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移动标准化基站机房建设管理规范
中国移动标准化基站要求

标准化基站要求第一部分基站安全标准1、基站应统一安装防盗门,对有安全需要的基站应上双锁, 有安全需要的基站空调室外机还应加装防盗铁框;2、基站防盗门上应有统一的“中国移动通信”标志;3、所有基站的窗户必须进行密封处理,包括玻璃、窗户与窗框、窗框与底座之间用玻璃胶密封,玻璃上贴深色遮阳纸;4、所有对外孔洞必须封堵,并做防水处理;5、基站内严禁贴墙纸(布);6、基站应根据设备多少配置足够数量的灭火器(详见省公司安保部的相关规定),并确保灭火器在有效期内;确保灭火器压力符合标准。
7、灭火器须安放在进门处醒目位置;8、基站内外所有馈线、传输线和电源线必须通过规定的走线槽和配线架走线,严禁线缆乱拉乱挂;9、基站内已废弃不用的插座、电源线和其他电缆必须拆除或封掉,防止插座漏电和短路现象发生。
10、基站内外严禁堆放易燃易爆物品和其他任何杂物,包括备品备件和工程余料;第二部分基站装修标准1、基站应做好各项防漏工作,包括顶漏、墙漏和窗漏;2、基站墙面和顶棚的面层应采用光洁耐磨、耐久、不易起灰、非燃性、非粉质的材料。
墙面和顶棚应保持整洁,无明显印迹和脱落现象。
墙面和顶棚颜色统一选用白色;3、基站内照明设备必须满足维护工作的需要;4、基站内部墙壁醒目位置应悬挂以下制度:1)《基站规章制度》(附件一)2)《应急故障处理流程》(附件二)3)《基站火灾处理流程》(附件三)4)《基站档案》(附件四)第三部分基站卫生标准1、设备机架上严禁堆放杂物,各种设备内部严禁夹插资料,各种资料应统一登记保管;2、基站地面、门窗和设备(含设备风扇、设备机架、走线架上的天馈线、电源线、其他线缆、避雷器、各类DDF 架、电池架、电源架、HDSL架、空调和传输等)无积灰。
移动通信基站机房建设指导意见

移动通信基站机房建设指导意见移动通信基站机房建设指导意见1. 引言移动通信基站机房是支撑移动通信网络运营和保障通信服务质量的关键环节。
为了确保基站机房的建设和管理达到高质量和高效率的目标,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2. 建设要求2.1 安全性要求基站机房的建设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标准要求。
机房内必须安装完备的防火、防盗、防雷等设施,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
机房内的设备和设施必须定期进行维修和更换,确保运行安全。
2.2 环境要求基站机房应具备良好的通风、降温和除湿条件,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机房内应保持整洁、干净,避免灰尘、杂物对设备和设施的影响。
2.3 电力供应要求机房内的电力供应必须满足设备的需求,并具备备用电源设备,确保电力故障时的持续供电。
电力设备必须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电力供应的可靠性。
2.4 综合布线要求机房内的综合布线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确保信号传输质量和稳定性。
布线必须正确连接设备和设施,避免接线错乱和松动。
3. 建设流程3.1 前期准备工作充分调研和评估项目需求,明确机房建设的规模和要求。
制定详细的机房设计方案,包括安全、环境、电力供应和综合布线等方面的要求。
3.2 设备设施采购和安装根据设计方案,购买符合要求的设备和设施。
对设备和设施进行安装和调试,确保正常运行。
3.3 完善机房管理制定机房管理规范和操作手册,确保机房管理的规范性和高效性。
建立定期巡检和维护计划,确保设备和设施的正常运行。
4. 建设风险及对策4.1 安全风险针对火灾、盗窃等安全风险,加强防火、防盗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定期进行演练和培训。
建立安全监控系统,及时发现和应对安全事件。
4.2 环境风险针对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环境风险,加强机房的抗灾和防灾能力,定期进行演练和维护。
建立监测系统,及时监测和预警环境变化。
4.3 电力供应风险针对电力故障、断电等电力供应风险,加强电力设备的监测和维护,建立备用电源设备,确保持续供电。
移动通信基站标准化整治标准[1]简版
![移动通信基站标准化整治标准[1]简版](https://img.taocdn.com/s3/m/082fd121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47.png)
移动通信基站标准化整治标准移动通信基站标准化整治标准摘要移动通信基站是支撑移动通信网络运行的关键设施,对于保障通信质量以及用户体验至关重要。
然而,在基站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标准方面的问题,这不仅会影响通信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还会给用户带来不便。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制定移动通信基站标准化整治标准非常必要。
本文将介绍移动通信基站标准化整治标准的内容和要求,以期提高移动通信网络的整体运行水平。
1. 引言在移动通信网络中,基站是通信信号的传输和转发节点,承担着连接用户设备和核心网的重要任务。
移动通信基站的标准化整治旨在规范基站建设工程,加强基站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互操作性,提高通信质量和服务水平。
2. 标准化整治的范围与目标2.1 范围移动通信基站标准化整治的范围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基站建设的工程规范;- 基站设备的技术标准;- 基站建设项目的管理规范;- 基站运维的标准化要求;- 基站安全和环境保护的标准。
2.2 目标移动通信基站标准化整治的目标如下:- 提高基站建设工程的质量;- 加强基站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保证基站设备的互操作性;- 规范基站建设项目的管理流程;- 提高基站运维的效率和标准化程度;- 强化基站的安全和环境保护措施。
3. 标准化整治的要求和措施3.1 工程规范要求- 基站建设必须符合相关的工程施工规范和标准;- 基站选址必须符合相关的法规和规定,且不得影响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 基站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必须按照技术规范进行,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基站防雷和地线接地必须符合相关的标准,保证安全可靠;- 基站建设工程必须经过验收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3.2 技术标准要求- 基站设备必须符合国家、地区或行业相关的技术标准;- 基站设备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必须得到保证,以便与其他移动通信设备实现无缝连接;- 基站设备必须具备高可靠性和稳定性,以保障通信网络的正常运行;- 基站设备的能耗和功率必须符合节能环保要求。
移动通信基站机房建设指导意见

移动通信基站机房建设指导意见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通信基站机房的建设变得至关重要。
一个良好的机房环境不仅能够保障通信设备的稳定运行,还能提高通信质量和服务水平。
为了确保移动通信基站机房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和规范性,特制定以下指导意见。
一、机房选址1、机房应选择在地形平坦、地质稳定的地段,避开易发生滑坡、泥石流、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区域。
2、机房应靠近通信业务需求较大的区域,如城市中心、商业区、工业区等,以减少信号传输损耗。
3、机房应远离强电磁干扰源,如高压输电线、变电站、雷达站等,确保通信设备不受干扰。
4、机房应具备良好的交通条件,便于设备运输和维护人员的进出。
5、机房应选择在具备可靠供电和供水条件的地方,以保障机房设备的正常运行。
二、机房布局1、机房内部应分为设备区、电源区、监控区等功能区域,各区域之间应保持合理的间距,便于设备的安装、维护和管理。
2、设备区应根据设备的类型和尺寸进行合理规划,确保设备之间有足够的散热空间和布线通道。
3、电源区应配备足够容量的市电接入、UPS 电源和蓄电池组,以保证在市电中断时设备能够持续运行。
4、监控区应设置监控设备和控制台,便于对机房内的设备运行状态、环境参数等进行实时监控。
三、机房建筑结构1、机房的建筑结构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能够承受设备的重量和可能的外力作用。
2、机房的墙体、屋顶和地面应具备良好的保温、隔热和防水性能,以维持机房内的温度和湿度稳定。
3、机房的门窗应采用防火、防盗、密封性能良好的材料,确保机房的安全和环境稳定。
4、机房应设置良好的通风和空调系统,以保证机房内的空气流通和温度控制。
四、机房供电系统1、市电接入应采用两路独立的市电电源,以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2、UPS 电源应根据设备的负载功率和后备时间要求进行合理配置,确保在市电中断时能够及时切换并为设备供电。
3、蓄电池组的容量应满足设备在市电中断后的后备时间要求,同时应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其性能良好。
移动公司基站管理制度

移动公司基站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移动公司基站建设和管理,保障基站正常运行,确保用户通信质量和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移动公司在全国范围内的基站建设和管理工作。
第三条基站管理遵循“科学、规范、人性化、安全”的原则,积极推动网络建设、维护和管理的协同发展。
第四条基站管理应遵循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司形象,保障用户权益。
第五条公司领导层要高度重视基站管理工作,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安排,切实加强基站建设和管理。
第二章基站规划第六条基站规划应遵循市场需求,科学合理布局,充分考虑城市规划、交通状况等因素。
第七条基站选址应符合相关规定,避免污染环境,不得影响周边居民生活,建筑物遵循建筑规范,保障建设质量。
第八条基站建设应保障绿化环境,合理配置防雷设备,确保基站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第九条基站规划需要经过相关部门审核批准,确保基站建设符合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
第十条基站规划需综合考虑业务需求、经济效益、环保要求等多方面因素,科学合理设计基站布局。
第三章基站建设第十一条基站建设要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确保工程质量,避免漏洞和隐患。
第十二条基站建设需选择正规的建设公司承包,按照相关程序进行招标、验收等工作,确保建设过程公开、公正、公平。
第十三条基站建设需按照环保要求进行,保障基站周边环境卫生和安全。
第十四条基站建设过程需定期检查、验收工程质量,及时解决问题,确保基站建设符合要求。
第十五条基站建设需要经过相关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未经验收合格不得通电使用。
第四章基站管理第十六条基站管理需要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和执行方案,确保基站安全、稳定、可靠运行。
第十七条基站管理人员需定期检查基站设备和设施,及时发现和排除故障,确保基站运行正常。
第十八条基站管理人员需定期维护基站设备,进行系统升级和优化,提高基站运行效率。
第十九条基站管理需加强对基站安全的监控,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确保基站安全。
基站机房建设规范场景版

基站机房建设规范场景版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通信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基站作为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机房建设对于通信网络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基站机房建设,提高基站机房的建设质量和运行效率,降低建设和运维成本,本规范结合我国通信行业的实际情况,对基站机房建设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详细阐述。
二、基站机房建设的基本要求1.基站机房的位置选择(1)基站机房应位于通信需求旺盛、交通便利、供电稳定、地质条件良好的区域。
(2)基站机房应避免建设在易发生自然灾害(如洪水、泥石流、地震等)的区域。
(3)基站机房应远离高压线路、大型工厂、矿山等可能产生电磁干扰的设施。
2.基站机房的设计原则(1)基站机房的设计应遵循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的原则。
(2)基站机房的设计应充分考虑设备的安装、维护、扩容等因素,确保机房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
(3)基站机房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行业规定,满足通信网络安全、环保、节能等要求。
3.基站机房的建筑要求(1)基站机房的建筑物应具备足够的承重能力,确保设备安装和运行安全。
(2)基站机房的建筑物应具有良好的防水、防潮、防尘、防火性能。
(3)基站机房的建筑物应满足设备运行所需的温度、湿度、通风等条件。
三、基站机房建设的主要内容1.基站机房的土建工程(1)基站机房的土建工程应按照设计图纸和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施工。
(2)基站机房的土建工程应确保建筑物的结构安全、稳定,满足设备安装和运行要求。
(3)基站机房的土建工程应充分考虑设备的散热、防雷、接地等因素。
2.基站机房的电气工程(1)基站机房的电气工程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行业规定进行设计和施工。
(2)基站机房的电气工程应确保供电稳定、可靠,满足设备运行和扩容需求。
(3)基站机房的电气工程应具备完善的防雷、接地、过电压保护等措施。
3.基站机房的空调与通风工程(1)基站机房的空调与通风工程应确保室内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满足设备运行要求。
移动通信基站标准化整治标准

移动通信基站标准化整治标准移动通信基站标准化整治标准引言移动通信基站是无线通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无线通信服务。
由于基站建设和维护的规范和标准不一致,导致基站运行不稳定、信号覆盖不均衡等问题。
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制定移动通信基站标准化整治标准是迫切需要的。
目的移动通信基站标准化整治标准的目的是规范基站建设和运维工作,提高基站运行稳定性和通信质量,保障用户的通信需求。
标准内容移动通信基站标准化整治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基站建设1. 基站选址要符合城市规划和环保要求,不能占用耕地、水源保护区等重要区域。
2. 基站建设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规范要求。
3. 基站的设备选型要合理,要兼顾性能、稳定性和节能环保性能。
基站运维1. 基站设备的运行状态要随时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故障。
2. 基站设备的维护工作要按照规定的周期进行,不能出现疏于维护的情况。
3. 对于频繁发生故障的基站,要进行全面的检修和改造。
基站监管1. 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基站建设和运维的监管,确保基站建设和运行符合标准要求。
2. 对于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基站,要及时责令整改,直到符合标准为止。
3. 对于严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基站,要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罚。
实施方法移动通信基站标准化整治标准的实施方法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制定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明确基站建设和运维的要求和流程。
2. 加强对基站建设和运维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和工作质量。
3. 建立基站巡检和维护制度,定期检查基站的设备运行状态。
4. 加强对基站建设和运维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整治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基站。
移动通信基站标准化整治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基站运行稳定性和通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是保障用户通信需求的关键措施。
各相关单位和部门应积极配合,加强协作,共同推进移动通信基站标准化整治工作,为用户提供更好的通信服务。
规范管理机房管理制度

规范管理机房管理制度第一条:目的和范围为规范机房管理,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保密性,制定本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机房的管理,涵盖了机房的设备管理、技术支持、安全管理、数据备份等方面。
第二条:机房设备管理1. 机房设备应按照规定布局及正确摆放,设备之间应保持一定的间距,确保通风良好。
2. 机房设备应定期清洁和维护,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排除故障。
3. 机房设备的使用应遵守规定的使用流程,不得私自移动、拆卸机房设备。
第三条:技术支持1. 机房管理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能够独立处理常见故障。
2. 机房管理人员应定期进行技术学习和培训,保持对最新技术的了解,提高自身技术水平。
3. 机房管理人员在处理技术问题时应保持沟通畅通,及时反馈问题进展和解决方案给相关部门。
第四条:机房安全管理1. 机房进出应有明确的权限管理制度,未经许可不得私自进入机房,并应做好机房进出记录。
2. 机房应安装相应的安全设备,如监控摄像头、门禁系统等,确保机房的安全。
3. 机房管理人员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加以处理。
第五条:数据备份1. 机房管理人员应定期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备份数据应分散存储,确保备份数据的安全。
2. 机房备份数据的存储介质应定期更换,并做好相应的标识和记录。
3. 机房备份数据应定期进行恢复测试,确保备份数据的可用性和完整性。
第六条:违规处理1. 对于违反机房管理制度的行为,应按照公司规定进行处理,包括口头警告、书面警告、停职直至开除。
2. 违规行为应及时上报给上级主管部门,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第七条:附则1. 本管理制度由公司制定,并不时修订,修订后的管理制度应及时通知相关人员。
2. 对于本管理制度未覆盖的情况,应按照公司其他相关制度执行。
以上即是《机房管理制度》内容,望遵守执行。
基站机房管理大全

基站机房管理大全一、引言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基站作为通信网络的核心设施,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基站机房作为基站设备的存放地,其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确保基站机房的正常运行,提高基站设备的使用寿命,本文将详细介绍基站机房的管理工作,内容涵盖基站机房的选址、建设、设备管理、环境监控、安全管理等方面。
二、基站机房选址与建设1.选址原则基站机房的选址应遵循以下原则:(1)交通便利:便于设备运输、维护及人员出入。
(2)地质条件良好:避免自然灾害对基站机房的影响。
(3)电磁环境适宜:远离高压线、变电站等强电磁干扰源。
(4)配套设施完善:便于接入电源、通信线路等基础设施。
2.建设要求基站机房建设应满足以下要求:(1)结构安全:确保机房承重、抗震、防火等性能。
(2)空间充足:满足设备安装、运行、维护及人员操作需求。
(3)环境控制:具备良好的温度、湿度、通风等条件。
(4)防雷接地:确保设备安全,降低雷击风险。
三、基站设备管理1.设备分类基站设备可分为以下几类:(1)通信设备:包括基站控制器、无线发射设备、光传输设备等。
(2)电源设备:包括电源柜、蓄电池、逆变器等。
(3)空调设备:包括精密空调、普通空调等。
(4)监控设备:包括视频监控、环境监控等。
2.设备安装与布局(1)按照设备类型、功能进行合理布局。
(2)确保设备安装牢固,线缆敷设整齐。
(3)预留充足的维护空间。
3.设备维护与保养(1)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保养。
(3)根据设备使用年限,适时进行更新换代。
四、基站机房环境监控1.温湿度监控(1)安装温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机房内温湿度。
(2)设定温湿度报警阈值,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电力监控(1)监测电源设备运行状态,确保电力供应稳定。
(2)实时监测蓄电池充放电情况,预防电池老化。
3.安全监控(1)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实现24小时监控。
(2)设置门禁系统,严格管控人员出入。
基站机房管理规范大全

基站机房管理规范大全1.引言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基站机房作为移动通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日益受到重视。
本规范旨在为基站机房的管理工作提供一套全面、详细、实用的指导,以确保基站机房的正常运行和高效管理。
2.范围本规范适用于移动通信运营商、基站建设与维护单位、基站机房管理人员等,涉及基站机房的规划、建设、运行、维护、安全、环保等方面的管理工作。
3.规范性引用文件本规范引用了以下文件:(1)GB50174-2008《数据中心设计规范》(2)GB50343-2012《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3)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4)GB50339-2013《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5)GB50169-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6)YD/T5230-2016《移动通信基站工程技术规范》(7)YD/T5217-2015《移动通信基站安全防护技术要求》(8)YD/T5237-2017《移动通信基站环境保护技术要求》4.术语和定义(1)基站机房:指安装有移动通信基站设备、传输设备、电源设备等设施,为移动通信网络提供信号覆盖和通信服务的场所。
(2)基站设备:指在基站机房内安装的发射、接收、传输、交换等通信设备。
(3)传输设备:指在基站机房内安装的用于实现基站与核心网、基站与基站之间数据传输的设备。
(4)电源设备:指在基站机房内安装的为基站设备、传输设备等提供电源的设备。
(5)接地系统:指将基站机房内的设备、设施与地面之间建立导电连接的系统。
5.基站机房规划与建设5.1基站机房选址(1)基站机房应选择在交通便利、电力供应稳定、环境安全、易于接入传输线路的地点。
(2)基站机房应避开易燃易爆、腐蚀性气体、有毒有害物质等危险源。
(3)基站机房应满足通信网络规划和覆盖需求。
5.2基站机房设计(1)基站机房设计应遵循GB50174-2008《数据中心设计规范》等相关标准。
移动通信基站标准化整治标准

移动通信基站标准化整治标准移动通信基站标准化整治标准一、引言移动通信基站是现代通信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无线通信提供了关键支持。
然而,由于基站的建设分散在各个地区,标准化程度参差不齐,导致网络质量和稳定性存在差异。
因此,为了提高基站建设的一致性和整体性,本文档制定了移动通信基站标准化整治的标准,旨在推动基站建设的规范化和优质化。
二、基站标准化整治的目标1·建设一致性:通过标准化整治,确保各地区的基站建设标准一致,减少网络差异性。
2·网络稳定性:通过加强基站的建设质量管理,提高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提高用户体验:通过优化基站的部署位置、信号覆盖范围等,提高用户的通信体验。
4·节约成本:通过统一基站建设标准,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建设成本。
三、基站建设标准1·建设前期准备1·1 环境评估:对基站周围环境进行评估,考虑地形、气候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基站建设方案。
1·2 工程规划:制定基站建设的工程规划,包括基站数量、覆盖范围、电源供应等。
1·3 资源调配:合理调配建设资源,确保基站建设的顺利进行。
2·建设流程2·1 土地准备:确定基站建设所需土地,并进行土地调查、测量、评估等工作。
2·2 建设规划:根据环境评估和工程规划,制定基站建设的详细规划,包括基站站点选择、天线布置等。
2·3 施工过程:按照建设规划,进行土建施工、设备安装、测试验收等流程。
2·4 竣工验收:对已建成的基站进行验收,确保建设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3·建设质量管理3·1 设备选型:选择符合标准要求的设备,确保基站建设的质量可控。
3·2 施工管理:建立施工管理制度,对土建施工、设备安装等环节进行严格管理。
3·3 验收标准:制定严格的验收标准,对基站建设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和评估。
标准化基站规范(暂定)

标准化基站规范(暂定)
一、基站内环境:
1、基站内灭火器、铁皮柜、梯子和卫生洁具按要求配
备齐全。
2、基站内电源走线规范,不允许使用花线;维护插座
应能正常使用,无破损。
对不使用或损坏的无法修
复的插座应用平板堵上。
3、基站内日光灯照明应用电子整流器,不能使用电子
启微器。
4、走线架上走线尽量做到直流线、馈线、光缆、接地
线分开走线,各种不同类型线不叠放布线。
5、站内各走线应按要求贴上标签。
6、馈线窗和孔洞封堵应做到位,做到关灯关门后基站
内无光线。
7、基站内故障流程、灭火流程和基站规范应上墙。
8、基站内不允许有任何基站运行无关物品,不允许存
在木制品如木门、木桌等。
二、基站外环境:
1、围墙内草应除尽,围墙外应做三米的防火隔离带。
2、室内接地总线与室外接地总线分两点下地网,两点
间距离不小于5米。
3、馈线进基站时在馈线窗外一米应做接地线与室外地
排相连,注意此出不要发生接地上翻现象。
4、铁塔与基站外显眼处应分别挂上告警警示牌和防盗
警示牌。
5、馈线长于60米应加接一处接地。
6、屋外水沟有杂物应清楚,保证水沟排水畅通。
有挖
蓄水池的基站应保持蓄水池卫生。
安徽移动标准化基站机房建设管理规范447016376(可编辑)

安徽移动标准化基站机房建设管理规范447016376(可编辑)(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改使用,可编辑推荐下载)安徽移动标准化基站机房建设管理规范(V1.0)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安徽网络部二○○六年十一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4)第二章移动通信基站基础施工规范 (4)第一节一般规定 (4)第二节防雷接地规定 (4)第三节基础施工规定 (5)第四节线缆引入规定 (5)第三章移动通信基站机房、围墙施工规范 (6)第一节机房结构 (6)第二节室内部分 (6)第三节室外部分 (7)第四节围墙部分 (7)第四章移动通信基站设备安装施工规范 (8)第一节线缆布放规范 (8)第二节设备安装规范 (8)第五章移动通信基站施工管理规定 (9)附录A:标准化机房图片 (10)附录B:验收及竣工资料参考表格 (18)附录C:参考规范 (19)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规范安徽移动基站机房建设标准,提高基站机房建设和管理水平,特制定本规范。
第2条本规范适用范围:安徽移动自建基站机房。
第3条本规范由省公司网络部负责解释和修订。
第二章移动通信基站基础施工规范第一节一般规定第4条基础施工时应同时考虑室内外接地体的引出位置、数量和引出高度,材料一般采用40mm×4mm热镀锌扁钢,室内接地端子两处,室外接地端子在两排馈线孔下方各一处交流电进线孔下方一处,且室内、外接地端子在接地体引接处为相对方向,距离大于5米,引出机房墙的高度不低于地坪1.7米。
如基站机房为塔边房,室内接地体引接处应为远离铁塔的一侧。
第5条基础施工时应同时考虑交流电及光缆引入埋设进机房,在机房室外交流进线孔或光缆进线孔下方地坪预留手孔,并预埋钢管(直径100)连通至机房围墙基础之外。
交流引入终端杆至机房应预埋交流引入用钢管,在围墙外转弯处可设置一处手孔,有条件时预埋钢管时应同步预穿交流电缆。
第二节防雷接地规定第6条移动通信基站应按均压、等电位的原理,将工作地、保护地和防雷地组成一个联合接地网。
移动通信基站机房建设指导意见

移动通信基站机房建设指导意见移动通信基站机房建设指导意见一、前言二、设计原则1. 明确需求:在开始建设移动通信基站机房之前,必须充分了解用户需求和通信网络的规模和性能要求。
只有明确了需求,才能针对性地进行设计和建设。
2. 合理布局:移动通信基站机房的布局应符合合理的流程和规范。
包括设备间隔、走道安排、设备摆放、通风系统等,要考虑到安全、维护和日常运营的便利性。
3. 安全防护:移动通信基站机房承载着核心的通信设备和数据,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应采取合理的物理和网络安全措施,包括视频监控、门禁系统、网络防火墙等。
4. 灾难备份:移动通信基站机房应具备一定的灾难备份能力,包括备用电源、备份设备、备份数据等。
当主设备发生故障或灾难时,备份设备能够快速接管,保证通信网络的连续性。
三、设备选型1. 机房空调:移动通信基站机房需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在选购机房空调设备时,应考虑到机房的尺寸、设备的散热功率、维护费用等因素。
2. UPS电源:UPS电源是保证移动通信基站机房正常供电的重要设备。
在选购UPS电源时,应考虑到机房的负载需求、电池容量、备用电源切换速度等因素。
3. 防火设施:移动通信基站机房应配备合适的防火设施,包括自动灭火系统、烟雾报警器等。
防火设施选用时应考虑到设备的类型和灭火效果。
4. 通风系统:通风系统在移动通信基站机房的建设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能够保证设备的散热和通风。
在选购通风设备时,应考虑到机房的尺寸、风量需求、噪音控制等因素。
四、运维管理1. 定期维护:移动通信基站机房的设备需要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以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
定期的维护工作包括设备的清洁、散热系统的维护、UPS电池的更换等。
2. 运行监控:移动通信基站机房的运行情况应进行实时监控。
监控的内容包括设备的工作状态、温度湿度、电力情况等。
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通信网络的稳定性。
3. 数据备份:移动通信基站机房中的重要数据需要进行定期备份。
移动通信基站机房建设指导意见本月修正简版

移动通信基站机房建设指导意见移动通信基站机房建设指导意见移动通信基站机房建设是保障移动通信网络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机房选址、机房设计、设备选型和机房运维等方面,提出移动通信基站机房建设的指导意见。
1. 机房选址机房选址是影响机房建设效果的关键因素。
以下是机房选址的指导意见:- 选择地理位置便利、交通便捷的区域,以确保移动通信基站机房连接主干网的便利性;- 避免选择地势低洼、易积水的区域,以防止机房设备受潮;- 考虑周边环境,避免选择噪音、辐射或电磁干扰较大的区域,以保障机房设备的正常工作;- 根据网络规模和发展需求,合理预留机房扩容空间。
2. 机房设计机房设计是保障机房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机房设计的指导意见:- 设计合理的空调系统,保持机房温度适宜,并确保机房空气流通,避免设备过热;- 配备稳定可靠的电源系统,包括应急发电机组和UPS设备,以应对电力故障或停电情况;- 采用防火材料进行墙壁、地面和天花板的装修,确保机房的火灾安全;- 提供合适的地面防静电措施,以保护设备免受静电损害;- 合理规划机房布局,确保设备间距足够、通道便捷,方便设备维修和调试。
3. 设备选型设备选型是机房建设中不可忽视的环节,以下是设备选型的指导意见:- 根据移动通信网络的技术需求,选择适合的无线设备和传输设备;- 考虑设备的稳定性和兼容性,选择知名品牌的设备;- 关注设备的功耗和散热情况,选择节能环保的设备;- 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合理控制设备的数量,提高资源利用率。
4. 机房运维机房运维是机房建设后的重要工作,以下是机房运维的指导意见:- 定期对机房设备进行巡检和维护,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做好设备的温度和湿度监控,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建立完善的备份和恢复机制,保障数据的安全性;- 组织培训机房维护人员,提高其技能水平;- 定期评估机房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情况,及时优化调整。
,移动通信基站机房建设需要从机房选址、机房设计、设备选型和机房运维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并遵循相关的指导意见。
机房达标管理制度

机房达标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规范机房管理,确保机房设备及数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高机房工作效率,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章机房管理1. 机房管理应以人为本,注意保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加强机房环境监测,保证机房通风、温度、湿度、灯光等环境要求的稳定和安全。
2. 机房内严禁私接其他电器或设备,确保机房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
3. 机房内部通道及安全出口必须保持畅通,严禁堆放杂物或垃圾。
4. 机房进出口必须配备人脸识别系统或者铁门,并站有人员负责监控和审核。
5. 机房内部必须配备应急设备和灭火设备,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和灭火演练。
第三章机房设备管理1. 机房设备的选择、采购、维护等工作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不得违规操作。
2. 机房设备的维护和维修必须由专业人员负责,严格按照维护保养计划进行。
3. 机房设备定期进行巡检和清洁,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进行处理。
4. 机房设备如需关机或者调整,必须提前向相关部门和人员做好说明和报备工作。
5. 机房设备的更新升级工作必须提前进行规划,严格按照相关计划进行。
第四章机房安全管理1. 机房内严禁吸烟、使用明火或进行其他有火灾隐患的行为。
2. 机房内严禁私拉电线、随意接触或改动电源设备。
3. 机房内严禁私自携带食品、饮料等易造成机房设备短路或污染的物品。
4. 机房内应加强安全巡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报告并处理。
5. 机房内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对进出机房的人员进行严格管理和审核。
第五章机房网络管理1. 机房网络设备的管理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不得私自接入外部网络设备。
2. 机房网络设备的日常管理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定期进行巡检和维护。
3. 机房网络设备的更新升级必须提前进行规划和准备工作,严格按照相关流程进行。
4. 机房网络设备的安全防护工作应加强,定期进行安全漏洞扫描和修复。
第六章机房数据管理1. 机房内的数据应进行定期备份和存档,确保数据的安全、完整和可恢复性。
2. 机房内严禁私自调整或删除重要数据,必须按照规定流程进行操作。
中国移动基站建设规范

中国移动基站建设规范一. 基站内部设备摆放标准1.总则(1)新建基站应满足2G、3G共站需求。
(2)新建基站应满足房屋承重安全要求。
(3)各类设备摆放合理,满足布线工艺要求。
(4)为方便承重改造,电池尽量安排在机房短边的承重墙上。
(5)开关电源与馈线窗分别位于机房两端。
(6)租用一层机房不涉及承重,参照自建机房摆放设备。
(7)长方形机房:电池靠近机房短边与主设备列架垂直摆放。
(8)相邻的两间机房:基站主设备单放一间;电池、开关电源、传输综合柜安排在另一房间,配套设备摆放标准同长方形机房。
(9)其他类型机房:待承重改造确定后,综合考虑其他专业摆放设备。
(10)具体的设备摆放请参考附图。
2.基站机房面积的建议考虑现有机架的数量以及未来3G系统设备的摆放和满足基站承重要求,建议租赁机房的使用面积不小于6米x3米x3米(长X宽X高),底层不小于5米X3米X3米,如上述两种面积均不能达到(比如4米x3米),可考虑租赁两间,主设备占用一间,配套设备摆放在另一间。
3.基站主要设备摆放标准(1)基站馈线窗位置原则上应固定于房屋长方向两端墙上,下沿距离地面2.4m;馈线洞尺寸为400mmx300mm。
(2)走线架位置为馈线窗正下方,下沿距地2400mm;如果因房屋结构限制,走线架也可安装在馈线窗正上方。
(3)楼板荷重(均重)小于500Kg/M2,主设备和整流器安装位置必须铺设槽钢加固。
机房承重小于1000Kg/ M2的机房,蓄电池安装必须平铺,或使用槽钢架空安装在承重墙或梁上。
(4)主设备槽钢位置与走线架外沿平齐;蓄电池槽钢必须安装在承重梁或者承重墙上,距离后墙面不小于20cm,根据蓄电池规格可合理变化。
(5)对于诺基亚DE34设备,开关电源、传输综合架、主设备自右向左排列;对于诺基亚ULTRASITE设备, 开关电源、传输综合架、主设备可以自右向左排列,也可以自左向右排列。
对于摩托罗拉设备,可按照开关电源、传输综合架、基站主设备自右向左排列;也可按照开关电源、基站主设备、传输综合架自右向左排列,但要预留主设备扩容机位;相邻机柜间距不得超过2mm,并且设备前平面在一条线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移动标准化基站机房建设管理规范()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安徽有限公司网络部二○○六年十一月目录第一章第二章总则 (3)移动通信基站基础施工规范 (3)第一节一般规定 (3)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三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四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五章防雷接地规定 (3)基础施工规定.............................................................................................. 4 线缆引入规定.............................................................................................. 4 移动通信基站机房、围墙施工规范................................................................. 5 机房结构..................................................................................................... 5 室内部分..................................................................................................... 5 室外部分..................................................................................................... 6 围墙部分..................................................................................................... 6 移动通信基站设备安装施工规范..................................................................... 7 线缆布放规范.............................................................................................. 7 设备安装规范.............................................................................................. 7 移动通信基站施工管理规定. (8)附录A:标准化机房图片 (9)附录B:验收及竣工资料参考表格 (17)附录C:参考规范..........................................................................................................18第一章总则第1条规范。
第2条第3条第二章移动通信基站基础施工规范本规范适用范围:安徽移动自建基站机房。
本规范由省公司网络部负责解释和修订。
为规范安徽移动基站机房建设标准,提高基站机房建设和管理水平,特制定本第一节一般规定第4条基础施工时应同时考虑室内外接地体的引出位置、数量和引出高度,材料一般采用40mm×4mm热镀锌扁钢,室内接地端子两处,室外接地端子在两排馈线孔下方各一处交流电进线孔下方一处,且室内、外接地端子在接地体引接处为相对方向,距离大于5米,引出机房墙的高度不低于地坪米。
如基站机房为塔边房,室内接地体引接处应为远离铁塔的一侧。
第5条基础施工时应同时考虑交流电及光缆引入埋设进机房,在机房室外交流进线孔或光缆进线孔下方地坪预留手孔,并预埋钢管(直径100)连通至机房围墙基础之外。
交流引入终端杆至机房应预埋交流引入用钢管,在围墙外转弯处可设置一处手孔,有条件时预埋钢管时应同步预穿交流电缆。
第二节防雷接地规定第6条第7条第8条移动通信基站应按均压、等电位的原理,将工作地、保护地和防雷地组成一个机房地网的组成:应沿机房建筑物散水点外设环形接地装置,同时还应利用机铁塔地网的组成:铁塔地网应采用40mm×4mm的热镀锌扁钢将铁塔地基四角联合接地网。
站内各类接地线应从接地网上分别引入。
房建筑物基础(含地桩)内两根以上主钢筋作引下线与机房地网焊接连通。
塔脚内部金属构件焊接连通组成铁塔地网,并将铁塔地网延伸到塔基四脚外远的范围,其周边为封闭式;同时还要利用每个塔基地桩内的两根以上主钢筋作为铁塔地网的垂直接地体。
第9条机房接地引入线与雷电流引下线在联合地网引接点的距离,应不小于5m。
铁塔地网与机房地网之间应每隔3-5米相互连通一次且至少有三处相互连通,地网接地电阻不大于5欧。
第10条当接地电阻值达不到要求时,可扩大地网的面积,即在地网外围增设1圈或2圈环形接地装置,或补加垂直接地体。
环形接地装置之间应每隔3~5m相互焊接连通一次;也可在铁塔四角设置辐射式接地体,延伸接地体的长度宜限制在30m以内。
环形接地装置的外形也可根据地形埋设。
对于特殊地层上述措施仍达不到要求时可考虑使用降阻剂。
第11条接地体的上端距地面应不小于(如地下有岩石,可根据地形决定埋深)。
第12条地网接地体之间的连接,应采用电焊或气焊连接,不宜采用螺钉连接或铆接;无法使用电焊或氧焊的,建议使用热熔焊接。
第13条地网施工中焊接部位,以及从室外联合地网引入室基站的交流供电系统应采用绝缘护套电缆穿钢管埋地、或采用金属铠装电缆埋地引入的方式,其埋地长度应不小于15m(可将电缆环绕机房迂回埋设),并在交流电缆终端杆及机房外墙引上处采用钢管(直径50mm)护套,终端杆处钢管应高出地面以上,机房外墙处钢管高出地面以上。
钢管两端口要采取防损伤及防水的措施,可用防火泥作堵塞处理。
电力电缆的外护金属层在机房进线孔位置接入接地端子。
(参考图6)第21条对于不具备埋设电缆或光缆的机房,电缆引入及光缆引入不得直接挂在铁塔上或利用铁塔拉线,应在机房外墙设拉攀架设引线。
需在外墙绕线才能进入机房的线缆,应穿PVC管,PVC管沿墙敷设时应横平竖直,与进线孔对接。
(参考图7)第22条光缆安装时,应将光缆加强芯和光缆终端盒内专用的加强芯接地母排妥善连接,同时将加强芯接地母排直接与室外馈线接地排相连,布放的接地线宜不小于35mm,且宜短、直。
若与馈线接地排距离较长(大于2m),也可与室内接地汇集线就近连接。
此外,加强芯专用接地母排应与光缆终端盒体和机架内金属体进行电气隔离。
2第三章移动通信基站机房、围墙施工规范第一节机房结构第23条塔下屋基站机房中轴线尺寸一般为5米×5米,净面积为米×米,室内外高差一般不小于300mm,机房屋顶采用结构找坡,自由落水,机房最低净高为3米,屋顶找坡坡度为2%。
第24条机房结构基础部分符合设计要求。
一般做法:1) 材料:砖MU10,水泥砂浆(或),混凝土除垫层为C10(或C15)外,其余均为C25; 2) 防潮层做法为1:2水泥砂浆掺3%-5%防水剂抹20厚; 3) 基础底板及地梁主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均为35(或40和35); 4) 基础预留洞位置及尺寸应附合图纸要求; 基础施工完毕后,应及时清理基坑(槽),并用素土从两侧或四周同时均匀地分层进行回填夯实至室内外设计标高,再施工上部结构。
素土的压实系数为。
第25条机房上部结构部分符合设计要求。
一般做法:1) 材料:砖MU10,混合砂浆,混凝土C25钢筋:箍筋为HPB235级, 纵筋为HRB335级。
2)所有现浇的悬挑构件(雨蓬,挑檐)的模板和支撑均须待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达到100%,且待上部所有墙身,楼板及屋面施工完毕后方可拆除。
3) 所有现浇的悬挑构件的上部钢筋严禁踩到,踏扁,浇筑混凝土前,必须对钢筋进行修整,方可浇筑。
4) 主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柱为30(或25),梁为25,板为15,由于屋面板跨度大于4000,施工时须预起拱15mm.第26条房顶挑檐不小于30cm;门头雨蓬深度60cm,两边宽度大于门宽20cm。
(参考图5)第27条机房顶面可铺设架空隔热层。
对于屋顶布放设备的机房,可以采用其它方式作隔热处理。
第28条感观工艺要求:严禁出现外形缺陷:缺棱掉角、棱角不直、翘曲不平、飞边凸肋。
严禁出现外表缺陷:麻面、掉皮、起砂、沾污等。
第二节室内部分第29条地面:铺设防滑地砖,规格:600×600,颜色:灰白色或米黄色,垫层与铺法按设计说明。
地砖踢脚:与地砖同质同色,做法按设计说明。
第30条内墙面:刷白色乳胶漆。
满涂腻子2遍,白色乳胶漆2度墙面,做法按设计说明。
顶棚粉刷:刷白色乳胶漆,满涂腻子2遍,白色乳胶漆2度墙面,做法按设计说明。
第31条观感工艺要求:地砖铺设平直无错位,踢脚与地砖缝隙一致。
墙面、天棚抹压平整光洁,手感厚实,不允许有抹印、水泡、沙眼现象,墙体、地面无水气,室内干燥。
第32条电力引线管:墙面砌体预埋直径50的PVC管一根,室内一端距室内地坪2300㎜,室外管口处做防水弯,管体防进水斜度高低差2cm。
一般位于机房进门左面墙上。
第33条光缆引线管:墙面砌体预埋直径50的PVC管一根,室内一端距室内地坪2480㎜,室外管口处做防水弯,管体防进水斜度高低差2cm。
一般位于机房进门对面墙上。
第34条馈线洞:与室内两排走线架位置相对应,馈线洞应做两处,馈线洞墙面砌体预埋直径50的PVC管各12根(横四竖三),下沿距室内地坪2480㎜,两端与墙平齐,管体防进水斜度高低差2cm。
未用的馈线进孔应用防火泥进行封堵。
一般位于机房进门右面墙上。
(参考图10)第35条空调室内外机的连接管:墙面砌体预埋直径110的PVC管一根(与空调排水孔同孔),两端与墙平齐,室内一端距室内地坪50-150㎜(也可根据空调连接管安装位置确定),管体防进水斜度高低差2cm。
一般位于机房进门右面墙下方。
第36条预埋管观感工艺要求:预埋件出墙部分须与墙体保持整体性,引出端长不得大于100㎜,周边不得有二次抹腻现象。
预埋管体两端与墙平齐,光滑无毛刺,与墙结合部分不得有二次抹腻和二次粉刷现象,所有管体防进水斜度和管体间距应保持一致;管位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第37条电器部分,开关:暗装开关,进门左侧安装,下沿距地1400㎜安装。
插座:单相与单相带地插座,下沿距地300㎜安装。
照明:双管荧光灯,吊顶或吸顶安装,不得安装于走线架正上方。
电器、灯具、插座、开关必须使用品牌产品。