借景抒情(⼀切景语皆情语)千⾥黄云⽩⽇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知⼰,天下谁⼈不识君。
(⾼适的《别董⼤》)②以景作结迟⽇江⼭丽,春风花草⾹。
泥融飞燕⼦,沙暖睡鸳鸯《绝句》杜甫①借景抒情③即景抒情⽆边落⽊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复习诗歌表达方式之抒情学案
诗歌表达方式之抒情1.1.5.2一、知识梳理抒情手法有两种,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就是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明自己的态度的抒情方式。
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感时、惜别、怀乡、思亲、愤世、讽喻、怜己、忆友、言志、赏誉、激情、快意或愁绪等。
这种方式比较直观。
如:李白《梦游天姥呤留别》的中心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作者在叙事描写的基础上,以火山喷发般的激情,大声疾呼,抒发了自己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间接抒情是作者把爱憎、好恶、喜怒、哀乐、褒贬等感情渗透到叙述和描写之中,使感情同写人、叙事、写景、状物融合在一起自然地流露出来的抒情方式。
其特点是抒情含蓄婉转,富有韵味,感染力强。
情本无形、无影、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嗅不到,不直接写,只好借助描写与这“情”有相似或相关点的景、物、人、事。
因此间接抒情可分为借助景抒情、借助物(人)抒情、借助事抒情等。
借助景抒情(1)融情于景,就是王国维说的有我之境。
就是作者本有感情需要抒发,借助一定的景物来表现这种情感。
景是受情制约的,为情服务的。
诗人的情是喜情,见到的景色自然都洋溢喜的气氛,诗人的情是哀情,遇到的景都蒙上哀的色彩。
景和情糅合在一起,情景交融。
这种写法,不必添加任何词语,我们就可以从作者描绘的景物中看出诗人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感情。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正因为情是相思哀愁的情,所以夕阳斜坠,江水无语悠悠。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正因为被贬谪,仕途坎坷,所以云横雪拥,景是障碍重生的景。
这种方法,能使全诗含蓄蕴藉,情深意浓,诗味隽永,耐人寻味,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可以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2)触景生情,就是王国维说的无我之境。
诗人本所谓情感,或者本无强烈的情感。
现在身在一定的环境,或因景的秀丽而喜欢,或因景的萧瑟而伤愁。
这种情是由景而激发的,是受制于情的,是景决定了情。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诗歌思想感情之丰富多样
•这首诗表现出作者哪些方面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案】①“恶风”“黄流”暗示作者生活环境的险恶,借此表 达出作者被罢职后的愤懑之情;②“空荒”“待残更”则表达出 归家途中的孤寂落寞之感;③借“今头白”、情“不尽”表达出 韶光已逝、壮志未酬的悲辛。
•此词所抒发的情感比较复杂,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答案】 (1) 客居他乡的寂寞凄凉,“马上单衣寒恻恻”“岑 寂”。(2)一片空城的家国之思,“巷陌凄凉”“空城晓角”。 (3)怕春易逝的惜春之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燕燕飞来,问 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临江仙 宋 侯蒙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 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方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 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注: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有轻薄少年画其形貌于风 筝上,侯蒙见之大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后一举登第,官至宰相。
【答案】①:诙谐豁达。如戏称画他形貌的人为“良匠”,宽容应对别人 • 这首词体现了侯蒙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词作予以简析。 的嘲讽。 ②:乐观自信。别人把他的形貌画在风筝上送入天空,他不自卑,而是想 象成去“蟾宫”折桂。 ③:志向高远。如结句的含意:等到我事业有成时,“看我”怎样在“碧 霄中”自由驰骋吧!
诗歌思想感情之丰富多样
针对情感表达的含蓄、复杂性,高考对诗歌 情感类的考查:一是切口小,多为局部语句思想 感情的理解、领悟;二是从整体上理解,要求从 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解读思想感情。因此解答情感 类题目时考生应特别注意多角度、多层面地思考, 避免答案中缺失要点。
•(一)从时间角度,把握情感 作者含蓄、复杂、变化的思想感情经常体现在不同 的时间阶段,我们可以从过去、现在、将来三个时间段 来分析诗歌,给诗歌划分层次,从而找出多个感情要点。 词的上下阕(片),每阕(片)包含几个句子,可以分成几 个时间段,就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有几个层次就有几个 感情要点。 •(二)从关键词角度,体悟情感 这里的“关键词”,即精练、生动的一个字,或活 用的字,或运用了修辞手法的一个字,或表达作者感情 的词语。
诗歌表达方式—抒情课件
歙州卢中丞见惠名酝① 杜牧 谁怜贱子启穷途,太守封来酒一壶。攻破是非浑似梦,削平身世有如无。 醺醺若借嵇康②懒,兀兀③仍添宁武④愚。犹念悲秋更分赐,夹溪红蓼映风蒲。 【注】①卢中丞:字子强,歙州刺史。酝:指酒。②嵇康:嗜酒,工诗文,谓已 “性复疏懒”。③兀兀:昏沉貌。④宁武:春秋时期卫国大夫,谥号为“武”。 《论语·公冶长》:“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 不可及也。”
送杨山人归嵩阳高适不到嵩阳动①十年,旧时心事已 徒然。一二故人不复见,三十六峰犹眼前。夷门二月 柳条色,流莺数声泪沾臆。凿井耕田不我招,知君以此
忘帝力。②山人好去嵩阳路,惟余眷春长相忆。
【注释】①动:近。②传说尧时有老人击壤于道,歌曰“吾日出而作,日入 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老人所唱的歌,后人称《击 壤歌》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近十年未到嵩阳,人 事变迁老友难相见,诗人的心境也产生了很大变化B.五六两句点明了送别的时 节、地点,景象凄凉残败,使诗人不由得泪下沾衣。C.诗歌中说的“不我招”体
现B(出“诗景人象对凄杨凉山残人败自”在错超,然从的诗田歌园看隐,此居处生描活写的欣的羡是D初.本春诗春写景诗,并人无与“友凄人分凉别残时, 祝败友”人之前感路) 顺利,并深切地表达了别后相忆之情。
三山:地点,今福建泉州。 端仁:即陈岘[xiàn],字端仁,闽县人。 状元陈诚之之子,绍兴二十七年(1157 年)王十朋榜进士。曾先后任平江守、 两浙转运判官、福建市舶。淳熙九年 (1198年)在四川安抚使任上罢职回家。
给事:官名,陈端仁。 题意:在壬子年间,辛弃疾在三山被召, 给事陈端仁为他设宴饯行,辛弃疾在饯 行宴上所作之词
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抒情手法课件
也不涉及自己。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歧王斋里平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四句诗,从岐王宅里、崔九堂前的“闻”歌,到落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 *(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 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 (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5分)
【答案】这首诗通过对素蝶活动的描写,表现了诗 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悲欢、沉浮,最后两句突出了作 者对美好事物的迷恋和向往。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第一步:指出运用了哪种抒情手法。 第二步:分析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 第三步:简析这种抒情手法在塑造 形象和表达情感中作用。
一、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不借助于任何 别的手段,直接地表白和倾吐自己的思想 感情,以感染读者,引起共鸣。
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 颜”,表现了诗人的傲气和不屈,其中当然 也显露着对权贵的鄙弃。
• 用典抒情:用典是指在文章中引用、截取前人 的语句或使用前人的事迹故事,借以表达某种特 定的含义。借古讽今是引用典故以方便于比况和 寓意。诗中有不便直述者,可借典故之暗示,婉 转道出作者的心声,
• 借古讽今是用典抒情的一种方式,借古讽今是 引用前人前事等来评论当前风气、时政等;用典 抒情则是着重自己的感受,引用前人的语句或事 迹来表现出来。
3、触景生情
是指诗人受到眼前景物的触动,引发了联 想,从而产生某种感情的抒情方式。与借的区 分在于,触往往是无意的,而借是有意的。
诗歌鉴赏之抒情手法ppt课件
篮球比赛 是根据 运动队 在规定 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4. 以景结情
诗歌的结尾以“景物”来传达、折射、暗示 (暗喻)出作者的感情、寄托、抱负。
篮球比赛 是根据 运动队 在规定 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抒情手法
一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二 、间接抒情:
1、借景抒情 2、情景交融 寓情于景 3、托物言志 托物寓理 借物抒情 4、用典抒情 5、借古讽今 借古喻今 咏史言志
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表现了诗人的傲气和不屈,其中当然也流露着对权 贵的蔑视。
优点:感情直白显露,让人一目了然, 感染力强 。
篮球比赛 是根据 运动队 在规定 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物
间 接古 抒 情事
篮球比赛 是根据 运动队 在规定 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小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赏析】这是一首典型的、寓意深长的托物讽喻诗。头一二句, 极其生动地刻画出了松树小时的特性、以及它在不被关注的环境 中渐渐成长的过程。它刚刚出土时,被周边的杂草深深地掩盖着, 尽管不被人识,它依然表现出了特异的品格,长着一个“刺头”。 一个“刺”字,就把它的不同凡俗的特质鲜活地表现了出来。 “而今渐觉出蓬蒿”,是说慢慢地慢慢地它已经崭露头角,比那 些不能成大器的“蓬蒿”要高出了一筹。三四句的议论,既是一 种讽刺和鞭笞,也是一种感慨和愿望。它讽刺的是社会对小人物 的成长缺乏关注与培养,大人物往往不能慧眼识人,在小人物还 胸怀凌云志的时候便将他选拔出来,感慨的是,为什么总是在小 树长成参天大树后才能被人发觉与接纳,为什么不能有伯乐,在 其弱小的时候便将它们挖掘出来呢?这首诗也是作者借用“小松” 来哀叹自己的命运,表达自己壮志凌云的志向和抱负。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表达手法之抒情手法课件
借托 景物 抒言 情志
区分
1、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 性,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
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 不是某种物。
2、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 、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
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 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
练习巩固: • 绝句二首 杜甫
来写愁。(2分)
(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抒情手法的差异。(5分)
第一首寓情于景“昏”“繁”二 字点明了愁;第二首景不显愁,借典 故写愁‚
第一首以“那堪”唱叹抒情诗第 二首以理写愁,猿声“不自愁”,愁 在人心。
指出下列诗句的抒情手法: 1直接抒情
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
人哉?《诗经》
答: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诗人用宁可在枝头枯萎 也不愿意飘落风中的菊花寄托了自己宁死不屈,坚 守民族大义的高尚气节品行。
3、借古讽今: (喻今、伤今) 借古人、古迹来抒发情感。
答题格式:采用了借古讽今的手法.借 古代的××事(人、古迹)来讽喻现实 的中的人(多指当权者)的××行 径。
课外练习6 读诗歌,分析诗歌的抒情技能
自在娇莺恰恰啼。 11借景抒情(乐景写乐情)
12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13残灯无焰影幢幢,12此借夕景闻抒君情谪(九江乐。景垂写死哀病情中)惊坐起,
暗风吹雨入寒窗。
13借景抒情(哀景写哀情)
14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蝉》)
14托物言志
7我家洗砚池头树,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
清气满乾坤(《墨梅》王冕)
7托物言志
8 咫尺的天南地北,顿时间月缺花飞。手执着饯行杯,眼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复习:诗歌表达方式之描写课件
9、虚实结合 • 实写,是写眼前的实景,写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 • 虚写,是写想象中的景象。
如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万木冻欲折”就是虚写,是想象中的景象。“万木冻欲折”与“孤 根暖独回”恰好构成对比,反衬梅花“傲然独立”的性格。
• 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四类: (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 实。 (2)已逝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 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 (3)设想的未来之境。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 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 (4)从对方的角度写为虚 。
鹧鸪天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红蕖,红荷花的别名。 •词的上片是如何写景的?请就其中一个方面作简要分析。(4分)
②【写答景案动】静结①合描,写形景象物逼由真。远词及中近写,林由、上竹、而山下是,静层景次,分但用明了。动先词由和 断远、到明近、:隐,远使景这(些林静断景、顿时山栩明栩)如,生描;写写动远景处乱林蝉尽、头翻,空白高鸟山,清通晰过 这可种见动;静近结合景方(式竹,隐生墙动、地描乱写蝉出、一衰幅草夏末)秋,初描美写丽翠的竹图景遮。隐着墙头, 小池塘旁长满枯草,蝉声四起。再由上而下地写景:上写白 ③ 鸟鸟与写在水景空红有中蕖声翻、 ,飞有 红色白,相、下映有写味,红,色水彩相,鲜映散明成;趣发细。着细乱幽香蝉微写描的出写清荷雨香花后。散蝉发的出鸣的叫淡;淡翻清空香白。
(2)结合诗句分析要具体,不能脱离诗句本身架空分析。
(3)总结概括要力求准确,反复筛选用词。
高考语文 诗歌鉴赏艺术技巧之抒情方式复习课件
【参考答案二】寓情于景。 诗人通过对燕子频频飞入草堂 书斋扰人情景的生动描写,借 燕子引出禽鸟也好像欺负人的 感慨,表现出诗人远客孤居的 诸多烦恼和心绪不宁的神情。
蝉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托物言志,用蝉来警戒自己,要 像蝉那样保持清高和廉洁,即使政 治环境恶劣,也永远不变初衷。
注释:
1、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愠, 疾苦、怨愤。 2、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据 《孔子家语》记载:帝舜曾一面 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 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3、天质:天生的性质。森森:树 木茂盛繁密貌。 4、寻:古代度量单位,八尺为一 寻。 5、凌霄:形容桐树长得高,接近 了云霄
参考答案: 托物言志1分。诗人借“孤桐” 言志,孤桐即为他的人格写照: 尽管在变法中,他受到种种打 击,但他志存高远,正直不屈 1分;经历的磨难越多,斗志 越坚1分;为了天下苍生,不 惜粉身碎骨1分。
练:
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 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1花枝,放花 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1捻(niǎn):持取,捻弄 (1)上阙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的? 请作简要分析。(4分)
画堂春
答案:借景抒情1分。上阙通过描写铺径之 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 鹃1分等残春凄凉景象1分,表现伤春(惜春) 的无奈之情1分。含蓄深沉1分。
诗歌鉴赏艺 术技巧之抒 情方式
讲解重点之一:抒情方式
1.直接抒情
(直抒胸臆)
2.间接抒情 ①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②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象征) ③借事抒情 ④以景结情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语言风格特征课件 共12张
•世称杨万里的诗歌风格除了新鲜奇特外,还有更主要的特色就是诙谐幽 默。试以这首诗为例,简析之。
【答案】诗人把山拟作人,把自己登山比作了和山进行比赛,新鲜有 趣;登山的过程连续用三个“一”字把自己登一步就回望一下的心理 表现出来:看我已经在你前面了吧。好胜的心理一览无余,极具幽默 感。结尾句却翻转过来“山总比我脚还要高”,似乎心理有一些不服 输的怨气。这一转折十分诙谐,把严肃的“仰之弥高”的哲理写得可爱 至极。全诗诙谐幽默,令人解颐。
诗歌语言之风格特征
诗歌的语言风格主要有:清新、绚丽、平淡(质朴)、含蓄、简洁(洗 炼)
1、清新: 其特点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如杜甫《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四句写了四种景色,有动景,有静景,有近景,有远景,有实景, 有虚景,色彩绚丽,语言清新生动。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08年北京卷)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 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
• 如李清照的《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
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绿”、“红”分别借代绿叶和红花;“肥”和“瘦”分别 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词人惜花,为花悲喜,为花醒醉, 为花憎风恨雨,实际是含蓄地表达了青春韶光短暂、好花不 常的惋惜之情。
4、沉郁悲慨:
• 答题步骤: • (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高考一轮复习《诗歌的抒情方式》张PPT精品课件
高考一轮复习《诗歌的抒情方式》课 件36张
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
高考一轮复习《诗歌的抒情方式》课 件36张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注释】李华因在安禄山陷长安时受伪职,被贬为杭州司户参军。 宜阳:县名,在今河南省西部,洛河中游,即唐代福昌县城。在安史之 乱中,这里遭到严重破坏,景象荒凉。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 C )
A、诗人用“多”写“安史之乱”带来的悲惨景象;用“独” 写老翁一家只剩一人的情境,抒发了诗人的悲凉之情。
B、“瓢弃樽无绿”一句写出了诗人在苦寒中找不到一滴酒的 窘态,表现了诗人困居长安生活的艰苦。
C、“炉存火似红”中的“红”字写出了炉火熊熊燃烧的情景 ,火光照亮室内,写出了诗人对温暖的渴望。
诗缘情而绮靡 ( 西晋·陆机)
诗 诗言志 志乃士心 乃士内心情感
《考试大纲》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要求
❖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 4、鉴赏评价 D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试卷结构修订
内容
分值
现代文阅读(代文阅读(三)14分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 情景二端”。请从情和景的角度来赏析这首 诗。 (4分)
条理清晰 表述严密
答题要点:
(1)该诗采用了……抒情方式 (2)作者通过写……内容,营造了…… 氛围,抒发了……感情 (3)起到了……效果或有……好处
(1)这首诗运用了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2)四句诗一句一景,通过写城下的茂盛的
家的乌鸦这一组意象,渲染了一种悲凉孤 寂的氛围,抒发了自己的思归之情。 3. 其中,归巢的乌鸦与自己的不能归家形成 强烈的对比。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诗歌思想感情之变化
诗歌思想感情之变 化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鉴赏古代诗歌时要注意,诗人在 诗歌中流露的情感有时是发展变化 的,而不是固定、静止的。这就要 求我们从变化的角度去审视诗中景 物描写和人物行为动作,及心理感 受和情感字眼的不同。
(一)从景物特征的变化把握情感变化
诗歌都是通过描述或议论人、事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二)从明显的情感字眼和心理感受的不同 方向,来把握情感的变化 阅读诗歌的时候,重点关注诗歌中“
悲愁、伤感、寂寂、忧、惆怅、喜、闲、 乐、舒、畅等字眼,来判断情感转折与变 化。 (三)从人物动作及行为的暗示来把握情感
的变化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二月二日① 李商隐
李之仪②
凭陵岁月固难堪,食蘖多来味却甘 。
【时答雨案】才由闻悲遍伤转中为外欣,喜,卧又龙由相喜悦继回起归东悲伤南。 (要2独分自)承首受联生作活者的为艰东辛坡。而先悲生伤遭;遇(党1分争)打颔击、联需、 颈限天联欣边为喜老鹤,师自贺能己瞻够想等仙早来日袂皇见,帝到的云他赦里,免内诗,心重笺充新带满返海渴京望而岚无;
作者骑马走在山路上,看到黄菊、山峰、落叶、
荞何麦事花吟,听余到忽秋惆声,怅欣,赏村到山桥村原的②美树景,似心吾情 悠然自得。尾联写当乡作。者看到原野上酷似家乡
注 : 的原:大野①。这树首诗时是,王禹则偁于勾太起宗淳了化二乡年(愁991),被贬再为商加州上团练仕副使途时受写的挫。②,原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 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②,三年从事亚夫营③。 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 檐雨夜声。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只身远赴四川梓州任幕府的第三年。②元亮井:陶渊明 字元亮,这里用“元亮井”指代像陶渊明那样的归隐生活。③亚夫营:汉文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托物言志
也叫咏物抒怀,常常借助于所咏事物的 一些特性,来寄托、传达作者的感情、志向 、抱负、操守、爱好、愿望、要求等。《蝉 》(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诗中三四句借 蝉声远传的独特感受,道出了蕴含的真理, 也就是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 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从而表达出对人的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间接抒情可分为 借助景抒情、 借助物抒情、 借助事抒情等。
借景抒情: 借助物抒情: 借助事抒情:
1、寓情于景 1、托物言志 1 、 借 古 讽 今 ( 喻
2、触景生情 2、托物寓理 今、伤今)
3、以景结情
2、用典抒情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融情于景
就是王国维说的有我之境。作者本有感情需要抒发, 借助一定的景物来表现这种情感。景是受情制约的,为情服 务的。诗人的情是喜情,见到的景色自然都洋溢喜的气氛, 诗人的情是哀情,遇到的景都蒙上哀的色彩。景和情糅合在 一起,情景交融。这种写法,不必添加任何词语,我们就可 以从作者描绘的景物中看出诗人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感情。“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正因为情是相思哀愁 的情,所以夕阳斜坠,江水无语悠悠。“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正因为被贬谪,仕途坎坷,所以云横雪 拥,景是障碍重生的景。这种方法,能使全诗含蓄蕴藉,情 深意浓,诗味隽永,耐人寻味,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可以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诗歌表达方式之抒 情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抒情手法有两种: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 也叫直抒胸臆 就是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 件表明自己的态度的抒情方式。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 ,不假掩饰地抒发感时、惜别、怀乡、思亲、愤世、讽喻 、怜己、忆友、言志、赏誉、激情、快意或愁绪等。这种 方式比较直观。如:李白《梦游天姥呤留别》的中心句: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作者在叙事 描写的基础上,以火山喷发般的激情,大声疾呼,抒发了 自己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触景生情
就是王国维说的无我之境。诗人本所谓情感,或者本无 强烈的情感。现在身处一定的环境,或因景的秀丽而喜欢, 或因景的萧瑟而伤愁。这种情是由景而激发的,是受制于情 的,是景决定了情。如鸟语花香而怡然,因狂风暴雨而忧伤 。触景生情先写景,而后转抒情,情和景之间多有很密切的 联系。如李清照的《一剪梅》上阕"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 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写 的是词人一天之内所做之事,所触之景:清秋季节,独自泛 舟,上西楼,见回雁,但其中也有其所生之情:“谁寄”锦 书,自然是无人寄锦书,表达的是她对丈夫赵明诚的相思, 盼望其锦书而望断天涯的愁苦之情,下阕以“花自飘零水自 流”承上启下,以花落水流之景比喻人生、爱情、年华、离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用典抒情
包括用事和引用(化用)前人诗文句两种,一般侧重指前者 。用典可以拓展意境,使诗词情意显得含蓄,达到字少意丰的效 果。理解用典。首先要熟悉典故来源;其次要理解典故与作者的 关系(或是自比,或是对比衬托),在此基础上,才可能理解作 者借典故表达了什么情意。例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中“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用刘裕北伐的典故, 赞扬了刘裕的英雄气概,反映出作者仰慕英雄,收复中原的愿望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等句,用廉颇的典故,意在 以老当益壮、仍思报效国家的廉颇自况,也借廉颇的遭遇,委婉 地表达了报国无门的怨愤之情。(自比)《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用周瑜的典故,意在以“雄姿英发”、少年得志、建功立业的周 瑜和“早生华发”、功业无成的自己形成对比,暗寓怀才不遇的 愤懑抑郁之情。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以景结情
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 景代情作结,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 。如王勃的《山中》:“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 风晚,山山黄叶飞。”最后两句写山上望见实景,映衬一二 句之情,以景寓情,用秋风萧瑟,黄叶飘飞来衬托自己的悲 苦。李白两首送行诗结尾,一说:“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 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说:“挥 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送友人》) 前者说,船行已 远,到了水天相接的地方,看不见了。这时只望见长江奔流 到天际。后者说,挥手告别,马鸣萧萧。依依惜别之情,寓 于帆影、碧空、长江流水和萧萧马鸣的景物中了。这种以景 结情的手法余味无穷,耐人寻味。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借古讽今(喻今、伤今 )
咏史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借古讽今是引用历史故事 以方便于比况和寄意。诗中有不便直述者,可借历史故事 之暗示,婉转道出作者的心声和立场,来讽喻当朝,评论 当前风气、时政等。如《台城》“台城六代竟奢华,结绮 临春事最奢。万户前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全诗 以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描写了六朝纵 情作乐的荒淫生活,和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了鲜明对 比,把严肃的历史教训化作了触目惊心的具体形象,寄托 了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归纳总结答题步骤
1、明手法——准确指出用了什么手法 2、阐运用——结合诗句阐释是怎样用这种手法的 3、析效果——分析此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及旨
意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指出以下诗句各自运用了哪种抒情方式
直接抒情
(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
何人哉?
借景抒情
(2)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婿觅封侯。 (4)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托物寓理
也叫咏物说理,常常借助于所咏事物说 明一些道理。如朱熹的《观书有感》“半 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 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苏轼的《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 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 中”等,一般是哲理诗,都是借物表达某 种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